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情绪心理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0:31

情绪心理学论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理论 国外 国内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思维和情绪的关系的哲学讨论,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就近而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分离的情绪与智力

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始终将情绪和智力作为两个领域来进行研究。在情绪和智力研究并行的同时,心理学家也逐渐认识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上述这些观点和理论已经包含了情绪智力的最初含义,也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最初起源。

2.情绪智力先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绪智力的先驱出现了。他们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认知和情感(也叫思维与情绪)。在这个时期,由于r.b.zajonc(1980)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引发了情绪与认知的谁为首因的空前大辩论。这场谁为首因辩论的深远意义不仅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认知驾驭情绪的心理哲学基础,使情绪、感情在哲学认识论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虽然“情绪智力”这个名词零星的出现了,但是还没有任何一个明确的方式来定义或者描述。

3.情绪智力研究的出现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 salovey和 d. j. mayer一起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mayer等人从智力和情绪研究、哲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寻找证据,来证明被他们命名为“情绪智力”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存在的。1990年~1993年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情绪智力研究出现的划分点。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4.情绪智力的繁荣

1994年~1997年,情绪智力发生了不寻常的转变,变得非常流行。这是由于d. goleman (1994)出版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畅销书。此书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情绪智力开始风靡世界。由于这本书属于非专业著作,对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科学意义造成了极大混乱。所以,情绪智力思潮在1995年~1997年间风靡世界的同时,各种针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等的批评和评论也接踵而来。

5.情绪智力学术研究的繁荣

1997年后到现在,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讨论、修正、规范、深化和发展情绪智力理论。各种情绪智力理论发展起来,新的情绪智力量表也被开发出来,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今天,ei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宽泛、粗放的大众心理学世界;另一个是谨慎、艰辛的科学研究世界”。这使得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形成了多种情绪智力理论。

二、国外情绪智力理论

1.能力型情绪智力——j. d. mayer和p. 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2000年,mayer和 salovey等人,从首次系统研究情绪智力概念,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社会智力,到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日趋完善自己的理论。

mayer & salovey(2000)对该模型解释是:该模型仍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情绪知觉和情绪识别,包括来自情绪系统的认知信息和输入信息;第二个维度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第三个维度是对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工;第四个维度,情绪管理是关系到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情绪。他们根据该理论模型编制了第一个能力型情绪智力量表——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s)。

2.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

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mayer和 salovey称之为混合模型,1998年以后的模型有人称为情绪智力的企业模型。尽管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来源于mayer和salovey最初的理论,但两者相距甚远,目前已成为情绪智力研究领域的两个方向。

他认为,情绪智力本质上是一种潜能,而情绪胜任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一种习得的能力,反映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以及把这种智力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的能力。情绪胜任力模型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和社交技能,由五个因素25种胜任力构成。2000年,goleman等人又对情绪智力做了描述性定义:“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胜任力。” boyatzis,goleman和rhee一起把他的1998年的模型压缩为4个因素20种情绪胜任力,并根据绩效理论编制了情绪胜任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ventory,简称eci)。

3.bar-on情绪智力理论

尽管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没有mayer、salovey和goleman理论那么大的影响,跟踪研究者也没有那么多,但它仍是目前国外情绪智力三大理论之一,并有自己的特色。1997年,bar-on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bar-on(1997)提出的情绪的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由五个维度15个因素组成。并且,bar-on根据该理论模型于199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bar-on情商量表》(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即“eq-i”)。

三、国内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

1997年,情绪智力概念传入中国。一时间,各报刊杂志竞相发表各类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章,也开始出版相关书籍和所谓的“情绪智力测验”。这些都是大众媒体顺应世界情绪智力之风对情绪智力进行的推广。这个时候,学术界也开始对情绪智力产生兴趣。国内的情绪智力研究可以说是理论引介、探索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2002年开始,学术界除了继续介绍国外理论,探讨情绪智力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外延之外,还进行大量的有关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例如:

王晓钧(2000)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他认为,将情绪智力内涵看作是“情绪的认知结构”更为恰当。他将情绪智力分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情绪成熟监察能力。这四个因子又可分为两大范畴:初级的情绪认知评估能力和较高级的情感行为调节能力。

张进辅、徐小燕(2003)在情绪智力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些能力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一共涵盖了18个次因素。并且以此为理论模型编制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特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

许远理(2004)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或情绪智力组合理论)。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括对象维度、操作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独立的维度组合而成,每个维度又分别由几种不同成分构成,最后构成3*3*2共18种情绪能力。他以此理论编制的量表包括两部分:自陈式量表和视频式量表。

卢家楣,王晓娟(2005)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结构:一个二阶十因素模型,其中两个二阶因子分别是: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含有五个次因素: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预见情绪和体验情绪;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觉察情绪、评价与表达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五个次因素。

国内情绪智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形成了很多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但是,与国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相比,国内本土理论研究多是只有提出者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性研究,还缺乏后续的跟踪研究,致使本土理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论证和推广。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我们要发展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不仅仅是提出理论,还必须做好后续的论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joseph ciarrochi, joseph p. forgas, mayer, j.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1.

[2]thordike, e. l., stern, s. an evaluation of the attempts to measure social intelligence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37,(34):275-284.

[3]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8(6):77-82 .

[4]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0,(35):151-175.

[5]leuner, b.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 praxisder kinder psychologie and kinder psychiatrie, 1966,(15):193-203.

[6]payne, w. l.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integration;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c].

[7]mayer, j. d., caruso, d., & salovey, 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1999:(27): 267-298.

[8]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5.

[9]bar-on, r. the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yory(eq-i): technical manual.toronto, canada: multi-health systems, 1997.

[10]徐小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心理科学,2002, 25(3):332-335.

[11]彭正敏,林绚晖,张继明,车宏生.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17-823.

[12]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心理科学, 2005, 28(5):1246-1249.

[13]杨建锋,徐小燕,张进辅.关于中学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8(4):650-654.

[14]张秋艳,张卫,岳颂华,王才康.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 18(8):544-546.

[15]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

[16]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1-4.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理论 国外 国内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思维和情绪的关系的哲学讨论,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就近而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分离的情绪与智力

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始终将情绪和智力作为两个领域来进行研究。在情绪和智力研究并行的同时,心理学家也逐渐认识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上述这些观点和理论已经包含了情绪智力的最初含义,也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最初起源。

2.情绪智力先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绪智力的先驱出现了。他们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认知和情感(也叫思维与情绪)。在这个时期,由于r.b.zajonc(1980)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引发了情绪与认知的谁为首因的空前大辩论。这场谁为首因辩论的深远意义不仅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认知驾驭情绪的心理哲学基础,使情绪、感情在哲学认识论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虽然“情绪智力”这个名词零星的出现了,但是还没有任何一个明确的方式来定义或者描述。

3.情绪智力研究的出现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 salovey和 d. j. mayer一起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mayer等人从智力和情绪研究、哲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寻找证据,来证明被他们命名为“情绪智力”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存在的。1990年~1993年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情绪智力研究出现的划分点。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4.情绪智力的繁荣

1994年~1997年,情绪智力发生了不寻常的转变,变得非常流行。这是由于d. goleman (1994)出版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畅销书。此书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情绪智力开始风靡世界。由于这本书属于非专业著作,对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科学意义造成了极大混乱。所以,情绪智力思潮在1995年~1997年间风靡世界的同时,各种针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等的批评和评论也接踵而来。

5.情绪智力学术研究的繁荣

1997年后到现在,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讨论、修正、规范、深化和发展情绪智力理论。各种情绪智力理论发展起来,新的情绪智力量表也被开发出来,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今天,ei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宽泛、粗放的大众心理学世界;另一个是谨慎、艰辛的科学研究世界”。这使得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形成了多种情绪智力理论。

二、国外情绪智力理论

1.能力型情绪智力——j. d. mayer和p. 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2000年,mayer和 salovey等人,从首次系统研究情绪智力概念,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社会智力,到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日趋完善自己的理论。

mayer & salovey(2000)对该模型解释是:该模型仍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情绪知觉和情绪识别,包括来自情绪系统的认知信息和输入信息;第二个维度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第三个维度是对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工;第四个维度,情绪管理是关系到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情绪。他们根据该理论模型编制了第一个能力型情绪智力量表——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s)。

2.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

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mayer和 salovey称之为混合模型,1998年以后的模型有人称为情绪智力的企业模型。尽管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来源于mayer和salovey最初的理论,但两者相距甚远,目前已成为情绪智力研究领域的两个方向。

他认为,情绪智力本质上是一种潜能,而情绪胜任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一种习得的能力,反映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以及把这种智力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的能力。情绪胜任力模型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和社交技能,由五个因素25种胜任力构成。2000年,goleman等人又对情绪智力做了描述性定义:“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胜任力。” boyatzis,goleman和rhee一起把他的1998年的模型压缩为4个因素20种情绪胜任力,并根据绩效理论编制了情绪胜任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ventory,简称eci)。

3.bar-on情绪智力理论

尽管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没有mayer、salovey和goleman理论那么大的影响,跟踪研究者也没有那么多,但它仍是目前国外情绪智力三大理论之一,并有自己的特色。1997年,bar-on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bar-on(1997)提出的情绪的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由五个维度15个因素组成。并且,bar-on根据该理论模型于199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bar-on情商量表》(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即“eq-i”)。

三、国内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

1997年,情绪智力概念传入中国。一时间,各报刊杂志竞相发表各类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章,也开始出版相关书籍和所谓的“情绪智力测验”。这些都是大众媒体顺应世界情绪智力之风对情绪智力进行的推广。这个时候,学术界也开始对情绪智力产生兴趣。国内的情绪智力研究可以说是理论引介、探索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2002年开始,学术界除了继续介绍国外理论,探讨情绪智力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外延之外,还进行大量的有关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例如:

王晓钧(2000)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他认为,将情绪智力内涵看作是“情绪的认知结构”更为恰当。他将情绪智力分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情绪成熟监察能力。这四个因子又可分为两大范畴:初级的情绪认知评估能力和较高级的情感行为调节能力。

张进辅、徐小燕(2003)在情绪智力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些能力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一共涵盖了18个次因素。并且以此为理论模型编制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特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

许远理(2004)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或情绪智力组合理论)。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括对象维度、操作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独立的维度组合而成,每个维度又分别由几种不同成分构成,最后构成3*3*2共18种情绪能力。他以此理论编制的量表包括两部分:自陈式量表和视频式量表。

卢家楣,王晓娟(2005)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结构:一个二阶十因素模型,其中两个二阶因子分别是: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含有五个次因素: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预见情绪和体验情绪;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觉察情绪、评价与表达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五个次因素。

国内情绪智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形成了很多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但是,与国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相比,国内本土理论研究多是只有提出者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性研究,还缺乏后续的跟踪研究,致使本土理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论证和推广。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我们要发展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不仅仅是提出理论,还必须做好后续的论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joseph ciarrochi, joseph p. forgas, mayer, j.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1.

[2]thordike, e. l., stern, s. an evaluation of the attempts to measure social intelligence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37,(34):275-284.

[3]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8(6):77-82 .

[4]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0,(35):151-175.

[5]leuner, b.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 praxisder kinder psychologie and kinder psychiatrie, 1966,(15):193-203.

[6]payne, w. l.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integration;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c].

[7]mayer, j. d., caruso, d., & salovey, 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1999:(27): 267-298.

[8]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5.

[9]bar-on, r. the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yory(eq-i): technical manual.toronto, canada: multi-health systems, 1997.

[10]徐小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心理科学,2002, 25(3):332-335.

[11]彭正敏,林绚晖,张继明,车宏生.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17-823.

[12]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心理科学, 2005, 28(5):1246-1249.

[13]杨建锋,徐小燕,张进辅.关于中学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8(4):650-654.

[14]张秋艳,张卫,岳颂华,王才康.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 18(8):544-546.

[15]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

[16]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1-4.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国外国内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思维和情绪的关系的哲学讨论,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就近而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分离的情绪与智力

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始终将情绪和智力作为两个领域来进行研究。在情绪和智力研究并行的同时,心理学家也逐渐认识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的研究。上述这些观点和理论已经包含了情绪智力的最初含义,也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最初起源。

2.情绪智力先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绪智力的先驱出现了。他们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认知和情感(也叫思维与情绪)。在这个时期,由于R.B.Zajonc(1980)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引发了情绪与认知的谁为首因的空前大辩论。这场谁为首因辩论的深远意义不仅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认知驾驭情绪的心理哲学基础,使情绪、感情在哲学认识论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虽然“情绪智力”这个名词零星的出现了,但是还没有任何一个明确的方式来定义或者描述。

3.情绪智力研究的出现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Salovey和D.J.Mayer一起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Mayer等人从智力和情绪研究、哲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寻找证据,来证明被他们命名为“情绪智力”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存在的。1990年~1993年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情绪智力研究出现的划分点。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4.情绪智力的繁荣

1994年~1997年,情绪智力发生了不寻常的转变,变得非常流行。这是由于D.Goleman(1994)出版的《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畅销书。此书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情绪智力开始风靡世界。由于这本书属于非专业著作,对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科学意义造成了极大混乱。所以,情绪智力思潮在1995年~1997年间风靡世界的同时,各种针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等的批评和评论也接踵而来。

5.情绪智力学术研究的繁荣

1997年后到现在,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讨论、修正、规范、深化和发展情绪智力理论。各种情绪智力理论发展起来,新的情绪智力量表也被开发出来,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今天,EI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宽泛、粗放的大众心理学世界;另一个是谨慎、艰辛的科学研究世界”。这使得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形成了多种情绪智力理论。

二、国外情绪智力理论

1.能力型情绪智力——J.D.Mayer和P.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2000年,Mayer和Salovey等人,从首次系统研究情绪智力概念,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社会智力,到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日趋完善自己的理论。

Mayer&Salovey(2000)对该模型解释是:该模型仍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情绪知觉和情绪识别,包括来自情绪系统的认知信息和输入信息;第二个维度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第三个维度是对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工;第四个维度,情绪管理是关系到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情绪。他们根据该理论模型编制了第一个能力型情绪智力量表——MSCEIT(Mayer-Salovey-CarusoEmotionalIntelligenceTests)。

2.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

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Mayer和Salovey称之为混合模型,1998年以后的模型有人称为情绪智力的企业模型。尽管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来源于Mayer和Salovey最初的理论,但两者相距甚远,目前已成为情绪智力研究领域的两个方向。

他认为,情绪智力本质上是一种潜能,而情绪胜任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一种习得的能力,反映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以及把这种智力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的能力。情绪胜任力模型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和社交技能,由五个因素25种胜任力构成。2000年,Goleman等人又对情绪智力做了描述性定义:“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胜任力。”Boyatzis,Goleman和Rhee一起把他的1998年的模型压缩为4个因素20种情绪胜任力,并根据绩效理论编制了情绪胜任力量表(EmotionalIntelligenceInventory,简称ECI)。

3.Bar-On情绪智力理论

尽管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没有Mayer、Salovey和Goleman理论那么大的影响,跟踪研究者也没有那么多,但它仍是目前国外情绪智力三大理论之一,并有自己的特色。1997年,Bar-On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Bar-On(1997)提出的情绪的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由五个维度15个因素组成。并且,Bar-On根据该理论模型于199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Bar-On情商量表》(Bar-onEmotionalQuotientInventory,即“EQ-i”)。

三、国内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

1997年,情绪智力概念传入中国。一时间,各报刊杂志竞相发表各类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章,也开始出版相关书籍和所谓的“情绪智力测验”。这些都是大众媒体顺应世界情绪智力之风对情绪智力进行的推广。这个时候,学术界也开始对情绪智力产生兴趣。国内的情绪智力研究可以说是理论引介、探索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2002年开始,学术界除了继续介绍国外理论,探讨情绪智力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外延之外,还进行大量的有关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例如:

王晓钧(2000)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他认为,将情绪智力内涵看作是“情绪的认知结构”更为恰当。他将情绪智力分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情绪成熟监察能力。这四个因子又可分为两大范畴:初级的情绪认知评估能力和较高级的情感行为调节能力。

张进辅、徐小燕(2003)在情绪智力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些能力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一共涵盖了18个次因素。并且以此为理论模型编制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特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

许远理(2004)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或情绪智力组合理论)。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括对象维度、操作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独立的维度组合而成,每个维度又分别由几种不同成分构成,最后构成3*3*2共18种情绪能力。他以此理论编制的量表包括两部分:自陈式量表和视频式量表。

卢家楣,王晓娟(2005)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结构:一个二阶十因素模型,其中两个二阶因子分别是: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含有五个次因素: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预见情绪和体验情绪;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觉察情绪、评价与表达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五个次因素。

国内情绪智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形成了很多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但是,与国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相比,国内本土理论研究多是只有提出者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性研究,还缺乏后续的跟踪研究,致使本土理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论证和推广。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我们要发展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不仅仅是提出理论,还必须做好后续的论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JosephCiarrochi,JosephP.Forgas,Mayer,J.D.emotionalintelligenceineverydaylife.NewYork:PsychologyPress,2001.

[2]Thordike,E.L.,Stern,S.Anevaluationoftheattemptstomeasuresocialintelligence[J].PsychologicalBulletin,1937,(34):275-284.

[3]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77-82.

[4]Zajonc,RB.Feelingandthinking:Preferencesneednoinferences.AmericanPsychologist,1980,(35):151-175.

[5]Leuner,B.Emotionalintelligenceandemancipation.Praxisderkinderpsychologieandkinderpsychiatrie,1966,(15):193-203.

[6]Payne,W.L.AStudyofEmotion:DevelopingEmotionalIntelligence;Self-integration;RelatingtoFear,PainandDesire[A].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C].

[7]Mayer,J.D.,Caruso,D.,&Salovey,R.Emotionalintelligencemeetstraditionalstandardsforanintelligence.Intelligence,1999:(27):267-298.

[8]Goleman,D.Emotionalintelligence.NewYork:BantamBooks.1995.

[9]Bar-On,R.TheEmotionalQuotientInvenyory(EQ-i):Technicalmanual.Toronto,Canada:Multi-HealthSystems,1997.

[10]徐小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心理科学,2002,25(3):332-335.

[11]彭正敏,林绚晖,张继明,车宏生.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17-823.

[12]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28(5):1246-1249.

[13]杨建锋,徐小燕,张进辅.关于中学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4):650-654.

[14]张秋艳,张卫,岳颂华,王才康.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44-546.

[15]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

[16]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1-4.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医学生;情绪智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3-0034-02[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SCG386)。

[作者简介]陈树婷(1981―),女,山东莱芜人,硕士,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情绪智力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Salovery和Mayer于1990年共同提出。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许多研究表明,情绪智力水平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关系、工作绩效、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等方面有积极的预测作用。[2-4]医学生作为将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从事的是以人为对象的服务工作,在工作中不仅面临对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更要与不同的人接触和沟通;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更要兼具良好的人际互动和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因此,针对医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以提高医学生的情绪智力,这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用讲授法,讲授情绪及其相关理论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它因信息量大、灵活性强、便于调控、易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等特点,成为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也是比较适合大班化教学的一种方法。

情绪智力培养中,讲授法比较适合在“对情绪及其理论的认知”模块中应用。比如,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有什么功能,情绪与认知、环境是何种关系,情绪智力的内涵,情绪智力的意义,情绪ABC理论等。利用讲授法可以短时间内集中向学生阐明情绪、情绪智力的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有条理的讲解,让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产生系统的认知。

二、采用心理测验法,进行情绪评估和诊断

心理测验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工具对学生进行测验,然后分析测验结果。常用的测试工具有《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情绪状态测验量表》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问卷,通过对测试结果规范的解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和师生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运用心理测验法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选择系统、规范、科学的心理测验组织测评,并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科学规范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何为规范的心理测验,形成正确的心理测验观,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情绪,结合自身体验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清晰的评估与诊断。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促进情绪的认识和管理

案例教学具有鲜活性、启迪性、针对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点,在教育中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合医学生群体的情绪案例和心理学实验研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学习、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讨论,促进学生对情绪的认识、接纳和管理。

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注意几点:首先,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医学生的生活。在选择案例时,一方面可以从大学生年龄特点、生活背景出发,选择与大学生情绪相关的案例;另一方面,从医学生将来就业和工作角度出发,选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自我情绪管理、病患情绪处理、医患关系问题等案例。其次,案例呈现要生动多样,案例的表述要有吸引力。比如讲述抑郁的情绪状态时,配以反映情绪低落、丧失兴趣、食欲减退等表现抑郁情绪状态的图片,结合播放低沉的音乐,让学生对案例产生更直观的感受。最后,教师要特别注意案例讨论的引导和总结。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尽可能地指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同理心来增加其对事件的认识和体验。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从案例的引发原因、解决的关键点等方面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和总结,也要对整个案例讨论过程中大家的表现做出合理点评。

四、采用情境体验法,认识和管理自我情绪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5]情绪智力的培养不单单让个体对情绪及其理论形成理性认知,更重要的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绪管理,因而,课堂教学中可运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进行情绪觉察、情绪评估、情绪表达练习。

每个人几乎都受过情绪的困扰,而不能准确地知觉自己的情绪,或者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加以拒绝、否认或忽视,这恰恰是造成情绪问题最大的原因。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设定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重温或体验某些情绪状态,指导学生认识和觉察自己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学习与自己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相处,接纳自己的情绪。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互动讨论和教师指导,从认知调节、行为改变等方面入手,进行主动的情绪管理。

五、采用角色扮演法,识别他人情绪,促进人际交往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设定不同人物角色,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感受,有助于识别他人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建立同理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与人相处的工作,他们所接触的又都是一些生病的人,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扮演医生角色和患者角色,使他们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体验病人在求医时的切身感受。在练习中,让学生学习识别病人的情绪,理解病人的情感需求,在此基础上给予病人充分的同情,以此提升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李国瑞,何小蕾.情绪智力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2003,26(5):917-918.

[2] Greven C,Chamorro-Premuzic T,Arteche A,et al.A hierarchicalintegration of dispositional determinants of general health instudents:The big five,trait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humourstyl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4(7):1562-1573.

[3] Schutte N S,Malouff J M,Thorsteinsson E B,et al.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emotionalintelligence and health[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2:921-933.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3-0004-04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 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3.积极心理学需注重挖掘人的潜能的研究

Dana Becker等人指出,积极心理学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能带来快乐、成功,能帮助摆脱美国人摆脱9・11噩梦的美妙图景,似乎可以由心理学家来帮助人们得到所需的优秀品质、幸福生活和社会繁荣。在一些研究中似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要依靠心理学家们充当幸福生活的引导者。这也许背离了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能力和积极品质的初衷。幸福生活不是由心理学家来提供或创造的,而是人们通过努力和追求获得的。所以,相关的研究应更注重个人如何在社会和自然情境下能获得或激发出这些积极的特性,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生活。这样的研究选题在国内外都需要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稿件编号:100208002)

参考文献:

[1]Ribot, T. A. (1882). Diseases of memory: An essay i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W. H. Smith, Trans.).New York: D. Appleton.

[2]崔丽娟,张高产.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 2005. 28(2): 402~405.

[3]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 2003.3:6~10.

[4]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3): 321~327.

[6]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15):253~255.

[7]William C. Compton. (2005). 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U.S. :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Inc: P4,7.

[8]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303.

[9]Louise Sundararajan, Toward a Reflexive Positive Psychology: Insights from the Chinese Buddhist Notion of Emptiness. Theory Psychology. 2008, 18: 655.

[10]Torill Bull. Hunting happiness or promoting health?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deserves a place in health promotion. Promotion & Education 2008,15; 3.

[11]Grant Jewell Rich.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1, 4 (41); 8~12.

[12]Eugene Taylor. (2001).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Reply to Seligma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 13.

[13]Torill Bull. Hunting happiness or promoting health?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deserves a place in health promotion. Promotion & Education 2008; 15; 34.

[14]王艳梅,汪海龙,刘颖红.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119~122.

[15]Barbara L. Fredrickson et al. Open Hearts Build Lives: Positive Emotions, Induced Throug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5(95), 1045~1062.

[16]Roy F. Baumeister, Ellen Bratslavsky.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4(5): 323~370.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6

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生 情绪智力 培养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智力测验来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是否成功,后来证明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比用传统的智商测验测出的认知智力在预测人的成功时更有价值,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更多的与情绪智力有关。对于大学生而言,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成功、心理健康的因素远远不止智力,还依赖其它因素[1],情绪智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1.情绪智力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智力理论的发展,实践智力、社会智力等逐渐出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更为智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 年 Salovey 和Mayer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2],经过几次修正之后,Salovey 、Mayer等人在2004年提出了新的情绪智力模型,将情绪智力分为感知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使用情绪以更好的做出决定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四个方面[3],这一概念理论较为严谨,概念相对清晰,为更多研究者所采用。1995年,Goleman发表《情绪智力》一书,认为情绪智力应包括了解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五个方面[4],这一概念因其所涵盖的内容太多又太过宽泛而受到了批判。Bar-on于1988年首次提出“情商”的概念,他编写了《情绪智力手册》,在该书中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情绪智力不仅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5]。到目前为止,虽然许多研究者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它的内涵,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情绪智力在决定人们是否成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对情绪智力的梳理和分析,从能力范畴来界定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大学生情绪智力是指能合理地认识自己、他人及社会的情绪,并正确评价这些情绪和理性调控自己的情绪,影响或改变他人及环境的情绪,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学习和工作更有效并最终指向成功的一种能力[6]。情绪智力是人的诸多能力中的一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结构体系,它包括对情绪的觉知能力、评价能力、适应能力、调控能力和表现能力。

2.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和现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群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群体性是指大学生一般主要居住在学校宿舍,过着集体生活;独立性是指多数大学生远离父母和亲人,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二是存在过渡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一个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的时期。上面的这些特点,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多变,缺乏稳定性。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急躁,情绪表达不太适当,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较弱的情绪调节能力,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及活动效率[7]。所以,大学生容易出现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

对于民族院校而言,生源更加多样化,学生面临更多的情绪问题。一是民族院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后,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负担过重,经济上的困难和艰难的生活环境使走进学校的农家子弟难以安心读书,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二是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改变过去的习惯来适应新的学校人文环境,如果适应能力有缺陷,长期处在不适应的状态下,心情压抑、情绪低落,不懂也不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逐渐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产生[8]。三是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语言,进入学校后需要学习汉语、英语等课程,这从客观上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学习上的不适应让他们产生学习焦虑,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3.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有研究认为,相对于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多而言,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提高。戈尔曼指出幼年和青少年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成年后培养也来得及,从而为渴望成功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并指明了道路[9]。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学生应主动培养情绪智力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人际交往、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生应加强自我认识的训练,从我与人的关系、我与事的关系、我与己的关系中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能够客观评价、坦然接受,不要过多地抱怨和谴责自己。同时也要在在校期间,多参加学校、班级、社团组织的集体活动,并尽可能地做一些领导和管理的工作,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2注重用好大学特有的各种资源

在全校开设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相关的公选课,如“情绪管理”课程、“情绪智力教育”课程等,向广大学生普及情绪管理和调节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运用各种媒介宣传和强化心理健康理念,组织开展与情绪智力相关的培训、辅导与讲座,使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更加明确和掌握情绪智力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情绪智力对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加强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实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运用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觉知情绪、评价情绪、适应情绪、调控情绪和表现情绪的能力。

3.3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情绪情感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培养学生情绪表达和管理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应保持心情愉快,情绪饱满,表情热烈而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轻松友好,学生的情绪状态也会得到感染和激发,从而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事件的分析与评论,使学生获得各种不同情绪的体验与处理的经验[10]。

3.4坚持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经济、见识、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对一些大学生而言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地域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心理问题、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教育方式等具体方面,不同文化区域和文化群体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也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确立人生目标、恋爱交友、设定发展方向等。由于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急剧变化,情绪躁动、内心冲突的特点十分显著,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注意调节和寻求专业帮助,会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切实行动,不断提高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积极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大学生情绪智力、心理复原力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 P.Salovey & J.D. Mayer.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Cognition,and Personality,1990, 9:185-211.

[3]Mayer, J.D., Salovey, P.,& Caruso,D.R.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4,15:197-215.

[4]D. Goleman.Emotinal Intelligence.Bantam Books, USA,1995:P.43-44.

[5]Bar-On,R.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technical manual.Toronto: Multi-Health Systems,1997.

[6]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硕士论文.成都西南师范大学,2003.

[7]袁文萍.情绪智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76-78.

[8]吴萌.试述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及培养; 《才智》,2012:115-116.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元情绪 情绪智力 理论 测量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065-02

1 元情绪的概念

目前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元情绪理论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的。Salovey & Mayer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对情绪的知觉、表达和评价的准确的把握能力,是一种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解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他们发现在情绪智力的心理结构中有一种能力对情绪的监控和调节更为具体这就是元情绪。元情绪是个体对自我情绪的觉知、评价、表达与调控,个体还能够对情绪是如何如产生的,产生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反复的分析,无论主体产生的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可以通过元情绪的调控功能进行调节,能够使自身的情绪保持在适当的动态平衡水平上,这也是使个体身心能够健康发展所必要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元情绪的每个成分使其达到理想的状态,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元情绪水平来进行心理干预。也就是说,元情绪是一种能力它包含了三个方面,感知和体验情绪的能力、表达与归因情绪的能力和调节与控制情绪的能力,而这三种能力在情绪机制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1)感知与体验情绪的能力是前提,面对自身情绪时个体首先要察觉到并且能够体验到自身情绪的起伏变化以及该情绪达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进一步有效的调控自身的情绪。(2)表达与归因情绪的能力是中间环节,从对情绪的感知与体验到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表达与归因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那些在意识层面之下的很模糊的情绪只有通过表达与归因才能使个体更加清晰的理解,从而更好的监控情绪的发展变化。(3)只有把元情绪的动态调节和静态监控相结合,元情绪才可以使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达到动态平衡,最终和谐统一。

元情绪把个体自身的情绪当成认知对象,把自身产生的情绪当成认知和调控的客体,即是人们对自己情绪所产生的情绪,即初级情绪时的次级感受或情绪,不仅仅指对感受的感受还包括对情绪的感受和思维,并在元情绪的基础上提出了元情绪理念。元情绪理论是指个体对自我与他人情绪的一套有组织的感受与认知。Mayer等把元情绪划分为状态性元情绪和特质性元情绪。状态性元情绪强调正在进行的情绪反思的变化性,有五个维度:控性性、清晰性、接受性、典型性、变化性,但他们认为元情绪是情绪智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所以在元情绪的研究中关于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仍然很不清晰。虽然对元情绪的概念界定还存在分析,但是我国学者在参考国外的元情绪理论基础上得到了相似的元情绪的概念,也是被广大研究者接受和认可的。许远理教授认为元情绪是主体对自己情绪的体验的觉知、内省、表达、描述监控和调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作反当分析、合理归因及自身调控的能力,是对情感的反身认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也是这个定义:元情绪是感知和体验情绪的能力、表达与归因情绪的能力和调节与控制情绪的能力。台湾学者叶光辉等认为“元情绪理念”是个体对情绪以及和情绪相关的各项事物的执行力,也就是说个体有一套固有的情绪反应模式,它是对自己或者他人产生的各种情绪从知觉到评价再到调节的一个特定反应,它可以监控和指挥情绪的运作,个体能够运用这种能力把情绪行为背后模糊的需求与目的清晰化,能够监控自己的情绪反应,指导自己的情绪表达,让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怎样表达以及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更加合适,必要时还能够协助他人处理情绪事件。

2 元情绪理论的理论基础

情绪智力是智力理论深入研究的新的理论成果,元情绪则是在情绪智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新的研究内容,在人类能力理论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地位。但是,自从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学者们对情绪智力的结构和内容就存在分歧,从心理学各流派看,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阐述,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不同很难说哪家更好,而且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想要达成共识也很不容易。基于这种状况想要把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整合就有了很大的障碍,但“元情绪”概念的出现却有了自己的理论环境。元情绪明确的对象性和可操作性是也是实证研究者渴望研究的原因之一。在情绪智力研究过程中,对元情绪展开明确研究的研究者主要有Salovey,Mayer和国内许远理等人。

2.1 salovey和Mayer的情绪智力理论

Mayer和salovey(1997)认为情绪智力是指能够对情绪的感知、评价和表达准确把握的能力,为促进思维而接近和产生情绪情感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控制情绪并推动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Mayer和salovey在情绪智力概念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把情绪智力划分为情绪觉察、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它们之间相关但是又存在差异。基于情绪智力的理论基础和结构维度,Salovey等编制了特质性元情绪量表(TMMS),元情绪结构表现为三种成分即情绪注意、情绪辨别、情绪恢复。TMMS作为情绪智力的一种测量工具,从实证角度给出了元情绪的理论结构。

2.2 许远理的情绪智力理论

许远理依据两个维度提出的情绪智力“9要素”理论,即“对象”和“操作”。“对象”是从内容方面描述情感智力,包括内省情感智力、人际情感智力、生态情感智力三个主因素;“操作”是从活动方式上描述情感智力,由情感的感知和体验、表达和评价、调节和控制三个水平组成,这两个维度相互两两组合,最终能构成9种情感能力。

2001年,许远理又更深入的提出了元情绪理论的建构,他借鉴了情绪智力理论和元认知理论,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他的情绪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是内省情绪智力,它包含的3种成分:自我情感的感知和体验能力、自我情感的表达和评价能力、自我情感的调解和控制能力。许远理认为他的内省情绪智力3要素与元认知结构中的三要素是完全对应的,即元认知知识(自我情感的表达和评价)、元认知体验(自我情感的感知和体验)、元认知监控(自我情感的调节和控制)。许远理受成熟的元认知成分划分的启发认为元情绪理论的建构由内省情绪智力中的感知和体验能力、表达和评价能力、调节和控制能力三个部分组成也是以后的研究者可以借鉴的。

元情绪理论来源于情绪智力理论,但是它一直没有自己明确的理论框架是因为其结构和内容并没有对“元”这一本质属性深入挖掘。Salovey等人为了测量情绪智力才提出了元情绪的概念,仅包含情绪注意、情绪辨别和情绪恢复三个维度,这与情绪智力丰富的内容和概念相比显得过于简单。而许远理提出的元情绪理论,虽然在情绪智力的内容上有所扩展,但仅仅是内省情绪智力,把元情绪的对象定为“自我情绪”,这可能就忽视了个体情绪智力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即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几大成分。因此,从某些程度上讲把元情绪作为衡量情绪智力的指标其代表性还有待商榷。

3 元情绪的测量

关于元情绪的测量也是从测量情感智力开始的,不同的情绪智力理论有各自不同的测量标准。国外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量表,在Salovey&Mayer(1977)的智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以成就为基础的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包括了测量识别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与管理情绪的能力。在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中将情绪智力分为5个方面,以此为基础编制了情商量表,另一具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是情绪能力问卷,这两个量表都是以自我报告为基础的。

元情绪作为情绪智力研究的拓展,对于元情绪的测量,至今被广泛应用的还是Salovey&Mayer(1995)的特质元情绪量表(TMMS),该量由情绪注意、情绪辨别与情绪恢复三个维度,经过不断的修正,最终确定了该情绪量表共30个条目有3个分量表,采用Likert五级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 “完全同意”五等级,依次计 1~5 分,来评定个体知觉情绪、评价情绪与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国外大部分学者是对元情绪理论框架的架构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所以没有再编制任何元情绪的测量工具,大都采用Salovey的特质元情绪量表。 但是,他们对元情绪的研究不断的细致深化。

在国内很多学者都是对特质元情绪量表进行修订,进而测量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元情绪。由齐艳(2003)对特质元情绪量表进行修订,基本保留了之前的维度结构,只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题项从原先的30个缩减到了目前的26个,包括情绪注意、情绪辨别、情绪恢复三个因子。李川云等(2002)为了测量军校的大学生,删除了该量表信效度不好的题项,最后剩下的条目统计特性良好,为开展国内情绪智力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测量工具。其中,姜魏(2005)、张乐华(2008)、付大坤(2010)都采用这个修订过的量表探讨了新兵、中学生、大学生元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周详(2010)等采用此问卷以高一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元情绪对学习适应及成绩的影响。

与情绪智力相比,元情绪更容易下操作性定义,但是元情绪的测量工具还不是很全面。国外教权威的量表,如TMMS,仅仅从情绪注意、情绪辨别、情绪复原三个方面为采择指标,其代表性还有待于商讨。同时,TMMS是基于国外的文化背景选择的也是国外的群体被试选而编制的,直接应用与我国的文化背景下难免会产生问题。因此,在我国要开展元情绪的深入研究,必须在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下编制一个结构维度较为完整的测量工具。

4 元情绪的重要性

虽然元情绪的理论还有待充实,对于元情绪的测量还需要加强,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取向看,元情绪的影响范围之广及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元情绪可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所以有必要通过改良使其达到良好的状态。(1)个体要有情绪知识和获得该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要了解情绪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知道什么情境能够诱发自己的哪种情绪,根据自己的认知对该情绪进行评价,调节自己的行为反应。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不会单纯的受情绪的控制,能够理解自我、环境和情绪三者的关系,使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2)加强情绪反思的能力即元情绪的改良。元情绪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反思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对一个事件产生某种情绪,事件过后我们经常会对之前的情绪活动加以反思,也就是说我们把前一情绪反应当成了反思的客体。在反思过程中我们常常用理想自我的要求来思考和评价自己的情绪活动,从各方面评价情绪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可能在日后的情绪活动中加以控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Salovey P,Mayer J.D Emotional Imagination Con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9:185-211.

[2] 李锐.情绪智力与元情绪:概念及关系辨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7(2):120-124.

[3] 乔建中.情绪智力研究的前沿动向[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378-8379.

[4] 许原理.元情绪理论的建构与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1(2):67-71.

[5] 叶光辉,郑欣佩,杨永瑞.母亲的后设情绪理念对国小子女依附倾向的影响[J].中华心理学刊,2005,(2).

[6] Peter Salovey,John D. Mayer,Susan Lee Goldman,Carolyn Turvey,Tibor P.Palfai. Emotion Attention,Clarity,and Repair: Explo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Using the Trait Meta-Mood Scale[J].Emotion,Disclosure,and Health.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n,1995:125-154.

[7] 许远理,李亦菲.情感智力“9要素”理论建构及量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2):47-50.

[8] 许远理.元情绪理论的建构及其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67-71.

情绪心理学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恐怖分子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反社会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 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