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实用文写作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7:58:12

实用文写作论文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模块化;情境化;人文化;网络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工作和生话中的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在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应用文写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一种工作思维能力。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办理事务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写作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写作能力也不单纯是写作本身的问题,它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致不高,消极对待,甚至把应用文写作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负担,不仅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而且还被当作苦差事,教师始终难以突破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瓶颈。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生方面,高职学生总体上文化基础课不是太好,语言能力尤其是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再加上职业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同时应用文写作法规性政策性较强,而学生从学校到家庭,自身的阅历和社会实践缺乏,使得学生无从入手、无“话”可说,因而也无法组织应用文的语言。另外应用文写作与其它文学体式相比,内容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这使得较多接受形象思维训练的大脑要转变为用逻辑思维来写作,会因缺少写作素材,而一时无从下手。

(二)在教学方面,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基本是“理论+案例+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应用写作的格式,学生一学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在施教时,应用文文种的选择基本凭着教师的想当然而进行,没有调研,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到底哪些文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是经常要用到,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只能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上。这样使得应用文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缺乏紧密联系,学生觉得学习应用文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于是消极应付。

(三)在教材建设方面,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出版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数量非常多,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编写思路。首先是教材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多数教材基本按照“事务交往文书”、“个人交往文书”、“礼仪交往文书”、“经济交往文书”、“公务交往文书”、“法律交往文书”和“科技交往文书”等七大模块的内容编排,其中涉及的日常应用文极其有限。其次是重视理论、轻视训练,许多教材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理论知识,而对写作规范与技法的介绍则停留在简单的格式加例文层面,写作训练方面的内容极少。再次是例文陈旧、脱离实际,内容远离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学起来有较大的心理距离,没有亲和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笔者认为,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改革,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应重新审视本课程的设置目标。布鲁那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效果。”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大约34课时,主要是使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以适应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因此,没必要以培养专业秘书的标准来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次,应重新审视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中阐述:“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务实的‘文’章,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陈教授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地把应用文的根本特点表达出来了。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绕着应用、实用来选择。

再次,增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趣味性。基于应用文写作的枯燥,学生缺少生活阅历无话可写的状况,必须设置一定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情景,让学生能够动起来,通过具体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情景,把教、学、做结合在一起。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上述改革思路,我们可以在模块化、情境化、人文化和网络化等四个方面对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面对近千种的应用文文种和有限的教学课时,不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学几十种文种。可按照“实用、应用”的原则进行,也即选择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中将要遇到的文种进行施教。那么哪些文种是学生今后常用的呢?这就要求教学者去生活实际进行调研。调研得来的文种势必是零散的,与传统的应用文教材按“事务文书”、“私人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公务文书”、“法律文书”和“科技文书”等七大模块组织课程内容的固有模式不一致,为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应用文教材体例的类型化,打造“模块化”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写作理论的教学与工作流程的熟悉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最大程度上体现应用写作的实用性。

同时,在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基础课一直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课无法直接为专业服务。理想的基础课应该是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贴近专业、为专业学习提供直接的帮助。如果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得巧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不同专业都有各自适用的应用文文种,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与其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文种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这些专业文种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也更有指导意义。因此,可以在应用文教学中设置一个专业文种模块,这一模块可象菜单一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文种学习。如设计类专业可设置“投标书”、“招标书”、“产品说明书”、“广告文案”等;旅游专业可设置“旅游指南”、“导游词写作”等;财经类专业可设置“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市场预测报告”等;影视动漫类专业设置“剧本与分镜头”等,这样在教学内容上既突出了共性,又照顾了各专业的个性。

根据以上思路,按照既考虑所有学生都能使用的普适性,又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的原则,可设计四个具有普适性的日常工作模块加一个专业模块来串联一系列文种。

1.活动策划与开展文书写作。计划与策划书、合同与协议、邀请书、海报、条据、总结等;

2.召开专题会议文书写作。通知、请示、报告、会议指南、致辞与演讲、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消息等。

3.毕业与找业文书写作。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聘书(竟聘书)、个人简历、竞聘辞、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等。

4.创业文书写作。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则与公约、声明和启事、状与辩护词等。

5.各专业个性化文书写作。剧本与分镜头、说明书、招标书与投标书、广告文案、旅游指南、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

模块化设计使文种和工作任务达到有机结合,因而学生在掌握某些文种的写法的同时也熟识了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从易到难落实活动所需应用文种的学习,另一方面,从简单到复杂锻炼学生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能力。把教、学、做结合起来,在模拟、仿真、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训练写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二)教学方法情境化

情境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情境化教学就是把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已然存在的材料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置于一定的背景中,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讨事实材料产生的成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针对应用文写作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以及因学生自身阅历及社会实践缺乏而无话可写的现状,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训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实际运用情境,通过情境来说明具体文种的用途和功效。这样使应用写作的学习不再停留在书本上,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表述,而是可知、可感、可想、可操作的现实环境,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同时,情境的存在又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起需要、引发动机、吸引注意,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取得师生双向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的设置一定要贴近实际,符合现实生活逻辑。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真切、准确地认知社会,感受生活,让他们感觉新奇、有趣、实用,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才会处于积极状态,进而增强感知创造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等。模拟情境教学能够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思考,使课堂教学内涵得到延伸和扩展。由于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真实的情景接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

(三)教学理念人文化

教学上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师施教时,要掌握学以致用的原则,即选择那些学生今后生活工作中要用到的文种来讲解,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合格规范的文种的写法,又要讲授相关的工作流程。如讲授书,就应让学生知道如何打官司;学了劳动合同就应让学生知道劳动纠纷解决的途径。再如在学习简历、求职信的写法时,应让学生懂得决定一份求职材料的优劣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是是否为进入职场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否给自己作了一个职业规划,同时提醒学生在求职时招工中的各种骗局,让学生能“见招拆招”。教学过程中就要链接这些实用的小知识,以增强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这种认知社会的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手段网络化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模块化;情境化;人文化;网络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工作和生话中的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在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应用文写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一种工作思维能力。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办理事务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写作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写作能力也不单纯是写作本身的问题,它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致不高,消极对待,甚至把应用文写作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负担,不仅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而且还被当作苦差事,教师始终难以突破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瓶颈。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生方面,高职学生总体上文化基础课不是太好,语言能力尤其是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再加上职业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同时应用文写作法规性政策性较强,而学生从学校到家庭,自身的阅历和社会实践缺乏,使得学生无从入手、无“话”可说,因而也无法组织应用文的语言。另外应用文写作与其它文学体式相比,内容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这使得较多接受形象思维训练的大脑要转变为用逻辑思维来写作,会因缺少写作素材,而一时无从下手。

(二)在教学方面,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基本是“理论+案例+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应用写作的格式,学生一学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在施教时,应用文文种的选择基本凭着教师的想当然而进行,没有调研,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到底哪些文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是经常要用到,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只能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上。这样使得应用文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缺乏紧密联系,学生觉得学习应用文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于是消极应付。

(三)在教材建设方面,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出版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数量非常多,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编写思路。首先是教材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多数教材基本按照“事务交往文书”、“个人交往文书”、“礼仪交往文书”、“经济交往文书”、“公务交往文书”、“法律交往文书”和“科技交往文书”等七大模块的内容编排,其中涉及的日常应用文极其有限。其次是重视理论、轻视训练,许多教材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理论知识,而对写作规范与技法的介绍则停留在简单的格式加例文层面,写作训练方面的内容极少。再次是例文陈旧、脱离实际,内容远离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学起来有较大的心理距离,没有亲和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笔者认为,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改革,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应重新审视本课程的设置目标。布鲁那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效果。”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大约34课时,主要是使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以适应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因此,没必要以培养专业秘书的标准来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次,应重新审视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中阐述:“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务实的‘文’章,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陈教授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地把应用文的根本特点表达出来了。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绕着应用、实用来选择。

再次,增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趣味性。基于应用文写作的枯燥,学生缺少生活阅历无话可写的状况,必须设置一定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情景,让学生能够动起来,通过具体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情景,把教、学、做结合在一起。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上述改革思路,我们可以在模块化、情境化、人文化和网络化等四个方面对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面对近千种的应用文文种和有限的教学课时,不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学几十种文种。可按照“实用、应用”的原则进行,也即选择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中将要遇到的文种进行施教。那么哪些文种是学生今后常用的呢?这就要求教学者去生活实际进行调研。调研得来的文种势必是零散的,与传统的应用文教材按“事务文书”、“私人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公务文书”、“法律文书”和“科技文书”等七大模块组织课程内容的固有模式不一致,为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应用文教材体例的类型化,打造“模块化”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写作理论的教学与工作流程的熟悉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最大程度上体现应用写作的实用性。

同时,在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基础课一直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课无法直接为专业服务。理想的基础课应该是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贴近专业、为专业学习提供直接的帮助。如果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得巧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不同专业都有各自适用的应用文文种,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与其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文种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这些专业文种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也更有指导意义。因此,可以在应用文教学中设置一个专业文种模块,这一模块可象菜单一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文种学习。如设计类专业可设置“投标书”、“招标书”、“产品说明书”、“广告文案”等;旅游专业可设置“旅游指南”、“导游词写作”等;财经类专业可设置“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市场预测报告”等;影视动漫类专业设置“剧本与分镜头”等,这样在教学内容上既突出了共性,又照顾了各专业的个性。

根据以上思路,按照既考虑所有学生都能使用的普适性,又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的原则,可设计四个具有普适性的日常工作模块加一个专业模块来串联一系列文种。

1.活动策划与开展文书写作。计划与策划书、合同与协议、邀请书、海报、条据、总结等;

2.召开专题会议文书写作。通知、请示、报告、会议指南、致辞与演讲、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消息等。

3.毕业与找业文书写作。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聘书(竟聘书)、个人简历、竞聘辞、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等。

4.创业文书写作。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则与公约、声明和启事、起诉状与辩护词等。

5.各专业个性化文书写作。剧本与分镜头、说明书、招标书与投标书、广告文案、旅游指南、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

模块化设计使文种和工作任务达到有机结合,因而学生在掌握某些文种的写法的同时也熟识了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从易到难落实活动所需应用文种的学习,另一方面,从简单到复杂锻炼学生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能力。把教、学、做结合起来,在模拟、仿真、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训练写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二)教学方法情境化

情境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情境化教学就是把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已然存在的材料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置于一定的背景中,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讨事实材料产生的成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针对应用文写作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以及因学生自身阅历及社会实践缺乏而无话可写的现状,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训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实际运用情境,通过情境来说明具体文种的用途和功效。这样使应用写作的学习不再停留在书本上,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表述,而是可知、可感、可想、可操作的现实环境,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同时,情境的存在又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起需要、引发动机、吸引注意,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取得师生双向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的设置一定要贴近实际,符合现实生活逻辑。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真切、准确地认知社会,感受生活,让他们感觉新奇、有趣、实用,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才会处于积极状态,进而增强感知创造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等。模拟情境教学能够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思考,使课堂教学内涵得到延伸和扩展。由于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真实的情景接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

(三)教学理念人文化

教学上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师施教时,要掌握学以致用的原则,即选择那些学生今后生活工作中要用到的文种来讲解,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合格规范的文种的写法,又要讲授相关的工作流程。如讲授起诉书,就应让学生知道如何打官司;学了劳动合同就应让学生知道劳动纠纷解决的途径。再如在学习简历、求职信的写法时,应让学生懂得决定一份求职材料的优劣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是是否为进入职场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否给自己作了一个职业规划,同时提醒学生在求职时招工中的各种骗局,让学生能“见招拆招”。教学过程中就要链接这些实用的小知识,以增强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这种认知社会的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手段网络化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模块化;情境化;人文化;网络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工作和生话中的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在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应用文写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一种工作思维能力。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办理事务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写作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写作能力也不单纯是写作本身的问题,它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致不高,消极对待,甚至把应用文写作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负担,不仅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而且还被当作苦差事,教师始终难以突破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瓶颈。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生方面,高职学生总体上文化基础课不是太好,语言能力尤其是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再加上职业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同时应用文写作法规性政策性较强,而学生从学校到家庭,自身的阅历和社会实践缺乏,使得学生无从入手、无“话”可说,因而也无法组织应用文的语言。另外应用文写作与其它文学体式相比,内容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这使得较多接受形象思维训练的大脑要转变为用逻辑思维来写作,会因缺少写作素材,而一时无从下手。

(二)在教学方面,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基本是“理论+案例+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应用写作的格式,学生一学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在施教时,应用文文种的选择基本凭着教师的想当然而进行,没有调研,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到底哪些文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是经常要用到,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只能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上。这样使得应用文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缺乏紧密联系,学生觉得学习应用文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于是消极应付。

(三)在教材建设方面,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出版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数量非常多,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编写思路。首先是教材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多数教材基本按照“事务交往文书”、“个人交往文书”、“礼仪交往文书”、“经济交往文书”、“公务交往文书”、“法律交往文书”和“科技交往文书”等七大模块的内容编排,其中涉及的日常应用文极其有限。其次是重视理论、轻视训练,许多教材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理论知识,而对写作规范与技法的介绍则停留在简单的格式加例文层面,写作训练方面的内容极少。再次是例文陈旧、脱离实际,内容远离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学起来有较大的心理距离,没有亲和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笔者认为,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改革,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应重新审视本课程的设置目标。布鲁那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效果。”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大约34课时,主要是使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以适应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因此,没必要以培养专业秘书的标准来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次,应重新审视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中阐述:“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务实的‘文’章,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陈教授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地把应用文的根本特点表达出来了。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绕着应用、实用来选择。

再次,增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趣味性。基于应用文写作的枯燥,学生缺少生活阅历无话可写的状况,必须设置一定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情景,让学生能够动起来,通过具体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情景,把教、学、做结合在一起。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上述改革思路,我们可以在模块化、情境化、人文化和网络化等四个方面对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面对近千种的应用文文种和有限的教学课时,不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学几十种文种。可按照“实用、应用”的原则进行,也即选择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中将要遇到的文种进行施教。那么哪些文种是学生今后常用的呢?这就要求教学者去生活实际进行调研。调研得来的文种势必是零散的,与传统的应用文教材按“事务文书”、“私人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公务文书”、“法律文书”和“科技文书”等七大模块组织课程内容的固有模式不一致,为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应用文教材体例的类型化,打造“模块化”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写作理论的教学与工作流程的熟悉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最大程度上体现应用写作的实用性。

同时,在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基础课一直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课无法直接为专业服务。理想的基础课应该是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贴近专业、为专业学习提供直接的帮助。如果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得巧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不同专业都有各自适用的应用文文种,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与其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文种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这些专业文种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也更有指导意义。因此,可以在应用文教学中设置一个专业文种模块,这一模块可象菜单一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文种学习。如设计类专业可设置“投标书”、“招标书”、“产品说明书”、“广告文案”等;旅游专业可设置“旅游指南”、“导游词写作”等;财经类专业可设置“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市场预测报告”等;影视动漫类专业设置“剧本与分镜头”等,这样在教学内容上既突出了共性,又照顾了各专业的个性。

根据以上思路,按照既考虑所有学生都能使用的普适性,又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的原则,可设计四个具有普适性的日常工作模块加一个专业模块来串联一系列文种。

1.活动策划与开展文书写作。计划与策划书、合同与协议、邀请书、海报、条据、总结等;

2.召开专题会议文书写作。通知、请示、报告、会议指南、致辞与演讲、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消息等。

3.毕业与找业文书写作。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聘书(竟聘书)、个人简历、竞聘辞、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等。

4.创业文书写作。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则与公约、声明和启事、状与辩护词等。

5.各专业个性化文书写作。剧本与分镜头、说明书、招标书与投标书、广告文案、旅游指南、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

模块化设计使文种和工作任务达到有机结合,因而学生在掌握某些文种的写法的同时也熟识了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从易到难落实活动所需应用文种的学习,另一方面,从简单到复杂锻炼学生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能力。把教、学、做结合起来,在模拟、仿真、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训练写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二)教学方法情境化

情境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情境化教学就是把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已然存在的材料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置于一定的背景中,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讨事实材料产生的成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针对应用文写作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以及因学生自身阅历及社会实践缺乏而无话可写的现状,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训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实际运用情境,通过情境来说明具体文种的用途和功效。这样使应用写作的学习不再停留在书本上,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表述,而是可知、可感、可想、可操作的现实环境,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同时,情境的存在又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起需要、引发动机、吸引注意,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取得师生双向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的设置一定要贴近实际,符合现实生活逻辑。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真切、准确地认知社会,感受生活,让他们感觉新奇、有趣、实用,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才会处于积极状态,进而增强感知创造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等。模拟情境教学能够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思考,使课堂教学内涵得到延伸和扩展。由于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真实的情景接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

(三)教学理念人文化

教学上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师施教时,要掌握学以致用的原则,即选择那些学生今后生活工作中要用到的文种来讲解,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合格规范的文种的写法,又要讲授相关的工作流程。如讲授书,就应让学生知道如何打官司;学了劳动合同就应让学生知道劳动纠纷解决的途径。再如在学习简历、求职信的写法时,应让学生懂得决定一份求职材料的优劣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是是否为进入职场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否给自己作了一个职业规划,同时提醒学生在求职时招工中的各种骗局,让学生能“见招拆招”。教学过程中就要链接这些实用的小知识,以增强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这种认知社会的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手段网络化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4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其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存在着应用写作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现状。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需求,当今应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训练体系的年代。“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和“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共“九论”构成,在“九论”研究中要科学界定其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作学理论专著、教材和论文成果的丰硕,足以令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应用(或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其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即应用写作还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

应该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从重视文学写作研究转向了越来越重视应用写作研究。在应用写作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诸如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其中不乏有创新之作。但从学科建设的视野审视,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形成较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写作教程,仍明显地停留在“知识+格式+例文”的经验和方法的归结层面上,未能建构起深刻揭示应用写作自身本质特征和内在写作规律的科学化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当代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出现像“文学写作学”那样的诸如“诗歌创作论”、“小说创作论”、“散文创作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论”等那么多的宏篇理论巨著。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写作学界同仁倍增时代责任感。

2O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转轨变型,现作活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应用文体写作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等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化交往的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写作人才迫切需求的客观事实,不允许人们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与理论建设问题等闲视之,所以,20世纪9O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的年代。笔者认为,到了21世纪初期的今天,应该是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尽快提高质量和层次与水平的年代、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年代。

二、首先应准确界定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

建立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和回答四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即何谓应用写作?何谓应用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用写作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如何界定?这些根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写作界学者们虽已有多种论述,但认识却很不统一。

我们说,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产的写作实践活动主要分两大部类:一类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作活动,一类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写作活动。所谓“应用写作”,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商贸组织所广泛运用的各种行业性的常用文章的写作。它一般包括处理公务的机关应用文和处理私务的日常应用文两大类。

从现当代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写作学界一般把当代文体分为四大部类,即文学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理论类文体、新闻类文体。而广义的应用写作,除包括上述应用类文体(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私务应用文两大类)外,还包括一些习惯上人们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新闻文体、理论文体等,人们又多以“实用写作”称之(相对于文学写作而言)。

就当代应用写作(广义)而言,又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部类:第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十三类);第二类是工作事务文书写作(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写作(诸如书信、申请、协议等);第四类是行业专用文书写作(诸如法律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外交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对现当代应用文体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可多至数百种。

应用写作的“应用”二字,是其基本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它的写作内容是经济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①和“工具性”的功能作用(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对阅读欣赏者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作用);二是它有着直接明确的写作目的,或传播信息、或交流经验、或指导工作、或指挥行动、或协调关系、或告知事项等,其针对性很强,行使着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主要是为了审美愉悦和消遣,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靠“形象”描写本身予以间接地表现的,其创作目的在于寓教于乐,陶冶人们的情性);三是它的写作表现方法不是采取文学写作的艺术化的方法(如虚构、夸张、典型化等),而采用的是朴实简练、准确真实、实录直书式的表达方法,直接宣明写作的主旨和目的,靠无可置疑的事实材料表述和逻辑分析论证来理智地“说话”;四是它的文体结构组合形式一般都有大致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的要求(它不像文学文体那样没有结构的格式化要求,追求创意性的特色)。由此可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确写作目的、真实具体的写作内容、朴实简练和准确直书式的语言表达、写作格式规范性的要求、直接产生实际工作效率的写作价值,以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和“工具性”的管理功能作用等特点,构成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其精神劳动的最终成果形式固然都是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思维、反映的产物,运用的表达工具都是语言文字,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和传达信息,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社会功能作用不同:应用写作的直接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行使经济社会管理的“实用性”功能;而文学写作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阅读欣赏者实现着审美愉悦和陶情冶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实用性”是应用文体写作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中介”和“工具”的本质功能;“审美性”是文学文体写作成为大众“审美欣赏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既是两种写作活动的“个性”特点,又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

由此论之,所谓“应用写作学”,就是研究现当代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过程、功能作用、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方法、技巧的一门学问。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之说,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代应用类文章在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矛盾性的问题。

由应用写作的特殊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当代应用写作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应由九个方面构成:一是应用写作活动运作过程、特征、功能和写作规律的研究;二是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三是应用写作活动产生、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四是应用写作作者应具备的智能素养研究;五是应用写作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六是应用文体的分类与分类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七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八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九是当代应用写作工具与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如电脑写作操作技术)的研究等。

三、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与训练体系的建设

由以上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探析,我们认为,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与“九论”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层次构成为:

上编为写作基础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应用写作行文过程、特征、功能与规律论——主要是对当代应用写作行文运作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应用写作的取材、炼意、谋篇、行文、定稿、成文与行文办理程序的研究;包括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作用、写作行文规律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活动行文运作过程的特点、内容与规律。

(二)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构成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以及对应用写作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如何科学地建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训练体系。

(三)应用写作产生发展流变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学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写作学的研究状况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产生、发展与演变的特征、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

(四)应用写作作者智能素养论——主要是对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应具备的智慧、能力、素养以及智能结构如何合理形成的研究。它旨在阐明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要成为高素质的写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智慧与能力。

(五)应用写作教学目标与方法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职能、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文体写作与训练的类别和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社会对写作人才需求存在的偏差问题,其研究应注意做到:纠正写作教学目的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当今务实致用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为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最终实现“懂理论、会写作、能办文”的(“学者+作者+实务者”)“三位一体”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下编为写作技术理论层次:“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六)应用文体分类论——主要是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对当代应用文体分类的原则、标准、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当代所有应用文体作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类别划分。它旨在阐明各类文体的独立意义、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作用。

(七)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原理、规范、方法论——主要是对当代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文体特点、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各种文体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和写作技法论述的理论性与写作实践训练的可操作性达到有机结合;其研究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格式+例文”的旧格局,构建起“写作理论+写作规范+写作方法技巧+例文导学”的新模式,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八)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实践训练论——主要包括对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教学实践环节的写作技能训练(工程)体系的研究;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训练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过程、途径、方法和写作规范与要领等,应力求达到文体写作理论指导与文体写作实际训练的有机结合与最佳结合。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5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其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存在着应用写作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现状。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需求,当今应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训练体系的年代。“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和“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共“九论”构成,在“九论”研究中要科学界定其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作学理论专著、教材和论文成果的丰硕,足以令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应用(或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其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即应用写作还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

应该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从重视文学写作研究转向了越来越重视应用写作研究。在应用写作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诸如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其中不乏有创新之作。但从学科建设的视野审视,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形成较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写作教程,仍明显地停留在“知识+格式+例文”的经验和方法的归结层面上,未能建构起深刻揭示应用写作自身本质特征和内在写作规律的科学化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当代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出现像“文学写作学”那样的诸如“诗歌创作论”、“小说创作论”、“散文创作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论”等那么多的宏篇理论巨著。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写作学界同仁倍增时代责任感。

2O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转轨变型,现作活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应用文体写作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等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化交往的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写作人才迫切需求的客观事实,不允许人们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与理论建设问题等闲视之,所以,20世纪9O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的年代。笔者认为,到了21世纪初期的今天,应该是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尽快提高质量和层次与水平的年代、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年代。

二、首先应准确界定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

建立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和回答四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即何谓应用写作?何谓应用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用写作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如何界定?这些根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写作界学者们虽已有多种论述,但认识却很不统一。

我们说,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产的写作实践活动主要分两大部类:一类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作活动,一类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写作活动。所谓“应用写作”,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商贸组织所广泛运用的各种行业性的常用文章的写作。它一般包括处理公务的机关应用文和处理私务的日常应用文两大类。

从现当代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写作学界一般把当代文体分为四大部类,即文学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理论类文体、新闻类文体。而广义的应用写作,除包括上述应用类文体(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私务应用文两大类)外,还包括一些习惯上人们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新闻文体、理论文体等,人们又多以“实用写作”称之(相对于文学写作而言)。

就当代应用写作(广义)而言,又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部类:第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十三类);第二类是工作事务文书写作(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写作(诸如书信、申请、协议等);第四类是行业专用文书写作(诸如法律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外交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对现当代应用文体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可多至数百种。

应用写作的“应用”二字,是其基本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它的写作内容是经济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①和“工具性”的功能作用(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对阅读欣赏者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作用);二是它有着直接明确的写作目的,或传播信息、或交流经验、或指导工作、或指挥行动、或协调关系、或告知事项等,其针对性很强,行使着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主要是为了审美愉悦和消遣,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靠“形象”描写本身予以间接地表现的,其创作目的在于寓教于乐,陶冶人们的情性);三是它的写作表现方法不是采取文学写作的艺术化的方法(如虚构、夸张、典型化等),而采用的是朴实简练、准确真实、实录直书式的表达方法,直接宣明写作的主旨和目的,靠无可置疑的事实材料表述和逻辑分析论证来理智地“说话”;四是它的文体结构组合形式一般都有大致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的要求(它不像文学文体那样没有结构的格式化要求,追求创意性的特色)。由此可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确写作目的、真实具体的写作内容、朴实简练和准确直书式的语言表达、写作格式规范性的要求、直接产生实际工作效率的写作价值,以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和“工具性”的管理功能作用等特点,构成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其精神劳动的最终成果形式固然都是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思维、反映的产物,运用的表达工具都是语言文字,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和传达信息,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社会功能作用不同:应用写作的直接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行使经济社会管理的“实用性”功能;而文学写作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阅读欣赏者实现着审美愉悦和陶情冶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实用性”是应用文体写作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中介”和“工具”的本质功能;“审美性”是文学文体写作成为大众“审美欣赏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既是两种写作活动的“个性”特点,又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

由此论之,所谓“应用写作学”,就是研究现当代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过程、功能作用、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方法、技巧的一门学问。

根据同志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之说,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代应用类文章在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矛盾性的问题。

由应用写作的特殊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当代应用写作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应由九个方面构成:一是应用写作活动运作过程、特征、功能和写作规律的研究;二是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三是应用写作活动产生、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四是应用写作作者应具备的智能素养研究;五是应用写作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六是应用文体的分类与分类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七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八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九是当代应用写作工具与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如电脑写作操作技术)的研究等。

三、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与训练体系的建设

由以上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探析,我们认为,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与“九论”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层次构成为:

上编为写作基础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应用写作行文过程、特征、功能与规律论——主要是对当代应用写作行文运作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应用写作的取材、炼意、谋篇、行文、定稿、成文与行文办理程序的研究;包括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作用、写作行文规律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活动行文运作过程的特点、内容与规律。

(二)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构成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以及对应用写作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如何科学地建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训练体系。

(三)应用写作产生发展流变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学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写作学的研究状况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产生、发展与演变的特征、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

(四)应用写作作者智能素养论——主要是对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应具备的智慧、能力、素养以及智能结构如何合理形成的研究。它旨在阐明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要成为高素质的写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智慧与能力。

(五)应用写作教学目标与方法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职能、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文体写作与训练的类别和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社会对写作人才需求存在的偏差问题,其研究应注意做到:纠正写作教学目的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当今务实致用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为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最终实现“懂理论、会写作、能办文”的(“学者+作者+实务者”)“三位一体”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下编为写作技术理论层次:“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六)应用文体分类论——主要是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对当代应用文体分类的原则、标准、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当代所有应用文体作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类别划分。它旨在阐明各类文体的独立意义、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作用。

(七)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原理、规范、方法论——主要是对当代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文体特点、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各种文体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和写作技法论述的理论性与写作实践训练的可操作性达到有机结合;其研究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格式+例文”的旧格局,构建起“写作理论+写作规范+写作方法技巧+例文导学”的新模式,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八)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实践训练论——主要包括对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教学实践环节的写作技能训练(工程)体系的研究;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训练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过程、途径、方法和写作规范与要领等,应力求达到文体写作理论指导与文体写作实际训练的有机结合与最佳结合。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6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其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存在着应用写作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现状。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需求,当今应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训练体系的年代。“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和“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共“九论”构成,在“九论”研究中要科学界定其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作学理论专著、教材和论文成果的丰硕,足以令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应用(或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其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即应用写作还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

应该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从重视文学写作研究转向了越来越重视应用写作研究。在应用写作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诸如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其中不乏有创新之作。但从学科建设的视野审视,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形成较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写作教程,仍明显地停留在“知识+格式+例文”的经验和方法的归结层面上,未能建构起深刻揭示应用写作自身本质特征和内在写作规律的科学化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当代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出现像“文学写作学”那样的诸如“诗歌创作论”、“小说创作论”、“散文创作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论”等那么多的宏篇理论巨著。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写作学界同仁倍增时代责任感。

2O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转轨变型,现作活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应用文体写作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等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化交往的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写作人才迫切需求的客观事实,不允许人们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与理论建设问题等闲视之,所以,20世纪9O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的年代。笔者认为,到了21世纪初期的今天,应该是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尽快提高质量和层次与水平的年代、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年代。

二、首先应准确界定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

建立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和回答四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即何谓应用写作?何谓应用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用写作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如何界定?这些根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写作界学者们虽已有多种论述,但认识却很不统一。

我们说,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产的写作实践活动主要分两大部类:一类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作活动,一类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写作活动。所谓“应用写作”,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商贸组织所广泛运用的各种行业性的常用文章的写作。它一般包括处理公务的机关应用文和处理私务的日常应用文两大类。

从现当代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写作学界一般把当代文体分为四大部类,即文学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理论类文体、新闻类文体。而广义的应用写作,除包括上述应用类文体(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私务应用文两大类)外,还包括一些习惯上人们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新闻文体、理论文体等,人们又多以“实用写作”称之(相对于文学写作而言)。

就当代应用写作(广义)而言,又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部类:第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十三类);第二类是工作事务文书写作(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写作(诸如书信、申请、协议等);第四类是行业专用文书写作(诸如法律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外交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对现当代应用文体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可多至数百种。

应用写作的“应用”二字,是其基本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它的写作内容是经济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①和“工具性”的功能作用(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对阅读欣赏者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作用);二是它有着直接明确的写作目的,或传播信息、或交流经验、或指导工作、或指挥行动、或协调关系、或告知事项等,其针对性很强,行使着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主要是为了审美愉悦和消遣,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靠“形象”描写本身予以间接地表现的,其创作目的在于寓教于乐,陶冶人们的情性);三是它的写作表现方法不是采取文学写作的艺术化的方法(如虚构、夸张、典型化等),而采用的是朴实简练、准确真实、实录直书式的表达方法,直接宣明写作的主旨和目的,靠无可置疑的事实材料表述和逻辑分析论证来理智地“说话”;四是它的文体结构组合形式一般都有大致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的要求(它不像文学文体那样没有结构的格式化要求,追求创意性的特色)。由此可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确写作目的、真实具体的写作内容、朴实简练和准确直书式的语言表达、写作格式规范性的要求、直接产生实际工作效率的写作价值,以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和“工具性”的管理功能作用等特点,构成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其精神劳动的最终成果形式固然都是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思维、反映的产物,运用的表达工具都是语言文字,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和传达信息,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社会功能作用不同:应用写作的直接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行使经济社会管理的“实用性”功能;而文学写作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阅读欣赏者实现着审美愉悦和陶情冶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实用性”是应用文体写作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中介”和“工具”的本质功能;“审美性”是文学文体写作成为大众“审美欣赏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既是两种写作活动的“个性”特点,又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

由此论之,所谓“应用写作学”,就是研究现当代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过程、功能作用、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方法、技巧的一门学问。

根据同志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之说,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代应用类文章在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矛盾性的问题。

由应用写作的特殊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当代应用写作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应由九个方面构成:一是应用写作活动运作过程、特征、功能和写作规律的研究;二是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三是应用写作活动产生、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四是应用写作作者应具备的智能素养研究;五是应用写作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六是应用文体的分类与分类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七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八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九是当代应用写作工具与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如电脑写作操作技术)的研究等。

三、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与训练体系的建设

由以上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探析,我们认为,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与“九论”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层次构成为:

上编为写作基础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应用写作行文过程、特征、功能与规律论——主要是对当代应用写作行文运作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应用写作的取材、炼意、谋篇、行文、定稿、成文与行文办理程序的研究;包括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作用、写作行文规律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活动行文运作过程的特点、内容与规律。

(二)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构成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以及对应用写作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如何科学地建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训练体系。

(三)应用写作产生发展流变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学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写作学的研究状况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产生、发展与演变的特征、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

(四)应用写作作者智能素养论——主要是对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应具备的智慧、能力、素养以及智能结构如何合理形成的研究。它旨在阐明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要成为高素质的写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智慧与能力。

(五)应用写作教学目标与方法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职能、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文体写作与训练的类别和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社会对写作人才需求存在的偏差问题,其研究应注意做到:纠正写作教学目的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当今务实致用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为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最终实现“懂理论、会写作、能办文”的(“学者+作者+实务者”)“三位一体”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下编为写作技术理论层次:“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六)应用文体分类论——主要是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对当代应用文体分类的原则、标准、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当代所有应用文体作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类别划分。它旨在阐明各类文体的独立意义、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作用。

(七)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原理、规范、方法论——主要是对当代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文体特点、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各种文体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和写作技法论述的理论性与写作实践训练的可操作性达到有机结合;其研究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格式+例文”的旧格局,构建起“写作理论+写作规范+写作方法技巧+例文导学”的新模式,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八)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实践训练论——主要包括对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教学实践环节的写作技能训练(工程)体系的研究;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训练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过程、途径、方法和写作规范与要领等,应力求达到文体写作理论指导与文体写作实际训练的有机结合与最佳结合。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7

[关键词] 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思考

一直以来,人们存在着一种重视文学写作而轻视实用写作的倾向。迄今为止,当代实用写作学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很多相关的研究著述和编写的实用写作教程,依然仅仅是停留在较为初期的归结层面上。最近几年,文学理论建设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近三十年里,仅仅与文学理论有关的教材就出版了二百多种。可是我国对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为此就需要对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建设提高重视度了。

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振奋与开心。但是,实用写作是人类社会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的,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与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通俗来讲,就是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远远超过了实用写作的研究水平。

一、实用写作学理论研究

在对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进行思考与探索之前,我们先来简要的了解一下何为实用写作。实用写作是指以满足人们实用需要为目的的各类写作活动。然而,时至今日,国内外对实用写作理论研究的现状不容客观。尤其是在国内,对于实用写作理论的研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在很大程度上沿用的是传统的文章写作理论以及文学创作理论,没有完全针对实用写作的理论。

二、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文体思维间的比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写作是一门以语言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学科。毋庸置疑,它也是一门与思维运用密切相关的学科。据此看来,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来把握这门学科,对写作思维学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文学写作与实用写作是写作的两个重要分支,下面我从这两类不同文体的思维形态、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来研究它们在思维能力培育过程中的特点。

文体思维的内涵实质上是指文章形式,其包含着一定的语言体式和语言体式所负载的内在结构模式和总体风格模型。实用写作和文学写作这两类文体具备了不同的总体风格和结构模式,同时也是写作学研究的最主要的文章体载。文体思维的通俗来讲就是指作者的书写思维,是某一个体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状态,并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思维行为和产生思维效应,从而得到文体化的文章和作品。文体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形成的。

三、实用写作与公共关系

现如今,写作的实用性被人们看好,实用写作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功能也早就不再局限于“实用”的范畴,它已经开始同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融为一体,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经济落后的卖方时代,人们推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生产、消费观念,这种纯朴善良的价值观既反映了人们非常自信的一面,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的匮乏和消费对生产的依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卖方市场已逐步被买方市场所取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每个组织甚至是每一个人都已经被深深的植入了“实用才是硬道理”及“宣传方为世人知”的思想理念。如今,在商品经济潮流和经济铁律面前,作家们开始不得学点“自我宣传”的技巧,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公共关系工作。

四、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思考及其发展趋势

在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首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这一概念。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要求。

因此,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写作学理论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总结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丰富经验和历史教训,积极吸收西方文论的有益成分,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理论精华,科学构建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理论体系,使之既有深远的历史内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具有科学发展的意义。

如今,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的发展速度迅猛,形势一片大好。实用写作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以系统功能为中心的文体功能写作教学的产生与发展的系统功能写作理论,其是在98年的第三届现代应用文国际研讨会上首次出现的的。系统功能写作理论,源于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所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综合了西式理论的特色,同时也很好的结合了中式理论的严谨,是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的中坚力量,不可或缺。

五、结语

古今中外,大师们的旷世之作,几乎都是善于继承与创新的结果,永垂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华。我坚信,只要我们矢志不移地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不断把研究推向深人发展的科学轨道,当代实用写作学理论建设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来,并世界文学理论舞台上发出自己强劲有力的独特声音,为世界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603.

[2]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宣言.学习出版社、红旗出版社,1997:34、218.

实用文写作论文篇8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本科毕业生进行四年学习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本科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综合考察,同时又是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从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出现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严重下滑的客观事实。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了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最后,采取适合论文(设计)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 

1 目前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不端问题经常出现,有些学生进行网上抄袭或者使用百度百科等网络文章拼凑成论文;也有的学生找人;还有的学生直接改用本专业往届学长的合格毕业论文上交等。这些做法,论文(设计)指导老师都很难左右。有些情况可以通过论文查重检验出来,有些则很难查出。但是,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会败坏了学术风气,使得学校安排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的培养计划失去了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选题问题: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陈旧过时,有些题目范围过大或过小不利于论文写作,或者学生所选题目的写作可行性较差。学生思想惰性强,所选题目陈旧过时,远离时代,缺乏现实应用价值。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选题新颖,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尤其是对于以往反复研究过的题目,要从新的视角挖掘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重要意义,而是挑选以前学长写过的题目来写,认为可以照着别人的写法来模仿完成。 

也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大题目会有的可写,也容易写够字数。实际上,题目过大,在写作过程中难以驾驭和把握。当然,还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小题目会容易写具体,但是所选题目过小,在写作过程中只能写一些具体操作流程,无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要确定合理的范围,学生尽量选择与学过的课程相关,写作熟悉一些的内容,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再者就是所选题目是否具备写作的可行性问题,由于一些学生缺少写作经验,在选题时没有注意到题目内涵及外延,以及自己是否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论据及写作素材,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过程出现无法继续或中途更换论文题目的问题。 

三是,论文(设计)出现逻辑结构不合理及写作不规范问题。从历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稿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逻辑上出现前后矛盾、条理不清、缺乏科学的论证方法、研究方法不规范、创新点不明确、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于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由于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对学术不端现象的后果强调不足,导致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毕业了忙于找工作或毕业实习,对论文(设计)写作不够重视,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学生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或是请人完成应付交差。这些做法都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现的学术不端问题,最终影响到学生能否如期毕业。 

二是,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导致出现选题偏差。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由于课时量问题,没有足够强调学生与指导教师对选题沟通的重要性,更没有进行足够的选题指导实践训练;同时,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实践中,指导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上,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重视不够。开题并进入初稿写作过程以后,才发现要么由于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生论文方向差距较大而无力指导,要么学生选题问题较大而无法继续写作。

三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由于学校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不能够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论文与设计的写作区别、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以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以及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论文逻辑结构问题及写作不规范等问题。 

3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进入各行业从事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因而高校对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应包括: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及责任感;较高水平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学习能力等等。①可以看到,严格的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训练能够起到综合训练和提升学生未来从业能力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应建立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四是,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②应用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既是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一项培养学生逻辑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过程。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该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己的实习实践并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及后续写作。 

必须坚决杜绝学生采取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请人完成应付交差等行为。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学校处理过的学术不端案例来教育学生,使其对学术不端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端做法对学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巨大危害性。 

第二,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能够区分论文与设计的不同标准和要求,明确论文(设计)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按各学院按专业建立各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授课导师组,采用竞争机制选择授课教师,使得论文(设计)课程中师生能够就讲解的案例做到专业上的充分沟通,使学生接受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写作训练,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应以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否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评价标准。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面强调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达到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最好强调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反复沟通,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背景,在老师研究方向范围内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合理性,又能够使得指导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结合学生实习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专题讲解来讲授撰写论文(设计)过程,要在教学目标中重点讲授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选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如何掌控好写作进度,如何做好写作过程中的师生沟通,怎样避免学术不端的做法等方面。 授课过程中要明确论文(设计)指导授课教师职责,依照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要求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步骤内容分解到每课时的教学任务中,包括:论文(设计)选题、拟定论文(设计)提纲、开题报告、文献使用、研究方法选用、初稿要求、论文修改、查重及论文(设计)修改要求、定稿要求及学术写作规范等内容。 

授课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遵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进度,即从选定导师、确定选题、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再到初稿写作、论文修改、查重定稿等这样一个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授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指导经验,向学生强调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与指导老师主动沟通的要点以及没有做好这些沟通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整个论文(设计)的高质量完成。 

第四,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讲解,让学生结成小组共同进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论文(设计)的综合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及创新精神。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进行查找和使用期刊等文献,学会文献综述写作,培养学生结合专业实践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从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尤其要遵循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即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最终,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训练,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实践人才。 

注释 

① 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2-7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