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体意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1:14

文体意识论文

文体意识论文篇1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参与自身发展的程度及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见,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实行民主管理

为了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们应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大胆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前提。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应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妥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评价教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德勤能绩各方面情况交给学生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责任心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通过自荐演讲竞争上岗的办法推选班团干部,让学生充满自信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教室、寝室、班团活动、班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动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学习生活有计划、有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依从他人。要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组织学生远足、野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充分发挥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善与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议活动,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典型言行进行自评、互评,通过集体人际交互作用,共同探讨、尝试行为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进一步强化其主体意识。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体人格

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普遍布在着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面对困难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国内一项调查表明,高一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达15.2%;高一新生1/3有自卑心理倾向;意志品质坚强者不超过15%。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堪优,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抗挫折能力二分辨是非能力以及其他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

由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形成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形成很多,从而便形成了学生自感无能、羞怯、过分服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和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

学校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契机,以民主、活泼开展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优美,浓郁的道德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环境这一无声教育的示范,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1)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人生和世界上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对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基础阶段的学生不断进行真善美的正面教育和假丑恶的反面教育,使学生在现象和本质、本质和非本质之间,真象与假象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改变传统教育中那种只重说教的“空对空”现状。

(2)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但若挫折太重,会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确评价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奋斗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若处处与人竞争,就会使自己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心理障碍。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无处不在、真诚合作不可或缺。合作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得到更多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和思路,从而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育,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品德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社会实践和系列德育活动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1、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质、异向、异步”矛盾突出,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不断提高,学校必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主体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地考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通过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使其了解社会的主流和黑暗面,真正产生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对不良现象的“疫苗效应”,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契机,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及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需要,锻炼学生意志,使德育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动的要求,又在实践中外化为学生的情感、行动和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以重大纪念日、庆典日及大型活动等为媒介,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军训,使其感受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崇高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知、情、行、意相统一的漫长过程,我们只有从学校实际工作入手,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具有主体性、主动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都文武.教育问题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英伟民.主体的命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文体意识论文篇2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化也加剧了城市化进程,那些利用因特网和移动电话的最尖端的信息技术企业,像美国的硅谷和东京涩谷的比特谷,向同一个地方集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全球城市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问题日益凸现在人们面前。所谓市长治理城市是指市长在管理一个城市时,要自始至终地把工作的对象(即城市)看成为整体,是由各个部分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的有机统一体;整体的性质与规律只存在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整体的功能不仅与其组成的部分有关,而且与部分间的相互依赖有关。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机械的总和,而是由各部分的配合而产生出新的功能——联合功能。

1整体意识是市长治理城市的关键因素

世界上任何事物,无论是在天上或是在地下,无论在物质世界还是在精神世界都是许多方面内在联系着的整体。一座城市是由工业、农业、外贸、科技、教育、规划、环境等部分组成的,内在地、必然联系着的整体。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格·贝塔朗菲把生物机体系统论引伸到心理、社会和管理等领域,强调整体化和综合化是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和城市管理等各种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他提倡“有机组织的概念、强调把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虑”[1]。城市整体性是整体意识的根本要求,是治理城市的本质需要决定的。

所谓整体意识,就是指市长在主观上将所管辖的城市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改造,并在系统内和系统外所进行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中保持整体的度,在运动中体现整体的质和功能,使整个城市功能处在最佳状态。整体意识强调的是整体、和谐与协调。西周末年的史伯就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说。整体是一种能的系统,或能的综合体,或能的结构,不管多么复杂,它如同单个部件一样地运转。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就要在意识的活动中着眼于城市的整体,着眼于城市内部各部分的多种联系,以呈现出整体的对立统一面貌。它要求市长在治理城市的过程中要“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他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2]

同志指出:“现在,我们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担任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的,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努力做到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大局,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3]城市是个庞大的综合体,是自然实体、经济实体和社会实体的有机结合部,其工作包罗万象。一个城市政府既要面对国务院几十个部、委、办、局的工作指导,了解全球发展情况;还要对本市的经济、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基础设施、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工作具有复杂性、琐碎性和动态性特点。这些就使得市长肩上的担子更为重大。市长要完成上述任务,没有整体意识,不从全局上考虑问题,是难以胜任的。整体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把城市的各个部分用整体统辖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城市。整体意识的实质在于城市整体与城市部分之间的矛盾不可分离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4]因此,把握整体意识,是掌握城市整体性的核心环节。

2过分重视部分势必损害整体功能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整体,反映了问题的结构特征;部分,则显示出了问题更多的细节。因此,在处理问题中,要适时地将整体与部分相互转换,即既要观察部分内容的形式,又要发掘、理解整体结构的实质;既要对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又要全面地考虑所有条件;既要部分调节,又要整体控制。这里要明确的是,整体是由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另一方面,整体(即城市)始终是高于部分的(即各职能部门),部分只有在与整体相联系的情况下才存在,才能发挥作用。整体意识在客观上要求“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他们的要素”[5],掌握各要素的功能,才能最终把握住城市的整体功能。整体意识在主观上的要求是不要过度地干预竞争,“一个完整的总体,其中细节是如此紧密地互相联系着,以致任何一部分的移动取消都会肢解和破坏了总体。”[6]市长治理城市,一定要从维护整体的功能出发,从整体最优出发,使部分服从于整体,而不能凌驾于整体之上。

市长过分地热心于干涉下属职能部门权限内的事情,处理本该是下属领导者解决的事务,势必导致整体意识的失落。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市长现场办公、电视台办公的事情。这说明仍然有一些市长习惯于越俎代疱、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造成的危害是种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无任何意义。例如,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但在“2000·中国西部论坛”会议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却替代着市场的主体——企业在进行投资谈判,替企业筹划出种种发展项目招商引资。据了解,参加此次论坛的西部企业代表不足到会企业总数的10%。西北的一位企业家万般无耐地说,由于政府的过分操心,企业家正在变成不用动脑的机器人[7]。市长是城市的行政首长,其职责是抓大事,解决主要矛盾;尤其是解决与城市发展的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市长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本该由自己下属做的事情,会导致整体意识的衰退。并带来以下弊端:不利于思考问题,研究战略;不利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锻炼干部;不利于自己学习提高,更新知识;不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广交朋友;不利于保持充沛精力,健康长寿。可见,市长即使把这些属于部分的“小事”解决得再怎么出色,也纯粹是浪费时间,对城市的整体管理毫无用处。此外,整体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注意发挥部分的功能,即让下属职能部门有职有权,做好本职工作,这样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诸如:增设市长热线电话[8]、接待日接受群众投诉、市委书记亲自动手去除村霸等的分散整体精力的事情。

由此可见,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的相加,更不是由部分所决定的,它是由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康德在谈到“合目的性”整体的有机性的特点时,要求它的各部分都只有与其整体相关连才可能存在,各部分之间又互为因果,互为目的和手段,而且整体具有自组织的功能,能够自己再生产[9]。市长过分关注部分,热心于解决局部的事情,势必忽略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其治理城市的方式就可能发生变化,不仅使各部门领导的工作态度偏离整体性要求,而且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不默契。此外,我们在强调整体的时候,也要注意发挥部分的功能;部分虽然隶属于整体,但也会反作用于整体,给整体造成负面的效应。

3整体意识所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

3.1正确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以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情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战略是哪个领域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可以说得战略者得天下。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就成为市长首要关注的工作对象。

一般而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市长对实现城市整体发展目标所进行的总体谋划和制定的根本性措施。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10]。“着眼其特点”是指城市的特点和城市所在地域的特点。“着眼其发展”是指要着眼于城市的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来把握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结合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实际情况,研究其发展方向,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要切合实际,不可盲目超前。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战略,殊不知这是一个在社会和经济标准两方面都很难达到的目标。前不久,美国世界发展联合会主席麦金利·康韦在武汉说:全球在未来30年最有机会跃升为超级城市的10个地方,中国有两个,即上海和武汉。因此,不顾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提出“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是不切合实际的。资料表明,1998年以来全国共有各类开发区4210个,其中3082个为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许多开发区成为地方经济的“包袱”和土地的“杀手”。如今,又有十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硅谷、光谷的发展战略,其战略的可行性程度到底有多高,专家们持谨慎态度。上述情况表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一定要有科学性,必须符合本市的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

制定正确的城市发展战略,要求市长善于统筹全局,多谋善断。首先表现在对于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预见性、全局性,能够在纷纭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矛盾,提出战略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其次是掌握科学的方法,能够博采众长、择优决断,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最后是群众参与,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分清主次轻重,抓住关键要害,着力解决好影响整体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战略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3.2注意抓大事,理顺关系

上班理事,是市长的首要职责。城市工作头绪众多,涉及方方面面,这要求市长要用全力抓大事。列宁曾经说过:“不让一些小问题送到人民委员会和劳动国防委员会来,要使一切问题都事先经过再三的过滤。”市长要坚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事上,要善于从繁杂的工作中捕捉并以主要的精力抓好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英国一位出色的内阁部长说:“政治智慧的75%是搞清轻重缓急。”这的确是一句至理明言。抓大事,就要反对超越职权范围去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否则就会带来以下不良后果:首先是不务正业,空耗时间和精力;其次是侵犯了下级的职权,影响和破坏了领导层次的正常关系和工作秩序,使整个城市机构难以正常运转;最后是耽误了自身的工作。

市长要跳出烦琐的事务性圈子,一心抓大事。要注意发挥下属的积极性,要放手让自己的下属去干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须知任何真有发号施令能力的人,从来不会为了琐碎的事而烦劳。他仅拟定妥善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助手,分头去干,获得成功。那种事必躬亲,“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领导,是干不成大事的。

3.3知人善任

用人是市长治市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自古道“得才者昌,失才者亡。”《论语·述而》中说:“择其善者而从之。”正是因为下属领导的不作为才导致许多事情没有人去做,而要市长来解决。某些市长的最大弱点,就是只知在小枝末节上下工夫,而忽略重大紧要之处,这表示他没有知人善任的本领。市长必须具备以下能力:一是知人,即善于发现人才,对人有真正的了解;二是知事,了解事情的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做到以事来择人;三是善任,即能够把恰当的人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使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切实做到人尽其才,事竟其功,人事相宜。市长要从城市整体功能出发,将那些不称职不做事的人替换掉,让德才兼备的人充任自己的下属。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知人善任是市长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4正确运用整体意识应该遵循的若干原则

4.1例外管理原则

例外管理原则就是指回避那些可接受的行为,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和不可接受的行为上。只要职能部门或市民的行为和表现在允许的范围内,就不必去苛求了,而应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需要修补的例外行为和表现上。在城市治理中,有时会碰到一些非常情况。如突发事件、危险时刻、重大事故和紧急任务等。市长必须花费一些精力去解决这类事情,它不是去代替下属做具体的事,而是解决例外问题。

例外管理原则还要求市长注意抓关键的事情。关键的事不一定是大事,有些甚至很小,不为人们注意。但却是实现整个行政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最近在一些城市发生的“问题食品”,例如泔脚油、毒白酒、毒猪肉、毒大米、毒饼干、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瘦肉精和注水肉、甲醛浸泡的水产品等就是关键的事。不加以解决,就会给市民的“口腹安全”带来危害,影响城市的稳定。例外管理原则既要研究整体与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决定整体的关键部分,关键因素。因为关键部分有可能毁掉整体。

4.2管少原则

古人曰:“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只有管少,才能管好。当前,科技、经济、社会高度综合发展,组织机构日益庞大。在领导活动中,领导的权威性越来越下降,而且权威的功能正在加速地减退,并渐渐地由分权制度所代替,逐步扩大到下级组织的权限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从市长本身来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亲自去抓。如果市长事必躬亲,其结果只能是既领导不了,也领导不好。从下属来看,要增强部门的活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手脚捆住是办不到的。同时,他们也不喜欢“领导就是保姆”。从客观环境来看,市长治市必须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市长只有在“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才能实现领导活动的目标。管得少不等于撒手不管。相反,管得少是要求把握领导活动过程的方向,掌握领导活动的主动权。管少是要求市长不但要懂得自己如何做事,还要懂得如何通过别人把工作做好。

4.3权变原则

市长要随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领导策略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以变应变。组织机构,策略,方式方法等,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二是因势利导。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难免产生片面和不足。为此就要克服人为的极端观点及作法,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联系带,选择一种或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只持一端,偏于一隅,难免失误。三是追求实效。高明的领导坚持权变原则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实际的效果。

4.4精干效能原则

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市长不但要考虑怎样达到战略目标,还要考虑战略成本和组织成本。市长治市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尽可能优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组织机构的设置就要坚持精减、效能的原则。所谓精减,一是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要合理精干,精干的标志是设置最低限量的机构和最低限量的职位;二是定编定员,达到任务与机构相称,工作与人员相称,事业和经费相称。所谓效能,就是要尽量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每个机构和人员的办事效率。这个原则是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五项目的的惟一途径。

4.5开放原则

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构成的一切系统都是开放的。开放性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任何整体在运行和发展变化中,总是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否则就难生存下去;二是任何系统总是处在更大的系统即环境之中,都与其外部系统即环境发生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治理城市时树立开放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充分认识环境对治理城市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正确处理城市与环境的各种关系

4.6协调原则

城市治理要有成效,城市中的各部分、各功能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使其相互配合、紧密衔接,既不产生重复,又不出现脱节、偏离,更不相互矛盾。导致不协调的原因:一是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各环节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各自的利益关系,往往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磨擦,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城市治理又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它随时都要反映到内部来,影响和制约内部各要素,造成整体的不稳定。这就要求市长围绕城市的战略目标,随时调整内部状况或尽可能改造外部环境以求得内外环境的协调一致,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协调的存在,既是调节城市内部各种矛盾的必需,也是调节城市与外部环境之间各种矛盾的必需。

5整体意识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要根据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在治理城市的过程中必须还要树立动态意识,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知道,构成城市诸要素所具有的那种整体特性,只有在运动中,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并且在交换中保持整体的一定度,整体才能体现为一定的整体的质和功能。对于整体来说,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使部分中存在的那种构成整体的特性得以体现。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世界表现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因而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首先,在城市的治理活动中,整体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市长必须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并运用科学预测方法,正确地把握各种内外条件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其次,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过程。众所周知,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平衡不仅表现为静态平衡,更多地表现为动态平衡。因此,树立正确的平衡意识,对于适当地处理治理中的各种平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构成整体的部分所具有的那种整体特性的内在根据只有在运行中才得以实现,例如,武汉在新世纪的发展定位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用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华中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发展极,成为我国重要的新经济增长中心。第二步是用10到1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我国中部地区开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是用30年到50年时间,把武汉初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在这个战略目标的运行过程中,如果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受到干扰和破坏,城市的整体的有机性就会受到影响以至于消失。城市发展的动态性,要求市长在思考问题时,必须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深入揭示城市的运动规律和功能特征,从而找出最佳处理方案。养成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是当前改革开放的发展对市长提出的更高要求。

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生产力规模逐步跨越地域界线而走向宏观整体。另一方面,城市的整体功能也存在于它与世界有机联系的效果之中,一个优秀的市长必须有全球化意识,坚持从世界、长远的角度考虑城市发展问题,亲自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筹划以达到城市全面均衡的发展。总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通过整体的优化来实现,而城市整体优化的关键在于城市内部结构的有序和合理,在于整体的内部关系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协调,但最终在于市长的整体意识的正确运用。

1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64

2彼得·杜拉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闻世震.领导干部要着重研究和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N].辽宁日报,2000-12-15(2)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7累了官员,闲了企业[N].中国青年报,2000-10-23(4)

8市长热线岂能悄悄“过年”[N].中国青年报,2002-02-25(8)

文体意识论文篇3

关键词:培养体育兴趣高校学生体育习惯终身体育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那么作为学生在校教育的最后一站,高校的体育教育应把培养大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进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明确了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同时对体育教育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体育教育的直接功能是对人类的身体进行有目标的变革,使人类的身体日益强壮健康论文。体育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所必须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以健康的身体迎接生活的挑战。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热爱体育,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意识和思想,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体育基础,是每一个高校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体育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逐步产生较稳定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是摆在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兴趣是人探求某种事物和知识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大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兴趣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关系到体育课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快乐,从而热爱体育,做一个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培养学生对体育的信心,一定的信心是培养生兴趣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自信心,给予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机会。信心有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必然会增加,会为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成就而骄傲,从而有了从事体育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学习技能的初始阶段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信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大改期。高校的体育教学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有关指示,体育课实行全面的选课制,学生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选自己认为适宜的教师,选自己认为方便的时间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改变我国体育场馆的布局,把中、小型体育场馆尽量建在大、中学校,以满足高校日益扩大的体育要求。学校要多多开出学生喜爱的各种体育项目,满足大学生的不同体育要求。同时广大的高校体育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所欢迎的教师。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种种乐趣。教师和学校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乐于上体育课,学好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养成体育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所以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学习体育技能都是一种手段,终级目标是要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观。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为中心,在教学中应该倡导健康第一,快乐体育。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应以强身育人为目标,学习体育技能为手段,使广大的学生终身受益。所有的高校在开设体育项目时,都应以全民健身为准绳,切实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可长期用来作为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高校体育教育要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方向转变。应以强身育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面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响亮地提出“体育使人终身受益的口号”。我们应大力提倡大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习惯。

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使学生把体育的需求与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教育如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体育教学,突出其职业特点,才能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要将学生的职业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二项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提供方便。要实现终身体育,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体育兴趣与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2.学好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3.结合专项体育锻炼,最好进行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专项体育进行锻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学校体育是基础体育,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必须使学生打好身体基础,结合适合于职业特色的专项体育进行训练,使学生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的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文体意识论文篇4

关键词:英语写作 文体意识 强化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虽然外语教学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相对其它技能的培养来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英语作文教学的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导向问题,即:人们对作文体裁意识的逐渐淡化,文章体裁的教学逐渐被人们冷漠,近几年,这在高考和大学的英语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势必影响到大、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意识和作文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加强英语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文体的培养。

二、写作文体的强化

1.文体意识的强化

(1)文章体裁图式的强化。由于其深层的原型理论的原理,图式理论现已被人们广泛运用,用以指导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原型被认为是某一类或一组典型的人或物。人们心中的许多心理概念实际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实例来定义某一个概念。例如:鸟的原型更像体形较小并且能飞的一类鸟,而不是诸如鸵鸟之类的大鸟,更不是在天上的飞机。在如此原型的基础上,人们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图式,其学习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体裁来说,掌握了某一种体裁的“原型”,无疑能节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资源,专注于其文章的实际创作。一般来说,英语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从应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条、通知、报告、各种书信等种类繁多的英语应用文体。给学生讲授各种文章体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晓相关的话题创作,无疑是英语写作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让学生做到所谓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让其在某一体裁的原型图式的驱动下,迅速表征出其恰当的心理构思。所以,对各类体裁进行讲授,强化体裁意识,是获取体裁知识,建立体裁图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过阅读强化体裁意识。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各种文章体裁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强制性培养。通过如此强化,好的阅读习惯可从无到有,到进一步巩固,最后形成随意的、自愿的阅读。第二,在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最终养成自愿的阅读习惯。第三,要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使阅读材料尽量丰富、多样,即“多而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某一类体裁的文章,更钟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举”使其感到“舒服”或“轻松”,而对其它体裁类型的文章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对其文章体裁的心理构建和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合理引导,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各种文体的目的。第四,鼓励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体裁进行总结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类似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读而不思”和“思而不写”,都不能促成认识的深入,达不到使体裁思维内化的结果。

2.写作的文体强化训练

(1)运用过程写作法进行强化训练。过程写作法是相对成果写作法而言的。过程写作法就是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过程: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的依据不仅是学生最后作品的质量,还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完成的步骤及其过程的完成质量。这些步骤是:写前阶段(头脑风暴等)草稿段落结构调整、选词、句子的增删等检查拼写、语法等整理、发表、上交。为什么要鼓励运用过程写作法对文章体裁进行强化训练呢?这是因为,程序性的知识或过程性的知识容易被人们记住。按照动机理论,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动机行为有影响。学习目的分为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过程写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终的作品质量,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各个步骤。伴随着每个学习步骤的完成,是学生的喜悦和相当的成就感。成就意味着更大的动力和鼓励。成就动机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正相关。因此,过程写作法暂时回避了成果写作法中对语法、句型、标点、拼写、组织等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过程里体验各种体裁的写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的,因为在极为被动的课堂状态下,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当低下。当下正在提倡“Teach me, I know.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原因就在于学生从参与和体验中得到involved,其学习热情被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心理学习资源,学习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的写作教学,代之以“参与式”的过程写作教学,是使英语文章体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运用写作测试进行强化。调研表明,无论授课质量多么精彩,讲授内容如何丰富,没有测试的强化,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相对于词汇、语法、句型、拼写等比较具体的知识,文章体裁知识是比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对其掌握亦显得更加困难。通常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对各种文章体裁烂熟于心,但在实际写作时,尤其是在写作考试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析之缘由,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虑过重,因为平时写作测试训练不多,容易造成测试紧张。其次,是对写作题型的不适应,对作文命题理解有误,导致写作方向不准确。再就是,缺乏临场的应变能力:周围突发的各种细微的事件或变化都可能使其写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各种原有的文体“图式”猛然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多次写作测试,以获得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获得在紧急情况和陌生环境下的写作考试“免疫力”。由此可见,在进行文体写作教学时,只有对学生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进行强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续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语文章体裁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时、恰当的运用。

三、结束语

要写好英语文章,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属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体属性,即其“体”,才能明了文章的“义”,才能运用恰当的手法对有关的命题或题材进行表征。不加强对学生的文体教学,其写作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识其体,才能知其义,进而晓其用,最后得其法。“体、义、用、法”实为一体,在阅读时如此,在英语写作时更是这样。

参考文献:

[1]郭奕勤:《介绍阅读的效力》,《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2]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Tompkins, Gail E.Teaching Writing[M].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2000.

[4]秦晓晴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5]郝 玫:《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文体意识论文篇5

何谓“文体意识”?按照陶东风先生的解释,即“一个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的对于文体特征的或明确或朦胧的心理把握。” 应当明确的是,此处的“文体特征”实际上指的是既定的文体规范,本文中所谓的文体意识的“强弱”用来指称人们对于文体规范认同或遵守程度的大小。众所周知,唐代古文运动和明代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复古运动,骈体文和台阁体诗及八股文的盛行是两次复古运动的发起者要分别面对的文坛现实,以复古求新变是他们的共同选择。然而,相同的初衷却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前者以革新取胜,后者则以拟古而告终。原因何在?抛开已有的各种答案,仅从文体学角度来看,文体意识的强弱导致了唐、明两代的复古者在文体的创新与守成上各居一端,特色分明。大致说来,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们文体意识相对较弱,他们重视学习典范的文体,但更重视打破典范以开创新文体,而明七子派的文体意识过于强烈,循规蹈矩,难于出新。

一般而言,文体意识比较强的人们最热衷于确证规范、辨析源流,而韩愈并不擅长此道。为了跟俗下流行的骈体文相对抗,韩愈大力倡导三代两汉的散体单行的文体,称之为“古文”。可以说,作为文体范畴的“古文”一词的发明专利应归之于韩愈,在他之前尚未有人使用过。按理,作为古文运动的主将,韩愈应当对这个具有标志性的语词详加解析,并对古文与骈文的关系、自己所学习?quot;古文“与所创作的”古文“之间的区别多加阐释。然而,《韩昌黎文集》中仅有四篇文章提到”古文“一词,均比较简略,没有一处作过特别的说明,可见他的辨体观念之淡薄。实际上,韩愈重视的是创作,他的许多古文理论都是围绕创作而发的。

与此相对照的是明七子派文人。他们的文学复古运动以诗歌见长,在散文方面出于对抗时文的需要,虽然提出了”文必先秦两汉“的口号,但真正能够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并自成一家的只有康海一人。然而,他们关于”古文“的论议却比比皆是。基本上是以时代先后品评取舍,一味地追求高古,而无视秦汉以后散文的存在价值。如李攀龙”秦汉以后无文矣“(《答冯通府》,《沧溟先生集》卷28)、李梦阳”西京之后作者无闻矣“(《论学》上篇,《空同集》卷61)、王世贞”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也。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艺苑卮言》卷3)等等。这些偏激的说法和目空一切的作风即源于他们对经典文体的过分推崇。

在诗歌方面,七子派受严羽、高棅等人”取法乎上“的心理影响,在追求具有”第一义“的作品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中,辨析诗歌体式流变、严格维护其规范性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提出的许多主张和口号,?quot;宋无诗,唐无赋,汉无骚”(《潜虬山人记》,《空同集》卷47);“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明史·王世贞传》)等等,听起来“霸气”十足,大都遭到了人们的诟病,被视为“退化论”的典型。如果暂不考虑其他原因,单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文体意识过于强烈,狂热追求古之高义(最高范式)的必然结果。追求古之高格、正格的观念,使他们往往从诗歌体裁流变角度来确定师法对象,即使对于向来所推崇的诗圣杜甫也多有非议。在《明月篇序》中,何景明更是明确指出了杜甫诗?quot;辞固沉著而调失流转,虽成一家语,实则诗歌之变体也“(《大复集》卷14),并认为”其调反在初唐四杰之下“。在自成一家与遵章守体的选择中,他们竟出人意料地更看重后者,可见其在对待文体时”伸正绌变“观念之顽固。

说到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复古的过程中,韩愈与七子派文人文体意识的差异也表现在他们对待古人语言的态度上。古文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古道,复兴儒学,但韩愈并未放弃对文辞的追求。它曾声称自己虽然”志在古道,又甚好其文?quot;。(《答刘正夫书》,《韩昌黎全集》卷18)在语言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他强调“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韩昌黎全集》卷34),主张“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韩昌黎全集》卷16),决“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不仅如此,在古文创作中,他还能够积极吸收当时的口语和骈文的语言的菁华,从而使他的古文具备了“文从字顺”、个性鲜明的特征,促使了新文体的诞生。

与韩、柳等人不同,明七子派在诗文的语言体式上一味地追求高古,以古为雅,对古人经典性的文章顶礼膜拜,亦步亦趋,从而形成了以革新为目的,又以拟古为能事的奇怪现象。众所周知,明代七子派复古运动中最大的弊端是摹拟,他们自己也深知摹拟的危害,可还是热衷于摹拟,颇为费解,个中原因,从文体学中我们可以找到了答案。李梦阳曾公开向追随者宣称:“学不的古,苦心无益”(《答周子书》,《空同集》卷61)。他作诗为文好用古词古语,以致“割缀古语,用文已露,痕迹宛然”(《艺苑卮言》卷4)的现象在所难免。其诗因体裁所限所用古语弊病还不甚严重,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空同集》)李攀龙有过之而无不及。王世贞曾说他的文?quot;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艺苑卮言》卷7)总之,七子派的文章之所以令人难以卒读,就是因为他们一味地在故纸堆中讨生活,以至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如王世贞竟然不无伤感地认为:”呜呼!子长不绝也,其书绝矣。千古而有子长也,亦不能为《史记》,何也?西京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不称书矣,一也;其诏令、辞命、奏疏、赋诵鲜古文,不称书矣,二也……“(《艺苑卮言》卷3)即使司马迁再生,也写不出象《史记》那样古雅的文章,就是因为当今标示典章、名物的词语已经不如西汉时那么古雅了。这是多么荒唐的逻辑!世易时移,语言也在发展,古语今言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可在七子派文人的心目中,古代语言具有无比神圣的地位,不可代替。这种落后的观念必然导致创作的贫乏,他们的散文多是追古逐雅的摹拟之作,缺乏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个人内在情感的鲜活气息,而且晦涩难读。作为秦汉派,他们在明代文坛上最终难与唐宋派相抗衡,仅从语言体式方面来看,这也是命定的结局。  受复古特点的影响,复古者都重视”法“,且重视的程度与复古者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文体意识强,对古法就格外看重,几乎人人都讲法,实际上是在示人以摹拟之门径。当然,李、何以及王世贞、李攀龙等七子派成员在对?quot;法”时也主张“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强调“拟议以成变化”,但因为他们对法过于着重,所讲之法也不外是“大抵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一必虚,叠景者意必二”的“顿挫倒插之法”(李梦阳)或“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何景明)的遣词造句之法,缺乏对创作主体的真切关注以及对文体多样化的积极追求,以致“我”成了经典文体的奴隶,“变化”成了一句空话,摹拟现象的流行与泛滥也就不可避免了。

与七子派相比,韩愈关于“法”的观念就比较灵活。他讲的“法”总是“师其意不师其辞”、“务去陈言”、“文从字顺各识职”、(文?quot;无难易,宜其是尔“等大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规则技巧。这些都体现了韩愈对创造力的重视,或者说,对文体成规的漠视。

韩愈与七子派文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待文类融合现象的看法。文类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形式,亦即狭义的”文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导致了文学作品表现内容的变化,从而也决定了其表现形式(文类)的变化。这就是说,无论何种文类,它的生成、演变、融合、消亡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古文运动中,韩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能够打破文类界限,广泛地汲取其它文体的优长,把它们巧妙地融合进自己的古文创作中,如碑志文多有史传特色,序记文常穿插议论成分(类似杂文)。尤为可贵的是,他还能够吸账炊缘”骈文“的菁华,融骈入散,从而使文章读来音调优美、节奏明快,句式错落有致。

与此相应的是七子派与八股文的关系。八股文可以说是明清两代对文人和文学影响最大的一种文体。无论是它”代圣人立言“的体制还是”八股“的程式都极大地抑制了士人的创造性,限制了思想的自由发挥。反对八股文风始终是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他们看来,古文与”时文“(八股文)势同水火。然而,从文体发展的角度看,八股文可以说是古代许多文体的综合,如金克木先生就曾指出?quot;分析八股文体若追溯本源就差不多要涉及全部汉文文体传统。”

实际上,在当时就有人尝试打通二者的界限,唐宋派唐顺之、归有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既是时文名家,又是古文圣手。尽管黄宗羲等人认为归有光的古文受到了时文的不良影响,“时文境界,间或阑入”(《明文案序上》),但不可否认,时文关于起转承合的讲究也对归有光古文的结构体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唐宋派在对待不同甚至相对的文类时能象他们的祖师韩愈一样,具有比较开阔的胸襟,七子派则显得过于拘谨了。

“以文为诗”是韩愈在诗歌创作领域的大胆实践,也是他文类观念开放的明证。历来的诗论家对此看法不一,或以“诗文相乱”指责他,或以“诗文相生”肯定他。这些不同的评价也反映出了评价者文类观念保守与开放的程度。对韩愈的“以文为诗”我们固然不能盲目推崇,但更不能全盘否定,正是由于他在文类融合的问题上具有开放的态度,他才能够在盛唐这一诗国高潮之后别具手眼,另树诗风,从而在唐诗发展史上写下了极具个性的一笔。

文体意识论文篇6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培养途径

《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述,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味生活,抒写真情。让学生喜欢动笔,乐于表达,体现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

我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从“让学生要写―让学生会写―让学生快乐”三个阶段,探索培养学生的作文主体意识的途径。

一、让学生要写

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被动变为主动,是主体写作动机的触发和形成,而动机来源于兴趣,来源于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作文的内驱力,它使学生不是怕作文而是爱作文。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写作的兴趣。

(一)抓住学生情感的火花。

中学生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有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收入不多,他们日夜操劳为了什么?多少次,我为自己学业没有进步不能告慰父母而自责,也曾为初中三年同学之间的那份纯真的渐渐远去而怅惘,面对未来,我想得很多很多……”

可见,现代中学生的情感是多么丰富。如果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扣住学生的心弦来设计命题,就能触发学生作文的动机,引起他们写作的需要。

如:根据中学生大多敏感,渴望同学的友谊和理解,喜爱浪漫,时而又有困惑迷惘等特点,可设计《我好想对你说》、《挫折给了我什么》、《成长的烦恼》等文题。

(二)指导学生写课外练笔。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自己大量的写作实践来实现。而课外练笔以其独有的训练形式、丰富的写作内容而深受学生欢迎,其作用是课内作文无法替代的。

在课外练笔中,学生拥有自由广阔的时空,可以不拘长短,不拘结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这符合写作的规律。正如《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因此,在课外练笔中,作文不再是一件苦差使,不再是搜肠刮肚的“挤牙膏”,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是思考生活、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课外练笔是作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定期收阅,定期集体点评,甚至个别交流,给予适当的指导,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开发沟通师生情感的渠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渴望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这种渴望常以感情的沟通和谐而得到满足。因此,把评语当作沟通师生情感的渠道,通过情感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采用情感呼唤式的评语,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商讨式的评语,把师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避免居高临下的威压;知心劝谕式的评语,使学生得到善意的指点;幽默委婉的评语,避免粗暴和挖苦……这样的评语,学生得到教益,思想感情得到熨帖,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学生会把作文当成与老师情感交流的桥梁,是他内在情感的需要。

二、让学生会写

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作文主体意识形成了,但是,这种意识仍然是朦胧的、模糊的,需不断地加以强化。

因此,“会写”主要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我会写”的愉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探求作文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关注主体作文能力的差异。

作文主体在写作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写作动机和写作能力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必然阻碍作文主体意识的发展,影响主体行为趋向的保持。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获得写作能力的正确途径,如增加阅读量,积累生活素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还有,对写作能力不高的学生要放宽要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在布置作文时,可从文章的字数、写作的内容等方面放宽限制。当然,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放宽,不等于对学生作文放任不管,任其发展。放宽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激情,使其不被湮灭;是为了那些作文能力较低的学生不当“逃兵”。从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写作意识的形成和巩固,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讲是“综合评讲”,即对全班学生的作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表现形式作全面的概括性讲评,讲述和分析学生本次作文中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这种评讲课由教师唱主角,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无视学生的感受与想法,教师吃力不讨好。其实,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讲评”这一环节入手未尝不是一条成功的渠道。试想,如果把课堂变成“茶馆”,把老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讲坛”,把评讲课上成评点课、辩论课,把老师变成主持人,那么这样的课不就变得活泼生动,不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吗?这些年来我都特别喜欢用这种形式上评讲课。课上,我让学生宣读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个人发言、自我评点。

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一个交互学习的环境。评讲的过程中,个体的积极参与影响群体,群体又影响个体。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热烈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明辨优劣与得失,掌握写作手法,得到启发,并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更尝到成功的愉悦感。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成功常常导致另一个成功,多方面悉心地爱护那些成功的小花,就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逐步进入一种“乐写”的境界。

因此,改变教师包办评语的做法,开展作文互评,让学生在评中自觉去反思和自我评价,自觉地去探求作文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的方法。

如:学生写出文章后,我从上中下三个档次中选出三四篇,印发出来,全班交流,由学生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或分组讨论,指出其优缺点,并形成书面修改意见,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在评的基础上再修改定稿。这种交流使全班同学都受启发,学生踊跃参与,作文能力会提高更快。

(三)重视习作前的讨论,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

所谓“文如其人”,即使是写同一件事,不同人在选择切入角度、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方面也往往会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自觉拓展思路,不人云亦云。如话题“诱惑”,经作文前讨论,就有许多角度可选择,有“爱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权力的诱惑”、“网络游戏的诱惑”等,通过讨论,让学生克服思维单一、思路狭窄的弱点,从而发展学生多角度考虑、构思的能力。

又如写《谈祥林嫂的死》一文,作前我提出讨论题:“祥林嫂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是“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害死的”,有的说是“柳妈害死的”,有的说是“在庙里捐门槛不成害死的”,有的说是“以上几种原因综合造成的”。通过讨论,学生自由发言,突破了思维定势,充分调动了自主性,培养了思维能力,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

三、让学生快乐

中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让学生快乐”,主要是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体验到写作成功的乐趣,从而促成学生写作心理的成熟,形成以写为乐的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以苦为乐。

学生在一番辛勤的耕耘之后,体验到劳作之苦。但是,当他们经过努力之后,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的时候,他们会更坚信写作的苦中有乐的道理。如我班成立“出版组”,每学期出版一至两期《优秀练笔小报》,学生就体验到了苦中之乐。

(二)以成败为乐。

针对中学生渴望表现自己的特点,我开设了“优秀作文专栏”,张贴学生每次的佳作美文或推荐优秀作文到不同刊物发表,这让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对作品没被选上刊登的学生则告诉他们失败也是一种快乐。我还组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认真准备的内容,认真写成的稿子,到讲台上演讲。由于学生从来没有上过讲台,他们的演讲往往是失败的,但他们仍然感觉充实,他们说,虽然演讲失败,但自己战胜了自己,因为有了第一次,相信以后自己会做得更好。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从“要写”、“会写”到“乐写”,是作文主体意识的形成、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学生自觉地以作文为乐,良好写作习惯一经形成,反过来会触发写作动机,并主动去探求反映生活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骞红.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中学语文,2009,27.

文体意识论文篇7

关键词:体育意识;终身体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文体意识论文篇8

初中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人才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压力自然与其他职业相比更高,精神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初中体育教师的状况更加令人担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存在忽视体育教育的思想,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自卑心理比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更加的严重,同时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初中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我国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距逐渐扩大,加大了体育教学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教师的学历和科研素质,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教师的倦态。体育教师的倦怠并不是因为一件事,或者一瞬间感知的事情,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情绪积累不断强化,最终造成了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影响我国初中体育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因素

(一)环境及经济因素。

体育教师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初中教师的职业自我意识有着显著的差别,例如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的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存在很大的差距,发达地区教师的职业自我意识比较积极向上,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带动了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学校给教师提供的工作环境比较优越,培训机会较多,教师的视野开阔,接触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先进技术的机会较多,思想比较开放;反之,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绝大多数教师由于待遇较低,学校的设备落后,电脑网络资源量少,学校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以及资金支持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教师接触外界信息困难重重,消息闭塞,造成教师职业自我意识比较消极。

(二)价值体系的影响。

体育事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强弱,初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体素质关系到他们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初中体育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教师价值体系的变化关系到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如果教师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且能够自觉的肩负起传播体育和不断培养体育人才的责任,那么他们就能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清楚体育教育在初中院校中的地位,就会导致教师在工作中茫然,难以取得成功。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师自我意识觉醒的措施

(一)提升工作信心感受人生价值。

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很辛苦也很乏味的,而且在工作生涯中的提升机会并不多。由于体育课在中考中的微弱地位,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显得很微弱。这样一部分老师觉得工作无奔头,没有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干一辈子也依然是一名体育教师,自身的价值体现不强,工作目标低下。怎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工作信心呢?这一点是教师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要让老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就应该给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几个阶段:1.新手。

其特点为强烈依赖于各种规则,对所处条件环境认识不够,缺乏独立判断能力。

2.入门阶段。

在这一阶段根据已有的经验能够作出进一步的行动,洞察力十分有限,对事物所有方面难以分出重点。

3.结构化构建。

在这一些阶段能够与其他人有效进行讨论,能够接受大众的观点。能制定一些比较长远的目标,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并且能够对一些过程进行标准化和程序化处理。

4.熟练程度。

在这一阶段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够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够从一个普通的情境中发现一些特别的事物。在这一阶段还能够更轻松地作出决定,能够按照实际的要求最优化地处理各种事务。

5.专家阶段。

这是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再依赖各种规则和指引文件,能够及时把握住一个现实情境的规律,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系统地解决,并预测到可能出现的结果。当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的时候,教师的自身价值就得到了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就开始觉醒了。

(二)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