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计算机硬件系统8篇

时间:2023-03-13 11:07:51

计算机硬件系统

篇1

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硬件系统与设备的故障问题划分为先期故障、中期故障和后期故障三种类型。其中,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先期故障与问题,主要是指计算机用户在进行计算机设备购买至设备保修期间硬件系统与设备所发生的故障问题。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先期故障多是由于计算机系统与设备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故障情况。其次,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中期故障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系统或者是设备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中期故障和其元器件质量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最后,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后期故障是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老化导致功能退化或者是失效情况下发生的故障。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如强制关机、长期使用导致CPU过热等现象,而计算机本身的老化也会导致元器件性能受损,造成其使用寿命与质量等的下降。

2.1用户的使用习惯

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结合上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与类型,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为原因和本身机器老化。其中,人为原因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应注意按照正常的关机顺序,不可强制关机,更不能频繁的进行关机操作,以免对元器件造成损伤。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的维修方法研究

结合实际中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设备故障的维修措施,主要有对于常规故障问题的观察维修以及通过计算机设备电路检测实现的故障维修、进行计算机设备拆除基础上实现的故障维修、通过计算机设备信号检测实现的故障维修等方式。在实际故障维修和处理中,注意结合故障情况,采用合适的维修方式进行维修恢复。

3.1对计算机硬件设备常规故障的观察维修

在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维修中,对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常规故障和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方式在确定故障类型与原因后,进行其故障问题的维修恢复。也就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维修中,先把计算机通电,再打开机箱直接观察设备内部元件的情况,主要是以电路故障检查为主,观察内部是否有短路、断线、漏电、接触不良等现象,针对能直接表现出来的故障进行观察,实现故障问题的维修恢复,这种维修方式可以很快的确定故障位置,进行故障问题的排除。

3.2以电路检测方式进行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维修

通过电路检测方式进行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问题的排查维修,在维修使用中,根据电路检测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电压法、电流法以及电阻法三种电路检测方法。其中电压法进行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维修中,主要是通过对设备电路端点的电压和元器件工作的电压进行测量,将得出的数据与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故障出现的原因。而电流法通常是用来检查设备的电源电路负载电流、电路各个部分直流和工作电流。电阻法是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利用万用表测量仪器,对可能造成故障的元器件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并将得出来的数值与正常数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元器件是否受损。

3.3通过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拆除进行故障维修

通过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拆除,进行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维修,是一种计算机应急维修方法,通过将这些损坏的元器件进行拆除,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在有些元件损坏后不但不能正常运转,并且对于整个电路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计算机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这种维修方式的应用比较多。

3.4通过计算机硬件设备信号检测的维修方式

在计算机设备维修中,通过对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信号检测,也能够实现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问题的维修,这主要是因为信号主要是以波形的形式来体现的,能够对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反映。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波形测量的时候,要注意被测量的波形周期上的变化,使计算机的信号达到最佳状态。结束语

四、总结

篇2

关键词:DSP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DSP-based Hardware Design of Embedded Computer System

Chen Cheng

(Affiliate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N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The embedded system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corner of our live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of embedded system based on DSP hardware design.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memory chips and A/D conversion module circuit design.

Keywords:DSP embedded system;Hardware design

DSP嵌入式系统是把DSP系统嵌入到应用电子系统中的一种通用系统。这种系统具有DSP系统的所有技术特征,同时还具有应用目标所需要的技术特征。DSP嵌入式系统不再是一个专用的DSP系统,而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多任务和实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以这个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可以十分方便地开发出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系统。

一、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介绍

在嵌入式系统中,微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系统的启动,协调各个模块电路的工作,并将信息反馈给上位机等。我们主要介绍处理器DSP芯片TI公司针对于控制领域应用推出的TMS320F2812。

TMS320F2812是基于TMS320C2000内核的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器件上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外设,为电机及其他运动控制领域应用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代码和指令与F24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完全兼容,从而保证了项目或产品设计的可延续性。与F24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相比,F28l2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提高了运算的精度(32位)和系统的处理能力(达到150MIPS)。该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还集成了128KB的Flash存储器,4KB的引导ROM,数学运算表以及2KB的OTPROM,从而大大改善了应用的灵活性。128位的密码保护机制有效地保护了产品的知识产权。两个事件管理模块为电机及功率变换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控制功能。

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

本设计采用的所采用的TMS320F2812内部含有最多达128K*16位的Flash存储器;最多达128K*16位的ROM;1K*l6位的OTPROM。128K的Flash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完全够用,所以本设计无需对程序存储器进行扩展。

(一)外部存储器的设计

选取RAM芯片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是否与DSP的读写速度相匹配。本系统中,F2812工作时CPUCLK是20MHz,单指令周期是50ns。考虑到实际电路中芯片相互连接及片选需要用CPLD构成一些门电路的功能,而一级门电路的最大延时在6ns左右,所以在选取RAM时,选用读写周期为40ns的存储器是比较合适的。在本设计选取ISSI公司的61LV25616AL芯片作为外扩存储器。61LV25616系列芯片的读写周期在5ns-45ns之间,根据上述分析同时考虑价格因素和系统的扩展升级后,系统确定使用61LV25616AL(读写周期是10-12ns),该芯片是256K*16位的SRAM,工作电压是3.3V,而且数据宽度是16位,可以和DSP芯片直接相连。

(二)内部寄存器的设计

RTL8019AS网络控制器的寄存器,分为兼容NE2000寄存器组和PnP寄存器组。本系统设计中主要使用NE2000寄存器组,该组寄存器共包括4页:PAGE0、PAGE1、PAGE2、PAGE3,每页包含16个寄存器,页的选择可通过设置CR(Command Register命令寄存器)中的PS0和PS1位实现。RTL8019AS具有32个输入输出地址,地址偏移量为00H-1FH。其中00H-0FH共16个地址,为寄存器地址;远程DMA地址包括10H-17H,都可以用来作为远程DMA端口,只要用其中的一个即可;复位端口包括18H-1FH共8个地址,功能一样,用于RTL8019AS复位。

(三)A/D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对于一个基于DSP的计算机系统,A/D转换电路主要完成对模拟信号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系统各器件的定时关系是严格的,以确保系统精度,DSP中的定时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按照各个器件的工作次序产生时序信号和依据时序信号产生逻辑控制信号,最后完成数据的预处理和存储。对于本系统,采用片内自带的AD转换器,上述过程都在F2812处理器内部完成。

TMS320F2812ADC模块是一个12位带流水线的模数转换器(ADC),模数转换单元的模拟电路包括前向模拟多路复用开关、采样/保持电路、变换内核、电压参考以及其他模拟辅助电路。模数转换单元的数字电路包括可编程转换序列器、结果寄存器、与模拟电路的接口、与芯片外设总线的接口以及同其他片上模块的接口。

模数转换模块ADC有16个通道,可配置为2个独立的8通道模块,分别服务于事件管理器A和B,两个独立的8通道模块也可以级联构成一个16通道模块。尽管在模数转换模块中有多个输入通道和两个排序器,但仅有一个转换器。两个8通道模块能够自动排序,每个模块可以通过多路选择器(MUX)选择8通道中的任何一个通道。在级联模式下,自动排序器将变成16通道。对于每个通道而言,一旦ADC转换完成,将会把转换结果存储到结果寄存器中。

参考文献:

[1]刘乐善.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字:GSPN;计算机硬件系统;可靠性

GSPN,也就是广义随机Petri网,它是一种以普通的Petri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类型形式进行扩展变化而形成的一种较为高级的Petri网,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动态变化运行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并且在很多领域的可靠性分析中得到了应用。

1建模的基本方法

1.1什么是GSPN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随机Petri网可以定义为一个8元组,即GSPN=(P、T、I、O、H、M、W0、λ)[1]。这几个元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P代表的是库所的所有有穷集合;T代表的是变迁的所有集合;I代表的是输入弧的有穷集合;O代表的是输出弧的有穷集合;H代表的是禁止弧的有穷集合;M0代表的是系统初始标识的集合;W代表的是弧权函数的有穷集合;λ是和变迁集合相对应的。1.2GSPN建模元素的用法库所:用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资源和状态进行描述。时间变迁:用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进行描述。瞬时变迁:用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过程中的控制和运行逻辑进行描述。有向弧:用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中的状态与时间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描述。禁止弧:用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中的控制和运行逻辑进行描述。标记:用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动态行为变化进行描述。

2硬件系统基本单元GSPN模型阐述

2.1库所及其含义

库所结构中,它的含义各有不同,其中,P1表示的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P2表示运行出现了异常;P3表示的是出现了临时性故障;P4表示的是硬件系统的故障是永久性的;P5表示的是异常故障计算机可以自动恢复;P6表示的是异常故障不能自动恢复,需要对其进行人工检查和维修。

2.2变迁及其含义

变迁的每一项含义各有不同,其中,T1表示的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T2表示的是永久性故障;T3表示的是临时性故障;T4表示的是系统在经过维修后可以正常工作;T5表示的是系统可以自行恢复;T6表示的是不能恢复的故障;T7表示的是转化为永久性故障。我们从实际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来看,模型的运作原理是,如果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单元在正常状态下发生了故障,它的基本单元发生了异常,这个异常状况还不确定,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如果是临时性的话,又很可能转化为两种状态,即可以自动恢复和不可以自动恢复,如果是可以自动恢复的话,在系统基本单元下可以自行恢复,如果是不可自动恢复的话,就需要进行人工维修恢复,如果故障转化为了永久性故障时,经过恢复后会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3系统基本单元GSPN模型设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单元GSPN模型的描述粒度精度,它的描述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结构简单单一的硬件系统描述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复杂的则很难描述完整。

3.1简化假设

简化假设的体现主要是在哪些地位较为关键的模型分析来说的,对于这部分的模型分析,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首要做的是区分运行状态,也就是属于正常和故障哪一类,然后假设硬件系统中基本单元出现的故障都可以在λ基础上进入到泊松过程中,最后可以把所有硬件系统全部维修成功为条件,直接处于维修率的泊松过程中。

3.2精化模型

从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单位GSPN的自身运作原理和作用来看,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反映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故障变化情况,PW表示的是计算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Pf表示的是它的硬件系统出现了故障,Tf表示的是硬件系统基本单元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发生了故障,Tr表示的是出现的故障经过维修后可以正常运作[2]。

4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分析

4.1出现的故障分析

在其模型建立后,模型中的矩形S表示的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出现了全局性的故障,矩形Yi(其中i=1、2、3),它所表示的是在第i个功能模块出现了故障异常,那么圆形Xi(其中i=1、2、3)表示的是硬件系统基本单元出现了故障异常,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故障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功能模块的障碍以或门逻辑引起了全局性的故障,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单元故障以与门逻辑引起了故障产生。

4.2系统GSPN的可靠性分析

对于它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模型实现的,也就是计算机硬件系统GSPN可靠性分析的模型,这种模型的运行条件是需要TimeNET软件支持的,通过实际的研究证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可用度是PSA=1-P{#PS>0},那么它的功能模块的可用度是PYiA=1-P{#PYi>0},需要注意的是,i的取值是1、2、3。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以GSPN为基础,相对于传统的描述方法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特性,可以准确描述出简单结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参考文献

[1]谷春英,姚青山.基于GSPN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可靠性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30(06):122-125+130.

篇4

关键词:计算机 硬件 软件系统 维护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须品,紧密联系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能否有效的保养好计算机,养成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的良好习惯已经成为左右社会效率至关重要的因素。文章首先详细分析计算机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遵守的原则,然后针对硬件和软件故障,具体分析故障原因和维护手段,为全面提高计算机维护人员实践和理论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计算机故障原因

计算机故障原因大体可分为三个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人为因素。

1.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计算机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剧烈撞击或碰撞、或者是用户无专业人员指导下私自拆装、调换部件位置,由于操作力度太大造成电脑损伤。

1.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计算机生产商采购的电子器件性存在缺陷、在计算机生产过程中,元器件焊点存在虚焊与脱焊、计算机内部触点和插接口等被氧化等等,以上都是造成计算机内部故障的原因。

1.3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客观环境影响所造计算机故障。例如计算机变压电源元器件老坏与破损造成供电电压不稳定、计算机年久未清洗,尘埃使元器件老化、运算性能降低等等,都是组成计算机故障外部因素的主要部分。

2、排除计算机故障遵守的原则

维护人员要娴熟排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就必须深入了解计算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以及维修基本思路。对于软件和硬件排除方法和遵守的原则都不同。软件故障排除一般遵循:首先需要维护人员要熟悉软件的特性和功能,其次知晓各种软件错误的可能现象和故障原因,最后综合分析故障位置采取正确的操作处理故障。硬件故障排除一般遵守:首先维护人员要熟悉各元器件工作原理、错误现象以及维修基本思路,其次根据故障现象,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出现问题的元器件并逐个排查。最后根据排查的情况确定下一步,如果是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全力恢复故障原来状态,尽量避免计算机故障扩大化,邀请专家进行解决,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应采取先电源后负载,先简单后复杂的正确处理步骤。

3、造成硬件故障原因

3.1器件缺陷

①:风扇问题:存在质量问题的风扇,在使用中会出现转速慢,噪声大等现象, 无法及时对GPU、CPU和电脑主板进行有效散热,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下降,蓝屏、死机等问题。GPU过热会使显示器蓝屏、花屏,主板过热会烧坏芯片、脱落焊点,造成计算机无法启动,GPU过热会使影响显示,出现画面不流畅。

②:电源问题:存在质量问题的电源会造成计算机电压功率不足,损坏硬件器件,出现计算机不断自动关机和重启现象,严重时使计算机无法启动。

③:内存问题:存在质量问题的内存会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严重下降,软件不兼容,液晶屏黑屏、蓝屏或死机等现象。

④:机箱问题:存在问题的机箱大多做工粗糙,板料超薄、按键间断性失灵、主板易形变、元器件焊点虚接等。这些问题会造成机箱内部温度过高,元器件快速老化,运行速度严重下降等现象。

3.2 运行环境缺陷

①:震动:当计算机运行在震动环境下,会造成元器件间歇性接触不良与硬盘损坏等现象。

②:灰尘:当计算机运行在多灰尘环境下,会成元器件间歇性接触不良、电子器件快速老化、外设和插槽被隔离等现象。如果计算机沉积过多灰尘会使计算机散热不良,芯片发烫,CPU处理速度严重下降,严重时会出现频繁自动重启,影响正常使用。

③:湿度:当计算机在湿度很大的环境下运行,会造成计算机元器件过度腐蚀,加快老化与废旧的速度。

④:静电:当计算机运行环境中静电很大时,可能会击穿主板三极管、记忆体、主板芯片等的问题。

硬件维护措施

4.1、光驱部分;光驱故障多出现在激光头,主要表现为读盘慢和不读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灰尘遮住激光头。可采用气囊对准激光头吹散沉积的灰尘或者使用干燥棉签擦除激光头灰尘,切记在擦除过程中,棉签不能沾染酒精等有机溶液,这样会导致激光头损坏。

4.2、内存部分:选择正规品牌的内存很重要,这主要为防止劣质内存造成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对于PCI槽应规范性操作,最好只插一根内存条,如果因为科研,或者对计算机运算速度要求高,需要外加内存条,应按照以下顺序安装:先确定安装内存的容量、品牌、批次,对于内存品牌应尽量保证内存的兼容性;其次在拔出内存条时考虑静电因素,可先将手放在半导体上,释放完自身静电,然后进行相关操作;如果在故障检查中,因内存条缘故造成计算机蓝屏或黑屏,需拔下内存条用橡皮擦清理内存条金手指位置,然后用专业清理刷清理插槽,完成以上操作即可安装内存条。

4.3、电源部分:对于计算机的电源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电源产品额定功率应大于计算机总功率40W,这是为确保微计算机运转拥有足够功率与纯净电流。如果当计算机使用时间较长时,应及时拆下电源,采用轮胎充气机对电源进行高速除尘,确保电源及时散热减缓电源老化。

4.4、主板部分:主板维护相对于计算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确保主板的插头不会出现接触不良;防止主板被静电击穿;不应带电拔出主板接头。

4.5、硬盘部分:硬盘相当于计算机的数据仓库,存储着计算机全部的数据内容,所以应格外重视。维护硬盘应遵守以下几点:①:选择正规厂家品牌电源,拥有足够大的电源功率和电流纯净量才能减少电源对硬盘的损害;②:在计算机运行中,确保工作电源的连续性,切莫发生突然断电的现象,如果突然断电将会导致硬盘物理道损坏,无法修复;③:计算机工作一段时间,利用相关软件对硬盘进行清理,确保硬盘最佳状态运行;④:确保计算机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震动环境下,会影响硬盘的工作性能,严重时会造成硬盘物理坏道且不可修复。

4.6机箱部分:机箱的选择应与硬件功率相配。对于功率大的机箱产生的热量会变多,这时需要扩大机箱空间,选择高性能散热设备,科学合理设计箱体加大空气流动,保证机箱及时散热。这样有利于缓解因温度过高产生的元器件老化等现象。对使用小机箱的用户应选择小功率,小散热的硬件,且机箱板材应厚实、做工精细,不易变形、具有避免漏电措施。

5、软件维护措施

对于计算机软件故障大多因为用户对软件非法或违规操作致使计算机内部文件丢失出现计算机故障。根据文献资料显示,维护和处理计算机软件故障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维护和查找故障中既要考虑程序问题、操作系统问题还要根据提示错误信息综合判断最终查找错误原因,下文主要分析软件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日常维护手段。

5.1病毒:计算机病毒主要指能够修改或破坏软件与硬件操作功能的木马程序。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的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病毒的种类、攻击深度、防杀性能等在不断加强,不同特性的病毒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软件破坏程度不同,有的病毒会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有的会影响显示器、有的会盗取客户内部资料,还有的会影响计算机辅助设备正常工作。

5.2系统文件: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系统文件、驱动文件、软件文件等部分文件丢失都会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例如计算机硬件驱动程序故障,当安装的驱动程序丢失或者驱动程序之间功能冲突时,设备管理器会显示标记“?”,示意未知设备,当设备驱动未能正确安装,设备管理器会显示标记“!”,显示硬件设备间驱动存在冲突等。

5.3程序性故障:如果计算机应用程序出现故障多表现为程序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应该查看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否与程序相符合、是否有其他软件影响该软件的性能、是否安装软件过程中存在非法操作等等。

6 结束语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里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等开始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作为公司的日常工作。而计算机软、硬件维护需要对计算机原理、故障现象和维修基本思路有深刻理解,这些都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多动手实践,在维护过程中不断积累、探索、感悟、总结,才能确保计算机在高效率、低故障的环境中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功效,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钮志勇,戚国强,窦昊.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J].哈尔滨:农机化研究,2004,1:232-233.

[2]李佳.基于计算机硬件维修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5).

篇5

【关键词】冗余容错设计 故障率 静态冗余系统

0前言

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硬件容错技术主要是利用多份硬件来实现的,即是利用冗余来实现容错。并且硬件冗余的级别越低,故障率降低的效果越好,但增加了故障检测和电路设计的困难。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有静态冗余、动态冗余和混合冗余等模式。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冗余容错设计

1.1电路级冗余设计

1. 2静态冗余系统

静态冗余是指冗余结构相对固定,不随发生故障的情况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冗余形式。静态硬件冗余的工作形式是将发生的故障加以隐蔽,来达到防止故障造成差错的目的。静态冗余的原理就是通过表决的形式来决定掩蔽发生的故障。静态冗余模块是系统运行时必要的组成部分,模块在工作时全部参与运行,即多个模块执行相同的功能,表决器通过多数一致原则输出分析结果以达到隐蔽故障的目的。静态硬件冗余的形式通常是三模冗余。即三个相同的模块接收共同相同的输入并将产生各自的结果,送至表决器。表决器的输出则取决于模块输入结果。即如果有一个模块故障,另两个模块正常,则正常模块的输出可将故障模块的输出屏蔽,以达到防止故障造成差错的目的。

1.3动态冗余系统

动态硬件冗余系统是由若干相同模块共同组成的,以故障检测及系统恢复等方式来达到容错的一种硬件冗余系统。动态硬件冗余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冗余结构是随故障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动态硬件冗余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模块重组并恢复正常运行;因此动态硬件冗余系统是允许故障产生差错,但避免差错产生失效。

动态硬件冗余有备份替换和双机比较两种主要工作方式。

1.4混合冗余系统

混合冗余系统的实质就是将静态冗余系统和动态冗余系统结合起来。通常,混合冗余系统由静态冗余的TMR核心模块、备份模块、表决机构等组成,并由切换机构确保静态冗余的TMR核心的完整性,即当TMR核心模块中有一个发生故障,立即以无故障的备份模块取代。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冗余容错设计分析

在电路级冗余设计中,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开路故障率比短路故障率小时,以先串后并结构为好,反之以先并后串结构为好。

静态静态冗余系统中,以三模冗余系统与单模系统可靠度的关系为例。三模表决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单模系统的5/6,那么,我们把两者的可靠性曲线一起绘于图1。由图可见,当Rt>0.5时,三模系统的可靠度高于单模系统,当R(t)

动态冗余系统由于系统恢复使用某种重组技术,,系统的冗余结构将随故障情况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种技术不防止故障产生差错,但防止差错产生失效。

在混合冗余系统中,当不一致检测器检测TMR模块中有一个模块的输出结果与表决机构的输出结果不一致时,则系统将该模块切换,并用备份模块予以替换。只要有多数模块输出正确,则表决机构的输出就是正确的。备用模块是TMR模块输出结果不一致时替换TMR模块,直至备用模块全部用完,所以备份模块的数量的越多,混合冗余系统的可靠性也就越高。由上可知,混合冗余系统利用其自身结构有效地使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并延长了其无故障运行时间。

3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电路级冗余容错设计中,应根据其短路故障概率及开路故障概率来判断其容错设计型式。静态冗余系统中,只有当单模系统的可靠性比较高时,所构成的多模表决系统才能有比单模系统更高的可靠度。动态冗余系统则需注意其适用范围。混合冗余系统则有较高的无故障运行时间。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故障;处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573-03

Deal with the Trouble of the System of the Hardware

WANG Fan

(Sichuan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e, Luzhou 646005, China)

Abstract: Introduce the troubles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troduce the methods of solve the troubles. Depend on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the habit of solve troubles. Include the trouble of turn on the computer and turn off the computer, the trouble of crash, the trouble of display, the trouble of sound, the trouble of storage equipment, the trouble of CPU, the trouble of memory, the trouble of mainboard. Introduce how to judg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how to stick up for the computer, and how to avoid the trouble.

Key words: computer; hardware; trouble; solve; stick up for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已经作为一种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脑知识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工具,电脑的强大和功能,也带来了其结构和运作上的复杂性,因此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类型的问题。但是,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硬件维修知识并没有像计算机自身那样得到迅速普及。对于大部分普通的电脑用户,当故障发生时,一般会找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然而,这些问题可能只是一个可以随手解决的小故障,就有可能让广大普通的电脑用户束手无策,耽误了时间,影响到工作。因此,根据多年工作、生活中的经验,总结了几大类典型的计算机硬件故障的现象和分析处理,希望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1 主板故障

1.1 主板锂电池失效引起硬盘Type值错误

1) 故障现象

启动微机后上电自检失败,硬盘指示灯熄灭,“嘟嘟”两声喇叭响,屏幕出现:“RAM Battery Low”等出错信息后死机。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这是主板上的充电锂电池失效,引起主机参数紊乱而产生的故障。锂电池用来为CMOS供电,在CMOS中存放了机器时钟、日期、软盘驱动器个数、类型,硬盘个数、类型,显示器方式,内存容量,扩展容量等参数。当开机上电自检时,BIOS自动检查CMOS中的参数表,如果不匹配,则自动锁机。锂电池的工作电压为+3V~+6V,如果电池电压不足+3或电池失效,则设置的参数消失。关掉电源后,拔掉所有的外部连线,打开主机盖,用万用表测量电池两端电压,发现不足+3V,更换一新电池即可。

1.2 更换主板后不能识别硬件

1) 故障现象

当更换主板后显卡驱动程序不能正常安装,每次按提示安装驱动程序并重新启动系统后,依然提示显卡安装不正常,只能设置16色。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引起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更换主板造成系统设置冲突,造成总线控制设备驱动程序不能正常安装,其解决办法是在“控制面板”窗口中打开“系统”对话框,然后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中删除带有黄色叹号“!”的项。重新启动系统,系统会自动提示找到各种硬件,按照提示安装各种设备的驱动程序后即可排除故障。

2 CPU及其风扇故障

2.1 CPU风扇导致的死机

1) 故障现象

一台微机的CPU风扇在转动时忽快忽慢,在进行微机操作时会死机。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死机的原因是由于CPU风扇转速降低或不稳定所导致,大部分CPU风扇的滚珠与轴承之间会使用油,随着油的老化,其效果就越来越差,导致滚珠与轴承之间摩擦力变大,这就会导致风扇转动时而正常时而缓慢。

可更换质量较好的风扇,或卸下原来的风扇并拆开,将里面已经老化的油擦除,然后再加入新的油即可。

2.2 CPU超频引起显示器黑屏

1) 故障现象

―台微机CPU超频后,开机出现显示器黑屏现象。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如果CPU超频过高,将不能正常工作,并造成显示器无法点亮,更无法正常进入到 CMOS中,其解决方法是把CPU跳回原频。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把机箱打开,将CMOS电池放电后即可跳回原来的频率,重新启动,显示器恢复正常。

3 内存故障

3.1 开机无显示

1) 故障现象

开机无显示,主机扬声器一般都会长时间蜂鸣(针对Award Bios而言)。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只要用橡皮擦来回擦试其“金手指”部位即可解决问题(不要用酒精等清洗),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

3.2 随机性死机

1) 故障现象

计算机经常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无故死机。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对此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 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

4 硬盘故障

4.1 硬盘跳线错误引起的故障

1) 故障现象

一台微机原装硬盘只有40GB,想再加一个160GB的硬盘,因微机本身用的是双硬盘线,于是将160GB的硬盘接在双硬盘线的第2个接口上,接好硬盘电源。重新设置CMOS后通电,屏幕显示: “No operation system Or disk error”。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用CMOS里的自动检测硬盘参数功能,发现两个硬盘一个也没有检测到,当去掉160G的硬盘后又恢复正常,于是确认是第2个硬盘的问题。拆下第2个硬盘后发现其跳线处在“Master”(主硬盘)状态,而原装硬盘也是处于“Master”状态,因为微机不能同时默认两个主硬盘。将第2个硬盘的跳线设为“Slave”(从硬盘)状态,通电后再用CMOS检测,一切正常。

4.2 硬盘控制器出错

1) 故障现象

微机启动时提示“HDD Controller Failure (硬盘驱动器控制失败)”。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损坏都会有上述提示。故障也可能是因为硬盘的类型设置参数与原格式化时所用的参数不符。这种情况,将硬盘的类型设置参数与原格式化时所用的参数设置一致即可消除故障。

4.3 磁盘引导扇区出错误

1) 故障现象

系统加电后无法正确引导,屏幕显示如下: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这类故障是由于硬盘引导扇区出了问题而引起的,当引导DOS时,DOS引导扇区的引导程序将从根目录的开始扇区读取目录的前两个目录项,并和数据区保留的两个DOS系统文件名相比较,看是否相同。如果其中有一个文件名不相同,就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

5 显示卡与显示器故障

5.1 显示卡能自检但黑屏

1) 故障现象

一台微机开机后屏幕无任何显示,但有自检声。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观察显示器指示灯发现灯为桔黄色,显然是显示控制信号未能正常传输至显示器,检查显示器与显示卡的连接情况,未发现接触不良现象。检查显示卡与主板插槽之间的接触,发现有松动现象,重新安装显示卡并拧紧螺丝后开机测试,显示正常。

5.2 CRT显示器偏色

1) 故障现象

显示器左边发红,右边发青。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显示器偏色一般是因为显像管被磁化,可以使显示器自身的消磁功能或用“消磁棒”之类的设备消磁,如果无效,可能就是显示器的质量问题,应尽快更换或送专业维修点维修。

5.3 CRT显示器开机后缺绿色

1) 故障现象

显示器显示画面缺绿色。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显示器缺少某种颜色可能是由于RGB三种信号的输入端缺少某种颜色信号,或从RGB输入端到显像管之间的三个阴极的通道某个环节上发生故障。这个通道包括信号处理电路、视频放大电路、保护和显像电路。这是显示器的质量问题,应尽快更换或送专业维修点维修。

5.4 液晶显示器出现水波纹和花屏问题

1) 故障现象

显示器出现水波纹或花屏。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将显示器接到另一台电脑上,确认显卡本身没有问题,再调整一下刷新频率。如果排除以上原因,很可能就是该液晶显示器的质量问题了,比如存在热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出现水波纹是液晶显示器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建议尽快更换或送修。 有些液晶显示器在启动时会出现花屏问题,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有高频电磁干扰一样,屏幕上的字迹非常模糊且呈锯齿状。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显卡上没有数字接口,而通过内部的数字/模拟转换电路与显卡的VGA接口相连接。这种连接形式虽然解决了信号匹配的问题,但它又带来了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失真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液晶显示器本身的时钟频率很难与输入模拟信号的时钟 频率保持百分之百的同步,特别是在模拟同步信号频率不断变化的时候,如果此时液晶显示器的同步电路,或者是与显卡同步信号连接的传输线路出现了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而不能及时调整跟进以保持必要的同步关系的话,就会出现花屏的问题。

6 声卡与音箱故障

6.1 找不到已安装的声卡

1) 故障现象

一块主板自带声卡近来不能发声,重装声卡后仍然不能找到已安装的声卡。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可能板载的声卡在BIOS中被禁用了,只需在BIOS的“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设置中将“Onchip Sound”选项由“Disabled”改为“Auto”即可。

6.2 系统显示声卡正常但声卡无声

1) 故障现象

系统显示声卡正常运行,但声卡没有声音。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声卡与其它插卡有冲突。解决办法是调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统资源,使各卡互不干扰。有时,打开“设备管理”,虽然未见黄色的惊叹号(冲突标志),但声卡就是不发声,其实也是存在冲突,只是系统没有检查出来。这时删除声卡的驱动程序,然后重新安装即可排除故障。还有一种情况:安装了Direct X后声卡不能发声了。说明此声卡与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驱动程序。

以上几大故障类型是广大计算机用户经常遇到的硬件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这里把这几类具有典型意义的故障类型及解决方法根据自己的掌握综合整理出来,希望能给诸位朋友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平山.妙手良医――电脑软、硬件故障速查与排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孙景轩.计算机主板维修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孟兆宏.电脑硬件组装与维修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 高晓兴.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硬件通信;虚拟实验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83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0 引 言

虚拟实验系统,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使人们的相互沟通更加便捷。虚拟实验系统内包含多种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与图形处理技术,还包含多种编写语言,例如JA-VA与VC++。通过先进模式方式,能够为虚拟实验系统提供更加强大并且稳定的功能,让人们随时随地就能够沟通交流。

1 虚拟实验系统研究的背景

1.1 社会需求背景

伴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技术开始逐渐参与到人们生活工作中。人们开始对于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之间的结合十分关注,希望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获得更加逼真的体验。实验系统在部分领域上面的应用需要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医学、航空航天、军事,等等,这些领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法提供更加直观并且真实学习环境,因此,虚拟实验系统从推出之后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2 技术背景

在开发网络上面有较大的技术,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大约有三种,分别是Java技术、VC++技术与VRML技术。

1.2.1 Java技术

Java属于一种汇编语言,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与计算机硬件结构关系无关等。Java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二进制编码的解释功能,这样能够让Java技术在任何的计算机设备上面实际应用,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这样能够让计算机内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Java程序在应用过程中,系统能够直接分配,程序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低,系统安全性能够显著提高。Java技术在技术封装上面,积极将类的概念应用其中,具有封装与继承的特点,有效提高程序编码编译便捷性。更是因为Java技术在信息技术与传递上面所具有的便捷性与低错误性,能够有效缩短程序编写时间。但是不可以忽视的是,Java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运行速度较慢,所拥有的字节码较高,能源消耗十分严重。

1.2.2 VC++技术

VC++技术属于一种可视化的编程语言,与传统编程语言在实际应用上面拥有更多优势。VC++技术在数据封装上面允许数据抽象化,能够对于数据及函数进行封装,并且还能够按照不同数据与函数类别给予不同权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私有成员、公有成员与保护成员。VC++技术在对于对象选择上面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类别以外的函数能够访问私有成员,突破系统封装性。V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同时对多个对象基进行处理,称之为定义虚函数。正是由于V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灵活性,应用字节较少,并且运行效率还较高,人们在理解上面更加不连接,在创建与管理档案所需要的经济成本较为低廉。

1.2.3 VRML技术

VRML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其中包含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等技术,在虚拟实验系统应用VRML技术能够让实验系统依托互联网技术创建三维多媒体形式。VRML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具有5个特点:①VRML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创建分布式文件,进而能够在分布式环境上面应用;②VRML技g应用在服务器或者是访问客户系统上面,资源下载更加便捷,完成信息实际传输;③虚拟实验系统要是应用VPML技术,能够有效突破传统3D着色引擎上面的局限性,VRML技术能够应用“6+1”自由度,让虚拟实验系统能够在3个方向上面移动,提高虚拟实验系统的交互性;④VRML技术中的二进制文本格式,在实际应用中拥有良好的压缩性;⑤VRML技术拥有良好的伸缩性,能够在各种配置上面计算机中高效稳定运行。现在VPML技术研究虽然并不是十分完善,但是VRML技术在功能上面所具有的优势让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虚拟实验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虚拟实验系统的平台总体分析

虚拟实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以计算机作为媒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仿真虚拟的画面,让人们能够获得视觉与听觉上面的体验,进而完成教学或者是训练的教学任务。在实际应用中,虚拟实验系统能使客户使用各种虚拟设计,解决传统实验系统在实践或者是空间上的限制,有利于虚拟实验技术顺利应用。正是由于虚拟实验系统在计算机上面的应用,整个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更加便捷灵活,客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选择适合客户自身应用的形式。虚拟实验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有两点要求。

2.1.1 具备虚拟现实功能及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上面具有人机沟通界面,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模拟人的实际生活方式,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体验,这样人们在操作上更加容易理解,充分认识到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2.1.2 仿真控制

虚拟实验系统在进行模式实验中,需要对于整个实验过程都进行仿真控制。客户在操作虚拟实验系统过程中,能够获得感知上的体验,这主要是依托交互功能形式。

2.2 实验系统平台的性能要求

2.2.1 虚拟系统

实验系统平台要具有虚拟系统,需要依托Web桌面。仿真技术所具有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空间特点、物理特点或者是交互形式上面。通过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相连接,提高人们在操作过程中对于环境要求。在虚拟系统运行过程中,都是依托Web来创建有针对性的模拟环境,客户通过鼠标就可以对实验对象进行可视化处理。

2.2.2 适应性

虚拟实验系统必须在任何操作平台上面都可以应用,这样就会有效保证虚拟实验系统在不同操作平台上面应用时不会存在任何故障。

3 没有实验支撑的纯虚拟实验模式

在没有实验支撑的纯虚拟实验模式过程中,整个实验所需要分析的数据全部都来自于互联网,并且应用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建与客户现实生活相吻合的虚拟环境,这样客户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获得真实感的体验。值得关注的是,没有实验支持的纯虚拟实验模式过程中,不会应用到任何实验设备,整个虚拟过程都依托计算机开展,整个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这种实验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实验系统在仪器或者是设备上面的限制,让更多人们都能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有效降低实验所需要的经济成本,但是这种实验方式在技术上面还要受到一定限制,虚拟实验系统现在还不能在人们的生活工作过程中得到稳定应用。

4 结 语

虚拟实验系统现在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上面,远程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面的限制,进而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创建平等学习平台。在军事或者建筑领域上面,虚拟实验系统能够有效节约该领域在发展建设上面所需要的经济成本,提高领域建设的安全性能,能够为这些领域在发展建设中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解决军事或者建筑领域在设备或者是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现在虚拟实验系统在研究上面还并不是十分成熟,运行上面还需要受到通信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等限制,研究工作主要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技术研究也会更加成熟,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1998(6).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保养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于计算机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和保养,有助于降低计算机故障率,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应仔细分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和保护,不断提高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影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因素

1、外部因素

计算机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内部零器件会释放大量热量,若散热不及时,很容易烧坏计算机硬件系统。同时,电压不稳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也具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容易损坏电源,另一方面造成硬件系统电路短路[1]。另外,计算机硬件系统内部元器件各方面性能下降,逐渐发生老化,直接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性能。

2、内部因素

计算机硬件系统内部零器件质量较差,如一些硬件元件脱焊、虚焊、腐蚀等,造成计算机硬件系统发生漏电、触点被氧化、电路板铜断等。

3、人为因素

在计算机设备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硬件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重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乱改乱调、乱拆乱卸[2],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元件损坏或者丢失。并且,一些计算机用户在发现计算机运行出现故障时,使用蛮力拆解计算机设备,造成硬件系统电路损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计算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措施

1、硬盘故障维护

硬盘故障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故障,主要表现为计算机无法快速、正确的识别硬盘,一旦计算机发生硬盘故障,计算机用户应仔细检查计算机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是否脱落或者是否连接紧密,及时将计算机电源线装好,保持硬盘扁平信号稳定,并且按照计算机硬件系统运行要求,将硬盘合理插接起来,防止出现矛盾或者冲突,若计算机CM-ROM和计算机IDE接口插接在一起,可使用一些数据线重新进行插接,重新启动计算机检查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若计算机仍然无法正常运行,用户应及时更换新硬盘。

2、声卡和显卡故障维护

为了保护计算机声卡,用户对计算机进行语音操作时,应避免带电进行,插入或者拔出耳机时,尽量将计算机电源关闭,避免损坏计算机硬件系统。同时,显卡在计算机硬件系统内部位于散热的重点区域,一旦计算机显卡出现故障,应仔细检查计算机沟槽中的显卡,尤其是先检查显卡插座和计算机显示器信号线接头是否接触良好,在平时使用计算机时,应定期检查计算机显卡风扇,注意风扇运转是否发出摩擦或者产生噪声,及时清扫灰尘和污渍[3],使计算机保持良好散热。

3、内存故障维护

计算机开启后,显示器显示错误信息或者没有画面,无法正常进入操作系统,并且发出嘟嘟的声音,可判断为计算机内存卡出现故障。计算机用户可关闭电源,把计算机机箱拆解开,取出内存条,对计算机进行开机检测,仔细检查内存卡中的哪一个内存条发生故障,做好维护处理。内存卡检查完成后,将内存卡准确稳定地插在计算机沟槽中,保障接触良好。

4、CPU故障维护

计算机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如果无法及时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温度过高很容易导致计算机CPU发生故障,使得计算机运行缓慢、运行不畅,严重影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性能,大量热量散热不畅很容易烧坏计算机CPU。因此,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用户应做好计算机系统散热处理,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用户应定期清理计算机排风扇,或者在计算机设备上安装一个自动电风扇,帮助计算机快速散热。

5、电源故障维护

计算机开启后,电风扇不转动、指示灯也不闪烁,无法正常运行,可判断为计算机电源故障。计算机电源故障主要是由于启动按钮接触不良、电源短路或者电源被烧坏等原因造成的,当发生这种故障时,用户应仔细检查计算机电源情况,检查计算机硬件系统通电是否正常,检查计算机系统导线接头和电源插头是否连接紧密,若这些都正常,有可能是计算机电源损坏,用户可重新更换一个电源。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保养技术

1、正确使用计算机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应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例如,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计算机,避免计算机设备遭受雷击。同时,在靠窗户的位置摆放计算机,使计算机设备保持良好通风,更主要的是用户应养成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例如,先打开电源,在电压稳定以后再开启计算机,关闭计算机时,最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关机,避免直接操作主机按钮,确保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计算机最佳的运行温度是15~28摄氏度,若外界温度较高,会影响计算机正常散热,严禁阳光直接照射计算机设备,造成计算机硬件系统元件老化,影响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合理控制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湿度,若空气过于干燥,很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产生静电,从而损坏硬件元件,若空气湿度较大,计算机硬件系统电路板很容易发生锈蚀或者发霉[4],导致电路板断路或者短路,因此,用户可使用空调设备合理控制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计算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计算机显示器很容易积聚大量灰尘,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做好显示器的除尘和防尘工作,在不使用计算机时,使用干净的布或者防尘罩将显示器盖起来,关闭计算机显示器后,可使用专业的除尘布和除尘液仔细擦拭显示器,尽量避免使用酒精或者水进行擦拭,从而损坏显示器。

结束语

为了使计算机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应结合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影响因素,掌握计算机的故障维护方法和基本使用常识,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措施,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做好日常的保养,长期坚持,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智峰.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4,13:233-234.

[2]王颖.浅谈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141-14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