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09:29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1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学科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财政学、会计学。

三、招生计划:

1.普通招生计划(各研究方向计划名额见附表一):财政学 41 名,会计学19 名。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7名。

四、学制:三年。

五、学费、住宿费

非定向、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费均按国家相关规定收取;住宿费按我所规定收取。费用标准可登录我所研究生部网站查询。

六、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学历教育(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整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需提交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论文三篇。

4.报考年龄按国家教育部门规定。

5.有两名报考学科领域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人员,除符合上述条件外,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确认报考资格,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8.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七、报名日期:

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15日一律采取网上报名,2014年1月15日24:00网报结束,报名系统关闭。报考考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未报名者,逾期不再补报。

八、报考程序:

1. 报考流程:自行登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教务处网站进入博士报名系统浏览报考指南,科研所网址如下:crifs.org.cn

进入研究生部博士报名系统注册(我所应届毕业硕士生须持所研究生部学生办报名授权码)填报网上报考信息交报名费200元(缴费方式请见网报指南)下载并递交报名确认书网上查询报名成功与否领取准考证(具体时间请见网站通知)初试递交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复试。填报虚假报名信息或逾期未交报名费者,网上报名信息无效,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一经报名,报考费及报考材料恕不退还。

3.递交报考材料:报名人员务必于2014年2月22日 之前将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确认书(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者,还需提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确认盖章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以特快专递、挂号邮寄或直接送达的方式交至我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4.资格审查:对初试合格并达到我所复试要求的考生进行复试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a.进入复试的考生应于接到复试通知后一周内提交以下材料: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两份(登录博士报名系统填写并下载,需考生所在单位盖章)。

2)两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专家的推荐书,每位专家一式两份(登录博士报名系统填写并下载,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3)思想政治情况表(登录博士报名系统填写并下载)。

4)硕士课程成绩单或证明原件。

5)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可补交)。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

6)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应届毕业硕士生可补交)。

7)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8)本人在所报专业上预期探索的课题和研究该课题的初步设想(登录博士报名系统填写并下载)。

9)近期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报告。

同等学力者不交4)、5)、6),但应交本科学位证书复印件,开列已经学过的硕士学位课程,需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论文三篇。

b.来我所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身份证原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复印件(正反面), 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明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于复试当天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本所网上通知)。

九、通讯地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324室

邮政编码:100142

联系电话:88190380 、 88190325 (传真)

网 址: crifs.org.cn

十、考试日期:2014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见我所网站或准考证)

十一、考试地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十二、初试科目:

1.外语(见附表)。

2.马列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时事等(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见附表)。

4.专业知识(见附表)。

5.专业综合加试(按导师要求进行,见附表)。

十三、复试:

1.外语(口语、听力)。

2.专业基础知识(口试)。

3.专业知识(口试)。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除参加上述几门考试科目外,须增加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两门科目的笔试。

十四、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十五、就业:

我所招收的非定向博士学位研究生均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自主择业,委托培养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网上报名提示:

1. 报名前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请认真阅读201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指南。

3.报名期间已报名考生可按身份证号或注册邮箱登录修改报名信息。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3年10月

附表:以下招生人数未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2014年招生人数

是否加试

专业综合

考试科目

020203财政学

 

41

 

1.  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任选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4.专业知识:财政理论与政策(包括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11财政理论与政策

项怀诚

 

楼继伟

 

张少春

2

金立群

 

肖  捷

 

鲁  昕

1

高  坚

1

齐守印

1

张  通

1

丁学东

1

王保安

2

刘克崮

1

朱光耀

1

史耀斌

1

姜永华

1

王军

1

胡静林

1

李金早

1

叶振鹏

2

何盛明

1

贾  康

 

苏  明

2

王朝才

1

刘尚希

1

白景明

 

杨照南

2

陈穗红

1

傅志华

1

杨良初

2

赵全厚

2

赵云旗

2

韩凤芹

1

12财政理论与税收

解学智

1

1.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任选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4.专业知识:财政理论与税收(包括财政学、国家税收)

孙  钢

1

13宏观调控与财政

何盛明

1

1.英语、日语 俄语、法语、德语任选一

2.马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4.专业知识:宏观调控与财政(包括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贾  康

1

白景明

2

14投资经济与财政

吕旺实

1

1.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任选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4.专业知识:投资经济与财政(包括财政基础理论、投资理论与政策)

120201会计学

 

19

 

1.英语、日语任选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并涉及管理学内容]

4.专业知识: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企业财务)

21会计理论

冯淑萍

1

王  军

1

王世定

2

陈毓圭

1

汪建熙

1

刘玉廷

1

孙宝厚

1

李  明

2

徐玉德

2

22财务与会计

李  勇

1

1.英语、日语任选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3.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并涉及管理学内容]

4.专业知识:财务与会计(包括企业管理、企业财务、财务会计)

于中一

 

文宗瑜

2

杨小舟

2

王建新

1

23会计信息化

杨周南

1

1.英语、日语任选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硕士;培养机制;研究;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83-03 引言

研究与就业的矛盾是当前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矛盾。做学术研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职责所在,但在当前就业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就业做准备,如考各种证书、参加各种招聘会和较长时间的实习等,完成学业大都应付了事,课程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真正用来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毕业论文质量也就很难提高。但是,尽管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但研究生最终都能顺利毕业。为了缓和研究与就业的矛盾,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已经进行分类,即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并削减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规模,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但研究与就业矛盾仍始终很难解决。

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与就业兼顾的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核心。关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常顺英等(2006)认为,研究生的创造性就是能够产生独特的、现实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包括研究者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创造性人格等,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因素[1]。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Lanser(2000)认为,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首先是教与学的合作关系,应加强在创新思考和研究方面的合作[2]。安冬平(2007)认为,研究生教育过程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科研实践训练、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创新氛围[3]。王国建(2013)认为,课堂教学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从探索教学模式、结合科研活动、引导文献阅读和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4]。刘晔(2014)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应着重开展研究方法论培养,加大校际和校企合作力度,从系统工程角度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5]。黄秋波(2015)认为,遴选出科研创新能力强、作风正派、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科研生活环境的导师,对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6]。本文认为,人类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实践阶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大学毕业以前基本属于模仿阶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在个别学生体现,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在突破模仿。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创造性就是在专业研究方向上突破模仿,产生独特的研究点,在研究点上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技术路线。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培养研究生研究兴趣是基础,完善导师负责制度是保证,学校保障制度是支撑条件。

一、目前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缺乏浓厚的研究兴趣

理论经济学著作浩如烟海,有些甚至晦涩难懂,学者必须能沉下心来认真翻阅、仔细推敲,立足当时的历史背景并联系现实问题探索思考,才能学有所成。但是,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愿意花时间学习、思考的研究生较少,对理论经济学有浓厚研究兴趣的研究生更少。实际上,学好理论经济学,夯实研究基础,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个人自身素质都有好处。但为何研究生不愿学习研究呢?主要原因有:一是主观原因。大部分人都不会对理论经济学感兴趣,所以理论经济学专业是冷门,许多研究生选择学习是为了顺利进入硕士阶段获得硕士文凭。二是客观原因。研究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时会有一个时期是研究方向的盲区,如果导师没有及时引导,或没有较好的学习氛围,这个盲区会一直延续到毕业,最终研究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学习还是提不起兴趣。

(二)遴选制度缺乏阳光透明

目前,高校的硕士招生有较大的自,硕士研究生的遴选制度受人为因素干预较多,评价指标难以统一,主要是“软性”指标。例如,同一所大学的各个二级学院所立的门槛基本由自己决定,有些要求学生来自985或211大学,有些则没有要求,就算有要求,遇人情则无要求;有些学院强调导师选学生,有些学院则强调学生选导师,遇人情也无要求。由于遴选制度缺乏阳光透明,少部分对理论经济学有浓厚研究兴趣的学生可能无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高校硕士招生有较大自应是历史的进步,为何却成了遴选制度缺乏阳光透明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高校硕士招生有较大自不是遴选制度缺乏阳光透明的根本原因,遴选制度缺乏阳光透明的根本原因应是缺乏统一的客观评价体系。遴选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人情招生埋下隐患。

(三)导师负责制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

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导师片面理解为只要抓好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就行了,而许多高校评价导师绩效也以科研为主,对研究生的育人责任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对研究生就业认为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在奖惩措施上,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却缺乏有力的奖励措施。学术不端行为已经严重影响高校的声誉,为此,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高校把惩治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并连带对导师的惩罚。但是,由于没有同时对导师有力的奖励制度,奖励以科研项目为重点,奖励项目少金额低,一视同仁的津贴发放不仅没有调动导师认真指导,反而鼓励导师多带多得,从而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此外,由于实行单一导师负责制,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措施鼓励其他导师指导其他研究生,许多研究生很难获得参与其他导师教学、科研活动的机会。

(四)学校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研究生专业奖学金未能保证研究生学习费用支出,造成家庭经济压力大,以致一些研究生寻找上课的机会,或者研三一年时间处于打工状态。我国研究生导师资助制是在导师负责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导师对参加其科研的研究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学费和生活补助。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文科专业导师资助制存在重重困难。主要原因有:一是获得课题支助难,课题经费少。申请纵向课题尤其是高端课题成功率很低,即使申请成功,研究生获得劳务支助也很少;申请横向课题基本靠导师的关系获得,对许多导师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二是课题完成较困难,课题经费的获得不可持续。纵向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2―3年,横向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1―2年。由于导师都肩负教学任务,一年级研究生基本无法帮助导师完成课题,三年级研究生要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也基本无法帮助导师完成课题,而二年级研究生中能理解导师研究内容的少之又少,因而在研究周期完成课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了保证能连续获得课题资助,导师不断申请课题,就会出现同时主持几个课题的情况,而这又使导师完成课题研究难上加难,导致延期甚至终止研究。

二、研究兴趣是研究与就业兼顾的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皮亚杰也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研究生有研究兴趣才能进行创新研究。虽然创新研究有利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创新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研究生研究兴趣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从遴选环节开始,遴选具有扎实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有研究兴趣的研究生。进入培养环节后,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支撑,通过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扶持机制完善导师负责制度和健全学校保障制度。通过研究生、导师、学校三大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以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的研究兴趣,以保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缓研究生家庭经济压力而带来的就业压力,使研究生有更多时间开展研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找到突破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技术路线,从而尽快参与导师项目或自己主持项目并获得研究成果。即使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没有考博或进入科研机构,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探索研究与就业兼顾的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制度保证

(一)创新遴选制度,遴选具有研究兴趣的研究生

创新遴选制度就是要建立研究生遴选统一的客观评价体系,克服人情招生。理论经济学硕士遴选统一的客观评价体系首先是生源本科阶段的理论经济学专业标准。一般来说,学生在本科阶段基本已确立专业意识,而且专业被认为是就业好坏的砝码,如应用经济学专业好找工作,理论经济学专业不好找工作,所以许多通过保研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都选择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前在全国许多高校本科专业中的经济学专业实质就是理论经济学专业。如果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能继续选择理论经济学专业,那他大体是有研究兴趣的。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本硕连读是能遴选具有研究兴趣研究生的重要制度措施。通过经济学的本硕连读,很好完成经济学本科阶段学习并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研究生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也会有较浓厚的研究兴趣。其次,强调生源本科阶段的985或211学校标准。学习理论经济学需要个人有学习兴趣,更需要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985或211高校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设置完善,科研氛围浓厚。本科阶段已有较多学生参与专业研究,有志于专业研究的学生能看到将来自己的发展道路。再次,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标准。在三年的学习期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展科学研究的保障。在研究生遴选阶段,无论是导师选学生还是学生选导师,学生都应该有各种渠道如教师信息网、面试等充分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匹配一致,缩短学生研究方向盲区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尽快突破模仿,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完善导师负责制度,涌现关注研究生研究与就业的导师

完善导师负责制度就是要建立导师、导师组对研究生学术、育人、就业等奖惩措施,发挥导师、导师组对研究生的影响力。首先,要完善导师奖励制度,使导师资助制能真正践行。加大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术、育人、就业等方面的奖励力度,鼓励导师对参加其科研的研究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学费和生活补助,有条件的导师组可率先实行导师资助制,制定统一的起点,学校应对积极资助的导师给予一定奖励。其次,发挥导师组的作用,克服单一导师制的不足,鼓励研究生交叉参与所有导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导师组是同一专业的导师集合,有利于科研的团队合作,但长期以来,导师科研都是各做各的,很少进行科研交流,实力强的导师连续不断获得项目,而实力不强的导师很难获得项目资助。建议增加对优秀导师组的激励,鼓励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术、育人、就业等方面的团队合作,在此基础上,研究生交叉参与所有导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有利于多角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次,在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扶持机制等基础上完善导师负责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扶持机制形成研究与就业兼顾的理论经济学硕士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主体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3

1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的内涵界定

1.1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界定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是指培养工程硕士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做出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四方面的要素[2]。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个体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捕捉新信息、洞察新问题,进而产生新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个性特征,是主观能动性和智力品质的创造性发挥。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的有机统一,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新观念的提出、问题的突破,往往表现为从“逻辑的中断”到“思维的飞跃”,一般伴随着直觉、灵感的产生。直觉与灵感都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在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就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知识不仅包括客观的、明确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是掌握明确知识的向导,是人认识行为的内在动力并最终决定了人的创造性表现。创新实践是创造具有新质事物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即主体不断地将显性知识内化并获得隐性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模式,将隐性知识进行不断的组合,进行知识创新或创造新事物[3]。

1.2工程硕士应用能力界定应用能力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并为新技术或新理论的生成提供有效需求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心里有做事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工程硕士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工程硕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一定的组织或协调能力,能够在产品、工艺、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等创新成果植入社会经济系统的过程中,为社会做出高于普通人的贡献,并能为新技术、新理论的生成提供有效需求信息的能力。工程硕士应用能力培养是一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与理论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相比较,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更强调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工程硕士培养应用能力培养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其创新特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工程硕士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优势和本质特征。

2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根据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含义和目标要求,形成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培养者、培养对象和培养环境。培养者主要是师资队伍,培养对象是工程硕士,培养环境又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都包含一定数量的次级环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校外环境影响校内环境,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都既可以直接影响培养对象,又可以通过对培养者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培养对象。同时,上述影响的受动要素对施动要素也有反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影响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成效。(见图1)

3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内环境的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培养目标不清,实际培养过程被边缘化在理论学习上工程硕士强调实用性,工学硕士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在培养方向上,工程硕士强调开展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工学硕士更强调研究能力。由于两类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区别,对于他们的理论学习和论文工作就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工学硕士论文在评审中一般要求对其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工作的创新性、论文工作反映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论文写作水平等做出评价。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也应根据工程硕士论文要求和培养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的、实事求是的、科的评价方法[5]。但是,目前多数学校还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与工学硕士的招生规模相比差距较大,重视不够,被边缘化。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趋同,培养措施并不到位。课程设置不是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无论英语、数学还是专业课、选修课,老师的讲授内容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需要;学校对于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仍把学术性作为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3.2课程设置不甚合理

3.2.1课程结构不甚合理从笔者所在学校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失衡,必修课的数量太多,选修课的数量偏少,是必修课学分的一半不到,学生选课余地小。选修课程所涉及的面不够宽,交叉学科、跨学科的课程少,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和工程硕士全面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的工程硕士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工程科学与数学的分析,轻视了工程实践训练,实践类课程只占总课程的2/3。

3.2.2课程内容滞后于学科前沿发展工程硕士的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许多陈旧的课程没能及时更新或是淘汰,这样就导致了工程硕士的课程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科前沿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3.3培养手段有待于加强,培养制度缺乏规范性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工程硕士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和双导师制的落实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企业导师作用不能发挥;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不协调,企业导师对学校导师在教学上的安排与要求了解不多,不能深入参与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帮助不大。而学校导师则忙于自身教学,不能保证与企业导师及学生有充分的沟通、交流与讨论[6]。

3.4培养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从入口方面看,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笔试中专业课的考核内容随意性较大,无论是试题的覆盖面、题型,还是难易程度,都缺乏标准性。面试环节,主观随意性较大,如面试的形式、内容,面试成绩的评判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从过程评价看,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对学员的课程考核不严现象,有些工程硕士与自己导师的年龄相差不多,有的甚至还要年长,有些工程硕士生的职位比导师还高,通常对这些学员高抬贵手,使其轻松过关,从而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从出口方面,答辩组不能客观评价论文质量的情况,一般是要求过低,即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论文就行,最终的结果是只要参与答辩的都能通过。另外有时学校为了追求毕业率,也会变相降低论文标准,最终使其质量很难达到硕士的水平[7]。

4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总结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性要素,剖析了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根据社会、市场对工程硕士的新要求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相关规定,构建了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见图2)。首先,根据校外环境提供的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分析用人单位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总体要求,并将创新能力要求具体分解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要求;将实践能力要求具体分解为人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其次,根据培养单位的具体条件,设定具有特色且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依此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容,选择培养手段,制订培养制度,建立培养评价机制。再次,依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营造校内环境;打造导师队伍,规范导师行为,激励导师队伍;健全和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入口、过程和出口管理制度。最后,通过校内环境、导师队伍和入口、过程、出口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共同完成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任务,并将毕业生输送给校外环境,完成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一个运行周期。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下一个周期的运行,需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对原有模式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后再运行,以此类推。该模式强调工程硕士培养要兼顾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因为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目的,创新是实践的动力。

5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

5.1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要保障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就要求作为“产品”的工程硕士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生产者要主动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以比竞争对手更快和更好的方式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应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收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为它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相关部门和单位生产、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不断优化自身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融入地方经济、根植用人单位的实践环境,才能保证自身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目标。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4

1.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2.经济学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3.经济学研究生科学研究方法论及其体系设计:一个文献综述 

4.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湖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5.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以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6.成果导向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7.从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探析招生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

8.《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9.研究生教育收费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10.基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11.研究生就业选择的经济学思考

12.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3.现代经济学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探索

1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15.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初探

16.研究生教育收费的经济学意义及有关建议

17.厦门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18.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19.论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20.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21.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

22.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

23.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24.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25.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以广西大学为例

26.我国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7.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成本个人分担问题

28.基于建构主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培养实践

29.突出应用性 提高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素养——论研究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30.美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31.依托义乌研究基地 培养经济学研究生

32.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公共经济学探析

33.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34.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生资助制度理论研究

35.基于社会需求的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36.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探讨

37.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理工类研究生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38.计量经济学和金融计量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39.提高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方法探讨——以数量经济学专业为例

40.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研究——以应用经济学学科为例

41.经济类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机制研究——论研究生《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42.经济学研究生科学研究方法论及其体系设计:一个文献综述 

43.关于改进研究生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44.研究生“择业难”的经济学探讨

45.研究生教育全面自费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46.经济学专家、本刊编委——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跃平

47.体验式教学在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以经济学专业为例

48.重庆市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

49.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的审视与反思——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50.对西部高校经济学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51.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公共经济学思考

52.新时期经济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53.加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经济学解释

54.成果导向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5.研究生教育收费的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

56.高校女研究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57.基于构建主义知识论和课程审议方法论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以CTBU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建设为例

58.从碎片化到一体化——基于本科生与研究生《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的思考

59.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工院校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研究

60.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思考

61.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62.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63.融会式分级教学法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以“中级宏观经济学”为例

64.经济学专家、本刊编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建华

65.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生教育70周年庆典暨农业和农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66.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67.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

68.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效率的分析

69.劳动市场经济学视角下研究生“就业难”现象探析——以高师院校研究

70.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71.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的经济学特点分析

72.“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简评  

73.经济学角度看升学考试制度——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  

74.有偿研究生教育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7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在职研究生商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76.研究生网络思想教育的影响、模式与政策选择——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

77.经管类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78.高校设置研究生助研岗位的必要性研究——以物理学、经济学和历史学为例

79.研究生知识产权流失的法经济学分析

8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在职研究生商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82.改革研究生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尝试

83.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中外比较分析

84.一部难得的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材——评《〈资本论〉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85.研究生“买椟还珠”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86.研究生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刍议

87.研究生宿舍的吸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88.从经济学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

89.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研究——以应用经济学学科为例

90.研究生教育收费的经济学分析

91.“高级国际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92.研究生教育收费之经济学分析

93.脚踏实地 勇攀高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93级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班毕业巡礼

94.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若干理论问题辨析——以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为例  

95.产业结构政策若干问题解析——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唐晓华教授访谈录

96.研究生课程《计量经济学》在我校教改的实施方案研究

97.研究生数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学术交流会综述

98.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对专业型研究生能力培养质量提升改进问题研究

99.社会调查:经济类研究生的必修课

100.政治经济学系一九九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01.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理工类研究生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102.经济学角度看升学考试制度——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

103.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浅析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

104.研究生教育收费的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

105.对西部高校经济学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106.研究生就业选择的经济学思考

107.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效率的分析

108.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中外比较分析

109.学好经济学对研究生找工作有用吗?

110.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

111.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以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112.论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113.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指南

114.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探讨

115.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学术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设置

一、专业型硕士及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下发《通知》中明确规定:“已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至今持续缩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相应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以达到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同时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型结构重大调整的目的。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传统学术型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专业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或工作岗位需要的实践型人才。与此前的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则主要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次,报考难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考试难度较全日制专硕要低一些;最后,毕业后所获证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只能获得学位证书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单证硕士”,而全日制专硕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齐全。由此可见,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面对日益细化的职业分工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而对传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做出的改进和调整,是如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等19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设置方案。方案中明确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等各方面要求,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各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逐步扩大专业硕士在硕士招生中所占比例,并在实践培养中不断探索,促进金融硕士培养模式逐渐成熟,金融硕士成为考生报考时炙手可热的新焦点。

二、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下文从培养目标、招考条件、考试内容、学制、学习费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学位论文要求、读博要求等方面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1.培养目标

顾名思义,金融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即对金融理论有深入了解并追求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适合从事教学和基础性、理论性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则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在培养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招考条件

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对象为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生需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对象与学术型硕士相同,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招生考试于每年一月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

3.考试内容

金融学术型硕士考生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分别为150、100、100、150,其中数学、英语、政治为全国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试卷,专业课综合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在2011年之前,考试科目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相同,其中数学、英语、政治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相同试卷,专业课综合也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但试卷内容与学术型硕士不同。2011年之后考试科目中数学改为经济类联考,分值仍为150分,经济类联考全国统一,其中70分数学,40分逻辑,40分写作,专业课考纲由中国人民大学统一制定,具体试卷则仍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总体来说,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降低了对考生数学方面的要求而更加强调逻辑能力与综合写作能力,专业课命题也会侧重于考察金融实务知识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

金融学术型硕士一般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三年进行实习或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第一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二年进行实习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同样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5.学习费用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少部分录取为国家计划内(保送)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大部分专业型硕士须缴纳学费,一般比学术型硕士高,根据学校不同学费有所差异,平均为30000元/年。

6.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硕与专硕的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差异。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性,目的在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各分支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授予学生经济金融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例如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统计回归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等,教学方式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居多。专硕课程设置则偏向实践与应用,所学课程大多与金融领域各职业具体相关,例如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等,教学中多采取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面对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硕士毕业后对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适应能力。

7.导师配备

学术型硕士一般配备一名校内老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完成。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除了从校内老师中选择导师外,也会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或担任导师,大部分院校采用“双导师制”,即为每个专业硕士配备两名导师,一名由校内老师担任,一名由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士担任。

8.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为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等,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范围较广,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也可多种多样。

9.读博要求

学术型硕士一般有部分报送读博名额,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可以申请直博,金融专业型硕士则没有直博机会,有读博意愿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经录取后入学。

三、总结

作为开设仅三年的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曾经面临多方质疑,社会对于专硕的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而在上文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硕士就业而对传统研究生教育进行的改进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花开并蒂”的局面一方面能够保证继续为科研及教学工作输送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利于改善长期存在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与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双管齐下,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薛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2007(11).

[4]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5]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0.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6

繁荣的现代教育培育出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现代教学法丛林。无论是传统教学法还是由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催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法,各种教学法都具有其独到之处。对各种教学法优缺点的评价不能脱离具体教学内容、现实教学条件约束和教学对象自身状况一概而论,更不能为了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盲目推行看似新颖、活泼、现代化的教学法而全然不顾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许多传统教学法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被反复运用,依然生机勃勃,例如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指引学生学习的讲授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涌现出来的网络教学,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以及各有偏重的研究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众多现代教学法,因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活动参与度,启发学生思考以及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安排灵活性上的种种优势,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广泛欢迎。随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中还出现了各种教学法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态势,一门课程的教学往往同时运用了几种教学法,实现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互补。但仅就教学法本身而言无法判断其好坏,也无法保障教学目标实现。适宜的教学法就是好的教学法。为此应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出发,以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作为判断教学法优劣的标准。早到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特性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笔者提出的融会式分级教学法,正是顺应了现代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以“因材施教”法为基础加以变通,其教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分级与融会两个方面。一是分级。所谓分级是指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以及学习推进层次性要求而采取的层级式教学法。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对象是已完成了本科学习任务并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较为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严谨性上还有待深化,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待培养。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该阶段的教学既要向学生教授更多前沿理论知识,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空间。为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和向更高一级科研领域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从学科知识角度上看,科学硕士的学科知识、科研能力要求较高,属于学术型人才遴选,以及为更高一级科研工作做知识与能力准备的阶段。专业硕士则偏重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偏重于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为劳动力市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阶段。为达到上述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分级式教学法能更为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更为合理地选取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将更为客观、合理。二是融会。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学习与运用的交融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相互支撑性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互通性三个方面。知识的交融性是指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是实践运用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就谈不上知识的运用,即使是运用也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情况稍有变化就不知如何处理,因此,基础知识的学习仍就是研究生阶段的教学重点。但与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阶段将更加注重对学科知识来源的探究,通过来源追溯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知识的发展变迁中触摸知识的运用,在学与用的交融中实现学与用的互动,以学助用,以用促学、促创新。现代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包含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学习能力是学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实际管理工作的首要能力,同时也是表达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提升的基石。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不仅能较快地寻找到学习重点,系统掌握学科知识,实现自我学习,而且还能利用其较强的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积累总结经验,实现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现代科研与管理工作并不是截然分割开来的。科研工作需要实际管理案例的支持,管理工作需要科研成果的指导,研究生在未来工作中都会涉及到,因此学生必需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和管理能力。融会式教学法通过专业知识的分级与融会,多种教学形式交融,可以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未来就业可能性。

二、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设计与构建

了解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新生专业背景、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是实施融会式分级教学的起点。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是近些年来研究生招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大学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中几乎没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近一半的学生是经管类其它专业的学生,还有一半是非经管类的跨学科学生;科学硕士的这种情况要好于专业硕士,但学生的跨专业率也几乎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多数学生只学习过经济管理的一般知识,而从未接触过农林经济管理知识。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为达到培养目标,设计并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就成为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核心。

(一)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首先将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硬核、主干和外延三个层次,明确各个教学层次的关系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指标,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硬核、主干和外延三方面的关系从下至上来看,处于下层的知识是学习上层内容的基础。例如,硬核是学习主干的基础,主干是学习外延的台阶,并且硬核处于最下方,是“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必备内容。从上至下看则是,外延是主干内容的具体化,是对硬核的拓展,而主干将在学习中固化为硬核,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阶梯。此外,上述三方面教学内容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但不是简单的逐级向上关系,而是在相互支撑的同时,彼此之间相互促进,使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更高级的层次。下面分别就三个层次内容的构建目标和依据展开具体论述。具体来说,硬核包含知识与能力两项。知识是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必需的专有知识。能力则是指专业分析能力,具体指是否能从基本假设出发,瞄准论证目标,通过分步骤严格推导论证,得到最终结果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包含了对研究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的才能。因此,硬核内容的确定依据:一是从专业知识层面出发确定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必备的专业知识;二是从研究与应用能力出发的综合分析能力与逻辑推导能力,是超越了专业知识范畴的通用能力。所以就专业知识而言,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的硬核教学内容明显有别于其它专业;但就能力而言,农林经济管理硕士与其它专业的硕士极为相似。学生在掌握了硬核内容中属于知识部分的内容之后,就可以进行主干学习了。从专业知识角度上看,主干具有明显的课程属性,表现为不同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中级宏观经济学主干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一是处于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位置,是学习该课程其它内容的起点;二是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当前的专业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三是能反映研究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专业研究领域中最有可能取得新突破的研究点;四是与当前宏观经济领域中突显出来的主要经济矛盾密切相关,倍受关注。确定了主干教学内容,硬核中所要求的能力培养就有了可以依托的平台。通过向学生讲解模型构建的出发点、过程及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论证的顺序性、逻辑性与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严谨论证的思维习惯,提升其理论模型发散式探讨的能力,在探讨中发现并拓展方向。外延由于完成时间较灵活,考核形式较宽松,通常被误认为是最不重要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在对外延的重要性进行合理评价之前,应先明确外延的教学目标。经济学在经管类硕士生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毋庸置疑,当前许多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都要学习该课程,形成了在同一经济学课堂汇集了许多不同专业的经管类硕士生的局面。但各个专业甚至具体到每个学生需求的具体知识不同,这就决定了外延学习的多目标性。从大的方向上讲,一是通过外延的学习,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模型生动化、具体化,学生能接触到与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运用实例。二是通过外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科研工作展开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论证本专业学术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大量学术性论文的阅读与具体案例剖析,使学生形成查阅参考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中发掘学科研究热点与空白,熟悉规范性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指标及教学内容确定

明确了各层次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下一步就是要将教学内容选择指标具体化,并确定每一层次的具体教学内容。考虑到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专业背景与培养目标的不同,指标确定与具体教学内容选取也将有所不同。首先,硬核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的硬核选取指标极为相似,都集中在基础假设、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三个方面。所不同的是,科学硕士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教育背景,硬核的选取重在知识深化,专业硕士重在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具体来说,专业硕士的基础理论学习是要使其养成从专业假设出发,按照专业思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科学硕士则是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尽管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假设与初级并无根本不同,但受层次上的限制,初级经济学中的假设往往直接给出,较为武断,有关理论与事实不相吻合的现象也没有给予全面系统的解释,使得学生常对理论是否有价值产生疑问。为使经济问题的探讨能在更为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展开,需要对已学假设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例如经济人假设合理性的问题。基础性分析工具是贯穿“中级宏观经济学”始终,并被大量反复使用的工具。没有这一基础性工具就无法系统准确地学习中级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考虑到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知识储备上的差距,专业硕士的学习重点是基础技术学习,以运用为目的学习分析工具,不做系统理论探讨。科学硕士则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数学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函数极值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问题的讨论与求解,理解动态均衡的内涵与求解方法。在分析方法上,无论哪类研究生都要掌握从合理的假设前提出发,通过科学逻辑推导得到结论的推理论证法,科学硕士出于研究上的需要还应做到各种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依照分级要求,两类硕士研究生的主干选择指标不同,科学硕士以研究中的使用频率、学科发展方向作为选择指标;专业硕士则以基础模型、体现专业性、实用性作为选择指标。选择指标确定后,两类硕士“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主干内容就明朗化了。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索罗-斯旺模型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而且是理解其它增长模型的基础,在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该模型还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中,有着大量丰富的模型运用案例,所以该模型应列为宏观经济学主干教学内容。再如,市场非完全性、技术与知识的外溢性与非递减增长等,都是近些年来宏观经济研究取得突破的方向,经典的新古典模型未能涵盖上述内容,AK模型则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高度概括,所以对AK模型的解析是科学硕士另一主干教学内容。相比之下,专业硕士的主干学习是为了构建学科框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因此,主干内容以一般性的宏观知识为主,重在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宏观供需模型、管理政策、农业与工业化专题、“三农”专题便成为了专业硕士的主干内容。外延较硬核和主干而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随专业研究热点、研究技术、实际经济运行以及学生学习状况调整。科学硕士的选择指标是模型加深、运用拓展和热点追踪。根据这三项指标确定的教学内容,一是与基础模型密切相关的经典论文原文精读,如索罗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通过经典论文原文阅读,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研究成果,经典原文中提供的大量信息以及语言上的要求也是学生的必学内容。二是国内外优秀专业杂志论文选读。研究生阶段可以把重点放在国内优秀杂志阅读上,避免要求过高而学生无法实现的问题,但论文阅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实现了解国内研究动态的目的。文章的选取要把握好与主干模型相关,体现主干模型变化与运用的原则,同时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体现专业研究热点的原则。专业硕士的外延包括获取当前农林经济数据,了解当前农林经济管理状况及具体管理案例等内容。学生通过数据文献查询,熟悉掌握数据来源、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培养自己日后实际工作中对数据的敏感性与重视度。管理案例剖析是专业硕士重要的外延内容,通过对不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掌握各种运营模式的发展演变、管理绩效,探寻不同管理模型、运营方式的适用空间,做到学以致用。

三、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实施与考核

(一)组织实施

“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性决定了该课程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内容定方式,以方式促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综合考虑各层次教学内容的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方式的长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阶段采用最为适宜的教学方式。对于硬核中较为稳定、规范化的内容,如基础性数学知识,仍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一定的课后习题式作业。目前研究生阶段课后习题式作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现象往往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和学生都应集中精力做科研,而研究生已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不需要再进行费时、费力而又刻板的课后习题练习。殊不知,这违背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原则,没有硬核支撑的研究将难以维系,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何况研究生还处于积累专业知识的阶段,课后习题是掌握知识所必需的。硬核中属于能力的内容则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互动和学生课后阅读等。因为能力是多维的,单一教学方式不可能实现培养多维能力的目的,能力的评价也需要具体问题支撑,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也没有现成程序可以遵循。为构建学生坚实的综合能力硬核,分阶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第一阶段以课堂教学法完成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的讲解;第二阶段由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相关作业,并要求将学习成果书面化;第三阶段针对学生提交的书面化学习成果进行课堂或课后的师生互动,保证整个教学都围绕着提高能力展开。主干内容的学时数最多,教学场所也主要在课堂这一较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觉的场所中展开。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自行阅读掌握的主干内容可采用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合理安排后续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营造更为活泼的课堂氛围。外延教学形式最为灵活,通常采取学生课后阅读、自学和完成一定课后作业、研究任务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外延内容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外,容易产生外延学习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错误印象。事实上,外延之所以采取课外自学的方式,是因为通过前期的课堂教学,学生已经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现在需要的是个人在课外拓展性学习,针对研究课题选择性学习。应当指出的是,外延教学不是完全放任学生不管,及时督促、检查是促进外延学习所必需的,因此,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文献解读、案例剖析,并在期终考试中设置一定的外延内容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外延学习任务。

(二)考核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7

一、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

本项目学制3年,旨在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有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又熟悉金融体系,掌握金融工具的高层次经济研究或金融实务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经济或金融研究奠定基础。本项目需执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招生程序。

招生计划:50

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

本项目学制3年,旨在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有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又熟悉金融体系,掌握金融工具的高层次金融管理或企业管理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管理或金融研究奠定基础。本项目需执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招生程序。

招生计划:40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管理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旨在培养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熟悉金融体系,掌握高层次的金融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金融研究奠定基础。学生入学后须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

招生计划:100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数量金融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只招收本科为非经济管理金融类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学生入学后由基础的金融学理论开始学习,并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完成相关辅修课程。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高级金融工程人才或相关产业金融实务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也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金融工程研究奠定基础。学生入学后须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

招生计划:50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科技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只招收数学、计算机或其他相关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本项目旨在培养有扎实的金融理论与实务基础,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金融研究奠定基础。

招生计划:30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招收本科修读过新闻传播或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也欢迎对财经传媒感兴趣的理工科学生报考。本专业旨在培养通晓金融、经济和管理专业知识、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并具备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实际运作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学生入学后须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

招生计划:30

二、报考条件

我院硕士研究生按照“推荐免试”和“报名考试”两种方式录取。

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具体办法,请见我校《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说明》。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须有学士学位);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1. 考生报名前应实事求是地核对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 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报名方式、时间、地点请于9月下旬浏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网(admission.pku.edu.cn/)。

3. 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因事外出,可就地报名和考试,报名方式同上。

4. 报名费:硕士项目报名费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收取。

四、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初试时间: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

招生院系: 深圳研究生院(047)

专业:西方经济学(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 (020104)

考试科目:①101英语; ②201政治; ③303数学(三);

④ 931经济学(宏观经济学50%,微观经济学50%)

专业:企业管理(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 (120202)

考试科目:①101英语; ②201政治; ③303数学(三);

④932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30%、市场营销学30%、管理学原理40%)

专业:金融硕士(025100)

考试科目:①101英语; ②201政治; ③303数学(三);

④金融学综合(宏观经济学30%,微观经济学30%,金融学40%)

专业: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055200)

考试科目: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底,具体说明如下:

1. 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网页(yjsy.pku.edu.cn:8080/students/)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

2.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

3. 我校将采取英语听力笔试、专业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参加复试的考生总分及单科分数都必须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基本分数线。

4. 复试不及格考生不予录取。复试及格考生能否录取,由考生的总成绩名次决定。

5. 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6.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的同学,请在复试时提供托福或者雅思二选一、GRE或者GMAT二选一,共两项分数作为英文能力录取参考(新托福85分以上,雅思6分以上,GRE320分且Analytical Writing3.5分以上,GMAT 640分以上)。开学报到时双硕士新生必须提交合格有效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并提交合格有效的GRE或GMAT成绩,GPA3.0以上,满足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入学基本要求并执行入学程序,否则不予注册。

五、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户口(除北京地区散居户口)和档案可转入北京大学。

六、体检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到学校指定医院进行,具体时间注册报到时通知。体检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

1. 学习年限均为3年,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全日制培养,须遵守并完成我院的军训及实习相关规定。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平均成绩达到B以上,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者,颁发相应的学位和学历证书以及辅修证书。

2. 经济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课程主要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行为经济学、产业组织、货币与银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转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实验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专题研讨、随机分析和量化方法、金融编程和数值方法、风险管理与分析、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等。学生可在入学后从金融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金融学辅修课程主要有: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理论基础、金融市场、金融模型、数量分析方法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模式研究、运营管理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证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或北京大学金融学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3. 管理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课程主要有: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运营管理、实证商务分析、公司战略、项目管理、公司金融、产业组织、财务会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消费行为学、品牌管理、国际商务、随机分析和量化方法、金融编程和数值方法、风险管理与分析、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等。学生可在入学后从金融学、经济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金融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货币与银行、投资学等。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或北京大学金融学经济学辅修专业证明。

4. 金融硕士项目(金融管理方向)课程主要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金融市场与投资、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商业道德与研究方*、资产评估原理、金融数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兼并与收购、风险管理及保险原理、投资学、房地产金融及经济等。学生须在入学后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贝叶斯统计、博弈论、产业组织、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模式研究、运营管理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5. 金融硕士项目(数量金融方向)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金融经济学、资产定价、金融数学、随机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兼并与收购、信用风险管理、投资学、房地产金融及经济等。学生须在入学后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模式研究、运营管理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6. 金融硕士项目(金融科技方向)课程主要有:大数据分析、公司金融、技术创新管理、管理学、财务会计、Python/其他语言、金融科技行业介绍、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及应用、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中国金融市场与投资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

7. 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包括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和金融学、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课程。其中,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课程主要有:传播学理论、新媒体与社会、媒介史研究、高级财经新闻报道、融合媒体研究、社会研究方法、未来媒体实验与研究、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网络创新与科技传播、大众文化研究、视觉传播、网络舆情研究、公共关系和策略传播、整合营销传播、金融市场、组织行为学等。学生须在入学后从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金融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公司金融、中国金融市场与投资、创业融资学等。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公司战略、运营管理、CEO与高层管理团队、创业学等。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金融学、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八、学费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双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双硕士项目学费为13.8万元人民币+3.36万新加坡元。其中,北大学费三年各缴纳4.6万;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项目学费3.36万新加坡元,分二年交纳(第一年23520新加坡元,第二年10080新加坡元)。

北京大学硕士项目学费标准均为13.8万人民币,分三年各缴纳4.6万。

九、住宿

学生宿舍位于深圳市大学城学生公寓内,住宿条件为四人或三人住一室,费用自理。

十、学费奖学金与学费贷款

(1)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奖学金:

该项目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提供,分三年发放。

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3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4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三等奖学金(约20%):1.8万元

上述项目学生被录取后若无故放弃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项目,学院将调整北大项目的奖学金。

(2)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项目奖学金:

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3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4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三等奖学金(约20%):1.8万元

(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修项目奖学金:

该项目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提供,分三年发放。

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6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3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以上各项目中的学费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助学金(6000元/年)。

在学期间奖学金资格评定:

(1)奖学金原则上分三年发放,并实行年度动态评审。但学院将在每一学年结束时,对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进行审核,如出现成绩不及格或违纪超过标准,学院将取消或减少该同学下一学年的奖学金。对于学年内成绩优秀、严格遵守学院制度达到奖学金升级要求的学生,学院将提高该同学下一学年的奖学金。

经济法学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在生源选拔中,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统一考试。为保障考试的公正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出卷及改卷规则。同时制定了新的硕博连读选拔制度。规定只有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微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三门统开课程平均成绩为全院前20%的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硕博连读生的选拔。这些研究生报名之后,第二年必须修完统开博士生平台课程,并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一个研究计划,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和公开答辩,并比例淘汰后,才能入选硕博连读生。

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中,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为硕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并把前三门作为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学位课程。为博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并把前三门作为学位课程。为保证博士生能学好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规定所有博士生必须通过开设的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不能通过者,则必须补修,并规定,如果博士生在学期间不能通过这些硕士课程,不得申请博士学位。

第二,对两级平台课程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理。硕士课程采用了国外大学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博士课程专门请了海外大学学术造诣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教学上,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试卷、统一密封、流水改卷。

第三,加强了博士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会等也积极组织了各种学生学术活动。

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中,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由学院统一组织双盲评审。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即把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全国经济类博士生导师600余人的名单作为专家库),并编制了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程序。

经过这几年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初步成效。

1.入学生源质量有所提高。统考使入学新生具有大致相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为后续的高级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年实践证明,实行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统考制度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

2.进行的硕士和博士两级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建设,开拓了博士生的视野,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3.全国专家库基础上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不但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而且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首先,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明确。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明确提出其指导思想是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即在国际化思想指导下,鼓励博士生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通过国际交流与竞争了解自己的差距;在规范化思想指导下,要求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语言、方法要规范,既要有综述也要有数据;在现代化思想指导下,在博士生教育中尽量培养博士生解决现代问题的意识;在本土化思想指导下,强调博士生教育是为了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几种思想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其次,结合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解决,即从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这三个要素环节进行改革。在生源选拔上强调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同时改革硕博连读选拔制度。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强化了标准化课程教学,形成了以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为核心的硕士和博士两级平台课程体系,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徐 平(1975-),女,辽宁铁岭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