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安徽建筑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5:36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篇1

安徽省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其各地域历史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孕育出了三类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与徽州文化。它们已经渗入安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为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1]例如,徽文化主要遗存地――黄山市,以文化节庆为载体,连续举办了18届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展示了黄山生态民俗和古徽州民间文化;而另一个徽文化的重要遗存地――宣城,通过建设宣纸文化园、中国文房四宝与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彰显了徽文化风采。作为中原文化重要一脉的皖北四市,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扬长避短。“中华药都”亳州市,以开发华佗故里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重点,建设养生园、养生城、养生街,养生文化名扬海内外。宿州市则大力扶持灵璧奇石和桥马戏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观赏石和相关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造文化品牌,是安徽省特色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2]

多年来,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取得较多的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据文献检索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目前有关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多倾向于个案式研究,并且主要集中于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如魏菲娅等[2]主要从徽州建筑、徽州雕刻的图形设计及其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角度研究徽州文化;也有学者对安徽省城市旅游形象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安徽省内各种地域特色文化进行宏观、系统的研究较少。

当代意义上的视觉符号系统是一个庞大、专业、全面的图形数据系统,

融合当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当代数字化设计技术为支撑,对每一种特色突出的安徽地域文化进行符号化的当代图形设计,构建视觉符号系统的内在秩序和完善的分类,对比不同视觉符号之间的异同点,可以为进一步认知、研究安徽省特色文化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可为打造安徽省城市品牌、推广安徽省特色文化提供丰富的图形设计资源。鉴于此,本文拟运用符号学与设计学方法,审视当代传播语境下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构建的价值与意义,希望为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一、深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符号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相关理论成果已成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理依据。每一种特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貌。

以杭州为例,作为国家一线主要城市,其地域特色文化自然吸引着大量的研究者,研究其视觉符号价值一直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要课题。目前杭州城市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已体现出杭州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符号魅力。从杭州城市形象标识(见图1)和2016杭州G20峰会标识(见图2)的图形设计,我们都可以领略到杭州地域文化视觉符号的独特气质。这些标识图形并不是杭州风景的简单缩写,而是汇聚了对杭州人文地理、风俗人情、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深层理解,是杭州的符号,是杭州展现给世人的城市名片。

安徽省地域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于安徽人而言,这些特色文化蕴涵的是记忆、家或故乡的相关情感认知;而对于其他省市的人来说,它是对安徽人的身份辨识。因为地域特色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建筑、饮食、民间信仰、地理环境、绘画、日用品、工艺装饰等不同文化类型,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也要包括不同类别的子系统。在应用方面,依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目的,该视觉符号系统还将衍生出多种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如旅游景点视觉形象系统、城市地铁空间视觉导视系统、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等。图3为安徽省旅游形象标识,标识图形下方所列图片是标识的创意构成元素,即安徽的毛笔、徽墨、徽派建筑、黄山,这些元素都是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中的典型代表。因此,从符号学角度研究安徽地域文化,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系统,可深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二、推动安徽省文化大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撑。近年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化发展中的弄潮儿。在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速度与特征。而在异域文化和当代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一方面,某些地区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的地域文化逐渐表现出式微的趋势;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的地域文化快速崛起,拥有广大的追随群体,甚至享誉海内外。多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实现安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持续的努力,从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战略口号“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与各级城市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举措就可见一斑。以数字图形的形式,汇集安徽省各主要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符号数据,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系统,发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有助于推动安徽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内增文化凝聚力,外拓文化影响力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其设计应直接来源于安徽省各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元素,从而最能体现该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宗教礼仪等状况。可运用当代设计的表现手法与设计理念,将这些内容进行符号化的视觉符号提炼,最终形成最具典型性的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对于安徽省各个城市的居民来说,这样的视觉符号系统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是大家共同的信仰,是团结安徽人、凝聚安徽人的情感内核;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和运用,能使他们更加直观和快速地了解安徽省各个城市的自然人文特征。

如图4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外观设计,该设计充分体现了安徽特色文化元素――徽派建筑,其外部设计将徽派建筑元素进行了符号化的提炼,马头墙、白墙黛瓦的徽州视觉符号体现出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年去参观过世博会的安徽人,一定对徽州馆寄予过特殊的情感,看到徽州馆就如同看到自己的家一般。这就是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所蕴涵的凝聚力,它能将各地安徽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对增强地方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利用世博会的重要契机,安徽向海内外参观者和媒体充分展示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拓宽了其影响力。

2.彰显人文魅力,美化地方环境

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不仅因她拥有如画的自然景观、高大时尚的城市建筑与发达的经济,同时一定还有其不可或缺的人文魅力。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应是展现安徽省人文魅力的重要载体,有益于安徽各地方塑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视觉形象。此外,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可为安徽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视觉图形设计数据,广泛应用于未来安徽省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在设计师们鬼斧神工般的创意之下,这些视觉符号将会以丰富多姿的设计应用形式(如建筑外观、户外广告、公共空间环境导视、城市雕塑等),让城市更美丽[3],为生活其中的城市居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美好视觉体验。如图5为安徽建筑大学北区大门与相关建筑的设计,整个大门建筑的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徽州马头墙的视觉符号,将符号化的徽州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从而成为安徽建筑大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3.发掘优秀设计素材,点燃文化经济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安徽省境内各个城市的主要特色文化,其中包含许多省级或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拥有较广的市场认可度。在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之中充分发掘优秀的设计素材,进行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无疑是安徽经济发展有力的助推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导向转变,凸显了国家对原创设计的重视,在新理念、新科技的推动下,通过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文化娱乐、城市旅游、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我们的经济必将得到更快l展。

4.扩大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国内与国际传播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传播模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出现,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模式是当代新媒体传播的共性特征,信息的传播早已打破传统的单一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元、互动的新格局。如今,在城市文化的推广传播中,新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了新媒体传播,任何一种城市文化都将显得黯然失色。[4]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广是未来安徽省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当代信息传播语境下,新媒体将成为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符号化视觉设计,是实现其当代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基础,因为视觉符号具有主题明确、特征鲜明、辨识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等诸多优点。通过当代新媒体传播手段,如互联网、微信、QQ、微博等,可以实现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快速、高效的传播推广,无论是从传播的时效还是从传播的广度上,新媒体传播都是传统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即时传播、互动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限制和单向性,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几乎可以达到信息的同步传播,并且还可以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大大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因此,配合当代新媒体传播手段,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可以大大促进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国内、国际传播,进而塑造安徽省地域文化的美好品牌形象。

安徽文化由多种文化类型构成,地域特色文化仅是其中的一个类型,随着研究视角的更新,安徽地域特色文化将呈现出不同的人文魅力,折射出安徽人独特的人文气质。同时,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辐射传播范围将越来越广,不仅享誉国内,而且必将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传承――以安徽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 魏菲娅,黄凯.徽州民间图形符号的价值研究和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2(3):173.

安徽建筑论文篇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Industry(Natural Science)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4540

国内刊号:34-1142/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安徽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中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一、徽派建筑文化的简要论述

“徽州”原名新安,位于安徽南边,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到宋徽宗年间,将新安正式更名为“徽州”,后一直沿用下来。徽州文化源于古时候中原战乱频繁,众多民族不断南迁,多种文化交错在一起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于北宋时期到明清时达到鼎盛。在这800年间,徽州文化能独领只因它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自古以来,建筑又是文化的里程碑,是政治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载体。徽派建筑历经千年风霜,地域特征非常鲜明,是徽州人生存文化反映的最为直观的古民居,并以明清时期的徽商的经济为基础,以宗教礼法为社会基础,以徽州文化为导向,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其中以西递、宏村最为典型,并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举,充分的肯定了徽派建筑文化在世界文化界的地位。

二、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

中原一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中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分封各地,自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中国有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已分为南北,根据中国传统的区域划分,那时候的中原是有别于东、南、西、北四方以外的区域,也就是指最中间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关中、河南河北地区,还有的史书中所说的中原地区是指北方地区,就是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因此综合史书记载,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原建筑文化所指的是中国传统历史中包括陕西关中、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区域的文化,并以陕西关中和河南为中心的建筑特征。

三、徽派建筑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的对比

我国的建筑文化有青海、、内蒙西域建筑文化,也有安徽的徽派建筑文化,还有陕西关中这个区域的中原建筑文化。现在就着重来分析一下徽派建筑文化和中原建筑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不同的历史背景

徽派古建筑最主要的形式是天井四合院,地处皖南,毗邻江浙一带,区域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但是这里有黄山白岳盘踞其中,地势险恶却又美不胜收。皖南地区的气候比较湿润,特殊的盆地地形又比较封闭,所以古代人群居的模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最适应地形的环境,并且具有干燥、通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由于其独特的山高谷深的特殊的地形优点,在古代战乱时候,大批的中原贵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躲至此地,所以无形中也带来了一些中原文化,并改变了这里的人员数量和人口结构,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结合直接体现在徽派建筑上,所以说在某一意义上来说,徽派建筑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所以说两者之间是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早期的徽派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再和中原的平房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新型天井四合院,天井在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成为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既解决了潮湿等问题,又适应了险恶的环境,同时它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沟通天、地、人,顶天立地。中原地区的土壤、气候等一些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一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发达的农业给这一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经济,家族观念礼法占主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人伦关系为主的儒家思想构成的阴阳五行的观念。通过中原建筑遗址表明最早的中原建筑均为“半穴居建筑”,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安居乐业那时候的建筑就是大规模的圆形或方形的房子分布在近水的阶梯上。在往后的发展中,中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民族文化融合,分别是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带来了自己本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的文化,自此就被汉化了。边疆民族的这些文化和制度渗透到中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化文化集合体,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李斯的小篆体,程颢、程颐的宋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城市的体制都发源于中原地区,经过文化传播,吸收阳刚、朴素等特征发展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正是这个伟大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原建筑蓬勃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不同的美

徽派建筑之美可以称为“自然之美”:自然古朴,清新典雅。不矫揉造作,顺应大自然的发展潮流,与大自然之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不管时势如何发展,它总保持着自己最古典,最传统的美,不追潮流,不赶时髦,信守古制,崇尚儒家思想,追求自然的朴素之美。又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自然赋予的基本条件,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弯弯转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宁静怅然,是个适合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中原建筑之美包括两种:一种是崇尚自然的自然之美,另一种是自己独有的形式之美。中原建筑的布局是讲究“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这是对大自然,对阳光的一种尊重,在房间的空间布局上讲究顺风顺水,既要南北通透又要聚气生财,所以才开设了“天井”和“小院”,这种设计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在对称和谐上,左右对称的中庸之美。这种均衡对称在万有引力的影响下,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反应,对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形状上都是简单的长方形,一个一个错落有致,有的偏排成组,井然有序,从高低来辨别尊卑,有规有矩,不偏不倚,这也正反应了我们做人所要遵循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不同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

徽派古民居的选址是根据风水学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依水而居,环山涉水,它的架构、形式、颜色都有要与大自然相协调,体现整体环境的规范性和轮廓性。其中以有着“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和“牛型”设计为主的“画里乡村”宏村最为典型,是皖南文化的代表也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它们极大的反应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人们借助风水观吉凶的同时也营造了水口,极大的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和景观。中原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在保证对称和谐的整体美感前提下,增加它的流动性,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采用各种接口来阻断和分割空间的界面,接口可以用墙、门窗、隔断,古人用的隔断很多,比如屏风、隔扇、博古架等等,既实用又美观或者运用不同的质感的材料来表现空间的层次,各式的窗格在阳光的照射下,给整个空间里增强了活泼灵动之感,这些与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的观念非常吻合。

作者:杨浩 张瑛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合肥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形成、发展和演变[J].华中建筑,2000.

[2]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安徽建筑论文篇4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可追溯到Baumol、Bowen(1966)《行为艺术:经济学困境》一书的出版问世。该书虽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资本的基本含义,但却论证了行为艺术等文化产品也像普通商品一样具有经济价值,并将给传统实体经济学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法国学者布迪厄(1990)是文化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基于文化交易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可赋予人们权力和地位象征的累积文化知识;文化资本通常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内嵌式的文化资本,即包含在个人之中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素养、等;二是实物附着式的文化资本,如书画艺术作品、建筑造型艺术等能够以物理形态作为资本交易;三是组织制度化式的文化资本,如各类学历学位证书、从业执照等。继布迪厄之后,澳大利亚学者思罗斯比(1998)则从经济学视角进一步论述了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功能,他认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基于文化表现出来的有形或无形财富的积累,可称之为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有形文化资本为物质文化遗产和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包括建筑、遗址、油画、雕塑、工艺品等;而无形文化资本包括民众的思想意识、实践信念和传统价值等。这两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均可以通过消费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如旅游、广告,激发艺术家、建筑师和音乐家的创造灵感等方式,获得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从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含义不难看出,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瑰宝的徽派建筑也一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本。

首先,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来看,它兼具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一是有形文化资本,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主体,包含了以徽州建筑本体为单元的文化资本,如古民居、牌坊、祠堂等古建筑,也包含了所有以徽派建筑符号为元素的其他建筑实体,如园林景观、工艺品、艺术创意作品等;二是无形文化资本,包含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文化价值,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核心,是通过建筑形式表达出的民众共同认知的文化价值,如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化功能等。其次,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分类来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可移动实体型文化资本,主要是徽派建筑实体以及与徽派建筑实体相关联的徽州自然风光、地形风貌,这些都是徽派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类不可移动实体型的文化资本可以用来旅游开发;二是可移动产品型文化资本,主要是根据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再创造出来的,能够像普通商品可以移动带有显著徽派建筑符号特征的文化艺术产品,包括图书、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等;三是意识形态型文化资本,是指那些依附在实体的徽州建筑文化资本之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说等能够带来精神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最后,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本质特征来看,一是复杂多样性。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充满了生机盎然、形态各异的诸如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等文化价值,这庞大的文化价值子系统,使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具有结构复杂多层的特点。二是边际效应递增性。

经济学著名的戈森规律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然而,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积累,而是大量的信息符号,它能够通过文化符号的创意使用不断生产出新的需求;同时还因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无形资本具有累积生长的能力,能够自我更新,培育发展出新的符号与财富价值体系,因而它不像一般资本通常会边际效用递减,而是呈现独特的边际效应递增性。三是溢出效应强大性。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群体如拥有相同的道德观念、传统价值等文化资本时,会产生文化认识的趋同,这种文化的趋同会带来更广泛的带动和模仿效应,从而获得外部的收益。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文化价值所包含的道德观念、风水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涵盖在建筑形式中的道德伦理诉求,这些均能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效仿力、凝聚力和传承繁衍力,从而获得不可估量的外部收益,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是指附着在徽派建筑之中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各种形式资本(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结构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其中有形部分对应的是徽派建筑的不可移动实体型和可移动产品型的文化资本,无形部分则对应的是徽派建筑意识形态型的文化资本。因此,无论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本质特征来看,徽派建筑文化资本除了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文化资本的特殊属性。

二、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构成要素

符号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进化的结晶,是社会文化资本发展完善的根基。正如卡西尔(1944)所指出:符号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社会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符号化行为。索绪尔(1916)最早从语言符号的结构中提出了“符号化”理念,并指出任何符号化系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元素组成的:“能指”元素是指符号的形式,表现为可感性,而“所指”元素是符号传递的意义,表现为抽象和不可感性。皮尔斯(1873)则结合建筑文化符号的特点将建筑文化符号分为“图像”、“指示”和“象征”等三类符号,其中,图像符号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相似性的符号;指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符号;而象征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是其文化资本的有形部分,是由徽派建筑的本体构成的。诸如粉墙黛瓦、祠堂、牌坊、马头墙、水井等已成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标志性的能指元素符号,如表1所示。所指元素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无形部分,是附着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之中反映先民生活理想和愿景的符号要素(如表2所示),也是“器以载道”的典型代表,并通过谐音、联想、约定俗成的隐喻等,表达了先民们祈盼富足美满的意愿。综合表1和表2可勾勒出由各种能指和意指元素所构成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三、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是鲍德里亚具有颠覆传统经济学意义的理论,他在其著作《物体系》(1968)中指出符号消费是指消费对象由物的使用价值转向了物的符号价值,而符号价值其实就是物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李恩来(2014)则认为这些符号价值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而是通过消费物品中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延伸的意义,满足人更高层次的欲望,比如旅游的目的已超越了仅仅欣赏风景名胜的功能,而是达到快乐、休闲的欲望。因此,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内涵丰富多彩的“能指”和“所指”元素所构成的符号化结构系统,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欲望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多种符号化消费的途径产生巨大的文化资本价值功能。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挖掘开发的实践表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主要通过如下三大途径实现的:一是旅游消费。通过游客游览徽派建筑的历史遗址,使游客获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实体形态的直接消费体验,从而构成了对徽州建筑文化资本的消费,整个旅游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对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过程,这种体验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符号意义。二是博物馆消费。如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建筑构件与装饰艺术等单元构成的“徽州古建筑陈列”,以及黄山市的“徽州三雕”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徽商博物馆等。这些以展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符号为基调的博物馆正不断地吸引游客参观消费,使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得到传承和积累,极大地提高了徽派建筑文化软实力的经济价值。三是艺术设计消费。徽派建筑符号系统浓郁的地域风格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民俗元素。众多设计师将徽派建筑符号的能指元素糅进园林景观、休闲度假村的设计当中,并成为显著的文化地标,如歙县新徽园、屯溪老街、黄山云谷山庄、合肥的三河镇等,而马怡西则运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将“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弘扬”的思想融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中,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充分展示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艺术符号。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其旨趣不在经济现象的量化,也无法在消费行为与其他因素间找出数字表示的函数关系,只能做主观的判断,以满足某种消费欲望的过程。因此,人们对徽派建筑中的无形文化资本所代表的意义进行消费,是以满足或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祈盼和理解,其实质就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例如,大量的个体企业、门面商店、家庭装修等,采用徽派建筑装饰中的蝙蝠、荷花图、葡萄松鼠图等所指元素符号,以祈盼财源滚滚,祥和美好的生活愿景。又如以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为背景的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产品(如纪录片《走进西递》、电视剧《红顶商人》等)都是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所指元素的符号系统融入作品之中,从而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

四、结束语

安徽建筑论文篇5

徽州,地处浙江、江西两省交界,气候潮湿,山地多,为防虫蚁和其他野兽侵扰,徽州早期的民居是干栏式的。徽州建筑的发展,与中原文化的渗透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徽州有着封闭、内敛、独具特色的地理优势,因此,在我国古代,大批的中原士族将徽州地区看做是隐逸避世的桃园。在我国晋、唐末、南宋时期,曾经发生了历史上三次大型的中原士族南迁入徽的史实。据有关资料显示,徽州七十五个姓氏中,有许多都是与中原士族的南迁有关,如徽州历史上著名的“新安十五姓”(王、方、李、洪、程、汪、吴、鲍、曹、江、孙、黄、胡、余、戴)皆为北方士族入迁徽州后,逐步发展繁衍而成的大姓家族。中原士族南迁的事实,标志着他们也将中原文化带入徽州。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迁移,徽州建筑从干栏式逐步演化为下宽上简的楼居形式。为保障房屋的安全和私密性,徽州建筑外墙一般都很高,由于处在山水之间,徽州的民居往往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1]69。徽州的民居多是两三层,以木和砖装饰,黑白色调为主,民居的房屋建筑很整齐,厅堂、卧室等的布置非常讲究,朝向最好、地势最高的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偏房是儿孙辈所居住的。古代徽州人特别迷信风水,宋元时期,徽州非常推崇朱子理学,因此,自这一时期开始,风水信仰对徽州建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元时期,徽州许多建筑,无论是选址还是布局都要请风水先生,到了明清时期,徽州人更加相信风水,更加相信生活环境和祸福的神秘联系。所以,在建筑方面,无论是选址、房屋的朝向,还是房内的摆设等等,都要请风水先生进行指点,希望选择一个能够聚集天地灵气之地,永保子孙后代平安富贵。明清时期的建筑,还在很大程度上受礼法的约束,等级不同,所居住房屋的建筑样式、建筑风格、颜色、纹饰也不一样。朝廷对房屋建筑方面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徽州的建筑。徽州人多经商,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商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虽然在当时有许多徽州商人家财万贯,但其住宅建设还是不能超越礼法的约束。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少徽州商人不惜花重金买官,只有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等级,才可以建设豪宅,扩大自己的房屋面积。徽州民居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了徽州商人想要炫耀财富,不甘愿受不公平待遇而做的努力。

二、清代时期徽州建筑艺术特点

徽州是“文化礼仪之邦”,自宋到清,徽州“名臣辈出”,许多徽州名臣以及富甲商贾致富以后,都争相在家乡修建园林、住宅、书院、祠堂等,这些名臣以及富甲商贾“俗益向文雅”,在建筑中注入了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艺术,住宅布局、厅堂布置以及建筑装饰等,逐渐形成了蕴含有丰富精神文化的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原文化蕴含的审美因素,与徽州本地居民文化的审美因素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域性的徽州建筑艺术特色。以徽州民居为例,徽州民居与中原文化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徽州地方民居建筑文化,既有巢居而演化的徽州老式的干栏式模式,也有中原文化里“四合院“式模式,这种新的建筑模式,既汲取了“地床式”的特征,又融合、转化了“院落式”的模式。原来中原文化里“四合院“内东西厢房和正房,被转化为两侧卧房和正厅。另外,一些民居普遍汲取了“楼居式”的特征,一层留通气层后架设木地板,二、三层为普遍构筑。同时,许多民居还汲取了干栏巢居开敞的徽州老式堂屋以及挑台特征,将正厅堂和天井空间连成一片。徽州民居在结合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居住者的意愿,体现了以环境为依托,以人为中心,人、环境、建筑三位一体的艺术特点。徽州人将当地的具体的地理环境与江南的优秀建筑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建筑风格。由于徽州民居大部分坐落在山水之间,因此,远观徽州建筑极富诗意,宛如一幅山水图。古代徽州人特别迷信风水,风水迷信认为水可以带来财,因此,徽州民居大门一般不朝南,建筑的选址总体上要具备背山面水的格局,反映在建筑风格上,前方要有朝山后面有龙山。徽州的建筑历史悠久,早在巢居时就已经有古民居建筑,清代时期,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已经定型。建筑雕饰比较精致细腻,风格端庄,大部分民居建筑是用砖木进行建设,花墙、漏窗、楼阁、天井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宛如一曲民族乐音、一幅幅凝固的山水国画。徽州建筑另一大特色,就是园林情调与徽州文化的巧妙结合。徽州地接苏、杭、饶等,水运十分方便,便利的地理环境为徽商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明清时期徽商的商业资本居中国诸商帮之首,因此,明清时期,徽商对整个徽州区域的市镇建设以及建筑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影响。徽商将居住方式视作一种精神案臼,他们经商致富后,返乡造新居、筑园林、修祠堂,徽商的审美趣味和生活习俗,也影响着徽州建筑的艺术风格[2]59。说到徽州古建筑,许多人都会想到“三雕建筑艺术”。徽州古建筑不像中原官邸建筑那样施以浓漆重彩,徽州建筑的外观主要是各种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徽州建筑凭借完善的工艺手段,增添一种清丽高雅的艺术特色。徽州砖雕建筑艺术起源于汉代画像砖时期,到了清代,随着徽州商帮的崛起,徽州富商们的大兴土木,使砖雕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砖雕艺术作品。徽州砖雕是徽州三雕中最引人喜爱的一种。其所用的材料是特意烧制的水磨青砖,这一砖雕材质质地细腻适于雕刻。在徽州的三雕建筑艺术中,使用砖雕艺术的建筑比较多,如民居的门楼、八字墙、照壁、窗媚、门罩大多采用镂空雕和高浮雕圆雕技法。刀法刚劲简练,艺术风格粗犷古朴,场景紧凑,画面较为单纯,砖雕气势雄浑厚实。清代时期,砖雕艺术开始注重情景,风格渐趋细腻繁杂,其画面风格主要以历史典故、民俗图、戏剧题材等为主,如九世同居图、百官宴会图、桃园结义、渔樵耕读图等,形神兼备,多用夸张手法,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徽州石材色彩光泽独特,但是,受到建筑技艺的制约,石雕在选择上远不如砖雕、木雕那样宽广,徽州石雕艺术工艺精湛,布局严谨合理,堪为徽州艺术瑰宝。

三、清代时期徽州建筑审美特征

安徽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徽派建筑,形成条件,特征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2000年,由徽派建筑群形成的有近千年历史的黟县西递(图1)、宏村(图2)两处古村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徽派建筑已成为人类共享的珍贵财富。

(图1)

(图2)

任何一个建筑流派的形成最初都是从实用功能开始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地方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的基础,经济和文化则是建筑流派得以发展的物质支柱和精神支柱。徽派建筑也不例外,安徽的地理环境、建筑材料、经济状况、社会形态、精神意识和文化氛围,是徽派建筑形成的主要条件。

1、地理环境条件

徽州地区历史上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因处于崇山峻岭中,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山越”。徽州古代居民多散处,遇有战事,则集中到山头上扼守。山越人平常所居住的“杆栏式”房屋,是以竹、木为骨架,以茅草盖顶。时间一长,便干燥开裂,只得拆除重建,颇为费事。自晋以后,随着中原士族大量的入迁,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山越文化的交流融合,也通过建筑形式直接体现出来。早期的徽派建筑仍保留有“杆栏式” 建筑的特征,一层矮小,楼厅宽敞,楼上厅室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后来,随着砖墙防护的安全性和排水系统的通畅,以及室内木板装修的防潮作用显现,徽州民居的建筑逐步演变为一层高大宽敞、楼上简易的形式。另外,徽派建筑外观特色之一——白色石灰粉墙,也是由于皖南山区的潮湿度所导致的,是出于防潮功能的需要。石灰粉墙,可以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保持建筑物墙体的干燥度,使墙体不致于因雨水的冲刷而坍塌。由此而形成的粉墙黛瓦的建筑形态,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了如诗如画的建筑景观和人居环境。

2、建筑材料条件

徽州多山,林木资源丰富,为木构架形式的房屋提供了优良的建筑材料。走进徽州古村落,走进祠堂或民居,就能发现梁架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用料硕大,特别是横梁,因其粗壮,俗称“冬瓜梁”(图3),又因其形如新月平卧,雅称“月梁”,通体显得异常恢宏壮美。立柱用料也颇雄大,或圆或方,向上多有收分,显得雄而不笨。

图3

徽派建筑外观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头山墙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形式是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顺坡屋面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马头山墙这一建筑形式在徽州的出现始于明代,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由于徽州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稍有不慎即引发火灾,在建筑密集区,更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明弘治癸亥(1503年),广东博罗人何歆就任徽州知府,为了解决府城及城乡的火灾损失,他经过实地考察,下令采取措施,以五家为一组,建造高出屋面的山墙,以阻挡火势。后来事实证明,建筑封火墙,对减轻居民密集区的火灾损失大为有效。于是,后来居民建造房屋的时候,都自觉地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建成具有封火功能的墙面。除了防火的实用功能之外,跌落起伏的马头墙冲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图4)。

图4

3、经济状况条件

在古代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水路交通是比较便捷的。徽州一府六县中,最先走出去经商的是祁门人。因祁门水经浮梁入鄱阳湖,经长江流域可转贾四方,甚是方便。唐代,徽州茶叶主要从浮梁出口。南宋建都浙江临安以后,徽州因其地利,新安江流域的水运日益活跃起来,徽商也逐步形成势力。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道光年间的百余年时间内,是徽商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经商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徽商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徽商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足迹,甚至发展到海上贸易。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广泛流传着“无徽商不成镇”的谚语。徽商经营的行业以利润高的盐、典当、茶、木为最多,次则粮食、棉布、丝绸,其他则无业不营,商业资本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清代两淮八总盐商,徽商就占了一半,以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发出“富战徽商,朕不及也”的感慨。徽商财雄势大,显赫一时,对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城镇建设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徽商敛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也影响了建筑的风格。徽商所引发的村镇大规模建设,使徽派建筑在形式上更具广泛性,功能上更具全面性,装饰上更具艺术性,内涵上更具文化性,将徽派建筑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4、社会形态条件

徽州土著原为古越族后裔。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与家族血缘伦理封闭性的双重作用下,徽州呈现出显著的宗法社会形态特点,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得以保存。时至今日,不少古村落仍然古风依旧,聚族而居且不杂他姓。家族谱牒清晰,源流不易混淆。对此,清代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归纳为“千年之冢不动一杯,千丁之族未尝散出,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

在徽州古村落的入口处或中心位置处,往往是气势宏伟的祠堂建筑,它是村落的核心和族人的活动中心。各村各族除了总祠之外,按派系还分别建有支祠。家族中出了地位显赫的人,其子孙还可以建家祠以显其荣。祠堂的规模大,与住宅建筑明显不同。总祠、支祠和家祠的建筑风格也不一样,各类祠堂建筑丰富了徽派建筑的内容,体现了徽派建筑卓越的工艺水平。徽州祠堂之多,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既是由其当时经济实力所决定,更是宗族综合能力的体现。

5、精神意识条件

徽州自古被誉为“东南邹鲁”、“程朱阙里”。自南宋以后,理学成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理论,而理学大师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祖籍都在徽州。所以,徽州人特别推崇朱子,以朱子家礼等理论来管理家族和社会。朱子笃信风水之说,正好与徽州人的传统习惯相吻合,这样一来,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精神意识对徽派建筑艺术和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两晋时期,风水文化的中心在江西;至宋元以后,则转移到了徽州一带。徽州许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都是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进行的。 风水学说中的“水口”概念在徽州古村落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古村落一般多依山傍水,原本用于阴宅的“水口”观念转移到阳宅村落环境上来以后,“水口”就被看成是村落的关键部位,它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

6、文化氛围条件

徽州山民 “始愿而朴”,自北方中原士族不断迁入后,风俗由质趋文。衣冠之族虽然躲进深山,耕樵自给,但仍注重谈吐、风仪、识鉴,以诗书训子弟。自宋以后,徽州“名臣辈出”,“俗益向文雅”,形成了文风昌盛、教育发达的局面。由于教育的基础扎实,在书法绘画、金石篆刻、音乐戏剧、数学物理等方面,都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才。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建筑的内容,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水平。

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受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氛围影响,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才得以形成的。徽派建筑是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徽派建筑工艺是徽州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传承文明,保持地方特有的建筑风格,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创造徽派新建筑,不少专家、学者和建筑师们都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朱永春等,徽州建筑[M],安徽人民出版杜, 2005

安徽建筑论文篇7

六月的北京即将步入盛夏,炎热的空气肆意蔓延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定心于吴永发关于建筑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访谈中,我们不禁被带入一次冷静而严肃的沉思之旅。

在这场与儒雅智者、建筑学者的对话中,我们看到,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建筑设计生涯的吴永发,为了这份心爱的事业,挥毫泼墨,慢慢沉积,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本土化绿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路线。那么今天,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处世哲学,让我们一同来领略这位建筑大师的魅力风采。

百年大计:

“建筑要有研究性的思考”

“目前中国的建设量大,建设市场占了世界的一半,单是北京的建筑市场就可以和整个欧洲市场相持平。”吴永发在介绍建筑行业的现状和需求时忧虑地说,“因此,怎样科学地、环境友好地做好建筑规划和设计是摆在建筑师们面前最大的任务。”

然而,“建筑师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设计作品太难了,更多的时候建筑被当做商品,从而演变成简单的买卖关系,迫使建筑师在夹缝中被动地作业,以至于对大多数建筑的主导性很弱,难以保证建筑品质。”吴永发无奈地说,“建筑师能做到‘能主之人’不仅要完成任务,同时,要有责任意识推动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他认为,“不管是从持续发展方面,还是从人居环境考量,都需要我们冷静对待中国当今社会建筑现状,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性的探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建筑的本质和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出发,对中国现代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提出创新性、适宜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研究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精神,形成有自己思想理念的现代建筑的理论与方法。”这番话折射出一位建筑人对国家建设沉甸甸的责任心。

同时,吴永发认为建筑师要做好建筑需要平衡好7种“力”。他说,这个“力”不是power,而是possiblity,是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是“人之力”,建筑师的团队要有精品意识,还要有协同力,预想的目标才能实现;第二是“工具之力”,讲的是设计方面的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很快,基本上能与世界同步,这就意味着我们能设计出一流的建筑;第三是“文化之力”,它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反映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代性的特征;第四是“技术之力”,与“工具之力”不同,讲的是设计的可实施性。而“技术之力”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五是“形之力”,“形”是建筑的形之美、形之魅,指的是建筑艺术上的特征;第六是“细部之力”,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建筑构筑方式是提升建筑品质的关键;第七是“创意之力”,建筑创作重在创新,也慎在创新,创新意在巧妙。因此,在吴永发看来,不管做的是现代建筑还是地域建筑,设计师都可以循道这7种“力”指导创作。

当然,在作品里吴永发也是这样来做的。近年来,依托于徽州文化园的建设,他逐步寻找到一条本土化、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以环境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思维与方法。事实证明,他的思路不仅可行性强,而且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经过多年的历练,结合苏州园林和徽州园林的营造元素和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文化精神,他提出了“共享园林”的设计理念,营造出一种以环境为主体,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新的理想居住空间模式。2012年,“园中园――现代人居的理想空间”这一作品在世界华人建筑师建筑设计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受到了评审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并斩获了世界华人住宅与住区设计综合大奖第一名的桂冠。

对于吴永发来说,踏上研究型建筑这条道路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建筑是“百年大计”,对于一名建筑师来说,所做的工作不仅反映在一部作品上,更需要在实践中脚踏实地,为研究型的建筑设计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循道中庸:

“设计要理论和实践并行”

建筑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高度的审美意识、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深邃的文化积淀,更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以及政策法规等进行设计实施。目前大多数建筑师要么在企业中忙于商业化运作,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深度,要么在高校中缺乏实践性的设计经验。而听闻吴永发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记者发现他是中国少有的理论和实践都很扎实的建筑师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十而立:自我意识的苏醒

吴永发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建筑世家,从小他就喜爱绘画和书法,16岁时便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顺利地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期间他参与发起了学校书画协会并任绘画分会会长,并投入到对建筑文化的初步研究中。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和几位同学一起在老师张易生教授的带领下创建了建筑设计院,同时开始了他们的企业运作,常常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地工作。期间他们走南闯北,始终处在设计的第一线,这让吴永发完成了从学到用、从学生到建筑师的初步转变。

时光荏苒,十五年的建筑生涯,使吴永发从年轻建筑师成长为教授级建筑师,而由他和同事们创建的建筑设计院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此时,他却选择了离开。因为他发现自己只是在做一些重复性的设计,缺乏挑战性。而面对挑战,不仅需要他无畏的勇气,更需要他具备更高层次的视角和更多的知识积累。于是,30多岁的吴永发来到了同济大学继续攻读建筑学博士,导师就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复东院士。戴院士和其妻吴庐生先生是我国建筑界的两位大师,也是建筑界的一对“工作狂”,与二老的零距离接触,让他真正体验到了做学问的至高境界。学习期间,他与导师合作完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综合体工程。从他们身上他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更从其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何为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博士毕业后,戴院士一再挽留他留校发展,但是经不起吴永发对安徽建筑文化研究的热情和决心,只得放他回去,开创出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建筑领地。

吴永发回忆起30岁前的往事时说到,这期间他从被动的学习、领受,到自我意识觉醒,不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做,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自觉地补充自己,规划自己,将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

厚积薄发:为梦想不断追逐

告别了上海这个充斥着现代化元素的繁华喧嚣,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建筑学博士,吴永发毅然回到了这些蕴含着无限创作理念和灵感的的徽州,继续着五年前对徽州建筑研究的未圆之梦。

在合肥工业大学,吴永发先后担起了学校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扎实科研,主持和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十几项国家、省部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踏实教学,培养了近50名的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主持部级建筑学特色示范专业和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他专注于设计,作品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委员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首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全国共9名),全国人居环境综合大奖(最高奖),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其作品先后荣获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一、二等奖6次,发表专业核心论文及作品三十余篇,获省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以上3次。

吴永发不止一次地提到:“现代建筑创造之魂即在于扎根本土化特色的体现,我们在表达国际化特征的同时,更要追求民族精神的展现。”2012年,他受邀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院长。在苏州这样一个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特色城市的大背景,在苏州大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文化熏陶以及学院本身优越的物质条件、完善的师资力量的前提下,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在这里,他开辟了本土文化研究的又一阵地。

作为院长,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待学院未来的发展,他认为想要后来居上,独树一帜,就要寻求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他立足于所在学院的国际化职业化的高水平设计研究的定位,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拓展业内外的学术交流,并将视野投向了国外,自2000年始,以建筑师眼光系统考察欧美日俄等现代城市与建筑以及异域文化的居住环境。2008年至2009年教育部公派他到加拿大多瑞尔森大学做访问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回国后创办并主编《绿色建筑国际通讯》,介绍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同时,他既是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又担任了多个国家和省级建筑学术组织负责人,安徽省首批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融情建筑:“建筑是一个生命体”

当今这个时代有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在吴永发的心里,建筑是一个生命体,不是生硬的堆砌,而是绿色、可持续、适应特定环境、满足人类需求的充满意义有生命力的设计。

他认为建筑首要的任务是保护环境,所谓“环境第一,建筑第二”,提倡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比如在“安徽省教育学院艺术楼”设计中,他将艺术楼在总体布局上有机合理地嵌入现有校园环境,形成有序的和谐共生场所;通过中心开放性的艺术广场,为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过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营造出充满青春活力与艺术气息的氛围。该设计获得安徽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他重视建筑设计的文化性,在探索古人的设计理念过程中试图在作品中将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在“徽州文化园――中国民营企业家黄山论坛永久会址”设计中,他力求徽州文化园规划、建筑、景观创作三位一体,规划设计以“源”为题,重在形成徽州文化场;建筑设计以“园”为题,重在体现徽居场所精神;景观设计以“缘”为题,重在再现徽派场景。该设计获得了全国人居环境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及教育部勘察设计奖优秀规划项目二等奖。

他认为建筑师是一个高级的服务者,不是决策者,怎样在创作中表达建筑师的意愿,同时又能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同,需要建筑师们积极去探讨。比如在“马鞍山丝画园”设计中,他打破正交构图,引入斜线,使外部产生空间渐变、开合有序、多点透视的效果;将展览、公共交流、销售、综合办公等功能分区分块布置,功能相对集中,用开放的交通空间贯穿其间,体现游园的设计要求;打破传统建筑符号性元素,与现代建筑语汇、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而在“赤道几内亚总统府官邸设计”中,建筑选址紧邻大海,建筑布局较好的利用地形高差,解决总统府内的安全保卫、视线关系和景观朝向,空间处理和形式表达充分考虑到该国的气候特征,风俗习惯和技术条件等,该设计受到该国总统赞许并采纳实施。

知行合一:成为决策者和实践家

吴永发一再强调:“作为一个建筑师出身的研究者直接到地方上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一方面容易发现真正的问题,另一方面站到了决策者的位置,更方便地去解决建筑的本质问题。”

教学科研多肩挑,思想生活双立足。作为民进中央委员和派省级组织负责人,2010年至2011年组织安排他挂职黟县副县长,期间,对县“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修编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利用“百村千幢”工程,指导黟县相关部门实施具体方案;积极参与旧城改造调研,推动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这时的吴永发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学院长,而是躬身于社会需要的实干家。他说:“作为社会的服务者,不可缺失的是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他一再强调做出的设计必须符合对象本该有的特征,符合国家的情形,顺应国家建筑发展的大方向。另外,设计师应该是社会的推动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创意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类对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确确实实为人们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为促进安徽省文化遗产保护,吴永发牵头组织成立了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先后从自身科研经费中拿出50万元,开展并实施了《世界遗产地――西递古民居数字化保护工程》,这是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另外,所启动的《徽州古村落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徽州古民居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项目课题提出古村落、古民居的可操作性保护标准、保护方法和技术措施,以解决地方政府、当地百姓无力维护且不知如何保护利用等相关技术难题。

古人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是我国传统思想中所谓君子做人、做事的最高要求,通过与吴永发的交谈,并纵览他丰富的工作经历,记者看到的正是这种“深入社会做研究”的中庸之道。

文化探索:

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建筑精神

在吴永发的观念里:传统建筑的生态理念全息包容了现代建筑精神,建筑不仅要表达国际化风格特征,更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否则当代建筑将如空中楼阁,只是技术堆砌抑或设计者的主观想象,将失去建筑的生命力。因此,多年来,他以徽州文化园设计研究为立足点,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现代建筑精神,并将之应用在实际当中。

绿色、徽色的交织:“园中园”

众所周知,徽学是国内地域文化的三大显学之一,而徽州建筑与山川、河流、田地、道路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徽州整体上的优美、和谐景象。因此在底蕴深厚的徽州建筑文化基础上,将现代建筑和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实现“绿色”元素和“徽色”元素的完美结合是吴永发的最终建筑精神。

在他看来,徽州始终有两种文化引领着它:一是理学文化,它是一种官文化,其内核为儒家思想,使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有序亲和、家族同住的状态;其二是风水说,作为一种术文化,与前者相比,它从社会层面转化到了结构层面,指向建筑结构。其中尽管有心理暗示等迷信因素存在,但更有其积极和科学的一面。它阐释了一种建筑环境观,通过使用罗盘等技术方法对气场等因素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对环境最有益的结论,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展现了中国古代自然环境观。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高速度和高密度建造让城市失去了许多能与自然亲密对话的机会。于是,营造一种现代的高品质人居环境已成为吴永发建筑创作的重点。他在“园中园――现代人居的理想空间”设计中,将自然山水景观引入整个大的外部环境,对其设计精髓提炼和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想居住模式――建筑三五一组;园内通过高墙的界限围合与引导,依地形特征有机组合几户住宅,围合成公共组团的庭院空间,共享邻里之乐;自由丰富的廊道,外墙的漏窗洞门,产生了视线的渗透感,构成了空间的进深感;园与园的高墙之间,形成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巷弄和“古镇闲地少,巷窄情趣多”的意境。这种以庭院空间为图底、以环境为主的模式,不仅拥有高品质人居环境,而且建筑密度相对较高,在保证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居住的需求。

正如吴永发所说:传统建筑的研究不是为了老房子而老房子,一方面通过研究,寻找中国建筑文化之根,能为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灵感;另一方面,针对当地建设,探讨如何做到“徽而新”、“新而徽”,以适合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书画、建筑的共通:新安艺术馆

书画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在吴永发看来,这两种艺术在意境的营造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极其重视形式美的时空艺术。中国书画和建筑注重意境的创造,存在着模糊朦胧的界域,在虚实隐显中妙合“自然之道”,妙造“自然之景”,在注重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生命力、旋律美、节奏感上是相应会通的。这种思想在它的作品“新安艺术馆”设计中得到了很大体现。

新安艺术馆是只有2000多平方米的小建筑,建筑用来展示新安艺术作品,同时提供小型的艺术品拍卖活动。吴永发在设计中从书画艺术的创作手法中得到启示,通过新安书画与建筑两种不同创作语言的转化过程,营造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建筑体验。在建筑布局上,依据书画作品章法布势,建筑的总体布局从传统书画草书中获得灵感,采取折线型的展开方式,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这既是对周围环境“旧”的碑廊的延续,也是对线性牌坊的呼应,“蹲踞回护于水上”为佳的水口营造。

在建筑空间上,新安艺术馆外部形体是反复连续犹如“草书”的形态,这种连续也延续到室内,使得建筑的界面得以延续,同时增加建筑的层次性;与国画的层染法一致,增加观赏的层次性。在结构上,新安艺术馆采用全钢结构,底部架空,将园区的水引入,远观,艺术馆临空水上,尽显建筑的轻盈之态。折线型空间、钢框架的结构,连续的坡屋顶等一系列现代手法的建筑语言,使得艺术馆即融于古朴的徽派环境中,又具有现代的气息。

半世儒雅:

且怡然,且自得

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人生经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处世哲学,的确,采访中,吴永发身上散发的儒雅气息及平和气质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徽建筑论文篇8

关键词:江淮、风貌、传统建筑、特点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市规划快速发展,城市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城市风貌规划是最近兴起的规划类型,主要解决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问题。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传统建筑风貌的研究不仅要弘扬地区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继承本土特色的建筑元素,对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民居建筑风貌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包括对徽派建筑、北京四合院、石库门建筑、福建土楼、蒙古包、吊脚楼等,但是目前对于江淮地区建筑的研究较少。一般来说,人们把江淮地区的建筑等同于徽派建筑,但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不同徽派,江淮地区的建筑与徽派建筑有着较为明显区别。

所以,本文将通过对江淮地区风貌的研究,为江淮地区城市特色营造提供一定的支撑。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范围

江淮,是指长江淮河一带,本研究是指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安徽的合肥、六安、安庆、淮南、滁州等;江苏的扬州、泰州、淮安等。

2.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针对江淮地区传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全面的认识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风貌,选取江淮地区典型传统建筑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案例选取的原则主要是对于传统建筑风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以保证案例的研究价值。

3.研究方法

主要对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归纳分析,最终得出江淮建筑风貌特点。研究方法主要使用案例研究法、文献收集法。

三、案例研究

1.合肥地区典型建筑风貌案例研究

合肥市悠久历史,江淮建筑风貌特征较为明显。典型传统建筑案例包括了三河古镇、李鸿章故居、段氏祠堂、卫立煌故居、以及杨振宁故居等.本次主要选取了三河古镇和李鸿章故居作为研究对象。

1.1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因水系丰富,建筑富有特色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极具代表的特色古镇。

三河古镇的铺地材料主要青石板,民居的门主要为门罩式。商业街巷一般为排木门,均可拆卸,有利于店铺和街巷的直接沟通。开窗的形式和徽派建筑较为相似,一层不开窗,或者一层只开较小的门窗,开窗主要在二层。

三河古镇外墙均为清水墙,在外观上,三河的砖墙与江南的白色粉墙不大一样,同北方的清水墙视觉效果较为接近。分户墙体沿用了皖南的马头墙的形式,所以在人视的角度,看到屋顶的部分主要是挑檐,另外瓦的材料主要是青灰色蝴蝶瓦。马头墙上和檐砖之间是有横梁退台处理的,防止雨水清洗墙面,处理细节细腻。

1.2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海路商业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时期的江淮民居建筑。

李鸿章故居采用“外部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建筑结构形式,建筑色彩外部呈现青色,内部主要为木材本色。李鸿章故居建筑屋顶采用的是传统的硬山顶,区别于徽派的马头墙的形式,屋顶材料为灰瓦。李鸿章故居的雕刻堪称一绝,它继承了徽雕的图案和风格,但在刀法上不如徽雕的细腻。徽雕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门口对外展示,带有夸耀的成分;而李鸿章故居却在内部做文章,更符合古代文人含蓄内敛的性格。

通过对以上案例建筑分析,合肥地区传统建筑有一下特点:合肥地区民居屋顶形式主要采用马头墙的形式。屋顶处理分为二种形式;第一种是硬山式,山墙不出头,循着屋顶的坡度构成人字形;第二种山墙高出屋面,做出梯级状。合肥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合肥地区建筑既有粉墙黛瓦,又有清水砖、灰墙、灰砖瓦。典型的青堂瓦舍如李鸿章故居,而典型的粉墙黛瓦形式的如包公祠。

2.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典型传统建筑风貌

古城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名城之一,扬州建筑和园林兼有北方造屋之雄势与南方筑园之秀气。对江淮地区的建筑风貌研究就有重要的价值。

扬州古城民居传统建筑门楼雄浑键劲,形式讲究,种类繁多,有八字形、凹字形、匾墙形、飞转门檐形等。八子形门楼最为考究的是南下河68号的湖南会馆;凹字形的代表有青莲巷19号大盐商周扶九门楼,南河下七二三所平园门头;匾墙形的有南河下170号盐商汪鲁仪门门楼。

扬州传统建筑墙体:浑厚古朴。扬州地区传统建筑墙体材料主要是清水砖。墙体的形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磨砖对缝墙、青砖,青灰,丝缝,清水砖扁砌、和合墙、乱砖清水墙、马头墙。扬州地区的马头墙较徽派民居是有区别的,徽派民居的马头墙,墙体单薄简洁,用白灰罩面,墙头常砌成徽翘状的鹊尾式,扬州地区的马头墙码头有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

扬州传统建筑屋顶:韵律美感。扬州地区传统建筑屋顶形式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小瓦屋面铺接不但行列均匀齐直,而且瓦与瓦之间搭接厚密;屋面的坡度由峭到曲到翘;出檐椽头加一道封檐板;扬州民居四合院围合坡面是整体的。

3.其他具有重要历史建筑的建筑风貌研究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对于江淮地区建筑风貌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坦厂明清老街门窗都是采用门罩式,但是较徽州民居的门罩和北方民居的门罩相比,毛坦厂明清老街的门罩朴实,没有过多的装饰。建筑墙体均是清水砖,同北方的清水墙的视觉效果较为接近,区别于徽派建筑的石灰粉和泥涂墙。明清老街的分户墙同样采用了皖南的马头墙的形式,但是马头墙的色彩为青灰色。

毛坦厂明清老街的马头墙上直接排檐砖,上面铺上小青瓦,较徽派建筑相比,马头墙更加简化。瓦的材料主要是青灰色的蝴蝶瓦。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特点通过对以上案例分析发现,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既有北方建筑的特点,又有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总结如下:

1.总体格局

延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人、自然、建筑的融合统一,强调“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建筑、尊重人居本身”,总体格局因地制宜、顺势而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荣。

2.建筑布局

江淮地区水系丰富,水网纵横的地理特征,依水而建是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的重要布局特点之一,在平面布局上,江淮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天井式布局方式。

3.建筑色彩

纵观江淮地区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一种完全区别于徽派的建筑色彩,建筑墙体用青砖砌成,墙体外部不增加涂面,墙体色彩为青灰色;建筑屋顶用青灰色的蝴蝶瓦,屋顶颜色较墙体偏深。李鸿章故居的建筑色彩都是灰色调,色彩朴实素雅。

4.建筑结构与材料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普遍采用砖木结构的形式,建筑材料上青砖、木材、灰瓦等。塑造的形式通常是“外面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

5.建筑构件与装饰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构件中铺地材料主要青石板,少量会使用鹅软石铺砌;民居的门主要为门罩式,朴实没有过多的装饰;开窗的形式主要是木制格栅窗。装饰部分以雕刻艺术为主,油饰彩画艺术为辅。

6建筑屋顶形式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吸收了北方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点,既有硬山顶,也有马头墙的形式,主要是两坡的形式。马头墙的座头也汲取了南北的精华,兼具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兼具南北地区建筑的文化,既有徽派建筑的内涵,又有北方建筑的外延。形成的原因是江淮地区的地理位置刚好处在南北的过渡地带,建筑风貌上自然有南北混合的血液。

江淮地区建筑更加注重材料本色的运用,建筑色彩表现为材料本身的颜色。建筑风貌整体更加淳朴,主要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立面重点部位以及内部装饰,注重的是建筑内在的美。通过这一次研究,深刻体会到了江淮地区人民的质朴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致平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2 辛福森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基本特征和基因识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 张钊 《合肥地区传统建筑文脉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借鉴和发展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2009

4 吴小宝 《三河古镇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