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土木工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3-29 09:20:55

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篇1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与实践。依据东北寒区地缘优势,黑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突出寒区特色,培养具有一定寒区工程设计及施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寒区特色”体现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地域特色及特点,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建设服务。从长远角度分析,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符合具有寒冷气候特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本设施建设的要求。为了建设具有“寒区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次深入知名高校进行调研工作。文章结合黑龙江大学实际情况,重点突出寒区特色,立足于工程教育理念,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一些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二、“寒区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与举措

在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及培养标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土木工程的寒区特色,在课程模块设置、学分构成比例、专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构建黑龙江大学“寒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寒区特色”培养模式的理论教学课程设置

黑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设置了道路与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和岩土与地质工程三个培养方向。在教学中突出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在道路桥梁、工业和民用建筑、隧道和地质勘探等领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寒区工程建设等多领域的需要。寒区工程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土木工程学科中基本的力学、地质等问题,同时又与水文、地理等学科领域交叉,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口径和知识领域。针对寒区地域特点,主要设置冻土力学、冻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导启发教学,主要向学生介绍寒区地域特征和分布、寒区课程的应用范围、冻土对寒区建筑物产生的危害、寒区工程建设技术难题等概念性和基础性的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相关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是专业知识教学,主要讲授寒区课程研究的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和已有理论,着重培养学生冻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评价方向的能力,通过深入教学,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寒区工程建设思路及方向。第三阶段是案例实践教学,通过设计寒区工程冻害案例或列举寒区工程冻害实例,进一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程冻害防治对策、防治措施等方面引导学生研究和创新。

(二)基于“寒区特色”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

为培养解决寒区工程实际问题的土木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理论学习的检验与升华,实践效果与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的设置密切相关。我院将“寒区特色”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基础实验操作、基地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三个模块。基础实验操作主要针对冻土力学等寒区重点课程开展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和创新实验,基础实验主要由教师指定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实验主要由学生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和内容等,通过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基于所完成的基础实验操作环节训练,进一步开展基地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基地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教学成果,实现理论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学校通过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设置了寒区实践基地,直接面对寒区工程实际问题,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寒区工程技能与素质。例如: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观测冬季冻土对施工及已有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讲解冻土层上已有建筑物因季节性冻土产生沉降的应对措施,指导学生观察多年冻土层和季节性冻土层的区别等内容,同时安排学生在实践基地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冬季冻土受力性能分析试验。在毕业设计环节专门设置寒区工程项目设计方向,在冻土覆盖的寒冷地区,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建地的冻土层分类、冻土深度、冻土温度等,充分考虑冻土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和施工存在的技术难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要求学生设计时提出防治建筑物冻害的具体方案。

(三)打造“寒区特色”精品课程

基于寒区地域特征,重点开展冻土工程、冻土力学、冰雪灾害分析、冰雪灾害防护四门课程的研讨与增设工作。在“寒区特色”课程的设置上,一是要注意课程内容的整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冗赘,二是要注意课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寒区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除了针对学科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方法等内容的讲解外,更为重要的是以工程案例形式阐述其在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这四门课程是“寒区特色”课程体系的代表,以突出寒区地域特点的工程实际应用为教学目的,针对冻土工程等寒区特色课程开设学生论坛,交流课上遗留的问题或表达自己见解,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该领域工程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冻土工程等寒区特色课程的设置,拓宽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口径,根据学习效果反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打造土木工程精品课程。

(四)“寒区特色”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整合

基于寒区地域需求,为实现“寒区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安排侧重具有“寒区特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为保证“寒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将冻土工程、冻土力学等寒区特色课程充分整合、统一规划。冻土工程等寒区课程的设置,要满足当前寒区工程建设的需要。寒区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仅涉及寒区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需的最基本力学知识,同时包括了冻土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寒区环境、冰雪工程、冻害防治、新型抗冻害结构、抗冻害材料等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此外,加强寒区工程结构设计及施工难点系统化分析。例如:根据寒冷地区钢材的特殊性要求,明确低温焊接施工质量保障措施和使用过程中防止脆性断裂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钢结构课程中的钢材低温冷脆特性,进一步了解施工技术中钢材低温焊接方法及措施等相关知识。通过课程设置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保证寒区特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做到始终与寒区工程领域先进理论接轨,使学生了解寒区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培养寒区工程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

三、结语

土木工程论文篇2

1加强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土木工程设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加强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设计人员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工程设计的安全性有根本保证,才能使建筑的质量达到应有的标准。对土木工程安全性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两点:以“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作为设计根本,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使用相关规定对设计人员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使相关人员的意识加强;让设计人员意识到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设计与人们的生命相连,以便提升设计人员的责任心。

2从管理中着手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管理有关系,所以在实现工程方案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单位和人员来担任工程的管理。由于这些人员或机构实力很强,他们会拥有精良的设备、丰富的经验、先进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可行有效的管理方法。这些条件的管理人员,其素质都会很高,会使工程的各个方面都有保障,当然也包括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所以,选择有实力的单位和人员来担任工程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从理论设计上着手

完善和加强设计理论是土木工程设计工作的必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概率。所谓完善和加强设计理论指的是更深刻的理解土木工程的设计结构的概念性理论。对概念理解深刻之后,脑中会有一个已经设计构建好了的建筑轮廓。所以,完善和加强建筑设计理论的理解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基础和重点。

4重视文件说明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的文件说明主要是对相关施工单位的操作进行补充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文件的说明有所理解,并按照它的指示去执行。所以设计师在书写建筑设计时,应当注意文字的表达上是否够简洁够明了,是否能让专业素养与自己有差异的工作人员看懂。不仅如此,在书写文件时,应当对重点内容加以标注,以便让相关人员增加对它的重视度。在一些比较繁难的工程结构设计中,说明书要更加精细明了,以便保证工程结构性能与预期一样。

二.实现土木工程设计经济性措施

1对成本进行控制

一项土木工程从招标选择到正式实施,需要制定好相应的招标准则。这是保证工程招标过程中公平性,公正性的方法。不过为了满足工程的安全性和公正性,在招标过程中,相关人员会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考虑设计者的方案。在选择方案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假公济私的现象,并在保证建筑设计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考虑建筑造型的艺术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招标部门在选择安全性高的方案之后,还能减少工程的投入成本,从而减轻了施工的经济压力。

2选取合理的标准图

从分析当前的形式上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建筑设计更加规范,也为了减少工程设计者的负担,很多施工招标部门都会以施工标准图来解决上述问题。工程标准图的优点显著,比如减少了工程设计者的工作量、加快工程的施工速度、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起到监督作用等。尽管工程标准图拥有诸般优点,不过却不适合用于复杂度高的庞大工程。若将工程标准图应用于庞大复杂的工程中,则会加大工程资本的投入,并且不利于设计风格的拓宽和建筑设计的发展。所以尽管工程标准图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工程设计中所要求的优点,但还应当合理的应用它。

3与相关部门沟通

工程的成功完成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所以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加强多各个部门的沟通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成功实施,从而在成本和开支上能有所节约。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当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出现拆迁和搬迁的问题时,若各部门之间已经互相传达了,各部门之间就会提前做好搬迁准备,就减少了钉子户的数量,从而保证了企业和国家的经济不受损失。

4重视参数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参数是始终相随的。每一个看似很小的参数,都会对整个工程有所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建筑材料的价格、使用面积等。这些参数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关系密切。如果参数出了问题,那么就无法保证建筑设计上两种性能的要求,进而也就破坏可整个工程设计的预期构想。所以,要想让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两个目标得以实现,重视对参数的控制是必须的。

三.结论

土木工程论文篇3

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其重要作用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必备的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简单结构、基本构件受力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力学课程体系方面,有些内容在不同课程中表述形式不同,甚至存在冲突。应加强各力学课程授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合理选择教材,及时修订教材及教学大纲,优化课时分配。由于教学学时普遍压缩,每门力学课程都不能把教材内容系统完善地讲完,造成部分内容脱节。同时,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介绍偏少,远远滞后于科技发展。在现有的理论力学教材中,力学物理基础与大学物理中的内容重复出现。理论力学教材中的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与结构力学中的静定平面桁架重复,而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又和上述内容有所重复。不同的是平面简单桁架中的构件都是二力杆,二力杆的内力只有轴力,而材料力学中的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除了轴力还有剪力和弯矩。材料力学中的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在结构力学中多有重复,同时在能量法和压杆稳定等内容也有较多重复。在结构力学教材中,渐进法、无铰拱的内力计算等内容实际应用较少,但是内容仍然占了一定的篇幅,而新型工程的新结构、新理论却在教材中很难找到。依据高校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的教育特点,需要打破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之间的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重新组织课程结构,摒弃陈旧内容,加入新血液。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按其内容重新划分教学模块。确保主要内容不削减,避免重复;相似内容合并;新加内容既要保持先进性,又要保证整个力学体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通过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二、教学方法改进

1.启发式教学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目的之一就是为将来从事各种有关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力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都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而又为实践所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把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扩大教学信息量及知识面,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反馈或提炼出若干问题,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内容的调整,系统的力学知识体系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留下期待和想象的空间,将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

2.多媒体教学力学课程的公式推导较多,并且有大量的图形,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复杂的力学问题分析的很透彻,并且有利于教与学的互动,缺点是推导过程和绘图占用了大量时间。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课堂教学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需要与传统教学的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实验教学或演示教学、认识实习等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实践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

三、考核方式

1.统一学生作业在对学生实施练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在难度和知识点覆盖面上有一定的差异。随着力学各课程习题册的出版,节省了老师和学生的大量宝贵时间,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但是由于习题册与教材上的内容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可能不符,甚至存在冲突。所以基于教学所选择的教材和力学课程调整后的内容,各力学课程的教师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编制各力学课程的习题册。一方面对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和覆盖面有个统一的标准,为实行规范的教学质量体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力学课程的最终考核增加新的参考。如在新章节内容开始时,布置一些思考练习题,该章节结束后,通过课上提问、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检查。

2.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具有双重性的特点:考核既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为了对学生就该课程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其学习方向,逐步适应学科课程的特点,最终起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试卷考试,很难全部反映力学课程的所有知识,而且错综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力学理论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对于力学课程的考核,选择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活动既有完整的过程性,又有鲜明的阶段性。重视过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对检验教学质量和促进、引导学生学习都非常必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考核,如课堂讨论、力学创新、应用力学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等。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论文篇4

无损检测结果的评价具有对比性或相关性,即先对受检对象进行无损检测,然后对其进行破坏性检测,再建立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才有可能对无损检测结果做出较为正确的评价。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如果不做这样的检测对比,则不管检测的灵敏度有多高,所作的评价将没有任何意义。即便如此,由于无损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结果仍不一定十分可靠。所幸的是,无损检测方法具有互容性,即对同一受检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因此,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并综合比较,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鉴于此,每个国家都相应的编制了各种结构或检测方法的检测鉴定标准与规范。

2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2.1回弹法

回弹法是表面硬度法的一种应用,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定抗压强度。回弹仪由瑞士的E.Schmidt于1948年发明,其原理是用一个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测出重锤的回弹值来推定混凝土强度。英国的Kolek论证了混凝土强度与压痕直径的关系,并用试验验证了回弹值与压痕直径的关系。而现在主要是通过试验归纳直接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之间的经验关系曲线。回弹法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经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提出了适合我国实情的测强曲线及技术规程。该方法仪器构造简单、测试方法易于掌握、携带便利、费用低廉、检测效率较高。因而广泛应用于检验混凝土的均匀性、对比混凝土质量是否达到特定要求、初步判断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的区域、推定混凝土的强度。

2.2超声波检测法

超声波是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其频率高于20kHz,具有指向性好、对各种材料的穿透力强等特点,因此能应用于绝大部分材料。Sokolov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超声波检测的研究,40年代脉冲回波探伤仪器的问世,标志着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现实。我国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英国引进UCT-2型混凝土超声检测仪。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能量将逐渐减弱,即超声波衰减,其衰减程度与材料性质有关,如晶粒大小、缺陷密集程度等等。此外,在两种介质界面超声波将发生反射、透射和散射。因此,这些反射、透射或散射波在一定程度上携带有受检对象厚度、内部缺陷及其所在位置等等信息。再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与介质的密度、配比(混凝土材料)等强度因素有关,所以声速又与材料的强度联系在一起。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换能器);寻找接收信号与检测项目的相关性(数据处理)。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测试技术,编制了相应的检测鉴定标准与规范。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超声波

的类型和产生超声波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根据需要发射不同类型的超声波如纵波、横波、瑞利波或兰姆波(导波),而超声波产生技术也由压电陶瓷发展到电磁超声、激光超声、相控阵列、磁致伸缩超声技术[5]。Wardany等用超声瑞利波检测了建成于1959年位于加拿大东部的两个水工混凝土结构近表面的损伤情况,两者使用了不同的混凝土粗骨料材质。李东生等则用超声兰姆波检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界面脱粘分层情况,并分析了界面分层长度与兰姆波能量衰减之间的关系。

(2)数据处理与储存方法的发展

早期只是对声速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检测数据也不易存储,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的存储极为方便,超声成像技术也有了快速发展,并把振幅、频率或波形逐渐纳入相关性数据分析的行列。

(3)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结合其它检测方法对材料、构件或结构厚度、强度、缺陷等进行检测。Kheder等利用纵波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构件强度进行了现场检测。Beatrice等综合超声检测、硬度计、湿度计等方法对那不勒斯的一座建于19世纪初的古老建筑的木屋架构件的刚度、强度、内部缺陷等进行了检测。Machado等则用超声波间接法实现了对营运中的海上木结构构件弯曲刚度和强度的检测。沈先华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结合斜率法对某混凝土孔灌注桩缺陷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周茗如等联合应用超声检测、人工敲击和应变分析法对大型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与钢管壁粘结情况的检测评价。

2.3声发射法

声发射现象指的是物体因受外力或内应力的作用,在其内部缺陷处将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塑性变形,储存大量的应变能,一旦裂纹产生或裂纹扩展,部分应变能就会以瞬时弹性应力波的形式向外释放的现象。因物体内部裂纹的产生或扩展而产生的声发射现象的弹性波频率低,人们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如何能“听”到这些声发射现象,不仅要能“听”到,而且要能知道在哪个地方发生、原因是什么、什么时间发生、危害有多大?这就是声发射检测。声发射检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德国凯赛尔的研究,他首先发现金属材料在变形中会产生声发射现象,提出了声发射不可逆效应即凯赛尔效应。随后,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探明了塑性变形的声发射机制———位错。1964年,美国率先将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于北极星导弹舱的检测并获得成功,此后该项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于1973年建成第一套声发射试验装置,并先后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声发射检测仪。直到80年代,随着其它基础性研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声发射检测技术才得以迅速发展。Rusch于1959年开启了对混凝土声发射信号研究的大门,并指出了混凝土材料凯赛尔效应的极限应力范围。1970年Green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劈裂抗压强度等进行了声发射实时监测,并提出了可以应用声发射技术对混凝土破坏的全过程实施监测。我国的董毓利等对混凝土受压全过程声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声发射信号首次产生及其后的强弱与试件应力变化之间的关系。陈兵等依据声发射信号振幅分布特性,将声发射信号划分为不同区段,建立了声发射信号与混凝土内部不同破坏机理之间的关系。如今,声发射已应用于建筑、桥梁等混凝土结构的动态检测和完整性评价,并在市政工程、桥梁、房屋建筑等工程中,声发射技术也已成功地应用于混凝土框架、板的检测。声发射技术不仅在声发射理论及数据处理方面有了大的发展,而且声发射仪也从早期的模拟式单通道声发展到目前的全数字化、全波形的多通道声发射仪。然而,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复杂性,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未能解决,如混凝土声发射的机理、声发射信号与混凝土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混凝土的凯赛尔效应等等。

2.4声振检测法

声振检测法是指在外激励作用下受检对象产生机械振动,通过对振动特性参数的分析来评价其力学特性的检测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又分化出两种方法:声波反射法(低应变法)和冲击回波法。声波反射法根据检测测量方法的不同也存在不同的应用,但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单点激振单点测量的整体响应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是一维杆应力波理论,因而适用于对棒状结构如梁柱等的检测,土木工程中则多用于对基桩的完整性检测。单点激振单点测量的整体响应检测方法的优点是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缺点是:

(1)不能检测出基桩的水平缺陷。

(2)只能对缺陷做出定性的评价,很难做到定量评价。

(3)只能检测等直桩,对变截面桩、扩底桩易引起误判。

(4)数据处理难度大,如降噪和反演分析。另外,这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对基桩的完整性检测还有几个问题亟需解答:

(1)弥散效应和横向惯性效应

一维应力波理论的边界条件要求弹性应力波波长要大于两倍的杆径及杆的长径比大于5,否则会由于弥散和横向惯性效应而产生三维问题。

(2)桩土相互作用对检测结果影响

一维应力波理论要求杆是自由的,而实际工程中,桩是处于半无限的土体介质中,如果依然用一维应力波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可靠。

(3)多处缩径桩的检测

截面的变化,就会引起广义波阻抗的变化,弹性波会在该截面发生反射,所以对多处缩径桩,弹性波就会在缩径截面间来回反射,声振检测技术的另一种应用形式是冲击回波法。1983年美国Cornell大学的Sansalone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Carino首次提出冲击回波法应用于对混凝土结构的缺陷检测。在1984年的国际混凝土无损检测会议上,加拿大的马尔霍察认为冲击回波法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现场检测方法之一”。此后,Sansalone等利用FFT方法进一步将冲击回波法由时域分析转换到频域分析,推进了冲击回波法的应用与发展。如今,冲击回波法已广泛的应用于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缺陷和厚度探测,特别是扫描式冲击回波测试系统的问世。冲击回波法是一种单面反射检测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和直观的优点。其检测原理为:在受检结构的表面施加冲击力,以产生瞬态低频应力波(含有纵波、横波和面波),应力波向结构内部传播,遇到缺陷和外部边界时来回反射,引起结构表面产生相应的微小位移响应,并由安装在表面的拾振器来采集这种响应数据,最后通过对信号的频谱分析(主要是纵波)来测定受检结构的弹性波速或结构厚度。冲击回波法能精确检测厚度在2m以内的混凝土厚度及其内部缺陷(如空洞、蜂窝、离析等)。此外,它还可以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内部缺陷的位置、开放性表面裂缝深度及混凝土强度等。我国对冲击回波法也做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如周先雁等用冲击回波法对桥梁箱梁孔道灌浆质量进行了检测,根据P波在钢绞线和空洞处的不同反射特性判断孔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傅翔等对隧洞混凝土衬砌厚度进行了冲击回波法测量,并对混凝土的固结灌浆效果和分层浇注黏结质量进行了检测。

2.5红外热成像检测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红外热成像技术已被用于诊断建筑物的热损耗、屋顶渗水、围墙缺陷以及查找路面的次表面缺陷等。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到90年代初才有学者将红外热像诊断技术和土木工程结合起来,对建筑物的热损耗、建筑材料缺陷的探测和建筑外墙施工质量等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24]。红外线是介于可见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波,它的波长范围在0.76~1000μm之间,而其中只有3~5μm和8~14μm的波段能很好地透过,红外探测仪正是利用这个波段来实现探测。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而物体内部存在的裂缝或缺陷会改变物体的热传导,使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借助红外热像仪探测物体各部分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由物体表面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形成热像图来直观的显示材料、结构物等内部缺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技术,也被称为红外扫描测试技术。它可以检测出物体内部缺陷的位置,并具有快速、非接触、大面积地扫查检测物表面,而不损伤检测物,且结果直观形象,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实时观测的优点。红外热像检测应用于土木工程,前景十分广泛,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对红外热像获取的热源的改进、缺陷深度、大小的定量化研究以及如何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复杂的实际工程当中,并发展了一些新的技术,如锁相热成像和红外断层成像技术。

2.6雷达检测法

工程探地雷达是用频率介于10~2000MHz的宽频脉冲电磁波来确定工程结构或介质分布的技术。雷达监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天线向受检体发射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的电磁波,该电磁波进入介质内部后,经内部界面反射后回到表面,再由接收电线接收回波信号。由于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及波形随所通过的介质的电性性质及几何形态发生变化,因此反射回波携带有受检体内部结构信息,就可依据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双程走时、幅度、相位等信息对目标介质结构进行准确描述。探地雷达无损探测技术可用于混凝土内部缺陷、钢筋的分布检测,公路工程中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裂缝和裂缝扩展的识别。其优点是:探地雷达法可迅速对被测结构进行扫描,适用于结构物大面积快速扫测。

2.7其它检测技术

由麦克斯韦的电磁感应理论可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能够影响电磁场,因此可以利用磁测法来检测钢筋的位置或混凝土包覆层的厚度。文献介绍了英国相关标准对磁测法的认识:磁测法对配筋少的混凝土构件,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对于配筋多的构件,其它钢筋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当温度低于0℃时,效果相反。相应于磁测法,还有电测法。电测法主要是用来估计现场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程度和测量混凝土路面厚度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文献还介绍了微波吸收技术。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电磁波的反射、衍射和吸收等性质,而水对微波有吸收性,因此被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湿度。

3总结与展望

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方法很多,各自都有其优缺点,在选择时要根据场地、条件、材质及施工工艺,并能对缺陷的种类、性质等有充分的估计后,才能选择出合适的检测方法。同样的。对检测结果的评价,要尽量综合更多的信息,要清晰无损检测结果只能作为评定质量或剩余抗力的依据之一,不能仅凭检测结果做出片面的结论。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土木工程领域不断面对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这给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新的挑战,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1)无损检测理论的发展要适应实际的需要;

(2)绿色、环保、节能;

(3)检测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

土木工程论文篇5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结合研究需要成立了相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协会,制订了相应的测量标准、实施规范、检测标准、施工规程等,制订了研究发展方向,加大经碳纤维复合材料再实际中的应用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理论、研究体系和研究成果,并且通过实验性应用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大量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实例。目前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有的可根据工程需要加工成各种织物材料,满足工程需要,而且织物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的特点,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大量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加固工程中、桥梁工程等的加固、维修和保养上。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缺少系统化、本土化的研究体系,主要理论和研究标准、方法借鉴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缺少实际使用经验的搜集和整理,施工规范上过于依赖国外成熟经验,缺少本土化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体系,研究方向主要集中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片材加固和修复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应用也比较成熟。例如采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片材对上海财经大学24m跨度的木结构进行加固,采用碳纤维布对天安门城楼上的大型木柱进行加固[1];等等。单丽萍《碳纤维布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施工措施浅析》(民营科技2012.8)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土木工程加固修复技术,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强、施工简单等优点。并对碳纤维布在加固和维护建筑结构中的施工措施进行分析,之处随着对新材料碳纤维(CFRP)的研究的深入,用CFRP取代钢板作为外贴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是一种必然趋势。并现针对碳纤维加固的原理、依据、前提进行了探讨,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张勇《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冻融试验研究》(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1),碳纤维(CFRP)虽然在加固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长期的加固性能尚未得到证实。尤其在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因此研究冻融循环对碳纤维加固的混凝土构件的影响。试验研究显示碳纤维基本能够满足寒冷地区的加固要求。舒亚《码头改造工程中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运用》(水利建设与管理2014.3)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材料研究的深入,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也日益提高,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在码头改造工程中如何将碳纤维加固技术运用到水工结构物的主要受力构件,为码头水工结构物的加固修复带来新的举措,保障了码头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整体上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研究目前基本集中在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加固上,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运用日益广泛。

1.2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

日本开发研制成功一种带有铝合金接头碳纤维聚合卷管。研究发现这种聚合卷管具有高效的结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获得特殊的建筑效果[1]。也有学者提出利用碳纤维优良的导电性,通过相应手段监测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部位导电性能的变化情况,实现对对土木建筑物或桥梁等的无创口健康监测和诊断,而目前利用碳纤维优良的导电性,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实时监测应用研究不多,郑立霞《局部叠层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2)研究指出利用不同将碳纤维所具有的特有的导电特性,将不同碳纤维取代钢筋加入普通混凝土中,普通混凝土便成为具有自诊断功能特性的智能混凝土。利用这些功能特性可望实现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并通过实验研究局部叠层碳纤维取代钢筋形成的三点弯曲梁在单调和循环拉应力作用下电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局部叠层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叠层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应变灵敏系数是连续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应变灵敏系数的近23倍,但稳定性要差一些;局部叠层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电阻和拉伸应变成正比例,因此利用这一特性把可望把局部叠层碳纤维用于土木工程,便于实现在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

2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构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的应用

虽然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阶段,从上到下有严格的施工规范和要求,但是实际过程中却常常存在由于施工管理不严、施工人员能力缺陷、致使施工质量不能达到要求,特别是混凝土构件承载力不足导致在建工程或建成工程使用时在安全隐患,存在一定的潜在质量风险,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拆除现有混凝土结构的条件下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范围内的加固和修复是要解决的问题,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要原料的纤维增强聚合布进行加固,可以在不毁坏现有结构的基础上,使混凝土结构得到理想的增补效果。加上纤维增强聚合布施工过程中无需任何重型机械,施工空间不受限制的优点,因此在维护和加固现有建筑中得到大量应用。

2.1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建筑加固方面的应用

由于碳纤维增强聚合布的材料性能的特点,碳纤维增强聚合布大量应用在民用建筑中,如梁、板、柱、顶、梁腹裂缝发展过大的构件加固中。碳纤维增强聚合布加固可有效控制裂缝的发展。在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不同部位进行加固时,操作手段、方法有一定差异。目前通常使用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裂缝等进行加固时首先选取合适粘合剂,以免造成粘合不紧密,加固效果差,在此基础上注意粘贴在混凝土裂缝处。在对钢筋混凝土抗弯构件进行加固时,通常采用特殊粘合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构件强力受拉区,通过碳纤维布增加受拉区域强度,实现碳纤维布分担工程结构中混凝土钢筋的承受拉力,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损伤的受弯构件时,结果表明,通过碳纤维布的加固,检验结果显示,加固部位刚度恢复非常显著,加固部位强度和加固量、损伤程度具有一定关系,通过加固,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在工程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抗剪力加固时,一般要求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粘贴于加固构件的受剪力区,力求形成整体的拉力,促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作用类似于箍筋,从而形成一定的加固力量,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推算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随着外界条件变化应变发展比较缓慢,在实践中用于加固混凝土构件时,碳纤维复合材料达到的最大应变值比较小。在加固混凝土构件屈服后,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取代混凝土构件箍筋的作用逐,从而有效提高构件抗剪承载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工程质量提高程度与加固方式、加固量、带间距及粘贴层数密切相关。因此实践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一定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维修和加固时,要区别对待,不同位置、强度的部件进行加强所需粘贴量不同,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加固效果的最优化,如粘贴过量碳纤维增强聚合布,可能会导致不能充分的发挥碳纤维增强聚合布的优势。由于碳纤维增强聚合布的可设计性的优势它与所加固构建之间粘贴比较紧密,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建筑外观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加固,因此在一些对整体构件加固质量要求比较高,碳纤维聚合布在得到大量应用,如对历史建筑的抢救、保护和维护和原有建筑,同时构件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2.2桥梁建设加固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特点,碳纤维增强聚合布可以应用在桥梁加固方面。如磨损、裂缝、局部塌陷的桥面,可以在保持现有混凝土构件的情况下,通过适当修补后加贴碳纤维增强聚合布,从而提高桥面坚固程度和增加使用寿命,如一般采用将碳纤维增强聚合布粘贴于桥面板下面,在提高桥面整体平整的基础上可以增强桥面板的抗弯及抗剪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建设方面的用途主要有两类,现有桥梁的加固方面和新桥梁的建设使用。在桥梁加固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桥梁的基本构件、节点、裂缝受弯构件、抗弯构件等的加固,加固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桥梁的面板、构件的抗弯、受弯、抗剪、轴向抗压承载力等,桥梁建设加固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在这方面的工程实践是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桥梁工程和新材料发展状况,2003年7月对1971年建成的“宝成桥”进行了加固维修。提高了大桥承载强度,同时对大桥基本构件提供了抗裂防腐的保护作用[2-5]。但是碳纤维增强聚合布加固混凝土桥柱、桥梁时,应注意原有混凝土构件横向膨胀性能促使外包碳纤维增强聚合布的局部环向刚度增大,导致混凝土原有构件的脆性破坏,因此在应用碳纤维增强聚合布维修桥梁加固混凝土柱时要注意完全粘贴整个构件。

3结论和建议

土木工程论文篇6

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目标是进行土木通才教育,积极改进课程规划,提升教学品质,培养具备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国际视野与领导能力等综合素养的优秀工程师与工程研究人员,以适应国家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需求。同时在研究方面,积极发展工程相关的重要专业领域,基础与应用并重,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提升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使各领域皆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并居学术界领先地位。

2台大的课程设置与授课计划

2.1课程设置

土木工程本科课程设置注重基本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广泛,理论、实验与实务并重。学生入学后,须修完144学分,其中包括必修科目122学分,选修科目22学分。一、二、三年级以必修科目为主,着重基本科学训练,并向土木工程各分科及相关科系扩展。四年级则以选修科目为重,着重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为使学生提早分流,及早发掘个人专长,土木工程系于近年设有五个学群(土木、轨道运输、建筑、环境工程、天然灾害防治)供学生修习。在课程上的划分为:校定共同必修科目(12学分)、校定通识科目(18学分)、系定一般共同必修科目(1分)、系定专业共同必修科目(4分)、系定各学术分组领域必修科目(14学分)、群组课程(12学分)、系定各学术分组领域所有其他选修科目(12学分)、自由选修(8学分)。详细的课程开设情况,每个学年略有变化。

2.2课程授课计划

此外,本校学则规定,学生每学期所选学分数不得少于15学分,不得多于25学分;只有在最后一学年,每学期不得少于分,不得多于25学分。

3台大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特色

3.1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而不是各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

要求学生修习通识课程至少18学分,各系学生必须按照系指定领域修习通识课程,才能计入通识18个学分,而且指定的领域每一领域至少都要修习一门课程,才能满足通识课程修课规定。

3.2校定共同必修科目(国文、外文、体育、服务学习、进阶英语)和校定通识科目(文学与艺术、历史思维、世界文明、道德与哲学思考、公民意识与社会分析、量化分析与数学素养、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占总学分的20.8%,其中校定通识科目全部为选修课。

在工科教学计划中安排这么多的文科课程,学生选择余地大。按教学计划的说明,是为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3以真正的“大土木”概念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专业间的界限比较模糊。

课程内容广泛,理论、实验与实务并重,一、二、三年级以必修科目为主,著重基本科学训练,使学生具有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得以向土木工程各分科及相关专业扩展。四年级则以选修科目为重,着重更专精的各种专业知识的教导与研究。并且,学生可依据其多元领域兴趣发展,选择双主修、辅系,以及本专业提供的跨领域课程。

3.4十分重视数学和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及力学课程等基础课,课程的学分合计占到总学分的28.5%(41/144)。

其中数学8学分,工程数学6学分,物理7学分,化学4学分,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土壤力学、水文学等力学课程16学分。所列课程均为系定一般共同必修课和系定专业共同必修科目,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

3.5讲课与实验、设计相结合,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共同特点。

开设土木工程概念设计、土木工程基本实作、测量实习、工程材料学与土壤力学实验、结构学与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设计实务等试验和设计等科目,共计10学分,讲课与实验、设计同一学期进行。

3.6课程内容的高综合性。

重要的内容与具体的基础课程结合,贯串于多门课程,节省了课时。如,英语课程很重要,但在培养计划中仅开设2学期6学分的课程,而在相关课程中实际使用英文授课。又如,计算机是工具性知识,但是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具体应用的专业基础课相结合,仅开设1门选修课。

3.7高水平高素质的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所有教学教师都具有欧美学历和博士学位。

教师的专业领域涵盖了结构、大地、水利、交通、营建管理、测量、电脑辅助工程等,授课水平和质量高。为了提升系的科学研究水准并加强与工程实业界的关系,多年来该系与许多研究单位均有密切的合作。

3.8国际化的双语环境。

成立国际事务处对外沟通、扩大师生跨国交流机会、提升台大国际能见度及形象,对内包括校园环境国际友善度的促进、各学院国际化指标达成程度的提升、沟通协调机制的强化。每年推出深受好评的国际化相关培训课程,同时承办大量的国际会议,使学生有国际就业的优势,培养国际人才。

3.9服务规范的高档次的教学硬件设施。

土木系的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大楼为给本系师生提供优良的研究及教育学习环境,近年来除持续改善原有土木系的空间设施外,也新建土木研究大楼、各专业研究领域所使用的实验室,并且为提升本系之研究水准加强与工程实业界的关系,与各研究单位紧密合作成立各研究中心。

4对土木专业培养主要问题的思考

我国内地高校的工程教育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也培养了许多著名领导和人才。但是,我们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更多地思考工程的社会、环境、商业和政治背景,如何促进工科学生从单一学科思维向跨学科思维方式转变,如何把工程实践和设计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如何发展学生的团队技能,如何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等等是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全面考虑的问题。对比台大土木工程系的办学计划和经验,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

4.1注重培养人文情怀。

对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士来说,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工程教育同等重要。围绕通识教育理念形成各具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内地各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标不够全面、教师素质不够高、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等问题。

4.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多学科视野。

当今世界,科学进步日新月异,技术革新更是突飞猛进。课程设置应考虑如何促进工科学生从单一学科思维向跨学科思维转变,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创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有“接收”能力。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工程师都要能够适应各种变化,并始终保持卓越。

4.3注重科学基础教育和工程技术训练。

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方法论与具有较熟练的实践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所培养学生能够在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懂得“为什么”,还须知道“怎样做”。

4.4讲课与实验、设计相结合。

高水平的基础理论教育应该与实验、设计相结合,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纵技能在内容和培养中保持协调一致。通过课程设置,不只教给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且要求学生与项目联系起来,将实验室的动手学习和各种项目工作实践经验纳入到教育经验当中,用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技术知识或培养实际技能。

4.5通过工程实践培养学生。

教师提出的项目应该是企业的实际项目或源于工程实际。通过工程实践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工程实践为教学提供使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的机会,验证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培养了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做到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技术,而且可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而培养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结语

土木工程论文篇7

在民国时期,建筑向中西式相结合趋向日益加强,虽然对于民国时居民生活居住的建筑所用的材料还是以青砖、青瓦为主中式建筑,但是在单栋住宅的建筑形式已经十分的偏向于西方建筑,对于中西方建筑的建筑风格主要的区别是对于建筑屋顶的不同,中国的顶是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扩展,从而造出的各种样子的飞檐。而西方的建筑是要纵向建筑,直指苍天,突出柱子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东西方建筑的形式可以直观的看出区别。在内部的装饰和布局上也有不同,中国的装饰偏向于正式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而西方对于内部的装饰较为随便,让人感到随和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而产生这两种极端差异的原因就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同,所以对于建筑风格上的要求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在工业建筑方面,中国已经逐渐有了近代的工业建筑如:1)木构框架厂房:利用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构建形式,对于隔热、抗震、绝缘。2)砖木混合结构厂房:以砖墙、砖柱称重,上立木屋架的砖木混合结构厂房。3)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部件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部件组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这些是最早的工业厂房建筑。到了二十世纪后期,对于一些社会公共建筑的建设已经达到了完善。一些必要的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的出现了,说明了中国的建筑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大量完全模仿西方式建筑的外国领事馆、工部局、提督公署的出现,还包括一些新型的银行、火车站的建立,这些建筑都是仿照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类建筑,在布局和造型都是来源于欧式古典式。但有些建筑对于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还有所融入,像江苏省咨议局就是这两种建筑特色的结合。在民国1936年中国历史意义上第一个高层建筑在上海建成,是上海的中国银行,以高达17层的塔楼,用经过简化了的中国建筑细部作装饰,含有淡淡的民族风韵,在当时的上海的建筑群中十分突出,并代表了建筑行业兴起的开始。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是恢复时期国力有限,建筑活动的一般特点是规模小,进度快,造型简洁,很少装饰。并且某些建筑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想的延续。当时最大的建筑活动主要是以城市建设,和构建工人村为基本的城市建筑活动,并对一些城市的道路和给水排水管网进行了整治,改善了市容和生活环境。所以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这个时间段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时期,有部分的建筑成果显现出来。

到了六七十年代由于一些不利的因素促使中国的建筑行业整体是处于停顿状态。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进入到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多元建筑论时期,建筑艺术创作开始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由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建筑行业的停顿使得建筑行业在八十年代形成了一股热潮,对当时的社会建设产生了一次较大波动,大量丰富多彩的建筑流派从其他国家涌入进国门,使中国的建筑行业达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顶峰。在改革开放的带领下,先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对于自己的住宅先进行了改变,建起了‘别墅式’、‘园林式’和‘庄园式’住宅。慢慢的整个社会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各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出现了,如钢结构,框架结构的建筑出现。进入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矛盾出现了。全球化是世界的主流,建筑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但是全球化有着自身的弊病,所以一些地区化的建筑师们开始挖掘民俗风格、特色材料和利用传统工艺来抵抗全球化的步伐。然而在材料、信息、资本、教育等诸多元素的集中和全球流动,使得全球化无可阻挡。而建筑的全球化带来的主要是建筑上形态、和建筑方法的多样性。在建筑的形态的多样性是因为材料技术的发展更加的无所不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所产生的多元变化使得建筑的样子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到了在二十世纪末电子信息行业慢慢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3D立体模型技术出现了,更多的作图工具的涌现使得建筑行业在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就已经率先迈入电子信息时代,又一个建筑时期兴起了“建筑信息时代”。在二十一世纪建筑已经高度发展,在这个信息时代建筑已经可以在电脑上作为3D效果图显现出来,对于建筑的高度也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建筑已经不再是光拼外貌了,对于周围环境了绿化、交通道路的合理规划、生活社区的建立,这都将是建筑行业的新目标,要对整个建筑使用者的方方面面来进行考虑。因此“四方盒”式的建筑应运而生,最大程度地适应了这些要求。

但越来越多的“四方盒”使得人们难以使得难以再从外表看出一栋建筑的个性。这种“简化”的建筑形式对于内部也有所改变,使得公共和隐私变得模糊。另外建筑师厌倦了一味的复古建筑,变得积极的从事形式探索。种种原因是得人们不得不又从形式入手来改变原有的形式和增加建筑的可识别性,但与以往的不同的是,建筑师更加强调的是建筑的独立个性。对于个性建筑将会是未来建设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因为一切都变得多样化,人的性格也会变得更加的鲜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和对于事情的处理态度,这就是个性。建筑是根据人类自己的想法而构建出来的,所以它也会被你赋予上生命,像鸟巢、水立方、大观、国家大剧院、还有新的中央电视台,它们凭借自己独特的外型,张扬的个性来表现自己,将自己展现给整个世界。

土木工程论文篇8

1.1整合了学生知识结构学生原本学习的土木工程知识以理论为主,知识点离散、不系统。通过本次创业训练开办“防灾减灾评估咨询事务所”,将涉及工程实践、建筑法律法规,建筑防火规范等知识系统的整合到一起,同时学生又了解了有关创业的知识的比如有关合同法、心理学、财会知识等,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专业但是将来有用的只能靠自己另外学。通过此次创业训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更易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需综合应用“建筑结构实验”、“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抗震结构”“、高层设计原理”等课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学生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所学知识更系统,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1.2增加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通力协作与配合。项目确定初期,学生先分头查阅资料,再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形成了“指导—搜集资料—集体讨论—汇总”的推进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了大量信息,了解了各类灾害来临时对房屋的破坏形式,制定了公司提供的资询内容。完成该创业训练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靠某个人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的,团队成员需要相互配合。每个人都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承担各项工作。同时,学生之间应互相帮助,高效快速的完成本项工作,以便尽快进行下一项工作。此次训练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更加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这对学生的团结意识、协作意识、个人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加强了师生的交流,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3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创新创业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防灾减灾评估咨询事务所模拟运营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创业意识。这些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是参加科研项目的必备能力。同时通过本训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完成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加深了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非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兴趣。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建议或对策

2.1创业技能宽度不够由于此次参加创业训练的学生均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学生经济管理类、组织管理类、市场营销学等的知识相对匮乏。学生此类的选修的课程十分有限。因此,建议高校校还应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模式,结合产业结构特征来设置课程体系,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学生自身价值为目的”,调整课程内容。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专业技能宽度。

2.2训练项目经费不足本项目配套的经费从模拟运营的角度来说是合适的,但如果真正创办资询公司,建一条完整的服务流程,包括租赁房屋,购置电脑以及日常开销,所需经费需达几万元,因此,整个训练计划只能停留在模拟运营阶段,实际操作还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问题。因此,建议学生在模拟运营期间尽量全盘考虑,细化训练内容,学生毕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延续此训练,将创业训练变成实体操作。

2.3工学矛盾突出该创业训练项目为期两年,训练期间,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社会调查,组建公司,模拟运营。而这些时间段需求与院系教学安排有冲突。按本科培养模式,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有严格的计划性,学生往往会因理论课的教学不能持续的完成一项任务。建议高校校再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考虑给学生多留些整块时间,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工学兼顾。

3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