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微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51:59

微文化论文

微文化论文篇1

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应用,智能终端得到推广,手机上网即时通讯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微信、手机QQ等具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功能融合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客户服务的新型特色应用随之出现,以其立体的应用形式取代了以往简单文字平面化信息服务,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新媒体载体。《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即时通信在中国网民中的使用率达82.8%,用户人数4.45亿。如何利用即时智能通讯的移动化、大众化和随时在线的特点,借助当下手机用户具备固定使用习惯的新载体,搭建对外客户即时服务平台,拓宽优质服务渠道,提升企业品牌认知度。对内搭建企业文化宣贯平台,强化全体员工对国网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为融入,成为强化对内、对外服务双效提升目标的重要途径。

1.客户服务诉求呈多元化,新媒体服务平台亟需建立

随着新媒体应用已成大众化固定使用习惯,新媒体所具备的即时性、互动性、便利性成为客户服务亟需借助的服务特性,以此解决传统客户服务形式存在的延时性、单一性,以其丰富的即时通讯形式,进一步缩减服务成本,形成以电子客服人员为点,用电服务咨询、停电报修、业务投诉为线,手机用电客户为面的以点带面的服务格局,以此加大优质服务的覆盖面,丰富供电服务形式。

2.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渴求度日趋增强,有效宣贯渠道亟需建立

目前,面对公司员工分布广,工作距离、沟通距离远的现状,利用新媒体平台集约化、远程化建立一个有效的、便捷的、统一的沟通宣贯渠道,以此贯穿公司价值理念,融汇企业文化发展动向、工作计划、会议精神,缩短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沟通距离,促进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员工使命感和职业修养、工作能力协同提升。

3.青年队伍渐成主力,宣贯渠道亟待创新开发

目前,80后、90后青年员工渐渐已成为公司建设一线的主力军,如何把握他们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高、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兴事物的群体特点,强化青年员工队伍建设,对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至关重要。

二、多维广度打造员工成长五型指尖化“微时代”平台

建立“微时代”官方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微信公众订阅号、QQ—zone立体架构,融合信息、文化宣贯、交流沟通,打造“学习型”、“组织型”、“信息型”、“榜样型”、“服务型”五型指尖化平台。

1.“指尖课堂”双效提升打造学习型平台

入驻道德模范,在线宣贯企业文化、群众路线教育;入驻技术能手,在线开设“技术讲堂”,解答员工技术难题,促进青年员工职业修养和工作能力双提升。

2.“指尖会议”三化管理打造组织型平台

发挥“微时代”集约化、远程化、高效化管理功能,快捷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即时会议,即时通知。将实践组织效率化,实践行动统一化,实践标准规范化。

3.“指尖报刊”三实特色打造信息型平台

开设“微时代”公共订阅号,实时、实效、实用对外公司企业文化动向、特色工作亮点、QC研究成果、工作计划等消息。搭建公司指向标式平台,明确员工工作思路,强化企业文化灌输。

4.“指尖星榜”典型选树打造榜样型平台

发挥“微时代”新媒体互动性,将“最美青工”、“身边好青年”等典型选树活动纳入微信平台,开展在线评选投票,扩大评选参与度和影响力。形成比学赶超、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5.“指尖门诊”专家客座打造服务型平台

定期健康生活指南、疑难杂症解决办法等信息,邀请专家医师在线客座,定期会诊,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心理、生理健康问题。

三、“三零双效一竟”规范“微时代”服务平台科学管控

发散服务思维,打造“微时代”电子服务平台,形成公司电话服务、上门服务、网络服务三位一体服务格局,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供电服务能力。

1.发挥“三零”优势,打造百姓热衷的服务工具

挑选各专业技术能手,成立“微时代”网络客服团队。根据运营期间出现的利弊,集中组织学习讨论,不断深化“微时代”服务体系建设。定期组织业务人员集中培训,打造“有技术、有素养、有责任”的优秀团队。利用网络优势,实现“零距离、零延时、零差错”“三零”服务优势,将其打造成百姓寻求供电服务习惯性的网络应用。

2.“双效”提升,拓展国网品牌形象提升新渠道

通过打造“微时代”QQ客服、微信客服等集PC网络、手机网络于一体的电子网络客服平台,以专业的解答、热忱的态度形成供电服务良好口碑,提升公司品牌服务形象。借助手机用户占有率高的优势,打造公司官方手机信息媒介,建立“微时代”微信公共订阅号,定期公司便民服务举措、公益活动亮点、安全用电常识、停电信息公告等,增强百姓对国网品牌的认知度,拓宽国网品牌战略发展渠道。

3.开展客服“星级评比”,健全服务团队管理体系

微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微信;文化失衡;文化调合

一、手机微信的特点

微信自其推出,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微信时代。微信就其设计而言,融美学、文学于娱乐之中,兼有其他通讯工具的优势。具体而言,作为成功的新兴媒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创新性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吸收成熟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新媒体的设计理念。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以从手机通讯录与QQ列表中添加好友,这在无形中利用了QQ这一传统聊天工具的资源。另外保留了QQ所拥有的聊天公众平台、漂流瓶等特色功能。在此基础上,微信还利用智能手机的特点开发了便捷的语音消息功能,由于语音的便捷性与其低成本,这一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机的语音通话消费额;微信的另一创新之处便在于其朋友圈公众平台的自由链接功能,这一功能使微信用户可以在网页上迅速搜索到感兴趣的新闻或文章。

1.2前卫性

新兴媒体是时代的产物,随社会大众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更新的速度较快。QQ等较早兴起的通讯工具在满足社会变化与大众需求的过程中不断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自身也得以成熟,这种成熟产生了一系列固定的规范与僵化模式,这些模式在新时代由于其变革成本较高,难以像微信一样的快速革新,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QQ的功能转而朝着办公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1]微信利用其他新媒体“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的困境,迅速而及时地根据社会与大众的需求作出相应变革。

1.3私密性

微信相对于完全匿名的手机通讯软件有一定的公开性;而对于QQ空间等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通讯工具的功能之一是好友之间的交流。微信比其他同类产品更注重“私密性”。“微信最开始时会主动扫描用户的通讯录,这曾经让许多人不满。在更新版本中,微信做出了改变,并在功能介绍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保护您的隐私,微信不会自动扫描和上传您的通讯录。”[2]其他通讯软件对信息私密性的忽视使用户失去了信息时代的安全感,如QQ的空间评论信息就呈现树形扩散态势,好友及好友列表中的联系人均可共享,信息者的隐私权受到严重威胁。

新兴媒介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赢利工具,其赢利性凌驾于其他性质之上。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微信才创造了微信时代。

微信的工具性特点与时代的社会文化需求关系密切,因此透过微信赖以成功的优势,可以发现当今新媒体时代社会文化的特点与大众的价值观念变化。“西方社会特别注重展示个人生活的方面,显示个人的独特之处。而东方人相对含蓄,特别是日本人,很多日本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向所有公众袒露。”[4]。

二、微信时代背后的文化原因

社会现象、大众心理、思想潮流都与文化有关,微信时代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微信的创新性反映出社会交流日益密切;前卫性反映出大众对新媒体的依赖与需求;私密性反映出大众话语表达需要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冲突。交流的密切导致不同文化之间融合的加速,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于时空的限制,媒介在交流过程中愈发重要。“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社会变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现代转化的继续,而且对一百多年来逐步形成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意义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5]。因此,微信时代的到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引起的。

2.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没有现代化这种大众传媒以缩小时空,地域文化的特征表现得相当明显”[6]。大众文化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是被大众传媒改造过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必须面对民间文化,这也是新兴媒介必须迎合的文化形态。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

精英文化对民间文化进行普遍化、体系化处理,因此精英文化来源于民间文化,这决定了精英文化会随民间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精英文化适应国家机器与体系完整的需要,在形成过程中对民间文化又具有选择性,这决定了精英文化对民间文化的修正、领导地位,其修正、领导功能有时以矛盾、对抗的方式进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在于……前者遵循的是一种市场运行机制,后者遵循艺术运行机制。大众文化关注娱乐和消费性文化活动,而精英文化则偏重于艺术和审美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在我国迅速崛起,对精英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7]。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变化对民间文化产生空前的压力,要求大众文化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改革开放。大众文化由于涉及面广,内容驳杂,形成时间久远而拥有巨大的惰性,并且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与狭隘性,无法做出及时的自我调整,这种惰性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2.2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发展失衡

中国文化自大一统王朝伊始,便由精英文化主导思想文化的统一,大众文化缺乏自发思考、把握历史与时展趋势的能力,当今的社会文化变革依然需要精英文化指导。“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主导文化,可称之为“中心文化”。这种中心文化可能被各种文化集团所认可,而无论其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贫富的差别。有的学者便竭力强调中国文化的这种同一性,认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尽管人们在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之间差异甚巨,然士绅和农民皆处于同一社会文化系统中,只不过各置一端而已”[8]。

现代社会中,精英文化发展远快于大众文化。平衡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方法之一便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一方面具有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通俗易懂、娱乐性与受众数量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信息素材的产生、传播反馈都掌握在精英知识分子手中。

现代社会下中西方文化影响下变异的精英文化远未成熟,给各种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是由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失衡造成,即精英文化本应与民间文化保持一种大致同步的协同发展。

大众文化由于缺乏精英文化的导向而呈现完全自发的发展状态,不同地域的大众依据各自社会环境现状提出并发展相对狭隘的文化体系。而大众文化面对时代变化,缺乏普遍阐释力,其意义体系也易遭受危机,这种危机导致香港电影、粤语流行歌曲等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微信对文化失衡的调合作用

思想文化观念的统一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大众媒体,尤其是微信便承担了这一任务。大众文化脱胎于民间文化,因此,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具有修正、领导功能;而大众文化则决定精英文化的内容、形态。

微信的创新性、前卫性特点有能力将形态众多且特点各异的文化纳入自身的传播范围中,从而拥有整合破碎的文化形态前提。

3.1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统领的媒介――微信

精英文化要实现对大众文化的统领,必须将自己展现于大众面前,并取得大众的认可,即精英文化需要微信使其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普遍的内容特殊化。

而精英文化抽象的形态又难以吸引大众,因此要实现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必须对精英文化进行改造,即借助于民间、大众文化的特点传播自己核心的思想价值理念。而大众面对精英文化主导下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场经济改革,也有着与精英文化接轨的迫切需求。大众需求与新媒体之间互动的媒介便是消费,大众由于对精英文化需求所导致的对相应信息的兴趣,微信的创新性保证自身功能的及时更新。改革开放的速度与进程导致社会生活、精神面貌的变化日新月异,因此大众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微信的前卫性保证大众需求的满足。

精英文化要求的一致性与大众文化的多样性矛盾不可避免。而精英文化承载着官方意识形态,由于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处于强势地位,对大众文化形成无形的压迫。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环境习俗不同,精英文化所推行的理念不时与特殊的文化形态相对立。而精英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同化又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相互对立与冲突的思想与观念也会相应产生。文化的直接交流容易造成尖锐的对立与矛盾,双方需要一个缓冲平台。微信私密性的设置,使信息在特定群体中传播,一方面增强了过滤掉偏激言论的力度;另一方面朋友圈中自由链接功能,使一些言论在得到群体认同的过程中被同化,使异文化的诉求得以表达。

3.2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内容形态引领媒介――微信

精英文化必须不断吸引大众文化的成分,满足最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完成其领导使命,即大众文化需要微信将其个体文化需求合理化,局部文化形态被精英文化内化。微信作为文化之间的媒介,具有双向互动功能。

面对精英文化,大众有一定发表言论的需求,大众传媒的这种反馈机制被政府所关注,成为官方与民间相互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这种由于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主要表现于大众对于政府政策、社会现象、市政管理与百姓生活的评论之中,如“城管现象”在微信中的评论与传播。而作为被同化文化群体,由于其知识、教育的限制,尤其是自我中心立场使其评论时常偏离国家改革的大方向,并不乏错误的思想观念,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是文化交流同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众对于自身立场与观念的狭隘性也有所自觉,但是出于一种诉说与表达的需要,又需要与好友进行沟通与发泄。此时媒介私密性的重要意义便突显出来。

出于隐私考虑,信息者希望其的信息在特定的对象中流通,微密等完全匿名的聊天软件,虽然可以相关信息,并逃避可能的社会规范制约,但由于其受众是陌生人,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者的思想也得不到关注;QQ等传统大众媒介,由于其信息传播群体过于分散,无法确保信息的私密性。而微信的私密性既满足了受众的发泄反馈需求,又确保了信息者的安全。虽然在信息传播量方面,微信不如微博丰富,但这恰恰成为微信的优势。“这种定向信息的方式,避免了大家淹没于信息的海洋中,我们错过老朋友信息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微信作为更加私密的方式有别于微博的媒体化平台,更像一对一的私聊。”[9]在文化交流过种中,大众对精英文化思想与立场的接受,不仅需要大众化、娱乐化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并且确保双方有较多的交流机会与渠道,文化融合的接轨与融合建立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而微信除了确保受众自下而上地表达诉求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间接表达素材,而这一功能的实现依靠微信朋友的链接得以实现。

链接功能为大众提供了大量间接表达所需要的素材。这些素材包括新闻事件,精英知识分子的言语、行为,大众可以依据自身的思想表达需求自由选取相关素材表达自己的观念。而这一类似于文学隐喻与广告学当中的代言行为,可以有效减弱言论的偏激性,同时由于其内涵与趣味性增强了其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增强又使得原本过激的言论得到不同受众的修改,这一修改过程本身便是一个趋同的过程,这一趋同的过程使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立减弱,这种对立的减弱有效促进了三种文化之间的同一。

微信正是以其创新性、前卫性与私密性满足了精英文化对大众、民间文化同化的需求,建立起大众与精英知识分子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才得以赢得了众多受众,获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97.

[2]朱艳婷,丁当.微信来了[M].北京:中国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

[3]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 日本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3.

[4]张伯存,卢衍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

[5]王笛.走进中国城市内部 从社会的最底层看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3.

[6]张友谊.文化软实力 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74.

[7]Bonnie S McDougall.“Writers and Prformers:Their Works.and Their Andiences in the First Three Decadesjj in B S McDougalled,Popula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nning AFfsl-in the Peoples Republic

微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红色文化;微传播;爱国主义;微时代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139-006

红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播方式的创新。“微媒体”的兴起,创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新手段、新平台,楹焐文化的“微传播”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红色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流动与传承,而且有利于红色文化在现代性境遇下的重建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索和促进红色文化“微传播”,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微时代”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一、红色文化微传播的现实意义

“微时代”境遇下,红色文化传播者要主动“识微”,积极“学微”,善于“用微”,实现红色文化与微传播的“无缝对接”,借助微博、微信等微平台,通过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展现、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开拓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领域与新途径。

1.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所创造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以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文艺、红色遗存等为载体的革命文化。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献身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传承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文化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的兴起都毫无例外的引起文化的变革”。[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和“微时代”到来,社会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利益表达、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在“微时代”境遇下,红色文化要传承其基因、弘扬其精神、彰显其价值,就必须利用好微传播带来的重要契机,创新和推进“移动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方式。

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使之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风向标,在微传播领域发挥着传承优良传统、塑造精神信念、引领价值追求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然而,当前红色文化微传播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正面临着重重阻力。这种压力表现在,一是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大量游离于现代微传播领域之外。二是进入微传播领域的红色文化缺乏系统性、组织性和深刻性。面对海量化、碎片化的微信息和交互性、主体性极强的微平台,不能抓住眼球、引起关注的红色文化信息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使得红色文化英雄形象立不牢、红色事迹记不住、红色精神传不开。

2.克服

是与红色革命文化根本对立的一种社会思潮。“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把微传播领域作为宣扬重要平台,往往以“戏说”、“恶搞”、“考证”、“揭秘”、“还原”历史为基本手法,主要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抹黑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对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历史进行任意的歪曲、诋毁,对已被历史盖棺定论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极力进行翻案、美化,而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英烈却百般地挑刺、丑化。他们常年利用高度开放、自由的微平台,向微博、微信用户推送“笑喷了,数学帝分析雷锋同志拣粪”、“经不起推敲的”、“的碉堡上有双面胶”、“焦裕禄的事迹是两个人拼凑起来的”等极具迷惑性和煽动性的信息。这些看似哗众取宠的信息,实则是有意通过抹黑英雄、扭曲经典来虚无历史,削弱民族认同。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否定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否定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搞乱和蛊惑人心,打击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达到质疑执政党的合法性、动摇甚至颠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目的。

因此,微传播领域,日益成为红色革命文化与激烈交锋的重要战场。“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2]微传播领域更是这样,这一领域和阵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就会去占领;红色文化不去占领,就必然会去占领。正是因为如此,增强红色文化微传播,克服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3.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日渐成熟,“微传播”已不仅具有工具属性,其庞大的使用人群和越发人性化的应用软件正日益显现其社会属性、教育属性和文化属性。在微时代,要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就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三个转换”:

一是实现由平面到立体呈现的转换。传统的红色文化展示方式主要通过一张床、几副桌椅、一个橱窗、数张图片等简单的平面静态方式来实现。但这些物件本身并不具有直观叙事功能,又因画面平实、可视性差、时空限制大,难以生动、深入地传达出内蕴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微传播”是集图文声像等多手段于一体的综合化、立体式传播,可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制作手段,让场景“动”起来,让故事“活”起来,让眼睛“亮”起来,从而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现代感和吸引力。二是实现由宏大叙事到见微知著的转换。从红色文化的形成来看,“它是有关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宏大叙事,包含着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得以确立的历史认知和记忆”[3]。但这种宏大叙事经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易让人觉感觉灌输性太强,或遥不可及,或空洞无物。而微传播利用微故事、微小说、微视频等形式,把这种宏大叙事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还原、再现、浓缩、放大典型的画面、人物和细节,从而把“高大上”的理论说教转变为一个个“接地气”的微故事、微情境、微画面,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体验性和启发性。三是实现由“中心式架构”到“参与式架构”的转换。微传播变革了信息传递自上而下的“中心式架构”,转为交互作用的“参与式架构”。这种转变让红色文化的传播不再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度传播,而是通过平等基础上的双向度的交流与互动,让人乐于接触和接受红色文化,激发受众在微平台上畅快地抒发自己关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感悟和情感,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知、情、意、信、行,让受众在红色文化的微传播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

1.传承红色革命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红色革命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寻求解放、抗敌御辱、救亡图存的革命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史。它记录和见证了实行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消除军阀混战,封建皇朝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实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抗日战争时期;打倒,解放全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构成的红色革命历史,是红色文化得以形成、积淀和凝炼的基础和“根脉”。可以说,一部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实现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畏强权、浴血奋战的历史;是牢固确立和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经常回望历史,才能不忘初心,认清历史使命,唤醒民族精神,厚植文化根基。把革命历史作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直播等全方位、多视角、立体性地展现红色革命历史,尤其是革命历史中的重大、经典的事件、情景和画面。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满足和平时期的人们对战争年代的好奇心理和对战争史的探寻心理,正面解答当前人们对红色文化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另一方面更能清晰明了地阐释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深化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科学性的认识。

2.传播红色革命人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5]正如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红色革命历史就是一部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奋斗史,红色文化也融汇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他们有的在民族危机紧要关头鞠躬尽瘁、力挽狂澜,如新中国的缔造者、人民的好总理,以及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帅、将军等;有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如用生命谱写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年仅9岁却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报的最小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为了使部队主力摆脱敌人攻击而主动吸引日军火力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这些革命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呕心沥血、前孵、前仆后继,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新世界,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色文化正是由这些前仆后继的革命人物用自己的艰辛、心血甚至生命谱写而成,这是留给今人和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然而,当前微传播领域出现了大量恶搞、抹黑英雄人物及其代表的红色文化的言论,这无疑是对英雄人物的亵渎,是对红色文化生存环境的破坏,是对公众心灵的污染和戕害。因此,更需要正面传播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弘扬他们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7]凝聚而成的红色精神,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3.发掘红色革命遗存

红色革命遗存是指与这一时期革命先辈生活、工作和战斗密切相关的重要遗址、场域、物品和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它既包括其本身存在于革命实践过程中的有形物,也包括经后人根据革命历史有意识加工而保留下来存在物。诸如,井冈山、延安等革命斗争根据地和红色政权所在地,遵义会议、古田会议等重大事件发生地,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等重大战役发生地,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烈士英勇不屈事迹发生地,革命历史人物的著作、书信、讲话稿等文字资料,记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文件、电报、信函、图书、刊物、音像等历史文献资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与这一时期密切相关的各类纪念馆、烈士陵园、展览馆等纪念设施。近年来,“全国共登记了近 5 万个革命遗址(与中国共产党有关)和 5000 多个同时期相关联的其他遗址”[8],其中许多被开发成红色旅游景点。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9]。

这些弥足珍贵红色革命遗存勾勒了中国革命的红色格局和发展脉络,承载着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是固化了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把红色革命遗存作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是因为,一是遗址遗迹的确认有利于人们从意识上明确这些革命遗存的重要性,并对此加以保护和珍视;二是通过微传播的手段和技术,使红色遗存突破时空界限,让淡忘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三是利用微媒介应用平台推广和宣传这些红色遗存,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首选,让人们身临其境,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启迪思想,陶冶心灵,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4.再现红色革命文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0]为适应和推动革命实践和发展,党领导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经典红色文艺作品,如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小说《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电影《红色娘子军》、《烈火中永生》,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京剧《平原作战》、《杜鹃山》等等。这些经典文艺之所以能在滚滚时代浪潮中经久不衰甚至历久新,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优秀红色文艺作品运用典型化创造方法,塑造了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征的红色艺术形象,展现了战火纷飞的历史年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如何为了生存、理想苦苦探索解放道路的斗争精神,揭示了中华民族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的殷切向往和献身气概,体现了这些红色经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5.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红色革命精神是相对于红色文化的具体载体(如革命遗存、制度、传统等)而言的,它是共产党人革命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和弘扬始终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红色精神包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特征的“红船精神”,以敢闯新路为核心特征的“井冈山精神”,以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等为核心特征的“苏区精神”,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特征的“长征精神”,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核心特征的“延安精神”,以“两个务必”、“两个善于”为核心特征的“西柏坡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特征的“抗战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是历史的坐标,在不同时期把被揉碎、打散的人民重新凝聚、整合、团结起来,汇集成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成为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这些红色文化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创造并保存的深厚历史存在,又是作为一种革命文化基因在活生生的现实中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体现为,红色精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脉搏和灵魂,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扬光大,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尤其是在高度开放、自由互动的微传播领域,红色精神日益成为引领政治方向的“导航仪”和塑造高尚精神的“指路灯”。因此,红色文化微传播要始终把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作为重中之重。

三、红色文化微传播的有效推进

1.树立“微思维”,提升传播队伍的“战斗力”

做好红色文化微传播,关键是以传播队伍建设为根本,引导传播人员牢固树立起红色文化传播的“微思维”,遵循和把握“微传播”的基本规律,跳出红色文化传播的传统方式,针对微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新特点,创新传播理念、思路和方法,着力实现“两个转换”:

要实现由灌输式视角向平民化视角的转换。在灌输式传播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内容宏大、手段单一、说教色彩浓厚、语言生动化鲜活化不足,有时甚至脱离实际、拔高主题,容易让受众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实质上是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人际传播,平民视角更突出,人情味道更重,生活色彩更浓。这就要求红色文化传播者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思维,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出发,选取平民化视角,多用受众喜爱的“微言微语”,制作和传播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红色文化微信息,以更好地适应大众快餐化、实时化、形象化的阅读习惯。例如,由新华社别出心裁推出的8分钟红色网络直播真人秀――《红色追寻――三个年轻人的长征路》,通过三个普通的年轻人追寻红军的足迹,穿越了五个省区,行走14000公里,感受长征精神,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收看、点赞和转发。

要实现红色文化由单向度传播思维向交互式传播思维的转换。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渠道单一、互动不足,难以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以交互式为特征的微传播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打通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这一方面有利于网民在“微互动”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获得体验性与启发性;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传播者通过转发量、阅读量、点赞量等数据,能快速、直观地对推送信息关注人数的多少、传播效果的好坏以及受众的兴趣点和疑虑点作出量化分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推送传播内容,改进传播方式,增强正面效应,扩大微传播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凝炼红色精神,增强红色文化的思想震撼力

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传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红色文化是关于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宏大叙事,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集中彰显和代表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在微传播视域下,这些宏大的主题和厚重的思想要通过短小、灵活、精练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深入凝炼红色精神,深刻解读红色文化,不断创新叙事手法和表现视角。譬如,由新华社打造的献礼建党95周年的9分钟微电影――《红色气质》,以革命烈士瞿秋白独女瞿独伊的故事作为切入口,由、瞿秋白、赵一曼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为轴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大主题。这种小切口、大主题的表现手法和以具体人物形象为载体的叙事方式,不仅思想深邃、内容精悍,且人物饱满、生动形象,既有思想又有情怀,既让人乐于接受又让人易受感染、深受启迪。

因此,要使红色文化有效地以“微媒体”的形式和视角进行传播,就必须立足于革命历史,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微言大义、见微知著。值得注意的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既需要面对既有史实,又不能把这些史实看成是僵化、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对这既有史实的钻研深思中,把握其律动的脉搏和灵魂,使其精神内涵与实际需要、时代特征相结合,关照当前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困惑,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3.塑造典型形象,形成红色文化的形象感召力

典型形象,即在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标识性的人物或群体。这些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普遍深刻的共同本质,是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推广红色文化中的典型形象,就是要运用微媒介的制作手段和信息平台,立足红色革命历史,宣传和推广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和英雄群体,以更好地阐释、传播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这些红色的典型形象既包括受尽酷刑宁死不屈的江姐、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奋不顾身勇堵枪眼的、一柱擎天炸碎敌堡的等典型的个体形象,也包括如“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这样典型的群体形象;既包括战争年代真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也包括文艺作品中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典型形象,每一都有自身的成长轨迹、战斗经历、英勇事迹和高尚精神。红色文化微传播者要最大限度挖掘这些典型形象,在人物选择、事件选取、细节描述、情景再现上下功夫,寓共性于个性之中,用个性表达共性,依据微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在采、编、发各道程序形成有效的筛选、融合机制,形成生动、真实、具象化和富有质感的高质量微媒介产品,进而增强红色形象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4.把握重要契机,加强红色文化的议题设置力

红色文化的微传播,不仅要求思想内容有震撼力、典型形象有感召力,还必须善于捕捉和选择特殊时机,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建党纪念日、建立新中国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巧妙设置议题。传播者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时间节点,利用微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主动设置议题。同时,还要善于o扣设置的议题,广泛开展讨论,形成热门话题、热门推荐、热门转发、热门评论,积极引导舆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一些微媒体以弘扬新时期长征精神为主题,以重要战役、事件、人物为焦点,以纪念长征80周年为议题,通过微故事的形式讲述“七根火柴”、“丰碑”、“半截皮带”等经典长征故事,以微视频的形式设计“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主题模拟景观,以微相册的形式展示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油画《血战湘江》、雕塑《最后一次党费》、手稿《可爱的中国》,在微客户端推出“我心中的长征纪念地”投票评选活动等。这种主导议题下的具体化呈现方式,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英雄史诗和豪迈气概,很好地引导、主导和深化了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

“议题设置功能”理论认为,“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是它可以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因此,当大众传播媒介大量、集中报道某个问题或事件,受众也就会关注、谈论这些问题或事件”[11],进而影响社会的舆论走向、思想动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因此,红色文化微传播要善于根据受众在红色文化上的兴趣点、疑难点、敏感点设置议题,吸引受众,形成热点,引发思考,启迪思想。

5.善用推送技术,强化红色文化的辐射影响力

信息推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在Internet上通过定期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来减少信息过载的一项新技术。”[12]从技术而言,信息推送是一项以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为支撑,通过分析用户网络行为的兴趣、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过滤信息并进行有效匹配后,将合适的信息自动推送给合适的人,以此来减少用于网络信息搜索的时间。

把信息推送服务运用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红色文化信息的传播效率。微媒体的信息推送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信息过载技术,在微媒介根据用户的需求向其推送红色文化的信息内容。如在朋友圈、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媒介上推送红色影像视频、红色文艺作品、红色经典故事、英雄形象和事迹、红色革命遗迹、红色经典话语等红色信息。这些信息被推送出去后,其微媒体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会使信息不断被进行二次传播、多次传播,提高信息传播率和覆盖面。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受众的红色文化信息获取率。红色文化微传播主动推送服务是相对于红色文化微传播被动服务而言的,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实现红色文化的分众式传播和精准化传播。因此,红色文化传播者可以在微平台上申请专门传播红色文化及其相关信息的账户,如“红色文化网”等公众号和“官微”,使受众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特定主题来浏览信息和展开对话。这种分众式和精准化的红色文化微信息推送,实现了红色文化微传播方式由传统的“点餐式”向“送餐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红色文化信息获取的效率和效能。

参考文献:

[1]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

[2]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7.

[3]马静.红色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7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5].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6]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7].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9-3(2).

[8]李忠杰.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M].山西: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总序.

[9]鲁元珍.长征精神,为红色旅游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16-10-6(8).

[10].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微文化论文篇4

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前者是向互联网上的公众发言,而短信式的交流是后者主要的功能,其主要利用朋友圈或微信群向自己的熟人发言,传播信息。现在虽然还有诸多变化,但它们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这两者都带来我们阅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相当大的转变。一是平台的转变,原来我们的阅读平台或了解信息的平台,或者是依靠传统的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等等,或者依赖电脑和互联网,但现在变为以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为入口的新的平台。二是生活形态的转移,原来我们分为多种形态的生活,如支付靠银行卡或现金,看电视靠电视机和电视台,阅读靠书籍,现在都整合到了手机端。这当然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微博和微信也是双面刃。微博上每个人都是信息者,就没有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 ”,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只需要 140个字就可以了。同时,微博里有大量匿名人群,他们的信息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于是,微博从一开始,便因虚假信息而被人诟病。有时候,一些人为了博取粉丝,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一些难以为外人道明的目标而制造虚假信息。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有时候,由于许多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对一些适合他们的趣味或想法的虚假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也会出现辟谣往往不如谣言走得远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短小精悍,往往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往往是依靠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这就造成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这就使得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而复杂的观点则难以展开,于是,扣帽子多于作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的现象大有蔓延的趋势。相较而言,微信则拥有在熟人之间传播来增加它的可信度的功能。微博是将我们接受信息的平台“微化”,“微信”则将我们的人际关系“微化”。

“微化”其实也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地接受信息,碎片化地阅读和理解事物。这当然也有某种优势,我们可以快速地知道某些信息,快速地了解某些事情。但问题在于,一是我们的连续性思维常常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做复杂的思考,这样就难以持续性地阅读和理解事物,往往会为情绪所左右,会快速地关切某些事,但又会迅速地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思维习惯于发散化而难以集中化。二是我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关系”而非社会来进入阅读和理解,我们越来越对社会缺少信任,而对于社交的关系网络有更多的依赖。我们的社会趋于扁平化,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结构越来越被横向的联系所取代。

微生活对于文化研究和文艺批评来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种“微文化”的渗透所带来的新的文本经验是过去难以认知的。这些新的文本所反映的是“微时代”的文化表达。这种表达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微时代的想象力的关键之处在于某种新的“架空”的特质。这种架空的意义在于它脱离了具体历史的限定,将焦点关注于个体生命的体验和感受。个体的意义被凸显了,他的命运、感情及生活样态都变成了事件得以推进的关键。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被强化了,因此也就获得了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脱离的可能性。这就为当下的想象力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这些都是由于“微”对宏大叙事的某种超越,也是对于社会新格局的新回应,对于新的社会状况的直接投射。当下中国告别 20世纪的历史悲情的崭新状态,使得我们有机会超越过去的历史限定、历史的具体社会政治或具体情势所引发的具体事件。今天被凸显出来的“事件”往往是当下的直接的结果,而并非复杂的历史所限定的结果。这种“事件”本身就具有某种“微”特性。首先,它具有偶发性,是突然出现的,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发展的路向来标定“事件”的轨迹。其次,它具有冲击力,正是由于这一瞬间的事件的发生,生活本身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再次,它具有发散力,事件引发的是一连串的、快速的、病毒式的扩散和传播,其影响力的扩散速度极快。这正是“微文化”及“微时代”的文艺批评要着力捕捉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原有的理论框架和阐释模式是难以应对的。当下我们需要有新的思考和阅读路径来理解“微时代”的文化和文学艺术。这种碎片式的、零散化的经验所带来的文本需要在新的方向上得到理解。一是理论的新创造,二是文本理解的新路径。这两者都需要未来的更多努力。

微文化论文篇5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化学家提出微型实验(Micro-scaleExperiment或Micro-scaleLaborato-ry)概念,并在大学和中小学推广微型实验,美国的化学教育杂志(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为此还开设了微型实验专栏,报道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微型化学实验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在于节省实验药品用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随着药品用量的减少,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气也将降低80%以上[1]。作为一种新型实验手段,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绿色环保、操作便捷等特点,并且它在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绿色化学思想和科学探究理念。经过在国内20余年的研究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已经有了大量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涉及微型实验教学功能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化学实验的微型化设计和创新,运用微型实验设计探究活动等方面。广西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微型化学实验,并在化学师范生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探索,在中学领域,微型实验作为化学实验改革的举措之一,在解决实验条件不足,提高实验开设率,推进实验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在昆明召开的第五届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激发了中学化学教师的研究兴趣,也加速推进了微型化学实验在广西、云南等西部省份的实施。总体上看,微型化学实验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在中学的推广应用依然不够理想,仍然存在着“研制者热,使用者冷”的局面[2]。影响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对它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行为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发现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更好地应对、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中学教师的角度开展调查研究。

2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广西全区14个地市的化学教师,包括各地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初、高中教师,以及部分在职研修班的学员,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调查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为91.1%。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该年龄段的教师也是化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多数是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含研究生班和硕士)毕业的占9.2%。从教师的职称上看,中级和高级职称分别占64%和31.1%。此外,初、高中化学教师各占43.9%和56.1%。

3调查的内容

问卷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1)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2)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微型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4)教学实践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困境;(5)对微型化学实验发展的期望。另外,结合教师回答问题的情况设计并实施了非结构性访谈,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观念、应用现状和前景期待。

4调查结果分析

4.1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大多数教师对微型实验了解较多,说明微型实验通过多年宣传推广,已经被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所熟悉。教师接触和学习微型实验的渠道比较广,其中最主要途径是参加相关培训和阅读期刊杂志,这说明在很多教师培训中,微型化学实验已成为培训内容的一部分,许多教师从期刊杂志上学习,与同行的相互交流中了解微型实验,特别是近年来化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如《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每年都刊发了一定数量的关于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论文[3],在宣传报道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4.2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微型化学实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统计如表4、表5所示。调查中发现,在化学教学中经常或有时运用到微型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个人约占40%,还有近60%的学校或个人在教学中较少运用,这说明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率总体偏少。笔者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有些学校和教师个人还处在实验教学的尝试和探索中,考虑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目前很少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研讨和教学比赛中使用微型化学实验,这说明在教学研讨课上,微型实验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受到普遍欢迎,并值得同行们交流和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当前的优质课、比赛课等一些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到微型化学实验经常会成为实验活动设计的亮点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好评,说明微型实验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实验手段已被大家认可,这也是对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一种积极引导。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既然微型化学实验已经得到化学教师的认同,为何日常教学中却并不多见?通过访谈发现,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惰性仍然是主要制约因素,要让教师由观念上的理解认同转化为行为上自觉实施仍有很长路要走。微型实验不同于常规实验的特点实际已蕴含了创新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创造性运用。在调查中发现,能自行设计制作微型实验装置的教师非常少,只有3.7%,能对课本中常规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的也只有9.8%,大多数教师还处于对已有实验仪器装置上改进操作和借鉴他人经验进行实验的水平,这说明中学化学教师在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运用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4.3微型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在调查中可看出,认为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创新能力的教师占了90%左右。这也说明了微型实验由于器材微型化、生活化,便于操作和携带,药品耗费少,适合学生实验等特点,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微型实验器材来源广泛、装置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和创新实验设计能力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4教学实践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困境

微型实验在国内推广实施已20多年,但一直进展缓慢,从总体上说明了微型实验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从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这些困难主要为:实验器材、参考资料、实验技术的缺乏;相关培训不够;教学时间有限;考试评价不够重视等,特别是多数教师反映了教学时间有限和考试评价不重视是当前推广微型实验最主要的困难。这说明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任务太重而将教师的教学时间限制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上。另一方面现行的化学考试评价对微型化学实验不够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微型实验的推广应用。

4.5微型化学实验应用前景及个人期望

尽管当前存在一些困难,但大多数化学教师对微型实验的前景依然看好,并充满着个人期待。调查中有38.4%的教师对微型实验的前景非常看好,48.2%的教师比较看好它的前景,众多化学教师已意识到微型实验必将成为化学实验发展方向之一,对微型实验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在调查教师个人期望时有37.2%的人表示会多学习微型实验技术,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运用,45.7%的人表示会关注微型实验的发展,较多地应用于教学。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愿意参与微型实验的推广和应用,以此推动微型实验的发展。

4.6教师的建议

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教师对微型实验推广应用的个人建议”开放性问题,许多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概括为:课程中增加微型化学实验内容;增加微型化学实验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加强对教师应用微型实验教学的指导和培训;改变现行的纸笔测验考查实验能力的方式等。

5结论

通过调查与分析可知,微型化学实验通过在国内20余年的发展,中学教师通过不同渠道熟悉或了解了微型化学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已被大多数化学教师认同;在实践层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微型化学实验偏少,多数人只是在教学比赛和教研活动中运用,教师应用微型化学实验还未上升为自觉;教师在教学中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运用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推广实施中的困难较多,主要在于教师得到的指导和培训不足,教学时间限制和考试评价导向等因素影响;尽管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中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前景普遍看好,大多数教师表示将会更多地关注并学习微型实验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6讨论及建议近20年来,我国微型化学实验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运用比较缓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为推动它在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发展,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微型化学实验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教学实施的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将微型实验用于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中,如何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微型实验等,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去解决。各级教研部门都应鼓励化学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包括实验设计创新,如实验过程的改进、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生活化创新等;也包括教学应用研究,如运用微型化学实验开展实验的认知性研究[4],以及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2)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目前中学教师缺乏微型化学实验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经验,特别新技术赋予微型化学实验新的内涵。如现代传感技术、显微技术与传统微型实验的结合,已经与传统微型实验理念中的“简、易”有所不同[5]。因而,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十分必要。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如杭州师大、南京师大、广西师大等师范院校多年来在微型化学实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师范院校可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与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将微型化学实验成果融入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中,提高中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教学应用能力。

(3)开发与利用微型化学实验资源

实验教学资源是实施微型化学实验的重要载体,开发适当的教学资源可以解决中学教师困惑于对实验内容选择的难题。新课程3个版本的化学教材都已开设了实验探究活动栏目,增加了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化学教师可以围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主旨,在教学中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实验课程资源,设计实验探究的主题、内容、活动方式,这些微型实验资源的开发将促进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

(4)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和促进功能

微文化论文篇6

众筹融资(Crowdfunding)是一种创新型的科技融资新方式,是2009年发展起来的网络商业模式,它是指一群人通过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为某个项目或者创意提供资金支持,项目发起者在融资平台上展示项目,项目支持者根据相关信息选择项目进行投资,投资者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或者股权等回报方式[5]。美国的Kickstarter网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众筹融资平台,也是众筹模式的起源,至今已发展成为包含艺术、电影、戏剧、出版等13类项目的融资平台。Kickstarter网站自2009年4月成立以来,截至2014年4月底,短短5年时间,成功募集到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6,7]。根据美国研究机构Massolu-tion的调查报告,2013年全球共有众筹平台超过800个,价值总额已接近51亿美元,并且增长迅速,预计到2015年,全球的可用投资将达到930亿美元[8]。国内的众筹模式也发展较快,近年来已出现了包括“点名时间”、“追梦网”、“天使汇”等多个股权和非股权众筹网络平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都是众筹商业平台起步的主要内容。作为美国众筹平台的第一巨头的Kickstarter,目前仍是以音乐、电影漫画等与文艺相关的项目为主。据统计,2012年,Kickstarter近30%筹资成功的项目都属于音乐类[9]。国内情况也是如此,例如,截至2012年8月,在点名时间网站成功实施的项目当中,设计类有94个,影视类32个,音乐类18个,而科技类只有13个,从绝对数量来看,60%~70%的项目都可以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9]。HalVarian(2011)认为,众筹非常适合于那些创造知识产权的行业[6]。作为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众筹融资在支持初创文化创意产业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激发创新,促进创意转化成生产力众筹与文化具有渊源关系。众筹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当时很多文艺作品都是依靠一种叫做订购(subscription)的方法完成的。例如,莫扎特、贝多芬采取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他们去找订购者,这些订购者给他们提供资金,当作品完成时,订购者会获得一本写有他们名字的书,或是协奏曲的乐谱副本,或者可以成为音乐会的首批听众。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和商业民主化进程决定了“草根”创新时代的到来,每个人(文艺科技人才等)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并借助社会资源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产品。众筹鼓励创意和创新,旨在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在众筹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创业构想发给网站,经网站审核后,网友自愿给予资金支持,回报则是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众筹网站从成功项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报酬。在海外,众筹模式都是以物品众筹的方式为主。每一位参与者并不是以获得经济回报为最终目的,其实质还是在于支持创意、创新,同时也包括了捐赠、互帮互助的思想。众筹融资的实质内涵使得众筹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催生了无数的创意,是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行之有效的孵化器。在众筹融资中,文化创意类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例如,成立于2011年的追梦网是我国最早一批成立的众筹网站之一,目前追梦网的项目中像电影、音乐、动漫这样的文化类项目占到70%左右,其中影像、设计、出版等文化类项目的筹资额度最为突出。

(二)门槛低,方便小微企业融资众筹这一融资模式之所以在美国迅速盛行,其中有一原因为后危机时代美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不断加剧。众筹融资的发展历程都与支持个人或小微企业创新性项目密切联系,专注于解决个人或小微企业投资、贷款、创业。众筹平台打破了传统融资模式和投融资对象的限制,项目发起人可以在众筹网站上发起融资项目,融资需求从几百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并设置不同的支持额度,供投资者选择。从全球范围内看,众筹模式正在成为个人或小微企业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低成本融资的草根渠道。这在当前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成本高的情况下为创业者提供了获取资金更便捷的可能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灵活开放,迅速获得大众关注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等特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缺乏的不只是资金,还有大众的关注、口碑和展示平台。作为大众化的融资模式,众筹还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能够促进小微企业的创意项目更加接近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更快打开市场。从项目产品上线融资的那一刻起,营销就开始了,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够得到重要的市场反馈。依托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投资者可以为好的创意项目集思广益、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双方的互动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种注重用户交流和体验的行为类似于大规模定制行为,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市场风险。众筹融资的平台效应是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等其他融资渠道难以达到的。

(四)融资数量有限,吻合资金需求融资数量要与资源需求相吻合,融资的效率才高。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一般不大。以北京为例,四分之三的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少于500万元,50%的企业融资需求集中在100万—200万元[11]。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成熟企业适用的融资方式对于它们来讲,并不合适,也不实际。众筹融资的规模往往很有限,这一特点与小微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需求相吻合。目前,国内各个众筹网站的融资数额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有的到几百万元。综上,众筹融资模式对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具有独特优势,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由于众筹融资自身在中国的发展尚不成熟,众筹融资平台的定位过于多元化,既有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也有非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既有数额比较大的支持中型企业的融资,也有数额较小的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在涉及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上,存在支持手段单一,平台效应发挥不充分,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效应不明显等缺点,对整个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带动效果不理想。

二、众筹融资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思路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和模式有区别。大中型的处于成熟期的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较低,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等是可行的方式;中小型的处于发展阶段的文化创意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投资风险较高,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文化创意基金是有效的融资方式;小微文化创意企业,资金需求量不大,投资风险很高,众筹融资能为其带来原始资金、大众关注和市场对接。

(一)政府层面———推动众筹和小微创意企业融合发展从2011年7月中国第一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成立起,众筹融资模式进入中国不到5年左右的时间,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一度出现蓬勃发展之势,但很快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出现监管漏洞。众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整顿规范和适度监管。文化创意产业高风险性的特征使得其融资受限,发展受限,难以发挥创意产业的经济功能。对此,政府可以适当的介入,推进众筹融资和小微创意企业融合发展,以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为契机,规范众筹融资的发展;在规范引导众筹融资发展的同时,激发创新氛围,促进文化创意转化为生产力。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14年8月19日联合发文《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要支持债券融资、小额贷款、股权投资、金融中介等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拓宽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12]。众筹融资平台属于金融中介的范畴,基于其在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上的独特优势,可以把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服务确定为众筹融资的经营范围,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借助创意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投资洽谈会等平台,宣传创意产业众筹融资模式,促进创意项目与众筹融资的对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创意性众筹融资平台,作为众筹行业发展的典型,给予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优质创意项目的打造、活动宣传、媒体广告、讲座研讨等方式,让大众了解熟悉众筹运作模式和潜在风险,引导更多的文化创意人理智借助众筹平台展示项目,筹集资金。

(二)平台层面———明确创意孵化平台的定位众筹融资、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融资渠道各有特色、各具风险,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目前,众筹融资在法律上和行业监管上,仍然有诸多不确定性,未来的政策走向扑朔迷离。但作为一种被国外实践成功的可行的商业模式,在结合中国国情,不脱离众筹精髓和实质精神的前提下,终会得到法律的保护而获得规范发展。有学者建议我国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引导民间资本通过众筹方式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融资,同时,他还提出,根据众筹融资模式的特点,这种试点最适合在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领域进行[7]。基于创新创意的本质,众筹融资的发展应立足众筹模式特征,在法律框架、行业监管、风险控制的范畴内,孵化创意,激活创意,促进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小微创意企业的起步提供初步的金融支持和新产品推广服务。Kickstarter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众筹融资平台,该平台在收到创意项目的简要说明后,工作人员按指南对项目是否适合该平台进行评估,如果创意通过评估,工作人员将要求项目发起人对项目介绍进一步修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7]。众筹融资平台提供的不是单纯的筹资业务,还有其他的金融增值服务。可以组建专业性的文化创意项目辅导团队,鉴别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新颖性,提出市场化的修改建议,协助创意项目寻找资金、人才、市场等运作要素。鉴于一些网络非法集资引起的公众对众筹的不信任,众筹平台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控制风险。可以委托信誉较高的银行等第三方收取和管理筹资款,降低支持者的信用风险。探索投资担保的模式,鼓励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家等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誉担保,降低投资风险。

微文化论文篇7

2008年上海高考第12题取材于笔者在《化学教学》发表的论文“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1], 该题依据实验中的现象,由于采用简单易行的微型化学实验操作,实验真实性得以显现,在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基础上更加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

自从29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实验试题采用微型化以来,国内各类化学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以微型化学实验为背景的题目。试题中的信息在学生中快捷、广泛地传播;从以微型实验为情境的化学习题入手,另辟蹊径,可以展现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应用,表达绿色化学的设计理念。

从期刊的影响力出发,笔者从目前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权威的三刊(《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以及以实验仪器研究为特色的期刊《教学仪器与实验》中的微型化学实验论文中取材,从不同角度出发编拟化学习题。

1以微型反应装置创设情境

如同常规实验装置的组装目的一样,微型实验仪器同样可以完成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合成、气体的干燥和净化、尾气的吸收等基本操作。以此创设化学试题情境,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表面上看,只是提供给学生化学常规实验装置的缩微化,但仪器的微型化给解题带来了陌生感,尤其是仪器体积小带来的特殊操作细节,例如试剂的取量、反应程度的控制、尾气处理等――这些都是实验论文作者阐述的实验注意点,也恰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容易忽略的因素。

例1、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采用常规仪器进行制备和性质检验,常因气密性不佳而对环境产生污染。周老师采用六孔井穴板和注射器组装出以下微型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向各井穴加入指定的试剂与物料,然后用生料带缠绕井穴塞1-2圈后插入6 孔井穴板的井穴中并旋紧塞子,使井穴塞紧密地盖住井穴,以细乳胶管把前一单元出气管与相邻单元的进气管逐一连接起来,保证没有硫化氢泄漏。该实验无需通风橱即可进行,对反应废物摸索了实验后处理方法,体现了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2]。

(1)1号井穴里装有少量FeS固体,实验装置按图搭建完毕后,把吸有稀硫酸的注射器缓缓下推,就可以有连续平缓的气流产生。请问1号井穴孔发生反应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井穴内只放入一张湿润的白色醋酸铅试纸,且“短管进、长管出”。其作用是(填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井穴孔盛放少量溴水,其主要作用是证明H2S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呈现出该性质的),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代替。

(4)4、5、6井穴孔分别盛放了0. 1 mol・L-1 ZnSO4、0.1 mol・L-1 CdSO4、0. 1 mol・L-1 CuSO4溶液,在实验中分别产生了白色、黄色和黑色沉淀,说明了这些金属硫化物的________(性质)。

(5)7号井穴孔盛有________(填写药品),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评点:该题主要考查硫化氢气体的制备、气体检验、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等。一切都基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是通过微型化学实验装置呈现情境。

答案:(1)FeS+2HCl=FeCl2+H2S; (2)缓冲作用(安全瓶), 检验硫化氢气体; (3)还原性, 酸性高锰酸钾; (4)难溶性; (5)NaOH溶液,吸收尾气

例2、“电凝聚气浮法”是一种工业上处理废水的常用方法,我们用塑料多用滴管作为载体,以微型实验的形式呈现了该方法的原理。先在100 mL烧杯中加约50 mL蒸馏水,再添加3滴CrCl3溶液作为无机污染物,另加少许泥沙和硫酸钠,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浑浊,得模拟废水,标记为A。用塑料多用滴管吸取废水A,从液泡两侧分别插入两根大头针(两针不相互接触), 用鳄鱼夹、 导线将两根大头针与电池(9V)相连,即可对废水进行电解[3]。

(1)电解开始,阴极释放出大量气体,请写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极现象不明显;片刻后,溶液中生成大量绿色沉淀,随着阴极气泡大量逸出,绿色沉淀随之上浮至液面。已知大头针主要成分为铁,请推测阳极可能发生的两个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绿色沉淀中不仅包括由阳极产生物与溶液酸碱性变化而生成的不溶物,还包括沉淀_______(填写化学式),这就表现出对污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清除。

(4)本实验中在电解液中添加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取一份相同废水,滴加3滴苯酚溶液作为有机污染物,再加3滴亚甲基蓝使其显示颜色,添加食盐至饱和,标记为B;用塑料多用滴管吸取废水B,采用如上图的装置,只不过将阳极大头针更换成全活动铅笔专用笔芯,在电解后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说明____________。更换阳极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说明);

评点:化工生产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一直是实际教学中欠缺的,通过微型化学实验模拟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化学与技术、体会时代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该类试题适用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电解池”、《化学与技术》模块中的“水处理技术”、《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化学与环境保护”,以及《实验化学》模块中提出的“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答案:(1)2H++2e-H2; (2)Fe-2e-Fe2+,Fe2++2OH-Fe(OH)2; (3)Cr(OH)3;(4)增强导电性; (5)苯酚在阳极释放的强氧化性气体作用下已发生了转化,避免阳极材料本身被氧化。

2以微型实验引导实验改进思维

在各大期刊发表的微型化学实验论文多为一线化学教师或高校实验研究者发表,如果只是简单地在学生面前重现这些素材,对他们自身的实验素养提高有限;而通过试题的巧妙设置,将学生也引入到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中去,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微型化学实验的深刻认识,也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微或减量,而是要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探索,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目标。

例3、用一个小注射器和小塑料反应管做反应仪器,两者中各有一种化学物质,反应后将注射器针头扎入一根带火星的香烟里推动活塞,发现窜起一大串火苗[4]。请问,塑料试管中盛放药品为________,注射器中盛放____________药品。该实验可以代替常规实验中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

评点:注射器是化学实验改进中常用的替代品,在微型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挖掘其功能进行设计,在命题中应用中能帮助学生体会到。图3中的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图4中的注射器起到氧气收集的作用。

答案:MnO2,双氧水,氧气的制备和氧气的助燃性质

3以微型实验题干提供探究和评价的平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近年来科学探究实验在化学新课程考试中广被重视,这些实验题不再象以往的实验题平铺直叙――单纯的“课本知识加实验加填空”,也不象大学知识“下放”的新信息实验题,而是促使考生多想实验的整个过程:“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选取哪些因素作为实验变量”、“可能什么原因”、“还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方法”、“这样的实验有什么实际用途”等等,更加促使考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索,达到真正考查科学思维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一样能提供符合教学需要的实验内容,更能提供多个相关实验的优化设计过程和满足使用者自主探究的基本条件[5]。以微型化学实验论文素材命题,为训练学生探究思维和评价能力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平台,也为一线化学教师提供了巧妙的探究思路,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

例4、紫甘蓝,又名紫卷心菜,所含花色苷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一般遇酸变红,遇碱变绿。向点滴板上一凹槽滴加一滴紫甘蓝汁,再滴加一滴硫酸钠溶液,用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一根铅笔芯,将电极一端浸入紫甘蓝汁液面以下[7]。

(1)当导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发生现象是: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铅笔芯将两极所在位置的溶液搅拌均匀,发现整个液滴呈现紫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发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大头针作为______极电极,则对以上实验现象有极大干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以各类典型的酸碱盐溶液作为辅助试剂加入紫甘蓝汁中,以铅笔芯作为电极进行电解。请预测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1:

(4)将添加NaCl溶液的甘蓝汁电解后溶液搅匀,最终竟然消褪为无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

(5)以上实验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变量开展的探究活动,如果你是实验设计者,从该实验的特点出发,你还会挑选_______作为变量。(开放性问题,答案合理即可);

(6)如果你是实验竞赛的评委,你将该实验与你们常见的电解实验对比,请提出一些评价意见(至少写出两点,开放性问题,答案合理即可)。

评点:微型化学实验试题取材于实验探究论文,突出真实性;注重实验条件,突出思考性。本题不仅以紫甘蓝汁作为创新情境考查电解规律、中和反应等基本原理,还从异常现象原因探究、变量控制等角度促使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层思考,并且通过开放性的问答培养学生评价和鉴别能力。

答案:(1)2H2O-4e-O2+4H+; 2H2O+2e- H2+2OH-; H++OH-=H2O; (2)阳极;作为阳极的金属电极比水更容易被氧化,产生有色离子如亚铁离子、铁离子对甘蓝汁颜色有干扰; (3)电极附近溶液变紫,有气泡产生;电极附近有大量气泡产生;紫色;迅速冒出刺激性气味的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迅速冒出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4)电解NaCl溶液阳极产生的Cl2将电解对象漂白; (5)电极,电解质溶液;载体、电解体系等; (6)参考评价意见:评价之一:紫甘蓝汁不仅充当电解对象,还兼作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一举两得;评价之二:该微型实验只采用了一滴紫甘蓝汁液作为电解对象,降低成本,操作方便,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探究;评价之三:紫甘蓝汁取材于纯天然,整个实验用量又是微量,所以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评价之四: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电解本质的理解。

4 反思

在科学教育中引入习题的初衷是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道习题都是从原始问题抽象而来,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把其中的一些次要细节、非本质的联系舍去,也没有将科学现象与事实作为背景,甚至完全脱离科学现象,学生思维的一部分已经被习题编制人员“越俎代疱”地完成了。同时,习题教学还存在着模式化倾向,缺乏科学思想的分析,太重视程序与计算、熟练与技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学生创造能力的匾乏是习题教学的直接后果。事实上,科学最重要的基础是源自实验现象的,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曾提出通过引进原始问题来逐步使习题教学与原始问题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科学教育效能的目的。而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实验论文能表现论文作者所作出的技术性和认知性研究的原始工作,是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一种生成资源[8],也是原始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笔者近年来以微型化学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尝试将所设计的原创实验素材融合入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发现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分析评价能力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于是进而取材命题,抛砖引玉,目的之一是及时推广课程改革中来自教学一线和高校专家的实验研究经验,从而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推动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更希望这些原汁原味的实验素材呈现出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的原始问题和未被加工的典型实验现象和事实,使学生大脑充分开放、思维触角充分发展,体会到与原论文作者研究过程中类似的思路和体验,甚至在条件允许前提下,用微型化学实验这种耗材少成本小的实验手段完成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验证、改进和探究,达到知识升华的目的。

建议化学命题者可以认真研究各种期刊登载的微型化学实验专题文章,将其素材开发为创新试题:具有提问多样化、知识探究化、信息情境化以及形式开放化等多方面特点,为促进化学习题教学提供优质的题材[9],同时也促进微型化学实验能在中学得到普遍重视和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凯,张丽娜,龙琪.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学,2008,(4):10.

[2]周宁怀,屠小燕.一类气体制备与系列反应的微型装置[J].化学教学.2000(12):8~10.

[3]陈凯,刘少贤,张丽娜.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微型模拟实验[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10):39~40.

[4]陈博,陈凯,胡益民.有关烟草的化学实验集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7):46~47.

[5]宋心琦.关于发展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一点看法[J].化学教学,2008,(2):1~2.

[6]陈凯,龙琪,张丽娜.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育,2008,(8):65~67.

[7]邢红军,陈清梅.从习题到原始问题:科学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 [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56~60.

[8]易章和.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命题推进化学课改评价研究[J].化学教学,2005,(10):41~43.

微文化论文篇8

全媒体语境下的吴文化传承策略

费孝通先生曾说,好的文化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只有具备这样的博襟,积极吸纳的东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吴文化的优秀内涵不断传承,才能使吴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彰显,也才能发挥其潜在价值。全媒体时代通过媒体形式的不断交融,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吴文化以多元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形式传达,更快速、更有效的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创造“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的有效载体。全媒体语境下恰当的传承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够促进吴文化在全媒体时代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融合的进程。(1)文化资源传承:传统建筑具有古典的审美意蕴和文化特色,是吴文化的最直观的形象代表。因而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修葺与补救中尽量保持材质、形式美感与历史的韵味。手工艺文化可通过现代化技术与手工艺术相结合,提升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使得产品更迅速的走向国内外市场。而昆曲,锡剧、评弹等传承性较强的精神文化产品,除保持其基本的曲调样式外,对于内容与形式,都可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脉博与大众的审美口味,并进一步引导大众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采取文化艺术节的展演使昆曲,锡剧、评弹等以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于吴地优秀的传统精神意识,可通过专家讲座、艺术展览加强文化的宣传,营造文化氛围,使优秀的文化传统“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人们的生活。(2)创建品牌,形成特色。逐步推进文化品牌传人、特色文化品牌、品牌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互动性、文化性强的旅游项目。要在“文化品牌创建”上着力打造,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产业链。从而开发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吴文化项目。(3)商业运作。任何文化都曾经从流行走向经典,而传承和弘扬则须通过商业化包装策略将经典之作以新的形式推出为流行趋势。如将经典的昆曲、锡剧、评弹纳入到互动旅游项目中,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弘扬传统文化。既展示文化价值,亦考虑文化的附加经济效益,让文化的传承成为切实有效的行动。吴文化作为长江三角洲共同的历史渊源,不仅是各地打造自身文化形象的丰富宝藏,也是形成整合发展优势的天然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通过“全媒体”形式全方位的继承、弘扬吴地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融会贯通、自强不息,再创新的文化辉煌。

全媒体时代吴文化微传播策略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