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8篇

时间:2023-03-15 15:01:43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消费者社会化理论

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在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方面进行的消费,主要囊括教育、社交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对于正在汲取知识、储备能量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切实把握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现状,明晰他们的文化消费观念、掌握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对更好地引导其开展文化消费具有深刻的实际意义。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根据消费者社会化理论中的家庭、同伴、大众媒体等外在变量因素对消费者进行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消费者自身性别、年级、价值观念等内在变量,笔者提出本文研究模型(图1)。

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在于浅层化、消遣化、娱乐化,因此本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均围绕影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行为进行展开。

H1: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浅层化、娱乐化倾向明显

H2:男性大学生会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图1:本文研究模型

H3:高年级大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4: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5:211高校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6a:与父母的沟通频率越高,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比例越高。

H6b:大学生在从事文化消费时受父母影响程度越高,他们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比例越高。

H7a:大学生接触媒体的时间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H7b:大学生对媒体的认可程度与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H8:同伴的信息作用越明显,“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比例越高。

二、研究方案设计

此次研究在于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是否呈现出浅层化、消遣化倾向,同时探索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采用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 模型)进行研究。

关于家庭影响变量的设置,我们采用了Viswanathan,Childers&Moore等人使用的调查问卷,选取其中部分题目,每个题目均以李克特五分法为基础,但为了避免中国人中庸思想的作祟,选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设置了6项,分别赋值为1-6。

对同伴影响的调查,研究则借鉴了Bearden 等人(1989)设计的“同龄人影响”问卷,从信息作用方面选取部分题目,每个题目也均以六分法衡量。

关于媒体使用时间的测量,由于当代大学生主要接触网络等新媒体,甚少接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以在调查中仅调查每天使用网络时间,每天使用时间分为6级,即0-0.5个小时,0.5-1个小时,1-2个小时,2-3个小时,3-4.5个小时,4.5个小时以上,分别赋值1-6。

对媒体的接受程度,借鉴了刘晖(2008)在消费社会化研究中所使用的变量,并结合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对这些题项予以情景化,精选部分题目,以六分法来衡量。

在问卷设计完成后, 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次预调查。随后,对此次预调查进行了初步的信度、效度及一致性的检验,剔除了Cronbach α值小于0.6的部分题项,并根据试调研的结果对问卷中最终题项的表达、题项排列顺序等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最终的问卷调查于2013 年9月至2014年6月。我们选取了江苏省五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了调查问卷。此次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6份,回收率达95.6%。剔除因选项难以识别及审题问题造成的废卷,实际有效问卷876份,实际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6%。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表1是此次调查中的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分布情况。从这张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样本具有以下特征:(1)男女比例、年级比例均基本持平,便于验证相关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2)从高校类型及专业类型的比例分布来看,与此次调查中总体选取的高校实际情况基本相似。

表1: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分布表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结构分析。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相关计算公式,我们使用SPSS统计软件求得模型参数α、β,及各类消费项目的基本需求支出PiXi和总需求支出Ei(见表2)。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江苏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边际倾向为0.394。而在三大类文化消费项目的边际倾向中,娱乐消遣型消费最高(0.216),实用发展型消费最低(0.063);在八种具体分类中,文化耐用品消费(0.115)、旅游观光消费(0.092)、娱乐衍生品消费(0.053)等居于前列,都基本验证了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呈现浅层化、娱乐化的状态。

表2:江苏省大学生文化消费ELES模型参数估计值

当然,尽管培训班消费及实用类书报的基本需求支出指数以41.19元和10.18元排在各类文化消费的第一与第三位,但这两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却呈现出较低水平,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当前“是否实用发展”虽然已成为大学生选择文化消费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学生对于实用发展型消费却更多地存在着“必需品”的不当观点,认为只要自身能达到一般水平就会心满意足,不会因自身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去主动增多此类型文化消费的数量。换言之,假设H1成立。

(二)大学生个人因素的相关性检验。为更好地检验上文中提出的各项假设,此次研究将“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反映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情况。同时,对各项因素包含的变量取均值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经检验分析,性别变量在当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H2不成立。

年级变量在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对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影响效果也不显著,H3也不成立。可能的原因在于受访对象大多出生于90~94年间,基本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很少受到年级不同造成的影响;同时,年级变量与其他影响变量可能存在较强相关性,从而导致年级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的相关性变得不是十分显著。

另外,专业类型及高校类型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假设H4和H5成立。

(三)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经分析发现,与父母沟通频率、受父母影响程度均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合访谈调查数据,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与父母进行适度沟通会使大学生消费者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这样会使他们自身更为关注自己的未来与发展,从而会更多地选择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2)当代大学生的父母大多为60后,思想较为开明,在与子女沟通时较为注重方法,所以,大学生更为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指导意见。因此,假设H6a、H6b成立。

(四)媒体因素的相关性检验。在0.05水平下进行双侧检

验,媒体接触时间变量的Pearson系数为-0.440,并呈显著水平。因此,该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H7a成立。但根据表4.7的数据,我们也发现媒体认可程度变量与因变量间不存在显著负关系,假设H7b不成立,甚至与原有假设相反。结合与相关受访者的交谈,原因可总结如下:(1)目前,大学生一般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娱乐活动或休闲游戏,所以媒体接触时间越长,越易占用大学生进行其他文化消费的时间,尤其是从事课外培训、或阅读课外专业书籍的时间,从而导致他们在实用发展型消费上减少投入;(2)在提出这部分模型假设时,我们预想网络上投放的广告大多为浅层化、娱乐化的广告,而据部分调查者反映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就有错误,因此造成假设和实际检验出现偏差。

(五)媒体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经检验,同伴的信息效应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3),即大学生越倾向于接受所在群体提供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信息, 其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高。

表3:同伴及环境因素变量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相关性

注:*表示相关系数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主要结论。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尽管会将“实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在实际消费时,浅层化、娱乐化的文化消费依然占据主流。尤其在生活费充裕的情形下,“90后”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娱乐休闲型的文化消费。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针对影响“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因素变得极为有意义。通过相关性检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经检验,性别、年级变量在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样本年龄分布过于集中在90至94年之间,样本间年级差异本身不是特别明显,或可能有其他强相关性变量。

专业类型、高校类型变量在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对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影响较为显著,为帮助大学生形成更为理性与务实的消费观念,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家庭因素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父母与子女适度的沟通会使大学生消费者感到被关注、被重视,并且现代的父母思想较为开明,在与子女沟通时极为注重方法,使得大学生在选择文化消费行为时更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指导意见。

媒体接触时间越长,越易占用大学生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时间。因此,媒体接触时间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媒体认可程度变量与因变量间则不存在显著负关系,甚至与原有假设相反。这主要是因为,在提出这部分模型假设时,我们预想网络上投放的广告大多为浅层化、娱乐化的广告,而据部分调查者反映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错误,从而造成偏差。

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观察模仿、从众心理不断发生,并对消费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同伴的信息效应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越倾向于接受所在群体提供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信息,其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高。

(二)对策与建议。目前,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很多“90后”大学生形成了享乐、攀比的文化消费观念,将追求享受、从事无聊庸俗的低层次文化消费作为自己主要的文化消费行为。据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而言,我们建议其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务实的消费习惯。同时,建议当今大学生能减少使用网络进行游戏、娱乐的时间,而是将这些时间更多地花在与身边同伴的交流活动中来。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大学生会得到足够多的信息。

父母在子女的消费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度的家庭交流与合理的引导方法,将会引导大学生选择更为务实有益的文化消费行为。我们建议父母要积极与自己的大学生子女进行交流,对他们在文化消费中存在的困惑进行答疑解难。

对于社会方面,我们建议媒体在广告中多进行一些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宣传。尽管在本次研究中,没有直接证明媒体态度与“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我们亦不能忽视目前各类广告还是以娱乐休闲型文化消费及文化耐用品消费的宣传为主。所以,媒体应注重广告的播放内容,肩负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永胜.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9-240.

[2] 朱伟.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7):115-118.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2

关键词:关系营销保险公司消费者信任

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关于中国公众信任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保险人等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信任度最低,信任缺失是保险公司建立和维持与顾客长期关系的重要障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消费者信任有助于建立牢固的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可以节约获取新顾客的成本,降低顾客管理的成本,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为保险公司赢得竞争优势。

消费者信任的内涵

关系营销理论关注公司如何更好地了解和服务有价值的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建立满意、长期的商业关系,信任是其中最有力的关系营销工具,是衡量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消费者信任是将自身利益置于他人行为影响之下的一种意愿(Mayeretal.,1995),这种意愿是基于对他人会保护交易相关人员权利的乐观预期(Hosmer,1995)。早期的消费者信任研究着眼于交易领域,强调信任对于交易行为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信任就是经济交换的剂(K.Arrow,1974)。正因如此,消费者信任在很多商业活动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那些交易的执行要跨越一定的时间,无法立即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的交易中(Fukuyama,1995)。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个体总是倾向于通过理解和控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说就是来预期另一方(或多方)的行为以及理解自身行为会如何影响这些行为(Luhmann,1979)。

随着关系营销思想变革了传统的交易营销思想范式,研究者也开始逐渐关注包括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Moormanetal.,1993)。关系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信任对一个公司的关系营销策略至关重要(Doney&Cannon,1997;Dwyer,1987;Ganesan,1994;Kumar,1996;Morgan&Hunt,1994),信任出现在任何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中,特别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或是参与者缺乏相关知识或信息不对称时。消费者信任被认为是影响关系构建的变量(Wilson,1994),消费者信任有助于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Ganesan,1994),是一个最有力的关系营销工具(Berry,1995)。

保险服务关系中的消费者信任

在保险服务业中,信任显著影响顾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消费者不能像购买有形的商品一样在购买前就检验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大部分消费者缺乏保险知识,再加上保险条款比较复杂、语言晦涩难懂,以及保险经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消费者更需要对保险公司给他们提供的预期服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信任成为影响保险公司与顾客的关系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消费者信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信任可以被视为是消费者对值得信任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信任信念和愿意依赖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意愿。如果消费者相信保险服务提供者是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信任就产生了。建立了对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信任,将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使其愿意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同时,也能降低保险公司的退保率,节约保险公司的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率。

保险服务关系中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

(一)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是消费者评价保险服务提供者在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标准。保险服务要求的专业性较强,消费者感知到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越高,就越能提高对保险公司的信赖感,从而愿意做出购买决策,并可能重复购买或是积极向别人推荐。

(二)保险产品的绩效

产品绩效被定义为消费者对交付的核心服务绩效的估计。由于消费者很难评价保险服务这种无形的商品,他们就会更关注保险产品的绩效。感知的产品绩效与消费者信任正相关。在传统的保险产品中,可交付的核心服务主要是风险管理和补偿损失的能力,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将影响消费者的信任。随着保险产品不断创新,具有投资、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其回报率也成为消费者衡量产品绩效的标准之一。

(三)保险公司的声誉

消费者对保险公司产生信任感的前提包括保险公司的信誉,感知到的保险公司的声誉会影响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信念,保险公司声誉的评级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其销售人员可信赖性的评价。当消费者不熟悉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时候,更大程度上是从保险公司的声誉来预期保险公司将来能否履行保险合同的义务。

(四)顾客满意

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交往经验对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也很重要。顾客满意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产生于顾客期望的服务绩效与感知的服务绩效的对比,也会受到消费过程中的情感经历的影响。顾客满意评价包括与服务经历有关的愉悦、害怕和愤怒等感觉。顾客的满意将强化保险公司在未来会继续履行义务的信心,形成高信任度的顾客关系。

(五)相同的价值取向

在保险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同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双方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相同的价值取向影响消费者对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消费者信任。当消费者发现与保险服务提供者的相同兴趣和价值观之后,情感回应就会产生,表现出对服务提供者合作和随和的态度,比较容易建立满意、长期的关系。

保险公司消费者信任战略的实施

随着我国保险业兑现全面开放的入世承诺,越来越多的“洋保险”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保险公司面临着获取新顾客和保留老顾客的双重挑战。我国保险公司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必须要实施全方位的消费者信任战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

(一)制定良好的企业品牌战略

消费者初次接触保险销售人员时,其认知信任主要来自于掌握的保险公司的声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保险公司赢得顾客信任的无形资产。

保险公司要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保险公司的品牌建设,应对保险市场新的机遇和挑战。诚信建设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企业文化建设到员工行为规范,从日常经营管理到顾客服务,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视对诚信品质的要求。用诚信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和谐的企业氛围,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与股东、顾客、社会的良好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更有信心,使消费者感到产品更可靠,对保险公司形成正面的感觉和判断。

(二)注重保险产品战略创新

现有的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顾客导向意识,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传统保险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利率、汇率逐渐市场化的市场需求,失去了顾客的信任与忠诚,因此,保险产品需要从纯保障型向保障、储蓄、投资等多功能产品转型,把握市场的脉搏,满足顾客对保险服务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要实现从产品导向到顾客导向的转变,努力提高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关注顾客的需求,自主开发出适合不同顾客群体需求的新产品。对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注入个性化的因素,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的信任和忠诚。

(三)保证优质的保险服务战略

产品、价格都将不再是保险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服务才是消费者评判和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标准,服务质量成为保险公司争夺优质顾客的重要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诚实、守信、真诚、便利、专业的优质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险服务质量的提高将使保险公司赢得顾客信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业绩,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的信任营造策略。

保险公司要加快服务流程再造,合理布局服务网络,建立以顾客为中心、一站式、标准化的服务平台,提高顾客服务的效率。进一步加强顾客服务及关怀行动,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素质,推动顾客满意和信任的提升。

保险公司也要不断实现服务创新,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保险服务的附加值,通过增值服务提升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增值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多便利,更具个性化和亲切感,赢得顾客信任和忠诚;也能建立转换障碍,使顾客难以转向竞争者,形成保险公司的战略竞争优势。

(四)确定科学的人才遴选与培养战略

保险公司不能忽视关系导向的内部维度,人员是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的关键。员工的态度、承诺和行为将影响与顾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保险公司的诚信、服务质量等信息更多是通过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形象和行为传递给消费者的,保险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消费者信任的确立。因此,保险公司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雇佣合适的员工是保险公司人才战略的第一环。保险公司在遴选保险销售人员的时候,要选择诚实、正直和与本公司价值观相同的高素质员工,严格把关,保证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抗压力能力,让员工与保险公司在共同的愿景中一起成长,增进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保险公司要培养顾客导向型的员工,不断提高员工沟通、销售和服务的技巧。保险公司还要定期为员工进行系统的保险知识培训,使保险销售人员的形象更加专业,能够根据顾客的经济状况对其资金进行合理布局,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的理财意见。保险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中还要特别强调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保险公司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准,改变保险销售人员的公众形象。将诚信原则贯彻到为顾客服务的全过程,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传达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

(五)构建完善的消费者沟通渠道

加大保险知识的宣传,借助举办保险咨询或讲座,大力宣传保险知识,为消费者分析保险服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澄清偏见和误解,使顾客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从沟通开始。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意识,增进他们对保险消费的认知信任。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通过报纸、网络等公开的信息载体,向保险的需求者披露有关信息,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保险条款和优质服务承诺等,使消费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增强顾客的信任,以便其做出客观的决策。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和热线电话等方式便捷地信息,并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使顾客及时、方便地享受优质服务。此外,开展顾客俱乐部活动和提供顾客服务卡也可以使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使顾客对保险公司及其员工树立信任。

参考文献:

1.阿德里安•佩恩等.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2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3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问题;解决办法

消费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中国这样—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居民在全省的消费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然而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河南亦是如此。长期以来河南农村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过低的消费水平并存,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河南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目前消费结构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044元/年,与2007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51.60元/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676.41元/年相比,消费支出提高了367.59元。其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为858.97元,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41%,比上年下降了3.16%;衣着、居住和家用设备方面,均比2007年有所增长,在人均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都有小幅的增长;大幅度增长的是在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其中医疗保健比上年增长了64.48元,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也上升了2.72%,交通通讯支出比2004年增加了56.49元,比重也上升了2.11%,另外,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却比上年减少了44.6元,在人均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也下降了,这与近几年文教娱乐消费比重增加的总体情况不太相符。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动情况

总体来说,2001年至2005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呈上涨趋势的,且除了2005年的文教娱乐方面以外,消费支出的各方面每年基本上都均有增长,相应地,消费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2006年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61.0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2007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51.6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0%。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

(三)农民消费的阶段性和消费趋势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积累低消费来推动的,也就是生产推动经济的增长,使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工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步入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进而向小康平稳过渡的发展阶段。从动态角度看,农民消费呈现以下阶段式趋势与特征:

1、第阶段是在1978年至1989年的这段时间内,农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22%,这主要是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大提高的结果。同时,农民有了收益分配的自,合理地安排了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

2、第二阶段是1990年至今,农民消费的增长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农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没有超出国民收入增长的允许范围。但农民消费的增长低于积累的增长,而且收入层次高的农民积累率高,边际消费率趋于下降,边际积累率趋于提高。在这个阶段,农民的消费行为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等简单的温饱型消费,而是越来越多的投资干教育、旅游、资讯、文化娱乐等高层次消费。

三、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的并决

河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整个农村居民的消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消费的增长远远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物价极不稳定、货币政策失效等。

(一)原因分析

1、农民收入较低,消费支撑不足

河南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且城乡间,地区间差距拉大,制约了农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从2000—2007年河南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985.82元上升到3851.6元,年均增幅为9.9%,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为13.4%。而且城乡差距不缩反而扩大,2000年城乡人均收入是2.4:1,到2007年扩大到2.98:1。各市农民人均收入差距也比较大,2006年全省农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6525.9元,是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的4.7倍。各市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郑州5559元,最低的是周口2641元,郑州是周口的2.1倍。

其次,河南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收入为农业收入。从2006年的农民人均总收入来看,农业收入(指家庭经营中的第一产业收入)为2764.1元,占总收入的61.98%。非农产业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中的第二、三产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1695.3元,占总收入的38.02%。可见农业收入仍为河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必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鼓励农民走出去,大力发展非农经济,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2、农民负担重,收入预期不稳定

自2005年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民的税费支出急剧下降,负担减轻。但近几年受石油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运输等成本费用增加的共同影响,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给予农民的补贴,减少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在农村很多地方,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断增加的农民负担加剧了农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从而降低了农民消费倾向。

3、消费环境差,制约农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河南全省农村的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网、通讯、水利等设施的改造力度,但由于成本原因,一些乡镇仍存在未执行和城市电价等同、有线电视信号仍未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用水不安全等问题,从而使一些商品在农村处于买得起用不起或买得起不能用的窘境。其次,农村市场网络仍未建立,商业网点少,售后服务差,农民购买商品不方便。第三,市场管理落后。由于农村市场分散,监管力度弱,农村市场普遍充斥着假货和劣质品,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

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影响农民消费心理预期

由于河南农村乡镇多,分布广,农村人口多,目前来看社保体系难以覆盖全部农村,而且社保体系本身也不健全,这就制约了农民的即期消费。农民即使有点钱,也要留着防老、防病不敢消费。虽然医疗有新农合作保障,大病能报销一部分,但前期住院费和没有报销的部分仍是个大窟窿,导致部分地区仍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这些都制约了农民现实消费能力的提升,使许多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即期消费。

除此之外,农民消费习惯保守落后,消费不科学,金融意识不强,厂家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素质不高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民的消费。

(二)、提升河南农民消费能力的对策和方法

1、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

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关键还在于农民收入的提高。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链,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关键是如何打造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围绕特色农产品形成种、养、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河南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消费瓶颈问题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农村居民生活设施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是政府应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生产条件,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农民工增加农民收簢,可将农民更多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入。其次,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对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要依法定价、合理收费,解决农民消费难的瓶颈问题。

3、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改善农民消费预期

农民负担重,有后顾之忧,自然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要降低农民的储蓄倾向,鼓励消费,就必须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当前还是要积极探索适合河南农村居民的保障方式和实现途径,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开始,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以此来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提高现实消费。

4、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保证商品进入市场渠道畅通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项目编号:90924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0871126。

摘要:本文对创新扩散理论(ID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2)进行拓展,分别引入扩散过程中的传播渠道和时间变量、感知风险与感知价格变量,并将两个模型进行整合,构建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个人感知因素与创新扩散因素两大类。网络团购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和人际关系)、时间(成交订单数)相容性、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与感知价格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的参与意愿无显著的影响。其中,相容性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的影响最大,感知有用性和人际关系传播的影响次之。

关键词:网络团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创新扩散;消费者感知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网络团购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涌现出包括拉手网、美团网等一批优秀的团购网站。然而与实业界对网络团购的重视相比,国内学术界(不包括台湾地区)关于网络团购的学术研究相当有限。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探讨商家如何制定团购最优销售决策和库存决策;二是关注网络团购的动态定价机制;三是对网络团购营销模式或现象进行阐述。综而观之,鲜有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对网络团购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由于中国现阶段的网络团购模式主要是线上一口价,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会因为购买人数的增多而变化,这与早期国外网络团购的动态定价机制不同,因而国外一些研究结论不能直接运用到中国的情境中,这就亟需我们进行本土化研究。

虽然可以借鉴的网络团购文献不多,但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及消费者线上消费行为的研究已有颇为丰硕的成果,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消费者态度、意愿和行为的关系出发,技术接受模型(TAM2)与创新扩散理论(IDT)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但是,以往研究侧重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特征对消费者采纳行为的影响,较少地从传播角度考虑消费者的接纳行为。Rogers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指出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主要包括:创新特征、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四方面。只考虑创新特征的因素,会引起过度重视创新的偏见[1]。基于此观点,本文认为,网络团购是多个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群体购买行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播以及成员接纳行为的时间对网络团购的参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为此,本文尝试性地从传播的角度,将网络团购的传播渠道、时间两个因素引入IDT理论,将感知风险和感知价格两个因素引入TAM2模型,并将TAM2模型与IDT理论相结合,深入分析并论证其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传播渠道与时间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或许与中国消费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及从众行为有重要关联;感知风险与感知价格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或许与中国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回避价值观有重要关联。这是本文的重要贡献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补充了现有相关理论,丰富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实证经验。

二、理论基础

(一)新技术接受模型(TAM2)

Fishbein和Ajzen[2]于1975年率先提出理理论(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用来分析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随后Davis[3](1996)在此基础上对TRA理论进行改进,建立了TAM模型,包括感知有用性(PU),感知易用性(PEOU),使用态度(ATU),使用行为倾向(BI),以及实际使用行为(AU)。PU和PEOU是该模型中最重要的两个变量,PU表示个体认为某一系统或者技术对提高绩效的有用程度,PEOU表示个体认为容易使用某一系统或技术的程度。模型中,ATU直接影响着使用行为倾向,从而影响实际的使用行为。但Legris[4]等学者认为TAM模型应该增加一些变量才能使模型更具说服力。于是Venkatesh与Davis[5]之后又重新对TAM模型进行了扩展(TAM2),增加了对感知有用性的社会影响因素和认知影响因素,并删除了使用行为态度,因为它对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的预测较弱。TAM2模型被广泛运用于探讨电子商务对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其中,还有学者将TAM模型应用于网络购物行为中,探讨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行为意向。这些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 创新扩散理论(IDT)

创新扩散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个体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接受采纳行为。将网络团购视为一种创新,是因为创新并非都来自研究与开发,当实践者运用新方法以满足需求解决问题时,创新即由实践中产生。网络团购与传统的卖方一口价的销售模式相比,可以视为一种交易模式上的创新。从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说,参与网络团购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创新技术的接纳者和采用者,而不是研发者。他们在接纳和采用的过程中为了规避风险,促进利益最大化,不断促使商家对网络技术进行改良,对团购方式进行优化,使网络团购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逐渐完善,这就符合罗杰斯的“再发明”的观点。因此本研究考虑将创新扩散理论作为研究网络团购扩散行为的理论依据之一。

(三) TAM2与IDT的整合

TAM2与IDT既有相似之处,又互相补充。创新扩散理论解释了客户接受创新的喜爱或者厌恶的态度,但是没有进一步说明这些态度怎样演变成接受或者拒绝的决策行为。而TAM2理论提供了信念、态度、意图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考虑社会环境对技术接纳行为的影响。TAM2的结构要素可以看做是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特征的子集,如果将之综合,则比任何一个单独的模型都更有说服力,这一点被很多实证研究所证实[6]。

本文借鉴这种分析框架,将这种整合模型引入网络团购的消费者行为中。结合网络团购的特征,对IDT理论进行拓展,考虑传播渠道和时间的影响作用①。同时,对TAM2的感知变量进行扩展,引入感知风险和感知价格两个变量。将影响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因素分为消费者个人感知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感知价格)和网络团购创新扩散因素(包括相容性,传播渠道和时间因素)两大类构建概念模型。其中,传播渠道在本文操作化定义为大众传媒的传播和人际关系的传播,时间因素在本文操作化定义为商品成交的订单数。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假设

(一) 消费者个人感知因素

感知有用性(PU)是指人们认为使用这种系统将提高工作效率的程度。感知有用性是行为意愿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感知有用性越强,越能激发人们的使用意愿[5]。在网络团购的环境下,感知有用性指消费者使用网络团购提高其购物成效的程度,它反映消费者对网络团购为其购物带来的便利性和有用性的主观感受。当消费者感知网络团购可以提高其购物的效率,为其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时,将会激发其参与的意愿和兴趣,即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感知有用性对其参与意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感知易用性(PEOU)是指人们使用这种系统所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感知易用性是行为意愿的第二大决定性因素。感知易用性越强,越能激发人们的使用意愿[7]。具体到网络团购的环境中,感知易用性指消费者认为使用网络团购这种方式的难易程度。消费者希望通过网络团购来提高购物效率,如果网络团购不能为其带来便利,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费者将不会参与这种购物方式。可见,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感知易用性对其参与意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在不考虑其它条件的前提下,这种系统越易于操作,人们对该系统的感知有用性越强[4,8]。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分别与行为意愿的关系,以及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关系在TAM2理论中均得到验证。具体到网络团购的环境中,倘若消费者认为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即可以掌握网络团购操作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其购物的效率,则他们认为网络团购是有用的。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对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H2a: 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对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H2b: 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对其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感知风险是指消费者对网络团购不确定性感知的程度。以往研究发现,由于线上交易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感知风险被认为是影响消费者线上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9]。有关网络团购风险的研究,Lai[10]将网络团购的不确定性分为三类,包括财务风险、时间和心理风险、由第三方或者其他群体作为发起者组织网络团购交易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此外,商品的质量和性能风险、物流配送的风险、社会风险以及网络团购的动态价格都是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将影响消费者对线上交易的信任。网络团购以线上交易为主,因而对网络团购风险的感知将削弱消费者的参与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负向影响。

在消费者价格行为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消费者在评价商品的价格时,并不仅仅依据商品的客观价格,而是将商品的实际价格与内心的价格标准②进行比较,这种由比较而产生的价格被称为感知价格(perceived price),反映了顾客的感知货币代价。在参考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实际价格越高,消费者的感知价格也越高,感知的成本就会越大[11]。

网络团购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但随着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搜寻信息花费的成本增加,消费者会不断降低自己的参考价格来弥补自己的交易费用。当消费者在对网络团购商品的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进行权衡时,消费者的感知价格越高,感知成本越大,消费者感知到的收益就会被削弱。进而消极地影响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对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负向影响。

(二) 网络团购的创新扩散因素

相容性是指“一项创新与现存价值观、潜在接受者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1]。一项创新的价值观与接受者原有的价值标准和经历的相容性越强,该创新被采纳的速度就越快[12]。具体到网络团购的环境中,相容性指网络团购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观、消费习惯等方面的一致性程度。网络团购开辟了更广阔的购物环境,但它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线上购物经验,并且其预付款的方式还会带来许多不确定性。这些特征需要与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相匹配,匹配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消费者的参与兴趣,进而积极地影响消费者的参与意愿。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相容性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传播渠道是指一项创新传递给潜在接受者的手段。通常情况下,传播渠道的异质性越强,覆盖面越广,影响力越大,创新的传播速度越快。网络团购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大众传媒渠道如门户网站、SNS、论坛,另一类是人际关系渠道如口碑传播。这些传播渠道通过传递产品信息、买方评价等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网络团购的特征和现状,将传播渠道定义为大众传媒影响和人际关系影响。这些渠道对网络团购的正面传播越广泛,越容易激发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信任,进而积极地影响消费者的参与意愿。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大众传媒的正面传播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H7:人际关系的正面传播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时间是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中扩散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罗杰斯将时间因素的测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决定采用或拒绝创新经历的过程;二是个体或单位比其他系统成员采用创新早晚的程度;三是一个系统中创新的采用速度,通常指给定时间内该系统中采用创新的人数。具体到网络团购的环境中,本文对该要素的定义主要采纳第三种类型,即某个阶段内参与网络团购的人数。为了方便测量,对其操作化定义为:某阶段内该商品的历史成交记录和现阶段的商品订单数。Lai[13]等的实证研究发现,成交订单数量影响着消费者参与团购的意愿。成交订单数量越多,消费者感知到的信任越强烈,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态度越积极。Kauffman[14]的早期研究也表明了历史成交的订单越多,未来新增订单数量的增加速度越快。因此,本文将用商品的成交订单数来测量时间,并提出如下假设:

H8:商品成交订单数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三)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

参与意愿代表着消费者付诸既定行为的一种动机。消费者需要首先明确意愿,之后才会付诸行动。因而这种行为意愿是实际行为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15]。Ajzen[16]等人也认为,一个人意愿越强烈,他做的尝试就越多,采纳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关系在TAM2理论中已得到验证。具体到网络团购的环境中,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烈,其落实到参与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9: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对其参与行为有正向的影响。

四、研究设计

(一)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为保证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本文除了成交订单数外,其它变量的测量工具以国内外文献中使用效果好的量表为基础,在征求相关学者专家的意见并对部分有丰富团购经验的消费者进行访谈和预调查后,进行了适当修改。而成交订单数由于学者研究的比较少,至今尚未找到可以测量该变量的量表,因此,本文采用了现有的研究框架,通过专家访谈开发出成交订单数的量表。问题的题项采用Likert5级量表来测量,要求被试结合自身参与网络团购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刻度依次为“1-很不符,2-较不符,3-不确定,4-较符合,5-很符合”。具体变量的定义与量表来源见表1。

(二) 抽样方法与样本

正式研究的抽样以三种方式进行。其一,用非随机抽样方式中的判断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所在地区及人群种类;其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重庆、贵州、武汉、上海(分别代表西、中、东部)地区的高校共四所,向在校本、硕、博学生发放问卷;其三,采用非随机抽样方式中的任意抽样法,与重庆、北京、河南、浙江、广东等地与课题组有协作关系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委托其召集有团购经验的消费者接受调查,问卷以邮寄或E-mail形式发放。本研究为所有愿意参与调查者准备了若干小礼物,以示感谢。

三种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1 187份,回收率为791%。我们按照如下标准剔除无效问卷:(1)填答严重缺漏;(2)答案有明显的规律性;(3)在“是否参与过网络团购”及“对网络团购是否了解”题项上回答“否”的问卷。最终我们得到有效问卷728份,有效回收率为613%。样本特征见表2。

五、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 信度与效度

首先,用SPSS170软件对40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KMO值为089,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法旋转,抽取出九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612%。各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超过07,显示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其次,我们用LISREL85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将40个题项按10个因子拟合模型,拟合结果较好,χ2df=268,RMSEA=0065,NNFI=093,CFI=093,IFI=093,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51至084之间,都达到较高的显著性水平(P

(二) 假设检验

我们用LISREL85对概念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前文提出的9个假设中,8个得到支持,而H2a未得到支持。具体的检验结果如下:1.感知有用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感知有用性对参与意愿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β23=024,t=245),表示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越强,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即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对其参与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1获得支持。

2.感知易用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感知易用性对参与意愿的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γ21=014,t=117),表示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不会直接影响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即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对其参与意愿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2a未获得支持。这与现有文献并不矛盾,以往研究中也有学者发现感知易用性在前测实验中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愿,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影响会消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消费者对线上购物行为并不陌生,因此消费者对网络团购操作的感知易用性对其参与意愿没有明显的作用。

3.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γ31=075,t=857),表示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越强,其对网络团购的感知有用性也越强,即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对其感知有用性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2b获得支持。

4.感知风险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感知风险对参与意愿有负向的路径系数(γ22=-013,t=-227),表示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越强,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弱,即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其参与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关系,本文假设3获得支持。

5.感知价格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感知价格对参与意愿有负向的路径系数(γ23=-023,t=-253),表示消费者的感知价格越高,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低,即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对其参与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关系,假设4获得支持。

6.相容性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相容性对参与意愿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γ24=034,t=367),表示网络团购与消费者消费观念的相容性越强,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即网络团购与消费者消费观的相容性对其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5获得支持。

7.大众传媒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大众传媒对参与意愿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γ25=016,t=198),表示大众传媒对网络团购的正面宣传力度越大,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即大众传媒的正面传播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6获得支持。

8.人际关系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人际关系对参与意愿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γ26=024,t=300),表示人际关系对网络团购的正面宣传力度越大,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即人际关系的正面传播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7获得支持。

9.成交订单数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路的径系数可以发现成交订单数对参与意愿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γ27=016,t=210),表示成交的订单数目越多,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即成交订单数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8获得支持。

10.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的影响。从表4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有正向的路径系数(β12=032,t=443),表示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即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参与意愿对其参与行为确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假设9获得支持。

六、结论

本文结合TAM2模型和IDT理论,尝试性地进行拓展,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并运用728位来自中、东、西部不同群体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对影响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因素进行检验,有如下发现:

第一,影响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个人感知因素与创新扩散因素两大类。个人感知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与感知价格。创新扩散因素包括网络团购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相容性、大众传媒的正面宣传、人际关系的正面传播与成交订单数。个人感知因素中,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与感知价格有显著的负向的影响。创新扩散因素中,相容性、大众传媒的正面宣传、人际关系的正面传播以及成交订单数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消费者的内在感知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消费者的参与决策。

第二,网络团购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和人际关系)和时间(成交订单数)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国外文献很少将创新特征、传播渠道以及时间因素在一个模型中予以考虑来研究消费者的采纳意愿。本文的实证结果说明了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中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依性与和谐性,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是集体主义。因此,中国人对相关的群体会表现出依赖、认可的态度,尤其是与自身有直接亲缘、地缘关系的他人。这种文化特征使中国的消费者更易于采取从众行为。网络团购是多个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群体行为,因此群体的传播渠道和群体成员的行为对个体消费者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的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这有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使消费者对线上购物逐渐熟悉,对操作网络团购并不感到困难,因而感知易用性对其参与意愿没有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感知易用性显著地影响感知有用性,从而间接地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消费者的参与意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说明了,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但需要考虑具体的环境。

上述结果说明:(1)消费者的个人感知因素与网络团购的创新扩散因素共同影响着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进而影响其参与行为。这些因素在之前的文献中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本文对这些因素及其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是对现有网络团购研究以及网络营销创新研究的补充和完善。(2)本文将创新扩散理论进行拓展,在考虑相容性的同时,引入Rogers提到的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传播渠道和时间,并与网络团购的特征相结合,将传播渠道操作化定义为大众传媒与人际关系的传播,将时间操作化定义为网络团购成交的订单数,避免了过于关注创新特征而忽视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扩散中的传播过程所带来的局限性。(3)本文采用的整合模型能较好地呈现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有用的研究框架。虽然已有个别文献运用该框架对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但将其运用到网络团购的消费者行为的文献仍不多见。本文是将此框架运用于网络团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一次尝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对管理实践而言,本文的结果表明:相容性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有用性和人际关系的传播。因此,网络团购的商家要充分利用相容性、感知有用性和人际关系的传播三个重要因素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网络团购与消费者既往购物经验、购物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相容程度;完善网络团购这种营销渠道的功能,提升网络团购商品价值,并利用好消费者“口碑营销”的人际关系传播渠道,增强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关注度,激发其参与的兴趣与愿望,而不仅仅通过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考虑了模型中的关键变量,未考虑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考虑引入一些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参与行为进一步分析。此外,针对不同特性的消费者群体参与意愿的跨组比较(如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消费者群体)也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注释:

①由于社会系统所包含的范畴较为广泛,与本文讨论的内容关系不大,因此不做考虑。

②这种内心的价格标准被称为参考价格(reference price)。

参考文献:

[1]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2]Fishbein M A,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1975.

[3]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4]Legris P, Ingham J, Collerette P. 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 Management[J].2003, 40(3):191-204.

[5]Venkatesh V, Davis F D.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J].Decision Science,1996,27(3):451-481.

[6]Hu, P.J., Chau, Y.K., Sheng, O.R, et al. Examin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9,16:91-112.

[7]黄斐,王佳.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和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3(6):19-27.

[8]刘枚莲,黎志成.面向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 2006:(7)32-37.

[9]Pavlou, P A., Consumer acceptanc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grating trust and risk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Int. J. Electronic Commerce, 2003,7:101-134.

[10]Kauffman R J, Lai H. Consumer adoption of group-buying auctions: an experimental study[J].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0,2.

[11]Blattberg, Briesch, Fox. How Promotions Work[J].Marketing Science,1995,14(3): 122-132.

[12]Goodhue D L. Developemnt and measurement validity of a task-technology fit instrument for user evalu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J].Decision Sciences,1998,29(1): 105-138.

[13]Kauffman R.J., Lai H, Lin H et al. Do textual comments and existing orders affect consumer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group-buying?[A].Proceedings of the 4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2009.

[14]Kauffman R J, Wang B. New buyers′ arrival under dynamic pricing 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 case of group buying discounts on the Internet[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1, 18(2):157-188.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5

>>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水平观察 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因素及营销对策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大学生网络消费非安全支付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上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上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营销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球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食堂消费水平调研 大学生消费水平结构分析 略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对策 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及分析 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学习焦虑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网络学习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年8月3日.

[2]史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结构与媒介使用――以首都高校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6,(5).

[3]黄健柏,黄飞.我国网络消费研究述评――对364篇大学生网络消费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新宇,何亮坤.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问题及破局之策――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6).

[5]继光.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0).

[6]谢S.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水平观察[J].北方经济,2013,(8).

[7]黄冬兰.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道德观的构建[J].龙岩学院学报,2012,(6).

[8]徐洪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商业时代,2009,(32).

[9]胡立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J].硅谷,2008,(10).

[10]王东.浅析我国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11).

[11]陈晓.浅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正负效应[J].图书馆学研究,2007,(2).

[12]刘志杰.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J].天中学刊,2004,(2).

[13]蔡怀舜.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4]林豪慧.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2,(5) .

[15]李卫东编著.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创新设计及运营战略视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6

关键词: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6303

1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还是一个前沿课题,特别是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不全面,更多的是将焦点放在家庭能源消费,或是与低碳消费紧密联系的绿色和可持续消费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低碳化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强调“低污染、低能耗、低浪费”的低碳消费相关研究热度迅速上升,文献数目也在增加。经过整理和归纳国内外有关低碳消费行为的文献得出,当前的研究主要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也较为多样。

2关于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1人口统计特征

学术界关于人口统计变量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产生的作用程度研究众多,但结论并未达成一致。荷兰学者Abrahamser(2009)对家庭能源使用方式的研究得出,人口统计变量各因素对能源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谢守红和陈慧敏(2012)对人口统计变量中的性别和婚姻状况进行T检验后发现,在低碳产品的购买行为上性别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而婚姻状况上差异并不显著;对年龄、职业、学历和可支配收入的方差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在低碳消费行为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而杨波(2012)用LPM 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后发现,消费者在低碳商品消费过程中,诸多个体特征影响因素中收入情况最重要,其他的都不显著影响。

2.2内部影响因素

2.2.1低碳认知

Upham等(2011)研究发现公众“碳标签”认知对家庭碳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Chen Hong等(2014)对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做了区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认知和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认知,低碳消费认知,对他人的低碳消费偏好和低碳消费行为倾向积极影响社会意识消费行为。虽然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低碳消费知识应当对低碳消费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但是江婷和汪兴东(2015)的研究得出了相悖的结论,发现低碳消费知识显著负向影响低碳消费态度。

2.2.2生活习惯

Ouyang(2009)在对杭州居民进行调查后,分析得出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能够为家庭省电 10 %。朱臻等人(2011)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及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频率、地域因素等对居民碳排放有着显著影响。Sandra Bichler(2015)等通过对德国4000个私人家庭进行调查,认为在自动洗碗中提高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行为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消费者们的个人选择和个人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消费者在洗碗机类型、洗碗的项目和预处理方法这些方面的选择,对节能发挥重要作用。

2.2.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众多研究证实从众心理比态度能够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张松梅(2012)通过对青岛地区的社区居民和一些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需求的增多,从众心理和炫耀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居民的高碳消费。于君华(201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认为消费者受低碳消费心理不成熟的制约,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至上的消费观的盛行严重误导人们消费行为。

2.3外部影响因素

2.3.1宣传教育

Steg(2008)、Per Gyberg和Jenny Palm(2009)经过研究发现,居民缺乏节能的有效方法知识是造成家庭减少能源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教育和信息宣传手段比一些结构性政策,能较好地改善家庭能源使用行为,起到引导居民节能行为的作用。巢桂芳(2010)在对低碳消费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如果政府部门缺少对低碳消费知识的宣传,将会影响整个地区居民的低碳消费程度。

2.3.2实施成本

LI Guozhu等(2009)以中国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价格和能源产品的易得性影响农村居民的能源产品选择。王继红(2011)在调查农村居民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时,也发现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产品考虑节能环保的比例仅为27.3 %,而自己有需求并使用方便才是其购买的主要原因。摩托车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价格和油耗,很少有人考虑到尾气排放量。王璐(2014)采取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各类情境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依次分析和验证后,发现经济成本显著影响服装消费和居住消费等相对长期的消费行为,但对饮食等随机性较大的消费行为则无调节作用。

2.3.3相关政策

众多学者认为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对于低碳消费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效果。持相同看法的Peter H.G 等(2004)在解决荷兰家庭对能源的日常需求问题时发现,在短期内能源税对居民能源消费产生了虽然小但是十分重要的影响。Eva Heiskanen等(2010)研究表明低碳社区不仅能够解决政府普遍面临的社会困境,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个人解决无助的情况。贺爱忠等(2011)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和政策感知效果虽然对低碳消费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低碳消费行为却没有显著直接影响。熊冬洋(2012)也认为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和出台有效的财税政策,可以完善居民低碳消费过程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和降低居民低碳消费经济成本,让实施低碳消费行为更便利和可行。

3关于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方法

3.1多元回归模型

谢守红等(2013)结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有效地筛选出生态价值观、便捷性、低碳认知、产品价格和政策感知效果5个主要影响因素。石洪景(2015)一方面运用单因素方差模型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和关注度等5个解释变量。除了常规的直接以低碳消费行为作因变量,还可以另辟蹊径以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为因变量(彭迪云等,2014),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更精确地分析影响因素。

3.2结构方程模型

肖敏(2014)在研究低碳消费态度―行为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时,利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发现,低碳消费认知、感知效力和情境因素三个变量对低碳消费态度、意愿和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强度。由于消费者行为难以被直接观测,所以张蕾等(2015)用行为意向来代替对行为的预测,建立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都对低碳消费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相结合来实证研究碳标签对低碳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张露和郭晴(2015)发现消费者认知是通过消费者偏好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消费者行为。

3.3综合模型

芈凌云(201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ABC理论构建了我国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综合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居民能源低碳化消费的情景调节作用。华坚等(2013)构建综合行为研究模型,分别采取Pearson 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方差与均值分析方法研究3个维度对城市居民低碳产品消费的购买购置、使用管理和处理废弃这3种主要行为的影响结果,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要加强低碳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低碳知识普及程度和关注低碳宣传教育落实等建议。顾鹏(2013)也用Pearson 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综合模型来探究个体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的影响程度。田云(2015)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调节效应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4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总体而言,国内外关于低碳消费的研究近年才开始兴起,随着关于低碳消费的内涵研究逐渐深入和明晰,学者们转而聚焦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虽然当前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但在对象和方法上仍存在研究较为片面的局限性。不过,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备受重视,关于政府低碳政策制定的引领、企业低碳产品技术的革新、全民广泛参与低碳的行为等方面可能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4.1研究对象的选取

国外研究侧重于家庭的节电等节能减排具体行为,证实心理、习惯、信息和技术等因素对居民行为都会产生显著影响;而国内经过前期对低碳消费内涵和概念的明晰界定后,研究对象逐渐开始聚焦城市、城镇居民和大学生这三类主体。然而,在众多的研究结论中有部分并未达成共识,如人口统计特征等因素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本身存在较大差异或样本采集周边的环境影响不同。特别是当前研究忽视了占据人口中重要一部分的农村居民这一对象,对处于中国特定国情和环境下的农村居民这一主体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而事实上,2004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能量为140 kg标准煤,到了2013年已经大幅攀升到311 kg标准煤,增幅达到了122 %,不断逼近城市人均生活用能量。②因此,农村生活中能源使用等消费行为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同样不可小觑,农村居民这一消费主体的低碳消费行为也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4.2研究方法的采用

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考察到影响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该领域中涉及到的相关研究方法也愈加成熟和多样化。在实证研究中,有采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的,也有构建态度―行为―情境模型和整合模型等方法来支撑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还是存在视角单一、统计分析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对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得不够深入,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实证研究的深入性还很不足。通过对比和总结,发现对于存在多个因变量、测量误差和潜在变量由多个观察指标构成的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优势突出、最为恰当,分析的效果较为直观。因此,更适宜的方法也成为未来可能研究的探索之一。

参考文献:

[1]

Abrahamser W, Steg L, Vlek C, et al.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Aimed at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5,25(3):273~291.

[2]谢守红,陈慧敏.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7~121.

[3]杨波.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1):122~126.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7

关键词:在线消费者;消费者行为;消费者意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33

1在线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

本综述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意愿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分述,分别是基于消费体验理论的在线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基于特定因素或事件的在线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和基于行业细分的在线消费者影响因素及结果。

1.1基于消费者体验理论的在线购物行为研究

在线消费者行为中,寻求体验是消费者在线购物的一大动机,当消费者与网上商店的环境、服务人员、政策及管理实践互动时,就产生了在线购物体验,从而导致消费者最终的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

在近几年国外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善用技术接纳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对电子商务消费者层面的购物体验和态度行为进行建模。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在1989年运用理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首次提出的一个模型,该模型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分别为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以及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创新扩散理论是研究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之一,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Gomaa Agag等(2016)将信任因素与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相结合,以第三方虚拟旅游社区为平台,研究消费者对于在线旅游社区的参加意向及口碑对旅游项目的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旅游社区的意图正向影响购买意愿,且购买意愿进一步能够产生积极的口碑,此外良好的口碑又反作用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Lei-Yu Wu等(2014)从关系交换出发,定义了一个由信息搜索成本、道德风险成本和特定资产投资三部分组成的概念化成本结构,一方面对价值相关关系的TCE成本构建以及对顾客重购意向含义做出解释;另一方面阐明了三种不同的成本对感知价值和回购意向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呈正相关,且感知成本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感知价值和行为意向。Yue Chen等(2015)立足风险收益角度得出信任倾向与性别差异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有共同调节作用。Nikolaos Pappas (2016)研究当度假者网上预订酒店时,所接受的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将影响其对平台的信任和满意度,且信任和满意度最终将正向影响再购买意愿。

随着在线购物网站的迅速激增,世界范围内网上购物者的数量随之急剧增加。然而,W络购物企业或供应商如果不了解在线消费者的再购买意愿机制,则将很难生存;如果能够准确测度消费者的决策方式,努力创建易于消费者决策的在线环境,精准营销,则将能增强在线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增加其市场份额。Kin Meng Sam等(2015)基于o-csi模型定量分析研究澳门在线消费者的决策因素,发现优质购买习惯的意识、品牌意识、新颖时尚的意识、价格意识、可移植性意识、网站内容的意识和网站界面这七种网购者的决策风格。

因此,互联网零售商应该建立一个信息流通、能快速响应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信息和快速物流或退换货服务易于访问的系统,信息水平、系统等级和服务质量是影响电子商务成功的一般因素。

1.2基于特定因素的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

1.2.1特定因素之享乐主义

从消费者享乐主义和文化背景的交融来看,Marie-Odile Richard等(2016)基于享乐主义和文化的共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访问某个网站之后的情绪感受,确实会影响他们对网站平台可靠度的看法,进而影响购买意愿,且享乐主义和文化会相互调节着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该研究最大的亮点在于尽管有更多的跨文化研究,但探讨文化在网上零售中的作用却很少,并且还没有研究将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与网站的享乐水平这两项指标相结合。实际上,网上消费行为、文化以及享乐主义这三个概念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三者的结合更是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1.2.2特定因素之评论与口碑

Donovan R J等在1982年以社会环境学角度提出评论体系的价值,随着社会网络技术和平台的蓬勃发展,虚拟社区、购物网站旗下的论坛等衍生评论网站越来越多。评论体系不仅为消费者获知产品信息提供了新渠道,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消费者购买意愿。

例如对于很多人来说,购物是一种社交体验,他们经常想在购买前得到朋友的意见。社交商务集成了电子零售网站和社交媒体的电子商务功能,增加了社交网络性从而帮助人们达成购买愿望。在线商务交易和电子商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推荐机制的有效设计,Yung-Ming Li等(2013)构造了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消费者偏好,消费信任和社会关系三个因素划分权重,提出了一种社会推荐系统,结果表明社会推荐机制的性能优于其他基准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电子零售商,促进他们的产品和服务。Kem Z.K. Zhang (2014)通过构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在消费者网上购物决策中性别差异与评价不一致性的调节作用,验证了消费者对于在线零售商首先产生认知信任进一步形成情感信任,并最终导致购买意向;当消费者接触到不一致的评论时,情感信任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比较显著;此外,不一致评论对于女性消费者的调节作用要强于男性消费者。

另一方面,社会媒体的普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很多机会发表评论,然而,在线购物环境中,其他消费者的评论语录或商家口碑都将影响着消费主体的决策行为。评论或评价具有实用性和完整性,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消费者的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组成的生动性信息,这与消费者自身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二,评价信息能够全方位的反映出一款产品的大部分属性以及能全面反映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购买体验的好坏、产品使用的心得体会等。第三,评价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也会起负面消极作用。Raffaele Filieri(2015)发现在线虚假评论的扩散意味着建立和维护消费者信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建立消费者信任对CGM的五因素:来源可信度、信息质量、网站质量、顾客满意度与CGM的用户体验。

1.2.3特定因素之信任关系

信任被认为是影响电子商务相关行为意愿和真实行为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国外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意愿研究的主流集中体现在消费者再购买意愿(re-purchase intention)、在线购买决策(decision-making)和忠诚度(customer loyalty)这三方面。Kim(2013)研究表明网站声誉、网站规模、网站信息质量、交易安全性、沟通便捷性、经济可行性和口碑推荐是7种提升在线信任的基本构件。Gregory D. Moody等(2014)从消费者的情感与信仰两方面出发,发现当在线信任与不信任之间发生碰撞时,消费者网上消费行为会产生矛盾心理,这会影响消费者主体与购物网站之间的相互信任机制,并且网络中不信任法则将会带来影响在线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直接效应。

在电子商务体系中,虽然消费者的信任是影响消费者接受并使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在线消费者通过商家的网站与商家进行交互,与其他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样,决定开始使用网站并继续使用它取决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Moutusy Maity等(2014)对比研究现代网络购物体验与传统购物渠道,引入媒体丰富度理论,验证媒体丰富度对消费者选择购物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即媒体丰富程度及传播能力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选择传统购物渠道,并且网站建设越先进、信息传播能力越强,会有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顾客满意度同步正向增加。

1.3基于行业细分的在线消费者行为研究

随着行业的不断细化及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发展起线上销售渠道。Escobar-Rodríguez T等(2013)研究了西班牙网上购买飞机票的模式,分析影响在线购买意向的七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享乐动机,价格和习惯。Bilgihan A(2016)以品牌酒店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客户对酒店品牌的信任是影响其在线预订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Pereira H G等(2016)通过结构方程法得到影响顾客在线购买的3个决定性因素包括网站形象、在线程序和网站信息量承载量,这三者与在线消费者的忠诚度之间存在电子客户满意度的完全中介效应。Ballestar M T等(2016)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返利网站的运营模式对在线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在变量对客户经济利益的影响最大,客户推]效果存在相关性,且随着客户网络规模的扩张,客户交易账户总容量随之增加,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经济利益。

2研究方法与简评

总的来说,国外关于在线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很多是从消费者在线体验理论出发,从而进一步研究关于消费者购买或再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近几年关于在线消费者回购行为、口碑评论和忠诚度构建的三维研究越来越多。此外,在特定行业中关于在线消费者行为意愿的研究也能得出和一般在线零售领域相一致的结论,即在线消费者的享乐主义、与网站建立的信任关系、网站具有良好的口碑并且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在线购物体验,这都能促进消费者达成购买意愿或实际购买行为。

在该领域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等,具体方法应用见表1。

3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智能设备制造技术、支付技术和移动应用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渐成型且日趋规模化,电子商务新时代下消费者的具体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本文认为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

3.1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意愿的研究范畴进行体系化拓展和构建

虽然社交网络服务是越来越有前途的,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商业提供的功能仍然有限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新的应用程序将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品牌社区等有趣的领域出现并流行,在线消费者购买及再购买意愿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可以扩展到以下几方面。例如:视频网站联合影视作品推广的在线商品销售策略;网络自媒体传播渠道宣传产品以及通过该种渠道与在线受众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后是如何产生在线消费行为;网红群体是否能够对在线消费者带来消费指引以及关于忠诚度的研究。

3.2在线消费者的背景

虽然已经有在文化方面对在线消费者行为意愿影响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文献是讲述的同一文化背景下,讨论消费者行为,因此,可进一步挖掘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或地区,对电子商务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Gomaa Agag,Ahmed A. El-Masry,Understanding consumer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travel community and effects on consumer intention to purchase travel online and WOM: An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and TAM with trus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0):97111.

[2]Lei-Yu Wu,Kuan-Yang Chen,Po-Yuan Chen,Shu-Ling Cheng,Perceived value,transaction cost,and repurchase-intention in online shopping:A relational exchange perspectiv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27682776.

[3]Yue Chen,Xiangbin Yan,Weiguo Fan,Michael Gordon,The joint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propensity and gender on consumers’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3):272283.

[4]Nikolaos Pappas,Marketing strategies,perceived risks,and consumer trust in online buying behaviour,Journal ofRetailingandConsumerServices,2016,(29):92103.

[5]Kin Meng Sam,Chris Chatwin,Online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styles for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Macau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2015,(20):100107.

[6]Marie-Odile Richard,Mohammad Reza Habibi, Advanced modeling of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hedonism and cultur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11031119.

[7]Yung-Ming Li,Chun-Te Wu,Cheng-Yang Lai,A social recommender mechanism for e-commerce: Combining similarity,trust,and relationship,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3,(55):740752.

[8]Kem Z.K. Zhang,Christy M.K. Cheung,Matthew K.O. Lee,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consistent reviews and its gender differences on consumers’ online shopping deci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34):8998 .

[9]Raffaele Filieri,Salma Alguezaui,Fraser McLeay,Why do travelers trust Trip Advisor? Antecedents of trust towards consumer-generated media and its influence on recommendation adoption and word of mouth,Tourism Management,2015,(51):174185.

[10]Kim S,Park H. Effects of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commerce (s-commerce) on consumers,trust and trust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33(2):31832.

[11]Gregory D. Moody,Dennis F. Galletta,Paul Benjamin Lowry,When trust and distrust collide online: The engenderment and role of consumer ambivalence in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4,(13):266282.

[12]Maity M,Dass M.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across modern and traditional channels: E-commerce,m-commerce,in-store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4,61(1):3446.

[13]Escobar-Rodríguez T,Carvajal-Trujillo E. Online drivers of consumer purchase of website airline tickets[J].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13,32(32):5864.

[14]Bilgihan A. Gen Y customer loyalty in online shopping: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rust,user experience and brand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1):103113.

影响消费因素论文篇8

关键词:信息消费;分化;SVAR模型;广西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扩展智力及享受娱乐的信息消费持续增长,正成为引领我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力量。信息消费水平及系数也是日本信息化指数法、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等诸多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凸显,作为消费热点的城乡信息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如广西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绝对差距从1990年的143.53元增加到2010年的3 120.36元,相对差距则从3.8:1拉大到5.3:1。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信息消费支出的差距则意味着获得信息的差距。在信息日益成为最重要经济资源的今天,信息拥有量不断扩大的差距会加剧城乡在物质财富、政治权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分化,随着“马太效应”,富有者越富有,贫穷者越贫穷,进而会形成一个新的城乡二元悖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作用程度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显然应该是先行一步的工作。

一、文献回顾

消费理论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战后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标准的微观消费理论认为影响消费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是价格、收入和偏好,主要分析理性消费者在市场价格和收入预算约束下如何选择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凯恩斯以后的学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将相关的影响因素纳入以收入为基础的消费函数中,以便使其更贴近实际。针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1936),杜森贝里( J.S.Duesenberry,1949 )将消费中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纳入其相对收入假说(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中;弗里德曼(M.Friendman,1957)认为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固定的比率关系,他用持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重新解释了杜森贝里的“棘轮效应”。霍尔 (Hall,1978 )的随机游走假说( Random Walking Hypothesis )进一步考虑到代际效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但其消费与滞后收入无关的结论受到很大的挑战,并引发了大量新假说。如扎德斯等人(Zeldes et al,1989)的流动性约束假说( Liquidity Constraints Hypothesis),指出信贷市场的不完善会使最近几期的滞后收入对消费决策作用更大[1]。卡贝里罗等(Caballero et al,1990)的预防性储蓄假说( Precautionary Savings Hypothesis ),认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持久收入的多少,还要考虑收入的风险性[2]。在不断的争论和超越中,消费理论逐步完善、趋向成熟。

信息消费是衍生于传统物质消费之上的无形的精神娱乐消费,遵循一般的消费规律,又有其特殊之处。在发达国家,信息消费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其研究已深入细致到网络消费、电视消费、媒体消费等各个领域,主要分析信息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关系,信息消费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等。如在网络消费方面,N. Mandel and Eric J. Johnson (2002)通过在线实验,发现在电子化的环境中网页背景图和颜色等在线氛围对消费者选择具有显著影响[3];C. A. Simmers and M. Anandarajan (2002)检验了互联网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和使用者的互联网背景之间的关系[4];R. Decker and M. Trusov (2010)提出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将互联网上个体消费者对产品的评论转换为全体消费者的总体偏好,推论出产品和品牌名称对产品总体估计的相对影响[5]。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的转型期,作为更高一级消费时代的代表性消费,信息消费及差异与相应的影响因素等恰恰是研究的重点,我国许多学者纷纷撰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研究。

在信息消费者(主体)、信息消费品(客体)和信息消费环境3个结构性实体要素中,沈小玲(2008)认为消费主体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是决定性的[6]。马哲明(2009)发现居民信息消费与收入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7]。刘巍巍(2010)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分析发现扩大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能有效拉动国内的信息消费需求,但政府的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作用是不同的。朱琛(2011)运用TVP模型,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的收入对其信息消费的影响在1993—2000年间呈下降趋势,2001—2008年间则不断增强;从结构上看,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对其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响应程度较高,而对其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响应程度不足。

在信息消费差异研究方面,郑英隆(2009)发现居民信息消费结构性差异成长表现在居民消费内容构成、支出构成、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的变化关系上,并将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板块,外在因素包括国外环境和国内的国民经济基础结构、政府信息体制与政策、市场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技术创新、文化教育状况等,内在因素主要指消费者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和收入。实证分析信息消费差异常用的是panel data模型,郑兵云(2007)、郭妍(2007)和王林林(2010)等先后用该模型,通过不同的核算方法分析了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地区差异、时间差异问题[8—9]。

许多学者如戎素云(2006)、肖婷婷(2010)、朱琛(2010),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在信息消费水平、信息消费结构、信息消费系数、信息消费倾向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王平(2009)利用1990—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信息消费差距的ARMA模型,结果发现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倾向和消费系数及未来的消费差距都在不断扩大[10]。朱琛(2010)进一步指出这些差距主要根源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巨大差异。另外,陈燕武(2006)、曾立庆(2006)、杜棪(2011)还具体分析了福建、江西、江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异的状况。

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居民在收入、文化素质、信息消费条件以及消费氛围等方面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距,这也是目前我国诸多信息消费差异中最为明显的。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广西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的典型特点,本文拟以广西为范例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深化欠发达地区城乡信息消费问题的研究。与其他文献不同的是,笔者首先注意到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距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扩大之中,并称之为“信息消费分化”;其次,运用经济理论对信息消费分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第三,进一步运用SVAR模型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解。

二、理论分析

广西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分化集中体现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两方面。从消费水平上看,城镇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总支出差距日益明显扩大。1990—2010年广西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都有较大的增长,但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始终大大高于农村,两者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见图1)。21年间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从194.4元增加到3 842.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09%;同期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从50.87元增加到721.84元,年均增速为14.18%,低于城镇增长速度将近2个百分点。1990年,广西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绝对差距143.53元,相对差距为3.8:1;到2010年,两者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拉大到3 120.36元,相对差距5.3:1。2010年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甚至低于城镇1995年的水平,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水平总体相差15年。

在信息消费结构上,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已朝高层次发展,而农村居民还停留在信息消费的初始阶段。在构成信息消费的三项分类中,分化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交通通讯、娱乐文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绝对差距从17.59元增加到1 662.74元,相对差距从3.47增加到6.36;娱乐文化的绝对差距从112.69元增加到1061.16元,相对差距从4.54增加到6.81;医疗保健的绝对差距从13.25元增加到396.46元,相对差距从2.11增加到2.73。2010年,城镇居民交通通讯和文化娱乐的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分别为17.17%、10.82%,大大高于农村居民的8.98%、5.28%,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比重6.63%则高于城镇居民的5.44%。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注重自身享受和发展的消费,尤其青睐于互联网这种现代的信息消费方式,而农村居民却还在为看病难、看病贵等基本的医疗保健问题所困扰。

根据消费理论、信息消费的特点以及广西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广西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分化是在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分化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强化的。内在因素是指消费者主体资源方面的因素,主要有收入和文化素质;外在因素泛指影响居民消费的环境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消费氛围等软环境。

(一)收入分化

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的消费理论,都强调收入对消费的支配性作用。信息消费首先是一种市场行为,用于消费的信息必须通过市场交易的付费方式才能获得。信息消费量的大小、信息消费内容结构的选择,直接受制于建立在居民货币收入基础上的支付能力。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将导致预算线向坐标系的右上方平移,消费者均衡点也随之变动,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反之,如果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左下方平移,需求量减少。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业)和非农业两种生产性收入。由于广西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加上农产品本身附加值不高,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缺乏经济支撑;同时乡镇企业因日益激烈的竞争,一些企业逐渐失去竞争力,致使农民收入萎缩;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又造成城市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也制约着农民工工资的提高,诸多原因使得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相差越来越悬殊。199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448元,2010年增长为17 064元,而同期广西农民纯收入仅从639元增加到4 543元,两者的差距从2.26:1拉大到3.76:1。广西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着他们对书刊报纸、手机电脑等信息商品以及信息服务购买支出。可见,由于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消费支出能力的大小,广西城乡居民收入的分化必然呈现为信息消费的分化。

(二)文化素质分化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消费活动,信息消费需要消费者通过主观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理解信息内容,并将信息内容作用于自身的思维和行动,才能获得相应的效用。消费者的信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对信息商品和服务的利用,而消费者的信息能力又与他们的文化素质呈严格的正相关。同样的信息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文化素质越高,信息能力越强,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就越大;同时,知识层次越高,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越高,就更加追求精神上的需要,其信息意识更强,也更偏好信息消费。广西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个人生活、发展环境恶劣,经城市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很少会回到落后的农村。尽管农民的素质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2010年,广西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7.3%,比城镇低19.8个百分点;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85.7%,比城镇高15.4个百分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7.0%,比城镇高4.3个百分点。文化素质低下导致农村居民的信息能力低,信息意识不足,信息消费需求增长的速度大大滞后于城镇居民。

(三)消费条件分化

信息消费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市场条件。看病要有医院,信息咨询要有咨询机构,打电话需要电话网,没有互联网的接入,即便拥有电脑,也无法在因特网这个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对于信息产品,消费条件则是互补品,消费者需要同时使用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满足获得效用的愿望。大多数情况下消费条件还属于具有非竞争性的准公共品,其供给充足与否,影响的不是一家一户而是整个区域。如果某个地区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在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会抑制信息消费需求的增长。在收入等其他因素变化很平缓或不变的情况下,良好的设施条件则会推动人们的消费需求。广西基础设施投入长期以来偏向城市,农村投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致使农村的水电、交通、通讯、文化、市场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广西城镇每万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4.93个和68人,农村居民分别为0.43个和13人,占全区60%的农村人口仅占有11.8%和22.9%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农民信息消费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农村信息消费的瓶颈因素。

(四)消费氛围分化

杜森贝里早已发现低收入的消费水平向高收入的高消费水平看齐的现象,并称之为“示范效应”;位置消费理论( Positional Consumption Theory )也强调了人类消费中的攀比行为。信息消费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通过因特网、电话网等人们结成一个个消费的网络,众多某种杂志或报纸的爱好者也可以结成一个个类似于宗族的共同体。在这样的网络中,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个体消费某种信息产品的价值因可以与更多的人相互交流和分享而迅速增加。新消费者加入规模大的网络比加入规模小的网络获得的效用要大得多。一个地区如果相当一部分人都消费某些信息产品,这些消费网络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信息消费的氛围,理性的消费者会很容易加入到信息消费的队伍中。到2011年为止,广西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71.85台,每百户农民家庭仅1.59台,两者相差70.26台,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是农村的45倍。当城镇居民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充电”时,农民仍然在固守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和生活方式,在婚丧嫁娶、迷信等消费方面毫不手软,即便四处借钱也要办得体体面面,在文化消费方面却一直很抠门,农村信息消费的氛围始终难以形成。

三、数据及相关检验

(一)数据说明

为了突出信息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城乡差距,同时又使得序列间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相结合的方法衡量各指标的城乡分化程度,即:

测算年度各指标分化值=测算年度该指标的城镇实际值—测算年度该指标的农村实际值1990年该指标的农村实际值

度量信息消费分化值时,上式中的城乡实际值分别为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年信息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分化中的实际值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素质分化中的实际值分别为城市与农村居民(6岁及以上)拥有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消费条件分化中的实际值分别用城市与农村年固定资产投资来代替,消费氛围分化中的实际值分别用城市与农村电话户数来代替。

信息消费分化是伴随信息化而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式启动于“八五”期间的“三金”工程,本文采用1990—2010年共21年的数据,文中所用基础数据来源于历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广西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为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分别按各自的CPI(1990年=100)进行平减,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则按1990年的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同时,取自然对数以避免异方差问题,5个变量序列分别为信息消费分化(LNIC)、收入分化(LNIN)、文化素质分化(LNCUL)、消费条件分化(LNCOD)以及消费氛围分化(LNAT)。另外,教育程度的数据有些年份不全,只能用邻近年份的数据推算;用固定资产投资数来反映消费条件,以及用电话户数来反映消费氛围,覆盖的信息都不够全面,这些可能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程度。

(二)平稳性检验

变量序列如果是平稳的,可以直接建立VAR模型;如果是非平稳的,则各变量之间要存在协整关系才可以建模,否则会引起谬误回归。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其中ADF检验和PP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KPSS检验的原理是用从待检验序列中剔除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序列构造LM统计量,与ADF检验具有互补性;NP检验基于GLS退势数据构造4个统计量(MZa、MZt、MSB、MPT)来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对PP检验是一种改进。当样本容量有限时,KPSS检验和NP检验的功效相对较高。通过画图可以观察到本文的5个序列均在波动中持续上升,为取得最佳检验效果,本文采用以上4种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序列曲线的形状确定检验模型形式,或带有截距项,或同时带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在ADF检验中依据AIC准则来选取滞后长度,另外三种检验的核函数形式选择Bartlett kernel,带宽选择Newey—West Bandwidth,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5个变量序列在ADF、PP和NP检验中都接受原假设,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ΔLNIC、ΔLNIN、ΔLNCUL、ΔLNCOD、ΔLNAT在ADF、PP检验中以5%或1%的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因NP检验是PP检验的改善,其结果则在10%或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KPSS检验的原假设是“序列是(趋势)平稳的”,原序列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相应的一阶差分则接受原假设。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判断LNIC、LNIN、LNCUL、LNCOD、LNAT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

(三)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Engle—Granger检验;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en检验。EG检验比较容易实现,但要求较大的样本容量,且其在第一阶段需要设计线性模型进行OLS估计,应用不方便,一般只适用于两变量之间的检验;对于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个协整关系的情况,模拟分析表明Johansen提出的极大似然估计法(MLE)则更为有效。由于本文的变量超过两个,而且样本有限,显然Johansen检验优于EG检验。以下将采用Johansen检验对本文的变量序列进行协整分析。经观察散点图并进行假设检验,确定协整方程的形式为第四类,即序列和协整方程都有线性趋势。根据LR、FPE、AIC、SC和HQ值大小,确定简约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为2,因此协整检验方程中的滞后阶数为1。

检验结果(表2)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迹检验认为有4个协整向量,而最大特征根检验则认为只有3个协整向量,这可能是由于协整方程的定义而导致的。本文也选择其他形式的协整方程进行检验,两种检验几乎都存在冲突,但都表明存在协整关系。由于检验的目的是证明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否,并不涉及协整向量的选择,可以肯定5个序列之间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四、实证分析

SVAR模型将基于经济理论的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引入简约VAR模型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简约VAR模型不能反映各个变量之间当期相关关系的难题,是对多个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和模拟的重要方法。根据系统中对当期变量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假设不同,Amisano G and Giannini C(1997)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SVAR模型:AB模型、C模型和K模型;C模型或K模型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AB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11]。以下本文将建立AB型SVAR模型,通过施加短期约束条件进行识别,进而分析城乡信息消费分化受到其它影响因素冲击后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轨迹与特点,并且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因素冲击对信息消费分化变化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一)SVAR模型的建立

承接协整检验结果,设yt =[LNIC,LNIN,LNCUL,LNCOD,LNAT]′,建立5变量的2阶滞后SVAR模型为: C0yt=Γ1yt—1+Γ2yt—2+ut,t=1,2,…,T(1)

其滞后算子形式为:C(L)yt=ut,其中C(L)=C0—Γ1L—Γ2L2;无穷阶的VMA(∞)形式为:yt=D(L)ut,其中D(L)=D0+D1L+D2L2=C(L)—1 。

由于需要分析的SVAR中的结构冲击ut不可直接观测得到,但可以通过转变相应简约式VAR的误差项εt获得。为此,设A和B都是5×5维的可逆矩阵,A矩阵左乘简约式VAR的滞后算子形式Φ(L)yt=εt,可将简约式VAR模型中的误差项εt转化生成结构式扰动项ut的线性组合(通过矩阵B)。

AB型SVAR模型的基本形式为:Aεt=But(2)

由于结构冲击ut,的期望为0,并且相互独立,其方差—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 E(ut,u′t)=I5。为获得SVAR模型唯一的估计参数,需要对其施加限制条件进行约束,使得模型恰好可以识别。本文的AB型SVAR模型中有5个内生变量,至少需要施加2n2— n(n+1)/2=35个限制条件才能估计出模型的参数。按照通常的方法,本文约束A矩阵的对角线元素都为1,B矩阵为对角矩阵,这样可以获得n2个限制条件。根据经济理论,本文再施加10个限制条件:

(1)作为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分化对当期的收入分化、文化素质分化、消费条件分化以及消费氛围分化无影响,即a21=a31=a41=a51=0;

(2)消费氛围不会影响收入、文化素质和消费条件,a25=a35=a45= 0;

(3)消费条件不会影响收入和文化素质,a24=a34=0;

(4)大量事实表明,居民的收入与文化素质呈正相关,但短期内收入难以提升文化素质,a32=0。

利用EViews6.0,在估计简约VAR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施加约束条件,得到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根据模型的VMA(∞)形式,可导出其正交的脉冲响应函数:

d(q)ij=yi,t+qujt,q=0,1,2,…(3)

它表示在时期t,其他变量扰动项不变,且其他时期的扰动项均为常数的情况下,yi,t+q对ujt的一个结构冲击的反应。AB型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矩阵Dq与相应简约VAR的脉冲响应函数q关系为:

Dq=qA—1B(4)

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滞后期为15年,纵轴表示LNIC波动的变化,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给收入分化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信息消费分化的反应非常显著,并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0.036,之后冲击效应在波动中逐渐减弱,到第8期以后趋于消失。总体看来,信息消费分化随着收入分化的增强而增强,其对收入分化变化的反应在所有冲击中是最强烈的,这与理论分析也是吻合的。信息消费属于高层次消费,其需求富于弹性,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增强其购买力,同时使潜在的信息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信息消费需求会有较大的增加。如果货币支付能力不足,信息消费将会受到很大的抑制。因此,居民货币收入仍然是推动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

信息消费分化对文化素质分化冲击的反应一开始就达到最高值0.027,随后缓慢下降;在第4—8期甚至出现一定的负效应,这或许是因为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进而信息素质的提高(当然城镇居民的素质提高得更快),其对信息商品的需求与市场供给相匹配,因而信息消费有较大的增加,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有所减少。但总体是正效应,这说明文化素质的分化是导致信息消费分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即使具有相当的购买能力,如果消费者缺乏必要的信息素质,也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增进自身福利。

信息消费条件对信息消费的影响从第1期的最高值0.028迅速下降,第3期回升至0.017,再继续下降,到第4期以后为不显著,总体持续时间最短。信息消费依赖于一定的技术、市场条件,当农村信息消费条件落后致使农村居民被排斥在信息消费之外时,信息消费条件是制约农村信息消费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因特网连接范围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当农村居民也能很方便地接触信息商品时,城乡信息消费差距的扩大就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于信息消费条件的分化了。

信息消费氛围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第3到第5期影响较大,最大值为0.024,但持续较长时间,第11期以后才为不显著。与其他三种因素不同,消费氛围对信息消费的影响具有间接性,或者说是第二位的。消费者必须在具备相应的收入、素质和消费条件的前提下,才可能由于周围人的示范作用进行信息消费。其次,消费者对周围情况的认识、接受到采取合作行为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同时,这种影响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类似于杜森贝里的“棘轮效应”,人们一旦进行了消费就会延续保持一段时间才会发生缓慢的改变。

(三)结构方差分解

近似的相对方差贡献率(RVC): RVCji(s)=∑s—1q=0(d(q)ij)2σjj∑kj=1∑s—1q=0(d(q)ij)2σjj,i,j=1,2,…,k(5)

它表示第j个变量基于冲击的方差对第i个变量(即yi)的方差的百分比。

结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城乡收入分化对信息消费分化的影响从一开始的32.09%迅速上升至第2期的46.32%,之后逐渐减弱到29%。文化素质分化的影响从第1期的25.67%上升至第7期的最高值30.64%后缓慢下降,最后稳定在28%。信息消费条件分化的影响从27.65%下降后回升到18%左右,消费氛围分化的影响总的来看呈上升趋势,最终达到20%左右。另外,信息消费分化自身冲击的影响则仅为4%。这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相互印证。信息消费分化约60%归结于收入和素质分化这两个内在因素,其中收入分化冲击影响是最直接的,其即时影响最大,而素质分化冲击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且正效应持续时间稍长,所以素质分化对信息消费分化影响的贡献率与收入分化非常接近。在外在的影响因素中,消费氛围分化影响程度高于消费条件分化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前者的影响具有持久性的缘故。

五、结论与启示

根据消费理论及信息消费的特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分化是包括收入分化在内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变量SVAR(2)模型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收入分化和文化素质分化是信息消费分化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29%和28%。这说明内在因素解释了信息消费分化的大部分原因,信息消费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作为深层因素文化素质分化的影响程度其实不亚于经济方面的收入因素,这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消费氛围分化与消费条件分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0%和18%。由于信息消费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设施,并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消费氛围分化与消费条件分化是不容忽视的外在因素。因此,要缓解广西的城乡信息消费分化问题,必须同时着力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推广农业科技,完善农业相关政策,并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农民利用信息的水平。

第三,依托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适应农民需要的信息供给,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让农村形成良好的信息消费氛围。

参考文献:

[1]Zeldes, Stephen, P. Consumption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305—346.

[2]Caballero, R. J. Consumption Puzzles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0(25):113—136.

[3] N. Mandel and Eric J. Johnson. When Web Pages Influence Choice: Effects of Visual Primes on Experts and Novices. [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2,29(2): 235—245.

[4]C. A. Simmers and M. Anandarajan .Managing web usage in the workplace: a social, eth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M].PA, USA: IGI Publishing Hershey, 2002:168—170.

[5]R. Decker and M. Trusov. Estimating Aggregate Consumer Preferences from Online Product Review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10,27(4) : 293—307.

[6]沈小玲. 影响信息消费的主体因素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6):849—853.

[7]马哲明,靖继鹏.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与收入关系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0):98—101.

[8]郑兵云.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103—107.

[9]王林林,黄卫东,仲伟俊.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差异性研究[J]. 情报科学,2010(9):1392—1396.

[10]王平,陈启杰. 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分析[J]. 消费经济,2009(10):3—6.

[11]Amisano G, Giannini C. Topics in structural VAR econometrics[M].2nd ed. Berlin: Springer, 1997.

On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Urban—rural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Differentiation in Guangxi CHEN Xiao—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