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8篇

时间:2023-02-19 02:12:19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42-03

一、问题的提出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需要与之配套的总结性评价体系

2007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年秋季,省教研室根据《纲要》要求编写的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在全省使用,这标志着新一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不少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科教法、学法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从全局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发展仍然是外力推动。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发现,由于总结性评价效力的缺失,导致课堂教学失去有效监管,教师的教学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发展。目前,建构一套比较完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显得既重要又迫切。

2.多年中考评价实践,为构建完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淮安市是江苏省唯一将信息技术学科列入中考的地区,六年的信息技术中考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管理、信息技术硬件配备、信息技术教师成长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构建完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但其目前所采取的机考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却无法切实考察出学生的信息意识、问题解决水平和信息表达能力,在评价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方面显得尤为不足。

通过总结淮安市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后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立足本地课程发展现状,合理借鉴省内外成功做法,逐步完善全市总结性评价方案是可行的,也是可以进行实践检验的。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某项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明“总结性评价要强调对教学和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防止仅仅把评价当成对学生甄别或选拔的手段。”

在本研究中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段教学过程结束时,为检查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包含检查、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效果做出比较全面的评定,旨在发现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指导教学。[1]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即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评价,着眼于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信息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在本研究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具体的实践形式表现为中考、期末检测等。

三、研究目标

建立一套系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并加以验证;促进并引导信息技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促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

四、研究过程及成果

1.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现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采取机考模式,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两项。单选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虽然命题人员努力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尽可能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但始终不能切实考察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观、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对资源的整合与表达能力、创作灵感和创新能力,在评价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方面显得尤为不足,其智能化和人性化严重不足的弊端日渐显现。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倡导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师评活动。[2]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加工模块涉及到设计应用文档、制作动画、设计多媒体作品、创建个人网站等电子作品创作,这既是技能积累的过程,又是运用技术进行创作的过程,是课程教学的重点。若能引入作品评价,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关注学生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智慧和灵感的迸发,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将成为目前评价方案的有效补充。

因此,本研究对现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经过反复研讨和总结,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即初一、初二期末测试进行作品设计,初三中考进行上机操作。

2.制定作品评价标准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习信息加工和处理等模块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作品的创作过程,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模块总结性评价,其重点在于评价学生对电子作品的规划设计意识、对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力、对构图、色彩、声音、动画等元素的审美表达能力以及通过作品张扬个性的创新能力。要科学地评价这些作品,就必须研制合理的评价标准。

经反复研讨和实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评价作品:即规划意识、技术实现、审美表达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创作作品的意识,综合运用技术进行信息表达的能力。

由于每种作品的行文规范不同、技术含量不同,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需制定不同的评价细则,通过量规评价工具来充分反映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完成作业任务时的各种技能水平,比较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智慧和潜能。

3.设计作品评价平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许多教师早有进行作品评价的自主意识,然而由于作品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或学生,所以常常会出现主观性和浅层性等问题,要使评价手段成为教学的诊断和促进工具, 就必须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开展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因此,本课题组结合学科特点和技术优势,认为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网络这一更加隐形的、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进行表达和人际交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更新等特点,构建网络作品评价平台,是开展作品评价的基本条件。

该作品评价平台须具备以下功能:(1)具有收集作品并记录学习历程的功能;(2)具有多元评价功能;(3)具有教学管理功能;(4)具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双重功能。

4.有效实施作品评价

当相关单元作品创作完成后,开设作品评价课,使用作品评价平台进行作品评价。

评价流程如下:

(1)熟悉平台,上传作品

使用作品评价平台开展作品评价,需要先注册用户,然后按学校、班级、姓名登录,再将电子作品上传到服务器中。界面设计采用网页模式,简洁而友好,操作非常方便。长期使用后,更能感受到使用评价平台进行评价的优势。

(2)听取意见,修订标准

评价标准由明确定义和描述的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分为不同分值的能力水平,并清晰地描述满足不同水平和分值需达到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利用平台公开评价标准,一方面让学生尽早理解评价指标和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吸纳他们的建议,使评价标准更加科学、有效。

(3)当堂示范,指导评价

由于评价经验和能力不足,学生面对作品时,对评价标准仍然难以把握,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够具体指出他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大部分同学只能以“棒极了”、“太菜了”等简单词语加以概括。因此,教师要结合作品进行有效的示范指导,使学生尽量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

(4)主体多元,实施评价

在本环节中,教师针对作品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评价。作品中“典型”问题的发现,主要通过教师的观察或者学生推荐。每一位学生可查阅本人作品,实施自评;查阅同学作品,实施互评。通过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明确个体在集体中的定位,了解自身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5)评后反思,完善作品

课堂上作品评价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阶段性学习的结束,所有学生必须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身不足,保留作品的特色,进一步完善作品。[3]

五、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多元评价的理念很新,但深入实施阻力较大。目前,实验校大多是一些示范校,在实验过程中曾试图将实验校扩大到乡镇学校,发现大部分学校教师研究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

2.教师和学生作品评价的能力还需要提升。尽管课题组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但由于评价能力对师生而言都是高层次的能力,因而在一些实验校还存在师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后续研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2

一、主要概念阐述

1.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事情结束后进行的一种结果性评价,也就是一种终结评价,从而对事情取得成效的一种判断。这种评价是为了激励和促进达到更好的成果,绝不是为了筛选和淘汰而进行的一种手段。本研究中是针对教学过程结束而进行的一种总结性评价,为了考察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以及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一种总结性评价,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客观评定,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改善纠正出现的诸多问题,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

2.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为了考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完成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形式就是信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考查而来判定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考查包括很多方面,基础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操作,应用信息技术时的态度和在与同学合作时进行沟通学习的能力状况的评价,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的评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起步较晚,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单一、匮乏,现在我国对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主要是以课程测验、期末考试、中考三种形式。

二、建立总结性评价体系的目的

总结性评价是对事情结束后的产生的结果的验证,为了验证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掌握程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总结性评价体系是验证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总结性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更平稳长远的发展,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完善,与社会承接得更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之中。

三、总结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与创新

1.制定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必要性。我国虽然开设了针对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相应地制定了总结性评价标准,但是实用性不强,存在片面性、主观性、单一性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总结性评价体系。传统的中学生信息技术课总结评价体系主要以上机操作模式为主,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和基础操作,单项选择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操作是对信息技术技能实际操作情况的考查。但是这种考查模式带来的结果太单一,缺乏实践性,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价值观,也不能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能体现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独特见解和理解,更加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从而可能导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丧失。这种明显或是潜在的不足之处或是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突出,为了弥补这种传统总结评价体系的缺陷,就要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创新,完善总结性评价体系,并且让形式更加丰富,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元性评价体系就是一种综合体,强调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以及评价主体都实现多元性,对于内容上主要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往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只要当堂向学生传递教学方案里的内容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能看到学生掌握程度,多元化就是让理论转为实践操作,制定合适的作品目标,有学生操作完成,不仅可以加深学习印象,还可以发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沟通组织能力。以往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做单一裁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意识,但是通过对作品的认知判断可以让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可以自评,同学之间互评,教师根据同学观点进行补充指导。评价形式则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状况,进行不同形式选择。可以上机操作,可以制作电子产品进行分别评价。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3

一、主要概念阐述

1.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事情结束后进行的一种结果性评价,也就是一种终结评价,从而对事情取得成效的一种判断。这种评价是为了激励和促进达到更好的成果,绝不是为了筛选和淘汰而进行的一种手段。本研究中是针对教学过程结束而进行的一种总结性评价,为了考察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以及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一种总结性评价,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客观评定,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改善纠正出现的诸多问题,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

2.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为了考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完成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形式就是信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考查而来判定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考查包括很多方面,基础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操作,应用信息技术时的态度和在与同学合作时进行沟通学习的能力状况的评价,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的评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起步较晚,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单一、匮乏,现在我国对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主要是以课程测验、期末考试、中考三种形式。

二、建立总结性评价体系的目的

总结性评价是对事情结束后的产生的结果的验证,为了验证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掌握程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总结性评价体系是验证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总结性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更平稳长远的发展,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完善,与社会承接得更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之中。

三、总结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与创新

1.制定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必要性。我国虽然开设了针对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相应地制定了总结性评价标准,但是实用性不强,存在片面性、主观性、单一性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总结性评价体系。传统的中学生信息技术课总结评价体系主要以上机操作模式为主,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和基础操作,单项选择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操作是对信息技术技能实际操作情况的考查。但是这种考查模式带来的结果太单一,缺乏实践性,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价值观,也不能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能体现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独特见解和理解,更加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从而可能导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丧失。这种明显或是潜在的不足之处或是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突出,为了弥补这种传统总结评价体系的缺陷,就要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创新,完善总结性评价体系,并且让形式更加丰富,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元性评价体系就是一种综合体,强调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以及评价主体都实现多元性,对于内容上主要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往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只要当堂向学生传递教学方案里的内容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能看到学生掌握程度,多元化就是让理论转为实践操作,制定合适的作品目标,有学生操作完成,不仅可以加深学习印象,还可以发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沟通组织能力。以往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做单一裁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意识,但是通过对作品的认知判断可以让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可以自评,同学之间互评,教师根据同学观点进行补充指导。评价形式则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状况,进行不同形式选择。可以上机操作,可以制作电子产品进行分别评价。

四、结语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变化;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ffect on Social Development

Xie Jiufeng

(Shenhua Group Shenshuo Railway Branch,Shuozhou 036000,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ociety turned upside down.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rket size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total economy,technology-base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changes in labor and a series of changes in employment patterns,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netration into every corner of society results.Stud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ras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es;Social development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提高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对全球经济转变,产业调整起着重要作用,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渗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全球信息发展的浪潮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城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

(一)促使信息技术的大批量生产。信息技术决定信息生产,信息生产促使社会资产流通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继而又进一步刺激人们对信息消费产生了更高的需求。计算机、遥感、光通信、微机、智能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综合数字网、卫星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并且有着加速发展的趋势,人们把信息的高速膨胀形象的称为“信息爆炸”,而信息基础的建设和完善,又使世界各地资源通过通信网络得以高度利用,实现信息共享。

(二)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增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其中一些产业的发展促使国民经济总体的进步。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扩大市场总规模,加快市场信息处理和流通的速度,改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的联系,从而扩大经济总量并使之运行得更有效。

(三)改进经济和社会的经济基础。信息技术渗透到其它部门,使其整体技术体系发生变化。在生产技术方面,信息技术发展带来最大的变化,在生产过程中才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会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个效率是非常快的。而且通过利用信息网络和各种决策支持系统,能大量及时处理决策所需的信息,提高决策水平。

(四)促使产业结构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专家把信息产业从传统的产业分类体系中划出来,并称为“第四产业”。目前这一个产业正迅速的发展起来,一方面,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子行业从无到有迅速的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传统的信息产业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合流,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部门。

(五)促进劳动就业形势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就业结构发展改变,主要表现在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慢慢减少,而从事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人员在慢慢增加,目前我们可以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当前,随着国际信息化的进展,劳动者选择劳动时间和就业心态在的自由空间变大了,分散劳动,弹性工时制,特别是在家办公成为就业的新特征,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

(六)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改变,高质量,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有了远程医疗也使人们更快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及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家办公成为可能,这样即可以缓解交通和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科技技术的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光明,另一方面却使人类的未来笼罩阴影。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剧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是人们的居住环境标准发生变化,会使城市人口迅速向农村疏散,将植被,动物等资源灭绝加快,这要求政府加强对环保的管理

(二)使城市就业人口压力增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就业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因而缺少现代信息技术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同时智能化的生产会使原来的就业岗位人员减少,加剧就业压力,解决这个问题,要就业结构调整规范好,就业人员要“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也要求城市教育信息网提供方便。

(三)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分配不公。信息高速发展会缩小地域空间的距离,但由于信息建设是有时序性的,到达的地域有先后,这就会产生地域之间的信息分配不公,城乡之间差距有可能扩大。国家规划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全盘考虑信息的建设。

(四)使社会隔离问题严重化。在以前人们居住的环境主要取决于交通,环境,个人收入三要素,但在信息社会,人们居住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环境和收入,而收入主要取决于智力高低,这势必使人口分布进一步分化,使城市空间产生严重隔离,人与人之间接触变少,因而破坏合理的社会结构。

(五)人类信息环境面临巨大的难题。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高效、方便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信息环境产生的诸多难题,如隐私权受侵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信息安全,信息污染问题等。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人类社会已经产生或正在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如何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受益,是我们必须考虑和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凌燕.会计基本假设何去何从――论信息技术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0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45-05

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专家学者开始使用。其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领域则是由Dennis Stevenson于1997年在向英国政府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此后,该概念开始受到广泛接受和使用。199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信息与交流技术课程标准》,并于2000年明确提出把以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与交流技术”课程。ICT逐渐融入教育领域后,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技术现代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信息技术素养发展而来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ey),也称为信息素质、信息文化、信息知识等。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图书情报界。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在向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Paul Zurkowski还指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经过训练,掌握了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此后,信息素养一直处在发展过程中,它与信息技术素养的相互融合,使有信息素养的人既有足够的元认知策略指导其获取、评价、运用和创造信息,又有能力使用信息技术如数据库、网络等工具完成实际工作、学习等任务。Pinto(2010)认为信息素养是现代信息世界生存的关键,它为个人、经济、文化等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会。信息素养已成为终身学习的基本要素。有信息素养的人在终身学习中会获得更多的成功。因此,信息素养已成为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从事远程教育的外语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整合利用中央、省、市和县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资源,提供适合本地区学习者需求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因此,信息技术对于远程教育外语教师显得更为重要。

一、相关文献和研究背景

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五十多所高校考察调研,在充分肯定改革成绩(如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大学英语师资状况仍不容乐观,很多外语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法和教育信息技术掌握等方面都跟不上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外语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颁布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提出为了使教师能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成功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素养与能力:构建学习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知识深化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该标准除了提出教师相应的能力要求规定,还为教师ICT标准指导下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指南。

纵观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在国内高校积极开展CALL实践的同时,外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问题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相关调查报告发现,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令人担忧,主要问题是普遍缺乏系统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不熟悉网络信息资源和学习软件、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足等。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显然与目前英语教学改革形势很不相称。如何把ICT真正整合于课程之中,实现外语教学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元化,还有一段相当艰巨的路要走。

解素芳等人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9-2009年的信息素养教育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统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及著者与多产单位分布等,来探讨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发现;1999-2006年信息素养教育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2002年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召开后,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及各省级、校级课题的支持下,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信息素养予以关注和研究参与,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逐渐扩展到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并迅速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实践性内容。研究者对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以及信息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这些研究结果针对不同阶段教师(包括大学、高职、中小学、幼儿园等)、不同地区(主要有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吉林、广西、安徽、甘肃等)、不同学科(主要有信息技术、英语、体育、化学等)等方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其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在传统的高等学校中,有关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我们通过中国知网等国内几大检索工具查阅近十年公开出版的文献,尚未发现专家学者对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开展相关研究的报告,针对外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距离外语教育的研究尤为相当罕见。因此,通过对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探讨,查找外语教师对有关知识存在的不足,结合远程教育外语教学的特点,提出适合现代远程教育外语教师需求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外语教师自我发展以及外语教师间协作发展来提高远程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是保证远程外语教学模式改革顺利实施和满足远程教育外语教师终身职业发展需要的保障。本研究采用网上问卷的研究方法,以广东省电大系统78名外语专业教师为调查对象,旨在探讨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及其专业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广东省开展远程教育外语教学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78名外语专业教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参考了Albirini(2004)、Al-Ammari(2004)、Isleem(2003)、Hastings(2009)所做的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并针对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实际情况,我们对原来的问卷做了适当修改,编制了5个大类共31道题项,5个方面的信息素养问卷量表,设计了“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对广东省开展远程教育外语教学的电大系统78名外语专业教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电子邮件邀请参加问卷78份,回到78份有效答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文献阅读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设计而成。根据远程教育外语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及外语教师的现状,共4个题项,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第二部分为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与分析,包括外语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服务的情况、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态度和外语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情况5个维度31个题项。问卷在经过多次预测后,并征求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最后反复讨论修改而成。

三、结果与讨论

(一)外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总结,外语教师基本情况(学历、年龄、职称和在电大的教龄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本科及以下的外语教师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64.63%,硕士和博士以上占35.37%;30岁以下的占19.51%,31-50岁的占70.73%;高级职称外语教师占25.61%,中级以下职称外语教师占62.20%。在电大的教龄小于5年的占23.17%,16-20年的占10.98%,21年或者以上占9.76%。此数据表明,在全省被调查的78位电大系统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整个外语教师队伍总体学历较低,职称偏低,中年外语教师居多,年轻外语教师较少,缺乏后备人才,在电大的教龄多数是十年以下,缺乏远程教育教学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给远程教育中的外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二)外语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表2显示,“经常和总是”使用计算机软件Word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86.59%;“经常和总是”使用计算机软件PowerPoint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64.63%;“经常和总是”使用电子邮件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86.59%;“经常和总是”使用计算机软件Excel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36.59%;“很少”使用网络聊天室的外语教师就占了28.05%,还有8.54%的外语教师从来都没用过。此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大多数远程教育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总体较好,多数外语教师都能“经常和总是”使用计算机软件Word、PowerPoint和电子邮件,然而,外语教师使用Excel的情况并不理想,只有少部分“经常和总是”使用该技术。同样,外语教师很少使用网络聊天室,还有的外语教师竟然从来都没用过。显然。这根本不符合远程教育的要求。

(三)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

表3显示,外语教师经常和总是在办公室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56.10%;经常和总是在教室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57.31%;经常和总是在家里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的外语教师占总人数的34.15%。此数据分析表明,外语教师在办公室和教室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情况总体较好,多数外语教师都能“经常和总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不过,仅仅三分之一的外语教师在家里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能的原因是外语教师不习惯在自己家里开展远程教学,这显然与远程教育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服务的情况

表4说明,认为学校经常和总是鼓励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的外语教师占64.63%,认为学校经常和总是提供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支持和维护服务的外语教师占43.91%,认为学校经常和总是提供计算机硬件的升级支持和维护服务的外语教师则较少,仅占了39.03%。此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多数远程教育学校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情况总体并不理想,尽管大部分学校“经常和总是”鼓励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实际上只有少部分学校为外语教师提供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支持和维护服务,为外语教师提供计算机硬件的升级支持和维护服务就更少。由此可见,学校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支持上并没有为外语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这在客观上导致外语教师计算机信息素养的不足,进而影响了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教学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五)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态度

由表5可见,认为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经常和总是让学生感到愉快的外语教师占67.07%;认为在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时,经常和总是感到自在的外语教师占64.63%;认为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很少有焦虑感的外语教师占34.15%;有时感到有焦虑感的外语教师占31.71%;认为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很少担心出故障不懂处理的外语教师占21.95%;有时担心出故障不懂处理的外语教师占42.68%;选择“其他”的外语教师占4.88%。此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多数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态度情况总体较好,大部分外语教师认为使用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进行教学“经常和总是”让学生感到愉快并自己感到自在,大部分外语教师认为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能够能提高外语教师教学水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感到有焦虑感”的外语教师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还值得关注的是,选择“其他”的外语教师竟然从没用过计算机进行教学,这显然不符合远程教育高校外语教师的基本要求。

(六)外语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情况表6显示,认为学校有时提供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的培训的外语教师占40.24%,认为学校很少提供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的培训的外语教师30.49%,已经参加过一到二轮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的外语教师占47.56%,从来没有参加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培训过的外语教师占21.95%,在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中,82.93%认为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内容与外语教师需求匹配程度,其次是培训的方式,占53.66%,主讲外语教师的水平占30.49%,培训的环境占30.49%,外语教师的培训态度占24.39%。认为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培训比较好的方式依次为观摩67.07%、案例分析60.98%、完成项目56.10%、讲座报告50.00%、小组讨论35.37%、发资料自学25.61%。此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多数远程教育外语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学校很少为外语教师提供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的培训,有的外语教师甚至从来都没有参加过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的培训{数据表明,大部分外语教师已经了解到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内容和外语教师需求匹配程度以及培训的方式,并渴望通过观摩、案例分析、完成项目和听讲座报告接受培训。可见,关于外语教师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的问题的确值得有关学校和部门高度重视。

四、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采用网上问卷调查了广东省电大系统78名外语专业教师,结果发现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状况总体良好。其中,外语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频率较高,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服务还算周到,外语教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态度较好。但是,此次研究也发现不少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多数远程教育外语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接受的培训情况较差,这在客观上导致外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较差,甚至还有部分外语教师从没用过计算机进行教学,这对于专门开展远程教育的电大系统外语教师来说,是莫大的讽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没有认真履行为远程教育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等责任,这里面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本研究结果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地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客观上为外语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以上存在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从事远程教育外语教师自身主观认识上的不足而造成的,若是如此,外语教师就必须对自己进行自我剖析的重视,从主观上树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并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行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提高外语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水平。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办学的优势,参考国外开放大学的做法,制定符合我国远程教育需要的外语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标准;建立在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管理下的系统培训基地,为外语教师提供较高水平的职前和职后的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外语教师终身学习的网络体系;国家开放大学为外语教师构建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逐步网络化;建立健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考核的标准,包括对外语教师和系统内部各级学校的考核,并对达到考核要求的外语教师和学校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建立健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外语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总之,本研究结果旨在能够引起有关外语教师、部门和学校对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高度重视。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 热点 述评

[分类号]S126

1 引言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活动也几乎同步展开,近几年来研究日渐风行,相关论文越来越多。为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次梳理和总结。鉴于“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同质性以及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并在全文统一采用“农业(村)信息化”这一描述形式。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作为检索项,以1979~2009年作为检索时间段,采用“农业”、“农村”、“林业”、“牧业”、“渔业”、“养殖”、“种植”、“农作物”和“农产品”9个关键词分别组配“信息”这一关键词(组配逻辑为“与”)的方式进行检索,删去重复和非信息化内容的文章后获得文献9 330篇,将这些文献按照主题归类(见表1)。不难看出,自2003年“金农工程”实施以来,论文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接近历年论文总数的2/3,笔者以“金农工程”开始实施的时间为起点,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2 关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内容来看,包括农业(村)的资源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信息等。从其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农业信息本身,广义还包括与农业信息活动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组织和资金等多种要素的组合,这进一步拓展了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内涵。

农业(村)信息资源的丰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难度。高秀英指出,农业(村)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我国实践已走出一条先“修路”、后“造车”、最后出台“交通规则”的道路,即第一阶段建设渠道;第二阶段开发资源;第三阶段完善环境。但目前三个环节都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典型的观点有: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发展的需要,数据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②农业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深度、广度及其管理上处在一个低水平运作状态;③农业信息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处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现行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指标体系不健全,标准化严重滞后,法律建设薄弱等。笔者认为,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信息资源开发投入、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环境三个环节并行发展,鉴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户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渠道不畅等特殊性,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解决,以农业(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已成为新瓶颈。关于整合内容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李道亮从数据库与涉农信息平台整合、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务业务与服务队伍整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设涉农网站和信息平台是被广泛认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很少,发展与应用研究居多。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也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历程、现状、障碍、对策以及应用类型、应用领域等是前述统计文献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8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90年代国际互联网出现后,“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同时引进了世界四大数据库并加强了自身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金农工程”实施以后,研究及应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s技术成为热点,精准农业被普遍关注。另外,随“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的提出,光技术、生物技术也崭露头角。目前,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都得以应用,涉及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共享、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销售、农民生活、农村教育等诸多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显提高,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农业信息技术的运行原理和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不明。②因为既有研究成果转化成本较高,使得研究与应用相脱节。由于农业信息技术类型多样、应用领域宽广,研究很难形成系统性。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框架体系已迫在眉睫;农业信息技术将呈现“应用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的技术架构将成为新型农业(村)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将丰富农业(村)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升其水平。

4 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及其体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农业(村)信息服务基本等同于“农业(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农户开展的信息收集、传播工作。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理解更为全面,涉及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等。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主体,学者们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务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主体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农村信息员等。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差异,狭义理解的服务内容指农业信息内容的提供,广义的则泛指农业信息提供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活动;狭义理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最终受益者――农民,也可以包括作为中间受益者的服务主体,广义的则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信息服务模式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认为,农业(村)信息服务模式是由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等要素通过一定的内在运作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者们总结出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模式类型较多,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务站、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之家、网上

展厅和网上劳务咨询等模式;我们比较赞同、王文生等归纳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导推动、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批发市场辐射扩散、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络有偿服务、科技大户和经纪人示范传递、国际合作扶贫等模式。

信息服务是农业(村)信息化的归宿,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建设意义、目标,总结和分析其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对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必须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的实证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探讨发挥农业信息服务作用的长效机制。

5 关于农业(村)信息产业及产业化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渗透到农业(村)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技术作用于农业(村)的必然结果。张兰英、尚杰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农业信息产业指以农业信息作为基本资源,以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产品,建设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逐步形成综合性、系列化的现代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村)信息产业化则是形成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具体过程,反映农业(村)信息产业的规模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张峭指出,农业技术产业化分为商品化和产业化两个阶段,商品化阶段是将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即走向市场;产业化阶段是将商品经营成巨大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如何发展农业(村)信息产业?较有代表性的对策如:要“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发展龙头”,继续“进行结构调整,使农业信息产业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更趋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融资体制”,着实提高我国农业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是农业(村)信息产业的核心,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其发展对策,认为应当走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两个战略性转移”,即从以依靠政府推动为主向以依靠竞争为主的转移以及从资源向管理、从重硬向重软的转移,同时要把“管理创新”当作未来优势竞争力来培育。

笔者认为,鉴于“三农”问题的特殊性以及农业(村)信息化的特殊性,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道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村)信息产业服务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6 关于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的研究

该主题下的文献所研究的区域范畴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经济区域或地理区域划分;第二层次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行政区划分;第三层次按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分,包括县(市、区)、乡(镇)乃至村。从各层次区域的论文数量来看,第一层次有95篇,第二层次有733篇,第三层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层次的论文,将第三层次的论文归并到第二层次,得到的论文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结合表2分析,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我国32个省(市、区)都已开展农业(村)信息化及其研究;②总体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研究特点,即研究东部地区的多,研究西部地区的少。刘世洪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水平差异做过定量分析,认为排前5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排后5位的是云南、宁夏、贵州、青海、,其中上海农村信息化指数为259.15,是的971倍;东、中、西部地区总指数分别为143.80、84.92、59.28,差异明显。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教师

培训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IT人才,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然而就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在诸多方面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技术水平。教师培训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世界各国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二、 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

关于教师培训问题研究从70年代起国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系列培训模式,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微格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反思性教学模式、行动研究式培训模式、富创天智培训模式等。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是采用与国外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引进先进的培训模式并使之本土化,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富创天智培训模式等。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及其特点: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teachfuture.com)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对一线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成效。英特尔公司与我国合作的“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验项目,又称扩展Inter模式。 该模式首先对一定数量的主讲教师进行培训,再由每一位主讲教师每年培训一定数量的一线授课教师。培训采用面对面的形式,进行结对交流、动手操作、教学实践的讨论。在培训中,指导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有大量的互动交流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课程设计由十个模块,每个模块四小时的文字教材以及一张配套光盘组成。课程主要基于微软公司的Office专业软件套件,包括互联网的使用、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制作等,其中主要软件有:Microsoft Word 2000、Microsoft PowerPoint 2000、Microsoft Publisher 2000、Microsoft Encarta 2000、Internet Explorer等。

该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参与式的教学策略,为我国教师培训工作在更新观念,开发课程、高效率的利用技术促进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技术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归纳起来大体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1.实用性目标:目标简明、具体,操作性强。

2.模块化结构:将信息技术按相关性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模块,利于教案设计、制作与逐步修订。

3.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习者积极参与的活动为主,培训过程贯穿了交流、研讨、电子作品创作、教案修订、电子作品评价等项活动。

4.角色扮演:在学习中时常让教师扮演中小学生的角色,以加深对课堂教学情景和学习过程的体验。

但我们认为其也有不足之处:偏重于技术、教法的培训,忽视信息时代高效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师德修养、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培养,相关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难以预测,不具备高效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甚至是一般教师来说,将难以在数字化时代中生存;关于创新已不再仅仅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而是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教师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缺乏创新能力的教师能胜任这样的重任吗?师德修养的培养有助于教师认清自己的职业使命、职业道德,尤其是对于今天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索者、闯路人,应充分认识到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同时还有一个人们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信息技术在为人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人类产生了各种威胁,如电脑黑客、计算机病毒的肆虐、大量泛滥的庸俗信息、网络安全、网络信息的共享与版权等问题,都对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社会中的现代人,应认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有信息责任感,抵制信息污染,自觉遵守信息伦理道德和法规,规范自身的各种信息行为,主动参与理想信息社会的创建,这又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艺术的修养应也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从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改革的核心,并领导着教育现代化的潮流,置身于这样一个重要领域,如果只懂技术而缺乏人文、艺术修养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诱惑面前,很容易成为短视的功利主义者,这显然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这些方面我们认为都应在培训的范围之内而且是不可或缺内容。

三、创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新模式

(一)创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现代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具有理性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遵从四个原则: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内容达到这些目标(教育内容)、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内容(教学策略)、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教育评价),由此主导的教育领域是一种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的封闭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及有效的预测与控制。然而这种范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正发生着一场重要的“范式转移”,由“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即后现代课程观,它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进一步的发展,它所构想的课程设计遵从四个原则: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所谓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这种重复是不断螺旋上升的,每一个终点又是新的起点。布鲁纳的“螺旋型课程”是回归性课程的一个典范;关联性是指课程结构内在的联系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它赋予的课程是一个具有丰富联系的开放的网络体系;严密性是指对课程内容可供选择的关联有目的选择、是不确定性和解释性的组合,解释性依赖于我们如何完善地发展不确定性所呈现的各种选择答案。它防止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陷入任意性,因此它是四个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由此主导的教育领域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混沌之中的有序的开放体系------这一复杂的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超越稳定性以激发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性,建筑在这个范式基础上的课程模式是非线性、非序列性的、但它是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相应意义也就越加深化。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的结构是网状的而不是线性的,在细胞水平上,大脑每一个细胞拥有109个网络联系,大约总共有1010种这样的细胞,总共有1019个系统连接。因此非线性、超文本的课程结构和学习路径是最便于学习者理解和内化,也最便于迅速检索和提取,并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一创造性的框架对教育与课程具有重大的影响,首先教学---学习框架可以脱离学习是教学的直接结果或者教与学是高级与低级的关系这一因果框架,从而转向另一种方式即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组织能力而占主导,相应的教学从教导性转向对话性,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道的过程自身;学习不是为了有效地获得正确的答案,而是更多的体现为一个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实质,意义创造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索。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基本上是以“泰勒原理”为基础开发的课程体系,更利于教师如何教,而后现代课程观更利于学生如何学及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变,意义是重大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力图以后现代课程观为视角,在充分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创建新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力图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超文本—自组织—个性化的高效学习和培训。

(二)新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体系结构

我们认为培训模式体系结构应由培训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四部分构成。具体地讲,新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动态的、开放的培训目标体系——有教师指导的、学员自主制定的、个性化的、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培训目标模式;

由于学员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因此采用前测加个别访谈,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制定个性化的培训目标,目标是阶段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阶段性学习评价的结果不断动态的进行自我调节目标,形成螺旋式上升的个人目标体系。目标的制定最好稍稍高于学员的当前能力水平即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与实践双重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以任务驱动,活动综合课程、师生共创多种媒体资源库为特征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与教学设计;

具体的课程主要由必修课,选修课构成:

必修课:专家讲座、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多媒体与网络技能训练、数据库技术与中学校园网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网络文化与教师素养等。

选修课:系统科学与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视听艺术欣赏等。

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像传统授课那样进行分科集中讲授,而是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怎么教”、“校校通如何建设”大的任务驱动,在这个大的任务下分层次、逐步细化为若干个更为具体的任务,如以师生共同创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网站、学习资源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等次一级的任务驱动。学员分成若干个组(一般5-7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结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

自组织、高效能的管理体系——培训班级管理和工作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与传统教育的班级管理一样,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的一些行政工作。

工作业务管理:效仿企业的管理体系但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培训的任务驱动,全体学员及培训教师在考察每位学员以往业绩的基础上,集中评议产生首席执行官CEO,再由其任命技术总监、教学总监、资源总监、艺术总监等,每位总监再招聘若干名组员,以此形成学员的工作业务管理体系。此外每组都配备专职辅导教师,以便师生大量的互动与交流。

首席执行官CEO:负责整个项目(任务)策划、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包括人员的协调与管理)等。

技术总监:监督、指导项目(任务)技术支撑组的工作的情况,包括个人主页、小组主页、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网站、学习资源库建设及对学员进行个性化的技术辅导等工作。

教学总监:监督培训教师的教学情况,根据学员的意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网站、学习资源库等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等进行把关。

资源总监:负责培训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等工作。

艺术总监:负责个人主页、小组主页、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网站、学习资源库建设中人机界面的设计、对人文、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把关,对学员进行个性化的艺术修养的辅导。

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是充分发挥群体及个人能动作用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培训期间施行学员自组织的培训班级管理、工作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是培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价体系——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总结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为基础、充分发挥反馈调节机制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自我评价:写出个人自我评价(学习总结),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创造、收获(每一点都要有依据),最后给自己一个综合的分数;

小组评价:对每一个人的个人评价进行集体评议,尤其是评价每个人在小组学习和协同工作中的表现和贡献,帮助每个成员获得更加客观、全面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的集体自我评价,找出小组整体的成绩与不足之处,最后给个人、本组一个综合的分数;同时还要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打分。

班级总结评价:各小组汇报与交流学习与评价成果,包括本组主要成就与收获、小组主页,个人优秀主页,尤其是本小组在协作学习与协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然后各组投票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并平衡各组的打分成绩。在班级总结中,各组同时还要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对改进教学提出建议,在集体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打出客观公正的分数。

教师评价:教师在学员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总结评价的基础上,相应给出学员个人、小组、班级一个分数。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均包含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价,其目的是为学员提供学习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的、动态的调整个人的学习目标。

基于上述四部分整合形成以工作——学习——创造一体化的学习与发展模式为核心、以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价体系相互渗透的信息时代新型教师培训模式。

(三)培训组织形式:

培训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培训前的远程教学、集中短期培训(三个月较为适宜)及培训后的远程教学。

培训前的远程教学:建设培训网站、培训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建立联系、交流协商、调查问卷进行学员学习需求分析等。

集中短期培训:大体上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专家讲座、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员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建立“知识树”。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初步树立学习的目标与信念。时间为一周。

第二阶段:教育类课程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习和体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高效学习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学习《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初步掌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创建个人学习主页、小组主页。小组交流回报,创建班级主页等。时间为二周。

第三阶段:根据学员的基础和需求,深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培训。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网站、学习资源库建设为大的任务驱动,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多媒体与网络技能训练、数据库技术与中小学校园网资源建设与管理等课程。时间为四周。

第四阶段: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其它课程整合为任务驱动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网络文化与教师素养研究等工作。选修课(系统科学与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视听艺术欣赏)及学员个人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的总结交流穿插其中。时间为四周

第五阶段:到不同水平的中小学(特指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实地调研、参观、实习和课题研究、实验研究,在实践中继续深化所学内容。时间为两周。

第六阶段:学习总结交流、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网站的建设、拟定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编写大纲,与学员所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远程联系与汇报。时间为一周。

培训后的远程教学:短期集中培训后培训网站继续开通以便培训教师和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继续交流与深化学习,同时鼓励学员推动本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形成以培训中心为辐射点的全国范围内的天网、地网、人网三网无逢连接的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四、结束语:

我们提出的全新的培训模式放弃了传统教育下的培训方法,放弃了整齐划一、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而是让学员在任务驱动下、在开放的课程体系下自组织、自管理的高效学习,在混沌之中把握秩序,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在此我们做出了大胆的设想和有意义的探索,但该培训模式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需要实践的检验以进一步修改、完善该培训模式,并期待与有关专家、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10

2. 《更新培训观》桑新民 部级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专题报告 2001.10

3. 《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

桑新民《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二、三期连载

4. 《后现代课程观》 [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 王红宇译

5. 《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桑新民《人民教育》2001年第八期

6.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著

海南出版社,

7. 《信息技术课程导论》董玉琦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8. 《中小学信息教育研究文集》董玉琦选著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6

9. FUTUREKIDS-cn.com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篇8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应用价值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式地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

成员:小学一级教师(英语)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分工安排:

课题总负责:

制定课题方案:课题组全体成员,

资料搜集整理:课题组全体成员

阶段总结: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课题组成员带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国内外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实施阶段。在保定市现代教育技术“xx”课题研究的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时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2个年级实施课程计划及学期方案。分析总结阶段性教学成果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关论文。通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再次分析、总结教学成果,调整原教学计划,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⑴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成果,形成论文。⑵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绝大多数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3、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熟练的师生群体,如在我镇总校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的张海迁老师等,有在安新县文体教育局举办的文字录入比赛中获奖的杨子轩季明伟等学生。

5、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6、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特色及价值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从目前情况看,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教师,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七、我们的反思

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在保持和发扬朗读、演讲、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应当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

八、未来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决心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的校园整体改造已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当新的“三机一幕”进入教室后,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将会向更高层次开展。

1、加快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整体改造中,学校将建成一流的网络设施,学校将继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学校的网络环境。除了硬件建设外,学校将完善已经建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2、加强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

首先是积极、认真参加上级培训,加强管理,加强考核;其次是继续进行校级培训,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都要较为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坚持每年进行电教使用的活动,并不断丰富内容。

3、继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利用网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研究课所探索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应用于平时的常规课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专家的引领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我们的思路一定会越来越清晰,我们南地小学的科研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以上就是我们要报告的情况。

推荐期刊
  • 大音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艺术大观
    刊号:12-1462/J1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医生
    刊号:10-1452/R
    级别:部级期刊
  • 大众文艺
    刊号:13-1129/I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