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基层党支部8篇

时间:2023-03-14 15:07:33

农村基层党支部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1

一、农村党支部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我们调查和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党支部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一)一些长期积淀的问题并没有因党支部换届而得到解决。这种情况主要反映在家族矛盾突出、积累问题比较深的农村党支部班子。在这类班子特别是新任的干部中,存在这样几种思想倾向:有的感到原班子的问题与自己关系不大,可管可不管;有的觉得刚上任要“多栽花、少栽刺”,害怕解决问题得罪人,影响以后工作的开展;有的觉得与其耗费精力去解决老问题,不如腾出时间去开创新局面;有的想解决问题,思路也可行,但得不到镇党委的支持,由此造成一些农村党支部班子作了个别或局部调整后,只是暂时地、表面上缓解了某些矛盾和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党支部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仍比较薄弱。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思想仍然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封闭意识和小农意识还比较浓厚。满足于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尽管当前开展的学教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了洗涤,但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冲击下,在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奉献精神不强,自身要求不严等问题。

(三)一些新任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工作热情背后,潜伏着消极因素。部分新上任的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愿意干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名”的“面子”工作,不愿意干那些为群众提供服务、劳神费力的基础性工作;愿意多往上跑,多往外走,打通关节,疏通关系,不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愿意做既能体现政绩又可以为个人带来实惠的工作,不愿意干那些既吃苦受累又得不到多少好处的事情。

二、加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思考

(一)着力提高农村党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召开会议、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确立两种意识,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抓好学习培训。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健全以县委党校、镇委党校、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的三级培训网络。县委党校每年要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轮训;镇委党校每年对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进行一次轮训,镇委党校每年还要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教育要求,组织宣讲组到村进行巡回宣讲,加强对干部、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借助党员电化教育的设备,组织党员观看电教专题片。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两议五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管理机制,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要着力提高村党支部班子的“三种能力”,即协调处理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能力;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和各方面情况作出决策的能力;带领广大群众建设小康农村的能力。

(二)解决党支部班子在磨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闹不团结的班子,主要问题是工作上通气不够,关系上协调不够,思想上沟通不够。对这类班子,要着重进行党性教育和民主集中制教育,使他们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化解矛盾,形成合力;风气不正的班子,主要问题是放松学习、疏于管理和监督,要着重对他们进行党风党纪、廉政勤政教育,促进班子成员转变作风;工作不力的班子,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拼劲和锐气,对这类班子,要着重进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育,促其敢想敢干,勇于开拓。总之,在新时期加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要抓住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诱发矛盾的起因,做到该讲的早提醒,该帮的早介入,尽量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2

***县把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村情民意,坚持分类施治,加大培育和帮扶力度,确保支部班子配一个、强一个、顺一个,作用发挥一个,为农村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村村“诊”,分类施治村班子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集中两周时间,针对农村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由党建工作片和包村干部负责,深入全县1260个行政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走访群众、个别座谈等形式,访致富带头户和产业带头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和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上访户和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贫困户和病灾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问就业状况,全面摸透全县农村党组织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党员干部的想法、打算和谱气。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按照班子作用发挥情况,把农村班子分为好班子、中班子、差班子,分别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督促处于先进的“争先锋”当好标杆,中间状态的“压担子”规范提高,相对后进的“换车头”改变面貌,提升农村班子整体发展能力,促进齐步进档升级。今年来,全县从中班子升入好班子的120个,占总数的60%,整顿转化差班子12个。

二、用心“选”,培育有用村干部

着力加大农村干部培育选拔力度,一是从严选。在严格执行党员推、村民代表推和党员大会选“两推一选”制度,充分保证民意的基础上,严把选任对象考察关,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全面把握党员情况,同时征求计生、公安等部门的意见,确保客观公正了解选任对象的真实情况,防止“带病使用”。二是不拘一格选。从解决农村班子面临的主要矛盾角度出发,着力选急配急、调优调顺。对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的,重点选拔年轻干部,提前磨练准备“挑大梁”。如寨里河乡小窑村“两委”成员平均超过50岁,年龄偏大,整个班子创新力度不够,缺乏敢闯敢试敢干的魄力,调整上1名30岁的支部成员后,优化了班子年龄结构,工作活力明显增强。对村内矛盾复杂的,重点选拔既懂点法律知识、又会理顺纠纷的干部,平衡族性派性矛盾;对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困难的,选拔能力突出的女干部,发挥她们做妇女工作“顺岔”的优势;对发展困难的,选拔创业“能人型”村干部,促使他们从自己富到带领大家富,传授致富经,盘活村经济。今年以来,全县新充实的85名支部委员,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优化了班子结构,形成了整体工作合力。

三、多方“送”,合力并促村发展

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积极为农村班子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一是送创业资金。加大对上协调力度,开展城乡共建、镇村联建、村企联建,协调共建单位为包联村修塘筑坝、修路建桥,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协调金融企业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龙头村”、“潜力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3

***县把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村情民意,坚持分类施治,加大培育和帮扶力度,确保支部班子配一个、强一个、顺一个,作用发挥一个,为农村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村村“诊”,分类施治村班子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集中两周时间,针对农村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由党建工作片和包村干部负责,深入全县1260个行政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走访群众、个别座谈等形式,访致富带头户和产业带头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和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上访户和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贫困户和病灾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问就业状况,全面摸透全县农村党组织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党员干部的想法、打算和谱气。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按照班子作用发挥情况,把农村班子分为好班子、中班子、差班子,分别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督促处于先进的“争先锋”当好标杆,中间状态的“压担子”规范提高,相对后进的“换车头”改变面貌,提升农村班子整体发展能力,促进齐步进档升级。今年来,全县从中班子升入好班子的120个,占总数的60%,整顿转化差班子12个。

二、用心“选”,培育有用村干部

着力加大农村干部培育选拔力度,一是从严选。在严格执行党员推、村民代表推和党员大会选“两推一选”制度,充分保证民意的基础上,严把选任对象考察关,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全面把握党员情况,同时征求计生、公安等部门的意见,确保客观公正了解选任对象的真实情况,防止“带病使用”。二是不拘一格选。从解决农村班子面临的主要矛盾角度出发,着力选急配急、调优调顺。对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的,重点选拔年轻干部,提前磨练准备“挑大梁”。如寨里河乡小窑村“两委”成员平均超过50岁,年龄偏大,整个班子创新力度不够,缺乏敢闯敢试敢干的魄力,调整上1名30岁的支部成员后,优化了班子年龄结构,工作活力明显增强。对村内矛盾复杂的,重点选拔既懂点法律知识、又会理顺纠纷的干部,平衡族性派性矛盾;对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困难的,选拔能力突出的女干部,发挥她们做妇女工作“顺岔”的优势;对发展困难的,选拔创业“能人型”村干部,促使他们从自己富到带领大家富,传授致富经,盘活村经济。今年以来,全县新充实的85名支部委员,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优化了班子结构,形成了整体工作合力。

三、多方“送”,合力并促村发展

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积极为农村班子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一是送创业资金。加大对上协调力度,开展城乡共建、镇村联建、村企联建,协调共建单位为包联村修塘筑坝、修路建桥,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协调金融企业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龙头村”、“潜力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4

--__区__乡__洲党支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

__乡__洲村地处__区南郊,共8个自然村429户家庭,总人口1671人,其中党员34名,党员干部5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86.6亩,20__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超过4000元。近年来,我们__洲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新农村为导向,扎实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班子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织就一张密不可钻的廉网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选准、配强“领头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口碑较好、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政、务实清廉、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人才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增强了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根据乡党委的指导意见,从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入手,调整充实了村级领导班子成员,并选配5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村务监督,在班子内外建立了工作分工责任制、廉政把关制度、财经审批制度等相关的组织决策和监督制约机制,构筑起了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为形成有效的村务管理提供了保障。村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当村干部就是要带头,要带干事的头,带吃亏的头,不能带占便宜的头。思想工作做好了,一个能顶十个;思想工作做不好,十个也顶不了一个。班子成员要清正廉洁,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心中有数。村干部相互在一起共事,总免不了磕碰事,会有意见和分歧。每当这时,村班子成员都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沟通。长此以往,多年来,我们村班子从不把意见分歧放在肚里,总能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长期的心心相印,使班子成员间消除了思想隔阂,编成了感情之结,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由此增强了。

抓学习,促提高,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前提。我们利用各种时机,采取观看电教片、组织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深化对村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教育。村党支部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突出抓好党的宗旨、政策法规和党纪条规等教育。组织村干部观看了《深渊之路》、《亲情错位》等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通过学习教育,筑牢村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常敲“警示钟”。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基层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典型,比如我们分批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前往白塘街道石溪头村委会、年丰村委会学习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先进经验做法等,注重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并以区里个别村委会少数主要村干部违纪违规等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警示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同时,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八荣八耻”等内容制作成精美的展板悬挂在村落社区的墙头,使群众时刻受教育,并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让腐败失去生存的土壤

近年来,我村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把班子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和群众测评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事项都纳入公开内容。在积极推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财务公开,并从源头上实现了村级事务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使村民真正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受到广泛欢迎。凡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公益事业兴办、宅基地规划审批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提出议题、征求民意、确定议案、组织把关、民主决议、组织实施这六个程序办理。尤其在确定议案这一环节,初步决策议案须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率和表决率均须达到80%方可形成村务决策议案,否则初步议案就只能停留在“初步”,不能付诸实施。虽然程序复杂了,但村干部对此却干劲十足。因为这是村民自己作主拿出的方案,是真正符合民意的方案,只有这样的方案才会有畅通无阻的实施环境,才会让群众享受真正的实惠。

“明人不做暗事” 。村干部敢于亮“箱底”,使得老百姓有了“心底”。近年来,我村加大公开力度、实行“阳光作业”成为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制胜法宝。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村级财务开支、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等村级重大事务及时公开,在公开程序上求严、方式上求活、制度上求实,真正把事情做得明明白白,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财务管理是村务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也是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健全制度,民主理财,有力的推进了村级党风廉政建设。一是严格公开程序。我村专门成立了理财小组,并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加上级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培训,参与审查本村各项财务收支,否定不合理开支,监督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监督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并对村委会本级财务开支情况定期张榜公布。凡属重大事项,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都一一细化成“规定动作”,尤其是财务收支、土地征用和宅基地分配、基建项目投资等事项,都坚持每双月定期在公开栏内公布一次,及时解答村民的疑难问题,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让群众信服、心里亮堂。二是创新公开形式。我们村里还将公开内容印成“明白纸”发到每家每户,“明白纸”上的财务收支情况,不仅精确到几角几分,而且取消了支出部分的“其他”栏,杜绝遮遮掩掩搞公开。在公开前,邀请乡镇经管站对村里的财务进行审计,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务公开内容,特别是村级财务进行审核签字。从而确保各项工作合乎规范,科学健康。三是制定细致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村里统一印制了劳动用工登记簿、库存物资登记簿等,日常经济往来都进行了详细登记造册,坚持经办人注明

资金支出用途,并与证明人、审批人三人签字方可入账的规定,推行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 为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我村从教育、制度、监督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新途径。一方面是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试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村民评“村官”制度。我村把党员干部遵守农村党员干部“十不准”制度情况纳入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二是推行和完善财务审批、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等 10余项廉政制度;通过配备村级纪检委员、村小组廉政监督员、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构建了有效廉政监督网络,使制度在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中发挥了保障作用,从而着力构建了反腐制度体系,让腐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三、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不断强化村级“两委”班子的监督制约机制,筑牢不敢腐败的监督防线

监督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为了强化监督管理,我村积极从监督检查上探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管。一是建立组织网络。在村级党组织中配备村级纪检委员1名,村民小组廉政监督员8名,对村干部的工作特别是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加强督促检查。今年,对执行“村帐乡代管”情况开展自查外,在理财小组的监督下开展了村级财务状况专项清理活动,对党员干部赠送、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整治。三是强化民主监督,加大公开力度。实行“村帐乡代管”制度以来,我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向乡镇经管站报帐,民主理财小组较好的发挥了管理本村各项财务收支,否定不合理开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作用。同时,我村把党员干部遵守农村党员干部“十不准”制度情况纳入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首先是实行承诺践诺考核制。村“两委”班子必须就遵章守纪、办事原则、联系群众、工作效率、工作实绩等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向全体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年终进行践诺交账,乡党委、政府和村民代表对我村“两委”班子践诺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检查。目前我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承诺兑现率达95%以上;其次是实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每逢有重大事务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土地出让、项目引进、公益事业建设等重大事项。每半年组织一次村民议事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再次是实行违纪责任追究制。责任追究是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核心。我们通过严格的考核检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保证了廉政责任制的落实。例如,我村在20__年村级班子换届中,严格执行群众监督制,在选举村委会主任时,群众提出质疑,曾在村里任会计的侯选干部一直拖欠村里的两万元公款。当事人在群众的监督下,立即将两万元欠款补清。我们村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并要其做出了深刻的检查。在对此类违纪违规现象的处理上,我们都坚持会议通报,按照制度规定集体决议、进行民主公开处理,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5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渝、鄂交界的武陵山区腹地,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区县,也是国家新一轮重点扶贫开发区县之一。“支部建在产业上”,是黔江区近年来进行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具体而言,它指的是顺应新时期农村发展形势,突破地域和行政区划限制,将党组织区域性设置向功能性设置拓展,让每位农村党员都能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创业中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的一种组织设置模式。这种设置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成为一种经验,正在不断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支部建在产业上”经验的形成过程

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新生事物,源于基层实践创造。发展至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支部建在产业上”作为一种理念的由来,起源于“专业致富”党小组。早在2001年黔江区村组建制调整时,金溪、水田、太极等乡镇党委,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的要求,鼓励党员打破行政组别限制,按照党员的兴趣、爱好和所从事的不同致富项目,组建了一些“专业致富”党小组。

探索阶段:2003年初,黔江区濯水镇在组建蒲花社区(农村社区)党总支时,借鉴设置“专业致富”党小组做法,根据产业布局、规模,按照党员自愿和从业情况,设置了核桃、蚕桑等5个产业党支部和8个产业党小组,使“支部建在产业上”由理念付诸于实践。

推广阶段:蒲花社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引起了黔江区委的高度重视。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黔江区委于2003年底起,在全区农村学习推广蒲花社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截至2005年8月,黔江区共建立了产业党支部214个,设置了烤烟、蚕桑、食用菌等10大门类、20余种产业党小组517个,参与党员7000多名,占全区农村党员的82%。产业党组织,带动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1580元增加至2004年的1960元,两年净增388元,成为多年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原因分析

“支部建在产业上”,是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的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嬗变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着新型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只有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面向市场的产业,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才有前景。

破解基层难题的需要

2001年底,黔江区顺应农村深化改革的需要,合村并组调整村组建制,精简了村干部职数,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减轻了群众负担。但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传统设置上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三难”:一是党组织开展活动难。二是党组织的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点难选择。三是党员作用发挥难。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势在必行。

基于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农村党组织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要求,就必须改进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推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濯水镇蒲花社区,过去干群关系紧张,是出了名的“刁村”。2002年,蒲花社区党总支走村串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农民需要的是党组织“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富”。党支部决定借退耕还林的机遇发展产业。可动员时,农民提出了新问题:谁来带头?谁提供技术服务?万一有风险谁来承担?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把支部建在产业上,让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由此社区形成了“支部(公司)抓基地、基地连党员、党员带农户”的组织形式。

党建拓展富民路的希望所在

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根本的目的在于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991年石会镇工农村强迫农民种了200多亩桑树,结果只管下种,没人负责技术,10万株桑树最终被群众含泪刨掉。2002年在发展蚕桑和茶叶产业时,群众心中有阴影,抵触情绪大,消极对抗。针对这种状况,20多个党员挺身而出,组织开展了“专业致富带头活动”和“一帮十带”等活动,带头种桑茶,请技术员到田间地头为茶农和桑农作技术指导,积极考察市场动态行情,以市场为导向帮助茶农和桑农进行种植。在党员的带动下,全村现已发展桑蚕830亩,种茶1120亩,仅茶叶一项年增收就50万元。据统计,全区有1400多贫困农户在帮带活动中受益。

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影响,黔江区以不懈的实践,为不发达地区找到了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解答了农村基层党员在新时期如何体现先进性、为民谋利益这一新课题。

“支部建在产业上”的主要做法

根据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实践经验,可以将其做法归纳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

———依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出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党支部,通过产业党支部的建立,有序地组织群众发展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在具体设置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以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基地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如,舟白镇路东社区党总支利用当地的石材资源,组建建材产业党支部。第二,以农业开发园区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如,蒲花社区党总支建立的农业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党支部。第三,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如,白石乡中河村党总支二支部依托“生猪专业合作社”建立的党支部。

———依托农村致富能人党员人力资源优势,先组建产业党支部,通过产业党支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在实践过程中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以当地农民传统的主要种养殖项目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将分散的一家一户种养殖项目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比如,黑溪镇胜地村组建的无公害生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五里乡胡坝村组建的药材基地等。第二,以重新规划、引导发展的新的农村产业项目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如,金溪镇建立的猕猴桃产业党支部、中塘乡兴泉村建立的药材产业党支部等。第三,以服务、运输等非农产业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比如,黑溪镇建立的汽车运输行业党支部、白石乡建立的个体工商业党支部。

第二个层次:围绕产业发展规范产业党支部管理

———理顺村(社区)党组织与产业党支部之间的关系。首先,调整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规格。凡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村(社区)升格设置为党总支;党员人数接近50人的村(社区),根据工作需要也可设立党总支。目前,全区共成立了77个村(社区)党总支。其次,明确管理权限,构建以村(社区)为行政单元的产业党支部管理框架。行政村(社区)党总支下设的产业党支部、产业党支部下设的产业党小组,仍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管理,从而构建了乡镇党委———村党总支部(党支部)———产业党支部或其它类型党支部(产业党小组)———所有党员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

———明确产业党支部主要工作职能。黔江区明确规定产业党支部不具有对本辖区农村工作的领导、决策权力,但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能。第一,服务职能。这是产业党支部最主要的职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充分发挥服从大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培育和发展农村产业过程中,搭建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及时为群众提前、产中、产后各种信息、技术、政策、销售等服务。第二,带动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和体现到发展农村产业、帮助农民致富中,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党员带头等方法,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发展产业。第三,组织职能。主要负责组织党员学习和参与组织生活,对党员实施教育监督管理,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健全制度加强产业党支部自身建设。黔江区制定了《产业党支部工作制度》,规定了产业党支部五项工作制度。

为加强产业党支部建设,黔江区还延伸和拓展了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将产业党支部建设情况纳入“三级联创”考核体系,开展了“五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坚持每年评比表彰一批“五个好”产业党支部和优秀党员。

第三个层次:围绕产业发展增添配套措施

———加大支农促农惠农力度,为农村产业大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一是政策上支持。黔江区委提出了以兴业富民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关键,强力实施“城镇带农村,工业带农业,城乡一体共繁荣”的发展战略。二是资金上支持。黔江区一届十次全委会决定,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区本级财政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扶持特色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对金融机构“三农”贷款增量部分营业税的50%按收支两条线、先征后返方式返还金融机构,鼓励信贷资金用于农业发展。三是技术上支持。区级涉农部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坚持选派技术能手到各村蹲点指导当地群众发展农村产业,帮助群众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实施“能人强村”工程,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一是围绕产业选好带头人。结合产业特点,打破地域界限,采取自愿报名与党员和群众推荐的方式,把威信较高、能力较强、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有一定经营头脑和一定产业规模的党员作为产业支部书记候选人。同时,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回乡青年中选有技术专长、致富能力的年轻人作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区产业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6.9%,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上致富产业项目和一技之长。二是围绕产业强化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党员电化教育、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构建实用、灵活、直观、便捷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闯市场、搞经营,加快发展能力,让他们率先成为行家里手,成为带头发展“顶梁柱”。同时,依托产业党支部和能人党员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实用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致富能力。三是围绕产业储备能人库。把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并将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黔江区根据党员特长和爱好,规定了不同岗位职责和目标。全区6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设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岗、民情民意收集岗、财务收支监督岗等20多个岗位。每个党员都能在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同时,黔江区还实施了“形象监测”工程,对无职党员实行岗位目标考核,即:将党员“设岗定职”的具体要求细化为可以量化考核的小项,按自我测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2∶4∶4的比例,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确定测评等次,将监测内容及测评结果公开上墙,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加大农村基层党建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坚持每年从区、乡镇两级财政中划拨29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干部报酬问题。目前,村干部待遇达到了300—600元/月,有的超过了800元/月。为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黔江区还配套建立了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障机制。二是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全区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室182个,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18个。村级组织活动室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实现了村级组织都有了自己的“家”,彻底改变了以前“开会支书家,活动在院坝”的状况。

“支部建在产业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6

一、新时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条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必须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和驾驭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除了要具有很强的党性、坚定的政治信念、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人厚道,与人为善,处事公道,不优亲厚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用实际去感染群众,在工作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更好地去开展工作。

二是要具有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仅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更应具有敏捷的经济头脑。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在工作中要不断寻求新思路、新举措。要有致富本领,在发展经济时,自己要先带好头,先上项目;要有市场意识,立足实际,寻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要有学习习惯,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在闲暇之余,广泛涉猎农业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要有共富观念,时刻为群众着想,自己富了不能忘了群众,支持和帮助群众致富。

三是要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发展的能力。科学民主意识要强。善于着眼本单位,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本地区经济发展,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科学民主决策。统筹意识要强。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并随时调动支村两委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班子团结,充分发挥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法制意识强。能够依法管理村内事务。

四是要具有健康的身心和旺盛的精力。农村工作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工作头绪错综复杂,事情零碎繁重,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清晰的思维,也是不能胜任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的。

二、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坚持的原则

认真实行“两推一选”,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确定候选人,然后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将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进行选举,使一批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工作扎实的村干部走上支部书记的岗位。20__年,子良乡实行合村并组,村级建制由原来的37个合并成15个,一个村的面积、人口相当原来的两三倍,工作的分量和难度也成了以前的几倍。在20__年初的村支两委的选举中,我们实行“两推一选”,15个村都成功选配了一名合适的支部书记,其中有13个村还成功实现了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经验告诉我们,在选配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选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为了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是选配支部书记的落脚点。只有选配群众公认的支部书记,他在以后工作中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一个候选人首先都不能被群众公认,他在某些方面一定有群众不认可的地方,可能存在着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宗旨的落后思想,也就不能为群众利益着想,也就不符合当一名支部书记甚至是一名党员的标准。

二是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始终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整个选配过程中,从拟定选配方案、规定任职条件、宣传发动、资格审查、组织推荐、正式选举、审批结果等各个环节都要纳入党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从而把党委的意愿和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扬民主,又有利于保证组织意图。

三是坚持德才兼备、能力优先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重视其德性良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实际工作能力,尽量向那些工作能力强、致富本领强的人倾斜,扩大人才选择视野。可以培养和发展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致富能人加入党组织,将他们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可以鼓励大中专院校高才生下基层;可以引回在外务工的能人返村当干部;可以吸纳一批企业下岗的优秀分子到农村工作,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并作为支部书记候选人进行重点培养,尽快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好适应农村工作。

四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在农村中影响程度,也是广大群众利益得到更好保证的阵地。要维护其权威和威严,决不允许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出现拉帮结派、拉选贿选、暗箱操作等有违群众意愿的黑幕发生,那样势必削弱党在基层组织中的基础地位。因此,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选举程序,严格监督选举过程,严格保证选举结果按正常秩序产生。

三、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提高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要让广大群众意识到选配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性,避免出现群众漠不关心,随意填写候选人,不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选配党支部书记的战略意义,避免出现下面选举,上面不管,甚至连候选人的名字都不知的情况。

二是要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要把好公开报名关。通过公告,广泛宣传选举的基本原则,使党员、群众明确新一届支委的职数和任职条件,并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的三种形式组织党员、群众按竞选职位进行公开报名,同时,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寄去

公开信,告之回乡参与选举,动员符合条件的党员积极报名竞选,真正做到宣传力度大,参与面广、选任范围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要把好资格审查关。组成专门的资格审查组,严格按照任职的基本条件,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竞选人进行全面考核、审查,并张榜公布符合参选条件的人员名单。把好党委审批关。对公开报名人选进行严格审查后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各村组织党员、群众召开公推会议,按职位进行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预备人选,经乡镇党委审批后确定并公布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和委员,最后由乡镇党委根据选举情况予以讨论审批。三是要解决好部分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问题。由于农村外出青壮年较多,发展党员工作难,目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加上对农村外出流动的党员管理薄弱等主客观原因,在一些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选人范围狭窄、难以选出合适的村党支部书记的现象。特别在一些边远贫困村、后进村,缺乏带头人,一些老党员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个别支部书记甚至怕失去位置,不愿发展党员

四、完善基层党支部书记选配机制的思考

一是建立发现机制。按照政治坚定、事迹典型、群众公认的原则,由乡镇党委组织下村调查走访,广泛听取群众对候选人的评价,特别是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然后根据收取的意见,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认真研究,择优选择候选人。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7

关键词:村民小组;党支部;党组织设置;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031―06

完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体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是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2006年以来,杭州市江干区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在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在农村基层形成了镇、村、组三级组织网络格局。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一年多米,已经初显成效,颇具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的背景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调动党员参与村庄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我国利。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村务最后要由经村民会议授权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近十年来,随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利’民代表会议的地位越来越凸现出来,村民代表的作用也随之提高,而党员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功能逐渐由“决策”转向“议班”,加上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使党组织和党员在村务的决策、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陷入了“边缘化”的尴尬境遇。由于不少地方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下降,尤其是一些村大部分村民代表不是党员,使党员如何在村务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更加突出。,杭州市江干区的一些村庄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大部分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不是党员。由于党员大多缺乏村庄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同时也由于一些党员自身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党员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进而影响到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形象。

江干区地处杭州市东部。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杭州市提出了“城市东扩”的战略决策,许多大项目建在江=F区,所有的镇和相当部分村都面临拆迁征地、安置村民的繁重任务。拆迁征地、安置村民是一项政策性、时间性都很强的工作,又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利益问题,极易引发社会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并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在推进这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成为江干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由于江干区属于城乡结合地带,外来创业人员特别多。在一些村庄,外来人口超过了村民。很多村民小组本地人口100到150人,租住的外来人口有500到1000人,相当于一个行政村的管理任务,特别是在城市化的急速推进中,治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管理好本地村民的同时,加强对外来创业人员的管理对村、村民小组两级而言,任务都非常重。

多年的实践表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紧密地结合起来,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又要求推进党的基层组织体制的创新。2006年初,江干区农村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这年6月,江干区在九堡镇率先实施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的举措。为了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指示精神,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江干区总结了九堡镇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的经验,并将这一经验在全区进行了推广。

二、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创新实践

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江于区在组织设置、管理机制、组织定位、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的组建。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首先是对各村党组织设置采取“上提”的方法。党员人数在80人以上,且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好的12个村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党员人数40人以上,且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好的5个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为成立村民小组党支部打下了基础。目前,江干区四个镇下辖46个村中,建立了26个村党委、20个村党总支。其次是对各村党员采取“下分”的方法。充分考虑地域因素,把党员按照居住村组进行划分,在有3铝及以上党员的村民小组单独建立党支部227个;列。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村民小组,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72个。这样,江干区共建立起村民小组党支部299个,在村民小组中覆盖率达100%,在农村基层形成了镇、村、组三级党组织网络格局。再次是对都分企业党员采取了“双管”的方法。随着就业渠道的多样化,部分村原村属企业比较多,许多村民在就近的企业工作,而这些企业的党组织直接隶属于村党组织管理。对于这部分党员,采取了“双管”的方法,即凡符合有3名及以上党员条件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重点做好“8小时内”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同时,通过村党组织的统一协调,这些企业的党员同时隶属村民小组党支部管理,履行村民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2.创新支部选人渠道,选好村民小组党支部领导班子。要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的作用,首先要选好党支部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江干区本着“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采取了“三先”的选人用人方法:一是党员组长优先。村民小组组长是由本组村民民主推选产生的,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在本组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在选人时,凡村民小组组长是党员的,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就由村民小组组长担任。目前全区有81名村民小组组长兼任了党支部书记。二是本组能人优先。如果本村民小组组长不足党员,由上级党组织、本组党员、本组组长和本组村民代表进行推荐,通过全组党员会议选举,使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在党员和群众中威望较高的党员出任支部书记。目前全区有100名各方面素质较好的普通党员担任了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三是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优先。对一时无合适人选的村民小组党支部,由村“两委会”班子中的党员干部到其属地村民小组兼职任党支部书记,确保党支部活动的开展。月前全区有118名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兼任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

3、创新支部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的作用,一年多来,江干区各镇在实践、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村民小组党支部“三化”的管理模式。

一是在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定位上,强调核心化:制定了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列席对“两委会”会议 制度、对党组织与村民小组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和村、组事务党员“三先”制度(关于村和组的事务,由党员先知、党员先议、党员先带头)等。

二是在村民小组党支部的管理上,强调规范化具体采取了“两册一考核”的方法,确保村民小组党支部管理的规范化。“两册”即党支部工作手册和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党支部工作手册由各镇统一制作,下发到各村民小组党支部,包括学习活动记录、党费收缴记录等等;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由各村党组织统一制作,下发到各村民小组党支部,包折党支部书记职责、如何开展“”、如何发展党员等等。“一考核”,即把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纳入到区、镇、村三级党建目标考核网络。通过量化工作指标,采用百分制计分方法,对村民小组党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党支部进行奖励。同时、加强培训,提升村民小组党支部成员的素质。针对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务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2007年6-7月,江干区在区委党校对全区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轮训。九堡镇党委结合2007年“作风建设年”活动,采取“联大项目、联村社、联企业、联组织支部、联群众”的“五联”方式,组织镇、村干部指导村民小组党支部开展活动。

三是在发挥党员的作用上,强调本土化。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党员教育活动,发挥党员的作用,体现每个村民小组党支部的特色。如笕桥镇俞章村在清沽村庄活动时,采取村民小组党支部包干一个垃圾箱、一个公厕、一个公园、一条路等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又如九堡镇九堡村在大项目征地拆辽工作中,村民小组党支部采取党员联户的形式,通过一名党员联系一户群众家庭进行形势和政策宣传;确保了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完成。

4、创新工作保障机制,确保村民小组党支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江区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了“三有”的村民小组党支部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有场地,保障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有序开展。通过整合各村的党建活动资源,采取“挂靠、联建、共建”的形式,充分发挥“一心两室”,即镇党员活动中心、村党建活动室、村老年活动室的功能,确保每个村民小组党支部都有明确的活动场所。同叫,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为避免各党支部活动“碰头”,采取了“错时、交叉”的方法,通过明确各党支部每月的组织生活日,保证各活动场所正常、有序。

二是有指导,保障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规范运行。针对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务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江干区在每年分层轮训的基础上,采取区联镇、镇进村、村人组的方式,建立了区、镇、村二三级指导员队伍,帮助指导村民小组党支部开展活动,有力地保障了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的规范运行。

三是有经费,保障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重点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负责的对民小组党支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同时,对于非村下部兼职的村民小组党支部负责人,给予一定的误工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的成效与意义

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是江干区在新形势下完善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利,尝试和创新,颇具实践和理论意义。

1、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是对农村基层传统建党模式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设理念和机制。长期以来,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在党员和村民的教育及管理、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党支部建立在村级这一传统的农村基层建党模式,在一些地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急需创新。例如,在村民自治条件下,村里的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出于不少党员不是村民代表,不参与村庄和本村民小组各项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对村庄和组内事务缺乏必要的了解,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如,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村干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在发挥村民代表会议作用的同时,需要解决党员未能充分发挥在村务决策和管理方面的作州,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的问题。同时,在不少村庄,村民小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江干区有的镇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实行三级所有的经济体制,组级经济事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村民小组的资金多达上千万元。如何进一步发展组级经济和规范组级资金管理,既需要强化村“两委会”的管理,又需要进一步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然而,由于一个村人口多,范围大,利级组织精力不够,村民代表分散在不同的村民小组,平时又大多忙于自己的各种事务,难以对各村民小组的具体情况及时了解和充分掌握。这就需要通过发挥各个村民小组党员的作用,进一步管好本组的各项事务。再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郊村”村民,包括党员,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情况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江干区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使村民小组党支部成为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无疑是对传统的以村为最基层单位建党模式的突破,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党的基层组织没置的创新。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建立,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设置上更加“细分化”,支部、总支、党委的结构组成更“扁平化”。在村民小组中建立党支部后,坚持“三先”原则,村和组事务党员先知、党员先议、各项行动党员先带头,从而使党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也为新时期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具体的模式。党员的荣誉感更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许多矛盾也在村民小组中得到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2、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网络,夯实了村庄党建工作的基础。多年来,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然不断创新,但一直以村党支部为最小基层单位的架构模式使党组织的活力一直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强化。由于村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事务越来越多,村干部的工作精力相对不足,容易忽视党组织的活动,进而影响党员作用的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村党委(总支)注意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村民小组党支部的活动由支部书记牵头,党员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村党委(总支)负责定期的检查和指导,村民小组党支部负责具体实施,职责明确。由此,村庄党组织的工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再是少数人员大多数人,而是大多数人为更多人的奉献。同时,通过每月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的例会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一方面使党组织的民主渠道更加畅通,于保障党员的 民利,更好地组织党员参与村庄事务,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干好干坏大不一样。不少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是从原任党小组长转过来的,过去主要是收党费、通知党员参加村里的会议,而现在他们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了。

建立和完善党员议事会制度是保障党员民利的重要载体,也有利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村民代表会议的质量。江干区的不少村庄,在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初步作出村务决定后,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召开党员议事会征求意见,一是可以完善村“两委会”的决定,二是党员中的村民代表可以做好其他村民代表的工作,三是有利于发挥党员在村务决策和实施中的作用。党员议事会与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不同,行使的权利不同,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党员议事会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只有党内民主建设的加强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因此,江千区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和完善党员议事会制度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村党委(总支)不仅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村务的管理工作,而且通过进一步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升了村庄党建工作的水平。随着村民小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庄的党建工作更加规范、组织活动更加丰富、党员队伍更加壮大,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3、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利于对党员进行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之前,由于一些村庄党员人数较多,而村里没有相应的场地安排学习等活动,需要借用活动场所,而且时间也往往难以确定,这无疑给组织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又由于农村党员从事不同的职业,比较分散,因此由村党支部负责组织的全村党员活动往往难以达到好的效果,或者因为参加活动的党员不多,或者因为会议讨论涉及的只是某一个村民小组利益的事,其他村民小组的党员不感兴趣,从而造成了党员学习等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党员多的lO多人,少的不到lO人,实行“小班化”教育和管理,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党员活动。如果有党员感到白天没有时间参加支部活动,就安排在晚上进行;如果有哪个党员感到身体不适,不便走动,支部活动就安排在他的家中进行,这种做法特别受到老年党员的欢迎,让一些长期卧病在床的党员也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同时,由于现在是村民小组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党员之间非常熟悉,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到会率也明显提高。一些党员说,过去村里组织的党员活动,去与不去、早去与迟去、开会时认真与不认真,感到无所谓,现在不行了,支部里的党员都是邻居,有的还是亲戚,不认真参加影响不好。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党员学习的方式也更加灵活,由于人少,可以边学习边讨论,也能够结合本组实际进行学习和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有利于形成共识,统一思想。

村民小组党支部对党员实行“小班化”教育和管理,便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村里有什么事及时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开会讨论,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回来后,及时传达给每位党员,需要党员讨论的也及时进行。由于村民小组党员比较少,党支部书记进行传达和组织讨论的方式就很灵活,可以把党员召集起来集体进行传达和讨论,也可以在回去的路上碰到某位党员时就向其传达。有的党员比较忙,支部书记就到其家中进行传达或征求意见。由于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支部及时进行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使党员联系村务有了载体,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有利于搞好各项村务工作,也强化了组内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村民小组党支部对党员实行“小班化”教育和管理,便于对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如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是许多地方都在探讨的问题。一些地方对农村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但客观地说,大多流于形式。江干区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也对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一方面,能够根据党员自身的特点进行设岗定责,诸如设立了民事调解岗、帮扶救助岗、治安巡逻岗、卫生监督岗等,使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设岗定责是在一个村民小组内进行,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非常熟悉,更有利于党员受到监督,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笕桥镇俞章村等地村民小组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子,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一些实际困难。由于是在本村民小组内进行,党员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村和组两级党组织都坚持“三先”原则,村里议事都会先征求村民小组党员的意见,党员能够更大程度上地畅所欲言,更好地为搞好村民小组事务:配合村里工作出谋划策,真正做到了“组织活、党员动”。在大项目拆迁征地工作中,许多村民小组党支部组织党员设立了动迁宣传组、动迁联户组、动迁帮扶组等岗位,通过党员认定责,促使党员带头签约、带头拆房,确保了大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由于进一步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党员的地位提高了,同时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多了,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党员意识、大局意识和先进性意识。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以后,如何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许多地方都在探索的问题。江干区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实践启发人们;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以中央精神为指导,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为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进行创新,为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从组织机制上打好基础;二是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从有利于发挥党员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村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完成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入手,大胆创新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以此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

4、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江干区处于杭州城市东扩的前沿阵地,农村有相当部分党员和群众对城市化的推进有一个认识过程。各镇、村的工作任务相当艰巨,特别是涉及大项目建设任务较重的村,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而村民小组作为村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对推进包括大项目征地拆迁等在内的各项建设任务、发展任务、稳定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建立对于提升村民小组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都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许多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由于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在村务的日常管理中,许多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以九堡镇三卫村为例,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通过党员架起了村、组党组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桥梁。不少党员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点”,带头宣讲政策和法规,带头为村、组工作出谋划策,带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带头拆迁,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三卫村还以“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村”为目标,组织党员分块包干村民小组内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管理,使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一些群众也纷纷要求加入到义务承包的队伍中,形成了党员和群众“能做事、做好事”的良好局面。又如九堡镇九堡村2006年在“决战服装交易中心”动迁工作中,注重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的作用,在村内形成了全员动迁的良好氛围,仅用35天就完成了212户拆迁任务,确保了大项目建设任务的按时完成。

由于江干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协助镇、村加强了治安工作,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使大多数党员能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出租房子,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出租房的管理;另一方面,许多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了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和党员治安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赢得了群众的赞扬。

5、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利于村级党组织提高化解村庄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更充分地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形成了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农村出现结构性的分化是必然现象。对于党来说,必须不断地发现新的整合因素并建立新的整合形式,以便解决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失范问题。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原有的整合模式受到冲击,因此如何加强党在村级治理中的整合功能是一个必须探索的现实问题。关键在于,要完善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的沟通机制。

江干区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为完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沟通机制,为村级党组织提高化解村庄内部矛盾的能力和充分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把党支部建立在村级这一传统的农村基层建党模式相比较,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后,党组织与群众的沟通途径更多,反映的渠道也更广,党群关系更加密切。虽然一个村民小组内也往往有不同的利益群体,但从一个村庄而言,一个村民小组又往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村庄内部的矛盾,有些需要通过村级组织来协调和解决,而有些则需要通过村民小组来协调和解决。如果各村民小组都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其内部的矛盾,都能够从整个村庄的大局出发,那么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如果村级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各村民小组内对待村务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村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水平就会提高,进而提高整个村务工作的水平。村民小组大多主要存在三种矛盾,一是组内矛盾,二是组与组之间的矛盾,三是组与村的矛盾,江干区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加强了村民小组内党员和村民的思想教育,组内的矛盾尽可能自己解决。组与组之间的矛盾,尽可能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来解决。至于组与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由于村党组织加强对村民小组党支部成员的教育和管理,又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员思想觉悟提高了;另一方面,由于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后,可以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政策法规也更快地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宣传到群众当中。不少党员发现不和谐的苗头会主动向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汇报,使许多矛盾在组内得到解决。如果村民小组党支部难以解决,就及时反映给村里。由于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能够及时了解一些不稳定因素,并解决在矛盾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目标。通过加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党员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党群、干群关系的沟通机制完善了。因而解决矛盾的难度降低了。有利于村庄的稳定和发展。

四、结语

目前,杭州市江干区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虽然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还有待于提升。最主要的是如何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的问题。按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村务最后要由经村民会议授权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而不能由党员议事会讨论决定。这就要正确处理好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在充分保障党员民利的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充分保障村民代表的权利,避免出现干涉村民组织民利的事情发生。镇、村、组三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的民意基础,进而通过法定程序增加党员在村民代表中的一些。

农村基层党支部篇8

注重班子建设抓好班子团结

近几年来,xx村党支部狠抓班子建设,注重团结出效率、团结发展经济这一策略。党支部书记田xx高举“凝聚团结”旗帜,通过摆事实、讲危害,大会谈、小会讲,使党支部每个成员充分认识到搞内讧、闹分裂有损党的声誉,危害党的事业。特别是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使得干部们自觉清除矛盾,达到心灵沟通。为此支部班子成员纷纷表示:为了xx村的发展,为了xx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计,我们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xx村还通过召开党员**生活会,干部们进行了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部成员**生活气息很浓,大家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开诚布公。支部书记带头,对个人的一些思想公开检讨、接受批评。书记带了头,大家有劲头,一个富有朝气的领导集体迅速形成。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xx村领导班子成为远近闻名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党建工作是支部的重中之重

在党支部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形成后,党建工作便成为中心任务。近年来,xx村党支部坚持每年发展2—3名新党员,不断充实党的新鲜血液。

为了建设农村党员活动室,党支部一班人多方筹措资金20多万元,建起了七间2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xx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使各项培训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老党员赵广文赞叹说:“xx村党支部建立五十多年来,从未有过这么好的办公室,从未有过这么好的活动场所。过去开会,经常要借xx小学的地方,极不方便,现在好了、方便了!”

党支部以加快经济发展为重任

要致富、先修路。新一届支部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党支部书记田xx带领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先后筹资35万元,对2000米村级主干道进行修整,又多方筹集5万元对全村3000米低压电路进行全面改造。xx村村组硬化路网络已经形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xx村党支部集思广益,制定出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群众培训规划,确定了依托城镇优势,构筑商贸区、养殖区、种植区三大板块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以宏兴乳业公司为龙头的商贸区快速发展。随着宏兴二期扩建工程——万吨脱脂乳粉生产线工程的顺利建设,连同木材加工、煤炭加工等企业,xx村商贸区已初具规模,安置村民近千名,解决了xx村及周边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稳定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依托宏兴乳业公司的优势,新建养殖小区5个,为村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过多方协调,引进蔬菜大棚50栋,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活生生的事实,彻底改变了村民单一种粮的旧观念,极大的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

目前,xx村年人均收入达到3128元,年增长率达到15%,社会总产值达65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重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xx村党支部一班人非常重视xx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常深入学校,与领导、教师座谈,了解教学情况及教师的思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节经常看望慰问教师,教师深受感动,表示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党组织的关怀。

为了迎接部级普九验收,党支部书记田xx带头帮助学校拆除危房35间,更换围墙400米,新建教师卫生间、学生普厕150㎡,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面对xx小学因并校需要扩建的实际问题,支部一班人又多方奔走,协调各方关系,为xx小学扩大校园面积500㎡。

党支部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

今年,xx村作为aa区2008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在街道新农办的正确指导下,村党支部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广泛宣传,统筹安排,措施得力,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贡献力量。为了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田xx书记在施工和筹款两方面双管齐下,同步开展。支部成员们也深入施工现场,参加新农村建设,推动工程顺利进展。目前,已完成xx村南北街主干路电力、通信25个杆线的迁移;道路拓宽硬化、排水渠修建和预制暗渠盖板;完成亮化、绿化工程,安装路灯45盏,同时对部分主干道进行了绿化,修铺柏油路面和铺设人行道彩砖;对全村自来水水管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填埋;为村两委会配置了电视和vcd等电教设备,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投资万余元清运垃圾300余吨,修建垃圾台8个。

支部一心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xx村马上召开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扩大会议,一方面检查灾情,一方面宣传防震、抗震知识,制定抗震预案。在会上,田xx书记一再强调,当灾害来临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应对,绝不听信谣言,以保持社会的稳定。随后村两委会成员们深入各村民小组,宣传村民提高防范意识,以便把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