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7:13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1

    论文摘要:时网络教育的研究,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教育学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体育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 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 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体育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体育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 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 %,学生评分占60 % ,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体育

    1.制定严格的上课纪律。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上课,不能随意调课、缺课。对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的,至少要提前三天在网上通知学生,并安排好补课时间。对随意缺课又不安排补课的,要扣除要奖金。设立学生投诉电话,加强学生对教师上课出勤的监督。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2

[关键词] 网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在充分利用它的积极因素的同时,努力抵制它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的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分析网络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有效的提出网络传媒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的斗争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高职院校是继承和传播的高地,是多元文化的互动的前沿阵地,也是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场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无孔不入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极易导致一些高职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背弃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2]。

2.中西文化价值冲突更为直接和剧烈

有些西方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仅搞经济和政治的扩张和侵略,而且进行文化扩张和侵略。这种文化价值的冲突,也很容易使一些高职生对西方价值文明产生盲目的崇拜。

3.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被削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学派,不应把它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来源。这实际上是在削弱其主流意识地位,模糊业已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必将会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混乱。

4.高职生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当代西方文化中,强调绝对的自我、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非理性主义逐渐取代了理性主义,成为文化的主流思潮。这种思潮现已被一些高职生接受,并逐渐由浅层次上的文化消费发展成深层次上的政治认同,由感性欣赏变为理性追求,不加抵制地接受西方文化,从而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政治意识淡化。尤其是享乐、色情、暴力吸毒等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毒瘤,对高职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生活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的繁杂多样和强大地思想渗透性也给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带来一定的影响[3],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多元困境

网络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体现着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发展迅速,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其中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以及就业方式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多变性。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步履艰难,中西方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运作中阻力重重。

2.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骤减

网络无国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地球都成了一个村落,网络让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近,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网络世界中有交融也有冲突,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因为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不牢,分析判别能力弱,因而就在这种网络文化中良莠兼取,往往就忽视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性和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在客观上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地位和影响的“被埋没”,呈现出庞大的网络信息取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

此外,信息网络本就是一个毫无界限的信息资料库,而且高职院校学生获得这种信息资源的手段极为便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不用上课在宿舍中就能够享受到信息网络的优势。在获得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的网络信息造成了学生的注意力的严重分散,而多是涉猎于感兴趣的游戏等资源,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越来越少,学生也不会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丝毫热情,就使得高职院校的细想政治教育陷入了被冷落的境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网络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偏差严重

网络中的信息质量差异很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容易对很多信息不加辨别地吸收,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消极的影响[4]。尤其是近些年,西方借助网络信息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控制力,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宣扬拜金和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消极人生观,与我国传统的勤劳、奉献、集体主义等的价值观相悖,这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继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有很多诋毁和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与共产党言论信息,旨在削弱我们的民族力量。

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互动平台条件有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力度不够,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也缺少比较专业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总体来看,在国民经济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投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少的,广大高校利用财政拨款对学校进行各个方面的建设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资也很有限,由于投资的回报率比较低,所以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硬件设施水平不足造成思想教育氛围欠佳。

三、网络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基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重要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可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来解决:

1.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夯实学生思想基础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教育与熏陶的过程,所以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尤为重要,这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第一步,也能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纵使其走出校园依然受用。无限自由的网络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自由化,难免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渗透和散播对社会稳定带来危害的不良信息,高职学生涉世未深,不夯实学生思想基础,很容易上当受骗,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帮助学生校正不良的思想倾向,提高对有害信息的警惕性,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控能力。

2.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巩固学生思想教育阵地

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是信息传播和交流最便利的途径,高职院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就拓宽了教育途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参与到校园网络的建设中,与学生一起净化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5]。在校园网中逐渐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内容,这是净化校园网络空间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中充分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和营养,宣传主流价值观,培养道德素养高尚的新时代高职学生。校园网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模式和渠道,例如心理咨询方式、法律援助形式、学习板块、交友板块等,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网络化转向现实化,将整个版面的设计更加具备人性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师生的个人主页来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教育。

3.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杜绝有害信息传播

在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的同时,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化管理十分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自己又没有能力排遣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网络孤独症、网络狂想症等消极的意识,学校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端正人生态度。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学生科学上网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和学校周围可以上网的地方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法制教育宣传,来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杜绝在校园内传播各种有害信息,使得学生自觉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

4.做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是做好细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高校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教师。这些专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有深厚的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应变力,能快速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发现问题,能有效的利用网络开展工作,能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开发有影响力的教育软件并能创建有吸引力的教育网站,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6]。此外,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教师为人师表是重要的一环。

5.整合利用网络资源,把思想政治融入网络教育中

在网络化课堂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课程内容的研究在网络化课堂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广泛,学生来自经济条件不同的地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切忌枯燥说教,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7],采取学生更易接受与认同的任性化教育模式,使学生从本质上转变态度,提高认识。

综上所述,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但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迎难而上,认真分析研究网络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影响,扬长避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探求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此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谭建刚,秦鼎.高校“两课”教学如何适应网络环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10

[2]张利民.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塑造与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3]张各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改进高校德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5

[4]陈春萍.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2002,8

[5]王迎,陈丽,陈美玲.网络化课程教学及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4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3

随着我国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影响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分析了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色,提出了网络文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环境下学生接触到来自社会的复杂信息,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影响并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所以,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及时发现网络文化环境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保证积极影响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抵制不良影响,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色

(一)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逐渐增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生源相对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结合学生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1]。

(二)教育手段呈信息化发展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呈现多元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网络思想教育平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数据统计更为便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由于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很难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发育状况。而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教师借助于计算机统计软件和学生上网情况分析,能够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科学的指导。

二、网络文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基本理论教学,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实施长期的教育和熏陶,通过明确的思想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提升。所以,理论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促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强化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特别是在网络文化条件下,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危害性较大的信息,对学生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所以,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视,提升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时刻保持警惕,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做出违法行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对校园网进行建设和完善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络监控和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校园网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经历过高考失利,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对着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多重压力,极易借助网络抒发思想情感,甚至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因此,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制定科学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对校园内部网络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3]。同时,还应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制观念和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影响,并坚决不做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保障身教胜于言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自身素质在小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学素养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并且拥有一定程度的信息感知和判断能力,对网络热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指导学生对社会相关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视,通过师资队伍建设、网络文化环境整治和理论教学指导,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为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洪昌.基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26):59-60.

[2]孙玉荣.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9):140-141.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4

关键词交流 交融 交锋

《求是》在2010年的第1期发表胡锦涛总书记《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据此,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学习提出“交流、交融、交锋”六字方针指导学院“思政网军”建设,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就必须按照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要求,主动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大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穿着“红色马甲”的“思政网军”。

1 交流

要想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是前提与基础,而要想交流有成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1 解放思想:从观念上正确看待大学生上网,化偏见、训斥、拒绝为理解、包容、接受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而21世纪是网络高速公路时代。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互联网虽然因其多元的文化环境、潜隐的政治环境、非控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环境和困惑重重的伦理环境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挑战,但其主流是先进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学院院党总支在分析客观情势的基础上认为:“思政网军”建设的理念是主动介入网络,与大学生共成长,从观念上消除偏见,决不能视网络如同洪水猛兽,对上网学生决不能用批评、训斥的教育方式,采用围、截、堵的方式,而是换之以理解、包容、接受、参与,对上网学生甚至网瘾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和无私关爱。为此,学院党总支站在全局高度,先后数次组织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网络文化专题培训,千万百计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作专题讲座,鼓励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参与者、关注者、引领者的身份参与大学生网络群体活动,倡导大家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牌平台,用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如今,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中,100%拥有自己的博客,100%加入自己所分管学生的QQ群中,绝大多数辅导员能够积极采用网络技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实事求是:够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研工作和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研究工作

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则无从谈起。学院定于每年九月份由各分管辅导员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随机访谈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院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做了深入调研,这为做好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此外,学院党总支积极鼓励辅导员开展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展开为学院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良好态势。

2 交融

交融是交流的深入,要想真正做到与学生网民的和谐共处,水乳交融,“思政网军”必须积极参与网络活动。

2.1 不断加强思政网军的能力建设

“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强不强,能力是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学院党总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一手抓“思政网军”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一手抓“思政网军”的信息技术能力,改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不精通电脑,懂电脑的辅导员不会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努力使“思政网军”成为网络和德育相结合的专家。近年来,学院先后多次资助辅导员参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多次请专家就网络文化建设做专题讲座,《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政府网络传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书籍人手一本,现在每个辅导员都对学生开放自己的QQ空间、博客,很多辅导员对于学生推荐的视频、网站、益智类游戏乐此不疲,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畅通了,工作起来也顺手了许多。

2.2 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社区

网络互动的自由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式、训导式方式,而必须尊重网络主体的意见,让他们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在互联网上,虽然师生之间不能直接面对,但可以通过开辟讨论区、聊天室甚至是视频聊天室来进行彼此沟通。

学院在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的同时,还不断开辟思政教育的新社区。学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网络紧密结合,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充实学院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学生组织也开辟了自己的网络社区。同时,实行网络自治,即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

(1)依靠学生建网站。学院每年以学生勤工助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成立5年来,共有近1000名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参与包括栏目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工作,他们是学院网站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转贴于

(2)支持学生管网站。学院现有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200余人,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学院组织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开展网络调研,制定网上道德自律规范、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筑牢自律防线。学生信息员遍布校园网站,各大组织网络社区和QQ群,人人网、天涯、猫扑、七零三、八零四、校内网等学生经常登录的热门网站与社区,负责捕捉、反馈网上信息,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及时反驳消极信息。

(3)指导学生用网站。学院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经常组织学生访问著名理论网站,了解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撰写网上研究论文,利用校园网开展理论宣传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2.3 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与关切,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

(1)建立了限期办理与答复制。在学院每周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有一个固定议程就是要讨论从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那里汇总的问题,对于能够在规定期限内能解决的问题,就让有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办理;对于确实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或无法解决的,必须给予答复与解释。

(2)建立了代表合议制。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反应强烈,涉及绝大多数学生群体利益,或者相当部分学生网民对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决定或做法存在较强烈的质疑的,学院会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并规定事故处理小组中必须有3-5名由学生网民推选处理的网民代表。这一做法成效显著,温州医学院学院仁济学院自建校以来,还没有发生过网络公共危机,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建立了定期座谈制。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群体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学院党政领导每月与学生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反应自己和所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方面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答复与解释。

3 交锋

深入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上,对网络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与违法活动,要敢于作斗争,敢于抢占网络文化的制高点。

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无缥缈和浩瀚无边在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极大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人性的弱点也在这个虚拟世界尽情呈现。从互联网走出科技精英的垄断成为大众的一种交往方式起,网络就不再是一片净土,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及其他有害信息日益泛滥,渐成痼疾。②信息污染、信息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和侵犯知识产权、论文剽窃等道德和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尽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专门规范网络行为,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立法的天然滞后,加上网络空间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殊性,使得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网络空间收效甚微,举步维艰。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给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学院积极组织思政网军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

学院党总支把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上升到学院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看成是学院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之际,学院都有邀请市公安局资深网络警察来学院为学生作专题的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其次,依托各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进行网风、网纪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案例分享会等;第三,学院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的合理经验,在大学生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与法治教育课程。例如,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开设《网络伦理学》和《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第四,学院思政网军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学院着手开发的寓教于乐的德育软件与平台“专业知识开心辞典”、“公考大赢家”“你来搏——人文百科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受益非浅,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学院计划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主页,设置世界观、人生观探讨、法律案例分析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将有关教育内容做成定时显示网页,放在校园网的出口端;在网上设立谈心室、讨论区开辟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活动。

本文受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WSK10048)资助

注释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a: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26-04

互联网发展可谓飞速,从简单文本通信的阿帕网,到电子公告板和门户网站,一直到媒体类网站和网络电视、网游、网购等。随着新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层出不穷,网络已然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用户也呈爆炸式增长。中国互联网CNNIC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在日益庞大的网民队伍中,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15―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约为73.8%。其中,中专和技校、高职学历的网民所占比例为68%。他们使用互联网主要目的是娱乐、沟通、购物等。由于社会、学校、个人以及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充斥着网络色情、诈骗、造谣等内容,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呈现人格多重、标准和价值观念混乱、认知与行为背离、道德情感冷漠等特点。因此,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

(一)发表不道德或非法网络言论

职业院校学生每天上网且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游戏。许多聊天室里的内容低级、庸俗,谎话连篇,或假冒身份虚假信息以对他人撒谎与欺诈,窥视他人隐私。在聊天室、BBS论坛、贴吧上言辞放纵、不加约束地进行网络恶搞,或侮辱谩骂他人、诋毁他人名誉等。

(二)浏览、传播低俗文化信息

传播色情信息或浏览黄色网站,虽然在一些国家是不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但我国禁止这种行为。职业院校学生生理发展日渐成熟,在开放性的网络以及国外的视觉冲击下,部分职业学校学生认知不清,沉溺于视频聊天,经常浏览黄色网站的八卦新闻、笑话,下载、传播、色情、暴力图片,甚至建立黄色网站。

(三)毫无顾忌网上抄袭

有些职业院校学生在作业、讨论或撰写论文时肆无忌惮地抄袭、剽窃、购买他人作品,也有以营利为目的地复制、篡改相关数据库资源,恶意侵犯和破坏知识产权。

(四)盲目崇拜黑客行为

有些职业院校学生对黑客技术盲目崇拜,利用网络知识破坏网络秩序,编写病毒,入侵他人网站,盗窃他人账号,甚至部分学生攻击或破坏政府、企业主要网络系统,走上犯罪道路。

(五)网络成瘾无节制

在许多网吧里,都会有“通宵16―20元” 这样的广告,并且提供一条龙服务。学生通宵达旦,大脑中枢持续兴奋,久而久之造成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严重的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伴随心理或精神疾病,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六)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多数学生上网交友时不进行安全设置,不会主动去维护自身权益,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院校学生身心不成熟是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因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一,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智力、体力发展的高峰时期,既有对新事物接近和探究的渴望,也有自我占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对无所不包、信息量丰富的网络世界的神秘性有强烈的好奇感,但是自制力弱,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沉迷网络后很难有毅力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导致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第二,存在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人是感情动物,有人际沟通、渴望交往的心理需要。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会觉得很多话羞于启齿,渴望同龄人的交流。网络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沟通无限、匿名、隐蔽、互动、连续、广博的交往空间,让他们通过网络发泄不快,为颜值不高的人掩盖缺点,或通过在网络上的装扮获得别人的喜爱,但长此以往导致了青少年逃避现实的心理取向;第三,生活、学习压力大,需要缓解。不少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困难、家庭教育方式简单,有的因父母离异造成了压力,通过上网交友聊天、浏览感兴趣信息获得心理满足,解除压力,摆脱烦恼,或以此获得虚幻的优越感的追求;第四,存有从众、模仿心理。青少年喜欢猎奇、赶时髦,怕自己被误认为“OUT”,却不知如何把握分寸与尺度。

(二)社会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道德失范的外因

利用数字、网络、移动技术,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媒体形态及其环境的复杂性存在负面影响,且处于社会环境中职业院校学生的“三观”以及在网络中的道德行为都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因而引发了职业院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诚信危机和黄色网站等都给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网络文化发展滞后和政府监管、网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方面,网络媒体缺乏自律。在互联网时代,部分网络媒体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社会责任感不强,迎合一些网民的低级趣味、放纵论坛的不良言行,客观上为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社会网络道德教育力度不够、社会舆论引导不力,传统媒体对网络道德的宣传往往是负面问题多,而积极面正能量的少,对于社会网吧的管理和监管措施以及相关法律尚不健全。三是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忽略。家长有重智轻德的传统倾向,与子女之间缺少语言、情感和心灵的沟通,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在网络化的今天,多数父母由于素质不高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对待网络的非理性态度反而增强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强化了网络对他们的诱惑,导致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网络道德问题严重。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同时又缺乏与学校沟通,对孩子的课余生活关心不多、监管不够。

(三)网络本身的自由、匿名、虚拟性和网络道德自身的隐秘、可变、不确定性特点是道德失范的诱因

一是因网络隐匿而自由。网络固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网络社会结构离散,不受组织机构控制,交往主客体可以处于无标识虚拟状态,尤其会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滑坡,网络社会道德行为失控。有的学生把网络当做是与现实截然分开的空间,不顾及行为后果地在虚拟空间里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做现实中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二是网络道德的开放性、自主性,导致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现实生活中道德交往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地缘、血缘,受制于一定的地位、身份和角色,道德活动范围也受物理空间限制,且道德评价标准带有民族性特征,y一且相对稳定。但是,网络社会道德交往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超越了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道德意识也就较原来丰富,对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传统、阶级、民族、地区的人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不尽相同,因此网络道德具有不确定性。

(四)职业院校网络道德教育总体缺位是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关键

学校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明显滞后。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如播放相关案例警示学生,对网络成瘾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倡导网络安全教育等,但由于网络传播介质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可更便捷地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和表达情感。可见,如何对职业院校学生施以系统而持续的网络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亟待加强的问题。二是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网络道德的监督、考察与管理的力度还明显不足。事实上,目前职业院校对于网络的应用更侧重于技术,而较少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认识和抵制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的负面影响,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评价新特点的机制、规范还没有形成。同时,对学生网络道德总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握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遵循规律,建构体系,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性

当下,网络道德作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根据网络特征、网络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构科学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一是内容体系。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网络礼仪、网络准则、网络心理调适教育等模块。二是方法体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以显性课堂为主要的宣传、教育和传播途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覆盖和渗透。要明确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德育课教师的工作,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中也必须适时适事地融入网络道德教育,形成网络道德课堂教育格局。三是队伍体系。要积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队伍,通过举办网络德育进修班、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国情、扩宽视野,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应通过组建网上宣传队和监督队,加强对学生网络论坛的管理和教育。同时,在选调、聘用网络技术人员时,不仅要注重其技术能力,也要注重其政治觉悟,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四是心育体系。要加强有网络道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服务支持体系,经常开展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育,适时干预不良网络心理的侵扰。

(二)制定规范,建立准则,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建立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网络道德规范,如《校园网民规范条例》《校园网民文明公约》《校园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加强对规范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积极发挥制度的管理和约束作用,不失为落实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举措。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准则需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要科学分析网络道德的特点,结合网络道德的特点制定规范;二是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特征和常见问题;三是要充分认识职业院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转变的重要性,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发挥其主体作用。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要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则,如团中央、教育部向社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等。[1]还可结合社会网络机构制定的网络使用规则,如赛迪网信息论坛规定的8条论坛规则等,[2]本着立足实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制定易于被教育客体接受的符合自己院校校情、舆情的网络文明公约和行为规则。规范要在征求学生网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以便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成为校园学生网民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时代性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3]网络社会的发展必然促使网络道德教育方式的变革,也促使我们思考、探索适应现代技术进步和时展要求的网络道德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一是灵活运用传统道德教育方法。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好奇心强、追求时尚等特点,对学生感兴趣和社会热点话题,运用启发式、网络对话式、实践活动式等形式,让学生经过思辨,从而体会到网络道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意识。二是开辟多种网络道德教育载体。一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形式,利用QQ、MSN、E-mail等现代工具进行网上热线、论坛、在线心理咨询、互动等方式的交流与引导;同时,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形象、版式、时效性和娱乐性,不断丰富和美化网站的内容与形式,增强校园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网站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展线下网络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小品、舞台剧表演等职业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网络道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四)完善监管,增强自律,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性

教育的实现过程是受教育者自我不断内化的过程,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对于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极其重要,同时网络自身的隐匿性也导致道德舆论指责的对象模糊。因此,网络道德的遵守更多依靠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尽管目前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约束力总体上还较弱,但要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执行力,还必须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增强其网络道德的自律能力。实践中,一是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是其第一功能,而为精神层面的消遣和娱乐则是处于第二位。二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同质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网络世界中虽然少了现实世界中显性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但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同样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促进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更多地从他律转化为自律。三是要建立网络道德失范追责机制。建立对网络主体行为针对性的追踪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处罚,要运用技术手段管理网络,形成网上网下共同管理、网络道德教育管导并存的新格局。

总之,面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职业院校应积极地统筹谋划,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正确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推进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化进程,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化部,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N].中国青年报,2001-11-23(2).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6

关键词交流 交融 交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Communication, Blending, and Debating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in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LI Jing, LV Pengxiang

(Wenzhou Medical School,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How to do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well in a Microblog era, becomes a new topic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ors,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takes "communication, blending, and debating" as their guideline, actively develop the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xploration, and makes an effect.

Key wordscommunication; blending; debating

《求是》在2010年的第1期发表总书记《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据此,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学习提出“交流、交融、交锋”六字方针指导学院“思政网军”建设,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就必须按照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要求,主动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大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穿着“红色马甲”的“思政网军”。

1 交流

要想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是前提与基础,而要想交流有成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1 解放思想:从观念上正确看待大学生上网,化偏见、训斥、拒绝为理解、包容、接受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而21世纪是网络高速公路时代。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互联网虽然因其多元的文化环境、潜隐的政治环境、非控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环境和困惑重重的伦理环境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挑战,但其主流是先进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学院院党总支在分析客观情势的基础上认为:“思政网军”建设的理念是主动介入网络,与大学生共成长,从观念上消除偏见,决不能视网络如同洪水猛兽,对上网学生决不能用批评、训斥的教育方式,采用围、截、堵的方式,而是换之以理解、包容、接受、参与,对上网学生甚至网瘾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和无私关爱。为此,学院党总支站在全局高度,先后数次组织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网络文化专题培训,千万百计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作专题讲座,鼓励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参与者、关注者、引领者的身份参与大学生网络群体活动,倡导大家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牌平台,用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如今,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中,100%拥有自己的博客,100%加入自己所分管学生的QQ群中,绝大多数辅导员能够积极采用网络技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实事求是:够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研工作和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研究工作

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则无从谈起。学院定于每年九月份由各分管辅导员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随机访谈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院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做了深入调研,这为做好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此外,学院党总支积极鼓励辅导员开展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展开为学院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良好态势。

2 交融

交融是交流的深入,要想真正做到与学生网民的和谐共处,水融,“思政网军”必须积极参与网络活动。

2.1 不断加强思政网军的能力建设

“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强不强,能力是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学院党总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一手抓“思政网军”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一手抓“思政网军”的信息技术能力,改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不精通电脑,懂电脑的辅导员不会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努力使“思政网军”成为网络和德育相结合的专家。近年来,学院先后多次资助辅导员参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多次请专家就网络文化建设做专题讲座,《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政府网络传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书籍人手一本,现在每个辅导员都对学生开放自己的QQ空间、博客,很多辅导员对于学生推荐的视频、网站、益智类游戏乐此不疲,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畅通了,工作起来也顺手了许多。

2.2 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社区

网络互动的自由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式、训导式方式,而必须尊重网络主体的意见,让他们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在互联网上,虽然师生之间不能直接面对,但可以通过开辟讨论区、聊天室甚至是视频聊天室来进行彼此沟通。

学院在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的同时,还不断开辟思政教育的新社区。学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网络紧密结合,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充实学院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学生组织也开辟了自己的网络社区。同时,实行网络自治,即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

(1)依靠学生建网站。学院每年以学生勤工助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成立5年来,共有近1000名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参与包括栏目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工作,他们是学院网站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支持学生管网站。学院现有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200余人,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学院组织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开展网络调研,制定网上道德自律规范、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筑牢自律防线。学生信息员遍布校园网站,各大组织网络社区和QQ群,人人网、天涯、猫扑、七零三、八零四、校内网等学生经常登录的热门网站与社区,负责捕捉、反馈网上信息,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及时反驳消极信息。

(3)指导学生用网站。学院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经常组织学生访问著名理论网站,了解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撰写网上研究论文,利用校园网开展理论宣传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2.3 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与关切,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

(1)建立了限期办理与答复制。在学院每周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有一个固定议程就是要讨论从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那里汇总的问题,对于能够在规定期限内能解决的问题,就让有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办理;对于确实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或无法解决的,必须给予答复与解释。

(2)建立了代表合议制。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反应强烈,涉及绝大多数学生群体利益,或者相当部分学生网民对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决定或做法存在较强烈的质疑的,学院会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并规定事故处理小组中必须有3-5名由学生网民推选处理的网民代表。这一做法成效显著,温州医学院学院仁济学院自建校以来,还没有发生过网络公共危机,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建立了定期座谈制。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群体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学院党政领导每月与学生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反应自己和所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方面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答复与解释。

3 交锋

深入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上,对网络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与违法活动,要敢于作斗争,敢于抢占网络文化的制高点。

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无缥缈和浩瀚无边在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极大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人性的弱点也在这个虚拟世界尽情呈现。从互联网走出科技精英的垄断成为大众的一种交往方式起,网络就不再是一片净土,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及其他有害信息日益泛滥,渐成痼疾。②信息污染、信息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和侵犯知识产权、论文剽窃等道德和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尽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专门规范网络行为,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立法的天然滞后,加上网络空间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殊性,使得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网络空间收效甚微,举步维艰。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形形的网络陷阱,给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学院积极组织思政网军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

学院党总支把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上升到学院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看成是学院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之际,学院都有邀请市公安局资深网络警察来学院为学生作专题的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其次,依托各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进行网风、网纪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案例分享会等;第三,学院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的合理经验,在大学生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与法治教育课程。例如,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开设《网络伦理学》和《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第四,学院思政网军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学院着手开发的寓教于乐的德育软件与平台“专业知识开心辞典”、“公考大赢家”“你来搏――人文百科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受益非浅,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学院计划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主页,设置世界观、人生观探讨、法律案例分析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将有关教育内容做成定时显示网页,放在校园网的出口端;在网上设立谈心室、讨论区开辟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活动。

本文受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WSK10048)资助

注释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7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裁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洛类自成体系J虫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技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肩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技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启选班长,定期轮换赴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l胜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二、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肩章可循制度管人。

2.责任到人。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开展和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开发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深刻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涵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展开探讨。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国内最先、最早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是2002年2月刘梅[1]提出的,她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或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一定义是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角度下的,并没有反映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韦吉锋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立体考察》中,从“网络与人的本质关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出发,指出“在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2]

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一方面呈现为在网络空间以网络为载体对网民(或受众)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既扣紧人的本质又抓住网络本质,既针对网络影响又发挥网络影响,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它既有网上的互动,也有网上网下的联动,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和网络方式。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3]

(1)开放性、共享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式过程,以启发、讨论、探究、质疑、收集信息、自主学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各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开放性、教育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开放性、教育时空的开放性以及思维训练的开放性。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性的必然结果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化,任何个人都可以在住所、办公室等一切网络联通的地方,通过网络跨时空、跨区域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化。

(2)交互性、平等化。它指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思想政治信息、知识和情感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之间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部围绕着信息和知识生产、传递、交换、流通、竞争和冲突等环节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相互参与、相互操作。这种网络交互式传播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固定关系和单向灌输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化,使教育更具有亲和力,有利于促进情感交流的真实性与直接性。

(3)自主性、个体化。自主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网络的主体,受教育者可以在网络上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思想看法,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互相沟通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其本质上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自觉接受外部教育影响和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自主性也即意味着个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受教者的需要和兴趣,强调从受教者的现实个性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4)虚拟性、隐蔽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性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主体以及相互作用方式的虚拟性。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空间的虚拟性,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依附的活动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电子空间。即在电脑网络空间这一虚拟世界中进行思想政治的虚拟教育,这种虚拟教育既不是虚假的更不是虚无的,而是虚拟实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虚拟性是指主体的存在方式在网络中虚拟了,表现为人格虚拟、身份虚拟、活动虚拟和角色虚拟。相互作用方式的虚拟性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涵盖到的各种知识、信息等在网络上的数字化流动。这种虚拟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得以隐蔽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通常能使其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1.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即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其主体能力,不仅注重道德知识的传递,更要着力于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培育和养成。

(2)开放性原则。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虚拟世界,将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网上与网下、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结和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自主教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3)民主性原则。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权利与尊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搭建一个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网络平台。

(4)个性化原则。要求开展的网络思想教育必须真正理解学生的合理需求和个体差异,认可和帮助学生实现各自的合理需要,不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使每个学生各尽其能,得到相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最好的发展。

2.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原则

(1)职业性原则。它是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首要原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职业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围绕职业性展开。职业性原则要求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与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指导等。

(2)能力性原则。这是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能力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能力为本,强调在“行”不在“知”。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只是与普通院校的差别在于:普通院校一般强调“要知要行、由知而行”,高职院校更多强调“可少知须多行,可行而后知”。能力性原则要求特别注重三种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三种能力为辨别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能力、抵御不良侵蚀的人格完善能力和恪守法定准则的行为责任能力。

(3)地方性原则。所谓地方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院校自身特色、体现院校所在地区特色,必须与当地的人文地理、文化传统等相契合。这是由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所决定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要在当地就业、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本地化教育,即使是本地生源,对其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本地化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网站。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网站,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第一种形式是在网上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料库,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资料,为团队组织活动提供素材,为教师的教育与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资料库中,学生、教师不但可以查找和阅读电子读物,还可以随时对资料进行调用、增删或更新。第二种形式是开发超文本结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这种电子教材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觉,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来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种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上图书馆、科技馆等虚拟社区,向大学生们介绍健康向上的书刊、影视作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轻松自然的网络浏览甚至文娱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信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设立校园BBS网站。利用BBS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把握好舆论引导。在大学校园中,BBS站是学生舆论最集中的场所。小到评价个人言行、食堂卫生、图书馆光线、学分制、课程设置,大到申奥成功、加入WTO,都可能成为舆论中的热点问题。做好舆论引导首先要塑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评判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能力。BBS模式极高的学生参与率和广泛深入的影响力,使其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同时,也可以称为网上主题论坛的基本平台。成功的主题论坛能够促进信息共享、知识交流,有助于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提高学生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的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

一个良好的BBS网站必须有一批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他们构成网络信息员队伍,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掌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此外,还应当邀请和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发表明确、切实、中肯的讲话、文章,鼓励广大学生参与提问、讨论,变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式”教育。

(3)组织在线交流。网络在线交流突破了现实中面对面、一对一、同地同步交流的限制,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交流:教师或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在公共聊天室中与多人聊天、自建聊天室和约定对象讨论或设置私聊频道二人对谈。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大胆、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且与教师的接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沟通。在这样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动性、交互性极强,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也容易达成共识、产生共鸣。通过在线深层沟通,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业疑难、特有心理困惑、乃至人生发展等各种个性化的微观或宏观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