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育课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2:21

体育课程论文

体育课程论文篇1

关键词:英格兰;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借鉴;思考

一、前言

国家课程(即课程标准)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的核心,”[1][3]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决定着一定时期一个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1988年,英格兰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此后,为了改变体育课程全国高度统一的局面,从1992年到1999年,英格兰又先后三次编制与修订了国家体育课程(The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forPhysicalEducation,以下简称NCPE)。1999年新的NCPE的颁布与实施,立即在英国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反响,并随后成为许多国家制订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参考蓝本之一。我国虽然在相关的文献中对NCPE做出过研究,但还仅局限于对NCPE文本本身的介绍,对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状况则鲜有探索。通过对英格兰为期半年的访问考察,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我国与英格兰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虽然由于国情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改革目标和趋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NCPE的内容、演变过程、课程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效果等,对于正确认识与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二、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的内容、理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一)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的内容简介

1.体育课程的价值。NCPE全文并没有明确表达体育课程的目标,而是通过体育课程的价值描述,反映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NCPE指出,体育课程主要在诸如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领域以及主要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达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应为学生提供机会,──是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社会和文化发展;二是促进各种交流技能、数字应用技能、IT应用技能、与他人合作工作的能力、自我学习与改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三是促进思维能力、与工作有关的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NCPE在对这些课程价值的表述中,都能够明确说明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途径和手段,避免了一般课程目标描述中的抽象性,提高了实践指向性。

2.体育学纲。体育学纲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知识、技能理解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获得和改进技能、选择和应用技能、战术以及认识、评价和提高动作、健康和身体适应的知识与理解。二是学习范围,它主要表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11学年四个学段(keystage)中每个学段的主要体育学习内容。这些技能并不涉及具体的动作内容和项目,而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陈述各模块的内容在知识、技能、理解方面的一般学习要求。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各模块的学习要求都有所不同(见表1)。

注:①游戏活动主要是指球类项目。②在keystage2,后三个模块中选择两个;在keystage3,游戏活动是必学内容,其他五个模块任选其三,其中舞蹈与体操活动至少选一项;在keystage4,学生可以在六个模块中任选其二。

3.体育实现目标实现目标是“不同能力与发育水平的学生在每个学段结束时期望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理解,”[1](42)包括七个逐步递增难度的水平目标,水平八则是发展性目标。水平目标的描述主要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而不包括体能以及身体发育指标等“非课程因素”。利用“实现目标”,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确定自己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可以自我评价不同时期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依据“实现目标”对每个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作出评判(见表2)。[1](42)

(二)英格兰体育课程的理念

1.游戏竞技观。英国是许多现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源地。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竞技运动在英国迅速普及,并在其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运动不仅益发成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且在国家规定课程中成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成为传统体育教学的象征。从教学内容上看,以游戏性为主要特征的球类竞技项目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教学方法上看,广泛推崇的是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法;学校对体育课程及其实施的管理也主要考察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20世纪80年代后,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也受到许多学者尤其是教育专家的质疑,但对这种传统课程维护的呼声更高,认为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仍然具有广泛的育人功能,体现了体育课程自身的特征。虽然就整体而言重心更为倾向于健康的理念及其全面教育人的功能,但以运动为中心的理念依然颇有影响力。进入90年代,尤其是1995年英国政府宣布“提高竞技水平”的政策以来,“传统的以运动为基础的理念得到巩固。”[2]世纪之交的这次课程改革和国家课程的修订,仍然强调“竞争性游戏活动在1-3学段都要进行”,[1](12)许多课程价值的提出也是建立在竞技活动基础上的,但总体上还是显然削弱了竞技教育观的地位。

2.健康适应观。尽管游戏竞技内容长期在体育课程中占据着主要位置,近年来注重身体适应与健康关怀的理念还是在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受到广泛的认同,并且体现在课程体系中,成为近两次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变化最主要的特征。

事实上,体育课程的健康适应观在英国是有良好传统的。早在20世纪初,英国学校就试图通过开设体育课程以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这一理念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在课程实践中有所体现的,只是由于竞技教育一度削弱了对健康目标的强调。直到8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课程思想的变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导致各种生活方式疾病的出现,健康问题再次成为课程领域,尤其是体育课程关注的焦点。一些研究指出,体现体育课程促进健康的主要途径,“一是直接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健康相关的练习知识;三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体育终身参与。”[3](9)新的NCPE中,每一个学段都把“身体适应与健康的知识与理解”作为学纲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3.闲暇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产生的“工作—闲暇平衡”的需要和高失业率问题,课程专家和社会学家都呼吁,学校要通过课程教学为未来的社会成员的余暇时间做好准备。因此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闲暇准备”成为体育课程,尤其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重点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后余暇时间的身体活动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参与他们喜爱的身体活动。

闲暇教育观的建立并没有对游戏竞技观和健康适应观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主置造成冲击,相反是对它们的有力维护。随着闲暇教育观的建立,英格兰学校的体育课程以小群体和结对活动的游戏性强的内容替代了原来的以运动队为主要活动方式存在的竞技活动内容,田径、竞技体操等内容逐渐退出主要课程内容行列,更加体现了活动内容的游戏性和娱乐性。而原来以关注学生时期健康促进为主的体育教学活动,转变为更具长远眼光的对所有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健康关注,从而赋予健康适应观以更深刻的理论内涵。

4.终身体育观。终身体育理念对英格兰体育课程的影响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就相当深刻。英国体育课程非常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终身体育参与的影响,提出“学校的体育课程活动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身体活动做好准备,使他们成为有技能和有能力的终身体育学习者和参与者。”[4]学校体育课程关注的,不是掌握几项规范的体育活动技能,因为并没有什么技能能够为学生受用终身;也不仅仅是着眼于学生时期的健康发展,而应着眼于未来。一是要为学生储备更丰富的一般身体活动技能,使之到成年期的运动学习中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价值;二是要为今后的进一步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基础,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情景下该学什么和如何学;三是建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自觉的身体活动学习者和参与者。

5.全面育人观。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观,那就是培养和教育人,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NCPE指出,要“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文化的发展,”[1](8)同时要促进交往能力、数字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表演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把对学生的可能生活的关注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出一般的素质要求,又同时为每个学生个体创造特殊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全面育人观在NCPE中的体现,也是英格兰体育课程及其实践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三)NCPE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影响

1999年颁布的NCPE实施以来,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变化,由于新的NCPE较1995年修订的NCPE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调整,一般学校都依据新的NCPE修订了自己的体育“学校课程”计划,大多数体育教师也重新编写了新的教学工作计划。二是学习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更明确了,可操作性更强,评价体系为各学校普遍接受和应用。

但是,我们也了解到一些与NCPE不完全同步的现象,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学校“学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并不大,修订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时主要依据的还是学校的传统、教学条件资源以及学生的需要。二是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出现明显的变化,一些研究成果反映出“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跟上新课程的变化,”[5](2)体育教师对NCPE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还没有能够真正在观念与操作体系上与新的NCPE保持同步。

三、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及其实践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体育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优先次序的变化

体育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体育课程功能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相对公共的观念,是公共理论的体现。二十多年来,英格兰虽然经历了多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但主要是几个体育课程理念的优先次序出现了变化,而非否定某些方面。事实上,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各体育课程理念之间本身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新的NCPE的编制,就是建立在这些体育课程理念相互联系基础上的。

回顾我国二十多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变化,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对前人思想观念的否定与再否定基础上进行的,从改革初期的“‘体质派’与‘三基派’之争”,[6]到本次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为了突出“健康第一”而对技能教学的淡化和对竞技内容的否定,都是把各种课程理念放在对立面上来认识的,其实际的结果是改革理念的狭隘单一。改革总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离开了传统,也就失去了认识事物的参照和基础。回顾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理念,每一个课程理念的提出,都在一定视角上反映了体育课程的功能特点,也体现了一定的理论背景,必然在体育课程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使是竞技教育观,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竞技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价值,任何新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建立,都不应否认竞技教育观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存在价值。因此对于体育新课程的改革,我们需要的是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新的理论基础中的主次关系,这样,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才能更全面有效地指导改革实践。

(二)“目标统领内容”的课程标准研制思路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实际

课程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资源。作为国家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国家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显然比规定课程内容更加重要,因为它直接地体现了改革的新理念和人才的培养规格。而相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往往显得抽象而笼统,难以直接指导具体的学校教学,但统一的课程内容又不可能符合所有学校的实际。为了提高国家课程的可操作性,NCPE以课程价值取代了课程目标,在课程价值中就有足够的余地表述价值实现的途径,比起课程目标来实践指向性更强,然后通过“学纲”,对各学段的课程内容范围以模块的形式作出了规定。这样,教师既避免了在抽象的课程目标面前实施教学活动时无所适从,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要,有余地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NCPE中学纲的编制对我国的课程标准的修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充分认识到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存在的“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7]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期望通过具体明确的水平目标,由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广大的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新课程中课程内容的变化是最敏感的问题。通过对国内体育教学的观察和与体育教师的交流,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许多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迷茫的,他们并不能真正领会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些甚至认为体育新课程已经不需要教技能。因此,众多的体育教师还没有能力运用现有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

在规定的目标下选择教学内容,既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又给地方和学校教师以更大的选择权,应该说相对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一大进步。但是,课程目标是国家意志的反映,也是专家研究形成的“公众理念”的体现。国家课程的编制者必须建立这样一个认识:课程标准的受用者是广大的体育教师,而不是深通教学理念的专家。体育教师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实践理念”和工作模式,要他们完全摆脱习惯了的工作方式无疑是困难的,“真正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的是教师头脑中固有的那种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是教师自己经过学习和亲身体验自发产生的,而不是专家直接讲授的”。[8]体育教师总是按照他头脑中固有的“个人理念”来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专家的理念和要求从事课程活动。课程标准的意义应该体现在教师能够在它的直接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在专家的“公众理念”和体育教师的“个人理念”之间架设起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很显然,完全按照专家的理想化目标实施改革是不现实的,“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不符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

(三)完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作为国家课程(标准),评价指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评价指标的规定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国家课程。”[9](3)NCPE把“实现目标”描述为评价系统的参照指标,“在这个参照指标中,学生的达成目标与成绩评价不再是对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而是描述为每个学生本身经过学习实际所处的状态。”[9](9)1995年的英国国家课程就改原来对学习水平抽象的理论性陈述为具体的依次提高的水平描述。NCPE用简短的文字清晰地表述了每个水平在知识、技能、理解等领域的参考标准。通过“实现目标”,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有参照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可以依此确立进一步学习的目标,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效发挥了评价的矫正和促进功能,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该说是具体的,但与学习评价缺乏直接的对应关系,也就失去了作为目标应该具有的评价功能。“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与要求,实质上反映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具备评价功能”这一自身不足。

要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一个完整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的确定,一方面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对接,确保评价标准的正确导向作用,体现国家对每个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应该反映某一学段学生经过主观努力而产生的进步情况,更有效发挥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小步子多次数的课程改革更能够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关键是课程观念的转变,但观念的转变显然是困难的,是需要过程的。英格兰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NCPE表现出保守型、变革型和折中型三种态度,而即使是后两种态度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按照NCPE的理念和要求来从事课程活动,而是按照他自己的观念和理解对NCPE进行再创造。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因素是“NCPE本身体现出的理念的合理性和前后一致性”,也就是变化要把握合适的幅度,“颠覆性的变革往往更难以实现改革的目标。”[3](17)为此,英格兰近年来的课程改革采用了“小步子多次数”改革的策略。在1988年确立了统一的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后,1992年改制为NCPE,1995年又进行了修订,1999年的NCPE实际是对1992年版本二次修订的结果。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是公认的。而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体育教师的“个人理念”是制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体育新课程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推广,虽然在局部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还是有相当距离的。我们认为主要是对本次改革的期望值过高,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过渡。新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施上,要体育教师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完全改变他们长期习惯了的工作方式,显然是困难的。期望按照理论上的构想把改革一步到位,那只能是课程专家的一厢情愿。

因此,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尽管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但我们也不要期望一步到位。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的“步幅”的把握,要趋向于理论目标,把握改革的主导方向,更要依据于课程实施者的实践水平。英格兰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小规模多次数的体育课程改革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5](11)

四、结语

综观英格兰体育课程改革,从国家的NCPE的编制和学术界对体育课程理念的研究,到学校与广大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的实施,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无论是经验或问题,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发:一是体育课程改革观念的更新,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新的理论基础中的主次关系,而不是为了突出某种理念而对传统观念一概否定;二是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制定一个体现发展性理念的评价体系;三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体育教师的影响,他们有自己“个人理念”,并由此使他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要使体育课程“公众理念”融入到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通过国家课程在“公众理念”和“人个理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颠覆性的课程“革命”显然是不可取的。虽然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的特殊体制,通过行政干预和教师培训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步伐,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按照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通过一个相对完善的“体育课程标准”带来一个具有新面貌的体育新课程。

参考文献:

[1]QCA.The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forPhysicalEducation[J].Publishedby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1999..

[2]Kirk,David.PhysicalCulture,PhysicalEducationandRelationalAnalysis[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Vo14.19.

[3]Green,Ken.Philosophies,Ideologises,andthePracticeofPhysicalEducation[J].Sport,Education&Society,October1,1998,Vo13.

[4]AngChen,Ennis,CatherineD.Goals,Interests,andLearninginPhysicalEducation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2004,Vo1.97.18.

[5]CurtnerSmith,MatthewD.TheMoreThingsChangetheMoreTheyStaytheSame:FactorsInfluencingTeachers’InterpretationsandDeliveryofNationalOurriculumPhysicalEducation[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Vol.4.

[6]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0.

[7]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1.

体育课程论文篇2

中学体育课程要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为基础,其核心是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专家总结分析,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框架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是要涉及中学体育运动闲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二是激发中学生对各种运动的兴趣,尤其是被认为是理论性的表现的竞赛,三是培养中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精神,四是使中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对生活的兴趣。当前,我国中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发展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体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将“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写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第二,重视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体育保健卫生方面的文化素养,将体育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产生运动的兴趣,并将这种性却变成一种习惯,并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各种能力,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适应能力与评价能力等。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不仅是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目标,而且也是国外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合理的运动实践,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培养他们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并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味到运动的快乐和作用,激发他们进行长期运动的兴趣与欲望,形成一种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第四,通过体育运动加强学生的品德与审美教育。学校体育作为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也必然会承担教育的一部分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以“体”育人,提升学生的情商。

二、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体育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笔者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转向以健全人的身体为目标的强身育人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中学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使学生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其次,从教学体制上来看,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制,结合中学生体育运动实际,建立以增强中学生体质,提高中学生体育能力,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注重强调在体育教学中相关文化知识,运动理论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结合学生身体锻炼实践,形成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着重加强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重视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中学体育为培养新型的现代人才服务。

再次,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来看,要着重强调体育教材的实效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教育与体育锻炼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课程的理论的讲述中要着重强调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此外,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安全性,对于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生理效果﹑运动的健康效益等知识也要进行详细讲授,以便更好的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最后,从课程整体编制来看,要注意编制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增大中学体育课程的总体弹性,将体育课外活动引入到中学体育课程之中,遵循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要求。

三、结论

体育课程论文篇3

(一)学校体育制度的空位

从近些年文件落实情况看,制度在学校层面的缺位还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笼罩。冬季长跑为什么难以落实,一个“江南style”的骑马舞如此短时间就风靡校园,足以证明学校体育文化的空位与无奈。素质教育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至今素质教育还是换汤不换药,教育GDP追求导致学生仍然面对巨大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结果是“素质教育”依旧被可量化的教育GDP所绑架,学习成绩上过度压迫,榨干了学生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学校的教学质量至今仍在考试成绩与升学率的现实怀抱之中。学生们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死啃书本。常言道:久视伤精,久听伤神,失去精神的体育锻炼被日渐“边缘化”,于是乎学校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体育课程文化的“缺钙”

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目标也会因为较差的课程而落空。在教育制度化过程中,学校将与身体活动相关的生活内容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逐渐形成了以“学科逻辑”为主导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常致力促进身体健康的“效率与质量”,实证化、效率化、精确化、定量化成为课程科学化的基准逻辑,课程的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编制突出了高效率、精准确、重控制的特征,使课程研制完全遵循着目标—手段、效率—控制、预期—验收的逻辑之中,体育的文化力在学科逻辑中逐渐萎缩,赋予精神文化内涵的体育课程消失殆尽。近些年,体育课程改革热衷于引进、移植、模仿一些新的方法和模式,加之近年来教育理念多元化引进与随意性更新、或是课程内容随意地选择与机械地加工、或是教学方法盲目地移植与实验,导致“学校课堂变成了各种‘流行理论’的实验田,从校园集体舞到近期校园风靡的‘江南style’”[1]91,体育课程文化之繁荣“可见一斑”。那么体育课程究竟应该改什么和传承什么?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人去理会。在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引领下,在运动参与作为首要的、主题性的领域目标中,一味地把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核心,学校一味地尊崇学生“民意”,忽视了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等生理反应对心理负荷的影响,也势必导致课程对学生教化功能的丧失。调查显示:新一代大学生怕累、怕苦、怕风、怕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长跑项目上,“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人数仅占三成多。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近些年学校运动会以趣味游戏替代长跑项目都是不可取的,长跑项目价值并没有得到教育意义的解读与肯定。人类基本活动能力中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跃、平衡、支撑、躲闪等能力的意义绝不仅仅发生在生理层面,直立行“走”是开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最原始行为方式,人类“跑”的意义也绝不仅仅体现在比赛上,而是在人类的精神文化层面。说到底,取消校园长跑项目不可怕,怕的是学校在教育中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的放弃,一种精神和意志的放弃。如果所有需要学生付出体力与耐力的运动方式因为学生身体素质差而终止,那无疑是对“学校体育”的莫大讽刺。换句话说,在近些年的一系列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对课程质量问题并没有形成比较理性、严肃、客观和富有智慧的文化思考。

(三)课程教育属性“悍”的特征缺失

体育课程“悍”的元素缺失是对体育课程文化的误读或无端否定。近年来体育课程有关健康、快乐、回归生活等课程理念的提出并没有错误,符合社会伦理对人权、人性和人文性的诉求,但是把“健康第一”作为统摄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或把精神上“快乐”作为体育课程理念却忽视了肉体上“苦与痛”的教育功效,遗忘了只有适当的“苦与痛”才能快乐的前提性认识。据报道:最近有部分学校取消了运动会里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的比赛,理由是:“天气太冷,跑起来太辛苦;该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有猝死风险”等。克服长跑项目“极点”现象能力不仅是对“第二次呼吸”等生理能力的适应,更是对学生精神意志的考量,运动会取消长跑背后存在这样一个逻辑悖论,那就是:因体质差而导致取消长跑项目,还是因取消长跑项目而导致体质差呢?我们不禁反问:体育课程设置目标是什么?目标与内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现行体育课程总体呈现出“太极式”的养护身体、维护身体的课程图景,忽视课程的精神追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健康第一”的课程指导思想的话语垄断中,“尚柔”课程思想势必将误导体育课程研究的问题域,混乱了课程改革的思想脉络和资源配置,教师的健康育人作用尴尬地摇曳于在各种口号之中。“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2],这一定义不仅意味体育对身体健康的生理学追求,也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精神悍化的教育与社会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荣誉、道德、责任的教育呼唤。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立场

体育精神铸造是提高体育认知程度、引导体育行为、凝聚身体力量和传播意识形态的过程。体育课堂是凝聚身体“气”场的重要场所。精神铸造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直接反映。体育对学生身体与精神的积极性干预是同步的,正所谓“身不强则气不盛”,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针对身体的教育(educationofthephysical)”与“通过身体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3]有机统一。

(一)精神铸造是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文化强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精神的铸造。“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精神状态直观反映了教育的现状,并深刻地映射着身体的状况。然而在以下两组词汇中:“冷漠消极、愤世厌学、身心萎靡、精神恍惚、固步自封、心胸狭隘、唯利是图、因循守旧与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临危不惧、开拓创新”哪一组更适合于对今天学生的描述呢?答案不言自明。“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己不克制”是对当今学生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当今教育急切解决的问题,这一判断绝不是危言耸听,精神问题历历在目。在教育领域中,体育课程的文化问题讨论由来已久,尤其是体育精神的铸造。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面对青少年一代精神状态和道德品质的“滑坡”,“在传统与现代之中、在身体与精神之中,体育课程是否在健康定律中遗忘或拒绝了精神文化元素?”[4]75精神教育已经引起体育课程界学者的关注。黄爱峰、顾渊彦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指出:“历次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在思想上不张扬或体现着西方体育的价值目标,在思考和解决体育课程问题时,人们更乐于求助西方体育文化是不争的事实。”[5]段健芝在《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认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化导致了“奥林匹克的经典文化在课程文化中面临消退……体育课程缺乏吸引力”[6]。贾齐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7]的工具,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的工具。陶克祥等在《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思考》认为:“体育课程文化本质是在于使人‘成为人’”,塑造“精气神”的人,并指出“虽然体育课程文化自学校形成以来,就一直成为学校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未能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待体育课程文化,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文化学的思考和研究,只是在其打转”[8]。体育课程文化的灵魂是精神铸造。无论何种“主义”指导下的体育课程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源泉,任何离开了拼搏进取、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言败的向上精神元素的体育课程,无论怎样的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都无疑是隔靴搔痒而已。“在技术与艺术、控制与理解、竞技与健身、传统与现代之间,文化是课程改革不可逾越的要素”[1]94,。因此,面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文化失语问题,如何处理体育课程与精神教育的关系,在体育课程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也许是回答为什么进行改革的价值前提吧。

(二)精神铸造是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怎样的逻辑,“对人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才能符合教育意义呢?”[9],任何一种课程的产生和存在依赖于其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背景与特质贯穿于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三个层面。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文化内涵来实现育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承载、传递社会文化是其存在的依据”[10],文化同时也是摆脱困境中的解释系统[11]。因此,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首先反映课程的文化属性。孙中山、鲁迅早年东渡求医是力求在医学的学科逻辑中,解救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身体之痼疾而实现“强种强国”;而后义无反顾地弃医从文,无疑是力求以文化之精神来开启旧中国之民智,唤醒民众之救国意识,以达救国图存之道。新中国成立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誓言尽管缺少一些理性色彩,但那一代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坚强身体至今令人折服,试想在物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极为低下的革命时代,没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吃苦精神甚至是“人定胜天”的超越精神又何谈国家建设呢!体育战线又何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何谈“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最近教育部提出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主题“热爱祖国从锻炼身体开始”,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使体育课程因“安全顾虑”砍掉了包含精神价值的运动项目,如取消体育课体操中单双杠和田径的跳投项目等,一些学校拆除具有所谓“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还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到校外跑步、做操、禁止学校组织春游活动甚至不许在教室、走廊里追逐、不许跑着去厕所等等行为,“安全第一”一时间成为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座右铭”。体育课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和教师都责无旁贷;如果怕出事故就因噎废食,“无疑将丧失体育所具有的审美体验和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价值,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享受体育的权利”[4]76。

(三)文化决定体育课程的本质

在身体消费日渐疯狂的年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不断地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给我们的学生也带来了身体和精神的不安与异化。体育课程承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授受、承诺促进健康的目标诉求,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课程要承诺的是涉及真、善、美的境界追求,实现身心的兼修和人生的润泽。体育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人类身体文化、精神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体育文化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认识、觉醒和超越。2008年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引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非议和争论。但任何事情绝不能以偏概全,“冬季长跑”的目的非常明确:增强体质和磨炼意志,所谓“非议和争论”只能说明人们对体育文化精神价值的阶段性丧失。精神教育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强度及制度层面的强迫性。和“”期间学校体育的“大比武、大练兵”虽然缺少科学理性,形式不可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一代人意志品质的坚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值得赞颂。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锤炼意志。现行体育课程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课程缺少“劳其筋骨”的硬度,这也势必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因精神萎缩的背后而持续下降。

三、结语

体育课程论文篇4

在教学中教师所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体育游戏是首选内容,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教师结合中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时代特点,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在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培养其团体协作精神,对体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教师要不断地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增加要求,提高难度,使学生始终处于有兴趣之中。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在人类若干素质中应该为首,它是人类渴望值最高的素质。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素质要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是否有创新精神是衡量当代新型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创新素质包括四个要素: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储存、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才会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与学的定势。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沿着素质教育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观动力,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体育教师应是创新能力强,精力旺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朝着“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才能造就大批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无处不在,转化学有困难的学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教师不能埋怨他们,要鼓励而不能挖苦,要关心而不能歧视,要爱护而不能打击。当学生胆怯时要安慰他,当学生没有信心时鼓励他,当学生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或不想克服时要帮助他。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因此,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使所有学生都感到学有所得,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我把教学计划作了调整,由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带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后者的自尊,又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的个性与风格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的体育教师应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更深的突破;在教学中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个性与风格;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增强学科的兼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更新教学内容,贯彻“新、精、实”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做到方法优化、独特、实用,真正落实寓趣于教、寓情于教、寓乐于教;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思维方式,具有相关学科的拓展能力,肩负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责任,教会学生终身受用的健身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工作,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的需要。

五、及时点评和总结

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也有教师评价。对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长的学生来说,获知自己在学习等方面的任何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反馈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价值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大学第一年,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内化的评价自我的标准,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根据他人的评价如教师、同学等,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评价,在众多人当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有着权威的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在一次游戏教学中,当游戏告一段落时,我对刚才的活动进行评价:1.自我评价。四个小组中,为什么有的小组跑得快?找出原因。2.小组评价。找出自己小组的不足,进行战略调整。3.教师评价。我把学生没提到的或没想到的地方进行评价,表扬好的,然后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当做到一定的时候,要进行总结,这是为了做得更好。得到表扬的小组更加兴致勃勃,没有得到表扬的也受到鼓舞,不甘落后,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兴奋之中。

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体育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挥内在潜能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和效果。随着新课程的运行,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体育课程论文篇5

加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不但有利于丰富整个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领域的理论宝库,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改革中沉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故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不尽如人意的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领域我国体育学者至今鲜有人涉足,研究成果几近空白。所以,致力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同行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作出探讨。

1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释义

何谓“现代”?尽管关于这方面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对于“现代”何指,学者们至今各持己见。我国著名学者王岳川先生认为,“今天,‘现代’一语大概基本上是指已经过去的时代。”[1]按照我国史学界的观点,一般把1919年“”以后时期称为现代史阶段。鉴于此,本文所论及的问题是指已经过去的“”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问题。相对于“后现代”而言,“现代”表征为追求进步、技术、理性、效率、封闭性、确定性、同一性、中心性、普适性、控制性[2],了解“现代”的以上特征对理解后文的“制度课程”大有裨益。

所谓体育课程,是指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本文的研究也是把体育课程视为一门学科课程而言的。什么是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一般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规范下,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由体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双边教学活动。

2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

2.1分离的原因

2.1.1“制度课程”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主要根源“制度课程”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产生有其历史渊源。众所周知,现代课程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学者均把其视为一个20世纪的现象,正如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D.Tanner&L.N.Tanner)指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4]博比特、泰勒就是早期著名的课程研究专家,以他们为代表创建的课程研究模式可谓代表了一个时代,该模式追求科学化的方法,以“技术——控制”取向为特点,以“技术理性”为原则,因而被视为“泰罗(有“科学管理之父”之称)模式”。“制度课程”就是这一模式的最好映照。所谓“制度课程”,是指特定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规定并实现的合法化的学校教育内容,具体体现为官方的课程文件(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材、教具等)及这些课程文件的操作形态[5]。但纵观其历史征程,不难发现其仍然没有脱离“制度课程”的范畴,是我国社会在每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学校体育作出的规划和规定。

“制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和内部功能。从“制度课程”的外部功能来看,是学校系统传递社会需求的方便且有效的工具,这一点从历届我国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上可见一斑;从“制度课程”的内部功能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管理和限制体育教师工作的规范框架,因为以往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最终是以广大体育教师为阅读对象的,于是为了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官方规定的课程指南往往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作出“苏州园林式”的策划,以排除教师可能作出的与官方认可的社会需求相悖的课程变革。

在制度层面,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极易成为两个分离的领域,二者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线性关系。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了学校体育“教什么”,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实施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了学校体育“怎么教”;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方向或目标,是体育教学过程之前和体育教学情境之外预先就有的“人工合成物”,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体育课程的过程,而不应该对其作出任何变革。故此,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就被割裂开来,二者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并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2.1.2“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从认识论或思维方式进行深层思考,可以发现,形形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观点或做法均源于以下一种或几种性质的二元论。

(1)内容与过程二元论(content-processdualism)。这种二元论认为,体育课程即体育学习内容或教材,体育教学则是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其中,内容与过程、教材与方法是分离的、独立的。这种传统的二元论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而且在当今整个课程领域也很有市场。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劳迪(H.S.Broudy)等人认为,“课程主要由某些组织成为教学规范的内容组成,……严格地说,教学方式不是课程的一部分”[6]。英罗(G.M.Inlow)也认为,“课程是一组学习内容,教学则是通向学习的方法、渠道”[7]。内容与过程二元论的实质是把学校体育的内容与内容由以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这样,原本有机统一的实体就被人为地分割为内容和产生及传播这些内容的过程与方法,导致两者相互独立,机械地发生关系。殊不知,正如某些学者所言,任何知识都既是探究的产物,同时也内在地蕴含着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还是未来探究过程的原材料[8]。

(2)目标与手段二元论(ends-meansdualism)。此种二元论认为,体育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体育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同内容与过程一样,目标与手段也是分离的、独立的。走出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局限,放眼整个课程与教学领域,这种二元论的观点依然夺目。比如,约翰逊(M.Johnson)曾指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规定了教学的结果,但它并不规定用以达成结果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活动、材料,甚至教学内容。”[9]美国著名课程学者塔巴说:“课程是学习的计划。”[10]奥利沃(P.F.Oliva)则说:“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11]以上皆属于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观点。

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实质是把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原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的完整的活动割裂为目标(计划、结果)与手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种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并被滥用于不同的目标。例如,为了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学校体育教学采用的“学运动技术”、“教运动技术”、“考运动技术”的模式一直沿袭至今,其手段已倍显单一和僵硬,然而,这一模式却一直被广大体育教师津津乐道地采纳。毋庸置疑,现今学校体育改革提倡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反诘这一模式的最佳利器:难道只有这一模式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吗?难道这一手段仍然适应现时代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吗?

2.2分离的结果

2.2.1产生了两个领域,两批专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导致了体育课程领域与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专家与体育教学专家的产生。体育课程专家建树于体育课程理论的研制,体育教学专家造诣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两者分道扬镳,各守自己的一方净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虽然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自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方向拓展,但另一方面,实则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不符合当代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2.2.2束缚了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创生“制度课程”下的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而言无异于“元叙事”(指能够为科学立法的哲学话语)[12]。体育教师和学生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而不是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体育课程的研制与开发被误认为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只能是体育教学的实践者,不能拥有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这显然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创生,不利于体育课程由静态的“跑道”(curriculum)向动态的“‘跑’(currere)的过程”的回归。

综上观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虽然有利也有弊,但全盘审视之,不难发现其弊大于利。因此,进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就不无意义。以上既可视之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结果,也可视之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原因。

3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3.1整合的理念

通过对以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的理念。“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1.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总是包含着对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即使是在“制度课程”的层面也是如此,如上一世纪我国诸多体育学者在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探讨中,就曾呼吁要对传统学校体育竞技运动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其目的就是使体育教学内容具有适恰性,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因此,对学校体育内容的变革也是有效传递内容的手段。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开始指向人的主体性的提升,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而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与创造正是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展现。所以,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学校体育活动中不断变革与创新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身的意义,正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

3.1.2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在从“技术理性”、“制度课程”走向“解放理性”、“体验课程”基础上的整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正体现着这一趋势。在此基础上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师生交往过程,而且是一种体育课程的开发过程。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体育教师创生体育课程的过程,这时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专家一样在“创作”体育课程,只不过是现场“创作”,而体育课程专家的作品是预先创作好的;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创生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创作”体育课程。由上观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与开发体育课程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教学过程中实现着课程的精细加工及再生和演绎[13]。

3.2.3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制度课程”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导致体育课程的编制只被看作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被看作体育教学的主体,而非体育课程的主人。这一现象是导致以往体育课程研制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体育课程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一顽症的症结所在。如何冲破以往体育课程研制的樊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因为只有体育教师和学生才是体育课程的最终实践者,是体育课程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而且体育课程的创生需要由他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完成。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并不是指要体育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体育课程的编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是指体育课程专家和体育教学专家在共同研制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明白体育课程是为学校体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设置的,其内容要具有适恰性,适宜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不断创生“人本课程”。4结束语

20世纪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制度课程”与认识论上的“二元论”是造成两者分离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和整个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整合并驾齐驱,也需要及时汲取其他学科以及整个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合理内核。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8-159.

[2]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1-12.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1-312.

[4]TannerD,TannerLNCurriculumDevelopment:TheoryintoPractice[M].NewYork:Macmillan,1980:3-4.

[5]SeeDoyleW.CurriculumandPedagogy,in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M].NewYork:Macmillan,1992:487-488.

[6]BroudyHS,BO,BurnettJR.DemocracyandExcellenceinAmericanSecondaryEducation[M].Chicago:RandMcNally,1964:69-70.

[7]InlowGM.TheEmergentinCurriculum,2nded[M].NewYork:Wiley,1973:41-42.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9-80.

[9]JohnsonMJr.DefinitionandModelsinCurriculumTheory[J].EducationalTheory,1967,(17):129-130.

[10]TabaH.CurriculumDevelopment[M].NewYork:Harcourt,Brace&World,1962:213-214.

[11]OlivaPF.DevelopingtheCurriculum[M].BrownCompany,1982:5-6.

[12]LyotardJ.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M].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23-24.

[13]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7-28.

[1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71-172.

[15]陈侠.课程论的学科位置和它同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87,(3):26-27.

体育课程论文篇6

1.1研究对象

天津市的高校数量不少,该文主要选择天津市内主要的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现在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2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等,对这12所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法,通过图书馆的书籍和网络检索库查阅并收集与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的研究文献和资料,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收集可以根据研究进展和需要再去进一步完善。(2)现实调查访问法,在每年天津市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总结的年会上,对各个高校体育教学相关人员进行访问,也可以走进现实,对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很高造诣的教师和专家进行走访,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来掌握当前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主要包括问卷发放对象、调查对象和问卷回收这三个方面。问卷发放的主要对象为天津市内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专家、高校中的一线体育教学教师和天津市高校中的学生;试卷设置的调查对象为以上列出的12所高校中的体育教学现状;数据的收集要客观现实,就要做好有效问卷的回收,然后通过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4)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需要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方式为聘请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专家,采用逻辑分析检验法对问卷进行综合的评定,以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客观性。表1和表2分别表明了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和问卷的可信度。(5)通过回收的问卷,采集信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结果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关于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关系的一种体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对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对天津市12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校体育教学在实际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思想较多,很难达到统一,多种教学思想并存的现象较为严重。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经过改革和发展后,其中“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逐渐成为教学指导思想的主体,“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符合现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体现出了体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教学理念。问卷信息表现出了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当下,天津市的各高校大都将健康第一作为了体育教学的主体思想,已经将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作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思想和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旨在追求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提高,而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有助于体现体育教学的优势,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未来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新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科学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思想途径。

3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探索

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长久以来,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在内容设置上,大都以竞技性的体育项目为主,比如长跑、跳高跳远、投掷项目和球类项目等,而忽视带有健身性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的普及。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有着整套规范的规则体系和技术要求,这些规则较为系统和严格,其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些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使教学较为严格而缺乏趣味性,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和体育项目较高的要求,很容易对体育教学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偏离体育教学的本质,只注重追求专业技能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教学思想很容易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3.1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天津市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改革,其课程内容的设置也逐渐趋于科学与合理。在具体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始终将教学目标作为指导,去除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减少了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的设置。从6所高校的教学内容分析来看,较为单一的体育项目大都被取消,以往体育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也被选修体育而代替,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会收获甚微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当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有效地结合了学生的兴趣,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对身体活动能力和基础理论课时的比重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每个选修课都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比如大量带有传统型和民族性的体育项目以及现代体育项目的设置,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不同爱好和需求,这些带有浓厚的趣味性的体育教学项目不仅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为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比如,传统摔跤、太极拳、传统武术等民族项目,还有野外生存、拓展训练和大众健身交际舞等现代项目,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3.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

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仍然是以篮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竞技性项目为主,但许多带有民族性的和现代性的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引入课堂,攀岩和野外生存等现代项目得到了学生极大的认可,高校学生对这些新兴项目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从这些体育项目表现出来的效果来看,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在球类等主体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带有民族性的和现代性的体育项目,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充分做好市场调研,聆听学生的心声,重视学生的建议,加大广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的设立,这是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的重要方向。

4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目标的探索

4.1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目标的现状

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时间和范围内,教师和学生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的标准和程度称之为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制定的参考和依据,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决定着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提出了体育教学的三大目标,主要表现在:(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2)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3)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体育道德观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观念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学生的身心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学目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由此可见,以往制定的教学目标有着一定的不足,显得较为滞后。进入新世纪后,体育教学经过了新一轮的改革,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及社会适应”等五大方面的基本目标,这五大目标明确体现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以上对天津市12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表明,各大高校体育教学的领导均将这五大目标作为了新时期体育教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各大高校也将教学目标的改革作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但从教学的具体效果来看,并没有完全实现所定的目标,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及社会适应这五大目标中,许多师生均将运动技能作为了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结构模式和教学内容不合理所造成的。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在高校里还占据着相当大的地位,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在高校里并没有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4.2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目标的发展方向

当下的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运动技能教学,而是要追求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运动技能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步发生着变化,素质教育追求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只有其它目标得以实现,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应注重课程的创新,使师生认清各项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将运动技能的培养作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着手,实现塑造学生品格的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中,应根据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结合竞技性、趣味性、民族性、科学性以及可接受性等项目特点,构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体系,依靠改变师生对教学的认知,达到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

5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效果目标的相互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课程内容体现了教学目标的理念和思想,在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教学的效果目标始终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而反过来讲,如果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与体育教学目标的理念相违背,这时的教学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合理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才会得以优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不会出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偏差,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教学目标又为教学内容的设置指明了方向。

6结语

体育课程论文篇7

1.1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实际上就是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科目和主题,根据一套预定准则有机结合在一起,意在恰当地涵盖整个学习领域.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合理的课程编排.本研究所系的课程主要指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各教学科目及系统.山东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普通和特殊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残疾人康复治疗等相关知识与方法,能够在特殊教育机构、民政、康复机构、社区等部门组织并指导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功能恢复,胜任残疾人体育教学和训练,以及残疾人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型人才.

1.2体育课程在实现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作用

要研究特殊体育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具体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体育课程在培养特殊体育师资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残疾人体育工作者,不仅要对残疾人的病理和心理有精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掌握体育基础理论、技术技能及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从事特殊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掌握学校体育课开展方式、适应性体育的教学方法、及IEP中体育内容的选择制定等.进行残疾人体育训练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手段,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进行残疾人课外体育康复锻炼指导,同样要熟悉各项适合开展的体育项目及体育康复手段.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要求掌握培养学生尊重、自信、公平、关怀的品质及社会适应的能力,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来实现,这也是凸显特色师资的本质所在.

2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各体育院校普遍采用学科课程(即体育课程)加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课程来设置培养课程.课程设置围绕目标进行,培养目标是社会需要在专业上的具体表现,针对本专业开设的体育课程为29项,必修课20项,选修课9项,选修课全部为限选课程;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1470学时,学分79分,分别占总数的57%和51%;专项选修理论与实践课开设三项,选择一项学习;实习课程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十二周.

2.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更新过慢

体育课程的内容反映到学生方面应该是学生通过学习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社会、学生和学科三方面因素.分析得知: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培养要求中提出培养残疾人体育竞赛组织、管理、裁判规则的能力和残疾人社区体育活动开展项目,在体育课程内容中没有涉及到;从重视特殊体育师资综合素质的培养角度看,缺乏培养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不利于人文教育观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这恰恰是特殊体育师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竞技性内容为主线,课程内容少有更新,仅是由于场地或师资的限制对个别项目进行过调整,而非考虑培养对象和就业的需要.

2.2课程结构方面的情况分析

2.2.1专业基础课开设相对偏少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首要条件,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更广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帮助.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偏少,未考虑学生基础水平,本专业的生源为体育考生,文化课水平相比普通考生要低,以2006级为例,文化课分数线为408分,低于430分的学生占53%.专业课过于追求全而广,缺乏针对性,有拼凑学分之嫌,造成课时和教学资源浪费.

2.2.2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小,缺少任选课程必修课程为必须掌握的基础性或重要性的课程知识技能,体现在体育课程上就是基本的体育理论和普及范围广的项目技术.这样的课程因其基础作用往往被过分重视,导致设置比例较大,本专业体育课程中必修课与限选课的数量比例为20:9;选修课程中没有设置任选课程,有限的选修课程限制了特殊体育师资能力的掌握,进而影响培养对象的就业“口径”.

2.2.3课程开设顺序有待调整课程开设顺序对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大影响.体育课程的开设基本上能做到与其他主干核心(非体育)课程的融合,但也存在开设顺序不合理的现象:部分课程未能很好的考虑与其他主干(非体育)课程的相互影响;同一项群的项目没有做到系统的开设,造成学习困难.

2.2.4实践性课程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实践目的是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运用教育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巩固,同时促进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及课程设置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课程设置的很多环节在课程中没有明确指出,如教学观摩和见习,不仅在课时量上不能得到保证,在具体实施中也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导致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实践课程课时偏短,导致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能力变得困难.

2.2.5专项选修理论与实践课程选择范围狭窄为体现“一专”的指导思想,从运动技能培养及整体课程设计角度考虑,开设专项选修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设时间为四个学期,目的是培养特殊体育师资掌握某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来开展的教学和训练.但本课程的开设受师资和选择人数等因素影响,最终可供培养对象选择的体育项目太少,选择课程与就业需求相关不大,造成设置的专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目的难以实现.

2.3特色体育课程建设有待完善

特色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发现:创建专业特色的目标不够明确,缺少体现特色的体育课程,只是体育理论技能课程与残疾人的心理、病理课程的相加,导致培养对象在体育教学进行指导时不能体现专业的教学指导能力,这与培养要求有一定差距.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尽人意,没有涉及适应性体育教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合教育,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专业课程.

3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整合

在特殊体育师资短缺的情况下,保证培养师资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同时结合新兴交叉专业人才培养中体育课程的设置方式,在学校师资、课程资源允许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求培养水平本质上的提高.

3.1细化培养目标,明确能力需要

社会对特殊体育师资的能力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在设置课程时要多元考虑,也决定课程设置的调整方向.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作为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主要形式,其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着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分析,明晰培养不同方向的特殊体育师资所要具备的体育能力,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和残疾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三者的共同发展,是体院开设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最根本目的.根据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有所倾向,把握“重点培养,全面提高”的原则,根据分化目标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达到“少而精,专而准”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宽口径就业.我们还应该考虑特殊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逐步将培养目标以就业方向为目标导向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转变.

3.2调整课程内容,充分挖掘资源

对开设的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培养对象的需要,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理念,课程中增加人文内容课程,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人文教育观.增加与特殊体育关系密切的课程内容,如气功、有氧健身操、舞蹈.金梅指出舞蹈教学在对听力失聪学生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而且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毅的性格.考虑删减一些技术要求高、动作复杂、在短期内难以掌握的体育内容,如跨栏跑,散打.考虑补充新的课程内容,减小知识滞后性的影响.

3.3优化课程结构,重视融合学科

3.3.1加大选修比例的同时创建限选模块,增设任选课程,调整开设顺序.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就业灵活性的提高,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把握基础必修课程前提下适度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保持课程适应性的同时提高针对性;根据细化的培养目标创建“残疾人体育教学”、“残疾人体育康复指导”和“残疾人训练竞赛组织”三个方向的限选课程模块,要求任选两个模块进行学习,缺少学分通过自选课程补充.

3.3.2“多能一专”课程的合理调整.体育课程的设置要考虑生源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类课程建设.“多能”的培养要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来做出起点定位,基础课程的开设还要做到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专业性:考虑残疾人运动项目,田径、盲人门球、举重、射击项目重点开设;实用性:选择适合特殊群体开展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打好“多能”的基础.专项选修课程因其重要性要创造好的选择条件,做到:一方面积极做好与其他院系教师的沟通,增加课程开设项目,为满足学生不同的课程需求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采取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授课的方式,避免出现因选择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的情况.

3.3.3加大实践性环节课程比例,重视知识的运用.特殊教育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基地的建立非常重要,体现在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方面上更是如此.加大实习课程的比例,利用学校与实习基地假期的时间差延长实习时间,同时注重实践课程内容质量的提高.在实习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进行实习前的初步了解,把握专业发展动态,防止毕业实习时适应时间过长.

3.4彰显专业特色,创新特色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的建设,还必须要突出“体育”特色.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培养特色特殊体育师资的前提,坚持大特教视野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突出师资培养特色.明确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体育”会使我们在开展教学、指导和康复中体现出独特效果,体现更专业的教学能力.为更好的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同类院校中依然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创新特色课程:①利用特色教师开发新课程;②借助听力残疾教师在田径项目上较高的运动水平,开设聋人田径教学课程,实现体育教学与手语训练的结合;③依托全运会场馆,开设特色竞技运动项目.在已开设本专业的体育院校中尚没有开设,体现人无我有特色,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试脚石.

4结语

体育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整体德育;德育课程;课程体系

Contentabstract:The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onstructionwasmustthedeepresearchtopic.Theauthorinviewofthetraditional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flaw,andlosescomparedwiththeChineseandforeig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proposesthewholebi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Thisnewcurriculumsystembyinth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nthesystem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tmosphere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recessiv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andtherecessiv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scomposed.

keyword:Overallmo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urriculumsystem

前言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

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