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项目管理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4:09

项目管理学论文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1

摘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是全面而细致的工作,为使国际工程项目取得预期的结果,就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几年来,公司承担的国际建筑市场份额在逐年提高,项目分布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虽属同一行业,但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不同的施工方式,现就我公司承担施工的利比亚3000套住宅项目谈几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

1利比亚国际工程的特点

甘特3000套独立住宅工程项目由甘特小区(725套住房)、巴尔凯特小区(1070套住房)、菲沃特小区(255套住房)、太哈俩小区(325套住房)、欧维纳特小区(625套住房)组成,建设总工期为46个月,总建筑面积57万平米。本项目合同为EPC合同(设计、施工)

利比亚甘特3000套住宅工程项目所在地位于利比亚的西南部甘特市,该地区属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常年干热少雨,工程施工所在地天气炎热,气温较高,环境差。主要是克服在高温条件下保证正常施工。工地现场甘特地区物资材料极为短缺,施工所用的物资材料和小型工器具全都要从1400公里以外的的黎波里购买,运距较远。当地劳动力短缺,主要劳动力来源是中国和第三国,因工程量较大,所需的劳动力比较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2由利比亚国际工程项目谈国际工程施工管理

2.1熟悉和掌握项目所在国的建筑市场状况和动态

为确保项目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实施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市场调研、考察工作,主要进行如下几项: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状况,和周边国家的经济状况;项目所在国的社会治安状况,、民族风俗习惯;项目所在国的建筑税收政策,建筑规范执行标准;项目所在国对外国人员的入境要求;项目所在国建筑市场供应能力:建筑所需材料,运输状况,劳动力,生活、日用品,施工设备及配件;项目所在地的水电状况,砂石骨料的供应状况;项目所在国从事与本项目一样行业的外国公司和中国公司的数量及所处地域及项目的进展情况。

2.2做好项目前期设计规划设计工作

EPC项目,在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和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EPC合同,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设计工作:

找一家专业的设计院进行项目全部的设计工作;与设计单位签好合同,要求配备有专业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对设计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设计完的设计作品组织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必要时请专业设计方面的专家进行会审,严格把好项目的设计关。

2.3充分做好项目进场前的准备工作

干好一个国际项目,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开工实施,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A、做好项目实施计划

为了实现国际工程项目预期的目标,就要对工程项目总体目标进行规划,对将要实施的国际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系统的考虑确定项目各项目标,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利润目标。综合考虑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所需的人力和物资设备资源和各项保证措施。

B、施工材料设备准备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根据前期市场调查,在项目实施前,依据项目实施计划,全面系统考虑,准确计算出项目实施个阶段各时期算需材料、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制定一份详细的材料、设备采购、进场计划及相应的保证措施,有计划地根据项目进展所需合理、有序进场,做到材料不积压,设备不闲置,使资源优化的配置予项目,能够充分的得到利用。

C、人力资源组织与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可从管理层、翻译人员、生产辅助人员、施工一线的作业人员几个方面准备,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在项目所在国当地雇佣人员及第三国雇用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管理,应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进行。在项目实施前,应制定项目实施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特殊人才需要培训的必须提前培训。国内选拔的人员要根据其以往的经历和能力进行选拔,发掘各人的特长,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岗位,把他们放置到能发挥他们最大优势的位置上,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组织重点是一线作业人员的组织。根据利比亚国情,经过对利比亚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本项目所需的大部分劳动力在当地无法解决,因为利比亚当地人的劳动技能比较低,而且散慢,在项目实施中管理难度比较大,虽然当地有很多周边国家偷渡人员,但在适用上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且违反当地法律。

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分析,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考虑从中国和第三国解决,劳务来源从两个途径解决,一是自己在社会上聘用劳务,二是找专业的劳务分包队伍。无论采取哪一种途径招聘劳务,在劳务的组织与管理上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在招聘劳务时,将工程所在国的自然环境条件、民族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禁止事项等实事求是的告知对方,采取自愿的原则。

对所招聘的劳务及劳务分包商要有所了解,劳务招聘分地区招聘,不能在一个地方集中招聘的劳务。在出国前签订劳务合同,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并收取一定的风险抵押金。劳务入场进行入场教育,将项目的管理规定及要求告知入场人员。在劳务使用上采取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承包制度,挖掘一线人员潜力,调动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在制定承包价格时,根据平均技能制定一个合理的、统一的价格。为了稳定队伍,劳务人员工资定期发放,半年发放一次。对于一些故意挑头闹事的人员,及时做出处理,遣返回国,避免事态扩大。第三国招聘劳务考虑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招聘,在第三国寻找一家劳务公司进行合作。

2.4处理好与监理及的关系

在与监理交往中,既要坚持原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策略性,采取以理服人和以礼待人的态度。切实搞好同监理的关系,首先以优良的质量取得监理的信任,在工程初期这点非常重要。其次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增强监理对完成项目的信心。第三、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合理建议。第四、对监理的过分苛刻要求,应以合同为依据,以理服人。第五、对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要及时改正,不要强词夺理。在工作中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第六、在与监理交往中分层次进行,对于不同层次的监理安排不同层次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这样有助于工作,提高办事效率。第七、对于在工作中故意刁难的现场监理,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收集证据,在合适的时机写函向监理公司的上级部门反映要求更换。

2.5正确处理机械化与劳务施工的关系

在国内,有的工程项目如果使用机械化施工,费用会比使用人工要高,这种“少用机械多用人”的观念使得一些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上没有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按照当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务在国外的施工费用并不低,大大高于东南亚和非洲劳务输出过的费用。因此,多出劳务,少用机械的方法在国际工程项目上不是很适合。使用高效率的机械化设备施工替代劳务,不但节省劳务费用,而且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所以在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尽可能的考虑使用机械化施工。

2.6必须了解和掌握FIDIC合同条款

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要精通FIDIC有关合同条款,做为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特别是商务负责人和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必须精通FIDIC合同索赔条款,其他管理人员也必须掌握FIDIC条款。

2.7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利比亚是比较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在利比亚没有群众心娱乐活动,加之受语言的限制,中国员工在当地的娱乐活动很少,因此在工作之余组织员工适当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员工业余时间有事做,充实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参与当地政府举办文化娱乐活动,与当地各级政府、公司、医院、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当地居民了解我们的文化,逐渐的认可我们、接纳我们。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2

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都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本文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就成本管理的一些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里有大量关于成本管理方面的文章,敬请参考。 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一、增强成本控制意识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要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做到这一点,靠教育和灌输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从项目运作体制和机制上加以保证。目前国有企业的项目经营模式,一般都是由项目经理承包或实行经济责任考核。但不论哪种形式,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利益与风险不对等,权力与义务不相称。有的项目经理权力很大,风险却很小。企业的盈亏很大程度依赖于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包盈不包亏损。正是由于这种弊端的存在,可能导致项目的经营者对各项成本不重视,管理不精细,甚至有可能出现“黑洞”。而项目的职工由于成本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关系,也会表现出对成本漠不关心,于是成本控制就成为一句空话,项目的利润目标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出现严重亏损。因此,要从体制上做文章,如实行项目股份制或风险经营。其实质是维护企业利益和增加个人(项目班子)的风险度,即包盈包亏。这里包含二层意思,一是确保上交,可实行个人资产抵押;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凡属于管理不善,或管理上存在有“黑洞”导致亏损的应及时调离岗位并追究责任。在这样一种游戏规则下,项目成本才能真正与经营者利益密切相关,才能促使其真正地重视成本的管理。同时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与职工的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职 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二、项目成本的全方位管理 项目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人工费、临时设施费、其他直接费以及项目管理费。对这些成本的控制涉及到技术、财务、材料、设备、行政后勤各个管理部门,直至一线的施工班组。因此,成本管理应该是全方位的管理。如何使各项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以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所谓成本控制体系,指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个管理层面和施工班组人人参与其中的成本管理网络系统,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担负着一定的成本管理内容。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现场管理员都必须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明确职责,知道自己管理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怎么样的控制目标以及如何控制。成本控制体系应根据工程的进展和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同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制订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项目成本是否控制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要靠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特别是材料、设备和管理费用的开支等更是管理的重点。材料占了工程成本的60%左右,必须要有严密的材料管理制度。材料管理要从采购抓起,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部门统一供应为好,有条件的可采取市场招标,以降低成本。项目部自行采购的材料,也要做到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避免一个人说了算,杜绝暗箱操作。其他如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必须责任到人,做到账物相符,台账清楚,特别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机械,外租设备要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要制订设备维修和油料消耗定额,并按月进行考核。建立各项保养制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可绅缩性很大,必须从严从紧控制。可以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确定合理比例,总量控制,分项考核。项目管理班子的搭建应是精干高效、避免人浮于事,以减少工资总额的开支。办公费用、交通工具、差旅费等开支,必须厉行节约,可采取部门包干,节约奖励的办法。业务费用开支遵循必要和从严原则,建立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规定权限不得突破。财务要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并实施监督。 项目是施工企业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场已经形成,行业市场的竞争突出体现在造价竞争上。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下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您提供的论文: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思考,内容如下: 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思考 一、全员管理 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工程预算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财务部和项目部的事,而是全体工程参加者的共同任务。它涉及到各个部门:项目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经营部门、人事部门等。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可以在公司的内部通过签订相应经济合同,理顺公司内部经济关系,做到各单位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协作,相互制约,责任分工明确,权力利益相配套。 二、全寿命周期管理 成本控制要对整个项目的寿命周期进行控制管理,而绝不仅仅是在项目结束后进行简单的会计成本核算。 1.做好事前控制:“先算后干,心中有数。”承接项目之前,可采取风险预测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估,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利用价值工程,分析工程的功能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各种施工方案,并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尤其是像从去年九月末至今的主要建材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上扬,其实在我们工程开工的初期就做好价差分析及时向上反映,对于我们日后的结算及个别工程的调概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应尽量提高投标工程量估算的可靠性,便于宏观调控标价既保证投标的中标率又可以尽量保证各专业工程的成本及合理利润。 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先用价格低的材料,通过诸如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技术手段来降低材料消耗费用。通过建立分包商、材料商资料库来选择合适的分包商和材料商,也可对分包商、材料商采用招投标,实行“货比三家”,选择经济实力强和有现场管理经验、技术力量好、有熟练工人的分包商,以及产品质量好、供货时间能保证、信誉好的材料商。运用统筹法,做好各生产要素配置。对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是购买还是租赁也要反复比较核算,对于个别扩建项目或者工程量有限的自找工程(如土建处的通讯工程),应根据当地租赁价格考虑运输、购买及租赁的性价比正确决策。 2.做好事中控制,即工程成本形成过程中的控制,做到“边做边算、不断调整”,切实控制住成本。按照工程施工本身要求和内在规律,编制出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组织精干的施工方案,均衡安排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按照平面流水、立体交叉的作业原则,合理确定工程施工网络设计,保证工作面不闲置,工序作业不间断,土建和安装各班组协调有序的作业。 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为了降低损耗,可实行限额配料,根据实际情况同各班组或分包商确定合理损耗率,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额则罚,使材料用量与个人经济效益挂钩。实行收料记录制度,清点数量,纪录人员签字,材料部门建立材料明细账,防止现场仓库账目与实物不符,领料时,施工作业班组应清点并确认。严格按照领料手续,杜绝浪费和盗窃漏洞。材料用量要合理,既要减少现场材料过多而造成的管理麻烦,又可增强流动资金现金量,有利于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资金使用更合理。 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要合理调度,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堆放保存,避免二次搬运和损耗浪费。同时要想方设法减少和避免无效管理和劳动,把降低工程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每个施工管理环节中。 无论在工程进展到何种程度,管理及施工人员均应根据事前的目标成本,做好事中成本核算。以项目为单位单独列帐,建立完整的成本财务系统,以项目部为独立核算单位,所有收支单独列帐逐月分析各分部分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查明成本节约和超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并编写出成本分析报告和盈亏预测报告,以便公司领导和项目经理随时掌握项目的成本情况,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工程竣工时成本超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4

一引言

项目管理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程化方法。内容涉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九大知识领域和五个标准化过程组,几乎涵盖了软件项目从立项到结束的方方面面,是一门具有相当广度的课程。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

其一、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多脱胎于工程管理领域,由于国内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刚刚起步,相关教材往往照搬工程管理理论,缺乏完全针对软件开发的必要整理和筛选。因此同软件开发实践结合并不十分紧密。

其二、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将理论知识“满堂灌”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理论条文,并不懂得如何将理论用于实际软件开发。这种仅以理论的多寡深浅作为对学生评价激励唯一标准的教学手段,必然导致培养的人才实用性不强,职业能力较差,工程化程度较低。达不到项目管理技术的教学要求。

因此,需要对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的教学进行改革。二基于具体项目的软件项目管理教学软件工程项目相比一般工程项目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传统的项目管理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常常不易使理论知识和实际开发吻合,给学生造成“学习无用之感”;课程本身也难以完全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的全部情况。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具体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使学生接受项目管理的理念,而软件项目的开发设备相对单一,团队人数相对较少,相比一般工程项目更易进行实践演练。

可以看出,项目管理进行过程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计划变更、计划控制和计划执行的搏弈和循环。由于软件项目有以下特点:

(1)软件产品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无法感觉形状,设计也难以直观表示,很难确定产品质量或估计开发工作量。

(2)由于软件的拷贝生产轻而易举,因此,几乎全部的软件项目成本在开发过程中,而不是在制造过程。

(3)软件开发过程属于劳动密集型过程,尚未实现完全自动化,因此对软件项目开发进度的计划和控制比对一般工程项目更加复杂。

(4)软件是逻辑实体,本身很容易修改,但由于其复杂性,又很难正确地修改,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对个别模块的修改可能会带来新的错误。

(5)软件不像其他产品会因使用而磨损,和一般工程产品不同,软件产品的维护常常通过增加新模块功能完成升级。为保证新版本的稳定性,常常需要对新版本的重新设计因此,软件过程主要集中于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相比一般工程项目,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核心循环表现得更加突出。基于具体项目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阐述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由于课程目标并不在于具体技术细节的学习,而在于体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因此在项目选择中,不能使学生投入过多精力在技术细节上,而应更多的关注软件项目管理的沟通、计划和控制。我们选择计算机学院行政管理系统网站作为实践项目让学生组队开发,这一项目属于MIS(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类,难度不大,且能充分体现软件项目需求不明确、多变、沟通复杂等特点。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学生对项目的需求的理解也将更加实际。

2.1基于项目驱动的评价体系“为了解决软件问题,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将整个软件开发任务看做一个可控的、可度量的以及可改进的过程。”将项目管理方法运用于具体软件项目开发的实践或在实践中改进现有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项目管理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8~13人,充分使学生体会到团队感,增加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是靠干出来的,不是靠背出来的。为使学生在具体项目实践中更加投入,必须改革原有的基于卷面成绩的评价体系。我们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用于项目。学生的总评成绩将由团队项目评分、演练与总结评分、期末论文评分三部分组成:

(1)团队项目评分:60%其中20%由教师根据团队分阶段提交的项目资料给出;剩下40%由每个团队的“项目经理”根据团队的成员的表现给出。而项目经理的打分权限则取决于项目完成时专家对项目的评审得分。

(2)演练与总结评分:20%项目结束后各个团队成员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项目经理的管理过程,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上课时有关项目的各种演练表现以及项目总结报告进行评分。

(3)期末论文评分:20%要求学生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进行一定深度的论述。为确保评价体系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我们规定:

(1)项目经理享有计划和分配项目团队资源,为项目组成员进行打分的权利,同时具有带领项目组完成所有课堂演练环节,完成项目开发的义务。作为奖励,项目经理可以直接获得满分的演练与总评成绩;作为制约,项目经理为自己所打分数只得在项目评审得分5%上下浮动,如果项目经理引起过团队半数以上成员不满,将被弹劾,一旦弹劾,相应权利和奖励同时消失。

(2)项目评审后,项目经理将得到“项目评审得分*团队开发人数”的可分配分数,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组分数分配方法给团队成员打分,上限为40。

(3)项目评审时将邀请学院软件工程专家、需方代表不少于5人组成专家组对各团队项目进行公开评审,评审将从需方满意度、项目开发文档、项目开发过程三个角度进行打分。团队最终得分通过delphi法得到。可以看出,在以上的评价体系中,基于项目驱动的评分所占比重相当大,不仅注重项目的结果,同时注重项目开发过程。学生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现实生活的“奖金”,而项目团队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软件开发公司。为了使项目成功,学生必须自觉地实践和探索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不论成功与失败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评分中,由于个体学生所能获得的成绩与其所在团队成绩紧密相关,因此,为整个团队获得高分而努力的开发过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这一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2.2基于项目过程的知识传授和情景演练表1显示了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在五个标准化过程组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过程组中,各知识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配合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为使所传授的知识能够及时用于实际项目,我们颠覆了原有教材顺序,按软件项目五个过程组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对教学顺序进行重新安排,基本做到项目进行阶段与所传授的相关知识同步。每次课程教学前后都及时安排对相关内容的情景演练。由表2所示教学实施安排表可以看出,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几乎都能做到安排于项目情景中进行传授,起到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或总结作用。可以看出,每次演练环节一般都是对上次所本传授知识的总结或当次所传授知识的及时操练,知识点覆盖较全面。通过设身处地去当一名项目经理或软件工程师,增加了学生对软件开发项目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才能。通过知识传授和情景演练的密切配合,使学生对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结论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使学生能够体会项目管理各知识领域的作用,领会各种方法、规范所适用的环境。通过实际开发后自己总结提炼的经验和教训,学生将更加接受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学期末进行的教学效果调查中,8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学生普遍反映“项目管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活了,知道怎么用了,印象更加深刻了。”

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重要的专业课,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加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万江,姜立新.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海藩.软件工程[M].北京:人写作论文民邮电出版社,2002.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5

1.理论支撑将项目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实现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具备三个层面的理论支撑:(1)大量学风建设活动具备项目的一般属性,有明确的目标、确定的范围、资源的约束和临时性的特点,可以视作项目。(2)在高校的学风建设领域实施局部的项目化管理,形成既有项目又有运作且相对平衡的组织,与项目化管理理论定义的混合型组织高度契合,即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后与学校其他事务的运作可以兼容。(3)项目化管理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组织模型设计理论、管理机制建设理论、管理流程设计理论等,为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现实基础(1)高校拥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基础。一是具有较为成熟的基建、采购项目管理经验,有一套成熟的招投标流程和监管体系;二是具有大量课题项目的管理经验,在组织申报项目、发起项目、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经费下拨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实践。(2)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一般项目属性被进一步强化,与学校其他任务的日常运作区别更为明显。一是临时性(一次性)属性被强化。学校各专业的生源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学风建设活动时个性化特征被凸显,学风建设活动的临时性属性进一步强化。二是资源约束属性加强。学校实行两级管理后,二级单位的经费实行包干制,不能再向学校申请额外经费,学风建设活动的资源约束性明显增强。(3)随着学风建设活动一般项目属性的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学风建设项目表现出各自的特有属性。学风建设项目特有属性的形成,对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流程设计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作为一种基层创新,将有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难点和解决思路

由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学风建设问题,一部分可通过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明确权责等行政手段加以缓解,但还有一些学风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必须面对的难点问题:一是如何建立评价考核机制,解决学风难以衡量的问题。二是解决横向沟通困难的问题。三是如何规范学风建设活动管理流程的问题。探索研究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过程考核替代目标考核难以定量考核学风建设的问题使得现行目标考核的方式不能发挥作用,而项目化管理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由过程考核替代目标考核”。既然难以用简单的几个指标对学风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价,那么就从考核学风建设的过程质量入手。基于学风建设项目越多,质量越高那么对学风的促进作用越大这一基本认识,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学风建设进行项目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学风建设的过程考核,从而解决学风好坏难以衡量,评价考核机制缺位的问题。

2.建立局部横向沟通机制横向沟通成本高、效率低是高校职能型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必然问题,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理论使我们有机会运用矩阵组织结构,在单个项目范围内,建立起相对高效的横向沟通机制,且不必打破原有机构设置,还能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选择强、弱或平衡矩阵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学校影响较小。因此合理运用矩阵型组织结构,科学选择项目负责人,建立项目层面的局部横向沟通机制是解决高校横向沟通困难问题的项目化管理解决思路。

3.规范学风建设管理流程现行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规划等努力来提高学风建设的系统性,但无法对学风建设具体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参考项目化管理的流程设计理论,通过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流程设计(整体和项目两个层面的流程设计),可以对学风建设管理流程进行统一的规范,使不同的学风建设项目具备横向比较的基础,为实现过程考核的提供依据。

三、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流程框

架实施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后,应采用新的流程来完成原先学风建设活动。高校传统的学风建设流程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即为了完成学风建设活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活动的来源包括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任务,学校运行所固有的任务等。学风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后,各类的管理流程应该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后的项目化管理流程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应主要体现目标导向性,即各级组织的管理活动都以达成组织的目标任务为目的,相比传统学风建设的管理会更具创造性。二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流程应体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特点。项目管理区别于传统经验式管理的特点就是可运用项目管理技术将复杂的“工序”变得相对的标准化。但是学风建设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又有所区别,不能要求对具体学风建设项目的各个“工序”进行标准化,因此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流程的研究应主要从规范项目的立项流程、团队选择流程、项目收尾流程、资源配置流程、项目管理流程等入手,以体现流程的标准化。

四、高校学风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1.建立资源库高校应尽快建立人才资源库,对进入资源库的人才,管理者必须掌握其技术特长、专业职称等信息,以便随时高效地遴选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同时,逐步完善其他资源库建设,如技术、校友等资源也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建立资源库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基础性工作。

2.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在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方案设计中,既要包括规范学风建设活动项目化的工作程序,也要规范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规范项目化和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项目选择程序。即根据高校战略目标,选择、发起的学风建设项目。(2)项目资源配置程序。就是为完成各项目,学校统筹配置资源的工作程序。(3)项目工作程序。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对项目管理团体管理活动和项目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标准化项目工作的程序,是实现学风建设过程考核的基础。

3.团队型的管理文化在高校内部某一工作领域实行项目化管理无疑是对高校行政管理文化的一个冲击,突然从等级森严的职能组织形式变成在某一领域等级界限较模糊的矩阵式组织,原先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有不满情绪或抱怨,这种负面情绪很有可能成为整个项目化管理推进的阻力。因此学校在推进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时必须努力营造团队型的管理文化。团队型文化的形成任重道远,不但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适应权力的转移,作为项目负责人也需要有勇气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

4.合理的授权体系科学合理的授权就是要把握授权的“度”,使授权既能让项目负责人有足够的权限调动资源以完成项目,又能防止项目负责人权限过大影响其他组织机构的利益,同时还能避免该项目不受自己监管。对项目负责人的授权要做到这三者的平衡,不能长期依靠经验判断,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建设一个有效的授权体系,以制度规范授权。建设高校项目化管理的授权原则是“宁缺毋滥”,项目负责人的最佳授权应是拥有恰好能顺利完成项目的权力。

5.有效的沟通平台学风建设领域实施项目化管理以后,在高校的内部须要形成有效的沟通系统,即在项目管理办公室、职能部门、项目团队之间有效的沟通系统。这一系统是否有效取决于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授权程度,也取决于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认识程度,但是沟通系统是否高效的根本,在于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透明度和传递速度,只有需要沟通的各方同时掌握全方位的项目信息,才能在使沟通及时和高效。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6

[关键词]项目管理;科技革命;科学发展观

一、引言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失事,罪魁祸首是由于一块很小的耐热材料受到了外部物体的撞击而脱落,导致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耐不住与大气层的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空中解体。构成航天飞机的全部零件约有260万个,而每一个零件出现瑕疵或纰漏都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这个惨剧又一次证明了系统理论的一个结论:随着现代人造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想保证系统运转的高质高效、准确无误则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人造大系统,其中又包括大大小小的许多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出现障碍。如何组织、管理这些复杂系统的有效运行且能不断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而项目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比如项目管理注重整体管理,实际上这是哲学思想的整体宇宙观、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项目管理理论与系统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使得项目管理理论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交叉学科。

二、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项目管理(MBP,ManagementByProject)最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二战前夕Gantt图被用于计划和控制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50年代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推广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成熟与完善阶段,各类项目日益复杂、建设规模日趋庞大,项目外部环境变化频繁。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1.古代项目管理思想的应用。古代项目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金字塔、欧洲古教堂以及一些古运河、大桥、城堡等的建设之中。比如我国古代有一个“丁谓施工”的故事,就蕴含着项目管理的思想与方法。

据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于是,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复这些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三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无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丁谓认真研究了该工程之后,制定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解决了新土问题。其次,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大沟重新变为平地。归纳起来,“丁谓施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丁谓施工”的确是一套非常科学的施工方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项目管理原则与方法。

2.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对于现代项目管理的出现,比较有说服力的事件主要有:(1)1917年,亨利·甘特(Gantt)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使项目经理按日历制作任务图表,用于日常工作安排;(2)40年代,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3)1957年,杜邦公司将关键路径法(CPM)应用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4)1958年,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将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将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了两年;(5)60年代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使此耗资300亿美元、2万家企业参加、40万人参与、700万个零部件的项目顺利完成。

3.项目管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在国外,项目管理软件已拥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在美国,DEO(能源部)、DOT(交通部)等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时不但自己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并规定参与方也得用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进行管理。摩托罗拉是世界著名的通信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在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一个旨在改善其项目管理能力的计划。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ABB工程公司在90多个国家运营,要求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实行良好的项目管理。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机构,其投资项目都要求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投资建设了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到2002年在各种项目上的投资以万亿计,其中大型项目投资达到2000个,几乎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教、国防等所有重要领域,诸如银行贷款项目,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房地产、农业发展、工业企业技改、环保、扶贫、科研教育、文化体育、体制改革等项目。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活动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涉外经济项目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高,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项目管理采用国际通用方式,这就使得我们对项目管理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大中型项目的数量、投资额度、资金来源和货币种类的多元化以及管理上的复杂性都大大超过以前,现代化、国际化的项目建设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现在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理制度、政府审批制度等等,都是国家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暗箱操作、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具体措施。当前,传统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都开始把项目管理模式作为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方法。

项目管理是一种适用于任何责任重大、关系复杂、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的一次任务的管理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类任务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并推动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目光投向项目管理。美国学者DavidCleland认为:在应付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项目管理和战略管理将起到关键性作用,美国著名杂志《Fortune》预测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年轻人首选的职业。由此看来,项目管理正成为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这个世界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具体来说,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进而导致组织结构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优化。因此,它即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力运行方式的革命。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应用。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作用,价值观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它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评价基础上的价值信念。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科学技术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科技同人类社会价值关系的反映。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与其他形式的生产力相比,它具有一般性、馈赠性、条件性三个特点。一般性是指科学具有一般生产力的非物质特性,即精神性和意识性;馈赠性是指科学只要偿还了它所耗费的代价,便会像自然生产力一样一劳永逸的向社会馈赠;条件性是指科学巨大的馈赠性是有条件性的,那就是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经济费用。而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还认为:科学理论物化为产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否则科学的社会生产力的特性就难以发挥出来。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一个发展的主题,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地位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强调了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与利益主体的统一;强调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有机体的统一;强调可持续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达到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的统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发明到实际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突破极有可能引发某些产业的革命性变革,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客户化、小批量、多品种、快速交货的不断增加的要求,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和应用,都加剧了市场的快速变化。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降低经营风险及满足个性化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各种改革措施,而这些仅用常规的运行管理是难以应付的,必须组成专门的项目班子,采用现代的企业项目管理方法,实现项目管理的现代化。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我们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所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而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先进方式,则是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与必由之路。概而言之,当前我们要想实现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替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把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到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载《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2.朱瑛:“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2005年第6期。

3.鄢显俊:“论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载《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5期。

4.陈立文:《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5.石书玲:“科技革命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进”,载《科学学研究》2005年增刊第1期。

6.李醒民、胡新和、刘大椿、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资助的科研项目类型及数量不断增加,国家旨在推动科研事业发展,更好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院所作为承担科研项目的主体,随着承担、执行的科研项目类型、数量与规模的增多及增大,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科研项目来源多元、科研项目数量与兼项增多、管理链条延长,科研项目自身管理难度加大;②科研管理部门随着所管理科研项目规模、数量与类型日益增多,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要求不断加强,使科研管理人员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加大;③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缺乏精细化,费用开支粗放式管理,未能按照项目申报时提供的数据来进行监控;④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管理缺乏严谨化,无相应的业务系统进行支持,管理中不规范行为不可避免;⑤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缺乏数据同步化,业务科室间未能形成数据的同步交换,科研项目结题时问题诸多;⑥科研项目预算定额、项目明细内容执行进度无从查询,项目负责人困惑。此外,科研项目信息管理是各类、各级科研院所工作管理的核心,按照国家财政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要求,需要实现财务预算、核算、决算为一体的资金闭环管理,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精细化预算执行管控模式。

2系统的提出为解决

上述的问题,并有效地实现科研项目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到最终的档案入卷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基础信息统一、科研项目专项资金监管、动态资金执行监督的目标。新疆畜牧科学院历时两年,通过多部门调研,设计、开发了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与财务管理软件用友GRP-U8等产品的数据对接,分别构建了集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验、项目验收、项目产出、综合查询于一体的科研项目管理,以及包含指标管理、财务查询功能的财务精细化应用系统。通过科研项目信息管理,能够实现科研项目由申报、立项、实施、结题到科技文件归档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能够为科研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供实时的预算与执行对比分析数据,实现项目经费使用的有效预警、监督与控制。

3技术实现

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J2EE框架和B/S模式,采用先进的工作流引擎及表单设计器,建立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进度管理、档案管理及项目统计查询与分析为一体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实现科研项目申报、实施、产出的流程化和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决算全过程监督管理,并且提供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报表和高效、灵活的查询分析工具,有效地提高了项目数据的使用率。

4结束语

项目管理学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项目类型项目管理现状变革

1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电力项目的规模日趋扩大,新技术工艺的深入应用,专业分工的愈加精细,主管部门对项目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项目管理的应用也由经验型的传统管理转变为科学型的现代管理。努力实现管理思想的现代化;项目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为电网的发展提供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思想;大力开展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培训,是使电网项目建设和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方法。

2电网项目特点分析

电网项目技术含量高,其特点和其他项目有所不同,电网企业的建设项目一般是随负荷的增长、电网规划的发展而制定的,具有前瞻性,项目的确立性强;其项目背景往往很清晰,规模、环境都很明了。客户用电项目一般随其他项目而上,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项目的确立性随其他项目而定,其不确定性、随意性较大。电网项目的类型比较多、规模有大有小、目标控制难度大,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部门多,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另外,工程建设文档多而且复杂,存档和查阅难度大,历史数据难保存,决策支持的难度大。电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量大、不可控因素多,并且与其它工作之间的依赖性也比较强。所以,在电网项目管理方面,急需要使用新技术进行变革和优化。

3电网项目基本类型

3.1新建或扩建项目

电网工程项目严格说有两类:一类是输送电项目,另一类是变配电或换流、升压站项目。电网也像其他项目一样,有新建或扩建的项目。新建或扩建电网项目的多少、投资大小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及电网项目规模的大小。新建电网项目一般是指根据电网发展规划、电网安全需求和供电负荷需求而建设的项目。考虑电网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往往电网项目在新建时根据负荷的发展情况留有一定的扩建余地,如主变压器预留位置、进出线间隔等。在电网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负荷发展需要在规模或进出线间隔上新增加一些项目,如增加不同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增容,增加一个进出线间隔,新建一条输配电线路等等。

3.2电网设备大修项目

电网设备大修是指供电企业在设备运行一定年限后,由于电场的作用、导体发热、机械力或化学腐蚀作用及大气条件影响等,引起设备部分配件磨损、老化、损坏等,使设备性能发生了变化,需对设备损坏、磨损的部分配件进行更换,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的检修工作或按照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必须进行的项目。一般按照规定,供电企业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设备大修项目,这些大修项目一般都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计划的论证、审核和批准后才能实施。较常见的大修项目有:主变压器大修、母线大修、变电架构大修、铁构件防腐、接地网大修、线路防腐、杆塔加固、导地线更换等不同电网设施的大修项目。

3.3电网设备技改项目

电网设备技改项目是指供电企业的设备或设施在目前的情况下经过技术论证,其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及运行可靠性要求或按照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需对原有设备或设施进行更新或改造的项目。这类项目也像大修项目一样,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计划的论证、审核和批准后才能实施。较常见项目有更换主变压器、保护盘、直流盘、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更换或增加杆塔,更换新型导线、电缆等项目。

3.4电网科研项目

电网科研项目一般是技术人员围绕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技术、基本建设等方面,为提高设备性能、电网安全、使用寿命、经营管理水平而开展的创新或专题研究工作项目。这类项目根据课题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投入资金多少、项目时间长短差别较大。

4电网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网企业建设项目有新建项目或扩建项目,电网企业供电量的增长或电网安全可靠性与新建或扩建电网投入数量可以说相辅相成,供电量的增长离不开电网发展,反之,电网发展又促进了供电量的增长且又带来了电网项目。

目前,电网企业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主要仍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尽管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管理随着整个建设领域改革不断推进,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扩张,全国各地电力建设的规模和数量急剧增长。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建设必然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者要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就必须从管理理念上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项目管理工作,从而促进电力建设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从单纯工程项目管理向供应链价值管理转变,并为最终实现供应链的协同提供技术手段和支持。

5ERP系统中项目管理方式的转交

5.l使用ERP系统前后对比

(1)使用ERP系统前虽然做了工程项目预算,但是没实现对预算的控制。使用ERP系统后在SAP中将预算值分配到具体的WBS元素(成本核算单元),设定预算控制参数,在实际发生值超出成本费用预算值后预警。

(2)使用ERP系统前是按工程项目进行核算,在项目决算阶段才能够清楚项目的每一项实际成本。使用ERP系统后在SAP中按照WBS结构进行成本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自动归集到WBS)。

(3)使用ERP系统前项目信息没有共享的平台,使用ERP系统后在SAP系统中更新项目的形象进度,使各部门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4)使用ERP系统前项目转资靠手工完成,使用ERP系统后,项目转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系统自动完成。

5.2使用ERP系统后收益一

(1)成本费用预算可控;

(2)增强了核算的集成性;

(3)使核算结构更清晰、明细;

(4)系统中提供报表,可实时了解项目上发生的费用及获得的收入;

(5)建立了项目信息共享平台;

(6)减少了项目转资的工作量,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6ERP系统对项目管理变革点

项目管理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工程信息管理专业化”、“项目转资专业化”、“预算管理精细化”、“进度管理精细化”以及“采购管理精细化”5大方面。

6.1项目前期费用的管理一

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的前期费用是按照单个项目的模式进行管理的,即每个项目的立项前期费用,需要执行单独的事前控制和事后归集。项目前期费用的处理采用内部订单的管理模式。当开展前期工作后,需要建立前期费用内部订单,并维护结算规则,将成本结算到前期费用科目上,用于前期工作的费用归集,同时根据财务部追加的预算对内部订单进行预算控制。当项目成功立项后,要维护前期费用内部订单的结算规则,将前期费用结算到项目上。若项目未获立项,则财务部将该前期费用转为部门运营成本。

6.2立项前期文档的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管理环节,将产生出大量的项目文档。例如在项目立项前期会产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后设计单位会出具初步设计报告等文档。为了保证项目资料和信息的完整性,并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资料,需要以项目为单位规范地维护管理相关文件文档,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后续的查询和审阅。

基于以上特点,利用ERP系统中项目文档附件和文本链接的功能,可以将各种文本格式(DOC,LWP,MicrosoftExcel,MicroosftPowerPoint,R仉script脚本和DMSLink等)的前期文档和项目进行链接。为了便于项目管理者在系统中的查询,将相关文档与对应的WBS元素连接,例如:项目前期生成的文档挂在项目架构中的“项目前期”WBS元素下。

6.3概预算管理

6.3.1概、预算的控制

在ERP系统的项目管理模块中建立了以概预算WBS为基础的4—5层完整项目架构模板,在项目中可以按需、多层的对项目总体和当年预算进行明细的拆分,并且由系统自动保存。并运用ERP系统中的自动容差控制功能,实现了系统根据审批通过的概算值对项目实际成本的发生进行自动控制的功能。此外,通过设置提醒功能,在概算使用超出一定百分比时,实现了自动提醒项目管理者的功能。

6.3.2模板功能

概算使用超出100%,系统自动显示错误信息“预算超出额定范围”,同时禁止所有的后续导致成本发生的操作;系统从概算中自动扣减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形成新的实际成本发生限制依据;合同被输入系统时,自动校验概算与合同金额,防止合同总体金额超概。

ERP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成本控制机制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由费用控制部门对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事后比对的模式,而是将费用控制功能贯穿到整个实施过程中,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减少费用控制的被动性。

6.4物资采购管理

对于所有项目发生的设备采购都需有统一的规范可循,过程中所有的采购申请、采购订单等系统凭证都设定必须填写的相关内容,记录了明细的采购过程数据,要求采购过程做到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建立一套精准并且是实时动态的工程采购管理体系。

6.4.1采购申请和预留

采购申请中包含的信息有:物料编号、技术参数及技术规范(在物料未完全确定时,着重于技术参数)、需求数量、需求日期、评估价格、项目编号WBS、项目联系人等。而预留则相当于目前管理中的领料单,自动传递到仓库,当仓库对项目物资完成收货后,仓库管理员将根据预留对项目物资进行发货处理,收发货处理自动将项目的物资采购的实际成本记录在对应的项目成本预留中包含的信息有:物料编号、需求数量、项目编号等。

6.4.2采购过程

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手动输入物料需求清单的模式,利用项目中挂物料组件的功能,将物料需求计划中的设备,逐个或批量挂入项目,最终形成物料采购申请。

针对具备一定项目实施经验和项目管理模块操作经验的单位,可以采用批量导人物料需求清单的操作模式,基于项目的设备清册,在系统外整理好生成物料采购申请所需的信息,通过开发的程序一次性将设备清册转换成系统内的采购申请。

物料采购申请经过项目管理者的审批自动传递到物资采购部门形成正式采购需求。释放项目产生物料采购申请后,同时自动生成项目预留。采购申请按集中,非集中采购规则,分别会由各级物资计划人员处理,确定采购策略(包括执行框架协议、招投标、定向询价和直接指定供应商),并由相关主管审批。各级采购人员将采购订单通过接口及书面方式发送给指定供应商或社会供应商。

项目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既包括项目管理模块的采购申请,也包括在物资管理模块中的采购订单及收、发货过程),均受到项目审批通过的概算控制,任何超概算的情况,系统将自动阻止其行为的发生。

6.5服务采购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服务外包,其中包括施工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等等,为满足服务外包业务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中实现了系统对服务合同管理的功能。通过系统中的一系列手段实现了项目合同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了合同金额管控,实现了合同实际完成进度与合同付款的匹配等功能。

ERP系统中对于服务款的支付方式包括:合同付款与完成进度及付款条件的匹配;合同预付款、进度款和质保金的支付等详细操作过程。根据签订的合同及付款条件,当完成一定合同工作量并符合付款条件后,供应商出具发票并提出付款请求。相关业务部门需要根据系统内的相关合同信息,结合合同执行进度的确认,根据阶段性验收提出支付申请,实现付款申请与合同实际完成情况的匹配。

6.6辅助转资方案

作为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工程项目竣工后资产形成数量较多,决算工作过程比较复杂,周期也较长。为了提高电网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水平,改善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基建、技改项目的转资过程,提出了辅助转资的方案。目的就是充分利用ERP系统功能,将资产信息贯穿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建立起项目结构和资产之间的关联性,实现项目成本和资产价值之间的平稳转换。从而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简化费用分摊和转资工作,实现快速、准确的决算过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