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主义文化8篇

时间:2023-03-15 14:59:53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篇1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p#分页标题#e#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社会主义文化篇2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文化生活的建设步伐却停滞不前。不同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建设来说,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庸俗落后的社会习俗依然残留,民众缺乏精神上的支持,经济上虽然获得了进步,但文化生活停滞不前导致的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滑坡,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文化多样性区域复杂化,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内涵,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也大有不同,文化生活的复杂化加速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加之随着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得到了大幅扩充,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增多,如跳舞、打麻将、上网等,但地域差异依然存在,某些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丰富,而某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群众则较为单一。而且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多以高中和初中为主,极少主动去改变自身的文化生活,要么忙于生计,要么将空闲时间用于休息,精神生活和娱乐活动十分单调,由此也会使得群众的幸福感降低,生活质量无法提升,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基层群众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必然手段,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要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让群众取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进步,逐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措施

(一)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力度,管好用好基础文化设施

基层政府要强化文化责任。首先,乡镇和街道都要提升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认知,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其次,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保养与维护,并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的建设与规划纳入城镇规划的范围和财政预算之内,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此外,对现存的文化宫、图书馆、广场以及公共报刊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给予正常的投入和支持。最后,逐步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完善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捐助、群众自捐或者资源共享等方式购置文化生活所需物品和设施。并对群众进行文化活动满意度调查,明确群众的需求,并根据现有条件尽量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二)规范基层新兴文化娱乐方式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与以往相比数量大幅提升,产生了一些新兴的文化娱乐方式,如广场舞、打陀螺、扭秧歌、等,但是一些新兴文化活动的展开毫无规矩可言,甚至对活动场所周围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如参加广场舞的群众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在早晨或者深夜在居民楼附近大肆放音乐,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广场舞活动者与受干扰居民之间的矛盾事件。又如打陀螺活动,既可以活动筋骨,达到健身的作用,又可以作为一种娱乐项目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打陀螺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可能会因不注意而伤害到周围的人,一些陀螺爱好者在过往人群较多的地方打陀螺,对路人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由此可见,一些新兴的文化活动,虽然能给基层群众带来欢乐与乐趣,但是毫无章法可循的状态是不可取的的。这就要求政府和街道以及乡镇对新兴的文化活动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制定一些注意事项和活动须知,以保证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和谐、愉快地进行。

(三)打造特色文化项目

可由政府牵头,街道和乡镇协助,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民性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在一些民族地区,可以每晚举办民族舞蹈会,期间使用的音响等设备可由政府、街道或者乡镇提供,让大家形成一个习惯性的文化活动,在每天辛劳的工作结束之后,都来小聚一番,既可以沟通群众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在遇到一些喜庆的节日,举办活动更能激发节日的氛围,如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

(四)打击不良文化活动,构建良性文化活动圈

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各种活动的质量良莠不齐,必然存在一些不良文化活动。对于有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活动,必须严厉打击。例如,聚众,在很多地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总会有一些打牌、下棋、打麻将之类的活动,但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使得原本纯粹娱乐性的活动变了味,变得不纯洁,一些人因为几块钱的输赢而大打出手,甚至危及性命,这些行为无论怎么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不利的。因此,政府应当倡导健康、正能量的文化活动,对不良文化活动进行规范和改造,或者杜绝该类活动,对于因此引发事端的人群,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此外,政府和街道、乡镇还应对基层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三、结语

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群众自身也应当注意到文化活动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从自身的行为出发,避免参加不良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在使用文化基础设施时,秉持爱护的态度,不刻意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觉悟,不受不良文化活动的诱惑。在丰富自身文化活动的同时,充实自我,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单文奇 单位:盐都区龙冈镇文化站

参考文献:

[1]彭龙富.轮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策略[J].中共云南省党委校学报,2015-02-15.

社会主义文化篇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整个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国家性质不同,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文化建设领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样性就会失去主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维护文化自身的安全所决定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激荡的局面。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的影响和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而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以上关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的需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的迅猛兴起,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国界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采取切实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需要并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和谐文化蕴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的和谐和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人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理念,主张在劳动平等、社会生活平等的基础上,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因而有助于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共识,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在自由个性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内在精神上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习俗。“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就是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文化篇4

社会主义信念观的研究,是深入学习、探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关键性课题。当前开展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的信念观。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一代,需要学习历史、认识现实,需要树立合乎逻辑的、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信念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信念观的问题不搞清楚,没有目标、没有主心骨,浑浑噩噩度日,对青年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来说,都是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本文将从中国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观、信念观相结合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文化信念”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信念的哲学定义

从中国哲学源流上看,对信念观的重视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夫子。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语见《论语·八佾》),“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孔子对神明信仰观的怀疑和淡化处理,用一个“如”字表白得淋漓尽致。本文认为,孔子的信仰观,实质上就是一种信念观。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信念学说,对中国人信念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信念和信仰是并驾齐驱的,信念和信仰同样是人类信仰观学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哲学的宗师康德曾经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为信仰留下地盘。根据康德的理论,那些属于人类对未知世界、对人类不可知世界的精神描绘、主观推断、主观追求和人类情感寄托的知识范畴,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信仰。

信念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识论的角度,信念属于信仰的范畴。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界限之内的,称为理性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而界限之外的,是未知世界或不可知世界的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精神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信念和信仰。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是人类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不可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和观念。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的桥梁。

信念是可以实现的信仰。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研究信念,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硬道理,那就是,信念有可能统一,信仰无法统一。

二、共产主义信念的“三个文明”解释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朝封建统治,中国社会进入政党政治的时代。在此之前,在秦始皇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始终是一个文化信念的国度,文化信念照耀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历代统治阶级而言,他们所信奉、所推崇的都是这样一些中国优秀的文化信念观,其中包括儒家、道家思想等等;宗教思想及其影响,只在严格的律法管制下发挥有限的作用。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念,代表了20世纪中国社会两股文化思想潮流。这两种信念观的交锋而引发的政治运动,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十世纪初,以、、陈独秀、等为代表一大批仁人志士,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在探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岁月里,及时地引入了伟大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告别了那段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中国社会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如果以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为背景,认真比较和鉴别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念观,作者认为,共产主义信念为广大中国社会所接受是必然的。首先,共产主义有马列主义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其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础深厚。第二,马列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完美的同中华优秀的信念文化结合在一起。第三,共产主义将这一崇高信念建立在党、军队和人民群众的有机整体上,这一崇高信念在党、军队和人民群众中依次激发、放大,形成巨大的“信念合力”。第四,在地缘政治上有前苏联提供支持的优势。三民主义的缺陷在于,第一,其理论体系性不强;第二,在当时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民族矛盾复杂,民生、民权方面更是举步维艰;第三,将信念观仅仅定义在“民”的基础上,无法在党、政府、军队和民众中形成合力,甚至可能是相互掣肘、混乱不堪。

十九世纪中叶,关于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经济学和人学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从人学的角度描述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和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3页)。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时代,共产主义信念主要表现为“三座大山”压迫的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一种崇高革命理想,表现为消灭剥削、消除不平等、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并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面对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处于低谷的严峻现实,作者认为,应该及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观学说,应该积极推动共产主义信念观的与时俱进。

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文明”的角度,解释共产主义信念观。共产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相当长历史时期的理想信念,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解释,就是共同富裕;从精神文明解释,就是“共人类精神文明的产”;从政治文明来看,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三个文明”这一当代中国社会的文明观为基础,来解释共产主义信念,其意义在于:

1、它站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基础上解释共产主义信念。

2、它符合马克思、恩格斯从多角度、多方面解释共产主义的原则。

3、可以简化问题,并有利于同世界先进文化、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沟通和交流。

三、世界文化浪潮中的中华文化信念

理性和信念、信仰的结合就是文化。

离开了信仰和信念,可别奢谈什么文化。在当今文化定输赢,文化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科技文化、哲学理念和基督教信仰文化的混合物;而我们中国文化,是文化信念主体推进的先进文化体系。

音乐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本质内涵。本文认为,中国音乐已经在世界音乐中有开始领先的趋势。在巴黎,在美国,中国音乐会、文化节的巨大成功,是我们的文化信念先进性的一个信号。

那么什么是文化信念呢?文化信念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指将文化整体和文化中的一些精辟的观点和论断直接充当社会的人对生活和事业的崇高追求和信念。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信条,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美好境界。文化与信念的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合而成的文化信念,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的文化结构、文化底气稳如泰山是分不开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一片混乱并发生巨变之时,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局势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底气和文化信念。对于一个缺乏文化底气、文化信念的社会结构,也许拿一把扇子扇它两下,它都可能会风雨飘摇。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就。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具有个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其中,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执政初期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执政、执好政的指导思想。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同志就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信念结合在一起。同志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等等,都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的精华。因此,思想既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先进的文化信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重视将新时期党的理论与实践,同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领导全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先进的文化相结合。因此,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体系的一种当代表现形式。

美国的文化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美国社会文化也有弱点,绝不能照搬照套。例如:文化模式单调,同性恋、家庭价值观遭到冲击,高科技对宗教、信仰文化的僭越,恐怖主义,等等。美国的文化观甚至已经和欧洲的主流文化发生了不和谐。

四、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成功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社会主义信念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两大信念学说之一。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信念既是一种现实信念,同时又是一种崇高信念。作为新时期的进步青年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当代中国,认清中国现代文化继往开来的前进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现实信念和社会主义崇高信念。青年一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战略机遇,特别有责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文明中国服务。

作为一个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观和信念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文化信念体系,作者认为,需要积极研究,开拓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在指导思想上牢固确立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指导地位。

3、坚决打击腐败。

4、国家资源社会所有,市场资源市场化。

5、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

6、以人为本,共同富裕。

7、文化立国,充分发掘儒家文化等中华先进文化信念的精华,向世界传播内容丰富的、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信念。

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我们全部的先进文化来做信念。

社会主义文化篇5

1.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具体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

观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代表有白淑英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及其理论意义》和陈志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两个作者都认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实践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观点2: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揭示网络文化与人在互动中的规律。主要代表有宋元林主著的《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陶侃主编的《我们都是网中人——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以及佐斌等人主编的《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陶侃通过对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与情景进行剖析和点评,即学术论述、观点与生活化描述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影响之方方面面。佐斌等人认为和谐的网络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1.2建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方向。

观点1:网络文化建设要突出“中国特色”。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适应我国国情,彰显党的先进性,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李娟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中指出,网络文化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为突出民族性、彰显先进性和注重服务性。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议。观点1: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代表作有课题专家组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对策建议》等。观点2:增加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量,提高供应能力。魏苏伟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指出,当前能给人带来立体享受的网络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并且海量的网络文化资源没有合理的分类整理,使得广大网民在输入关键词查找时找不到相关内容,难以满足其需求。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存在两大中心:一是虚拟社区,二是在线身份。观点1:虚拟社区。睿音高得的《虚拟社区》是其研究网络文化的代表作,书中他也详细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对现今社会的种种影响。他认为虚拟社区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忽略面对面,以网络为媒介做各种事情,但他们所做之事与现实社会中聚集到一起面对面的群体所做的事完全一样,只不过通过了网络传达,把身体留在电脑后面。观点2:在线身份。雪丽.特科尔(SherryTurkle)在《屏幕生活:因特网时代的身份》中提出了在线身份这一观念。她指出,“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地狱,它是一双筏子、一架梯子、一个过渡空间、一种延期偿付,到达更加自由的境界之后就被丟弃了。我们不必过绝屏幕生活,但我们也不必把它当做另外一种生活对待”。这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内容深刻广泛,视野开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已有研究现状评论

1.优点。

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拓宽了网络文化的内涵,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和途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2.缺点。

尽管有众多学者已经研究过或者正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内容,但在某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上缺乏深入地、有针对性地研究,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网络立法方面。

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对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客观上互联网也为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犯罪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网络谣言、网络虚假广告、网络黄色信息、网络迷信等遍布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但学者们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2.2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安全方面。

网络文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建设安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体系,实现我国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政策和信息的宣传,让我国本土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网络技术投入和进行网络技术创新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意义重大,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2.3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但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对不同的人群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网络平台上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音乐、游戏、视频、网站等,不仅不利于信息的检索查询,而且对那些法律观念淡薄、自制力不强的人危害更大,尤其是青少年,严重影响和谐网络环境的建设。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建设是当前所忽略的研究领域。

三、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篇6

键词:基因;文化基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D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1)02-0001-04

一、基因与文化基因

自然界最早的生命是“基因”,它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原始汤”里,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认为,“原始汤”就是大约三十亿到四十亿年前地球的海洋。同样,人类文化的“基因”产生于人类文明时代的“文化汤”里。生命基因与文化基因的不同之处是;组成文化基因的“构件”不是一个个分子,而是一朵朵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火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理念。根据一定的亲和力,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思想结合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类似不同的生物品种,它们除了带有共同的遗传共性因子外,还带有自己独特的遗传个性因子,这些个性因子就是决定某个物种是此物而不是彼物的“基因”。对于文化基因来说,不同的文化形态除了带有共同的人类文明思想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这就是它自己的文化基因。

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是一种与人类文明进步思想密切联的东西,它是人类文明史中进步思想的现代部分。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种理想状态,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就是对稳定的人类系表达的历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正是代表了这种进步的表达。人类一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就出现了这种文化基因,是它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那么,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它来自哪里?为什么?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之进行学理探讨。

二、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的产生

(一)人的自然性和文化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点是人与自然的系。人与自然界的系是人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人属于自然界;人改造自然界。前者是人的自然性,后者是人的文化性。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成果是文化(人化),人通过劳动实现了文化(人化),文化(人化)的实现使劳动者成为真正的人。恩格斯认为他与马克思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自然性属于人的先天性,文化性属于人的后天性;或者说,自然性确认了人对自然界的服从,文化性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是人的自然性和文化性的对立统一体。

文化哲学、人类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兰德曼提出:“人是文化动物”。在兰德曼看来,任何人一生下来,他必然要面临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一个是文化世界,他既要接受自然的禀赋,也要受到文化的熏陶。他还强调,作为人,“首先,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但接着,由于文化的反作用,我们也为文化所创造。在一个‘强大的因果循环的体系’中,我们决定文化,又反过来体验到我们的文化的‘特有型式’。”这段话揭示了两层含意: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又是文化的产物。就是说,人决定文化,反过来又被文化所塑造。

(二)文化性产生于自然性

文化性是从自然性中萌发出来的。恩格斯曾认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的生活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生产,一种是人自身的生产,它们都体现“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属于“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类文明欠发达的历史时期,“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社会制度就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系的支配”。人口生产一度成为最普遍的社会制度的决定因素;在以血缘群体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下,父子、兄妹等“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代表着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这些义务的总和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

人口生产体现了自然界中物种延续的需要,是人类自然性的基本表达。人类所具有的文化性使人口生产能够借助物质生产形式进行。人类运用不断提高的物质生产能力,为人口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并使后者形成生命生产和能力生产两个环节。“人口生产能力的生产推动其生命生产从自然性向文化性不断转变;它通过对文化成果的传承与发展,使个体性、物质性需要越来越采用社会性精神性方式予以满足。”。人类各种文化形态都与物质生产直接相,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人口生产问题。血缘群体为了人口的延续,个体之间相互承担了照顾的义务,这种义务就是一种文化精神,有时它就表现为一种对种族和群体的奉献或牺牲精神。

(三)文化形态与文化基因

人类的文化性只可能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社会竞争模式,以人的生产能力为主的发展;二是社会合作模式,以人的生产系为主的发展。不同民族沿着各自方向不断积累发展成果,最终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

中西文化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余金成教授认为,“西方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权益竞争基础上的个体图强’。西方文化是一种以社会竞争模式为主的文化形态,它以竞争为动力,虽然导致了贫富分化,但刺激了社会生产,增加了财富总量,为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而东方文化是社会合作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主干,“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差别有序基础上的整体协作”’。“‘差别有序基础上的整体协作’突出了不同个人实现协作的必要性,表明了把社会合作而不是社会斗争当做文化精神的第一要义。”同时,“‘差别有序基础上的整体协作’强调了不同个人的整体利益原则,表明了把仁义道德而不是残酷竞争当做文化实践的第一要务;这不仅意味着文化形态具备了潜在的无限包容意识,而且张扬了主体普遍的自省自律精神”。

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分支,针对西方文化出现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设计了社会主义制度来化解这些危机。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它既带有西方文化的某些特质,但又有别于“个体图强”的西方文化;它虽是一种西方文化,但与“整体协作”的中华文化更具亲和力,其核心理念就是注“整体利益”的一种“集体主义观念”,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的内核。即使哈耶克也认为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有天然的联系:“也许更好的是,把那些能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目标的方法称为集体主义,并把社会主义视为这个类属中的一个种类。尽管对大多数社会主义者来说,只有一种集体主义能代表社会主义,然而,必须时常牢记的是,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因而符合集体主义本身的一切东西也必定适用于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的渊源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间,人们需要一种集体主义观念,需要一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这种文化观念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解决方式,是一种社会存在和文化表达范式,它贯穿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像人类历史一样古老、悠久。

集体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些人的集合,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功能和目的的社会组织。集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家庭到宗族、从部落到民族、从阶级到国家等等。对于集体主义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少论述。有人说“集体主义可以定义为这样一种学说,它认为当个人与集体发生冲突时,集体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也有人说“集体主义是与个人主义相反的理论,它认为社会集体比组成它们的个人更重要,个人有义务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自我牺牲,不管这些集体是阶级、种族、部落、家庭还是民族。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也认为:“集体主义,即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因此,集体主义观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如果我们去寻找集体主义的思想源流,就会看到东西方有明显的两条发展轨迹。

(一)中国的“群体主义”观念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以小农生产为基础,而个体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农民不得不以家庭或宗族为单位,协同劳作,以增强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个体小农的力量,总是通过群体的组合,在群体力量的显示中得以实现。这样,为了自身的生存,人们就必须加入某一特定的群体,注重群体系”。

中国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荀子说过:人与牛马相比,“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儒家十分突出“众”、“群”、“民”的地位,在个体与群体、与社会的系上,主张把群体、社会放在第一位,要求个人绝对服从群体和社会的利益。传统文化中的群体主义,就是产生在这样一种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它将个体与人类、人与自然和社会交融统一,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涵蕴在其中的多是一种团体或集体重于个人的价值行为原则。这种强调群体的观念,表现在政治领域是“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和王道思想,表现在社会领域为家庭、宗族、国家不可分割的情感纽带,表现在意识领域为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表现在伦理领域为顾全大局的价值取向。正像国外汉学家强调的那样:“就东亚文化来说,儒学是一种确证集体主义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集体主义信奉儒家的基本思想:公共利益与社会协调高于个人利益。

(二)西方的“集体主义”思想

1 西方的“原始共产”思想

西方文化中集体主义观念也很早就出现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宣扬过“共产主义”思想。从奴隶制的需要出发,为防止他的理想国的管理者腐化变质,他认为国家的管理者,包括监护者和保卫者,不应该有私有财产。“因为人们之间的纠纷,都是由于财产、儿女与亲属的私有造成的。”没有了财产,就没有了纠纷,管理者就会致力于治理国家,监护者和保卫者就会致力于保卫国家,这样他们就会把国家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也指出:“人们互相依仗而又互为限制,谁都不得任性行事,这在实际上对各个都属有利。人类倘若由他任性行事,总是难保不施展他内在的恶行。”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想有力地批判了利已主义的道德观和利己化倾向。同时,他还认为“善”即正义,而正义则“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他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照一定的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强调个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社会的影响,反对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各行其事”、“随心所欲”。他的这些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霍布斯、孟德斯鸿等人的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西方早期伦理思想的发展来看,集体主义思想是随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任何一种社会体制中都能够起到抑恶扬善、促进人性向善发展的稳定因素。

2 “契约集体”与“国家主义”

18世纪,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最早对集体主义作出了影响深远的理论思考。他认为人类到达了这样一种境地:在那里个人的能力不能克服在自然状态中生存的诸多障碍和阻力,人类生活方式必须要改变,不变则亡,“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惟一的动力把它们(各人的力量)发动起来,并使它们共同协作”。他说:“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却无不处于枷锁之中。”原因在于:一方面,人类必须结合起来,彼此协作才能求生存和图发展;另一方面,当个人“结合”后又要受到集体的约束而失去他们的自由。《社会契约论》的主旨就是“要找到一种结合形式,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只服从他自己,并且和从前一样自由”。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以国家至上主义的形式表述了他的集体主义思想。他从整体大于部分的原则出发,在伦理观上强调国家的至上性,他说:“成为国家成员是单个人的最高义务”。他把国家看成是理念在人类社会的实现,是“客观普遍性”和“普遍目的”的载体。与启蒙思想家不同,他认为国家的根本使命不是保护个人自由,而是赋予个人以自由的必要条件。“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结合本身是真实的内容和目的,而人是被规定着过普遍生活的;他们进一步的特殊满足、活动和行动方式,都是以这个实体性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为其出发点和结果。”

3 西方的“整体主义”思想

西方的整体主义思想与集体主义观念有着一定的渊源。何谓整体主义?鲍顿说:“整体主义认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这意味着“一个集体,就是一个既定的行为者,如同个人一样”。就是说整体主义就是认为集体与个人的系,就像机体与机体的各个部分的系一样的理论。最早的整体主义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那里,已见端倪。但是,它的真正代表人物,当推孔德和一些基督教思想家,如阿奎那、梅斯特和博纳尔德。在这些人看来,集体与个人的系,如同机体与机体各个部分,就像人的身体与五脏六腑及手足的系一样,是整体与部分的系。因此,正如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为整个机体服务的一样,个人也不过是为集体、社会服务从而保障其存在发展的手段,集体、社会是目的,个人最终是手段。于这一点,博纳尔德说得很清楚,“人只是为了社会而存在,社会则只是为了自身而培养人”。这样,整体主义便蕴涵着一种极端的、绝对的集体主义,在任何条件下,个人都应该压抑、乃至牺牲自我利益,以便保全或增进集体利益。

整体主义就其特征来说,是一种杏认个人独立存在的集体主义,是一种极端的绝对的集体主义。它显然带有极端性和不合理性。机体与集体也不能机械地等同,集体或社会不过是每个人的利益合作体系,是每个人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所缔结的共同体,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个人利益,集体是个人获得其利益的手段,而整体主义在目的和手段上与此恰恰相反。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真实集体”

集体主义观念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区分“真实的集体”与“虚幻的集体”、个人与集体相互系的角度论述了“真实集体”的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最主要来源和依据。

社会主义文化篇7

一、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2.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志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3.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现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

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1.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4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干部群众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全社会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要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2.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新闻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媒体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精神文化产品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要坚持以文化人,善于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得到广泛认同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就必须融入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并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大力倡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3.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团结和谐。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三、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1.围绕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和中心环节,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善于总结和发现各方面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普通群众、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典型,广泛开展向道德楷模学习活动,让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

2.围绕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是把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的有效载体。要继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百城万店无假货、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等活动,推动形成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热潮,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对待问题、处理矛盾,努力在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风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取得实效。要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突出抓好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4个方面,努力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展现我国人民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

3.围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心连心”等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山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

四、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1.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益价值。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使之代代相传、荫泽后人。

2.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优长。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择善而从,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3.善于从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只有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亿万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华文化。要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清醒认识时展变化对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的新变化,使文化发展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齐发展。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敏锐发现社会变革的风气之先,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使中华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五、着力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1.着眼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能赢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局面,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要紧紧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个重点,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好地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要注意增强改革政策的科学性、协调性,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支持参与改革、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着眼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力推进内容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3.着眼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决定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新闻媒体是信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遵循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科学技术对于提高文化生产传播效率,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出版单位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切实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着力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的问题。

2.推动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是满足不同层次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把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任务,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文化企业,建立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抓住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有利契机,拓展投融资渠道,培育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直接上市融资。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要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和文化中介机构,培育全国或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物流中心,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3.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要抓住国际社会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着重抓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影视剧、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同志就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引用同志这一论断并指出: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种形势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强调: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特别是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要求文化的兴盛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必然催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1.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要按照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努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制定切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认真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健全工作机制,改进领导方式,以更加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方式领导文化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地区管理和行业管理的优势,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综合管理,确保我们的文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文化发展既要靠资金投入,也要靠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要继续执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体系。要针对文化领域立法相对滞后的状况,坚持重点突破、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制定文化立法规划,加快立法步伐,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规体系。要认真落实已有法律法规,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快整合现有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行政执法队伍,形成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推动文化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社会主义文化篇8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软实力 文化强国

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记载文化的是《周易》。《周易》中有句话是“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天气预报。研究时间,空间,气候,地理的变化。还有一句话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这个文化是我们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之后呢,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这是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化就像空气似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提醒着我们,熏陶着我们。报告中说了,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要使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天的社会上,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在文化里面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报告当中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体系太大了,太庞杂。在这次的十报告中,在原来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简成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得到了大家的一个共识。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报告当中提出来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虽然这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不能好了这样,丢那样,道德失范,价值失迷,人文精神失落。所以说,我们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的道德,特别是要提升我们社会的 诚信。用报告当中的话讲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学 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软实力的内涵

报告当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约瑟夫莱尔,他写了一本书,《软实力国际政治致胜之道》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他讲的软实力包括政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而我们这里讲的是“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科技这些硬实力来谈的。

2、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是根本,而软实力是它外在的一种表现。我们是要重视软实力,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

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关系呢?在这方面,我们的做的就比较好,如“实事求是”出自于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一本书,《汉书·河间献王传》。在延安的时候,就把这个“实事求是”拿过来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那这个“实事求是”不是马克思讲的,不是恩格斯讲的,不是列宁讲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六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了,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报告当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所以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不从群众需要出发,文化产品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啥现象呢,“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一种结果,今后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着力点,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1、我们要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混淆了,从性质上来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它就不一样了,它具有经营性,是要赚钱的,所以说,是由企业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它所面对的对象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文化需要;而文化企业也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

2、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

先来看看我们现在文化产业规模是多少呢?2010年大概增加值是1万亿左右,占到GDP的比重是2.75%。而我们喊出的口号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希望达到5%左右。到2020年达到8%~10%,至少达到8%。咱们再来看看英国,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就是8%左右,美国更多近20%,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这仅仅是数字上要到达的目标,同时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的文化传媒产业集团,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规模而且还有竞争力,就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这些国际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展开合作与竞争,在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在国际舆论中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治理
    刊号:10-1285/D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