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封装工艺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48:54

封装工艺论文

封装工艺论文篇1

关键词: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基于其“小学”的学科属性而鲜有人谈论体积这一概念系统。而伴随着现代出版业的逐步成熟以及出版市场的进一步灵活运营,从而促进了专业装帧设计的个体人才和人才队伍的不断涌现和成熟,这一概念和职业也开始逐步为世人熟识,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出版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书籍装帧设计已经逐渐显现出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科学与文化语境下被提了出来并得到全社会和理论界的肯定。而大量的实践现实证明,书籍装帧设计实实在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五四”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演变

中国的近现代是一个逐步进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伴随西方印刷术的“东渐”引入,西方的工业化印刷代替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因此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装订工艺产生了,同时还催生出了精装本和平装本,装帧方法也由此发生了结构层次上的变化,封面、封底、版权页、扉页、环衬、护封、正页、目录页等等,统统构成书籍设计的全新的重要元素。

而中国现代的书籍设计也仅仅是百年区间内受西方世界的影响,但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冲破了闭关锁国的文化政策,自此西方装帧设计理念和技术进入中国古老的文化社会。诞生于“五四”前后的出版物,书籍装帧设计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上都实现了与新文化革命的同步效应,共同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元。而这里不可回避的要谈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坛巨匠,不仅在中国现代思想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在书籍装帧设计工艺方面也起到了难以企及的先锋作用。鲁迅先生事必躬亲,自己动手,亲自设计了数十种书刊封面,同时还鼓励指导了一批青年艺术家的悉心钻研、大胆创作,同时还促进了理论创新方面的建树。对待设计封面这一工作,鲁迅先生自开始起就表现出了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开放态度,同时还能够保持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而且鲁迅先生在封面设计中对图解式的创作方法旗帜鲜明的表现出了反对意见,他请陶元庆设计《坟》的封面时说:“我的意见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另外他在一封信中又说:“璇卿兄如作书面,不妨毫不切题,自行挥洒也。”[芦扬 蔡婉云,浅谈书籍装帧设计在中国的发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8)]鲁迅先生的这些想法集中表现为强调书籍装帧作为一门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及其对文学作品有限的依赖性,从而主张这一设计行为所赖以生存的装饰功能,因此对于它所装饰的书籍内容不必勉强配合,这对于几十年后的现当代出版设计理念来说也是超前而适用的,却历来是容易忽略的所在。鲁迅先生还对传统的过挤过满地书版格式持反对意见,认为排版的高密度而一点空间不留,是一种设计上的弊病,需要改正。而长期以来,出于对纸张的节约的片面强调性思路,书籍逐步被当做一种类似“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而非艺术品来看待,成为现代工业化时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非独立性的硬伤。而反而是处于几十年前新文学革命的开放时代,各路设计家和学者百无禁忌,各领,反而推动了书籍装帧设计工艺的新发展。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很多学者、书画家也都不同程度的对书籍装帧设计工艺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性贡献。陈之佛先生从给《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文学》设计封面起,到为天马书店作装帧设计,坚持采用近代几何图案和古典工艺图案设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子恺先生以漫画制作封面堪称首创,而且坚持到底,影响深远。而钱君淘先生认为,书籍装帧的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他个人便运用过各种主义、各种流派的创作方法。但他始终没有忘装帧设计中的民族化方向。

二、抗日战争乃至建国后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演变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伴随战争形势的综合复杂性变化,全国形成了日伪区、解放区和国统区三大地域,每个区域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但是在印刷条件上都一致的艰难短缺,而当时的解放区由于长期被和日伪严密封锁而成为条件最艰苦的区域。解放区的出版物,很多甚至出现了一本书由几种杂色纸张印刷而成,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葩。而同样处于大西南的国统区没有条件以铜版、锌版来印制封面,印书也是靠土纸,而只好依靠画家木刻,自绘,或者由刻字工人刻成木版上机印刷。印出来的成品反而有一种原拓套色木刻的效果,朴素而原始的美感反而成了一种特色。相对来说,日据区域的条件相对好一些,然而太平洋战争到日本投降这一期间,由于战争形势所造成的物资奇缺,北京上海也只能用土纸印书,白报纸印刷已经成为一种罕见的奢侈品。而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建立以前的解放战争时期,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又迎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期。以丁聪、钱君淘、曹辛之等人的成就最为明显。老画家叶浅予、张光宇、黄永玉、池宁等也有创作。曹辛之以隽逸典雅的抒情风格吸引了读者,而丁聪的装饰画则是以人物见长。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工艺和装帧技术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自此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开启了异彩纷呈、多元风格并存的格局。而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在“十年”期间遭到了大举破坏,“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

总之,作为书籍造型设计一种艺术化体现,书籍装帧设计工艺经历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直至当代,在继承了中华传统印刷术和书画艺术为核心的装帧艺术理念的同时,在近现代又合理的吸取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工艺理念,形成了中西合璧的书籍造型艺术生态。

参考文献

[1]孙彤辉,书装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封装工艺论文篇2

关键词:压缩机,干气密封,使用寿命

 

1.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是20世纪60年代末从气体动压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密封,主要由旋转环(合金钢)、静环(碳环)、密封圈、弹簧、弹簧座和轴套等组成。旋转环密封面经过研磨和抛光处理,并在面上加工出流体动压槽,气体槽深度仅有几微米。干气密封动环与静环的几何形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加工的,二者在两种情况下分开。一是当机壳内介质充压至一定压力时(GE机组为0.6MPa),干气密封动环与静环便脱离接触;二是机壳内介质表压为零,当干气密封旋转环旋转时(GE机组的动环圆周线速度达1.2m/s),机壳内介质气体被吸入动压槽内,由于气体槽未开透至密封

面内侧,故在动压槽根部就产生了密封堰的节流作用。进入密封面的气体被压缩,在该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面被推开,流动的气体在两个密封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厚度一般为3μm)。当气体静压和弹簧力形成的合力与气膜反力相等时,气膜厚度就十分稳定,这个稳定的气膜可以使密封端面间保持一定的密封间隙,因此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由于两密封面在设备充压至一定压力后及运行过程中不接触,故干气密封具有转速范围广、密封介质压力较高、使用寿命长(一般能运行5.0×104h)、维护量小、可靠性高、介质泄漏量低等优点。

2.干气密封的结构及安装情况

R2R压缩机安装的是JHONCRANE公司28XP型干气密封,该密封是双密封结构,在它与压缩机壳体内侧之间安装有一道迷宫密封,以防止机组运行时不洁净的工艺气进入密封工艺气室,保护干气密封第一道密封面。此外,在密封与轴承腔间一般配套安装隔离密封,以防止润滑油污染干气密封第二道密封面。密封工艺气进入干气密封第一道密封室,极少部分通过第一道密封处的气隙排至一安全的区域,绝大部分通过安装在干气密封与压缩机内壳之间的迷宫密封进入压缩机内,从而保进入干气密封工艺气室

的天然气是洁净的。当机组运行或停机而滑油泵运行时,在干气密封与轴承室之间安装的一隔离密封需连续不断地供给一定压力的洁净压缩空气,这些压缩空气进入隔离密封后从其两端与轴之间的迷宫密封处流出,从而防止润滑油进入干气密封内而污染密封面。

3.干气密封工艺气处理系统

为了保证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洁净,且其压力始终高于压缩机的入口压力(R2R机组的差压为269kPa),对已安装了轴端干气密封装置的压缩机均配设密封工艺气处理装置。长输天然气管道压缩机干气密封工艺气一般取自压缩机出口的高压天然气,经调压、过滤后再送入压缩机驱动端、非驱动端的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室。

4.干气密封提前损坏的原因

干气密封的旋转环与静环的密封面加工精度非常高,从而能保证两个端面之间以非常小的间隙来相对旋转。但是,如果密封面之间进入了固体杂质或液滴,就会破坏密封面之间密封工艺气膜的稳定,使正在相对旋转的密封面可能相互接触而造成密封面的损坏。尤其是当液体杂质进入密封面后,导致密封面接触,由于两个密封面相对旋转的速度很高,会使液体杂质中的碳氢化合物瞬间碳化而粘在密封面上,使旋转环密封面变形,从而破坏其密封性能。另外,干气密封与压缩机内工艺气之间只有一处迷宫密封,而迷宫密封是要在气体处于流动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同时该密封不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从干气密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来看,只有保持密封工艺气及密封腔的清洁及密封工艺气在压缩机壳体充压时处于流动状态下,才能保证干气密封长期稳定运行。但是,由于上游气田设备的原因,西气东输管道2005年6~11月期间为湿气输送阶段,导致进入管道的天然气的水露点及烃露点均超过设计要求(管输天然气的工况下水露点及烃露点应低于输送管道所处环境最低温度5℃)。在湿气输送持续的一段时间内,2005年初投用的R2R压缩机组有多套非驱动端干气密封被损坏。对损坏的干气密封解体后发现,损坏的原因是干气密封的密封面受到污染所致。

4.1机组启机设计原因

因为干气密封要求当压缩机壳体内有一定压力的天然气存在时,就需要给其提供密封工艺气,而R2R机组在机组启动前没有专门给干气密封提供启动密封工艺气的装置。R2R压缩机的非驱动端干气密封与工艺气之间除了密封上的一道迷宫密封外再没有其它的密封装置,而迷宫密封是要在其前后有压差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当机组启机程序进入压缩机吹扫及充压进程时,机组还未转动,密封工艺气循环还没有建立,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量的未经过滤处理的天然气反向进入干气密封的第一道密封室,在机组高速运转时就存在导致干气密封损坏的可能性。另外,机组正常停机4h后如不再启动,压缩机内的天然气才能通过放空阀放掉。在这4h期间,由于气体的扩散,会使干气密封的密封室内的天然气受到污染,对干气密封构成威胁。论文参考网。

4.2天然气的水露点及烃露点均超标

在一定的工况下,压缩机内的天然气会析出液态的水及轻烃。液态水及轻烃的析出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之下,一是机组运行时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室析出了少量的液态水及轻烃;二是当机组停运后,随着压缩机机体温度的降低,会有部分水及轻烃在干气密封供气管道的内壁凝析出来,在下次启机时这部分水及轻烃会随着密封工艺气体的流动而进入干气密封,对干气密封造成影响。

5.防治措施

在R2R机组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供气管道上增加一套密封工艺气控制装置(GCU),主要是在机组启动程序运行至压缩机壳吹扫及充压前、机组停机后至压缩机放空结束前运行该装置。其目的是使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在机组未转动而机壳内有一定压力的天然气时处于流动状态,这样压缩机在吹扫与充压、机组停机至压缩机放空结束前未经过过滤的天然气就不会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室。

当管输天然气的水露点、烃露点超标时,在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投用GCU装置的电加热器,确保干气密封气差压调节阀出口处的密封工艺气温度高于工况下的天然气水露点和烃露点。因为在目前运行的压力条件下,天然气经过调节阀的节流后会产生“焦2汤效应”,节流后的天然气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般地,每节流1MPa,天然气温度会降低近4℃。若压缩机入口压力为6.5MPa,压比为1.4的情况下,压缩机出口压力则为9.1MPa,压缩机干气密封气差压调节阀处的压降约为2.3MPa,在调节阀处由于节流所造成的温降约为10℃,再加上GCU整个管路、装置的散热损失,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的温度就有可能低于工况下的天然气水露点和烃露点,导致液态水及烃的析出,损坏干气密封。论文参考网。因此,在机组运行时,应根据管输天然气的气质情况及时投用GCU装置内的电加热器。

在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供气管道上增加电伴热及保温。这主要是将干气密封工艺气过滤器下游至进入密封室之前这一段管道进行伴热及保温,并将电伴热系统设为自动运行方式。当密封工艺气供气管道的温度低于40℃时,电伴热自动启动,使该段管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之上,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在压缩机停机后该段管道内产生凝液。此项措施已在甘肃段压气站的压缩机上实施。

机组停运后在确认短时间内不再启动,应尽快执行压缩机放空程序。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执行紧急放空程序,否则会使压缩机内的天然气压力下降过快,有可能会使进入干气密封O形密封环内的天然气快速膨胀,导致O形密封环(材质为聚合材料)损坏。论文参考网。

定期检查并排净隔离密封污液罐内的液体,以防止污液涨至隔离密封处,造成干气密封第二道密封的损坏。

参考文献

[1] 王树术,刘春艳.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损坏原因分析[J]. 风机技术, 2009, (02) .

封装工艺论文篇3

关键词:压缩机,干气密封,使用寿命

 

1.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是20世纪60年代末从气体动压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密封,主要由旋转环(合金钢)、静环(碳环)、密封圈、弹簧、弹簧座和轴套等组成。旋转环密封面经过研磨和抛光处理,并在面上加工出流体动压槽,气体槽深度仅有几微米。干气密封动环与静环的几何形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加工的,二者在两种情况下分开。一是当机壳内介质充压至一定压力时(GE机组为0.6MPa),干气密封动环与静环便脱离接触;二是机壳内介质表压为零,当干气密封旋转环旋转时(GE机组的动环圆周线速度达1.2m/s),机壳内介质气体被吸入动压槽内,由于气体槽未开透至密封

面内侧,故在动压槽根部就产生了密封堰的节流作用。进入密封面的气体被压缩,在该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面被推开,流动的气体在两个密封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厚度一般为3μm)。当气体静压和弹簧力形成的合力与气膜反力相等时,气膜厚度就十分稳定,这个稳定的气膜可以使密封端面间保持一定的密封间隙,因此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由于两密封面在设备充压至一定压力后及运行过程中不接触,故干气密封具有转速范围广、密封介质压力较高、使用寿命长(一般能运行5.0×104h)、维护量小、可靠性高、介质泄漏量低等优点。

2.干气密封的结构及安装情况

R2R压缩机安装的是JHONCRANE公司28XP型干气密封,该密封是双密封结构,在它与压缩机壳体内侧之间安装有一道迷宫密封,以防止机组运行时不洁净的工艺气进入密封工艺气室,保护干气密封第一道密封面。此外,在密封与轴承腔间一般配套安装隔离密封,以防止润滑油污染干气密封第二道密封面。密封工艺气进入干气密封第一道密封室,极少部分通过第一道密封处的气隙排至一安全的区域,绝大部分通过安装在干气密封与压缩机内壳之间的迷宫密封进入压缩机内,从而保进入干气密封工艺气室

的天然气是洁净的。当机组运行或停机而滑油泵运行时,在干气密封与轴承室之间安装的一隔离密封需连续不断地供给一定压力的洁净压缩空气,这些压缩空气进入隔离密封后从其两端与轴之间的迷宫密封处流出,从而防止润滑油进入干气密封内而污染密封面。

3.干气密封工艺气处理系统

为了保证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洁净,且其压力始终高于压缩机的入口压力(R2R机组的差压为269kPa),对已安装了轴端干气密封装置的压缩机均配设密封工艺气处理装置。长输天然气管道压缩机干气密封工艺气一般取自压缩机出口的高压天然气,经调压、过滤后再送入压缩机驱动端、非驱动端的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室。

4.干气密封提前损坏的原因

干气密封的旋转环与静环的密封面加工精度非常高,从而能保证两个端面之间以非常小的间隙来相对旋转。但是,如果密封面之间进入了固体杂质或液滴,就会破坏密封面之间密封工艺气膜的稳定,使正在相对旋转的密封面可能相互接触而造成密封面的损坏。尤其是当液体杂质进入密封面后,导致密封面接触,由于两个密封面相对旋转的速度很高,会使液体杂质中的碳氢化合物瞬间碳化而粘在密封面上,使旋转环密封面变形,从而破坏其密封性能。另外,干气密封与压缩机内工艺气之间只有一处迷宫密封,而迷宫密封是要在气体处于流动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同时该密封不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从干气密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来看,只有保持密封工艺气及密封腔的清洁及密封工艺气在压缩机壳体充压时处于流动状态下,才能保证干气密封长期稳定运行。但是,由于上游气田设备的原因,西气东输管道2005年6~11月期间为湿气输送阶段,导致进入管道的天然气的水露点及烃露点均超过设计要求(管输天然气的工况下水露点及烃露点应低于输送管道所处环境最低温度5℃)。在湿气输送持续的一段时间内,2005年初投用的R2R压缩机组有多套非驱动端干气密封被损坏。对损坏的干气密封解体后发现,损坏的原因是干气密封的密封面受到污染所致。

4.1机组启机设计原因

因为干气密封要求当压缩机壳体内有一定压力的天然气存在时,就需要给其提供密封工艺气,而R2R机组在机组启动前没有专门给干气密封提供启动密封工艺气的装置。R2R压缩机的非驱动端干气密封与工艺气之间除了密封上的一道迷宫密封外再没有其它的密封装置,而迷宫密封是要在其前后有压差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当机组启机程序进入压缩机吹扫及充压进程时,机组还未转动,密封工艺气循环还没有建立,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量的未经过滤处理的天然气反向进入干气密封的第一道密封室,在机组高速运转时就存在导致干气密封损坏的可能性。另外,机组正常停机4h后如不再启动,压缩机内的天然气才能通过放空阀放掉。在这4h期间,由于气体的扩散,会使干气密封的密封室内的天然气受到污染,对干气密封构成威胁。论文参考网。

4.2天然气的水露点及烃露点均超标

在一定的工况下,压缩机内的天然气会析出液态的水及轻烃。液态水及轻烃的析出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之下,一是机组运行时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室析出了少量的液态水及轻烃;二是当机组停运后,随着压缩机机体温度的降低,会有部分水及轻烃在干气密封供气管道的内壁凝析出来,在下次启机时这部分水及轻烃会随着密封工艺气体的流动而进入干气密封,对干气密封造成影响。

5.防治措施

在R2R机组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供气管道上增加一套密封工艺气控制装置(GCU),主要是在机组启动程序运行至压缩机壳吹扫及充压前、机组停机后至压缩机放空结束前运行该装置。其目的是使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在机组未转动而机壳内有一定压力的天然气时处于流动状态,这样压缩机在吹扫与充压、机组停机至压缩机放空结束前未经过过滤的天然气就不会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室。

当管输天然气的水露点、烃露点超标时,在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投用GCU装置的电加热器,确保干气密封气差压调节阀出口处的密封工艺气温度高于工况下的天然气水露点和烃露点。因为在目前运行的压力条件下,天然气经过调节阀的节流后会产生“焦2汤效应”,节流后的天然气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般地,每节流1MPa,天然气温度会降低近4℃。若压缩机入口压力为6.5MPa,压比为1.4的情况下,压缩机出口压力则为9.1MPa,压缩机干气密封气差压调节阀处的压降约为2.3MPa,在调节阀处由于节流所造成的温降约为10℃,再加上GCU整个管路、装置的散热损失,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的温度就有可能低于工况下的天然气水露点和烃露点,导致液态水及烃的析出,损坏干气密封。论文参考网。因此,在机组运行时,应根据管输天然气的气质情况及时投用GCU装置内的电加热器。

在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密封工艺气供气管道上增加电伴热及保温。这主要是将干气密封工艺气过滤器下游至进入密封室之前这一段管道进行伴热及保温,并将电伴热系统设为自动运行方式。当密封工艺气供气管道的温度低于40℃时,电伴热自动启动,使该段管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之上,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在压缩机停机后该段管道内产生凝液。此项措施已在甘肃段压气站的压缩机上实施。

机组停运后在确认短时间内不再启动,应尽快执行压缩机放空程序。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执行紧急放空程序,否则会使压缩机内的天然气压力下降过快,有可能会使进入干气密封O形密封环内的天然气快速膨胀,导致O形密封环(材质为聚合材料)损坏。论文参考网。

定期检查并排净隔离密封污液罐内的液体,以防止污液涨至隔离密封处,造成干气密封第二道密封的损坏。

参考文献

[1] 王树术,刘春艳.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损坏原因分析[J]. 风机技术, 2009, (02) .

封装工艺论文篇4

关键词:高压压气机转子;组合钻铰孔;分析

中图分类号:TK4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发动机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封严盘即2号件的均压孔裂纹故障是主要故障之一。为了提高发动机使用的可靠性,改善封严盘的抗疲劳性能,经过大量的试验,将封严盘的材料由原来的高温合金改成了粉末合金。

按照技术文件要求,高压压气机转子在更换盘、轴时,要对转子进行组合钻铰孔,目的为了保证换上的新品封严盘螺栓孔位置度与原组件一致,连接各级盘的24根双头螺栓能够转动自由不卡滞,即达到螺母的拧紧力矩完全作用在各级盘压紧形变而非消耗在克服螺栓的卡滞上。

2 组合铰孔工艺简介

2.1 高压压气机转子结构复杂(图1),组合铰孔切削部分由9个零件组成,切削深度较长(为116)。同时,孔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ΦD+0.019 ,加工难度较大,极易造成尺寸超差。

2.2 更换的零件与原高压转子组件螺栓孔的位置度不一致,个别转子零件螺栓孔位置偏移量较大,影响加工精度。

2.3 24根双头螺栓固紧工艺环6个螺母为一组,造成装配时各个螺栓之间相互影响装配位置度,从而造成螺栓卡滞,进而影响各级盘装配的同心度。

3 单盘铰孔工艺方法及论证分析

鉴于以上分析的高压转子组合铰孔的特点及问题,适应批量更换粉末合金封严盘,提出更换粉末合金封严盘单盘铰孔工艺方法研究。单盘铰孔方法研究,旨在仅对封严盘(有时包括9级承力环)按高压轴原孔额定位置进行铰孔,而不进行整个高压转子组合铰孔,同样保证原来高压转子组合铰孔的技术要求

3.1具体工艺方法研究

(1)设计专用工装

为了保证封严盘单盘铰孔后与高压转子装配状态下的技术状态一致,即封严盘有相同的变形量及额定位置设计了专用工装。

工装模拟高压转子9级盘及9级承力环的技术状态(差值为4),高压轴及封严盘组件安装到工装上后,即模拟高压转子装配状态,24个螺栓连接进行压紧,新品粉末合金封严盘变形量在0.6~0.7左右,从而保证钻铰孔后封严盘与装配状态时保证一致。

工装改变了原来的支撑基准,增加了辅助基准,减少了加工过程中因切削力造成对封严盘孔径尺寸精度的影响。

(2)设计、选用专用刀具,保证孔径的尺寸精度及位置度

刀具切削部分尺寸改进

精铰刀切削部分尺寸精度要求不低于0.003(原刀具0.005),跳动不大于0.005(原刀具0.01)。

3.2加工工艺方法,保证封严盘螺栓孔位置度与高压轴一致。

(1)铰孔前,测量高压轴两端面的平行度;

(2)铰刀的定位:检查高压轴螺栓孔状态应完好;采用专用顶尖对高压轴螺栓孔进行定位,定好后锁紧主轴换刀,加工一孔定位一次;

(3)主轴转速:50-70r/min;

(4)进给方式:手动进给,如果遇到加工声音异常,立即停止;

(5)刀具检查:每加工完一孔后,检查刀具状态,不允许有崩刃、严重的磨损;

(6)尺寸测量:应清理干净铁屑后,用千分表进行孔径测量,要三检。

4 工艺试验

下面就从更换新品粉末合金封严盘的新工艺方法入手,进行工艺试验并论证分析。

(1)对X2台高压轴进行检查,高压轴两端平行度0.02,孔径垂直度0.02以内,椭圆度合格,用其作为钻模板,对封严盘进行钻铰孔,铰孔后技术状态如表1。

(2)加工的封严盘孔径尺寸精度0.008

~0.015,合格。

(3)与螺栓配合合格,满足0.016-0.052

(4)按照工艺规程直接装配,实际伸长量在0.19~0.22,双头螺栓转动自如。

5 新工艺方法的实施预期效果

5.1 增加高压压气机转子的使用次数

按照原工艺每次高压压气机转子组合铰孔有时需要加大2~3个组别才能满足技术要求,减少了剩余的修理次数。本工艺方法能够增加修理次数。

5.2 提高生产率

对高压压气机转子可靠性无影响,保证技术要求的同时,提高发动机修理的生产效率。即:减少每台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组合铰孔预装配时间、组合铰孔时间、铰孔后分解时间。

5.3 降低成本

(1)减少刀具使用量,进而降低高压压气机转子组合铰孔所用刀具的成本;

(2)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机械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机械工程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封装工艺论文篇5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的书籍装帧 艺术 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近百年来却落后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除了学习他们先进的 科学 技术以外,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书籍设计概念的转变。把传统的“仅仅为图书做一个外包装”的概念转到强调编辑、编排理性化,视之为一种立体的、整体的造型艺术上来,我国的图书装帧水平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无论是 经济 、科学、文化、 教育 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装帧艺术同样也面临着新时代各种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当今的书店里,装帖精致的图书琳琅满目,但是,冷眼相观,大多数还是脱离不了仅仅为图书进行外包装的俗套。

书籍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一本好书,应该体现出内容和形式、功能和艺术的和谐对比之美。今后的图书装帧将走向何处?作为一个图书装帧工作者,我感到应该在

面对高科技工具,一些人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人们迫不及待地运用电脑,依赖它的特技.依赖它的快速。然而,不少图书的封面,脱离书的内容,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图案拼凑,成为不负责任的电脑特技展示,走向了一个极端。我们在书店和观看装帧展览时,到处都能感受到散发着电脑特技效果的时代气息,神秘、机械、冰冷的电脑特技占领了图书市场,占领了商品市场,甚至占领了大街小巷的广告市场。一部分装帧设计工作者没有真正掌握好 现代 设计语言,一些出版社的决策者 艺术 品味低下,导致一部分书籍封面图形盲目堆砌、颜色鲜丽刺目、文字杂乱无章,成为了视觉垃圾。其实这些人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市场,他们不了解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在不断变化,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将来,随着整个社会 教育 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种资讯的 发展 将导致人们视域更为开阔。这些有文化的新一代成为消费群主体时,一味盲目、屈服于市场的书籍装帧设计并不会受欢迎。

设计的效率提高了,但人们开始感到一种无奈,开始进入了冷静思考阶段。因为电脑毕竟是工具,而人脑才是产生艺术的主体。设计者只有不断注重个人自身的艺术修养,对装帧艺术有着一个全方位的理解,电脑才能使我们的设计如虎添翼。

20世纪90年代的封面设计处于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电脑特技大爆炸时期,这是装帧艺术的畸形发展,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这一时期的图书装帧,还是绘画式的封面,一成不变的正文,仍然停留在图书外包装的层面上。我们广大的书籍设计者也都在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我们和国外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三、从图书的外包装走向图书的立体设计

在经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脑特技大爆炸之后,书籍装帧者深切感受到时代的逼迫,不得不更新传统观念,开始对书籍装帧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称它为立体全方位,是因为从表面上看,我们设计的内容至少有三个不同平面的组合(封面、封底、书脊),从内容上看,内文的插图、纸张、版式的结构等均属装帧艺术的范围,装帧艺术不仅是设计、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也是艺术设计和物质材料相结合的产物。只注重某些方面的艺术形式代表不了装帧艺术的全部,如果没有相宜的字体和版式、扉页和封面、材料和工艺的配合,就不是一件完整而有魅力的装帧艺术作品。

早在i9世纪,英国装帧设计家威廉姆·莫里斯就极力提倡书籍之美要体现出生活与艺术相融合的设计原则;20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了追求机械动力主义和速度感的未来派书籍设计风格;俄罗斯兴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并成为现代书籍设计艺术起点的构成主义;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设计家们强调书籍设计语言关注现实生活,强化内容要素,书籍设计不能仅仅是信息内容的载体,而应该视为一种造型艺术。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一步步深化,不同模式的设计工作室不断出现。以上种种设计思想,也逐渐被我国的书籍设计者们所接受。具体地讲,封面和护封是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有着保护和宣传书籍的作用;而插图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造型艺术,是为了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版面的设计可以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字体、纸张、印刷和装订的相互配合、合理运用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装帧艺术作品。

封装工艺论文篇6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的书籍装帧 艺术 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近百年来却落后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除了学习他们先进的 科学 技术以外,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书籍设计概念的转变。把传统的“仅仅为图书做一个外包装”的概念转到强调编辑、编排理性化,视之为一种立体的、整体的造型艺术上来,我国的图书装帧水平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无论是 经济 、科学、文化、 教育 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装帧艺术同样也面临着新时代各种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当今的书店里,装帖精致的图书琳琅满目,但是,冷眼相观,大多数还是脱离不了仅仅为图书进行外包装的俗套。

书籍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一本好书,应该体现出内容和形式、功能和艺术的和谐对比之美。今后的图书装帧将走向何处?作为一个图书装帧工作者,我感到应该在

面对高科技工具,一些人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人们迫不及待地运用电脑,依赖它的特技.依赖它的快速。然而,不少图书的封面,脱离书的内容,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图案拼凑,成为不负责任的电脑特技展示,走向了一个极端。我们在书店和观看装帧展览时,到处都能感受到散发着电脑特技效果的时代气息,神秘、机械、冰冷的电脑特技占领了图书市场,占领了商品市场,甚至占领了大街小巷的广告市场。Www.133229.CoM一部分装帧设计工作者没有真正掌握好 现代 设计语言,一些出版社的决策者 艺术 品味低下,导致一部分书籍封面图形盲目堆砌、颜色鲜丽刺目、文字杂乱无章,成为了视觉垃圾。其实这些人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市场,他们不了解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在不断变化,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将来,随着整个社会 教育 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种资讯的 发展 将导致人们视域更为开阔。这些有文化的新一代成为消费群主体时,一味盲目、屈服于市场的书籍装帧设计并不会受欢迎。

设计的效率提高了,但人们开始感到一种无奈,开始进入了冷静思考阶段。因为电脑毕竟是工具,而人脑才是产生艺术的主体。设计者只有不断注重个人自身的艺术修养,对装帧艺术有着一个全方位的理解,电脑才能使我们的设计如虎添翼。

20世纪90年代的封面设计处于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电脑特技大爆炸时期,这是装帧艺术的畸形发展,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这一时期的图书装帧,还是绘画式的封面,一成不变的正文,仍然停留在图书外包装的层面上。我们广大的书籍设计者也都在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我们和国外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三、从图书的外包装走向图书的立体设计

在经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脑特技大爆炸之后,书籍装帧者深切感受到时代的逼迫,不得不更新传统观念,开始对书籍装帧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称它为立体全方位,是因为从表面上看,我们设计的内容至少有三个不同平面的组合(封面、封底、书脊),从内容上看,内文的插图、纸张、版式的结构等均属装帧艺术的范围,装帧艺术不仅是设计、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也是艺术设计和物质材料相结合的产物。只注重某些方面的艺术形式代表不了装帧艺术的全部,如果没有相宜的字体和版式、扉页和封面、材料和工艺的配合,就不是一件完整而有魅力的装帧艺术作品。

早在i9世纪,英国装帧设计家威廉姆·莫里斯就极力提倡书籍之美要体现出生活与艺术相融合的设计原则;20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了追求机械动力主义和速度感的未来派书籍设计风格;俄罗斯兴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并成为现代书籍设计艺术起点的构成主义;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设计家们强调书籍设计语言关注现实生活,强化内容要素,书籍设计不能仅仅是信息内容的载体,而应该视为一种造型艺术。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一步步深化,不同模式的设计工作室不断出现。以上种种设计思想,也逐渐被我国的书籍设计者们所接受。具体地讲,封面和护封是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有着保护和宣传书籍的作用;而插图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造型艺术,是为了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版面的设计可以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字体、纸张、印刷和装订的相互配合、合理运用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装帧艺术作品。

封装工艺论文篇7

关键词:沥青碎石 封层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c)-0067-02

1 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工艺

良好的沥青碎石封层不仅能够有效地恢复路面的功能,还可以防止路面渗水,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最终到达节约成本,增加道路使用寿命的目标。所以说,沥青碎石封层的施工工艺就十分重要,其直接决定着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下面我们针对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工艺进行讨论。

1.1 施工准备

碎石封层施工前,应彻底清除旧路面表面的泥土、杂物,并使旧路面表面矿料外露,对旧路面表面松散、坑槽的应予处理,同时旧路面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对于路况指数PCI低于沥青路面标注的,可以铺筑封层;对于路况指数PIC符合标准的,但是其中土质松散、过于光滑等情况的也可以进行封层处理。针对一些年限已久,表面老化、透水但是强度系数符合规定值,这时候也可采取封层工艺进行施工处理。

1.2 施工工艺

首先在封层前,对顶面进行检查,发现有破损的部位要进行补洒,为防止施工完成的封层遭污染,沥青在施工旧路面前应选择合适的喷洒时间,喷洒采用同步封层车进行,同步封层车喷嘴的轴线应与路面垂直,并保证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同时保证洒布管的高度,尽量使同一地点能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洒嘴喷洒的沥青。

其次为了确保沥青膜不受到摊铺机的损坏,需在沥青膜上洒布碎石,对于碎石要用水清洗保持洁净,采取同步碎石封层机撒布碎石,这里需要注意撒布均匀;为了保证撒布均匀性,集料与沥青同时撒布,数量按室内确定的最佳撒布量计,集料覆盖率在 60%左右。集料撒布全部在沥青未凝固之前完成。撒布车在启动阶段不能出现重叠或者漏撒的现象,若出现的话要及时采取人工作业的方式将多余的碎石清扫干净。

最后,铺设完毕之后要进行碾压施工,集料撒布后即用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2~3遍,确保集料与沥青牢固粘结。碾压时每次碾压重叠 1/3轮宽,碾压要求两侧到边,确保有效压实宽度。碾压顺序由路肩侧到中分带侧依次碾压。除此之外,封层施工的气温不能低于15 ℃,风力不能高于2级,大风以及下雨天气严禁施工。

1.3 施工质量

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当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检验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对沥青碎石封层施工项目,除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检查外,相关建立单位也应针对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进行质量检查与认定,一般检查对象有厚度、平整度、宽度和沥青用量。其中厚度要达到设计厚度,通常采取钻芯的检测方法;平整度采取直尺测量,其检测点每100 m设置1点;对于沥青用量采取抽提方式,质量要求要求为浓稠度±0.5%。

2 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装备运用

在合适的施工技术前提下,要配备合适的人、机才能具体地实施施工工艺,针对沥青封层施工我们从以下集中施工装备来进行讨论。

2.1 沥青技术指标

实际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当中,相应的技术指标与规定值一般都具有严格的规定:针入度(25 ℃,100 g,5 s)规定值为30~60 mm,针入度指数PI规定值最小为0,延度5 ℃,5 cm/min为25 cm,软化点TR&B为70 ℃,动力粘度135 ℃规定值为3 Pa・s,闪点规定值最小为230 ℃,溶解度为99%,弹性恢复25 ℃规定值为75%。除此之外RTFOT后残留物的质量损失、针入度和延度三相指标规定值也分别为±1.0%、65%和15 cm。

2.2 仪器及机械设备

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仪器分别为:电子天平、砂石标注筛、延度仪、针入度仪、针入度仪、软化点仪和试盘,其目的分别为称量、筛分,沥青三大指标和检测晒布量。

除了上述仪器之外,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还需要用到相应的机械设备,分别为同步碎石封层车、轮胎压路机、小松装载机和森林灭火鼓风机,去作用分别为洒布碎石、沥青,碾压路面、装料以及清洁除尘。

对于施工装备运用,要抓好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设置安全防护标志。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的安全,尤其是上公路的机动车辆必须限速行驶,不侵道、不抢行,做到文明礼让,弯道鸣笛,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当进行碎石封层作业时,在上下游过渡区内设置移动式标志车或配备交通管制人员,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当作业完成后,应顺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撒铺作业而设置的有关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锥形交通路标布设间距宜为10~20 m,与路中心线平行,距离作业区边缘20~30 cm。

通过上述对于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施工机械进行分析与统计,采用表格形式对整个路面的各个机械使用情况、施工检查状况进行规律性、统计性的分析,是为研究封层施工装备的运用做出准备,同时也为装备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3 结语

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对防水层强度的增高、抗温性的提高都具有很强的改善能力,对减轻路面基层受到的冲刷破坏和沥青面层的破坏都具备很实际的作用。因此对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工艺进行要求,一方面能够使施工工艺不断简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对施工装备的运用可以节约施工材料,达到降低工程造价、使性价比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清楚地了解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施工工艺,才能保证沥青和碎石在最短时间能完成结合,确保路面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而通过对装备运用的研究,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沥青和石料有足够的结合,从而确保路面具有严密的防水密度,总之只有通过更深入地研究、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才能使沥青碎石封层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子渝,王欣.同步碎石封层车控制系统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7):7-9.

[2] 陈新轩.轮胎压路机压实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机理和作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47-48.

[3] 李昶,张玉宏,张建.冲击压实与MHB类设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效果的对比[J].公路交通科技,2004(11):17-19.

[4] 张新荣,焦生杰.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及设备[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11):1-4.

[5] 孟飞虎,朱自立.纤维碎石封层技术在道路预养护中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14(3):50-51,72.

[6] 杨智.碎石封层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2011(4):176-177.

[7] 杨艳芳,冯德周.试析公路同步碎石封层技术[J].江西建材, 2014(1):152.

[8] 刘熹,刘迎春,邵珠枫.同步碎石封层车料门控制系统的改进[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4(2):153.

封装工艺论文篇8

关键词:书籍装帧;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开本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6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图书业也像其他一些领域一样呈产业式发展。在图书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竞争同样越来越激烈。当图书多得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多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设计独特的书籍封面所吸引,为了让读者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激发读者购买的欲望,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设计师越来越重视书籍装帧的包装艺术,单调的机械性设计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的运用,即广泛地运用色彩、线条、插图以及文字等对书籍的封面进行立体的设计。本文将从书籍的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开本设计、新材料的应用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对书籍的装帧进行包装设计,并提出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的要求。

一、书籍装帧的包装设计

(一)书籍的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的封面是读者了解书籍大致内容的“窗口”。因此,书籍的封面设计所要表现的意境要和书籍的内容一致,向读者传递出书籍的内涵。比如,在对书法题材的书籍封面进行设计时,就应该以碑帖或者古画作为基底,而不应该用现代明亮的色彩进行过多的渲染;在对数学教材进行封面设计时,可以采用几何图形、数字等形式,但是却不能用到文言文、外语、音符等。

书籍的封面设计不是色彩、文字、图画等素材的简单拼凑,相反,书籍的封面设计一定要美观,能让读者产生美的心里感受。首先是让人们产生新奇感,使封面具备强烈的视觉吸引力,把读者的眼神吸引过来,让书籍的封面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进而激发读者的购买欲。其次,要使封面设计具备特色感,即要通过封面设计,突出书籍的特色,从而把书籍最真实的内涵更好地推销给读者。最后,书籍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属性感,所谓属性感是年龄、性别、文化等在不同的受众中产生的共鸣感,比如,在进行儿童读物的设计时,就应该根据儿童的爱好等选择可爱的、卡通的设计风格,这样才能使儿童产生愉悦感。

在书籍封面设计的书名字体设计的选择上,则应该根据书籍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字体,一般有印刷体、美术体和书法体。印刷体比较呆板,就题材而言,较适用于政治类、经济类、理论类书籍的封面设计;而美术体和书法体则相对突出个性,且变化丰富,因此较适用于小说、儿童读物、非理论性的、不是那么严谨的书籍的封面设计。

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不仅要用到文字,图片的应用也很广泛,书籍封面的图片以其明了、直观、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成为许多设计师设计封面的重要题材。由于图片相较于空洞的文字而言,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过程中,图片的运用至关重要,关乎书籍封面设计的直接效果。因此,在选择图片时,一定要和书籍的属性相一致,例如,一些时尚杂志,通常用时装模特或者当红影星或者歌星的图片作为封面;而科普读物则应该选择与科技有关的图片作为设计的封面。

(二)书籍的版面设计

书籍的版面设计是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定理,对书籍版面的文字、图像等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编排,并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书籍的版面设计是对构成书本各要素的创造性组合,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排版,增强书籍的整体视觉效果,增进读者的情感体验。在书籍的版面设计中,可以理解为点、线、面三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和编排。质优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如字体的大小、粗细,文字与图画的合理搭配等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在书籍装帧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版面的设计,综合运用点、线、面,注重版面之间的紧密衔接,强调内容的连贯性,做到有起有伏、有黑有白、有轻有重,做到灵活而不松散、严谨而不呆板,以期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三)书籍的开本设计

不同类型的书籍采用不同的开本,常见的有32开、16开、20开,不同的大小开本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一般而言,在对图表较多、篇幅较大的名著或者期刊等书籍进行开本设计时,通常采用12开以上的开本。16开和32开的开本则使用得比较普遍,像文学书籍和教材等都使用16开或者32开的开本。工具书诸如现代汉语词典一般使用16开的,小词典等工具书则较为常用64开的开本。

另外,从装帧形态来看,通常分为普通型的和精美型的。前者侧重于书籍的阅读性,其开本、纸张和装帧都比较普通,大多数书籍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后者除了阅读性外,还注重书籍的收藏和欣赏价值,其开本比较独特,纸张和印装也比较讲究,并且做工精美,从外观上来看,不亚于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一般作为藏书收藏和鉴赏。

因此,在对书籍的开本进行装帧设计时,要根据书籍的特点,结合阅读对象的文化层次以及年龄层次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开本设计。

(四)新材料的应用

不同的材料带来不同的装帧风格,牛皮纸显得厚重,而普通白纸则显得简约。书籍装帧的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重视采用新材料,利用不同的材质,装帧出不同的风格。纸质材质由于容易破损的特点,单纯的纸质封皮已经逐渐退出精装书的舞台,为了增加书籍封皮的耐磨性,现在较为普遍的做法是运用在纸质封皮上加覆塑料薄膜的方法来增强书籍封皮的耐磨性。在一些装帧精美的书籍材质应用方面,甚至应用了塑料乃至木材及合金。

二、书籍装帧设计的要求

(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人们对书籍的第一感觉首先是通过书籍的外观传递的。因此,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应该突出审美性。书籍的包装应该能够给读者美的心理感受,并且通过书籍的外部包装向读者传递出书籍要表达的基本信息。其次,书籍的外部包装还应该抵制低俗的、消极的设计,而应该给读者健康的、阳光的、向上的力量牵引。另外,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不应过分包装而忽略书籍的实用性,因为书籍首先是用来阅读的,所以,在对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时,应该自觉抵制奢华的包装。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要实现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突出审美性,重视实用性。

(二)书卷气与工艺美的和谐

书卷气的概念较为模糊,是一种可以意会而却很难言传的感觉。说人身上有书卷气大概可以理解为此人深受书籍浸透,身上带着一种书生特有的气质。而将书卷气用到书籍的装帧设计中,则是要达到美学中意蕴的境界,使人产生开卷有益的感觉,进而激发起阅读书籍的强烈心理。与书卷气相得益彰的是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要处处体现出工艺美,不论是封面还是版面,抑或是印制或者装订,都要体现出良好的工艺设计,只有工艺美观,才能烘托书卷气,使书卷气发挥到极致。良好的书籍装帧设计,必是书卷气与工艺美的完美结合,也必能处处体现书卷气的脱俗与工艺美的精湛。

(三)再现性与形象美的结合

在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中,尤其是在书籍的外部包装设计中,多采用直观再现手法,通过直观再现的方法,可以更快地向读者传递出书籍要表达的内容。例如在《柳公权楷书教程》的封面上,直接截取了《神策塔碑》的碑帖作为封面的一部分。另外,书籍装帧的再现性特征离不开形象美,选择再现性的素材是否能够体现书籍装帧的美感,形象的美感至关重要,要求所挑选的素材要具有形象美,只有实现再现性与形象美的完美结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书籍装帧。

三、结语

书籍装帧是对书籍封面、版面等艺术设计的综合工程,因此需要设计者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实现书籍装帧中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达成书卷气与工艺美的和谐以及再现性与形象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军平.影响书籍装帧设计品质与格调之因素探析[J].大众文艺,2010,(19).

[2]张英.解读书籍装帧设计中视觉功能的体现[J].编辑之友,2011,(7).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