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支农服务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2:58

支农服务论文

支农服务论文篇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和诸多环节的建设,它包涵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概括。财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调节部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一、政府积极为农村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七、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支农服务论文篇2

关键词: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眼文章编号?演 1673-0461(2012)09-0086-05

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明显不同,致使这三个区域间的金融资源不一样,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水平也不一样。2008年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的数据发现,全国零金融机构的乡镇数总共有2,868个,其中西部地区有2,645个,占全国总数的92.22%。2011年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网点减少了616个,取得重大突破,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还有1,696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目前我国零金融机构的乡镇在中西部地区还大量存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都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的发挥,导致机构的支农金融服务还不能及时地、有效地覆盖到所有农户手中,农户融资依旧困难重重。为了让更多的农户、更偏远的中西部地区获得更多的支农金融服务,我们亟需通过大力加强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来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

我们所理解的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是指那些拥有服务“三农”的普惠理念,主张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不能有效获得金融服务的中低收入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并且机构自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本文认为那些采纳“普惠金融”理念,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可获得的、实质性的支农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都属于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本文首先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总结了这些影响因素的特点。通过对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为了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不断提升机构支农水平,为更多的、更偏远的、更贫困的农户提供便捷的、全面的支农金融服务;同时也为以后正确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影响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的内部因素

1.运营发展理念

目前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发展理念是拥有服务“三农”的普惠理念,认为获得支农金融服务也是农民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倡导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树立“人人具有平等融资权”的金融服务理念,要求机构更加关注农村贫困农户[1]。机构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承担起支农的社会责任,为更多、更穷、更偏远的农民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更新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发展理念,树立了“普惠”理念,致力于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的农村地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同时注重长期文化建设,提高机构社会认知度和信誉度,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为机构支农活动带来强大动力。

2.金融创新机制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给中低收入农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不是很多,主要包括传统的存款、贷款及汇款业务,机构自身缺乏金融创新机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现实的需要。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亟需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除给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外,还应积极为农户开发与提供农户需要的理财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保险业务等。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定价这些支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向农户收取合适的成本、服务与管理费用。机构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经营成本,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金融服务“三农”新机制;农户也可以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3.激励与监管机制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现象,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计小组贷款机制、团体贷款机制、动态还款激励机制等措施来解决,保障机构会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支农贷款,这也将成为机构支农的动力所在[2]。比如,机构给农户最初发放贷款的数额很小,在农户按时归款后,机构可以不断给农户增加贷款额度,机构通过这种重复博弈的循环贷款模式来激励农户要按时归还贷款。同时,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对支农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建立内控制度与监督管理机制,从机构自身督促机构给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承担支农社会责任。

4.贷款管理机制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农户信用程度低,欠债不还现象较多,且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导致机构给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不高。而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致力于服务“三农”,尤其是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支农贷款服务。机构通过贷款流程再造来降低为农户提供支农贷款的风险性,由“重抵押担保”转变为“轻抵押担保、重现金流和信用分析”,掌握农户贷款资金的额度、用途、生产情况及家庭收入状况等,并加强与农户之间沟通,了解农户的还款能力和意愿,从而制定出满足农户需要的贷款品种、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等。另外,机构需要制定贷款管理机制,对贷款审核、贷款发放、贷款回收等一系列贷款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尽可能降低贷款风险的产生。

支农服务论文篇3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 规模经营 支撑 依靠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07-0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以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方法,引导农户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最终达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2014年11月中央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那么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到底靠什么来支撑?

支撑一: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土地是家庭农场实现规模经营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场主是否能以合理的流转费用取得其他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取决于各地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首先是信息精准,服务平台要为流出方和流入方提供高质量的流转信息,确保双方精准对接,并提供参考流转价格,协助双方信息沟通顺畅。其次是签约文本规范,一旦流出方和流入方达成协议,服务平台要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使用统一的省级合同示范文本。最后是能提供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服务,各地服务中心要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依法保护双方权益,特别是流入方的土地经营权益。

支撑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4年11月中央的《意见》明确提出,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按照《意见》的标准,适度规模应是150亩到200亩之间。这样规模的家庭农场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完备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不需要也不可能备齐农业生产全环节所需的机械,生产中的大部分环节应交给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来完成,如秧苗的代育代栽、植保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粮食烘干等。有了完备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全过程服务,经营家庭农场将变得更加轻松。目前各地应加大对经营农业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并引导经营组织提高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

支撑三:精准的粮食补贴政策

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曾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生产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现有农业补贴政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需要调整完善。现有的“普惠制”的补贴政策不能起来很好的导向作用,不能起到鼓励农户多出粮出好粮的作用,甚至不种地也能拿到补贴;更有甚者,出现了农资生产企业能耗越高得补贴越多的怪象。所以家庭农场主期望国家能出台更加精准的农业补贴政策,确保让多种粮、种好粮的农场主得到更多实惠。

支撑四:懂经营管理的家庭农场主

家庭农场是种田大户的升级版,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小微企业,农场主已完成了从自然人向法人的过渡。但目前各地大部分家庭农场主仅仅是完成了形式上的转变,实质上还没有转变意识,还停留在种田大户的角色上。家庭农场经营上还是吹老调走老路,导致家庭农场没能实现企业化管理,进行成本核算,进而实现降低投入,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各地的家庭农场大多以常规种植为主,生产技术依托各地公益性农业服务组织,不存在太大问题。所以对农场主按小微企业主的标准开展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由职业农民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要发展好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解决适度规模经营的后顾之忧,做好以上几个支撑,为适度规模经营者提供政策、智力、和生产全环节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昕.虎林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

[2]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黄新建,姜睿清,付传明.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求实,2013,06:94-96.

[4]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4:420-424.

[5]赵文瀚.我国特色家庭农场生成路径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4.

支农服务论文篇4

关键词:图书馆;农业院校;农村经济建设

1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优势

1.1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存储和汇集教育、科技、文化等学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最具科学性、权威性的前沿、领先文献信息资源[2]。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加工、整合、存储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并已经形成了以印刷型、电子型、网络型等多种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电子信息存储量迅速倍增,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数量、质量、专业性和学术性与其他信息情报机构相比具有专业资源的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馆藏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广泛收藏各种载体类型的涉农文献和信息资源,并建有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同时配备多种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获取服务系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科技文献及信息资源优势。

1.2信息服务优势

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农业院校承载着服务社会发展时代使命,必须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个国家发展战略,强化“以服务促进发展”以发展升级服务”的新理念,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为己任,提高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1.3建立特色农业专题数据库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连续积累性、加上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全国各地的农业院校均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对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在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农业院校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也相应形成自身以“科教兴农”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建设为导向的馆藏特色,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的馆藏体系,并保证本校特色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用性[3]。农业院校图书馆应以其丰富的农业类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主要基础,以网络免费可获得农业相关类信息资源为辅,收藏范围包括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其收集重点是农业及其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书目、期刊目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优秀硕博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研机构及其科研成果、农业领域知名专家数据库;农产品新品种、优异种、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统计数据及年鉴数据库。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其中的农业信息资源科学性和实用性不高,有特色、有指导性、前瞻性、预测性、时令性的农业信息资源更少。农民最需要的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农事指导、实用技术信息,以及各种农用物资、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与供求信息资源。因此,建设特色专题数据库,是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必要需求。为农产品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为农业科技及贸易人员的课题查新、科研立项、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力争为用户获取农业文献信息的可靠来源。特色专题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为用户提供专题学科或某一主题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农业科技人员方便、快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4]。同时,特色专题数据库全面、综合地反映世界各地区农业生产、研究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即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业方面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信息时代,信息用户要及时、高效地获取契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就必须要以信息海量、分类科学、获取方式快捷的特色专题数据库为信息来源。

1.4搭建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跨库检索

通过创新机制和体制,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互联、互助、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参与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的前提是信息资源建设,因此,需要对目前农业应用软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包括建立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诊断系统等。系统地构建完整的、全新的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传播体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推进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要任务和关键点[5]。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普及与完善,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推广农业信息网络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的必经之路。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院校图书馆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农业院校图书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以农业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为各级各地乡政府、农业局、农科所、种子公司、畜牧兽医站等农业管理及生产部门提供及时的、准确的、科学的、具直接经济效益的科技信息,服务于农业管理和生产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促进农业生产、农业管理、技术研究与推广,真正发挥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2农业院校图书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

2.1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快速服务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多媒体可对各种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检索和传播,为超越地域和时空限制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也使信息用户快捷、直观地获取和应用信息资源。传统的信息参考咨询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用户对信息质量与数量的需求,农业院校图书馆需以丰富的馆藏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借助于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方法,实现远程快速信息检索与获取服务,最详细、最全面地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充分揭示出来,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优势。远程信息服务内容主要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化的数字参考服务。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网上共享,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保存和记录信息资源,具有文字、图像、声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更新及时等显著特点。一是可以为信息用户提供网上书目检索、浏览、传递、学科信息资源导航等信息服务;二是辅助信息服务,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信息检索和获取方法指导,使信息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实现高效获取信息资源。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其技术直接来自农业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他们在农业管理、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中,迫切需要时效性最高的农业类信息资源来充实、重构自己知识体系。农业院校图书馆利用网络,远程、快速、着力开展农业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6]。实时在线的网络远程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业科技人员即时点击、互动咨询,与信息服务人员进行交互式信息交流,在非工作时间用户可以进行在线留言咨询。将信息服务搬到网络空间,为用户提供从被动到主动,从同时同地到异时异地,从零散的“点”到集成的“面”信息服务。其中包括电子邮件、BBS、Web表格、FAQ等异步方式开展网上咨询服务,传递用户提问,回复咨询结果,不受任何时空限制,有一定不确定性和延时性。也可以应用网络聊天室、网络白板、各种聊天视频软件、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寻呼中心等同步方式开展实时对话,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信息服务。为信息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了信息提供者与信息用户的双向式信息流通与传播,有效满足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通过农业院校图书馆所开展的主动式信息咨询服务,可以进一步挖掘农业信息用户更深层次的潜在信息需求,不但实现了对农业信息用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补充了农业特色专题数据库的资源。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服务机构还可以通过访谈、QQ、微信、电话咨询服务等方式,为所有信息用户提供全面、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在信息用户对信息、知识获取、组织与利用的基础之上,图书馆拓展信息渠道、开放信息资源,实现主动式信息服务,不断为信息用户提供网络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信息服务。针对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优势专业或研究热点,农业院校图书馆进行及时、快速地传递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中蕴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开展定向、定题的目标检索服务。同时对重大及重要农业科研项目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在选题、论证、立项、研究、鉴定科研成果、推广示范及生产到信息反馈的科研全程及生产实践中,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需要提供紧贴近农业科研课题研究实际,与课题需求高度吻合、紧扣课题内容、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在进行课题跟踪服务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搜集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使用图书馆所提供信息服务后的信息反馈,积累实际经验,确保及时跟踪、搜集科研课题亟需情报信息,避免信息服务工作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不实用性、以及不确定性,并制定出跟踪服务详细、具体措施,注重为科研究课题服务时效性、实用性、超前性、计划性和连续性。针对课题研究的每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保持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为重大科研课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且持续深化课题研究的情报信息需求,保证课题研究有实质性突破。使农业院校图书馆改写了由被动、单一、低效服务,向主动、多样、高效的深层次服务转化。

2.2开展决策支持服务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及乡政府领导决策是农村经济建设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各级决策者只有以数量丰富、科学准确的高质量信息资源为基础,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搜集到的海量农业类及其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中,农业院校图书馆需要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其所能依据的可靠信息,同时要求信息参考资询馆员清楚、全面地了解国家战略决策、农村经济建设重点方向,以专业的信息素养为基础,获取有关信息、深入挖掘信息、长期、持续地跟踪和积累、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研究与分析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对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一是决策信息参考服务,其中专题咨询信息、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国内外引文检索、科技查新检索是其主要服务内容。对决策信息参考服务有实际需求的学校领导、政府工作人员、“两会”委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课题调研、提案编写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提供数据库资源检索和查询,涵盖包括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等专业文献。其中数据量较大,涵盖专业内容最广的为中国知网、以医学为主万方数据库、涉及专业较多的维普数据库、读秀知识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二是决策信息推送服务,针对信息用户描述的决策信息需求,动态的,推送软件就会动态地跟踪用户使用倾向,通过数据库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符合用户需求的决策信息,源源不断地实时将集成整合过的决策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为用户提供多来源信息的“一站式”服务。用户无需访问众多网站,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推送软件会主动提醒用户接收新信息,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匹配度、准确率、效率。三是决策专题收集服务,收集到正确、精炼和及时的决策专题信息,是决策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保证和执行的关键,也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决策专题收集服务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决策支持服务首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除去不实部分和无效部分,经过汇集、整理、统计、分类、摘要,并可转换成文字、图表,编写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决策专题信息,并按轻重缓急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建立决策专题信息模型,用以模拟和预测决策的可能结果,作为决策的依据。农业院校图书馆要把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基础,以相关农业领域专家网络为辅助,以科学分析方法和网络平台为技术支撑,构建长期积累、分析深入、保障可靠、反应迅速的信息服务系统,加工整合、挖掘深度、相关的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必要的信息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2.3提升馆员素质

图书馆工作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开展决策支持服务既符合图书馆工作性质,也体现出图书馆员自身价值,同时也使图书馆员履行时代赋予其的使命和责任,鞭策馆员勤动脑、多思考,更新知识架构,拓展知识面,提升智力层次,提高馆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7],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科学合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兼具、并且科研能力优秀的图书馆专业团队,这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体现自身价值,求得生存与发展。

支农服务论文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信贷行为

Abstract: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three types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NRFIs) in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mon and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of outreach of NRFIs and explains the outreach in credit behavi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is the main outreach of NRFIs. Loan balance,length of maturity,efficiency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re positive to the number of borrowers,but fee is negative to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new rural financial situation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Emphasis on the agriculture-related depth and proportion can only interfere with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ncourage the fake agriculture-supporting phenomenon. In terms of credit policy,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n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xpand its credit scale,increase the elasticity of credit duration,raise the approval efficiency of credit and reduce the agriculture-related loans. Besides,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credit policies and emphasize credit innov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outreach.

Key Words: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outreach,credit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60-06

收稿日期:2013-10-15

基金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罗红梅(1976-),天津财经大学2012级金融学博士生,齐鲁工业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一、引言

农户融资难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为打破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了一轮农村金融机构的增量改革。在该政策指引下,成立了一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相比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层级少,与农村市场更为接近,被称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层期待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解决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①。为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业务更有效率,2008年4月银监会又出台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对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支付结算等政策予以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近年来的商业化运行实现了怎样的支农目标?如何通过信贷行为的改进更好地实现支农目标?本文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论证,为后续的支农政策提供经验及理论基础。

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的考察,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大都通过事后指标观测。亚伦(Yaron,1992)提出了被学术界及实践者广泛接受的农村金融机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标准——可持续性及目标客户覆盖面。其中客户覆盖面主要包含以下指标:客户的数量、平均贷款规模、女性客户所占比例。国内文献较多地从支农的广度、深度及支农的对象实证研究支农目标的实现程度(卢亚娟、孟德峰,2012;杨虎峰、何广文,2012)。监管层认为支农服务评价应注重客户贷款覆盖面、客户贷款满意度、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本文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之初即存在预期的支农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商业化运作,它们的支农目标在各具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共同特征。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角度研究支农目标的实现,国内的理论文献广泛采用产权经济学(王曙光,2009)、信息经济学(洪正,2011)、博弈论(邝梅、赵柯,2008)等多种方法。实证角度的研究大都就某一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展开讨论。如周才云(2012)考察了村镇银行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对支农的影响。刘志友等(2012)通过对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发现支农目标的广度与成本效率成正比。邵传林(2010)通过一正一反的两个案例研究发现,“地下”非法经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率高于取得合法地位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率。也有少量的文献从总体上观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如沈杰、马九杰(2010)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手续流程简化、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等信贷行为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综观国内文献,还缺少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从经验上研究信贷行为对支农的影响的研究。

本文利用2012年下半年对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调查获得的17家村镇银行、15家小额贷款公司及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微观数据(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列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的数据),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和设立后的支农目标进行跟踪,揭示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的特征,并从信贷规模、信贷产品结构、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等信贷行为的角度解释对支农目标的影响。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

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包含三类:首先是支农的广度。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覆盖面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则支农广度越大。其次是支农的深度。金融机构的贷款惠及越贫穷的农户,则支农深度越强。最后是支农结构,即金融机构服务农户或涉农企业的结构及比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是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可观察它们实现了哪类支农目标。本文选取了三个角度考察,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地分布和分支机构设立状况、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地分布和分支机构设立状况

注册地的选择体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之初的定位。监管政策要求村镇银行应在县级或县级以下注册,小额贷款公司则没有地域限制。从表1的数据可观察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地区分布有较大不同。村镇银行在县城注册(有1家选址市区,是由于该市直管乡镇,没有县城这一层级),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地在市区和县城间分布较均匀,也没有在乡镇选址。截止到2012年底,山东省共成立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本文对这两家都做了调查,其注册地都选择在乡镇(监管政策要求在乡镇或行政村设立),较好地贯彻了支农目标。村镇银行的选址体现了服务县域经济的意图,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的区域均匀分布在城市及县城,两者深入乡镇设点、近距离支农的意愿都很弱。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开设一方面反映了下沉服务网点支农的意愿,同时也是盈利预期下的理性选择。三类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意愿都不强。但从成立的时间结构分析,成立时间低于1年的村镇银行都没有设立分支机构,成立1年以上设分支机构的占比为25%。15家小额贷款公司中只有2008年开业的1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在网点竞争的策略上与村镇银行略有不同。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注册地都在乡镇,没有再设分支机构。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

金融环境是经济发展沉淀下来的存量,是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后的均衡结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选择的金融环境,显示了设立主体隐藏的目标偏好。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还鲜有从金融环境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分布以及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为竞争对手的情况、当地的信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对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选择。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所在地广泛存在邮政储蓄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信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选择其他银行已布局的县市设点,采取的是跟随策略,并没有体现填补乡镇金融机构空白的政策意图。另外,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相对空白的区域布局,选择了银行服务竞争不充分的金融环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为竞争对手的占比上,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信社)被认为是主要竞争对手,服务目标的同质性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考虑了支农目标。70%的小额贷款公司及50%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把民间信贷组织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它们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民间金融组织的替代。

2. 对信用环境的选择。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认为当地的信用环境等于或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小额贷款公司认为当地的信用环境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相近,选址的信用环境因素约束较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当地的信用环境也体现了各机构的风险偏好,相比之下小额贷款公司选址的风险厌恶度较低。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

受资本规模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为大型企业融资,本文重点选取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以此观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定位。

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及额度都更高,村镇银行的客户定位更倾向于中小企业。在个人贷款及农户的贷款占比上,小额贷款公司比村镇银行略胜一筹,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种类及结构上更好地体现了“小额、分散”的特点。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数据显示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都在10万元以内,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虽然很高,但只是为入股的社员解决小额的融资需求。

通过上文的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时即存在支农预期目标,商业化运作一段时间后支农目标表现得更为明确。注册地和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体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之初的支农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首先考虑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成熟的金融环境里精耕细作,特别是在银行服务竞争不充分的区域,通过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完成支农目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表现了更强的商业化特征,近距离支农的意愿较弱。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在注册地还是信用环境的选择上均表现出较好的弹性,选址的风险厌恶度较低。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虽都在乡镇设点,但发展数量几近停滞,支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限制。分支机构的设立及贷款对象的结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事后观测指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下沉服务网点、开设分支机构的意愿较弱。贷款结构上,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比重都较低,并没有刻意为贫穷小农服务。村镇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的对象囿于入股的社员,相对封闭,仅满足社员小额的融资需求。

综合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数量越多,就越能满足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信贷需求,支农的数量也就越多,从借款者数量的角度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状况更具现实意义。国内也有多位学者证明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从事商业经营的农户及中小企业(李永平、胡金焱,2011;赵冬青、王树贤,2010),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刻意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服务贫穷小农,这也降低了现阶段考察支农深度及支农结构的意义。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特点及假设的提出

(一)信贷规模及质量

12家村镇银行贷款余额的均值为15010.58万元,1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的均值为18929.38万元,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余额均值为423.6万元。三类机构信贷规模绝对值都比较小,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数量接近。

10家村镇银行中有9家不良贷款率为0,1家为1%,15家小额贷款公司都没有发生违约情况。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时间短,风险还没有充分暴露,本文不再考察信贷质量因素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因而本文提出假设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

(二)信贷产品结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差异表现在信用贷款、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指标上。

在信贷产品差异上,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村镇银行更多地体现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特征,更少的信用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及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金额(见表5)及贷款期限上都比较谨慎,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较短的贷款周期实施“小额、分散”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信贷产品的差异较小,社员虽然可以凭借信用贷款,但可选择的贷款期限及利率品种都很少,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创新。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产品仍以非信用贷款为主,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相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缺少信用证明的农户对资金的价格不是很敏感,为获取资金宁愿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同时,农户用款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及周期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是否灵活、能否满足农户的周转需要影响着农户融资的效用水平。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贷款期限上,提出假设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种类越多、跨度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

(三)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

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观对涉农费用的认识、贷款审批时间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费用的主观认识揭示了涉农的信贷成本。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普遍认为涉农贷款费用高于或与中小企业相当。其中,村镇银行对涉农费用认识的差异性较大。客户从贷款申请到获批,14家村镇银行平均为7.14天,2011年全年经营的3家村镇银行为5.33天;14家小额贷款公司为3.86天, 2011年全年经营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为3.57天。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审批天数少于传统金融机构,审批效率都有较大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涉农贷款费用及贷款审批时间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款者数量成反比。

四、信贷行为解释支农目标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本文通过构建借款者数量的信贷行为解释模型,以更好地改进信贷行为,有效实现支农目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客户主要是入股的社员,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则不受此局限,所以计量模型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构建。除了检验前文的假设外,解释变量中又设立了机构类型虚拟变量,验证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整体进行支农目标研究的合理性。构建的模型如下:

Borrowersi=β0+β1Loan Balancei +β2Length of Maturityi +β3AppTimei+β4Feei +β5Typei +εi

因变量Borrowers为借款者数量,是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支农目标。自变量选取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信贷产品、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包含贷款余额(Loan Balance)、贷款期限的跨度(Length of Maturity)、贷款审批时间(App Time)及涉农贷款费用(Fee)。机构类型虚拟变量(Type)检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借款数量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为消除数据单位的不一致,使数据更为平滑,模型两端分别取对数以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发现线性模型通过各项检验,可决系数最高。估计结果见表8。

根据估计结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各变量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如下:

1. 借款者数量与贷款余额成正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遗漏或不愿服务的客户。不论是给个人还是给中小企业贷款,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借款者数量也随之增多。监管层不用细致到针对某一类型的农户制定监管目标。商业化背景下,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就有利于支农目标的实现。

表8:支农目标信贷行为解释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符号\&估计结果\&Loan Balance\&0.002 (1.7975)*\&Length of Maturity\&5.7636(2.6132)**\&AppTime\&-10.8173 (-1.4830)\&Fee\&-310.961(-2.9979)***\&Type\&10.9548(0.2623)\&Adjusted R-squared\&0.46\&F-statistic\&6.37\&]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

2. 贷款期限的跨度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借款者通过灵活的资金使用期限,合理有效地安排贷来的资金,信贷产品期限的多样性有利于满足借款者的需求。把模型中的贷款期限的跨度换成贷款利率的跨度或信用贷款的占比都不能通过t检验,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阶段还没有通过提高利率弹性及信用贷款的占比来增加借款者数量。

3. 贷款审批天数与增加借款者数量的关系没有通过常规t检验,但把显著水平放松到20%,也可看到审批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课题组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较快满足农户需求,竞争优势也体现在服务效率上。现实中,贷款审批天数下降的空间毕竟有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信贷创新全面提高审批效率,以增加借款者数量。

4. 涉农贷款成本的降低能显著增加借款者数量。涉农成本过高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更多的农户及涉农企业。解决该难题需要通过创新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效率,或者改变涉农信贷的需求结构。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家庭农场,通过承包权的集中,信用也得到集中,涉农贷款成本也随之降低。

5. 机构类型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不显著,验证了模型中把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整体研究支农目标的合理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考虑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支农目标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表现出更强的商业化特征,近距离支农的意愿较弱。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在注册地还是信用环境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好的弹性。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虽都在乡镇设点,但发展数量几近停滞,支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限制。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事后观测指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刻意地为贫穷小农服务。村镇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实施了“小额、分散”的经营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的对象囿于入股的社员,相对封闭,仅满足社员的小额融资需求。综合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并没有刻意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服务贫穷小农。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各异,但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的增加。政府的支农政策也应顺应这种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否则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信贷数据的造假行为。

通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行为解释支农目标的模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规模、期限、审批效率与借款者数量成正比,涉农贷款成本过高阻碍了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还很小,政府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做大贷款规模,扩大客户覆盖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较高的服务效率获得市场的认可,但还缺少创新的信贷模式来增加借款者数量。政策上应鼓励各类信贷创新,顺应涉农信贷需求的结构变化,增加信贷产品的多样性,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成本。

注:

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包括贷款公司。截至2012年底,山东省辖内没有贷款公司成立。

参考文献:

[1]Yaron J.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R].World Bank-Discussion Papers,1992.

[2]卢亚娟,孟德峰.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业的目标权衡[J].金融研究,2012,(3).

[3]杨虎峰,何广文.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能惠及三农和微小客户吗?[J].财贸研究,2012,(1).

[4]王曙光.产权和治理结构约束、隐性担保与村镇银行信贷行为[J].经济体制改革,2009,(3).

支农服务论文篇6

关键词:农村文化服务;多元化;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D422.7;F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44-02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政策工具、保障手段和制度基础,在此过程中如何履行职责,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向农民提供教育、知识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明确界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民素质乃至全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研究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促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应当从管理方式的创新入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广大农民受益。公共财政建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界定社会公共需要范围是明确财政责任的逻辑起点。具体到农村文化领域,研究其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履行好自身职责的首要问题。相对于城市,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文化建设现状等因素,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有其特殊性。满足农村文化建设中涉及文化选择导向上的社会公共需要任务更加艰巨。

一、关于我国农村文化服务的研究综述

鉴于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权威的理论成果,因而对其涵义的界定尚未明确化。但国内学术界、政府或相关部门在阐述公共文化服务时,都将之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国家文化事业建设联系在一起,置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之下,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供全体公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既给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总理在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

自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关于我国农村文化服务的研究也逐步受到学者的重视。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两个方面。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实现路径,摆正位置,明确责任。针对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此主要综述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和研究结果。一些学者提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大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力度,既是财政服务政治,也是公共财政为社会共同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还是引导农村消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培植新兴财源的重要举措。

所以,呼吁各级财政部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调整支出存量结构,适当安排增量,提高文化事业费支出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建立农村文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尹长云(2008)认为,农村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文化服务方式单一,其主要根源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市场发育程度不成熟,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够,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扩大服务项目,改变服务方式。

另外,国内众多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的市场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其中,熊巍、胡洪曙(2002)提出,由于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非全面显示偏好和我国农民的非理性不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前提假设,所以,公共文化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不能被完全运用到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来。疏仁华(2007)提出,在坚持文化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引进民间投资,使得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市场化,在政府的公共文化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不断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李长龙(2006)等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民办机制并驾齐驱,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配置帕累托最优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民办文化上。陈坚良(2007)认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农村文化市场主体,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参与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吸引各界投资农村文化产业,造就有影响的农村文化品牌。考虑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如消费者的地域集中性、局限性以及公共产品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由市场供给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可能更有效率。而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加强市场竞争将会提高政府的效率,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公共产品供给部分市场化,有利于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的多样化需求,大大扩展农民公共产品消费的选择集合。因此,在市场因素不断渗入农村、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需要市场机制的介入。借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验,以机制设计为先导,确定一定时间段的政策目标、资金规模、人均最低经费投入标准和具体落实的时间表,分阶段分步骤地加大投入规模。同时,将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情况作为上级政府对下奖惩机制的重要参考因素,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科学有序、稳定增长。

二、我国农村文化服务的现状

在农村,农民除了看电视、听广播以外,少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也仅局限于在重大节日时搞些文化娱乐活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在国家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一些农村配套修起了图书室、娱乐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但大部分时间却门庭冷落、形同虚设。一些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演出队,由于缺乏科学筹划和专业指导,更缺乏经费保障,无法生存发展,只能勉强支撑。

农村文化服务主体单一,服务绩效低下从现实来看,我国农村的文化服务基本上是由政府供给,企业及非赢利性组织很少参与到这一服务中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仅靠政府的单方面投资导致了农村文化服务经费投入相对其他公益性事业严重偏少,农村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匮乏,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欠佳等现象。而且,过去有限的农村文化服务也主要是通过设立乡镇文化站并由它来提供的,虽然各级政府财政也投入了一定的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但仅有的一点经费也主要是用于供养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极少用于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因此,农村文化服务的绩效很低,得不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建立量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从投入、产出、效果等三个层面设立评价指标,将农民在文化活动选择上的满足程度、具体活动的参与人数、具体活动在农村的覆盖面等数据作为参考因素,纳入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三、对存在问题的改进

针对我国农村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补充和完善。

1.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逐步加大政府用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比重,形成财政支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可以采取财政补助、信贷贴息、参股经营、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注重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奖惩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量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从投入、产出、效果等三个层面设立评价指标,将农民在文化活动选择上的满足程度、具体活动的参与人数、具体活动在农村的覆盖面等数据作为参考因素,纳入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评价、监督、考核机制,参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验,实行经费安排使用的定期报告制度,提高上级政府奖励资金在转移支付中的比重。财政部门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手段,逐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服务供给内容和程序,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理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

[2] 曹志来.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3] 苏红.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

支农服务论文篇7

一要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当代农村财经》要把服务城乡一体化,服务财政支农工作,服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与原刊物相比,新刊物涉及面更广,内涵更丰富,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发展和财政支农领域,而且要关注整个农村改革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增强刊物的学术性、理论性、指导性,又要提高刊物的务实性、针对性、可读性。要坚持诚恳精良的专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学术品格、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把《当代农村财经》办成指导思想正确、刊物品格高尚、文章质量上乘、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期刊。

二要发挥财政支农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报道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举措。对重大财政支农政策,包括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内容,进行及时传达和准确解读,交流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成效和基层的意见建议,使《当代农村财经》成为宣传财政支农政策、传递财政支农信息的重要阵地。

三要服务农村财经理论研究。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当代农村财经》这一平台,建立健全专家库,加强农村财经理论研究与基层实践探索的交流。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突出研究农村财经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线,展现和交流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重点报道基层改革创新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以实践推动理论和政策的深入研究。

支农服务论文篇8

关键词:农村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184-0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理念,自从党和政府提出相关的概念后,学界及理论界就其具体内涵开展了多次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以笔者的角度,如若有效分析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选择不同的出发点,具体表现在:(1)建设主体;(2)服务对象;(3)服务供给方式;(4)构建目的。其依次的具体内涵则表现为:(1)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参与;(2)机会均等、面向广大农村群众;(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相关文化产品的供给,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4)实现文化整合,促进文化公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导向作用,维护大众的文化权益。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为实现机会均等、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相关文化产品为主要途径,最终实现文化整合、文化公平、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制度与系统的总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国家社稷、还是社区家庭、乡镇村屯,都不开文化这个社会的“基因”。能否有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高亿万农民兄弟姐妹的道德文化修养,是确保农村基层的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协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当今世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政治的世界,而且还是文化的世界,这三者要与社会有机融合成为一个“熔炉型”世界。在我国,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三农”问题愈发突出。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更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众文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众文化提供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确保农村文化的更新和跳跃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缺少“文化基因”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将缺少智力支撑,农村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将失去最基本的根基。因此,有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坚持“以设施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以产业为关键”的核心原则,并紧紧围绕这三大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黑龙江以省政府和各地市区政府为主导,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得益于此,黑龙江省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文化生活活动不断丰富。但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整体态势上来说还欠缺不少,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公共财政水平,公共财政水平决定了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支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相对于农村而言,公共财政规模不大,人均财政占有量更是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和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尽管排位在全国的上中等,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基本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短缺。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不难发现本省的县、乡、村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配套度十分薄弱,突出表现在设施陈旧落后、保护和维修不善。本来就稀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效率不高,政府的投入大多只有“建”的投入,没有日常维护,即“管理”的投入。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往往只是承载了书写政府业绩的作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后,仅流于表象的展示,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的支持和后备经费的支撑,建成后多处于“长年不能开展文艺活动,资产闲置或挪作他用,文化阵地陷入虚设的境地”。导致农民群众并没有真正受益,或没有长远受益。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黑龙江在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于种种原因在投入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并没有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支出比重偏低;城乡文化事业投入差距过大,农村文化投入比重偏低。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与黑龙江省内城市和其他省市的农村相比,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针对本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开展的适宜性文化活动较少,同时,本省还缺乏有利于提高农民人民群众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培训,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单调,多数县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黑龙江省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图书更新缓慢;县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设备落后且短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展缓慢;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有待发展。

二、有效构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建议

1.合理建设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立以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系,省政府要主抓全局导向,各市、县、区政府结合本地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建设适合本地乡镇村的大众文化服务设施,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为指导原则。在全过程中,应当合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并在后续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利用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首先在乡镇村,应当强化乡镇级文化站的主体功能地位,以文化站为服务的核心组织,并围绕该核心组织建立以文化馆和文化广场为辐射点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的功能化发展。其次,在公共文化消费的终端,即村一级,结合各个村、屯、圈、场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性较强的文化服务设施,如普适性较强的图书室、乡间健身路径等,让村民不出村即可享受贴心的文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给予其适当的利益补偿以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

2.构建以内容为的核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文艺的创作应当更多地源于实际并结合实际,因而应当加大引导,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农村基层、探索农民生活、发现农村优点、点燃农民活力,并以高昂的激情积极创作以农村、农民、农业为题材的优秀高质量的文化作品。

要发挥各个基层农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坚持面向现实、面向农村、面向生活、面向农民的文化服务标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参与和享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积极发挥城市的文化优势,以“科教文卫”下乡为契机,实现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反哺,引导建立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构建以“政府、社会、市场、群众”为主体的农村文化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不断档、不断代”,让农民群众直接地、更多地享受城市文化的“基因”,真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3.建立以农村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前期政府主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不能抛弃既有的基础设施,应当加以充分利用,构建以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有效发挥这些文化设施的基础性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不仅应该建设好公共文化设施,而且必须管理好、运用好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

4.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供给水平。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以市场机制为主努力构建市场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需关系,使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省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市场,搞活文化市场,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其主要措施可采取:文化产业化,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搞活民间习俗文化,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培育新的文化市场增长点,确保农村文化公共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供给水平,必须依靠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供给能力上来。只有依靠有效的市场供给能力,才有确保文化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的可能。这就需要努力引导并大力推进城市文化服务进乡村,以城市的文化服务优势带动乡村文化市场的活跃。其具体要求大体如下: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提高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村文化活动室一室多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必须努力提供丰富的农村文化服务,主要是扩展大众媒体为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推广涉农题材优秀文艺作品进市场,带动城市优秀公益文化进乡村;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做大做强具有突出特色的地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实现各乡镇的互动和良性发展。以此提高农村大众文化市场化水平,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结论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成员,农业是整个国民社会的基础。搞活农业、致富农民、建设好农村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农民的提高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现阶段,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着力点。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农村的改善和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特别是通过丰富农村大众文化生活、完善农村大众文化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构建体系完善、机制合理、运作高效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供给水平,协调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间的不和谐因素;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谋划合理布局和功能搭配,建立以农村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建立以内容为核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构建合理、高效、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具有可行性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够真正地得到保障。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新农村建设中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E087),黑龙江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爱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

[2] 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 2009.

[3] 樊丽明,石绍宾.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杨玲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2013.

[5] 巩村磊.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0):55-5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