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一体化概念8篇

时间:2023-06-09 10:02:16

经济一体化概念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1

从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根本变化,经济体系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了术语在经济词汇领域爆发的趋势。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刚刚被小范围的经济学家所熟知的经济学术语。像经理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抵押,租赁,倾销,不景气,战略企划,宏观经济指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外债重组,控股,跨国公司等。分析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术语,以及对其分类原则和标准的拟定探讨,以便能够有效的确定新生术语的语义结构类型,和与其相关学科的基础术语。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术语。像: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投资资金,服务,投资基金, 公债买卖业务,债务人欠款,固定基金,周转基金等。有的术语对大家来说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很容易接受。这样的术语概念还可以找出很多,像:合作社,农业综合体,破产,利益,贸易折扣,股东,利润,租赁,承租人,商品生产者,供货商,承包商,债务人,行政管理模式,计划经济,贷款,竞争,购买力等等。但是,由于在社会经济范畴里的全球变化,很多这种术语开始具有附加的意义。

我们对这么一个例子进行分析,货币/钱/资金和贷款,原则上说,这两个单词并不新鲜。然而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这些概念表现了新的内容,比如:以前不能自由兑换的纸币(被称为死板的货币)变成了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贷款,也有钞票的涵义, 术语的概念界限从本质上分化了,如果以前这个术语仅仅和贸易领域有关,比如用钞票买东西,那么现在这个经济术语的概念界现从本质上分化并且延伸了,例如在银行业里得到贷款给商业团体或房屋建设等,在对外经济活动范围里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的外汇通道贷款给人文计划。

这些术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汇率,外汇通道,浮动汇率,固定汇率,存款,信用证,发行等等。由于这些术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所以对它们的理解我们不需要任何的专业手册和术语词典。基本上我们明白它们的含义,虽然是比较简化的,也就是说并不像这些术语在经济,财政,银行业等专业领域所理解的那样。

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在他们的语言意识与某个经济学术语单位接触的过程中慢慢理解它的呢?

当然,在语言交流学里术语被看作是思维单位不可分割的具体表现。每一个术语都表达一个固定的概念。很多经济学术语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另一方面,经济学术语即与基础经济学的术语概念有密切的内部联系,也与其它的许多科学领域关系紧密。例如,普通科学领域里的术语(如系统,体系,制度)的概念,也被应用于很多其它的知识领域,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专业经济领域中的这些术语的含义了,像经济体系,税收制度,财政系统,对外贸易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等。

对于那些对某个具体学科的术语体系进行研究的语言学家来说,广泛的有条理的意义体现了该科学领域的不同概念之间在名词性层面上内容的和逻辑的关联。

在科学领域的概念或理论的名词性层面上,概念间的内容关联一般用于同一层面的各个领域的课题的系统化,而概念间的逻辑关联则用于不同层面的各个领域的系统化。例如,在整理经济学概念时,在概念间内容关联的基础下可以分成《社会生产》和《工业(专业)生产》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到反映社会生产本质特性的概念体系,如经济领域,而第二部分则与民族经济体系中的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有关。

在社会生产部门和专业生产部门的某些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把一些最通用的概念划分成独立的一部分。以下这些术语或术语词组所表达的概念就属于这一类:物质财富生产,进款,利润,劳动生产率,生产费用,生产能力/设备,周转资金,固定资金,需求,供应,最大利润,价格),价值等等。

在某一课题领域的范围内概念的内容系统化取决于它们所属的对象,性质,关联,条件,数量,进程等范畴。这些范畴是概括名词性内容信息的工具。在任何科学领域里这些范畴中的每一个都有与其相符的具体的型式。在“市场及其结构”的领域内,概念(如价格制定和价格歧视)是属于对象范畴的,那么在“国家财政和预算政策”的领域内,这些概念转变为别的内容方面的概念(比如:制定价格过程中的国家干预,价格制定的国家调控等)。因此,一方面,术语概念内容的特性在每个科学知识领域继续保持下去,而另一方面,再其它的科学领域里也出现了它们与术语结合的联系。

经济学术语领域里,在名词性的知识层面上,内容的系统性具有不同属性的范畴间的种类关系“现象――本质”,“对象――状态”,“对象――关系”,“对象――数量”,“对像――过程”等。例如,在投资政策和投资活动领域的基本概念里,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流入这两个概念就是被范畴间内容的关系“对像――过程”联系在一起。

在科学概念的亚系的范畴中随着名词性的科学知识的层次范围的逐渐缩小,也体现了概念分类的层次。内容的系统性给定了各个范畴内部的关系“整体――部分”,“系统――元素”,“原因――结果”,“独立的――派生的(导出的)”等。在经济学范围内经常能够碰到“整体―部分”,这种概念关系的例子:税―所得税,资本―信贷资本等。

分出范畴间和范畴内的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容关系的意义在于,确立任何与这个关系有关联的所有的经济领域的原始概念特性。这些特性包含在相应的概念的属―种的差别里。

个别的名词性层面在概念分类的范围内形成了科学概念的不同的细分,这是对同一类型的概念的主体根据不同的划分原理来合理划分的基础。内容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与各种类似的分组有关。这一类的例子有:概念“交易”在国内贸易里和“贸易业务”在国际贸易体系中。

最后,在概念的分类次组的范围内不同的并列从属的概念可能与内容的关联有关,这些内容的关联制约了对这些对象(现象)的概念符号的特性的总结。在对相应的并列从属的概念的内容进行平行的多元划分的情况下,形成了所有划分原理的特征结合的条件。例如,在表现通货膨胀过程和经济危机的概念的分类次组里,比较概念失业和滞胀(当通货膨胀与失业结合在一起时的经济状态)之间的内容的关系,在一元划分的情况下是比较相应的并列从属的概念内容。

科学概念除了在组分类,次组分类和细组分类中的内容关联外,还在同属的和从属的特定概念之间有逻辑关联,这些关联是以用合理的方式对该概念做出相应的说明并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从种的概念内容中引出同属的概念内容的方法为基础的。例如:下列概念就体现了逻辑关系:行业壁垒和价格歧视,这个概念内容“行业壁垒”就是从概念内容“价格歧视”引出的。

概念的逻辑关联保障了种的概念向同属的概念的定义的还原性,归根到底,是指向具体的科学领域或者理论的原始概念。这种还原性最清楚的表现在原始概念的某些成分的理论中。由于科学领域原始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的不确定性,使它们借助于内容与上面所分析的相应的定义的关联,不能形成原始的概念,而是形成同种的概念。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2

概念经济的本质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①

由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物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基础平台上的经济形态,是网络经济的实体拓展式应用。通俗地讲,我们最熟知的互联网主要解决人联人的问题,而物联网主要解决的是人联物、物联物的问题。新一代身份证技术和智能电网,是物联技术的典型应用,而真正的物联经济和物联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概念。

什么是概念?当代哲学中有两种主要的试图解释“概念”实质的理论。一种是思想表达理论(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认为“概念”是人的思想的表达。另一种是概念的语义学理论(semantic theory of concepts),认为“概念”是抽象的对象(abstract objects),具体表现为各种符号,尤其是语言(words)。②两种理论,并不矛盾。任何一种概念都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同时又是以一定符号为载体的,一个强调了概念的思想内容,一个强调了概念的符号特性。也就是说,“物联网”这个概念,不但表达了人们对物联世界的憧憬,对一种崭新业态的期待,而且也必须借助于高度抽象化的语言符号,借助于文字、图片、视音频的传播。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概念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更多地借助于符号而非实体经济来进行传播的经济业态。技术基础和符号传播是概念经济的两个关键点。

技术基础。概念经济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基础,但技术基础是概念经济生发的原点。如果没有当代风能技术、光伏技术、LED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就没有现在异常火爆的新能源概念经济。同样,如果没有相对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加之射频、扫描、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概念经济也只是子虚乌有。正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加之经济复苏之年各国政府急需这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了物联网经济在2009年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出现。

符号传播。从微观上讲,再好的产品或服务也需要广而告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也无非是一种叫卖的噱头,一种变相的广告;而从宏观上讲,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则更需要系统性、全面性的符号传播,背后还需要巨头企业和政府力量的助推。概念由符号来承载,而符号的传播才构成了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经济正是通过新闻报道、广告、活动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才得以启动和发展。结合前文对“概念”本质的分析,物联网经济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愿望、憧憬,从而构成了基础性传播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各国政府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普通民众希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对物联世界怀有朦胧渴望。另外,物联这一概念,涵盖射频技术、感应技术、扫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众多子概念,紧密与实体经济相联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具有统领具象的能力,产生传播的规模和声势。

概念经济的传播

概念经济需要技术基础和符号传播两个基本点,而强烈依靠传播才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概念经济是其与实体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比如,数码相机产品,作为一种实体经济产品,无须更多地传播(新闻、广告),只要索尼、松下将它推向市场,就可以轻松地打败柯达和富士。这是因为数码科技对于传统胶片的强烈替代性和经济性是实实在在的,这是实体经济的魅力,无须更多的传播去营造和炒作。而概念经济则不同,物联网世界仅仅让人们看到了它模糊的影子,虽然它可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它毕竟没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与概念经济对应的实体经济的缺乏,使得概念经济必然呈现出一种强烈倚重于传播的特点。因此,以“物联网”概念经济的传播为例,考察其传播过程则颇具意义。1995年至2009年,物联网概念经济经历了以下典型事件。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概念。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奥巴马之后的演讲中积极回应,并将其提到国家发展战略构想的高度。

2009年8月7日总理在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8~9月中国移动的王建宙多次高调提出,物联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积极与各方合作参与其间。

2009年9月14日“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09年9月中下旬中国证券市场上物联概念股票突然成型并迅猛启动;“物联网”概念在中国上亿股民中开始扩散。

用理论透视现实,是我们洞见现实的惯常做法。在传播学史上,有关新技术传播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应该是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新事物具备五大创新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③物联世界的美妙故事和部分的实现与应用,让“物联网”具备了明显的“相对优越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以英特网为基础平台构成其“兼容性”,涉及复杂的传感、卫星、网络技术使其呈现出“复杂性”――物联网是个典型的创新事物。

就创新扩散的参与者而言,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可分作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随者、后期众多跟随者、滞后者。本文无意将物联网概念经济传播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按照理论的表述对号入座。但从上面的传播时间表中我们看到了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和实业家的身影,他们连同一些事件确实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来考察物联网经济的传播过程,我们发现物联网经济具有创新事物的一般特征,其传播扩散中一些关键人物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时移世易,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环境下,置身于转型中国背景,在分析相对宏观的物联网经济时,我们发现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的解释力是不够的。

应该讲,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的传播调查中得出的理论,具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传统传播时代的特征,而且由于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某项或某类技术的传播,因而视角也较为微观。这种理论更适合于分析某类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传播,而不太适用于分析某种经济业态(如物联网业态)的传播。

置身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21世纪中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当代新经济、新媒体环境,对于概念经济的传播,我们有以下观察结论:

高端经济体仍然是概念经济的主要发源地。如同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经济”最先生发于美国,此轮中国的“物联网”概念经济也与美国IBM的“智慧地球”和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有一定的渊源。同样,奥巴马总统在胜选演讲中就高调宣布的“新能源开发”和“医疗改革”也成为日后美国、欧洲、中国等的新能源概念和医改概念经济的先导。概念经济发轫于高端经济体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就经济实力、科技知识储备而言,高端经济体在引领世界经济潮流上担负有更多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高端经济体宣扬的概念经济,并非适用于所有经济体,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当富人们在衣食无忧的舒适房间里高呼环境问题的时候,贫困山区的人们为了生存还不得不砍柴烧火做饭。全人类的终极梦想也许是一致的,但发展的阶段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再者,有许多概念经济,是一些高端经济体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矛盾而刻意营造的,对一国可能是福祉,而对另一国则可能是贸易保护或环境问题的发展压力。对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切忌盲目跟随。

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推出的契机。技术是概念经济的基础和原发性动力,而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传播启动的契机。上个世纪末,克林顿政府在相对宽松的国际局势下,将大量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引发了网络技术的革命,从而催生了网络经济概念。而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5月7日美国导弹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则在中国人的心里埋下了巨大的危机缺口,同年以“网络科技股”为龙头的“5・19”行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揭竿而起,“网络概念经济”正式在中国迅猛传播。回顾历史,联想今日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我们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推出的重要契机――正是在危机之年催生了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各种概念经济。在危机中寻找产业改革和发展契机,这一富于智慧的思路已经多次体现在2009年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中。以2009年9月下旬新华社刊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例,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④

概念经济需要证券市场的确认和触发。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到了扩散起飞临界点的概念,即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临界数量,就进入了快速扩散阶段。这一点我们容易理解,因为随着扩散比例的增加,传播的规模效应或叠加效应就会显现。而我们的观察结论是,当代概念经济传播需要证券市场的确认和触发,亦即当证券市场上某一概念股票板块的股价发生阶段性大幅上涨的时候,某一概念经济才算真正确认,其传播才算真正起飞。中国范围内“物联网”概念经济的真正启动,正是在2009年9月15日前后,以远望谷、新大陆等为代表的一批物联概念股的迅速上涨开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证券市场上流动的都是真金白银,中国的过亿股民足以让“物联网”概念经济迅速传播。这一概念确认和传播触发的过程,是新能源概念,以及更早的网络经济概念的重演,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新技术、新传播、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概念经济传播的鲜明特点与规律。

概念经济的传播后果

像许多复杂的事物一样,概念经济的传播有利亦有弊。其利表现在,昭示了经济未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图景,在危机之年为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其弊最大地表现在催生经济泡沫,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风险伏笔。

泡沫,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直落至1000多点,为我们上演了网络概念经济泡沫破灭的惊魂一幕。经济学上公认的虚拟经济是指证券、保险、期货、汇市等构成的金融市场,而传播学上有柏拉图的洞壁影像,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学说。通过总结概念(思想表达;符号承载和传播)――虚拟市场(证券)的触发――概念经济的普遍确认和加速传播――实体经济这一概念经济的传导链条,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符号(包括概念的语言描述、股票价格跳动的数字、新闻报道)的抽象性、想象性,以及符号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不断变形(通常是夸大),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差距。在这一传导链条中,前三个环节都发生在虚拟领域,概念的夸大、证券市场的过度表现,都会造成虚拟领域和现实领域的差距过分拉大,而一向追逐热点的发达而庞大的当代传媒系统则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概念经济的传播中,媒体应该审视自己的责任,追逐热点并没有错,关键是要作出自己理性判断。简单地讲,就是要对概念阐述以及证券市场的表现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这样,才不至于将深处危机的人们拖向另一个深渊。

注 释:

②en.省略/wiki/Concept

③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④《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华社,2009年9月26日。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3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财经报道 隐喻意识

一、 引言

隐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偏离常规的语言使用,是一种修辞手段,主要起语言装饰作用。80年代初,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一种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新型理论登台亮相,即概念隐喻理论。许多语言学家已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隐喻进行研究。目前概念隐喻研究在我国处于升温阶段,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对于在英汉财经类报刊文章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国内尚无人专门进行论述。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此文能够引起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及其他相关专业同行们的关注,以便拓宽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

二、隐喻和概念隐喻

传统观点把隐喻当成一种辞格,而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为中,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是概念系统中的一种跨域映射(a cross-domain mapping)。比如英语里有LOVE IS A JOURNEY 的隐喻,这其实是源域(JOURNEY)向目标域(LOVE)的一种映射,映射的结果是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起一系列存在的(Ontological)和认识上(Epistemic)的对应关系,即目标域(LOVE)中的实体(如情侣、共同目标、困难、恋爱关系等)系统地对应于源域(JOURNEY)中的实体(如旅伴、交通工具、目的地等)。概念隐喻理论区分了隐喻和隐喻语言,前者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系统的映射,如LOVE IS A JOURNEY,后者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如dead-end street。

总之,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机制,它能帮助我们用比较具体的、高度结构化的事物去理解相对抽象或无条理的事物。

三、 新经济形势下,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目前,语言学家对于经济篇章中的隐喻研究多局限于经济学教材,对于媒体经济篇章中的隐喻涉及较少。顾名思义,财经报道(financial coverage)是有关财政、经贸等问题的报道,包括工业、农业、经济、商业、金融和消费等各个方面。财经报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及时了解、精确掌握英汉财经报道的信息内容,除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这类报道大量运用隐喻的特点有所认识。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过去,许多国家仍然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欧洲的债务危机波及全球股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对普通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为了方便读者了解经济领域的活动,财经报道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概念隐喻,形象生动地描述经济的运行及发展。

笔者长期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经贸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大量阅读英语经济篇章的过程当中发现正确理解经济文本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对于深入理解全文的内涵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是经济篇章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考虑。本文所选取的英语隐喻表达均来自国际知名英文原版《商业周刊》杂志,汉语隐喻表达则来自国内著名经济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分析这些隐喻实例,旨在探讨概念隐喻的广泛运用及其在人们认识新事物过程中发挥的认知功能。

1.“上下”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LAKOFF指出,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人们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形成了一系列用方位词语表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如:I’m feeling up;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他们个个情绪高涨;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MORE OR GOOD IS UP; LESS OR BAD IS DOWN广泛应用于描写经济发展状况、价格、价值、商品的质量、数量。它们以空间位置的变化来表明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其物质基础是:在容器中增加物质时,平面上升;减少物质时,平面下降。

(1) Many people blamed the Greek crisis for the sudden drop in American stock markets last Thursday.

(2)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fell nearly one thousand points in minutes, then largely recovered.

(3) The plunge renewed debate about the risks of electronic exchanges and high-speed computer trading systems.

(4) 周一,亚洲股市率先以“涨声相迎”,涨幅普遍接近甚至超过2%,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大涨逾1%。

(5) 一向被视为国内房价风向标的深圳楼市再度领跌全国,一手房成交均价在最近四周内环比累计下降超过三成。

2.经济危机与“灾难” 隐喻

“灾难”隐喻是一种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相叠加,将涉及“灾难”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灾难虽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直接的身体体验,但这样一个概念图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有关这方面的描述常常出现在电影电视、新闻媒体中。通过隐喻映射,把“灾难”概念结构映射到相关的目标域上,就有了“FINANCIAL CRISIS IS A DISASTER”这样的概念隐喻。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和理解是由“灾难”概念所构成的,人们意识到经济危机不亚于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其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更甚于一场自然灾害。基于这个概念,派生出大量的隐喻表达式,例如:

(6) He caution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resist a response that is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country from what he called a "100-year storm."

(7) The Chairma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 Phil Angelides, summed up the impact of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st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8)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从反面印证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9)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希腊等国家的“破产”会导致危机急剧恶化和升级,引发更多信用风险,再掀国际金融风暴。

同时,基于“灾难”隐喻,还派生出了“PEOPLE OR BUSINESSES AFFECTED ARE VICTIMS” ,“GOVERNMENT AID IS RESCUE OR RELIEF”等次一级的概念隐喻。例如:

(10) Greece has to cut thirty billion dollars as part of a bailout deal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1) 欧盟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1万亿美元的救援难以平息市场。

3.“健康” 隐喻

健康与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相关,而疾病则与痛苦和死亡相连。在“经济状况是人的健康状况”的概念隐喻里,当我们用健康概念来描述经济运行时,就体现了这种联系。

(16) Greece′s chronic debt crisis is hard to be cured.

(17) America′s financial industry now looks healthier.

(19) 因为各国政府刚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知道世界金融市场目前非常脆弱,所以都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它的蔓延。

(20) G20成员国必须加强合作,才能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个人如果健康,就没必要治疗,一旦身患疾病就必须进行诊断和治疗,其“逻辑”如下:(1)如果企业或行业健康,政府无需实施任何干预;(2)当企业失去活力且利润下降甚至濒临破产倒闭时,政府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诊断、治疗和干预;(3)如果企业重新恢复活力并且开始赢利,说明“治疗”是有效的。

(21) For banks that need more capital, they will face a "stress test,"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ir health.

(22) They are taking measures to ease the pain of laiding off many employees.

(24) 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股市,必须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体检”。

(25) 对国泰君安本身乃至整个证券市场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促使中国的股市尽快走出低谷,实现良性循环。

4.经济转型和“路径”隐喻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一场重大的的科技革命。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挑战。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新的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旅程,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别无选择。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抢占先机、跑在前面,谁就能占上风。在相关的经济报道中,存在大量的PATH隐喻及其表达式,这个根隐喻下面又蕴含着更多次一级的隐喻。其背后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对运动的认知,来源于我们直接的身体体验和对空间的感受。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与运动概念的内部结构有相似性。经济发展通过“路径”隐喻来具体形象化,有利于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新经济形势,预见经济建设任务之艰巨和持久,衡量已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并采取务实的态度。

1) ECONOMIC ACTIVITIES ARE MOTIONS ALONG THE PATH

(26) The Americas have moved a long way towards more secure energy supplies.

(28) Mr. Obama has linked clean energy with economic growth. He also warn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falling behind in developing nuclear energy.

(29)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是否美国能在电动车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30) 新能源车的中国之路,车企发展任重道远。

2) DIFFICULIES ARE OBSTACLES ON THE ROAD

(31) Greece’s budget deficit remain the biggest obstacle on growth.

(32) Overcoming these hurdles will not be easy.

(33) 光支持电动车的发展将会阻碍电动车外其他新能源车技术的发展。

(34) 从2010年开始,席卷全球的召回风波也成为丰田中国之路的拦路虎。

3) MANNER OF CHANGE IS MANNER OF MOTION

(35) Energy security has leaped to the top of many investors' minds because of ongoing 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ends.

(36) China,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oil consumer, recently overtook the U.S. as the largest buyer of Saudi oil.

(37) 借助新能源汽车,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利器。

4)PROGRESS IS FORWARD MOTION

(38)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China’s car industry has moved quietly forward with total vehicle sales rising to 7.2 million in 2010.

(40)20年的时间过去了,汽车工业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四、了解概念隐喻的文化特性,提高商务英语报刊的阅读能力

束定芳(2000)把隐喻的功能概括为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四大功能。隐喻的认知和修辞功能在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体现得很普遍。为了加强新闻语言的形象表达,提高消息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财经报道大量使用隐喻,使读者感到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新闻内容颇有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然而,概念隐喻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的制约,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独特性。例如,英语和汉语都用颜色词隐喻经济现象,但对颜色的偏好各不相同。金融英语中的blue chip(蓝筹股)是指稳而值钱的热门股票,汉语则有在此基础上派生的red chip(红筹股,指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股票)。此外,还有大量与红色相关的用语,如红利(分给股东的股息)、分红(按股份分配的利润)、“股市连续三个交易日飘红”等,这些表达方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红色的偏爱,与英语文化不同。隐喻的文化独特性给准确理解含有隐喻的句子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导致大部分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反映对于经济语篇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经济语篇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概念隐喻的文化差异的识别和了解,对提升学生理解经济语篇的能力至关重要。

五、 结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通过对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的主要隐喻类别进行归纳和分析,论证了Lakoff的“隐喻无处不在”的观点[7],证明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语言里,而且广泛存在于财经报道――这一特殊语篇当中。这表明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英汉隐喻同样源于身体体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心理基础。在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为了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隐喻性表达比比皆是,通过分析隐喻性表达和概念隐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能迅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经济语篇的阅读能力,这也为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梁改萍. 论隐喻在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中的应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7)

[2]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2001(2).

[3] 张健: 英语报刊财经报道的语言特点[J]. 外国语,2003(2)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4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5

关键词:财务会计;联合项目;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iasc,现iasb)的概念框架(或称概念公告)的距今已经颇有些时日了。近几年来fasb和iasb开始进行合作项目,对基本会计概念进行清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合项目就是对概念框架的重新审视,目标是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而概念框架对于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fasb和iasb的这个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将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该联合项目的动因进行探析,并据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介绍

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起源可追溯到2003年3月份,当时fasb提出了一个运用“原则导向”(principle-based)的方法来制定美国会计准则的提案,针对公众的评价,fasb认为加强概念框架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而开发一个通用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提议,是在2004年4月22日和23日的fasb和iasb的联席会议上。在2004年10月20日的联席会议上,fasb和iasb都把此项目添加到他们各自的日程表中,提出目标是在现有的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该框架将被fasb和iasb作为他们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来使用。同时,fasb和iasb也达成了一些关于如何执行该项目的临时决议[1]:1.该项目应该首先关注适用于私营部门中的企业的概念。然后,fasb和iasb应该考虑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其他部门,这可从私营部门中的非盈利性组织开始。

2.该项目应该被分成几个阶段,最开始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进行各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概念框架中某些特别的方面,如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和计量。随着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优先考虑那些很可能在短期内为fasb和iasb带来好处的问题,例如,一些影响他们新的或修订的准则项目的交叉性问题。

3.所整合的概念框架应该采取一个单一文件的形式,而不再是像美国fasb现在这样以几个文件组成。它应该包括概述和一个做出各种结论的基础。在这些临时决议达成后的几个月内,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不少工作。2005年6月,这个联合项目已经就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较为充足的研究和讨论,即将进入计划中的第二个阶段,对财务报表的要素及确认和计量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探析

从上可知,fasb和iasb已经决定共同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取代fasb和iasb现有的概念框架,并以联合项目的形式在进行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是确立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那么,为什么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美国fasb,要和iasb进行合作,对他们的现有概念框架进行整合,并且改进概念框架呢?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对其动因进行分析

1.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对于fasb和iasb来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2].尤其是在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爆发后,fasb和iasb一致同意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应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而原则导向意味着会计准则不能是惯例的集合,而必须根源于基本概念。为了使得针对不同问题的各会计准则能够导致一致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这些基本概念需要构建一个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框架。

如果没有普遍接受的框架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受到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概念的不同理解的影响。一方面,特定的准则制定问题只有在各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有关该问题的概念的理解正好相同或相近时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另一方面,由于准则制定人员的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以前某一特定准则制定中采用的概念,也许在另一准则制定时就没有被采用,从而导致在不同准则中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被予以不同的处理,准则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也不能根据以前所做的决策预测未来类似问题的处理。这些情况并非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美国fasb的前身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所遇到的,并因此受到了强烈的批评,最终难逃被解散的命运。所以当fasb作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成立时,fasb的成员决定要投入大量精力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fasb是最早但并非是惟一的一个为制定会计准则而构建概念框架的组织。加拿大、iasb的前身iasc、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都紧步其后纷纷构建了概念框架,虽然名称用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用于指导准则的制定,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除了有助于准则的制定之外,概念框架还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以及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有用。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应用准则并且对于准则尚未涉及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财务报表的审计人员,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解释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这些作用将会由于有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概念而得以加强。

2.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会计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美国fasb从1978年颁布第1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以来,直至2000年颁布的第7份公告,前后共颁布了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除了第1份和第7份之外,其它几份均为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距今已有20年。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在1989年7月公布《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距今也有16年之久。而近20年来,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会计。

与概念框架相关的环境变化主要在于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两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体现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基本特点有:(1)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2)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诸如“特殊目的实体”等更多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现行的概念框架带来了变革的要求,例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核心概念的“资产”的定义可能有必要重新进行界定。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还体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上。这一趋势也使得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有了现实的需求。

3.会计的国际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也就应运而生。会计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最初主要是进行会计差异的比较与协调,经历了由双边协调到多边协调,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协调的渐进过程。21世纪初,以iasc和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联合制定并推广的“核心准则”为标志,会计国际化开始向标准化的方向转变。而iasc成功改组为iasb,以及全球会计准则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会计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标准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归宿是会计标准走向全球统一,即全球会计准则的实现。而全球会计准则的基础正是一个通用的、权威的、能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框架。

在安然事件之后,人们深刻反思美国会计制度的缺陷,fasb才意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及与iasc合作的意义,并且在iasc改组为iasb的过程中居于领导地位。fasb和iasb在2002年10月正式同意共同致力于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而如果两者的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建立在两者不同的概念框架基础上,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实际上,正是由于fasb和iasb进行会计准则的趋同研究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使得两者均感到了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必要性。

4.fasb和iasb现行概念框架之间的差异及不足。虽然fasb和iasb的现行概念框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概念框架联合项目首先就是要对这些差异之处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达到一致。例如,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两个框架都定义了类似的主要质量特征,但安排的顺序有些不同。iasb的框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同等地列为主要的质量特征[3](p19-40),而fasb的第2辑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则是将这些质量特征列了不同的层次,将可理解性作为针对使用者的质量特征,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而可比性被列为次要质量特征。

三、对我国的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是否及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颇多。从上述对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的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启示:

1.由于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变化,我国是有必要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虽然一般认为财政部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但毕竟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共同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均属于法规,具有强制性,而不像概念框架那样属于理论[4],其本身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未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缺乏广泛的适用性。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以及评估既有的会计准则,并且有助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及使用者在缺乏相关问题的准则时能有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利益的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积极关注与参与准则的制定,作为准则基础的概念框架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便于利益相关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会计准则。

2.我国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借鉴当前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时,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足,同时也要注意符合我国的国情。对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进行参照和借鉴,无疑可以大大节省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成本,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差异和不足,认真分析,取其所长,抛其所短。例如,关于确认的标准,iasb的框架中包括“可能性”作为确认标准之一,即任何与项目相关的经济利益必须“有可能”流入或流出会计主体,而fasb的框架中却没有这么一个确认标准。我国在确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部分时,就应该分析“可能性”对于确认的影响,是否应纳入确认标准。

3.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已加入wto,要按照wto规则办事。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制定规则最为重要。由被动地遵守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规则的制定,是我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因为会计准则通过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规范,从而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而相同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按照不同的准则或程序处理,会生成具有差异性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的决策,乃至影响整个经济环境。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所难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也将体现在社会财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上。fasb之所以积极和iasb进行联合项目的研究,正是出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方面的意识。会计准则体现了一种经济利益,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fasb.project updates-conceptual framework[eb/ol]..

[2]王运转,曾小青。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与变革[d].财会通讯,2002,(4):6—9.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6

关键词:财务会计;联合项目;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iasc,现iasb)的概念框架(或称概念公告)的距今已经颇有些时日了。近几年来fasb和iasb开始进行合作项目,对基本会计概念进行清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合项目就是对概念框架的重新审视,目标是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而概念框架对于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fasb和iasb的这个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将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该联合项目的动因进行探析,并据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介绍

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起源可追溯到2003年3月份,当时fasb提出了一个运用“原则导向”(principle-based)的方法来制定美国会计准则的提案,针对公众的评价,fasb认为加强概念框架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而开发一个通用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提议,是在2004年4月22日和23日的fasb和iasb的联席会议上。wWW.lw881.com在2004年10月20日的联席会议上,fasb和iasb都把此项目添加到他们各自的日程表中,提出目标是在现有的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该框架将被fasb和iasb作为他们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来使用。同时,fasb和iasb也达成了一些关于如何执行该项目的临时决议[1]:1.该项目应该首先关注适用于私营部门中的企业的概念。然后,fasb和iasb应该考虑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其他部门,这可从私营部门中的非盈利性组织开始。

2.该项目应该被分成几个阶段,最开始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进行各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概念框架中某些特别的方面,如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和计量。随着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优先考虑那些很可能在短期内为fasb和iasb带来好处的问题,例如,一些影响他们新的或修订的准则项目的交叉性问题。

3.所整合的概念框架应该采取一个单一文件的形式,而不再是像美国fasb现在这样以几个文件组成。它应该包括概述和一个做出各种结论的基础。在这些临时决议达成后的几个月内,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不少工作。2005年6月,这个联合项目已经就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较为充足的研究和讨论,即将进入计划中的第二个阶段,对财务报表的要素及确认和计量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探析

从上可知,fasb和iasb已经决定共同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取代fasb和iasb现有的概念框架,并以联合项目的形式在进行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是确立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那么,为什么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美国fasb,要和iasb进行合作,对他们的现有概念框架进行整合,并且改进概念框架呢?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对其动因进行分析

1.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对于fasb和iasb来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2].尤其是在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爆发后,fasb和iasb一致同意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应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而原则导向意味着会计准则不能是惯例的集合,而必须根源于基本概念。为了使得针对不同问题的各会计准则能够导致一致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这些基本概念需要构建一个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框架。

如果没有普遍接受的框架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受到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概念的不同理解的影响。一方面,特定的准则制定问题只有在各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有关该问题的概念的理解正好相同或相近时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另一方面,由于准则制定人员的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以前某一特定准则制定中采用的概念,也许在另一准则制定时就没有被采用,从而导致在不同准则中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被予以不同的处理,准则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也不能根据以前所做的决策预测未来类似问题的处理。这些情况并非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美国fasb的前身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所遇到的,并因此受到了强烈的批评,最终难逃被解散的命运。所以当fasb作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成立时,fasb的成员决定要投入大量精力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fasb是最早但并非是惟一的一个为制定会计准则而构建概念框架的组织。加拿大、iasb的前身iasc、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都紧步其后纷纷构建了概念框架,虽然名称用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用于指导准则的制定,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除了有助于准则的制定之外,概念框架还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以及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有用。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应用准则并且对于准则尚未涉及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财务报表的审计人员,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解释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这些作用将会由于有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概念而得以加强。

2.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会计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美国fasb从1978年颁布第1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以来,直至2000年颁布的第7份公告,前后共颁布了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除了第1份和第7份之外,其它几份均为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距今已有20年。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在1989年7月公布《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距今也有16年之久。而近20年来,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会计。

与概念框架相关的环境变化主要在于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两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体现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基本特点有:(1)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2)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诸如“特殊目的实体”等更多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现行的概念框架带来了变革的要求,例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核心概念的“资产”的定义可能有必要重新进行界定。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还体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上。这一趋势也使得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有了现实的需求。

3.会计的国际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也就应运而生。会计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最初主要是进行会计差异的比较与协调,经历了由双边协调到多边协调,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协调的渐进过程。21世纪初,以iasc和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联合制定并推广的“核心准则”为标志,会计国际化开始向标准化的方向转变。而iasc成功改组为iasb,以及全球会计准则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会计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标准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归宿是会计标准走向全球统一,即全球会计准则的实现。而全球会计准则的基础正是一个通用的、权威的、能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框架。

在安然事件之后,人们深刻反思美国会计制度的缺陷,fasb才意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及与iasc合作的意义,并且在iasc改组为iasb的过程中居于领导地位。fasb和iasb在2002年10月正式同意共同致力于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而如果两者的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建立在两者不同的概念框架基础上,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实际上,正是由于fasb和iasb进行会计准则的趋同研究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使得两者均感到了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必要性。

4.fasb和iasb现行概念框架之间的差异及不足。虽然fasb和iasb的现行概念框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概念框架联合项目首先就是要对这些差异之处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达到一致。例如,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两个框架都定义了类似的主要质量特征,但安排的顺序有些不同。iasb的框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同等地列为主要的质量特征[3](p19-40),而fasb的第2辑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则是将这些质量特征列了不同的层次,将可理解性作为针对使用者的质量特征,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而可比性被列为次要质量特征。

三、对我国的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是否及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颇多。从上述对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的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启示:

1.由于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变化,我国是有必要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虽然一般认为财政部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但毕竟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共同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均属于法规,具有强制性,而不像概念框架那样属于理论[4],其本身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未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缺乏广泛的适用性。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以及评估既有的会计准则,并且有助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及使用者在缺乏相关问题的准则时能有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利益的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积极关注与参与准则的制定,作为准则基础的概念框架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便于利益相关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会计准则。

2.我国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借鉴当前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时,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足,同时也要注意符合我国的国情。对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进行参照和借鉴,无疑可以大大节省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成本,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差异和不足,认真分析,取其所长,抛其所短。例如,关于确认的标准,iasb的框架中包括“可能性”作为确认标准之一,即任何与项目相关的经济利益必须“有可能”流入或流出会计主体,而fasb的框架中却没有这么一个确认标准。我国在确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部分时,就应该分析“可能性”对于确认的影响,是否应纳入确认标准。

3.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已加入wto,要按照wto规则办事。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制定规则最为重要。由被动地遵守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规则的制定,是我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因为会计准则通过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规范,从而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而相同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按照不同的准则或程序处理,会生成具有差异性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的决策,乃至影响整个经济环境。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所难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也将体现在社会财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上。fasb之所以积极和iasb进行联合项目的研究,正是出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方面的意识。会计准则体现了一种经济利益,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fasb.project updates-conceptual framework[eb/ol]..

[2]王运转,曾小青。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与变革[d].财会通讯,2002,(4):6—9.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7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在缺乏会计准则的领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起到规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作用。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体制方面存在缺陷,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1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滞后于经济环境形势和实务的发展。

现行经济环境下出现了许多会计实务的新问题,如市场创新中的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产品融资以及物价变动影响、国际结算、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新问题,迫切需要相应的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加以指导。

1.2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

与会计准则相关的一些重要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相互联系的目标与基本概念协调一致的体系来指导和规范。

1.3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正与西方国家日益趋同。

2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议

目前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时机尚未成热,但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木市场发育程度。倘若时机成热,则应当及时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于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逐步建立,不要急于求成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不可能一步到位。美国也是逐步建立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美国从1978年第1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到2000年第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历经12年之久,同样,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须逐步建立,不能一蹦而就。

2.2要有系统性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套理论体系,应考虑其完整性。只有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含了所有应包括的概念要素时,才能长期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同时用来解决会计准则中未规定的新问题。

2.3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经济全球一体化使跨国经营和跨国合并、全球合作、资本的跨国流动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实现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则的趋同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2.4考虑前瞻性

在何理论都不能一成不变,但一个成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其稳定性。因此,在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须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注重长远目标,不能朝令夕改,而且要引导今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通过前瞻性保证概念框架的相对稳定性。这种前瞻性建立在其对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会计环境的客观把握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变化的现阶段,更是要求概念框架把握住实践发展规律,对具体准则的制定起到前瞻的指导性作用。

3总结

经济一体化概念篇8

关键词:人力产权;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154-06

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问题,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度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没有太降温的重大理论问题,甚至目前还有进一步升温的必要。因为随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得到愈益彻底的贯彻,这一理论问题,实际上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构建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微观看,界定和维护广大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已成为深化国企改革,构建国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从宏观看,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产权体系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块重要基石。王海杰博士的《”劳动产权”概念辨析》[1](下简称”辨析”),廓清了”劳动产权”概念上的一些模糊认识,认可了劳动力产权范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前进了一步。不过,似乎并不彻底,值得研究的问题仍很多。仅就王海杰博士的”辨析”一文而言,特别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至少有这样三个:第一,劳动力产权概念是否严谨,能否替代劳动产权概念;第二,”劳动是产权的本质来源”[1];第三,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应如何科学界定。拙作《国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人力产权透析》[2]提出了人力产权范畴,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以及确立人力产权范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再作探讨,兼与王海杰博士商榷,故曰”再论”。

一、人力产权概念的提出和确立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必然性

(一)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财产权概念对比分析: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概念具有现实必要性

王海杰博士对”劳动产权”概念四种观点的分析富有理论价值,但若把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财产权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凸现这些概念对劳动者权能和权益实现问题概括的含混以及由此构成的理论研究障碍。

作为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的经济学范畴,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财产权,不同学者或理论家各自赋予的内涵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在李惠斌教授笔下,”劳动产权指的是以劳动作为价值尺度和价值实体的社会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3](p21)曹天予教授则认为”作为宪法权利的劳动产权,指的主要就是劳动者根据其付出的劳动(即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本)而享有的剩余索取权。”“人力资本产权是劳动产权的最主要表形式,因为劳动者的绝大部分劳动是在生产中(即作为人力资本投资而)实现的。与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产权一样,劳动产权的核心是剩余索取权。”[4](p31)显然,二者对劳动产权概念定义截然不同。前者指劳动财产权;后者指劳动者剩余索取权,基本上是王珏教授笔下的劳动力产权。王珏教授认为,”劳动力产权可以理解为: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劳动力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是规范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一种规则;也是一定社会阶段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具有历史性。”[5](p40)虽然王珏教授的劳动力产权概念的内涵比曹天予教授的劳动产权概念的内涵更丰富也有一定的本质差别,但二者与李惠斌教授的劳动产权内涵有共同的本质不同。由于三者在研究同一问题使用概念内涵上的不一致,理论说服力变弱是必然的。这构成提出人力产权概念以统一、梳理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等概念的现实表层原因。深层历史原因是劳动产权范畴产生300年来,洛克、斯密和马克思对劳动者依托劳动能力和劳动活动,形成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的不同理论概括。

(二)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等概念的深层历史原因: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对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的不同理论概括

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洛克在十七世纪末出版的《政府论》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价值的增量部分,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属于劳动者,因此使得个人的财产具有了合法性,因而称其为劳动产权”。亚当・斯密在洛克发表《政府论》约一百年后,对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但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自己拥有的劳动财产权是一切其他财产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财产权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穷人所有的世袭财产,就是他的体力和技巧。”[3](P23-24)可见,在亚当・斯密那里,洛克的劳动产权概念内涵已由劳动财产权演变为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或技巧的产权,即演变为劳动力产权。由于亚当・斯密进一步从劳动力在价值创造中的特殊作用,论证了劳动与财产的关系,比之洛克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产权理论存在两个错误。一是把劳动创造的价值误解为劳动力价值。对此,马克思曾在其”工资”理论中做了深刻剖析,指出”政治经济学称为劳动的价值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存在于工人身体内,它不同于它的职能即劳动,正如机器不同于机器的功能一样。”[5](P585)二是把劳动创造的财产的产权即劳动财产权误解为劳动力产权。在这一点上甚至还不如洛克。因为在洛克那里,劳动者是其创造的财富的所有者,而在亚当・斯密那里,劳动者的”财产,就是他的体力和技巧”,把劳动创造的财产的产权即劳动财产权等同于劳动力产权了。马克思在肯定亚当・斯密的”劳动财产权是一切其他财产权的主要基础”的天才观点的同时,扬弃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缺憾或谬误,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在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过程中,阐明了工人应该拥有自己人力产权的各种权利。马克思论证界定的劳动力价值理论用现代产权理论的术语说,就是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理论,即人力产权理论。马克思指出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过程,即资本家对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剥夺过程,亦即劳动本质异化的过程。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生产者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6](P91)进而,马克思论证了劳动本质异化复归的道路,即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者真正成为自己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主人,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复归。[7](p120)可见,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内,洛克的”劳动产权”范畴和斯密的劳动力产权范畴是不科学的,它没有充分说明劳动的本质,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扬弃了洛克的劳动产权理论和斯密的劳动力产权理论”的谬误”[3](p24),准确地阐明了劳动者产权权利,并准确地找到了解决的路径。

可见,劳动力产权早在亚当・斯密那里就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概念,不宜甚至根本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的科学范畴。从我国目前理论界对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概念的不同理解、论述和洛克、斯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对劳动力产权概念的重视及内涵的科学阐述,我们既可以看出劳动产权或劳动力产权概念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由于这些概念内涵上的不统一构成的研究上的不便甚至障碍,又可以看出不宜用劳动力产权概念概括马克思的论述。由此可见”辨析”关于劳动力产权论述的残缺性,以及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范畴体系的残缺性。因而,探讨准确恰当概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理论的概念势所必然。于是,人力产权概念应属应运而生。

与此相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经济学的社会性质角度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即从洛克劳动产权(财产权利)论到斯密劳动力产权论,再到马克思活劳动价值论以及其揭示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的理论演进轨迹,反映的是物本经济学到人本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过程。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产权、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这类概念,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异化劳动理论对人力产权范畴揭示的已近乎一目了然。也这是马克思的这些重大理论贡献,才使人力产权概念从经济学范畴体系中析出具有了呼之欲出的历史必然性。当然,马克思的人力产权理论,需要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产权理论中,加以发掘和弘扬。

二、人力产权概念的定义、历史性析出和确立的实践意义

(一)人力产权概念的定义、历史性析出过程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

1.人力产权概念的定义和析出的历史性过程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所谓人力产权,即劳动者基于自身劳动技能获取生存、发展、享受资料,保障劳动力生产、再生产以及自身价值实现的对其人力所有、占有、支配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中人的要素被称为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要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掌握先进技术或知识的活劳动要素被称为人力资本,并被视为经济或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生产力的日益现代化,生产力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加速缩小的趋势看,人力资本概念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趋势明显。即人力资本被狭义地定义为具有创新性和难以预测性的企业家及较高技能者,成为有较高技术者或特殊专长者的专用术语的情况在淡化。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彻底消除的具体时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已经取得主人地位的所有劳动者,应该一律视为人力资本而与物资要素资本相区别。这样,在社会主义现代产权理论和产权制度中,就可以而且应该对经济中一切人的要素产权统一界定为人力产权,一切物的要素产权统一界定为物力产权或资本产权。

2.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和以人为本本质

社会主义人力产权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公有产权为主体、多种产权形态相容共存产权制度中的人力产权。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经济性质和一切生产要素的资本化,经济关系中人力产权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同时,其价值的实现,必然借助劳动力商品的形式。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者具有主人加商品的二重属性和在三个层面上具有三重身份。家庭层面,是人力产权维持和发展(自己以及其家庭成员)的主人;政治层面,是社会的主人;经济层面,是国有资产的主人。同时,兼有公有企业的主人和企业雇员的双重身份,还可以是私有企业的雇主或雇员。因此,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实现至少包括三个层面:首要层面是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者的生存权和人生价值实现权。包括就业权、就业选择权和平等交易权等。其次是作为经济和社会主人的劳动者的公有经济所有者和社会主人资格应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力。表现为所应有的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权,即主人履行社会职责的应有权利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充分取得及享受的权利,以及对全民经济和其所在公有经济组织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再次是劳动者与时俱进地提高技能、完善自我需要的学习、进修等不断提升人力产权价值的附属权利,即人力产权的全面持续的发展权。因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充分享受权和主人履责权。历史地看,后三种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是只有社会主义劳动者才可能较充分享有的权利。因为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生产资料私人垄断社会的劳动者人力产权权利,长期以来,基本被局限于基本生存权之内。[8](P1584)

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看,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劳动者人力产权的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充分享受权和主人履责权等各项权能和权益的充分实现。因而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力产权各项权能和相应权益的实现。

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体现了马克思产权理论或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髓。在任何市场经济中,围绕每个劳动者及其家庭这一商品(市场)经济最微观市场主体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其基点,都是人力产权。人力产权”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展开的基点”,其所拥有的可以用于交换的各种商品,只是其人力产权实现的一种派生方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演进史的实质,是人力产权实现方式的变迁史。”“作为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的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人力产权异化(资本主义部分)、复归(社会主义部分)的经济学”[2](P55-56),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髓。所以,人力产权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作为科学概念,应该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髓。

(二)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及产生、确立的历史过程

假如撇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仅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看,人力产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因为说到底,人力产权是基于生存权、发展权实现的权利。而一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诚如马克思关于人对自己所处的关乎自己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的一贯态度一样,是自然的,不可商量的。马克思说:”人把他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把它们看作是他本身的自然前提,这种前提可以说仅仅是他身体的延伸。”[9](P491)人们对于自己生存、发展条件的这种天赋性权利,在原始社会,首先表现为原始部落的公共产权,成为人类产权产生最初阶段的第一种形态,在部落内部人们之间公认和部落之间相互承认。其次表现为私有产权,即人类产权产生最初阶段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随着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几乎同时产生的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决定的生活资料私有制的诞生出现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论述是:”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10](P37)”耕地起初暂时地,后来便是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地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是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私有制的过渡平行地完成的。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11](P164)”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每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12](P309)可见,无论人力产权、物质产权、公共产权、私有产权,还是产权观念、产权理论及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都是一个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长期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伴生伴长。这一历史过程表明,各种所有制是产权的制度化形态,它基于人力产权的尽可能充分实现,客观本质是以人为本。因此,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产权概念,但事实上,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和所有制变迁的理论,特别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也就是以人为本的产权的制度化演进理论。

可以说,原始社会末期存在的人力产权以及派生的公共、私有等产权形态,是各种现代产权形态的起步或基因形态。迄今为止的人类生产关系的历史,从产权理论角度讲,是一个由此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迁升华而相应演进升华的产权形态变迁史。当然,人力产权以及其他一切产权形态的社会性质和表现形式,都受特定经济、社会基本制度影响以至由其决定。

由上述可见,无论就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这一本质而言,还是从人力产权产生、确立的历史过程看,王海杰博士”辨析”中的”劳动是产权的本质来源”的观点都难以成立。

再者,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及产生、确立的历史过程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的人力产权异化、复归的历史规律,使我们更深刻地看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私有市场经济制度辩护士的本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边际效用论、均衡价格论和产权理论,虽然承认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但把交易看作是自然的产物,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既定理论前提,站在生产资料垄断者立场上,根本不研究广大劳动者的权益。这种挖去了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这一经济关系最本质内核的交易关系,只剩下了社会、经济关系的表象性外壳。因而,当”清晰”产权的时候,就无法说清为什么产权应该清晰给谁。每逢这样的关键时刻,就采取模糊的方式,以所有权无足轻重(如张五常)等谬论加以搪塞。回避甚至撇开社会、经济关系的以人为本本质来研究经济问题,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我国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共同特点。基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出现的过分激励”精英”和资本所有者,漠视广大职工人力产权权益的”产权改革”造成的收入过分悬殊、国资大量流失、公有经济弱化、社会稳定严峻等严重后果,已经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逾越的重大障碍。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深刻分析。

(三)人力产权概念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及确立的实践意义

作为阐述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学范畴,人力产权概念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力资本产权是来自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概念,是人力资本概念的延伸。当人力资本概念特指具有创新性和难以预测性的企业家及较高技能者时,与其所拥有的特殊技能相关的一束权益,便构成为所谓人力资本产权。而人力产权则泛指企业中一切人力要素的产权,既包括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又包括广大工人的权能和权益。其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除了在于上述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和基于现代技术的社会主义产权制度决定的人力资本概念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趋势明显这一历史性原因外,还在于马克思的企业管理人员等也是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同受资本家剥削的理论和史实。另外,还需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特别在公有经济中,不应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从社会主义人力资本中析出,而不按劳分配地单独优待。新自由主义者教条地套用西方企业近几年呈现的两个发展趋势(企业利益群体的主体由出资人向出资人、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要指职业经理人等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转变;由货币资本、实物资本所有者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向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转变)的理论,导致的过分重视”精英”和资本所有者激励而轻视甚至忽视广大工人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的国企改革实践,事实地成为国企存量资产分配不公而加剧收入过分悬殊的重要原因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要求在理论上摒弃新自由主义改革观,创新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而为改革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撑。可见,科学界定人力产权概念,以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区别开来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迫切性。

三、人力产权概念确立的理论意义

在商品(市场)经济研究中,以人力产权这一概念代替劳动产权、劳动财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概念,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人力产权概念相对科学

人力产权概念与劳动产权、劳动财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概念相比较相对科学的理由,一是定义确切、简明。人力产权准确、明了地定义为经济中劳动者基于劳动技能的一束权利,比劳动力产权概念的表述简明、上口;同时,又不像劳动产权可以理解为劳动财产权,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力产权那样,易引起歧义以致谬误,从而带来理论研究的不便,观点传播效果上的降低甚至错误。历史上,自洛克提出劳动产权概念大约100年后,斯密对洛克劳动产权概念的歧义,使”他没有看到这种劳动财产权的历史分化过程中存在着的逻辑上的和现实生活中的谬误”。[3](P24)现在,王珏教授与李惠斌教授等对劳动产权概念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分别从劳动力产权和劳动财产权角度对利润分享制度论述的情况,不利研究的深入。二是内涵宽广。人力产权概念定义为劳动者对基于劳动技能的劳动成果的一束权利,具体表现在劳动过程中对财富的创造上,最终的落脚点是劳动者的生存权、发展权、收益权和享受权。所以,人力产权概念既概括了劳动力产权的内涵,又内在地包括了劳动财产权的劳动产权内涵,还不像劳动财产权概念那样仅仅局限于劳动收益权的合法性,且体现了人类劳动目的的根本性质。三是具有广泛适用性。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自洛克以来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范畴,即把劳动财产权统一定义为劳动产权,把有关劳动者劳动技能及劳动成果的一束相关权利统一定义为人力产权,放弃拗口且定义不确的劳动力产权概念,同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狭义的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区别开来,凸显人力产权概念特有的以人为本本质。这样,人力产权概念既可以超越历史时期地广泛应用,为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人力产权问题的研究提供表达上的方便,又凸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以人为本本质,打上创新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烙印。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产权异化的复归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范畴支撑。

(二)确立人力产权概念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范畴体系的需要

在探索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过程中,挖掘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必然的。由于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产权概念,以致使一些人误认为马克思没有产权理论而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事实上,马克思不仅是产权理论家,而且是博大精深的产权理论家,并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创立产权理论的产权理论家。西方著名学者S・佩乔维奇在《马克思、产权学派和社会演变过程》中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而马克思产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人力产权的研究。因为马克思理论的首要核心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而生产关系的发展史,实质是人力产权实现方式的变革史。[3](P55-56)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告诉我们,在商品经济关系中的每一位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必须拥有人力产权,才能取得交易资格,然后才能成为市场主体。这就是说,人力产权是每一个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与他人形成生产关系的起码条件,是前提。当然,奴隶社会的奴隶没有人力产权。奴隶之所以没有人力产权,是因为奴隶社会制度决定了奴隶本质上不是任何形式产权的产权主体,奴隶社会的奴隶劳动与产权是完全分离的,奴隶没有本属于他的人力产权的所有权。无论从奴隶社会制度看,还是从奴隶在奴隶主心目中的地位看,奴隶仅仅是如同奴隶主的牛马一样的财富生产工具。所以,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人力产权角度论,奴隶的人力产权被彻底异化为至高无上的无所不包的奴隶主产权。这可以看作人类生产关系,当然也是人力产权演进变革史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仅就近代和现代历史看,无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一个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获取劳动岗位的前提,都必须是人力产权所有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这一点会越来越清楚。从一切资源资本化角度看,劳动者不拥有人力产权,劳动力不借助商品化的外壳,就难以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人力产权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力产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马克思揭示的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理论,实质是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理论。因而,挖掘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确立人力产权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研究,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产权理论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同时,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中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使之为我所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的另一重要任务。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以私有制为既定理论前提,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础,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正因此,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中几乎没有对人力产权的研究。如果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对此还有所涉及的话,那就是人力资本的研究。但那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精英”的人力产权问题的研究,与我们既重视一般劳动者人力产权研究,也重视企业”精英”人力产权研究的理论研究思路,几乎是两码事。这是值得注意的,甚至值得警惕的。因为近十年来一些学者对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教条地套用于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导致了理论研究上的诸多片面乃至错误观点。典型的如国企产权改革研究一味地过分强调重视”精英”和资本所有者的激励,轻视甚至忽视乃至不顾甚至不惜牺牲国企广大职工权益的观点,以及因此引发收入过分悬殊以至出现两极分化迹象也认为无害甚至必要的观点等等,已经造成了莫大损失。如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有些”精英”几乎不付一文地持大股和国企一般职工获得很少历史贡献补偿地由主人转为雇员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权益的直接或间接剥夺。由此已经引发及正在引发的带有长期性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加速显现等等严重问题,已经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绝对不应也绝对不能轻视的。所以,借鉴现代西方产理论必须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当前特别要注意防止再度出现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权益的直接和间接剥夺等不良现象。教条地套用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带来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诸多失误告诉我们,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尽快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产权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已经是我国经济理论界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除上述两方面理论意义外,人力产权概念的确立、使用,为进一步研究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问题带来的诸多便利还有:第一,利于与洛克、斯密等使用的劳动产权概念相区别,以作为当代经济关系研究新阶段的一个标记;第二,利于解决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对劳动产权概念见解不同,一时又难以统一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理论歧义问题;第三,如果撇开资本特定的历史内涵(剥削关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切生产要素看作资本,那么,同人的要素资本概念与物的要素资本概念相区别,人力产权概念与物力产权或物质财产权概念相对应,通俗易懂,利于与通常使用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概念既相互区别,又容易融合使用,不会感到生疏和误解。

总起来看,一方面,人力产权概念较准确、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马克思产权理论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确立人力产权概念,也就为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定位劳动产权、劳动财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概念,理清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问题的研究,找到了判定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以人为本的人本性标准。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而为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权改革、产权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一步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海杰.”劳动产权”概念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9).

[2]程言君.国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人力产权透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3).

[3]李惠斌.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4]曹天予.劳动产权、现代经济学和市场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8]程言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诠释[J].探索.2006,(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8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