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学体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1:10

中学体育论文

中学体育论文篇1

阳光体育运动从舆论宣传入手,致力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它掀起学习、普及身体健康知识、体育运动知识、体育欣赏知识、运动营养知识等的高潮,广泛传播了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掀起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

2、突出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很多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都注重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突出个性,展现特色。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定了适合本校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并与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紧密结合,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在体育特点项目活动上大做文章,通过特点活动的开展不但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培养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通过学校活动项目的多样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

3、着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开展多样体育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同时,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的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所有班级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课外锻炼时间,安排体育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辅导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并负责到人,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指导、有监督、有目标、落到实处。

4、“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体育教师教师转变观念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坚持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角度出发。依照这样的理念,运用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这势必打破了传统的身体健康老思想。同时,阳光体育运动激发从运动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教育。这些都会完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中学体育论文篇2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如今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任课教师们的推崇。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让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从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端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体育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从而让其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自学意识以及“大家”意识。因为合作学习不局限于仅仅两个人或者是三个人,甚至是一个团体内的互相合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体合作能力。在这个目标下,体育教师们的教学程序应该围绕在学生们的特异性之中。例如,组内不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本领、学习成绩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们判定不同学生们之间的进行合作学习的依据。因此,任课体育教师们在进行分组时可以考虑以下的方面:第一,教师们在进行体育教学课程学习之前可以先设置几个课前问题,将这几个问题平均分配给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互助互学,从而共同得出答案。然后,在课上教师们在根据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回答进行整理,并对正确答案进行公示,从而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

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是一项创新的举措,下面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将其应用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以及生活的影响。

(一)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影响相比较于传统的竞争型体育教学来说,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合作学习以学生们为中心,任课教师们将一些体育动作、操作技巧演示给学生们,通过将动作从正面、侧面依次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熟悉这个动作,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动作的认知,避免出现错误记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学生们通过观察教师们的动作示范从而对于体育动作等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为了能够让小组成员能够一起进步,各个成员将会非常积极并且主动地指点出组内同学动作的不恰当性或者是错误的地方,通过合作,小组内的学习环境非常和谐并且积极向上,因此,合作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以及学生们之间的分析能力。

(二)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影响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学习模式相比于相比较于传统的竞争型体育教学来说,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理论知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论知识水平。理论知识作为体育教学实际操作的一个技能挤出,是高等师范学院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模式的本质是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学习,然后组内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学生们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通过以教材、互联网、课外书籍等等的方式对老师们布置的作业进行理解,学生们在进行答案查询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再通过组内各个学生们之间的相互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从而让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固。

(三)对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很少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教学,大都是以口头叙述,然后老师们在进行动作的示范,学生们真正的思考并且练习的时间较少。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们对于技能的实践以及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教师们的主观教学意识非常强,仅仅是依靠自己现有的动作技术或者是教学经验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学生们在课程上处于一个被动吸收知识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一旦体育教师的在进行课堂演练和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的偏差,学生们一时间无法发现,导致一错再错。第二,教师们的主观意识太强可能导致学生们对于课程内容的厌烦,因此,对于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上下降。而合作学习则大不相同,合作学习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并且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并且每一个人都有着让自己的小组变得更好的责任,因此,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大大写提高,从而对于他们的体育学习达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影响。

三、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以往高等师范院校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有些高等师范学院的任课体育教师们很有很好的使用学习资料,进而不能够将合作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出现教学偏差问题;第二,在课堂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时,教师们在其中起的作用并不是非常的明显,以至于在推行起来有些困难;第三,学生们在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时参与度不大,对于问题的讨论有效性也不是很有成效;第四,教师们对于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所产生的成果反馈不明显,导致学生们进行下去的欲望不大。

(二)使用合作学习时提出的建议因此,针对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第一,高等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师们必须加强对于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引导,进而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第二,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行时,不要只注重表面形式,要加强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进而更好的应用与自己的课堂之上;第三,在进行教学时,不要只注重教学模式的实行,还需要注意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第四,学生们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们不能只关注与好学生,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们也要一视同仁,进行个性化差异教育。

四、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们的注意力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一些学校的优秀教学视频也在网上都有资源。现如今,每一所高校中都存在着多媒体设施。因此,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网络上寻找更多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参照学习。例如,学生们在学习一些体育动作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信息,在备课的同时,将互联网上的一些专业人士的视频进行剪辑,并配以文字说明。然后在课上教师们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然后进行视频的观看以及讲解。将动作从正面、侧面依次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熟悉这个动作,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动作的认知,避免出现错误记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通过视频中动作的循环播放,让学生们自己实际的练习以及模仿,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加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小组之内还可以进行动作讨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二)录制实时课堂视频,提高学生们之间的课外交流,增进合作学习在课程上学习完动作之后,其中有些难以学习的动作有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们很容易出现混淆,或者是忘记动作的情况。多媒体教学完美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录制,从而将网络版的课件传至班级内的QQ群或者微信群里,让学生们下了课之后可以自主进行不会的动作的学习,已经学会动作的学生们可以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温习。对后期进行易错动作的解说和示范,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并且这些视频可以将进行慢播以及重复播放,这样一来,学生们不熟练或者没有听懂的动作可以进行反复的播放,从而加强学生们对于动作的记忆。这种方式将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仅仅减轻了教师们在课外时间,还能够加深学生们的课堂记忆。

中学体育论文篇3

一个完整的中学教育,德育是灵魂,而体育则是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它能为德育教学提供有力的、健康的、精力充沛的受教主体的重要作用[1]。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同时,体育教学还包括了挫折教育、意志情感教育等。体育是需要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及坚韧的意志。在中学体育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活动中,体操、武术等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力;越野跑、中长跑等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球类运动、接力赛等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勇敢拼搏的精神。

2德育教学内容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教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感)、道德作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组织性、纪律性及其社会公德)、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勇敢创新的品质,包括责任感、自强、自立、进取等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爱护公物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珍惜身边的事物)。

3加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教育

3.1加强体育教学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一般在提升学生的体质、基本知识、运动技能等方面都想方设法去创造条件完成,但是在教育学生思想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这是班主任、政教处的事情,只要自己上好体育课,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技术就行了。我认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要求对学生除了体质教学,还要进行素质教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崇高的责任感、事业心;其次,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树立以育人为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德育、促美的观点。体育教师除了要精通各项体育知识之外,还要极强对于素质教育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的做到德智体美的结合教育。

3.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即使是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耐心的、反复的进行培训、教学,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严格的训练、要求、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巴甫洛夫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2]。这就证明了人的道德意识、行为、习惯是由培养教育决定的。体育教师要高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掘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的潜能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学有所得,终身受益。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内容,独具匠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学习。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健身、锻炼。从而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精神、人格。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德育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双边的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加,没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德育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这里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之所以要提出主体性的德育教学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德育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人、一个主体的人,一个有感情、有智慧、有意志的人,促使他们在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内涵[4]。通过体育教学的各种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理解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体育中的各县锻炼方法,从而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活动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心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逐渐的达到自我发展、完善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技能动作,再根据动作的特点及其教学规律进行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彩、争荣誉,从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及个性结构更加完善。

中学体育论文篇4

中学体育课程要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为基础,其核心是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专家总结分析,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框架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是要涉及中学体育运动闲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二是激发中学生对各种运动的兴趣,尤其是被认为是理论性的表现的竞赛,三是培养中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精神,四是使中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对生活的兴趣。当前,我国中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发展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体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将“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写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第二,重视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体育保健卫生方面的文化素养,将体育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产生运动的兴趣,并将这种性却变成一种习惯,并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各种能力,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适应能力与评价能力等。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不仅是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目标,而且也是国外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合理的运动实践,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培养他们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并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味到运动的快乐和作用,激发他们进行长期运动的兴趣与欲望,形成一种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第四,通过体育运动加强学生的品德与审美教育。学校体育作为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也必然会承担教育的一部分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以“体”育人,提升学生的情商。

二、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体育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笔者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转向以健全人的身体为目标的强身育人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中学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使学生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其次,从教学体制上来看,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制,结合中学生体育运动实际,建立以增强中学生体质,提高中学生体育能力,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注重强调在体育教学中相关文化知识,运动理论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结合学生身体锻炼实践,形成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着重加强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重视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中学体育为培养新型的现代人才服务。

再次,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来看,要着重强调体育教材的实效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教育与体育锻炼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课程的理论的讲述中要着重强调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此外,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安全性,对于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生理效果﹑运动的健康效益等知识也要进行详细讲授,以便更好的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最后,从课程整体编制来看,要注意编制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增大中学体育课程的总体弹性,将体育课外活动引入到中学体育课程之中,遵循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要求。

三、结论

中学体育论文篇5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学校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突出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为主,最终让学生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改革中去除了一些学生不喜欢的、普及率低和损伤发生率比较高的运动项目,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运动的量和强度也降低了要求。有改革就必须有创新,但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上课不积极,反应较慢等。我们不禁质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能提高学生的体质?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影响

人格也称个性,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格的健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缺乏考核制度,各地中考体育的项目也仅仅是一些基本运动项目,对学生的挑战性不大。高中体育改革后只留每年的体质测试,学生和学校对此并不重视。因为“它对高考没有影响”,而这些测试项目也都是一些跑跳类的简单项目,不存在安全顾虑。笔者认为,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可以通过灌输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护措施来保证它们的正常开展。譬如在球类运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多发的运动损伤(如手指挫伤、踝关节扭伤等)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分析,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受伤后的简单处理;单双杆练习时,要求学生轮换在练习者边上进行保护,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中长跑前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克服他们对这类项目的恐惧心理,提升他们的练习热情。只有通过项目锻炼,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毅力,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

二、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常被称为体质,既有先天遗传又包含了后天获得,是人类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人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阶段的学生以校园为锻炼场地,迫于升学压力,多数学生只是为了上体育课而锻炼身体。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合理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锻炼,从理论出发,让他们对所学运动项目建立基础的认知。譬如体质测试项目中的50米,不要只知道加速和冲刺,应该让他们了解短跑分为哪三个阶段,体能如何分配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果放任学生自己练习,很可能会形成错误技术动作的定型,这将影响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锻炼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多加指导,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学锻炼,让他们意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

三、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影响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归于精神需要一类。改革告别了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作为练习主体的快乐,这在现行的高中模块教学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然而要长期维持学生的体育兴趣还是颇有难度,因为学生的爱好比较狭窄、偏一,他们一般只会参与自己喜欢的少数几个运动项目,如果教师不给予一定的干预,就很难做到让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从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来看,小班上课是一个可行方案,小班化教学能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能增加老师的巡回指导时间。目前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只是做到了将学生按照所选择的项目分班,虽然便于教师的施教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但选项班的人数仍然有多有少,离小班化教学的开展仍有差距。因此,希望各大高校加大体育老师师资力量的投入,譬如5个班级在选项分班时可以设置8~10个项目,这样学生的选择面广,有利于多个运动兴趣的培养,同时,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是重点,只有教师熟练掌握了各种运动技巧,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在保留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新的教学体制。在未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之前,并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经验,只有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迎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春天。

作者:汤建苏 单位:汇龙中学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1984.

[2]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2(2):37-38.

中学体育论文篇6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对青年人寄予了殷切期望。因此,青年的整体素质高低决定着其社会作用大小的发挥,影响着中华民族繁荣复兴速度。这里的整体素质既包括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还包括个人身体素质强弱等,即我们熟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我们知道,我国高校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其中,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居首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因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制定高远的目标和追求,并在实现这些目标和追求时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唯有这样的人,才具备肩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重任的资格。可以说,德育在大学教育阶段甚至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青年学子成人成才的关键。而体育则体现的是基础保障作用。

同志曾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文中,在谈及体育之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时,他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3]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再好的人才作用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近几年,因“过劳死”而英年早逝的行业精英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轻。有媒体对2004年至2011年国内16位“过劳死”的企业壮年高管作过统计,发现其中30-40岁的5人,40-50岁的5人,50岁以上的6人。而30-50岁正值壮年和盛年,是人生事业的高峰和鼎盛期。此外,因“过劳死”而逝的还有许多年轻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辞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曾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而“80后”是主力。[4]除了工作压力过大外,其自身身体素质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意识,忽视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强化作用,自身身体素质低,个人的抗压性也相对较弱。这与长期的体育教育地位低,国民运动保健观念淡薄,忽视体育的基础作用等因素是分不开。如果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支柱的“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由于身体原因过早衰亡,就谈不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更无法为社会提供与其多年德育、智育教育成果相对称的社会价值,小则影响个人与家庭的和谐稳定,大则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发展,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的德育和体育,从其关系上来看,体育是德育的基础,它既保障着大学德育过程的顺利实施,也保障着德育成果的充分实现。没有良好的体魄作保证,德育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充分理解大学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大学体育的地位,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二、高校体育有效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从物质的层面阐明了大学体育之于德育的重要基础作用,事实上,除为德育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外,体育在德育全过程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一)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内容中关于人格修养的不足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德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但建国时,我国无论是治国方针还是教育模式都深受苏联影响,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在德育内容上,主要是强化社会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忽视了对于人本身的人格修养教育。这种德育内容在建国初十分适用,一方面是因为新旧社会的交替需要强化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将之作为德育的必需和必然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民众在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后,面对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时具有极强的自律意识和较高的修养觉悟;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除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单纯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要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外,再无其他文化对人们能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人格修养的教育主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和纠正,这样就在有意无意间弱化了人格修养教育在德育中的比重。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思潮也变得多元和异化,这种多元和异化对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冲击是迅速而且猛烈的。高校作为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前沿地域,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传统的德育内容显示出了对新思潮的应对不足,传统德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面前力不从心。意志薄弱、自律意识差的青年学生便会因此沦陷,出现道德失范。如逃课、舞弊等学习行为失范,沉迷网络、制造虚假信息、传播电脑病毒等网络行为失范,在教室、寝室等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共秩序甚至偷盗他人钱财等社会公德失范,以及个人至上、蔑视高尚的价值取向错位等。[5]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因对社会和自身状况不满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学校恶性事件。如复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药加鑫事件、李刚事件等等,都是极端事例。事实上,由于德育失范,这类事件发生的越来越多。面对此困境,渗透着德育因素的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格方面显示出了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身体负荷和心理抗压能力而进行教学目标和难度的设置及持续不断地重复练习,培养了大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通过参与诸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体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走出人际冷漠困境,培养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配合意识以及利他利己思想;体育活动对各项规则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战术意图的服从,培养了大学生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纪律和社会规则的自律品格;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尊重他人、谦虚友好的道德品格;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项目,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大学生自信、创新和独立的品格;积极且持续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提升抗压性,培养其豁达、宽容的品格,强化心理素质。这些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格修养,在帮助大学生应对多元思想的负面影响、体现大学德育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大学德育内容的重要补充。

(二)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方法上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不足

清末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西学东渐,我国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从此以后,受当时国家沦落、民族倍受压迫等社会现实的影响,救亡图存成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德育内容往往与政治教育内容直接等同,口头宣教鼓动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这就天然地将德育变为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使近现代德育具备了较强的功利性。“由于德育的功利化目标定位,导致了把高校德育过程视为把社会统一要求的品德规范强加给学生的过程,德育方法也因而简单化为填鸭式、满堂灌的德育方法。”[6]而且,应试教育中的德育仅仅是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必须学习任务的产物,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将德育效果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此一来,学生对德育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也相应加大了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针对此种现象,在提升了高校德育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人们开始从如何改变德育工作方法入手,探讨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等开展德育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设置心理学课程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各类户外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等。通过探讨,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德育工作方式创新,目的都是将德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运用各种手段来拉近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心理距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天然的具备德育方法期望达到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虽然德、智、体三者关系中,德育地位和实际德育教学力度远高于体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在教育客体之中的受欢迎程度和实际影响力则远高于德育。在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下,体育活动作为难得的舒解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一点从高校体育场馆里随时可见的大学生身影得以印证。这种先天的受欢迎性,加之大学生能以自身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课程项目,使得他们从心理上更容易因喜欢体育课而接受体育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教育。而且,体育教学均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说教反而很少,这就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条件。只要教师充分利用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就必然能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德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三)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不足

中学体育论文篇7

【关键词】放眼未来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兴趣突破

一、改变教学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于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2.课堂结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通过多年体育教学,在教学课堂结构这方面进行的改革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例如:

(1)三部分式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和结束部分。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安排的六段式结构:

1)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

2)引起动机——满足活动愿望——适当降低强度,保持运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掌握技能——恢复身心,调整——小结,布置作业。

(3)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

“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既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1.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

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2.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无情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不适应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并不相符。

三、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达到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再经历了的停滞甚至倒退,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中学体育论文篇8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 学校体育教育 人文体育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进人的身体发展、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学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服务。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人文价值认识的不足以及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人文价值培养的缺乏,都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视了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领会,这无益于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等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授课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考试是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对体育的理解限制在狭隘空间中,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练掌握技能的机器。由于旧的体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的开发,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和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如何通过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能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体育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深刻领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才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二、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体育思想培养

1.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灌输

有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多为技术性、技艺性课程,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次,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贯彻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多为技术、技能类的内容,偏重运动成绩与结果,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而课程是关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根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必须对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2.课程设置个性化与多样化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做任何的规定,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发挥本校风格和特色,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

在人文体育观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个性化地设置课程。随着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之一。开放式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和自觉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

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其次,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多样化地设置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着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的最大转变是从生物体育观逐渐转向人文体育观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蔡?,王东.论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1).

[3]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4] 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文化·视野,2008(7):97-98.

[6] 王萍,孙旭林.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体育观[j].甘肃教育,2008(10):3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