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子图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8 14:59:35

电子图书论文

电子图书论文篇1

[论文摘要]根据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建议。

一、引言

“电子资源”是“电子学术信息资源”的简称,指由出版商或数据库提供商生产发行的,商业化的正式出版物,主要包括文摘/索引型(Abstract/Index)数据库和全文型(Full-text)数据库,其中全文型数据库又包括电子期刊(C-journal)、电子图书(E-book)、电子学位论文(EDT)等[1]。与传统的纸质资源相比,电子资源具有存储空间小、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使用方便、共享性强、扩展性强等特点,正悄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科研和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图书馆也从原来单一的纸质图书馆发展成为电子化、信息化,与书目信息共存的数字化图书馆,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在图书馆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现状

尽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购买了相当数量的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但在电子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降低,也给电子资源的使用者带来了影响。

(一)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优势

电子资源具有⑴体积小、容量大。⑵图、文、声、像并茂。⑶成本低、效率高。⑷查询快速方便。⑸创作、发行容易。⑹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多样性、动态性、及时性需求等优点,使用者可以快速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并方便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为自己所用。

(二)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不足之处

电子资源尽管具有使用方便,检索界面友好、数据量大等优点,但由于其对设备依赖性强,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信息技术设备才能被有效利用的特点,在具体利用过程中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1.读者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认识不清楚

图书馆电子资源一般包含数据库、电子图书、视频点播,电子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数据库具体又包括全文数据库、文摘型数据库,根据文种可分为外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每一个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都是不同的,例如我们新乡医学院作为一个医学院校,购买的电子资源侧重点在医学,我们购买了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医学专辑的所有资源包括期刊和硕博论文,也购买了Medline,Cbmdisc等专业医学资料,当然也购买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专辑,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的电子资源。因此作为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员应该及时报导新购买的数据库资源,并把图书馆所有电子资源包含的内容介绍资料投放到网页上,及时宣传更新。让读者对于自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有清楚的认识。

2.电子资源对设备依赖性决定了其使用局限性

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必须借助电脑等硬件设备才能完成,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

3.读者的电脑操作水平有限,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有的读者,例如刚入校的学生或者年纪较大的教师,他们电脑操作水平不高,因此要想让他们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电脑操作方面的培训,更需要制作一些简单明了的电子资源使用介绍资料,引导他们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我们新乡医学院就是采用将各个数据库使用简明方法制作成图片形式,投放到图书馆网页上,供初学者使用的方式。

4.网络配置问题

由于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受ip地址的限制,只有本学校的ip段人员才能访问资源,这样如果读者离开学校,就无法使用电子资源,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就不仅需要扩大学校校园网覆盖范围,也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让出差在外的校内读者也可以访问本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5.学校经费不足导致电子资源利用受限

目前,高校经费有限,有些高校只能购买某些数据库的部分专辑,或者购买部分权限,这样有些读者无法找到自己相关专业的相关资料,就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

三、如何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使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因此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任重而道远。本人根据我校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一)从电子资源的购买着手,力争完善电子馆藏结构[2](P513)

目前图书馆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纸质图书馆发展成为电子化、信息化,与书目信息共存的数字化图书馆,电子资源是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馆藏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1.对学校的学科设置进行调研。了解本学校的重点学科、传统学科、弱势学科、新兴学科等,在电子资源购买时,涉及到本校重点学科和传统学科的电子资源必须购买,同时也要兼顾弱势学科和新兴学科。

2.对本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以及本馆现有

期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避免购买时的重复。①目前各个数据库厂商力求自己的资源是最全面的,难免重复,例如现在的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的全文期刊数据库他们就有许多重复期刊,我们购买时需要仔细斟酌,力争减少重复,节约资金。②图书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重复,尽管我们需要购买相当数量的纸质期刊,但有部分外文纸质期刊价格昂贵,利用率不高,如果我们购买适当的外文电子期刊,而减少这部分外文纸质期刊的话,就会节约不少的资金。

3.及时了解数据库的质量保证以及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①电子资源的内在数据质量决定了其利用率,我们在购买电子资源时,要充分了解电子资源是否包含所属学科专业领域中权威性的出版物,是否包含了全面的核心资源,电子资源的检索界面是否友好,检索途径是否多元化等。②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数据库厂商售后服务质量差,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维护,用户就无法及时、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就会影响电子资源的利用。

(二)加大设备投入,扩大电子阅览室规模

电子阅览室是提供各类电子资源检索及在线阅读的必要条件,特别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是最方便的途径。如果电子阅览室设备太少,就无法满足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需求,就会出现学生想用电子资源没有设备,而购买的电子资源又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服务意识,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本着以人为本、充分服务、区分服务、科学服务、资源共享的原则,尽自己所能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读者文献检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1.加大宣传。宣传推广工作是图书馆为开发和利用馆藏文献信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通过多种途径向读者宣传推广科普知识,向读者宣传介绍图书馆的性质、作用,向读者宣传推广馆藏文献,指导读者阅读行为的专业工作。是图书馆读者工作深化的重要标志。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一般通过如下途径:①通过图书馆网页宣传,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专门的空间,专门对图书馆各个电子资源包含的内容进行宣传。②制作宣传彩页,或者定期制作图书馆板报,报导最新购买的数据库信息。③制作新闻,定期制作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性质的新闻,投放到学校网站,加大宣传力度。

2.对用户进行培训[3](P21)。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仅仅是宣传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用户一般采取如下培训方法:①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②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可以定期开展数据库使用方法培训;制作相应的数据库使用方法介绍资料投放到图书馆网站上,并及时更新;电话答疑,将图书馆技术部电话投放到图书馆网页上,指导读者如果有疑问可以拨打这个电话。③对于年迈的教师以及电脑操作水平较低的读者,可以制作简明的电子资源利用图片,指导他们一步步的操作。④开设文献检索课。从教育部1984年下发《关于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至今已有二十一年,其间关于开设“文献检索课”的红头文件不断。由此可见,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只有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学生具有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然就可以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图书馆电子资源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弊端,提高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任重而道远。图书馆工作者应本着节约资源、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服务的原则,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三、如何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使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因此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任重而道远。本人根据我校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一)从电子资源的购买着手,力争完善电子馆藏结构[2](P513)

目前图书馆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纸质图书馆发展成为电子化、信息化,与书目信息共存的数字化图书馆,电子资源是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馆藏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1.对学校的学科设置进行调研。了解本学校的重点学科、传统学科、弱势学科、新兴学科等,在电子资源购买时,涉及到本校重点学科和传统学科的电子资源必须购买,同时也要兼顾弱势学科和新兴学科。

2.对本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以及本馆现有

期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避免购买时的重复。①目前各个数据库厂商力求自己的资源是最全面的,难免重复,例如现在的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的全文期刊数据库他们就有许多重复期刊,我们购买时需要仔细斟酌,力争减少重复,节约资金。②图书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重复,尽管我们需要购买相当数量的纸质期刊,但有部分外文纸质期刊价格昂贵,利用率不高,如果我们购买适当的外文电子期刊,而减少这部分外文纸质期刊的话,就会节约不少的资金。

3.及时了解数据库的质量保证以及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①电子资源的内在数据质量决定了其利用率,我们在购买电子资源时,要充分了解电子资源是否包含所属学科专业领域中权威性的出版物,是否包含了全面的核心资源,电子资源的检索界面是否友好,检索途径是否多元化等。②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数据库厂商售后服务质量差,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维护,用户就无法及时、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就会影响电子资源的利用。

(二)加大设备投入,扩大电子阅览室规模

电子阅览室是提供各类电子资源检索及在线阅读的必要条件,特别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是最方便的途径。如果电子阅览室设备太少,就无法满足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需求,就会出现学生想用电子资源没有设备,而购买的电子资源又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服务意识,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本着以人为本、充分服务、区分服务、科学服务、资源共享的原则,尽自己所能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读者文献检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1.加大宣传。宣传推广工作是图书馆为开发和利用馆藏文献信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通过多种途径向读者宣传推广科普知识,向读者宣传介绍图书馆的性质、作用,向读者宣传推广馆藏文献,指导读者阅读行为的专业工作。是图书馆读者工作深化的重要标志。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一般通过如下途径:①通过图书馆网页宣传,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专门的空间,专门对图书馆各个电子资源包含的内容进行宣传。②制作宣传彩页,或者定期制作图书馆板报,报导最新购买的数据库信息。③制作新闻,定期制作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性质的新闻,投放到学校网站,加大宣传力度。

2.对用户进行培训[3](P21)。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仅仅是宣传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用户一般采取如下培训方法:①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②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可以定期开展数据库使用方法培训;制作相应的数据库使用方法介绍资料投放到图书馆网站上,并及时更新;电话答疑,将图书馆技术部电话投放到图书馆网页上,指导读者如果有疑问可以拨打这个电话。③对于年迈的教师以及电脑操作水平较低的读者,可以制作简明的电子资源利用图片,指导他们一步步的操作。④开设文献检索课。从教育部1984年下发《关于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至今已有二十一年,其间关于开设“文献检索课”的红头文件不断。由此可见,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只有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学生具有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然就可以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图书馆电子资源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弊端,提高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任重而道远。图书馆工作者应本着节约资源、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服务的原则,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用户指南电子资源概况[EB/OL][2008-6-26]

[2]杨丽,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路径探析[J]实践研究,2007,30(4),511514

[3]林葵,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培训与服务[J]图书馆界,2003,第2期,2022

[1]用户指南电子资源概况[EB/OL][2008-6-26]

电子图书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电子图书;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图书馆只有走向社会,深入社区,才能求得自身发展。图书馆应顺应时代需要,开辟社区服务新领域,从而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形成。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读物已经拥有大量的支持者。无论是新闻、工作资料、技术论文还是小说,都可以从网上轻松阅读。通过汁算机阅读已经被大多数的读者所接受。电子图书可为公共图书馆社区网络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成为传统纸质图书的一个重要补充。

1电子图书的特点

1.1电子图书的优点

(1)电子图书实现无纸化出版,通过网络来进行阅读,节约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减少了因造纸、印刷、物流等方面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电子图书采取光、磁存储介质存储数字信息,具有信息密度大、存储量大的特点。其维护和存放简易,通过网络可以轻松传输到不同地方,而且不会出现绝版,不会毁坏等问题。

(3)电子图书不仅可以像纸质图书那样提供静态的文字和图画。还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声音、动画可以使学习更有趣味。电子图书比起传统纸质图书更富有娱乐性。

(4)电子图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信息检索与统计非常迅速准确,不仅可以从众多的图书中迅速找出所需的书目、章节、参考资料,还可以从电子图书中快速地检索具体的词句,并统计某些内容出现的次数等信息。这给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能提高其研究的效率。

(5)电子图书可以减少发行、运输、库存等费用,成本得以降低。因此,电子图书的价格只是传统纸质图书的1/3,甚至更低。一本电子图书可以同时供多人在线阅读和下载,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6)电子图书的发行途径以互联网为基础,只要有互联网络存在,对于那些科研价值大、印数少的图书和珍贵的历史文献、名家字画以及部分罕用文献,可以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存。

(7)电子图书使用方便,只需要有汁算机和网络,便可随时浏览一个小型图书馆的书籍。此外电子图书可以更改屏幕的明暗度、对比度、字号大小和文字风格、颜色,使不同的读者都能够得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8)电子图书制作简便,图书馆员可把当地图书馆的特殊资料制作成电子图书,供读者查阅。

1.2电子图书存在的问题

(1)电子图书与其他数字化资源都面对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版权保护问题,使用电子图书资源同时应该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购买电子图书时应该选择有DRM(DigitalRightsManager)保护的资源。

(2)电子图书需要使L}j计算机进行阅读,此无法像纸质图书一样,只需要一个小空问就可以容纳大量读者。而且通过示器阅读,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如果使用传统CRT显示器就更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

(3)电子图书由于制作的资源方不同,所使用格式较多,而且不同的格式无法使用通用浏览器进行阅读,给读者带来不便。目前,使用较多的通用格式为PDF格式,而国内超星公司制订的PDG格式和方正Apabi公司制订的CEB格式均需要专用浏览器进行阅读。

(4)电子图书已经被大部分读者所接受,但是对于部分老年读者和少儿读者来说,不可能马上习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这部分读者耐心的讲解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令更多的读者享受电子图书的各样优点。

2公共图书馆社区网络建设

2.1社区图书馆的目标

图书馆有四大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智力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而社区图书馆属公共图书馆类型,是社区里的小型文化设施,应重点发挥开展社会教育与传递文献信息这两个职能。

社区宽带网络的使用与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正好可以满足开展社会教育与传递文献信息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关于公共图书馆目的的宣言说:“(公共罔书馆是)一种教育的文化的和报道信息的组织。公共图书馆是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欣赏人类在知识和文化方面成就的场所”。该宣言还强调公共图书馆要为“儿童、学生、老弱病残读者”所利用,强调“它应同其他教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机构取得联系,其中包括学校、自学团体、业余团体和那些与提倡艺术有关的团体。”结合国际图联(IFLA)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会议达成的共识——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是养成儿童的早期阅读习惯、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支持和开展社会教育的结果主要是开发儿童和青年的智力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作为社区图书馆,应该给予广大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青少年安全上网。电子图书正是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阅读的最佳向导,避免青少年养成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不健康习惯。

2.2社区图书馆设立的要求

由于社区居民存在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须考虑设立社区图书馆规模大小、馆藏主题、服务方式等闲素。其巾重点要考虑到社会各类人士,如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家庭妇女等的特殊需要,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不仅要具有普及性、新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等特点,而且流通手续要简便,服务要周到。电子图书只需要有限的资源就可以很好地覆盖各个方面的需求,使用上的方便更是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对象有很大的帮助。

2.3社区图书馆网络结构

社区图书馆设立就是为了方便群众读者,所以,设立的时候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尽量深人到各个读者层。以广东顺德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网络为例。纵向。建立由区图书馆、镇(街道)和社区(村)图书馆构建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横向,建成以区图书馆为中心馆.其他类型图书馆为成员馆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顺德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结构。采取区图书馆为中心馆,各镇(街道)图书馆配合,社区(村)图书馆(室)参与。同时吸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型图书馆加盟的模式。

3电子图书与社区图书馆网络建设

3.1电子图书在社区图书馆的使用

设立社区图书馆时,根据社区的人口数量、人员构成等决定配置图书的数量与类型。而这样的操作下。必然导致部分读者无法满足个人需要。配合电子图书的使用,对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我馆在普通生活社区设立的一个3级网点的情况。使用社区图书馆最多的是老年人和儿童,因此,图书一般以比较贴近生活的图书和儿童读物为主。但有部分青少年对天文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社区图书馆内的图书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子图书,就算比较偏门的图书也有一定的数量可供读者选择,从而解决了社区图书馆图书数量较少和覆盖面不全的问题。类似的情况还有部分读者需要查找一些专业方面的数据,需要专门的工具书才可以找到,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图书予以解决。

另外,有部分老年读者,由于视力问题,在阅读一般纸质的图书时比较麻烦。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子图书。由于电子图书可以方便地调整字体的大小,对于视力有障碍的人士来说,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3.2社区图书馆网点人员的要求

由于很多使用社区图书馆的读者,对于计算机可能并不熟悉,这对社区图书馆网点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定要求。工作人员本身需要熟知使用电子图书的各个步骤,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对读者进行辅导,这样才可以帮助有需要的读者进行电子图书的阅读。老年人或者少年儿童,沟通和理解方面没有青年人好。且缺乏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时候对他们需要从基础操作开始教导。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有耐心了。

3.3社区图书馆网点利用电子图书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

对于本地特色资料的搜集是地区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设立社区图书馆网络后。图书馆可以通过各个网点进行搜集。部分读者可能拥有珍贵的资料,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成为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补充。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扫描、拍照等方法将资料数字化并制作成电子图书进行保存、以免资料出现遗失或损毁。

电子图书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特点、功能上的认识,阐述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与管理的现状,并通过现状结论的分析提出了建议。

1、电子阅览室的特点和功能

1.1电子阅览室的特点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线路、网络设备为读者提供利用多媒体电子型文献的场所。这种多媒体电子型文献包括光盘文献数据库、磁盘文献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所以,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是集电子型文献、印刷型文献、检索、阅览服务为一体,以光盘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为支持的,以远程网络检索系统为扩展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功能、现代化阅览室,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雏形。也有人认为:电子阅览室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日益普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电子化、数字化及集多种文献载体于一体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系统,是电子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电子阅览室的出现既是读者服务的一次技术手段与思想观念大变革的产物,又是现代化图书馆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图书馆电子化的必然发展方向。

由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与传统阅览室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改变了过去那种独立的藏书机构和单一的印刷型藏书模式,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为读者提供快速、准确、大范围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馆藏资源丰富了,它使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资源范围从传统的书、报、刊扩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使馆藏内容由单元向多元转变,馆藏范围也从现实馆藏扩充到虚拟馆藏。检索效率提高了,计算机检索具有传统手工操作所无以比拟的优越性,使检索更快、准、新、全。阅读环境改变了,电子阅览室以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器、声像设备等组成,配有大功率空调,现代化的气息很浓厚,读者入室不必担心选书还书的困扰,阅读环境十分地雅静、舒适。读者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服务对象由来馆的现实读者扩充到所有上网询问、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网上读者。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诞生,给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生机。它以一种崭新的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展现在广大用户面前,并深受广大用户的重视和青睐。

1.2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目前电子阅览室具有网上信息浏览、电子文献阅览、光盘数据库信息检索、馆藏信息检索、多媒体网上教学及远程教育等多种服务功能。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硬件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宽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在于解决电子类出版物的数据信息共享和综合管理查询技术问题,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多媒体电子书刊、信息能够实现网上分类查询并提供检索服务,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引导学生拒黄反黄、健康上网的任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2.1采集信息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大学的普及,网上可供免费使用的数据库、专业信息资源大量涌现,不断丰富电子阅览室的专业信息源。电子阅览室人员应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并以学科导航(指引库)的方式,加工整理成有序的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向师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学科专业信息服务。

1.2.2检索咨询

近年来,大学图书馆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大学图书馆购置各种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地开发、利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由于各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馆藏书刊数据库,购置了大量的期刊论文、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等,为师生获取全文和馆藏目录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使得电子阅览室文献信息检索咨询的服务功能成为主要功能,主要包括:馆藏目录、自建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检索咨询,中外文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等检索咨询;网上各种类型(图书、期刊、特种文献、多媒体、论坛等)、各种用途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咨询;检索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咨询等。

1.2.3知识学习

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为用户学习、授课、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各类等级考试的学习软件;各学科专业教学课件、辅导影像资料;各种工具软件等。网络为用户构建了知识学习的平台,扩大了用户的知识面,为培养创新人才、自学人才提供了条件。

1.2.4浏览传递服务功能

电子阅览室为用户提供了上网浏览、传递各类文献信息的服务功能,用户上网不仅浏览他们所感兴趣的信息,同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下载、刻录、打印、传输等,而且为用户进行远程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如收发邮件、参加各种论坛、聊天等,这种便利快捷的具有潜能的交流方式,将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1.2.5宣传教育

大学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设备、人力等资源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加以宣传,被用户所知,才有利于用户的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用户教育功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服务功能,如: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检索技能、各种软件的下载利用方法、各种文件格式的转换、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等等,都是用户教育的内容。图书馆不仅对用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方法的教育,同时也应肩负起用户信息道德教育功能,因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庞杂的动态的虚拟空间,信息资源良莠不齐,需要教育用户加以鉴别,去除糟粕,取其精华。

1.2.6文化娱乐

电子阅览室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功能,是与图书馆的内涵、职能相一致的。用户在学习科研之余,也需轻松轻松,文化娱乐也成为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一项辅助服务功能。我馆在图书馆主页中设置了"VCD"栏目,用户可通过该栏目获取流行影视、连续剧等。电子阅览室提供的文化娱乐的服务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用户的业余生活,也有利于推进网络文化的普及。电子阅览室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其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使用户能充分地利用网上各种信息资源,为超越课堂、创新学习、快出人才提供了平台。

2、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为教学、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与教学等日益紧密而不可分,具体在以下方面也存有一些不足。

2.1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

电子阅览室收费管理后,一些读者由于家庭困难等经济方面的原因而较少去查阅和利用大量网上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国内外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等;另一方面,一些读者花钱上网主要就是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而不是在学习和查阅资料等。许多读者把过多时间浪费在浏览休闲娱乐的信息上,把电子阅览室视同网吧。另外,多数图书馆在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上参考网吧的管理模式,给机器配备收费管理系统之后,往往分配一个工作人员值班来管理很多台机器,工作人员只能完成看门、值班的任务,没有时间来指导读者利用电子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水平有限,也不能给读者进行正确地指导。

2.2电子阅览室学习环境

有些读者在网上冲浪,有时被网上的内容逗得大笑;有些读者启动了语音聊天,大声地交谈着;甚至有些读者还在网上进行视频聊天,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其他读者查阅资料、检索资源和论文写作等。

2.3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水平

由于电子阅览室进行收费服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其管理,不敢像管理期刊阅览室和书库那样来管理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值班的馆员认为收了读者的钱,对一些不良的上网现象甚至不健康的内容也没有进行正当地引导和管理。

3、结论

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到: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低,没有发挥起应有的功能;高校电子阅览室学习环境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高校电子阅览室服务人

员的管理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资源的利用。

4、建议

4.1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应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一般管理规定应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电子阅览室人员守则、电子阅览室管理办法、读者管理制度、规范读者行为的人室和上机须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读者上网使用规则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了读者行为。

4.2加强技术手段管理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虽然各个电子阅览室所提供的服务各不相同,但服务计费、读者管理、设备和资源控制是电子阅览室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应具有以下功能:计时管理;收费管理;远程控制;安全管理;统计查询。软件必须满足程序兼容性好,运行稳定等条件;其次,用硬件进行管理,如使用硬盘保护卡等。

4.3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不断研究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自身操作管理技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凡、宋玉明:浅谈电子阅览室服务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1)。

[2]蒋波、美忠军: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4,(02)。

[3]程家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01)。

[4]游星雅: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与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电子图书论文篇4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图书;大学生;认知度;使用率;满意度

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于2010年4月联合的《第四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中称,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子图书总量为97万种,2008年新增电子图书16万种,同比增长19.75%,表明中国电子图书步入平稳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为10100万人,首次破亿,同比增长27.8%。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近4年大学本科学历及18—24岁年龄段电子图书读者比例呈下降趋势。国内学者调查显示多数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较低,只有少数重点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的利用情况比较乐观。2007年南昌工学院超星电子图书的点击率为281次/日,方正电子图书的点击率仅为17次/日。尚慧等进行网上调查发现只有23%的学生经常使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2009)。电子图书是图书馆电子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图书的利用率低,不仅造成电子图书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成为制约电子图书发展的严重障碍。

目前,有关电子资源利用方面的调查研究局限在利用率高低的表层,调查不全面,也不深入,尤其是缺少读者对电子文献质量方面满意度的调查。为此,笔者于2010年4月从全校本科四个年级12007名学生中选取学号尾数为5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6张,回收率为96.3%。调查问题的设计简单明快,一题一问,包括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使用率及满意度3个大项15个小项目的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旨在掌握目前大学生对图书馆中电子图书的使用情况,探索提高大学生获取电子文献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为拓宽电子图书的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1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校图书馆现有超星、书生、方正教参、圣典、九羽和方正电子图书6个品牌,数量共计57.5万种。

1.1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

本文所指的认知度是大学生对本校图书馆中电子图书的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调查“你是否知道图书馆里有电子图书?”采用两点量表(知道和不知道),知道的学生占56.1%,不知道的学生占43.9%。对电子图书优缺点的调查采用半封闭类型问答,有39.1%的学生认为电子图书的优点是不用纸张,60.9%的学生认为便于查找,而其他优点没有学生提出;有54.0%的学生认为电子图书的缺点是需要阅读工具、不方便阅读,43.9%的学生认为需要费用且损害视力,2.1%的学生认为查找和筛选有困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有85.8%的学生选择购买纸质图书,只有14.2%的学生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由此可知,本校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是不了解电子图书具有声像多媒体功能、发行出版周期短、价廉环保、海量存储及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二是对电子图书制作、存储、显示技术所具有的不足有抵触情绪,导致学生对电子图书的喜爱程度低;三是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如今是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二元共存格局,而且电子图书发展势头正旺,放弃电子图书就会丢掉一半或更多的信息资源。

1.2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使用率

1.2.1电子图书的年阅读率被调查学生中91.9%有阅读电子图书的经历,但阅读过本校图书馆里电子图书的学生人数很少,仅220人,占19.0%,绝大多数学生(占81.0%)没有阅读过图书馆中的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以点击次数作为阅读次数进行统计,各品牌电子图书从购入到2010年4月22日的阅读情况如表1所示。

馆内电子图书平均年点击率只有1.92%,远远低于纸质图书15.33%的年借阅率(本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50万册,借阅率的统计是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至2009年12月13日截止)。这说明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1.2.2阅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72.0%的学生选择在线阅读,17%的学生选择下载阅读,11%的学生选用其他阅读方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电子图书的阅读技巧,没有考虑到在线阅读会受到网络效果及计算机设备运行等的影响,而且续读需要再次搜索点击。

1.3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内现有电子图书的质量满意率不高,选择非常满意的学生只有16.6%,基本满意的是23.5%,不满意的是59.9%。学生不满意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①网上查找不方便,受网速影响;②必须借助阅读设备,阅读格式太多,不能快速阅读;③一些电子图书有质量问题。目前,大学生拥有Pc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比例不高,只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而专用手持阅读器又比较贵,大多数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此外,经常有学生反映电子图书存在质量问题。笔者抽查某品牌力学方面电子图书59册。发现有6.8%的图书内容与封面不相符,抽查另一品牌机械方面电子图书21册,发现有15.7%的图书存在插图短缺现象。

2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拓展电子图书的发展空间

提高电子图书利用率是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新途径。针对本校学生对图书馆电子图书认知度较低、阅读率很低、满意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图书馆、电子图书商和管理层应合力做好改进工作。大学生是电子图书使用的主要群体,提高大学生电子图书的利用率,是扩大电子图书发展空间是重要方面。论文

2.1图书馆方面

2.1.1以读书活动促宣传,以检索课程为先导信息时代,文献信息种类繁多,检索工具复杂,检索途径多样。图书馆必须通过大力宣传和辅导,尽可能让全体学生了解馆藏电子图书内容、数量和最新资讯,为学生及时获取更加丰富的图书信息提供帮助。利用世界读书日、每月读书节、每周讲座课等开展各种阅读宣传和图书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由于大学生信息检索知识严重缺乏,图书馆要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将该课程设置为各专业必修课,使学生尽早掌握文献检索方法,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电子图书服务平台的图书分类和检索功能,使电子图书查找简单易行。

2.1.2转变信息服务观念,拓展参考咨询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是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机构。加强图书馆员的能力培训和素质养成,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是加强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变得更加重要。参考咨询方式的多样性和参考咨询工具的多功能,使咨询服务更加便捷和人性化。本馆在保留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台和电话咨询方式的同时,增加了虚拟咨询服务项目,实现了网上实时与非实时咨询。针对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服务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参考咨询人员应加强调查研究,寻找解决良策。如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定期信息公告,发送资讯短信,促进学生参与咨询服务活动;与重点大学开展联合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邀请校内外学科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服务等。

2.1.3改进图书检索系统,加强设备硬件管理和维护

本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检索和电子图书检索是分台操作,不便于读者查找。图书馆拟将电子图书检索与纸质图书检索整合在同一平台,实现同步检索。这样,学生在检索时一次查全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会有助于提高电子图书的使用率。

在保证PC机数量的同时,加强管理和维护是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关键。要指导学生严格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和数据库使用规则,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硬件运行正常。

2.2电子图书商

2.2.1宣讲电子图书优势,让大学生喜爱电子图书电子图书具有功能、载体和传播三大优势,电子图书商应加强对学生的宣讲,使学生充分认识电子图书的优势,让学生真正喜欢电子图书。

传统的纸质图书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文字、符号和图片,属于静态信息。电子图书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既有静态信息,也有动态信息。电子图书能发音,满足读者听书的需要;也可以播放,读者视觉和听觉同时接收信息,使读者的阅读兴趣浓厚,不会产生困意。电子图书的检索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帮助查找,其超链接功能还可以给自学读者当老师,拥有一款电子图书便可畅游知识海洋。

数字化信息的出现,是一场信息革命,为人类文明翻开了新的一页。电子图书以电子技术存储、显示、传播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存储载体是磁盘、光盘、u盘等。这种磁光电存储载体具有简易复制、携带轻便、海量存储等优点,是纸质图书无法比及的。

电子图书的传播免去了印刷、装订、运输程序,节约大量人力物力,通过点击键盘就可以轻松获取图书资料。电子图书出版和传播周期短,修改容易,交易便捷,而且无库存风险。

2.2.2改善阅读条件,拓展阅读途径

人们已经习惯于传统图书阅读方式和翻书页的感觉,而电子图书必须在计算机或便携式阅读器上阅读。借助计算机终端阅读有很多不便,没有电脑的学生必需到图书馆去阅读。由于专用阅读器比较昂贵,学生使用的主要阅读工具是手机和MP3,这些电子媒体视屏窄小,阅读效率低,长时间阅读还会影响视力,制约了电子图书的普及。学生们期待类似于纸质书页大小和厚度的电子图书伴随他们的学习生活。毋庸置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出现物美价廉、使用舒适的电子图书阅读设备,电子图书会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工具。

2.2.3提高电子图书质量,促进电子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图书质量是电子图书发展的生命力。目前,国家对电子图书质量的管理和评价虽然没有统一规范,但电子图书商应给予重视和自律。从表1可知,方正和书生公司的电子图书点击率比较高,很受学生欢迎,主要原因是其图书年代比较新,图书质量比较好。其他公司的电子图书点击率较低,其原因是学生反映图书质量有问题。另外,由于九羽图书是扫描页面,不能复制粘贴,所以点击率特别低。目前,国内电子图书出版商还较少,出版数量不大,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要抓住机遇,把握质量,一定会促进图书市场有序发展。

2.3管理层

据《第四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的统计: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交易册数5370万册,实现销售收入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8%和39.89%;但近4年高学历读者群(专科以上学历者)电子图书阅读率均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

由此说明鉴赏能力比较强的读者对电子图书的认同度下降,这与电子图书的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不无关系。管理层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规范,扭转阅读格式混乱、技术标准不统一、市场交易不规范现状;监督电子图书商提高电子图书的制作水平,降低电子图书编校差错率,确保电子图书质量合格,早日实现电子图书出版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

电子图书论文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高校图书馆问题

0引言

进入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高校图书馆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的新生事物。电子商务(E—Commerce,EC)这一名词,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并流行起来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之一。

高校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为高校师生进行图书信息管理的义务服务。第二,为校内外科研课题跟踪有偿服务。第三,重点大学的图书馆还承担着许多书目数据库中心的建库工作、远程多媒体教育工作等非常重要的数据库系统建设。因此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及实现网上交易服务,可以更好、更快、更方便的为读者服务。由于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商品”的特殊性,从而使其中的电子商务要素有了鲜明的行业特点。

1高校图书馆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现实中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丰富多彩的,有BtoB、BtoC、CtoC、以及BtoG等等。而高校图书馆的商务模式更为复杂,因为它本身具有双重身份,即高校图书馆在电子商务中既是买家又是卖家。我们根据高校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对象,可将其划分出以下几种类型:DLtoDL(d—librarytod—library)模式、DLtoB(digitallibrarytobusiness)模式、DLtoC(digitallibrarytocustomer)模式、BtoBtoC(businesstobusinesstocustomer)模式和CtoC(customertocustomer)模式。下面介绍一下图书馆的几个主要商务模式:

1.1共建共享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知识经济的核心支柱,它的建设和利用应该是实现共建共享的,但这种共建共享是建立在有偿支持和有偿使用的。在传统图书馆时期,美国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OCLC)、日本的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NationalCenterforScienceInformationSystems,NACSIS)等一些大型书目中心就已经向某些有条件的图书馆提供联机书目数据服务。目前,OCLC又推出了“合作联机资源目录”(CooperatingOnlineResourceCatalog,CORC)的构想,把“编目资源共享”的概念引入网络资源的组织与控制。人们按联机合作编目的程序从网上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经编目上载到指定数据库(CORC),OCLC对上传数据进行审核;或直接从CORC数据库下载所需网络资源纪录,将其纳入本地数据库。成员馆上载合格纪录得到一定报酬,同时,下载数据则需支付相应费用,费用结算皆通过电子商务系统。199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AcademicLibraryandInformationSystem,CALIS)正式启动联合目录数据库,旨在建立多语种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为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书、刊文献资源网络公共查询,支持高校图书馆系统的联机合作编目。该项目沿袭了OCLC的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图书馆采用电子商务进行合作编目的尝试。

1.2网络书店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书店已成为趋势。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通过网络向出版商和发行机构订购各种实体馆藏资源,也可实时购买电子出版物、电子报刊,还可向其它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机构购买或租用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及数字化馆藏的镜像权和使用权。随着出版发行机构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使高校图书馆完成网上订购图书和杂志提供了方便和可能,采购人员可先从网上查到所需电子图书和物,再在网上填写电子订单,利用电子钱包等方式实时付款,便可在很短时间内获得所采购的商品,这样整个采购过程利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可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全过程。另外,高校图书馆也可向其他数字信息的所有者进行有关数字信息存取和传输权的交易,实时销售自己开发的信息产品。实施电子商务取得成功,其主要标志是较好地解决了全球性的安全支付问题,取得了相当规模的营业额,实现了网络书店的全球性经营,找到了盈利之道。

1.3信息服务。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时空的概念,使图书馆能够提供更为方便、快捷,更加有个性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拥有一只专业化的信息咨询队伍,善于将馆内丰富的信息资源及网上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为各类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如针对重大课题或常规课题进行定题服务、查新服务、跟踪服务、数据收集服务和资料编译服务等,均可通过电子商务在线收取一定费用后,将服务结果通过邮寄或E-mail传给用户,为各类用户(特别是远程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4在线销售、付费阅览和知识租赁。1997年,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在网络时代不是信息缺乏而是过剩,相对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因此,图书馆网站设计要强调面向读者,分析其意愿、心理和倾向等等,为其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在线销售的不仅仅是书籍,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馆或信息机构出售或出租本馆的电子出版物、自建数据库的镜像权、使用权和复制权等等,从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付费阅览这种方式在国外较为普遍,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事实上对高校图书馆购买或自建的数据库及某些电子杂志书籍采用付费阅览方式既能解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又可解决读者因购买困难而存在的信息过剩问题。当然也可使用知识租赁这种电子商务方式来实现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1.5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也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满足远程用户的信息需求,又要防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资源的非法访问,从而达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

2高校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Internet作为一个基础性条件,把商务活动的各方面及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从技术角度上看,电子商务有三部分组成:第一,企业内部网-Intranet。Internet有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器和工作站组成,这些设备通过网络设备(HUB、SWITCH)连接在一起。第二,Intranet与Internet的连接。为了实现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连接,Intranet必须与Internet进行连接,并采用一些安全措施或设备(如防火墙等)保障Intranet的安全。第三,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电子商务运作的软件平台,有图书馆信息管理信息和电子商务系统组成。

3高校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建立自己的商务系统时,系统的安全性将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电子商务系统构架在Internet之上的,所以如何有效地使用Internet的快速与便捷,又能保障商务活动的安全性,保证自己系统安全是系统开发者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网络访问的安全性。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是指控制只能经过授权的用户才可以访问数据库。它主要依赖于网点的系统平台,Web服务器软件以及应用系统对操作用户的管理。第二,交易过程的安全性。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是指商务活动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交易双方身份的确定,确保交易过程的高度隐密。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安全电子交易标准来保证。第三,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是指保证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不会被人监听,或者即使被人监听也可以保证传递的数据不会被解密而泄密,它可以通过加密/解密技术来保证。

针对以上分析,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有:

3.1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DigitalSignature)是非对称加密技术的一类应用。它的主要方式如下:报文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128位的散列值,并用自己的专用密码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这个数字签名和报文一起发送出去;报文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散列值,接着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两个散列值相同,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通过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报文的鉴别和不可否认性。

3.2数字证书。数字证书(DigitalCertificate,digitalID)用以证实一个用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是目前电子商务最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在网上的电子交易中,如果双方都出示了各自的数字证书,并用它们进行交易操作,那么双方就可以不必为对方的身份的真实性担心了。数字证书的内部格式是由CCITTX.509国际标准所规定的,通常包含有惟一标识证书所有者的名称、惟一标识证书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公开密钥、证书者的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序列号等。

4结论

总之,随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各国争先发展、各个部门最为关注的领域。电子商务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功能、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在技术和管理上有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只有具备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扫除制约图书馆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种障碍,探索出适合图书馆电子商务运行的模式,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更快速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邵晓薇,王维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许珍儿.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信息服务[J].情报探索,2005,(5).

电子图书论文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服务模式

一、数字图书馆发展电子商务的目的及意义

开展电子商务,把信息和服务转换为商品并从中获得利润,是数字图书馆最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当数字资源以及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成为“商品”销售给用户,那么这些“商品”就直接面对着用户的评价和监督,这能够间接的促进数字图书馆资源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走电子商务化道路是数字图书馆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满足广大用户知识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经济保证。

二、数字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及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一)在线数字资源销售。在线数字资源销售指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向出版商、书店及发行机构出售本馆印刷成型或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权或发行权。用户的付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按资源数量收费,二是按使用服务的时间收费。

在线数字资源销售服务的基础是在线资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这一服务的核心。并且由于资源的数量巨大,如何让用户能够方便、快速的找到所需的资源是服务发展的方向。这不仅涉及到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搜索技术,还涉及到人工智能以及用户使用习惯分析等多个方面。只有不断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易用度和用户体验,才能逐渐提高服务水平,扩大用户群体。在当前条件下,这种服务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按资源量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文档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对用户来讲这些文档的价值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数字图书馆缺乏系统的文档评价体系,只能根据文档的来源或篇幅来定价,这使得有些资源的定价不能正确反映资源本身的价值。

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与一些行业机构或学术机构合作,专门针对一个行业的数字资源进行评价。由于行业机构或专门的学术机构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基本保证评价的客观真实,评价结果的信度较高,可以直接作为定价的依据。

解决问题的另一种办法是借鉴互联网Web2.0的思想和理念,把文档评价这一过程转嫁给用户。即由付费使用过某一数字资源的用户对此资源进行评价。这样一是分散了资源的评价工作,而且使用资源的用户对资源的价值有了发言权,增加了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互动性。二是通过资源评定可以区别资源的价格,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三是用户可以通过留言评价了解目标资料的价值,这有利于用户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取舍。

(二)镜像服务及光盘订阅服务。镜像服务是指客户利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技术,能够在Internet上或本地局域网上提供数字图书馆全部或部分资源的本地化快速服务。光盘订阅服务主要针对小型机构或个人,主要是指用户在网站上选择需要的各种资源,并且可以把这些资源收集起来。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相关资源打包订阅,并根据资源的定价、数量等情况支付相关的费用。这是也是一种B2C的电子商务模式。数字图书馆把打包的信息资源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这也是数字图书馆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

(三)中介服务。由数字图书馆向某些用户购买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出售给其他用户。这种形式多见于文学类的图书资源,常见的是由某些用户使用连载的方式小说,其他用户付费在线阅读。一般数字图书馆会与作者进行签约,从而获得作品的版权,并按照协议向签约作者支付费用。作者按照协议以规定的进度进行更新,并及时数字图书馆以自己的平台为基础,为作者支付费用,向读者收取费用,数字图书馆从中获取利益。

(四)行业性的服务。这种服务以数字图书馆的海量数据为基础,经过精心提炼和筛选,针对某些行业进行了重新整合,以适应行业工作人士的专业需要。该系统是一种面向用户本地化使用的特殊服务系统,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限制。如万方开设了Claw服务系统(中国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企业服务门户、医药服务系统、电力服务系统、冶金服务系统等行业性的服务系统。

(五)广告服务。数字图书馆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它们通常由大量的固定的读者群体。因此,这些网站都具有相当大的广告投放价值。广告收入,也是数字图书馆比较固定的收入来源。对于网上数字图书馆来说,用户的浏览量决定了广告收入。因此除了收费资源外,大部分的数字图书馆都提供了免费资源和服务。免费资源及服务可以扩大用户群体,吸引广告客户,而且还可以为收费资源及服务打好基础。

三、用户的新需求及对应的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模式

(一)知识获取需求。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获取信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爆炸、庞杂无序并且分布不均衡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有序性与集中性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增加了用户在获取有效信息过程中的时间与技术成本。

因此,用户愿意花力气、花成本的己不再是简单地获取文献,而是希望从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捕获和吸取能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与知识。对于提供信息服务的数字图书馆来说,衡量信息服务能力,不再以馆藏作为唯一评估标准,更多的是视其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性,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须针对市场信息需求进行信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接受市场检验。

基于用户这方面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可以充分借鉴以“淘宝网”为代表的C2C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经验,开展以资源交易、知识服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介平台。

(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数字图书馆将收藏、服务、读者集成于一个环境中,支持数字化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活动,包括信息的生成、、传播、利用和保存。总体来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是为满足各类型的用户而搜集整理的,因而是全面综合的。但是对个体而言,一个用户的需求可能是特定的,大而全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特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于单个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是了解每一个用户。这个“了解”是多方面的,即包括用户的兴趣爱好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也包括用户消费的数字产品类型以及消费习惯、消费倾向以及消费水平。了解用户的信息及习惯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由用户主动提供。绝大部分数字图书馆网站系统都有单独的用户系统,一个标准的用户系统包括了用户详细信息管理,可以以网页表单的形式让用户提供基本信息。二是通过保存和统计用户的网站访问及使用记录,如用户的浏览、阅读、收藏、搜索等网站活动记录。针对用户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以下个性化服务。

1.个性化的搜索面对信息量急剧膨胀的网上数据资源,用户对特定信息的查询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信息过载是指找到的信息太多,没法有效消化和应用;信息迷向是指基于目前技术,难以有效地表达需求和准确寻找到所需资源。鉴于此,能有效解决信息分类、深入加工和提供专业检索的网站,必然存在巨大的市场。用户可以自己设置自己所需要的搜索范围,而且这样的设置可以保存,用户每次登录都可以使用到自己的设置。更加专业的功能是,记录用户已经阅读过的资料,把搜索结果分为已阅读和未阅读两类。这样用户可以找到自己未阅读过的搜索结果,而不需要在重复的数据堆里翻来翻去。用户还可以把对自己重要或者有用的文章标记起来。搜索引擎通过这些标记,综合起来设置搜索记录的排序,这样更能使用户的搜索更有价值。

2.专业化的藏书很多数字图书馆都提供“个人数字图书馆功能”,个人可以收藏图书,并且提供下载服务。但是,只有收藏是远远不够的。数字图书馆应该提供藏书的管理功能,帮助用户以最合理的方式使用数字图书馆。①分类管理:用户可以建立多个分类,如以一个课题或一个研究项目作为一个分类。用户可以把需要的资源存放到一个分类下面;②给图书加标记:用户可以按照重要性为图书资源加上标记,如把资料分为非常重要、重要、普通三个等级;③标示阅读状态:用户可以给图书加“已读”、“在读”、“未读”等标志状态,甚至给未读完的书加上书签;④读书笔记:用户可以随时在线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随时修改及保存。

3.个性化的订阅和针对性的推荐数字图书馆定期向用户推荐新的数字资源。这种推荐是建立在分析用户的爱好、需求以及使用习惯上的。可以有两种方式向用户推荐资源。一是,用户订阅,可以使用RSS订阅用户感兴趣的数字资源,把最新的图书推荐给用户。二是由数字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习惯主动为用户推荐图书。根据用户的爱好和使用习惯,选择性的推荐一些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数字资源。

〔参考文献〕

〔1〕高华,张卫平.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物———图书馆2.0〔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5):32-35.

〔2〕何雄.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5):20-24.

〔3〕李慧,胡桃.信息服务类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9.

电子图书论文篇7

关键词:电子图书馆;转变期;馆员素质

图书馆是采集、制作、存贮和提供信息资源的主要单位,随着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图书馆从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将逐步发展到信息社会的电子图书馆:工作自动化、信息数字化,基于大量的需求建立起采集、处理、存贮和提供电子信息的体系结构。这种发展趋势带来了提高网络资源有序传递组织加工、提高用户查询、检索和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创建数字图书馆系统、建立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开展多元化服务等有关图书馆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新要求。

一、我国图书馆发展现状

我国新型图书馆建设刚刚起步,有少数图书馆建成一定规模的机读目录数据库,但大多数图书馆正在或规划建设自动化图书馆,离电子图书馆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但比起传统的图书馆,读者的效率和图书馆的透明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像维普、万方数据等大型电子文献共享平台在图书馆的应用,读者可以采用分类检索或付费浏览下载的方式进行查阅,极大提高了对信息搜集和获取的效率。电子化后的数字图书馆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读者所需的资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及时地传输到读者手中。

尽管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明显,但不能因此就全面否定传统实体图书馆。从人类有图书馆的历史开始,图书馆文献的绝大部分以文字形式存在于实体形式上,其载体包括数千年前的甲骨文、皮毛、金属,近现代的纸张、缩微胶卷等,逐渐发展到今天的实体文件与电子形式并存阶段,并将实现以电子文件为主。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中介,需要进行收集整理的不仅是现代以及将来的电子文件,还需要传承历史积淀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并不能完全转换成电子形式而不损伤其现有的一切价值。另外,在很多地区并没有实现网络互通,无法使用数字文献,而依然使用纸制文献。人们对于阅读方便的纸质图书仍旧存在着大量的习惯性需求,不可能迅速完全地消失。纸制文献必将长期为人们所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电子文献相共存1。这决定了传统图书馆的必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

二、复杂的转型期对图书馆馆员素质的要求

在这个转变中的复杂阶段,图书馆馆员的任务不仅是完成纸质文献的保存利用,还要开始为建立一个特色鲜明、“小而精”的数据资源中心奠定基础,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向读者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功能完善的数字图书馆,需要相关硬件的物质支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软件使用,且要有过硬的技术、知识和人才储备作为智力支持。图书馆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信息服务质量的高低和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作为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树立“以用为主”的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电子图书和网络的优势加强信息检索和服务功能,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加以有序地组织整理,以便捷的手段提供给读者,以适应即将实现的电子图书馆的需要。

但是在这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我国的图书馆凸现出了人才缺乏,人员素质相对低下的问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跟不上当前科技与管理方式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高素质的馆员可以使电子图书馆由基层起就保持良好的状态,所以,面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电子图书管理员不仅要具有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知识,还应具有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相关法律认识等素质,即专门的综合素质人才。

综合素质人才,是指发展比较全面,知识阅历、活动领域比较宽广的人才。图书馆复合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一定层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图书馆工作紧密相关的基本知识、文献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2。

1.基本知识。主要包括:

①职业道德和素养。图书馆工作具体而琐碎,在长期工作中,馆员只能为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而默默地做出奉献。从事图书馆工作首先要有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电子图书馆中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充分利用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计算机理论、操作、维修、软件研制开发和护理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量,使计算机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在图书馆资源收集、管理、保存、文献信息管理、开发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③英语及相关知识。电子图书馆的建设过程必然带来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与协作,各类型、各语种的文献随之大量产生。应当提倡和支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习英语,有计划地组织职工进行在岗培训。

2.信息素养,即以文献信息管理知识为基础的收集、整理信息能力。未来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必须系统地掌握文献信息管理学知识,不论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还是逐渐产生的新理论,都应很好掌握并不断补充学习。在这个转变时期,理论的变化也将十分活跃,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文献管理基础知识,具备发现和辨别理论的能力,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3.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提高服务层次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信息开发等岗位,只有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文献的具体内容中去,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高质量服务。

图书馆馆员要掌握新技术来改进信息处理和服务,使现代技术与图书馆的使命、组织机构、用户需求、经费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图书馆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如岗位培训、馆内的专业学习与研究、馆际交流等。同时要督促馆员的自主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在为内部人员充电的同时,也注意更新工作人员,吸收优秀的新鲜血液,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

任何改变的实现首要的部分是人的参与,图书馆要首先做好自身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来应对图书馆电子化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秀菊.《图书馆电子化发展趋势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2.田亦崴,田锐.《图书馆电子化发展的几点设想》.《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6.

3.陈振宇,金中仁.《图书馆个人与岗位动态匹配的人力资源模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

4.王笑玲.《新世纪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探讨》.《镇江高专学报》,2004.3

5.晏小敏,李启平.《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5.7.

6.王文兵.《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化》.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3.

7.王晓鸣.《论电子图书馆建设》.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4.

8.陈雅梅.《现实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定位》.新疆社会科学信息,2004.6.

注 释

电子图书论文篇8

[关键词]电子图书 传统图书 审稿制度 实验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电子图书审稿制度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于电子图书的审稿制度,业内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操作规范,国内很多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在对电子图书质量把关时,审稿次数和审稿人员梯队大多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电子图书依然属于图书范畴,与传统图书有许多相同点,例如二者都包含一定量的文字、静态图片等信息,编排格式也很类似,特别是其内容,多来自于传统图书。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图书,同时具有许多与传统图书不同的特点,例如前者具有超文本性、检索方便、需要借助设备阅读使用、可局部放大等特点。而诸多特点中,电子图书的内容包含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支持超文本链接、信息量大的特点不仅是传统图书所不具备的,也是直接影响其审稿制度是否能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的主要原因。因此,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是否能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是目前业内人士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创建科学的电子图书审稿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

传统图书仅包含静态信息,读者凭借视觉感官获得的信息非常直观和具体。对于传统图书,审稿者可以通过视觉一次性获取关于图书内容的大部分信息。

但在研究电子图书审稿制度时,需要考虑电子图书既包含静态视觉信息,又包含动态视觉信息(如动画、影像)、听觉信息(如声音)的特点。电子图书的静态视觉内容可以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和操作方法,但对于动态视觉和听觉信息,其审稿难度就要大得多。而且图文、动画、声音等信息一般是同步播放的,每一种媒体形式对于人的作用力会减弱,很多错误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参考传统图书审稿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图书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审稿方式和审稿梯队,根据不同信息形式内容安排审稿,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证实电子图书现行的审稿制度是否可行及探寻合适的审稿制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背景】

2011年笔者参加了《中国编辑出版史》、《印刷基础》、《电子与网络出版》专业课程培训论坛,期间需要将讲解内容(文字)、论坛帖子荟萃(图、文和较多超链接)、优秀作业精选(图、文、动画、影像)、学员感受心得(图、文和较多超链接)、培训花絮(图、文、动画、影像)、精彩照片(图、文)、课程网络资源大搜索(文、超链接)、师生精彩互动(图片和影像)、联系方式(图、文、超链接)等分别制作成电子图书供培训使用。笔者参与了电子图书的制作开发,组织不同审稿组分别对电子图书安排了三、四、五级审稿(综合对审稿质量和审稿成本的预估,没有安排六、七或更多级别的审稿)。

本次实验是以电子图书的审稿质量保证为主要诉求,以出错率、审稿成本统计为实验依据,考虑到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具体实施时,将三级审稿安排在具有多年图书出版经验、图书质量优良的图书出版社,四级审稿和五级审稿分别安排在两家不同但资质都很好的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审稿周期均为一个月。

【实验流程】

(1)原材料的准备

原素材由课程培训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制作并合成后,形成《中国编辑出版史》课程培训电子图书、《印刷基础》课程培训电子图书、《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培训电子图书,一式三份,各取一份分别送不同审稿单位审稿。

(2)送审

①三级审稿

从传统图书审稿的角度,采用传统编辑的审稿眼光,对电子图书进行审稿。实验流程为某图书出版社的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

②四级审稿

采用稿件提供者与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协商的操作方案,开展四次审稿。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多媒体加工部门组长(分图文组、声像组、画面组等)分别对电子图书的单种媒体和布局等细节进行初审,因考虑到来稿的专业性,图文组分别外请了编辑出版史、印刷、电子出版相关研究人士协助审稿;部门主任二审;总编导三审;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托一名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终审。

③五级审稿

经稿件提供者与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协商,多媒体加工部门组长初审,业内专家复审,部门主任三审,总编导四审,单位总负责人五审。

(3)数据统计

①出错率统计

组织300名本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印刷工程专业学生用一周的课余时间分别阅读三级、四级、五级审稿后的电子图书,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出发统计出错率,多次汇总和验证,结果如表1。

②成本统计

从出版社和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的角度来说,审稿成本的统计比较复杂,不仅包含审稿费,还包含设备折旧、管理费等较难一时统计的数据,对于本次送审的外来稿的审稿涉及的费用,仅需考虑付给审稿单位的费用,结果如表2。

【数据分析】

从三种电子图书出错率和成本的平均值来看,电子图书出错率:三审制(1.8/万)>四审制(0.9/万)>五审制(0.7/万);成本:五审制(1 183元)>四审制(1 000元)>三审制(683元)。考虑到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相关的电子图书标准,错误率多少为质量合格尚无定论,但笔者认为,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传统图书,即出错率<1/万即可。从实验数据看,沿用传统图书的三级审稿制度,电子图书的出错率达到1.8/万,不能满足电子图书质量要求;而四级审稿平均出错率仅为0.9/万,且每个单本审稿后出错率均符合<1/万要求;五级审稿虽然平均出错率更低,为0.7/万,但成本最高;依此类推,不在此次实验范围的六、七甚至更高级审稿的出错率会更低,但成本也会更高。

【实验结论】

基于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出错率<1/万且成本尽可能低的前提下,四级审稿是目前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比较理想且合理的审稿制度。

三、电子图书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

实验表明,四级审稿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是比较理想、合理的审稿制度。实验中的传统图书生产单位的审稿流程和五级审稿中的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操作办法能为电子图书的四级审稿提供很大的参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电子图书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如图1所示:

流程图中四级审稿的内容和操作细节如下:

1.各制作组组长或主任委派的专人初审

初审是把电子图书中涉及不同媒体的表现形式、组织结构等内容细化后评审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将不具备出版价值的电子图书剔除出审稿流程。考虑到电子图书的多媒体性、交互性、超文本性等特点,对于内部稿,电子图书策划方案通过后,领导组成员需要成立专项制作小组,分别负责电子图书的文稿、图片、声音、影像、交互、布局等环节;各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审核自己所在团队制作完成的内容。对于外来稿,送审稿件即为初步制作完成的稿件,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制作小组和审稿组长,可以由各部门主任委派具有审稿经验且熟悉来稿内容涉及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分别担任图、文、声、像、布局等各细节元素的初审工作。

各组长或主任委派的专人在初审阶段不仅要把握来稿内容是否符合出版规定、有无出版价值、来稿形式是否符合电子图书的基本要求等,还要负责审校各自的专项审稿内容。以各组长为例,图文组组长的任务与传统图书编辑职责大致相同,负责判断静态文字和图片是否合理、准确;声像组组长需要审查电子图书中动画或影像的连贯性与清晰度、背景音乐合理性、音响效果、声音同步性等;画面组组长需要判断各页面的背景颜色、字体格式、画面布局及各页面间的交互路径是否符合要求、整个电子图书的浏览路径和用户接口是否符合逻辑以及图文声像的集成效果是否理想。

初审后,综合各部门审稿人的意见,共同商讨决定退稿或退修,还是直接进入复审环节。

2.各部门主任复审

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各部门主任对其所属部门组长初审过的稿件展开二次审稿,复审过程中参考初次审稿意见,进一步评价电子图书的制作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图文部主任对电子图书的文字和静态图片内容进行二次审稿,声像部主任进一步审校声音、影像的播放效果是否理想、与画面是否同步,画面部主任对各页面间相互关系是否准确合理等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各部门主任复审后,形成独立的复审意见。各主任针对复审意见共同商讨。如果电子图书稿件在复审时未通过,稿件将与退稿意见一起直接转交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或其委托的终审专家手上进入终审环节;如果电子图书稿件在复审时通过,复审意见将与稿件一起转至创作编导或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人员手中展开三审。

3.创作编导或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人员三审

对于内部稿,第三次审稿由电子图书的创作编导完成,他是各制作部门的负责人。在审稿过程中,创作编导要检查电子图书是否符合自己最初提出的创作大纲要求,并对电子图书图、文、声、像等内容展开综合审校,对电子图书思想政治倾向、内容、观点、材料、逻辑、结构、文字、表达等各方面进一步把关,针对初审、二审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对于外来稿,第三次审稿由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专人完成,一般来说,受委派者是有创作编导工作经历的单位内部人员。

三审完成后,无论是形成退稿还是退修意见,稿件都与三审意见一起,进入终审环节。

4.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或其委托的相关专业人员终审

根据具体情况,终审可以审校全稿,也可以根据前三次或初复审提出的意见抽审部分电子图书内容,对通过初审的电子图书质量最终把关,并决定是否出版。

参考文献:

[1]孙艳华. 网络出版现行审稿制度适用性探析. 中国编辑,2010(4).

[2]闫斐.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西北大学,2008(5).

[3]杨春荣. 论电子书的特点及制作流程. 才智,2011(13).

[4]黄丰. 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及其特点. 情报探索,2005(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