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信息网络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3:52

信息网络论文

信息网络论文篇1

在线社交网络,一般用一个有向或无向图G=(V,E)表示,其中V和E分别表示图的节点集合和边集合。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用户,本文中节点与用户同义;每条边连接该用户的一个好友。本文根据信息在社交网络中传播情况,仍将社交网络中人群分为三类:易感节点(S态)、传播节点(I态)、免疫节点(R态),网络结构用无向图表示。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后,S态对应不知道消息的节点用户;I态对应知道消息并继续传播的节点用户;R态对应在用户的自我思考或者正面信息的影响下,知道消息但失去传播能力或兴趣的节点用户。由于社交网络中用户关系相对稳定,信息传播的速度较网络动态变化更快,周期要小得多。因此,本模型中暂不考虑网络的动态性,即社交网络的关系更新问题。

传播机制及符号说明1)初始时刻,选定某节点作为消息源传播节点,其余为易感节点。传播节点向其邻居节点发送消息,邻居中的易感节点与传播节点接触,即接收到传播节点的消息,以概率λ变为传播节点,进行一次这样的传播定义为一个时间步。当网络中用户节点度相同时,则感染概率相同,模型退化为经典SIR疾病传播;当用户节点度高于平均节点度时,该用户对其他用户的感染概率高于正常值λ;当用户节点度低于平均节点度时,该用户对其他用户的感染概率低于正常值aver_D,体现了社交网络中各节点用户对舆情传播的影响不同。

2仿真与分析

建立传播模型后,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进行仿真模拟。新浪(Sina)微博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在线社交网络,在热点事件传播中最具有代表性,并具有无标度与小世界的特性,网络节点的度服从幂律分布。本文使用数据堂中下载的新浪微博用户关系数据,将微博用户作为网络的节点,粉丝及关注关系处理为边,从而构成实验用的传播网络。将网络拓扑矩阵导入PAJEX软件,计算得到网络的基本特征如表2。

2.1模型对比实验在采集的微博网络上进行三种传播仿真实验:实验一采用经典SIR模型;实验二采用G-SIR模型;实验三采用IG-SIR模型。初始状态设置:三种实验中选取相同的10个节点作为初始传播源,其余节点设为易感节点;其次,设置模型参数如下:λ=0.05,β=0.02,时间步设置为T=150。G-SIR模型网络中传播节点、易感节点和免疫节点的密度随传播时间的演化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微博网络的高度连通性,使谣言等舆情信息在网中迅速传播。传播开始后,易感节点密度S(t)随时间快速下降,传播个体密度I(t)随时间快速攀升,表示信息很快被网络中大部分用户所获知;同时,伴随着传播个体I(t)的增加,其中一部分用户会自己根据正面舆论或自己思考变为免疫个体,使受谣言影响的个体数量不断降低,直至谣言事件趋于平息,大部分用户变为免疫个体,了解事件真相,信息的传播过程也趋于平稳。进行10次传播实验,每次实验中初始传播节点固定。分别记录传播者数量峰值时传播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所用的时间步。取均值后数据对比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相比经典的SIR模型,G-SIR、IG-SIR模型传播达到峰值的时间步更短,传播峰值时传播者数量更多;另外,可以发现由于微博网络各节点度的差异,G-SIR模型与IG-SIR模型传播达到峰值时时间步不同,但传播峰值时传播者比例相近。

2.2参数敏感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模型中相关参数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探索相应的舆情信息管控方法,选取G-SIR模型信息传播中初始用户节点度、免疫过程的时滞、恢复率等参数在采集的微博网络中进行仿真传播,考察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节点度:分别选择节点度k=42,170,820的用户作为初始传播用户。易感节点密度随时间变化如图4(a),传播节点密度随时间变化如图4(b)。由图4可以看出,在微博这种无标度网络中,初始传播节点的度值大,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快,易感用户密度S(t)在传播开始不久便快速下降;初始传播节点的度值小,信息的传播具有滞后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信息才能在网络大规模扩散传播,即S(t)在传播开始一段时间后才快速下降。但当t趋向于无穷大时,不论初始传播节点的度为多少,最终各状态节点数量基本一致,且传播节点所达到的数量峰值也基本相同,说明不同度值的用户作为初始传播节点,对传播用户范围影响有限。联系到微博网络中情形,由网络大V用户发出的信息会在网中快速传播,或者由一般用户发出的信息经大V用户转发后也会在网中大规模传播。这也进一步表明:无标度网络中,当网络规模很大时,信息传播阈值很小,趋于零,这也从侧面说明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微博网络更容易爆发谣言或舆情事件。免疫过程的时滞:免疫过程可看作用户的自我转变,或者真实信息的传播使用户对热点事件作出正确判断。讨论在一定传播时滞ΔT后再开始有向免疫状态的转变。选用采集的网络拓扑数据,观察不同时滞下传播的变化如图5。从图5中可以看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信息滞后,会导致传播人群数量范围的扩大,加大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热点事件舆情传播,提早发现并公布真实信息有助于降低传播蔓延时间,避免长时间的传播引起公众情绪的进一步发酵,导致事件升级。

3结语

信息网络论文篇2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式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网络信息资源含义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的身。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2.3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系那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CNNIC一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以其权威性著称。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380M。

2.5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恶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

2.6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

.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总记录数几十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堪,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的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占世界数据库总量和总记录数的百分之几。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20世纪90年代初,卢泰宏教授提出,IRM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个的集成构成IRM的三维构架。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网上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修年西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internet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地社会发展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优化。

参考文献:

1.钟守真,李月琳。《信息资源含义探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信息网络论文篇3

1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及社交网络应用的发展,为消费者搜索与分享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根据艾瑞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PC端社交服务月度覆盖人数为7亿人,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0.8%。在总体网民当中的渗透率为96%。社交网络平台人们注册身份的真实性,将线下的关系网复制到线上,利用这些关系网传播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对于任何想要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来说,了解社交网络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促进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对于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善,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社交网络在世界各地均有知名的网站分布,如欧美的Facebook、Bebo、Xing、Myspace,亚洲的Mixi、开心网、人人网等等。2013年,全球社交网络的普及率为17.3%,2014年将达到20.4%,社交网络的登陆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平台。在各大社交网站中还产生了一种类似现实的媒体,简称为社交媒体(Social-media)。这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无不对整个网络信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交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2社交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社交网络以其普遍性、其用户的数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特点成为互联网上发展迅速的一大网络平台。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营销。社交网络营销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使得社交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因为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关系,任何用户之间都可能存在一张或大或小的关系网。而整个社交网络的强大关系网便能支持营销者们业务的发展。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用户的聚集地,在整个社区中聚集着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用户。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交网络中他们是直接面对消费人群,并且人群集中、宣传直接、可信度高,相对于现实来说更有利。在社交网络中,营销者完全可以组织特殊人去对其进行重点和特定目标进行关注。

二、社交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研读社交网络及社交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1)社交网络用户联系时间不确定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障碍,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出现断续性,容易导致营销信息被淹没,传播过程过早终止。(2)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用户的个人喜好。虽然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受用户的选择而限制。(3)社交网络营销信息的内容有没有趣,营销信息内容的专业性的强弱,都会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4)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者口碑的好坏也会影响下一个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所以这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存在一些影响企业营销信息扩散的因素。所以要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我们就需要解决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信息的动机和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的传播意愿。根据关系营销和在线消费者行为理论,本文以信任-承诺模型为核心,整合个人声望因素,建立面向社交平台用户的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模型,针对各大社交网站,研究用户传播企业营销信息的动机,并确定不同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为营销者深入了解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内在动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三、营销信息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

1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感觉到使用一种特定的技术会增加工作绩效提高作业程度。1989年,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运用理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Davis(1989)认为感知有用性会影响技术使用者想要采用某项技术的意愿。

2社会影响

社交网络用户在对营销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他会很在意他的亲朋好友、同事、上级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对其重要或是有一定影响的人,会促使用户把营销信息传播下去,传播时,会对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影响,若社会影响越大,用户传播意愿越强,越能促使营销信息传播行为。

3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被定义为使用者利用新系统、新技术需要努力的程度或者期望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这个变量在本论文中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方便程度。使用社交网络很方便,以百度贴吧为例,使用百度贴吧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他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知名度与地位,通过关键字查找同道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而且在移动客户端都可以进行,所以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越强,社交网络用户的传播意愿越强。

4传播信息的交互性

所谓信息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本论文将交互性定义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技术,基于百贴吧使用者与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的程度。在百度贴吧上进行各个主题的相互讨论,可以通过在线发言、评论还有回复等方便地表达意见并与他人交流。百度贴吧使用者可以在线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沟通,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企业以及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和大众进行互动,借助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企业的商品信息,节省消费者的精力时间,降低获取信息的搜索成本,更能促进使用者积极传播营销信息的积极性,所以营销信息的交互性越强,社交网络传播信息的动机就越大。

5满意度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顾客满意度反应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顾客的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消费经历的满意程度。在本论文中满意度是指用户对他所使用的百度贴吧这个经历的满意程度。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使用者的传播意愿,从而影响对营销信息的传播行为。因此使用者对网站及传播的信息越满意,对信息的传播意愿就越强,对网站的归属感越强,传播频率就会增加,从而形成传播行为。

四、意见与建议

1营销信息设计

内容方面为了达到社交网络用户的期望的体验,即满足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传播意愿,企业营销信息在内容上应简洁易懂的同时要保证内容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可靠性、权威性;以便能够提升用户的归属感,所以企业在设计营销信息时,可以以别出心裁的形式来表现信息的内容,比如微电影、图片、名人语录、音乐等等来表现。使用户在使用信息的时候会产生视觉与心理的享受与冲击,增加用户的粘性,使用户产生传播信息的动机,另外就是利用现当代的主题与焦点和结合流行元素创造出来的营销信息的内容更加贴近用户的心理感受,使用户的社会认同度增加,从而增加转化率。

2营销信息的投放

平台方面企业在投放营销信息的时候要重视对社交网络平台的选择。口碑良好和用户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于企业的营销信息传播颇为有利,更加能促进用户对信息的传播。

3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信息网络论文篇4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新问题摘要:即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关系,而着重点在于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此影响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加以深入具体地分析,最后阐释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互补相长的辨证关系。

摘要:网络教育传统教育影响互补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新问题摘要: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新问题略作探索。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征摘要: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和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全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天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喜好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熟悉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探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功能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熟悉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和。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布置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

(三)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完全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定、分析和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索、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假如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网络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传统教育益于发展学生的协作。网络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单独学习,单独解决新问题,有很强的独立性摘要:学生碰到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时,不是求助于教师,更多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但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转变。当一个人过度相信自己,就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能和他人合作。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各项任务绝非个人就能完成,人和人之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彼此互相联系,经常交流,经常从事同一活动,接触的时间很多,彼此之间也更轻易沟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经常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强。这将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网络论文篇5

目前全球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正进行着很大的的变革,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我党进行推进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的任务具有繁重性、艰巨性以及繁杂性的特性。准确对待并了解党的历史,其紧密关系着我党的形象,紧密关乎着我党的生命以及我国的长久安定。因此基于信息化之下,深化宣传党的历史、党的方针政策、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生活等内容,引导煤矿企业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党的方针政策、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生活,牢牢掌握网络宣传党史、党的方针政策、基层党组织生活的主动权,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属于该时代就新时期党务工作带来的新要求,更属于煤矿企业党务部门进行自身工作的新需求。

二、通过网络开展党务知识宣传教育属于强化我党的执政地位的需求。

要非常熟悉党的“昨天”与“前天”进行的斗争,进而搞好“今天”的复杂任务,大胆地承担“明天”的历史重要任务。主动学习并积极宣传党的历史,吸取党的历史经验积极服务于现实,可以强化我党的执政地位,使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地创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联网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架起了桥梁,为党和煤矿企业联系职工群众挽起了纽带,让我党里里外外进行信息沟通更为高效、更为简便,其属于煤矿企业进行党务信息宣布的关键地方,还属于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对党群参与进行扩充、对社情民意进行掌握、对党组织服务基层进行优化的关键路子。现在一些年龄小的干部进入了领导这一工作之层,应该有若干干部没有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未全面掌握我国历史以及现实,更未受过党中生活以及艰难环境的锻炼。于是以党务网络信息平台为载体,加强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宣传我党的思想以及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经验变得日益关键。充分发挥出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对推动我党的建设的主要作用、发挥对强化我党的先进性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作用、发挥对提升我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的关键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主要理论知识,一直坚持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全部干部的党性修养,以上均属于强化我党的执政地位的长期需求。

三、通过互联网开展党务宣传教育工作属于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需求。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建设属于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要求一代接连一代共产党人的长期奋斗。把互联网当成载体媒介,运用我党的显著成就对人们进行鼓励,通过我党的优秀传统对人们进行教育,通过我党的胜利经验对人们进行启发。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开展研究党的历史及其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强化一辈子服务于党与人民事业的坚定性与主动性,让党的优秀传统与良好作风辈辈传承下去,属于培养优秀接班人的现实需求。煤矿企业当中青年职工处于喜欢新知识、思想比较开朗的一部分,遇到许多网络泡沫信息的诱惑,有些青年由于网络上“饥不择食”最终导致信仰缺失的问题,出现了价值观危机的现象。所以网络阵营对煤矿企业青年职工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使许多青少年了解并乐意接受我党的优良传统,让之前的革命精神以及良好的作风变成我们行动的动力,让人们逐渐地加强民族自豪感及其使命感,拥有合理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变成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四、利用党务网络信息平台为载体加强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信息网络论文篇6

关键字:信息加密技术,网络安全,RSA,加密算法

1、引言

信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在当今像电子商务、电子现金、数字货币、网络银行等各种网络业务的快速的兴起。使得如何保护信息安全使之不被窃取、不被篡改或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解决这问题的关键就是信息加密技术。所谓加密,就是把称为“明文”的可读信息转换成“密文”的过程;而解密则是把“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加密和解密都要使用密码算法来实现。密码算法是指用于隐藏和显露信息的可计算过程,通常算法越复杂,结果密文越安全。在加密技术中,密钥是必不可少的,密钥是使密码算法按照一种特定方式运行并产生特定密文的值。[1]使用加密算法就能够保护信息安全使之不被窃取、不被篡改或破坏。

2、信息加密技术

2.1加密模式

可把加密算法看作一个复杂的函数变换,x=(y,k)x代表密文,即加密后得到的字符序列,y代表明文即待加密的字符序列,k表示密钥,当加密完成后,可以将密文通过不安全渠道送给收信人,只有拥有解密密钥的收信人可以对密文进行解密即反变换得到明文。[2]

2.2加密算法

对称算法有时又叫做传统密码算法,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对称算法中,加/解密密钥是相同的。这些算法也叫秘密密钥或单密钥算法,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对称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泄露密钥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对消息进行加/解密。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钥就必须保密。因此对称算法就是指加密和解密过程均采用同一把密钥,如DES,3DES,AES等算法都属于对称算法。

非对称算法也叫做公钥密钥算法,用作加密的密钥不同于用作解密的密钥,而且解密密钥不能根据加密密钥计算出来(至少在合理假定的长时间内)。之所以叫做公开密钥算法,是因为加密密钥能够公开,即陌生者能用加密密钥加密信息,但只有用相应的解密密钥才能解密信息。但是从公钥中推导出私钥是很难的。RSA[1]、DSA等算法属于非对称算法,其中以RSA的应用最为广泛,不仅能用于加密同时又可以数字签名。[3]

2.3对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的一个改进

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的安全性一般主要依赖于大数,,但是否等同于大数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因为没有证明破解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数分解。因此分解模数十最显然的攻击方法,因此人们为了安全性选择大于10100的模数,这样无疑降低了计算公要和密钥的算法的事件复杂度。

因此,在RS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RSA算法的变种,具体思路如下:

用户x的公开加密变换Ex和保密的解密变换Dx的产生:(1)随机选取N个素数p1、p2……pn;(2)计算nx=p1*p2……*pn,Ф(nx)=(p1-1)*(p2-1)*……*(rj-1);(3)随机选取整数ex满足(ex,Ф(nx))=1;(4)利用欧几里得算法计算dx,满足ex*dx1MODФ(nx);(5)公开nx,ex作为Ex,记为Ex=<nx,ex>,保密p1,p2,……,pn,Ф(nx)作为Dx,记为Dx=<p1,p2,……,pn,dx,Ф(nxj)>。加密算法:c=Ex(m)=mex(MODnx),解密算法:m=Dx(c)=cdx(MODnx),在RSA算法中,包含两个密钥:加密密钥PK和解密密钥SK,加密密钥公开。

通过证明程序在二进制情况下计算8*8的速度明显大于2*2*2*2*2*2的速度,证明了这个RSA算法的先进性,由于RSA算法的变种还是在原来的算法的基础上应用费尔马小定理得出的加密算法,由数学归纳法可证明这个算法成立,在根本上没有违背RSA算法的安武安性,因此也就保证了RSA算法变种的安全性。

3、信息加密技术保障了网络安全

3.1信息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网络贸易将引起人们对管理模式、工作和生活方式,乃至经营管理思维方式等等的综合革新。同时,稳健的网络安全环境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主要是网络平台的安全和交易信息的安全。交易信息的安全是指保护交易双方的不被破坏、不泄密,和交易双方身份的确认。[4]因此在电子商务中应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ssl、set安全协议等技术来保证电子商务的交易信息的安全,电子商务和信息加密技术的结合必将会促进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

3.2对反病毒和杀毒软件进行加密一旦加密程序本身被感染了计算机病毒.那么它就检查不出程序或数据是否加过密或是否有数字签名。在每次开始执行加密程序时,都要检查一下其本身是否被病毒感染,对需要加、解密的文件也要做这种检查。这种检查的机制应该是保密的,因此,在一些反病毒或杀病毒软件中也同样使用加密技术。[5]

3.3对网络数据库的加密

传输中的公共信道和计算机存储系统非常脆弱,只要用一台PC机上网,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窃取到许多别人的有用信息,甚至包括各种密码,因此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数据进行保护。用户自身需要对关键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因为传统的数据库保护方式是通过设定口令字和访问权限等方法实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对数据本身加密,这样即使数据不幸泄露或丢失也难以被第三者破译。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运行平台一般是WindowsNT或则Unix,这些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通常为C1、C2级。它们具有用户注册、识别用户、任意存取控制、审计等安全功能。虽然DBMS在OS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安全措施,但OS和DBMS对数据库文件本身仍然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由此可见,数据加密对于系统外部或者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都是必要的。[6]

3.4信息加密技术与VPN的结合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向集团化,一个公司可能在不同的地域都有子公司或者办事处,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局域网,但是局域网用户希望将这些局域网联结在一起组一个广域网,应用VPN技术就已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已经这样做了,但他们一般使用租用专用线路来联结这些局域网,他们顾虑的问题就是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现在具有信息加密功能的路由器已经随处可见,这就使人们通过互联网连接这些局域网成为可能,当数据离开发送者所在的局域网时,该数据首先被用户端连接到VPN的路由器进行硬件加密,数据在互联网上是以密文形式传送的,当达到目的局域网的路由器时,该路由器就会对数据进行解密,这样目标的局域网络中的用户就可以看到明文。

4、结论

本文介绍了信息加密技术的相关概念,对各种加密算法给与简单的陈述,并对RSA算法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给出了RSA改进算法的周密性论证不足。并列举了几个应用信息加密技术维护网络和谐的实例,论述信息加密技术对网络安全的维护的重要性,证实了信息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余文利.网络环境中数据加密技术实现与分析[J].应用与安全.2003,(5):50-51.

[2]郑羽,杨春生.加密与解密实战入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3]梁雪梅,盛红岩,周熙.RSA算法体制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6,12:26-28.

[4]王跃胜.数据加密技术与电子商务安全[J].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2005,(6):31-34.

信息网络论文篇7

关键词:信息产品,营销理念,网络营销

【本文来源】:《经济师》2003年第3期

【本文作者】:陈伟,李政

在网络时代,信息产品应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方式,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1信息产品营销的概念

谈到信息产品的营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卖信息,也就是最终把信息销售出去并实现盈利。其实,这种理解比较狭隘。笔者认为,只要是为了一定的商业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传播及提供的信息服务等活动,都可以叫做信息产品的营销。信息产品的营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直接的盈利为目的,也就是大多数人理解的卖信息。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和服务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即信息产品的生产部门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并提供合适的信息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要,用户要使用这些信息产品和服务,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信息产品生产部门藉此来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如网上软件的营销就是这一类。另一种是辅助营销,即信息产品生产者为扩大自己信息产品的知名度,面向社会传播与信息产品有关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如市场调查、售后服务等都是这一类。

2信息产品的消费特性

信息产品的消费同一般的物质产品的消费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个性化需求增强。在市场消费中,消费者可挑选的产品较少,个性往往被压抑。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产品数量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个人的愿望出发,挑选和购买信息产品,个性化的需求明显增强。

(2)注重信息的购买行为。在网络时代,消费者购买产品注重的是产品的品牌和蕴含的信息,明智的消费者希望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交流,全面了解产品,并以此来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3)注重购买技术的行为。在网络时代,消费者大都希望对自己所需的产品进行广泛的选择,时间和便利性已成为购买行为的关键,人们越来越青睐于通过电子的手段来获取信息产品和服务。

(4)消费心理稳定性减弱。在网络时代,新事物不断涌现,消费心理受其这种因素的带动,稳定性降低。同时,在心理转换的适度上,趋向与社会同步,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3信息产品进行网络营销的理念

在传统的营销中,信息产品的生产者遵循的是市场导向,由于技术手段的制约,他们无法了解市场中每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无法针对某一位消费者来设计产品。因此,信息生产者只能依据消费者大致相同的需求,通过市场调查设计产品,最终把产品通过广泛的销售渠道推向市场。这样,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就被生产者忽视了。进入网络时代后,营销面对的是买方市场,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以市场为导向已不能完全适应,营销的理念应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正是信息产品的营销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行性,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网上进行交易,部分中间流通环节被取消,既节约了交易成本,又可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从而大大节约了营销的费用。网络营销不仅使生产者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个性需求,而且使生产者作出获利最大与方便顾客的决策,从而实现满足个性化需求和获得最大利润的两个目标。

4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实施策略

(1)信息产品的品牌策略。信息产品一般包括三个层次: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其中核心产品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是信息产品的品牌,能够实现消费者购买时追求的效用和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通过网络营销的交互方式,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组织生产和销售,提高信息产品生产者的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在网络上,信息的搜集成本明显降低,用户很容易找出同类信息产品的价格对比情况,因此,谁想获得同行业其他竞争者的超额利润,只有通过确定信息产品的品牌,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增加品牌的附加值,才能使用户的注意力由价格差异转向产品差异。

(2)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采用网上营销,传统的定价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用户更能接受的以成本来定价,并依据成本来组织生产和销售。通过网络,可以预测用户的需求以及对价格认同的标准。用户通过网络提出接受的成本后,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便可根据用户的成本提品的设计方案供用户选择,直到用户认可后再生产和销售。另外,还可以在网上公布行业定价规定。

(3)信息产品的促销策略。利用网络,可以采用PUSH的方式来推售信息产品,吸引用户,这是由传统推式促销螺旋式上升后发展成的一种新模式。以亚马逊公司的促销策略为例:该公司对每个用户的购物记录、兴趣爱好等均有记录,并在积累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用户的购买倾向,作出购买预测;然后,当公司发现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产品时,通过电子邮件向用户发出信息。这种基于顾客需求的PUSH策略,既避免了用户因无关促销信息太多而产生厌烦情绪,又可在传送有效信息的同时,表现出对用户的关心。

(4)信息产品的渠道策略。由于网络营销的商流方式是先进的,因而要求物流方式也要先进。网络营销面对的买方是大量而分散的,且单位时间的交易量少,这就要求物流也要分散化。在交易中,必须通过信息流,把商流和物流很好地联系起来。可采取的措施有:①设立产品展示区,将产品图像进行电脑技术设计,通过形象的声、影、形、色等,将虚拟的产品展现在上网用户面前。②选择合适的销售,作为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③开发网络结算系统,将网上销售的结算与银行转账系统联网,使消费者能够轻松地进行网上购物与网上结算。

(5)信息产品的安全策略。由于网络的自由性与隐蔽性,使得网络营销也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如货币的网上支付、用户私人的信息保密、信息产品不被篡改等。针对网上交易的这些不安全问题,需要大力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5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硬件设施日益完善,网上的信息产品营销将更为普及。

(1)网络营销的法律法规将日益完善。随着网上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及系统安全、企业信用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再加上金融网的建设,网上银行得到普及,信息产品生产者和顾客将在网上完成从寻找贸易合作伙伴到谈判、成交的全部过程,并通过与网络相联的金融网完成电子支付。

(2)网络营销的内容将更加广泛。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进行软件、数据库的营销,而且网络图书馆将异军突起,网上咨询也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网上购物及比较购物将大受欢迎。由于展示信息产品的网上商城的大量涌现,网上购物将成为一些人购物的首选。网上商店的大量涌现,不仅在不同行业之间展开竞争,而且往往在相同领域同时有数家对手,同时提供相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同时,由于比较购物网站和大量的网上商店相联,在比较购物网站上,消费者只要输入自己需要的产品名称,网上就会立刻显示出该产品的所有提供者以及价格、交易地点等,用户可以进行比较,迅速做出选择。

(4)网络营销的过程将具有可控性和针对性。我们可以描绘出未来广告蓝图:有这么一种软件,当一浏览者上网后,它能自动把其资料传递给广告

商,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爱好、所属地区、所进入的网站等。根据这些资料以及他正在游览的内容,广告商就可以从备选广告中选出他乐意接受的广告发送出去,于是这位浏览者就会在当前的页面上看到这则广告。

(5)网络营销在方式上将向完全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随着技术和环境条件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将蓬勃发展,支付和配送都将在网上进行,并且网上交易将完全由智能来完成,不需要人的参与。由于智能具有思考、推理等和人相似的功能,所以,选购、讨价、还价及成交过程,就可在信息产品生产者的智能和消费者的智能之间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朋.21世纪营销大变革.销售与市场,2002(4)

2韩明光.网上营销模式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9)

3王方华.论知识营销.图书馆,2002(1)

信息网络论文篇8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其所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商业决策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更好的决策支持需求和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正推动着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鉴于网络信息挖掘是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基本问题,本文仍将利用数据挖掘系统的基本理论来描述。

目前,由于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因此它的分类还无法达到数据挖掘系统分类那样细致。具体而言,对网络信息挖掘系统分类可以从商业能力、挖掘数据类型、挖掘功能、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领域角度进行。其中商业能力角度的分类与数据挖掘系统的商业能力分类完全相同,即分为商业产品和研究原型。而从另外几个角度看,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类型具有自身一些特点,例如从应用领域角度看,网络信息挖掘系统可以分为面向电子商务型、面向远程教育型、面向旅游型、面向广告业型等。随着网络信息挖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出现更加丰富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类型。

1系统评价现状调查

据调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出现完全针对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评价成果,因而对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认为,对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评价可以充分地借鉴数据挖掘系统的评价方法。应该说这两类系统在很多评价指标上都有重合。

从国外来讲,1998年前后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和机构对数据挖掘系统进行了一定的评价研究。他们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各有特点,以下是一些简要介绍。

1)J.F.Elder等人主要对17种数据挖掘系统进行了评价[1],其中包括了著名的Clementine、IntelligentMiner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台(StandAlone)、多用途、支持多种模式和分类算法,并支持模式构建中的项目阶段。他们主要从6大方面对这些系统进行比较,除此之外,他们还单独从用户端角度对数据挖掘系统性能进行评价。他们认为并非支持的算法越多越好,各种算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其解决能力也是不同的,它们具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文章的最后,还对这17种产品的优势/劣势作了总体的描述性评价。

2)M.A.King等人针对14种桌面型数据挖掘系统[2],重点对各个系统的特征和性能进行比较。他们选用了20个评价指标,并设计了一个标准的评价过程——6分制评分标准来评价各种软件工具的优点和缺点。他们评价的特色在于针对4种算法的产品分别评价,并采用4类数据集测试系统的性能。他们认为网络法(PolynomialandNeural)要比分割法(TreesandRules)更精确,另外也提出可以加入计算机环境、数据库连接性、提供商的稳定性等指标进一步评价。

3)D.W.Abbott等人主要针对高端型(High-end)用于欺诈甄别的数据挖掘系统进行了评价[3]。尽管仅选择了5个系统(Clementine、IntelligentMinerforMata、Darwin、En-terpriseMiner、PatternRecognitionWorkbench)进行评价,但是他们针对这5个专门应用于欺诈甄别的系统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4)M.Goebel等人将数据库中知识发现(KDD)与数据挖掘结合到一起评价[4]。他们在介绍一般知识发现任务以及解决这些任务的方法基础上,主要调查了43种提供这类功能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既包括研究的原型系统,也包括已经商业化的产品。其中有较为著名的Clementine、DBMiner、IntelligentMiner系统。他们采用了一个系统特征分类体系对上述产品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同技术的集成、可扩展性、与数据库的无缝集成、对正在变化中的数据进行管理以及非标准的数据类型等问题。

5)J.Hah博士没有针对个别的数据挖掘系统具体评价,但他认为评价一个数据挖掘系统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5]:数据类型、系统问题、数据源、数据控制的功能与方法、数据挖掘系统和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系统的结合、可伸缩性、可视化工具、数据挖掘查询语言和图形用户接口。

6)A.Berson等认为数据挖掘软件产品因为不同的目标用户和不同类型的解决问题而具有不同的重点[6]。主要可以分为目标解决方案、商业工具、商业分析工具、研究分析工具4类。另外,从目前整个数据挖掘市场看也可以分成3个主要组成部分:通用的工具、综合DSS/OLAP/数据挖掘工具和快速成长的面向特定应用的工具。他们还进一步提供了一套专门用于数据挖掘工具评价的属性和方法,对11种具体的工具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Clementine、IntelligentMiner等著名的工具。

从国内来看,数据挖掘系统的评价研究不如国外活跃,这与数据挖掘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有直接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如下。

朱爱群提出了一种高级记分卡系统[7],采用该记分系统有助于商业用户更好地比较不同的数据挖掘技术,并以此作出正确的选择。该系统共有3种不同的记分卡:商业记分卡、算法记分卡、应用记分卡。

从上述文献的调查看,国内外数据挖掘系统评价普遍具有的特点是:

1)重视系统算法能力的评价。在7个调查对象中,其中6个都明确采用了算法评价指标,特别是J.F.Elder、D.W.Abbott、朱爱群等人,对算法指标的分析尤为细致。

2)突出或者具有从商业能力角度的评价。朱爱群和A.Berson都明确提出采用商业能力指标,而其他研究者提供的从用户端角度对系统易用性的评价实际上可以作为系统商业能力评价的一部分。

3)缺少对数据挖掘流程的评价。数据准备、数据预处理、数据建模、模型评估、模型应用等一系列步骤是几乎每个数据挖掘系统所必须经历的,往往各种系统在每个阶段表现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价。

4)缺少从应用能力角度的评价。从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看,仅有国内的一个评价提到了应用评价,而且其具体的指标并不是直接针对如保险业、零售业、电子商务等实际应用领域的。

由此可见,本文所要进行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评价应当积极吸取已有数据挖掘系统评价的优点,同时结合网络信息挖掘的特点来弥补评价中的不足。

2评价系统的选择

由于目前许多数据挖掘系统也同时提供网络信息挖掘功能,因此本文所要评价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一方面从一些著名的数据挖掘系统中选择,一方面将参考KD-nuggets上有关网络信息挖掘软件的最新统计报道。

从文献调查看[8],Int

elligentMiner、EnterpriseMiner、MineSet、Clementine、Darwin、Scenario等被超过50%的团体或个人选用作为数据挖掘评价系统。

从KDNuggets2001对数据挖掘工具利用情况的调查看,位于前5位的工具依次为:Clementine(18%)、SPSS/An-swerTree(16%)、SAS(12%)、CART/MARS(11%)、SASEM(6%)。

通过进一步调查KDnuggets关于网络信息挖掘的报道[9],可以发现它所提供的19种网络信息挖掘软件工具是目前这个领域比较全面和权威的。因此,本文决定对这19种网络信息挖掘软件工具展开调查(见表1)。

表1商业能力评价(产品成熟度和提供商实力)

附图

注:采用7分制评分,各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分别是:1—优秀;2—好;3—一般;4—还可以;5—较差;6—没有;7—有,但无法评价。

从上述调查可以发现,比较熟悉的数据挖掘系统的提供商诸如SPSS公司、SAS公司在网络信息挖掘市场上仍然比较活跃,特别是SPSS公司,它目前拥有Clementine和net.Analysis两种网络信息挖掘软件产品。3评价指标与方法

通过对数据挖掘系统评价方法的调查,了解到目前还没有针对网络信息挖掘系统评价报告公布出来。因此,本文在借鉴多种数据挖掘系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商业能力、算法能力、网络信息挖掘过程能力、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这4个角度来评价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综合能力,以期为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3.1商业能力

这个指标又具体通过下面3个子指标体现:

1)产品的成熟度和提供商的实力。这个指标可以体现网络信息挖掘软件产品是否成熟及它的提供商具备的实力的大小。通常可以从产品推出时间、更新频率、公司创立时间、拥有客户数量、客户涉及领域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2)易用性。这个指标主要从用户端角度来考虑的,又可以分为如下4个子指标:①挖掘过程的清晰度;②无技术术语;③熟悉的环境;④可视化的报告。

3)投资回报率(ReturnonInvestment,ROI)。这个指标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主观性很强、不易衡量的指标,因为对它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展的个别项目以及挖掘专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它仍不失为衡量网络信息挖掘系统商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可以使投资回报率的评测较易实现,结果更为客观。这个指标的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各个网络信息挖掘软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如果可以获得网络信息挖掘软件提供商或领域专家的客观评价则更好。

3.2算法能力

算法能力指标用于评价在系统挖掘网络信息过程中某种算法的有效性。该指标下目前仅列出了8个子指标,即8种算法:①决策树;②神经网络;③回归;④RadialBasisFunctions;⑤最近邻;⑥NearestMeanKohonen和自组织图(Self-organizingMaps);⑦聚类;⑧关联规则。

由于新的挖掘算法不断出现,可能这里列出的算法不完整,在具体评价时可添加。

3.3网络信息挖掘过程能力

这个角度的评价是以往的数据挖掘系统评价所缺乏的,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评价体系别加入这个指标。它主要被用来评价网络信息挖掘系统在网络信息挖掘过程的各个阶段所表现的能力。具体分为如下5个子指标:①商业问题理解;②数据准备: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转换;③网络信息挖掘模型;④模型评价;⑤模型应用。

一般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都遵循这样的5个基本阶段。当然有些系统可能也有略微的差别,如WUM6.0的挖掘过程重点就是在前3个阶段。

3.4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角度的评价也是数据挖掘系统评价中所忽视的,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挖掘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点在不断增多,本文特别设置从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角度评价的指标。根据目前掌握的应用情况,又具体分为如下5个子指标:①站点布局/设计;②交叉销售;③促销(Up-sells);④个性化/推荐;⑤早期预警。

如果新的应用层面出现,可以考虑添入新的子指标。

4初步评价分析

目前,笔者仅根据在网上可获取的信息来对各种系统的相应属性进行评价。目前可以得到的结果如下。

1)网络信息挖掘软件与数据挖掘软件的关联。本文调查的网络信息挖掘软件的提供商中一些是比较熟知的提供数据挖掘软件的公司,如Clementine网络信息挖掘应用模板(ClementineWebMining)的提供者就是SPSS公司,该模板是该公司Clementine的应用模板之一。又如Web-hound的提供者是SAS公司。可见,越来越多的数据挖掘软件公司将目光投入到网络信息挖掘及其应用中。当然这个充满前景的领域也吸引了众多新的拥有网络信息挖掘先进技术的小公司的加盟。

2)产品的成熟度和提供商的实力比较。通过对这19种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和提供商的实力进行评价,发现大概有1/3的网络信息挖掘软件的商业能力超过了普通水平(见图1)。原来数据挖掘系统领域的领先者,像SPSS公司和SAS公司,在网络信息挖掘系统领域仍然保持很强的商业能力。当然,本文的评价中还有NetTracker的商业能力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调查中大概有一半的软件产品的商业能力处于普通水平之下。另外表1中Analog和WUM6.0仍为研究原型系统,故本次调查暂不对其商业能力进行评价。

附图

图1商业能力评价(产品成熟度和提供商实力)

当然;由于笔者主要通过网站调查,对信息的理解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在评价结果中不可避免存在偏差。

5未来工作

笔者认为此类评价工作应该将专家调查和二手信息收集相结合。可以利用专家调查法获得较为科学的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本文所建立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可以尝试利用现有的数据集进行一些可能的测试工作,如网络信息挖掘准确度的定量评价。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挖掘发展方兴未艾。从国内外现状看,网络信息挖掘系统评价工作也仅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网络信息挖掘系统评价体系和初步的评价结果对国内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ElderJ,AbbottDW.AComparisonofLeading&nbsp;DataMiningToolsIn:FourthAnnual

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DataMining.NewYork:[s.n],1998

2KingMA,ElderJF,etal.EvaluationofFourteenDesktopDataMining

Tools,Im:1998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anDiego:[s.n],1998

3AbbottDW,MatkovskyIP,ElderJF.AnEvaluationofHigh-endDataMiningToolsforFraudDetection.In:1998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anDiego:[s.n],1998

4GoebelN,GruenwaldL.ASurveyofDataMiningandKnowledgeDiscoverySoftware

Tools.ACMSIGKDD,1999(6)

5HanJKamberM.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BersonA,elal,构建面向CRM的数据挖掘应用.贺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