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3-29 09:20:30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4.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从学院美学走向生活,关注人的当下生存。目前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可视为其开端。

中国美学百年是在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的目标下,正不断走出古典、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中国百年美学几个主要倾向.还暗示出20世纪中国美学中所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斗争,关于这一点将另文撰写。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WWW.133229.COM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在引进和学习中,很多学者利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理论及其实践优势建构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的轻理性分析的弱点,作了极大的补救。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在引进和学习中,很多学者利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理论及其实践优势建构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的轻理性分析的弱点,作了极大的补救。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4

一、怎样评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所走过的路?

从20世纪末到 目前 ,有两个说法值得重视:一个是“失语症”论,一个是“全盘西化”论。这两个观点之间也有密切联系,正因为认为当代文艺学是“全盘西化”了,才会推断其患了“失语症”。对此我已发表过文章对它们提出不同看法,这里再稍作补充。

先看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认为,“文革”以后我国文艺理论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性西学东渐,人们争先恐后、毫无保留地 学习 、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从而导致“文论失语症”;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贯穿于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所以,百年中国文论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全盘西化”的过程。wWW.lw881.com

对这种全盘西化论我持完全相反的看法。我认为,20世纪中国文论,绝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既不同于古代传统文论、又不同于西方文论的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生成过程。这个新传统离不开20世纪整个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这一大的系统工程,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离开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孤立地看待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诉求及其 历史 建构,不应该将之从这个大系统中割裂出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实践过程,而不是全盘西化过程。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和学科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现代文论,其构建过程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因而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文论在生成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同时又不断学习、借鉴西方文论的经验和理论 内容 ,并在大的 政治 气候和 时代 背景下,关心中国现当代的文学问题,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论的新传统。在此,是不是全盘西化,关键要看是否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是否为了解决本国的现实问题,而不在于是否学习和借鉴了西方。而全盘西化论者却恰恰是在这里将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了。

另外,全盘西化论者把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历程说成是“毫无保留地学习、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过程,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百年中国文论的演进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借鉴、运用西方现代文论,从来都是从我们现有的期待视野出发有选择地进行的。梁启超提倡小说革命就是针对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中小说地位不高,而现实生活中小说在唤醒民众方面又具有超出其他文学体裁的优越性这一现实才提出的。“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的主张,就既是文化革命的策略,也是现代文论的主张,都立足于现实中国的现实问题。至于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突破“人性论”的禁区、“文学是人学”主张的重新确立,一直到用“审美意识形态”来概括文艺的本质特征,鼓吹文学重振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等等,更是直接针对现实的文学现象。这种建立在始终直面中国文学、文化现实问题的现当代文论传统,虽然不断有对西方的学习、借鉴,却很难说它不是中国的而是西方的。全盘西化论不顾事实的说法是很难叫人接受的。

再说“失语症”论。其倡导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论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文论话语和特有的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学术规则,是谓“失语”。

在我看来,虽然失语症论者意在反对西方中心论,要为中华民族文论在整个世界文论格局中争取一席之地,其用心无疑是好的。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跳出以西方话语的习惯视野来看待、衡量当代

二、如何看待 中国 当代文艺学学科的深层 问题 ?

失语症论也好,全盘西化论也好,其实都反映了当代文艺 理论 的困局。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局呢?在我看来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当代文艺学学科内部构架的失衡问题。

当前文艺学学科的三大基本构件中,文艺理论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存在着不和谐。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的文艺学建设的重点不在文学理论上,而在文论批评史上,中国古代文论史和西方 现代 文论史取得较大的实绩,超过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也与文学理论脱节,独立行走。这种情况表明,文艺学学科中,作为主体部分及文论史和批评基础的文学理论处于话语权缺乏的尴尬地位。

这种学科内局部失衡的情况说明,我们的文学理论既对中外文论的 历史 和现实缺乏审视、 总结 、概括、吸收,也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实状况关注、参与不够,因而文论史和文学批评这两个部分就与主体部分的文学理论缺乏互动、交流和相互吸收,也使文学理论缺少新的生长点和强大的活力。

所以,文艺学学科的深层问题在于其中文学基本理论缺乏与“史”和批评的互动、互通,由此既缺乏吸纳传统文论并实现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又缺乏吸纳当代新的西方文论并加以中国化的消化能力,还同与文艺现实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文化批评有所隔离,因而造成文学基本理论在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降格和孤立。造成这种现象的除非学术原因外,就理论本身而言,在于缺乏现代性的视野。事实上,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突破,除了在学术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外,我主张应该有多方位的新的突破,并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同。这个多方位的突破包括文学本质论的突破、文学创造论的突破和文学接受论的突破。就文学本质论的突破而言,新世纪文论已从反映论文学观进入价值论和主体论文学观,又达到文学审美意识论的高度,已经形成了突破。但在文学创作论方面,对中外文学创作的新鲜成就和经验关注较少、总结不多,尤其是在创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和手法面前束手无策,更谈不上理论的提炼、概括和对创作的指导,理论与创作实际严重脱节,从而沦落到许多作家认为理论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是值得深思的。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话、画论名著,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但都与当时的文艺创作紧密联系,因而获得了理论的生命,有些至今读来仍觉得大有深意。这对我们当代文论的 发展 和推进是很有启示的。再就文学接受理论而言,也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当前面对每年正式出版1400多部的长篇小说和绝大多数小说少有读者问津的尴尬局面。巨大的 经济 利益和 社会 效益之间的反差,原因是什么?出路在哪里?都迫切希望得到理论上、特别是现代接受理论的回答。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要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上的全方位突破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建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几声呐喊和尖刻的几篇批评就能奏效的。相反,当代中国文论走出困局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或必由之路,仍在于立足于如何解决当前中国文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达到理论、批评、文论史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整体突破。

总之,我认为,中国当代文艺学走出困局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我们所有文艺学学者共同下功夫,走自己的路,努力在文艺学学科三个部分互通、互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对文学基本理论的全方位创新和突破。

三、当代中国美学有无自己的传统?

随着20世纪80年代几部中国美学史类著作的问世,中国美学似乎已经横空出世了,若再要问有没有中国美学,就显得十分可笑。但在当代美学 研究 中,学者们并非都能如此看待。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美学的“断裂说”有之,“重建说”亦有之,意在否定当代中国有自己的美学,同时更是否认有自己的美学传统。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我在前面对当代文艺学的看法一致,即认为不仅中国有自己的美学,而且已经形成了与古代美学传统相对的现代美学传统。但这个新的美学传统与当代文论的传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这个异则表现在都具有对古今中外审美理论的兼收并蓄,也表现在对自身发展的不断反省上。这个不同却表现在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关心 政治 、关注现实相比,现当代美学理论却受审美超功利性特点和形而上特点的制约,相对地离现实较远,离技术和 应用 较远,更多地关注审美活动自身的研究。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现实意义,地缘文化,主体间性,差异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10-04

[作者简介]张殿军(1968-),男,山东莱州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社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当今世界,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推进经济政治发展,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建设文化大国,复兴中华文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文化与国家发展、强大密不可分。没有文化力的积极引领,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无论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硬实力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文化曾长期领世界文明风气之先。但自19世纪末,曾以辉煌文明傲视世界几千年的败于凭借“坚船利炮”开拓世界殖民地的西方国家之后,中国便沦为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入地,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世界的历史也因之为西方国家文明所支配和谱写。复兴中华文化自此以后便成为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复兴中华文明,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硬实力为基础,又要有先进的精神文化软实力做支撑,二者缺一不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有助于合理借鉴、吸纳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精华,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而且还能在向世界更多地贡献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同时,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有助于增加国家互信,推动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要进一步深化同他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都离不开文化的强有力支持。如果不了解他国的文化历史、价值取向,不研究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各国在频繁的经济互动和交流中难免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纷争,从而影响国家经贸往来的正常开展。显然,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能够增进中国同不回文化背景、国家和区域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宽容,加深异质国家间的文化互信,从而奠定双方经济合作的集体共识和认同基础,另一方面,在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产品海外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传播中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并通过对外文化宣传、造势,吸引世界眼球和关注目光,提高中国的世界美誉度,从而促动技术、人才和国际资本向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

三是有助于澄清世界对中国的文化误解与偏见,提升国家形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就不断被西方殖民主义“东方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更是变本加厉,极尽各种“妖魔化”手段,散布各种“中国”,大肆“丑化”、污化中国国家形象。可以说,百余年来,与西方走着不同道路、秉持不同价值观念的中国走的是一条被西方国家不断文化误读与妖魔化之路。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际信用,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建构和提升。因此,要摆脱国家的文化身份和国家形象“被话语”、“被叙事”的被动情形,中国就必须借助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东方人对东方的理解和话语方式表达自我,建构文化世界的自我形象,这样才能够在国家形象博弈日趋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引领国际舆论导向,并解构、改写国际社会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四是有助于影响国际制度乃至国际秩序的建构。在当今世界,国际制度已逐步取代战争等暴力方式而成为影响国际秩序变迁的重要变量。作为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国际机制是在国家间的不断斗争中产生的。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旦被世界所共享,就会极大地提高同化他者文化思想和价值选择的能力,产生“让他人随我欲”的文化效果,其行为在别国的眼中就会更具有合法性和道义性,相关的国际机制也会因之而建构。显然,谁能掌控国际制度制定的主导权,将日趋取决于博弈各国之间的对比,特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比。这是因为,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一定的制度总是反映和体现着一定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国际制度、国际机制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国际关系秩序其实就是一种国际文化秩序。“国际制度的基本文化内涵,决定了国际制度乃至国际秩序的核心内容。”㈩

可见,中国只有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借助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将文化价值、政治文化观念等参与到对整个世界秩序的塑造过程中,才能提高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合法性地位,将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转化为国际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从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文化开放主义战略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但必须看到,伴随文化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日趋严峻。

1 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盛行。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冷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运用文化战略去谋求国家利益,扩大国家影响力。这在加强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剧着异质文化间的冲撞和斗争。因此,国际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抵制殖民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均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如:法国在坚决反对将视听产品纳入世贸组织贸易规章制度中的同时,还规定国内电影院放映的影视节目中欧洲内容不能少于60%;加拿大35%的广播时段要用于播放加拿大音乐作品;韩国政府为维系民族文化认同,于1996年就立法规定本国电影院每年至少要放映本国电影146部。

近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回应外国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严重冲击,维护民族文化安全,也纷纷实施文化准入制度,构筑国家文化安全防护堤。如巴西不允许外国参与本国的无线广播电视,而在有线电视领域外国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49%。不仅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还纷纷走联合自强之路,通过组建国际文化联盟如“亚洲—太平洋地区新闻交换网”、“不结盟国家通讯社”、“非洲国家广播电视组织”等,来平衡、抵抗美国等强势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入侵和蚕食。

不可否认,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的风盛,势必会加剧中国对外文化冲突的风险,增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难度。一些国家为维护其国家文化安全,必然会建立文化壁垒,想方设法阻碍中国文化对本国的输入。如近年来兴办的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其足迹虽已遍及世界五大洲,但一些国家或出于意识形态的顾忌,或由于受复杂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对在本国开设孔子学院一直持不作为的消极态度,甚至加以抵制;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孔子学院由于受到本国语言保护政策的限制,开展起来的难度一直很大,可以说步履维艰。如何防止与他国发生文化冲突,在绕开文化保护主义的同时,促进中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接轨已成为未来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 中国处于国际文化交流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是“西强东弱”。一方面,美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将反映西方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语言中介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管道,把体现其文化成果和思想灵魂的学术话语渗透到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致使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和文化理念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可以说,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美国等国家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中国是文化走出去的后来者,不但走出去的时间短,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缺失,而且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在规模、实力方面,还是文化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巨大“落差”。中国在世界文化交往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文化场中充斥着大量的西方话语,患上了严重的西方话语“依恋症”。“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等)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体现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文化逆差”。正如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所说:“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一项统计表明,近几年来,在文艺演出市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之比为10:1;出版市场的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的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要改变在世界文化交流格局中的边缘地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3 中国文化的地缘影响力有限。地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通过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交流,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等多种文化交流形式和手段,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但由于中国文化的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文化传播的技术水平不高,加之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与美国文化的全球性影响相比,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基本上是区域性的,主要限于台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图书贸易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在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地缘文化空间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这不仅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中国要成功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并在全球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和博弈中有力地传播中国文化,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树立理性的“文化主体间性”意识,反对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单一主体观。当今世界是一种关系性的文化主体间性存在。这就决定了开放的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多元主体的文化交往实践观。一是要树立平等对待、互相欣赏的意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跨跃而不断创造出来的精神结晶。由于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特定时空的地域局限性与封闭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造成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一切方面领先于其他文化。因此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要自觉地破除一切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以平等的理念和敬重的心态来对待他者文化。在文化交往中既不能妄自菲薄,鼓吹文化虚无主义,也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以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标准来评判他者的文化和行为。二是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原则。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他者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系统中独立进行,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实现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与相互借鉴,才能获取生命的新生,才能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因此,在国际文化交往中,中国必须摈弃绝对主义的“和而同”思想,坚持“和而不同”、协同发展的宽容精神,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差异,并以共生共在的文化理念处理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这样,才能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2 根据“西强东弱”的世界文化交往格局,采取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在当今世界主要的文化市场已为发达国家垄断和主宰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本国的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精神内涵与品质,着力打造不同于他国“卖点”的、更多具有“中国符号”或“中华元素”的文化产业,通过发展独具魅力和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来逐步吸引世界的眼球和注意力,努力为本国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竞争的格局中,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第一,突出文化特色。中国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特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独特价值,紧紧立足和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大力开发、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化产品作为突破口,把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特色和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多地推介到国际市场中,力争将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和文化经济增长点,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更好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水平。

第二,打造创意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其创意文化实现的。美国文化之所以畅行世界,就是因为其抓住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人民的想象力。韩国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文化百花园中脱颖而出,与该国强调开发国民的创造性和特有的生存智慧的创意产业战略也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中国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创意文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始终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依托现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文化附加值高、融民族特色与世界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原创精品,形成一批在国际上立得住、叫得响,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只有如此,中同文化才能具备影响他国的软实力。

3 针对国际社会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分布的非对称性,实行非均衡性的重点发展策略。当前中国必须依据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力量,针对国际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分布非对称性的国际政治现实,突出重点,非均衡用力。为此,必须在以下两方面重点做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

第一,积极加强与美国、欧洲等国的文化交流工作。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如同国内媒体往往通过“舆论精英”和“舆论领袖”来影响国家内外政策一样,国际社会的舆论也是由“舆论国家”制造出来的。在当今世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基础雄厚,信息技术发达,因而在不对称、非均衡的国际信息交流中,西方社会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形象的塑造更易为美国、欧洲国家的主流媒体所左右。“纵观中美200多年的交往史,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一直在变化,但美国始终没有客观公正地评价过中国。”这就要求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把加强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作为走出去的重点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同美欧等主流媒体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同美国民间文化友好交往的强度。通过影响美欧的文化市场来逐步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大力拓展同跨国公民社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当代,跨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影响国际公共事务和全球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一是跨国公民社会能够利用它们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联系,影响世界舆论,改变国际政治议程。二是能够利用广泛的群众基础,动用强大的全球性力量,促使各国政府承诺和遵守国际社会共同认同的各种游戏规则。中国积极开展同跨国公民社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往,积极参加由其发起、倡议和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公益性事业和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发挥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跨国公民社会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群众力量广泛、雄厚,通过它们可以更广泛地联系社会,影响民众。也就是说,跨国公民社会在文化的主体间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4 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身份和性质,实施差异化的地缘文化走出去策略。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性质和地域文化特点,实行战略导向有区别、有差异的地缘文化走出去策略。

第一,以儒家文化为契合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文化往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有共通性的文化,即都属于儒家文化圈。无论是在文化传统、道德观念,还是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上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中国的儒家文化不仅历史上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的文化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在当代对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也彰显出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可以说,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中国要利用与东亚国家文化背景相似、地缘接近等优势,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经济政治交往,进一步加强同该地区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往来,努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地区认同度和影响力,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文化圈,并以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扩大中国文化认同的地理分布。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6

【摘 要 题】美术史 

【关 键 词】比较现代性/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符号学/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辩证的历史符号学 

【正 文】 

一、研究范式的检讨 

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就目前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而言,虽然做了不少资料的整理工作但是研究力度还是比较贫弱,原因主要是还没有达到一种伽达默尔所说的“效果历史”的阶段,即对历史进行研究所需的一种适度的历史距离,因而很难获得一种历史视域来提升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和尽量减少偏见。虽然作为批评的现代美术史也还是大有人在,但是,由于批评家更多的知识装备是用来应对现实的美术创作问题,主要关心的自然是艺术本体,这样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艺术史观点和美学说服力,却很容易成为一种知识主张而不是一种学术洞见。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逐步进入作为解释学的美术史状态,对研究方法论的引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在少有的几部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著作中,郑工对方法论引入的自觉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尝试。他的博士论文《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经过一番转换的比较现代化或现代性的社会理论。他说“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的基本性质是自设自叙”,而其叙述框架则涉及两个基本命题:一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二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是内发的多向歧生的模式系统”。他把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多个“共在体”置入动态交换的现代性情境中来研究,提出“外来冲击-内部反应-结构整合”的理论分析图式,并充分注意现代美术发展中的非主流因素,并且认为“多模式的共生,使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成为连续性的行为”。(注: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中的内容提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郑工的方法是首先将现代中国美术现象予以客观对象化,然后再作经验观察与分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审视,避免了作为批评的美术史常有的价值判断。应该指出的是,郑工在其博士论文的结语部分还是很坦然地申诉了他对于现代化理论方法选择的理由及其文化立场,虽然对50-60年代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现代化理论作了不少修正,不过毕竟难以去除那种无奈的感觉。显然,郑工在进行方法论修正的时候,我想或多或少借鉴了德国古典社会学家特洛尔奇(Ernst Troeltsch, 1865-1923)的现代原则类型论理论。特洛尔奇关于现代原则的历史构成的差异性以及带有历史发生学性质的类型划分理论框架,其要旨是通过对现代世界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描绘,从历史的具体性来切实把握现代原则的本质,透过类型分析避免进步论历史观,即不把历史中出现的思想或社会变迁视为一种进步式的推进,另外还把社会层面与思想层面的事件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这是一种采用历史动态描述的现代结构分析方法,它将现代结构与现代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确实可以为中国的比较现代性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方法论借鉴。(注: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第62-19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第1版。) 

不过,比较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的选择,其实只是一种理论折衷主义态度的表现。它一方面沿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同时又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可以避免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等同西方的现代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而是“自设自叙”,其方法是在同一性中寻找差异性,又通过差异性来探视同一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将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对抗通过结构耦合的方式予以整体描述和分析,抓住结构形态的开合流变来展开对中国美术现代化道路的铺叙,从而成就出另一种结构形态的“现代性”。从根本上说,比较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的选择,是一种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选择,是对西方现代化意识形态的规避和西方中心主义神话的破除以及一种地位平等的对话权力的争取,其目的追求便是将中国与西方的对抗转化为对等,所持守的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 

比较现代化理论方法是一种研究的新范式,可以说,在对历史进行整体描述的意义上确实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和说服力,因此,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也是一种推进。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研究范式由于受到它自身问题域的限制,并不能解开中国现代美术史实际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文化逻辑。它无法进行一种历史的“深描”,(注: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更没能挖掘出中国现代美术演变的历史动因和文化动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仍然是一种结构-形式主义方法,“现代性”成为一种历史理念,成为“艺术意志”,既是动力又是目的,在这里,“形式”等同了“内容”。一种黑格尔主义的幽灵再一次以否定的方式现身。 

尽管如此,比较现代化理论方法对我们的研究还是很有启发。我之所以要对它作一番辨析,就是企图从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寻找解释中国现代美术更深刻更有效的方法途径奠定基础。透过比较现代化理论方法在中国的应用现状,我们探测到一种现象,即在当今强大的西方理论压力下中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研究的本土化理论诉求的动机、目的和愿望。不过,我们也可以说,如果西方中心主义是需要破除的话,同样中国中心主义也存在危险,而文化相对主义则更是没有出路。因为中国现代历史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已经置入到一个世界性人类历史进程之中,现在已经是一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基于全人类的文化思考来重新考察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在以及设计中国及人类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是需要一种气魄和责任来重新参与创造和建构人类的新文明。对于现在,我们需要文化交流和对话;对于历史,我们需要文化比较与互识;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共同探讨。这样一来,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就不会是“现代化”或“现代性”,而是转化为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世界性”课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乐黛云就在《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书的序中说,走向世界是一个“比较”的问题,她引用一位女诗人的话说“走向世界是不能脱离走向自己的深处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走向自己的深处。”她解释说,“‘走向世界’与‘走向深处’其实是一个辩证过程:只有以世界的眼光,从现代人的全球意识出发,才能看清‘自己深处’的意义和内涵;另一方面,只有呈现‘自己深处’的意义和内涵,才能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推动世界文化向前发展。”(注: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从乐黛云的这番话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新的设问方式的可能。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理论范式的始作俑者,虽然他的“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属于美国全球化总体战略支配下的“地区研究”(The Regional Studies)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相当强烈的对策性和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注: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第29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但是,从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他还是在试图寻求某种历史解释的客观性和理解的真理性。在他后来的反思中,他讲到了“冲击-反应”模式下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概念对于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并不适合,他说:“当把我们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术语应用在中国时,它只能把我们引向歧途。中国是不能仅仅用西方术语的转移来理解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灵。它的政治必须从它的内部的发生和发展去理解。当一个世纪前近代压力促使中国广泛的民族主义上升时,它可能是建立在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暂时的文化优越感基础上的。我们应当把它称之为文化民族主义,以把它与我们在其他地方所看到的通常的政治民族主义相区别。”(注: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第14-1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费正清对于自己研究概念框架的调适,反映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真切理解的渴望和一位历史学家的治学态度,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更为有意思的是,费正清的这一番话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体认,以及对世界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虽然他这一反思的目的旨在服从于他的中国现代史研究以便对其模式进行修正,他或许觉得用“文化民族主义”来把握中国历史的现代演变更有说服力,但是无意中却透露出一种比较文化思维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必要。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12 — 02

2012年以来,多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他还强调,为了实现这样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去年五四青年节,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到,“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中国梦应尽的责任”〔4〕,“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5〕。去年7月,他又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明确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6〕

从城乡规划专业的视角来学习理解这一系列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我认为,要想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积极凝聚中国力量;青年学子必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一、要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之路

中国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要走的发展道路,是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建设的科学道路。城乡规划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注定了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道路必然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讲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之路,并不是说我们要闭门造车,不用学习借鉴国外关于城乡规划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发达国家进行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比我们早很多,城市化率和发达程度比我们高很多,仅以城市化率为例,我国目前刚过5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甚至80%。在这方面他们有很多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之后,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许多有价值的经验,这些关于城乡发展的科学创造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理论,但绝对不是照搬照抄,因为外国关于城乡规划建设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自然地理,独特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有些地方尽管在城乡规划方面学习了国外的理念,运用了西方的规划模式,甚至请了国外设计团队来进行规划设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道路,不照搬照外国的理论、不照抄国外的做法,充分结合中国各地城乡规划实际,尊重当地文化,才能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才能摆脱目前“千城一面”、“欧风一片”的状况,建设出独具特色的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虽然城市发展的“中国范式”成为国际规划界热议的话题,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城乡规划理论的本土化建设进展还比较缓慢,〔7〕或者说,我们的城乡规划理论还不充分具有中国特色,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短腿。因此,中国的规划工作者应“增强文化自觉”〔8〕,在学习消化外国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城乡规划理论的本土化建设,发展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语言,建构中国化的城乡规划思想、理论体系,建构有本土色彩的分析架构、解释框架。

二、要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所谓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引领。中国精神不但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正能量和最大限度地汇聚中国力量。因此说,中国精神既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也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和深层底蕴。中国梦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伟大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就缘于中国人的崇高精神追求。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8

此次深圳会议是华山论剑“美丽中国行”走进广东的第一站,吸引了近300家美容院老板参会。中国美业领袖年会主席、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辛映继先生,中国SPA协会会长刘相秀女士,慧妮集团董事长岳慧女士,众诚・王勇刚美容文化咨询机构总经理、华山论剑特聘讲师王勇刚先生,广州大东海养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财智》杂志专栏作家刘东海先生,北京大学美容EMBA班客座教授、香港国际美容商学院院长周国平先生等嘉宾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在会上授课,针对美容院经营中的种种问题答疑解惑,给所有在场的美容精英献上了一场知识财富的饕餮盛宴。

辛映继:掌握新知识,才有新思路

作为大会的主办方负责人,中国美业领袖年会主席、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辛映继先生在开幕词中表示,在当前美容化妆品行业竞争极为激烈的形势下,无论是化妆品厂家还是美容院,都必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掌握新知识才有新的思想。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对人才的选择、培训、使用、管理和激励都不可忽视。”他呼吁美容院老板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并且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提升产品、服务、管理,改进企业机制等。

随后,辛社长做了题为“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及美容院未来演变”的主题演讲,从中国美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背景谈到了美容院变迁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宏观的行业分析、敏锐的观察视角,充分体现了中国美容行业的见证者与缔造者、中国美容传媒掌舵者的智慧和风采。

詹前然:华山论剑是行业最顶级的沟通平台

第八届华山论剑总冠名企业――广州市鹏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前然先生在会上发言,谈到了与华山论剑品牌会议合作的初衷和目标。他高度评价了华山论剑在行业独一无二的影响力,称赞华山论剑是行业最顶级的沟通平台。

“也许是厂家招商会过多,大家对参会已经有了一些心理障碍,但是华山论剑跟其他招商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通过媒体牵头搭建的一个公开的沟通平台,可以促进美容行业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詹总表示,此次携手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和华山论剑品牌,就是要共同打造一场美容化妆品行业的王者之约顶级峰会,扛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他期待8月与大家在西安激情相会。

刘相秀:华山论剑给了许多人看世界的窗口

中国SPA协会会长刘相秀在会上发言,分享了她结缘华山论剑的别样情怀和背后的故事。她说:“认识辛映继社长已经10年的时间,辛社长在同行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大气、正直、包容、善良、付出的前辈,也是老大哥,非常感谢他搭起的这个平台。华山论剑给了许多人更多的机会,给了中小型企业看世界的窗口,它的高度难以形容!”

身为琉璃时光SPA生活馆的董事长、拥有全国多家分店的美容连锁机构的行业领军人物,刘会长可以说是中国普及SPA概念的先驱,她对如何打造品牌连锁强店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整个美容行业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她的《SPA连锁企业的系统运行》主题演讲给现场的美容院老板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岳慧:拥有A客就是赢家

慧妮集团董事长岳慧女士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从业经历,与参会代表一起分享了慧妮第一品牌“艾丽素”成为中国专业美容的第一大品牌的成功经验,介绍了澳洲高品质精油的抗衰功效。

怎样经营好自己的美容院,是许多美容院老板目前最关心的难题,岳慧女士则从产品、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传授给与会者实操方法和技术。她说:“深圳地区高消费的客人很多,关键是A客是否在你手上,拥有A客就是赢家。管理相当重要,慧妮不是高薪挖人,而是注重从内部发展,宁愿花钱培养人才,信任员工。做老板就要能忍受孤独……”针对许多美容院老板在人才和管理上的困惑,岳慧女士现场一一答疑。

王勇刚:专业线不转变思维将走向被动

有人说美容行业是朝阳产业,有人说美容行业是时尚产业,对此,众诚・王勇刚美容文化咨询机构总经理王勇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美容院如何做强做大》的主题发言时提出了新观点,认为美容行业是一个可以融资的行业,甚至预言“美容行业将来一定跟连锁酒店一样殊归同路”。

王勇刚剖析了专业线特性和未来的走向,直言专业线企业如果思维不转变,思想不进步,将会越来越被动。“为什么美容院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了还是做不大?低级的方法是做产品、做项目,高级的就是做模式,通过规模效益扩大发展,要么顶天立地,要么铺天盖地。”王勇刚指出了如今美容院盈利模式普遍存在的弊端,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还在现场与美容院老板们互动,实实在在解决难题、指引方向,大家感慨受益良多。

刘东海:《易经》智慧和养生文化传播

在本次大会上,中医养生大师、广州大东海养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海把《易经》的智慧和养生搬到了现场,吸引了许多美容院老板。

刘东海教授近年来全身心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近千场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美容院。

“我是从《财智》杂志上了解到刘东海老师的,他的专栏我每期必看,运用《易经》中的很多知识,我们不仅可以经营好自己的健康、财富、工作、生活,也能管理好美容院。同时,我还经常把这些养生知识传播给我们的顾客,更好地维系客情,也拉动美容院的销售。”雅娜美容院的杨小姐如是说。

周国平:美容行业没有标准就会乱

北京大学美容EMBA班客座教授、香港国际美容商学院院长周国平此次也登上了华山论剑美丽中国行的大讲堂,主讲《管理容貌――国学智慧在美容行业的应用》课程,详细论述了关于容貌与美容、容貌与命运、国学智慧与美容行业发展模式的关系。

周国平教授曾与专家合作研究“汉字联想心理分析”,对弘扬中华汉字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心理学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创立了“变相”理论,即将出版《变相:改变形相,改变命运》著作,论述变相与美容的相互关系,对改变相貌进而改变命运的行为及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其演讲风格生动幽默,富于感染力。提及美容行业的现状,他指出:“美容行业如果没有标准就乱,所以才需要我们来做这样的事情(华山论剑论坛活动)。”

花絮

会议现场,美容行业第一权威杂志《财智》年度现场征订活动同期隆重举行,美容院老板认真翻阅并且纷纷索要。不少人称自己从业多年来都有阅读《医学美学美容》系列杂志的习惯,还有热心的美容院老板对杂志的内容、风格、版式、广告等真诚地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