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微课资源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6:27

微课资源论文

微课资源论文篇1

关键词:微课资源建设;概论课;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2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微课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人们的关注点却较少涉及微课资源建设这一关系到微课和微课教学成败与否的基础性课题。在这里,我将以“概论”课程第七章为例探讨微课、微课教学和微课资源建设的概念界定,探讨在“概论”课程第七章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和基本思路,以期抛砖引玉,窥一斑而知全豹。

1 微课、微课教学、微课资源建设的概念界定

近几年来,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于微课、微课教学的概念多有探讨,虽然不尽一致,但基本含义大同小异。所谓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标,根据教学实践要求,借助教学视频,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微课一方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视频,另一方面也可以包含教学视频在内的一个教学资源整体,并且该教学资源整体主要包括课堂设计、微课件、微测试、微点评、微反馈等。简而言之,微课教学就是借助微课的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高校微课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借助微课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微课和微课教学的概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同时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学是目的,微课是载体,所以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微课和微课教学都是微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微课误认为微课教学,从实际情况来看,微课与微课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微课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部分和环节而存在,微课就是一个短小精湛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且是“可移动”数字化资源包。微课教学则是以微课为主要教学方式而进行的教学过程。

微课和微课教学的出现及应用顺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方向,那么,如何保证微课制作和微课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这就涉及到微课资源建设问题。这一问题在以往的探讨中较少涉及,更没有人对微课资源建设下过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微课和微课资源的概念界定中推导出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含义。笔者认为相比较于微课和微课教学,微课资源建设是更为基础性的概念。微课资源建设是为提供高质量的微课和微课教学而进行的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核心知识、典型事例、前沿专题等教学内容进行全覆盖,资源类型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应用平台建设、微课制作、微课教学教师团队建设、微课建设保障条件建设等。显然,没有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建设,微课和微课教学质量就不会高。建设微课资源从本质上说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的价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微课资源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例如,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湘教通[2016]149号文件,专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组织立项了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建设项目。

2 “概论”课第七章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历史上,如此大的改革开放从未有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同时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今天,中国作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根据2015年版“概论课”教材的内容设置,第七章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共分为三小节: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2015年版“概论”课教材将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有机融入进来,成为最有时代气息,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较多的一章。通过内容的整合和融入,逻辑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教材的体例,如果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这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但必须指出的是他们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往往是表面化的,基于其成长经历和碎片化学习的特征,容易对改革开放做出非黑即白的感性判断。因此第七章的内容讲授,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就显得十分重要。其实第七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非常适合进行微课资源建设。通过微课资源建设,运用微课和微课教学模式要使学生深刻懂得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扩大开放、如何扩大开放等。同时要通过微课资源建设、微课教学澄清一些理论误区并掌握改革开放中的前沿问题。例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如何理解两个不能否定等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要设立亚投行等问题。

3 “概论”课第七章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笔者所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今年成功申报了湖南省微课资源建设项目,在申报和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梳理概论课第七章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

从建设目标的角度来讲,打算用1年时间整合微课资源(微课视频、课件、教学素材、教辅资料、训练作业、测试试题等),其内容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依据新课标整合微课资源,同时重点突出核心知识,并且紧扣前言,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方面适用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优质资源。从建设任务的角度来讲,第一,借助网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同时上传教师授课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可以借助Web方式,对各种资源进行浏览、查询和使用,并且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第二,依据新课标,组建开发队伍建立微课资源库,共同设计和研发数字化教育资源。第三,基于微课资源的空间,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借助平台通过线上方式为学习者提供辅导答疑服务。

3.2 完善资源主题体系

在新时代条件下,改革开放作为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可以进一步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进而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需要我们以教材为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解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的性质、目标、方向、评判标准为重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为难点,以改革开放的成果为热点,对教育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3.3 贯彻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成立项目建设小组,确定项目组长和具体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3.3.1 建设技术方案

成立以唐召云为负责人的项目团队,借助我校信息化建设基础,选择“湖南微课网”为载体,对微课建设方案进行设计和优化,按照教育教学需求,结合微课建设标准,解构第七章改革开放理论体系,梳理知识点;借助FLV、Flash等技术搭建核心资源库,不断丰富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推广范围。

3.3.2 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要转变理念,组织团队成员加强学习,全面认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以及解构重构图等对微课进行重新设计,最大限度确保微课时间的合理性、内容的充实性,同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对微课录制、剪辑中面临的技术难题,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组织信息技术专家,指导微课录制、剪辑等;在微课应用中,针对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3.3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首先政策方面,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经费方面,学校层面要设置专项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条件保障方面要具备基本的微课资源建设基础。例如,我校的微课资源建设基础设施较好,我校拥有第二代最新数字校园网(独享1000M出口),以及1000M的校园主干网,有线网络信息接入点超过6000个,无线接入点超过1000个,在教学区,建有65间无线覆盖教室,每间教室可以同时满足50个学生在线学习的需要,同时我校还建有256间现代化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在图书馆二楼设有全天开放的机房,机位1800余个,为学生上网、上机提供了便利,我校还拥有先进的专业微课资源建设录播室。

3.3.4 建设成果应用

微课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是立足本校,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微课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建设标准,由高校建设优质微课资源,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为高校师生免费使用提供便利。对于高校师生来说,通过实名注册的方式,实现在线学习、在线辅导等。

建成微课资源后,可以向所有高校在校生可全天候开放,不仅扩大了受众面,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修。对于学生来说,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进行自主式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对相关章节进行个性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作为可再浏览资源,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二次学习。在设计思政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等方式呈现,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在选择微课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社会热点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更具吸引力,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微课资源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微课和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微课资源论文篇2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203-02

Abstract:Microlecture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icrolecture and emerging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pplied in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in the form of case Microlecture make concrete steps is giv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practice shows that Microle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icrolectur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 research

1 微课概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移动式学习日益成为学习者新的需求,微课在此背景下产生,同时“互联网+”时代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使得“微”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蓬勃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微课教学过程不仅仅包含知识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更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PPT、音频为一体,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再现知识点。微课学习内容的短小精悍和富有针对性也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问题,微课视频及辅助学习资源总容量有限也有利于网络传播,特别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

2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授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原有知识积累各不相同,教师比较难兼顾个体的差异。而以短小视频为特征的微课在兼顾个体差异上有技术方面的优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无论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都可以提供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也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这对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都是极具意义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操作性强,课时有限但技能点多,可以先将复杂的技能点进行科学的拆分,拆分出来小的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与建设,制作成微课,众多讲解小知识技能的微课进而形成微课程。短小的微课视频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也有利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选择有重点地碎片化学习。

通过微课在课程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体现了“掌握学习”的教学理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微课是可行的。

3 微课在计算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在设计时要遵循认知负荷理论,以联通主义为指导设计有效的框架,以使用者设计理论为依据设置学习路径,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微课教学资源是半结构化的,在设计时应该依据拆分重构的策略,以构建主义为指导,伴随着教学需求的变化、资源应用的开展、学生学习的反馈而不断的修改完善。

3.1 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word进行小论文的编辑”作为此次应用的选题,一方面论文的编辑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个选题能够很好地巩固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等技能点及掌握对论文格式规范的熟悉。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此次教W任务,设计论文编辑的微课程情境。接下来带领学生熟悉小论文的结构构成及格式要求,针对具体的格式要求分析使用Word的那些功能才能达成效果,然后操作演示整个小论文的排版过程,最后进行简短总结。

3.2 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

本文中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微视频,微视频要按照教学设计和学习者的思维类型进行组织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以问题引领学习路径,以问题来推动内容讲解,有助于学生引发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在视频画面上要美观大方,符合学生的审美,结构设计上有创意最好,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此次选题的讲解涉及微情景引入、PPT播放及技能点讲解、软件操作演示,故采用“微电影+录屏”的方式比较合适。微视频的开头采用微电影的引入方式时间控制在3分钟,小张同学面临毕业苦于论文格式的编排遂到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拿出规范的已出版论文带着小张一起分析格式要求。接下来展示PPT授课课件介绍此次微课涉及的技能点并打开论文原稿进行排版演示,在PPT播放和操作演示环节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其中技能点介绍控制在2至3分钟,操作演示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整个微课视频不超过20分钟。在整个录制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微电影环节采用手机录像的方式,主要拍摄时画面的稳定性及镜头的组接。录屏环节要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及音量,打开PPT讲课界面准备开讲后再点击“录制”按钮,录完后在使用软件对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美化。

3.3 反馈与辅助资源的完善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采用“反转课堂”的模式,课前通过课程的微信教学平台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馈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与学习者的交流,了解学习者的疑问和需求。教师应该明确微课视频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必须配套学习指导方案、练习题目、学习测试,并伴随着学习者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学习者通过指导方案更加有效地学习,通过练习题目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通过学习测试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复习已学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从而营造一个正循环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4 结束语

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和学生技能水平测试的反馈并综合调查问卷情况的分析,都表明微课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深化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多数学习者经过反复学习能完全掌握技能点,进而验证了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微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改进教学方式,在后期继续对微课及辅助资源的设计开发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修改,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满足教学的需求。将微课的引入教学符合“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微课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 钟琦,武志勇.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术,2014(2):26-33.

[3] 余毅. 基于微课程模式的资源共享课建设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4-35.

[4] 董黎明,焦宝聪.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 电化教育究,2014(7):108-113+120.

微课资源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微课资源 瓶颈 对策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微课资源开发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2014QN61)研究成果。

微课资源开发不仅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同时,微课资源开发还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然而,贵州省对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视和利用还相对欠缺,缺乏开发、利用微课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开发高职教育微课资源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拓贵州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必须突破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

一、贵州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微课的重视、提倡,微课教学被广泛运用,贵州省高职院校不仅参与其中,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贵州省高职院校每年都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其中开展得比较好的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重视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为信息化教学大赛服务。例如,2014年,该院校的微课培训内容为慕课的认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微课的开发、高等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等。2015年,贵州省财政厅官网了《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仿真微课制作和学习平台建设项目成交结果公告》,仿真微课制作工具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仿真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制作数字化资源课件。

虽然,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对微课资源的开发比较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主要表现如下。

1.缺乏对微课资源开发的意义的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微课资源开发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这是微课资源开发与运行服务中的一大障碍。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微课表现出一定的热情。而这些热情仅仅停留在参加微课教学比赛的层面上,而且就此止步,多数教师对微课、微课资源开发没有概念,缺乏认识,并且也不愿意去认识。

2.缺乏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技术设备和实训基地

贵州省高职院校缺乏微课资源开发的相关设备和平台,教学硬件设备存在问题;教室文化以及布置都不够合理、美观,上镜效果差;教室内的多媒体、黑板等的设计不够科学,教室内的空间较小,桌椅摆设大多是传统方式,课桌与讲台平行摆放,客观上不利于教学模式的丰富化。贵州省高职院校配备的相应实训基地及设备分布不均,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有些专业缺乏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效率较低,难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作品。微课教学是提高高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途径,也是提高高职教师微课资源开发素质的重要途径或环节,但是,贵州省高职院校并没有相关设备和运用机制。

3.缺少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科学研究和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

微课是新事物,当前对微课的认识可谓千人千面,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和科学、系统的研究,客观上造成缺少指导微课资源开发实践的理论基础,贵州省高职院校的每位教师对微课的理解都有不同。同时,由于缺少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贵州省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开发、运用微课效果的实验,即没有对运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实验的效果的论证和推广。因此,高职教师和学生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理解很不到位,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教师根本不知道微课。

另外,贵州省高职教育领域缺少真正懂微课的专家团队,这也制约了微课资源的开发。而专家库资源、政府、企业和学校对微课资源开发意义的共同认识和重视,以及共同的行动是贵州省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必需的支持系统。

二、贵州省高职院校突破微课资源开发瓶颈的对策

基于对贵州省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瓶颈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认清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构建微课资源开发机制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到:“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到2015年,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而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重点突出,可在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是完成高职院校教学任务和实现服务功能的最佳选择。贵州省政府、各学校应上下一心,积极组织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贵州省情,按照文件要求,制定贵州省纲领性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规定,从政策层面上重视和支持高职微课资源的开发,构建贵州省高职微课资源开发机制。

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要现实意义体现在:首先,微课资源开发是完成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其次,微课资源开发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再次,高职院校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还将在贵州省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后,高职院校的微课资源也是教师教研、学习、自我反思的资源。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教师对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等资源的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贵州省高职院校的教师们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优质微课,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现高职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2.建立微课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完善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和软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中提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开发仿真教学软件。”要发挥微课资源在改进贵州省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建立高职微课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完善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微课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资源技术开发过程,还涉及微课的管理、培训、应用、评价、机制等多个因素。运用专项基金完善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建设微课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微课的利用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提供技术保障,例如,由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微课资源的协助开发、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多种访问渠道和方式,保障师生随时随地流畅地访问微课资源平台。贵州省高职院校应建立微课资源开发研究及运行中心,为微课资源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第二,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微格教学设备和督导机制。教师录制课程前,教学技能的提高是保证微课资源质量的重要措施。借助微格教学对贵州省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全程指导,督导教师。应对年轻教师甚至是资深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与任课教师一起讨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一起验证方法,直至成功。第三,建设高职院校自己的微课教学资源库,以供学院教师观摩、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尤其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平台。平台的利用还需要教师的宣传并提出要求,确保学生够利用好微课资源。第四,建设微课视频制作室,保证微课制作的质量,以及微课的可持续更新和发展等。

此外,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方面,应探索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相关支持制度和体制机制。当前,贵州省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服务体系不完备,实训基地的开拓、宣传方面也存在问题,学校与政府、企业的联络太少,有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相应的实训基地或者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实训中心每学期都应该向师生开放,并且对教师使用实训基地要提出合理的规定,尽最大能力为师生提供方便。教育部门应当将学校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开拓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项目。

3.配置合理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进行微课教学实验研究

微课的开发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开发团队,成员包括教学设计师、美术设计师、摄像师、非线性编辑师、质量检测员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做好开发工作。而专家力量不足是导致贵州省高职教育微课发展瓶颈的重要因素,因此,贵州省应配置合理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由各行业专家和高职院校合作开发。专家团队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但是,贵州省还缺乏对有地方特色的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实践的研究,应该在实践探索中,先做小面积的实验,进行研究和论证,再推广经验,改进问题,逐步完善微课资源开发模式。

总之,我们要突破贵州省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实现高职微课资源在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宋楚平,李少芹,张红芳.MOOC背景下行业英语微课资源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2).

微课资源论文篇4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教学;系统论;知识地图

微课类教学资源是以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实训实验、项目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微课类资源的核心内容是微视频,广义的微课教学资源还包括与该教学知识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练习测试、PPT等辅教学内容。[1]微课教学资源可以应用在各种教学模式下,微课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当前,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积极组织教师制作微课资源。国家及省市级的不同教育管理、教研机构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竞赛活动,比较知名的有全国微课大赛以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等。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

1微课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目前微课资源建设与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各院校在进行校本资源建设项目或者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时,投入了资金和人力,建设大量的微课类教学资源,这些建设项目最终考核验收的重点是资源建设的总数量、建设进度,而对于所建微课教学资源的实际应用效果缺乏后续考评。另一方面,目前的微课资源建设规范对于微课资源中的文本、图片、视频、动画、软件等各类素材进行了统一规范,但没有从教学使用上对资源建设进行规划,教学效果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提升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运用系统论思想,把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整体来分析。因为构成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各子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因此必须以整体观念来协调信息化教学系统内部的子要素。[3]

2以系统论思想建设微课教学资源

系统论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事物,强调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性。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谐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发挥正常功能。考虑到系统论的要求,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需要分析整个课程中各微课资源间的相互联系,也要分析微课资源与信息化教学模块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以达到保证系统整体的教学效果。[4]图1揭示了信息化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图1中,共有4个子系统,即: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其中教师通过筛选整理知识点建立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子系统,并通过知识地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课程教学知识点,同时构建翻转课堂或者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学习矩阵中各职业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下面将阐述如何通过知识地图和学习矩阵,加强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及协同性。通过知识地图和学习矩阵把系统论的思想融合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主要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描述课程教学内容众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体系结构。当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新课程的知识时,往往因为知识点数量比较多并且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没有描述,造成对课程整体知识网络比较迷茫的状况。使用知识点地图形成课程微课资源的总分布图,用于组织微课资源,将散落的微课资源整理起来,予以有效的管理与维护。通过课程知识点地图,能够学习、分享这些微课资源。知识点地图通过揭示课程内各微课资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处在整个课程知识点体系中的什么位置。这是高效准确地学习课程的有效办法。二是对不同职业背景所需掌握的各层次知识点的程度加以说明,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制定学习策略。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这是教学目标设定的重要因素,这种因素导致从事不同职业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同。一个学生能否适应这种关系的变化是反映其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学生要保持对职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课程知识点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从而制订出正确的学习策略。[5]所设计的课程知识点学习矩阵,把某特定专业所需要的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制作成分布矩阵,清晰地说明将来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准。对每一知识点,根据不同职业,将其需要掌握的程度分为基本了解、理解本质、熟练应用、创新与推广4个能力水准。这一学习矩阵,是一个能反映学生与所需学习的知识点之间关系动态变化的模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及其变化,正确地处理知识点与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微课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6]

3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系统论视角下微课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教学效果,在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服装面料认识与鉴别》的建设与教学应用中,融入了系统论思想。随着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过程的开展,研究得到深入。根据课程的教学对象,以及这些对象将来所需从事的工作岗位,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面料原料鉴别、质量认识及服装服用安全为基本出发点,要求培养学生服装面料识别、检验、选购和保养能力,及服装服用安全性能的辨别能力。本课程是学生将来从事纺织服装企业质检、采购、贸易与营销等岗位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入门技能。该课程内容分为9个大知识点,主要包括:绪论、初识、评价、鉴别、品质、选购、流行风格、保养、安全等消费大众关心的问题。在表一中给出了课程内容的知识地图,每个典型知识点下均设置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知识点群,例如知识点2“初识材料”下包括:三大织物认识、纱线与纤维、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等5个子知识点。在网络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给出反馈;而学生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进度选择一个支系下的知识群进行学习。每一知识点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又分为基本了解、理解本质、熟练应用、创新与推广4个能力水准。在表2中分别说明电商从业、企业管理、织物产品采购及织物产品检验等职业岗位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本学期共计84名学生参与《服装面料认识与鉴别》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如下:1)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线开放课程中,共有各类题目710条、布置作业18次、在线考试15次、微课资源52个、课程文件数150、课程资源容量60G;2)在通常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教师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力图通过单个的资源向学生展示知识点,而缺乏各教学资源的协同性及教学资源与学生将从事职业之间的关联。不同与以往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在系统论思想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指明了知识点的关联及不同职业背景下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便于网络教学的进行。3)通过学习矩阵,学生根据各职业背景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生能力得到质变。通过作业实战演练,学生了解并掌握服装面料的种类和性能要求,能对材料能进行简单鉴别,具有面料选购和质量检查能力,服装安全性能的辨别能力,具备在储存、运输、保养过程中的面料维护能力,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绩突出。4)教学效果显著。组建了两个班级微信群和10个学习小组微信群,累计学生答疑信息达到2000多条,由于采用了微信点名,缺课率为0%。

4结语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对于如何提升所建资源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效果的复杂问题,系统论是值得借鉴的思想方法。[7]文中所提出的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方案,跳出单一微课资源的设计个体环节,抓住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之间的各种关联因素,确定了以知识点地图为纽带的微课资源包建设方案,形成了基于微课的课程信息化资源包整体组织构架,对整个信息化教学项目实现了整体控制。这种规划设计方式,正是应用了系统论“树立整体观念”的思想方法,使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建设有序、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2]孙小蒙,葛元骎,叶大鹏.微课建设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24):94-96.

[3]高铁刚,薛峰.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8):26-32.

[4]郑雅琦,文辉.系统论设计思维方法研究——基于模组化实例分析[J].设计,2014(2):143-145.

[5]许易,陈盈.基于知识地图的课程学习平台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6(3):68-70.

[6]唐钦能,高峰,王金平.知识地图相关概念辨析及其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1):121-125.

微课资源论文篇5

关键词:微课视角 英语翻转课堂 实践探索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实践都会凭借其指导理论自身的优势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但与此同时,任何一种教改理论也都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解决它所面对的全部教学问题。因此,无论是颇受任课教师喜爱的大学英语微课改革,还是深受研究者提倡的翻转课堂理念,都有相互整合的必要。特别是在英语微课视角下,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的诸多问题,更能在提升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基础上,拓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基于英语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的探索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任课教师应该在理论层面上,明确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改理念的核心是什么?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如何实现两种教学理论的整合。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思考对相关问题阐释如下并以期实现抛砖引玉之目的――引发任课教师对于教改理论整合实践及其相关课题的关注。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对这一部分的说明,主要完成两个问题的阐释,即,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改理论核心是什么以及两者整合的必要性。

1.微课

“微课”是一种教学改革实践,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从另一个层面v,在目前的学术界,对于“微课”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也正是这样的争议才使我们对于“微课”的理解不断深化。下边通过对“微课”争议的列举来探讨其核心意义所在。

首先,所谓“微课”之“课”是“课程”的意思。即,“微课”是一种课程。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微课程”简称“微课”,既区别于传统单一类型的教学课程、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型教学资源。[1]这也就是说,探讨微课及其相关问题,既要有课程研究的视野,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否则,对于微课研究而言就是一种缺欠。

其次,所谓“微课”之“课”是一种教学活动。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这也就是说,微课是课堂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视频呈现为主要手段,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简短的教学环节。

在此,虽然不可能穷尽全部的微课界定,但却可以通过对微课内涵界定的发展历程明确“微课”的基本内涵,从而确定本次的研究视角:人们对微课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一“微教学过程”一“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3]

“微课”既可以理解成一种课程资源,也可以理解成一个课堂教学实践的特定教学环节。因为,“微资源构成”也好,“微网络课程”也罢,它们都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出现在特定的“微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微课”的实质就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学环节和课程资源。但是如何运用这种课堂资源,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这样的教学环节微课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则关注较少。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教学实践的一种改革理念。一般认为,所谓的“翻转课堂”,它将知识讲授工作从教师职能中删除,交给互联网技术,而将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学重点,使协助学生内化知识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能。[4]所以,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有研究者这样总结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课堂氛围以及知识的内化均比传统课堂更有优势。[5]因此,“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翻转”两个字上。因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所谓的“翻转”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首先,学习方式与内容的翻转。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传道”和“解惑”。而且这两种作用是有机而又和谐统一的。“传道”之中有“解惑”;“解惑”之中也有“传道”。可是在翻转课堂里,“传道”一般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了,而“解惑”则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次,课堂教学职能的翻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翻转课堂里,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否则就会因为学生的“无疑”而失败。

总之,微课与翻转课堂虽然有各自的理论优势与实践价值,但它们却不能解决全部的教学问题,因此,取长补短式的相互整合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必然。从另一个层面讲,大学英语微课的改革实践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则又提升了微课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可以成功地实现两种理论的互补。

二.英语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

在大学英语微课视角下,探讨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及其相关问题,既要注重英语微课对翻转课堂实践的客观影响,也要关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对大学英语微课发展的反作用。因此,从以下四个层面上对其进行了解析:

1.课程资源的整合化

正如上边分析的那样,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而大学英语微课的改革实践则丰富了传统的课堂资源。但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微课并不一定都满足英语翻转课程实施的具体需求。所以,它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整合性应用。这里所谓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首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即,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校的英语微课发展实际,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网络为媒介整合校内外的微课资源。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对于微课而言也是如此。例如,广西财经外语学院,针对英语微课应用性不强的教改实际,提出了“顶层设计、系列化和共享性”的财经类大学英语微课实践策略;针对微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缺失,又有研究者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微课改革实践。因此,为了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对微课进行相应的整合准备。

其次,学科内部的资源整合。微课改革涉及到全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特别是在英语学科内部,以微课针对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英语微课可以分为四类,语音微课、语汇微课和语法微课以及文化背景微课。针对delicious这个单词的微课,既要有英音与美音的语音微课,又要有针对其核心意义“美味的”、“精细的”、“甜美的”等诸多意义的词汇微课,还要有针对其构词法的“语法微课”。例如,delicious的形容词、副词的构词法讲解。因此,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需要对这些微课资源进行整合性使用。

2.问题处理的简易化

利用微课可以分类化处理学生在翻转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学生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从而实现教学问题简易化处理的目的。例如,针对delicious这个词汇的学习而言,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微课处理语音学习上的问题,包括其英音与美音的讲法;学生还可以把构词词缀的变化而引起的词性转换作为一个探讨构词法的例证,进而学习其相关的语法问题。甚至是针对某一语汇的微课还会涉及到文化问题。例如,针对fish一词的学习,还要涉及到短语drink like a fish(豪饮)这样的文化性差异讲解。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选择不同的微课类型进行解Q。

3.学习方式的碎片化

众所周知,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影响是相互的。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微课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处理上。所谓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就是指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策略的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安排相应的学习时间,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例如,无论是语音微课,还是语法微课,因其有特定的针对性内容,所以,学习这样的微课耗时也会相对较少。因此,它可以实现学习时间上的碎片化。但通过针对某一特定内容的全部微课的学习却又可以实现系统化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针对delicious而言,既语音知识的学习,也有语法知识的识记,甚至还有文化差异的讲解。因为在“in delicious drink”、“in many delicious dishes”“in the delicious sense”等的翻译中,还会涉及到语境对词汇意义选择的影响。

针对词缀“ab”的语法微课,可以使学生掌握以“ab”作为前缀词汇的大概意思,继而培养学生的推测生词能力。例如,根据“absent”中,词缀“ab”表示“反常”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推测“abnormal”的能力。因为,“ab”表示“反常”的意思,因此,与“sent”(出席)相反的“词”就是“缺席”;从而可以得出与“normal”(正规)相反的词义就是“不正规”。

4.学习内容的选择化

在微课的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学习内容的选择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任课教师要面对全部的学生,因此,他要毫无选择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在翻转课堂实践中,学生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英语实践。针对初学者而言,对于delicious的讲解,既需要有语音微课的支撑,还需要有语法微课的辅助。而对于发音较好的学生而言,他就可以略去语音微课的学习,从而选择针对delicious语法微课或针对其文化背景讲解的微课来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这种学习内容的选择化,既是前边碎片化学习得以深化的基础,也是学生分类化处理学习问题的客观性选择。

总之,微课与翻转课堂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最大的两种教学改革实践。如何克服各自理论中的局限性,从而在彼此相互的匹配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应该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思考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对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整合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践层面上的探讨,以期引发广大同仁对教学改革实践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彭博,吴娜.大学英语课程中“微课”应用实践的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英语广场.2015(07)

[2][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4]丁伟.教学改革动态初探――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中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微课资源论文篇6

关键词:Moodle 生理学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51-02

微课是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现代信息技术广泛使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微视频资源为中心的创新型教育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复杂、理论抽象,一直是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一门课程。本课题组自2011年以来借助Moodle平台,面向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生理学》微课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建设和应用,以下为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6个大班中,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各抽取1个试验班和对照班。其中,试验班193人,平均年龄18.6岁;对照班182人,平均年龄18.4岁。两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微课建设

根据《生理学》的授课目的以及学科特点,将微课资源分为“说课型”、“指导性”、“理论型”和“实验型”四种类型,借助多种采集设备和方式综合录制,并建设相应的配套资源,最后在校内Moodle平台上合理布局和展示。

1.2.2 微课应用

试验班和对照班《生理学》课程由两名不同教师担任,其教学能力根据教务处近三年的反馈水平一致,所用教材、授课内容和讲课深度相同。试验班学生额外进行第二课堂的微课应用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要求所有试验班学生每周至少1次以自己学号登录基于Moodle平台的《生理学》微课网进行在线学习;②试验班学生的期末总成绩中微课平台学习占20分,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全部获得:在讨论区留言20条以上;认真完成作业并提交5次以上。

1.3 评价方法

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采用同一理论试卷进行考核,同时对试验班学生进行微课的应用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试验班微课问卷调查结果详见表1:

2.2 两班学生期末理论成绩比较

经t检验,试验班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较对照班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9.264,P

3 讨论

影响微课应用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资源的质量,二是平台的功能。在整个资源的建设中,“微视频”是核心资源,为保障微课资源在后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课题组认真组织专家研讨论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筛选知识点、技能点,制定了《生理学》微课建设方案,注重多角度、多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进行录制。

微课平台是微课建设中最具有实质意义的部分,微课平台操作应该简便易行,使用上要充分开放并注重提升吸引力。而Moodle平台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一款免费、开源的课程管理系统,其自带资源、作业、测验等多种活动模块,强调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体会和运用,与微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完全一致。本研究对试验班学生的微课学习调查显示各项学习体验的满意度均在85%以上,说明在当前国内尚缺乏主流微课应用平台的情况下,各类学校借助Moodle系统搭建适合于自身需要的区域性微课资源不失为一个简洁、有效的途径。同时,基于Modle平台研究其现有插件与微课资源的融合或进行插件的二次开发也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微课资源在国外已经用于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我国国内目前正处在征集评选阶段,尽管所征集的微课视频数量繁多,但应用在日常教学上的案例极少。我校教师刘慧霞借助QQ群,将《生理学》中的重难点制成微课应用于高职高专护理班学生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借助Moodle平台,通过改革平时考核,调动学生对微课资源浏览的积极性,发现学生期末理论成绩也有显著性提高(t=9.293,P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R].北京:2014.

[2]李速.“Flas”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1,8(4):50-15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张志宏.从面向学习者的角度架设微课平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52-53.

[5]何元.基于Moodle的《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9):1755-1757.

微课资源论文篇7

【摘要】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继微博、微信风靡全国之后,“微课程”也开始在教育领域热了起来,微课程的制作与学习,离不开网络资源的支持。本文将以高中地理为例,探讨如何应用网络资源推进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以求用网络资源之土,育微课教学之花。

关键词 网络资源;高中地理;微课程

2009年开始,微博风靡全国,寓意着“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其后微信迅速崛起,引得无数年轻人喜爱追捧,如今在教育领域,一股微课热又已悄然兴起,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微课呢?

微课又被称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具有“短”、“小”、“精”、“活”等特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的。戴维·彭罗斯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微课的兴起引起了一场教育的新变革。

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先生是一名从事教学事业近20年的地理老师,他通过将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形成了一个个微课程,上传至网上,从而引领了佛山的微课热。据统计,2011年4月,佛山教育部门向全市教师首次征集“微课”作品,短短1个月时间内,就有老师上传“微课”作品1700份,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和微博相似,微课的出现“引爆”了佛山淘课热。笔者也是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一直认为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适合开展微课教学的课程,在教学中,也一直在实践和探索微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微课程的开展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于网络资源的应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应用网络资源推进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呢?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运用网络资源,制作精美课件

所谓的微课程,简单理解就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识重点、难点,所进行的授课视频,高中地理有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制作成微课程,如“关于洋流模拟实验”的微课程,“关于热力环流形成”的微课程,“关于地球运动之时间运算”的微课程等等,这些微课程短小精干,活泼新颖,非常适合学生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和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据笔者了解,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推崇并实践微课程的教学,很多教师持观望和排斥心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微课程的制作需要借助各种网络资源,需要具备较为熟练的电脑运用技巧,很多教师不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因此,要想推进微课程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学习各种网络资源的应用,才能制作出精美的“微课程”课件,那么制作一段精美的微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哪些网络资源的应用呢?微课程是对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授课过程的录制。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使用ppt,那就需要掌握ppt的制作技巧,有的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则需要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无论是使用ppt还是电子白板,有时都需要插入一些优美的音乐,插入一些图片和图表,这都需要教师要学会从网上寻找资源。而且为了保证视频的效果,教师还应该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学习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只有熟练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熟练运用各种网络资源,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教师才能制作出精美的微课程,推进微课程教学。

二、关注微课网站,学习教学实例

微课程是教学领域的一个新事物,从2011年兴起至今不到3年的时间,在这3年的时间里,广大教师在微课程领域认真研究,孜孜以求,制作了大量的微课程视频。目前在互联网上涌现出了一批微课网站,在网站上收录了很多关于各个学科、各个年级、各种内容的微课程视频,比较著名的网站有“微课网”、“中小学微课程网”、“微课在线”等等,以“微课网”为例,它是北京微课创景教育科技公司旗下的一家ESNS网站,国内权威的专业化中学生学习网站,以全新的分享学习理念为引导,由京城顶级名师独家倾力奉献丰富的微缩精品课程,以全新视角解读新高考、新中考。网站收录了从小学到高中所有课程的知识点,很多京城名师亲自授课,其中也包括高中地理特级教师田佩淮、刘景奎的微课程,如今网站会员已经接近百万,很多教师和学生纷纷登陆学习。笔者认为,诸如“微课网”等微课程网站,实现了微课资源的集中,为广大教师,尤其是想了解、运用微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学习大量的网络微课资源,尤其是对于自己在平常上课中难以讲好、讲透的知识点,可以搜集有关该知识点的微课程,借鉴并学习名师的授课方式,从而更好地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比如笔者在讲课时对“热力环流”这个知识点一直讲解得不好,但是在观看了刘景奎老师的“微课程”后,受益匪浅,在教学中提升了该知识点微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微课网站的微课程都属于网络资源,作为教师要多看多学。

三、参与微课社区,增进学习交流

网络资源含义非常广泛,具体可分为很多形式,我们前面所说的网站里的各种微课程属于网络资源,另外,网络资源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就是网络论坛,在论坛里,论坛成员可以交流学习,畅谈心得体会。作为教师,在推进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绝对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不断的借鉴网络资源,我们前面所说的,通过微课程网站学习微课程是一种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同样,通过网络论坛,与人沟通微课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也是一种对网络资源的运用。目前的很多微课程网站,都是将两种网络资源合二为一,在集中展示微课程课件的同时,也提供交流学习的社区、论坛。通过社区、论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围绕微课程的发展现状,微课程的设计、教学,微课程里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讨论交流,一些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制作微课程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真正能够实现“集众人之智,解微课难题”的目的。笔者经常会浏览一些微课的社区和论坛,在很多论坛中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帖子,如“怎样提高微课质量”、“什么微课制作软件好用”、“微课制作速成法”、“高中地理哪些知识点适合制作微课程”等等,通过关注并回复这些帖子,与人交流,在高中地理微课程制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有了明显的提升。

四、搭建个人空间,推进在线学习

微课程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微课程可灵活适用于多种教学情境,如在线学习、面对面学习、混合学习等,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终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并学习微教程。但是作为教师而言,自己制作的微课程,并不一定能够被相关的微课网站收录,那么教师如何将自己的微课程上传至网络,便于学生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个人的网络资源,与学生建立沟通与活动,引导学生在线学习。个人的网络资源有多种,比如博客、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等。作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博客或微博,加学生为qq好友、微信好友,然后将自己制作的微课程上传至博客、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在教学中,笔者曾将高中地理的部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程,如“高考中时区题易错部分专题讲解”、“判断经纬度的小技巧”、“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等微课程,在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进行上传,学生加关注或加好友之后,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学习。尤其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点学习不透,课后可以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进入笔者的个人网络空间,学习笔者个人网络资源中的微课程,可以很好地消化各种知识难点,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五、运用网络分析,充分掌握学情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几乎是无所不能的,通过网络资源推进微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微课程制作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实用的学习途径,此外,网络资源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情,从而有效指导教学。从大的层面上说,教师在关注微课网站的时候,每个网站都是统计功能,能够统计每个微课程受关注的程度,教师可以清晰的把握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较为关注的知识点,当然,网站的用户比较分散,学生群体来自不同地域,受教育的情况不一样,而且还有部分老师用户。因此,在为教师掌握学情提供依据方面,网站统计数据的参考价值要打一定的折扣,也就是说,网站上比较受关注的微课程,基本上也是本班学生较为关注的知识点,当然肯定会有出入。从小的层面上说,教师通过博客、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上传的微课程,也可以统计有多少人关注过,有哪些人浏览过。教师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学生们对哪些知识点感兴趣,可以较为精确地掌握学情,以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提升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教育界正在引领着一场变革,作为教师应该敞开胸怀,与时俱进,去了解微课程,关注微课程,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推进微课程教学,必须以网络资源为基础和支撑。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适合微课程教学的学科,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同样要积极去学习并制作微课程,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提升微课程教学水平和效果,实现“用网络资源之土,育微课教学之花”。

参考文献

[1]胡良民,张广花.论网络地理教学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

[2]王宏伟.中学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微课资源论文篇8

关键词:微课;初中政治;教学应用

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一名老师,在大量了解微课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微课资源在教学运用上的正确认识,并对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正确理解微课教学

1.微课教学的内容

众所周知,微课以简短的视频呈现方式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不仅时间短,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清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插播各种政治新闻。同时微课可以记录教师的上课过程,之后做成视频,可随时重播。也可以播放大量信息,例如,重要I导的讲话、重大新闻等,微课还可以广泛借鉴前人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微课的各种优势恰如其分地提高了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享受政治学习的乐趣中,轻松理解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2.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发展空间

政治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该学科要求全面的知识,例如,传统文化、基本国策、经济形势、基本法律等,涵盖面广。教学中需要时时引入案例,规章或清晰的法律。每个微课小视频主题明确,只要教师加以收集归纳,课堂便能清晰地呈现。其次,微课集中了声音和图像两项技术,可以动态播放,生动形象,读图时代学生更容易对视频留下深刻印象。将微课资源运用到政治课堂,让学生接触到广阔的知识,使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与外界新闻和各种领域的文化知识相结合,是其在政治教学中最大的优点。

二、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微课在预习和授课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理论较多,虽然新的课本已经大量减少理论,但面对思考问题,学生如雾里看花,把握不住预习重点,提不出相应疑问,容易导致在正式的学习中比较盲目。利用微课展开预习可以让学生清晰把握重点,辅助预习。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问题,方便学生合作探究。例如,在讲“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时,课本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那么在当下中学生如何理解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提出问题,留出足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结合实际,并且教师应该在微课上播放视频,例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视频,让学生从当下爱国者的优秀事迹中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涵。

2.微课在创设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有很多不适合做微课视频的内容,例如,关于友情、师生情、亲情等,这些内容适合展开讨论交流。但有些课题必须引入视频,比如坚强的意志力、爱国主义、安全意识等,因此,微课视频的选题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归纳需要引用的微课资源,才能事半功倍。微课的课件制作要清晰,使用高分辨率,同时有明确逻辑,辅助课堂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呈现热点话题,让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运用所学知识点展开辩论,最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微课在政治教学环节的独特应用。

3.微课在教学交流环节中的应用

微课要增加交流环节,在视频里加入讨论区,方便师生交流,或者利用上课时间在一节微课结束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步调向老师索要更多资源,自主观看,可以分基础班、提高班、知识积累班或者能力拔高班等,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微课可以让教师用更加简明、精炼的方式来进行讲授。微课往往聚焦于某个单一的、重要的主题,展开师生讨论,在讨论区还经常可见学生对微课政治教学的各种意见。笔者经过一个月的微课实践发现很多学习认真刻苦的学生,更加适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量做笔记,听老师讲解,课后巩固。微课信息广,但有效的考点信息传递并不多,如何让其更好地与传统政治教学相结合,让各种学生受益,还有待更多的研究,但毋庸置疑,微课资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很广的发展空间,总之,无论是前置性预习还是巩固类的复结,微课的使用能给课堂带来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信息科技时代,微课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忽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将新事物传递给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当多展开讨论和研究,最大限度地用微课实现信息资源传递,同时也要解决上述笔者提到的问题,更多地研究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的意见等,希望今后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