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分子生物论文8篇

时间:2023-03-15 15:00:17

分子生物论文

分子生物论文篇1

关键词:创新能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1以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学生主动学习兴致不高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其教学内容相对深奥抽象,而且理论概念较多,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理解和记忆。实验教学采用教师课前讲解、现场演示、巡回指导学生动手这一模式。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只是按部就班的机械操作,影响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潜能的释放,致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大,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1.2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够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的单调的“填鸭式”方式传授知识。伴随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飞跃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不断涌现,以往的教学模式彰显出不足。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往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创新不够;综合应用性、创新设计性实验内容占总实验课时的比例较低。这都导致学生的创新及探索意识欠缺,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主观意愿。

1.3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单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考核以期末测试总结性评价为主,以及实验教学考核还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批改为主。学生期末临时抱佛脚,集中短时复习,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学生重理论轻实验,书写实验报告不认真甚至存在抄袭现象。这种考核体系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掌握程度。

1.4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现有的实验室仅能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运转,一些实验只能以多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并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设备更新较落后;存在“重临床,轻基础”的情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不够,对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匮乏,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上,要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就必须以新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对以往的教学弊端进行优化与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新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策略

2.1联合应用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医学院校基础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特点,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坚持联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扬长避短,彼此促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1坚持多媒体传授式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抽象、内容深奥、章节之间极具连贯性。多媒体传授式教学法是首选的教学方法。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成果,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辅以多媒体技术传授教学,结合板书,使抽象知识通俗化、形象化,进而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2.1.2建设在线网络教学资源

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促进在线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可以设计制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线开放课程,再结合蓝墨云班课应用。云班课是以电子设备为前提基础的教学班,脱离黑板粉笔的结合技术的教学,利用高科技教学工具,使教学效果外化,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相互共享。一方面,可以建立班课,包括消息、上传研究热点、前沿资讯等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班课,包含作业活动、答疑讨论、头脑风暴、在线测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1.3引入临床案例丰富教学

培养和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教育重要目标之一[2],教学全程要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临床实践的内在关联。在处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结合时,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讲解疾病相关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机理与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授课质量。

2.2加强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学生通过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勤记录,才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3],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删减部分陈旧验证性实验内容,将部分具有关联性独立实验整合为综合性实验,还可以增加一系列科研性的深度综合性实验项目,并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分层次分阶段选择性增设。这些综合应用性实验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的系统性掌握,切实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更有利于满足当今基础医学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4],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分子生物论文篇2

从2002年开始,我们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情况,制定了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践》及《基因工程实践》的教学大纲,开设了相应独立的实践课程,设计了质粒提取、PCR技术、DNA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技术、DN段的胶回收、外源基因的连接及重组DNA的转化、筛选和鉴定等最基本需要掌握的实践。同时,我们还自编了内容详细、操作具体的实践教材。从2002年第一次开课至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实践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课上学生上课情况和完成的实践报告上看,学生反应良好,能积极动手动脑并提出问题,实践报告也完成得认真、仔细。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实践的原理和操作,对将来从事中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由于该课程的实践内容全都是验证性实践,实践设计为“教师包办型”,从试剂配制到操作步骤教师都已经准备好,学生只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实践就行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行为受到限制,对教师和教材依赖性强,限制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和连贯性

由于验证性实践限制了学生发挥主动思维的空间,因此,必须建立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创新培养新模式,从验证性实践过渡到以设计性、综合性实践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为学生今后进实践室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准备。我们在改革中强调实践的综合性和连贯性,如学习重组DNA技术时,我们安排了5个实践:重组质粒的提取,DNA的酶切,DNA凝胶电泳及片断的胶回收,外源基因的连接,重组DNA的转化、筛选及鉴定。这五个实践包括了重组DNA技术的五个核心内容“分、切、接、转、筛”。我们把这5个实践串联成一个综合实践,使其具有连贯性。每次实践结束时的样品正好是下次实践的材料,这些实践将变成一整套前后关联的有机整体,一环扣一环,只有这5个实践全部操作成功了,才能最后得到自己需要的克隆。这种综合性实践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也使最终成功得到产物的学生有成就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开放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实践课教学中,学生除了在规定的上课时间,机械地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外,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实践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开放实践室,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显得很有必要的。但对于多数中医院校来说,由于实践室资源紧张,在开放方面一直实行得不够。这次,我们尝试对学生开放实践室,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践室,开展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所用到分子生物学实践技术。有不少学生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感兴趣,我们组织感兴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来课题组和教师一起进行了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实践研究。通过和研究生共同实践,加强了理论课的知识。其次,我们组织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完成了科研小课题的实践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了他们设计的小课题,通过教师评价并与教师一起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通过讨论进一步修正方案,使其更加完善。同时,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了正式实践。最后,在课堂中,我们抽出15分钟,让做实践的学生讲了具体实践的体会和出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经验。学生听得都非常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大家都觉得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非常好,增长了很多知识,如果时间允许,希望能多些这种实践教学模式。

分子生物论文篇3

1.1PCR核酸技术

PCR核酸技术是构成分子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也是整个技术中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项实用技术。PCR核酸技术由三部分构成:PCR-SSCP技术、PCR-DGGE技术及PCR-RFLP技术。a)PCR-SSCP技术是PCR核酸技术的一个重要构成,通过将银染方法技术和荧光检测技术结合研究,对SSCP凝胶DNA谱带结构的高效率方法进行合理优化分析,使整个SSCP凝胶DNA谱带结构获得保障,进而通过检测分析提取的环境样品的试验对应内容,通过提取出环境样本中的DNA组别对整个试验后续过程进行有效分析[1];b)PCR-DGGE技术是对生命物理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按照一定顺序检测生命物质碱基,获得变性试剂解链不同的内容物质反映,对样本进行检测,达到研究目的。可以从环境样本中提出相关样本基因组别的DNA,为后续试验提供样本。按照PCR扩增原理扩增样本DNA数量,保障目标基因组的数量;c)PCR-RFLP技术虽然也属于PCR核酸技术,但与上述两种技术相比有较大不同。PCR-RFLP技术通过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不同位置在特异的位点上结合,进行有关的DNA识别,通过识别试验了解DNA的双链结构,分析整个试验。这项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在被当作引物的物质内,单独添加项目标记,使这个标记项目具有位置的一定性,这项标记可以在后续实验中作相应的类型对比参照,在进行DNA结构切割实验的过程时,需要对样本内采用相应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得到相应的DNA双链片段[2]。

1.2PCR的测线技术研究

微生物环境技术研究需要按照生物学有关内容,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使微生物环境中能偶分离出一些崭新的、有价值的研究群体或不同类型种类的生命特征。因而对微生物环境中各品种、各类别和种类的确定,可以为新微生物群体的发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使PCR测序技术能够在微生物环境检测中发挥实际应用价值。

1.3基因探针测试技术的研究

基因探针是通过对微生物环境中的特异性研究,对单链DNA的片段进行序列研究,在结合解链的相关操作步骤中,根据碱基结构生物学的互补原理,对微生物环境中提取的样品进行相应交互反应对照观察。在提取的微生物样本中微生物基因探针上进行相应位置标记,可以在微生物繁殖过程中进行有效对比观察,使微生物环境中生物技术的发展获得有效、直观的保障[3]。

2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2.1环境排放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存在数量众多的生物种类,生物结构和类型存在很大不同。众多生物的结构微小,不容易被直接观察到,却广泛地生存在生物介质如河流的底泥、污水等处,这些被统称为微生物。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渐加重,使微生物的生物学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在保障环境治理的同时,也要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通过与环境因素的有效结合,使微生物研究获得有研究价值的资料。要了解环境首先要从环境的生物群上进行研究,要治理环境就要从环境工程的微生物群种中进行研究,选取相应方法技术,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数据。在生活、生产中的垃圾排放要进行管理和规划,控制垃圾排放对微生物生物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保障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生物学良性发展。

2.2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污染物增多,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其中有的化学物质很难被有效清除,对环境的影响有直接的破坏作用,分子生物技术是可以通过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使环境的结构产生一定变化,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新的解决途径。中国的分子生物技术需要根据时展的客观需要,研究微生物修复的相关机制,得到微生物改善土壤和水质的有效性方法,这种降解过程与传统降解过程相比具有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协调作用。

2.3石油降解技术应用

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能源消耗速度快,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与工业发展速度不协调,石油等能源污染问题使环境治理工作的难度加大。石油污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污染可以出现在石油生产中,也可以出现在海上石油平台,多种多样的污染问题使污染处理困难重重。分子生物技术可以在石油降解工作发挥很大作用,分子生物技术比传统降解技术具有多种优势且成本相对低廉,应大力发展分子生物技术和石油降解的相关研究。

3结语

分子生物论文篇4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郑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076)。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我国综合、师范、医药、农林类院校生物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前沿学科,课程地位十分重要。我校是一所师范类的本科院校,在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以及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了解或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及其研究方法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理论知识抽象、有深度、内容多,而且教学时间短(54学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老师,就我院学生的情况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

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向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拓展而形成的,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作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这门学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1]。另外,近年来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绝大多数都颁给了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领域,这表明了分子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内容庞杂、抽象,较难理解,并且涉及大量的实验技术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是很难的,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该技术可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还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自然界的直观现象、模拟实验过程和再现研究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但这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效果,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及互动的环节减少;二是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大量的课堂信息。

2.理论与实验教学比例失调严重

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是一门实验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师范类高校中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实验课时普遍较低,特别是处于本科发展起步阶段的师范院校,实验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特别是我院开设的这门课程,理论内容在一学期内都很难讲授完,几乎没有时间安排学生实验,更不要说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了。由于实验课时很有限,很难保证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逐渐丧失。

3.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缺乏

综合型实验是将某几个相关的实验内容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而知识验证型实验主要是验证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仅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固定的实验操作进行培训。目前,实验课程的教学以知识验证型实验为主,缺乏综合型、研究型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设计、自主解决问题等实验能力。

4.实验教学经费匮乏

学校每年都在扩招,我院每次上学生实验课实验室内人数都在25个左右,又由于实验经费很有限,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实验耗材和试剂都比较昂贵,根本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导致实验课上只有几个学生经常动手操作,其他大多数学生坐等结果,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实验能力培养目标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应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而且应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理论教学无法完成,必须将实验教学纳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理论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使理论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专业应用能力,逐步建立独立的科研和工作方法,为继续深造发展和将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分阶段完成,以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构建分层次的能力,由浅入深地不断提高。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充实理论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敏锐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并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有一种开放和发展的心态[4]。另外,只有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才能变灌输为启发,同时也才能使该课程为社会科学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与疾病发生原理、药物和保健品开发、个体发育、生殖健康、生产生活和生活质量等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内容,让学生觉得这门抽象的课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方式上可采取课堂讨论、提问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同时与讲授教材、新进展专题系列报告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堂讨论与课堂提问的互动式教学可以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同时将学生分成相应的组,每组同学准备一部分的内容,也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准备一章理论内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报告,并选择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讲解该部分内容,其他同学就该部分内容提出问题,所提问题由该组同学回答,不能回答的问题下一次课回答,最后由教师解答疑问并总结。

2.增加实验课时数和教学经费,充实实验内容

增加实验课时数,是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运用广泛,是生物技术类学生进行实验和科研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课时数而言,根本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需要。增加课时数,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些基础性实验,让学生学会分子生物学技术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试剂的配制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例如:基因克隆涉及的核酸提取、PCR、凝胶电泳等;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自己科研项目引导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自拟实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这样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活动和自主能动性的发挥。

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耗材以及试剂都比较昂贵,目前的实验教学经费不足以满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要积极申请实验教学经费,使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二每次进行实验准备前,可以通知学生,让无课并且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来,使学生既可以熟练掌握仪器使用及试剂配制,又可增强其责任感,使其在进行实验时,能更加珍惜实验仪器和试剂,认真做好实验。

3.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

高校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是关键。将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及科研成果,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5]。本院有多位教师承担着校级、省部级及部级科研项目,可以让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做科研,使学生熟练掌握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基本实验方法的同时,建立科研思维。这样,可以真正做到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又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掌握实验技巧以及实验以外的其它知识技能。

4.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习惯

查阅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新进展的文献,通过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使其了解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进展和热点问题。向学生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领域一些重要的期刊,比如英文的期刊Pubmed (http: / / ncbi.nlm.gov/pumbed),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http: / / sciencedirect. com),Wiley Inter Science电子期刊(http: / / interscience. wiley. com/ journal finder. html)等;还有一些中文的期刊: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万方数据库等,选择代表性的数据库给学生演示一下如何查文献,尤其是自己对某方面研究感兴趣的文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搜集学习资料的手段。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仔细阅读并逐渐地提炼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对学生以后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5.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教师对所讲授课程进行考核是衡量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一种基本方法。考核方式多种多样,但怎样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起到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的情况,我们增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30%)。平时成绩由听讲、回答问题、作业、查阅文献资料的总结报告4个方面组成;由于平时成绩所占总评成绩比重较高,学生上课听讲大都认真专注,每次理论课后学生都按时复习课堂讲授重点并按时完成作业;实验的设置也增进了学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近5年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本课程要求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有较大提升,且对基本实验技术理解更加深入。

四、结语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内容,实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生物技术技能的立足点。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仅对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经验,如何顺应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仍需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

[2]王玲,秦永燕.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4):99-100.

[3]邓磊,赵文吉,胡德勇.遥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教改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 NO.07,136-137.

[4]范纯新,郭弘艺,唐文乔.细胞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10/2011,76,112.

分子生物论文篇5

本教材适合七年制和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用,也可作为医学各专业研究生的选用教材。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学习医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既要较系统地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展。本书介绍的医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第2章至第10章介绍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基因组核酸的复制与损伤修复、基因表达和功能蛋白质的形成与降解、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间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第11章至第13章介绍基因操作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分析、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克隆与表达的有关基本知识和研究策略,这些知识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掌握医学各学科研究进展、了解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第14章至第18章介绍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细胞间通讯和信号转导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栏目】专家述评、论著、综述、研究快报。

获奖情况:1990年《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获三等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分子生物论文篇6

关键词 庄子 本居宣长 《齐物论》 物哀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61-06

庄子齐物思想的内涵是论述世间人与物的存在和意义。万物看似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相同的,这就是“齐物”。言论看似千差万别,本质上又是一样的,是非皆来自人们要区别对待的内心,这就是“齐论”。①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念,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元素之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指“作者将自己的感受如实表现出来,与读者分享,寻求审美共鸣。此外并没有教诲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阅读目的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具有‘风流雅趣’”。②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日本近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庄子齐物思想与本居宣长的“物哀论”都是围绕“物”展开的思想对决。因为二者表面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将“齐物论”与“物哀论”进行比较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引起重视。但是从中日比较文论层面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二者的共性与不同,也可以把握到庄子齐物思想对本居宣长“物哀论”产生过影响。

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万物本质上的相同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赞同者有任继愈、曹础基、刘笑敢等学者。任继愈认为:“庄子由齐万物进而得出齐是非”,③因为“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④曹础基认为庄子的齐物思想,要人们能够“懂得任何事物都可以追溯到虚无,如果做到了,是非、真伪都解决了。因为一切都是齐同的。”⑤刘笑敢指出:“庄子认为世界本来就是齐一无差别的”。⑥“现实事物虽然呈现出千形万状,但是站在道的高度来看,一切根本就不存在差别”。⑦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庄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庄子的“齐物”论就是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齐物”意思是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的,或者不同的意见都是一样的、相同的。不赞同的学者有严春友、崔大华等人。严春友在《“齐物论”是庄子的观点吗?――庄子〈齐物论〉新解》一文中指出:“庄子的‘齐物论’不是《齐物论》的主要观点。相反,庄子的‘齐物论’所要论证的是事物的不相同,物与物论的不相同,物论与物论不相同。”严春友:《“齐物论”是庄子的观点吗?――庄子〈齐物论〉新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2期。无独有偶,崔大华认为:“从内容的直接意义来说,《齐物论》篇所述的是任万物(或任物论),而不是齐万物(齐物论)。”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6页。庄子《齐物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上学者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也有相当深入的见地。如果就庄子《齐物论》中的部分内容来看,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都缺乏全局的意识,少了对庄子付诸齐物核心思想的把握。笔者认为无论是齐物还是任物,都只是表面现象的描述,庄子齐物的内在深意是物化思想。

本居宣长对日本传统的物语文学《源氏物语》、和歌的研究与诠释中,第一次对“物哀”这个概念作了阐述。他认为,和歌的宗旨为“物哀”。他运用自己的“物哀”论观点对《源氏物语》作了新的解读,指出:长期以来,日本学界从儒学、佛学的道德立场分析《源氏物语》,这是有局限的。日本物语文学的写作宗旨是体现“物哀”,而不是道德劝惩。[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页。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文坛要沿用中国的“文以载道”观评论日本文学作品。既然习惯使然,又为什么到了本居宣长,要撇清中国文论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关系?物哀论提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本居宣长在《石上私淑言》中说道:“和歌以其自在和柔,则至今世,咏出之歌,其情趣自然,非如诗之豪壮。唯标新立异,取彼虚幻无实、物动心摇、依依堪怀之事咏而为和歌,故词情语貌古今变异,而道出情趣。神代与今日如出一辙,则与彼诗之变迁,岂不异哉!”[日]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4页。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强调和歌要温和柔美、顺应自然,而不是像汉诗那样豪壮。和歌要有新意,要虚幻,能够与物交融,遣词造句的变化,要有情趣,自古如此。这一点与汉诗完全不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从表面上看,本居宣长是对中日文论作比较,细究其背后的本质,不难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企图彻底颠覆长期以来流行于日本的中国儒家思想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与“好色之劝戒”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日本的文学理论试图摆脱对中国文论的依赖,是日本的原创理论,是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里程碑。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但是,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真的摆脱了中国文论对日本的影响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恰恰反证了这一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有儒家思想的“劝善惩恶”论,还有庄子的“齐物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表面上跳出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却又落入了庄子的“齐物论”。

张谷在《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一文中详细列举了中国道教思想在日本传播的演变过程。张谷:《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据有关学者统计,日本江户时代从事老子庄子研究的学者和老庄注本,有169家,来自程朱学派、复古学派、古义学派、敬义学派、国学派以及僧侣、儒医等多个方面,朱子学派的林罗山、德川齐昭、徂徕学派的荻生徂徕、渡边蒙庵、太宰春台、古义学派的金兰斋、折衷学派的龟田鹏斋、山本北山、古注学派的片山兼山、皆川淇园、中井履轩、国学的本居宣长、平田笃胤等,都曾有老庄注释类撰述传世。王迪:《日本における老P思想の受容》,东京:国书刊行会,2001年,第325~338页。这里统计的只是有记载的人物、著述,实际的研究者和著述还会更多,可见日本当时老庄研究的盛况。关于江户时代这种日本人自注老庄的大量出现,老庄研究兴盛的现象,武内义雄推断,可能是徂徕学派的代表人物荻生徂徕倡导学习中国的古文辞、推进诸子研究的结果。[日]武内义雄:《武内义雄全集》第6卷,东京:角川书店,1978年,第232~233页。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本居宣长曾经深入学习和研究过庄子思想,他关于庄子的注释是其“物哀论”思想的源头之一。中国文论是日本文论的发源地,长期影响日本文学理论的不仅有儒家的文学思想,而且也有道家思想,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日本文坛主流对儒、道的选择有所侧重而已。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一是万物的共性,即认为万物都是相同的。庄子讲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②③李欣:《庄子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37、52、60页。庄子认为事物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人应该放下是非对立,观察事物的本然,顺应自然。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种包容、感受与感动,这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理性、说教不同,却与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思想之一基本一致。因此,从本质上讲,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只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劝善惩恶”,却又靠近了中国的庄子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二是万物的差异性。万物之所以是万物,因为各具不同的特点。庄子指出:“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恂惧,j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T,樊然ヂ遥吾恶能知其辩!”②这里庄子所要强调的就是物之差别。如果判断事物,总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可取的。不同事物之间并无普遍的标准。事物各有其性,并不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事物的无常。物各有其性,不存在普遍的标准。事物各有各的性质,没有统一的标准。是非、真假没有统一的标准。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如同做梦一样,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由于任何一方的看法都有偏颇,所以都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论”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是存在的。“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l暗,吾谁使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③庄子认为是非是相对的,如果欲使是非不对立,就要用自然的方法,用变化的心态来调和。对在一定条件下就成了不对,正确也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成为不正确。因此,无须争辩,人要忘掉对错、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齐物论》揭示了万物的不同,物有差异。正是通过对这种不同、甚至对立的揭示,批判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固执性。庄子认为通过辩论或者概念是不能进入道的境界的。《齐物论》的主题是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批判。对比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内涵之二即万物的差异性,本居宣长“物哀论”的提出只是一味反对中国的主流思想,即儒家学说。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本居宣长用中国的庄子齐物思想的第一个层面“齐物论”来颠覆儒家的“劝善惩恶”,却忽视了庄子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支分流。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三是物化(即互相转化)。“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那些所谓的界限都是人为设定的。这是人认识事物的狭隘性。事物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化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为前提的。如果事物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必要物化了。化就是要打通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界限就意味着差异,差异使物区别于他物。庄子认为物各有其性。同时,他也认为物性不是僵死的、永远对立的。物是不断变化的,“道”具有物化的能力。事物具有物化的能力。为此,千姿百态的事物才得以出现。从这个层面看,庄子《齐物论》的内涵进入到了较高的层次。本居宣长“物哀论”的一个根本目的是彻底清除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影响,即“汉意”。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以所谓的“物哀”对抗中国儒家的“劝善惩恶”观,本居宣长“物哀论”的确立,就是日本文学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确立,也是日本文化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确立的重要步骤。它为日本文学摆脱汉文学的价值体系与审美观念,准备了逻辑的和美学的前提。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从表面看,本居宣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学观,来标榜日本文论的自立。但是细究“物哀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不过是庄子齐物思想最粗浅的一个解释,或者只是庄子齐物论思想内涵的第一个层面。至于庄子齐物思想的深层内涵,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还远远没有达到。

王厚琛与朱宝昌在《庄子三篇疏解》一书中指出:“庄子认为:‘物与我的对立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要消灭烦恼和痛苦,惟有从根本上消灭这个对立。’”这是庄子哲学的逻辑思维。世间的一切矛盾都是“主客内外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如何摆脱烦恼痛苦,庄子认为应该“丧我”。人只有透过事物相对的差异而契会平等无私的绝对。天籁即在地籁之中,绝对即在相对之中。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就是要第一步破相对,入绝对;第二步,由绝对重新回到相对。《齐物论》也还是相对世界的产物,故《齐物论》并未直接谈绝对,而是说相对中处处有个绝对在。王厚琛、朱宝昌:《庄子三篇疏解》,华文出版社,1991年,第4页。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主体”“客体”“主客对立”“绝对”“相对”这些概念和术语是有前提和语言环境的,它们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分析庄子齐物思想时只能作为参考,却不能意义对等地阐释。庄子认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在这句话中,庄子对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作了平等否定。他认为,一切相对中都有绝对。大知、小知是相对中的绝对,大言、小言也是相对中的绝对。人类都迷信于万事万物表象的差异,而看不到一切事物都是相对中的绝对。于是在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之间,纠纷无穷,风波不尽。人们沉浸在物我对立的痛苦和烦恼之中。庄子认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d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庄子认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庄子为人类的“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而悲哀,也为人们的“与物相刃相靡”而痛心,为人类“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而难过。庄子认为,一切的是非都是以偏见纠正偏见,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正确的、客观的认识是不存在的,唯一正确的出路就是消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

庄子的哲学思想仅仅局限于主客体是否对立吗?经过对庄子齐物思想的研究,我们认为庄子思想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认识论体系,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庄子对齐物的界定上,他的思想超越了西方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是寻求物化的终极思考。庄子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它和儒家思想先后传入日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日本文论的发展和演变。鉴于篇幅关系,此处不再展开,仅就庄子的齐物思想对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强调作者在写作时应如实地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不用考虑是否有教训、教诲读者等目的。读者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他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时要追求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读者在阅读时,不必考虑作者的价值取向,只要满足了自己的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具有风流雅趣就可以了。那么,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哲学意义是什么?物我的融合,主客的统一?物我是永恒的交融,还是一定条件下的和谐统一,从字面上看,物哀表达高兴、激动、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深入地分析,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分为“物哀”和“知物哀”。感知“物的心”,感知“事的心”。“物的心”是指人心对客观外物的感受,而“事的心”主要是指通达人际与人情,二者合起来就是感知“物心人情”。[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页。概括而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哲学意义是主客体的统一。无论是“物哀”还是“知物哀”都是要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在创作时要表现“物哀”,而读者在阅读时要“知物哀”。但是,作者在创作时真的可以完全不考虑道德因素吗?读者在阅读时也完全没有价值取向吗?聂珍钊教授在《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一文中,以希腊神话为例论证了文学最初就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的表达,他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了作品中的伦理矛盾,认为主人公悲剧的本质是伦理的悲剧。②王松林:《“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文学,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文学,都存在一种道德的因素,只是道德的标准不同而已。”因此日本文学也不例外,但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却提出日本和歌、物语的宗旨不涉及道德因素。再进一步分析,陆建德教授在《阅读过程中的伦理关怀》一文中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作者呼唤读者的道德意识的过程,作品的价值判断从文字中流露出来,这就需要读者具有阅读的品味,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意识到作品中的道德价值判断。”②这段话充分说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是有道德判断的,不是仅仅停留在“知物哀”的层面。

文学作品不可能悬空地存在,就文学而文学。它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它无法超越道德的选择。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必须面对人生,都需要价值判断,也都是时代产物。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认为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应该主客体一致。从深处思考,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宣扬无伦理、无道德的文学理念,看清了这一层,也就不难理解日本文学,甚至日本社会中的“性”观念和“性”文化。鉴于篇幅关系,此处不再就日本文学的“性伦理”展开论述,以后将在专题文章中阐述。

中国古代文论与日本传统文论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二者是依赖、模仿的影响关系还是毫不相关的两种文学理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其价值和意义?这些问题是中日文论比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学理。经过梳理,不难发现中国文论与日本文论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日本照搬中国文论的阶段;日本依赖、模仿中国文论的阶段;日本摆脱中国文论的阶段。奈良时代(710-794年)之前,日本的文论还未进入自觉时代。圣德太子时开始对文论有了特别的关注。④⑤靳明全:《日本文论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从飞鸟时代到奈良时代,中国的文献大量传入日本。受中国《诗经》《文选》等书籍的影响,日本出现了《怀风藻》《万叶集》,以及《歌经标式》《和歌式》等作品,日本文论逐步形成。日本平安朝初期,汉诗文非常兴盛。日本文学深受中国六朝诗学影响,空海的文论《文镜秘府论》问世,为日本文论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文镜秘府论》是宣扬社会风教的功利性强的文论,认为应从社会道德中去探求文艺具有的佛学内容。④当时,日本以汉诗文为本位,强调文艺的功利性。这一时期的文论明显具有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特征,反映出大量的儒学内容,社会教化作用十分突出。

平安时期(794-1192年)歌论的代表之一是藤原公任(966-1041年),《新撰髓脑》和《和歌九品》是他的歌论集。他认为上品的和歌要有“余情”韵味,这是日本和歌理论“余情体”“有心论”的开端。平安时期,《内里和歌合》论述了歌合判词的声韵和形态要求,但未涉及和歌的社会教化作用。我们认为,这是日本文论中的一个新现象。靳明全在《日本文论史要》中指出,这是日本文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倾向,显示出和歌将整体上从汉诗下位中脱离出来的趋势。⑤通过以上分析,日本和歌理论是经历了模仿、脱离汉诗理论的过程。平安歌合很快成为日本贵族的一种社交工具,歌风日趋苍白纤弱、空泛乏味。针对如此状况,藤原俊成借鉴中国《文选》《玉台新咏》等书籍,提出“幽玄体”。他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认为歌人要通晓和歌的优劣与深奥的道理。他把歌道与佛法结合起来,试图用和歌引导众生。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论述了日本日记文学的特点,她认为作者的爱好决定物语乃至和歌的性质,强调作者思想感情应该自然流露,要淡化文艺的功利性。平安时期物语的集大成者紫式部认为,物语从产生起就不应有功利性,而应是一种自然表现,是实际生活影响下的自然现象。平安中期是日本和歌从现实生活表现到艺术表现转换的时期。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与儒教相关的文论也大量出现。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日本文论观百花齐放的时期,既有弘扬佛教为目标的文艺观,有儒教的文艺论,也有文艺消遣悠闲论的文论观。伊藤仁斋的文学理论主要是道人情说,他认为:“文学要述人情;文学不是劝善惩恶的工具,它表现的共通人情,使人更完善;文学要古今通变,而人情不变,和汉、雅俗文学没有差别;雅被传统束缚,俗传达眼前事与情,为人之真情,文学应该注重俗;文学评论的关键是理解作品的精髓。”转引自靳明全:《日本文论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伊藤仁斋的观点对日本文论影响巨大,他提出的“文学非劝善惩恶之工具”的说法是本居宣长“物哀论”的基础;也正是因为伊藤仁斋的主张,日本文论产生了分裂。自此以后,日本文学不再是儒学为中心的“劝惩文学观”一统天下。日本文论形成了三种观点鼎立的新格局:一个是坚持儒学为中心的“劝惩文学观”;第二种是重视人性真的“人情说”;第三种是游走在二者之间的文学观。

在日本的文论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当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处领先于日本时,日本积极地从学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各个领域。但是,清朝中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开始衰落,日本不再甘心亦步亦趋地学习中国,甚至发展为想逐步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一千多年的传统,日本文学无法摆脱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无处不在的印记。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产生的背景则是日本已经积极地向世界领先国家,诸如荷兰、英国等国学习的时代。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也就是“以感情为中心”的审美标准,其文化精神与以自然为本体的“神道”精神是相通的。和歌是人心触物、为之所动而产生的感情,与以“教诫”(劝惩)为目的的儒教思想,或者说佛教思想是不同的。和歌的本质是“物哀”;和歌的本意是“知物哀”,主张重视技巧、重视用词,作者通过形式的规范性来探究人的内在心理和人的真实性,使人的真情和表达的技巧和谐统一。本居宣长认为表现人的真情,倾诉人内心所思的事是和歌的根本所在;为政治、为修身并非和歌的目的,这与中国文论(儒教思想中的善恶判断)是截然不同的。本居宣长认为:“歌乃情之产物也。此情之思之所以易感于物,乃触物感怀至深至笃之故也。欲者则思之一端,唯以求索希冀之心萦怀,岂不细微哉?不深谙为瞬间之花鸟色香而抛泪,乃贪图彼财宝之思,以此所谓欲者而疏于触物感怀之道,故歌咏不出矣。思色虽本亦乎欲,然殊关乎情,世间一切生物之所不免也。况人乃万物之灵,若善知触物感怀,刻骨铭心,不堪其哀者,正此思也。宜知此外即诸景诸态,触物感怀,皆可咏歌。”[日]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9页。本居宣长的观点是和歌不论善恶,不探讨治国之道,也不思考人之为人的道德观,只是触物感怀,随其心自然表露。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写道:“欲知歌道之本意,宜精读此物语,领悟其情味;且欲知歌道之风采,宜细观此物语之风采以领悟之。此物语之外则无歌道;歌道之外则无物语。歌道与物语其趣全同。”[日]本居宣长:《紫文要领》,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82~783页。由此可清楚把握说明本居宣长的文学观。他认为歌道与物语均为触物感怀,二者都不必与道德相联系,他的“物哀”论的观点把文学与道德彻底分开,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在原因。

分子生物论文篇7

[关键词]中药理论;硬性知识;手工业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32-01

1 引言

中医学在产生初期就存在于传统文化及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中医学能够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及影响,另一方面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一中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本草著作也随之产生,但是任何形式的著作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其中不仅涵盖着传统文化,农耕经验等生活内容也被列入其中,在时展进程中,以往古人所认为的难以言表的内容,慢慢成为人们难以细化研究的隐性知识,这就对中药理论的形成及拓展带来阻滞性影响。本文就在结合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中药理论背后的隐性知识进行细化研究及讨论。

2 中药理论背后的隐性知识

历代本草著作均为博物之作,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文化中的鸟文化与禽类药物理论、饮食文化与滑类药物理论关系密切。药物在传统手工业、加工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样影响到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文献学知识及实地采集辨识药物也是理解学习中药理论的基础。中医学根于传统文化与农耕生活,文化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1)传统文化知识。滑类药物的应用机理,源于古人尚甘滑的饮食文化。古人饮食尚甘滑,上至君王大夫下至百姓,饮食均以甘滑为尚。在《周礼》中,滑与酸苦甘辛咸一样,是味的一种。用药理论则是,“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人身上的孔窍都有分泌功能,以起到作用,古人认为孔窍中这些涎滑的液体也是长养孔窍的。如果孔窍有了疾病,就用具有涎滑性状的液体或药物治疗。有些动植物含有滑溜溜的液体,不易拿捏、无法附着,故古人认为涎滑能去着。南北朝徐之才《药对》中,滑剂占十剂之一:“滑可去着,冬葵榆皮之属是也。” 滑能通利,治疗闭塞不通之症。所以滑溜溜的葵菜成为百菜之主,农书将其放在种菜的首位,秦汉时期已广泛应用于瘤疣附着、小便淋漓不通等种疾病。

(2)传统手工业知识。许多中药在传统手工业制作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药物理论的产生与传统手工业有密切关系。如朴硝的功用可从制革熟皮中得到体会:朴硝生于盐卤之地,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消、皮消之称。从皮革制作过程,就能清楚地看到朴硝软坚散结的作用。制作过程大致是:将整张皮泡在石灰水中两天,附在皮上的毛就掉了,在清水中摆洗过,生皮就做好了。如果我们需要柔软的皮子,将三四斤皮硝在大铁锅内加热溶化,放进一张生皮,如不急需,泡两天翻几次,皮硝就被吸收了,生皮就变成了柔软的熟皮。如急需,则用小火在锅底加热,不断翻动,两个小时后,同样地得到熟皮。老羊皮袄、狗皮褥子,因为保存毛,需要另一种熟制过程:夏季,在大缸中放入水、皮消,将熬好的黏稠的小米粥倒入缸中,搅匀,把铲掉皮下组织的硬邦邦的毛皮浸泡其中,经两周时间,期间翻动三五次,捞出清水摆净,将内皮铲薄些,就得到了雪白柔软的小羊皮。从皮匠的制皮过程中,我们可以亲眼见证朴硝能软坚,当身上长了硬块时,人们也用朴硝敷在外面,硬块随即变软消失了,当大便干硬时,人们自然也想到了朴硝。

(3)农耕生活经验。农耕生活普遍能够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还会养殖鸡鸭、兔子等牲畜,这就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就能对古人研究后传承下来的中药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及挖掘。通过对兔子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是无法对其雌雄状态进行精准掌握及判断的,只有对兔子周期了解,并饲养过兔子的才可以对其雌雄进行判断。当兔子进入期后,雌兔子的眼神会发生变化,并始终处于迷离状态,而雄兔行为则会出现异常情况,在这一阶段中,雄兔往往会做出后腿向前扑并扑打抓地的行为。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鸡无外肾而亏小肠,但是只要杀过鸡就可以发现,其本质并非如此,鸡的肠子就长在鸡胗下面,并且有二寸增粗,上部分的直肠也有部分增粗,其余的部分就有粗有细均匀分布,也就是说鸡与兽类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没有大肠及小肠之分。

(4)中医文献学知识。用文献学中的目录学知识,可熟悉每味中药在本草文献中的著录情况。以文献学中音韵、训诂方法,可考证药名从古至今的变化。如胡芦巴,又时写作葫芦巴,很容易被当作葫芦科植物葫芦的蒂把,其实胡芦巴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胡芦巴的成熟种子。又名芦巴子、苦豆、胡巴、芦巴。胡芦巴原产于胡芦碛(今新疆哈密),当地名小木夏、香豆子,种子肾形,如萝卜子大,含有大量黏胶,水浸泡后形体膨大,白色半透明肥厚的胚乳触之涎滑,水液亦呈黏液状。“巴”是古人对粘接性物品的称呼,如泥巴、锅巴等,胡芦巴是由产地与种子的黏性得名的。其子豆形,入肾补肾。其性黏能粘,能收下焦,治精冷自遗。

(5)实地辨别药物。采集辨识药物是历代医者、本草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药物的生长环境决定了药物的功用,药物的形貌是取象比类的依据,品尝药物是认识药物的基础。如生长于水中、湿地的药物泽泻、浮萍、蛇床、石韦等多能却水行水利湿,黑色、豆形多入下焦、肾。如沙苑蒺藜是在华北、西北旱地广泛分布的豆科植物,并非仅仅产于潼关之沙苑。将其称为蒺藜,并非因为它结蒺藜样种子,是因为它有象蒺藜一样丛生的茎叶,如果未开花结果,沙苑植株很像蒺藜,但沙苑全株被有白色毛刺,视之大有涩象,触之碍手,故能收敛。种子豆形黑褐色,故能入肾补肾。因入下焦,故能收敛下焦不禁之症,治疗遗精,白浊带下,尿血、小便余沥等。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的产生并不是无据可依,它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密切相关,也可以说中医理论的发展需要以古代文化及生活经验为基准,其中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更为其发展带来了相应影响,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文献学知识等,都是中医理论囊盖范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现展进程中,农耕生活已经消失不见,这就更需要χ幸├砺壑识背后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及掌握,相对的为了确保对隐性知识能够进行精准理解,还可以到实地去采集药物,并对其进行辨认,这对于中药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分子生物论文篇8

关键词:《周易》;量子力学;相对论;量子场论;科学与信仰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76-02

契诃夫有这样一句名言:“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都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等到口渴时至多能喝两杯,这就是科学。”[1]信仰是人的精神食粮,科学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基础。物质与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所以我们既要发展科学,也要完善与文明相匹配的信仰。在众多信仰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的教义往往是影响者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曾在《科学和宗教》一文里这样说过:“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2]当今世界范围内,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广泛的讨论了由现代物理学引起的经典物质观的转变。这种转变似乎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现代物理学的众多思想与中国古老的“易道”世界观的一致性。也许,科学与信仰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彼此存在着某种和谐性。

一、“易道”基本世界观

在中国的思想史中,儒学和道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而这两个学派的共通点就是都将《周易》作为传播自己思想的教材。《周易》不仅是儒学五经之首,同时也是道家三玄之一。可见,《周易》所蕴含的世界观思想的影响十分强大。《易经》和《易传》合称《周易》。虽然《周易》全文很短,叙事简练,却博大精深,是信息宝库。

1.《易经》象与数的解析

“易道”对于世界观的表述,是通过“卦”以及构成“卦”的“爻”所象事物以及所象事物的位置次序来完成的。

《易传》常以象、数来共同解释《易经》。“象”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卦象”,包括卦位和六十四卦所象事物的位置关系。第二种是“爻象”,就是构成每一卦的阴、阳两爻所象的事物。“数”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阴阳数”,《易经》规定“奇阳偶阴”[3];第二类是“爻数”,指的是爻位,用来表示事物的位置关系。

2.阴阳对立与统一

《易经》的最初结构和核心思想就是通过阴阳两类事物的对立与统一来看事物的发展与作用。而每一类事物的内部也有阴阳两种性质,事物是由阴阳相生相克构成,事物的发展是阴阳对立与统一的作用。阴阳是不可分的统一体。庄子认为“易以道阴阳”,《周易》在认识上的意义就是将“道”分为阴与阳两种形式。老子认为的“道可道,非常道”表明“道”是抽象且模糊的,而《周易・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3]却使“道”从不可道的神秘感中走出来,因为“阴与阳”这对矛盾在运动的过程中就反映了发展的必然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原则。

《周易》认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是“阴阳”,根本方法是“阴阳”,本质内容还是“阴阳”[3]。用“阴、阳”这种对立与统一的属性来揭示天、人、地三者的对立与统一,强调“天人和谐”的发展规律。用“对立与统一”的方法对事物的变化发展做出“吉凶悔吝”等判断,以达到劝善惩恶,趋利避害的目的。

3.“天人和谐”的原则

《周易》预测的核心是将“天、人、地”这三才,“春、夏、秋、冬”这四象,“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用数学方法将这三项代入公式中,来观测所得到的结果。由于人和宇宙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周易》会利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做出“吉凶悔吝”的判断,这体现的就是“天人和谐”的思想[3]。

“易道”世界观强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即“天人合一”。《周易》强调人应该顺从自然,顺应天意,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将二者分开而言之。在“天人和谐”之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趋利避害。只有“天人和谐”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易道”世界观与现代物理学的契合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是科学技术最辉煌、最有影响的成就之一。相对论的出现,量子力学的创立以及量子场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观念。出人意料的是,随着这些理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些科学思想与“易道”世界观越来越呈现出和谐的关系。

1.“阴阳对立与统一”与“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指微观粒子既具有波动的性质,又具有粒子的性质,例如,光是以“量子”形式发射或被吸收的,但是当光的粒子在空间里传播时却表现为电场与磁场的振荡,它显示出波行为的所有特点。波粒二象性是一个理论框架,自然界的所有粒子都能用一个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个方程的解是波函数,这个波函数是用来描述粒子状态的。波函数也可以看作是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幅。这样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就统一在一个解释中了。就任意一微观粒子而言,它表现究竟是波动性还是粒子性,取决于哪一性质的作用强。而且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可以转化的[4]。

如果用《周易》来解释“波粒二象性”,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可以看成是“易道”里的阴性与阳性。二者对立,但是却可以在一定条件时相互转化。“卦”所指的就是量子力学所说的微观粒子。每一粒子所显示的波动性或粒子性,是由微分方程算出来的;尽管“卦”的阴阳没有微分方程那样深奥,但是同样也是通过数学的排列组合变化显现的。无论是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还是《易经》里的“阴阳对立与统一”都是通过数学方法来表述在不同时间、不同次序的粒子所显现的性质。

“易道”并没有波粒二象性这一物理学术语,但是通过其内涵的基本世界观思想,却可发现,在中国古代就可以很巧妙地将相矛盾的思想统一在同一个理论里。

2.“量子纠缠”与“天人和谐”

“易道”之所以可以相对准确地对人事做出“吉凶悔吝”的预测,是因为“易道”是根据天地自然之中存在的规律和必然联系做出的判断。“易道”将人与天地,与万物,乃至与整个宇宙都统一起来,人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自己,同时也与万事万物都紧密联系着。

在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三次论战之中,最为巅峰的便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的不完备性。玻尔的量子纠缠理论是爱因斯坦认为玻尔量子力学最为荒谬的一点。他认为两个独立的粒子怎么可能在超越距离且没有联结的情况下彼此显现出预测好的性质。而且,这是不符合物理体系的可分离性。爱因斯坦与玻尔之争转向了量子力学属于定域性还是非定域性之争。近代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在他写博士论文时,无意在图书馆里发现了爱尔兰物理学家贝尔关于解决玻尔和爱因斯坦争论的实验论文。他开始着手做这个实验,但是实验结果却让始终坚信爱因斯坦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十分郁闷。在测量了近百万对的粒子态势后,他发现果真如玻尔的预测一样,两个粒子即使超越了距离且彼此独立却仍然呈现彼此纠缠的态势。贝尔利用反证定域性理论不能重现量子力学的一切语言来证明了量子力学属于非定域性理论,以此说明量子纠缠所体现的整体性。

所谓量子纠缠,是指即使两个粒子在空间上被分开,而这两个粒子组成系统中依然相互影响的现象。就是说,两个粒子A和B,它们分别具有两种性质,这两个粒子的关系是:“只要A显示性质a,B就一定显示性质b”。无论这两个粒子所处什么位置,这个关系都存在。“纠缠态”是一种综合了两种独立情况,纠结而不可分割的状态。

量子纠缠这一理论虽然已被证实其正确性,但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至今没有答案。这也许就说明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世界冥冥之中都蕴含着某种规律和必然联系。自然的法则和社会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也许这个法则你讲不出为什么要遵守的原因,但是却必须需要遵守。

3.“量子场论”与“天然场论”

现代物理学与中国古老易学都将“变化”看成是自然界最本质的东西。“易道”对于体现事物内部和谐运动的力所做的描述,在量子场论看来是十分贴切的。粒子间的力被看成是粒子所固有的动态模式的体现。在量子场论中,场被看作一切粒子相互作用的基础。粒子的存在和消失,只是场的运动形式而已。

原先的物理学家把世界想象成物质与能量。物质由粒子构成,能量存在于场。场与粒子的相互运动,引起粒子的运动。量子场论是研究量子场的结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物理理论。量子场论的任务,是描述相对论性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性。量子场论是量子力学与经典场论的结合。量子场论建立起统一的观点,认为宇宙是量子的大型繁殖场和战场,每个事物都被看成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统一场,物质实在是由量子组织交换而成。自然法则不是强加在事物之上,而是一种内在的存在。

八卦卦象所描述的宇宙统一天然场框架象征的事物,是由于事物内部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发生变化所形成的。正如《老子》里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5]体现了,在宇宙的天然场中,万物都通过阴阳相互作用产生。“负阴抱阳”才能“冲气”,而冲气的结果就是“和”。“和”才能保证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永续进行,如果“和”与“阴阳”绝离,事物就不复存在。量子场论中的真空,在《周易》里便是“道”,基本粒子便是由“道”分解衍生出来的阴阳卦象。粒子的运动,就是阴阳相生相克的发展。量子场论中的力,便是“易道”对立统一的联系。在量子场论中,正是通过真空中正“阳”负“阴”能量的涨落,提供能量大“阳”小“阴”来描述粒子的生成、变化和湮灭。《周易》的宇宙天然场论与量子场论之间是彼此相通的。

三、结论

“易道”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古老的,至今看来,它仍有自身的科学价值。它所内涵的世界观与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和谐性。正如前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龚心瀚在《现代易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文里这样评述易学:“现代易学文化教人聪明才智,提高人们因变应变的能力,使万物各得其宜,刚柔协调互补,整个宇宙大化在一种最高的富民强国的和谐中生生不已。”

《周易》为中国传统的科学提供了科学观、方法论和宇宙秩序原理,与现代物理学思想的和谐。我们通过“易道”世界观与现代物理学思想的和谐关系似乎能洞察到:科学与信仰往往看似矛盾,但是却和谐相依。

参考文献:

[1]契诃夫.契诃夫手记:图本[M].贾植芳,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爱因斯坦.科学和宗教[C]//爱因斯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3.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