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8篇

时间:2023-03-10 14:51:22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1

一、选题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是教育硕士学员开展研究工作的开始,也是导师指导教育硕士学员工作的重要方面。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得当与否,关系到专业学位论文的成败。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准备工作应尽早考虑,要求在入学第三学期着手进行。论文题目的选择可以是在教育硕士学员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和充分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导师同意后确定;或者是在导师对教育硕士学员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由导师首先提出,征求教育硕士学员的意见后确定。选题时一般掌握以下原则:

1.选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2.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3.要根据指导教师的专长、科研基础和实验条件确定选题,必要的实验设备要基本落实,必要的实验条件要基本具备。

4.要结合教育硕士学员本人的基础和特长,使教育硕士学员通过论文工作,得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训练。

5.题目要大小适宜,难度得当,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有相当的把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教育硕士学员对其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选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阐明所选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

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的论证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3.课题研究过程中,拟采用哪些方法,目前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及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估算论文工作量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

三、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应于第三学期。凡未按时开题者,推迟其论文答辩时间。

2.教育硕士学员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然后写出3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教育硕士学员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

3.开题报告必须在各自培养单位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员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教育硕士学员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推迟其论文答辩时间。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2

关键词:学位论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87-03

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制度的产物,是相关研究人员为获得不同级别学位候选资格、专业资格而提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结论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是论文撰写者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的直观反映,也是学校培养质量的一种外在显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招生至今只有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在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模式运转、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学位论文来考察汉教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为推进汉语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国务院学位办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从2007年开始在部分院校开展招生培养工作。《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2007)中提到①:“目前,我国的学科设置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独立的对外汉语学科;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现有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对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对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不足……”因此,分析认为,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满足海外汉语教师巨大需求的必要举措,也是解决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汉文化传播能力[1]。但从毕业学生的学位论文来看,无论是2007年开始招收的在职研究生还是2009年开始招收的全日制中国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其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或汉文化传播能力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尚有不小的距离。如何缩小这些距离?本文通过对J省S大学汉硕学位论文的分析,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与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招收中国学生,也招收外国留学生。招收的中国学生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对本科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要求具有汉语言及人文社科类本科以上(含)学历,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较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经历使他们在感性上比中国学生更清楚对外汉语教学的诸多规律,在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国别意识。而中国学生来源复杂,各种背景的都有,加之S大学所招收的均为全日制培养对象,所有学生基本上没有从教经历,也缺乏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知识或体会。加上中外学生在S大学是分开培养的,中国学生大部分由中文系教师在指导,留学生基本上由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指导,这些最终导致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在学位论文的撰写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倾向,外国学生的论文更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指导性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性意见》)的要求。

本文旨在结合中外学生不同的学习背景及培养方式,通过对两部分论文的比较分析,探究汉硕培养中的缺失,为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除了对论文文本进行分析外,也利用笔者的教学管理者及指导教师身份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式调查。

三、汉语国际教育学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009年至2012年6月,S大学共有46名中国汉硕研究生和54名外国汉硕研究生毕业。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对这100篇学位论文进行了分类。分类依据《指导性意见》分为: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和专题研究。在专题研究一类,又根据论文实际,分出汉语本体、中外语言对比、教学、文化、汉语习得、教材、测试等几个具体小类,并对某些小类有进一步的细分。

根据《指导性意见》,最能体现汉硕学位论文实践性的应是采用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形式完成的毕业论文。通过分类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只有4人写了相关论文,占比8.7%,而外国学生的这一比例是42.6%。在专题研究中,汉语本体的比例,中国学生17.4%,外国学生5.6%;而中外语言的对比,中国学生8.7%,外国学生18.5%,这是各自优势的体现。在教学研究这一类,中国学生的为40%,外国学生为24%;文化研究中国学生19.6%,外国学生只有3.7%。其他研究中外学生比例相差不大。从论文分类可以看出,外国学生学位论文的实践性要远远高于中国学生。

具体到论文内容可以进一步看出,中国学生的论文缺乏实践性还表现在选题大而空,缺少针对性上。如《关于韩国学生在中国习得汉语情况的报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课堂趣味性教学研究》等,要么题目很大,但实际涉及范围很小,要么过于宽泛,属于宏观研究范畴。再如《论现代汉语中词语的超常搭配及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成语使用偏误分析》、《现代年轻女性社交称谓语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等,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缺少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情况的了解,也就无法发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真正问题,因而论文缺少针对性。还有一些论文貌似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如《关于存现句的教学设计》、《汉语条件复句的教学设计》、《中华狗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等,但细看文中设计或策略可以发现,这些东西明显不合时宜,不是真正实践的提炼[2]。

反观留学生论文,其实践性、针对性要明显高于中国学生,如《无锡韩国人学校教学调查》、《中韩近音词对比及其对韩教学方案》、《越南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怎么教“了”――针对将汉语作为外语的日本学生》、《对法汉语同义词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等。当然,留学生论文也有其不尽如人意处,主要是失于经验论,自我学习汉语的经验色彩过重,专业性、学术性单薄,只描述“是什么”,不回答“为什么”,往往只是一种感性的学习、工作总结。

实践性可以说是专业硕士培养的灵魂所在,是其区别于学术型硕士最主要的特征。《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以下简称《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其中提到的“技能、能力、应用型”等,均需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而实践性在汉硕培养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学生来源。在招生对象上,汉硕主要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是在职攻读的,也大多没有从教经验。这与其他专业的教育硕士不同,其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的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些学生不仅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有教学的现实经历。对这些学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其教学、管理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是一种职业提升培养。而汉硕学生,由于普遍缺乏职业经历,其在学应是一种职前培养。这一特点决定了汉硕培养更应该像职业学校那样,要把实践放在学生培养极其突出的位置,要有全程教学实践的培养意识。但是目前对于这个问题,任课教师和学生多数不是很清楚,或者不是很在意,导致不论是在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计划制订、课堂教学形式还是在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中,都比较含糊。汉教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尽管是以汉语言、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依托,但其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决定了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要突出实践性,课程要强调案例教学。但是,考察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硕士专业学位在国内的高校教育中是个新生事物,目前的教师队伍基本由一直担任学术型学位的授课教师和导师组成。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和理论讲解,加之多数教师缺乏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经验,使得汉硕培养质量难以达到客观要求。二是教学资源的欠缺。实践课程强调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支撑课堂教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所拥有的教学案例,尤其是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极其贫乏。三是实践环节疏于管理。尽管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中都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也设置并执行了一系列实践、实习等课程,但是教学效果如何评估,学生实习如何管理,却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定。

四、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汉硕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践性不够。加强培养的实践性,我们应该从观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等几个方面来下功夫。

汉硕培养缺乏实践性,最根本的是一个观念问题。专业硕士是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但在人们既有的认知中,“学位”是对人们在某一知识领域所达到的知识专门化、系统化和创造性程度的确认。学位和社会职业生活没有必然的、内在的和直接的关联。甚至一提到职业性,往往认为应该是一种低于大学教育的培训。尽管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反复强调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同等重要,同等规格,但是要想短期内在全社会尤其是知识界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学位观念是不容易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遭受着和其他专业硕士同样的“歧视”。而这种“歧视”给汉硕培养带来的不良后果,要远大于其他专业教育硕士。前已述及,其他专业的教育硕士培养是一种职业提升,培养单位对学术的重视虽然会削弱其实践性,但也可能有助于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提升理论修养。而汉硕的招生对象决定了其培养过程是一种职前教育,学生对本职业的认知和实践都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这种培养要求决定了汉硕培养首先应该是一种职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才能来谈专门知识、理论提升。因此在当前的汉硕培养中,各高校一定要改变既有的“学位”观念,从现实出发,正确认识汉硕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特殊性。有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才可能在培养方式上有别于其他学位,真正从职业培养的角度去制定培养方案,完善、落实各项配套保障体系。

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放宽汉硕指导教师聘任条件。专业硕士培养应实行研究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联合教学的教师指导体制,形成大学学术型教师和各级学院机构教学型教师与学生多方合作、多向互动的学习网络[3]。目前国内其他的教育专业硕士培养队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学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一是有高级职称的中学教师及管理者。但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大多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教师由于学科所限,在高校统一的职称评聘体系下很难评上高级职称,这导致汉硕的培养任务主要由不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中国文学等方向的教师所承担,而一大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却被排除在外。如能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制定一个有别于其他专业硕导的聘任标准,如规定任教多少年以上,有多少时间的海外教学经历,有几篇跟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论文的教师可以被聘为指导教师,则可以使我们的培养队伍更具专业性和实践性。这样的教师组合在满足相应的理论需要与指导的同时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学术化倾向,另一方面也将可以实现以实践性为核心。

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源上。一些理论课可以适当压缩课时。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学位核心课程,一般规定授课时数为72课时,但实际上这门课的部分内容学生在准备入学考试时已学习过,另外有些内容跟拓展课程重合,因此可考虑减至36课时。同时应适当增加案例观摩课等实践课的课时,但大多数学校案例缺乏,尤其是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建议国家汉办牵头建立案例库,以无偿或有偿的形式对相关学校开放。

对于同时招收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学校,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可适当增加一些汉语言和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课程,有些理论课程,也是分开授课为好。而有些拓展课程,如案例观摩及偏误分析等,中外学生一起上课,来自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教学经历可以丰富汉语教学的国别差异,避免中国学生一提中外差别就是中英差别;同时中国学生也可以帮助留学生深入分析汉语的一些特点,提高他们的理论分析水平。

在实践环节,培养单位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实习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不能流于形式。其次,可以在对学生的毕业要求中凸显实践性。这主要体现在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一是从论文选题开始,严把实践关。实践是最富个性和特殊性的,只有通过认真实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选题,才可以发现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不具备实践性的选题应在开题时坚决予以否决。二是可以规定学习者在课题学习、实习过程中撰写的相关的有质量的实习报告或课题设计均可视同毕业论文[4]。

总之,培养院校应充分考虑汉语国际教育的特殊性,紧扣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性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建设师资队伍、设置培养方案、完善质量管理。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现实出路。《培养方案》明确指出,设立汉硕专业学位是为了解决汉语国际推广的师资培养问题,教指委专家也在不同场合多次申明,我们的汉硕研究生培养应该面向海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美国的中小学汉语教学。但现实的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国外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大量的汉硕研究生并不能顺利去海外实习,更不用说扎根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大量的学生,最后还是会服务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尽量落实《培养方案》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来源、本校师资及地方经济发展诸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独具个性的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生积极性,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汉教专业硕士。

注释:

①方案及指导性意见文本或见于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工作通讯》第1期(2008)、第2期(200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监制;或另见秘书处的其他会议材料。

参考文献:

[1]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

[2]杨启亮.偏失与合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选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

[3]廖湘阳.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4]高亚杰,饶丛满.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学位论文;共词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0―03

一 数据来源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的《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免费题录数据库,于2009年5月6日,以“学科专业名称”作为检索途径,输入“教育技术学”作为检索词,学位年度从2004年到2008年,共检索到2078篇学位论文。

对检索结果用Excel、文本合并工具、ROST TFIDF(网页及文本特征词提取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共得到3853个关键词。反复地进行人工校对,去除了对反应主题没有积极意义的整合、对策、现状、过程、影响、发展、启示等,最后确定了3620个关键词。选择词频数大于20的高频关键词共得到31个,如表1所示。

二 数据分析

1 构造共词矩阵

对31个关键词两两配对,统计他们在2074条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形成31×31的矩阵,如表2所示。

2 构造相异矩阵

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用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化成相关矩阵,即将共词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除以与之相关的两个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1]:

对角线上的数据是某关键词自身的相关程度,经上式计算均为1。为方便处理数据,用“1”与全部矩阵相减,得到表示两词间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2],如表3所示。

3 利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

将表3所示相异矩阵导入SPSS进行层次聚类分析,选择“组间平均链锁(Between group link age)”,即个体与小类中每个个体距离的平均值[3]。此种方法利用了个体与小类的所有距离的信息,克服了极端值造成的影响[4]。得到的凝聚状态表,如表4所示。

表4中,第一列表示聚类分析的第几步;第二、三类表示本步聚类中哪两个样本或小类聚成一列;第四列是个体距离或小类距离;第五、六列表示本步聚类中参与聚类的是个体还是小类,0表示样本,非零表示由第几步聚类生成的小类参与本步聚类;第七列表示本步聚类的结果将在以下第几步中用到[5]。例如,第一步中,1号关键词(信息技术)与29号关键词(课程整合)聚成一类,它们的个体距离是0.932,这个小类将在第18步中用到。同理可得其它聚类。这个聚类可以从图1所示树状图中展现出来。

树状图以躺倒树的形式展示了聚类分析中的每一次类的合并情况。SPSS自动将各类间的距离映射到0―25之间,并将凝聚过程近似地表现在图上。1号关键词(信息技术)与29号关键词(课程整合)距离最近,首先合成一类。其次是5号关键词(教学模式)和10号关键词(建构主义),以此类推。可见聚类过程与表4所示的凝聚状态图是一致的。

三 结论

结合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和上述聚类过程,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关键词1、21、29、30。主要是围绕新课程改革目标,在课程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的实践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关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建构主义情境下的教学模式。包括关键词5、10。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理论基础。其中建构主义学习流派、理念、基本要素、教学隐喻等成为广大硕士生研究的热点。但在发展建构主义的前提下也出现了很多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3)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教师教育信息化。包括关键词4、23、19、8。FD(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是既免费师范生教育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备受硕士研究生关注的热点。涉及的内容有利用技术改善教师技能,培训教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等,这对提高全国教师技能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4)现代远程教育。包括关键词9、15。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各加体现开放大学的开放性,确保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主要包括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远程教育的国内外对比研究、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研究、远程教育学科建设研究、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等。

(5)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包括关键词14、17。关于网络学习的研究,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授导系统、教育语义网等网络个性化学习是关注热点。特别是基于统一本体的语义网技术在自适应学习中的研究应用还在探索中,是教育技术以后关注的重大热点。

(6)基于行动研究的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包括关键词2、26、12、27。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率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出现了“知识爆炸”现象。可见知识管理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知识管理已是教育技术关注的热点,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包括学习管理系统(LMS)、个人学习环境(PLE)、个人知识管理(PKM)等的研究。

(7)在学习环境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包括关键词18、31、7、11。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更加便捷,促使了具有相同爱好学习者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构建更加复杂、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应运而生。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网络共同体的成员、工具、主题、资源、活动等必备要素以及网络共同体的应用策略和实践效果等。

(8)网络教育。包括关键词3、13、16、22。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基本形式,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网络课程的界面效果,学习路径等都是网络教育涉及的内容。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但网络教育又不局限于远程教育而主要是依托网络进行的教育。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更优质共享,降低相同资源的重复开发,关于网络教育的标准研究在研究生硕士论文中很普遍。

(9)在教学策略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包括关键词20、28、24。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结合游戏的娱乐性进行网络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基于游戏的激励机制、娱教等进行教学设计。

共词聚类分析不同于普通的文献计量方法,它是能定量反应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反应这些词所代表的主题内容的结构[6]。

通过高频关键词反映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并且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反映这些热点内容的结构关系。但是由于所选关键词的多少造成的聚类结果有所不同,因此不排除有些出现频次较低的关键词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7]。与此同时,尽管《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收入具有一定得滞后性和片面性以及检索的不可重复性,可能存在数据的漏检或误检。因此,我们的数据统计分析难免会出现差错和缺漏。但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热点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并且将文献计量学的共词研究方法移植到教育技术学领域,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 [3] [5] [6]李长玲,翟雪梅.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科学,2008,(3):73-76.

[2]郑华川,于晓欧,辛颜.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探讨抗原CD44研究现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2):1-3.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10-313.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4

【关键词】课程设置;毕业论文;培养质量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置的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自1997年首次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走过了10余个春秋,随着培养院校的增加,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在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家指导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下,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实践、评价体系等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各培养单位之间不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整个教育过程有了日渐明晰的认识,初步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如何完善这一体系,继续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问题,仍处在不断摸索之中,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两个方面来探讨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育制度的灵魂,教育政策最终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如何从课程设置上提升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须从教育硕士坚持的职业性方向出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际,适当压缩政治理论和英语等公共课的课时比重,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实践性鲜明的实践型课程,并增加观摩教学等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突出实践能力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硕士。

1、从教育硕士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设置课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史面向中小学教师职业及课程教学实践需要的,因此教育硕士课程必须贴近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现实,要考虑到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需要,必须提供有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策略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务实性,以适应和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现实需求为宗旨。教育硕士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纵深度和前沿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为此,必须打破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依据,创造性地设置课程。务实性与创新性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对哪一方面的忽视或弱化,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2、从教育硕士实际出发,针对性的设置课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教师职业为依据,且其培养对象具有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这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不可能像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那样围绕着单一性质的学科专业来组织安排,而是要围绕多重性质的学科专业需求来组织安排,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知识的纵深度,而且要关注其知识体系构建的宽广度、前沿性和应用性。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拓宽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既要进行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习,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限定教育科学的发展、变革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等问题,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既要拓宽教育硕士的知识背景,又要及时反映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将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手段纳入课程之中,使教育硕士在学习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促进教育改革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课程设置的复合性。但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复合性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范围和数量的限定,也不意味着众多科目的随意堆积,还必须本着重质量和高效益的准则,依据学生需求,少而精地、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二、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教学管理的最后的教学环节,也是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可以全面地衡量教育硕士培养的效果,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水平,所以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1、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直接影响到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和水平。题目选得不好,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难以完成学位论文。国务院学位办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他们的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可以说,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将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创造能力结合的集中表现。因此在学位论文选题时,我们不是以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学术见解来框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志趣,而是从教育硕士入学开始,就向他们宣讲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让他们理解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位论文的侧重点,要求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推行实证性研究,促使他们在课程学习开始就思考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一般我们要求教育硕士首先自己选定几个题目,然后学员之间进行讨论,避免选题冲突,在自我研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然后交导师审定。

2、论证开题报告。

争取在校学习期间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课程学习的排,我们要求在第一学期中期就确定每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使导师与研究生尽早接触;在第二学期开始就确定论文的选题范围,以使他们利用在校学习的时机尽早开始积累资料,确定论文主题和完成开题报告的论证。为保证教育硕士论文质量,我们高度重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工作。开题论证是教育硕士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由于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具有教育学科背景和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导师不足,往往导致教育硕士论文选题不合理,论文写作难以顺利完成。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脱产一年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要求导师组最迟在学员入学的第二学期末组织开题论证会,论证会成员要求包括教学论专家和基础教育一线专家,人数不能少于5人。

3、督促学位论文写作。

由于教育硕士多数为基层教学骨干,回单位后都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工作紧张,加上中学文献资料的限制,许多教育硕士回原单位后将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搁置一边,寄希望于最后的突击,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我们规定教育硕士在校撰写论文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整个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校开发并运行了研究生管理系统,研究生论文开题后管理系统自行记录时间,至答辩申请不到1 年的系统将不同意答辩申请,这一措施更加规范了学位论文的管理。实践证明这对保证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非常有效的。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我们实行学位论文预审制度。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由导师组对提交的论文进行预审,符合要求的方提交答辩申请,避免由于导师要求不一而导致论文水平差别太大,影响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加大学位论文盲审力度,进一步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盲审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我校一直坚持实行学位论文双盲抽查评审制度。这一制度不仅给教育硕士学员一定的紧迫感,而且对指导教师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学校除了统一按比例进行抽检外,鼓励各学科方向自己进行论文盲审。对未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要求其修改,并推迟其学位论文答辩。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对提高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而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这两个教学环节正是考核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所以这两项工作也是各培养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应该对这两项工作严格把关,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行工作条例(第三稿)[A]. 2002.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5

1.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2.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3.美国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及启示

4.中日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5.中日体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6.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与评价研究 

7.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探讨 

8.PCK视角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审思

9.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0.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 

11.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均衡性的表现及分析 

12.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13.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

14.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15.美国大学应用型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16.美英日体育硕士专业设置特点与启示 

17.教育硕士与体育硕士关于体育教学领域(方向)设置的比较研究

18.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从拉夫堡大学体育硕士项目看英国体育硕士培养

20.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 

21.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2.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 

23.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

24.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的探讨  

26.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7.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8.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内涵与内容探讨 

29.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评价——基于SERVQUAL模型 

30.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前瞻 

31.控制论视野下的中越联合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

32.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33.“技、实、能、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34.我国体育硕士培养中双导师机制的构建 

35.冰雪强省战略下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的实践研究

36.体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思考 

37.新时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索——现状、问题及改革设想

38.新形势下中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分析 

39.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属性辨析与培养目标细化 

40.全日制体育硕士就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 

4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2.美国体育管理硕士课程设置对我国体育硕士培养的启示

4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44.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45.全日制体育硕士就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46.体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性研究——关于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体育俱乐部

47.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研究

48.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复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9.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

50.“体验式培训师”:体育硕士职业规划的新选择  

5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5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及特征探讨 

53.港澳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征分析 

54.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若干问题分析

55.对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56.内蒙古民族大学增设体育硕士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7.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58.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

59.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与改革的思考

60.社会需求导向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6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62.体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63.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体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64.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

65.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析——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 

66.中越联合培养体育硕士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67.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68.“区域协同发展”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高校为例 

69.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70.基于苏沪两地5所高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研究

71.体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72.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与模式转型 

7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基于英国KTP计划的视角

74.黑龙江省高校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75.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对策

76.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比较研究  

77.全日制专业学位体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路径之研究

78.在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79.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体育硕士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80.中俄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的比较 

81.体育硕士学位论文中统计方法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82.河南高校在校体育硕士科研论文中体育统计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83.关于培养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思考  

84.对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研究  

85.成果导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计 

86.PCK理论对我国体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  

87.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研究

88.就业视角下江苏省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研究 

89.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90.社会学视角下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构建的再审视——兼论综合性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构建

91.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与运行研究 

92.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93.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及质量控制对策

94.湖南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研究

95.安徽省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96.互动与启迪: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97.论湖南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98.浅谈西部地区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

99.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 

100.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探索  

101.对我院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102.从市场经济原理探析体育硕士人群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103.普通高校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104.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兼谈成都体育学院就业现状

105.新时期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106.近10年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缺失原因研究进展

107.我国最早的体育硕士许民辉的体育建树

108.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109.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办学的困境与对策

110.关于新时期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111.对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初步研究

112.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探讨

113.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114.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华东地区高校为例

115.安徽省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

116.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获准设置 

117.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118.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119.体育学术型研究生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20.体育学科专业硕士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吉首大学2013、2014、2015届为例

121.台湾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特点

122.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新课改热点研究——以体育硕士论文研究为例 

123.体育教育硕士培养应把握三个度 

124.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125.扩招对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126.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27.浅谈我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的课程设置——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128.对河北省体育硕士学位论文外审制度的思考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6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7

【论文摘要】创新能力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本质属性。自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尤其近几年,社会和国家大力呼吁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会议、标语、论文和著作铺天盖地而来,从现状来看,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硕士研究生教育.2006.1:1一9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篇8

【关键词】 硕士;创新能力;现状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硕士研究生教育.2006.1:1一9

推荐期刊
  • 教育
    刊号:14-1331/G4
    级别:省级期刊
  • 时代教育
    刊号:51-1677/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宁夏教育
    刊号:64-1003/G
    级别:省级期刊
  • 统计教育
    刊号:11-3215/G4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