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辅助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09:29

辅助教学论文

辅助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1传统教学模式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都属于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关注的焦点是语言的语法结构。结构主义安排的语言教学材料是以潜在的语法格式和结构为基础的。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人学会一种语言是在刺激—反映链条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种习惯,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胡壮麟2002:279)。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在这种理论支持下,不可避免地,结构教学大纲将注意力放在了语法形式和单个词的意义上,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教学中心的。尽管教师充分发挥了传输知识,监控教学的任务,学生获得了大量理论知识,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交际上常常被证明是无能的(胡壮麟2002:283)。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讲,其实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2多媒体教学模式分析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于开发人类智力的重大作用和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巨大潜能渐渐为人们所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也相应而生。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Richards,etal1998)。而将其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是将教学手段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较大程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学生认知图式。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的经验。在现代外语教学中,教学大纲已经从单一的强调语法结构,不注重情景交流的模式逐渐转变成强调有目的的交际和意义表达,语言学习具有现实生活性。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重视学生的心理过程,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主题教学模式要求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一个主题,把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2.1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可以将各种新变化新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它能保证将生动的场景,具体的形象呈现给学习者,并且可以把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安排在同一时段,并达到资源共享,保证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1.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方法单一,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语境,使教学变得深动形象。现代外语多是功能式话题,新课标也强调任务式教学。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我们便可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也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

2.1.2优化教学手段、内容,增加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会产生成就感,同时,老师及时给予帮助,相互交流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合作,课堂气氛和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英语中去。

2.1.3能增大课堂容量英语知识有一个繁多杂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可进一步吸引学生,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训练机会,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可提供更多阅读、写作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的知识更多,更深入,更全面。

2.1.4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对于学生来讲,多媒体英语教学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网络的引入,使得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他们方便的学习时间和地点。

此外,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被空前的开发了。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这势必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海是一门比较新型的技术学科,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超级秘书网

2.2.1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

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不能因使用多媒体了,而将课件设计得纷繁复杂,而不宜学生理解,这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2.2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极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反而会适得其反。

辅助教学论文篇2

1.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应尽量考虑到实际用途,不要因为追求美观而选取过于花哨的背景,也不要追求内容的丰富而增添无用的图片。因此,内容上应能突出重难点,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呈现信息要适当,无需过多无用的装饰。例如,绪论部分用一级标题加粗呈现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创立、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其中,教育学创立的几个阶段可以用鲜明的彩色表面,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培根、赫尔巴特、卢梭、杜威等名字显著,后面附上简单的思想内涵。

2.易操作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可保存和回放。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认知发展的三阶段:同化→顺应→平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困惑需要回顾知识,最后环节也需要归纳→总结→回顾→再总结等程序。因此,课件使用应简单、易调试。课件上前翻、后越或跳跃图标设置要清晰、明确,节约时间。

二、呈现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存在智能差异,所以,传统单一的讲授言语智能方式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该注意将文字处理、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观察操作、师生互动等融为一体,加强教育技术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主要是通过眼睛观察而获得信息,传统教学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内容。随着多媒体的兴起,可以呈现不同的图像吸引学生,增强其好奇心。例如,在教育学第一节课的课件设计中,为了使学生对教育学有整体的认知和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概念图。呈现概念图,能清晰地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整合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使学生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形成顺应。同时,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衔接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讲到某一章时,可以搜集不同课程阶段各科教材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2.听觉效果。

我们常常会被有旋律、节奏的声音所吸引,音乐作为人类现实生活情感中的一种艺术,常常起到愉悦、缓和心情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学》课堂中也可以利用音乐调解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讲到第七章教师时,可以通过有关“教师”的音乐导入,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师礼赞》等音乐导入,欣赏音乐时思考有关教师的问题:你记忆最深刻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你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如果你是教师,你希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3.视频教学。

视频能将视觉与听觉集为一体,通过视频能更加真实直观地将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给人一定的启发和思考,更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目前,高师教育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一些教育理论家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通过概念和理解来规定基础教育,忽略了国内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局面。因此,教育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增强面向中小学教师学生、教学改革等实践性的事件,利用一些一线教师的录像视频、优质课讲解、名师讲坛等教学案例,充分体现教育学知识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讲“教学方法”这一话题中,可以收集各种具有典型代表的一线教师录像,通过多媒体播放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关键性的片段快退或重播,探讨录像中教师上课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如何正确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今后在实践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该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教学方法。

三、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增强灵活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学。在教学中,还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新课改呼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虽能在一个界面呈现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信息,但是机械的演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因此,课堂中需要适当地交流,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传统教学的口头语言、教材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探讨“教育”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先提问:“什么是教育?”以问题式引入主题,学生经过思考及相关教材资料的查阅,不断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与探讨。同时,教师结合黑板记录不同学生的定义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最后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从而最终清晰地形成自我的概念界定。

2.生成课程。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包含着形形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教育学作为人类教育实践中经过长期经验总结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其深度和广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为遇到某个概念或定义而争论不已,这时教师不应该继续按照多媒体课件的流程,机械地演示下去,而应抓住学生产生的新想法,用粉笔清晰罗列出来并且展开探讨。例如,在“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这一节中,讲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有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几个方面。学生可能会对“适度发展学前教育”提出异议,虽说发达国家都是在普及中小学教育后再发展学前教育的,但是学前教育作为高端教育中的起始阶段,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对于第二条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为什么学前教育不可以纳入义务教育等系列争论。这时,教师不必回避或直接按照课件设计点击,可以针对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及时讨论和交流,形成思维碰撞,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四、演练教学,形成评价

教育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普及的时代,教师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为一门必需的教学技能。因此,在教育学教学中,也应引导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教学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它是一种过程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教学计划。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专题,让学生围绕专题搜索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进行适当地演练,增强多媒体运用的操作经验。

2.终结性评价。

终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计划实施之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它是一种事后评价,目的是要获得对所教学内容的教学质量优异“整体”的看法。演练教学,既能锻炼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的技术,也能通过自身教学,发现其对教育学掌握和应用的真实水平,成为教育学评价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探讨“教学模式”这个专题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传递讲授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等,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以一节课为例,利用多媒体演练教学,既能为将来步入教师提供经验,也可以真正掌握教育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五、结语

辅助教学论文篇3

依托校园网络初步建立一个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网站,网站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模块: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前沿知识与技术,在线答疑,生物化学方面的轶人轶事。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动画库,练习题,案例库。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开设的实验项目等。在线答疑包括在在线留言,E-mail信箱,qq聊天。前沿知识和技术,主要是介绍当前生物化学的新知识,以及应用的新技术。轶人轶事,主要介绍生物化学方面的名人重要发现的趣事以及他们的背后的故事。

二、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优势

1.突破了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方式,解决了生物化学,课时少,内容多,延伸了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加灵活,方便!传统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录授课课件,而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师授课内容,很难在一两节课内将内容消化掉。因此,利用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在课堂之外,如宿舍,网吧,电子阅览室等有网络的地方,登陆该平台,方便学生学习,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这一缺陷。

2.突破了传统的辅导模式,不必把疑问留在课堂上解决,只要有疑问,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在线答疑”平台,与老师进行实时探讨交流,方便快捷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更加有利于实施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突出了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不同学生对于接受信息上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有的学生更倾向于视觉,有的更倾向于听觉,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的找出各自的重难点着重学习。

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登录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化学发展中的一些趣事,以及生物化学与日常生活,医学等方面的联系,比单纯的老师说教更有效,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前沿知识和技术的了解,由于生物化学教材前沿知识的比较慢,在加上生物化学的课时少,任务重,教师很难再课堂上介绍一些前沿知识和技术,但是通过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将前沿的知识和理论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只要学生可以登录给平台,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学习!

三、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1.实验班级的选择

选取了2012级临床的两个平行班级,两个班在入学时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比较相似,文理科生的比例也想接近。

2.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实施

实验班和对照班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上课,而且均由同一个任课教师任教,在实验班中,介绍了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而且课下的辅导也是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来进行的!而对照班没有。

3.网络辅助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研究以两种形式来对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是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二是对实验班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为78.2±6.2,而对照班的成绩是69.1±3.8,经统计分析P<0.05,因此实验班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调查问卷结果也表明63.3%的学生认为有时课堂听的不是很明白的问题,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就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掌握,70.9%的学生比较愿意学生化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经常自己登陆网络教学辅助平台。81.5%的学生认为,对生物化学比较有些兴趣!

四、讨论

辅助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异化;以人为本;技术与人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和学的方式,为拓新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崭新、高效的辅助手段,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多媒体技术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它的弊端已在教学过程中很明显的暴露出来,这些弊端有的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使用不当等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应予以充分重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如果过度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中“技术和人”之间的主次关系,就会使现代教学陷入技术盲崇的误区。如果不注意加以纠正,就会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产生危害。因此,对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1.1使用多媒体技术不等同于教学现代化

对于热衷“赶潮流”和“技术盲崇”的人,多媒体教学好似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多媒体”成为“现代化”、“先进科技”的代名词。更有甚者将多媒体的使用视为教学“评级”、“评优”的唯一标准,显然这是对现代化理解的偏差。众所周知,教学的现代化是教学思想、方法、手段的全面进步,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环节,决不能等同于教学现代化。

1.2普及多媒体技术不等于人人要学、时时要用多媒体

技术的普及已成为趋势,一时间,人人都在学,但效果又如何呢,笔者认为并不如人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专长与爱好也不相同,并非都能成为多媒体制作的行家里手,普及多媒体教学不代表人人要学,人人要会,同样的道理,也不等于时时要用、处处要用。教学内容千差万别,不是都适合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多媒体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唯一,不能一味盯住不放,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

1.3多媒体技术不能主宰课堂教学

有人视多媒体为教学的“灵丹妙药”,把课堂从头到尾交给了多媒体,教师和学生要“退居二线”,让多媒体做授课的“个权代表”,主宰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成了“看戏”的观众,教师成了“放戏”的播映员,机器掠夺了教师的上课“演出”的权力,教师和学生在机器的支配下被动的教和学。这无疑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教学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设备再好也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人的地位。

1.4多媒体教学不能一味追求信息容量和表现形式

多媒体能大容量的集合教学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过多的信息和信息表现形式,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接受有用信息。多媒体教学要杜绝华而不实,要求精求真,把设计制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上。

1.5人的主体地位丢失,人的属性会不断的弱化和缺失

如果对此不能正确的把握和警觉,还是无法改变多媒体技术滥用的危害,导致人的缺失,表现在:①教师能力的退化;②教师主导作用的丢失;③情感的消失。

二、正确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与人的关系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问题的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哲学警示:

2.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形成于文艺复兴,发展于启蒙运动,在现代社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同科学主义一道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本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认为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和机械化。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用于解释人的学习,并扩展到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承认学生学习的能动性;②强调学习资源的提供;③通过使用合约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学习目的;④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⑤强调真实体验和情感参与对学习的重要性;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我们不能把教学工具的技术性提升到极端而无视教育的人文性。教学技术无论多么先进,它本身没有生命,无法顾及人的兴趣、情感。教学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教师用真情去与学生交融,要燃起学生内心对真理渴望和追求,这是任何技术和机器办不到的。课堂上不仅有知识的流动,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流动,如此建起的人文环境是任何媒体难以替代的,面对面的教育是永远不可取消的。在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人文精神关怀已成为共识。明确人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宰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不可动摇的课堂主旋律。

2.2防止技术异化的倾向

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将一种手段推崇到极至而忽略了提高教学本身的目的,就是一种技术异化。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的概念,也许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不仅对技术的运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控制。统治的特定目标和旨趣不是‘后来’的从外部追加给技术的,它们早已渗透在技术设备的设计中。技术总是一种历史——社会的规划:一个社会和其占统治地位的旨趣,打算利用人和物所要做的事,都要用技术加以规划。统治的这种‘目的’是实质性的,因此它便属于技术统治的形式本身。”显然这对科学技术手段的作用夸大到了极致。这种偏执不仅忽视了人的理性和本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伤害了科学技术,使技术走向异化。

再次,对技术理性片面发展造成人与自身对立的反思。技术理性的片面发展使得在现实生活中对技术的滥用、误用,从而导致了人自身的危机,即技术的异化导致了人自身的异化,使得人自身在肉体上受折磨,精神上遭摧残,从而造成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丧失以及精神的萎缩。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在技术社会,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办法征服自然,但却陷于这些的网罗之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办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为自己所制造的机器的奴隶。”

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的运用,在组织教学时,注意以下方面来防止技术异化。

2.2.1技术需要理性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依据客观事实,合理地综合利用发挥各自特长,以取得最佳效果。加强多媒体教学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在教育性方面,多媒体教学要符合教学大纲,遵循教学原则,要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演示,形成合理的教学模式,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引发主动思考,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科学性方面,主要有3个层次:一是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切实表现教学内容,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其次,要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多媒体教学,要有区分的选择技术,有策略的应用技术,使技术的运用最合理化,既有整体性又有操作性;三是实用性,即确保所选的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学所必需的,能有的放矢,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所达不到的。要力求简洁,以最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真实准确地反映教学重难点为准则,要以操作方便、可靠,有明显的效果为准绳。

2.2.2实现人与技术的结合

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要做到人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包括人与技术的有形载体——机器的结合。人与技术之间,人是主体和中心点,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应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人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技术的受益者。在技术的使用上,人不应该被动地应用技术和机器,不能成为技术与机器的附属。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是技术的组织者、管理者,多媒体应该适应和满足教师的需求,二者组成系统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学生是多媒体的服务对象,多媒体的使用还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终结点,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和谐环境中,与教师合作交流。只有将这三方面关系调整好,实现人与技术的真正结合,教学才能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才会有人情味,学生才能活跃起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有着进步的意义,关键在于能否突显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合理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还有更广阔的拓展空间,人与技术和谐统一的步伐也将愈来愈快。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技术观”,不断分析问题,化解矛盾后,总结经验,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斌.关于多媒体教学中“技术和人”的反思与再认识[J].科技信息,2007.12:61~62

2刘晓红.关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反思[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6.12:64~65

3赵修、朱玲.对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的哲学反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6):80~83

4张婷.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作用[J].济宁学院学报,2008.6(3):51~55

辅助教学论文篇5

(一)大信息容量,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古代文学上下几千年内容浩瀚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因为时间空间的限制,备课时不得不割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但多媒体却可以事先做好课件,多么复杂的内容,轻摁鼠标就可清晰地显示到屏幕上,从而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容量。多媒体的大信息容量,有效地解决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面偏窄之短板,能最大限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兴趣是求知最好的老师,但毋庸讳言,在全球化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当今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是有所减弱的。逼真生动的画面,精美的图片,动听悦耳的配乐朗诵,精彩的名家讲座,这些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正好切合了青年学生的喜好和审美取向,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了沉闷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三)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传统教学虽然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相当多的古代文学课还是教师“一言堂”,而运用多媒体,将人的视、听、触、动等全部知觉调动起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人机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形成有效的教学双向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而一些单纯通过口授难以传达描绘的知识,如音韵、文物、考据、吟唱等,用多媒体很轻松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接受。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学界也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在此列出以上几点旨在说明古代文学课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然性。但,核心问题不是用或不用,而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关于这方面,学界似乎还没有很深入和精细的研究分析。

古代文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辅”策略

多媒体技术进入古代文学教学活动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不管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功能多么强大,它始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牢牢把握的总策略。何谓“辅助”?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辅助”的解释是协助、支持帮助以及是非主要的。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理念,制作教学课件,改革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环节中就必须贯彻这一教学策略。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方式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历经检验,依然是古代文学教学中不能忽略的。比如,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展示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广博知识面以及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都是令学生难以忘怀的。目前学界探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很有将传统教学全盘否定的趋势,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多媒体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师的讲授技巧和教师内在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的心灵吸引。“辅”策略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应注意“两适”:第一,适时性;第二,适量性。“适时”是指何时运用多媒体教学;“适量”是指用多少时间进行多媒体教学。虽然因授课内容不同,“适时”和“适量”很难用固定的标准恒定,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教学的主导者,课堂教学中应该出现大量精彩的“即兴发挥”的讲解。当下,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公开课,多媒体“从一而终”,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教师成了课堂上的课件放映员,辅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学手段,实在是本末倒置,策略失当。

(二)内容遴选策略

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艰深繁多,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直至唐宋元明清文学,上下五千年,既要理清文学发展历史的脉络,也要分析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在当今讲授内容不变而课时严重挤压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课件时,明确哪些内容适用于多媒体,哪些内容可以不用就尤显重要了。通过笔者自身的实践和对学生反馈调查,教学效果比较好的和学生比较认同的一种内容遴选策略是利用课件把文学史脉络及文献资料的文本显现、诗词诵读吟唱的音像展播和名家名师的点评讲座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课堂中既得到传统教学的阅读训练,又可以欣赏到以前只能通过教师用语言描绘的图片、影视片断,身临其境,具体感知。

1.文学史脉络及文献资料的文本显现

古代文学内容庞大,在多媒体文本选择中切忌事无巨细,要懂得“割爱”,加之学生本已有课本,因此要芟繁就简,去粗取精。笔者认为,在多媒体文本选择中国文学史脉络的梳理、重点难点的透析、名词术语的解释和国文献资料的援引是最重要方向。比如讲授宋词流派,可以将婉约派、豪放派和格律派在同一平面显示出来,定义、代表作家一目了然;又如文献资料的援引,现在网络有很好的共享资源,如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版、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的《四部丛刊》全文检索版、尹小林研发的《国学宝典》等等,以前很难获取的文献,通过多媒体随手拈来,方便快捷,远非传统教学可比。

2.诗词美文诵读吟唱的音像展播

古代文学本身具有浓郁的诗性和音乐美,多媒体巨大优势之一就是将文字、图片、声像等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将诗词美文的配乐朗诵、改编的现代歌曲演唱和古典诗词的吟唱糅合展播,可以帮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去吟味作品的艺术意蕴。诗词美文的配乐诵读资源非常丰富,笔者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有:(1)《中国名家诗文精品欣赏》系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规划项目。分别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当代两千多年间我国16位杰出作家的经典之作。朗诵者均系当今国内第一流的知名艺 术家,是电影配音艺术、舞台表演艺术和播音主持艺术领域的精英人物。(2)《儿童经典诵读—中西文化经典套装》。北京育灵童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联合制作。该套装包含《论语》、《孟子》、《诗经》、《左传》、《史记》、《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唐诗》、《宋词》、《历代美文》等,全部由方明、雅坤、虹云、张家声、林如、瞿弦和、傅成励、王雪纯等着名艺术家朗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诗词的吟唱,一直以来不被看重,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引起足够重视。台湾地区从中小学直到大学都非常重视古典诗词的吟唱的教学探索,比较着名的有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李勉、许淑敏、陈春秀等。

3.名家名师的点评讲座

辅助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语文多媒体教学设置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的直观性强等特点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但现阶段人们对它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其四,多媒体辅助教学降低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地位。但是,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语文教学是利大于弊的。否则,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手段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而被实践所淘汰。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优点。

第一,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0%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信息以视觉和听觉的感知为主。他的另一个实验是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的。

第二,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以及进入审美境界。如教读课文《荷塘月色》的四、五、六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配以乐曲《月光奏鸣曲》让学生进行朗读,效果更好。教读课文《登泰山记》时,在课件中设置一些泰山景点的图片,则能激起学生对景物的欣赏和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第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大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容量大,知识的密度高。它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

那么,如何优化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之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教学的性质。它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种教学目标。那种认为公开课尤其是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丰富,又图文并茂,光影声色一应俱全,学生频频地欣赏课件的内容,教师频频地点击鼠标,那么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又该如何去落实呢?因此,以制作课件代替备课,以视听代替朗读不对的。

二、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以语言和文字为本。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基于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教师在制作课件前,应精心研究教材和教法,认真备好课。要考虑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以便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如抒情类的文章和科技性的文章,就要精心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以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如果是教知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文章,则不宜设计多姿多彩的教学课件,以免学生光看热闹而不思考,以至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

1、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如教读课文《孔雀东南飞》时,在课件中穿插一首《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引起学生对刘兰芝和祝英台的命运的联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借助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如简介作者,可选取作者不同时期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资料的介绍。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截取些背景资料,最好能配上声音,引领学生身如其境,从而进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品读作品。

3、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至于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畅所欲言,各圆其说就行。其实问题设计得好,多媒体手段更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如教读课文《咬文嚼字》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以启发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文中举了多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分析吗?请说说各自的见解。

四、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诗歌和散文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动用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戏剧作品则涉及到舞台说明、人物的扮演和出场、环境的烘托等内容。借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音像设计等,使戏剧艺术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则有利于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五、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重审美教学。

1、运用多媒体再现景色的自然美,领略祖国的山河美。教读游记类的作品,适合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再现自然景物的美。如教读课文《雨中登泰山》《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等课文时,剪集一些景点的风光图,并制作成动画或视频文件,导入到课件中。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描写来观赏风景,体味作者心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祖国的山河美,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运用多媒体塑造人物的形象美,评价人物的品格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效果不同寻常。如教读《红楼梦》中的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我截取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和“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片断来播放,视频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评价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就能有话可说。

3、利用多媒体声画并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针对有些语言文字设置艺术字和动画,或配以声音和背景,使之有立体感,有节奏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展现汉字的形体美和汉语言的音乐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六、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1、平时要积累较好的课件素材。课件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尤其是课文朗读)、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制作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收集了大量的高中课文的朗读录音,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和背景知识(包括与课文有关的评论文、同一题材的文章等等)。这样,制作课件时,若需要用到的素材便可信手拈来,方便地使用。比如把课文录音导入到课件中,可以省去了提录音机和准备磁带等一系列的麻烦事,而且朗读的效果比用录音机要好得多,更不会出现卡带等现象。

2、选用一个合适的制作软件。制作课件的软件很多,主要有Authorware、方正奥斯、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各种软件有各自的优缺点。教师应学会多种软件的使用,这样制作课件时才可以自由选择。Authorware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它适合于上练习课。再则Authorware能够导入AVI、MPG、FLASH等控件,能增添课件的视觉效果。Flash具有很强的动画效果,它适合于诗歌教学。为了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我们选取诗歌意境图片,制作成动画,并配上诗歌的朗读声音和背景简介的声音,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如教读诗歌《再别康桥》时,截取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片断,配以诗歌朗读的声音,用Flash制作成动画,从而达到诗歌鉴赏的目的。

辅助教学论文篇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CAI教学的发展,在国外始于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程序教学法,即根据刺激反应—强化原则,及时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有效地实行个别化教学。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软件开发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CAI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CAI软件开发更侧重于应用,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近几年,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CAI的发展趋势,正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要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CAI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首先,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问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CAI可以提供培养自学能力的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CAI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还具有很好的功能。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滞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当多的教师对CAI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参与不够,对CAI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更鲜为人知。为此,结合我校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我们对CAI化学教学模式提几点看法。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CAI的模拟功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功能。目前,很多学校的软件应用是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模拟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可反复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CAI在化学教学中的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溶解和结晶、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NH3分子结构、有机官能团的结构等。另一方面适用于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例如,溴苯制备、氢气还原氧化铜、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此外,工业生产知识内容,如硫酸、硝酸工业制法,炼铁也可制成CAI课件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把微机与其它教学媒体相互连接,赋于其它媒体交互性,同时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即“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即一机多用,同时又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高中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还是指前一种,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进行CAI教学,应当逐渐从单纯的CAI向多媒体组合的CAI发展。例如,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我们把原电池中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讲授,让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形成,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利用投影给出原电池实验要求、观察步骤,指导学生实验,并利用微机模拟原电池所形成的闭合回路,通过电子转移的流动过程和声响,及两极不同颜色的Zn2+离解,H+析出标示出内外电路所构成的闭合回路,使学生认识原电池本质;最后利用录像播放不同新型原电池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最终形成对原电池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CAI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程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学方法,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标。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由于受CAI课件的限制及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现有的软件局限性又较多,因此可尝试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当课件使用比较成熟时再做推广应用。

以上我们只对现有的常用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类,除此之外,CAI的问题解决、教学游戏及查询和问话等多种基本模式,在个别化教学的课件中都有所表现,在此我们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我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较长,不仅在化学学科,在其它各科教学中,都设计过丰富的CAI课件,这主要源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的中青年教师群体。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应用。

在CAI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是CAI课件设计比较困难。现在市售的课件,模式单一,价格较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风格不同,课件使教师选择余地较小;教师本人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更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

辅助教学论文篇8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CAI教学的发展,在国外始于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程序教学法,即根据刺激反应—强化原则,及时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有效地实行个别化教学。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软件开发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CAI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CAI软件开发更侧重于应用,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近几年,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CAI的发展趋势,正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要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CAI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首先,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问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CAI可以提供培养自学能力的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CAI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还具有很好的功能。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滞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当多的教师对CAI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参与不够,对CAI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更鲜为人知。为此,结合我校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我们对CAI化学教学模式提几点看法。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CAI的模拟功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功能。目前,很多学校的软件应用是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模拟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可反复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CAI在化学教学中的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溶解和结晶、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NH3分子结构、有机官能团的结构等。另一方面适用于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例如,溴苯制备、氢气还原氧化铜、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此外,工业生产知识内容,如硫酸、硝酸工业制法,炼铁也可制成CAI课件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把微机与其它教学媒体相互连接,赋于其它媒体交互性,同时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即“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即一机多用,同时又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高中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还是指前一种,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进行CAI教学,应当逐渐从单纯的CAI向多媒体组合的CAI发展。例如,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我们把原电池中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讲授,让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形成,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利用投影给出原电池实验要求、观察步骤,指导学生实验,并利用微机模拟原电池所形成的闭合回路,通过电子转移的流动过程和声响,及两极不同颜色的Zn2+离解,H+析出标示出内外电路所构成的闭合回路,使学生认识原电池本质;最后利用录像播放不同新型原电池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最终形成对原电池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CAI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程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学方法,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标。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由于受CAI课件的限制及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现有的软件局限性又较多,因此可尝试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当课件使用比较成熟时再做推广应用。

以上我们只对现有的常用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类,除此之外,CAI的问题解决、教学游戏及查询和问话等多种基本模式,在个别化教学的课件中都有所表现,在此我们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我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较长,不仅在化学学科,在其它各科教学中,都设计过丰富的CAI课件,这主要源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的中青年教师群体。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应用。

在CAI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是CAI课件设计比较困难。现在市售的课件,模式单一,价格较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风格不同,课件使教师选择余地较小;教师本人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更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