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三年级教案8篇

时间:2023-03-15 14:59:53

三年级教案

三年级教案篇1

2.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4.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一一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

3课时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材第101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实物投影,数字卡片。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如:

1.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

(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从写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意选出2张,做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积?写出这些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6种。

2.9个。

3.18种。

思维训练

共能组成12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6个不同的积,这些算式是:

1×2

1×3

1×4

2×1

2×3

2×4

3×1

3×2

3×4

4×1

4×2

4×3

事物的排列数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应用排列知识来解决问题。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可以通过摆一摆或列表的方法,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再确定第二、第三的位置,看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1.本节课通过“编数字”“换位置照相”等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并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到了快乐。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形式,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的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教材第101页例1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四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摆的时候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儿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试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注重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探索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由于排列组合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连一连,在活动中感受排列组合的思考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既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材第102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投影片,上衣和裤子等图片。

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

(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的情景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到投影台演示: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共有8种不同的搭配。 2.小明有6种选择方法。

思维训练

1.从鸟岛经过猴山和大象馆到狮虎山共有8条路线。

2.一共要照8张。

聪聪和4个人分别照一张,共4张;

明明和4个人分别照一张,共4张,合计8张。

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生活中,我们常常应用组合知识来解决问题。如进行上衣或裤子的搭配、出行时选择不同路线、体育比赛场次的设定等。我们要学习的是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是把几个事物,每两个组合在一起,找出有几种组合方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得到了组合数。

1.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教师没有以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教学。创设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游活动乐园(线路选择)—照相问题—房间搭配等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在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穿衣服的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通过“猜想—讨论—实践—汇报—比较—归纳”等环节,充分展开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节课教师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通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了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通过探讨上装和下装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上、下装搭配的每种穿法都需要两步来确定,一步是上装的选择,一步是下装的选择,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例2给出了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可以动手摆一摆,并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连线的体会:怎样连线比较清楚,而且可以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在这里给出了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每件上装跟不同的下装搭配起来,另一种是将第一种连线中的两个图合并起来的综合连线。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儿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试验的方法可以找出一些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初步接触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学生已有了寻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基本方法,再学习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并不困难。因此,将例1和例2合在一起教学,旨在加强学生观察、对比以及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考虑到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男生与女生穿着的不同),因此,将例2中的插图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把裙子改换为裤子,避免在课堂上男生提出疑问,而使教学难以进行。整节课通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会用连线、记录的方法寻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方法,并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如“比一比,刚才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想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等活动中逐步抽象对排列与组合的认识,从而培养了有序思维的意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学习简单的组合

教材第103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3中的各国国旗,不同面值的硬币。

1.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2011年的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小组赛时,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

2.出示各国的国旗。

3.“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意思?

如“甲与乙踢”也表示“乙与甲踢”,与二者的顺序无关。

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2个球队已踢了一场?

学生:连线,把2个队用一条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这2个队已踢了一场。

提出问题:(1)动手连一连,2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

(2)你是怎样连的?

(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再小组交流。

汇报:

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方法二: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照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地连。(如左下图)

方法三:连法与方法二不同。(如右上图)

方法四:画曲线连,把4个球队依次排开。

教师强调: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1.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2题。

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每两种颜色为一组,最多可搭配成不重复的几组?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2.三(1)班要从4个同学中选2个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共有几种选拔方法?

3.老师买来5种颜色的铅笔作奖品,本周玲玲被评为“全优”生,老师请玲玲选2支不同颜色的铅笔。玲玲有几种选择方法?

4.用天平称物体时要用砝码,现在有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0次

2.取出的钱共有6种情况,它们是:

1角和5分 5角和5分 1元和5分 1角和5角 1元和1角 1元和5角

3.最多可搭配3组。

思维训练

1.(1)0.765、0.756、0.675、0.657、0.576、0.567 (2)7.650、7.605、7.560、7.506、7.065、7.056

2.共有6种选拔方法。 3.玲玲有10种选择方法。

4.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称出7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即

用一个砝码可称出:1克、2克、5克

3种

用两个砝码可称出:3克、6克、7克

3种

用三个砝码可称出:8克

1种

共3+3+1=7种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了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通过学习组合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第103页例3通过探索4个队一共要踢多少场球,学习简单的组合。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是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例3是以中国队参加的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为背景,中国队所在的A组共有四个国家的足球队,小组赛时每两个队踢一场比赛,看看一共要踢多少场。这里每场比赛只与哪两个队有关,与两个队的顺序无关。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儿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一些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

通过这节课,继续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及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设计草坪和比赛过程

教材第106、第107页的内容。

1.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校园的良好情感。

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体验“设计校园活动”的实践活动。

学生收集的草皮价格和本校的信息,盒尺。

收集信息:

1.收集草坪面积的信息。

2.了解草皮的种类和价格。

3.收集校园的信息和建筑物的位置。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对于调查充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信息,教师提问: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信息。

活动一

1.探讨草皮的不同铺法并计算费用。

2.收集草坪面积的信息。

教师:咱们学校共有东西两块草坪需要更换草皮,这两块草坪的面积相同,长都是28米,宽都是16米。(也可根据本校实际长度)

3.了解草皮的种类和价格。

名称

价格(元/m2)

白三叶

2

高羊茅

3

天堂草

4

4.探讨草坪的铺设方案。

如果只有3000元的费用,可以怎么样铺草坪?

建议一: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

28×16×2×2=1792(元)

建议二:东西两块草坪铺不同的草。

……

5.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请每个小组将本组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提问:

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哪组的设计最经济呢?

活动二

1.设计拔河比赛的赛程。

2.比赛时间。

教师:计划在本周五下午15:00~16:30,每场比赛用时20分钟,准备10分钟。

3.比赛地点。

学校的东、西草坪。(学生可以自由决定)

4.对阵班级。

三年级的4个班,先分组比赛,胜者再进行决赛。(可结合本年级实际)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设计方案。

如:

对阵

时间

地点

A组:三(1)~三(2)

15:10~15:30

东草坪

B组:三(3)~三(4)

15:10~15:30

西草坪

A组胜者~B组胜者

15~40~16:00

东草坪

颁奖

16:10~16:20

西草坪

5.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对最受欢迎的小组提出表扬。

请你设计一个全校范围内的校园歌手大赛。

课堂作业新设计

参考设计:略

1.这个实践活动适宜采取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但在活动中,教师应适时进行指导。在室外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检查每个小组是否分工明确,同时监督学生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组的计划,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2.设计活动完成之后,请每个小组将本组的设计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与交流,请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鼓励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材呈现了两个不同的活动。

1.调查本学校的相关信息。通过收集本学校的草坪、操场等信息,为设计校园活动打下基础。

2.设计校园活动。这里涉及一些需要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场地面积的大小,草坪的形状和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通过教师提供或自己查询得到的草皮的不同价位,设计出经济、合理、美观的草坪。学生要根据综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以及本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他组设计的优缺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

教材习题

练习二十三

1.1500 30 370 230 13 960 760

260 32 19 90 68 35 93 700

21

2.176 63 46 38 5248 4140 5846

2775

3.

665÷7=95(只)

4.

58×11=638(人) 638>620 能

5*.

31 81

6.略

7.15×15=225(平方米)

15×4=60(米)

8.(1)36 2 (2)31 3

(3)6 20

9.30+10=40(分)

17时-40分-5分=16时15分

10.

0.4 1.1 2.6 3.9 4.7

11.

0.6 8.3 1.9 6.6 3.6 7.3

12.(1)1.6-0.8=0.8(千米)

(2)3.2-1.6=1.6(千米)

(3)(答案不唯一)如:小马家和小鹿家相距多远?

7.8-3.2=4.6(千米)

13.略

14.

10×50×4=2000(千克)

15.

48÷(4×2)=6(天)

16.

288÷4÷6=12(名)

17.

375÷5×24=1800(千克)

思考题

三年级教案篇2

《风来了》

教学目标:

一、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二、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

二、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

师:图片生:练习纸、图画本、铅笔、彩笔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感观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听觉就是其一个主要的方面,我们用声音表现一下微风的感觉.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不同的风吗?(微风、大风、狂风)

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对各种风的记忆和认识。

四、尝试训练。让学生自己表现画风.

1、比赛画风。

让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风。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形象的“风”来。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评一评。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用线来画风可以形象的把风的方向和路线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风。

2、景物描绘。

在黑板出示几种物体。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如果风来了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并请学生尝试把它画下来。学生相互间交流、并互评,黑板上学生的画,看看他们表现的对吗?

师小结:风能让许多东西动起来,飘起来。

3、人物的表现。

回忆在风中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加深对风中的人物特征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难走吗?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

五、图片欣赏。

书上的图没有用线条来表现风的大、猛。我们讨论一下他是用什么东西表现风很大,人行走困难的呢?

师:小结。

六、创作表现。

“风”经常碰面,你还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在教室里乱翻我们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或是在你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给你带来清凉的可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把你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描绘下来!------在图画本上画一幅表现风的画面。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教案篇3

教师的职不仅仅局限于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引导、影响、了解、激励、鼓励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大目标。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范例一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

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 , 更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4)、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教学 目标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四、教学措施

① 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② 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③ 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④ 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⑤ 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⑥ 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8.28——9.3

课堂常规与安全教育

第二周

9.4——9.10

1、队列队形转法 2游戏“抢位置”

3 1、单双手滚球比远 2、30米迎面接力

第三周

9.11——9.17

1、仿生练习 2、50米直线跑

1、跳远(立定跳远) 2、悬垂

第四周

9.18 ——9.24

1、负重走、倒退走 2、叫号赛跑

1、跳高:原地起跳、双脚过绳子

第五周

9.25——10.1

1、前滚翻(滚动) 1、武术:基本手型 2、仰卧推起成桥

第六周

10.2 ——10.8

1.武术:基本功 2.跳上跳下

1.学习站立式起跑 2.换物赛跑

第七周

10.9 ——10.15

1.听、看信号返跑 2.抛物比高跳远:1.一步踏跳 2.双脚落入沙坑 3

第八周

10.16 ——10.22

跳远:1.立定跳远 2.青蛙捉虫子

1.30米冠军赛跑 2.游戏:鱼夫打鱼

第九周

10.23——10.29

1.抛球比远 2.活动篮圈1、游戏:开火车 2、单手滚铁环比远、准 3

第十周

10.30——11.5

1.游戏:拍球比多 2.400—600米走、跑

1.游戏:喊号抱团 2.滚动、滚翻

第十一周

11.6——11.12

1.多人牵手跑 2.轻物投准、远1.游戏:两人三足 2.丢沙包比远、准

第十二周

11.13——11.19

1.投靶比准 2.50米直线跑1.奔跑:蛇脱壳 2.自制球投准 3

第十三周

11.20——11.26

1.奔跑:蛇脱壳 2.自制球投准 1.游戏:正反口令 2.让距离跑 3

第十四周

11.27——12.3

1.考核:50米 2.猜拳跨步比赛 2.自选活动

第十五周

12.4——12.10

1.考核:一分钟跳绳 2.花样短绳1.立定跳远 2.跳竹竿 3

第十六周

12.11——12.17

往返跑接力 1.“顶风送报 2.自制球抛、投

第十七周

12.18——12.24

1.考核:测量身高体重 2.游戏“红、绿”灯 1.曲线跑 2.曲线运球

第十八周

12.25——12.31

1.攀爬 2.自然地形走、跑1、滚动、滚翻 2、50米_8往返跑 3

第十九周

1.1——1.7

考核

第二十周

1.8——1.14

考核

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范例二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三年级共四个班,每班约五十人左右,以男生居多,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三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攀登、追逐、跳绳、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动。但动作则显得僵硬呆板。

二、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内容

a、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b、游戏c、韵律活动和舞蹈d、田径e、体操f、小球类g、广播体操《希望风帆》

2、重难点

在以上七点内容当上,a、b、d、g为重点内容,其中d、g为难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使学生懂得粗浅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常识。而第九套广播体操学生都还不会做,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一个月内教会。

五、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特别加强对广播体操的教学。

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范例三

指导思想:

《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与时俱进性,开拓创新性,纲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表述,是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少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进行有序有效的做出客观评价。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贯彻新课标,运用新理念。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能力打基础。本学期根据体育《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基本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巩固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经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

〈三〉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四〉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具体措施

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或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采用各种表扬方法可以反复交叉,广泛应用,尽量使学生多受表扬和鼓励鼓励要真挚,果断、明快、表情亲切,要体现出教师的耐心,爱心,现任心。在表扬时,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使学生能正确对成绩和进步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具体措施和辅助手段:

在游戏中结合比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些比较抽象的动作或者很难做到的动作,先在教室进行讲解,配以挂图或者电脑或者幻灯机的生动的演示,使学生看到正确的连续的动作。在课上尽量让学生自主动手,自己想象,制造体育课上需要的工具,让学生去收集、制作。下雨天在室内做室内游戏和教些一般体育常识,如:预防伤病的措施。组织学生观摩高年级学生上体育课,从中要求学生对自己教师的上课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改变形式,使学生更好的去吸收利用,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促进教师自身的水准。

进度表:

(9月2日——9月5日)第一周:开学工作

(9月8日——9月12日)第二周:学习第三套广播操《七彩阳光》 抛球

(9月15日——9月19日)第三周: 学习第三套广播操《七彩阳光》运球过障碍

(9月22日——9月26日)第四周: 学习第三套广播操《七彩阳光》

投“人篮”

(10月6日——10月10日)第五周: 学习第三套广播操《七彩阳光》蹲跳

(10月13日——10月17日)第六周:摸线比快

看谁起动快

(10月20日——10月24日)第七周:横渡“铁受桥” 跳远

(10月27日——10月31日)第八周:单挂膝悬垂

翻腕

(11月2日——11月6日)第九周:追赶跑

障碍接力

(11月9日——11月13日)第十周:摆动

投篮比赛

(11月16——11月20日)第十一周;其中测试

龙舟

(11月23日——11月27日)第十二周: 五一放假

(11月30日——12月4日)第十三周: 滚球接力 看谁反应快

(12月7日——12月11日)第十三周: 跳高

越过障碍

(12月14日——12月18日)第十四周:配合作战

火车挂钩

(12月21日——12月25日)第十五周: 抢先一步

图形运球

(12月28日——1月1日)第十六周:投中目标

收发电报

(1月4日——1月8日)第十七周: 考核

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范例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个三年级班级的学生比以前上课进步多了,纪律也很好,基本上能够很好的掌握技能和技巧,学生学的也很带劲。上课第一声铃声响起来之后,学生已经把队伍排的很整齐,给我上课一个好的开始的感觉。

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做游戏,特别是喜欢玩球类,也许是去年上球类的课多了,学的也很不错,而且也满喜欢自己动手,自己创造新知识,新游戏,比如用空的矿泉水瓶打保龄球,而且喜欢独特的游戏,特别是大家都没有做过的游戏。今年我想还是多安排一些球类的课让学生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提高球类技能水平。

个别学生上课爱开小差,特别是爱说话,有时往往打搅教师上课,经过批评教导后稍微有进步。

上课学习的劲头比较好,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能力也逐渐提高,对一些韵律操掌握得也很好,而且也很感兴趣。

在跑,跳方面的能力也逐渐见好,就是投掷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挖掘。同学间彼此关照,共同克服困难,班级凝聚力比较强。

二:全册教材基本分析:

知识从跑,跳过度到投掷,由下肢发展到对上肢的发展,以及上下肢之间的协调发展,知识难度逐渐提高,以及中间结合体操,武术知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在这册教材中,提高学习跳上,跳下能力,以及俯卧挺身的能力,加大学习难度,知识向多方面发展,延伸,特别是向更深的一层发展练习,使学生多接触挑战,如果敢于挑战,那么学生在挑战过后达到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则达到不好的效果,形成畏惧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下肢要求更加高了,要学习向更高更远的发展,而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转到对上身的练习,比如俯卧挺身等,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和宽度.

体操方面增加了仰卧挺起成桥,以及前滚翻到纵叉,武术方面教到少年拳等,对技能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可以看出:体育渐渐地深入到我们身心,发觉体育,真的可以使身心健康,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三:教学的重点:

对柔韧性的练习,以及武术的套路学习,投掷类的项目如何投掷的更远,球类方面的控制球的能力,通过跳高等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前滚翻到纵叉,直跑屈腿跳高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能力是造成学习技术的难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球类游戏中,把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及身体的先天因素也是造成学习技能的难度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个别学生身体先天因素的原因,要使他们在体育课中也能锻炼身体,这是更难的,所以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跑跳动作,因此教师辅助是学生能否很好的练习到位的原因。

除此之外,柔韧性,弹跳能力等对学习技术的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上下肢对运动项目的影响都是使得学生能否学习好技巧的制约因素。

四:教材总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6、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7、培养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保持平衡的能力。

8、学生能够在音乐声中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够模仿教师做练习;

9、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将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10、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11、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的心情;

12、在社会适应方面,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和辅助手段:

由于新课标的下达,今年的教学主要措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创造,发扬创新精神,使自己的课堂中成为主人,学到老师教不到的知识。其他的一般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全课程,在游戏中结合比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有些比较抽象的动作或者很难做到的动作,先在教室进行讲解,配以挂图或者电脑或者幻灯机的生动的演示,使学生看到正确的连续的动作。在课堂中结合舞蹈和模仿操、棍棒操等的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课上尽量让学生自主动手,自己想象,制造体育课上需要的工具,让学生去收集、制作。

三年级体育教学方案范例五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上体育课的纪律比较差,每次上课之前的集合排队每次要浪费很多的事情,每节课的准备运动如做操或者跑步,学生们过于活泼,导致秩序大乱,学生们都比较喜欢自由活动,女生喜欢跳牛皮筋或者跳绳,男生喜欢打乒乓球或者篮球,特别是喜欢玩球类,由于此类的运动缺乏创意跟新奇感。

今年我想还是多安排新鲜的游戏及课程或者竞争性的游戏比赛让学生发掘很多体育课的兴趣特长,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身体质量的同时学习接触更多的体育项目,让其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能力也逐渐提高,更使同学间彼此关照,共同克服困难,班级凝聚力比较强。

二:全册教材基本分析:

知识从跑,跳过度到投掷,由下肢发展到对上肢的发展,以及上下肢之间的协调发展,知识难度逐渐提高,以及中间结合体操,武术知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在这册教材中,提高学习跳上,跳下能力,以及俯卧挺身的能力,加大学习难度,知识向多方面发展,延伸,特别是向更深的一层发展练习,使学生多接触挑战,如果敢于挑战,那么学生在挑战过后达到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则达到不好的效果,形成畏惧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对下肢要求更加高了,要学习向更高更远的发展,而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转到对上身的练习,比如俯卧挺身等,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和宽度.体操方面增加了仰卧挺起成桥,以及前滚翻到纵叉,武术方面教到少年拳等,对技能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可以看出:体育渐渐地深入到我们身心,发觉体育,真的可以使身心健康,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三:教学的重点

对柔韧性的练习,以及武术的套路学习,投掷类的项目如何投掷的更远,球类方面的控制球的能力,通过跳高等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前滚翻到纵叉,直跑屈腿跳高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能力是造成学习技术的难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球类游戏中,把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及身体的先天因素也是造成学习技能的难度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个别学生身体先天因素的原因,要使他们在体育课中也能锻炼身体,这是更难的,所以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跑跳动作,因此教师辅助是学生能否很好的练习到位的最大原因。除此之外,柔韧性,弹跳能力等对学习技术的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上下肢对运动项目的影响都是使得学生能否学习好技巧的制约因素。

四:教材总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6、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7、培养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保持平衡的能力。

8、学生能够在音乐声中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够模仿教师做练习;

9、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将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10、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11、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的心情;

12、在社会适应方面,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和辅助手段

由于新课标的下达,今年的教学主要措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创造,发扬创新精神,使自己的课堂中成为主人,学到老师教不到的知识。其他的一般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全课程,在游戏中结合比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年级教案篇4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及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课程标准: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º。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设计学习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内容标准。

1、学习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必备知识。本节课着重抓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猜测—验证—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充分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尝试探索的精神.

2、学习者分析

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许多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3、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习任务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如图分析:

根据以上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表述如下:

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5、学习重点

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量角器、。

7、学习方法

采用设置情境进行问题驱动

二、学习评价设计

目标⑴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结合电脑演示,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会将知识进行有序的整合和提取,通过课堂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⑵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合作交流,小组成果展示汇报的形式,提升学生动手动脑、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目标⑶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故事情境穿插、小组讨论表现、师生对话交流、学生推理归纳等形式,感受数学魅力,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学习流程设计

4、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1、复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知识。

6、生:说出示三角形按角分的几类。

7、2、观察画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争吵什么?

8、3、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9、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1、∠2、∠3来表示。

10、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1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1、∠2、∠3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1+∠2+∠3。

12、【设计意图: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1+∠2+∠3”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

13、4、这么看来,三角形的角里一定藏有什么奥秘,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14、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5、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你能肯定吗?

16、

有的同学确定了,有的同学没有把握。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量一量,把三个内角的度数量出来,再相加得出内角和,板书:量)

17、

量一量、算一算

18、

量一量、算一算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19、

2、小组合作探究

20、

那我们要对每一种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研究,下面小组合作,请

21、

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哪位同学能声音响亮的读一读?

22、

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合作要求,开始动手探究吧。

23、

教师巡视,指导测量。

24、

【设计意图:直接测量的方法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用加法求和,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的理解,就是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25、

3、学生汇报交流。

26、

谁愿意把自己的成果给大家说一说?(每种找两名学生汇报)

27、

师小结:在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误差,所以大家求出的三角形

28、

的内角和在180度左右,不够精准,求三角形内角和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和起来考虑问题,180度的角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角?有什么方法能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合并在一起进行验证?

29、

4、用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继续验证。

30、

可以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看是不是平角,如果没有剪刀可以直接撕一撕拼起来。还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把三个内角拼起来。

31、

折一折的方法教师提示:先要找到两条边的中点,用线连接起来,再按这条线折起来。再把另外的两个角折起来就可以了。(板书:拼、折)

32、

小组合作动手探究,学生汇报交流。(每种三角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演示,板书:拼、折)

33、

汇报时先还原原图,再展示验证过程。

34、

【设计意图:新课标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把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无疑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小组合作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我立足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大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量、折、拼、剪、摆等操作学具活动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35、

验证猜想

36、

刚才同学们用量、拼、折的方法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这句话)老师为你们的成功学习感到高兴,请你们用自豪的语气齐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7、

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领悟有了猜测还要去验证,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求实精神。】

38、

进一步感受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说出内角和,你发现了什么?(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怎样,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也就是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39、

解决国王的难题。

回到三种类型的争吵问题,现在可以确定谁说的对?都

不对,应该是一样大

那争吵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样大,都是180°。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看图,口算未知角的的度数”。(图形题)

2、“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文字题)

【设计意图:1、2两题都是检测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应用。已知一般三角形两角,求一角的度数。】

3、猜猜三角精灵内角的度数。

等边三角形:一个角也不知道的情况,求三角形的内角。

直角三角形:建议学生选用求直角三角形一锐角度数的最佳方法。

钝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求两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与三角形的特点相结合的应用。】

6、把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⑴过顶点截取,所剩图形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⑵不过顶点截取,所剩图形是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测量法、辅助线法(最优选择)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多种截法的思考以及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推导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延伸多边形的内角和。】

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们通过测量法、剪拼法和折叠法,一起研究和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方法的收获就是最大的收获,收获了方法,你就收获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

在数学的天地里,在今天的这堂课上,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是我们怎么一步一步研究出来的。

【设计意图: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想:∠1+∠2+∠3=180°?

1

3

2

验证:测量、剪拼、折拼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五、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的时候,我注意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方法去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是否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这个猜想如何验证,这正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在测量法中,面对有些小组的学生量出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学生讨论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境,剪拼法和折拼法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整节课的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二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第三层练习是求特殊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真正做到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点的有机结合。第四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运用已有经验去判断思索。

三年级教案篇5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及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课程标准: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º。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设计学习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内容标准。

1、学习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必备知识。本节课着重抓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猜测—验证—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充分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尝试探索的精神.

2、学习者分析

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许多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3、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习任务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如图分析:

根据以上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表述如下:

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5、学习重点

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量角器、。

7、学习方法

采用设置情境进行问题驱动

二、学习评价设计

目标⑴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结合电脑演示,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会将知识进行有序的整合和提取,通过课堂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⑵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合作交流,小组成果展示汇报的形式,提升学生动手动脑、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目标⑶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故事情境穿插、小组讨论表现、师生对话交流、学生推理归纳等形式,感受数学魅力,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学习流程设计

4、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1、复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知识。

6、生:说出示三角形按角分的几类。

7、2、观察画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争吵什么?

8、3、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9、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1、∠2、∠3来表示。

10、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1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1、∠2、∠3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1+∠2+∠3。

12、【设计意图: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1+∠2+∠3”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

13、4、这么看来,三角形的角里一定藏有什么奥秘,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14、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5、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你能肯定吗?

16、

有的同学确定了,有的同学没有把握。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量一量,把三个内角的度数量出来,再相加得出内角和,板书:量)

17、

量一量、算一算

18、

量一量、算一算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19、

2、小组合作探究

20、

那我们要对每一种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研究,下面小组合作,请

21、

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哪位同学能声音响亮的读一读?

22、

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合作要求,开始动手探究吧。

23、

教师巡视,指导测量。

24、

【设计意图:直接测量的方法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用加法求和,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的理解,就是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25、

3、学生汇报交流。

26、

谁愿意把自己的成果给大家说一说?(每种找两名学生汇报)

27、

师小结:在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误差,所以大家求出的三角形

28、

的内角和在180度左右,不够精准,求三角形内角和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和起来考虑问题,180度的角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角?有什么方法能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合并在一起进行验证?

29、

4、用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继续验证。

30、

可以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看是不是平角,如果没有剪刀可以直接撕一撕拼起来。还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把三个内角拼起来。

31、

折一折的方法教师提示:先要找到两条边的中点,用线连接起来,再按这条线折起来。再把另外的两个角折起来就可以了。(板书:拼、折)

32、

小组合作动手探究,学生汇报交流。(每种三角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演示,板书:拼、折)

33、

汇报时先还原原图,再展示验证过程。

34、

【设计意图:新课标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把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无疑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小组合作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我立足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大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量、折、拼、剪、摆等操作学具活动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35、

验证猜想

36、

刚才同学们用量、拼、折的方法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这句话)老师为你们的成功学习感到高兴,请你们用自豪的语气齐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7、

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领悟有了猜测还要去验证,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求实精神。】

38、

进一步感受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说出内角和,你发现了什么?(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怎样,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也就是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39、

解决国王的难题。

回到三种类型的争吵问题,现在可以确定谁说的对?都

不对,应该是一样大

那争吵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样大,都是180°。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看图,口算未知角的的度数”。(图形题)

2、“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文字题)

【设计意图:1、2两题都是检测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应用。已知一般三角形两角,求一角的度数。】

3、猜猜三角精灵内角的度数。

等边三角形:一个角也不知道的情况,求三角形的内角。

直角三角形:建议学生选用求直角三角形一锐角度数的最佳方法。

钝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求两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与三角形的特点相结合的应用。】

6、把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⑴过顶点截取,所剩图形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⑵不过顶点截取,所剩图形是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测量法、辅助线法(最优选择)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多种截法的思考以及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推导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延伸多边形的内角和。】

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们通过测量法、剪拼法和折叠法,一起研究和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方法的收获就是最大的收获,收获了方法,你就收获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

在数学的天地里,在今天的这堂课上,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是我们怎么一步一步研究出来的。

【设计意图: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想:∠1+∠2+∠3=180°?

1

3

2

验证:测量、剪拼、折拼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五、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的时候,我注意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方法去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是否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这个猜想如何验证,这正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在测量法中,面对有些小组的学生量出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学生讨论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境,剪拼法和折拼法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整节课的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二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第三层练习是求特殊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真正做到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点的有机结合。第四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运用已有经验去判断思索。

三年级教案篇6

小学三年级英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型的交际训练课,我借助“任务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介绍他人的句型:

①Whoˊsthis?

②Thisis..

2、学习认读单词:grandfather,grandmother

语言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能够根据指令做动作。

②、根据图片和情境说出单词和句子。

③、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做游戏、敢干开口,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从而意识到交流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和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文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使用英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问候语,了解英语国家中介绍他人的方式并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1、介绍他人的句型Thisis……

2、对情境进行模仿,创新。

我主要通过感知新教材——设置——灵活运用这三个主要步骤来突破教材重难点的。在教学开始让学生以旧带新引入新知,通过对教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务,并在教师用红灯,头饰、图片、录音等多种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实现对知识的体验和实践最后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实现能力的发展。

说教法和学法:

(一)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事先用表示家庭成员名称的单词命名,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匀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情境教学法:

我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在单词和句型练习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带上饰演家人的头饰,在加生活化的录音为学生设置了真实而有效的场景激发了想说的愿望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组评、自评为主要方式,课上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课教学模式设置为

激趣设境——语言交流——人格发展

下面说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了电子零、照片、头饰、幻灯、录音、竞赛板、贴画、小礼物等媒体设计教学,学习则利用自制的组标、头饰、家庭照等媒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说课堂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巩固练习。

Step1课前热身

1)电子琴伴奏演唱Fatherandmother渲染课堂气氛

2)出示组标并请四个学生到讲台前,背对学生戴上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的头饰,猜一猜他到底扮演的是哪一角色。

3)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对话表演。(小组活动)

Step2、新知导入

1)教师把一张自己的家庭照片放在投影仪下并介绍Thisisaphotoofmyfamily.Whoˊsthis?Doyouknow.自答:Thisismyfather.为教学Whoˊsthis做准备,然后教师带着满脸疑惑反复用Who′sthis?询问照片中的其他人,这样一来Who′sthis?这一句式就会在情景中被输入。

2)教师指着祖母的照片说Thisismyfather′smother.She′smygrandmother.然后指着爷爷的照片。反问Who′sthat,doyouknow?Oh,自答She′smygrandfather.板书三会单词并进行教学。

3)每组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在组内进行练习,然后选代表在班内介绍家人。

Step3.趣味操练

1)玩比大小游戏:每组、每轮各派一名选手参赛,在讲台上抽出一张图片,根据图义说句子。Thisismy……说对的奖励小组小礼物一件,抽到爷爷、奶奶的加3分。抽到爸爸妈妈的加2分,抽到daugter,son,sister,brother加1分。几轮后统计得分,为获胜队颁奖。

2)玩猜谜游戏:教师说:Thisismyfather′sfather学生抢答;答对的奖励小礼物一件。学生也可说出Thisismymother′sfather。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懂得英语中的gandfather即表示爷爷也表示外公,grandmother既可以表示奶奶也可以表示外婆。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全家福玩听音指图游戏,教师发出指令,mother学生即指出自己的妈妈并说:Thisismymother.等等,每组都有必备答题和抢答题。

4)组内合理分配家庭角色,然后小组出一人表演动作让表演人自行定小组猜,猜对小组有奖。

Step4.巩固补充

1)作出一个chant

DadDadfather.

MumMummother.

GrandpaGrandpa.Grandfather.

GrandmaGrandmaGrandmother.

学会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小区别,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2)教师给学生听一段串门的录音,然后创编并表演对话。

Step5.小结并布置任务

1)总结小组的战利品数目,学生掌声祝贺并鼓励未获胜小组下节课继续努力。为激活下节课气氛打下了基础。

三年级教案篇7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在圈一圈、画一画、分一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题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打气球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1、打气球游戏:

5×7=

21÷3=

81÷9=

28÷7=

6×8=

14÷7=

54÷6=

56÷7=

追问:为什么21÷3=7?用的哪句口诀

2、小结,揭题:

看来同学们对二年级学的表内乘法和用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借助学生已有认知,自主探索,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借助分乒乓球的情境,解决40÷2。

投影出示主题图:学校组织进行乒乓球比赛,准备把40个乒乓球平均分给2个班

(1)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每班分到几个?

(2)问:怎样列式计算?(板书:40÷2=)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除法?(把40个乒乓球平均分给2个班,就是把40平均分成2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0÷2)

师:你们猜猜40÷2等于几?

预设生:20

(3)问:40÷2到底等于几呢?你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来试着具体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一定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是怎么分的?也可以自己尝试着动笔算一算。

(4)集体交流:(巡视)

预设1:圈画。

在叙述后及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师:我刚才看你画了一条线(画了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啊?谁看懂了?

【如果没有,师:我看到咱们班有一个组同学这画了一条线,谁看懂了?】

预设生:4盒一块分,每班2盒

一盒一盒的分,每盒10个,每班分到5个,一共4盒,每班分到20个

师小结:无论是一盒一盒分,还是4盒一块分,总之都是把40平均分成2份

预设2:算一算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特别聪明,他什么都没画上来直接写结果,他就说40÷2等于20,你是怎么想的啊?

预设生:因为4÷2=2,所以40÷2=20

师:我怎么听不太懂,凭什么4÷2=2,

40÷2=20,你能说说其中你的道理吗?

4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就是2个一,那要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得到的就是2个十,由此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啊?(教师板书:4个十,2个十)

延伸:知道了40÷2=20

你想到了什么?

400÷2

4000÷2

师:原来只要4÷2你会,那40÷2

400÷2

4000÷2好像我们也可以马上也能得到答案

预设3:竖式

师: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动笔试一试

试一试:80÷2=

90÷3=

600÷2=

7000÷7=

师追问:为什么80÷2=40?

预设生:把8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是4个十,是40

小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把它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位数就可以了。

2、继续借助分乒乓球的情境,解决120÷3。

师:你们刚才问题解决的很好,现在老师又遇到了一道难题,老师这有这么多乒乓球想把它平均分给3个班,怎么分啊?(出示图)

生不知所措,

师:遇到什么困难了?

生:太乱了,不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

师:你需要什么帮助?

老师帮你们整理了一下(10个放一盒)分出了12盒

(出示12盒乒乓球图)那怎么列式计算呢?

师:为什么用除法呢?

(就是把12盒平均分成3份,就是把120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0÷3)

师:那120÷3等于几呢?

师:分层要求:如果你觉得算起来有困难,老师给你准备小棒图,请你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如果你直接就能写出结果,也可以,要把想法说出来。(4人一个小组讨论讨论你是怎么做的?)

预设1:通过圈画直观看出结果是40

预设2:直接口算:把12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的是4个十,所以是40

延伸:知道了120÷3=40

你想到了什么?

1200÷3=400

12000÷3=4000

试一试:320÷4

250÷5

3、借助对比练习,提升口算的算理(把被除数看成谁)

400÷2=

师追问:说说是怎么算的?

400÷8=

师追问: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追问:为什么要40个十除以8,而不是4个百除以8呢

师补充:根据实际情况把400看成我们需要的样子。把它看成谁狠关键

预设生: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分层做书2

50÷5=

60÷2=

500÷5=

600÷2=

5000÷5=

6000÷2=

80÷4=

90÷3=

800÷4=

900÷3=

8000÷4=

9000÷3=

怎么这么快?这三道题都是在做一道题,就看6表示6个几?

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是3个十

2、解决实际问题:

有360块月饼,用不同的的盒子分别包装,各能装多少盒?

360÷4=90(盒)

360÷6=40(盒)

360÷9=40(盒)

答:每盒4块能装90盒,每盒6块能装60盒,每盒9块能装40盒

三年级教案篇8

一、单选题

1.教师节是(

A. 1月1日                              B. 9月10日                              C. 6月1日                              D. 8月10日

2.小芳和小红相约一起看电影.电影19:30开始,经过1时40分结束.电影结束后,小芳和小红平安回到家.电影结束时间是(

A. 9:10                                     B. 20:70                                     C. 21:10

3.一个星期是7天,一个月里最少有几个星期日?

A. 3个                                           B. 4个                                           C. 5个

4.钟面上的时间是

A. 6时                                   B. 2时                                   C. 13时半                                   D. 14时半

二、判断题

5..15时是下午3时.(

6.每一年都是365天.

7.1900能被4整除,所以1900年是闰年。

8.

8月1日的前一天是7月31日。(

三、填空题

9.填空(1)7月份有________天

(2)5分=________秒

10.小明晚上做完作业看下钟表,如图,这个时间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再过15分他就睡觉了,这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

11.1年半有________个月,24个月是________年。

四、解答题

12.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8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3.连线:

1950年

1992年

2400年

1800年

2010年

平年

闰年

五、应用题

14.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从上午9:00到下午3:00,每小时加工65个,还剩下123个没有完成,请问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教师节是9月10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年、月、日的认识可知,教师节是9月10日,据此解答。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19时30分+1小时40分=21时10分

电影结束时间是21:10.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影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电影结束时间,据此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平年:28÷7=4(周),

闰年:29÷7=4(周)……1(天),

30÷7=4(周)……2天;31÷7=4(周)……3天;

有余数的只要前几天(余数)里不要有星期日即可。

所以一个月里最少有4个星期日。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一个月的天数÷一个星期的天数=有几周,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

C

【解析】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按24时计时法

15时是下午3时。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24时计时法,下午3时等于12加上3就是15时,据此判断即可。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由分析知闰年有366天,只有是平年的情况下,才是365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了年、月、日及其关系,明白平年、闰年的区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1900÷400=4……300,所以1900年是平年,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整百年份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据此判断。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8月1日的前一天是7月31日;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判断7月有多少天.

7月是大月,大月有31天,所以7月有31日.据此解答.

三、填空题

9.【答案】

(1)31

(2)300

【解析】【解答】(1)7月份有31天;

(2)5×60=300(秒).

故答案为:31;3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7月份是大月,有31天,依据单位之间的进率,1分=60秒,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解答.

10.【答案】

下午9:05或晚上9:05;21:20

【解析】【解答】解:这个时间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下午9:05或晚上9:05。再过15分他就睡觉了,这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10。

故答案为:下午9:05或晚上9:05;21:10。

【分析】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时,既可以表示上午的时间,也可以表示下午或晚上的时间;

因为再过15分他就睡觉了,所以这个时间表示的是晚上的时间,即用12加上钟表上的时间即可。

11.【答案】

18;2

【解析】【解答】解:1年半有12+6=18个月,24个月是24÷12=2年。

故答案为:18;2。

【分析】一年有12个月。

四、解答题

12.【答案】

解:下午2时=14时

810÷(14﹣8)

=810÷6

=135(千米)

答: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可行135千米。

【解析】【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据此可知,下午2时=14时,然后用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行驶的时间,然后用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行驶的时间=火车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13.【答案】平年:1950、2010

闰年:1992、2400、1800

【解析】【解答】平年:1950、2010

闰年:1992、2400、1800

【分析】如果年份除以4,结果是整数,没有余数的话,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的话,就是平年。闰年的特点是二月份有29天,平年的特点是二月份有28天。

五、应用题

14.【答案】

解:下午3:00是24时计时法的15:00

15:00-9:00=6小时

6×65+123=513(个)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