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8篇

时间:2023-03-29 09:20:19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1

[关键词]林业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11-01

1.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1.1 种类复杂性

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性,具体表现在病虫害的发生是突发性的,在发生之前很难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患。我国森林面积十分广阔,病虫害的发生非常频繁。林业部门难以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进行得不够彻底。另外,在我国的病虫害中,病虫害的种类多具有复杂性,例如光肩星天牛、杨小舟蛾、马尾松毛虫以及最为普遍的蝗虫等,而这些不同种类的害虫的防治方法又是不同的,因而加大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1.2 影响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的灾害影响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通常不是局部的,它的发生往往影响整个县的上万公顷林业资源。而我国的林业资源种植又相对集中,种植林业的树种又比较单一,因此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

1.3 虫类顽固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杀虫药剂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我国对林业病虫害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就长远防治目标来看却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害虫在药物的不断作用下,增强了其适应性和抵抗力,具备了顽固性,也就是所谓的抗药性,使得有些害虫通过治理后不再出现,而另外少数的害虫不仅会重复出现,而且其带来的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例如天幕毛虫、杨扇舟蛾以及松毛虫等害虫。

2.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 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出来,尤其是近年来,更加明显,这也就暴漏出了很多树木由于防治工作不到位而遭受了损失的现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发展较慢,由于各种原因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树木由于人为防治不到位的原因而造成了经济和生态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2.2 缺少工作经验

林业相关病虫害防治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相关人员既要精通有关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际防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林业工作的平稳推进。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我国的大部分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对于病虫害防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理论和实践都没有达到标准,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没有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非常缺少经验丰富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从业人员。很多工作人员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理论往往不等同于实践,到了实际的防治工作中,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低下,从而造成了经济损失。

2.3 防治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的林业病虫防治技术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建设起步时间较短,尤其是正规化建设更短,缺少相关防治经验,因此,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能够决定林业的健康发展,技术落后就会导致大规模的数目遭到病虫害的破坏。

3.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3.1 营林防治

首先,应该在育苗阶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因此,在这个阶段,第一步即选择良好的苗圃地,避免地势低湿或者土壤粘重。如果苗圃地没有选择好,很容易导致苗木的苗枯病或者猝倒病的发生。第二,在播种之前,应该对种子或者连作的土壤进行潜在病虫害的消除,以铲除病源以及虫口密度。第三,应该进行圃地休闲轮作,从而防治病原物与害虫等繁衍。第四,应该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施加量应该适当充分。第五,应该保持苗木圃地的清洁卫生,对杂草、病株残体和枯落物进行及时的清除,从而减少病虫侵染来源。第六,可以将一些害虫喜欢吃食的植物种植在圃地的四周,从而将害虫引诱到一处,再进行集中的人工捕杀或者药剂防治,以有效地控制林业病虫害。

其次,是造林防治。在这个方面,主要是营造混交林、适地适树以及选择可以对抗病虫害的品种。然后就是通过抚育管理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应该进行中耕除草、整地施工来减少病虫害来源,增强林木的树势,从而实现其抗病虫害能力的提高。对一些受到病虫害的林木枝叶进行及时清除,也应该落地病叶、病枝和病果等及时清理干净,并且将其集中起来烧毁,以防止病虫害。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一些受到严重危害的树木进行及时清除,从而实现对林内卫生状况与通气的改善,为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

再者,应该对下木比较多,而且林木比较稀疏的林地进行封山育林,为林下植被提供保护。禁止对这种类型的林地进行开荒或者采伐放牧,给予林地以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来恢复。同时,可以采取补植补播和天然更新等人工措施恢复森林。除此之外,还应该培育阔叶树种以渐渐实现对林分结构的改变,从而形成复层异龄林,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3.2 生物防治

第一,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很多昆虫体上,有真菌和抗生菌等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天牛和马尾松毛虫等病虫害。另外,苏云金杆菌的各种变种制剂可以实现多种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第二,可以利用病虫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天敌昆虫防治技术非常重要,也十分有效。因此,可以通过引进、移植或者助迁等各种手段来增加森林中的天敌种群,以有效控制病害虫的密度,并且维护生态的平衡。

第三,可以利用益鸟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比如啄木鸟、山雀和灰喜雀等。鸟类一直都是昆虫的天敌,而且以虫为食。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省去很多工作,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应该对益鸟的巢和卵进行保护,并且人工挂鸟巢以引来益鸟,促进益鸟的繁衍,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

3.3 化学防治

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在国内,采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森林面积占据了整体的70%左右。因此,应该在搞好预测预报的情况下正确使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获得较佳的防治效果。而化学防治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杀菌剂包括保护剂、铲除剂和内吸剂。其中,常用的杀虫剂包括爱福丁、锐劲特和呲虫啉,常用的杀菌剂包括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和粉锈宁。

3.4 物理防治

第一,可以采用铗鼠、蛹茧或者人工捕杀等手段进行病害虫的成虫与幼虫的捕杀。第二,可以通过扎塑料布、上胶环和捆毒绳等方式来阻隔害虫上树。第三,可以采用高温处理方式来对害虫或者病原菌进行消灭。比如,可以将林木种子曝晒在烈日之下。第四,可以在秋冬季配置涂剂对林木进行涂干,以防止林木害虫产卵,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没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防止其他病害的目的。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2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51-01

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植被的正常生长,还破坏了生态系统,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要针对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运用先进的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防治,以保证绿化植被的正常生长和森林资源的安全。

1 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

林业害虫不仅可以依靠自然环境传播,而且还因自身的繁殖特性能够主动传播,即使短时间可以消灭大量的害虫,但因人为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能快速繁殖,又会产生新的危害[1-2]。病虫的繁殖还具有遗传特性,随着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害虫发生优胜劣汰的进化,将抗药的特性遗传,导致防治难度增加。

近几年,大面积的人工林树木的品种单一,导致抗害能力降低,发生灾害时,防治极其困难,大面积的植被死亡,造成严重的损失。

2 无公害防治的特点

无公害防治就是借用森林培育技术和生物控制,保护环境,维护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无公害防治的特点是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对病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无公害防治措施

3.1 营林技术防治

林木害虫依附寄主植被的特性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能力,因此抗虫育种是提高林木抗性的基本方法,在扦插育苗时就要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苗圃是地下害虫的栖息地,苗圃的耕作技术和间作以及土壤环境等与害虫危害关系密切。如适当耕地除草可以减轻地老虎的数量,大量灌水可以强迫害虫下移,保证作物幼根的正常生长。育苗技术环节:细致整地,杜绝使用未彻底腐烂的有机质肥作为基肥;提前播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或者选用抗病虫害的种子;轮作种植;严格有关苗木的验收制度;出圃的苗木必须保证无病虫害,彻底消毒检验合格后移植出圃[3]。

把森林害虫和森林培育结合管理,依照林木的生长日期和特点进行适当的砍伐,清理枯木、濒死木、风倒木等,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合理的修枝对害虫的防治也起作用。及时改造生长衰弱的树林,提高森林的抗病虫能力[4]。

3.2 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防治,用细菌和病毒以及分泌抗生物的抗生菌等防治林业病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在生态系统中创造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通过引进和助迁以及移植等措施增加天敌的种群,控制害虫的密度和维护生态平衡;利用益鸟进行防治,用益鸟消灭害虫是既环保又经济的办法,广泛招引益鸟,为益鸟创造生存条件,可以采取在冬季给以鸟食、干旱地区给水、设置鸟巢等措施。

3.3 物理机械防治

对有假死性和群居性的害虫,利用害虫产卵、越冬和化蛹等阶段或者在害虫规模不大时通过采集卵块、剪虫枝等方法进行人工捕杀。虫木清理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灭虫。许多蛀虫喜欢在伐倒的新木上繁殖产卵,可以将一些木段放在林中,诱导害虫在木段上大量产卵,集中消灭。为填补清理掉的虫木栽植抗免疫的树种,促进合理混交林的形成。

人工设置的各种障碍可以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利用害虫上树下树的习性在树干的下部涂刷宽4 cm左右的胶环;或在树干堆积土或者缠绕塑料薄膜等,以阻止成虫上树产卵[5-8]。

利用害虫的趋向特性制造诱惑物或者诱虫器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不同,设置不同灯光的诱虫器,设置诱虫灯的地方应该在林中开阔的地方,每8 hm2设置3盏灯,然后根据害虫出现的时间开灯诱杀。如可以设置黑光灯诱杀金龟甲。向害虫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剂,制成诱饵毒杀害虫。如蛾类喜欢糖醋味,可以用糖醋液进行捕杀[9-13]。

4 参考文献

[1] 郭金龙.浅论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227.

[2] 张晓明.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J].林区教学,2009(3):116-117.

[3] 刘启斌,闫双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205-206.

[4] 杨番瑜.浅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1(1):32-33.

[5] 刘秀国,冯建霞.浅谈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3):221-222.

[6] 杨超跃.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8):169.

[7] 崔文峰.树木病虫害防护的具体措施[J].民营科技,2013(8):202.

[8] 贺昌武,李冬荣.林业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3(28):637.

[9] 罗仁春.浅析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24):528.

[10] 张培昌.林业病虫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探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3(9):41.

[11] 叶志坚.林业病虫害防治优化策略的内容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62.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3

[关键词] 防治 森林病虫害 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7-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现阶段,为了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病虫害。

二、河南省林州市的基本情况概述

林州市是河南省安阳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辖境东与安阳县、鹤壁市鹤山区、淇滨区接壤,南邻辉县市,西界与山西平顺、壶关两县接壤,北与河北涉县相连,总面积2046平方千米,其中山坡、丘陵占86%。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南段东麓,境内多山,山坡、丘陵占总面积的8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区海拔高度为306.8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有漳(浊漳河) 、洹河、淅河、淇河4条河流以及红旗渠。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三、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森林病虫害号称“森林的三大灾害”之一,在民间更是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森林林木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这一过程中,林木随时都可能遭受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育。森林病虫害爆发之后,会使林木生长减缓,森林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使树木枯死,导致森林大面积受损。我国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十分繁多,加上复杂的环境条件,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1.森林害虫害的传播能力极强,具备很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病虫害很难被消灭干净。

2.人工林面积大幅上升。

3.现代林业的发展,树苗、木材的频繁运输,导致不少病虫害在大面积内传播。

4.随着防治工作的推进,森林病虫害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近年来,由于发展的需要,人工造林的面积在大幅提升,人工造林往往种植单一树种,这也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

2.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造成的影响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病虫害种类被发现,极大地危害着森林。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各地之间运输林木,传播了大量的病虫害,其中有一些十分危险,对森林的危害极大。

4.森林病虫害顽固,难以根治。很多病虫害都是突然暴发的,危害较大,形成灾害,有时候现实的监测不到位,很难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就及时发现,以至于到发现时已对森林造成极大危害。

五、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治理和预防相结合,防治与营林相结合,全面防治森林病虫害。

1.积极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报告情况,进行必要预测

采用各种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病虫害,结合林地的气候及树木发育状况,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作出决策,采取必要措施,根除害虫,避免造成损失。

2.重视营林防治,全面防治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尽量控制纯种树林的面积,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在重视营林防治的同时,也要采用其他的防治方法,不可偏废。以护为主,保护与繁殖相结合,全面防治病虫害。

3.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

这两者各有优点,协调好可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化学防治可以迅速高效地消灭病虫害,能够弥补其他手段速度不行的缺点。另外,要建设防疫站,专门控制病虫害。化学防治有时候会使目标生物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埋下隐患,在应用时还可能会误杀天敌生物,给环境造成危害,而生物防治可以改善这一缺点,神武防止也有缺点,现实中往往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总之,这两者各有优缺点,因此,要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和协调,已达到互补互利的目的。

4.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加强法律的作用,严格防范人为破坏;加大设备和资金投入,应用先进技术,治理害虫,加强技术投入,积极进行监测,提高防治的效果;积极宣传,加强防治意识,引导广大人民进行群防群冶,可以积极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的扩散,保护森林资源。

六、结束语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每一个地区不同,所采取的治理手段就会有所区别,病虫害种类不同,也要采取类别相应的对策。总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总原则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在防治过程中要加强监测,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协调运用不同的治理手段,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明辉.叶加惠会泽县森林病虫害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

[2]唐晓琴.卢杰森林病虫害现状及其控制措施[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

[3]王蓬. WANG PENG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4

1、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森林病虫害工作过程中,虽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且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逐步壮大,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手段也不断提高,科学论文联盟研究得到相应加强,专项投入有所增加,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于此同时,由于森林面积很大,生态环境长期遭受破坏致使生境脆弱,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整体基础还十分薄弱。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随着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2)随着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日益严重。当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8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传入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大小蠹、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近年来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不断增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国,鉴于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很?笪:?但潜在的威胁却是不容我们忽视。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常会发生。以往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黄连木尺蛾、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的顽固和难以治理,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的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损失十分重大。

2、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与技术措施

森林病虫害发生直接危害着森林资源安全,影响着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几项具体的工作:

2.1 要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危害的严重性,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森林病虫害的严重频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和社会损失,保护森林资源,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2 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适时调整防治工作的重心

预报预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的基础。各个部门必须切实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的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指定方法、明确对象、定时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坚决避免平时监测不到位,等到发现

转贴于论文联盟

已是严重危害的恶劣局面。

2.3 要切实加大森防科技含量,不断改进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有利支撑。对于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防治手段急需大力的改进和。一方面要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木的前提下,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仿生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等等,以减轻对环境及水源的污染,注重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2.4 要切实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播

森林植物检疫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要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其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同时还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加工、仓储、销售单位及花卉、苗木、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的渠道。

2.5 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防治的实际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经费投入不足的实际状况,每年大约有6.67hm2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国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目标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当地防灾减灾计划,不断增加对病虫害防治、预测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及其基本建设等的投资力度。

2.6 要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金

森林是公益性的论文联盟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它产生的是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应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金,以促进林业建设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5

关键词:水稻;新疆;森林病虫害;森林健康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21-2

0 导言

我国长期以来森林病虫害严重,病虫害种类日益增多。新疆也是森林病虫害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一些危险性病虫害危害面积不断扩大,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使森林损失惨重,经济损失严重。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因素,如气候异常、国际交往频繁等,但更多的是主观原因,包括指导思想、防治策略、管理机制、法制观念等。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

1 森林健康是发挥生态效应的保证

我们提倡森林健康,其实质就是要使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解并保持其系统稳定性能力,从而使其最大、最充分地持续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关于森林健康的概念美国专家提出了这样的理论:“一个理想的健康森林应该是在这样的森林中,就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病虫害、空气污染、营林措施、木材采伐等)对森林的影响不会威胁到现有或将来森林资源经营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森林资源管理目标应是森林的多种功能,包括商业用途、森林游憩、野生动物保护、木材资源、放牧、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在健康的森林中并不一定没有病虫害、枯立木、濒死木,而是它们一般均在一个低水平上,有病虫害不成灾,它们对维护健康森林中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结构的稳定性是有益的。

2 我国及新疆的森林健康状况

我国的森保专家和学者早已意识到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实践探索之后多次向有关部门呼吁森林健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森林保健及森林健康的思想,但已意识到树木及林分的抗病性、种源、生态环境、营林措施、苗木及造林质量、抚育管理等与病虫害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并立项研究,探索通过各种营林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控制病虫害的途径,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早在 “六五”及 “七五”期间松毛虫课题组就已证实“封山育林”措施可有效的控制松毛虫;“七五”期间杨树天牛、溃疡病防治中“以营林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八五”及“九五”期间采用抗性树种、调整林分结构、种植诱饵树、悬挂诱芯、施用缓释胶囊等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杨树天牛的危害。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生态防治”在许多科研项目中已广为应用,并逐渐被一些生产单位接受和应用。20世纪末我国的森保专家根据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提出了“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防治策略,并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这一策略是根据我国几十年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经验教训,从理论上分析,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来的,它与森林健康的目标是一致的。

新疆林业科学工作者的许多想法和实践活动都属于森林保健的范围,因此森林健康的观念很容易被接受。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仍无明确的森林健康思想,仅仅是森林健康思想的雏形、萌芽或初期阶段,不完整,且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病虫害的。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未形成森林病虫害控制的指导方针,还未形成法规,更没有制定森林健康计划,成为政府行为,目前只有个别地区刚开始规划,提出本地区的森林健康计划,而更多的地区仍按老办法对付病虫害。

3 注重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护森林健康

第一,转变观念,改变防治策略。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向更高层次的“森林健康”思想转变,走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道路。通过森林保健措施保持和提高林木和林分整体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的自控能力。森林健康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又是森林病虫害管理的目标。营造和管理一个健康的森林是全体林业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因此,森林病虫害的管理也是全体林业工作者的任务,要把病虫害管理的意识和措施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每一个林业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森林健康意识,使森林保健成为自觉的行为,将以消灭、控制森林病虫害为目标的森林保护,走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轨道上来。

第二,针对森林类型和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森林保健措施。新疆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复杂,各地的树种、林种、起源、经营强度等均不相同,森林的健康状况参差不齐,影响森林健康的威胁因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已有多年的危害历史,分布广泛,有的是刚刚发现,目前仅限于局部发生。因此,必须首先进行区划,分析影响森林健康的原因,找出主要威胁因子,然后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旒,以便达到保持森林健康(健康的森林),恢复森林健康 (已遭破坏的森林),建立和发展健康的森林。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森林健康思想。森林健康思想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病虫害的系统工程、工程管理等也必须以森林保健为基础,以森林健康为目标,只有健康的森林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四,调整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的职能。目前从国家林业局到省、地、县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森防站)只从事病虫害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根据森林健康计划的要求,森林健康的监测、评估和监督将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建议将现有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改建为 “森林健康保护站”(森保站),除从事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外,还负责森林健康的监测、评估分析,参与森林健康计划的制定,监督健康计划的实施,定期向主管部们报告辖区内森林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真正成为森林健康的卫士。

第五,根据森林健康的原则修订有关法规。比如:《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要加大执法力度,奖罚分明。一是造林设计要为森林健康打基础,包括树种选择要合理,适地适树,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科学管理;二是重大绿化造林工程实行专家论证、严格审批和施工招标制;三是施工实行监理制,从设计、苗木到造林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监督;四是加强抚育管理,实行分片管理,目标责任制 。

同时,还要组织有关单位研究森林健康的理论和实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森林特点的理论、管理体系、评估标准、监测方法及保健措施。

4 结语

森林病虫害与森林健康是林业发展的重中之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只有做好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才能促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6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无公害防治;策略

1、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分析

1.1自然因素

通常林业病虫害都具有繁衍能力强的特点,并且传播方式都是主动的,或者是依靠自然攻略能力传播,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一直以来无论采用何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始终都不可能做到根除,外加他们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大,他们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因此随着遗传特性不断变异,需要林业工作者培养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1.2人为因素

1.2.1人工林面积的增长。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状况的作用。但同时,人工造林也存在生态结构单一,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较低,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的问题。

1.2.2林区管理方式存在缺陷。林区的管理不完善是病虫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业工程没有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很多日常的防治工作没有规范具体的执行体系。森林大面积的虫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此外,林业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养护措施,忽视了对病虫害的检测和防护,通常的做法是在发生了问题之后再进行补救,不利于推进病虫害的防治进程。

1.2.3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利用。我国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普遍做法是利用化学农药杀死有害物,达到林业防治的目的。但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滥用的情况,在⑺篮Τ娴耐时也消除了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有益生物。并且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树木容易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也严重影响了林区的生态平衡,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1.2.4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不足。在新的的发展形势下,应该不断探究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的病虫害防治理论陈旧、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创新程度也不足,所以导致当前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实际情况相互脱离,最终造成病虫害的防治未能发挥出效果,这对当前林业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2、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应对策略

林业的无公害防治主要指通过生物技术实现防病治害、保护生态、维持系统平衡的目的,构建多样化的林区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发挥林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工作

林业病虫害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所以采用科学的方法监测预防是重要的工作,林业所属的各个地方应该加强监测工作,为了防止病虫害突况发生,应该将全面准确的掌握林业病虫害作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目标,再配合专业人员的科学技术,有效做到监测的目的。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监测能力以达到防治的要求,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地区要坚持跟踪治理,截断传播源头,有效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

2.2保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林业的发展非常关键,也是减少病虫害的一大有效途径。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可以为森林的多种类的树木提供安全和有效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能够增强森林中动植物的抗病害能力。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生态系统的有害物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病虫的滋生的传播速度得到有效的遏制,减少了产生病虫害的可能,为整个林区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3创新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

无论在哪个领域创新的思想都应该是支持其长远发展所必备的,我们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不应该只是单一的采用一种手段处理,尤其是针对我国的林业情况而言,环境具有多样性并且植物种类繁多,只是单一的应用一种防治手段不会取得较好的防治方法,甚至是在对于某些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甚至是无用的。所以防治工作必须要进行思想与方法上的创新改革。

2.4完善林区病虫害的检测和防御机制

利用完善的检测及防御机制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一旦树木的生长发生异常情况, 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则需要林业管理部门重视林区的检测和预防工作,摒弃以往只有在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时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的做法。加强对林区的灾情预防,对理念的林区树木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全方位掌握林区的病虫害动态情况。制定严格高效的林区管理措施,林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条例,加强信息交流。

2.5采用科学手段进行防治

科学防治病虫害既能够保护林区树木正常生长,又不对环境产生危害。可续防治病虫害主要采取物理机械防治的做法,在我国已使用多年,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例如,在一些具有假死性和群居性害虫的林区,林业管理人员可以在害虫越冬、产卵和化蛹阶段,利用收集害虫虫卵、剪断病虫树枝的做法进行人工捕杀害虫,并对已经清理过的病虫枝进行抗虫保护。在一些新砍伐的树木上,害虫容易产卵繁殖。林业管理人员可利用害虫的这一特点,在林间搁置一些木段诱使害虫在新木上产卵,然后进行集中处理。在消灭了新木上的虫卵后,要及时在林间栽种抗虫性的树木,形成合理混交林,并设置障碍,阻隔害虫的传播路径。

结束语:林业病虫害对于林业资源整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时候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式不适用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文兰.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71.

[2]罗德辉.探究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8:202.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7

摘 要:林业病虫害防治是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病虫害的各项防治对策逐一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控;防治;对策

近年来,由于林业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差,病虫害时常大面积爆发,给林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以下论述,供参考。

 

1 加强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冰冻雪灾会改变林分环境,原先一些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尤其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因此,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特别是要加强疫区和供电线路沿线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

 

2 分类防控

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提高群众基础安全意识,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林防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病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病虫害,分类施策,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分析和评估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全年防治对策,及早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1.整形修剪结合植保。注意彻底剪除枯死枝、病虫枝及病虫僵果等,并及时烧毁或深埋。

2.2.刮皮。主干及骨干枝基部老死开裂的粗皮(勿刮伤嫩皮)刮皮前应在树干四周地面铺好塑料膜,以便于集中处理。

2.3.涂白。在树干及主枝下部用生石灰3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水36~40份,粘土或瓦工用的107胶水2份、食盐1.5份,配成白涂剂,在落叶后来年春季发芽前各涂刷一次。

 

2.4.深挖园地灭虫灭菌。在土壤封冻之前或早春对土壤全面进行25cm以上的翻挖,使一些越冬的成虫、蛹、幼虫、卵及病菌暴露于地表冻死、晒死或被鸟啄食。此举还可熟化土壤,增加雨雪水的吸收量。

 

2.5.喷药。喷3~5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2次,可杀灭多种害虫及病菌,落叶后及发芽前各喷一次为好,并周到均匀。

2.6.树干孔洞灭虫。在刮除粗皮或在涂白过程中,如遇到树干及其分又处有虫孔,应立即先用小刀疏空洞口,再用磨尖的细钢丝向洞内捣搅,再用敌敌畏拌黄粘土堵洞闷死害虫。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导以营林为基础的治理工作。采用各种林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可以有效地控制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林木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活动。它能从根本上消除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且具有不花费药剂、药械和专门劳力,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育苗措施防治病虫害。利用杂交的办法可选育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培育良种壮苗,既能速生又能抗病虫,这是林木速生丰产的基础。育苗用的圃地进行土壤处理,或苗、农轮作可以减少病虫侵染。合理密植和适当控制播种期,也可以避免某些病虫害。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强苗木的抗病虫能力。这些都是育苗中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3.2.造林措施防治病虫害。从造林调查规划及丰产栽培时候起,对树种的选择和造林类型的确定就要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混交林内各树种相互阻隔,可以阻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蔓延。

 

3.3.育林措施防治病虫害。幼林抚育间伐对抑制林木病害有很大作用,同时合理修枝可防止引起木材腐朽或害虫的侵害。

3.4.成林抚育措施防治病虫害。成林抚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特点施行适度的抚育伐和卫生伐,伐除濒死木、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以及有次期害虫、立木腐朽菌和严重机械损伤的林木,以免病虫的蔓延。成熟林必须及时采伐。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清理好采伐迹地,防治害虫突然上升、蔓延。

 

4 加大投入,工程治理

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基本责任制,实行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群众投工投劳的投入原则,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入机制。政府应该设立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专项基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险性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我县森防工作目前的主要矛盾,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险性病虫防治工程,将病虫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允许的最低密度,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篇8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资源保护;防治措施

0.前言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逐年增长,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手段滞后,防治能力不足,不仅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建设影响重大。为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采取有效的控灾、减灾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安全。

1.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

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大会研究、讨论了中国的环境问题,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法规性的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把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自环境法颁布以来,作为我国陆地资源之一的森林资源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加大了对国有林业资源的使用及规划,确定了林业资源是自然资源之首,它是我国陆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的保护是水土资源,大气能源,气候调整,生物繁衍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资源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在防治土地沙漠化,减少自然资源的水土流失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森林资源定义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国家需要重点保护和培养的自然资源。纵观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史,林业的发展在自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自然经济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有力保障。一系列的数字显示,林业产业的丰硕不分规模都有着长足稳健的发展。林业产品的生产、加工直至最后的上市、营销都为国民经济创造了不菲的利润。因此治理和重塑森林资源就是在调整国民的自然生存环境,同时也是在改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2.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大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进一步加大在我国由于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缺乏必要的认识,意识薄弱,随着森林病虫害的面积的加大,防治工作越来越困难。现在政府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和相关的一些因素的存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无法做到完善,难度还在进一步加大。

2.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率较低

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仍是最大的难题,经济投入的不足,政府机关的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森林病虫防治水平提高很慢,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率从2006年66.8%提高到2009年71.8%,年均增长仅2.44%。极慢的增加速度证明我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的力度还是不够,需要政府部门重视起来,相关部门协调起来,使我国的森林病虫得到有效的遏制。

2.3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大

森林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森林病虫害种类近8000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是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等“十大”病虫害危害严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2005年有关文献估计,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880亿元。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透露,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致死树木4000多万株,年均损失1100多亿元。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十一五”期间年均发生面积1.7亿亩,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增加到295种,每年因森林病虫害致死树木4000多万株,年均造成损失1100多亿元。2010年和2011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中度、重度发生面积年均5300万亩,为同期造林面积的59%。

3.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重大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剧。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先后有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红脂大小蠹、椰心叶甲、松针褐斑病、紫茎泽兰、薇甘菊等36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国。据了解,松材线虫病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正在15个省185个县(市区)发生危害,并呈向西、向北扩散的新态势。美国白蛾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辽宁省丹东市,正在8省372个县(市区)发生危害,呈现向南、向北扩散危害的新趋势。素有“植物杀手”之称的薇甘菊,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不仅在广东大肆扩散,云南、广西和海南也有蔓延,成为我国林业、农业的重大有害植物。

3.1森林病虫害防治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3.2森林病虫害防治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4.结语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加,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完善森林病虫害管理的各个环节,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霞,王守忠.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