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8篇

时间:2022-02-20 12:27:13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1

1.1社会体制因素。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及教育方式仍对女性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造成不少女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的自卑心理,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常常处于弱势。首先,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成本以及男女性别造成的收益差距,在招聘时对女生的招收人数会进行一定的限制。此外,市场经济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就业观念,更加注重工作性质、经济利益等,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现有的就业政策和法规还未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管不严,无法为女大学生提供平坦的就业路,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

1.2高校教育因素。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没能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类学生来说,过多的学生停留在书本教育上,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尽管有些高校安排学生进行工厂实习,但由于时间原因大部分学生仍未能从中学得太多实践经验,这就造成企业招不到急需人才,而毕业生备受就业压力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此外,大部分高校对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做到及时疏导,且缺乏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上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这使得女大学生难以适应严峻的就业竞争,更使得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难上加难。

1.3专业特性因素。由于理工科学习的特殊性,导致理工科学生最终的工作地点和条件比较艰苦,工作时间不固定,这些客观因素给女生胜任此类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女生在工作岗位中的各种不便,甚至不招收女生,这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4家庭因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她们不希望让父母失望,这无疑加大了本就是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些女大学生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希望找到薪水高的单位,过分地追求待遇,在求职过程中屡遭碰壁,从而产生各种就业心理困惑。

1.5自身生理因素。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样性,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会面临“三M”障碍,这就是“Marriage”(结婚)、“Ma-ternity”(生育)、“Movement”(改行)。由于结婚、生育、家庭、生理等原因造成女性的工作时间频繁中断,并且其总的工作时间比男性要少,加之用人单位需要为女员工支付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这些都是造成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女生的重要原因。其次,女性体力弱,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等因素,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解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2.1完善法律支持与保障。当下要解决女大学生毕业难的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制定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消除市场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建立合理、公平的就业机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特别是对理工类用人单位来说,应该减轻对性别的待遇差异。此外,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理工科女大学生提供用能力评定、相对平等的工作岗位,释放理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的巨大能量。最后,应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生育保障制度,分担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时所需的“自然附着成本”,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平等的权利。

2.2加大就业心理咨询力度。大学生在经历了三年大学生活后,不免会形成喜欢安逸、逃避困难的习惯,突然面临残酷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得出现一些就业心理困惑,故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在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中,更应该加强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等,使她们能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利,保持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2.3改善传统就业观念。随着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女性就业最集中的纺织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岗位如今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多从事其他岗位,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更应该勇于尝试,勇于展现自己。此外,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主体行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通过各大媒体、互联网络的宣传和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男女平等的氛围。

2.4增强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问题是男女大学生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并非女大学生所独有,性别歧视也并非就业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然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除。当前,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最主要的一方面,便是使女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作为理工科女大学生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要提高自身素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就业心理问题,从而在择业时以最好的姿态展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第二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无论是在就业还是以后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学会客观分析,有效排解心理压力,有助于困难的解决,帮助大学生合理就业。第三要发挥自身优势,正确评价自己。理工科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并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就业情况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大量企业招聘需求疲软,证券、银行、保险、期货、房地产等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大幅缩水。阿迪达斯中华区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面向毕业生的招聘是一种长线投资,公司不会减少类似宣讲会的场次,但金融危机确实会对招聘计划有影响,2009年公司会减少招聘的人数。苏宁电器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苏宁目前已经不是成长期,所以招聘重点已经不是数量而在于保证质量。往年公司会在北京和外省市开多场宣讲会但2009年只保留北京的一场宣讲。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对于有经验、有资历的职场前辈也许不构成太大的威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使得他们另谋出路的难度相对不高,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难了。

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更难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就业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就业期望很高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就在社会积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言献策之时,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困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的《中国贫困女大学生调研报告》指出,社会用工方面存在性别歧视,贫困女大学生毕业后去找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将其拒之门外。调查表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者“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具备同样应聘条件的女生失去竞争机会。

有些单位考虑到女.陛的生理特点,认为雇用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受“男强女弱”观念的影响,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竞争意识、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低于男生”的偏见,认为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女性在这些期间的工资和福利还必须由用人单位来承担,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生产成本,影响效益,这是单位所不能接受的。这种认识的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大学生群体对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根据该项调查,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而言,家庭贫困和身为女性的双重压力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与其他学生相比,她们更渴望早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身境遇,为社会贡献一份光与热。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造就了贫困女大学生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她们的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贫困女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选择多条就业路径

找工作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以想象面对现实出现的情况。如今的经济危机形势对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作比以往更难找,尤其对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贫困女大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应该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工作预期,不要高估或者低估自身的竞争力,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由于贫困大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会由于背负着家庭的殷切期望,而为自己定下了一个比较高的就业期望层次,这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定。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会挑选一些经济状况比较优裕的单位,且其预期的薪金期望值都超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造成就业失败。:

第二,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的毕业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面对贫困女大学生对就业竞争存在的恐惧和自卑心理、虚荣心、就业成本难以负担等问题,应健全心理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完善就业帮扶机制。整合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力量,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强化她们的竞争意识,帮助其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就业困扰调适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扰的表现

(一)女性生理特点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困扰

例如某师范大学的小雯在大学生城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必恭必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简历,只是面无表情的摇头。“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说的某些用人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小雯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用人单位招收女性职工承担的成本较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胜利现象和所承担的人口再生产劳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少招聘单位认为最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出色的大学生,并且进行了培训,但没多久就结婚生育。女大学生工作后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精兵简政,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而男大学生上岗后却不存在这些头痛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还是会首选男大学生上岗工作。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女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增加了所在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导致企业不愿接受女大学毕业生。我国有学者认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要。当问到女生就业难于男生的原因是什么时,回答是多种原因形成的,根据女生们选择的多少排序,认为是“性别歧视”、“女生的生理特征”、“女生不及男生优秀”等原因造成的。

(二)女性心理特点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

女生在求职是对学校、父母和亲友方面的依赖性高于男生,依赖学校推荐、父母帮助、亲友帮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女生认为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首要是靠家庭及社会关系,仅有10%的男生是如此看法。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女生就业的是一个重要因素,女生就业难已经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求职前已经想到招聘单位不会要自己,增加了自卑感,打击了自信心。此外,有专家认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外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应聘中容易缺乏自信、被动,就业期望值过底,这都严重影响到她们顺利就业。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2)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企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及心理调适

(一)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

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女大学生的求职技巧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

(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的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4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agerness-to-marry from border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gender culture, the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phenomena, analyzes and mines the deep reason behind the phenomen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f "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agerness-to-marry from border areas", make an appeal for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corrects abnormal employment choice, breakthrough frontie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sadvantaged bottleneck.

关键词: 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就业弱势;社会性别

Key words: frontier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eagerness-to-marry;employment disadvantage;social gender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74-04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婚恋领域也异彩纷呈,“闪婚族”“隐婚族”的热潮还没消退,“急嫁族”又异军突起。在边疆地区人才相对匮乏,各行各业都有待大量人才的投入,然而却出现了大学毕业不找工作忙结婚的“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此种现象,分析和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会发现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仍旧层层叠叠地束缚着当代女性的发展。

1 曲线就业:“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正在蔓延

“急嫁族”,是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难突出背景下,部分试图通过婚姻摆脱就业困境的女大学生。大四女生中的“急嫁族”人数剧增,除了在网上发征婚帖,有的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她们的口号是“嫁个好老公,少奋斗10年”,并称之为“曲线就业”。①早在几年前,发达地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就催生了“急嫁族”,随着就业难的蔓延,人才相对匮乏的边疆地区也出现了“急嫁族”的急剧增多,一方面边疆地区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不忙工作忙嫁人,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笔者关于边疆女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访谈中,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昆明某高校2012届毕业生小李,来自云南临沧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父母都是文盲,靠耕田种地抚养三个女儿和一双年迈多病的老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姐二姐都是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干农活了。小李说自己是超生的,因为爷爷奶奶想要个孙子,自己的出生给整个家庭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仅仅因为自己是女孩。自己的命运似乎也会像两个姐姐那样辍学和嫁人。但小李说自己不甘心承认女孩就不如男孩,从小一直学习成绩优秀,因为看到村里很多人家得了重病却无钱医治,小李从小就梦想着当医生,12年寒窗终于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当接到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自己喜极而泣。然而父母却认为女娃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用不着上大学,是自己苦苦哀求才换来了上大学的机会。小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想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然而,临床专业苦读五年,优秀的学习成绩并没能如愿换来理想的工作。小李说,在求职中,用人单位宁愿录用比自己成绩差的男生甚至是专科文凭的男生都不愿意录用自己。甚至有用人单位在面试时提问“是否有男朋友、工作后是否打算结婚生孩子”等问题。在漫漫求职路上,小李既渴望成功,又不得不接受艰难的现实处境。一次次的求职面试,一次次的失败,小李笑称自己已经成为“面霸”,却仍然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眼看毕业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小李周围的一些女同学开始加入到了“急嫁族”的队伍中。小李说自己本来不想通过依附于一个男人来求得生存,但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自己实在没有求得公平就业所需的社会资源,自己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也成为了“急嫁族”的一员,以此来逃避“毕业就失业”的风险。

在追求“急嫁”的手段上,小李说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只能在各大婚恋网站上注册征婚,而在她周围的女同学中,这样做的人并不少。笔者在著名征婚网站“世纪佳缘”上,输入搜索条件“女,在校学生”,立刻就有数百页(每页30人)搜索记录浮现在眼前,这“急嫁族”人数之庞大令人惊讶与忧虑。

笔者在访谈与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的事业就是经营男人”。边疆女大学生普遍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在父母双亲含辛茹苦供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女大学生却放弃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心想嫁做富人妇,把自己的整个命运交给一个男人,以此来实现“曲线就业”,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也是社会性别文化的倒退。

2 “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的生成环境

2.1 边疆性:边疆女大学生的地域属性 地理环境并非是一个人成长的决定因素,但是,地理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边疆女大学生特殊的出生地不仅决定了她们的地域身份,而且也某种意义地注定了她们的求学旅程。生于边疆地区、又求学于边疆院校,使得边疆女大学生难以回避“双重边疆性”,这主要兼具了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生源地来自边疆地区,其二,就读于边疆院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生源地来自边疆的大学生,社会资源拥有匮乏、获取困难,就业渠道和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是不均衡的,寒窗苦读后的社会价值回报欠缺。相对贫困的家庭条件导致他们的身份资源和权力资源欠缺,难以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缺少成功率较高的求职途径。

另外,边疆高校远离经济发展中心,限制了边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边疆学生的眼界也相对狭窄,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到外地求职竞争力低,就业成本高。

与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相比,这样的双重边疆性,使得这一群体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不幸地滑入了弱势的境地,彻底的沦为了弱势群体。正如有学者所定义的那样:“ 弱势群体是指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且有困难的某类群体,这种弱势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不仅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也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诸方面的劣势与欠缺”。②可见,双重的边疆性使得边疆女大学生的弱势困境已然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了定局。

2.2 边缘性: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偏见 社会性别在本质上是社会对两性在观念和价值方面的看法。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一直建构着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等之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而这种象征和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层出不穷的人造美女、铺天盖地的化妆品广告、“漂亮等于博士毕业”、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都在或明或暗地把女性摆在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媒体力量和舆论导向也推波助澜地强化了不合理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女性也把之内化成了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这样一来社会的价值追求就出现了浅薄和浮躁的趋向,婚姻成为跳板,女大学生毕业时分不忙找工作却忙相亲,寄希望于通过婚姻来解决“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处境。

例如,某网站上出现的一则征婚启事:“小女子今年23岁,即将大学毕业,相貌尚且过得去,希望借人生新起点找到终生伴侣。要求: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要有房有车,年龄大10岁都可以接受……”③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仍然恪守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落后性别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性别文化的倒退呢。

被建构起来的社会性别差异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分层,社会经由各种制度化的力量形成了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性别可以说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影响性别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尤其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④

2.3 市场经济的选择:用人单位“择男舍女” 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在机关事业单位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要到私营企业求职,但是私营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用男生,这就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里雪上加霜的处境。一方面,边疆女大学希望自己能够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是“择男舍女”,有时候女硕士还竞争不过男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人力市场的男性偏好形成矛盾,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荆棘遍地。

用人单位“择男舍女”的选择,往往是因为职业的性别隔离。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根据对“适合于”男性与女性工作的普遍理解,将男性和女性分配于不同的职业,由此导致两性在不同职业中的集中状况。⑤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工发展,男女两性在现代职业中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是传统的性别观念仍然存在于现代人的头脑中,并在人才市场中被有意或无意的放大,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被局限于服务业等技能含量较低的职业,而在享有较高待遇的行业,例如工程师、高层主管等既有较高职业评价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位,往往在源头上就对女大学生关上了门。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效益定成败的社会规则大行其道,用人单位越来越优先考虑“用人成本”,期望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效益。如前所述笔者访谈到的典型个案,女大学生小李在面试中被询问“是否有男朋友”、“是否有结婚生育的打算”等问题。当女大学生在面试中被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茫然,想不明白自己是否打算结婚和能否胜任工作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事实上,这都是用人单位在核算“用人成本”。用人单位在一般情况下认为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的原因,刚参加工作不久就会面临着结婚生育的问题,用人单位就得提供带薪的产假和哺乳假,这将不符合用人单位追求更少用人成本与更多经济效益的招聘初衷。由此用人单位更愿意招录男性应征者。

2.4 作茧自缚:女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社会一直倡导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甚至很多女大学生也赞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也导致边疆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成功诉求较低,很多人认为经营好婚姻家庭才是女性最大的成功。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急嫁族”的队伍日益庞大。

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还固守着落后的社会性别观念。如果说人才市场“择男舍女”是女大学生被迫接受的无奈,“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表象却并不是女大学生自身的自觉选择。通过葛兰西文化霸权主义的解释可以发现事实背后的操纵者正是男权文化,葛兰西指出:“文化霸权主义是一种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手段,社会中的各种统治集团(包括最基本的具有统治权力的群体,并不专指统治阶级)凭借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通过协商建立一种将统治和被统治集团合为一体的意识形态舆论,确保各种从属集团自动赞同。”⑥

按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传统主流文化里,男性群体,以政治的、文化的以及道德的手段成功地使女性群体接受了男性自己的道德和文化价值标准。通过男权文化的控制,女性接受了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男权文化思想并且把它们内化成了自身的价值标准。

男女平等已经被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社会仍然奉行着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女性只有竭力地使自己靠拢社会所奉行的主流文化才能不被挤出主流社会,也才有可能被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认可。

这样一来,在妇女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男权文化仍然通过文化霸权主义的方式重重叠叠地控制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从而再现了历史上两性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

3 突破边疆女大学生就业瓶颈的路径选择

3.1 边疆高校要着力于推进社会性别教育 性别文化教育,是指教育人们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去看“自然的”性别差异和分工中非自然的由社会结构性、文化性和制度性带来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霸权,引导人们摒弃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树立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⑦由于边疆地区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经济欠发达,文化意识形态相对也较为滞后,传统的性别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深刻地影响着边疆女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尤其禁锢着她们追求事业发展的梦想,并由此渗透到人才市场在招录中“择男舍女”的偏差取向。

边疆地区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边疆高校积极开展性别文化教育有利于使边疆大学生形成平等开放的大视野,能够帮助边疆女大学生冲破一切妨碍男女平等发展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革除一切影响男女平等发展的理论与体制弊端。边疆高校应该积极应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针对边疆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特征进行正确的社会性别教育,开展有利于边疆女大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边疆女性人才,加大对边疆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3.2 社会要为边疆女大学生搭建平等就业平台 边疆女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她们就业的弱势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边疆女大学生人才的充分利用,将会有力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⑧

应该从社会层面上来为边疆女大学生积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破除落后的性别刻板印象,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对相对处于弱势的边疆女大学生给予强势关怀,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男女两性平等就业权的保障。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充分认识女大学生具有细致耐心等优点,充分开发女性潜能,积极提供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职业平台。

3.3 边疆女大学生要积极构建女性主体意识 确立女性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母题。人的主体意识萌发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中对“人”的发现,主体性实际上是表征人的自由状态的概念,因而自由的人即具有主体性的人。⑨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看女性意识,它一方面指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指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⑩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女性发展,改变社会性别中男主女从的认知,从根本上取得男女实际平等的关键。

在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中,社会指定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是贤妻良母。当女性牺牲了事业去完成贤妻良母的职责之后,却痛苦地感到自己越来越被推向了社会的边缘,因而面临着一种极其痛苦的处境。女性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并丧失了话语权,成为社会中隐形的“他者”。其存在仅仅是一个区别于男性的符号,其主体意识被男性的规定所磨灭,从而失去其自身的特征。{11}

如果女大学生不能构建起主体意识,甚至把以男权为象征的落后社会性别观念内化为自身意识的一部分,那就永远不能跳出“他者”的存在,从而沦为奴役于男性并证明男性价值的客体,被牢牢禁锢于家务劳动与生育抚养的私领域,丧失了在公领域表达声音的机会。只有女大学生自身积极构建起女性主体意识,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急嫁”的曲线就业误区。

3.4 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促进边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 边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择男舍女”、女大学生“急嫁族”队伍壮大,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性别文化在起作用。虽然女性主义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文化仍然是以男权为主导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要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我们在高举“男女平等”大旗的同时,却仍然在重复着历史上不平等的性别文化,男性在巨大压力下超负荷工作,女性却被淡出了职场。

旧有的女性学研究容易把女性的不幸归咎于男权统治和男权文化,似乎女性的不幸就是由男性一手造成的。其实,反思这种单向的埋怨,会发现男人并不像之前所想象的那样是“既得利益者”,男性也在事实上和女性一道承受着不合理的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甚至是痛苦,但悲哀的是男人和女人都默默地接受了这种“理所当然”的束缚和痛苦。在这种文化下生活的男人其实一点也不比女人活得轻松。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中强大的生活压力使得男性的死亡平均年龄比女性早、自杀率比女性高。可见不幸的女人和痛苦的男人都是同样一条社会性别文化的链条所捆绑着的奴隶。

因此我们在讲女性解放的同时,不但不应该把男性看做女性的敌人,而且男性还是真正能够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的天然的同盟军。只有当男性和女性一道冲出旧的不合理的性别文化牢笼,并且建构起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在尊重男女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男性才真正能够获得充实与平和的内心世界,女性也才能够走出“急嫁族”的误区。

注释:

①搜搜百科:急嫁族,http:///v208853.htm.

②李梅,蒋红缨.西部边疆高校大学生就业弱势分析及其应对,科教文汇,2008-08.

③女大学生毕业不忙工作忙嫁人,要求有房有车,新浪网新闻中心,http://.cn/s/2007-06-19/075213259919.shtml.

④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66页.

⑤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8页.

⑥[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3,第184页.

⑦吴庆红,网赛扬,开展性别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4.

⑧赵霞.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原因与强势关怀.青年研究,2003-02.

⑨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⑩刘益霞.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艾略特小说的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11}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8.

参考文献:

[1]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罗慧兰.女性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5

关键词 工科女生 就业现状 挖掘潜力 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利益和多元格局的形成。伴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高校人数的增多,导致涌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在市场经济和知识当道的时代,“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体现。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工作形式逐渐多样化的同时,由于用人单位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使得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就业压力。

1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机会不均等。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就业市场岗位相对贫乏,在就业过程当中,随时可以看到“仅限男生”、“男生优先”等字样;且在招聘时设置额外的附加条件。提高女生就业的门槛,使其就业竞争加剧,工科女大学生难以享受与自身相应的就业机会和待遇。性别成为了女生就业难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事实上使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受到传统社会意识的影响,像石油工程、地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工科性较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往往因出差、加班等因素拒绝招聘女生。还有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招工科女生会有婚嫁生子的麻烦:不能经常出差,生孩子又要休几个月的产假,生完孩子也不能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女性生孩子期间的工资以及花费也都需要用人单位负责。导致部分工科女生为摆脱刚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只能放弃所学专业,降低门槛。求职到文秘、销售、服务等领域,就业质量偏低。并且在工作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行业同工不同酬的歧视依然存在。相关调查显示,工科女生多签约在科技、教育、服务等领域,其平均工资只有男性的80%至90%,这种歧视很多时候是隐形的,不易被人发现,却是对女性劳动成果的一种变相剥夺。

2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2.1 高校教育的影响

首先体现在高校连年扩招,致使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且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等,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其次,我国现在多数理工科高校的教育模式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运用到实践之中的理论知识不但不易掌握,并且记住也会很容易忘记。在目前本科教育中,现行工科类的实验课程由于设备,实验器材等比较陈旧,与理论知识脱节比较严重,导致有些学生做完实验会出现不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与自己的专业有何关系等等问题。其工科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大三大四阶段专业理论课陆续开课,课业压力也比较大,这一点也致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校外寻求实习机会。

2.2 传统社会意识的影响

很多数据表明,女大学生近些年来的就业质量有着较大的提升,在媒体、教育,酒店等行业,女性工作人员就占了很大比例。但在工科领域,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却有着天壤之别,这种现象深受传统社会意识的影响,这种传统要求女人要以家庭为重,要贤惠,要会持家。尽管有些女大学生同样受过高等教育,与男生有着同等竞争力,但在就业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同等的机会。这种体现出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使得工科女大学生的劣势更加突出。

2.3 工科女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社会传统意识普遍认为,工科女生的能力不如男生,对于“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分工模式,多数女性表示同意,对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很多女性也表示赞同。受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女生也有“自降身价”的自卑情绪,在就业过程中,面对就业单位的面试,显得底气不足,没有自信。也有在工作过程中认为自己应以家庭为重,不愿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述这些原因也导致了工科女生的就业难。

3 对工科女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1)深度挖掘工科女生的就业潜力,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实际上工科女生在求职中不乏优势,首先女生有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优势,在阅读能力,思考问题上的细致和周全上具有优势。其次,在交往能力方面,女生普遍具有平和,感情丰富且善于理解他人的特点,在工作中可以体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是忍耐能力的优势,女生在工作当中耐心持久,态度认真且责任感极强的特点,也会在求职过程中为其加分。高校应深度挖掘工科女生的优势,帮助工科女生树立自信,清除工科女生就业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调整女生就业心态。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改变大多数女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消极地依靠父母,等待用人单位录取等被动局面以及对传统意识“男主外,女主内”角色的认同。要积极调整心态,既不能有自卑的心理,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过于挑剔。

(3)促进充分就业,积极拓展女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稳定原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可以积极联系并依托妇女联合组织进行区域性女性教育发展合作,开拓就业市场。我们认为,针对性地为女生搭建平台,如举办女生就业专场等就业服务活动,针对性强,效率较高。

(4)政策上加强扶持力度,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首先,国家要构建公正公平的就业保障体系,继续建立健全就业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充分保障女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利益,这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消除性别歧视。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比如通过立法对女性从业者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既要拓宽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要尽可能地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

其次,转变观念。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政府应该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营造和谐的就业性别环境,要使用人单位正确认识工科女大学生的优势,本着企业生产实际,以战略的眼光提前储备人才,并做到无论录用男生还是女生,都能获得利益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黄中普.高校工科女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

[2] 冯祥斌.论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实践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4).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http://www.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7

摘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探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迪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女性学;女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2016年底,在中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就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据《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她们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面对审美看法、学业态度、就业选择、自身安全意识、婚恋价值观等关乎今后人生方向的重要考量,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惑和彷徨。本文拟从女性学域提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探解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2015年,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婚恋观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0.2%的人会关注女大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被包养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则显示,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走捷径……[3]当今中国,恰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急剧社会变革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相应带来性别平等情况的改善,相反情况可能不进反退。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时候,数据显示却给出人们另一个答案: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排名第99位,再创新低[4]。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对女性来说并不理想:从出生时的“弄瓦”①、非自然选择性别;入学时失学女童增多、未成年人频发;就业时面临的职业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升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面临婚姻时的剩女难嫁、老公出轨、家庭暴力、离婚贬值……面对如此不乐观的现实状况,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困惑和手足无措。整容之风盛行、妇女回家的呼声渐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遇到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各种思潮汇聚、各种诱惑出现、各种欲望涌动,不断制造出新的女性社会问题。鉴于此,针对目前女大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问题,需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来探解这些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女性学①(Women’s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校,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男女学生通修的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早已经在普通大学开设。而中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为重要发展目标。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专业确定为高校新增专业,并开始招收首届普高本科生②,学位授予门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属法学门类,女性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将性别教育贯彻到高校,通过以性别为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为其释疑解惑,对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很大帮助。为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自身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培养大学生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特点,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在女性学域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考虑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需要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三要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是相对的。Sex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两性存在着性染色体、荷尔蒙、脑结构等纯生理方面的差异,是生理性别,自然存在物;而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在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是社会文化在二者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对二者行为角色、气质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分工等的社会期待,是文化构成物。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通俗点说,社会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子气和女人味的社会既定角色模式。比如:男孩和女孩从出生取名的不同;从小喜欢颜色及爱好的不同;成长中性格坚强与柔弱的不同;成年后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同……所以,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语中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也就是说,社会性别的男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的社会文化制度造就的男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而这种人为赋予的社会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制度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不平等提出挑战,为两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女性主义就是女性寻求自身权利的过程。哲学家尚塔尔•墨菲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我来说,女性主义就是妇女为平等所进行的斗争。”国内一些女性学研究学者认为,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出发,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应该涵盖在高校教育之中。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来化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性别困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女大学生对女性主义的误解,纠正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使她们从“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自卑性别心理中走出,不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女性问题的著作,一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文章中有关女性问题论述的重要概括和经典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性解放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着手,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通过独特的实践道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阐明了女性之所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指出了女性实现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为全世界女性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性别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深刻强调女性解放的重要性,指出女性解放的前提、基础、条件、内容以及女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这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对傅立叶“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7]这一观点很是赞同。女性解放既是女性自身的事业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只有女性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才能实现。而所谓的女性解放,是指女性不再受父权的压迫,首先在经济上独立,进而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和男性实现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这将是人类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解放事业。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8]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9]这个接受包括知识层面的接受、信念层面的接受以及行为层面的践行三个维度。那么,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上一些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女大学生客观地审视生活中出现的性别问题,使她们正确看待不同性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能动接受,从对自身行为模糊困惑到对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定位,最终达到行为层面的践行———也就是形成科学的性别观,进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解路径

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女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性别教育,可以使在校女大学生增加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促进对踏入社会后面临问题的反思,使她们今后在面临一些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诸如性别角色、交往安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恋爱婚姻、分手失恋、离婚权益、家庭暴力等诸多挑战时能够自信从容、处变不惊,豁达面对,冷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一)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价值把握。在现代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商品化:女大学生找工作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富豪相亲要美女没有性经历;小三儿要年轻貌美才能上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有利的身体资本,为了在婚姻生活中战胜入侵者,为了逾越现有的身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女性不惜整容、隆胸。如果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那么隆胸、整容与之又有什么区别?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审美现象是把女性当作商品,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消费,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新的剥削压迫手段和形式。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培养气质,培育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地善良、乐观自信、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美。

(二)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追求,是其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人生态度表现。对女性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职业,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人,人格才能够独立,获得尊严。现代女性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智力、能力上并不比男性逊色。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经常受到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职业升迁上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压抑。甚至有一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甚嚣尘上,更有政协委员提议“妇女回家”。女性“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10]25在这些落后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在这些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价值偏差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功利性、从众性等特点。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白女性要从他者走向自我,不仅要像恩格斯所说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有主体意识,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独立自信的人格,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自我。

(三)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恋爱对于大学阶段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老公吗?如何对待婚前,未婚先孕了怎么办?失恋了是不是人生的天空就塌了?这些跟父母和老师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大多数女同学困惑和苦恼。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承担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在恋爱中受伤害;理智对待感情,调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下,“大叔控”“试婚”“闪婚”这些与婚恋相关的词是屡见不鲜。“钓金龟婿”“傍大款”“包二奶”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观点和争议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让女大学生明白只有自身独立才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依附于他人。正如波伏娃所说:“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他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会被引向被动、迷惘和毁灭,成为他人意志的造物,其超越将会受挫,其各种价值将会被剥夺。”[10]9新的《婚姻法》颁布后更是证明,只有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会给自己安全感。比找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会给予自己幸福。而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则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女大学生,在学好本领、成就事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幸福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女性自身独立的人格,才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年。

(四)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自卑、依赖他人,仍然是需要克服改进的弱点。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才能树立科学的性别观,不因为性别而自卑脆弱、怨天尤人,面对性别歧视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盲从不屈从,善于发现自身性别优势,勇敢树立性别自信;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市场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到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不需要依靠别人和取悦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性别的优劣势,正视性别差异,珍视性别尊严,摒弃社会上的物质拜金的观念,抵制消费和物化女性的行为。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引导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她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1]重视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建设,通过女性学课程教育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命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希望依据女性学理论,从女性学域来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信、摆脱自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持经济独立、实现自身价值;指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处理男女两性的矛盾和冲突,对将来走上社会后如何承担好各自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女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女性问题时,秉持科学的立场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她们能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自由、独立的女性精神,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既能够肩负起自身社会责任,又能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复旦《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EB/OL].

[3]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近六成要嫁富二代[EB/OL].

[4]何农.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N].光明日报,2016-10-25(01).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1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9-250.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9]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4.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8

关键词:理性选择;女硕士;择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95-02

引言

近几年,在社会各地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数量随之上升,而就业市场的饱和不能使毕业生找到自身位置,就业面临的考验极为严峻。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让女硕士的择业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择业行为研究概述

国内外各学界学者、专家都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国外对择业行为的理论研究集中在人职匹配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重视研究对象的主观需要、自身能力、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等内在主观因素对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研究成果集中在个人会根据主客观条件选择职业,强调心理因素对择业行为的影响支配作用。

国内对于择业问题的研究多以择业观、择业心理、择业意愿的现状描述研究为主,而对这些行为的原因分析则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对于解决对策的提出则普遍以鼓励研究对象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现实为主。

二、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特点

本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给问卷数据进行编码,总结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择业心态积极性

人的心态决定人的行为。拥有怎样的择业心态决定了女硕士研究生拥有怎样的择业行为。笔者2014年10月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大学发放回收的290份问卷来看,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当时的择业心态普遍呈现乐观、积极的特点。

(二)择业价值自我性

笔者对于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价值观更多注重自身的发展,追求自身的利益,体现很强的功利性。

(三)择业规划盲目性

在对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实证研究过程中发现,女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很不明确,只有少数在读研以前有过从业经验的女硕士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很明确,而大部分女硕士研究生都是盲目、被动地在寻找工作。

(四)择业目标单一性

从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行为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目标很单一,表现在期望的择业地点、就业单位的选择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女硕士研究生不愿意到西部偏远地区工作,缺乏积极性、缺乏社会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也很差,女硕士研究生的集中趋势选择是“回生源地”,靠近家乡,有亲戚朋友相互照顾,靠社会关系寻找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三、理性选择理论下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着重分析行动系统中的“资源”和“利益”两个要素,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微观层面是“个体行动者状况”,中观层面是“资源控制”和“目的及利益导向”,“规范与社会制度”是宏观层面的基本因素。

(一)“个体行动者状况”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择业行为的主体是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从问卷回收资料和访谈资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发现,女硕士研究生在就业选择上,大部分都会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自身的价值观念等因素。

1.女硕士的个人价值影响其择业行为。问卷回收的资料中,“实现个人价值”这一因素是“择业因素”排序中的最后几个因素,但对于访谈提纲中第10题“在工作中追求的是精神满足还是物质满足”的回答中,山西大学哲学专业的小L认为哲学专业很适合她,在一般人看来哲学可能没什么实际用途,找工作也频频碰壁,但她认为“无用即大用”,哲学专业给了她极大的精神满足,将来选择职业时,坚持自己所想,选择并坚持,人生才有意义。

2.女硕士的个人意愿影响其择业行为。根据访谈资料,笔者发现,山西大学的女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都会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进行理性择业。生命科学学院的食品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小Y是一名专业硕士研究生,面临毕业的她很了解自己专业就业前景十分惨淡,食品公司的市场工作或者其他工作都不需要研究生这么高学历的毕业生,若从事食品研发工作,自己是应届生又不占经验优势,但她仍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好的选择。她喜欢研发食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美味、营养的食物,拒绝地沟油,拒绝染色馒头,做安全食品。

3.女硕士的自身情况影响其择业行为。本研究所用的“自身情况”是指女硕士的户籍状况、恋爱婚姻情况对女硕士的择业行为的影响。从问卷回收资料中可以看到,山西省户籍的女硕士研究生普遍“恋家”,不愿意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而他们所谓的“离家远”即离开山西省,所以,她们一般都选择回自己的生源地等地级市工作,相应的,也愿意找同省的男性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这样,即使嫁到婆家也不会离得太远,都在山西省内。山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小W就是典型的案例:她是清徐人,有一个远嫁江苏的姐姐,还有一个待嫁妹妹,所以,她为了照顾父母,只会在太原选择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自身情况就限制了更多的选择工作的机会,影响最优择业。

(二)“资源控制”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择业行为在理论上也是一种交换行为,女硕士生掌握本科生没有的高学历资源,拥有与男硕士生不同的人格魅力,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换行为,换取自己想得到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或者实现社会利益。但在实际生活中,择业行为并不是这么公平公正的交换行为,女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资源是否如她们所愿能帮助她们实现公平交换呢?

1.女硕士的时间成本影响其择业行为。即将毕业的女硕士研究生年龄多在23-30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本应该已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为人妻,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在家人亲戚施加的压力下,女硕士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起阻碍作用的工作,即使在别人眼里看来很好,也不能入恨嫁的女硕士法眼。

2.女硕士的物质成本影响其择业行为。没有人完全追求物质,但不能满足物质需求的工作不能叫作工作。被访者小F在读研以前曾经有过工作经验,本科毕业以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秘工作,但这份工作薪资很低,虽然是符合行动者小F的兴趣爱好,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但小M依然辞掉了这个工作,选择读研。

3.女硕士的社会资本影响其择业行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集合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女硕士利用自己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占有社会资本的多少来选择职业。

(三)“目的及利益导向”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从女硕士择业过程中追求的不同利益来分析他们的择业行为,因为追求的利益导向不同,体现出来的择业方向也大有区别,行动的目的决定行为的外在表现。

1.女硕士的物质利益影响其择业行为。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择业行为者就要考虑选择的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能否与生活成本相抵。问卷资料中也可以发现,“薪酬与福利”是大部分择业者首选的择业影响因素。

2.女硕士的精神利益影响其择业行为。本研究所用的“精神利益”主要含义是行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利益,可以表现为职业成就感、社会声望等。有很多行动者忽略物质世界的生存需求,只追求精神世界的文化满足。

3.女硕士的社会利益影响其择业行为。社会利益是使社会中大部分或者全体成员的需求实现的途径,有很多选择从事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的择业者就属于这种情况。

(四)“规范与社会制度”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前文分析的是行为主体,下文将分析客观环境对择业行为发生的影响。

1.户籍制度影响女硕士的择业行为。户籍制度最初是为了保障本区域内居民权利实现,而实际上,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户籍制度不仅没有保障公民的就业利益,而且还对来自外地的毕业生想跨地区就业的实现起到制约作用。

2.性别歧视影响女硕士的择业行为。“性别歧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普遍认同的规范,把女性求职者拒之门外。用人单位受传统观念“男强女弱”的影响,认为学历层次相近的情况下,男性的能力要高于女性,在招聘时宁愿选择本科男生,也不愿意选择研究生女生。还有一个原因是面临毕业的女硕士研究生,已经到了婚育年龄,我国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女性员工生育期间要照常支付其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公司效益,就秉持“不用女硕士研究生”的观念,要用也是用那些已经结婚生子的女硕士研究生。

四、结语

影响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理性选择理论也是很深奥的理论,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很多领域。通过本研究,笔者深感本论文探讨的问题还未涉及理论的核心内容,有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一是实证数据收集得不够全面,只有硕士生群体方面的数据,没有结合用人单位、高校就业服务指导机构等其他主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收集的广度有待加强。二是对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精髓没有深刻把握,也没有结合理论对用人单位、高校就业服务指导机构进行原因探索分析,理论解释的深度也可以继续加深。

参考文献:

[1]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周天禄.硕士毕业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陈福蓉.我国高校女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以湖北省女大学生择业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