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压接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3-03-08 14:52:59

压接实训总结

压接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计算题 能力训练

如何进行物理计算题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用基础题,训练学生解题规范

有些计算题是直接运用公式解答的题目。内容浅显,思路单一,练习这类题目,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格式和规范上,如:解题的步骤,公式的书写与数字的代入,相关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的换算等,做到条理清晰,简洁明了,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例1:一只装有饮料放在桌子上的纸箱,箱与桌面的接触面为0.025m,饮料箱总质量是5kg,每小袋上标有“净含量221mL、227g”。(g=10N/kg)试求:(1)该饮料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小数)(2)这箱饮料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1)由净含量221mL、227g,可知,每袋饮料体积是221ml,质量是227g,可以用公式求出密度。(2)由总质量是5kg根据G=mg可以求出总重力,总重力即为压力,再由公式P=F/s即可求出压强。

解:(1)饮料的密度:P=m/V=227mL/221g=1.03g/m

(2)饮料箱对桌面的压力:F=G=mg=5kg×10N/kg=50N

饮料箱对桌面的压强:P=F/s=50N/0.025m=2×10Pa

答:(略)

这道题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形成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在学生规范解题的基础上,把原题改编成一道多步计算题,通过改编题目,让学生反复训练,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方法,使解题规范由习惯变为技能。

二、用图形题,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计算题中,配有图形的占有相当的比例,图和题目内容相得益彰,但往往更能直接而明晰地表达题目的精要,教师要引导学习观察方法,要根据题意,把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补标到图上去,为思考问题增加直观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探讨解题技巧。

例2:如图甲,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实验中,不断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此次实验中,伏特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多少V不变。

分析:图像中定值电阻由25Ω12.5Ω5Ω,电流由0.1A0.2A0.5A,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等于2.5是定值,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是2.5V。

解:定值电阻由25Ω12.5Ω5Ω,电流由0.1A0.2A0.5A,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等于2.5是定值。电流跟电阻成反比,U=IR=2.5V,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是2.5V。

由图乙可以直接看出:25×0.1=12.5×0.2=5×0.5=2.5V,利用数学知识,两个量的乘积为一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

图形可以启迪思维,为思考问题提供直接路径,图形也可以印证思维结果是否正确,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图形是训练学生解题技巧的有效方法。

三、用综合题,训练学生解题思路

综合题是由简单的基础题组合而成的,但这些基础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准解题的切入点,理清单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解题思路。

例3:某生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他做了六次实验,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表示的是电流I与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它是在保证R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对应的安培数据,如此,选择六组数据,绘制而成。

(1)如果在第一组数据里,R=4Ω,I=?

(2)该生实验时,测量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表示数是多少?

(3)如果在第二组数据里,I=0.4A,电阻箱P=?R=?

解:(1)由图像可知,当R=4Ω时,I=0.5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2)在图线上任取一组电流和电阻的数值,比如R=4Ω时,I=0.5A,根据公式计算出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为U=RI=4Ω×0.5A=2V;

(3)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从图像可知R=5Ω,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P=IR=(0.4A)×5Ω=0.8W;电源电压恒为6V,电路总电阻R=U/I=0.6/0.4=15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R-R=15Ω-5Ω=10Ω。

答:(略)

此题总体思路是:抓住图像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结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体思路是:(1)根据R的阻值为4Ω,根据每一小格代表的电流大小,找到纵坐标对应的电流值;(2)根据图像中任何一个电阻值,找到对应的电流值,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计算出电压;(3)该生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找到对应的电阻值,据P=IR计算出电功率,依据总电压和电流算出总电阻,总电阻减去R的阻值,就得到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阻值。

压接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实验实训室 电源总控台 安全防护

如何管理好不断增加的实验实训设备,使其充分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职业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中,电源总控台的设计是建设中的难题,因为一般实验实训设备制造厂不提供电源总控台,然而,电源总控台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安全、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保障。

据调查,目前职业院校的电源总控台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专门的电源总控台,以装在实验实训室墙上的配电箱代替,只起到电源引入作用,教师难以监控学生在实验实训操作台上的用电情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学校实验实训室虽然装有独立的电源总控台,但没有对实验实训操作台进行单独控制或分路控制,没有对线路的短路、过载、漏电等原因引起的故障进行综合保护,保护系统很不完善。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经验,设计一款安全可靠的实验实训室总控台,供同行分享。

一、设计技术要求

学校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新建一个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室,已从某教仪公司购买实训操作设备28台,56个操作工位,但无电源总控制台,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电源输入

三相五线供电AC 380V ±10% 50Hz,最大进线电流:60A(阻性负载)。

2.电源输出

每路输出为三相五线供电AC 380V ±10% 50Hz,共28路,每路最大出线电流:2A(阻性负载)。

二、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

首先要考虑供电电压,本实训操作台有的设备需要220V供电,而有的需要380V供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电源负荷大小,这是电源接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以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工作稳定、操作方便、交互性强。所以本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保护接零可靠,有急停保护开关,短路保护,欠压、失压保护,漏电保护等多功能保护系统,及时监控实验实训中的送电和用电情况,采用桥架走线,为避免不同负载之间的互相干扰,电源线分管敷设。控制路数要考虑设计余量,根据需要增加到30路。

2.控制线路设计

基于上述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线路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1)供电控制。该电源控制平台只要有380V电压进入,则三个电压表就会显示进来的电压值,如果三相压正常,则允许送电。合上电源总开关ZRCD1,则整个系统可以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2,则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交流接触器KM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三相电源指示灯HL1、HL2和HL3点亮;合上控制系统控制电源总漏电保护开关ZRCD2,单相电源指示灯HL4点亮,控制30路工作台允许接通电路。此时,若1号工作台需要供电,则旋转SA1处“开”状态,交流接器KM1得电吸合,KM1主触点闭合,将电源送到1号工作台,同时红色发光二极管点亮,代表送电正常,如果1号工作台要用电,则推上1号工作台上的漏电开关FZCD1即可,此时,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代表1号工作台已经合上FZCD1了,表明1号工作台正在用电。其余29路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2)断电及保护控制。当需要切断1号工作台的电源时,只要在电源总控台上将旋钮SA1处“断”状态,交流接器KM1失电释放,KM1主触点断开,1号工作台断电,同时红色发光二极管熄灭,代表停止送电,其余29路原理相同。当某工作台上用电出现故障,则可以直接按下急停开关,交流接触器KM失电释放,所有的工作台断电,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当电压不吸或然后停电时,接触器KM则断电释放,可以起到欠压和失压保护。本电源总控台装有总的漏电保护开关,当某工作台上发生短路、触电或其他漏电情况,万一工作台上的漏电开关拒动,则总的漏电开关ZRCD1自动跳开,防止短路、触电事故的发生,可起到后备保护,如果总控台上单相控制电路发生短路、触电或其他漏电情况,则单相漏电开关ZRCD2自动跳开,同样可防止短路、触电事故的发生。

3.控制台面板设计

本实验实训室总控台使用了30个旋钮,30个红色发光二极管,30个绿色发光二极管,2个漏电保护器,4个电源指示灯,3个电压表,1个启动按钮,1个急停按钮,本控制台面板布置框图,如图2所示。

4.控制台侧面板设计

为方便连接多媒体等设备,进行设备测试和检修,在控制台的侧面还装有三个单相三孔插座,一个三相四孔插座,如图3所示。

5.保护接地(零)系统的设计

实验实训室的接地一般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四种。工作接地是指保证供电系统稳定工作以及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提供的接地,要求三相变压器输出绕组接成星形接法,其中性点直接接地来实现;保护接地(或接零)是为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或接零,在绝缘损坏或漏电等故障条件下才发生作用,要求实验实训设备或电源总控台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桩或保护零线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如果与专用接地桩连接叫保护接地,与保护零线连接叫保护接零,三相五线制供电有专用保护零线;防雷接地是为保证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工作而设置的接地;防静电接地是为防护静电、防护电磁干扰等的接电。根据《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和本实验实训控制台设计技术要求,本设计应重点关注在保护接零的设计和施工上,要确保每一个工作台上设备和电源总控台的接地电阻小于4Ω,采用TN-S配电方式,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接地的汇流排,即零排和地排,并标志清晰,各工作台的保护接零线要并联连接于地排上,并要求专用保护零线(PE线)与地排必须可靠相联,导线采用黄绿相间的多股铜芯线,线径一般要求与相线一致,压接线要采用“O”形的接线鼻子,以防脱落,排列整齐,连接牢固。

6.主要元器件规格选择

参照《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14048.5-2008)等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市场产品的可靠性和性价比,选择本电源总控台的主要元器件,主要元器件的型号和规格见表1。

三、效果评价

1.主要优点

(1)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紧急停止控制、具有短路保护,欠压、失压保护,漏电保护。采用转换开关进行各工作台控制,并带有送电指示和用电指示,交互性强。

(2)安装简单、维护方便,采用交流接触器集中远程控制,设置端子排,引出线接线简单、检查容易。

(3)监视清晰、观察方便,采用三个电压表对供电线路的三相电压分别进行测量,能够分别对各电路的电压进行观测。

(4)性能稳定、抗干扰强,采用1.5mm、2截面以上铜导线直接连接到工作台,没有弱电部分,不会产生误动作。

(5)按需连接、灵活组合,由多组分控台组合,各组分控台与总电源控制组采用航空行连接,适合实验室使用。

2.缺点及改进思路

本电源总控制台只适用于教师在讲授时都切断学生实验实训台的电源,当学生连好电路经教师检查无误才给学生实验实训台供电情况。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较多时,则难以有效组织,教师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学生实验台和总控台之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今后考虑用远程遥控和智能集成控制的设计加以完善。

经过笔者单位三年的使用证明,这是一款安全可靠的多功能实验实训室电源总控台,非常适用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操作台的电源总控制及保护,也适用于企业有多个操作台的电源总控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赖珍明.关于职业学校实验室电源控制改造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12(8).

压接实训总结篇3

摘要:实验实训室电源总控制台设计是针对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某校实训室设备的配置要求,结合实际经验,设计一款基于多种保护一体,监控送电、用电,集中控制的实验实训设备总控台。实践证明,这款基于安全可靠的实验实训室电源总控台适宜在同类实验实训室中推广应用。本文就基于安全可靠的实验实训室电源总控台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实验实训室电源总控台安全防护

如何管理好不断增加的实验实训设备,使其充分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职业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中,电源总控台的设计是建设中的难题,因为一般实验实训设备制造厂不提供电源总控台,然而,电源总控台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安全、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保障。

据调查,目前职业院校的电源总控台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专门的电源总控台,以装在实验实训室墙上的配电箱代替,只起到电源引入作用,教师难以监控学生在实验实训操作台上的用电情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学校实验实训室虽然装有独立的电源总控台,但没有对实验实训操作台进行单独控制或分路控制,没有对线路的短路、过载、漏电等原因引起的故障进行综合保护,保护系统很不完善。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经验,设计一款安全可靠的实验实训室总控台,供同行分享。

一、设计技术要求

学校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新建一个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室,已从某教仪公司购买实训操作设备28台,56个操作工位,但无电源总控制台,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电源输入

三相五线供电AC 380V±10%50Hz,最大进线电流:60A(阻性负载)。

2.电源输出

每路输出为三相五线供电AC 380V±10%50Hz,共28路,每路最大出线电流:2A(阻性负载)。

二、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

首先要考虑供电电压,本实训操作台有的设备需要220V供电,而有的需要380V供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电源负荷大小,这是电源接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以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工作稳定、操作方便、交互性强。所以本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保护接零可靠,有急停保护开关,短路保护,欠压、失压保护,漏电保护等多功能保护系统,及时监控实验实训中的送电和用电情况,采用桥架走线,为避免不同负载之间的互相干扰,电源线分管敷设。控制路数要考虑设计余量,根据需要增加到30路。

2.控制线路设计

基于上述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线路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1)供电控制。该电源控制平台只要有380V电压进入,则三个电压表就会显示进来的电压值,如果三相压正常,则允许送电。合上电源总开关ZRCD1,则整个系统可以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2,则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交流接触器KM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三相电源指示灯HL1、HL2和HL3点亮;合上控制系统控制电源总漏电保护开关ZRCD2,单相电源指示灯HL4点亮,控制30路工作台允许接通电路。此时,若1号工作台需要供电,则旋转SA1处“开”状态,交流接器KM1得电吸合,KM1主触点闭合,将电源送到1号工作台,同时红色发光二极管点亮,代表送电正常,如果1号工作台要用电,则推上1号工作台上的漏电开关FZCD1即可,此时,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代表1号工作台已经合上FZCD1了,表明1号工作台正在用电。其余29路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2)断电及保护控制。当需要切断1号工作台的电源时,只要在电源总控台上将旋钮SA1处“断”状态,交流接器KM1失电释放,KM1主触点断开,1号工作台断电,同时红色发光二极管熄灭,代表停止送电,其余29路原理相同。当某工作台上用电出现故障,则可以直接按下急停开关,交流接触器KM失电释放,所有的工作台断电,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当电压不吸或然后停电时,接触器KM则断电释放,可以起到欠压和失压保护。本电源总控台装有总的漏电保护开关,当某工作台上发生短路、触电或其他漏电情况,万一工作台上的漏电开关拒动,则总的漏电开关ZRCD1自动跳开,防止短路、触电事故的发生,可起到后备保护,如果总控台上单相控制电路发生短路、触电或其他漏电情况,则单相漏电开关ZRCD2自动跳开,同样可防止短路、触电事故的发生。

3.控制台面板设计

本实验实训室总控台使用了30个旋钮,30个红色发光二极管,30个绿色发光二极管,2个漏电保护器,4个电源指示灯,3个电压表,1个启动按钮,1个急停按钮,本控制台面板布置框图,如图2所示。

4.控制台侧面板设计

为方便连接多媒体等设备,进行设备测试和检修,在控制台的侧面还装有三个单相三孔插座,一个三相四孔插座,如图3所示。

5.保护接地(零)系统的设计

实验实训室的接地一般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四种。工作接地是指保证供电系统稳定工作以及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提供的接地,要求三相变压器输出绕组接成星形接法,其中性点直接接地来实现;保护接地(或接零)是为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或接零,在绝缘损坏或漏电等故障条件下才发生作用,要求实验实训设备或电源总控台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桩或保护零线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如果与专用接地桩连接叫保护接地,与保护零线连接叫保护接零,三相五线制供电有专用保护零线;防雷接地是为保证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工作而设置的接地;防静电接地是为防护静电、防护电磁干扰等的接电。根据《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和本实验实训控制台设计技术要求,本设计应重点关注在保护接零的设计和施工上,要确保每一个工作台上设备和电源总控台的接地电阻小于4Ω,采用TN-S配电方式,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接地的汇流排,即零排和地排,并标志清晰,各工作台的保护接零线要并联连接于地排上,并要求专用保护零线(PE线)与地排必须可靠相联,导线采用黄绿相间的多股铜芯线,线径一般要求与相线一致,压接线要采用“O”形的接线鼻子,以防脱落,排列整齐,连接牢固。

6.主要元器件规格选择

参照《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14048.5-2008)等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市场产品的可靠性和性价比,选择本电源总控台的主要元器件,主要元器件的型号和规格见表1。

三、效果评价

1.主要优点

(1)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紧急停止控制、具有短路保护,欠压、失压保护,漏电保护。采用转换开关进行各工作台控制,并带有送电指示和用电指示,交互性强。

(2)安装简单、维护方便,采用交流接触器集中远程控制,设置端子排,引出线接线简单、检查容易。

(3)监视清晰、观察方便,采用三个电压表对供电线路的三相电压分别进行测量,能够分别对各电路的电压进行观测。

(4)性能稳定、抗干扰强,采用1.5mm、2截面以上铜导线直接连接到工作台,没有弱电部分,不会产生误动作。

(5)按需连接、灵活组合,由多组分控台组合,各组分控台与总电源控制组采用航空插进行连接,适合实验室使用。

2.缺点及改进思路

本电源总控制台只适用于教师在讲授时都切断学生实验实训台的电源,当学生连好电路经教师检查无误才给学生实验实训台供电情况。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较多时,则难以有效组织,教师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学生实验台和总控台之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今后考虑用远程遥控和智能集成控制的设计加以完善。

经过笔者单位三年的使用证明,这是一款安全可靠的多功能实验实训室电源总控台,非常适用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操作台的电源总控制及保护,也适用于企业有多个操作台的电源总控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赖珍明.关于职业学校实验室电源控制改造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12(8).

压接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压力;职业倦怠;退役意向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40-03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lite Athletes' Pressure, Professional Burnout and Intention of Retirement

HU Gui-ying, XU Bai-hua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Zhejiang China)

Abstract:In this study, 188 in Zhejiang Province for the study of elite athletes, retired intention of using the self questionnaire, stress and burnout MBI questionnaire scale surve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thletes, through the releva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methods, revealed The pressure of elite athletes, professional burnou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tion of retirement. Study found that:1) burnout elite athletes in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dimensions, and the personification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to the existence of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2) emotional exhaustion, a sense of achievement, training and years of age The retired athletes intention of the return of a significant effect, a total of retired intention to explain the variance of 38.8%;3)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athletes can not be direct and effective source of pressure to explain the intention of retirement of the variance, but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essure Forecast for athletes to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personification, the pressure on athletes through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burnout and indirectly affect intention to retire.

Key words: elite athletes; pressure; professional burnout; intention of retirement

退役意向是指专业运动员有离开目前所从事的专项训练的倾向或打算,或是指专业运动员想结束自己运动生涯的明确、具体的意图。运动员一旦产生退役意向,会降低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面对训练中出现的困难时容易选择退缩而不是坚持,最终导致运动生涯的结束。我国有很多优秀运动员在还不是非退不可的时候,甚至有些正处于运动生涯黄金年龄段的时候选择了退役。运动员的过早退役是个体无奈、痛苦的选择,也造成国家对竞技体育投入的巨大浪费。所以,研究运动员的退役意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寿伟江、余丁友[1]对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调查分析发现,运动损伤、后顾之忧、收入偏低、潜力不大、与教练关系不和等压力是造成运动员过早退役的主要原因;王良明[2]认为,基本技术、成绩停滞、运动损伤、荣誉与金钱的冲击、选材和失落厌倦6项是影响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运动员从事竞技体育是一份为国争光的事业,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运动员也是一份职业。国内外关于教师、医务人员等其他群体离职意向的研究发现[3-8],职业倦怠是引起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而压力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职业倦怠(burnout)最为广泛接受的是Maslach和Jackson(1981)[9]提出的“职业倦怠三维度”概念,将其定义为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下所造成的心理资源耗竭现象,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体成就感三个维度。情感耗竭维度反映的是个体缺乏能量以及个人情感资源耗尽的一种状态, 被认为是倦怠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去人格化维度表现为对他人的消极、冷漠、过分隔离及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情绪,后扩展为指对工作的疏远和情感的冷淡;低个体成就感维度是指个体自我能力感降低,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评价。在运动心理学界关于“burnout”一词有心理耗竭、心理疲劳等不同的翻译,更有很多不同的定义。

国内学者更多使用心理疲劳一词。颜军(1992)[10]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运动员在长期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刘方琳等人(2004)[11]将心理疲劳做了“真性”和“假性”心理疲劳两种划分,认为“真性”心理疲劳是伴随着由于过度训练引起的生理疲劳而出现的,是一种真实的心理上的疲劳感和无力感;“假性”心理疲劳主要是由生理疲劳以外的其它因素造成,包括常规训练竞赛因素和常规训练竞赛以外的因素。林岭(2005)[12]、张力为等(2006)[13]进一步讨论了竞技运动领域心理疲劳的性质、成因,以及心理疲劳的测量和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运动员在应对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时所出现的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

国外学者更多使用心理耗竭一词。Sm ith (1986)[14]基于压力的观点,将心理耗竭定义为一种由于过度压力和长期不满足而对一项先前喜欢的活动在心理上、情绪上,有时是实际行动上退缩的现象。Raedeke(1997)[15]将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定义为一种综合症,泛指体力和情感被耗尽, 运动被贬值和运动员运动成绩下降的综合表现。Dale和Weinberg(1990)[16]认为运动领域中的心理耗竭有4个特点:1) 耗竭感,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以及情感的;2) 心理耗竭会导致个体对他人反应的负性变化, 如冷淡、去人性化、缺乏同情心等;3) 心理耗竭具有成就感丧失的特点, 这会导致与运动成绩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并使自尊降低进而产生退出念头;4) 心理耗竭是对一直持续存在的压力的慢性反应, 与剧烈压力下的偶然应激状态不同。实际上,Dale和Weinberg定义的前三点正和Maslach和Jackson提出的职业倦怠三维度模型相吻合。

鉴于目前运动心理学界对心理耗竭、心理疲劳等概念的理解还未达成一致,本研究又是从职业的角度来探讨运动员的退役意向问题,因此,本文使用职业倦怠一词,借用Maslach和Jackson关于职业倦怠的操作性定义来开展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倦怠如何影响运动员退役意向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根据Dale & Weinberg的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3个假设:假设1,职业倦怠的3维度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假设2,职业倦怠是影响运动员退役意向的主要原因,能有效预测退役意向;假设3,运动员的压力通过作用于职业倦怠间接地影响退役意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中的优秀运动员专指运动等级达到国家二级或以上(包括一级、运动健将和国际健将)且目前正在从事专项训练的专业运动员。以来自浙江省田径、游泳、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网球、举重、柔道、散打、拳击、射击等多个运动项目的188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表1)。

1.2研究方法浙江省自2004年起对优秀运动员实行学院化管理,各个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之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文化学习,本研究采用集体随机抽样方法,共随机抽取班级7个,共计195名优秀运动员。以班级为单位,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96.4%。

2结果与分析

2.1优秀运动员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将优秀运动员的退役意向与年龄、训练年限2个人口统计学变量,3大压力源,职业倦怠的3维度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相关分析表明,运动员的退役意向和年龄、训练年限2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压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耗竭和训练比赛压力、沟通压力、生活压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去人格化和训练比赛压力、沟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个人成就感和3大压力源均没有显示显著相关关系。另外,职业倦怠的3维度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而和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运动员3大压力源相互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2.2优秀运动员退役意向的回归模型为了建立优秀运动员退役意向的回归模型,以退役意向为因变量,以年龄、训练年限、职业压力源的3维度和职业倦怠的3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3。从表3可见,情感耗竭、训练年限、成就感和年龄对运动员的退役意向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共能解释退役意向总变异的38.8%。其中,年龄和训练年限2个人口统计学变量能解释12.7%的变异,情感耗竭和成就感能解释26.1%的变异。职业压力源的3维度和去人格化变量对退役意向没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2.3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逐步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优秀运动员的压力源虽然不能有效解释其退役意向,却能有效解释其职业倦怠的变异(表4)。运动员的职业压力源能解释情感耗竭总变异的10.2%,能解释去人格化总变异的14.9%,其中,训练比赛压力和沟通压力对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的贡献率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尤以沟通压力的贡献率为最大,其对情感耗竭的贡献率为6.5%,对去人格化的贡献率为11.8%。生活压力不能有效解释职业倦怠中的任何一个维度,运动员的3个压力源也不能有效预测个人成就感。

3讨论

3.1运动员职业倦怠3维度间的关系表2的相关分析显示,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而和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表4的逐步回归分析又显示,压力源对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的解释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却不能有效解释个人成就感。这些分析说明职业倦怠中个人成就感是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而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两维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也是职业倦怠结构中一直存有争议的。Dale和Weinberg(1990)认为运动领域中的情感耗竭会导致个体对他人产生冷淡、缺乏同情心、去人格化等负性反应。Golembiewski等人(1983)提出的职业倦怠阶段模型认为,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并非完全区分、互不相联的, 它们之间以一种渐进的方式相互作用以使职业倦怠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职业倦怠刚开始产生的阶段, 可能有去人性化的感受, 如果去人性化的感受长期持续可导致个人成就感的降低,而情感耗竭作为职业倦怠的最高阶段,会在前两个阶段的不断累积中产生。

3.2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职业倦怠对退役意向的影响运动员的年龄和训练年限2个人口统计学变量能有效解释12.7%的退役意向总变异,情感耗竭和成就感能有效解释26.1%的变异。运动员的退役意向直接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这个结论能为体育界所接受,因为运动生涯总是有限的,每个运动员迟早都会有离开竞技舞台的一天。除了年龄和训练年限,职业倦怠是影响运动员退役意向的直接原因。运动员成就感的丧失会导致自尊降低,进而产生退出运动生涯的念头;情感耗竭使运动员体验到付出和收获的不对等,会使运动员感到情感资源已经耗尽,无法对所从事的专项训练继续付出,从而产生退役意向。本研究中运动员的去人格化对退役意向没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上述(3.1)的讨论已经说明去人格化和情感耗竭的相互关系,去人格化可能是通过对情感耗竭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退役意向,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3运动员压力对退役意向的间接影响本研究非常有趣的一个结果是,运动员的3大压力源都不能直接有效预测退役意向,压力并不是运动员产生退役意向的直接原因。训练比赛压力和沟通压力能有效预测运动员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压力是通过对职业倦怠的作用而间接地影响运动员退役意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活压力不能有效预测职业倦怠的任何一个维度,而沟通压力却能非常有效预测运动员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标准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274和0.458。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缺乏沟通,这是目前运动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运动员说:教练员很少关心我的所思所想,他需要的只是我每天出现在训练场上,我是他训练的机器。也有运动员说:对于专项训练我有很多想法,我曾经尝试过和教练探讨,但教练的一句“你懂还是我懂”让我从此不敢和教练交流。这提醒广大的教练员、管理者和运动心理咨询工作者,如何搭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沟通平台,对控制或减少运动员的压力源、延长运动生涯、避免过早退役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3.4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关于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问卷有两种。一是Maslach和Jackson的MBI量表,由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体成就感三个维度组成;二是Raedeke和Smith(2001)编制的《运动员疲劳问卷》(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ABQ)[17],由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和运动负评价三个维度构成。虽然ABQ量表是针对运动员研制的,但考虑到国内使用ABQ量表的研究近乎于零,以及本文依据了Maslach & Jackson和Dale & Weinberg对职业倦怠的定义,所以仍选用了MBI量表。MBI量表已被众多研究证实是一个适用不同职业群体的通用量表,该量表的测量结果与ABQ量表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4结论

1) 优秀运动员职业倦怠结构中,个人成就感是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而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2) 情感耗竭、训练年限、成就感和年龄对运动员的退役意向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共能解释退役意向总变异的38.8%。其中,年龄和训练年限2个人口统计学变量能解释12.7%的变异,情感耗竭和成就感能解释26.1%的变异。

3) 优秀运动员的职业压力源不能直接有效解释退役意向的总变异,但能有效解释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的变异,运动员的压力源通过作用职业倦怠而间接地影响退役意向。

参考文献:

[1] 寿伟江,余丁友.对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过早退役原因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40-43.

[2] 王良明.影响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基本因素及致因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525-527.

[3] Weisberg J, Sagie A. Teachers'physical, mental and emotional burnout impact on intention to quit[J].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1999,133(3):333-340.

[4] 刘晓明,李冬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15-617.

[5] 毕重增,黄希庭.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离职意向与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8(1):28-31.

[6] 李兆良,高燕,冯晓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1):160-162.

[7] 蒋奖,许燕,张西超.银行职员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12(2):178-180.

[8] 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11(3):195-197.

[9] Maslach C, Jackson S 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1981,(2): 99-113.

[10] 颜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1992,(4):73-77.

[11] 刘方琳,张力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体育科学,2004,24(11):37-44.

[12] 林岭,张力为.可以用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评价运动性心理疲劳吗?[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6):731-735.

[13] 张力为,林岭,赵福兰.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J].体育科学,2006,26(11):49-56.

[14] Smith R E. 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 Burnout [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6,(8):36-50.

[15] Raedeke T D.Is Athlete Burnout More than Just Stress? A Sport Commitment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7,19:396-417.

压接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 实践教学 电气主接线 二次接线 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lectrified Railway Professional

Traction Substation Teaching Practice

YANG Dali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ction subst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the main jobs of this course required,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alyz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traction subst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pecific projects and integrated project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with a strong operational.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lectrified railway traction subst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traction subst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ain electrical wiring; secondary wiring; troubleshooting

“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是电气化铁道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成为从事电气化铁道专业教学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1.1 建设思路

校企共同建设集课程的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部分。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开发建设“校中厂”(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在实验室环境中实现在实际工作环境都难以完全展现的真实现场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则依托各个铁路局供电段,开发建设“厂中校”,让学生在现场掌握专业所需技能。

1.2 建设项目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建设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在实训周到模拟变电所进行电气主接线的认知、模拟倒闸操作,仿真现场的各种生产操作和故障处理。有了这样的“校中厂”,就能形成一个集生产、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模拟牵引变电所实训基地主要包括高压设备实训室、模拟变电所主控室、仿真变电所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进程,结合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兼顾教学条件、职工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建立“综合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型”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承担课程综合实训和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考证训练,促进学生技能提升。

2 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

2.1 设计的总体原则

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首先,让学生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一个整体认知,从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整体了解,对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也会有一定认知。再从整体分解到局部,训练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点。例如:高压设备的认知与日常维护、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识图与倒闸操作、二次接线的识图分析与安装调试、牵引变电所主控室的日常操作与维护、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的处理等。最后,设计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2.2 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设计

2.2.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整体认知

在高压设备实训室,采用实际设备和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可靠方便、操作性强的装置,真正达到培训学生的目的。综合考虑教学与现场结合的真实性和实训室建设的经费要求,为获得尽量高的性价比,牵引变电所的整体构造采用仿真模型,直观且能动态模拟牵引变电所整个送电过程,让学生有一种整体的感觉。对于检修比较频繁、故障率高的设备采用和现场完全对应的实际设备,例如:断路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动隔离开关。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节约了成本。电气化铁道专业就业岗位和核心课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整体构造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高电压试验、接触网的安装与维护。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明确所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要求学生了解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哪些主要电气设备、功能、操作规程,并与实际高压开关设备的安装接线建立对应关系。

2.2.2 根据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岗位需求,分步设计实际操作技能点

(1)高压设备的认知与日常维护:在高压设备实训室,利用仿真模型进行一次设备的认知、巡视和日常维护;利用断路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动隔离开关这些真实的设备训练学生进行一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处理。实训时要能够填写一次设备巡视记录表,判断一次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对于工作不正常的设备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2)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识图与倒闸操作:这项操作是作为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和电力调度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应该重点训练。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把电气主接线图板和主控室的测控保护装置结合,让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各一次设备的符号功能、分析常见电气主接线的结构,对比分析高铁和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异同,以适应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学生了解倒闸操作含义、熟悉倒闸操作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倒闸操作的原则前提下,根据电气主接线图填写倒闸操作票并在主控室测控保护装置上实施倒闸操作。

(3)二次接线的识图分析与安装调试: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根据典型牵引变电所的控制信号回路图纸,认知展开接线图的构成及各符号含义,分析断路器的手动合闸、手动跳闸、自动合闸、自动跳闸的动作过程和指示信号,再按照展开图进行二次接线图的安装调试,利用万用表测试和故障排查,直至调试成功。

(4)牵引变电所主控室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判断模拟盘与实际运行方式是否相符,试验信号装置和光字牌显示是否正确;检查下列几项装置,要求工作正常:表计指示、蓄电池切换器位置正确,浮充电流、自动记录表计运行正常,交直流绝缘监视表指示情况正常;转换开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压板以及切换开关的位置、标示牌应正确,并与记录相符;继电器内部无异音,接点无抖动、位置正常,信号继电器无掉牌,成套保护、故障点探测仪工作正常。

(5)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的处理:此项操作通常在仿真变电所实训室进行,在仿真平台中实现在实际工作环境都难以完全展现的真实现场工作任务。学生在熟悉故障处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在仿真平成牵引变电所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和抢修实训。实训过程中要能够填写事故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2.2.3 设计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近年来,电气化铁道专业面向的各个岗位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带证才能上岗。“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课程针对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通过对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点。参照变电所值班员和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技能,可以设计变电所值班员考证和27.5KV高压断路器检修两个典型的实训项目,同时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和课件。在经过两周左右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后,学生考证通过率大幅度提高。

3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组织:分组法。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带动全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践教学时,考虑到模拟牵引变电所各个实训室的造价较高,所以一般高压设备、模拟变电所主控室都只配一套实训设备,在实施的过程中各实训项目可以分组完成,同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训指导书上任务资讯中设置与该实操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先完成资讯任务的同学先实施,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既能把理论知识和实操结合,又能解决实训设备套数较少的问题。

实施方法:按照“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引导实施,在评价时引进过程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确定最后得分。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长,给予一定的加分。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素质,对于不服从指挥或胡干蛮干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明确不服从指挥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针对“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的主要就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所需建设的基地主要是高压设备实训室、模拟变电所主控室、仿真变电所实训室。实践教学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先让学生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一个整体认知,再从整体分解到局部,训练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点,最后进行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训练,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对口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的大力支持,相信“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实践教学条件会越来越成熟,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学生在校所学就是企业上岗所需,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压接实训总结篇6

到学生就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到:火电厂,高压变电所,变电所,电业局等输变电单位进行调研。与有关人员:工段长、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建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应加强哪些内容。总结各用人单位对招聘的人员基本要求是: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到工作岗位能较快的适应工作,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有好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实践教学,我们从培养目标制定开始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包括电路、高压电技术、电机学、数字电子、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电工工艺、仪表安装与调试、断路器拆装检修等实习,增加了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去变电所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内容,包括隔离开和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长用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无功补偿和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为去电厂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了“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落实

增加培训场地和设备,根据强化实训的内容,对已有的电工工艺实训室、电能计量实训室、PLC实训室、输电线路工艺实训室进行了评估。根据需要增添了部分实训设备,包括高压隔离开关、气体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测量仪表等。新建了输变电控制实训室,购置了10千伏电气控制系统,包括10千伏输入系统、电力变压器、低压输出系统。在利用学校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我们还与一些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的关系,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培训。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选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动手能力的培训。教师负责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不仅会操作,还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这样操作。师傅的指导作用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安装等方面提高动手能力,达到熟练的程度。时间安排。专业岗位的训练时间安排采取了如下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实习时间。二是利用好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最后一学期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岗位培训结合进行。学生可以搞毕业设计,也可以不搞毕业设计,而进行提高动手能力负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并写出半年岗位培训的经验总结即可。三是结合专业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按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把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分成相对应的小组来进行,这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在白天进行,也在早、晚和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制度。为保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训的质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定。一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包括人员的选择要求,在培训中的责任,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二是对受培训学生的的要求,包括按时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在培训中虚心学习,认真刻苦。培训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保证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质量。检查。按照培训制度,输变电系对专业岗位培训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学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认真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教学人员和学生进行表扬,对教学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培训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解决。结果。通过强化的“变电所运行与维护”和“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专业岗位的训练,使经过训练的学生在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拆装检修;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受提高动手能力培训的学生普遍感到:通过这样的培训,个人在一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强了许多,毕业后在该岗位工作,心里有把握多了,这样的培训好。

四、结论

压接实训总结篇7

“2·13”会议以来,全国消防部队围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灭火救援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训练,部局、总队也先后开展全面督查检查。有关情况反映,我省该项工作开展总体较好,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级都很重视,各项训练认真扎实,效果很好。譬如:总队、支队两级举办的专项培训班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全体战训骨干。针对性强,对高层灭火战术、供水方法、装备应用、地下空间排烟等高难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推广了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各级各地都认真开展了高层供水测试、登高训练,贵阳等单位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技术规程;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高层供水能力都能顺利达到当地最大建筑高度;大部分支队针对性地开展装备性能测试,并改进和加强了高层供水器材的配备。特别是贵阳支队单车、双车耦合供水顺利达到228米的最大建筑高度,供水成绩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前列,而且水带不爆破、接口不脱落、发动机运转平稳,实施过程井然有序,一气哈成,训练有素。半年来,围绕贴近实战,从难从严,科学施训,部队实战能力取得了明显提升,高层、地下火灾和重特大火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摸清了全省大、中城市高层灭火救援实力,做到了“心中有数”。总队还通过搜集、研究、总结、借鉴,制定了《贵州省消防部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勤务规程》,是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重要文件,对于规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有重要作用。

在部局、总队两级督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够注意、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些还造成了一些轻微的事故,当然,这只是个别的,万幸的是大部分问题都没有导致不良后果。但我们绝不能因为没有造成后果就把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让侥幸成为一种习惯,否则终将造成严重后果。现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希望引起广大基层战训骨干同志们应有的重视。

一、不重视火场供水问题,屡屡导致供水中断

大家都知道,19mm水枪充实水柱15m时流量是6.5l/s(升/秒),每分钟出水390l(升),第一出动通常每台车铺设1条80mm干线出2支水枪。如果是8t(吨)的水灌车,满载可连续出水615s(秒),10.2分;如果是6t+2t的水罐泡沫联用车,可连续出水460s,约7.7分。考虑每条65mm水带余水约66l,要再减10s,每条80mm水带余水约100l,要再减15s。以干线3条、支线各2条计算,共减85s,约1.4分。那么,8t车型满载可连续供水8.8分钟,6t车型可连续供水6.3分钟。再考虑漏损、载水不满等情形,实际供水时间更短。一旦水枪出水,留给我们寻找水源补水的时间十分短暂。所以,第一出动到场后,铺设水带设置水枪阵地展开战斗的同时,就要解决水源的问题,要么连接室外消火栓,要么从消防水池汲水,要么由其他车辆供水。不提前落实水源,等到载水耗尽才想起来,就来不及了。

督查中,通过实战演习,我们发现:有的车辆布置水枪以后就不管了,整个演习二三十分钟过去,根本没有考虑后续补水,后来督查组故意要求出水,果然就发生了供水中断;在一次地下商场实战演习中,一辆主战车出了2支水枪,但没有接通水源,指挥员说消火栓没有水,实地检查这辆车停靠的市政消火栓的确没有水,但进一步检查却发现距此100m就有3个消火栓,压力流量都符合要求而无人问津;另一次演习,对一个正在为2台消防车供水的市政消火栓实际出水检查,发现栓体上裂开一条大口子,水全部漏掉了,根本供不了水。另一个消火栓由于镙杆滑丝,根本打不开。这些情况表明,我们一些基层中队对水源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六熟悉”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抢占水源阵地的意识很不到位。

火场上供水中断是灭火作战之大忌,必须切实防止。本来已经控制了的阵地由于供水中断,瞬间就可能丢失,导致灾害扩大,这是中队指挥员、战斗班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弹药打光了,敌人就要反扑,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执勤中队必须把组织不间断供水作为一项核心能力来认真研究,反复训练,重点提高。

供水能力体现消防部队最基础、最核心的战斗力,千万不可小视。在几次演习中,成功有效的供水就给部局、总队督查组的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贵阳沃尔玛地下超市灭火演习,现场周围所有市政消火栓都被合理使用,每辆主战车都占据可靠的水源,还从屋顶水池(人民广场绿化用,共3000m3)用2台浮艇泵铺设了2条供水干线;贵州饭店高层灭火演习,室内消火栓出了水,外墙垂直铺设出了水,沿楼梯铺设出了水,举高消防车从外部射水,“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得以充分运用,形成了多方位立体进攻的态势,不但内部的消防泵正常启动,而且消防车也连接水泵接合器作好加压准备;遵义加气站实战演习,现场处于城郊结合部,水源非常紧缺,但由于力量调集足够,指挥协同得当,车辆任务分配合理,共布置了3门移动水泡、3支水枪,累计出水30分钟 ,全部做到了不间断供水。

二、对高层供水测试的实战价值认识不足,训练内容不全面,高层供水方法单一

按照部局有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都在开展高层建筑供水测试。通过对省内外供水测试工作的调研,我们总结出高层火灾灭火剂供给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就近使用水源、确保重点方面需要,压缩空气泡沫优先,供给不间断”的原则。现在我们强调供水测试的重点是4项内容:1、利用室内消火栓供水(包括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通过底层消火栓加压);2、垂直铺设水供水线路;3、举高消防车供水;4、垂直供a类泡沫。因为这些测试项目特别贴近实战,掌握了测试的操作程序,就掌握了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实战中可以减少指挥程序,指挥员下达指令明确战斗任务和进攻途径后,各班组战斗员就可以按各自分工和熟练掌握的程序展开战斗。高层供水测试过程,既是对供水方法和操作程序的熟悉掌握,也是对现场指挥、协同配合、装备器材性能、现场通信、安全工作等的综合检验。 但督查发现,一些基层指挥员,甚至支、大队级指挥员,对四种测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满足于有一种方法供得上足矣,不善或不敢实施更高更难科目的测试和训练。

由于全省没有a类泡沫车和压缩空气泡沫车,供泡沫的测试全省还是空白,预计下半年贵阳、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支队将购进。仅就室内消火栓、垂直铺设两个供水项目而言,有的单位从来没搞过垂直铺设,有的从来没搞过室内消火栓供水,有的只搞了沿楼梯蜿蜒铺设,有的只搞了沿外墙垂直铺设。事实上,大规模的高层建筑火灾,靠一种方法、单一手段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全方位多途径供水组织立体进攻,才能快速控制火势,减小损失和伤亡。另一方面,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非常之低,因此只靠一种方法供水也是不可靠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以固为先,内攻近战;固移结合,快速供水;内外结合,攻防并举”的战术措施,既要优先使用内部消防设施,又要充分利用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同时还要合理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外部辅助进攻。

数据表明,垂直铺设65mm单干线,在100m高处出1支水枪,充实水柱达到15m时,泵的出口压力大约1.5mpa;150m高时约2.0mpa。目前全省主战车型中,五十铃、斯太尔、北方重汽、东风153等水罐车、水罐泡沫联用车和各型高喷车,其中低压泵的出口压力都不小于2.5mpa。据此推断,这些车型单车供水高度均可以轻松达到150米,实际测试也验证了这一点。除省城贵阳的最高建筑超过200m外,其余地级市、地区中心城市最高建筑均不超过150m,就现有装备完全有能力解决高层火灾供水问题。当然,前提是供水器材必须过关,承受得了长时间高压。关键是要注重平时训练,做到训练有素、操作熟练、配合默契。即使在室内消火栓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通过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快速供水。不能全面掌握各种供水方法的单位,进攻手段单一,面对复杂的火场局面就可能“事到临头无对策”。

三、基本规律不掌握,操作程序生疏,测试成功率不高

高层供水过程中,驾驶员控制泵压的技术欠火候,加之指挥员、号员、驾驶员之间通信联络不规范、不顺畅,配合不默契,常常出现水带爆破、接口脱落、分水器爆裂等情况。高层供水驾驶员控制泵压的技术十分关键,一定要注意平稳操作,切忌加压过猛。为什么尽管测试的建筑高度并不大,除贵阳以外,都不足100m,但水带、接口、分水器爆破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很多情况就是因为操之过急。事实上,建筑高度与泵压之间有一定规律:65mm单干线垂直铺设,充实水柱15m时,建筑高度50m、80m、100m、120m、150m对应的水泵出口压力分别大致是0.89mpa、1.22 mpa、1.44 mpa、1.67 mpa、1.98mpa。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老练的驾驶员,只要报出压力,就可以大致估计水已到什么楼层,反之,知道供水楼层有多高,就可以大致估计需要多大的泵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做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但由于指挥员、驾驶员对这些理论数据不掌握,水供到了什么高度,需要多大的压力,大家心中无数,一旦操之过急猛加油,就会超压失控,所以实际测试中多次发生瞬时压力接近甚至超过3.0mpa的情况,90多米高度的水枪都还没出水,巨大的水锤应力已经让水带吃不消爆破了,甚至开始加压短短数秒钟,分水器就爆裂了。

四、不按规程操作,不注意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垂直铺设的水带、接口、分水器的固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一点,已经引起足够重视。督查发现,高空部位水带接口连接处都有很可靠的固定措施,这方面各单位都落实较好。但有的单位不重视安全泄压问题,地面没有设置二道分水器泄压,有的单位对地面的分水器不作任何形式的固定。这两种情况都是源于指挥员的盲目自信,因为多次操作都没有发生意外,凭经验就认为100m这样的高度不足以导致水泵机械损坏,更不会造成水带、分水器爆破。殊不知正是这种主观上的轻视可能酿成事故!正如前面提到的情形,在一次测试中,指挥员下令“开始”不足10秒钟,由于驾驶员操作过猛,分水器突然爆裂,强大水流带着并未固定的分水器、水带横扫一周,幸未击中人员,只是飞溅的碎片导致1名战士、1名群众受轻微伤。另外测试前一定要设置警戒线和安全员,劝阻群众进入操作范围,这些工作最容易疏忽,现场往往有很多群众围观,既影响操作,一旦发生意外,还可能导致群众伤亡,造成不良影响。当前普遍使用的铝合金低压分水器、低压接口、16~20型水带理论耐压能力为1.5~2.0 mpa,在类似驾驶员缺乏经验操作失稳的情况,脚下一用力,压力猛然飙升1~2mpa,应力过于集中来不及释放,就要出状况。贵阳228m最高建筑的测试,使用高压分器、高压接口、25型水带,最初阶段配合不熟练,也曾多次发生分水器爆裂、接口断裂、水带爆破的情况,后来还专门研究采取了加固加强、外包防护材料防止碎片飞溅等措施。督查中还发现有的单位水带绑扎固定不够牢固,接口多次脱落,值得探讨改进。

五、不重视对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熟悉和运用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原则,必须依靠责任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情况的熟悉为前提保障。中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防消联勤”勤务机制。我们发现,大部分支队“防消结合”落实不好,全省所有支队都没有制定有关“防消结合”的程序性规章制度;除个别单位外,全省大部分执勤中队基本不参加建筑消防验收,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也是“单打一”;中队干部、骨干对建筑消防设施知识知之甚少;有的单位虽然领导很重视,多次强调“防消结合”的问题,但实际工作时具体部门、具体项目中落实不到位。既不懂,又没有机会,还缺乏方便的工作条件,所以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熟悉、检查、测试、演练工作开展很不够,导致一方面建筑消防设施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另一方面中队缺乏正确操作使用的专门训练,从而给实战中正常使用埋下隐患。

压接实训总结篇8

一、柴油机实训的教学方法

1.根据实训对象调整实训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我校积极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我们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不增加实训课时,而在柴油机实训教学内容上作出相关调整。实训的班级中往往含有以下两类学生:一种是成绩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理论基础较好的,另一种是对实训很感兴趣,但理论基础较差,性格活泼、好动的。因为柴油机实训课程的安排时间有限,根据学生层次各不相同这一特点,对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侧重基本技能环节的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兼顾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柴油机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设备的识别与测试,其中包括易损零件、主要机件、附属机件;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的基本工作原理;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基本的保养维修方法。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个实训实际就是一个柴油机设备生产的全过程,是整个生产工艺的浓缩,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该设备的报废,因此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3.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自己动手,对于“手懒”的学生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对于一些难点、疑点,让学生们相互研究、讨论,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实训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从“逐点”检查、测试、分析判断故障所在,确定故障点并予以排除。指导教师在调试检查时要尽量“动口”不“动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既减轻了指导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柴油机实训的操作方法(以主柴油机操作为例)

(一)主压缩空气系统操作

1.概述

压缩空气的启动系统一般由空压机、气缸启动阀、空气瓶、空气分配器、主启动阀及其它单向阀、控制阀和转换阀等组成。根据气缸启动阀开启的方式的不同,将启动系统分为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2.启动操作

首先,开启空气瓶上的阀门,即主停气阀和进气阀。接通电源,启动空压机。因为启动时压力表压要达到规定范围,所以刚开始启动时要时刻关注。一般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启动空压机。

其次,通过进气阀将两只空气瓶的空气压力补足到规定压力上限3MPa,放掉空气瓶底部残水。开启出口阀和截止阀,开启空气瓶通往驾驶台的汽笛用低压阀门,保持汽笛随时有汽。

最后,启动空压机以后,通过仔细倾听空压机是否产生其他不正常响声,和观察压力表盘读数,来判断气路是否畅通,压力表是否损坏等。

(二)主柴油机暖机操作

1.简介

在冷态下或常态下需要时,主柴油机对其系统中的循环液进行预加热,这一保温工作过程称为暖机。其中,循环液是指冷却系统的冷却水、燃油系统的燃油、系统的油。通过开动相应的加热装置使其在机器的各系统中循环,从而提高机身温度。

2.暖机步骤

第一,检查主机冷却系统,即主机膨胀水柜、水冷却式活塞水柜的水位。必须到达规定水位,并使用淡水泵对系统进行驱气。各缸出水管汇总后一路经A阀进入空气分离器进而进入主淡水泵出口;另一路进入淡水膨胀水箱。其中,主机与副机冷却系统需要并联排列。

第二,通常暖机是在港泊期间利用副机冷却水管给主机暖缸,航行时开A阀关B阀。使水温达45℃左右或更高些,暖机完成后应关闭联通阀。

第三,检查主机系统,主机循环油柜、油冷式活塞的循环油柜的油位,必要时补足至规定油位。开启主机油循环柜蒸汽进口阀,使油加热至38℃左右,再开启油泵使滑油在系统内循环、暖机,同时对滑油系统进行驱气。

(三)主柴油机备车时滑油系统操作

1.概述

为对机件部分进行和冷却,油需要不断地供给到柴油机各运动件之间,于是就需要专门的存油场地和其对应的系统来完成其输送、冷却、过渡、调压和加压等功能。按存油场地不同,可以分为湿曲轴箱式和干曲轴箱式两种类型,即湿式和干式。

湿式的特点:全部滑油都存容在柴油机曲轴箱的油底壳内,油底壳起循环柜的作用,一般应用在中小型柴油机上。而滑油系统只需一台滑油泵便可将滑油送至机器各点处。

干式的特点:全部滑油单独存放在机器以外的专门的油柜里,一般应用在大、中型柴油机上。油底壳较浅,只起收集滑油的作用。

2.步骤

检查主机循环油柜油位、摇臂油柜的油位、中间轴承油位、水泵轴承的油位、油质和粘度情况,必要时应更换或补充相同牌号的滑油至规定的油位。开启各油柜的进出口控制阀至适当位置。应提前2~4h开启滑油分油机,并加热滑油至所需温度。

开启滑油循环泵,检查并调整油压至规定值,检查滑油进机温度(一般在40℃左右),启动滑油循环泵后,应在滑油系统的高位过滤器上进行系统驱气工作。启动透平机的透平油泵,检查注油是否正常,并注意油温的变化。在柴油机冲车钱的盘车过程中,应首先手摇气缸注油器(30~50次)向气缸表面注油。

(四)主柴油机备车冷却系统操作

在柴油机工作的运转过程中,由于负荷和转速的变化,温度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按机型和用途的不同,其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方式可分为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和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两类。

1.开式循环冷却系统

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亦称海水之间冷却系统,它是直接将海水泵入机器水腔冷却机件的,其流动路线为:舷外-海底阀门-止回阀-海水滤器-海水泵-滑油冷却器-船舶主机-通海阀舷外,滑油冷却器上还设有三通调温旋塞。

2.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闭式循环冷却系统就是利用淡水来冷却柴油机,且这些定量的淡水循环在冷却空间与管路组成的闭合系统中。即柴油机将热量传给淡水,淡水再把热量传给海水,海水间接起着冷却的作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包括:

(1)海水循环:通过海水泵的作用,将海水经过海底阀、滤器吸入。再经过压送至中央淡水冷却器,产生热交换,最后经出海阀排出舷外。

(2)淡水循环:冷却柴油机的淡水分为两种,即缸套淡水冷却系统和低温淡水系统。低温淡水由低温淡水水泵压入淡水总管,由此进入柴油机的滑油冷却器,然后到缸套淡水冷却器,最终回到淡水循环泵吸口。高温淡水由缸套冷却水泵压出,经缸套淡水冷却器,然后进入主机汽缸套冷却腔,冷却后流出经造水机后进入缸套水泵吸口。

闭式循环冷却系统的优点是:一是可以保持机件良好地散热,因为淡水中所含杂质和盐类较少,对系统的腐蚀和结垢并不明显。二是提高了工作循环的热效率,因为燃气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较小,减少了传递时的热损失。三是温度可以自动调节,当出水温度提高到75~95℃时,进出水温差较小,机件所受热应力不会太大。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

我们的做法总结起来就是即“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考核,认真总结”的“三严一认真”,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第一,严格要求。为了确保柴油机实训的顺利进行,要求进入实训室的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实行按学号分组,小组长、班长分工负责,落实到每个人,提高管理自己的自觉性。强调“安全用电”的意识,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第二,严格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必须强调严格按照训练内容,采取少讲多练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对每一项训练内容做到把好关、勤巡视、多检查。

第三,严格考核。结合实训的内容严格考核,采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评分办法,由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自检、小组评议和教师验收实习产品质量,综合评定成绩。可以采用如下考核标准:平时表现及考勤(20%);装卸训练(20%);产品质量检验(40%);总结报告(20%)。

第四,认真总结。柴油机实训结束后,要求每人写一份书面总结。通过对实训的总结,去体会理论知识上、思想上、动手能力上有哪些认识、收获,并对柴油机实训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钱耀南.船舶柴油机[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