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空间结构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3:43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篇1

1 研究 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 旅游 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2](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 应用 对比的 方法 , 分析 了 中国 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3](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4](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5](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6](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7](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 文献 ,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8](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 理论 进行了研究。Miossec[9](1976)和Gormsen[10](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 and 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 问题 。 在前苏联,地 理学 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14],1982)。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 社会 经济 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1.2 研究意义 英国学者Mitchell.L.S[16](1985)在《旅游地理学:综述与展望》中,就已经预测了美国、加拿大两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今后的 发展 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会逐步代替描述性研究(转自李山,中国部级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研究,1999)。日本学者石井英也[17](1988)在《空间 时代 观光旅游地理学的课题》一文中也提到,日本传统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讲,研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探索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关系,其结果不仅可以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预测以及定位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其他景区的“旅游标准化”建设、新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提供 参考 标准,为我国旅游业步入正轨化、规范化,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科学 技术以及理论上的保障;从理论上讲,本文虽属应用研究,但通过一定标准的样本群,定量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问题,可以弥补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旅游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另外,本研究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以后将要制定的关于旅游城市的评优标准、各种旅游示范区的评定标准,提供了由实践检验获得的论证和建议。 2 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分析 2.1 国家4A级旅游区(点)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直观的了解某个模型的分布状况,是聚集的,均匀的或随机的,但这几种情况常常会同时呈现出来。“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地确定布点格局情况的方法就是最近邻分析法”[18]。 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宏观上呈点状分布,因此可以根据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最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测出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取这些距离的平均值r,即表示邻近程度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简称最邻

空间结构论文篇2

论文摘要: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就空间网格结构和张力结构两大类介绍了国内外(但主要是国外)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这一领域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包括空间结构的形态分析理论、大跨柔性属盖的动力风效应、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  一、概 述   在这实际的三维世界里,任何结构物本质上都是空间性质的,只不过出于简化设计和建造的目的,人们在许多场合把它们分解成一片片平面结构来进行构造和计算。与此同时,无法进行简单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空间体系也始终没有停止其自身的发展,而且日益显示出一般平面结构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和创造潜力,体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空间结构的卓越工作性能不仅仅表现在三维受力,而且还由于它们通过合理的曲面形体来有效抵抗外荷载的作用。当跨度增大时,空间结构就愈能显示出它们优异的技术经济性能。事实上,当跨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一般平面结构往往已难于成为合理的选择。从国内外工程实践来看,大跨度建筑多数采用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体系。 近二十余年来,各种类型的大跨空间结构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建筑物的跨度和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尺度达150m以上的超大规模建筑已非个别;结构形式丰富多彩,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了许多新的空间结构形式。例如 1975年建成的美国新奥尔良“超级穹顶”(Superdome),直径207m,长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球面网壳;现在这一地位已被1993年建成夏径为222m的日本福冈体育馆所取代,但后者更著名的特点是它的可开合性:它的球形屋盖由三块可旋转的扇形网壳组成,扇形沿圆周导轨移动,体育馆即可呈全封闭、开启1/3或开启2/3等不同状态。1983年建成的加拿大卡尔加里体育馆采用双曲抛物面索网屋盖,其圆形平面直径135m,它是为1988年冬季奥运会修建的,外形极为美观,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索网结构。70年代以来,由于结构使用织物材料的改进,膜结构或索-膜结构(用索加强的膜结构)获得了发展,美国建造了许多规模很大的气承式索-膜结构;1988年东京建成的“后乐园”棒球馆,也采用这种结构技术尤为先进,其近似圆形平面的直径为204m;美国亚特兰大为1996年奥运会修建的“佐治亚穹顶”(Geogia Dome,1992年建成)采用新颖的整体张拉式索一膜结构,其准椭圆形平面的轮廓尺寸达192mX241m。许多宏伟而富有特色的大跨度建筑已成为当地的象征性标志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 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人们还在不断追求覆盖更大的空间,例如有人设想将整个街区、整个广场、甚至整个山谷覆盖起来形成一个可人工控制气候的人聚环境或休闲环境;为了发掘和保护古代陵墓和重要古迹,也有人设想采用超大跨度结构物将其覆盖起来形成封闭的环境。目前某些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尺度为300m以上的超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方案探讨。 可以这样说,大跨空间结构是最近三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结构形式。国际《空间结构》杂志主编马考夫斯基(Z.S.Makowski)说:在60年代“空间结构还被认为是一种兴趣但仍属陌生的非传统结构,然而今天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从今天来看,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物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各国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例如,早在20年前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曾组织了为期 10年的空间结构研究计划,投入经费 1550万美元。同一时期,西德由斯图加特大学主持组织了一个“大跨度空间结构综合研究计划”,每年研究经费100万马克以上。这些研究工作为各国大跨度建筑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国际壳体和空间结构学会(IASS)每年定期举行年会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著

空间结构论文篇3

(一)学生选做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不够由于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课题开设时间较短,学生对此课题难易程度的认识有偏差,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学生更易于选择常规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毕业设计课题。为提高学生选做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对多届毕业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现总结出学生不愿选做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主要原因如下:(1)与传统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相比,学生直观地认为大跨空间结构的建筑造型新颖、奇特,但其结构形式复杂、多样,简化力学分析模型困难,结构受力分析难度大,难以应用所学知识顺利完成此类型的毕业设计。(2)由于大跨空间结构的钢屋盖需应用有限元设计软件进行受力分析,此部分工作量难以在计算书和图纸中反映出来,学生担心最终计算书没有完全反映出自己的工作量,影响最终答辩成绩。(3)部分学生认为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钢屋盖设计,而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得到有效训练。(4)学生认为大跨空间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较少,对以后工程实践帮助不大。

(二)题目设置不当,难度及工作量过大或过小为使毕业设计选题与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院鼓励毕业设计题目直接来源于设计院的工程实际,拿来“真题真做”。但是大跨空间结构类型的工程实践一般为奥运场馆、大型会展中心、剧院、机场航站楼等大型复杂建筑工程,若直接“真题真做”,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其难度及工作量过大。因此,实际的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没有从设计院拿来就“真题真做”,而是选择性地删掉一些设计内容,在此过程中若控制不当,将导致此类毕业设计题目的难度及工作量过大或过小。目前,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内容多为大跨度钢屋盖的设计,结构形式为网架或网壳,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建筑选型、结构选型、屋盖(网架或网壳)构件设计、焊接空心球节点或螺栓球节点设计、支座节点设计。这类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题目内容新、实践应用广、实用价值高,但是局限于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考察不够全面、系统综合性不强,且主要计算工作应用工程设计软件完成,工作量难以在计算书和图纸中反映出来。实际中,另一类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删掉的设计内容较少,接近于“真题真做”,但学生普遍反映此类毕业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过大。通过调查分析,得知:(1)由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建筑造型新颖、奇特,学生在建筑选型时耗费大量时间,且后期结构设计方案很难满足前期选择的建筑造型,因此,学生返工现象较为普遍,增大了毕业设计的工作量。(2)为满足大跨空间结构建筑要求,学生偏向选用玻璃幕墙体系作为维护结构,但是学生对玻璃幕墙及其支撑钢结构体系的设计较为陌生,此部分设计难度较大。(3)由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受力体系较为复杂,学生很难简化出合理的力学分析模型。(4)学生普遍认为钢柱脚的设计难度较大,尤其是对底板上加劲肋的计算方法理解困难。

(三)参考资料缺乏,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能力有限由于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题目是近几年新增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相对较少。目前,学校图书馆及网络资源中关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较多,而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参考资料匮乏。学院图书馆的规范及标准图更新速度太慢,尽管学院加大了对图书和资料的投入力度,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总觉得可利用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较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刚颁布的规范和规程。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不能局限于有限的教科书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查阅各种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及其他工具书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首先想到询问指导教师某个系数的取值,而不是系统地查阅相关规范条例的具体内容,也不深究其使用条件、使用范围是否满足设计题目的要求。在标准构件的选型上更是不问出处,拿来就用。大跨空间钢结构的构造节点较多,其节点形式要和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相一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结合能力也较差。

(四)学生软件应用能力欠缺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学院提倡学生在手算基础上利用计算软件进行电算,鼓励学生利用C语言或FORTRAN语言对部分计算进行编程,在计算中采用表格Excel进行重复计算以简化计算过程。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学生平时虽有接触常用的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绘图软件AutoCAD、工程设计软件3D3S等,但是没有经过实际锻炼,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把Office简单认为就是打字,而Word中的排版、长文档处理、公式符号输入等都不熟悉,对Office中其他几个软件的了解更少。工程设计软件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与手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但学生对此理解并不深刻。

(五)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指导学生结构选型、屋盖(网架或网壳)构件设计、焊接空心球节点或螺栓球节点设计、支座节点设计等工作。由于大跨空间构的屋盖结构形态呈三维状态,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三维受力特性,且构件呈空间工作状态,在屋盖结构计算部分需应用工程设计软件(如3D3S软件)。因此,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还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熟练应用工程设计软件的能力。但是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并扩大教师队伍,许多硕士、博士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了一线教学岗位,没有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许多青年教师因缺少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在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题目设置、难度及工作量的控制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六)研究生复试、找工作等占用毕业设计时间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受到研究生复试或找工作的影响较为严重。部分优秀学生虽然重视,但精力有限,尤其是达到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学生,整日忙于面试、调剂等事情。部分学习认真成绩良好的学生,到5月份才开始应付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毫无思路,且不熟悉办公软件、绘图软件、工程设计软件,严重影响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期间,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求职面试、公务员考试等,频繁往返与学校、家和各用人单位。因此,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就不得不罗列的大量数据,绘制不算规范的设计图纸,计算书表达也不够完全和规范,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

二、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大跨空间结构理论教学方面为提高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质量,学院现已开设《空间结构》等相关课程,但课时有限,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熟悉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还要安排学生参观典型的大跨空间结构,实地讲解钢屋架(网架或网壳)、钢柱、钢梁、钢支撑以及节点、柱脚、预埋件的连接构造形式,使学生对大跨空间结构的结构体系、构件类型、受力特征、截面形式、尺寸、材料等有进一步理解,对钢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大跨空间结构的教学质量。

(二)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及工作量为了保证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设置的题目应该是内容新颖、知识结构全面、工作任务圆满、系统综合性强、实践应用广、实用价值高。实践证明,所有学生从接触此类题目的任务书开始便目的明确、兴趣浓厚、主动积极,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经过不懈探索,实践出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题目,此类毕业设计的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跨度钢屋盖的设计,结构形式为网架或网壳,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网架或网壳结构选型、构件设计、焊接空心球节点或螺栓球节点设计、支座节点设计。此部分设计工作主要应用工程设计软件完成,并辅以相应的手算校核,包括钢构件强度及稳定验算、螺栓球节点和支座节点设计复核。(2)钢刚架的设计,此部分设计以手算为主,包括钢柱、钢梁、柱脚、梁柱节点设计。(3)混凝土框架设计。实际大跨空间结构下部多设置两、三层的框架结构作为办公区域,框架顶部设置钢柱支撑上部网架、网壳结构,既能满足建筑功能,又能节省建筑成本。此部分设计以手算为主,包括框架梁、框架柱、楼板、楼梯、基础、雨篷、预埋件设计。

(三)加强毕业设计资料库的建设高校普遍存在设计资料陈旧和数量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大跨空间结构方面的设计资料更少。学校应增加投入力度,尽快更新规范和规程及标准图集。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资料库的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可以尝试在校园内建立一个毕业设计网站,收录各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实例,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结构计算手册和构造图集等。此毕业设计网站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信息更新速度快,查阅方式比传统方式便捷。

(四)完善指导教师分组制度根据专业方向、新老教师搭配、自愿组合等原则,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小组,每组推荐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对年轻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拓宽年轻教师的思路,提高其指导水平,适时地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举行讲座。定期考核年轻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处理机制。

(五)强化过程管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效果、质量与指导教师采取的管理、指导密切相关。指导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特别要做好开题报告、中期进度检查和答辩前的检查工作。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路,采取讨论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当学生面对问题时,提倡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多种结构方案的比较,建立优化设计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空间结构论文篇4

1.1历史因素作用机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来讲,历史因素是指已经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状况,而历史因素作用就是指其会对未来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也就是说在演化的进程中,原始的区域地理优势将会被放大。具体到我国的区域经济中,拥有这种原始的区域地理优势的是东部地区,尽管在最初发展时受到了限制,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依然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1.2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在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进程中,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础性经济制度变化的影响,所谓基础性经济制度,是指产权分配、界定、保护与实施方面的基本规定,基础性经济制度的变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空间的变化,是其演化的基本动力;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变化的影响,规定和政策的制定机构包括中央及地方,规划及政策的变化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促使空间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1.3产业集聚和区位选择机制第一,产业集聚机制。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想要发展经济时,一般会优先发展区域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之后再以此地区带动其他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相关企业及行业的集聚;其二,实现资源共享,给企业及行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其三,有效地降低企业及行业的信息成本及交易成本;其四,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第二,区位选择机制。区位选择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成本因素,这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是经济技术因素,所起的是制约性作用,一般来说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消费水平、市场容量等都会比较强,因此产业在集聚过程中自然会选择这样的区位;三是行政政策因素,当一个地区的行政政策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企业或行业集聚越会倾向于这个地区。

1.4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产业空间转移机制无论是何种产品,都具有生命周期,产业也是如此,同样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且产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优势区域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产业初创期、产业发展期以及产业成熟期。

2中国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变化

2.1从集聚到扩散2006年到2010年为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在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的空间分布状况逐渐地呈现出扩散的趋势。在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方面,明显地呈现出了“北上西进”趋势,也就是说工业的空间分布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东北和中西部转移。这一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说明中国制定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出现了实施效果。实施了新规划之后,由于中国区域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变化,使得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增快。而且,在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东部地区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这也使得一些产业将发展目光转向了中西部。

2.2服务业的集中化趋势一直以来,东部地区都是众多经济活动的中心,新规划实施以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转向了中西部,虽然东部地区的GDP及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都有所下降,但是这并未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地位产生影响,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服务业不断地向东部地区集聚。从1992年开始,服务业开始向东部地区集聚,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但是并未影响到服务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现今,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东部地区新的增长极。同时,服务业的集聚将会促进东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东部率先发展”的实施。

2.3资源配置的新变化第一,主要规划的区域分布。在“十一五”末期,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了较多的区域规划,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一类是“国家战略层面区域规划”。从地域上看,这些新的区域规划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依然是重点规划区域,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调整期。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依然占据着一半以上的比重,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状况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经济发展出现衰退,也依然要将东部地区作为主要规划的分布区域。第二,投资空间分布的变化。经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可知,从1999年开始,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下降,而其他三大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则不断上升。另外“,十一五”期间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要快于“十五”期间。由此可以看出,现今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促使制造业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转移。第三,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近几年,东部地区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尽管这些问题制约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很有活力,而且经济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大部分劳动力依然流入了东部地区。在工业劳动力就业方面,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在2006年开始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重则开始上升,但是东北地区也是不断下降;在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方面,东部地区一直在上升,其他三大区域则一直在下降。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

新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特征,出现了产业转移的新现象,由此也带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从省际相对差距来看,各省人均实际GDP变异系数开始缓慢下降,随后这种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从省际绝对差距来看,在“十一五”末期也开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发展下去,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进入到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4结语

空间结构论文篇5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一体化理论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cus on the spac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heory of space structure, the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theory, these theories in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tendency to realize the city - region and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spatial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在全球范围的延伸和后工业化经济组织的巨大变革,城镇发展的区域化与区域发展的日益城市化,已成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主体趋势。目前我国己出现若干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其中比较成熟的区域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中南部地区、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等。

区域一体化既是全球化趋势的国家响应,也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由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型,要求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化,要求行政型的空间结构体系向有序的经济型、生态型空间结构体系转变[1],促进空间结构的体系化,即空间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不是指空间连片,而是指存在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本文主要从空间的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其理论基础如下:

1 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始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德国,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是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的重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区域空间内所有经济客体形成的空间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客体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规模等级关系及空间功能关系等空间组织结构状况;二是区域客体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完善、协调、与区域自然基础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而区域内部群体中的城市彼此都存在着差异,差异是一体化的内在基础。存在差异的一体化,是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机到有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合理方式。空间结构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在不断发生演变、始终在进行重组,空间结构永远不是静态的[2]。有影响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主要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网络型城市理论等。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从微观层面上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关注宏观层面上区域总体经济结构与形态的模式研究。从注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3]。

2 复杂系统理论

城市系统是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系统。城市系统经历着从中制约到协调,再由协调到制约的一系列演化过程,这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4],也是复杂系统演化的循环发展形式。城市系统与城市结构概念不同,城市系统强调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要素之间的动态作用,而城市结构则强调的是城市内部要素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通过城市功能相互作用,即:当城市结构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必要功能时,便可认为城市系统在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中处于一种均衡而有序的状态;而当城市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功能要求时,城市系统中就会涌现改变城市功能的力量,城市结构走向无序直至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诸多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系统具有自适应性,城市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与此相关,因此在空间规划时要应用城市系统的自适应性规律。自适应性规律体现在互动性、共生性和整合性等相关方面,因此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战略要考虑促进城乡空间功能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主动调整城市系统的组织与结构使之跃迁至新的平衡状态、及通过空间自觉调控与自然演进结合形成高效的空间利用和平衡发展。

3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它以认识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及揭示其相互关系为主要目的,既吸收了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又继承了生态学中的整体性思想,为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性视角,也为人们了解景观的生态效应,并通空间规划、管理等手段有意识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规划工具。如果说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那么城市景观无疑是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直接体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其中过程、格局和尺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格局和尺度是有强烈空间性质的概念,过程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由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定量直接地去研究生态过程的演变特征,往往是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变化来反映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结构即斑块-廊道-基质的组合或空间结构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5],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景观空间形态分析、景观空间关系分析和景观空间构型分析[6, 7]。

结语

区域一体化是以空间为载体,涵盖了城市及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空间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应当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港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及生态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于不实现自身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理论基础, 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 经济地理, 2003,23(004): 445-450.

[2]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9(002): 65-69.

[3]郭腾云, 徐勇, 马国霞, 王志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1): 111-118.

[4]谭跃进, 邓宏钟.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 2001,19(005): 1-6.

[5]肖笃宁, 李秀珍.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地理科学, 1997,17(004): 356-364.

[6]王仰麟, 赵一斌, 韩荡.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概念, 指标与案例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14(3).

空间结构论文篇6

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早见散轶于涂尔干、马克思等理论家的论著中,70年代列斐伏尔等地理学家论述了社会关系与空间的相互建构,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社会空间”这一概念,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物理空间(自然)、心理空间(空间的话语建构)和社会空间(体验的、生活的空间),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者平台,更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叠加着社会、历史和空间的三重辩证。德塞都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认为叙事是日常生活实践,理应关注物质空间与隐喻空间,并肯定了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随后布迪厄、福柯等社会学家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性视域下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以及对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的作用。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认为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福柯在《论其他空间》一文中称:“人们处于同在性的时代――并置、远与近、并排、分散的时代,人们所处的场域由点和因素的邻近关系所界定,这些关系可以在形式上描述为序列、树状或网格。”

二、他山之石:叙事研究对空间理论的借鉴

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迄今为止的叙事学理论大都重视对时间的研究,强调叙事结构在时间序列中建构,忽视叙事中的空间作用,在物理学、数学、哲学、历史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和文化批判理论杂说中,以康德的想象空间说为契机将空间与文学融通,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叙事学专著中对空间问题有专门论述的并不多,较早的一部是西摩・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文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认为故事事件的维度是时间,而故事存在物的维度是空间,在文字叙事中故事空间是抽象的,需要在读者心灵里建构。加布里尔・佐伦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建构了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高度的空间理论模型,从纵向区分了构成空间的三个层次――地志学、时空体与文本,并在横向上提出了空间度量的单位及其各种组合所表现出的不同空间结构。长期以来,空间历史被隐匿进而被忽略,造成空间在叙述和研究场域中的缺席,形成了时间性、线性研究的盛宴。但是叙事作为经验呈现的最好方式,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序列安排而实现的,在叙事中时间与空间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三、呼之欲出: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探究作为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道路,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学术话语方式,近年来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为教育叙事空间化研究提供契机。这里所谓的“空间”不是指客观的几何空间,而是指鲜活的经验,借用社会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场域或视界的空间意向在于把过去、将来和此时此刻的体验加以关联,从而为诠释经验提供了可能。”从叙事学的发展来看,叙事方法出现空间化走向,为教育场域中的空间叙事提供了生动而有直接应用价值的方法指引。

1.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实质

关注空间就是使研究中线性的、静态的经验存在转变为流动的空间化存在,深入情境之中以社会空间视角呈现问题,是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又一路向。教育叙事空间维度是与传统的时间性叙事相对而言的,强调在叙事线索、结构、策略及形态呈现上以空间为主线建构的叙事。教育叙事建构空间维度,首先是叙事视角转变,打破时空直线延续的传统观念,以新的写作手法来处理作品中的时空关系;其次是叙事策略的转换,关注如何使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也就是将空间性作为一种描述与分析的类型来应用,打破叙述的因果逻辑和事件的先后顺序,以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法来达到叙事的空间化效果。

2.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构建

(1)重申:与时间维度的契合

叙事作品作为事件的复杂显现,习惯从时间顺序上由开头、中间到结尾进行水平分析,长期研究注意到意义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垂直的或者范式上的阐释分析。朗斯顿在《作为阅读透镜的时间和空间》一文中为时间和空间确立了三种关系:(1)偏重空间约束或者时间控制;(2)等量齐观;(3)时间门槛改变空间延伸的轮廓和意义。事实上阅读时读者的理解不可能只有时间概念或者只有空间尺度,即绝对的空间或者时间诗学是不存在的。龙迪勇认为,空间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并指出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叙事结构,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王安认为:“空间叙事的转向是对哲学社科领域里空间转向的回应,不能脱离与时间的关联。”以色列学者卓拉・加百利教授的《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一文指出:尽管时间和空间被体验为同一情形中的互补方面,但叙事作品主要是一种时间艺术,时间因素在叙事文本构建中的优势仍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叙事文本内故事的空间问题不能被孤立对待,即空间叙事问题必须与时间联系起来才能认识和考察。

(2)叙事研究中借鉴: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建构

①建构叙事横纵轴呈现教育经验。巴赫金在《小说中的时间和时空体形式》一文中为“时空体”下定义,称之为“文学中艺术地表达时空关系的内在联系”,认为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其中,时间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而后构建了小说文本、作家与读者双重时空体理论。克里斯托瓦对巴赫金的时空体作了继承和改造,提出纵横坐标轴理论,指出语词、句子和故事层面存在对话和互文,文本在纵横两轴上与作者、读者和语境产生对话。弗里德曼在此基础上提出叙事纵横轴空间化阅读双轴坐标,即水平阐释轴和垂直阐释轴,叙事表现为在时空坐标中移动,是文本和读者之间、文本和外部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归纳出叙事空间研究的三种趋势:叙事学中的空间常常呈现为打断时间流的描述;作为情节静态背景的布景;叙事事件在时间中展开的场景。教育叙事作品中的空间因素不仅体现在文本形态上的空间表现,更重要的是文本中的空间内容,即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的“情境”,包含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可以分为:叙事中的大空间及小空间,大空间为教育主体和事件提供了社会时代背景,为评价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前提;小空间则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场所,为评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供了具体依据,空间是教育场景中主体活动和教育实践发生的空间。如实描绘教育场景的叙事文本同样可以借鉴弗里德曼的理论,构建叙事横纵轴,横轴包括教育主体在文本时空体中的线性运动,是根据情节和叙述视点的序列原则发生的内部和外部事件序列;纵轴包括教育叙事研究者和读者在其时空体中书写和阐释文本的所指、社会和历史互文之间的对话,解读文本的深层结构,呈现教育经验时便清晰可见。

②教育叙事文本中的空间结构仿真。以色列学者卓拉・加百利教授谈到:依据静态与动态关系及其在文本中的实际运作,在文本中发现三个不同的空间建构层面:地形层、时空层、文本层,我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对叙事空间进行分析:地形层――空间作为一种静态的实体;时空层――空间结构通过事件和运动(也就是通过时空体)作用于空间;文本层――空间结构通过言语文本中所表示的内容作用于空间。在以上谈论的空间结构的三个层级中,一个地形层上的场景就是一个地点,时空层上的是一个行动域,文本层上的则是一个视阈。教育叙事文本中的空间结构是模仿真实的空间存在其中的,这一空间的构成不能完全独立于时间因素之外,它是一种抽象的组成,依赖文本和读者阅读体验而存在,因此,在垂直维度上应包含三种内容:作为静态实体的空间;事件或行动的空间结构;符号文本的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 高智红.教育叙事的空间向度分析.教育学报,2010(10).

[2]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New York:The Orion Press,1964.

[3] 毛凌滢.多重空间的构建――论《红字》的空间叙事艺术.江西社会科学,2009(5).

[4] Andrew Thacker.Moving through Modernity:Space and Geography in Modernism.Manchester:Manchester UP,2003.

[5]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Spaces.Trans by Jay Miskowiec,in Diacrities,Vol.16,No.1,1986.

[6] 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

[7] 程锡麟,王安,孙薇等.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8]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New York:The Orion Press,1964.

[9] 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现代大学教育,2008(1).

[10]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11] 朱桃春.论叙事的空间结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2] 王安.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家,2008(1).

[13] [以色列]卓拉・加百利.朝向空问的叙事理论.李森译.江西社会科学,2009(5).

空间结构论文篇7

关键词: 概念整合网络 突生结构 创新意义 压缩

一、引言

许多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理解关键在于对比和匹配源域与目标域,即如何选择源域的结构并分配到目标域上。但是,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匹配和选择可以解释部分隐喻,但是还有许多隐喻,其源域特征和目标域特征均不能作为隐喻理解的基础。隐喻的理解涉及一系列既不属于源域,又不属于喻体目标域的特征或结构,我们称之为突生结构。概念整合理论对于突生结构进行了相当多的有益的讨论,认为突生结构对于隐喻的理解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概念整合理论对于隐喻语言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四空间模型”,即概念整合网络(CIN――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整合网络的形成包括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映射、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选择投射、回射到输入空间、新的动态结构的产生等一系列操作,以实现网络的动态平衡(束定芳,2008)。在概念整合网络中,新的动态结构的产生是突现的。本文的重点是描述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并指出隐喻的创新意义不在于合成空间中的突生结构本身,而在于突生结构与整个网络的联系,另外,隐喻的创新意义不仅在于意义上产生新的概念,而且在于意象上的形象性和美感。

二、概念整合网络

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 等人从心理从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心理空间理论最早被是用来解释指称的模糊性、基础空间与建立空间中结构的互生现象等。Fauconier认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s)。”(Fauconnier,1994)当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其他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后,便会形成新的心理空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概念整合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网络正是反映这一在线的、动态性的语言―认知心理活动过程的模型。

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二者之间会建立跨空间映射;跨空间映射利用两个输入空间的共享抽象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或者发展额外的共享抽象结构,这些共享抽象结构所存在的空间即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第四个空间是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是从输入空间中选择投射并整合产生的,它可以各种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突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并可把这一结构回射到网络的其它空间(张辉,2003)。四个空间正是通过映射、选择投射和压缩等方式连接起来,并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Fauconnier &Turner,2002)。概念整合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允许突生结构的出现,在概念整合网络中,突生结构的产生、位置及与创新意义的关联一直是概念整合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Fauconnier,2005)。

三、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

在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中,很多文献都强调突生结构的存在,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突生结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理解语言时,突生结构很容易就能获得,但是当开始分析它时,会觉得它极其的复杂,因为突生结构的产生涉及复杂的幕后认知过程。突生结构并不直接来自于输入空间,其产生的心理过程非常复杂,以“the boat race”为例,两个输入空间都不存在“竞赛”这一概念,但是在合成空间中却出现了,这一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是什么?其存在的作用又是什么?

1.新成分

合成空间中包含一系列输入空间中不存在的新成分,这是通过将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中获得的。有时,合成空间中的某一成分可能与两个输入空间都有关系,那么,通过直接整合可以获得以前不存在的新结构或新关系。通过直接整合产生的整合只是想象性的整合关系,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在The surgeon is a butcher中,可以直接整合产生真实的推论,如:屠夫会进入手术室对病人手术,这一场景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

2.突生操作

Fauconnier认为,整合过程是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进行运演,产生第三个空间,即复合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并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阐释(elaboration)这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形成突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Grady & Coulson & Oakley,1999)(汪少华,2001)。

(1)组合(composition)。将两输入空间的投射组合起来 这种组合后的投射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

(2)完善(completion)。通过直接组合产生的新结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这时,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突生操作可以使得这些整合关系变得有意义。将合成中间中的某一结构补充完整(Pattern Completion),使得从输入空间投射过来的材料与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 一致,从而使某一场景变得有意义。例如:屠夫进入手术室时,我们会想,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医生或这是一个蓄意谋杀,通过这样将一个场景变得有意义,而我们可能也随之获得了“不合格”这一突生特征。这就是突生操作中的完善过程,完善过程最常用的手段是加入一个新的特征来使某一场景有意义,所以这一过程通常是突生结构的来源。

(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进行扩展。当突生结构与现实中的长时记忆联系起来时,即可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 (emergent logic)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这一运作可能是非定向的,无法预测的,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Grady & Coulson & Oakley,1999)。

任何突生结构都是在整合两个输入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不属于其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空间,且突生操作的三个过程并不存在先后关系,突生结构可能出现在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另外,该过程产生的突生结构可能不止一个,与认知主体和语境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认知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突生结构,甚至同一认知主题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突生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3.压缩

概念的整合必须有概念的压缩(conceptual compression),两个参与整合的概念域(输入域)及其之间的联系有选择地压缩到一个整合域中。概念整合网络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其将分散的概念结构压缩为合成空间中可理解、可操作的情境的能力,这些压缩得到的合成空间是可记忆的,且可以弹性地扩大来掌管其所在的网络(Fauconnier & Turner,2000)。可以说,概念整合是一个很好的压缩工具,不同相关空间的选择投射和合成空间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压缩过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0年代那个长辫子姑娘是我现在那个剪短发的妹妹”。

涉及的两个概念域,一个是“50年代域”,一个是“现时域”,两个域之间有时间距离,在概念整合中,通过压缩,“长辫子姑娘”和“剪短发的妹妹”被等同起来,它们中间的时间距离被略去,即时间这一关键关系被压缩。

“电影中那个长辫子姑娘是我那个剪短发的妹妹”。

涉及的两个概念域,一个是“电影域”(角色),一个是“生活域”(演员),两个域之间有空间距离,在概念整合中,通过压缩,“长辫子姑娘”和“剪短发的妹妹”被等同起来,它们中间的空间距离被略去,即空间这一关键关系被压缩。

除了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关键关系之外,因果关系、变化关系等各种关键关系都可以在概念整合网路中进行压缩。概念整合网络中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关键关系被压缩之后,产生了比较简单的结构,简单产生力量,动态的突现结构由此产生(沈家煊,2005)。

四、突生结构与创新意义

通过突生操作产生的合成空间中的突生结构通常是比较简单的结构,但是正是这一简单的结构产生了创新意义,本章节将解决“简单―创新”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阐释突生结构与创新意义的关系。

1.突生结构的简单性与可及性

概念整合网络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通过合成空间内的突生结构通常要比输入空间中的结构简单(Fauconnier,2005)。在the Bypass例子中,合成空间中的“三个小孩给病人做手术”这一场景,远比输入空间中“提高全民教育以在将来提升社会效率和竞争力”这一场景简单。事实上,合成空间中的突生结构本身并不是一个创新意义的结构,而是一个人人可及的、简单的结构,正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才使得合成空间在概念整合网络有巨大的解释力。

2.突生结构的复杂性与创新意义

Croft曾批评概念整合理论,虽然概念整合网络相对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两域模型在隐喻理解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模型只描述了输入空间之间传统特征的合成,而对于隐喻的创新意义却未能详加描述(Croft,2003)。这与概念整合理论中关于突生特征位置的理解相关。在1997年之前的文献中,Fauconnier曾多次提到,突生结构存在于合成空间之中,“Fauconnier(1997)认为,合成过程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运演产生第三个空间,即合成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并形成层创结构 (emergent Structure)”,所以,如果在合成空间中看突生结构,那么突生结构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学者们发现,如果把突生结构局限于合成空间之内的话,会产生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突生结构既是简单的,又是概念创新的。“简单―创新”的矛盾无法解决。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突生结构不是局限于合成空间之中,而是存在于整个概念整合网络中。

那个外科医生是个屠夫。

这一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即“外科医生”与“屠夫”,通过部分映射及整合,将两个并不含有太大关联的概念域整合到一个合成空间中。在这一隐喻的概念整合网络中,“外科医生施手术刀于病人”作为一个输入空间,“屠夫施屠宰刀于猪羊”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在输入空间1中,外科医生做手术的目的是救生,切除腐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在输入空间2中,屠夫剔肉是目的,杀生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两件事情的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束定芳,2008)。但是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又有对应关系,二者有一个共同的抽象结构“某人X施刀术于Y”,这一抽象结构构成了概念整合网络中的类属空间。整合网络在输入空间1和2各选取一部分(外科医生动刀的过程和屠夫动刀的目的、手段),并借助类属空间,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形成“外科医生施屠宰刀于病人”这一合成空间。但是,合成空间中“外科医生施屠宰刀于病人”这一整合意象是一个非真实的新关系,将这一关系整体回射到“外科医生”输入空间,通过突生操作的完善过程:医生的目的是救病人,但是用却是屠宰这一杀生手段,用杀生的手段来实现救生的目的,要使这一个结构存在合理,只能突生出一个新的结构,即“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由此可见,该隐喻的突生结构“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是合成空间中的整体意象回射到输入空间1时,通过完善和拓展产生的,而并不是存在于概念整合网络的合成空间之中。整合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突生结构本身,而在于突生结构与网络中个空间之间的联系。

五、双重意象

相对于日常语言的概念整合过程,隐喻语言,尤其是新奇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对隐喻形象性的解释。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引入“屠夫”这一概念域,也不必以隐喻的语言方式出现,之所以选择隐喻表达的方式,就是因为隐喻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及其产生的美感。概念整合网络对于隐喻的理解及工作机制,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已经相当透彻,但是对于隐喻的形象性,在概念整合网络中却并未体现出来。事实上,在突生结构在回射到“外科医生”输入空间的同时,突生结构与另一个输入空间即“屠夫”输入空间也存在着联系。前者是意义上的整合,而后者则是意象上的整合。

概念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纯语言的理解过程,有些概念或结构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者的大脑中会形成一个意象。由于隐喻通常要涉及两个概念域,因此与之相关的一个想象就是隐喻的双重意象(double image)。所谓的双重意象,就是指隐喻中的异常搭配,不但勾起了通常的联想关系和相对应的意象,而且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搭配所构成的意象的想象(束定芳,2008)。例如: 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根据概念整合网络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这一意义,在意义整合的同时,由意义引发的意象也在进行整合。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脑海中会迅速出现“医生做手术”和“屠夫切肉”的情景,由于这两个场景存在于同一句话中,大脑中便迅速将两个意象合并到一起,浮现出“屠夫做手术”的意象,这一意象比概念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映。由于“屠夫”这一意象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意象是“切肉”、“杀生”等容易引起人们恐惧情感的图式,而做手术本应由技术精湛的“医生”进行,两个意象引起的冲突,让人们更加感受到这一隐喻的形象性。正因为隐喻的这种双重意象性,隐喻才具有一般语言适用所不具备的、将本来属于某一领域的事物特征转移到另一领域、所引起的相关意象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动态互动过程。

六、结语

概念整合理论在隐喻方面的研究已经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概念整合网络中突生结构产生的过程,并指出突生结构不是只存在于合成空间之中,而是动态的存在于整个概念整合网络之中。创新意义的产生不在于突审结构本身,而在于突生结构与概念整合网络中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另外隐喻的新奇性和生动性不可以只从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概念产生的意象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对隐喻的感官认识,双重意象是隐喻生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Coulson,Seana.& Gilles Fauconnier.1998,in press.“Fake Guns and Stone Lions:Conceptual Blending and Privative Adjectives”.Cognition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 ed.by Daniel Jurafsky,Laura Michaelis&Barbara Fox.Stanford,CA:CSLI.

[2]Fauconnier,Gilles,&Mark Turner,Compression and global insight.Cognitive Linguistics,2000.11,3/4,283-304.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Fauconnier G.&Turner,Compression and Global Insight,Cognitive Linguistics,2000.11-3/4:283-304.

[4]Fauconnier G.& Turner 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18.

[5]Joseph E.Grady,Todd Oakley,Seana Coulson,Blend and Metaphor,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G.Steen & R.Gibbs (eds.).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9.

[6]沈家煊.语法与认知: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1).

[8]束定芳.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1).

[9]王红孝.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外语学刊,2004,(6):66-72.

[10]王勤玲.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对比研究.外语学刊,2005,(1):42-46.

[11]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3):37-43.

[12]张辉.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13]张辉.形名组合的意义建构:概念整合和物性结构的杂合分析模式1.

空间结构论文篇8

论文摘要: 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离不开概念合成。它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离心构式复名合词的产生就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向心构式复合名词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并且概念合成理论对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与解读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在语义构建上仍存在一定不足,须进一步改进。

1.引言 2.理论背景

传统语法把复合名词的意义看作是复合名词各个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相加之和,这显然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的一个棘手问题。吕淑湘先生在《语文常谈》(1980:65)里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是显示,一部分是暗示,有点像打仗,占据一点,控制一片。”语言的这种“以点控面”的现象,在复合名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复合名词语义构建的主要理论作一些简单介绍。

2.1生成派转换理论

Levi(1978)主张复合词的表层结构是由其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其深层结构是一个关系从句。例如,“toy factory”是由其深层结构“toy that produced by the factory”这个关系从句转换而来的。这种理论虽然比传统语法解释更胜一筹,但它仍然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它不可能仅用几个谓词就能穷尽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名词之间的所有意义关系。例如“rain forest”的意义就不能套用谓词而把它理解为“a forest that has rain”,因为有雨无雨并不是雨林区别于其它森林的根本原因。其次,它不能解释具有歧义的复合名词的意义,例如“dog collar”可以理解为“a collar used by a dog”,也可以理解为“a collar that a dog has”,它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再次,这些谓词的含义太宽泛了,谓词本身的意义也具有模糊性,如“mountain town”和“mountain river”涉及“be”这个谓词,但实际上“town”有可能是“small town”,而“river”则可能是“large river”。这样谓词就失去了它的解释力。最后,转换理论没有考虑到语言意义构建的动态性。语言使用者在构建复合名词的意义过程中,往往会依赖社会知识、文化语境等外部因素,使这意义构建过程具体化。

2.2概念合成理论

Fauconnier & Turner(1998)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发展了Langacker的认知理论。Langacker认为复合概念结构(Composite Concept Structure)是由其成分概念结构(Component Concept Structure)整合而来的,在整合过程中成分概念必须调整其概念结构以形成复合概念结构。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tual Packet)(Fauconnier & Turner,1996:113),被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接受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目的域(Target Domain)。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概念合成理论是对在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3.复合名词的概念合成

概念合成就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概念合成网络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类指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The Generic Space)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The Blended Mental Space)。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新显结构(The Emergent Structure)。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4.概念合成理论对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的作用

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离心构式复合名词的产生就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因为离心构式复合名词往往与隐喻和转喻有关(王文斌,2005),尽管“转喻投射具有认知域内部的特征,而隐喻投射则具有认知域外部的特征”(张辉,2003:49),可这两种手段都是将源域的某一凸显特征投射到目的域的某一对应特征上来,将两者整合起来。例如egg之所以能与head结合成一个复合名词,就是因为源域egg具有“光秃秃的”这一凸显特征,将之投射到目的域head的对应特征上,在经过与“知识分子”在认知域内部凸显特征的对应,遂组合成egghead,意指“知识分子”。

其次,向心构式复合名词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不同的是,有时会涉及隐喻和转喻,有时则不会,如bubble economy一词,bubble和economy属于不同的心理空间,bubble为具体概念,而economy为抽象概念,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属于反常搭配,人们之所以将bubble与economy组合成一个复合名词,就是因为人们舍弃了原句法结构中各自的次要成分,凸显了“经济”和“泡沫”之间的内在特征,所以才将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表示“虚假繁荣的经济”。此类的复合名词在英语词汇中并不少见,如mushroom cloud(蘑菇云),cold war(冷战),black market(黑市),sunrise industry(朝阳企业),junk food(垃圾食品)等。还有大量的复合词并不含隐喻和转喻模式,但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如sunrise这一复合词,sun和rise属于不同的心理空间,sun为实体概念,rise为空间概念,两个的心理空间结合在一起表示“日出”。 5.结语

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离不开概念合成理论。它的四空间模型是以相似性为基础表现层创结构在合成空间中得以产生的过程,它既强调输入空间相关成分的映射和向复合空间的投射,也强调语言理解者应从复合空间里寻求各种可能性,构建与语言理解所必须的相关输入空间,为语言理解提供必要的指称参考背景,使语言理解成为可能。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它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我们正确理解言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但它“并不是唯一需要证伪的理论,而是一个基本框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王文斌,2007),有些问题它也无从解决,如概念合成的理据、语义条件的限制等。这些问题或现象今后尚须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 Turner M.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 In Adele Goldberg(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C]. Stanford:CSLT Publications,1996:113.

[2]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49-151.

[3]Fauconnier,G. & 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Jackson,H. & Amvela,E. Words,Meaning and Vocabulary[M]. London:Cassell,2000:85.

[5]Levi J.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Complex Nominal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6]吕淑湘.语文常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5.

[7]束定芳.论隐喻的运做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