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校工作意见8篇

时间:2022-07-28 07:33:20

学校工作意见

学校工作意见篇1

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认识。近年来,不少地方和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坚持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路子,学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取得了明显成效。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职业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鼓励校企合作方式的创新,可以是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条件;可以是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鼓励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企业可以依托职业院校进行员工的培养培训。积极推进“校企合一”,鼓励“前厂(店)后校”或“前校后厂(店)”。进一步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同时鼓励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

三、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要瞄准市场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技能教学。要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职业院校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

四、积极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或低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各地要将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学生免费或低费接受职业教育,作为今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按照积极推进、分类指导,逐步扩大的原则,从20*年开始,各地都要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部分学生免费或低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试点工作方案,遴选试点院校,认真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20*年上半年各地要选择二至三所职业院校作为开展半工半读的试点院校。试点院校要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确定试点专业和班次,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到相应的试点班学习;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完善以学生实习补贴发放、劳动保护等为重点内容的实习管理制度,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报酬,补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鼓励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实际,勇于打破常规,大胆进行实践探索,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试行半工半读,实现部分学生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

学校工作意见篇2

一、总体目标

根据省教育强县区现代化水平评价总体要求,从2012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面实施完成中小学“三改工程”,使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2011年,全区中小学电脑配置达到生机比8:1,班级多媒体配置达到班套比2:1,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达到省定标准,更换所有破旧学生课桌椅和黑板,实现教学条件现代化;完成全区中小学运动场的“煤改塑”工程,实现运动场地塑胶化。2012年,完成全区中小学教师办公室的改造,安装好办公室空调和电脑,各中小学建好教师电子备课室,实现教师办公条件温馨化、现代化。

二、实施内容

(一)改善教学条件

1.计算机装备:农村完小以上各级学校应至少配备一个计算机教室,班额数超过24个的学校应配备2个计算机专用教室,同时生机比要达到8:1。其中小学计算机室含1台教师机(作为服务器)、25台学生机及配套材料、视窗软件等;初中每个计算机含1台教师机(作为服务器)、50台学生机及配套材料、视窗软件等。全区中小学增配计算机1000台。

2.多媒体进教室:增配多媒体200套。

3.教室条件:更换破旧课桌椅约3.3万套,黑板950块,实现教室内墙面白化,灯光亮化,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学习环境。

(二)改善活动条件

按计划分年实施运动场“煤改塑”工程,从2012年起至2011年,完成所有中小学运动场的“煤改塑”,实现学生室外运动场地塑胶化。

(三)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2012年,全面完成全区中小学教师办公室的改造,安装好空调、配置好计算机,更换陈旧办公桌,美化环境,实现教师办公环境温馨化。同时,各中小学建好教师电子备课室。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区中小学“三改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成员由区府办、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及各镇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名单见附件)。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区教育局。

(二)制订规划。根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由各镇政府制定本镇中小学“三改工程”三年规划,报区教育局汇总后提交区中小学“三改工程”领导小组审查核定,全区中小学“三改工程”实施规划由区中小学“三改工程”领导小组另行下发。

(三)分工实施。区中小学“三改工程”由区教育局、区财政局会同各镇政府负责实施。所有项目均实行招投标,根据全区中小学“三改工程”规划,每年年初完成工程立项,从2012年至2011年按照统一标准实施。

学校工作意见篇3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渝委办发〔〕50号)、《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校园新型警务体制勤务机制建设考核标准的紧急通知》(渝公发〔2010〕233号)、《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渝教工委〔2010〕2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推进、重心下沉、机构加强、素质提高、管理规范、确保安全”的工作要求,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夯实保障基础,扎实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构建“平安校园”,建设“平安南岸”。

(二)目标任务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安全基层基础”建设活动为主线,在落实、深化、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工程、安全教育演练工程、校舍安全建设工程、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工程、育人环境净化工程和安全保障建设等六大工程建设,切实维护全区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南岸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管理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安稳办。各街镇成立辖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落实责任。

三、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建设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强化安稳组织体系建设。区教委要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机构,成立独立的安全稳定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2-4名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安稳工作管理干部。区公安分局要按照“一校一警”、“一校两警”、“一警多校”原则向学校派驻校警,向专业培训机构招聘并统筹安排学校保安,指导学校实施封闭式安全管理。学校要成立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安全稳定办公室或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稳定工作人员,聘请1-2名教师作为学校的专兼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人员,统筹协调、指导、管理本学校各类安全、和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置工作,可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要全面落实法制副校长、法制副园长(安保副校长、安保副园长),组建护校(园)队。区教委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四落实”,保证必要工作条件。

2.分级管理,落实责任。进一步落实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三级安全责任制,健全安稳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事故报告、安全基础台帐、经费保障投入、部门协作联动、突发事件处置等系列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安稳工作日志、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季度报送、工作考核奖惩等基础台帐,切实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常态化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强化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做到机构完善、预案健全、措施到位、处置及时、效果明显。

4.健全安稳队伍培训机制。加强对安稳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队伍培训机制建设;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将安全教育管理纳入课程,扎实开展安稳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大培训、大练兵”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远程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治安、交通、消防、校园及周边治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考察活动,切实提升安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

5.建立安稳工作激励机制。对安全稳定工作领导重视、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将安全稳定工作岗位作为后备干部锻炼岗位,对能力素质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安稳工作干部在评优选优、职务晋升和提拔重用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和“绿色通道”;坚持“从严治安”与“从优待安”、“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并重。区教委和学校参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0〕2号)和市里关于工作人员工作待遇等文件规定,落实安稳工作人员待遇和特殊岗位补贴,切实稳定安稳工作队伍。

(二)开展安全教育演练工程,切实增强防范救护能力

1.强化安全法制教育。区教委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和“五五普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主战场和主阵地作用,中小学要全面开设公共安全知识和法制课,扎实推进安全和法制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中职学校要开设职场安全教育必修课,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要开设安全工程类专业。学校在开学初、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

2.加强安全教育研究。区教委要在进修校或教科教研室所配置1-2名专兼职教研员,负责辖区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全区所有中小学要落实1-2名专兼职教师,负责本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切实提升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区教委和学校要加强教研和课题研究,把安全教育列入课题研究规划,落实人员、保证经费,注重研究成果的总结、交流和推广。

3.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区教委和学校要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采取校园广播、校园网络、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专题演练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晨操、课间操、课前10分钟、国旗下讲话、活动课等时间,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地震、雷击、消防、交通、食物中毒、防灾减灾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日常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

(三)实施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全面夯实安全基层基础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管理台帐化、装备现代化、操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的要求,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建设;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不断完善校园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以及大型公共聚集场所交通、防雷、消防、用电、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应急照明、安全警示标语、应急疏散通道等基础安全设施,切实加强围墙、堡坎、护栏、厕所等附属建筑设施及体育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不断提升校园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2.强化安全技防建设。将技防建设作为创建“平安校园”的必备条件,纳入校安工程统筹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食堂、宿舍、教学楼、礼堂、报告厅、图书馆、运动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在交通、消防、食品卫生、视频监控等方面的安全技防设施;建立完善高性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控体系,有效提高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综合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2010年底,全区所有完小以上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一级示范幼儿园视频监控体系、报警系统的建成率要达到100%。

(四)推进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工程,有效维护安全稳定环境

1.狠抓安全事故防范。公安、安监、消防、教育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学校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广泛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防泄漏、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灾害事故”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专项行动,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逐一登记造册,逐一整改落实,及时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坚决避免事故发生。

2.加强学校在建工程的安全监管和质量监督。对学校特别是灾后重建学校建筑严格执行抗震设防、防雷、防火建设标准,确保在“不发生安全事故,不遗留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把学校建筑工程建成师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质量工程”和“民心工程”。

3.强化维稳工作。高度关注教育系统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创新工作机制,健全教育系统“立体互动”工作网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事要解决”工作原则,完善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制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进一步落实维稳工作“一岗双责”和领导包案制度,狠抓源头预防,着力推进“事要解决”,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狠抓育人环境净化工程,着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坚持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8号)、《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中办发〔〕6号)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对学校周边酒吧、网吧、ktv、发廊、成人用品商店、饮食摊点、游商小贩、不健康物品售卖摊点、站点等不良文化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加强对校车及学生上下学交通用车的监管,不断巩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最大程度有效净化、优化校园周边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2.加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净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长效机制和安全事故调处机制,坚持集中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性地开展校车、消防、交通、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和督促检查,不断改善校园及周边交通、治安和饮食卫生环境。

(六)强化安全保障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1.加大安稳工作保障投入。相关部门(单位)要将安全基础设施装备、安全隐患治理、维稳、“平安校园”建设等经费纳入本校年度经费预算予以充分保障落实,确保安全稳定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行安稳工作统筹保障金和风险责任金制度,充分保障安稳工作预防性投入、建设性投入和事故风险化解投入,切实增强安全维稳保障能力。

2.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调处机制。成立以综治、教育、公安、司法、卫生、城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安全事故协调领导小组并及时向市相关部门报备,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负责学生治安、交通、消防、溺水、意外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的统筹协调处理。本着“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原则,建立健全部门各司其职、互动联系、协调配合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置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有效化解各类涉校涉生安全事故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3.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区教委和学校要强化学生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校方责任保险工作的开展,达到全区所有师生应保尽保校方责任险,大力倡导学生参加当地的社会医疗保险统筹,鼓励和引导家庭为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和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切实增强学校师生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加强安全稳定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安全稳定工作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事关“平安校园”建设进程,事关整个社会稳定大局。相关部门(单位)要着眼“平安南岸”建设大局,充分认识安全稳定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和“安全稳定无小事”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安全稳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全力以赴,切实抓细、抓好、抓落实。

学校工作意见篇4

以“优质服务惠及师生”为宗旨,紧紧围绕营养改善计划在2015年全面实现食堂供餐,创新提升全县学校后勤保障及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实现后勤设施标准化,进一步加大规范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学校后勤保障运行信息化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重点

进一步适应新常态,提升后勤保障工作的认同度,树立“服务育人”的工作新理念,把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两机制、五重点、三常规”工作重点(“两机制”指创新建立学校后勤远程监管中心、学校后勤服务一体化清单责任机制;“五重点”指加强对食堂、师生宿舍、门卫等重点区域的保障管理工作;加快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的步伐;加大对学校BOT食堂回购工作;做好营养午餐劳务派遣公司化运行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三常规”指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强化职业道德规范)。

三、工作措施

(一)创新机制谋发展。

1.创新建立学校后勤远程监管中心机制。县教育局结合学校已有可视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实现统一平台、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的目标,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监管方式的转变,创新建立学校后勤服务远程监管中心。学校后勤服务远程监管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县教育局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门、学生食堂、学生宿舍、运动场等生活场所的安全文明监管,着力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学生的德育工作,使所有教职工端正态度,找到位置,找准位置,摆正位置,树立服务意识。

2.创新学校后勤服务一体化清单责任机制。实施学校后勤服务一体化清单责任机制,加强食堂零利润为主的一体化工作。为解决学校在聘用、使用后勤服务人员的过程中存在用人和养人的后顾之忧,学校食品采购、营养搭配、食品安全保障缺乏专业团队等问题,本着专业事务由专业团队做的原则,县着手试点由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进行后勤管理。学校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购买学校安保、食堂从业人员、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一体化服务,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后勤服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承担用人单位法律义务。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社保和劳务派遣公司的管理费由县财政统一解决。对学生食堂的管理,劳务派遣公司负责整合优质资源统一组织食品采购,确保原材料质量、数量、价格,确保学校食堂零利润经营。

(二)突出重点抓实效。

1.加强对食堂、师生宿舍、门卫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食堂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食品安全。县教育局与县食药局、县卫生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明查或暗访等形式对教育督导组和学校对食堂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做好记录,每周填写《县学校食堂常规检查评定表》,留底备查。学校每月至少安排一次校长带队,对照标准对学校食堂进行动态检查、打分,并向食堂通报检查自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学校应当不定期组织师生对学校食堂的管理、服务和所提供食品的数量、质量、价格进行无记名测评。学校每月上报《县学校食堂常规检查评定表》,并留存相关资料作为学校年度安全工作专项评估检要内容之一。学校食堂应当每天向师生公示所提供食品价格和原料采购价格、来源和主要原材料(米、面、油、肉和调料等)供应商的质量检测报告,严格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家长膳食委员会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膳食委员会,听取食堂管理意见、建议。学校应当以校长意见箱等形式搭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

二是加强师生宿舍管理。县教师周转宿舍有利于改善全县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给在编在岗教职工在工作期间便于休息、住宿的周转性住房,包括教师周转宿舍、教师休息室、校内公共租赁住房(下同)。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客观公正的周转房分配方案,安排给符合条件的教职工使用,并将入住情况报县教育局备案。教师周转宿舍采取产权公有,学校负责对周转宿舍的维修管理,教职工在协议期间拥有使用权。即“产权公有、学校管理、教师使用”三原则的方式进行管理。教师周转宿舍(休息室)必须是经申报并已批准的教职工本人入住,不得转让、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或闲置不用。

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江教发〔2013〕301号)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把学生宿舍建成安全、文明、卫生、舒适的学生之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学生宿舍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进学校后勤标准化建设。加强住校生常规管理工作,采取“四点、三查”模式管理,四点:晨起、午间、晚自习、睡前点名;三查:进行夜间查铺,校园夜间巡查,对学生防火进行检查。开展对住校生文明就寝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狠抓宿舍规范化管理,按照“五无、六净、七条线”标准,着力夯实内务管理基础,全面推进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开展住校生内务管理的评比工作,进一步提高寝室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安保人员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临时劳务用工有关规定,选聘符合条件的安保人员,并严格按照《县学校安保人员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安保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安保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安保人员的职能作用。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安保人员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促进安保人员认真履职,确保学校稳定和师生安全。

2.加快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的步伐。2015年春期在“鸡蛋+牛奶”模式的基础上,加快学校转向食堂供餐的步伐。本期内,部分学校食堂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允许短期用“鸡蛋+牛奶”模式来过渡,其余符合食堂供餐条件的学校实行食堂供餐,为进一步贯彻执行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工程,食堂供餐遵循“公益性”“零利润”原则。凡实施营养午餐的学校食堂必须由学校自行管理,不得对外承包。县教育局拟采用劳务派遣公司化管理模式、学校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并存,探索一条科学、实效的食堂供餐模式,为2015年秋期全面推进食堂供餐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对学校BOT食堂回购工作。根据《教育部等十五部门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文件精神,由社会投资建设、管理的学校食堂,经双方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后,由政府购买收回,交学校管理。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9所学校(江三中、江四中、底蓬中学、留耕中学、蟠龙中学、汉安中学、桐梓中学、川安中学、路桥希望小学)食堂仍然采取BOT经营模式,各校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回购时必须遵循:遵守协议原则、评审原则、双方协商原则的基础上,积极与投资方协商,尽快达到一致意见,使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这一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4.做好学校后勤服务劳务派遣公司化运行试点工作。根据局上的统一安排,我县拟确定4所学校(夕佳山镇中心校、夕佳山镇中学、大妙乡中心校、水清镇中心学校及辖区内村小)率先引进学校后勤服务劳务派遣公司化管理模式,为学校提供食堂餐饮、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制作、供给服务;校园安全保卫服务;学生宿舍管理服务。负责食品安全、从业人员风险管理和环境卫生等服务工作。学校要行使管理职责,对公司提供的食堂餐饮、学生宿舍管理等后勤服务工作实施指导,对带量食谱、采购的相关食材品种、数量清单进行书面确认,对采购的食材质量、数量、价格进行监督指导和评议,对预投料计划、投料行为、食堂安全卫生、饭菜质量、数量、营养搭配的监督和指导;学校要确认一名专职人员负责食堂工作台账的填报,学生就餐秩序管理、实名制、陪餐制的落实以及与营养办的对接工作。

5.积极探索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认识,培养后勤管理人员个人素质。要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先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化素质,各校园要开展后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的个人信息素养,大力宣扬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之处,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同时,还要在信息化硬件上强化建设,让各个部门在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能够相互沟通,提高部门之间合作的效率,进而全面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抓好常规不马虎。

1.加强学校食品安全重点环节监管的力度。严把“六关”(餐具消毒、采购索证、验收入库、烹饪加工、留样试尝、废弃油脂去向),切实做到“六个严禁”(严禁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违规加工制作豆角、四季豆以及发芽土豆;严禁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食堂采购、贮存、使用超过保质期限和“三无”食品原料以及调味品;严禁采购和使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以及感官形状异常的食品)。

学校工作意见篇5

一、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的内涵意义

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就是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同时承担着学校安全管理的责任。“一岗双责”是推行全员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其对象包括教育系统全体人员。

在教育系统推行安全管理工作“一岗双责”,有利于实现学校“管人、管事与管安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统筹安排学校安全工作与业务工作,有利于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

二、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的目标原则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实现学校安全管理“无盲点、无空白、全覆盖、全参与”目标,全面提升全市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2.坚持“两手抓”的原则。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坚持“一岗双责”,坚持标本兼治,使安全工作和业务工作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坚持“以考促管”的原则。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实施考核和奖惩,运用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考核和奖惩,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4.坚持“责任追究”原则。实行学校安全工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对未按规定落实学校安全监督和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领导机构

市教育局成立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人员如下:

四、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主要责任

(一)领导小组责任

市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局领导根据《关于市教育局领导分工的通知》精神,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按“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分管工作承担相应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如遇领导班子成员调整或分工调整,继任继管者自然接替相应职责。领导小组具体职责为:

1.在市委、市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本系统安全工作,组织、督促各校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制定我市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措施。

2.建立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机构,配置足够的专职干部和工作人员;保障安全工作专项经费。

3.组织教育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组织召开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季度例会。

4.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及不定期组织学校安全工作的抽查,监督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销号。指导各校做好安全事故救援、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5.指导各校制定和落实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查处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失职或违规行为。

6.掌握安全法律法规、熟知应急指挥流程、积极参与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小组应及时转为“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理事件。

(二)各职能科室共同责任

1.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学校安全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要认真抓好本科室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要开展专题研究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2.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科室年度工作目标,列入科室总体工作议事日程,做到与其它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3.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明确科室人员的安全岗位职责。加强对科室人员的安全教育。

4.安全事件发生后,各科室在教育局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迅速及时到位工作,积极主动前往现场,参与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事件的调查处置工作。

5.承担与科室工作职责相关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引导的责任。

6.做好业务范围内和领导安排的其它安全管理工作。

(三)各职能科室和有关直属单位岗位责任

1.安全管理科:

(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工作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定全市学校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指导、督查和考核、评估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2)指导各校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指导部署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校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制定学校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3)定期组织召开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例会,通报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安全现状,预测安全工作形势,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4)负责落实上级及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负责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月报、季报和相关数据的统计报送。

(5)承担市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校园及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承办市安委办、市食安办、市综治办、市平安办、市应急办和有关职能部门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6)建立教育系统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坚持“一岗双责”制,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明确科室、学校安全工作责任。

(7)做好全市教育系统各类安全工作违法案件的处罚执行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职能科室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8)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做好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协调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按规定通报学校安全事故情况及有关数据,参与全市教育系统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9)监督全市教育系统检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建立本系统重大危险源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的数据库,并实施严格的动态监控。

(10)协调有关部门和职能科室指导部署学校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食堂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等工作;配合职能科室做好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学校防火、防汛、防雷、防震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办公室(行政审批科):

(1)负责教育局机关内部安全工作,负责平时和节假日的值班安排。

(2)负责有关安全方面的新闻宣传报道和学校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牵头做好网上厅、教育微博等投诉的引导、回复,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舆论引导分析。

(3)负责所办会议和开展活动涉及的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4)负责民办学校的审批、年检、发证、撤销以及非法办学机构取缔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5)做好来信来访接待、矛盾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6)负责局机关后勤的安全保障工作。

3.普教科:

(1)负责全市普通中小学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会议)中的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2)负责指导学校明确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实施保护的责任区间和具体要求。

(3)负责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建立健全德育导师制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指导学校开展法制、国家安全、禁毒、防艾、青春期健康等教育工作。

(4)负责初中学业考试的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5)负责学校各类体艺活动中的师生安全工作。

(6)配合局相关职能科室和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各种疾病预防、食品安全卫生等工作。

(7)负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预警、干预,青少年科普、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工作。

(8)负责教育系统对外交流的安全工作。

(9)普通中小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会同安全管理科前往现场,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职成教科:

(1)负责全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会议)中的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2)负责指导学校明确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实施保护的责任区间和具体要求。

(3)负责做好职高学生教学、实习、初训安全管理工作。

(4)配合局相关职能科室和市级有关部门做好民办培训机构教学培训活动、消防、食品等安全管理工作。

(5)配合局相关职能科室和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各种疾病预防、食品安全卫生等工作。

(6)职高学校、成校(社区学院)、民办培训机构发生突发事件后,会同安全管理科前往现场,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5.学前教育科:

(1)负责全市幼儿园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会议)中的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2)负责指导幼儿园明确保教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对幼儿实施保护的责任区间和具体要求。

(3)配合局相关职能科室和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各种传染病预防、食品安全卫生等工作。

(4)负责将“平安校园”相关等级作为幼儿园各类创建和评优评先的前置条件。

(5)幼儿园发生突发事件后,会同安全管理科前往现场,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6.人事科:

(1)负责涉及教师招考、考核奖惩、职称评聘、继续教育、工资调整、保险福利等各项业务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2)负责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中,落实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3)负责将履行安全管理“一岗双责”情况纳入各岗位人员年度考核和晋升考察的内容。负责将履行安全管理“一岗双责”情况纳入干部任用考察评价的重要内容。

(4)负责处理涉及人事管理和已辞退教职工来信来访工作;负责离退休教职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5)负责做好人事档案室的防火、防盗、资料保全工作。

(6)负责取消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犯有重大错误、已不具备教师资格人员的教师资格。负责初级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7)负责教职工教育管理的指导,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8)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涉及教职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计财科:

(1)负责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

(2)负责危旧校舍的检查、检测、统计、改造过程中的学校师生、财产安全工作。

(3)负责学校基建项目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4)负责学校饮用水设备安全管理,负责学校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消防、防台防汛、防雷、防震设施等配置及监管工作。

(5)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经费的保障和管理,并负责对投入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6)负责学校食堂、小卖部及其它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

(7)负责学校财务运行、现金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8)负责学校出租房屋及人员财产的安全管理。

8.纪检监察审计室:

(1)会同安全管理科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警示诫勉。

(2)对因工作失职、渎职等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对学校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进行监察。

9.督导科:

(1)修改完善现有各种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安全工作内容纳入各种相关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2)负责研究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督导评价机制。

(3)对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巡查、督导,并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督查意见并及时整改。

(4)负责学校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督查工作。

(5)负责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义务段学校素质教育星级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平安校园”相关等级作为义务段素质教育星级评定的前置条件。

(6)履行教育督导室负责的其他工作的安全管理职责。

10.教育工会:

(1)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中的学校师生、财产安全。

(2)负责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安全监管。

(3)参与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安全事故的协调与处理工作。

11.教仪站(电教馆):

(1)负责学校教学实验中的师生、财产安全。

(2)负责指导学校对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储藏、搬运与使用中的师生、财产安全。

(3)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及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师生、财产安全,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等考试过程中的学生安全工作。

(4)负责电化教学及各种电化教育活动中的师生、财产安全。

(5)负责教育系统网络软硬件的安全监管。

12.教研室(职教教研室):

(1)负责组织、协调师生进行市级教学质量检测、学科竞赛等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安全及安全督查。

(2)负责组织、协调师生参加市级教研活动、教学业务评比等过程中的师生安全及安全督查。

(3)负责组织、协调考研室教师专业培训项目中的人员安全。

(4)负责开展学校安全教育专题课题及教学研究,做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分会相关工作。

13.高招办(自考办):

(1)负责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考试过程中学校师生交通、消防、食品、卫生、暴力伤害等方面的安全。

(2)负责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试卷保密保管安全工作。

14.教育服务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1)负责学生资助、勤工俭学等工作中的师生、财产安全。

(2)负责落实校园责任险和无责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险及其他险种,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3)负责落实校服采购,教学设备、后勤物业等招标过程中的安全监管责任。

(四)教办安全岗位责任

教办主任是本镇(街道)范围内校园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抓好辖区内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主要职责有:

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组织落实上级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专项目标任务。

2.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坚持将安全工作与教育业务、教育发展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考核验收。

4.组织制定辖区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落实辖区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

5.组织开展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辖区学校安全隐患,督促制定落实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整治、监控措施。

6.配备学校安全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经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辖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7.建立健全辖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观摩。

8.辖区学校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按规定启动预案,第一时间向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救援。

9.组织协调当地镇(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10.浒山、白沙路、古塘街道社区学院院长参照教办主任安全岗位职责管理辖区内的所属幼儿园。

(五)学校教职工的岗位职责

全市学校教职工安全岗位职责按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制订并落实,其中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教职工岗位安全职责参照《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执行。

五、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保障措施

1.实行办学资格安全审查制度。在审批设置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过程中,要将校园设施及周边安全情况作为基本条件。每年下达招生计划前对学校的安全条件进行检查,安全条件不合格的学校,必须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学校,暂停该校招生工作或减少该校的招生数量。情节严重的,勒令其停办整顿、取消办学资格。

2.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市教育局组织力量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切实督促学校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避免事故发生。市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3.强化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市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过程和结果双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班子和校长实绩的重要内容。

4.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幼儿园有关安全工作责任人因工作失职、渎职等造成的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均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学校工作意见篇6

一、办学宗旨

社区学校是各镇(街道、*工业区)利用本区辖区内各类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联合社会各种力量建立的面向社区全体公民从事非营利性社区教育活动,营造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创建和完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社区教育机构;是全面推进和完善学习型社区创建和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是为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供教育资源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要阵地。

二、工作职责

1、整合资源,构建开放教育平台。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协调各类教育机构及单位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工作。

2、满足需求,提供多元教育服务。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多样的教育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居民需求和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逐步形成地区特色和品牌。

3、加强研究,提升社区教育实效。积极参与市、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工作,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带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指导服务,带动社区教学点建设。加强对村、居委社区教学点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做好对教学点课程资源的配送服务工作,组织教学点间的学习交流,做到区域资源共享。

三、组织机构

1、各镇(街道、*工业区)要在学习型社区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应组织制订并完善区域学习型社区创建与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定期听取社区学校及有关部门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与社区教育活动的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协调有关部门整合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2、社区学校校长由各镇(街道、*工业区)分管领导担任。社区学校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校长经各镇(街道、*工业区)和区教育局协商确定人选,由区教育局任命,具体组织实施社区学校工作。

3、各村、居委要建立社区学校教学点,教学点负责人由各镇(街道、*工业区)确定。社区学校负责教学点各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四、队伍建设

1、社区学校要有一支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稳定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管理者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以精简、干练、高效为原则;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关注教育需求,体现服务功能到位;志愿者队伍建设要覆盖面广,关注个人价值在社会公益中的充分体现。

2、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进行社区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的指导与培训。教育工作者培训课时原则上参照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标准执行,同时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管理,培训方案由区社区学院制定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要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工作室,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优势。

3、社区学校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校长应符合相应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并列入区教育局校长管理、培训、考核范围。

五、业务管理

各社区学校要接受区社区学院的业务指导,积极参与区社区学院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

1、社区学校每年制定的教学、培训计划、课程方案等报区社区学院审核备案。

2、社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实效由区社区学院进行监管和评估,社区学校向区社区学院提出相关需求、建议和要求。

3、社区学校的有关科研项目归口区社区学院申报和管理,并纳入*区教育科研申报、评估、奖励系统。

六、工作保障

1、社区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及共享共用,形成能满足社区教育需要的教学行政用房、教学实训专用教室、图书阅览室、电脑房及其它满足社区教育需要的辅助教学设备设施。

学校工作意见篇7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坚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相结合,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培养和造就优秀青年人才相结合,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营造环境,为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从20**年起到20**到,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稳步推进”的要求,分步实施;今、明两年试点,然后扩大试点,力争5年左右时间,做到全省基本实现一村、一社区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三)制定实施方案。各市、县(市、区)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全省总体目标的要求和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

(四)认真组织开展招聘工作。各地一般应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招聘的具体对象、条件和方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开招聘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和就近、就地的原则,规范程序,严格把关,确保把各方面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欠发达地区、边远山区海岛等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对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可视情简化招聘程序,积极鼓励和吸引他们回家乡工作。招聘工作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组织,也可由市统一组织。招聘人选由村和社区选择,并报乡镇(街道)党委会讨论决定。招聘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至9月份进行。

(五)科学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适应情况,科学安排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原则上以安排助理职务为主,一般应考虑安排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书记、文书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适应、表现优秀的,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担任相应的职务。

(六)切实加强教育和管理。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所在乡镇(街道)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的内容各市应予统一。高校毕业生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后,实行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合格的,由乡镇(街道)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一般3年一签。在聘用期内,其人事关系、档案等统一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机构免费,其党、团组织关系应迁转至所在村和社区。在上岗前,要对新招聘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组织他们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与农村、社区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层工作方法。在工作期间,每年还要由县级人事部门牵头。组织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培训经费由县级财政承担。同时,要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要加强工作业绩考核。每年由县级人事部门组织乡镇(街道)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年度考核,根据其工作表现,分别确定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要按照合同规定予以解聘。

(七)妥善落实待遇和经费保障。市或县(市、区)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18号文件精神任务分解的通知》(浙委办发[2005]48号)的有关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统一的政策,落实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待遇。聘用期间,大专生的年总体收入一般应不低于当地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水平,本科生以上年总体收入应略高于这一水平。具体薪酬标准,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试用期间的薪酬,可由各地另行确定。对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好有关社会保障,按当地企业同类人员标准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

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薪酬、参保等所需费用,主要由县(市、区)、乡镇(街道)承担,其中设区市由市、区和乡镇(街道)分别承担,有条件的市也应对县(市、区)进行补助;有条件的村和社区也可适当负担一些。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按40%的比例给予补助。

(八)关心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工作单位要切实关心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安心农村和社区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强化激励,加强培养,使优秀高校毕业生成为县(市、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对在农村和社区工作2年以上,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的高校毕业生,要根据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通过法定程序使其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并及时推荐为乡镇(街道)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可推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人选。从2009年开始,全省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招考公务员应主要从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县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仍在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市级上公务员时实行加分,凡报考欠发达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加**分;报考其他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加5分。对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高校研究生时,可享受与参加志愿服务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同等优惠政策,考试总分可加**分。各地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由录用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工资待遇,并依据其在农村或社区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九)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社区基层。对3年后仍留在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逐步提高其收入待遇;对表现较好、年度考核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当地村、社区干部年终奖励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在村和社区工作一定年限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要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于已进入村和社区领导班子的高校毕业生,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安心基层工作,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加大培养力度,使其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合同期满后,到当地农村经济组织、企业工作,或承包当地的农业经济、科技项目,或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创办农业生产示范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创办其他企业以及自主创业等,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给予政策或其他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在基层更好的创业和发展。对愿意长期在村和社区工作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其户籍可以落在所在的县(市、区)或乡镇(街道)。3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4年起由乡镇(街道)统一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部分由县(市、区)、乡镇(街道)财政共同承担。

学校工作意见篇8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继续探索特校发展之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构建特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四有”意识,培养“残而有为”的“四有新人”,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而奋斗。

二、目标要求

1、办学条件

加快信息化建设,完成班班通计划,完善校园网络,管好用好信息化设备,服务于教育教学。积极向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申请,力争风雨活动场早日上马。多方筹集资金,为启智部添置感统训练器材。

2、师资队伍

(1)抓好继续教育

继续抓好提高学历进修工作,要提高学历进修的参考率和合格率。按规定参加校内外继续教育培训。

(2)落实基本功训练

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评比活动,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100%的青年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考核,继续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的效率。按规定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晋级考试和职称计算机考核,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和第二学历进修,以便更好地适应特殊教育。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提供机会让骨干教师优先参加各类培训,同时要上好示范课,带好新教师,发挥好骨干作用。落实和制订我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考核办法。

3、教育教学

学生无违法犯罪,品行优良率100%,德育考核力争三等奖。聋生文化素质合格率力争达95%,教学质量在大市特校中保持中等水平,力争上游。培智学生文化素质在原有基础上人人有进步,年年有提高。聋生体育成绩合格率在95%以上,达标率90%以上,优秀率20%以上,近视新发病率低于2%,在苏州市特校各项体育比赛中保持中等以上水平。加强启智班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康复水平。聋生人人会绘画,提高高年级部分学生的美术水平,人人会基本舞蹈。高年级学生学习1—2项劳动技能,低年级和培智班学生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加强聋儿语训工作,抓好语训班和聋教低年级的苗子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种竞赛和文章投稿,力争本学期有4篇学生作品(文章、书法、绘画)发表,在市以上各项竞赛中力争多获奖。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注重教科研结合,逐步构建群众性教育科研进行体系。力争有1~2篇教育,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业务技能比赛和组织文章选送,有更多的教师获奖。特色建设正式启动,要扩大训练面,提高实效。

三、工作要点

满足过去只能停步不前,追求进步才能向前发展。在未来几年中我们要瞄准创建部级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这一目标,苦练内功,负重奋进,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本学期的工作要点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当前吴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工程。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同样承担着教育和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任,同样承担着提高本地区国民人口素质服务的重任。今年是教育系统接受政风行风的一年,也是重抓师德师风的一年,要求教育系统的全体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接受评议和监督。全体教职工本着为学生着想,对家长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更高的水平服务于每个学生。

1、管理育人,发挥行政效能

领导班子成员是学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舵手。班子成员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带头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校,增强政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创新意识。班子成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学实践,成为教学标兵;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成为师德楷模;经常深入学生,解除身心困惑,成为育人先锋。我们的班子是一个年轻的集体,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学习,逐步成熟。班子内部要坦诚相见,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个人意见与集体决议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的关系,进一步弘扬团结、合作、奉献、求实的团队精神。各个部门是学校各项工作、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要努力把本部门的工作做好,要通过多反思、多实践、多探讨来提高实效。今后继续搞好一年一度的干部述职制以及民主测评工作,引进班子队伍考核机制。

2、教书育人,提高教学师能

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每位教师要以“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作为师德建设的座右铭,忠于教育事业,不断强化以德育人的观念。师德教育已摆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上下班制度、值班制度。每位教职工要以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在本职岗位上作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禁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发生,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评议和监督。全体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水平,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在解决工学矛盾的前提下,鼓励教师自愿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的业务培训继续要突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好:一是以课程改革为主的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学习相结合,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继续推动课程改革在特校的进程;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培训,100%的青年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考核,更重要的是要培训计算机的使用、管理、维护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教师独立解决基本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挥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功效。骨干教师是学校建设中的中坚力量,要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等方面起好带头作用。骨干教师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学习,加快专业发展。本学期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做的工作:一是为骨干教师多提供培训、观摩的机会,通过参加兄弟校教科研活动和选送教师去普校跟教等方式,将普教、特教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实践经验带入本校;二是开展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上好骨干教师课改示范课,确定骨干教师课堂展示周,以推动学校的课改工作;三是带好结对的教师,互相听课、评议,带动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服务育人,提高满意率

职工队伍是学校建设中的后勤保障力量,肩负着学生课堂外的所有事务。全体职工同志同样要努力学习政治,自觉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服务育人是校内职工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全体职工同志做学生的表率。职工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是在自己的岗位上给学生以关心和教育,做任何事情要从学生的安全角度考虑,把工作做到位。二是努力提高本职岗位上的业务本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学期职工人数减少的状况下,全体职工要把后勤上的大小事务一齐扛下来是必然的选择。希望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师生满意,让家长放心。不管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教师、职工,大家在同一所学校,工作岗位虽然不同,但我们的共同责任是服务,最终都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希望大家增强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同心同德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山雨欲来风满楼“,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山风早已吹来,今年有关编制管理的两个文件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站稳脚跟,顶起头上的一片天。

(二)增强全面育人观,提升教育水平

1、强化德育管理,发挥育人功能

我们继续要落实好德育的首位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以班集体创建为主线的德育工作模式。全体教职工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特别在当前的特校,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是教育学生“成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一是继续本着抓紧、抓细、抓实、抓好的德育工作原则,切切实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善做有心人,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妥善处理,特别要关注个别特殊学生的成长。二是团队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开展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三是全体教职工在值日时要认真履行一日常规要求,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要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不得有半点的马虎和松懈。四是要联系社区、家庭的教育力量,发挥教育合力功能。重视关工工作,关工小组要发挥老教师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力量,继续加强家校联系制度,沟通情感,达成教育共识。

2、狠抓教学管理,推进课程改革

(1)改革课堂教学,落实课改精神。

本学期是吴江实施课改的第二年,课程改革在我校正式启动半年。本学期要以推动特校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继续大胆实践,大胆探索。本学期的重点意见是:一是在上学期分年级段确立实践主题的基础上,要认准方向,坚持下去,积极实践,争取新突破。二是组织好骨干教师课改示范课,供全校教师观摩、探讨。三是教研组内上好研讨课。继续抓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我们要本着“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教学态度,继续抓好教学质量。要满足高年级有升学愿望学生的要求,注重培优辅导,同时更要落实好个别辅导工作和随读生的教学,中、低年级要实实在在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从而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较大的发展。

3、重视教科研工作,打造学校品牌

以教科为先导,构建办学特色是我们特校打造品牌的重要出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一是在完善科研网络的同时,要重过程管理,重课堂实践,认真实施两个苏州市级课题的管理,落实好阶段性工作。倡导全体教师将课题与课堂结合,深入实践,积极研讨,展示教科研成果。二是推行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抓主研究中“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特点,提倡写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加强督查,促进成长。三是提倡聋生笔谈,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提高聋生的语言水平历来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也是沟通社会的重要障碍。实践证明,坚持练笔不失为提高书面语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四是继续发挥学校语训优势,在实践与研究中提高语训效果。借鉴多年来较成功的语训教学经验,抓好有口语能力学生的语训工作,为他们将来的顺利回归打好基础。学校办学特色的构建是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从今年起,我们正式将工艺美术作为学校今后的特色来抓,工艺美术涵盖的内容很宽泛,上学期我们重点选择手工编结作为突破口进行实践。本学期要做的工作:一是继续在实践中寻找优势项目,实施师训计划;二是展示教师的假期作品,在校内初步营造特色氛围;三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尝试、实践,在聋生的几个兴趣小组中进行十字绣等编结训练,争取有新突破;四是扩大聋部师生参与面,期末各组拿出作品进行展示。我们的办学特色还在初试阶段,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多提建议,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凸现特色。

4、加强艺体卫劳工作,提升全面素质

艺术教育是我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的学生虽然存在着某一方面的障碍,但同样具有对美的追求,通过教育同样能提高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本学期艺术教育工作方面的重点:一是继续认真上好美术、律动、唱游等艺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艺术水平。二是继续认真抓好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特长,为苗子学生提供训练机会,期末提供相应作品。三是重视高年级的美术教育,为需升学学生开设学习小组,着重加强美术基本技能训练。体育工作继续要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放到重要位置。本学期工作重点:一是认真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坚持抓好两课两操,组织好体锻达标检测工作。二是按各年级段的教育要求,认真上好体育课,抓好运动队,积极参加相关比赛。三是组织开好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和广播操比赛,要早做准备,今年还要考虑启智部学生适合参加的运动项目。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拓宽就业门路,为学生自食其力打好基础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继续要按年级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一是坚持按计划开设好各年级的课程并做到人员、场地、内容落实;二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着重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在理发、缝纫、烹饪等方面的一技之长,提高实用技能。

5、加强启智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启智教育越来越成为我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办启智班是学校今后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今,启智部已有4个班级,30多名学生,针对现状启智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不同学生的训练目标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启智班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智力程度、原有状况、接受能力、学习需要都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我们不能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内容来对待他们。在现实条件下,实施分类教学并逐步实现按需供教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途径。要提高“人人有进步,年年有提高”的水平,本学期我们要做的工作:一是启智(1)班要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坚持以文化知识学习为主,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谋生的本领。其余各班在落实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侧重于加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康复水平。二是各学科在落实个别化教育和训练计划的同时,考虑到中、重度智障儿童的需要,重视专业课的设置,落实好系统的训练内容和相对稳定的师资,提高专业课程的训练实效。三是兼顾轻度智障学生的个别需要,尝试开设职业技能课,为他们的回归服务。四是经常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状况,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要让家长看到教师努力的过程。

6、加强信息化管理,发挥网络优势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管理的任务也与显突出。我校本学期起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计划,更换了学生机,添置了每两人一台的教师机,这些硬件设施的逐步到位,为推进我校的信息化工程提供了保障。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发挥使用效能。学校管理系统统一安装软件,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后,要将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课件借鉴到课堂教学中去。二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解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学期起实行校内信息技术考核机制,实行一学期一考核,以一学年的考核作为下学年拥有计算机使用权的重要依据。三是发挥网络在校内的管理、交流功能。要求35周岁以下教师人人参与学校主页制作,可以是部门主页,也可以是个人主页、班级主页,同时要建好校内交流的平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