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8篇

时间:2022-02-18 15:22:20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1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获得较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因此相对来说西部小学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能得到基本保障,如走读生一天可以领两份“营养餐”,包括面包、饼干和水果。但与东部地区的小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

 

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1]据相关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但西藏、青海等地达标率不到10%[2]。

 

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即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均能接受适当的教育,但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民族传统与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从而导致男女生比例出现失衡。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H校中,六年级的男女比例为3:1。

 

(二)师资力量不足

 

青海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衡。就笔者的实地调查得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三所小学教师数量为95人,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近40%,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教师行业亟待注入新鲜血液。

 

此外外地优秀人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愿来西部工作,青海本地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则千方百计选择经济好的地方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提高,青海省20年累计流失人数超过3万人,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5万人以上[3],导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难以维持。

 

(三)棍棒式教学、逃学事件冷处理

 

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A很肯定地向我这样说道:“我以前在江苏进修过,听过很多当地教师的公开课,确实如你们所说的,他们上课很有激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比我们强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教师B认为西部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在于高海拔的相对缺氧的生活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学生的智力不如东部地区,学生普遍注意力分散。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教育质量,他们常采用棍棒式教育,“我们也不想通过棍棒式教育,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书本知识我们也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体罚”。

 

此外教师对待学生逃学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东部不同。腼腆的五年级学生A逃学,没上学也没回家,家长和教师均没有外出寻找A,教师C解释道“这种事很常见,他们饿了会自己回家”,三天以后A确实独自回家了。而在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家长面对此类情况会选择报警而非置之不理。

 

(四)特殊儿童混班教学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青海地区,普通小学将特殊儿童纳入教育范围中,但在如何教育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尚无定论。就一案例进行说明:

 

三年级小朋友B,性格内向,看到老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并不能认清所有学生,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B。直到班主任D告诉我这名学生家族遗传性智力存在缺陷,动作迟缓,我才注意到他。

 

有次我的课结束,但因为要做眼保健操,必须要有教师守在班级中,我就暂时留在班级中了,实际上学生只是各自玩各自的。我无意间发现B似乎在拨弄自己的衣服,便走过去看看。原来因为天气较热,他想把自己的毛衣脱掉,但总是拉不开校服外套的拉链,于是我帮了他。我在帮他弄时很多其他学生围了过来,我便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应帮助他人。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效果却出奇的好。令我惊讶的是,自此之后,B常常在我上课之前的两分钟前递给我一些自己的零食,有时是一小撮蚕豆,有时是葡萄干或者板栗。这让我很感动,不是为这些零食,而是孩子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这是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在这个班级中,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教育,学生对于诸如宋文明的同学并无特殊待遇。尽管在教育过程特殊儿童常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教师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

 

此外,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小学的重视度较低,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学生初中一毕业,考不上当地的高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去寺庙念佛经。青海省贵德县唯一的普通高中每年大约接收450名高一新生,而整个县城约有1000名初三学生,中考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去出去打工或上职业高中,职高上完之后就回家放羊或从事某种技工类工作。由于政策倾斜,当地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二、 青海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试图改善青海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应追本溯源,寻求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在影响青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关键的是无法确保财政资金分配的效率性以及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一) 财政拨款的效率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支出资金80%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来说,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能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县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无法确保其经费的配置效率。青海地区学校的特点在于建筑、设施配备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上,如教师个人能力、师资培训方面投资等方面的比重较小。正是财政拨款的效率性存在不足,导致青海地区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不均衡的特点。

 

(二)社会观念的偏差

 

生态学理论主张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微系统是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受到教育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家长对教师职业持有以下观点,“你知道学生的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教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往往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当个老师!””言外之意是在家长的认知系统里,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差或者最不屑去从事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存在偏见。教师的职业声望在西部地区处于偏低水平,这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关,教育自身不被重视,使得教师职业声望较低。

 

三、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实际,不能满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由于政策的适度倾斜,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经费使用多是用于改善学校的建筑环境,相对忽略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管理层对政府拨款的使用应具有谋划性,在积极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各年级部相关学习活动的经费应有所增加,减少形式化的经费投入。此外,为促进各民族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多举办民族文化竞赛,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统一。

 

(二)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的主体包括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承担儿童教育的义务,重视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作用,主动与教师共同交流。由于西部地区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多是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小学,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孩子百分之百负责”,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合力的过程,绝非单靠教师个人能够成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师负责制”观念;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应转变“棍棒教育”观念,树立全纳教育观。棍棒教育是迫于无奈的办法,但教师应相信每个儿童是善良纯正的个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和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多与学生交流,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此长彼消的过程;此外社会人员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间接因素,应树立“人人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不只是以教育系统以外的旁观者自居,肯定教育的价值,认同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职业声望,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1.培养“留得住”的师范生

 

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是提升西部教育质量的后备军,改变西部教育滞后的现状必须将发展师范生教育视为先导性工作。西部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并不少,解决西部人才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才。师范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以确保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其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鼓励师范生留在西部工作,尽管西部条件不如东部优越,但大学教师应注意搜集西部教育的现状资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三,鼓励师范生深入西部贫困地区体验教学,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西部师资力量的不足,了解西部教育的现状。

 

2.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实行轮换制教学,延迟退休年限等,使教师能安心工作,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学校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通过外出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能力,此外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应关注东部学校的相关信息,与东部小学教师和领导就学校建设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借鉴东部的优秀教学经验,同时,应实时更新教学硬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性保障。

 

3.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人才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2

  这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乡后川村教学点的孩子们在地上练习写生字(摄于12月3日)。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节省铅笔和纸,常常在地上练习写生字。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8县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新华社记者刘泉龙 摄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乡高庄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海金川(右)在教室里的火炉上烤馍馍(摄于12月3日)。10岁的海金川每天从家里往返学校要走10公里山路,中午饭只能吃干馍。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8县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新华社记者刘泉龙 摄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乡红庄村小学12岁的张甲元(前)在帮家人干活(摄于12月4日)。在西海固山区农村,上学的孩子回家后都要帮家里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8县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新华社记者刘泉龙 摄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乡高庄村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海恒贵在给教室里的炉子生火(摄于12月3日)。在西海固山区学校,由于缺钱拉煤,老师们常常拣一些树枝给孩子们生火取暖。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8县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新华社记者刘泉龙 摄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乡后川村教学点的孩子们在学校里玩游戏(摄于12月3日)。西海固贫困山区小学普遍缺乏体育器材,孩子们在课间常玩一些自编的游戏。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8县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3

【关键词】涉海专业 海洋经济 钦州学院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56-03

广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比较匮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日益严峻。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环境,无疑是广西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基本生产要素,而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可替代的自然物质条件。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生产要素海洋人才资源,却十分匮乏,海洋高等教育滞后成为了广西发展海洋经济的“瓶颈”。一直以来,广西没有高校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分析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时,指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海洋科研能力薄弱,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几乎是空白”,从而提出要“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教育”,“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广西高等院校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在此情形下,钦州学院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开设、发展涉海学科专业“既是广西高等教育适应广西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广西高等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钦州师专的基础上改建钦州学院后,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努力培养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试以钦州学院为例,对广西高校开设涉海专业进行研究。具体说来,广西高校开设涉海专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强化基础建设,保障涉海专业办学条件

涉海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尤其是航海类专业,其专业的特殊性、成本的高额性、行业管理的法规化和国际化,不是随便可以办成的。它不仅要舍得投入,解决实践教学环节多、实践性强,需要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多的问题,还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钦州学院虽然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开设海洋相关学科专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地缘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等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办学基础薄弱,要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培养海洋人才,必须强化涉海专业基础建设,保障办学条件。为此,钦州学院切实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办学软硬件的建设,以保障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满足专业的教育教学和持续发展需要。

一是建设与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把涉海学科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作为首要的任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内培外引,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培养涉海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成长;实行优厚待遇引进涉海学科人才,加强涉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如市校结合对引进的教授给予合计45万元的安家费和科研费;对引进的船长给予教授的待遇。开设涉海专业以来,共引进涉海类专业的高学历(博士)、高职称的教师14人,甲类船长3人,甲类大副3人,甲类大管轮2人。

二是建设与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对涉海专业实行重点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和完善涉海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搭建涉海学科专业的公共教学平台。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为实现打造海洋特色学科专业品牌的目标,融合多学科优势,建成了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和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近几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涉海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并不断提高轮机实验实训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海洋科学等实验室的现代化水平,保障了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

三是建立以保障涉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机制。开设航海类专业后,学校认真建立和严格实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顺利了通过国家海事局对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许可的现场核验和质量体系审核。以建立船员教育体系为契机,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制度建设,建立了一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和教学管理的制度。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形成了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

四是建立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的科研教学平台。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为实现打造海洋办学特色的目标,以科研促教学,有效服务涉海学科专业发展,融合多学科资源,建成广西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和广西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利用意大利政府1000万欧元贷款建设“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购置仪器设备,建立科研和教学的基础实验平台。这些科研教学平台的构建,为涉海学科专业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内涵外延建设并举,努力满足海洋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仅靠一两个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是无法满足广西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的。广西要实施“海洋强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构建为海洋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科专业群和相配套的研究平台。钦州学院为此不懈努力地探索实践着,强化内涵建设与适当扩大外延并举地发展涉海学科专业。

2010年9月钦州学院正式成立广西首个海洋学院。学校以此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步伐,检查总结原有涉海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办学中的问题,制定完善涉海专业设置、建设的各项管理办法,根据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专业调整优化,创造条件开设新的涉海专业,积极稳妥地在条件较好的专业增设涉海专业方向。经过重点建设与积极发展,从2007年到2012年的几年间,学校根据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了轮机工程、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专业,还积极稳妥地增设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方向,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加“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方向”,在“物流管理”专业增加“港口物流方向”,在“海洋科学”专业增加“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制药”等方向,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增设了“港口机械方向”等等,使开设的涉海专业(专业方向)达到了11个。初步形成了具有办学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海洋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群”、“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群”。

满足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仅要有相应数量的学科专业,还必须有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钦州学院围绕海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涉海专业的建设,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外,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的中期检查、评估验收工作;同时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成立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事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工作,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实践、社会调查、学科竞赛活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方式,促进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经过努力建设,一批学科专业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建设项目,如“北部湾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科被确定为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海洋科学”被确定为广西紧缺人才专业;“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港口物流”被确定为广西急需人才专业;“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港口物流”等课程被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特色课程;“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确认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钦州学院还围绕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让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争取教学质量与海洋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钦州学院开设涉海学科专业以来,与地方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钦州湾生态环境本底数据调查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数学模型及其在钦州湾海洋生态及资源管理的应用”、“大蚝抗癌活性成分分离及其产品的开发”、“海洋星虫活性成分研究”、“北部湾红树林种群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茅尾海近江牡蛎环境效应评价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等一批各级涉海类科研项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共承担各级各类涉海科研项目43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0项、其他科研项目23项;共获得科研经费777.85万元;承担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6项,获得研究经费75.8万元。学校还派遣研究人员参加了意大利国际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国际海洋鲸类考察培训研讨”项目活动;参加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外交部合作发展司、2010上海世博会意大利政府代表团举办的“保护区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国际研讨会,承担了广西海洋局委托项目《中国海洋文化・广西卷》的撰写工作;承办了“2010年广西船员论坛会议”、“中国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分委会暨航海教育研究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究会”。学校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涉海学科专业与海洋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在不断增强。

三、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涉海人才培养能力

钦州学院的办学资源尤其是涉海人才培养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学校领导在办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更好地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实行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涉海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为了办好涉海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的海洋专业人才,钦州学院加强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融合,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把海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与广西的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如为培养广西航海人才,钦州学院与广西海事局签署实施“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 强化相关涉海专业的建设,共建轮机航海实训中心。钦州学院按照航海学科专业的要求搞好教学硬件建设,组织好教学和船员培训;海事局在航海教育资质许可、建立船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咨询指导,推荐和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为毕业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提供便利。又如,钦州学院与钦州市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活动;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项目,开展“钦州港口集团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建构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至今,钦州学院建成了“船员培训中心”,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船员培训许可证》,成为广西首家培养、培训高级船员的机构;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已建立校外涉海学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8个,提高了涉海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产业、职业、专业、学业、就业和产业的紧密结合, 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在组织文化、质量标准和组织形态上的整合,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推进教育方式与生产方式融合,建立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在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培养目标,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工作,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钦州学院下力气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利用涉海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践教学条件,不仅增加了教育资源、增强了人才培养能力,而且为实现学校与社会、专业与职业的良好有效对接铺造了道路。

面对新的形势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钦州学院坚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在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优势和先于其他高校开设涉海学科专业的比较优势,通过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群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力度,不断推进海洋科技与海洋人文的协调发展;以海洋特色创品牌、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使海洋高等教育在为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同时,获得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立起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努力在涉海人才培养、海洋学科建设、海洋科学研究、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所作为,彰显海洋办学特色,为广西的海洋科教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家庆,银建军.新形势下广西沿海高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2]黄家庆,黄孙庆.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探索――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3]陈超英.教育支撑滨学海新区开发开放发展战略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208

[4]林年冬.在创新中促进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2011JGZD020)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4

关键词: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启蒙

王韬(1828—1897年)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新闻工作者,面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困局,他针砭时弊,推崇西学,倡导改革,其改革主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教育领域。王韬在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张,还在担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期间开展一系列教育改革,为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探讨王韬学校教育改革思想,不仅对学校教育史研究有较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深化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也有现实意义。

一、教育目的:富国强兵

近代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的残酷现实惊醒了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他们倡导变法革新,探索中国富强之策,王韬便是这批先进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王韬从小胸怀经世报国的远大抱负,多次参加科举谋求功名,但均名落孙山。尽管如此,王韬仍怀着强烈的经世热情,积极向清政府官员建言献策,希望能够受到重视和采纳。在遭到清政府通缉流亡香港期间,王韬饱受饥寒之苦,但依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1]难能可贵的是,王韬在欧洲游历期间,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在英国公开场合上舌战英国商人,痛斥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严重危害,体现了一名中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王韬敏锐地认识到人才在国家兴衰中的重要作用,反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夫贤才者,国家之元气也。贤才在上则国治,贤才在下则国乱。”[2]“天下之患,不患在贼而患在无人才。朝廷之上一切设施,不患在持法而患在行法之无人。”[3]王韬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故今日我国之急务,其先在治民,其次在治兵,而总其纲领,则在储材”[4]。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王韬从国家富强角度论述人才问题,其学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也在国家富强。王韬的教育实践反映了其教育目的。王韬担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后,着眼中国富国强兵,突破原先局限“格致”的办学范畴,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西方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而且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讨论时事政治,关注西方政治制度等。王韬主持的考课活动,将时务特别是中国富强治术作为考课命题的重要方向,促使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探讨中国富强之道。王韬晚年看到上海格致书院蓬勃发展、人才辈出的盛况时,十分欣慰地说:“余老矣,行将拭目而观中土人才蒸蒸日上,通知时事,为国家立富强之基也,岂不幸哉!岂不快哉!”[5]再次验证了王韬把富国强兵作为教育的目的。王韬还认为,“君与民近而世治”,学校教育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上下相通”的联络功能。“古者里有塾,党有庠,乡有校,读法悬书,月必一举。苟有不洽于民情者,民皆得而言之。上无私政,则下无私议。以是亲民之官,其为政不敢大拂乎民心。”[6]王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为国家富强创造良好政治环境,“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7]。可见,王韬强调学校教育联络上下的功能,其目的依然是国家富强。

二、教育目标:新式人才

传统教育依附于政治,其目标是为封建政权培养人才。受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人才观带有伦理至上的道德主义色彩,认为人才是指具有良好品德和掌握儒家经典原理的人。王韬审视了古代以来的人才状况,发现官方所倡导的人才往往“有名无实”,举人、进士、翰林等,属于封建社会的主流“人才”,但严重脱离实际,对国外政治、民情、地理等情况都不了解,甚至对国内事务治理也茫然无策,“及问其何以察吏,何以治民,则茫然莫对也”[8]。为此,王韬提出人才有“真才”和“伪才”之分,“世有真才,亦有伪才。伪才之与真才,犹碔砆之于宝玉,鱼目之于珍珠,久之而后知,而不能猝辨也;试之而后见,而不能空说也”[9]。王韬从“尚实”的角度,把实用作为甄别人才的重要标准。“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纬,一切专求乎实用。”[10]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多规格的专门人才。传统人才观追求“全才”,视技能技术为“奇技淫巧”。王韬突破了“君子不器”的桎梏,认为人才可分为多种,“才有数等:有吏才,有将才,有匠才,有出使之才,有折冲御侮之才,有明体达用之才、有应急济变之才”[11]。以上各类人才虽然不是传统所倡导的“全才”或“君子”,但他们术业有专攻,拥有一技之长,都是富国强兵所需要的实用人才。王韬认为,传统学校教育为封建政权培植大量无真才实学的官吏,无益于国家富强事业,必须改革传统学校教育,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真才”。王韬欲求“真才”的教育观与上海格致书院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明出任山长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新式人才。“近以沪上中西董事公举,承乏格致书院,忝居掌院。拟广招生童,前来肄业,延请中西教读,……务期有益于时,有用于世,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12]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期间,围绕为国家培养新式人才的教育目标,把书院办学与国家富强、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对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全面革新,颠覆了传统学校教育模式,开创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之先河,培养了一大批新式实用人才。

三、教育对象:面向大众

传统官学教育对象范围十分狭窄,呈现等级化、特权化、小众化的特征。王韬主张扩大教育对象,实现教育普及化、多元化、大众化。一是普遍设立新式学校。王韬十分赞赏法国学校教育制度,在《重订法国志略》一书中介绍,法国教育分为太学、国学和小学三级,其重点在小学和国学,小学数量众多,遍布各个市镇。王韬主张借鉴法国教育制度,由政府在国内每省、每郡、每州、每邑,设立文武学塾,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王韬还希望社会有识之士在中国各地广设新式学校。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近代教育家容闳在广东香山县南屏创办义学,王韬获悉后专门撰写《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一文,高度评价容闳的办学行为,指出办义学不但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可以造福桑梓,“诚能乡设义学,教导有序,则子弟之俊秀可造者得以习文,资秉鲁钝者亦得工于艺,直可使野无遗贤,里无废人,其效之可睹盖有如此者”[13]。二是倡导女子教育。王韬在欧洲游历期间考察了英国女子教育状况,认为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是西方国家教育成功的重要体现。针对中国传统学校教育漠视女子教育的弊端,王韬建议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设立女子学校,让广大女子与男子同享教育权利。“西国重女教,立女书院,中国宜仿其意……各省立女学校,延女师教之,习六经六学……立女学校教之,女才出矣。”

王韬还发出“夫女不读书,教之何益?”的慨叹,呼吁更多国人关注女子教育。三是扩大教育对象。上海格致书院实行开门办学,“凡聪幼文人有志考求者,皆许来院习学”[15]。这种愿者来学的招生方式,使上海格致书院发展成为一所面向全国的学校。根据王尔敏先生统计,格致书院1886—1893年课艺获奖学生共86人,从考课学生的籍贯看,其中江苏籍37人,浙江籍11人,广东籍6人,安徽籍5人,湖南籍3人,福建籍2人,天津、山东、河南各1人,籍贯不详者19人;从获奖考课学生身份看,在86名优胜者中,举人5人,贡生54人,监生3人,以上科甲出身人员共62人,占全部获奖总人数的72%。[16]格致书院教育对象十分广泛,不仅遍布中国9个省份以上,而且涵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知识分子。四是开展幼儿教育。王韬认为,幼儿可塑性强,培养新式人才需从娃娃抓起,“夫人之造端,贵乎始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谓先入者为之主也,幼学而壮行,家修而廷献,其所系於自少教习者,岂可缓也哉”[17]。上海格致书院打破年龄的限制,开设格致预科班,专门招收10至14岁男童入院学习,教授英语、数学、地理等课程,为这些儿童将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下基础。此外,王韬继续保留上海格致书院社会教育的功能,将院内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允许书院外人士参观博物院和书房;举办各类科学讲座,允许书院外人士前来听讲,使上海格致书院成为当地闻名的科教基地。

四、教育内容:引进西学

传统学校教学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知识和思想道德领域,较少涉及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学科,务虚而薄实。王韬经过中西学对比后认为,既然传统教育内容通经而不能致用,就应该引进先进的西学。他指出:“中国数千年精神悉具于六经。而西者,绩六经之未具,又非中国诸子百家所能言,故浅而用之。西学皆日用寻常之事,扩而精之;西学即身心性命之原。”[18]综观王韬的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其倡导的教学内容与西学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外国语言

文字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往来日益密切,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相互交流,洋务运动也急需通晓西方语言文字的人才。王韬认为,掌握西方语言文字是认识西学、学习西学的前提,主张在口岸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国家亦当于各口岸设立译馆,凡有士子及候补人员愿肄习英文者,听入馆中,以备他日之用。”[19]王韬还建议,这些学生学成后,可以让他们翻译西方国家有关机器、格致、舆图、象纬、枪炮等科技书籍,从而让国人了解和掌握西方先进科技。上海格致书院也把教授西方语言作为重要的办学内容。

(二)格致之学

随着口岸开放和国内风气渐开,学习西方先进器物逐渐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的社会潮流。王韬主张把格致之学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如,王韬建议在各口岸设立艺术院,讲授光学、化学、电学、重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枪炮、船舰等机器制造技术,培养富国强兵需要的实用人才,以摆脱西方人士的牵制,“将见不数十年间,各处厂局,皆我中国之人主理其事,不必假手于西人”[20]。以“格致”命名的上海格致书院更是肩负起传播格致之学、培养格致之才的重任,王韬在制订教学内容时,规定讲授西国语言和自然科学。

(三)西方哲学

王韬认为,要改变长期禁锢国人的传统经学思想,需从学习西方哲学入手。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已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西学哲学科目,教师在讲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时,有机渗透西方哲学方法论,引导学生树立实证的思维,反对凭空想象和捏造。上海格致书院还把西方哲学作为考课内容之一,如1889年李鸿章所出的考课题目有关西方哲学内容,“问《大学》格致之说,自郑康成以下无虑数十家,于近今西学有偶合否?西学格致,始于希腊阿卢力士托尔德(亚里士多德),至英人贝根(培根)出,尽变前说,其学始精。逮达文(达尔文)、施本思(斯宾塞)二家之书行,其学益备,能详溯其源流欤?”[21]题目中亚里士多德、培根、斯宾塞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

(四)西方政治制度

王韬认识到,洋务派仅在器物层面改革,不可能实现中国富强的目标,必须在制度层面进行深层改革。“今沿海各直省皆设有专局,制枪炮,造舟舰,遴选幼童出洋肄业,自其外观之,非不庞洪彪炳,然惜其尚袭皮毛,有其名而鲜其实也。”[22]上海格致书院原先只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王韬担任山长后,主张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技术、哲学的同时,研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上海格致书院曾多次以西方议院、法律等为考课题目。如1893年,郑观应以“中国是否适宜设立议院”为题,要求考生考察、评价西方议会制度,结合国情分析在中国设立议会的利弊。

五、教育方式:注重实效

在传统学校里,讲授者机械化地照本宣科,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科举考试知识,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王韬深受西方近代学校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影响,探索创新上海格致书院的教学形式、方式、方法,取得广泛影响。

(一)开设公共讲座

上海格致书院成立初期,主要通过展示西方格致器具、出售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书籍来传播西学,并未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从1877年起,上海格致书院举行科学知识讲座,民众可自由前往听讲。王韬担任山长后,继续采用公开讲演的形式。1895年,上海格致书院曾于每周六晚举行讲座,讲座内容涉及矿物开采、解剖学、工程等,吸引了众多听众。此后,举办讲座成为上海格致书院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据郝秉键先生研究,在上海格致书院通过讲座教习的教师多达数十个,其中傅兰雅、华衡芳、傅绍兰(傅兰雅之子)、陆仁堂等主持数学讲座,徐寿、栾学谦、秀耀春(美国传教士)、来门义尔(美国人)等主持化学讲座。[23]值得肯定的是,上海格致书院尽管办学经费紧张,但开设的公共讲座都免费向民众开放。

(二)实行班级授课制

1879年,上海格致书院曾招生公告,设西国语言文字、格致实学两个专业。但由于办学经费、师资、生源不足等原因,未能正式开班授课。后在王韬的积极努力下,上海格致书院开设学塾、预科班等,实行分班讲授,书院课程纲目中专门提到分班授课这种形式,“招集生徒,分班细教,学者常居院内,月教格致各门”[24]。这种分班授课组织规范、知识传授系统,学生接受较高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1890年,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英国学者白尔敦来院讲学,招收生徒,分班教学。白尔敦拟开设五个专题,分别是“论化电器之情形”“论勒氏发电筒”“论通电简便之法”“论电气吸铁器之各用甚繁”和“论电气能镀金”。格致书院还专门制订收费办法,“凡来学者,每月拟纳修金十元,房饭在内,如外居而朝来暮去者,月收六元”[25]。后来,随着到上海格致书院求学的学生增多,书院也开办一些专科班和学习班,形成较大的办学规模,班级授课制初见成效。

(三)运用实验等教学方法

传统学校一般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既有通俗化和直接性的优点,又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的弊端。上海格致书院除采取讲授式教学法外,还倡导综合运用实验、讨论、问答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指出:“本书院所设此举,意在倡引鼓励,并非坐馆塾师逐字课读者比。所有功课,全赖学者自行工苦,殷勤习学,本书院不过略助讲解,以便明通而已。”“学课中遇有须演试者,拟用院内已有之器具,订期在院依法试验,或用影戏灯等法,显明其理。以上各事,一概不取分文。”[26]自然科学知识讲授不同于传统儒家经典知识的灌输,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方法。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实验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演示。书院课程纲目指出:“一为公讲格致大纲,并用器且演试,以便众人观听而增识见”[27]。实验法在当时十分新奇、先进,教师与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进行教与学,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传统单一口授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徐寿指出:“讲习格致之学,非徒言传,必须目见,尤必身亲尝试,口讲指画,而后能析其疑义,尽其妙用。”

上海格致书院十分重视实验器具的配备,不仅积极从国外募捐格致器具,而且投入许多经费购买科学仪器。据上海格致书院的财务报告统计,1878至1882年,格致书院购置科学仪器共花费白银1705.896两,超过同期书院用于支付人员工资等开支费用1153.977两,这对办学经费一向紧张的上海格致书院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9]可见,格致书院十分重视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新式人才。六、结语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是在对传统教育批判、传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近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近代化。坎坷的科举历程、独特的人生经历、长期的海外漫游、赤诚的爱国之心,使王韬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改革家。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学校教育改革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加速了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进程。在教育目的方面,王韬紧扣富国强兵的时代主题,强化了学校教育服务现实社会的使命;在教育目标方面,王韬主张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真才”,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在教育对象方面,王韬推崇学校教育普及化,推动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教育内容方面,王韬积极引进西方国家语言文字、西方科学技术、西方政治制度、西方哲学等内容,促进了中西文化融合发展;在教育方法上,王韬推行班级授课等教学方式,采用实验法等新式教学方法,促进了中国学校教育科学发展。

总之,王韬学校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超越了同时代大多数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推动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宝贵借鉴,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韬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和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他为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当前,学习借鉴王韬改革思想和创新精神,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11][12][17]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214-215、237、219.

[2][3][4][6][7][8][9][10][13][19][2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4、299、56、66、66、87、45、100、334、79-80、56.

[5]上海图书馆.格致书院课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159-160.

[14][18][20]王韬.弢园文新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28、328、344.

[15][21][24][25][26][27][28]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6、202、183、183、188、183、178.

[16]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书院志略[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73.

[23]郝秉键.上海格致书院及其教育创新[J].清史研究,2003(3):92.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5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与特点;发展趋势;支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29-03

一、引言

海外华文教学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在海外的一种拓展方式,也是国际性语言文化教学教育的一种交流,海外华文教育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汉语文化教育为主,教学主要对象是侨民和外籍华人的子女、华裔以及外国人的后代。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汉语的基本方法,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华文明的精髓,培养海外华人后代对中华文明素质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祖国的感情和促进海外华人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1]。

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五大州约计有5000万华侨华人,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约有700多万从中国大陆移居到海外成为新的华侨华人,也包括了100多万从中国大陆出国的各类留学人员,他们也给海外华文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目前,海外的华文学校已5000多所,海外的华文教师也达到20000多名。其中,东南亚地区的华文学校就有3000多所,相对来说,东南亚地区是华文教育的重点。然而,目前在欧美各国的华文学校也在蓬勃发展,在美国就有华文学校多于500所,学生多于68000人[3]。

2012年中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陈云林在拜访纽约侨社与侨界时,强调中国政府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视,在合作机制、基金支持、主要教材基本建设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4]。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儒沛2012年11月在广西南宁表示,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在未来五年左右将再建设300所华文学校,并将其建设为华文教育示范的示范学校,并逐步将其建设为传承中华文化的示范基地。

二、华文教育特点分析

直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港澳地区之外,马来西亚是华文教育的典范国家,它从小学中学大学具有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马来西亚政府理解华文教育的深远意义,并重视推动华文的教育教学事业。基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存在的特殊性,致使东南亚华文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教育形式多样化。在海外,各国的华文教育办学形式(模式或体系)各有不同。例如在马来西亚主要采用母语教学,在柬埔寨主要在补习学校进行华文教育,而在泰国、菲律宾则将华文教育纳入国民体系的华文学校中。这些国家华文教育的办学形式不同,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实力、对外政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等因素有关。

2.教育学生国际化。改革开放30多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大,文化交流也在不断拓展,目前不只是海外华人华侨在学华文,已有数量众多的非华人子女在学习汉语。当前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老挝以及菲律宾的华文学校和华文佛经学校等都有当地的非华族子女在校就读。在东南亚许多全日制华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都有非华族子女在校学习,经调查数字表明,在华文学校中的非华裔学生通常占30%~50%左右。

3.教育内容及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在东南亚地区,除马来西亚外,华文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华文学校,只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或选修课进行设置,但华文课程的课时数在逐渐加长。华文学校的华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也进行了多样化改革,逐渐形成一种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良好的教学模式,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

三、华文教育发展趋势

在近代,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和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朝末年的中国政府不仅派遣官员到海外了解华侨教育的发展情况,也鼓励海外华侨要创办新式教育机构。191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了东南亚著名的华侨中学――南洋华侨中学。1888年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办了第一所比较具有完整的规章制度的学校――南华义学。1904年由张振勋等人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华文学校――槟城中华学校。

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在海外华人居住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华文教学教育成果。目前,在马来西亚有华文独立中学(称为“独中”)60多所,华文小学有1300多所,在校学生达60多万人。此外,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多年努力创办了多所大学,如拉曼大学、韩江学院和拉曼学院、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等。这些由华人兴办的、政府认可的大学与华文独立中学、华文小学以及华文幼儿园一起,构成马来西亚较为完整的华文教学教育体系。

当前,泰国的华文教育也有许多特点,即有由政府批准、民办的华文小学和中学。在各类大学机构中设置中文教育班或中文系,并设置相应的中文课程,这些大学有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等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此外经政府批准,可在国立或私立职业技术学院或技术学校举办各类中文学习培训班,以及可由各类华人社团和学术组织或华人企业创办华文学习培训机构等。

近十多年来,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规模获得显著增长。印尼政府允许印尼华侨华社创办华文学校,可在华文学校同时讲授印尼文、华文和英文。并允许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均可讲授这三种语言,为此,人们称这类学校为“三语教学学校”。印度尼西亚华人不仅创办华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近年来还创办了若干大学,如玛中大学、雅加达新雅学院、万隆国际外语学院、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等。此外,经印度尼西亚政府批准在一些著名的国立和省立大学中也陆续设立了中文系和中文专业。

当前在全世界5000来万华侨华人中,有3000多万分布在东南亚各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大,华文的实用价值日益凸显。因此,支持东南亚华人华侨发展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东盟各国掀起的华文教育热潮,并予以积极的、有效的支持,使东南亚的华文教育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存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

1.目前,虽然东南亚华文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先进网络技术应用面窄等条件的限制,致使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的态势,对于华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在华文教学方式上,一些东南亚国家已经有较大的改进,例如在华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直观动画以及远程网络等教学方式。但由于东南亚国家各地区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网络技术的普及率不高,所以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2)在华文教学内容上,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课程体系有待改进。目前,绝大多数东南亚华文学校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一些教材内容与当地华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不一致,也不适合当地课时安排和师资使用,没有考虑各地区的特殊性。

(3)在华文教学语言上,目前马来西亚国家规定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必修语。在新加坡,虽然华人占大多数,但一部分学校将英语和华语并列为第一语文,在社会上的实际情况,人们仍重视英语。所以,很难实现华文并列第一的地位。而在菲律宾,采用菲语和英语进行教学,只有在华人创办的学校,才加授华文课程。这样,就出现国立学校为双语教学,华人学校为三语教学。

(4)在华文教学的师资力量上,东南亚华文教师工资待遇低,普遍比中国大陆教师低,致使中国大陆很多高水平的中文教师不愿前往东南亚地区教学。当前在东南亚华文学校教学通常要求具有双语教学的能力,所以,师资数量少、教师年龄偏大等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在华校办学经费上,由于多数华文学校仍然属于民办教育机构,没有政府的国家教育经费支持,所以很多华文学校主要依靠海外华人社团和学术机构或华人教育基金会的捐赠经费或自筹资金进行办学,致使大多数华校的教育资金紧缺。

2.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仍存在如下的现实问题:

(1)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方针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南亚各国日益重视本国的民族团结,重点支持本国主流文化的教育,在经费支持和方针政策方面都有所侧重,由此而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华文教育的发展(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

(2)东南亚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已是几代之后的华裔,在他们当中已有很多人缺乏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正在逐渐减弱。

(3)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及教材问题:就目前东南亚各国的华校而言,大多数者是民办学校,而办学经费主要靠华人社团捐助支持,因此收取学生的学费也很低。由于华校教学经费不足,华文教育面临着很大压力。随着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出华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华文教育过程中出现华文教师的老龄化、断层的趋势。在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有自己编写的华文教材外,大多数国家的华文学校采用中国大陆编写的简体字汉语教材和中国台湾编写的繁体字汉语教材。

(4)华文教育性质、华文学校类型多样化:当前在东南亚国家的华文学校可分为:纯华文学校、华侨学校、以华文教学为主的学校以及华文补习的学校。近几年来,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在不断调整华文教育政策,不同程度地放松对华文教育的限制,虽然华文教学环境有所改善,但无法将华文教育推动至母语教育的地位。

五、支持方法

海外华文教育作为华侨华人所在国的民族文化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在东南亚华人族群继承中华文化,以增强华侨华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使华人族群能够适应本国现代主流社会的发展,以获取更好的个人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许多国家兴起学习汉语热潮,非华裔的学生到华文学校就读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针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可采取如下的支持方法。

1.教育教学体系。将华文教育教学纳入所在国的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华文教育是一种有效措施,是保持华文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较佳选择。将华文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所在国的国民教育教学体系,是华人族群逐渐融入所在国重要基础。

2.教育对象与教学媒介语言。提倡华文教育教学的功能、方式多样化,以满足华人学生和非华裔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华文教育教学体系中,华文教育教学应根据当地华人族群的发展情况,可采用双语或三语教学。

3.教学内容。构建华人族群自身文化的需求,华文的教学内容应吸取华人族群文化的三种来源: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教育方式、所在国历史文化和教育方式、东南亚华人族群自身发展所形成历史文化和教育方式。

4.多媒体语文教学。重视东南亚华文教育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华文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给予支持,加快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5.教材与教学方法。在东南亚华文教育资源方面,除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提供支持外,还需增强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交流小学、中学及大学华文教育的经验,探讨如何撰写适合本国的华语教学教材等。

6.教学质量。目前,在东南亚国家的许多非华文的学校及学院均增设华文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协助华文教育的发展。在华文教育教学方面,必须在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也需组织专人或相关单位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材的编著,以提高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以确保教育质量。

7.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母语教育”、“华文教育”、“第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等,华文教育工作者对其中的差异有不同的理解。应研究办好华校有关措施和做好华文教学方案,研究“教书育人、传承文化、把根留住”教学方式和理念。2006年11月26日,100多位东南亚华文学校校长应中国国务院侨办的邀请来到中国考察学习,并到孔子故里曲阜参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毕生致力于传播知识的经历对所有海外华文学校校长有很大的启迪。

目前,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已经出现角色多样化的趋势,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研究。因此,对许多具体的华文教育过程(如生源、师资、教材、专业结构、教学方法、毕业生就业等诸多领域)存在异同,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东南亚国家是我国海外华侨华人数最多的地区,东南亚的华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侨务工作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存在差异,以及华族人口数量所占比例也大不相同。在不同的教育政策环境下,各国的华文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呈现出很大差异性。目前,除了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之外,具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只有在马来西亚,因此华文学校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中国的优秀文化会影响和改变海外华人的思想,他们会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为中国的富强繁荣而自豪。2010年,国侨办与澳洲北悉尼教育局签署华文教育合作协议,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对培训海外华文教师等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六、小结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世界各国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长与扩展,汉语作为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华文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毗邻,基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得东南亚各国成为海外华侨华人聚集最多的地区。生活居住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占全世界海外华人的80%左右。因此,重点研究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对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的支持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剑.海外华文教育与国内语文教育特点之比较[J].金田(励志),2012,(9):104.

[2]叶静.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4-18.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6

关键词:西部;小学教育;对策

教育的发展往往与国家和地区的兴衰紧密相关。西部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小学教育作为西部发展的推动力量,理应受到重视与优先发展。

一、西部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获得较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因此相对来说西部小学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能得到基本保障,如走读生一天可以领两份“营养餐”,包括面包、饼干和水果。但与东部地区的小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

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1]据相关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但、青海等地达标率不到10%[2]。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即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均能接受适当的教育,但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民族传统与传统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从而导致男女生比例出现失衡。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H校中,六年级的男女比例为3:1。

(二)师资力量不足

青海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衡。就笔者的实地调查得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三所小学教师数量为95人,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近40%,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教师行业亟待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外地优秀人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愿来西部工作,青海本地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则千方百计选择经济好的地方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提高,青海省20年累计流失人数超过3万人,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5万人以上[3],导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难以维持。

(三)棍棒式教学、逃学事件冷处理

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A很肯定地向我这样说道:“我以前在江苏进修过,听过很多当地教师的公开课,确实如你们所说的,他们上课很有激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比我们强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教师B认为西部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在于高海拔的相对缺氧的生活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学生的智力不如东部地区,学生普遍注意力分散。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教育质量,他们常采用棍棒式教育,“我们也不想通过棍棒式教育,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书本知识我们也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体罚”。此外教师对待学生逃学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东部不同。腼腆的五年级学生A逃学,没上学也没回家,家长和教师均没有外出寻找A,教师C解释道“这种事很常见,他们饿了会自己回家”,三天以后A确实独自回家了。而在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家长面对此类情况会选择报警而非置之不理。

(四)特殊儿童混班教学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青海地区,普通小学将特殊儿童纳入教育范围中,但在如何教育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尚无定论。就一案例进行说明:三年级小朋友B,性格内向,看到老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并不能认清所有学生,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B。直到班主任D告诉我这名学生家族遗传性智力存在缺陷,动作迟缓,我才注意到他。有次我的课结束,但因为要做眼保健操,必须要有教师守在班级中,我就暂时留在班级中了,实际上学生只是各自玩各自的。我无意间发现B似乎在拨弄自己的衣服,便走过去看看。原来因为天气较热,他想把自己的毛衣脱掉,但总是拉不开校服外套的拉链,于是我帮了他。我在帮他弄时很多其他学生围了过来,我便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应帮助他人。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效果却出奇的好。令我惊讶的是,自此之后,B常常在我上课之前的两分钟前递给我一些自己的零食,有时是一小撮蚕豆,有时是葡萄干或者板栗。这让我很感动,不是为这些零食,而是孩子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这是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在这个班级中,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教育,学生对于诸如宋文明的同学并无特殊待遇。尽管在教育过程特殊儿童常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教师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此外,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小学的重视度较低,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学生初中一毕业,考不上当地的高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去寺庙念佛经。青海省贵德县唯一的普通高中每年大约接收450名高一新生,而整个县城约有1000名初三学生,中考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去出去打工或上职业高中,职高上完之后就回家放羊或从事某种技工类工作。由于政策倾斜,当地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二、青海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试图改善青海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应追本溯源,寻求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在影响青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关键的是无法确保财政资金分配的效率性以及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一)财政拨款的效率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支出资金80%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来说,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能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县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无法确保其经费的配置效率。青海地区学校的特点在于建筑、设施配备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上,如教师个人能力、师资培训方面投资等方面的比重较小。正是财政拨款的效率性存在不足,导致青海地区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不均衡的特点。

(二)社会观念的偏差

生态学理论主张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微系统是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受到教育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家长对教师职业持有以下观点,“你知道学生的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教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往往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当个老师!””言外之意是在家长的认知系统里,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差或者最不屑去从事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存在偏见。教师的职业声望在西部地区处于偏低水平,这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关,教育自身不被重视,使得教师职业声望较低。

三、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实际,不能满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由于政策的适度倾斜,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经费使用多是用于改善学校的建筑环境,相对忽略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管理层对政府拨款的使用应具有谋划性,在积极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各年级部相关学习活动的经费应有所增加,减少形式化的经费投入。此外,为促进各民族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多举办民族文化竞赛,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统一。

(二)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的主体包括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承担儿童教育的义务,重视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作用,主动与教师共同交流。由于西部地区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多是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小学,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孩子百分之百负责”,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合力的过程,绝非单靠教师个人能够成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师负责制”观念;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应转变“棍棒教育”观念,树立全纳教育观。棍棒教育是迫于无奈的办法,但教师应相信每个儿童是善良纯正的个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和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多与学生交流,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此长彼消的过程;此外社会人员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间接因素,应树立“人人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不只是以教育系统以外的旁观者自居,肯定教育的价值,认同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职业声望,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1.培养“留得住”的师范生

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是提升西部教育质量的后备军,改变西部教育滞后的现状必须将发展师范生教育视为先导性工作。西部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并不少,解决西部人才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才。师范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以确保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其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鼓励师范生留在西部工作,尽管西部条件不如东部优越,但大学教师应注意搜集西部教育的现状资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三,鼓励师范生深入西部贫困地区体验教学,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西部师资力量的不足,了解西部教育的现状。

2.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实行轮换制教学,延迟退休年限等,使教师能安心工作,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学校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通过外出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能力,此外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应关注东部学校的相关信息,与东部小学教师和领导就学校建设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借鉴东部的优秀教学经验,同时,应实时更新教学硬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性保障。

3.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人才

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多方力量集中的结果,促进西部教育发展需要东西部的协同合作。西部高校在提高自身师范生教育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吸收东部地区人才。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中东部教育人才望而却步。积极引进外地人才,首先应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向西部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借鉴经验;其次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如江苏省对口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研究生支教行动已取得较好效益,建议西部地区应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从中东部选派优秀大学生或优秀骨干教师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中外比较[J].人民论坛,2005(12):18.

[2]冯建军.关于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而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1):37.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7

【摘 要】“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应以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为前提,但审视当下的地理课堂发现,教师的一些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过多的提醒,干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细的预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师行为;干扰;策略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因而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应以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为前提,但审视当下地理课堂不难发现,教师的一些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一、过多的提醒,干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过细的预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一教师在教学《地形和地势》地形地势的影响前对我国地形地势的知识回顾,师生进行了如下一番对话:

师:请学生读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生: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师:颜色深表示海拔高度怎样?颜色浅表示海拔高度怎样?

生:颜色深表示海拔高,颜色浅表示海拔低。

师:从整体上看我国什么地方地势高,什么地方地势较低呢?

生: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

师: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势,是否有可能呈阶梯状分布呢?

生:有的可能分为两级或者三级阶梯,都有自己的理由。

师:请再仔细看“我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到底是分成三级阶梯,还是两级?(教师用手在课件上的图来回比划)

生:(根据老师的比划)三级阶梯。

师:这种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水能、交通有什么影响呢?

师:注意湿润气流的流向对降水的影响;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流速等等。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1.案例分析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预设过细,又没有适时地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他和学生的对话只是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忽视了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动态生成,只要学生说的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老师就会绞尽脑汁把学生引上所谓的“正轨”。一切按预设顺利进行的课,虽然看起来好像环环相扣,不枝不蔓,滴水不漏,虽然教师展示好像十分精彩,但一定是缺乏生机的课,因为他无视或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

2.应对策略

当有价值的生成出现时,教师如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能善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过深的挖掘,误导了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犹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但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学校所在环境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而各有选择。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些教学难度,光靠教师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开动脑筋,寻找突破教学难度的最佳方法。

教学的重难点来源于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技能和地理素质上,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篇8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自主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11-02

一、课题研究背景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对个人自主性和创造性日益发展的要求,充分地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而开展的趋向于自我完善的活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如何适应从“压迫式”的高中学习方式转换到“自主式”的大学学习环境成为了目前关注的焦点。

为了充分的展开对于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于2013年底借鉴西方教学模式建成了爱恩学院“穿越时空”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管理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这个平台上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和探究,形成自我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中方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

1.硬件设备。全球化的趋势也带动了教育模式的交融,为了改善教育的质量,中方大学的教学先进设备也逐渐达到了西方标准,对于多媒体教学更加注重。为了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管理平台,“穿越时空实训基地”在爱恩学院设立有专门的会议区、学习讨论区和休闲区;配备了小型会议室、投影仪、电脑、电视、咖啡机以及英语专业课教学软件。该基地在硬件设备上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渠道,“国际化”氛围更能使学生融入自主管理的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下逐渐完善的硬件设备给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自主的管理实践还有待完善。

2.软件配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习资料和图书资料共享对学生自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会自主获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成为信息化时代中国大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爱恩学院学生通过Mylo系统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资源的共享,这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中国对于大学生自主管理以及推崇出新的能力也是十分关注,上海市政府推出“上海市大学生自主管理创新项目”以及“骆肇尧大学生科技创新”给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发展方向,提高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且主动去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恩学院积极响应此项目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三、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对比

1.西方教育模式。西方的教育模式历来是自由开放式,注重实践教育;西方的学生从小就培养了自主管理意识,对于学习生活的规划有着清晰的方向,因此他们更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西方是讲成长,是以裸塑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自然的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因此,他们的自主管理表现为更为主动,而且愿意为了目标不断地付诸于实践。

2.中国教育模式。中国和西方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中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原材料,把它放在一个标准的模具当中,放到生产流水线上,而生产出来规格毫厘不差的统一产品,其结果就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合资大学的成立改善了国内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缺乏的现状,加强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性。

四、调研结果

(一)西交利物浦

1.自主管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学方式偏向于学生自主管理并且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较强。平日对上课考勤点名、作业上交与完成的监管制度较松,假期较多,但要求学生在上课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进度,其余时间全让学生自主管理式学习。虽然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大,课程较难,但仍有60%相对自觉的学生,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进行更多自主学习实践。

2.教学课程。西交利物浦的教学理念是全英文授课,外教或华籍教师均从英国利物浦大学来。教学课程涵盖EAP、数学、物理和专业课等,对于国内综合大学的基础课不囊括在内,如高等数学、思想道德品质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思想概论等。

3.教学模式。西交利物浦的教学模式为“2+2”或“4+0”。两年国内学习两年国外学习,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内完成两年中的全部学习任务,不能有未通过的科目,在大三去英国利物普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最后拿到学士学位。

(二)上海纽约大学

1.自主管理。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中外方比例是1∶1,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的拔尖学子,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较强,从小就有培养独立、严谨、批判地思维模式。中外学生人数相当,朝夕相处,形成小组团队式,课上相互团结共同进步,课下相互交流学习文化与处事行为。

2.教学课程。上海纽约大学是一个涵盖人文、社会、自然、数学等学科,全英语、全球化的教学环境,并且在数学、神经科学、计算化学、社会政策等领域名列前茅。其致力于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学、卓越的科研和杰出的公共服务。

3.教学模式。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规模较小,采用走班制教学,课下学生可以与教授直接互动,参与各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另外其学习资源十分充足,学生实践度极高。

(三)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是2002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由上海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塔斯马尼亚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创办的中外合作办学实体,采用“4+0”培养模式。

1.自主管理。爱恩学院的教学方式属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校监管教育二合一,平日对上课考勤、作业的监管制度较为严格,假期较少,上课时间较长,教学内容知识量大。因为学业任务较多,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偏高,激发了学生在学业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2.教学课程。爱恩学院的教学理念也是全英文授课,但其主要针对EAP以及专业课程。学生还需要学习国内综合大学的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道德品质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思想概论等。

3.教学模式。爱恩学院的教学模式为“4+0”或“3+1.5”。四年国内学习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或三年国内学习一年半国外学习进行本硕连读。其中,大一的学生主要是学习EAP以及国内综合大学基本课程,大二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从对三所大学在教师与学生比数上,上海纽约大学教师更为充足,比值较高;而西交利物浦和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差距甚小。另一方面,从对三所大学在教师匹配划分上,教师师资层次不齐,与学校整体层次和内部环境有关。

结合三所大学特点与共性来看,中外合作办学都具有全英教学,出国留学等项目,学校硬实力相当,软实力根据校级层次划分。其中,中外合资大学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普遍较高,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较高的学生素养,能让自主管理在中外合资学校中广泛运用与实践。另外,课程的难度以及深度,使学生需要通过自主管理来提升发展空间。

五、研究成果及结论

虽然大学生自主管理在中外合资办学模式下呈现良好的趋势,但从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呈不完善状态。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更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普遍运用。

1.内因。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自主管理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基础,从思想上存在依赖性,依赖于老师以及父母的督促与管理,没有从内而外的主动性。二是在大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意志力以及存在惰性,没有从一而终的精神。三是对于未来目标不明确与规划不完善,导致没有自主管理的动力。

2.外因。大学生自主管理缺失的外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中国教育部更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渠道较少,对于自主管理缺乏认知,因此进入大学并不能适应自主管理模式。二是管理观念上以学校管理者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经常采取统一说教的方式,很少考虑到激发学生自主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外部的环境阻碍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形成。三是大学自主管理的氛围薄弱,就算身处在自管管理过程的学生也会深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六、当代大学生自主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形成还缺乏内部动力和外部支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以及能力对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目标管理,学生对自己未来要有准确的认识,主动地去寻求自己的目标;二是时间管理,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三是行为管理,大学生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责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四是教育部应该减少教育压力,进行教育改革,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对学校管理工作中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进行管理。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是单纯对学生进行粗放式的无规范、无约束地放任性管理,而是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密切结合,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尝试,它对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了新形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需要、新形式。通过这种管理形式,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1]粟景妆.斯普朗格:德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开创者[J].教育与职业,2013,(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