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编辑职称论文8篇

时间:2022-07-01 07:00:33

编辑职称论文

编辑职称论文篇1

关键词:转岗编辑;学术期刊;生活教育;编校能力;学术能力;岗位能力

在编辑这个岗位,大部分编辑都不是科班出身,可以通过助理编辑和编辑考试来获得岗位任职资格。有部分编辑其实是转岗而来的,尤其在高校中,学报编辑部常面临人员更替或者事业发展而从其他部门调入相关人员进入这个岗位的状况。由于编辑岗位需要取得编辑资格证,因此即使是具有同等如中级职称的人员,比如教师岗位的讲师或者行政岗位的助理研究员,都要参加编辑中级考试才能最终成功转岗,这类编辑面临的适应问题很多,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力”上——“编校能力”[1]“学术能力”[2]和“岗位能力”[3]。然而,研究的数量极少,研究的内容也仅侧重谈体会,学术期刊转岗编辑这一话题似乎是方生未生的话题,处于尴尬而无法推进的实践体会和经验探讨之中,较少有研究者能从理论高度去探讨这一特殊又有常见的岗位生活的改进策略。文章拟从生活教育视域下对学术期刊转岗编辑的这一岗位特殊生活进行探讨,认为“在劳力上劳心”是提升学术期刊转岗编辑“三力”适应的较佳策略。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其实践的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即“在劳力上劳心”,这同样适合学术期刊转岗编辑生活适应、积累和提升策略。

一、学术期刊转岗编辑编校能力的提升策略

对于学术期刊转岗编辑来说,已经有一定的其他岗位能力和专业能力,但是进入学术期刊的这个编辑岗位,不是学术能力,而是编校专业能力首先成为发展的拦路虎。有的编辑还会犹豫不决,是不是要做编辑,还是保留在原有职称系列,这都会阻碍其全身心投入编校专业能力的“在劳力上劳心”。编校工作绝对也算得上体力活,虽然是与文字打交道,看上去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但是长时间要专注审稿、校对,就是体力活。“编辑长期久坐、伏案工作,易产生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变。”[4]学术期刊转岗编辑起初还得多劳力,比如,熟悉编辑流程,这些流程包括参与“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稿加工发排校对”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还需要跑发行,与专家见面,人际沟通等业务能力。有编辑总结经验说,青年编辑刚入职应该“安排听领导,经验问前辈,做法询同事,操作靠自己”[5],这同样适合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初入职要多劳力,多动起来。“转岗”编辑,刚踏入新岗位几年,“编校方面的知识、规范和出版专业法律法规都要系统学习,在新媒体、融合出版的时代,编辑还需要学习融媒相关知识与技能”。[2]在编校上劳力劳心,就是要完善编校相关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出版法律法规,避免犯政治性和思想性错误。二是掌握编辑流程和编校方面的知识。包括校对需要的文字水平、标点符号规范和格式规范等。上述知识也可以通过集中一段时间去突破,如通过参加编辑初级或中级考试去提升。三是学习部门规章制度和宗旨。编辑除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认真学习本部门的期刊宗旨、编辑规范。比如《中国教育学刊》期刊有着“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的编辑宗旨,而《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的工作誓言是“严规范、讲质量,细至标点毫末,抓工作、赶时效,不分节假夜昼”。[5]这些编辑宗旨、编辑规范,制约整个编辑部的工作要求。四是要编辑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编辑主张。编辑应该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比如转岗期间要坚持阅读《编辑学报》《编辑之友》《中国编辑》等编辑杂志,提升自己对编辑专业的认识高度,使自己拥有更专博的知识体系。编辑拥有专业知识和专博的知识,容易变成一个杂家,但杂家也应该有主张,否则就是编辑匠,久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就会变成重复性劳动。而编辑主张,可以提升编辑的实践理性,促进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的收获,有利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生成。五是编辑要提升论文写作能力。会不会写论文,也会影响编辑的审稿水平,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框架、论证、引言和结论怎么写,都会影响编辑的编校信心。转岗期间,要多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如阅读或钻研《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6]之类的写作书。

二、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学术能力的积累策略

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就是编辑是一个专博的杂家。“专”是指编辑既应是所负责学科方面的专家,也应是一个编辑学专家,杂是指“编辑还要以编辑客体理论和主体理论为主线,通过两者交叉、渗透并吸收其他的知识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努力成为一名杂家。”[7]但要实现专博,学术能力的积累是关键,学术能力的“在劳力上劳心”也是有很多做法的。编辑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转岗”的编辑如果失去了学术上的依仗,必将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事实上,编辑在编校稿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学科术语或者相关学科的新的专业知识”[8]。对此,编辑得尽快在学术能力上“在劳力上劳心”,主要是进入一线调查研究,尽快掌握学术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通常编辑转岗后会选择或安排某个与自己原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作为学术能力建构的工作,以便快速适应期刊的审稿要求。比如教育期刊的编辑,可能面对教育学知识的夯实或某个具体的学科。如笔者是《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物理学科责任编辑,就要夯实教育学知识和物理学科的知识,了解教改前沿和选题热点,才能在审稿、组稿、约稿时做到胸有全局。调查研究的方法也很多,编辑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听课、座谈;参加一些研讨会或论坛,与当地学科正高级教师、教研员接触,拜赐稿件;搜集到本学科的发文3篇CN论文以上作者;对学科在本地各地方的发展态势有所了解。对学术期刊转岗编辑而言,并没有专门时间进行编辑技术知识的学习,只能是“做中学”,在劳力的基础上,还要劳心,笔者认为可以从高、深和新三个维度积累。首先是高。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工作的力度,对于学科编辑来说,要特别注重站位要高。为此,编辑应多关注学科前沿,关注学科权威刊物。[7]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快速地了解本学科的教改水平,了解选题方向,比如,可以结合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刊物的选题指南。编辑还可以尽可能阅读本学科相关的权威刊物,了解同行的编校水平,研究同行对该学科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出,研究到了什么水平,又解决到了什么水平。久了,就能发现新方向、新的选题点,做出来的选题也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其次是深。编辑不能满足于杂家型知识结构,而应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精深的程度。比如,笔者作为《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物理学科的编辑,需要掌握从初中至高中的物理知识及其相关进度、重点难点,以使自己所编辑的内容科学,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和教研;需要研究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及其学科核心等,把握最新选题方向,成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选择、组织和传播者;还需要掌握物理学科的精神、物理学科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研究它们的课堂中的实现路径,甚至要写相应的学科研究文章。最后是新。编辑学术能力的一个关键就是学术上要追求新,时效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是编辑必须把握“三性”。有些选题是有时效性的。比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类与70周年相关的选题就是有时效性的,错过了就不能上。有的选题是有时代性的。编辑要关注时政、教育政策、教育文件的变化。笔者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作者会将早几年前的教育文件作为自己论文的依据,比如会议后,还引用十七大会议提的教育精神。创新性是编辑最需要把握的,有时候编辑自己也无法判断作者文章是不是有创新性,所以多翻看所编学科的杂志,久了后,很多选题,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写出新意的可能。

三、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岗位能力的适应策略

老编辑常常会告诫年轻编辑“学习中也许60分就能过关;但工作中90分也不行,必须100分才算合格。”[5]的确如此,对错的问题,当笔者转岗做了编辑才体会更深。因此,对编辑来说,岗位能力的适应也必须“在劳力上劳心”。首先,取得岗位资格需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合格编辑,需要责任编辑证,就需要中级职称的编辑资格证书。学术期刊转岗编辑首先面临的就是考初级或中级职称,考上中级资格证后还要去注册责任编辑证,这个过程必须要参加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这些学时还必须是和编辑相关的。因此,为了搞清楚这些,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少不了要到处打听、跑些部门和出差,劳力上不能省,劳心上也不能省,这是因为编辑岗位能力还有很多。其次,编辑岗位特别需要确保按时出版,在工作上要分清轻重缓急。编辑工作不是单打独斗,要分清轻重缓急。编辑工作有固定的周期性,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要完成某一期期刊的编辑出版。对于学术期刊转岗编辑个人来说,由于编辑出版工作有时效性,倘若负责的稿件出不来,或者担任执行编辑的刊期,不能统稿编校到位,影响出版时间,都是岗位工作没有做好的表现。因此,对各项工作轻重缓急程度的把握就很重要。有些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初期不能及时完成的,比如组稿完成不了,要在领导允许的情况下请求其他同事协助,实在不行还需要请领导出面约稿解决。再次,在职称评聘上,转岗编辑要“在劳力上劳心”。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向来被关注,而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尤其容易碰到心理憋屈的地方。编辑晋升职称难,这对学术期刊转岗编辑的心理造成较大波动。期刊编辑在科研单位和大学均不属于主系列,因此期刊编辑晋升职称难成了普遍问题。这对转岗编辑来说,心理压力就更大,原本职称系列发展得很好,可能更顺利,转岗之后,不仅面临重新评聘中级职称,而且在部门中也因为刚入岗不久,适应和表现都不如原岗位的老编辑,虽然在转岗之后付出的精力和努力并不少于其他同事或岗位工作者。然而,现实中,由于岗位性质的不同,在高校等主办单位里,编辑部就是教辅部门,这造成转岗编辑心理效能感下降,职称晋升也有困难,几年来下来,可能还是原地踏步。有的编辑很可能后悔来到编辑岗位,有些编辑“重新回到科研岗位,或担任编辑的同时分出一部分精力承担一些其他岗位工作,以便能够解决职称晋升问题。”[3]此外,学术期刊转岗编辑的一些科研成果也很尴尬,在评职称时,学术类的文章,没有编辑类的文章好,这让编辑搞科研两难,但是学术类的文章对编辑能力的提升又至关重要。最后,学术期刊转岗编辑面临人际关系“在劳力上劳心”。虽然任何岗位都有人际关系,但是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往往进入编辑部不是新人。人际关系处理上,如何把握度,的确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人情稿的问题。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对处理人情稿缺乏经验,有的一概接受,文章不行,反复提建议,不但不利于期刊质量,还让自己辛苦;完全拒绝,容易得罪人。甚至经验老到的主编也常常有这样的岗位心理问题。对这方面,可以请教一些老编辑,通常做法是先接受,因为正常任何人投稿都不能拒绝,但仍然应以期刊质量为准绳,进行合情合理的审稿,多指导,多帮助别人,不能完全一拒了之,同等质量尽可能优先考虑。二是与审稿专家和作者处好关系。编辑慎重对待每一份稿件,当作者对审稿专家及编辑部的处理意见有异议时,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使作者的稿件得到公正处理;要与专家建立起良好、稳定的关系;同时也要尊重作者、发现作者、积累作者资源。三是与同事的关系问题。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切不可高傲、自以为是,仍然需要虚心向编辑部的各位同事请教。转岗之后,就是新人,工作上多咨询,少主观判断,遇到编校不是很有把握的稿件、错误,要向副主编和主编请教;对一些成长问题,可以向同事请教,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编辑职称论文篇2

第一条为了贯彻职称改革精神,规范和完善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审定工作,根据《上海市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的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市出版系列专业技术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设立的本市图书出版社、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期刊社(编辑部)中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含办理了《上海市引进人才工作证》1年以上的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出版系列实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重点考察申报对象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工作业绩,注重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第四条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为副编审编审。其中:编辑(含美术编辑,下同)专业设副编审、编审;技术编辑、校对专业设副编审。

第五条申报副编审、编审任职资格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学历、资历

一、副编审

l、获博士学位,任职中级(编辑、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下同)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2、获硕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任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3、大学普通班、大学专科毕业学历,任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7年以上。

二、编审

l、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学历,取得副编审任职资格后任职副编审职务5年以上;

2、大学普通班、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取得副编审任职资格后任职副编审职务7年以上。

第七条专业技术条件考试

一、职称外语、古汉语考试

申报副编审、编审任职资格的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国家人事部组织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或参加市职改办组织的职称古汉语等级考试(古汉语考试仅适用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汉语、中医等相近、相关专业的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的具体要求按市职改办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按市职改办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继续教育

申报副编审、编审任职资格的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在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期间,须至少参加一次编辑出版业务学习培训,取得规定的编辑出版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第三章审定标准

第九条副编审

一、专业技术能力

任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具备下列专业技术能力之一的:

1、参与出版社选题、出版计划的策划、组织实施。

2、担任编辑部(室)选题、出版计划的策划、组织实施。

3、担任重点、专业性或学术性强的图书的策划、组织。

4、担任书稿的复审或决审及重要书稿的责任编辑,能解决审稿或编辑中的疑难问题。

5、负责重要图书的形式结构设计,能对形成图书装帧特色、诠释图书内容、提升图书品质起重要作用。

6、负责重要图书的技术编辑或校对工作,能对提高图书质量起关键作用。

7、担任期刊的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负责期刊的复审工作,或担任重要栏目的责任编辑(主持人)。

二、专业理论水平

任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独立撰写2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重点图书的选题报告或审读意见,或2篇有较高水平的总结技术编辑、校对专业工作的工作报告,并在论(译)著方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在省市(部)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独立或为主(第一作者,下同)发表2篇论文,或在省市(部)级单位主办的学术会议上独立或为主发表、宣读2篇论文。

2、在全国专业性科普图书评奖、省市(部)级科普图书评奖中有1种获奖的本人著作,或在省市(部)级专业性科普图书评奖中有2种获奖的本人著作。

3、正式出版5万字以上(技术编辑、校对专业人员3万字以上)的学术论著或7万字以上(技术编辑、校对专业人员5万字以上)的译著。

三、专业工作业绩

1、能完成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在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中成绩优异,经考察表明,能履行副编审职责。

2、任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在编辑出版专业岗位上成绩突出,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

(1)主要参与策划或组织市级以上重点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并有1部获国家图书奖(含提名奖)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或2部获全国专项优秀图书奖(一、二等奖)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一、二等奖)。

(2)主要参与策划、组织编辑的期刊获市级及以上优秀期刊奖;或策划、组织编辑的期刊(专栏)已形成明显的自身特色和风格,并获专家认可。

(3)主要参与策划或组织出版的多种图书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文化积累价值或文献资料价值,并获专家认可。

(4)书刊装帧作品或美术作品有l项获全国书刊装帧艺术奖或全国美术作品奖,或2项获上海市优秀书刊装帧设计奖(一、二等奖);或多种书刊装帧设计在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并获专家认可。

(5)能研究解决技术编辑或校对中的重大技术疑难问题,在提高图书质量和指导培养技术编辑、校对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有较大的贡献。

第十条编审

一、专业技术能力

任职副编审职务期间,具备下列专业技术能力之一的:

1、担任出版社选题、出版计划的策划、组织实施。

2、负责编辑部(室)选题、出版计划的策划、组织实施。

3、负责重点、专业性与学术性强的图书的策划、组织。

4、担任重要书稿的决审,能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

5、负责重要图书的形式结构设计,能对形成图书装帧特色,诠释图书内容,提升图书品质起决定作用。

6、担任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有重大影响的期刊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负责期刊的决审工作。

二、专业理论水平

任职副编审职务期间,独立撰写2篇有较高学术水平、观点论证有深度的市级及以上重点图书的选题报告或审读意见,并在论(译)著方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l、在省市(部)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独立或为主发表2篇论文,或在国际(地区)、全国性相关专业学术会议上独立或为主发表、宣读2篇论文。

2、在全国性优秀科普图书评奖中有1种获奖的本人著作,或在全国专业性优秀科普图书评奖中有2种获奖的本人著作。

3、正式出版8万字以上的学术论著或10万字以上的译著。

三、专业工作业绩

1、能正确地履行副编审职责,完成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在任职副编审专业技术人员中,成绩优异,经考察表明,能履行编审职责。

2、任职副编审职务期间,在编辑专业岗位上成绩显著,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

(1)策划或组织市级及以上重点图书的编辑工作,并有1部获国家图书奖(含提名奖)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或2部获全国专项优秀图书奖(一等奖)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2)策划或组织编辑的期刊获1次国家优秀期刊奖或2次省市(部)级优秀期刊奖。

(3)策划或组织出版的多种书刊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文化积累价值或文献资料价值,并获专家公认。

(4)书刊装帧作品或独立创作的美术作品有2项获全国书刊装帧艺术奖或全国美术作品奖,或2项以上获上海市优秀书刊装帧设计奖(一等奖);或多种书刊装帧设计在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等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并获专家认可。

第四章审定组织

第十一条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简称“出版高审委”)审定。

第十二条“出版高审委”下设文学、社科、科技、美术4个专业学科组,负责对申报对象按专业学科进行审议,对申报对象提交的学术论文(著)等进行评议鉴定,并按需要组织业务答辩。

技术编辑、校对专业的申报对象按所在单位和本人工作的性质,列入相关专业学科组进行审议。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未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申报对象,须通过学科组业务答辩后方可进入审定程序。

第十四条出版系列一般不越级审定副编审、编审任职资格。对未达到大专毕业学历或规定任职资历的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不再进行审定,极少数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或特殊人才),须经系列主管部门并经上级职改部门同意后方可进入审定程序。

第十五条近两年内严重违反出版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直接责任者,或正在查办中涉及的人员,暂不受理申报。

第十六条在申报过程中,伪造学历、资历等弄虚作假者,或隐瞒第十五条情况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或取消申报资格,对已审定通过的,将取消其相应的任职资格。

编辑职称论文篇3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是指其对所从事的编辑职业和工作状态的主观满意程度,是体现其工作生活质量的一个决定因素。可具体解释为:在从事学报编辑的职业生涯中,自我潜能得到发挥,各种职业需求得到满足,使得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得到自己和别人的良好评价,内心获得持续快乐的感受。

地方高校学报在学校一般属于教辅部门,较容易被学校的领导层遗忘。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虽是地方高校教职工的一员,薪酬待遇跟同级别的教学科研人员差别不大,收入在地方也居于中等偏上的层次,生活相对比较殷实。不过大多数地方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时,并没有充分体会到编辑职业的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偏低,对编辑这份工作也缺乏认同感,能转岗的尽量转去别的岗位。比如我们学报2009年来了一位编辑,作为博士家属安排来学报编辑部工作,工作半年就向学校申请转岗去二级学院做辅导员了。

今年我们做了一份关于编辑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先在本学报5位编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位编辑认为作为编辑感到满足和幸福,有4位感到不幸福或不满足。近期,我们还选了广东省内9所地方高校的37位学报编辑作为调查对象,他们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下,有6位编辑认为作为编辑感到满足和幸福,有19位感到不幸福或不满足,另12位觉得没感觉;有19名编辑对职业不太满意,有11名很不满意,不满意率高达81%以上。我们调查的范围虽范围有限,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

二、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的原因

(一)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提出的诸多新要求

全媒体出版时代对学报编辑的能力、观念、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在能力方面,学报编辑不仅需具备编辑人员的基本能力,如: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还需要掌握适应全媒体出版的能力,如:收集、整合开放信息的能力,组织、开发内容的能力,针对文本、音频、视频、交互软件等的全方位的编校能力,全方位的宣传营销能力。

在观念方面,编辑的观念在内容上应该从单向性的“文本把关人”转变为“信息互动的开发者与营销者”;在技术上,除了应该掌握纸质平面文字处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一些新媒体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以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在意识方面,编辑应具有多重跨界意识,如:跨媒体意识,跨文本意识,跨区域、种族、语言、文化的意识,跨学科意识,跨身份意识,跨界意识等。

这些要求一方面会让部分上进心相对较强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主动地学习深造,从而具备应对全媒体出版时代的能力、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基础较差、学历不高、年龄相对较大、工作进取心不足、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来说,这些新时代的要求就像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巨大包袱,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时刻有被社会、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让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降低。

(二)对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体制心存异议

全媒体时代在对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提出很多新要求的同时,也对地方高校学报的领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其业务素质的要求要比传统出版时代高很多,在新环境下更需要专职人员担任地方高校学报的重要职务,否则很难跟上形势,逐渐被潮流淘汰。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般是:校长担任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担任常务副主编,负责日常工作;下设学报编辑室,学报编辑室的编辑负责学报的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工作。校长担任地方高校学报主编,在政治上对学报所刊论文进行把关,这无可厚非。学报编辑部主任,也即常务副主编,按理来说应让有编辑系列高级职称的人来担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较多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主任是由学校领导直接任命的,有些是为了安排学校多余的处级干部,有些是双肩挑,安排教学岗位上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老师来担任,这就造成了外行管内行的一个局面。外行管内行难免会有决策失误、做法不当的时候,很容易让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觉得工作的氛围不是很融洽,工作的压力相当大;更严重的是会让编辑觉得个人职位晋升空间小,因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走向学报的领导岗位,从而让他们感觉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偏低。

此外,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审稿制度一般是:校长发表终审意见,对文章的发表具有最终决定权;学报编辑部主任发表复审意见;责任编辑负责初审,发表初审意见。这也是我们出版行业必须坚持的三审制。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编辑部的责任编辑初审环节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是来自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冲击,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地方高校学报都有中国知网免费提供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接收到的稿件一般先通过此系统进行检测,如果重复率低于30%,就由编务送专家外审,专家外审通过之后责任编辑才写初审意见。责任编辑根本无需看文章,只需根据专家外审的意见、按照固定的套路格式随便写个初审意见就可以了。责任编辑对稿件是否可以录用根本没有任何决定权,这让他们觉得在做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权,缺乏个人成就感,缺乏权威话语权,这对编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极为不利,对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偏低。

(三)深感职称评考制度压力巨大

在2002年前,编辑职称都是评审的,从2002年开始,编辑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同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证书。而高级职业资格的取得,目前实行的是评审制度,将要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目前,编辑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做编辑的难度。近年来,地方高校学报新招聘的编辑,学历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跟地方高校其他部门进人的学历学位要求是一样的。其他部门,比如辅导员、实验员、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他们评中级职称只需在校工作两年,公开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满足继续教育、计算机能力的相关要求,就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了。而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要评得中级职称,除了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之外,还得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地点一般在省会,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除了要进行辛苦的复习备考之外,还要赶大老远的路到省城去参加考试。这些在心理上会让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觉得从事编辑职业不值得,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们评同样的职称,要比别人多付出那么多。

此外,“高级职业资格的取得,目前实行的是评审制度,将要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虽然目前还未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但在无形中也给未评得高级职称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造成巨大的压力,他们心想现在只实行评审制度,评职称都如此难,如果再加一个考试,那职称晋升不就基本无望了吗?有了这种心理,他们就会对编辑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性,职业幸福感就会降低。

三、结语

编辑职称论文篇4

高校学报绩效考核的总体情况

学报编辑绩效考评的实绩并不乐观,多数学报停留在“纸上谈兵”或流于形式。当前一些已经实施了绩效考评的学报也只是片面的考评,较多学报是在年终依靠考评成绩发放编辑奖金等,希望以此激励编辑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方法与力度都非常单薄。与出版社图书编辑的以考评论薪酬相比,学报编辑的考评落实在收入上面的激励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真正拉开差距。因此,即便是片面的考评也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在理论研究方面,专题研究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的成果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我国新闻出版改革开始以后的时期,更早些时候关于绩效的研究散见于编辑业务工作研究的成果之中。一直以来,学报业内人士的研究内容较多集中在编辑业务、栏目建设、期刊评价等方面,学报界对自身的关注集中在“刊”的发展,而忽视“人”的管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参照绩效管理的有关理论,结合学报工作实际提出绩效评价体系建构的方案,偏重理论探讨;一类立足绩效管理实际,对绩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偏重务实分析。

高校学报绩效考核的特点

1、核心指标:以社会效益为核心指标

高校学报是依附于高校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期刊。我国学报诞生百余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理由和生存环境,尽管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是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主旨没有变化,学报一直是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正因为如此,学报一直将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尽管进入市场经济后,高等学校和高校学报都受到了冲击,但是大部分业界人士对高校学报公益性的性质没有动摇。比如编辑学家姚远在谈及我国早期的编辑工作者对学报功能的认识时,归纳如下:促进教学,既可求同学之自励,亦可图教师之知识更新和研究兴趣;具有联谊、纪念的功用,或可反映一种特别的群体精神;促进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的学术交流,进而指导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光大校誉,记载历史,成为反映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窗口。与此相呼应,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长陈浩元认为,大学学报有5个社会功能:(1)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快捷地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2)高校学报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3)促进高校重点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4)发现、培养和扶持科技新人的作用;(5)记载着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正是这样,高校学报在管理上一直将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编辑业务管理,轻人力资源管理,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当然,学报在编辑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现象不完全是这一个因素造成的,着重提及这一点是因其占据的因素比重更大。

2、目前使用的考评指标

高校学报编辑的考评指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编校质量指标,二是被转载率指标,三是约稿质量指标。

这三项主要指标各个学报实行时是有差别的。大部分学报对前两项指标重视程度较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优秀期刊的评比和学报影响因子的提升。对于学校科研水平不是很高的学报而言,对约稿质量指标的重视要大于科研实力雄厚的学校的学报。对于名牌学校的学报,被转载率的指标受到重视的程度相对高一些。

这三项考核的实施情况,总体看来是粗糙的、不完全的。已经进行绩效考核的学报大多是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年终发放奖金的依据,而考核的主要内容又局限在编校差错的统计上面。这样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对部门发展、对个人发展的推进作用。

另外,考核指标中应有的诸如工作态度、业务素养、合作能力等指标,基本上落在口头要求的层面上,没有在考核中得到体现。

3、考核效果

首先,对全面提升学报办刊质量没有实质性助益。

其次,对刺激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也没有帮助。通常,升职、收入和精神鼓励是三个有效的刺激点,当前的考核在这三个方面都难以产生刺激作用。

高校学报人员少,等级层次少,升职的机会少。高校学术期刊基本没有编辑等级制,很多学报编辑在职称上走教师系列,这样编辑人员的收入差异主要是职称的差异以及科研工作量的差异。编辑们每年在一定级别的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则会得到相应数量的科研奖金,这一系统与一线教师的考核相同,但是由发表科研论文的多寡而产生的收入差异对编辑工作本身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相反会销蚀掉对编辑本职工作的精力。同时,在奖惩制度上,高校学报对编辑的奖惩力度普遍微弱。编辑部拿不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奖励,因此在期刊编辑名头下的奖励只是象征性的,同时对完不成编辑任务或不能胜任工作的编辑也没有减薪或淘汰制,因此起不到“奖”和“罚”的效果。

1、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对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的影响

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使高校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学报隶属高校,是学校的一个业务部门,学报的管理和改革一直顺应高等学校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改革波及较大的有后勤管理、招生制度、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机关行政和业务部门管理改变不大,学报的管理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方式,这必然成为编辑绩效管理体系建构和实践的巨大障碍。这一障碍的实质是体制的障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都对学报编辑绩效管理的进程产生了阻滞。

2、学报的“服务”宗旨对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的影响

学报长期以来形成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学报的作者主要来自本校教研人员。教研人员为评职称、完成科研工作量,完成学位论文数量而写作的论文纷纷涌向学报,其中人情稿占相当数量。这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报的直接影响,这一影响无疑是负面的,但碍于学报在学校中的从属地位和服务定位,使得学报在用稿环节就失去了严格把关的门槛,在管理上难以严格。

3、用人机制陈旧,缺少制约力度

事业单位在用人机制上缺少竞争性。目前高校的体制使得编辑人员的流动不大,而且即便流动也多是在本校内流动。加上经济上的奖惩不能构成制约

手段,使得所谓绩效管理这一起于企业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学报基本上是失灵的。这样一来,编辑管理大多数还是在说教层面的思想动员、口头鼓励,或者寄托于编辑人员的自律和内省。实践证明,以编辑的“自律”为条件的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4、高校学报编辑的特点对编辑绩效评估的影响

高校学报编辑身兼数职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相当数量的编辑兼任教学工作。这些编辑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量,要完成学院对教学人员的所有要求。同时,科研工作量是他们年终获得科研奖金的唯一指标,加上职称也走教师系列,必将花费大量精力在学报本职工作之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对编辑工作的专心程度。

这样,在学报编辑部之外,等于还有一个考核体系作用于编辑人员。由于这些编辑的科研津贴和职称系列都是捆绑在教学系统的,因此必然会将精力投向教学,学报编辑部的绩效考核对他们不会形成约束力。再一方面,教学和编辑身兼二职,对学报的归属和依赖感不强,也会影响到编辑在本部门进取和发展的动力。

结论

综上,高校学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必须的,但是鉴于目前的情况,一步难以做到。对高校学报编辑的绩效考核有如下思考。

1、鉴于高校目前的体制,对学报编辑的绩效考核应与高校其他部门的考核相一致,否则不但不利于工作,反而会给工作造成新的阻碍。

2、出版社等企业单位的编辑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是以利润指标为考核主体,尚不适用于学报编辑,不能盲目跟从。

3、要考虑将学报编辑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联系起来的办法,强化编辑对学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的管理,可以改变目前情况下编辑在心理上的游离状态。

4、在难以全面实行绩效考评的条件下,先逐步对一项或几项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依据考评结果,引入末位淘汰制,选调或招聘真正愿意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从事这一工作。

5、鼓励和引导编辑人员将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职称方向调整到编辑方向。在学习进修、评优和升职方面向编辑系列的人员倾斜。

编辑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工作绩效;相关性;预测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编辑工作;就业期刊类型是科技期刊,如省级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从事编务或排版员工作;从事报纸、图书和音像制品等非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调查资料包括编辑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编辑工作年限、期刊级别。(2)职业韧性量表[4],有12个条目共3个维度,成就目标有5个条目、调整适应有4个条目、探索精神有3个条目;采用Likert6级评分法,总分范围12~72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韧性水平越高。本研究测得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95。由于各维度所含条目数不一致,采用得分指标[5]来评价各维度得分水平。(3)工作绩效问卷[6],有13个条目共3个维度,工作奉献维度有3个条目,任务绩效维度有5个条目,人际促进维度有5个条目,总分13~65分。得分越高说明工作绩效水平越高。本研究测得工作绩效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89。

1.2.2调查方法

2017年6月20—30日,采取现场调查和网络2种方式,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5.83%。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103名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男33名,女70名;年龄:18~29岁19名,30~39岁65名,40~49岁15名,≥50岁4名;学历:大专及以下2名,本科46名,硕士有45名,博士有10名;职称:编审3名,副编审11名,编辑68名,助理编辑14名,无职称7名;编辑工作年限:<5年34名,5~<10年37名,10~<15年24名,15~<20年4名,≥20年4名;期刊级别:北大核心科技期刊25名,非北大核心科技期刊78名。

2.2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和工作绩效得分情况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总分为56.93±7.36,得分指标为79.0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绩效总分为55.52±5.76,得分指标为85.4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韧性和工作绩效各维度得分。

2.3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和工作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职业韧性总体与工作绩效总体呈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职业韧性水平越高的科技期刊编辑,其工作绩效水平越高,职业韧性与工作绩效显著相关。职业韧性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各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

2.4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对工作绩效的预测

作用以工作绩效为因变量,以职业韧性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就目标、调整适应进入回归方程,提示成就目标、调整适应对工作绩效均有预测作用(P<0.05),解释了工作绩效总变异量的33.90%。

3讨论

3.1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有待加强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即科技期刊编辑在遭遇与工作相关的挑战、压力及困难时对外部的积极响应[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得分指标为79.0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说明部分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较脆弱,当面对工作困难或挑战时对出版和科研工作缺乏信心与热情,这种不良工作状态长期持续,较易导致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幸福感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离职或转行的现象[7]。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较脆弱原因分析:首先,工作压力较大,大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并非出版专业出身,尤其是医学期刊编辑毕业于医学专业[8],缺乏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业务能力。其次,有一定科研压力,随着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期刊编辑间评优还是职称评审[2],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数量和层次成为科技期刊编辑评价的核心要件,如发表的论文论著和申请成功的科研项目,与科技期刊编辑评优、职称评审和科研成果紧密挂钩,使得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的编辑感到较大压力,甚至部分青年编辑耐不住学术研究寂寞和成果积累的时间[9],也使得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失去本来的科研乐趣和价值感。

3.2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绩效有待提升

本次调查显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绩效得分指标为85.4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说明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绩效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据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内容和特点,同时考核指标较多,考核期刊编辑品德、能力和业绩[10]。另一方面,根据编辑工作环境特点,编辑面对工作压力、困难及挑战也越来越大,当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处于“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革命,不仅要求科技期刊出版升级,也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思维提出更高要求[11],要求科技期刊出版编辑力提升,从编辑的职业素养角度出版编辑力包括策划力、选择力、资源整合力、组织力、加工力、媒介融合力及创新力等综合职业能力[12],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的计算机技术能力、互联网思维及职业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

4建议

4.1提升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成就目标以提高其工作绩效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成就目标维度与工作绩效总体呈正相关关系(P<0.05),成就目标对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P<0.05),说明编辑成就目标维度得分越高,其工作绩效得分越高。提升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编辑个人需增强自我职业效能感,编辑职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即使在工作困境和挑战面前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并胜任工作,并善于自动学习借鉴他人工作经验,为了达到自己职业目标[13],不但较好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帮助同事,对期刊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与实用性的意见,在完成任务绩效同时提升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水平。其次,组织或单位需给予编辑工作安全感,个体需要一份提供薪水的工作来维持其生存,对工作存续性处于风险之中或受到威胁产生的无力感与不良情绪体验,会导致个体和组织的工作绩效降低[14]。工作安全感是编辑对工作稳定性和持久性的良好感知,为了实现自己职业目标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15],同时编辑对工作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会对同事帮助、期刊发展更为积极主动,不但提高任务绩效同时提升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水平,最终提升工作绩效水平并在现有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达到自我实现需求。

4.2提升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调整适应以提高其工作绩效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整适应维度与工作绩效总体呈正相关关系(P<0.05),调整适应对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P<0.05),说明科技期刊编辑调整适应维度得分越高,其工作绩效得分越高。提升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1)科技期刊编辑需增强心理韧性,高水平心理韧性编辑在工作上面对应激或困难时能较好调整自己情绪,并能使用幽默、放松的技术和乐观的想法来培养积极的情绪[16],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能力[17],能够减轻工作压力,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使编辑主动承担自己工作范畴以外的任务,与同事协调合作并帮助同事,对工作有持之以恒的热情,能有效处理工作压力或紧急事件,进而提升其工作绩效。(2)期刊领导者或管理者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心理资本[18],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期刊管理者需帮助与鼓励编辑努力提升内在的积极心理能力,培养编辑在职业中潜在的自信、乐观、韧性、创新、合作等正向能力[19],同时期刊管理者或领导者需给予编辑精神上的关怀、认同、成长空间、自我实现等有效支持途径,让编辑能在组织中不断成长与发展,领导和同事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促进编辑在工作中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不断调整适应工作并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20-21],让科技期刊编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始终能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提高个人及组织工作绩效促进期刊长远发展。

编辑职称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69-02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是指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在编辑出版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意识主体性的积极、正面的发挥可以促进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在不同程度被消解,不仅影响了编辑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素质,也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试图对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实现学术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使其对本职工作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明显下降,逐渐形成只求应付完成分内工作,不求创新、安于现状的心态,逞论学报的建设和发展。

学报的稿源渠道一般有作者主动投稿、编辑主动约稿、策划专题征稿等多种形式,约稿和策划征稿都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性地策划学术选题或研究方向,积极主动与外界联系约征稿件。而现实中,有一些编辑误以为自己依托高校学报这样的高端科研平台,稿件源源不绝,可以无需自己辛苦,坐等稿件上门,至于刊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则不在思考范围之内。满足于已有的期刊发展模式,缺乏策划组稿意识,有什么稿件就用什么稿件,这样一来,难免产生栏目失衡、质量平庸、缺乏创新、毫无特色等弊病,使得学报在学术期刊的市场大潮中丧失竞争力。

主体性的消解还使得编辑对职业素养缺乏重视,一些编辑认为自己只需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即可,对完成的程度则是只要没有差错即可,太高的标准是达不到也无需达到的。因此他们对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进修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惰性思维不仅拖累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也从客观上阻碍了学报的发展建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被日渐消解?笔者认为,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缺失,除了自身素质偏低、观念陈旧外,还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学报边缘化

学报的边缘化主要体现在地位边缘化和管理机制边缘化两个方面。

1.学报的地位边缘化。虽然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深化改革,大部分高校都已将学报编辑部独立出来,但依然还有部分高校延续着旧有的机构设置,这种依附关系混淆了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性质,影响了编辑出版独立权的行使,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学报早期的办刊宗旨更多地被界定为“展示本校学术科研成果的平台”,即使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报已经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外向办刊宗旨,但以往的固有思维却难以在一时之间改变。一些学报部门虽然获得了独立的部门归属,但在学校内部并未能够引起领导、教师的足够重视,大家仍将其视为“服务性部门”而非“学术性部门”,这种身份的错误定位使得编辑人员在整个高校系统中往往“低人一等”,从根本上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热情。

2.管理机制边缘化。由于历史原因,现在部分高校学报的上层管理人员存在由非编辑出版专业人士担任的情况,虽然跨学科的人才配置可能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新的火花,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非专业的上级缺乏编辑工作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他们有可能在工作布置上偏离重点,否定普通编辑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些都会导致编辑失去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久而久之,编辑会认为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不重要,而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既定任务。

(二)缺少竞争及激励机制

1.职称晋升难。学报编辑虽然属于出版系统,但在职称的评定上却身处劣势。对学报编辑而言,高校在职称评定上没有自,需要由新闻出版系统评定,但此前却仍需要经由学校推选,也就是说,学报编辑需要经过两道关口方可进入职称评定系统流程中。在学校推举过程中,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以教师系列为主给予较多指标名额,而编辑出版系列则与其他教辅行政系列共同竞争相对较少的名额指标。编辑人员的职称评审条件相比教师系列严苛,与其他教辅系列相比也要更高;在随后进入新闻出版系统的评定时,还需要与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人员共同竞争,在现行的评审条件中,更多的条款适用于社会媒体人员,而以创造学术价值为主的学报编辑人员竞争力相对较弱,尽管编辑人员付出了努力,收获却十分艰辛。学报编辑职称难以评聘,晋升动力不足,难免导致其工作消极懈怠,影响主体性的发挥。

2.经济待遇低。目前,大部分学报的管理运作主要依托学校划拨的经费维持,由于学校对学报没有硬性的管理指标要求,作为学校的边缘部门,在官僚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只要能够按时出刊、不出政治性错误就算完成工作任务,编辑没有绩效工资或经费奖金等经济奖励;而且学报编辑在高校属于教辅系列,与教师、科研系列相比,不仅职称评定待遇低,工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编辑只需保证正常出版即可,无需考虑选题策划、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等问题,得过且过的心理滋生蔓延,主体性日渐衰退。

(三)办刊宗旨异化

关于学报的办刊宗旨,历年来学者的探讨颇多,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学报旨在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以此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亦即有学者提出的“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笔者认为,科研成果和学术实力的展示绝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范围,而是要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在符合自身刊物特色的基础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所院校厚德博学、兼容并包的治学态度,也是符合办刊就是“办学校”的思想的。然而,这一办刊宗旨却往往被曲解“为学校服务”,认为学报应该只刊登或多刊登校内老师的稿件,不管稿件质量如何,甚至连领导的会议讲话和教师的经验报告都可以刊登,学报成了大杂烩,学术质量不断下降,不仅阻断了校外优秀的稿件,甚至校内的好稿件也向外流失,学报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只好不断降低标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编辑彻底失去职业目标。

而与之形成极端对立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学报编辑不满于杯水车薪,试图将学报变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盲目增加刊期、页码,收取高昂版面费,罔顾稿件质量,只图经济效益,把学报引入歧途,连职业素养都丢弃,更何谈主体性。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成为制约学报质量的一大瓶颈,对学报的发展和编辑的成长都有极大的危害,面对这种严峻挑战,高校应从管理体制入手,加强对学报的重视,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树学报的学术品牌和社会影响力。

(一)坚持学术性

学报的本质属性是天然的“学术性”,作为学术型部门,传统的官僚组织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并满足其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解决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问题,必须重新建构学报编辑部的学术性管理。首先应明确学报是学校的重要科研部门,不仅肩负着展示学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任务,同时也是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报从边缘化拉回学校科研力量的中心地位,并从根本上提升编辑人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

其次,对于学报的管理组织必须任用学术内行,充分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切实按照本校的学术水平来组织稿件,以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充分发挥“展现并提升”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平台作用。同时,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与编辑人员同样的知识背景和职业理念,可以更深入切实地思考和建立学习型的编辑组织,通过建立鼓励学习的激励制度,将编辑个人通过共同的职业愿景结合成为团体,增强编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其主体意识,构建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建立奖励机制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利益的失衡。由于历史、观念的原因,学报编辑的身份始终得不到统一的认定,学报编辑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课题申报、科研奖励等方面都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这直接影响了编辑的行为选择。要重建编辑的主体性,学报需要给予学报编辑充分的认可,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一是提高编辑的经济待遇,在收入分配上与教师系列拉平标准,将编辑的工作绩效与待遇挂钩,并积极发挥学报经费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学报效益与经费划拨进行捆绑,以此鼓励编辑工作的创新。二是正确规划编辑的职称评定体系,编辑的职业期待与其行为选择密切相关,学校应为编辑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编辑在职称评定与科研奖励方面享有与教师系列同等的待遇。三是重视编辑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学校要乐于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编辑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并且对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对编辑的个性化、主观化的观念不是直接否决,而要进行精心培育和充分论证,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编辑规范理念,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实践智慧。

(三)把好学术质量关

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严把学术质量关是提升学报影响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引导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学报的学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编辑的能力表现,学术质量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价值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利于提高编辑的主体意识。因此,必须严格把握学术稿件的学术水准,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报的质量,鞭策编辑发挥个人的主体性。

(四)转变个人意识

前文提及,影响编辑意识主体性构建的因素除了外部因素,也有编辑个人的意识问题。要对主体性进行重建,最源头的还是要纠正个人过往的错误观念,转变意识,加强主人翁的心态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意识到编辑基本功的重要。编辑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关注各个领域、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热点,不仅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更要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杂家,集贤纳广,精益求精。其次,要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打破以往闭门守旧的陈旧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增强社会意识,培养竞争意识,立足高远,面向世界,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我国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目前日益激烈,学术期刊进入加速转型阶段,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学报编辑作为高校学报发展的主宰者,对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重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督促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到学报的创新、发展工作中,以使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下高校学报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金正.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建构编辑主体性的理论尝试[J].中国编辑,2014(1).

[2]范海祥.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再探[J].学理论,2013(28).

编辑职称论文篇7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在文化、科技时代到来之际,校对的职称也发生了变化。没有校对就不可能诞生出版物,校对的实质就是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在初、中级校对职称上增设了高级职称,校对也在出版业的舞台上从配角走上了主角。校对职称的变迁深刻反映了当今对校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互动。在肿瘤学期刊中校对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配合日新月异的专业要求,校对职称的变迁在肿瘤学期刊中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校对是由校、校雠、校勘演化而来的。我国自从有了文字以后,有文献记载的是距今约2800年西周宣王时期正考父校先商王朝的《商颂》,再延续至西汉的刘向,随着历史的进程在不断地演化,使现代校对的发展也具有了百年的历史[1]。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强校对工作实施〈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和《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等文件,出版了校对论文集《校对的学问》和校对学著作《图书校对学》。这些凸显出校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校对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有规律的不可替代的专业。

作为医学期刊一个分支的肿瘤学期刊,所涉及的内容面广而专。近三十年来,癌症死亡已位居人类各类死因的第一位。人类为了征服癌症,深入不断的进行着从分子生物学基础到临床诊疗水平提高的研究,不懈地探索治愈肿瘤的新理论、新指标、新方法,新技术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肿瘤学期刊所含信息量是浩瀚如海,如何确保出版物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质量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都明确指出“坚持质量第一”。校对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在肿瘤学期刊中校对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肿瘤学期刊是“双需,即需要医学肿瘤专业知识、需要专门的出版职业训练”及“双校,即校异同、校是非”并存[2-5]。在校对环节里校对人员必须不断吸取肿瘤学专业新知识,增强完善出版标准规范化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肿瘤学专业突飞猛进的创新和发展。

肿瘤学期刊的校对工作是用1只“红色笔”在文稿上订正错误,各级校对人员必须在特色、工作模式、职称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方可保证期刊的质量。

2.1 特色定位

肿瘤学期刊的特色定位就是“肿瘤特色”。在这样特色专业期刊中涉及了各种法律法规,基金项目资助,专业术语使用表达等方方面面。

肿瘤学术语使用表达也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因为肿瘤学专业的很多研究是处于前沿科学,拥有众多外来语的翻译词汇,反映为音译、意译、音意兼译、照抄不译的使用方法。达成外来语翻译方法共识并汇总为指南是有据可查的,但有些最新信息的外来语翻译词汇还是“百花齐放”。这些尚未标准规范化的词汇给校对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惑,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核对各种资料,形成自己期刊的统一表述。除此之外,国家就加强期刊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所颁布的一系列的法规和条例也是一种“特色”。编校人员应严格准确执行GB/T 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 6447~86《文摘编写规则》;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版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等法规和条例,使期刊从目次页、标题、作者署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基金项目、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图表、正文中文字的用法、量和单位的使用、书眉、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字体字号的选择等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这种标准化规范化也是肿瘤学期刊的“特色”。

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校对人员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这些“特色”环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化规范化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校对工作是保证质量的主力军。校对职称的变迁是社会进步,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呼唤着文化、科技创新,呼唤着人类尽快征服癌症。

2.2模式定位

肿瘤学期刊实施“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校对以“校异同”为重心转移到以“校是非”为重心。肿瘤学期刊的“编校合一”实质是,编辑或校对人员的角色均是编辑兼校对,只是同一文稿的不同校对流程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编辑中有校对,校对中有编辑,编辑与校对的环节只是工作流程的角色转换。肿瘤学期刊“编校合一”的模式使编校人员能更深刻理解、体会编辑加工及校对的内容,正确掌握编辑加工整理与校对的内容,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包括改正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以及文理不通的语句,对稿件进行润饰提高,规范统一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外文字母的大小写、前后格式一致,核对引文,推敲标题等,按编辑的要求做到“齐、清、定”。

校对的内容包括消灭排版、文字、数字、符号、标点、图表及格式错误,注意知识性差错、病句及语法性错误,注意人名、组织机构名前后统一,弥补版式设计工作的疏漏,改正排版造成的差错,保持多人校对时的体例统一,检查原稿和校样是否齐全,核对页码是否衔接,核对标志文字中封面、版权页位置、刊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根据正文核对目录、保证所标页码与正文中相应内容所在页码一致,核对书眉文字与相应内容一致、书眉内容应符合“双高单低”的规则,检查序号、检查呼应内容,检查图文格式和位置、检查标题体系、检查引文注文,通观校样检查版面,处理标题,检查图片,整理表格,检查复核校改之处,检查页面的下转上接之处。

专业、繁杂、细致的工作要求编校人员必备相应的肿瘤专业并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促进编辑加工质量与校对质量良好的循环和互动,真正达到“编校合一”的境界,有利于高质量的编辑加工和校对,有益于全面提高期刊的质量。校对职称从初级到高级的变迁,是肿瘤学期刊质量进一步提升的 “动力与合力”,具有高级校对职称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对校对质量的守护和保证。

2.3 职称定位

我国职称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合用人制度的需求,适应人才成长发展的需要。通过职称评定,人才评价机制来规范管理人才质量[6-7]。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基础的劳动聘用制度、岗位聘用制度、选人用人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建立了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建立了岗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了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中明确了应该有科学的结构比例、有明确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要求。

肿瘤学专业的科研人员发表的最新、创新的研究内容,是与时俱进,“现在时”的反映,校对人员对这些内容也必须有同步理解把握的能力。要做到具备这种能力除了自觉加强学习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校对人员是出版行业的主力军、领头羊。校对初级到高级职称的变迁就是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变化与创新,为提高肿瘤学期刊的质量做出了可靠的保证。

3.结束语

21世纪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我国肿瘤学期刊在世界的医学研究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肿瘤学期刊行业面对激烈的竞争,要不断创新优化。肿瘤学期刊的特色,选择了“编校合一”的模式,校对在初、中级职称上增设了高级职称,必定在提高校对质量上发挥职称功能的优势,切实在提高肿瘤学期刊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鲁翠涛,赵应征.我国科技期刊的校对研究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42-744.

[2]周芳,刘洪娥,张大春.我国科技期刊的校对研究及发展趋势[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20(5):34-37.

[3]张元芬,俞军,杨志明.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期刊编校合一[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6):401-403.

[4]吴兆荣.浅谈编校合一中的校对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310-311.

[5]汪碧蓉,杜玉环.论书刊出版的编校分合[J].编辑学报,2002,14(5):365-366.

[6]徐宪.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与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论析[J].西部论坛,2012,22(1):37-43.

编辑职称论文篇8

省级、部级期刊的职称需要提前1-3个月准备

我们都知道,省级部级别的刊物算是普刊,它也是职称发表的起跑线,相对来说,从期刊的选择到发表成功收到刊物的时间不需要很久,有些刊物快的话基本1个月左右就收到刊物了,慢点的话也就3个月左右,但是前提是你的论文已经通过审稿并确定版面了。这里还牵扯到论文的投稿数量问题,如果一个刊物虽然说是普刊,但是在业内的影响非常大,那么向其投稿的作者肯定不会少,这就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通知了。

核心期刊的职称需要提前5-10个月准备

除了刚讲过的普刊准备时间因素外,如果你自己投稿核心期刊,那么时间方面更是不能用月份单位来形容了,即使是通过来投稿,也只是让你的论文更早的呈现在编辑面前,从审稿修改到录取至出刊也需要5个月左右。具体的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一个核心期刊的每期刊载量是有限的,这就犹如是一个独木桥,都想过去,但是木头只有一根。此时你就需要珍惜编辑看到你论文的机会,用大量的时间来提高自己论文的创新度和针对性,杂志社编辑那里论文如海,如果编辑连你的第一段都没看完就关闭了,可想而知,机会就是这么浪费的,即使编辑能读完你的论文,也不代表就通过,可能论文还需要修改和润色,这种情况也可能会重复的修改来达到要求,这样一去一来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推荐期刊
  • 编辑之友
    刊号:14-1066/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编辑学刊
    刊号:31-1116/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中国编辑
    刊号:11-4795/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编辑学报
    刊号:11-2493/G3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