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系统医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9 09:20:34

系统医学论文

系统医学论文篇1

(1)学生理解并掌握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的概念、功能、分类,学习完毕后能够口述并写出来,教师课堂抽查。(2)学生了解并熟悉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学习完毕后能够口述并画出工作流程图,教师课堂抽查。(3)学生能够区分PACS与HIS/RIS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堂抽查。(4)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通过演示来判断是否达到目标。

2学生特征分析

(1)中职医学影像专业学制为3年,该部分内容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通过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医院信息化环境,较快进入实习角色。(2)该专业学生大部分住校,每人都有智能手机,班级建有QQ群,可随时上网学习;学校机房也提供上网学习条件;教室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可进行自主学习。(3)学生前期已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4)中职生普遍轻理论、重实践,对计算机课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差,很少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应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和激励措施。

3课前任务设计

3.1设计思想

(1)运用翻转课堂整体教学设计思想,将课前任务与课上活动相联系,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遵循“努力>正确、质量>数量”原则,例如,学生完成任务4,可免除本次理论测验。(2)课前任务设计遵循教学问题设计原则,例如,角色扮演、生活实例。(3)课堂任务设计遵循小组活动设计原则、及时检测与反馈原则及课堂活动高度结构化原则。

3.2教师提供资源

(1)文字版校本教材《医学信息技术》P154~156:岗位对接篇———项目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2)电子版校本教材《医学信息技术》P154~156:岗位对接篇———项目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电子版可通过班级QQ群或网盘下载)。(3)电子版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操作说明书,里面有详细的系统操作步骤。(4)教学视频“PACS工作流程”。(5)拓展资源:以PACS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视频信息。

3.3学生任务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计入平时考核成绩,满分10分。(1)学习文字版或电子版校本教材,掌握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口述并写出来。评价方式:教师课堂抽查,小组评分,1分。(2)认真阅读PACS操作说明书,为课上系统操作做准备。评价方式:课堂个人测验,4分。(3)观看“PACS工作流程”视频,口述并画出工作流程图。评价方式:教师抽查,小组评分,重点考查学生表达是否清晰、合乎逻辑,2分。(4)对照工作流程图,以患者身份到医院体验,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或叙述)工作流程,并找出与教材所示工作流程的区别。评价方式:此任务为附加题,完成者可免于理论测验。(5)简述PACS与HIS/RIS的关系。评价方式:教师抽查,小组评分,1分。(6)以PACS为关键词,上网检索相关视频和信息,了解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写出至少3个有用内容的标题并附链接地址,提前两天通过QQ反馈给教师。评价方式:教师评分,2分。

4课上任务设计

(1)内容热身(10分钟):教师检查任务6完成情况,并展示好的收集案例(学生介绍展示),给出学生评分,总分2分。(2)任务检查(20分钟):教师随机抽查小组长任务1~5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各组成员任务1~5完成情况。分项评分,总分4分。(3)及时教学(5分钟):教师评价学生任务1~5完成情况,对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说明(70%以上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统一讲解,否则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查找资料的途径解决)。(4)个人测验(10分钟):教师针对课前学习内容指定小组出题(选择、判断、填空共12题,每组出两题)并批改,巩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该活动不计分。(5)及时教学(5分钟):根据测验情况,教师将集中性(70%以上学生反映)问题、错题再次讲解。(6)个人测验与小组讨论(35分钟):结合任务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PACS的预约登记操作、患者列表界面操作、影像处理界面操作、图像接受操作、打印模板设计操作、查询统计操作等操作任务。个人自评与组员互评相结合,总分4分。(7)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演示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70%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概括总结。(8)机动时间(10分钟):用于处理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展示超时或小组活动延时等。(9)说明:该班级共32名学生,共分为6组(采取自由组合,教师协作分配),小组长由组员选举产生。

5教学设计反思

系统医学论文篇2

关键词: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改革

继续医学教育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卫生部于1991年颁布《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和实践。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科教科、护理部负责我院400多名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科研管理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负责整理、统计各类资料,不仅工作量相当大,而且统计出的数据容易重复或遗漏,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提供相关的查询和统计分析信息。多年来,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都是人工处理,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举办、学分年度验证、统计报表制作等,工作量大、程序较为复杂琐碎,且效率低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院从2005年开始使用由北京健康在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研发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CME),虽然应用时间较晚,但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教育学分记录难、规范难、上报难、查询和审核难等问题。该系统是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的规定而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通用性,适合于各级医院用于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管理,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应用。

一、系统简介

以我院使用的2.1.1064版为例,ICME是一套集记录、管理、统计、申报为一体的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它把计算机、互联网、POS机和IC卡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继续教育管理。主要特点有:图形界面操作简单、功能实用、操作方便快捷、运行安全可靠、动态数据统计等。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学分录入”、“科室管理”、“统计查询”、“远程查询”、“系统设置”六大功能模块,能够完成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存储、打印、维护和远程交换等功能。

1.1前期准备科教科专人负责ICME的管理工作。硬件需求:可连接Internet的专用电脑1台,POS机2台,联机读写器1台,ICME软件1套。按姓名、科室、专业、职称、职务、学历、身份证号等内容录入ICME全院医务人员的基本数据,公司为每位医务人员配发一张继续医学教育IC卡,为持卡人建立唯一编号。

1.2学分录入我院每年开展继续教育项目40余项,每次参加人员100~200人,授课结束后在现场使用POS机进行刷卡,完成学分的登记工作,每次刷卡时间不超过3s。部分人员参加院外学习,项目举办单位刷卡后通过网络上传于数据中心,我院ICME通过网络下载该部分人员信息。同样,我院也可为参加学习的外院人员刷卡记分。

1.3学分管理科教科负责POS机与电脑交换数据或远程数据交换,定期对系统实施维护。为了数据的安全和保密,ICME还设有系统安全密码,要求用户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口令后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通过对学分情况查询,及时监控数据,动态掌握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以保证继续教育学分数据的完整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完成。

二、应用效果

2.1操作便捷,效率提高该系统在我院实际应用以来,虽然不到2年,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数据输入方便快捷、统计报表全面,摒弃了传统繁琐的手工登记、检查、审核、统计工作;使用POS机对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人员进行现场考勤登记,不但解决了传统登记速度慢造成人员进入会场时排队拥挤的现象,同时也减少人工登记带来的误差和不公正性。科教科人员可根据《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规定,在“系统设置”模块自行维护各项学分等级等标准,该标准在数据输入时由系统自动调用。如某医师为中级职称,则系统自动检测其Ⅰ类学分是否合格。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各项标准由手工录入而造成的出错率;在数据查询、统计中可生成各类报表,使科教科人员能直观地分析各类数据趋势,更好地把握全院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

2.2实时记录,查询方便公司与好医生网站相联合,实现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通过网页浏览器实现学分自助查询功能,每名医务人员均可上网查看本人学分。由于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繁多、内容不尽相同,传统管理模式不能够将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到管理人员;现在,继教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地了解全院各科室或个人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为医务人员的晋职、续聘、再注册等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通过了解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态信息,整体规划全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保证了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完成,也促进了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3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及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很难按照个体需求有选择地接受教育,从而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实施。往年继续教育针对性不强,医学领域专业较多,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又不尽相同,但继续教育开设内容又需多门学科兼顾,实际上在一些基层医院中,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水平不高,一些讲座成了科普知识讲座,使一些医务人员对参加讲座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课程质量越高,专业性越强,非本专业或水平较低者越不容易懂,听讲座只为学分而来。ICME与好医生网站联合,提供各专业的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医务人员可根据自己专业选择需要的内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其内容多为各专业知名专家讲授该专业前沿内容,起到了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初衷。网络学习所获学分得到卫生部认可,可直接纳入ICME管理。

2.4灵活方便,形式多样往年继续教育形式较单一,主要以举办讲座为主,忽视了医务人员班次繁杂、临床工作各异、常需加班的特殊情况,造成许多医务人员不能按时参加讲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供给医务人员一个不需要与教师面对面的授课学习途径,医务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和个体知识、专业需求,灵活安排学习计划,在不耽误工作的同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并且节省了大量用于路途的时间。这种继续医学教育方式解决了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使学习者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学习所需知识。

三、应用体会与建议

3.1形成标准,全面推广尽管该系统是卫生部认可并建议在全国推广的一套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各地区甚至在北京市,应用情况不均衡,仍未做到普遍应用。也就是说,使用纸质学分条、学分证书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一方面,这些学分需要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逐一进行手工审核、录入,并需要将原学分证书妥善分类保存备查,造成相当大的人力、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纸质学分条、学分证书的存在,为一些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机会,有极个别人实际未参加某项目的学习或培训,但持有该项目的证书,目前管理人员对此现象监管的力度较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继续教育工作,未达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如能普遍应用该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力度。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一,需要一定的时间。

3.2软件功能仍有提升完善的空间应用该系统以来,公司进行过三次软件升级,目前版本为1.1.1064版,总的体会是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但笔者认为该系统在可操作性上仍有进一步提高的需要。仍以手工录入纸质学分证书等非项目学分为例,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对这些学分内容必须及时录入、上传系统服务器;但由于人员较多,各科室人员工作情况不一,很难做到同时上交,这样对某一学分内容二次录入时,系统不能自动出现最近已录入的项目内容以供选择,只能再次完整地手工录入,造成效率降低,增加了出错的机会。其次,上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对这些非项目学分应录入原项目编号,但系统操作界面上未提供录入项目编号的位置空间。再者,出现学分误录入时,医院管理人员无法自行删除,只能与上级管理部门或技术支持部门联系,由其修正,影响了工作效率。其实,这些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期待着公司继续改进。

3.3系统欠稳定,偶有学分遗漏现象发生我院曾发生继续教育主办方录入并上传数据后,参加继续教育人员所在单位不能正常下载该人员数据,与公司联系后,称可能为系统问题。但近期升级至1.1.1064版本后,未出现此问题。

3.4ICME未能发挥更大的潜能和效益ICME项目内容涵盖了继续医学教育讲座、科研、教学授课、学术论文、学术会议、外出进修、科室业务学习、自学等诸多完整、实时的科教信息数据。原来版本关键字段较少,不能分门别类,档案数据不能区分出各关键字段,导致无法对有效关键字段进行排序和统计。对科教科各项业务工作,如继续医学教育、科研、专利、论著、学术论文、学术会议、科室讲课、临床病例讨论、外出进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我们每年都要重新分门别类进行数据录入、统计、资料存档。幸而,最新升级版本1.1.1064版做出了很大改进,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自2005年以来,北京地区除传统的25学分要求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医务人员每年度必须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传染病知识培训。目前采用传染病培训合格证书形式,仍需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如果系统专设传染病关键字段,则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节约了人力物力。目前ICME还未能与我院HIS系统相结合,各科室及医务人员未能及时查询、统计各种有效信息,个人只能从因特网查询个人学分,远未能发挥自身具备的潜能。随着ICME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将来与医院HIS系统有机结合后,有望发展为医院科教信息数据中心库,成为科教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饶叶俊,秦银河,刘宗红,等.我国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医院管理,1999;19(6):42-43.

系统医学论文篇3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文献标准:纳入研究类型为分组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采用WPBL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对象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员;结局指标:理论知识或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参与者满意度。(2)文献排除标准:①剔除重复报告、质量差、报道信息太少及无法利用的文献;②试验组未采用WPBL教学;③未涉及结局指标等的文献;④无法获得WPBL教学效果分析数据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追踪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向作者索要全文及原始数据。检索方法:(1)中文:“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继续医学教育”;(2)英文:problem-basedlearningonweb,problem-basedlearning,practice-based,self-directed,learner-centered,andactivelearning,combinedwith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3)语种仅限为中文或英文,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2000年1月建库~2014年12月,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手工和在线查找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1.3研究方法

筛选所有“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确认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独立记录试验特征及结果,交叉核对结果。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采用Jadad量表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包括是否随机分配、随访情况、意向性分析、是否盲法设计、基线可比性,每项满分10分,超过25分为高质量文献,低于25分为低质量文献。统计学分析将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核对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临床试验提供的数据不能进行Meta分析时,则只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文献纳入情况

按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最终有8项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发表时间2002~2013年,包括英文和中文文献。

2.2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8个研究中提及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1个采用了双盲法,7个对随机分配方案基线具有可比性,8个试验中,Jadad评分超过25分的7个,低于25分1个。

2.3PBL对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影响

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考试成绩方面:6个研究评估了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知识和考试成绩的影响,其中4个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另外2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无差异:Short等、Harris等以及Stewart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在接受WPBL教学后知识与考试成绩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郑丽君等对照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ing,LBL)教学法进行业务学习,观察组以WPBL法进行业务学习,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相反,Cook等比较了两组学员在接受W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模式前后专业成绩和知识应用的变化,研究发现不管是W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模式都能够提高专业成绩和知识应用(75.0±0.1vs.74.7±1.1,P>0.05),两种教学模式对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Hugenholtz等发现短时间的WPBL未能体现出其优越性,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知识能力上的效果相似。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6个研究评估了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业务能力的影响,其中4个研究取得阳性结果,2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无差异:Short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教学组学员学习后业务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llison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表现能力显著提高,与未干预组相比较,WBPL在病原体检出率能力提高显著(P<0.05)。Stewart等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WPBL组学员在糖尿患者的处理以及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郑丽君等,对照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进行业务学习,观察组以WPBL法进行业务学习。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护士业务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较业务学习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相反,Harris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教学模式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无效。Curtis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在筛查与处理骨质疏松症专业技能方面较未干预组有提高的趋势,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在参与者满意度方面:3个研究评估了学员的满意度,结果显示3个研究中WPBL教学法组学员有较高的满意度。

3讨论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继续医学教育(CME)日益受到重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医院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是让学习者通过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以获得能力和知识。本次文献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表明继续医学教育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可能为有效地教育措施,提高学员知识以及考试成绩、提高业务能力、较好参与者满意度。我国继续医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学员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认识;区域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参训学员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职称的差异性较大,使培训难度增大;继续教育模式及内容相对单一:继续教育往往以教材为基础,局限于传统学科框架中,缺乏以案例为基础的分析,学员在工作中主动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未得到提高,另外,学科新进展,以及新的理论技术知识未得到提高。WPBL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缺陷,WPBL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多媒体,卫星通信网络教育使得学员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授课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也是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专业知识以及考试成绩。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环境中的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基于网络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具有很大优势,学员能够享用大量的开放性、共享性、快速性的网络资源信息。另外,开展以“网络”为远程技术平台的教育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可能有助于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不适用于偏远地区和乡村医护人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W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网络学员学习可能受主客观因素以及时空分离和的影响,导致信息超载与迷航、产生认知负荷,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WPBL的实施于继续医学教育时应注意这一影响。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业务能力。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临床医护人员面对实际问题时具备良好的判断性思维能力,WPBL教学模式要求学员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网络搜索找出解决情景问题的最好方法,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WPBL已经应用于医学学生的教育,在护理学教育以及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得到认可。WPBL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得医护人员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WPBL运用于继续医学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纳入研究多为国外文献,认真借鉴和吸取国外有益的方法,对于促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员参与者满意度。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工作繁忙并且压力大,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又学习新的知识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员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基于网络PBL教学模式具有“学习时间自由性、学习方法自主性、学习地点的灵活性”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措施。可见,继续医学教育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可使得学员更灵活方便的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新的知识”,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4结语

系统医学论文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2-02

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传统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十分迅速,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古老中医的研究更为深入。但与此同时,批判中医、诽谤中医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群体知识结构相对全面,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而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诸多特点,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为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做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工作。探讨一下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基础知识贫乏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基础知识较弱,个体差异较大。从招生录取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校第二批次录取的学生要低20~50分,因此,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所以,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往往显得比较吃力。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又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有不少学生进校后由于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往往都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得过且过,长期处于混时间、混文凭、然后混社会的“三混”状态。多数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少数学生并不怎么珍惜,学习被动。无法快速从中学时期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转化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1]。大学的学习状态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部分学习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博闻强记内容多。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容抽象,给初学者一种深奥难学的印象,更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医学是多门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多学科知识的引进,目前大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建立在数、理、化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知识结构单薄,要想学习和真正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教育因素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1.教育的局限

对于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我们的教育出现一定的局限性,非医院校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传统医学理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并没有真正地做到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传统中医经典与中医古方古法不被重视和继承。进校后专注外语过级,古文基础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更谈不上熟读经典和灵活应用了。没有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思路重设备、重检验。学校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中医教育西化,可能动摇这些研究生的中医药职业观念[2]。一直以来,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主要存在观念上的唯科学取向、内容上的唯知识取向、方法难输化和组织形式化等弊端[3],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有助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

2.校园的氛围不够

人的行为往往受社会氛围的影响,与大学生最贴近的就是校园文化,它是育人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目前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形式及途径单一,没有形成结合传统医学相关的学习氛围,没有体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也没能很好地广泛调动在校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兴趣。

二、主观因素

(一)思维方法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传统医学方法论在思维科学领域有着独特,而传统医学方法论的思维形式首先是具象思维的基础上再形成抽象思维。而具象思维是感官对于事物的具体感知,直接面对具体感知反应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度理性的,完全抽象化、概念化的思维形式。因此遵循辩证逻辑(如类比、反证、以表知里等)这些传统医学方法论思想方法的根源是具象思维基础上形成的抽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的产物。

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它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的较大差异,妨碍了学生对传统医学思想的接纳和理解,致使在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时易产生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传统医学概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传统医学概念很难进行严格确切的定义,只能借用比喻、形容和象征等方式来表达[4]。如滑脉被描述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传统医学许多核心概念,如阴阳概念既可指高度抽象的“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又可指具体的人的生理和病理,它在特定的关系中是确定的,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又是不确定的。又例如,自然界,树叶或树枝之所以会摆动,这是由于风吹动的缘故,风大猛烈更会将整棵树推倒。由此推之,人体出现不自主的振颤、摇动,甚或突然倒仆,半身不遂等亦是风引起。随着认识的加深,认为风有内外之分,自然界的气流动太快而为风,此风是外风,从外侵袭人体。而类比之,人体内的气动得太快亦会成风而使人得病,此谓内风。这是用比照类推法来探求病因的例子。

(二)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影响

传统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以中国儒家和道家为主的古代哲学的理论精华及思维方式解析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揭示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疗规律,形成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要真正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首先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

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延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指导具体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正是由于传统医学大量运用哲学概念来阐发中医医理,从而使其更加富有文化特征。作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内经》,就通篇体现了古代文化特色。

2.文化特征促进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和论理方式的传统医学,便产生了以“天人相应”、“形神相即”等思想为代表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是“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如《内经·痿论》关于“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的记载,就生动说明了“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6]。

总之,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是复杂多样的,同时由于影响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涉及的相关因素丰富而复杂,因此我们着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针对于客观因素,根据学生兴趣广泛,个性差异大等特点,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潜能。针对于主观因素,国家应从大局出发,正确引导传统医学的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医学,制定相应的政策,迅速提高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普及中国传统医学。学校通过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着重培养思维方法。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有深刻且长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2):92-93.

[2]陈永杰,贾谦.论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EB/OL].,2005-12-14.

[3]蒋竞辉.浅析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25-26.

[4]张宗明.中医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0,21(11):45-46.

[5]肖明.哲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3.

[6]黄珊珊,杨振宁,刘颖.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认知[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36-237.

系统医学论文篇5

【关键词】中医学;传统文化;互动;影响;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两者来说,其关系特别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互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儒学、道学、佛学三大文化从自身角度给中医学提供智慧,给中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也为中医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了有利的指导。反之,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的实践基础,其作为自然科学实践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使其有效的载体。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成为一种互动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置入中医学,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具深远影响,同时让中医学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对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十之八九近视,我也不例,这时我想到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古人的智慧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找到了中医学针灸,只针灸了几组穴位:阳白、太阳、翳明、臂膈、太冲等,明显减缓了我近视的加深,让我叹服于中医的神奇!中医爷爷轻描淡写的说:“疏肝明目,由字即意,疏通了肝脏的经络,眼部供血畅通,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1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中國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1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在儒,道,佛的共同指导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思想共同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这种空间结构是: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医认识论,方法论,生活观和中医药的基本问题,儒学主要构建中医理论体系,解决话语权力问题,释家的思想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力补充。

儒家哲学己成为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严密的中医药科学体系,成为中医药“话语权”的代表。释家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处方,保健等等这些对中医药的影响或多或少。然而,深厚的道家哲学和严谨的儒家哲学,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和深刻思想。严格的制度和深刻的思想使得把释家学说纳入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它只能用作辅助影响。

1.2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1)春秋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孕育与奠基。在春秋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政治趋于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时期,此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雏形奠定了中医思想基础,尤其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说,春秋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两晋至隋唐时期出现民族文化大融合一一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在两晋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交融特点,此时西方的思想以及文化开始融入中原文化,并且成为我国此时的历史文化主要特色,此时的中医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在文化交融过程中,我国中医与西医的思想开始出现碰撞,并且出现一些明显的两极分化,甚至一些西医思想的引进使得我国医学领域开始出现临床医学的雏形。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化交融是中医学分化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推动力。

(3)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理学思想争鸣一一中医学学术流派峰起。到了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呈现出多种思想流派,其中理学思想占据领导地位,也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现象,使得我国中医学领域也开始出现多种流派,譬如现在流行的养生学流派就是在明清时期兴起的,还有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也都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这为中西学领域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药进一步改进,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无论中医理论的建设还是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为中医理论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同时也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直接依据。为中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慧启示,不仅可以作为推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己经渗透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的纲,它辨证的思想体系为中医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只有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中医的实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不断的经验积累来完善中医学理论。可以说,中医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临床疗效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明显体现。

2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古代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了解我国传统成语文化对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中国传统成语文化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信息,还述说着根植于其中的深刻的中医内涵,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安内攘外”、“肝胆相照”等。

2.1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医学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萌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为我国自然与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医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所以,中医学不单纯是一门专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因此不应该从单纯的医学角度来看到中医学,而是应该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认识中医学,将中医学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来展开研究。

系统医学论文篇6

【摘要】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关键词】 中医学 思维方式 中医学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但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医学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使传统中医药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中医药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洪流,并走向世界,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是广大中医药同仁和所有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林立,各有千秋,在此笔者略抒几点建议,与同道探讨。

1 立足中医自身思维

李政道博士说: “生命是宏观的,但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1]。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

1.1 教育方面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调整中西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首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就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偏离了中医思维,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比如,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得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的 “金指标”,中医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1.3 临床方面 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以中医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今,中医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还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偏向了现代医学的还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诊疗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应积极培养中医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能力,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

2 变革创新,构建现代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 “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8]因此,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只不过那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现代科学的介入,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维。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时代差距。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不清楚,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确、严格程度。因此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从而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从传统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转变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宏观层次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宏观层次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采用电脑技术, 在临床模拟实验中, 对传统中医整理、重组,使其达到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水准能进行逻辑实证的判决性实验的宏观中医学。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中医学没有发展西医学那样的分解研究,但发展了 “在思维中” 把人的疾病的属性、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例如,“辨证” 是对证候的分析,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不同系列进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分为67门、1739种病候。事实证明,中医学发展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说中医学没有分析研究的论点不符合实际。

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最大差距,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还原思维基础上。因而中医理论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吸收先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控制因素中注入新的基因,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寻找中医理论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下,对人体整体功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体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的实验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其辩证逻辑体系。这是中医理论既要发展又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必须抉择的道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控制下的分析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中医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学还应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还原分析。因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研究策略远离不开还原分析研究的内涵。[12]这样分析后的科学综合整体是清晰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分析前的原初的模糊整体。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与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它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判断、推理阶段,而是运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扩展、深化人们的认识;它也不是在尚未搞清楚研究对象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思辨、猜测去探求复杂现象的奥秘,对整体做出模糊的、混沌的描述,而是对部分和整体作严谨细密的考察之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握事物。因而,它是一种更严谨、更精细的整体思维方式[13]。

3 实践中发展中医思维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 “中医人” 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强化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医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重视临床实践,使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中医学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皆以临床需要为前提,离开了临床,中医学理论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为目标,注意做到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要通过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断总结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提高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疗效,不断开拓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领域。2003 年春夏之交的中西医结合抗击 “非典” 以及辨证论治、因人调理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即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及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选拔” 也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可见,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宿。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中医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15]。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药发展态势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34.

[2]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1):4.

[3] 张养生.浅析温病学学科还应继续分化的历史要求[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27.

[4] 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45.

[5] 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山西中医,2005,21(1):2.

[6] 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9.

[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8]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 2005,24(5):1.

[9] 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0]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69.

[12]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7):439.

[13]陈济海.21世纪思维方式变革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 25(2):191.

系统医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98-0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临床疗效,是生命科学中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特点的医药学科[1]。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医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在继承与发掘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学与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性研究将加速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

对中医的科学性有人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中医尚不足为科学。其理由是,首先,中医在解释致病的原因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2],因为它的整个病理学中找不到病毒和病菌的影子。换句话说,它的病理学仍旧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而缺乏一个真实的物质基础。例如,某人表现出口干舌燥等症状,中医说是“肝火太旺,应清热去火”。但“肝火”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次,中医在解剖学上对人体缺乏研究,以至于没有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的理论。神经理论更是近乎空白。中医只能是一个经验假说系统,而不是一个科学系统。另外,中医在生理学上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解释也是似是而非,无法从理论上描述事实和过程,只能把其变换成一种“像理论”的说法。比如讲中风,西医认为是大脑某些区域因淤血或其他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性损伤,而中医则认为是经络不通,需要活血通络。至于哪一种药物最适合于中风不过是经验问题,虽然也可以用针灸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某些反馈效应,但这同样是经验,不是科学。

以上两种观点,由于提出的历史时代不同,其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差别。虽然中医和西医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体构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不尽相同,因而就形成了差异很大的两种学术体系。在当今西医思维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笔者认为,务必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让中医更好地发挥作用。

1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自成体系,有确定性,更多的是对立统一性。首先,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思想大致可包括“天人相应”、“藏象相关”、“形神相关”等基本观点。所谓“天人相应”是指人与环境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现代天文医学、气象医学和生物时间节律方面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如现代研究太阳活动与流感的流行之间的关系,认为太阳黑子活动时抛射出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地面磁场发生强烈作用,引起磁场的剧烈扰动,产生磁爆。它一方面影响流感的生态条件;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流感病毒,干扰病毒的DNA或RNA,使病毒出现变异和新亚型。同时,它也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统计表明,全世界流感大流行多发生于太阳黑子活动的盛期。现代科学界对于生物钟的研究也使子午流注学说得到进一步的阐明。“藏象相关”是指脏与腑、经络、气血、津精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形成息息相关、协调有序的整体系统。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经络系统是构成生命完整系统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互为依存,在运动中又独立存在。“形神相关”说明形体和精神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精神是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又与作用于形体不同的脏腑与不同的情态有特定的关系。治病可解郁,解郁可治病。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和宇宙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天地万物的阴阳和人体的阴阳、脏腑阴阳、形神阴阳错综复杂地构成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协调而有序的相对平衡,维持着生命体系的规律性运动。五行学说提出人体内外、脏腑、经络等各个系统之间如何通过生、克、制、化的多维双向调节,以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协调而有序地自我调控。

中医用“证”来反映疾病的本质,“证”既非西医所说的病或症,也不是对疾病单一因素或线性因果关系的概括。它是根据中医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疾病在一定阶段上的病因、病位、病机、病理性质、正邪交争等多种生理、病理联系的认识和概括。它着眼于人和病的矛盾对立统一。因此,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从正邪双方着眼,调整人体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协调有序的稳态乃是中医常用的治则。显然,在施治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经验,这给中医添加了玄妙和不可理解。中医依据整体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人体模型。它的方法自成体系,是对立统一中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构成生命完整系统的典型应用。

2 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从文艺复兴以来以分析方法为主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以系统方法为主的时代。就西医学而言,数世纪以来分析方法的应用曾使我们认识的层次不断深入,从个体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亚分子,相对较精细地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机制,建立起完整的西医科学体系。事实证明,分析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为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靠局部、外因等单纯线性因果关系,孤立、静止的封闭体系等会导致整个科学体系对人体各部分的研究愈深愈细,如同坠入深山穷谷,愈不容易看清机体的全貌,愈对生命运动的认识有渺茫之感。对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及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采用辩证的方法、系统的方法以解决面临的困境。

①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医未经历分析时代,没有较好地吸收科学分析对于人体各个局部认识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因而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②由于受身体受之于父母不得伤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理论没有解剖学研究的基础。③随着自然进化和现代科学环境的恶劣影响,应该承认人体自然功能的退化。④传统中医是单线相传,口授为主,各户门派相对独立,难免有误传之处。⑤受西医科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的机械唯物论,许多不对等名词概念混淆较严重,出现了许多荒谬的结论。作为研究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医理论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缺点,保留着整体系统的优点。它天才地接触和应用到了人体系统的等级层次,矛盾性、有序性、整体性和自组织协同性等基本原则,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医疗实践中独具效果,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应充分看到人体随着自然进化和现代科学发展给其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承认人体自然功能的退化,把握中医的整体、联系和发展建立的人体模型,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对解决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是认识生命系统的必由之路

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的精髓。辨证的过程是综合四诊所搜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产生这些症状、体征的病因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判断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并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分析病人的体质状况、气候、环境等因素,做出反映疾病本质的明确诊断。所谓“辨”是诊断的过程,“证”则是对诊断结果,即疾病发展阶段中病因、病性和病位的高度概括。

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4种诊断方法,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必要手段。在临床诊疗中,四诊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可孤立存在,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病性,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在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手段中,脉诊是现代科学最难理解的。中医脉诊在几千年发展中始终披着两层面纱:一是众所周知的“玄”,即深奥,它“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历代医家“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二是“神”,即灵验,通过诊脉可以判顺逆,决生死。但归根结底,对其实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只能靠经验。

中医认为,脉为气血运行的道路,水谷精微通过经脉而输布全身。脉与心密切相连,心为气血运行的动力,脏腑的功能活动都与心有着密切联系,故人体气血的多少、气血的运行以及脏腑的功能活动状态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脉。切脉乃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不建立统一的客观标准,进一步探明其机理,整个中医药技术就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难有大的发展。

从生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体脉搏的发生机理、传播机理、信息检测和处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生物医学工程和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对于探明中医脉象的机理和诊断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人体脉搏系统和脉搏信息是一个生理学、流体力学、中医学、振动与声学、电磁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控制论、生物系统论、生物信息论等诸多学科的交叉性课题, 因此,其研究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定性到定量的漫长过程,需要一层一层逐步地进行。也就是说,只有采用“系统分析”与“解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所谓的“黑箱-白箱-灰箱-白箱”的研究方法,对人体脉象进行整体、动态、多指标、多学科的研究,才能使脉搏系统和脉象信息的研究与临床更接近。随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生理学分析、数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脉象,掌握脉搏波产生的原理,明确其物理意义和生理意义,就能真正认识人体本身,认识生命系统的本质,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体科学模型,将生命科学从整体的观点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中医和中医药学是我国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科学,简单地否定或充分地肯定应该说都是非理性的。在用中医方法研究人体问题时要以中医的慧眼去分辨,在更大范围内的探索,而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的名词术语去对应中医的病证。只有充分认识五行生克制化与维纳的控制论、认识中医熵说与申农的信息论、认识八卦与波尔理论的互补性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用现代科学术语正确分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就目前而言,应从血液循环系统着手,结合中医脉象的特征分析,打开一个突破口,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正确认识中医理论与中医药精髓。

[参考文献]

[1]谢利.脉诊客观化临床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3,16(9):4-5.

[2]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检测和描述[J].医疗装备,2005,18(5):7-12.

[3]吴静默.对中医脉法作实验研究的初步报告[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6:275.

[4]陈可冀.高血压病弦脉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62,10:638.

[5]董明强.中医辨证新方法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

[6]王炳和,相敬林.基于信号检测的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的估计[J].科学通报,1999,44(10):1069.

系统医学论文篇8

【关键词】 中医医学 思维 发展

1 现在中医思维

现在中医与西医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都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1.1 中医教育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点,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点,调整中西医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翻跟头可能更加深入化。第三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点,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点,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

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却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2 革新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一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3 实践中发展中医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