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51:20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收入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对收入进行分类管理,积极获取社会捐赠,努力扩大自创收入。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非营利组织收入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为了加强对收入的管理,有必要对收入进行分类,从而根据不同类别收入的特点加强其管理。非营利组织收入可进行如下几种分类:

(一)货币性收入与非货币性收入

对于企业而言,收入通常表现为货币性收入,最终以货币或广义的现金收取。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情况则不相同,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的资财,相当部分是非货币性资产,如设备。为了管理上规划现金收支的需要,可将非营利组织收入区分为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

(二)自创收入与非自创收入

非营利组织收入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创收入和非自创收入。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对于自创收入,非营利组织按照法定或约定的价格或收费标准取得,主要用于补偿业务支出。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对于这类收入,非营利组织需要依法定程序申请或者采取措施争取。

(三)限定性收入与非限定性收入

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资财提供者的规定要求不同可以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例如,接受一笔捐款,若捐款人未予规定其使用方向或者期限,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则属于非限定性收入;如果捐款人规定这笔捐款本身的用途或期限,则列为限定性收入;进而如果捐款人还规定由于运用这笔捐款所产生的收入的用途,则这种配生的收入也属于限定性收入。对于限定性收入,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捐款人规定的用途使用。

二、获取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捐赠,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一)寻找企业合作伙伴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而企业则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它将被视为“优良公民”,而非仅是赚钱机器。

企业优良公民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的理念,是企业内在的利益追求与外在的社会要求相结合的结果,目前正在成为企业文化特别是大公司文化必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社会认为企业的责任仅是增加股东的利益。而在今天,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实践经验证明,企业的社会公益成绩,完全可以帮助企业的营运取得更佳的成效,鼓励公司的员工更投入他们的工作,使优质的人才不致流失,增加公司的收益,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道义责任已不再是企业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唯一的、最重要的理由。代替它是一个更现实的看法,即企业公民理念。为使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多的收入,使企业从捐赠中获得更好的投资效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认同和更好的形象,非营利组织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赠定出一个统一的而且往往与企业的营业需要有关的主题,并且尤为注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使企业能作出一个长期的支持承诺。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形式,可以是捐献资金、产品、公司的专门技术和智识、也可以是公司员工的义务服务。由于非营利组织与公司成为伙伴,为社区及公司的将来进行投资,不仅可能更有效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改善营业的环境,而且往往使得非营利机构的运作更有效益,公司所在的社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面向社会公众募捐

面向社会公众募捐是非营利组织获取社会捐赠的重要途径。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募捐时,应当为捐赠者提供足够的、至少能使其用来进行抉择的真实准确和没有故意误导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提供,可以根据公布信息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决定公布信息的多少。比如,通过电视广告信息时,其信息量可少一些;而通过电子邮件信息,信息量应该多一些。

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信度非重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希望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募捐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比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就采取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系列化募捐方式:万人上街募捐、慈善长跑、慈善义赛、慈善义拍、慈善义卖、慈善一日捐等等。

三、扩大自创收入

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经营收入,其资金应全部来自于外部援助,民间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是社会观念对非营利组织的误解。美国萨拉蒙(Salamon)教授主持的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非营利部门主要是由私人慈善支持的。国外实践表明,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然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中,自创收入的比重还相当低。扩大自创收入,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

(一)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它主要是顾客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对其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收取一定的费用所形成的收入,如学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医院向病人收取医疗费和药费。除了慈善型非营利组织,公众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同样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比如,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是免费对读者开放的,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为读者服务,每年向读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完全是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应当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二)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其实现社会使命的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为了筹款支持其非营利活动,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活跃的经济活动。对许多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而言,从事经济活动的获利,是一极重要的资金来源。

非营利组织从事合法的经营来支持其非营利性的活动,需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利润或收入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二是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其非营利宗旨。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收入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对收入进行分类管理,积极获取社会捐赠,努力扩大自创收入。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非营利组织收入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为了加强对收入的管理,有必要对收入进行分类,从而根据不同类别收入的特点加强其管理。非营利组织收入可进行如下几种分类:

(一)货币性收入与非货币性收入

对于企业而言,收入通常表现为货币性收入,最终以货币或广义的现金收取。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情况则不相同,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的资财,相当部分是非货币性资产,如设备。为了管理上规划现金收支的需要,可将非营利组织收入区分为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

(二)自创收入与非自创收入

非营利组织收入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创收入和非自创收入。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对于自创收入,非营利组织按照法定或约定的价格或收费标准取得,主要用于补偿业务支出。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对于这类收入,非营利组织需要依法定程序申请或者采取措施争取。

(三)限定性收入与非限定性收入

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资财提供者的规定要求不同可以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例如,接受一笔捐款,若捐款人未予规定其使用方向或者期限,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则属于非限定性收入;如果捐款人规定这笔捐款本身的用途或期限,则列为限定性收入;进而如果捐款人还规定由于运用这笔捐款所产生的收入的用途,则这种配生的收入也属于限定性收入。对于限定性收入,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捐款人规定的用途使用。

二、获取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捐赠,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一)寻找企业合作伙伴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而企业则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它将被视为“优良公民”,而非仅是赚钱机器。

企业优良公民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的理念,是企业内在的利益追求与外在的社会要求相结合的结果,目前正在成为企业文化特别是大公司文化必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社会认为企业的责任仅是增加股东的利益。而在今天,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实践经验证明,企业的社会公益成绩,完全可以帮助企业的营运取得更佳的成效,鼓励公司的员工更投入他们的工作,使优质的人才不致流失,增加公司的收益,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道义责任已不再是企业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唯一的、最重要的理由。代替它是一个更现实的看法,即企业公民理念。为使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多的收入,使企业从捐赠中获得更好的投资效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认同和更好的形象,非营利组织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赠定出一个统一的而且往往与企业的营业需要有关的主题,并且尤为注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使企业能作出一个长期的支持承诺。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形式,可以是捐献资金、产品、公司的专门技术和智识、也可以是公司员工的义务服务。由于非营利组织与公司成为伙伴,为社区及公司的将来进行投资,不仅可能更有效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改善营业的环境,而且往往使得非营利机构的运作更有效益,公司所在的社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面向社会公众募捐

面向社会公众募捐是非营利组织获取社会捐赠的重要途径。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募捐时,应当为捐赠者提供足够的、至少能使其用来进行抉择的真实准确和没有故意误导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提供,可以根据公布信息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决定公布信息的多少。比如,通过电视广告信息时,其信息量可少一些;而通过电子邮件信息,信息量应该多一些。

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信度非重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希望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募捐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比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就采取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系列化募捐方式:万人上街募捐、慈善长跑、慈善义赛、慈善义拍、慈善义卖、慈善一日捐等等。

三、扩大自创收入

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经营收入,其资金应全部来自于外部援助,民间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是社会观念对非营利组织的误解。美国萨拉蒙(Salamon)教授主持的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非营利部门主要是由私人慈善支持的。国外实践表明,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然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中,自创收入的比重还相当低。扩大自创收入,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

(一)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它主要是顾客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对其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收取一定的费用所形成的收入,如学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医院向病人收取医疗费和药费。除了慈善型非营利组织,公众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同样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比如,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是免费对读者开放的,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为读者服务,每年向读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完全是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应当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二)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其实现社会使命的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为了筹款支持其非营利活动,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活跃的经济活动。对许多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而言,从事经济活动的获利,是一极重要的资金来源。

非营利组织从事合法的经营来支持其非营利性的活动,需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利润或收入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二是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其非营利宗旨。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3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非营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以确定,不同的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对比,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以进行考核评价。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就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研究说明,内容如下: 谈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 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客观评价工作绩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最大效用,使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发展、壮大,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一、重视员工的参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发展。如:通过绩效工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评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让员工感到公平,对员工产生吸引力等等;通过帮助员工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以及对其进行培训等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通过目标设定来激励员工。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绩效管理要重视员工的参与,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施计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到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这种参与式管理方式满足了员工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非营利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代激励理论认为,只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如适度的目标设定、良好的工作氛围、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才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层次和素质相对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绩效优先的公平分配体系、科学合理的岗位设计和系统有效的员工行为规范,使员工长期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力 非营利组织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信息资源,提高其运行效率。合理构建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非营利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有助于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应变能力;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数据库,提高非营利组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实现非营利组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建立Intranet,达到非营利组织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进一步整合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源和服务要素,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建立Extranet,使非营利组织与合作伙伴、顾客或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接通Internet,获得与非营利组织有关的信息,充实信息资源。 非营利组织对所获得的信息可进行全面、系统的行业分析,以明确合作的潜力和障碍,便于预测哪些计划将面临资金困难。在财政紧缩时期,非营利组织之间不得不就捐款和财政拨款展开竞争。如果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能够确定其竞争对手,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影响非营利组织行为的各种力量,从而使非营利组织受益。 三、完善预算编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非营利组织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够反映其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通过预算的形式将既定战略加以固化与量化。在编制预算前,非营利组织还要考虑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把非营利组织的整体战略与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相联系,确定员工个人的行为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这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分解到部门,然后到一个团队,最后具体到个人,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541004)

摘 要:文章从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设置的意义出发,以广西G市X高校为例,针对社会工作专业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管理;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16-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谢敏(1982—),女,湖南岳阳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人文学院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0C089)

一、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意义

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重要就业领域之一。2010—2014年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非营利组织就业比例达到53%。在这一背景下,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领域与就业技能培育需要,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加强该课程教学管理研究,便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非营利组织以非营利为宗旨,但不论组织的宗旨是什么,管理是所有组织的首要功能,而不仅仅是利润的附庸,所有组织都需要管理。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管理,而且还需要实现优质的管理。首先,非营利组织主要经费来源于社会捐赠,优质管理之下的非营利组织能通过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宗旨与使命,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获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和社会赞誉,从而使组织行为与组织形象更加符合社会期望,为组织获取可持续发展资源。其次,非营利组织大量使用志愿者劳动,优质的管理能使非营利组织吸引到更多数量、更高素质的志愿者,为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1]。最后,在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组织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营利组织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都需要经过组织管理的改变和提升。而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行职业化管理:培育专门的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在大学生本科教育阶段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课程,便是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为G市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总学时40课时。在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授课教师主要以理论讲授方法为主,针对非营利组织定义与分类、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非营利组织筹款管理八个方面展开理论教学[2]。同时,针对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搜寻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因教师自身无任何非营利组织实践经验,在课堂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不够深入的弊端,无法深入浅出地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且因教师所选案例与受教育者生活背景和社会认知差距过大,导致受教育者对案例内容理解有限,无法产生强烈共鸣、激发思考,出现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无法实现预定教学效果的情形。

学生良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不仅需要为其提供优质的课堂知识传授,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更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技巧。而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并未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教学者受自身实践能力水平限制亦无法予以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指导,致使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有效培养,从而呼唤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新的符合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2012年5月,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注册成立了G市第一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投身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之一——民办非企业管理实践,并在民办非企业管理过程中,积极与非营利组织另外两种类型——基金会与社会团体互动,全面了解、掌握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积累管理案例与经验,实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予学生生动的专业知识讲解,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协助教师开展部分管理工作,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形成实践——教学——实践这一循环体系,实现师生专业共同成长。

(一)重新厘定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人才”为“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和具备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注重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取并积累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能力,能更好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使用教师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作为案例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讲解,使案例“有血有肉,接地气、有人气”。教师自身实践所形成的案例不仅使课堂讲述更加生动深刻、深入浅出,同时本土案例的应用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讲授法之外,布置课外作业,同步使用实践教学法。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利用教师所创办非营利组织为平台开展实践,交流、讨论实践心得,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改革后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主题在沿袭旧有模式八个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对全部主题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在明确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之外,制定课外作业实践内容,根据课程教学改革内容表(见表1)开展教学工作。

(四)变革考核方式

根据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考核方式亦随之发生变更,考核方式围绕课程目标而制定,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考核方式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更改为考核,从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各占课程总分值的50%,在此基础上,课堂表现细分为课堂出勤率、课堂听课投入程度与课堂讨论参与情况,课堂出勤率占课程总分值的15%,课堂听课投入程度占课程总分值的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占课程总分值的15%,综合多方面表现和成就确定最终成绩。

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2013—2014年,X高校在两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在课外作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设计与工作策划方案共被B机构采纳三项,同时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得分相较于2012年评价得分平均增加了11.34分。从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成果实际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三个方面证实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和必要性。

实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丰富受教育者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发掘、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增强其实践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基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教育,能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良好满足社会变化和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此外,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互相依托、互相促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背景下开展,既依托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突破,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两类主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自身发展 政府 市民社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和社会管理结构多元化的变迁,非营利组织也在这种背景之下逐渐发展壮大。非营利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弥补了国家能力的不足,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民主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实现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和谐共生。非营利组织作为多元化氛围中的管理主体之一,其角色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自律体系不完善,社会公信力低等。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在自身建设上存在机构管理不合理、高端管理人才缺乏、承接社会公益服务能力低等问题;在外部环境上则存在政策法律不完善、社会认同低、资金短缺等问题。这些均成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很多,角度也不尽相同。但一般从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的角度以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从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的角度展开研究

它关注的是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内部治理、资金筹集以及非营利组织长远发展的路径选择等应用层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色彩。

1.公信力问题

里贾纳·E·赫茨琳杰在其《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信任可以恢复吗》一文中指出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通过有力的论证,她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责任制(accountability)。她认为,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缺少商业领域的强制性责任机制,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加以监督,使其提高效率和效益,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赫茨琳杰借鉴证券交易委员会管理证券交易成功的经验,勾勒出“披露——分析————惩罚”(DADS)的解决方案,用以恢复公众的信任。

2.组织内部治理问题

对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学者比较关注理事会的角色和职责。巴巴拉·E·泰勒、理查德·P·蔡特和托马斯·P·霍兰在《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新职责》一文中指出,理事会在旧的职责统治世界里只是整个网络中制定政策的一方,管理者是实施政策的一方。 这并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因此,组织应担负起新的职责:不仅要制定政策,更要协同管理人员实施政策;要突破僵化的职能结构,使结构更具灵活性和更好的应变能力;理事会应力图解决问题而非走形式。

3.资金筹集问题

克里斯提那·W·莱茨提出可以向风险投资学家借鉴经验。各基金会可以考虑将仅仅局限于非营利组织项目的投资扩大到公益机构本身的需求上。基金会要资助非营利组织,确保工资、租金和购买急需电脑等方面的支出,它们就必须准备直接参与公益机构的工作,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借鉴风险投资公司的经验,除了投入资金,还可以进行严密的监管,关注资金流向,提供管理支持。在建立合作关系及监督方面,非营利组织要扮演积极角色。

4.非营利组织长远发展的路径问题

J·格雷戈里·迪斯提出“非营利组织商业化运营”。在非营利组织运营过程中,成本逐渐增加,捐赠和资助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进入社会服务领域,这都使得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因而非营利组织转向商业领域寻求新的发展。但这其中风险很大,故非营利组织首先需要鉴别哪些是潜在的收入来源。商业化项目不一定要有利可图才有价值,有些项目虽然利润不高,但可以减少对捐款的依赖,提供更可靠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及服务机遇,改善组织经验质量与服务效率和效益。

(二)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它关注的是非营利组织的形成、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以及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市场的关系等理论层面的问题。

1.非营利组织形成的理论研究

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运用经济学原理指出政府和市场都存在失灵的现象,即后来被称为第一种政府失灵和第一种市场失灵的理论。政府在从事竞争性的私人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很多失灵,而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存在失灵,这种局限性恰恰为非营利组织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1980年,美国亨利·汉斯曼提出“契约失灵论”,此理论主要用以区分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在现实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对厂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能够完全了解,而且无法避免生产者坑骗消费者的行为,因此,存在“契约失灵”的现象。营利组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契约失灵”现象,而非营利组织中,其剩余的资源不是用于组织成员,而是用于组织自身的发展。因此,在相同的情况下,非营利组织的欺诈就会比营利组织少得多。

美国社会学家莱斯特·萨拉蒙说“20世纪一场浩浩荡荡的社团组织运动开始了”, 这便是非营利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在继经济领域提出政府失灵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莱斯特·萨拉蒙根据其在遍布全球的几十个国家所做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志愿失灵理论”,又叫第三方政府理论。此理论立足于市民社会,认为在社会治理体系中除了存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现象外,还存在着志愿失灵现象,即非营利组织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其缺陷可以由政府来弥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相互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2.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对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有西方学者将其归纳为三种:合作、对抗与制衡。就当前状况而言,在西方市民社会与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良好的前提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同时有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制衡关系,以保护民众利益。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更多的是依存关系,非营利组织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在特殊时期形成的一些组织或者少数邪教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则是对抗的。

3.非营利组织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布坎南认为按照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逻辑,公共服务首先应当由市场来提供,在市场无法提供或者市场提供缺乏效率的地方,再考虑由政府的公共组织来提供。

二、国内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由于内外环境的不同,我国非营利组织从产生到发展与西方均有所不同。西方非营利组织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获得了政府的认可与法律的保护,在组织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除一部分是建国前后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在20世纪中后期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产生的。是政府带头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新建立的非营利组织由于注册门槛较高,处于看似合法(在活动)实则非法(未登记注册)或是说看似非法实则合法的尴尬状况中。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专门研究,西方较多且比较全面,而我国则自20世纪末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发面、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的构建以及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这三个方面。

(一)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方面的研究

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路径等方面。王名等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我国草根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陶传进研究了社会公益供给的路径,提出了纯公益人的假设;刘俊研究了民间组织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条件,对民间组织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了划分。

(二)非营利组织与市民社会的构建的研究

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性组织是构建市民社会的核心,从这个角度出发讨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以及非营利组织对构建市民社会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代表性的是俞可平的研究。他认为,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是公民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相对独立性和自愿性,另外也具有正当性和非宗教性; 另外,王名、贾西津、陶传进等人基于清华NGO研究所所做的众多研究也传递出非营利组织在市民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这一信息。所有这些研究说明非营利性组织与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问题研究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中,对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一般倾向于合作关系,而不像西方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中提出的“对抗、合作、制衡”三种关系模式。我国学者就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是何种合作关系、如何合作、在哪方面合作、合作的背景、合作的特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华等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定义为一种伙伴关系;陈晓济等在公共行政合作模式下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进行了研究;俞可平运用“治理理论”分析得出,政府不是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有非政府的治理机制,社会管理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一个互动过程,它们共同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责;费梅萍、王名等学者注重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问题;康晓光则通过研究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的“管民二重性”特征,当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紧密,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政府之外的公共物品提供者”而出现,以弥补政府产出不足,提供私有物品的替代物。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绩效管理;绩效测评指标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41-04

一、引言

自非营利组织产生至今,其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一直受到学者和社会公众责难,而且随着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助日益减少,非营利组织间对捐赠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获取并高效利用稀缺且分散的慈善资源?如何实现组织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绩效一方面直接反映其使命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另一方面则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并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各相关资源的获取,从而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良好治理以及政府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支持都离不开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认知。

二、非营利组织及其绩效测评

(一)非营利组织的涵义

目前国内学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王名,2002);第二种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指严格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即官方概念里的“民间组织”,包括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组织(齐丙文,2002);第三种中间的定义指在广义的外延上去掉国有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本文研究主体界定为狭义的非营利组织。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并规定其特征为: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贾西津(2002)提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基本特征为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本文综合分析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具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本文研究内容针对狭义非营利组织并基于上述基本特征展开。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

关于“绩效”的定义在许多研究文献中,绩效被视为无需界定的或已经约定俗成的前提或常识不予讨论,徐双敏(2003)认为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result)的总和。综观目前有关绩效含义的论述,主要有结果绩效论、行为绩效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本文分析认为,绩效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结果、行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并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员工个体绩效等。

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将私营部门中的管理技术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特征结合,设计一套先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价。非营利组织不需要像企业直接应对市场竞争,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和评价组织绩效,但相比而言,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比营利组织更为复杂。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一)影响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主要因素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战略影响其组织绩效。彼得・圣吉(1999)认为,使命决定一个组织的方向,它告诉组织成员何以会在一起工作,以及如何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不具有使命,组织便会缺乏建立的基础,组织成员也不理解为什么某些意图和结果比其他的更重要。法兰西斯・赫雪班(1998)认为,万事以使命为起始,万事皆源于使命。本文采用使命的定义为:使命指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如何使组织得以存在的基本行为规范及指导原则。非营利组织基于其使命决定组织运作战略和目标,而目标引导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管理过程及管理行为,进而影响其组织绩效。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从环境输入资源,把资源转换为产出物,一部分产出物为系统自身所消耗,其余部分则输出到环境中,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本文认为,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也可以看作包含资源输入、转化及结果输出三个环节的一个系统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离不开对该过程中每个环节主要内容及其表现的分析。

采用利益相关者模式对企业组织绩效进行评价已在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陈维政等,2002),但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领域,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非营利组织绩效还较少见。Theodore H.Poister(2003)认为,在非营利部门,董事会成员、管理者和员工、志愿者、消费者和病人、债券发行组织等利益相关者都与是否有效使用绩效测量以便改进组织的管理、决策、绩效和问责性等有着利益相关。本文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测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的主体应是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捐款人(资助人)、政府、顾客、高层管理者、员工、志愿者、运作机构、受益人、其他社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者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输入、转换和结果输出,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必须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期望、态度及其行为。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博尔曼的两因素论认为绩效评估应包括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其中任务绩效指与被考核人员的职责、任务的工作结果相联系,从工作数量、质量和时效等方面评价,结合工作产出确定衡量标准;周边绩效指对达成职责、任务,以及对组织运行有影响的支持工作因素,涉及对工作态度、工作风格、组织协作、人员与团队管理等方面,用典型行为来描述。邓国胜(2001)构建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块: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陈俊龙等(2003)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应包括使命达成度与社会接受度、效率或运作有效度、投入程度、满意度、配置平衡度和角色转换度等。唐跃军等(2005)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内容进行权重设计,主要包括基本状况、组织治理、公共责任、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筹资活动等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刘宇萱

(2005)提出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内容包括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质量,非营利组织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数量,公益性、信誉、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评估主体等方面。本文结合前述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主要影响因素,以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为主体框架,基于组织使命与战略分析,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影响,提出其绩效测评基本内容框架如上图所示。

四、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来自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是对绩效构成中重点运营活动的衡量。因此,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的提炼首先基于KPI绩效管理思想。

1992年,罗波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研究提出绩效管理的平衡记分卡(BManced Scorecard,BSC)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以财务为核心的计量评价体系,将战略与绩效指标有机结合,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本文基于非营利组织资源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过程,以KPI绩效管理思想为基础,融合BSC绩效管理思想,将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为三个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使命与战略相关绩效测评指标、非营利组织运作管理相关绩效测评指标(包括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和非营利组织服务效果相关绩效测评指标(如上表所示)。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内部治理 外部环境

论文摘要: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治理缺失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文章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内部治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非营利组织目前所处的困境,发现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各类非营利组织在解决易发多发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方面大有作为,本文列举3个案例窥斑知豹地说明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众对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有420多万人参与,提出9个方面27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2002年,重庆市决定在主城区建3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市民反映强烈。重庆市绿色环保联合会组织市民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停建以牺牲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为代价的工程。2003年底,重庆市政府采纳了建议,停建该工程。

二、治理缺失严重阻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可以看见不胜枚举的非营利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工程中贡献的案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日益重要,也越发深入人心。虽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但仍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有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导致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缺失。加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许多诸如管理不善、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资源约束等问题,致使内部治理环节也问题重重。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缺失导致该行业内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公益异化等违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公信力不足,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受阻,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的事件;云南“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事件等等。

无独有偶,国外非营利组织因治理缺失导致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受损的事件同样高发,说明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剖析

2.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无论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还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都揭示出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要重于企业董事会,清晰地界定理事会角色与责任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首要课题。马迎贤(2005)以资源依赖视角为解释框架,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边界跨越职能,分析了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贡献和局限性,并且简要讨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现状和发展。刘宏鹏(2006)通过中美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在承担角色和责任方面要全面领先于中国;就中国而言,基金会理事会在某些方面优于社会团体。

3.非营利组织的失信及其治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生命(李虹,2003)。蔡宁和张彬(2004)从交易协调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理论出发,讨论了不同协调机制下的协调失灵问题,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交易特征多样化的特点,存在着市场失灵、互惠失灵和公共失灵的情况。非营利界的失灵正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少数官员腐败的侵染使非营利部门失灵。为此,应该从立法、信息管理、道德机制入手进行治理(陈晓春和赵晋湘,2003)。

当前,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是其组织内部自律机制缺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自身性质定位不明确,有不当营利行为,公共责任缺失等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不佳(刘晓佳,2003;曹现强和侯春飞,2004;仲伟周等,2004;庞娜,2005)。常瑜(2006)从产权模糊、信息不对称、道德失控、组织规范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并从完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以及评估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思路。

曾维和(2004)提出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统一的综合监督模型,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 "

四、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环境

2.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关系。刘太刚(2005)通过对事业单位在非营利组织群落中的地位分析,以及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共识和分歧的考察,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李培林、徐崇温和李林,2006)。与李培林等持有不同的意见,吴东民和王孝贡(2005)从对改革的理论准备、宏观环境、事业单位的复杂性、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失灵”以及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不对称等方面的分析看,认为我国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化这一目标模式并不是当前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最佳选择。

3.与政府的关系界定。陈晓春等(2004)基于共生的理念,探讨了非营利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个人建立良性互动、共赢的关系。成志刚和周巍(2005)指出,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是指非营利组织试图影响政府政策过程的活动。扶松茂(2005)系统研究了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开放与和谐的关系。任慧颖(2005)以中国青基会为研究个案,考察了中国现实中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进而透视出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所形成的权威关系。

五、结论与评价

由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营利组织不同,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受利他和利己这对矛盾的制约,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带来非营利组织的低运营效率。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备受责难,构建一个适宜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早期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更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的。后来,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是涉及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内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忽视令人吃惊,或许是由于主体的利他精神和利己主义在不同的非营利组织需要达到不同程度的均衡所导致的问题复杂性引起。

近20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发展非营利组织,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近几年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尽管如此,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仍显滞后:数量偏少、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引起的。如何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框架,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已经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迫切课题。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A070400008):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机制与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2.蔡宁,胡杨成,张彬.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获取竞争优势的机理[J].科学学研究,2006(3)

3.陈金罗等.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陈晓春,陈玉娥.非营利组织民营化研究[J].云梦学刊,2005(6)

5.陈晓春,胡扬名.非营利组织中的人本管理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5(6)

6.陈晓春,赵晋湘.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

7.陈岳堂,颜克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8.董文琪.合作营销: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实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7)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非营利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79-02

在现今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不同于过去的竞争,逐步走向软实力和理念创新的竞争,而竞争中的重头戏落在了人才身上,因此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史无前例的挑战,非营利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而且必须以最好的方式来管理,因为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1]。非营利组织过去的僵化被动的激励手段和过分轻视物质激励以及缺乏与时俱进的激励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的状况。

虽然非营利组织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尝试做出了一些理论探索,但企图将企业的创新性理念和先进的方法以及经实践检验有效的经验运用于非营利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工作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因为缺乏创新性的且行之有效的激励,致使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难以发挥工作积极性,也就使工作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2]。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中,部分人员工作热忱减退,从事工作时,对树立组织形象毫不上心。面对服务对象,也是冷言冷语等。这种情况对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效能与树立组织良好的外部形象都已经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依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非营利组织只有关注组织人员的多方面需求,清晰认识非营利组织的成员较之企业的员工需求的特殊性,才能寻找到合适的激励方式。

目前国内,虽然非营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事业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在政府和市场失灵部分做出了填补。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非营利组织处于无法吸引到专业人才的尴尬境地,而众所周知发展非营利组织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因此只能通过构建适合组织的激励机制,才能使非营利组织吸纳优秀的人力资源。

一、传统非营利组织激励的困境

1.僵化、被动的激励手段

过去非营利组织的激励形式仅仅只能暂时激励组织人员,这些方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也不能使人员自我内在激励,不利于他们自觉主动承担起组织责任,这种“上令下行”的手段同企业中丰富多样的激励手段形成了天然对比。

2.轻视物质激励方式

一直以来,非营利组织内部对其工作人员总是采取口号式的精神激励,很少能为他们提供同企业一样的物质激励,甚至盲目排斥一些合理的物质激励方式的。假设如果非营利组织提供给工作人员的报酬已经明显低于同类岗位时,这些工作人员或许就会通过违法行为获取额外收入。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树立组织形象和社会信任度的难度。

3.缺乏与时俱进的激励理念

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对非营利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采取激励,才能使非营利组织获取到期望的激励结果。然而,部分非营利组织总是推迟奖惩,使应有的激励无法获得,长此以往,人员逐步丧失工作的热情[2]。以前存在激励过程繁琐、办事拖拉、奖惩迟缓的缺陷,对应受到奖惩的行为不及时处理,因而造成激励效度短暂或根本不能发挥其作用情况时常发生。

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难点

1.基本需求未得到充足的保障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只有作为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能有工作的动力。在非营利组织中的从业人员,他们仅有有限的职业发展机会,并且一般薪酬较低。除此之外,又缺乏其他形式的内部经济补偿,这样组织中人员没有办法享受到充足的保障,因此,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员就会在工作中出现工作倦怠、工作态度淡漠,甚至离职问题。

2.自我实现需求难以满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个人通过实现理想、抱负,从而使自身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具有志愿性特征的非营利组织,强调员工要具备志愿精神去采取利他和亲社会行为。但大部分非营利组织没有提供给组织人员参与组织决策的机会,组织人员仅仅单纯地执行命令,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在工作中自觉性也不高,不善于独立处理事件。马斯洛认为,只有称职的工作才能使从业人员获取到最大的快乐。只有适度参与,才能使组织人员不断被唤起责任感和使命感,

3.组织人员尊重需要未满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包括有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以及被他人尊重。在非营利组织中组织人员也希望自己具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也渴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可以获得社会的承认。但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宣传不够,组织的社会认知度不高,使组织人员并没有获得他所希望的道德社会地位和别人的高度评价。得不到自我尊重需要的满足,逐渐使组织人员产生挫败心理,从而开始灰心失望。在非营利组织中,只有当组织使人员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其对工作充满信心,对服务对象怀揣满腔热情,并从工作中体验到生存的价值。

三、建议

1.关注员工适度需求,完善激励保障相结合的薪酬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经费主要从社会捐赠中获得,因此组织的经费有限。但为了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发展,组织必须想方设法吸引和挽留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此企业需要考虑在制定报酬制度时考虑引入激励,从而构建面向全员的公平合理的薪金体系。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应力图兼顾行业环境以及类似岗位的薪酬状况,促使组织的薪酬与同地区、同行业、同规模的组织比较应处于均衡状态。除此之外,组织应竭尽所能,实施相应福利配套措施(如住房、交通、休假、培训等),站在人员角度,为其考虑他们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2.疏导员工情绪,构建组织文化,培育员工归属感

非营利组织为了要求员工采取亲社会行为,就要致力于为促使员工自我需求的觉醒与满足。因此,采取灵活工作计划、使薪酬方案更加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提供给人员较多的参与组织决策的机会,这样就可以使人员在工作时实现付出与得到的平衡,而不再使用过去的安慰,比方说给予员工口头上的鼓励。与此同时,组织可以借助媒体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宣传,扩大组织的影响力,从而获取社会认同感,帮助组织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目前社会上存在很多负面事件,组织一旦介入就需要帮助员工克服在工作中产生的情绪上的困扰。这些困扰包括不同服务对象所带来的移情反应以及由于介入突发性事件(如地震与水灾)援助所出现的心理紧张包括焦虑、恐慌等。非营利组织人员工作过程中需要安抚解除对象的情绪,因此,组织人员的情绪显得更加重要,会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效果。所以,非营利组织需要且应该确保内部沟通渠道畅通,组织需要为人员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释放压力的场所。只有借助整个组织内部发挥正面的情绪分享和情绪传递,才能对成员工作的态度以及行为的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促使员工自发自愿为组织出力。

3.提倡“以人为本”,实施柔性管理

对每一个组织而言,组织领导的个人素质、能力和管理模式会直接影响人员自身的成长,因此,激励员工时,领导就发挥着决定作用。管理学提出了两种管理模式即“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3]。刚性管理指领导依靠权力和强制命令使员工服从,领导者仅仅凭借自己的认识,采取单独的决策,而下属仅奉命行事。这种领导多采取多惩罚少奖励措施,很少与下属互动,并与下属保持一定心理距离[4]。柔性管理则是一种民主化的管理,领导试图以理服人,以领导自身行为做出要求。组织内部讨论产生组织决策,组织领导只进行统一协调。领导分配任务时尽可能替人员打算,对人员的工作安排体贴入微,使人员有机会参与制定决策,从而培养组织人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将组织的目标逐步演化为自觉的工作行为,这一过程就充分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偏向理论性探讨,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此外,今后研究可以尽可能展开比较性研究,基于我国目前国情建立恰当的激励模式,使非营利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现丰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非营利组织中作为关键且重要一环,需要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不仅要将人才个人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紧密接合,而且还要统一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的战略需求,因此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协调好各种关系。

1.协调好环境和人力资源管理间关系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分为人口和教育环境、文化和科技环境、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国际环境。此外,组织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则属于内部环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制约的各个环境因素一旦变化通常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因素跟着变化。因此,只有积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政策,对各种环境因素间关系有清晰、前瞻性的认识和预测,非营利组织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2.协调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

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对组织的业绩产生影响,大多数学者持认同态度。但怎样发生的这些影响?不同层次相互关联的因素又产生了怎样作用?学者还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应该说仍然是一个‘暗箱’”(滕玉成等,2003)。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使构建全面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变得异常重要,这一模型应该同时具备中介联结和约束条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人们加深对二者关系的理解,而且也会对怎样通过结合深入的定性分析和科学的定量方法将二者联系也会提供帮助。

3.协调好信息管理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关系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管理的现代化,组织也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有重要作用的。组织内部高效存储配置人事信息,以及组织绩效考评都需要这一系统。而这也中将成为下一步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尉俊东,赵文红.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构成、特点与管理——对我国非营利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

[2]郝美娟.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