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发展战略研究8篇

时间:2023-03-14 15:07:02

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战略研究篇1

对我国物流发展状况的正确评价,是我们制定目标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情况。

首先近年来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经济各界开始重视物流发展: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了"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会上吴邦国同志指出:"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物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后中央六个部委先后了一些文件,各省也都有相应的文件出台。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2001年6月中央六部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物流工作座谈会。很多省市把发展物流提到了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制定规划,加快发展。

再有物流政策法规环境有了初步改善: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始修订、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为物流发展创造条件。如物流企业准入、外资进入、融资贴息等。国家经贸委委托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于2002年7月完成了《我国物流发展政策研究》的研究报告,并以此为重要参考拟定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一政策将很快颁布。地方政府也在制定政策、法规,促进本地区物流发展;如用地政策、投资政策等。

第三是物流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如运输线路、港口、机场、各种货运设施等有了很大发展;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储设施等各地都有了一定发展;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如电信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都有了较快发展。

第四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开始把物流从主业中拨离出来,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做。如:海尔集团;青啤;小天鹅和中远国际货运在广州合租安泰达物流公司;上海联华。

第五物流企业有了较快发展:由运输、仓储和货代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大通空运、中邮物流、中储物流、中集物流等;新兴的专业物流企业,如宝供物流、大田物流、大连锦程物流;国外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DHL等;IT企业开始介入物流,如IBM、快步易杰、杰合伟业等。

第六物流信息化开始起步:不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信息化在行业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七物流技术开发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真空搬运机、数码化拣货系统、自动识别技术、GPS自动定位系统等。

第八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正在形成:除了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外,注册物流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在中国出现。由国家计委批准,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签署协议,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权威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一年来,已培训认证近千人。2003年又再次引进了美国运输与物流学会(AST&L)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不看到,和发达国家物流相比,我们的物流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物流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要求;缺少一个宏观的管理协调机构;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发展和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物流需求市场亟待开发;物流企业服务供应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所以相对于国外物流水平而言,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评价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1、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国外环境。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仅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更多数量的流动,同时企业间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中国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这一趋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科技进步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带来新的产品、新的产业的不断涌现,不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要求加快生产与供应,以及对订单处理的市场快速反应,要求我国物流系统与之适应;随着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工业化、后工业化地区范围扩大,人们的富裕程度提高,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个性化需求加强,大规模"量体裁衣"式生产方式涌现,要求高质量的物流系统为之服务;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不仅要求节约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要求更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上述要求和降低物流费用;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物流管理实现高效全球范围的运作提供了可能性。

2、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对我国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求物流发展与之适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中国加入WTO,需要物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要求物流与之同步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大量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入农村,大量的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要求物流系统作为支撑;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相应的物流系统为之服务。

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1、物流需求预测的目的:为确定物流服务供应系统所需能力以及建设规模提供依据,包括:物流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运作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物流企业及相应物流作业环节服务企业、物流人才等。

2、物流需求的内容:物流的需求包括物流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部分。

物流的数量需求:即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的"物"的流动的数量需求,可以以重量指标如吨、TEU等表示,也可以以"物"的流动的价值量表示。对于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港站、运输线路等)来说,由于满足按物流的管理技术管理的物的流动量,必须满足全社会总的物的流动量的需求,因此,要预测全社会运输需求:如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等等,以吨和TEU表示;对于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要预测用物流管理技术管理的物资量,以吨和TEU表示。对于仓储设施来说,要预测全社会仓储量;对于物流信息基础设施来说,要预测全社会信息量;对于物流企业供应能力,预测用物流技术管理的物流量,而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供应能力,如运输、仓储等企业,应满足全社会物资流动存储的需求,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换装量、仓储量等等。

物流的质量需求。即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的"物"的流动的质量需求,可以以表示物流管理水平的特征和指标表示。如供应链管理的状况等。

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运输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前就有过,但是物流的战略目标以前没有做过。而对物流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就会对物流的战略目标有所不同。

1、战略目标的内涵--对物流的三种提法和三种不同的战略目标:

(1)物流是一个产业,它的目标是如何把产业做大,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增加值。

(2)物流是一个服务供应系统,它的目标是提供的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全社会物流需求的程度。

(3)物流是一种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它的目标是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全社会"物"的流动的状况。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全社会"物"的流动的状况。

2、制定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要与我国经济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布署相适应;既要考虑跨越式发展,又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3、战略目标的设计:战略目标选择的思路框架,包含三方面状况的影响;物流服务供应系统的状况;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企业及物流作业环节供应商的状况。

物流需求状况、政策法规环境及政府的作用,在三者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全社会"物"的流动的管理状况,最后选择战略目标。

关于战略目标的设计共设计了三个方案:基准目标、高目标(即提前实现)、低目标(即推迟实现)。其中基准目标是:到2010年,在目前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全社会将有较多?quot;物"的流动,按物流的理念和物流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物流服务供应能力和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物流的运作初步和国际接轨,我国的物流费用由目前的16.9%降低至12-13%。到2020年,在2010年已实现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水平相衔接,即大部份"物"的流动由较高服务质量的、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供应系统提供服务。在这种状况下,我国的物流占GDP的比重降为10%-12%左右,有可能接近国际上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

4、战略目标的选择:选择的方法--主要因素分析法;决定发展战略目标因素的分析;物流技术装备因素等。

中国物流发展战略建设的重点

物流发展战略建设的主要内容:未来20年,实现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物流服务供应系统的发展情况;物流需求的发展情况;政策法规环境及政府作用--引导、扶持、协调、监督的实施情况。

首先要加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思想为继续加快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要和经济布局相适应、要满足物流需求的通达性、通畅性、快捷性、方便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主要建设内容:运输通道的建设(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港口、机场等);物流节点内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的联结设备、换装设备;各种运输方式和各物流运作地点的联结设施;城市内配送道路体系。

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经济、运输布局相适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满足物流运作需求。建设的主要内容: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库等物流作业场所的建设。

其次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供应商、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与物流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还需要建设好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的汇集地和物流作业的集中地。它布局的是否正确对保证物流高效、低费用的通畅运作有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节点的分类可按在全国的作用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区性的;按物资流动境内外的特征分:国际性的、国内性的。

对我国各类物流节点的布局建议方案如下:全国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青岛、大连:地区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营口、烟台、连云港、宁波、温州、厦门、福州、汕头、珠海、湛江、防城。

对于国际性物流汇集不多的以国内物流为主的节点,布局方案为:全国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沈阳、郑州、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

区域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哈尔滨、长春、太原、石家庄、济南、南京、徐州、杭州、南昌、长沙、南宁、柳州、贵阳、昆明、乌鲁木齐、包头。

还要不断提高认识,扩大物流需求:加快扩大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加快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物流需求、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的物流需求、继续研究跨国企业物流需求的变化。提高中国的物流建设,不但要加快物流基础的设建设,还要提高认识,扩大物流的需求。这一点也很重要。

当然也要实现物流企业跨越式发展:物流企业群体建设的目标及内容--根据物流需求的预测和我国物流发展的进程,在5-10年的时间内,力争使我国物流企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即努力建成一个由各种所有制企业组成的、承担国际或国内物流服务的、大中小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配套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先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基本满足我国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群体。

加强物流企业群体战略性建设这一占也很重要:加快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建设、加快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建设、鼓励扶持民营物流企业的成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外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强对物流各作业环节(包装、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服务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包括结构、服务质量、技术装备等。

关于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的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政府也正在加快物流行业的法规法律体系的建设。

实现战略目标的政策措施建议

1、全社会要继续提高对发展物流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大举措;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2、明确政府在发展物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努力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消除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为发展物流创造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良好的体制环境。

3、建设有利于物流发展与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市场准入方面:简化市场准入和各种经营权的审批、税收方面:降低税赋,避免重复征税,允许建立统一的利润中心、物流用地方面:明确用地性质,降低土地使用税费、车辆通行管理方面:增加城市货车通行数量,加强车辆的管理,提供运输方便、海关、检验方面:加快通关速度、制定有利于对外合资合作的政策。

4、在投融资上给予扶持:财政贴息、减少建设中的配套费用等。

5、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物流技术标准:各种机械装备、专用工具、设施、托盘、货架、条形码等;物流工作标准:包装、装卸、运输等各类工作标准;物流专业单位标准:核算和统计标准等。

6、加快物流人才的培育:学历教育、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在职人员的培训、跟班培训等。

7、加快物流技术装备工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工业的水平。

8、加强物流研发的建设:增加研发费用、组织研发队伍、选好研发重点。

发展战略研究篇2

关键词:顺丰快递;SWOT分析;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E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97-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顺丰快递公司于1993年成立,到目前年营业额在几十个亿且日收件量约200万上下,票值25元,在业内排行绝对前列。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内民营快递业的巨头代表――顺丰快递公司,就如何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行业中争得一席之地,如何做强做大,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这一课题的研究也为其他民营快递企业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顺丰快递现状

2.1 顺丰快递简介

顺丰快递(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3月27日在广东顺德成立。截至2010年,顺丰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拥有3个分拨中心、近100个中转场以及2000多个营业网点。成为中国速递行业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顺丰不断融入资金,加强对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和硬件的投资。积极研发和开发高科技信息技术和设备,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快递网络的不断优化,实现了快件的高速流转,并且加强了对全环节的信息监控、查询、跟踪及资源调度工作。快递网络越来越优化,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并且有迹可循。在整个快递业行业中,客户服务满意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顺丰与客户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度。

2.2 顺丰快递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

2.2.1 顺丰快递公司优势与劣势

①优势。品牌优势。现在国内市场上除了EMS和四大国际巨头外,顺丰快递公司在民营快递公司中排名第一。速度优势。快递要的就是速度,必须把速度放在第一位。顺丰的优势就在“快”上,一般比其他民营快递快20%左右。灵活经营。相比EMS显得更加灵活,两班制的工作模式保障了顺丰快递公司的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让客户的邮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中转派送。先进的技术装备。顺丰快递不但有先进的设施设备等硬件,还有先进的软件系统。其中软件系统有客户服务网络系统、公司营运系统、工单系统网络系统、HHT手持终端网络系统等。②劣势。a网络布局还不完善。顺丰快递公司网点约有两千多,覆盖全国32个省的900多个县,相对EMS和外资快递巨头来说,顺丰快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对来说,顺丰快递的网络建设尚不健全,很多偏远和较不发达的地区都没有覆盖,这也大大减少了顺丰的发展机会。b单一的融资渠道。顺丰公司一直坚守步步为营的发展战略,追求稳定,其盈利的利润大多投资到新网点的建设中,但是此举也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顺丰扩大规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的是银行贷款和经营收入。c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因为快递业的特点,对从业人员要求不高加上廉价劳动力市场充足,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对人员管理松散,人员流动性大,顺丰人员学历情况,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员工学历属于高中或中专层次,大学学历的员工占总数三分之一不到。d单一的产品结构和市场开发不全面。顺丰快递公司一直以来在国内做的产品都是国内的中高端产品,价格相对偏高,虽然一定程度避开了具有高端产品外资快递公司和从事低端产品的小快递公司,能够占据一定市场,但由于没有全面的开发市场,使公司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限制。

2.2.2 顺丰快递公司的机会与威胁

①顺丰快递公司机会。a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GDP增长保持在10%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GDP和快递业保持正相关关系,民营快递业受外贸的正面影响,市场前景一片大好。b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给快递企业带来新的机会。据中国快递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网购已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网购的最终需要实物的配送来实现,这给快递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c目前外资快递巨头虽已在我国立足,但仍处于投资阶段,还没有全面运营国内快递业务。顺丰快递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学习、加快发展、缩小差距。②顺丰快递公司威胁。a我国加入WTO后,按照有关协议,外国企业是允许在国内设立独资子公司的,2005年,我国快递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快递业务受到外资快递公司的威胁。四大快递公司不断投资着自己的运转中心,迅速占据国内业务市场。b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国内的快递市场当前是国际快递巨头、中国邮政和民营企业并存,三者之间相互竞争,民营企业内部之间也存在激烈竞争,加之前两者在资本和市场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民营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3 顺丰实施其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3.1 公司层战略的保障建议

在公司层战略上,可以采取并购和联盟战略。为保证并购战略实施,应对外资快递巨头挑战,顺丰快递可以与其他民营快递横向并购,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扩大市场,增强实力;纵向并购上,顺丰快递可以与航空企业合并,这样比起自己购买飞机,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来说不但会降低成本,还会省去很多问题带来的麻烦。

为保证战略联盟的实施,可以与相对有实力的民营快递公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能够利用对方的网络资源,以最小成本扩大市场网络是快递运营的中坚力量,掌握了快递企业的动态脉搏。建议顺丰可以继续更广更深的与第三方网络渠道合作。如与连锁超市、便利店合作,不但可实现网络扩大,成本降低,而且能扩大市场份额。然而,这些合作绝对不能满足顺丰这一快递企业巨头,真正掌握了渠道资源的源头才是该企业的最庞大的目标。

3.2 业务层战略的保障建议

顺丰速运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市场设计出不同的产品,而且要更细化产品,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其中公司推出的隔日达在华南区取得了成功,占据了绝大的市场份额,推出的当日达经济型产品争取到了一部分中低端市场。本文建议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开发新的产品,如“晨到”,“午到”系列产品等。使得客户在顺丰速运公司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样就能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也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

3.3 职能层战略的保障建议

职能层战略主要是人力资源方面,为保障顺丰快递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应采用以下措施。

①为追求上进的员工提供不断发展的平台,帮助员工实现和提升自身价值。顺丰快递为员工提供学习和职业发展平台。顺丰的内部信息办公系统十分完善,该系统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们更加能与公司共同进步;企业文化与制度培训、管理培训、专业培训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对企业深入了解。②能力为先,公开透明的用人机制,同时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顺丰员工绩效管理以工作业绩为基础,根据岗位性质特征分别采取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考核。总部一年一度对各分公司经理进行干部考核,由高层考评其一年的工作绩效。上级根据被考核人业绩和个人表现等情况对其全面评价,确定绩效等级。③培养具有传统特色的企业员工价值观。由于快递企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层次不齐,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必然的冲突。但是,任何一名员工都代表着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改善这些矛盾又是毋庸置疑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顺丰建设了其公司独特的人才观:德才兼备、品德优先、共同成长。

4 结语

本文将顺丰快递公司作为我国民营速递企业的一个颖荆进行了浅层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快递业和顺丰快递公司的现状,接着综合内外部因素对顺丰快递公司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公司的公司层、业务层和职能层综合提出发展战略建议。希望顺丰快递公司能借鉴本文的战略建议,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中国最好的速运公司。

参 考 文 献

[1] 齐捧虎.企业竞争优势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

发展战略研究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发展战略;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信息发展;人才兴企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4-018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4.089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市场化运作已有一段历史,这为电力企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电力行业依然存在的垄断性特征,使其更容易获得电力市场竞争平台上的优势。目前电力企业与以往相比已更加关注服务、成本和效益,也提高了对市场环境的敏感度,能针对电力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甚至是表现出战略性的行为。但是,电力行业宏观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在产业结构、消费方式、技术手段等动态因素的影响下,能源体系急需调整和改善,加上电力需求增长所产生的供需压力,给电力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形势和挑战。因此,电力企业若要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保持目前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基于电力行业新形势科学制定电力企业发展战略,使其成为有理想、有追求、负责任、绿色环保的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电力企业。为保障以上总体目标实现,笔者认为应该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绿色发电等个层面去开展和实施发展

战略。

1 安全生产战略

电力企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也是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内容之一,电力企业必须持续性的加大安全生产管理投入,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树立全员性的安全生产意识。首先,落实安全生产。电力企业应以落实安全生产为核心,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执行、真抓实干、严格管理、奖惩并举,从而杜绝电力生产人身事故、火灾事故、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其次,实施保障措施。系统性的保障措施也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电力企业应创建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分清管理环节职责,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做到全员共同参与安全生产,并将安全生产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从而提高全员意识和素质。同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综合治理工作,彻底消除基建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而且在基建过程中要处理好工程进度与安全建设之间的关系,决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而降低安全管理标准。另外,要建立纳入生产区域一切工作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做到统一调度和协调,从而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落实。

2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宏观上,电力企业应以人才建设和技术研发为核心,以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为重点,以重大前沿技术的创新为引领,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建设“低碳环保、技术领先、国内外一流电力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微观上,为了满足能源生产可持续发展要求,未来电力技术研发创新应以洁净生产、高效储存、快速传输、合理分配为主导发展方向,如分布式电源、集成化电力设备、交流输电(FACTS)、智能配电系统(FRIENDS)、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PFBC-CC)和燃煤磁流体发电等,这些都应该是电力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重点。除此之外,技术研究成果的生产转化也尤为重要,只有将所开发技术应用电能生产,才能成为电力企业的有效竞争力。

3 绿色发电战略

目前,绿色发电已被电力企业提到了战略高度,电力企业应以高品质发电为基点,以绿色发电和高效清洁零排放发电为主线,综合利用能源,推动低碳发展,塑造世界一流绿色发电企业。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可采取以下具体可实施的措施:首先,统筹兼顾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展能耗诊断工作,加快环保技术研发,优化升级在役机组的能耗、烟气、废水等指标,从而推进在役机组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的实现。其次,完善绿色发电管理体系及技术标准,制定环境安全评价细则,并将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完善的节能环保奖惩制度强化节能环保措施的实施,从而加快绿色发电计划的完成。

4 信息发展战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只能强化,不可偏失。电力企业必须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和经营优化为宗旨,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多个层面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在技术层面,基于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有规划地对现有的电力生产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或改造,加快各种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变电站技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智能型配电自动化技术、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等。在业务层面,构建覆盖电力企业主要业务甚至是全业务领域的业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操作层的核心业务系统、管理层的ERP信息系统和决策层的数据及决策支持系统。并以信息化系统功能的持续优化和不断应用为目标,引进国内外先进应用软件及管理理念,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推动经营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入契合,从而促进生产及管理信息整体水平的提高。另外,为了保障信息化系统功效的全面发挥,应以岗位培训为契机,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和业务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5 人才兴企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已成为人才竞争,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人才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只会愈发重要。因此,电力企业应坚持科学人才观,追求劳动组织的精干高效和人工成本的两高一低,从而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力和价值创造力。在人才建设方面,电力企业应针对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党建人才的差异性,推出详细的人才建设计划,特别是重点领域的人才应着力培养。在机制构建方面,划分岗位职责,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配置机制;突出岗位价值,优化薪酬管理机制和人才配套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开展人才工作战略性研究,定期统计人才,持续不断地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同时注重人才的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开展不同类型的业务培训,全员还要注意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训。另外,加强培养对象的人文关怀和个人发展,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注重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从而激发人才正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6 企业文化战略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进步的标志,还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目前电力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企业文化基础,为了形成更先进、健全的企业文化体系,在电力企业今后的战略发展中,应全面推进体现电力企业特征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企业、员工共同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首先应建立既体现电力企业战略,又代表员工心声特色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凝聚人心、变革管理、规范行为,塑造电力企业品牌文化。其次应整合文化资源、提炼文化理念、培育团队精神,使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电力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从而发挥企业文化的保障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电力企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做到与企业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和谐发展。

7 结语

电力企业战略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全面推进、循序渐进,以维持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基准,并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邬江.国华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发展战略研究篇4

关键词:大庆油田 发展战略 战略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型战略作为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地位的战略选择,逐渐得到国内外企业的重视。大庆油田作为我国特大型石油企业,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代表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发展战略研究相对滞后,己经影响到油田的持续稳产和健康发展。实施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是21世纪大庆油田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庆油田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国家需要原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原油,员工稳定需要原油。作为中国石油棋盘里的一颗重要棋子,大庆油田承担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大庆油田的“硬稳定”极具战略意义。

1.1加强大庆油田战略管理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石油企业经过改制上市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以求得自身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无论是自身的发展还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都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庆油田也必须通过加强战略管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2 加强大庆油田战略管理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03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7.5%,2009年突破50%大关,达到51.3%。从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日益增大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系数。中国石油公司的国有性质和在国内石油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决定了他们必须承担保障国家石油安全责任。作为中国最大油田的大庆油田,加强自身战略管理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3加强大庆油田战略管理是履行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等基本功能,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形势下,石油企业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2.建立科学合理的战略体系

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的谋划,其根本目的是构建企业竞争的优势。大庆油田发展总体战略的确定是基于大庆油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全面评估和客观分析。

2.1资源储备战略

资源是大庆油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升公司价值的基本保障。油气勘探开发的突破将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勘探工作要开拓创新,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后备储量。依靠勘探观念、方法、技术、管理的不断创新,通过实施战略勘探,向“低、深、难”领域进军;实施精细勘探,把老探区工作做深做细,向已勘探过的领域、层位和老探井要储量;实施综合勘探,实现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突出预探,重在发现,择优探明,注重效益;开发工作要发展新技术,提高采收率。要勇于挑战极限,进军世界油田开发,精细挖潜,提高效益。要继续按照“发展稳油控水技术,加快三采研究步伐,深化油藏地质研究,优化规划方案设计,加强油田科学管理,提高开发总体效益”的要求,正确处理聚驱与水驱的关系,合理安排聚驱规模,完善水驱配套技术,发展开采储备技术,进一步提高己动用地质储量的最终采收率,提高己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的动用程度。努力形成油田开发主体配套技术系列,为谋求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资源基础。天然气产业化工作要立足21世纪的能源需求,搞好天然气的综合开发利用。

2.2“走出去”战略

油气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油气资源的国际性。跨国石油公司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全球化经济战略,通过实行“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石油资源。油田内部市场逐步萎缩的态势己不可逆转。大庆油田要解放思想,未雨绸缪,立足油田服务,加快外部拓展步伐,逐步实施国际化经营,及早推动企业走上一条更加宽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国际化经营,必须尽早打开眼界,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及早地加入到国际经济运行的主流中,自觉地站在全球的视野来重新考虑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资源配置,从国际化经营的高度来确定市场战略。目前,海外发展战略己成为大庆油田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油田做到了既向大地要石油,又向市场要空间。大庆油田公司把大庆旗帜插到了世界石油战场。成功收购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的3个开发区块,实现了海外独立勘探开发油气田的新突破。2005年6月,就在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45周年之际,首车“洋油”也开始运抵大庆。随着进口俄油经营权的获取,年接卸1200万吨的进口原油中转基地的建成,大庆油田公司成功地实现了由单纯油气生产型企业向生产贸易型企业的转变,为国家能源供给多元化战略提供了强大支撑,大大增强了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能力。

2.3低成本战略

石油市场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成本的竞争,谁的原油成本低廉,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强势地位。要建立起油田目标成本与灵敏的市场信息相关联的预警机制,及时迅速地获取国际石油市场当期的目标成本信息,建立起自己的成本控制模型。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按照两级预算目标管理、五级费用指标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全过程控制,形成一套油田公司、采油厂、工区三级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预算编制程序。预算指标纵横分解,成本指标按费用要素分解,重点单项费用切块到职能部门包干管理,总成本费用分解到工区、站点、单井。要改变将成本控制局限于操作成本的狭隘认识,建立全责制的降本机制,按照要素法配置成本,引入成本定额管理机制,从资源、设备、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这些源头抓起,切实将储量发现成本、资本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全面降下来。

2.4科技创新战略

石油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力度是石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加强行业内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纵观大庆油田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石油科技的发展史和创新史。据了解,长垣地区,原来探明的各级储量是20亿吨,通过技术的创新,储量已增加到了40亿吨!在“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创建百年油田最生生不息的血液。

发展战略研究篇5

Zhang Haiying

(Qinhuangdao Gas Corporation,Qinhuangdao 066000,China)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文章介绍了我国品牌战略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Abstract: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deepening, and the brand strategy has become the talisman that the well-known companies can succeed in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brand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implement brand strategy for China's enterprises.

关键词:品牌战略 发展战略 品牌

Key words: brand strategy;development strategy;brand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015-01

0引言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在整个竞争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未来竞争中,企业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品牌战略,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如何,获得市场的认可才是检验品牌战略运用是否恰当的根本标准。正确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在不断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我国政府也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出台了多项措施,不断强化知名品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加快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1我国品牌战略发展现状

1.1 品牌战略在我国已成功起步,但一些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意识淡薄在我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赴阶段,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许多企业领导者一说起品牌,认为创立品牌就是多注册几个商标,多开发几个产品,而没有看到品牌深层意义上的含义。有的企业虽然知道一个好的品牌会带来高额的附加值,但由于品牌战略理论缺乏,或囿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限制了企业的品牌建设之路。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从整个国内企业来说,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处于意识阶段。

1.2 品牌价值及附加值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低端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造成国产品牌附加值低,国际认可度不高。很多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进行品牌管理,但很少能够考虑品牌的建设和维持,更缺乏专门的品牌战略。成功的品牌形象塑造不仅是企业品牌战略自身的事情,它要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很多企业的定位目标主题经常求新求变,急功近利,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与国内外环境,倾向于使用一些短期效果好、但损害品牌长远价值的措施,不能把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定位、品牌的延伸范围等敖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远景中;即使曾经牛气冲天的秦池、爱多、巨人等国内民族品牌,也只是昙花一现。

1.3 品牌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但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国不少名牌在海外被其他企业抢注,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损失,阻碍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致使一些企业放弃多年苦心经营并赖以生存的品牌,失去了向海外进行品牌国际化的优势。

2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必须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品牌战略。

2.1 树立现代品牌战略意识,选准市场,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企业的经营者,要不断学习现代商业知识,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在制定品牌战略时,一定要依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开展调研,通过市场调查,将总体市场细分出适合自己产品特色、能提供有效服务、能发挥资源优势且规模适宜、前景看好的目标市场,确定合理的产品组合宽度、深度和关联度,并依据目标消费群体的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品牌,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2.2 对已有品牌加大保护力度,不断维护提升品质,实行品牌联合企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已的产品品牌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注册登记自己的商标,以防止别人恶意抢注,要有法律意识,善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采取必要的注册防卫策略,如品牌的延伸注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等。企业品牌的维护,应以产品品质的提高为基础。企业品牌创建后,产品的销量会大幅度的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会不断变化,企业还可以根据时代的进步和新产品发展的趋势,引导目标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提升产品品质。没有品质的保证,只会砸掉企业的品牌。提高产品品质的关键,是在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使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3 运作资本经营,实行品牌联合,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首先企业通过开发新品,并在取得市场认同的情况下,投靠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巨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及管理和营销方面人才济济等优势,将新品牌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消费的多层面上推出去获取更大收益;其次为了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企业通过运作资本经营即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更快捷地占有市场获取收益。买了一个好的有市场的商品品牌,就等于买到了一个好的市场。第三联合品牌是指分属不同企业的两个或多个品牌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企业可以减少在瞄准新市场时必要的大量投资,还可以为品牌赢得更多曝光率、降低风险、加速投资回报、进行价格-利润最大化,以及提供和市场交流的全新方式,实现企业的双赢。第四品牌战略经营的本身就是一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使开发的品牌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实施品牌战略中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品牌战略的成熟,品牌竞争将市场经济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市场必将是名牌的天下。品牌不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锐利武器,也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一项指标。我国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独特品牌,才能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竞争力逐渐加剧的今天才能站得住脚。未来我国企业将参予更广泛的国际竞争,我国的市场环境也将进一步优化,本土品牌必将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艳,王二院.名牌战略及实施[J].商业研究,2000,(3).

[2]李芳.名牌战略与创新[J].中国名牌,2000,(9).

[4]孙伯良.企业战略管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郝继伟.民族企业品牌战略与企业运作探讨.企业活力[J].2006,(10).

发展战略研究篇6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154-02

民营经济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余年间,不仅为扩大劳动力就业和增加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近些年来,民营经济这种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形态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下滑。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便愈益迫切。

一、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一)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也叫私营经济模式,是以家庭工业为支撑,以专业市场为纽带的模式。温州民营经济有三个特点,即起点低,自发性强,活力无穷。起点低指它全部是个体户、家庭工业起步,自行积累,开始时甚至假冒伪劣盛行,但经过整顿和加强管理以后,就很快转为企业化经营阶段,以质量、品种取胜;自发性强,指它开始时并不是政府有意引导的,完全是一种“谋生与逐利”的驱动,因而一开始就围着市场转,市场需要什么搞什么;所谓活力无穷,指它产权清晰,动力机制特别强,又彻底面向市场,注意技术开发,紧跟世界潮流。

目前,温州的民营经济正在走向股份合作和集团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家家有产业,城乡无失业的经济局面。有经济学家对“温州模式”作出了新的概括:多元产权+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城镇集聚+政府引导。

(二)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也叫民营经济模式。它的前身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过热时高投入、高速度出现的集体经济。这种模式开始时还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以社区组织为主体创办乡镇企业,因此,它比温州模式起点要高,主要是调动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积极性,能较快实现规模效益,共同富裕的要求。但它又不在体制内运行,同样是围着市场转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当市场上物资紧缺的时候,它很有活力,能够无限扩张,国家的控制对它并没有什么效力。但是,随着供求状况的根本好转,其产权模糊的弱点暴露出来了。近年来,苏南地区已经重新选择了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对乡镇企业进行了制度变革,主要是把一些亏损的小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或租赁、承包给个人经营,或改为股份合作制,使很多企业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三)青浦模式

青浦模式也可称为富民模式。这是有别于前两种民营经济发展道路的、适合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模式。青浦原是上海西郊一个县。从1992年起,该县率先建立起“富民经济开发区”,由此推广开来,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面向低积累的投资者,共建立了35个小区,民营企业达2.4万户,实现了资本扩张。青浦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出面组织,划定一定区域,提供配套服务,建设厂房和一些基础设施,吸引上海市和外地的民营企业家来这里投资办厂、设店。上海市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正是依靠了“民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青浦模式特点有三:起点高,发展快,效益好。同时,“青浦模式”也开创了一个大城市成功发展民营经济的先河,提供了一个在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好模式和好经验。

如果按照模式产生的根源来概括,“苏南模式”为集体企业转制型,“温州模式”为个体自发型,“青浦模式”为开发区导向型。这三个模式在全国具有普遍性。至于适用程度和操作方式还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尝试。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集团化战略

首先,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目前,民营经济已进入通过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科技革命带来的种种挑战,民营企业必须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改变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状况,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实现由低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产品,向高档次、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的转化,尽快改变小而弱、小而散的状况,提高规模水平,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其次,注重抓好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低成本扩张迅速做大做强,符合组建企业集团的,要尽快组建集团。对规模小、厂点多、分散经营,而且在局部市场占有很大份额的一些行业,要扶持他们联合起来,组建行业协会,以便统一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统一签订合同,通过协调互补,发挥集中和分散两个优势。

(二)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经营目标是基于各产业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能拓展到现有产业之外并得到充分利用。各产业之间的资源与优势共享体现在企业品牌、现成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市场运作等方面,企业可以把其在品牌、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拓展到其他经营产业,以规模经济降低多元化经营的成本。

通过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使得企业不可能仅凭有限领域内的服务和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客户更需要企业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开展其核心领域以外的产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提供多元化的一揽子服务,最终加强其核心竞争力。这个以突出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战略目标强调企业从内外搜寻、获取稀缺的资源以支撑其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不仅获得了稀缺资源,而且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将稀缺资源置于企业的直接控制之下,从而更好地保证核心竞争战略的实施。

(三)融资战略

民营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民间高利贷,筹资成本很高。应该采取政策性支持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信用融资、担保融资、基金融资等手段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融资途径。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项目融资方式。

1.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集中力量办大事。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多种形式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将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可以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在社会上公开招标招股,投标或入股者无论属于何种经济成分,都可以吸纳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自己的项目资本金或股本金。

2.“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重庆市推出了“扩大特许经营权为质押的贷款”模式,对预期有收益比较稳定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允许以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收费权和收益权为质押权益,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

3.“四自模式”。浙江省义乌市投资9 000万元的“义金公路”,就是民营企业通过“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还贷、自行收费”的“四自”方法建设的。

(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能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数量充足的企业家队伍,不仅关系到单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关系到体制转换效率和总体改革的进程。民营经济理应成为培育企业家的沃土。可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是在困难的环境中,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洗礼,才得以脱颖而出的。

当前,民营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完成从“小、散、低”向“集团化、高科技、外向型”的转变。因此,以创新为重点,以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为重点,以推进民营经济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为目的,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便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人才开发和职业培训,推动专家和企业的对接,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为民营经济造就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职业经理人队伍。

总之,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想做好要付出巨大努力。政府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实施此事,并且邀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介入,开展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研究和获取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民营经济组织的发展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魏纪林,李序南,等.我国国有民营科技企业架构重组模式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6):48.

[2] 王善明.私营企业管理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N].北京科技报,2002-02-27.

[3] 王亚平.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政策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2000,(3):57.

发展战略研究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政府调控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特点

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

迈克尔・波特将新兴产业定义为新建立的或是重塑型的产业,其出现的原因包括科技创新、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新的顾客需求,或是因为经济与社会上的改变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服务具备有开创新事业的机会。新兴产业是处于产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产业(Low and Abrahamson,1997;Van de Ven和Garud,1989)。也就是说,新兴产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在产业发展周期的暂时阶段(McGahan等,2004),这个阶段可长可短。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1.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1)战略性。与一般的产业定位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2)创新性。新兴产业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又能有较大的突破,一旦突破了瓶颈,就会拓展已有的发展空间,从而带来经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市场需求的不确定。一是体现在由供给带动需求,而不是需求拉动供给。二是价格高。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价格更高,因此,在产品的导入期需要政府财政补贴及支持。三是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一些行业虽然不是很小,但其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在国际市场竞争仍处于劣势;同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严重依赖“中国制造”路径,突出表现在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缺少探索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精神,这对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极为不利的。另外,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三方面: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市场发展不成熟;相应的产业配套程度不佳;新兴技术关键原材料和元器件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

3.1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与现有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别在于,其不再是成熟技术与现有产业的融合,而是现代科技前沿成果与产业的融合。实质上来看,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兴产业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每一次新的产业都是由新的技术推动和催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子技术的突破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使整个人类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随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催生了信息产业,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尤其要将核心技术的突破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技术是产业更替的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革命的支撑才能得以快速发展。Krugman(1979)构建的“南北贸易模型”认为世界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有不间断的技术创新及技术转移两个方面,发达国家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走向动态均衡的基本条件,否则将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失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革命主导者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和演变。

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发展的前沿性、技术更新快且对整个行业时常具有颠覆性的影响。这种新旧技术更替过程,很有可能淘汰旧生产线甚至原有相应的整个产业链,原来投资的设施也将面临着重组,因此,风险一直伴随着技术替换的全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基本支撑点来源于科技创新及其核心技术的突破,因此,可持续创新的研发实力是其高成长性、高回报率的前提。任何缺少这样雄厚的研发基础和强大的创新能力都很难在新兴行业中长期生存,这意味着企业在新兴产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于可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只有在成长性强的产业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推动国内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深刻变革,从而找到新兴产业生长点的突破点,只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新兴产业的成长最后的“救命草”。

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新兴产业,可以对引进技术的项目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在平稳中过渡,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有意识地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经验和培育相应的市场,通过试点可以锻炼自身队伍的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含量,最终获得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和取得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对于国外技术的态度,从引进到提升,从模仿到自身创新,只有经过这两方面的转变,才可以增强本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本国起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样地,这样的转变也必然要注重企业团队的自主研发能力及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产业链环节的上下延伸,从而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3.2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我国错过了全球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好机遇,目前还处在工业化进程中,还在追赶发达国家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因此,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结合全球最新发展趋势,从本国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计划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台的技术开发和发展计划主要有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并且在这些方面给予了较大幅度的优惠扶持。我国政府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计划中除了要顺应全球新技术开发的趋势之外,还需要需要认清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计划政策。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详见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数量上来说,我国政府确定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多,但是,我国政府在开发新兴产业中要有重点地选择开发,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数量,不可盲目地、全面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战略。

(二)根据新兴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

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一样,新兴产业也要经历导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新兴产业是以传统的成熟产业技术为基础的,因此,新兴产业的起点水平较高。同时,由于新兴产业技术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失败的风险相应地也比较大,这也就相应的会推迟社会资本和科技要素进入该行业的时间,从而使新兴产业的导入期要长于传统产业。在市场方面,传统产业面向的是当前市场,市场潜力较小;新兴产业面向的是未来大的市场时,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新兴产业相对传统产业会存在更长的成长期和成熟期。

我国政府有必要根据新兴产业发展所处不同的阶段制定出需要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在导入期,政府可以采取激励性应当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鼓励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开发,培育新市场的需求,尽量缩短导入期的时间,从而让新兴产业提前进入成长期。在成长期中,政府可采用约束性应对政策,限制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竞争关系的传统产业的发展,促使传统产业消费市场向新兴产业消费市场尽快的转变。在新兴产业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政府要扮演市场监督者的角色,要充分地让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MICHAEL 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The Free Press,1988:158.

[2]Van de Ven A,Grand R A.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of New Industries[J].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1989,(4):195-225.

[3]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8).

[4]Krugman,Paul.A Model of 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87(2):253-66.

发展战略研究篇8

关键词:发展战略;SWOT分析法;申东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144-02

1 引言

木材是国家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商品。随着上海的木材市场改革开放深入,国有木材企业所谓的“主渠道”地位已经丧失,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存在的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模式的蓬勃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地挑战。

上海申东木材有限公司改制前是上海市木材总公司沪东公司,成立于1952年5月,是从事木材和木制品的经销,兼营锯木生产加工和钢模板租赁业务的物资流通企业。上海申东木材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木材总公司沪东公司的改制平台,于1998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成立时正值上海市木材总公司沪东公司最困难的时期。目前注册资本180万元,由四个企业股东(上海森联木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61万元,占注册资本33.89%;上海市木材总公司沪东公司复兴岛仓储部,出资37万元,占注册资本20.56%;上海市木材总公司沪东公司,出资18万元,占注册资本10%;上海长阳木材厂,出资15万元,占注册资本8.33%),共出资131万元,占注册资本72.78%;自然人股东出资49万元,占注册资本27.22%。2003年7月起,出资160万元分别受让上海市木材总公司沪东公司,上海长阳木材厂对外投资股权。

2 公司发展战略环境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则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有可能完全不同。

下面是行业背景下申东木材有限公司SWOT比较分析:

3 公司发展战略内容

3.1 经营业务发展

(1)利用生产加工优势,做大规模,做出品牌,依托森远公司,进行技术创新,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预防国际市场经营风险。

(2)木业贸易的发展主要是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发挥网络优势与资源整体价值最大化,打造木业贸易的供应链,塑造服务品牌,开发和建设区域性木材市场。

(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制造业贸易的第三利润源。公司木业要发挥区位优势,把握产业与市场地位,提升和整合物流与营销资源,构建木业物流、营销、市场一体化的木业商务网络。

(4)经济的发展进步使得市场以制造商与产品为中心转向了以顾客为导向和用品牌来驱动,从强调产品功能性价值转向强调可持续的品牌心理价值。事实表明,竞争对手能很快模仿产品的功能特性,但要建立起一个品牌的心理价值却是不容易的。以品牌统率公司发展,塑造品牌的无形价值和竞争力,这是公司未来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方向之一。

(5)完善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现现代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公司与客户互动的基础。整合营销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构造优质、高效、有竞争力的客户服务体系。

3.2 资源整合

(1)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智力基础和前提,在对人力资源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2)财务与融资整合是公司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通过财务与融资整合,严格财务制度,根据发展目标需要,有效配置资金与资产管理,发挥财务管理的投融资决策支持功能,提高公司资金与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低效利用,投资失误方面的风险。

(3)公司内部控制整合的主要内容是在组织结构调整与人员调整的基础上,提高公司决策执行力。公司内部控制整合是公司资源整合的组织保障,是提高公司决策力的保证。通过组织、人员、战略调整来提升公司执行力。

4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4.1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1)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申东木材有限公司是老企业转制的,由于种种原因,吸收和保留了一批老职工,其中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踏上工作岗位的,这部分员工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历教育,因此要竭力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申东公司持续发展的促进者。

(2)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随着申东木材有限公司发展需要,要求全体员工根据不同层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首先,一线操作人员需要更新知识;其次,专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更新知识;最后,各级管理人员尤其需要更新知识。

(3)促进公司员工队伍全面发展。引进新的培育人、使用人的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转变观念,把对职工的培训视作是一种成本负担转变为是一种投资。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根据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岗位培训计划,输送各层次人员参加文化、技术、业务等培训,从而提高职工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注重实效,使素质工程落到实处,促进公司员工队伍全面发展。

4.2 建设企业文化

(1)着力于倡导、培育经营理念。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企业与市场、员工与企业关系上形成的思想观念。在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司在效益滑坡、负债沉重、连年亏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形成了公司的企业精神:“真诚服务,拓展市场”;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谋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重信誉,追求更好”。

(2)着力于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的文化、科学、技能素质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需将学习知识与学习“科学学习”的方法相结合,将灌输知识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相结合,将组织学习与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相结合,将一般的培训与建立终身学习的机制相结合。

(3)着力于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申东木材有限公司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融为一体,推进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11月,公司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证书,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着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和企业文化功能实现的主要措施与保障手段,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氛围平台,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思想、方式和手段。因而,

4.3 提升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

申东木材有限公司得以持续发展,还必须要以优异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作保证。

(1)树立公司的质量意识。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使公司的全体员工树立起高度的质量意识。因为产品质量是一个好品牌、好企业得以立足的根本,也是一个企业维护其良好公共形象的最大资本。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企业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钱了,它所损失的乃是无量“钱”程。因此,申东木材有限公司必须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即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谋求公司的发展。

(2)加强公司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意识的树立只是理念上的,必须在具体的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所以公司还需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公司提供了质量操作规范,它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为通过实施严格、科学、高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能稳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顾客带来满足,公司也会随之从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

4.4 改革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1)建立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薪酬管理。

①薪酬管理以四个公平为目标。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个人公平和机会公平。

②薪酬管理以四项原则为准则。即按劳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随效益增长提高薪酬原则和平等协商原则。

③坚持薪酬制度透明化。实行薪酬透明化,实际上是向员工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公司的薪酬制度没有必要隐瞒,薪酬高的人有其高的道理,低的人也自有其低的原因,欢迎所有员工监督其公正性。

④推行以岗位为主与业绩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结合申东木材有限公司实际,对后勤人员以岗位工资作为其主要收入,并根据其责任性强弱给予一定的效益工资,实行上下浮动;对一线生产操作人员依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一般操作人员在确保底薪的情况下,还可按照产量、质量等指标确定考核工资或对有条件的部门实行计件制,对生产骨干还可采用相当于年薪的方法给予荣誉工资或红利;对销售人员实行提成制,一部分为固定的岗位工资,一部分为效益工资,与销售成果挂钩;对管理人员依据岗位、层次不同在确保岗位工资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利润及各项指针的完成情况考核发放效益工资,上层管理人员在年底根据贡献大小还可奖以红利薪金。

(2)建立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绩效管理模式。

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是实施有效薪酬激励的基础。因此,有效的绩效管理是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的基本保证。

①实施绩效管理的唯一目的是帮助员工个人、部门及公司提高绩效,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真诚合作,是为了更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批评和指责员工。

②依据战略变化,改进公司绩效考评。由于战略是变化的,公司应该随着经营战略的调整,不断调整考核标准和方法;依据顾客需求变化,改进公司的考核方式。公司的考核指标着眼于顾客指标,以此来要求员工;依据业绩调整考核重点。

③考核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是围绕公司的战略方向,包括长远的战略和优先考虑的目标,来实施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另一个考核的标准是业绩,包括顾客关系、员工关系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力。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开展工作,使其成为联系紧密的合作伙伴。

④要改变上级对下级直接进行业绩考核,探索和实行360度全方位考核,使公司的考核工作由团队完成,而不是由个人来完成。

5 结束语

公司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公司面对变化无动于衷。为防止战略失误,提高战略水平,公司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预测和防范,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福海.战略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继承.绩效考核操作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3]杨晓峰.试论企业战略管理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1,(07).

[4]赵国杰.中、美、日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比较[J].管理工程学报,1997,(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