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打赏经济论文8篇

时间:2023-03-30 10:39:27

打赏经济论文

打赏经济论文篇1

摘 要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然而,时至今日,武术散打的产业化仍然举步维艰。本文对武术散打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武术散打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武术散打 产业化 电视转播 体育经纪人 体育赞助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早在1998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和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的李杰先生就曾明确指出:“中国武术运动只有走向产业化,才能更快地提高知名度,提高水平,从而进人奥运会。”然而,时至今日,武术散打的产业化仍然举步维艰,更谈不上进人奥运会。

一、武术散打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一)电视转播方面

据2009年12月中泰拳王对抗赛的承办方介绍,在国外,承办方收人的最大头并非来自于赛事冠名,而是电视转播收人,但国内恰好倒过来,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想电视转播,承办方需要掏腰包给电视台。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武术散打前进的脚步,伴随着各种名目武术散打商业比赛的粉墨登场,电视媒体也纷纷参与进来。但是,由于武术散打赛事频繁更迭,例如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和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的停赛,以及全运会和各锦标赛的影响,加之很多对抗赛、邀请赛的赛程都很短,电视媒体对武术散打赛事的转播不能保持一个持续的状态,武术散打赛事电视传播效应的可持续性不是很好。

(二)普及程度方面

武术散打的群众基础较差、普及程度较低,这不仅使武术散打的运动员来源难以扩大,而且武术散打的消费市场也难以保证。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之所以较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武术散打的发展侧重竞技比赛,对大众普及重视不够。(2)武术散打伤害性较大,现有规则不适合大众普及。(3)国外许多体育赛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例如NBA、职业拳击等。国内体育赛事面临着巨大的竞争,武术散打也不能独善其身。另外,武术散打赛事观赏性不强、持续性不够。

(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方面

我国绝大部分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都被国家所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武术散打的产业化发展。“举国体制”下的武术散打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国家所有严重制约了非官方举办的武术散打比赛的赛事水平。同时,在武术散打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归国家所有以及武术散打商业赛事的奖金和出场费还不足以作为大部分运动员赖以谋生的情况下,作为武术散打产业化进程一部分的商业性联赛在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和全国锦标赛期间势必会被迫停赛。

(四)体育经纪人方面

我国的体育经纪行人行业还比较落后,而涉及武术散打的体育经纪人更是少之又少。一直以来,武术散打赛事的体育赞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体育赞助持续性比较差,短期比较严重、赞助商队伍不稳定等。武术散打普及程度较低,群众基础相对薄弱,媒体对武术散打赛事的关注度不高,因此还很难激起赞助商较大的赞助热情。

二、武术散打产业化发展对策

(一)努力实现央视体育频道现场直播,扩大武术散打赛事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扩大、提高武术散打赛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如果武术散打赛事通过中央电视台转播,不仅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散打赛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体育赞助,提升赛事品牌和运动员价值等。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有关体育领域的相关立法应当加快进程,更新已经不是很适用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适应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诸如有关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体育经纪、体育保险、转播权、体育赞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外还要制定诸如减少税收或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赞助武术散打的积极性。

(三)重视普及工作,设计时尚系列服装,制定适合大众的武术散打规则。

(四)提高武术散打比赛的观赏性。(1)提升理念,打造国际化武术散打联赛。美国NBA之所以风靡全球,原因之一就是有着众多的国际球员加人其中。对于武术散打赛事,要提升理念,吸收国外优秀运动员,打造国际化的顶级武术散打联赛。而且,武术散打赛事的国际化,不仅可以提高比赛的技术水平、提高赛事的观赏性,还会吸引国外媒体的关注,进而为赛事带来更多的转播权收人以及体育赞助。(2)修改规则,对影响比赛的技战术加以严格的限制。武术散打比赛的观赏性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武术散打的比赛规则。例如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有的运动员在得到一点后马上搂抱对手以避免对方进攻或保持优势,这极大地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因此,为了提高散打比赛的观赏性,武术散打的比赛规则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对影响比赛观赏性的技战术加以限制。

(五)明晰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允许并鼓励体育经纪人的参与。

(六)加大对武术散打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

(七)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汲取国外著名搏击赛事的成功经验。

(八)积极与国内外多种媒体合作,不断扩大对武术散打赛事的宣传。在保证比赛观赏性的同时,武术散打赛事要积极地与国内外多种媒体展开合作,不断对武术散打赛事在国内外进行各种有力的宣传,不仅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和喜欢散打,也要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和喜欢散打。

参考文献:

[1] 弓慧敏.电视体育赛事传播研究-代兼论北京奥运会的电视传播策略[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打赏经济论文篇2

[关键词]网红;变现;商业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36.224

1968年,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在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在全世界出名15分钟;而且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这一预言在互联网无所不及的今天早就已经被证实了无数次,而“网红”则是这一现象的最佳例证。今天,千万网红们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出名,他们更看重的是成名后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即如何把自己的人气、粉丝的追捧变成实实在在的金钱。

纵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所谓“网红经济”,本文认为网红的变现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1 打 赏

所谓打赏,就是当网红在网络上原创内容后,如果有人看着喜欢,就可以通过支付赏金的方式来表达认同和赞赏。这种模式在网红兴起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出现。早在20世纪末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那些在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创作走红的网络们,大多都是通过接受打赏的方式赚取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打赏模式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付费模式,完全由观赏者(粉丝)自愿,它几乎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但这种付费的非强制性也导致了收入的不确定。该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受到了传播平台的局限: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支持打赏功能;而且,网红通过打赏所得到的只是虚拟的货币或礼物,要想实现真正的变现,则需要与传播平台进行分成。

本文认为,通过打赏变现仅适用于刚刚成名或粉丝规模较小的网红,而对于那些背后有专业团队策划包装的网红而言,则需要寻求收入更为稳定、直接的变现模式。

2 广 告

与传统广告类似,网红做广告也可以分为“硬广告”和“软广告”两种,前者指直接展示由广告主提供的内容,后者则是在网红自身展现的文字、图像、声音或视频中插入与广告商品相关的倾向性内容。

通过卖广告赚钱具有交易形式简单、变现直接的特点。并且,随着网红人气的提升,他们的广告收入也可以稳定增长。2016年4月21日,在网红“papi酱”的广告拍卖会上,她的一条贴片广告拍出了2200万元的天价,虽然事后有人质疑此事有虚假炒作的嫌疑,但这至少说明了广告主对网红这种新型广告媒介的高度肯定。

然而,广告模式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必然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无论广告做得多么讨巧有趣,一旦其商业盈利的目的被粉丝察觉,或多或少都会引起反感。“papi酱”的合伙人杨铭在上述广告拍卖会结束后就公开表示“贴片广告仅此一次,以后不会再卖”。究其原因,可能也是考虑到了广告对网红的负面作用。

3 电 商

网红开网店赚钱是另一种常见的变现模式。淘宝网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淘宝网上就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网红店铺”,部分“网红店铺”上架新产品时的成交额即可破千万元。在2015 年“618”大促中,销量额排名前十的淘宝女装店铺中有七家是由网红经营的。这其中的代表人物“雪梨”的淘宝店“CHINSTUDIO” 在2016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亿元。

电商变现模式看似可以为网红带来巨额收益,但却并不适合所有的网红。首先,网红做电商,其商品往往局限于服装、饰品及化妆品等少数品类;其次,一旦进入电商领域,必然会面临品牌、物流、客服等诸多问题,而处理这些问题所需的资源及能力并非每个网红都能够轻易获得;最后,与广告模式类似,电商的逐利性也可能会导致网红粉丝的反感。

4 内容订阅

内容订阅是一种预付费方式,指粉丝以时间或次数为单位预先支付给网红一定的费用,随后按约定观赏由后者所提供的内容。与打赏模式相同的是,内容订阅也是粉丝对网红提供内容的一种认同和支持;但相比打赏模式,内容订阅带给网红的收益更加稳定,网红能够更明显地感到成就感,他们也可以利用提前获得的报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表现。

目前来看,内容订阅这种变现模式,国内网红的实践并不是很多,主要是那些提供各类知识内容的网红,例如吴晓波和马东的“奇葩说团队”等。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先成名于网络之外,然后再利用互联网来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严格来说他们并不属于真正的网红。这样的现状一方面说明了内容订阅模式对网红持续提供高质量内容的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粉丝和网红双方对于原创性内容的价值都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认同。

但随着知识多元化的深入以及人们认知的不断发展,本文认为,内容订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网红变现的主要模式之一。

5 社交平台

网红的魅力在于吸引并聚集大批的粉丝。而这些粉丝之所以都青睐某一个特定的网红,其原因在于他们在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因此,粉丝与粉丝之间必然存在着强烈的社交需求,而网红则恰恰为这些粉丝提供了进行社交活动的平台。这就像现实世界中常见有某位明星的“影迷会”或“歌迷会”,在互联网上,网红的周围也存在着类似的群体。

社交平台是网红的一个副产品,迄今为止这种商业运营模式仍鲜有人尝试。自2016年4月起,网红“papi酱”开始打造自己的视频平台“Papitube”,这是少数网红尝试运用社交平台模式变现的例子之一。

虽然如此,但本文依然认为社交平台模式给网红带来的盈利空间与发展前景都不可小觑,因为互联网为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而社交平台的商业价值也早已被无数次证明过了。当然,绝大多数网红都寄生于一个或多个社交平台之中,他们如何能打造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亚”社交平台,这还有待时间的考证。

6 线下活动

虽然网红出现并成长在虚拟的网络,但他们本身并不是虚拟的;同样,他们的万众粉丝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构成的。成名之后的网红参加线下商业活动并赚取收益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但并非每个网红都能在现实世界中续写自己的成功,因为线上线下的游戏规则不尽相同。由于这种变现模式已经离开了互联网的范畴,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本文分析了网红变现的六种主要模式。这六种模式并非相互独立、互不相关;事实上,网红大都会同时采取多种变现模式来谋利;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演进,新的网红变现模式也必定将很快出现。

参考文献:

[1]王玉,崔璨,高思佳,等.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跨越――以 papi 酱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8):370-371.

打赏经济论文篇3

灵璧石居于诸多奇石之列,何以在赏石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名冠其首?究其根源,我以为成因有三。

其一,灵璧石具有多元的审美特征。天下奇石各有其态,各具其美。或以形奇,或以质坚,或以色妍,或以纹美,或以韵胜,不一而足,可谓千姿百态,魅力独特。故各地石友出于文化因素或地域情结,常常难以避免审美偏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推己及人,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么,在万千奇石经历过历史长河的苍桑淘变和文化选择后,为什么四大名石能脱颍而出并留T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什么在赏石鼎盛趵宋代,赏石文化学者杜绾在唯一入编钦定《四库全书》的《云林石谱》中,列举了一百一十六种奇石,唯将灵璧石冠以首篇?明代赏石大家王守谦也在《灵璧石考》中云:“石堪玩者。唯灵璧石为最”。细察历代及当代诸多赏石大家之评议,也都对灵璧石予以首肯并多有赞誉,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或偏爱吗?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产生及传承,既不是巧合,也不是偏爱,如天之云,地之水,必有其源。虽灵璧石以造形为主,但品种繁多,皆奇而可赏。据不完全统计,灵璧石约四十余类,五百余种。以磬石,纹石,彩石,图案石等为著名品种。且兼具形、质、色、纹、声、韵,神和瘦、皱、漏、透、丑、雄秀等诸多审美要素,从而具备了多元的审美特征,令赏者从中折射出多视点、多元素、多角度的审美感受,并进而领悟出高层次、高品味、高境界的审美意蕴和人生哲理,使静态的灵璧石充满动态的人文文化,并赋予生命,从而变得可爱,可敬,可重,赢得了赏者的情感青睐和历史地位。

其二,灵璧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宋人戴复古一曲绝咏,流传千古。灵璧石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上可谓成名最早。据当代灵璧石文化学者孙淮滨先生考证,从春秋时成书的《尚书禹贡》记载“泗滨浮磬”开始,到历朝历代有石文化记载的各类典籍中,约二十余部对灵璧石载有诗词文赋。从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商王朝御用之物一一“虎纹磬”(1950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经专家鉴定,该“虎纹磐”为灵璧石所制),到公元二零一零年灵璧石编磐敲响上海世博园;从公元――零一年宋徽宗艮岳寿山的“庆云万态奇峰”,到公元二零零四年灵璧县政府选送“玉树临风”和“洞天福地”两方灵璧石入住中南海;从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研山”和宋徽宗的“灵璧小峰”,到当代石友马祥的“江山多娇”和吴子辉的“迎客松”:从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到当今出版的巩杰先生的《中国灵璧石论》和《中国灵璧石文化史记》:从宋徽宗的“艮岳寿山”和乾隆皇帝的御花园,到天津的“宝成园”和苏州的“静思园”……。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多少名园、名石、名人、名作和轶闻故事,可谓珍如瑰宝,不可胜数!描绘了灵璧石的珍奇、增添了灵璧石的厚重、彰显了灵璧石的尊贵和突出了灵璧石的地位,使灵璧石在万千奇石中独占鳌头。成为国之重器,赢得了令人仰慕的殊荣!

其三,灵璧石拥有众多的赏玩收藏群体。放眼古今中外赏石界,凡资深玩石者,几乎无人不知灵璧石。凡赏石界鉴藏大家,几乎无人不藏灵璧石。凡全国’眭奇石大展,几乎每展必有灵璧石。凡天下名园,几乎都有灵璧石的雄姿倩影。这都充分反映了灵璧石赏玩和收藏者的普遍性和社会的认可度。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灵璧石也并不完美。如硬度不及戈璧石和大化石,图纹不及长江石和黄河石,这说明了奇石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世界永远不可能一个模式。还有些石友说灵璧石多为黑色,且作伪颇多。其世这不足为怪,黑为玄色,意蕴深奥,历来为古之重色。至于作伪,试问当今稍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之奇石,从灵璧石到太湖石。从英石到昆石,从三江石到戈璧石,从黄河石到大理石,从各类腊石到新近开发的松花石等等,又有哪一种没有造假作伪现象?利益使然也!想不上当受骗,主要靠赏玩者增长知识,提高眼力。此类丑事,绝非仅靠舆论评击或规范管理所能奏效。

历史和人们给灵璧石以厚爱,那么灵璧石又何以在现实生活中彰显魅力?概言之,1谓“赏石六德’:一曰: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二曰:立身坚贞,启迪人生;三曰:意蕴高雅,杜绝媚俗;四曰:沉稳淑静,矜持庄重;五曰:平和处世,宽厚清明;六曰:天地瑰宝,惠利社会。石之六德,因石寓意,以意感情,情之所至,可催人操节励志,修养人生。赏石实践说明,奇石因形、质、色、纹、韵各异,其所蕴含的品格意义及给赏者的感受启迪也不同。雄伟之石激人励志,挺拔之石可振雄风,拙朴之石增补纯厚,秀雅之石文静可生,灵动之石催人奋进,清逸之石导引空明。如此等等,不同奇石所代表的人格意义,因石因人因悟而生。

赏石可悟道,入自然而无为。作家李准在论及人与石的关系时这样说:“每一块石头既是大自然的精心创造,又蕴含了人的深情。人们以审美的激情为石注入了生命力,成为人生巧妙的对应体;石也以其自然之美,与人的心灵相契台,从而具有了人的灵性。”这句话阐述了人与石的互通性,也即人与石的互补性。人与石的相互认知,正由于这种同为大自然产物的母体情结和有差别的展现方式,既存在着相互认知的必然性,又产生着相互差异的互补性。这种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于人与石能够沟通互知的规律性认识,是否是对“石道”的一种阐释呢?

正因如此,我们欣赏奇石,就不能仅仅赏其自然之美,更应当透过自然之美悟其精神内涵,并从中提取修养之道,处世之道,奋斗之道,以滋养自身可能缺乏的某种元素,使我们变得更理智、更清明、更完美。

赏石之道。最根本的就是自然之道。奇石的任何人格意义,都是自然赋予于它本身含义的延伸,赏者只是以自身的知识修养把它用逻辑思维或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

当然。灵璧石或天下奇石之魅力并不仅限于此。诚如中国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所言:“一方石头和谐一个家庭。一方石头汇聚一批朋友,一方石头造福一方百姓,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明,一方石头弘扬一种精神”。赏石对于装点生活,丰富人生,提升品位,节操励志,打造企业文化,加强人际交流,构建社会和谐、推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玩石之举,其善大焉!

【作者简介】

陈民府,拙石斋主,字拙石、石翁。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宿州市观赏石协会会长,安徽省赏石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民防协会副会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是璧石研究院院长,中国灵璧石鉴评委员会主任;宿州学院中国灵璧石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

科普资源委员会委员,一级鉴评师;《中国灵璧石》杂志总策划兼全国多家协会、报刊、网站顾问。

【相关链接】

历届灵璧石文化节回眸首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

2004年11月8日至18日,首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举行。

首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的宗旨是:“弘扬奇石文化,提高灵璧石和灵璧县的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届灵璧石文化节由灵璧县委、灵璧县人民政府主办,

首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除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外,还有灵璧石精品展、钟馗画展和石文化研讨会、书画笔会、经贸展销与洽谈会等十多项活动,并伴随着“首届灵璧石文化节特种邮资邮封”的首发式,使活动更具特色,更加丰富多彩。

首届灵璧石文化节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取得积极效果。文化节期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等主要媒体作了报道,灵璧对外知名度明显提高。借助文化节平台,灵璧县成功举办了灵璧投资环境说明会和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签订了7项合同,引进资金1.65亿元。特别是灵璧县委、灵璧县人民政府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确定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建立培育特色市场,促进奇石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石文化”做文章,把奇石经济作为县域特色经济来抓,使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

2006年10月18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在安徽省宿州市举行。

安徽省委常委孙志刚宣布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开幕,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和宿州市委书记唐承沛分别致辞,宿州市市长吴旭军主持开幕式。

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的主题是:“自然、和谐、发展”。本届灵璧石文化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观赏石协会共同主办,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观赏石协会联合承办。

第=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共安排“奇石文化展示、招商引资、文化展示、文艺活动”四大板块11项重点活动,旨在通过办节,展示宿州形象,开拓文化产业,打造招商平台。聚集人气,扩大商机,推动宿州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

在为期一周的节庆活动中,除了举办规模宏大的开幕式和专场文艺演出外,还举办了奇石鉴评及珍品灵璧石拍卖会、奇石及民俗文化展示会、灵璧石文化与经济发展论坛、投资项目推介、洽谈及签约仪式、著名企业家肯谈会等活动。为了拓展文化节活动的空间和深度,同时也为县区招商引资搭台唱戏,各县区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如首届埔桥马戏节、首届泗洲戏文化节、砀山酥梨文化节、宿州书画艺术展等活动。

宿州市在成功举办首届灵璧石文化节的基础上,决定全力举办第=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积极打造全国性的名牌节庆,以文化为媒,以办节为载体,集聚“他山之石”,招来八方客商,把宿州建成全国奇石集散、交易中心和赏石文化研讨、交流、推介中心。

第三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

2008年11月8日至14日,第三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在安徽省宿州市举行。

安徽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徐立全宣布第三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开幕,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和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分别致辞,宿州市市长吴旭军主持开幕式。

第三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的主题是:“天下奇石,魅力宿州”。本届灵璧石文化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观赏石协会共同主办,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观赏石协会和中弘集团、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皖北煤电集团、中煤三建集团、宿州煤电集团联合承办,

第三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共安排“奇石文化活动、经贸及旅游活动、文艺活动”三太板块30项重点活动。旨在通过此平台,充分挖掘和展示灵璧石的自然魅力和文化内涵,大力宣传宿州及其以灵璧石为代表的自然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营造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打赏经济论文篇4

【关键词】众包;价格理论;价值论;分配制度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众包活动兴起。2005 年中国学者刘锋就提出“威客”一词,威客现象与众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指的都是依靠普通的大众资源为企业完成任务的一种创新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符合市场激烈竞争节约运作成本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网络时代客户参与产品设计和服务规划的需求,把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联系起来,更大程度上避免了产品设计生产和客户需求的脱节,节约了社会资源,使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更加高效。另外,企业外部大众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然而,众包模式下也存在悬赏金较低、分配制度不公、交易作弊行为等问题。近年来,学者多从管理或技术角度对众包模式、众包任务、众包网络平台等方面研究众包,鲜有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众包及其特殊性进行剖析。研究众包模式特殊性所隐含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深入了解并发展众包模式。

1.众包及众包的特殊性

众包于 2006 年由美国记者 Howe 提出,Howe从经济角度对众包下定义,“众包是公司或者机构把曾经由员工完成的任务以公开号召方式外包给不确定的大众网络的行为”。众包的基本模型由发包方、接包方和中介机构组成。在有中介参与的众包活动中,发包方为任务定价,把任务委托给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把任务出去,接包方接受任务并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对任务悬赏金进行抽成,其余的悬赏金由中标的接包方获得。中介机构获得固定收益,而接包方为大众,只有少数接包方能获得悬赏金,而且悬赏金往往低于完成任务的市场价格。在没有中介参与的众包活动中,中标的接包方获得由发包方提供的悬赏金,但悬赏金的价格也往往低于完成任务的市场价格。众包商业模式具有区别于其他传统商业模式的特征。众包作为一种创新商业模式,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在网络平台上的众包任务日趋增多,参与众包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显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众包特殊性的理论诠释

2.1 众包悬赏定价诠释

所谓的众包悬赏是说,在众包任务中,发包人为悬赏定价,中标的人接受任务并完成得到奖金的过程。众包活动有其特殊性:过程中任务定价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悬赏金价格都低于市场价格。由于众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利用众包经营比企业自身经营的成本。大部分企业使用众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价格低。从表层看,这种低价违反了经济定律。因此,透视并找出众包特殊性的理论依据,对深入了解众包商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1) 价格理论。在经济学中,价值所表示的主要是商品的生产费用或劳动成本,其大小用商品在生产、交换和消费时所耗费的货币量来衡量。在经济活动中,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价格决定于需求和供给,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涨; 反之,价格下降。 ( 2) 价值论。价值论不只局限于经济学中的价值论,经济学中的价值论探讨的是经济学中的价值本质和规律运动; 而价值论有着向多学科、跨学科发展的趋势。所以众包悬赏金只是体现众包任务所付出劳动的货币价值,此价值应该低于众包所付出劳动总价值。

从经济学中的价格原理和广义价值论可以看出,众包悬赏金经常以低价出现的现象符合经济学价格原理和广义价值论,具有一定理论合理性并继续存在和发展。现实生活所提及的众包悬赏金低,具有不合理性往往指的是众包悬赏金低于把任务外包给专业机构的价格,而非针对深入挖掘悬赏金低价现象的理论基础而得出的结论。

2.2 众包悬赏金分配制度诠释

目前分配制度有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公平正义,既要防止平均主义,也要防止过分悬殊。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即按照劳动付出的多少来决定获得财富的多少。众包活动中,分配财富为悬赏金,其中悬赏金一部分为中介机构所有,另一部分为中标者所有。在无信用问题情况下,中介机构能够顺利地获得悬赏金的部分,而诸多接包方在完成众包任务时都付出了劳动,但只有中标者才能获得悬赏金。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按劳取酬,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对于参与众包活动的劳动者,他们有更公平的机会获得工作,但付出劳动后只有少部分人可以获得悬赏金的部分,这种分配方式违背了按劳分配的财富分配方式,也挫伤了大部分众包参与者的劳动积极性,显失公平。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在众包商业模式出现之前已经存在。

2.3 众包用人制度诠释

企业采取众包的动机是节约用人成本,由此作为节约公司运营成本的途径之一。众包模式下,公司短期利用了公司以外的大众资源,而只对中标参与者偿以部分悬赏金,做到了用人不养。众包活动参与者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企业的被雇佣者,又经常是消费者。众包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众包参与者与企业是雇佣关系,只有那些中标的参与者才与企业产生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那些参加了众包活动并付出劳动却没有中标的参与者并没有和企业产生雇佣关系。

3.结语

众包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它尤其特殊的优势:降低成本、开拓出新的创新源、让业余爱好者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众包模式出现的导火索,然而在价格、悬赏金的分配、用人方式上的不公平损害了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的利益。众包模式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劳动者的利益,公平对待每个人。

参考文献:

[1]Howe J.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 Magazine,2006( 14):1-5

[2]刘锋.威客( witkey) 的商业模式分析[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打赏经济论文篇5

中国最早的悬赏破案方式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东北发生了一起兄弟俩持枪杀人案,公安部向全国发出通缉令,以重金悬赏知情者,缉拿疑凶。近年来,公安机关通过公开悬赏得以成功破案的大案有谢先荣、靳如超、马加爵等案,这些都是社会危害极大的案件。

“悬赏”行为不宜推广

即使是对于警方的悬赏破案,学界也有争议。因为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线索,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而通过“悬赏”来获得线索,则可能导致公民法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公民为了悬赏而挖掘、提供嫌疑人线索的时候,一个法治社会公民忠实守法的义务及其道德正义感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由于这个因素,警方悬赏破案不能普遍化,而且要尽可能缩小其范围,并限制其使用。

如果说警方的悬赏破案是有限制的,则“民间悬赏”式的私人救济更不应当提倡。发生刑事案件,破案追凶是警察的天职。无论有没有悬赏,警方都应当及时地破案。但是,由于警方人力物力及破案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及时侦破,有些案件甚至会拖很长时间,也有破不了的案件。在这种情形下,出现“民间悬赏”式的自力救济,无非是公力救济不足的一种表现。而面对公力救济的不足,最好的办法不是推广“民间悬赏”,而是促进公力救济的改革,完善公力救济,提升公力救济的质量和效率。

私力救济弊病多多

诚然,“民间悬赏”以私力救济的方式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有促进破案的可能。但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2004年衡阳市天添公司董事长谢先国在家中被人砍17刀后死亡,因其拥有数千万元资产,此案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案发后,谢的家属出资3至5万元向社会征集破案线索,并向公安机关承诺,如在谢先国出殡前破案,公安机关及办案民警可获15万元奖励,如在出殡后破案,则可获10万元奖励。受害人家属的悬赏对象不仅包括民间,而且包括负有法定义务的警察,其导向与现代法治文明不一致。破案追凶本是警方的义务,但在这种悬赏之下,破案似乎成了警察为某人“打工”的方式,这无疑改变了公力救济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性质,是一种不严肃的行为。而当代表国家追凶惩恶的司法机关沾上悬赏的铜钱味时,其社会公信力和正义感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民间悬赏”式的私力救济介入破案,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破案者产生依赖感,从而降低警方破案的主观能动性。在没有民间悬赏的条件下,追凶破案全靠警方的职业道德和主客观能力。为了提高破案率,警方必须也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大大提高自身的侦察业务素质。而如果“民间悬赏”普遍化,不仅警方这种自我努力的需求会降低,甚至可能出现某些司法人员利用悬赏谋私的现象,致使相关人无奈掏钱进行悬赏。另外,当“民间悬赏”与警方破案的质量和数量有直接关系的时候,刑事案件的侦破率及其质量就与当事人的贫富状况相联系,而这种贫富之分不仅减弱了国家保障公民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公平责任,也是对社会正义的挑战。

再次,“民间悬赏”的私力救济也不利于公民道德的培养。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公民道德的提升主要应通过法治的实践,使我们的公民能够真正确立起不仅自己严格守法,而且能够积极干预违法行为的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这是一个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道德和法律义务。在今天,强调公民道德,就是要求公民积极投身到中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中去,用国家主人翁的精神,与一切破坏法律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的民主和法治。而“民间悬赏”的私力救济将“利益”和“好处”放在第一位,有“唯利举报”的副作用,容易导致某些人见不到悬赏就不主动配合破案、不积极尽力维护社会治安义务的弊端。

不仅如此,“民间悬赏”的私力救济还容易引发纠纷甚至触犯法律。由于“民间悬赏”的程序、内容及形式等往往不规范,容易出现纠纷。2004年,陕西定西人胡某就因悬赏5000元寻找债务人,获得线索找到债务人后,却因悬赏惹来两场官司。有些高额悬赏还会被一些黑恶势力所利用。2001年,福建何声荣专门利用“悬赏金”作案,一年里诈骗7起。从手段说,“民间悬赏”的取证是私人行为,容易造成侵权,其证据的可靠性、公信力也存在缺陷。2001年国内就发生过以悬赏取证的方式征集证人,法院因为证人得到报酬而未采信其证言,判决悬赏人败诉的案件。而私力救济过度,则可能触犯法律。2006年7月,重庆渝中区较场口12业主悬赏18万“通缉”开发公司的两名老总,原因是开发商收了180万购房款后失踪。但“通缉令”应由公安机关发的,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通缉令”,如此“民间悬赏”式的“通缉令”显然违法。

当然,对于大多数民间悬赏式的私力救济行为,只要没有违法都可以做,但在实践中一定要慎之又慎,而凡是能够通过公力救济解决的,就没有必要私力救济,这是公力救济的优越性及其基本义务和使命决定的。我国法治文明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推动公力救济的完善化,并通过公力救济促进整个社会公民道德的进步。(作者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博导)

新闻综述>>

2007年1月7日,是27岁的自考大学生小伟在看守所里的第二十八天。作为武汉市反扒联盟的成员之一,在一次行动中,小伟因涉嫌将一小偷故意伤害致死,于2006年12月28日被批准逮捕。

常州市民言留生一贯以“反扒”英雄为榜样,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公交车上反扒。虽然遭小偷多次警告,但他依然不为所动,直到2006年9月26日, 53岁的言留生在公交车站台旁,被多名歹徒追打后,后脑撞上了路牙,当场死亡。

有专家评论说,反扒成员们出于自愿组织,不计名利,舍己助人,值得人们尊敬。敢于公开与违法人员作斗争这更是一种见义勇为的公民精神!然而面对接二连三出现的事故,有人不禁提出质疑,认为反扒联盟存在的本身就不合法,对小偷实施暴力是错上加错,抓小偷应该求助于警察,而自己因此丧命更是非常不值得。

其实民间反扒联盟遭遇的困境与我们这期选题中所提到的“民间悬赏”极为相似,类似父亲在一起车祸中丧生,肇事司机则逃逸。家属们募集万元现金悬赏,希望能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告慰亡者的案例经常见诸于报端。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民间悬赏或叫私人悬赏越来越多,其主要涉及民事领域。目前,我国对民间悬赏尚未立法,而民间悬赏常会引起一些法律的纠纷。

打赏经济论文篇6

关键词:当代 湖湘 艺术品鉴藏 美术鉴赏 教学创新

盛世兴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消费需求正日益高涨,文化产业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达7000万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之一,成为经济投资界的一大热点。当前,中国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收藏家和经营管理者,他们需要博古通今、融会中西、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深化,美术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美术鉴赏课程的地位,我们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的研究显得极度贫乏和不够深入。

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这种现状,同时为打造中国艺术品鉴赏教育平台,提升艺术品收藏家的鉴赏能力,以目前盛兴的艺术品鉴藏与投资为契机,分析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实施的主要状况,探讨湖湘艺术品鉴藏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美术鉴赏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美术鉴赏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鉴赏”?“鉴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中国艺术品的鉴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

目前不少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进行作品的介绍和赏析,忽视了艺术品的分析、鉴定、考证。这种美术鉴赏观念片面、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加强美术鉴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美术鉴赏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美术鉴赏教学,阐述美术鉴赏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事实上,美术鉴赏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还是实用的,要有“大美术”观念,它要不断进行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美术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美术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共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就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美术鉴赏,拓展教学内容

许多湖湘艺术品都是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美术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湖湘艺术品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美术的文化特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当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的民族文化传承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美术鉴赏教学的新路径。

四、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实效

美术鉴赏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美术鉴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美术鉴赏是一项融文学、历史甚至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美术鉴赏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美术鉴赏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美术作品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美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造型、技法、色彩、风格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美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美术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美术鉴赏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五、结合当代美术鉴赏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美术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既是公众审美需求,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人们日常生活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美术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欣赏绘画作品,还可以通过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美术。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美术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美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美术继续通过传统方式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美术的有效传播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言以蔽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充分利用湖湘艺术品鉴藏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打赏经济论文篇7

川石荟萃

四川有美石,很多石友都知道,然而眉山精品展能看到品类如此丰富的四川美石,是很多外地石友没有想到的。

此次展会的精品按地区组织展示,宜宾、泸州、乐山、绵阳、广元、茂县、雅安、越西、冕宁、犍为、江油、西昌、云南水富等地的八百余方石头济济一堂,丰富了四川石种在外地石友心中的印象,凸显了四川长江石的资源优势。茂县云朵石的黑底上白筋蜿蜒,对比鲜明,韵味独具;泸州的画面石小而巧,经过了反复琢磨、斧正,主题明确、画意盎然;广元胭脂石色彩韵味不与他同,更有精彩卷纹石引广西石友赞叹;越西、冕宁、雅安等地石种更鲜少在川外出现……石种精彩纷呈,非亲临不能尽享其美。

四川长江只有绿泥石、长江红和画面石的观念要刷新了,丰富的石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令人对其艺术表现力能涌现的精品有了无限期盼。

主打东坡文化

眉山为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故里,至今仍存有明洪武年间改宅为祠的三苏祠,政府也打造了三苏纪念馆。坡作为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人物,对奇石情有独钟,尤爱文人石,有大量的赏石诗文存世,而他的赏石是从眉山开始的。

当代赏石文化繁荣发展,眉山成为长江流域赏石的一个重要据点。此次举办赏石博览会,紧紧围绕“弘扬东坡赏石精神、挖掘东坡文化”为主旨,倡导诗书画石的艺术化赏石。四川省眉山市观赏石协会特别选编了《东坡赏石诗文集粹》,在赏石博览会的开幕式上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与眉山市观赏石协会会长万志刚共同签发赠送给现场的石友。此举进一步强调了诗书画石的协同艺术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谋发展、促团结

打赏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休闲渔业,概括起来就是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规划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人们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而这也给养殖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带来了机遇。所以,发展休闲渔业的前景看好。

宁蒗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一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泸沽湖为代表的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以彝族毕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普米韩规文化等为代表的民族历史文化,构成了高品位、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二是矿产资源富集。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远景储量在2亿吨左右。三是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万千瓦(不含金沙江),可开发利用26.4万千瓦。四是生物、林业资源丰富。由于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显著,孕育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动植物;有林地面积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4%,是全省重点林区县。近年来,县委、政府把加大我县旅游产业开发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全力打造以泸沽湖为代表的极具特色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给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由于我县渔业发展起步较晚,渔业经济收入在我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微乎其微,目前还处于小规模、粗放型的养殖模式阶段,还未形成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渔业。我县泸沽湖和周边的几个天然小湖泊以及已刚刚建成的木底箐中型水库处在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具有集休闲度假、垂钓、观光、风情游、餐饮等一体化的休闲渔业基地,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发展当地经济带来无限的商机。

(一)休闲渔业发展各具特色

据了解,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各地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沿海地区结合捕捞渔民减船转产转业和养护渔业资源的需要,利用民间资金雄厚、生活水平较高的优势,发展具有海湾城市型特色的休闲渔业;而内陆地区则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鱼塘、山野 、风情和农家庭院所特有的淳朴映衬到城郊休闲渔业中。

如在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休闲渔业的发展有几种类型: 一是以海洋渔业为基础,对不再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进行相应的改造,增设必需的娱乐和安全设施,以海上观光和体验当地渔民生活等方式而开展的休闲活动,包括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渔村风俗文化展示等。目前,广东珠江口一带和舟山、宁波、温州等地都有这样的海上观赏渔业船,年产值在亿元以上;二是兴建专业休闲渔业场所。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广东、福建三个省兴建此类场所200多家,大都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且具有相当规模。可以说休闲渔业的蓬勃兴起,不仅为解决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出路问题和为渔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城镇越来越多的休闲旅游人群提供了新的项目。

在内陆地区,休闲渔业近几年也发展得红红火火。如湖南、湖北、四川、河北、辽宁等地,利用原有发达的城郊水产养殖基础条件,吸引了大批社会投资。有的投资数百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垂钓池、餐厅、住房、娱乐等设施,接待大批游客,创造出与池塘养鱼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四川、辽宁等省还利用江湖两岸的山水风光 发展新型旅游业。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垂钓、避暑和风味餐饮于一体,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

在大中城市,休闲渔业发展的共同特点是迎合了城市居民休假日到郊外休闲娱乐的需求。在发展养殖的同时,建立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光临和参与。如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周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休闲渔业区(带)。其他大中城市郊区的池塘垂钓业也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速发展,成为当今城郊渔业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二)发展的优势

从客观条件上讲,我国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供开发的资源丰富。我国既是内陆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池塘、江河、湖泊、水库、岛屿和港湾面积广阔,适合垂钓和观赏的水产品种资源丰富,无论是淡水鱼类还是海洋鱼类,可开发的潜力巨大。

二是自然气候适宜。我国幅员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仅适于休闲旅游的季节较长,而且适宜养殖许多观赏鱼类,尤其适宜引进和出口多种观赏鱼。

三是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饲养、垂钓、观赏鱼鸟花虫、赋诗作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为发展和创新休闲观赏渔业、满足时尚要求提供了浓厚的文化历史根基。

四是具有品牌优势。我国是世界公认的金鱼故乡,最早研究金鱼养殖技术和品种选育,形成中国特有的品系,在世界观赏鱼产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五是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优势。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要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国家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后,又实行每年三个长假期,一年中有110多个节假日,这意味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已经具备了休闲的时间和条件,所以说我国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机。

(三)发展的差距

尽管发展休闲、观赏渔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高效产业,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差异,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规模和效益上的差距。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休闲、观赏渔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与许多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这项产业相比,我们现在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投入较少、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法律和标准尚不健全,因此,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总体上讲还不够强。

二是科研上的差距。我国在观赏鱼和休闲渔业的科研方面起步晚、进展慢,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自发选育,难于在一些高品质的特型、特色、名特优种类的培育方面取得进展。而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国在观赏鱼的改良与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锦鲤已发展成为日本的“国鱼”;此外,美国、挪威等国在休闲渔业的设备研究方面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是管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渔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解决“吃鱼难”这个数量的问题,缺乏对休闲、观赏渔业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由于管理理念的原因,导致目前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标准、规范经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比较薄弱,可以说,产业发展还未走上竞争有序的轨道。

二、结合我县自身实际如何发展休闲渔业

1.完善发展规划,策划并实施高品位的休闲渔业项目

制定规划是避免建设散乱的有效办法。要结合我县渔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地编制完善的休闲渔业发展布局规划,分期分批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配套型休闲渔业基地。

a.大力发展湖区及水库休闲垂钓业

湖区及库区环境优美,结合游船艇业的发展,培育休闲度假湖区及库区游钓业,使湖区及库区成为游钓的基地。这需要加大对湖区及库区土著鱼类的资源保护和增殖力度,控制对野生鱼类的捕捞强度,使湖区及库区内有良好的可垂钓的鱼类资源,确保垂钓者有鱼可钓。

b.巨网捕鱼项目

该项目能与我县发展旅游经济相呼应,项目运行要充分发挥“巨网捕鱼”、“百鱼宴”、“有机鱼”、“一级水体”等品牌优势,充分体现“水文化”、“鱼文化”内涵,通过建设,使之成为集“吃、娱、观、游、购”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观光景点和休闲、娱乐、科普、会议中心。

c.水上餐饮休闲项目

泸沽湖周边几个小湖泊可发展水上餐饮休闲项目,水上餐厅可以浮桥与岸连接,也可离岸远点,以舟代步,与湖光山色溶为一体;水上餐厅以食为主,同时渗透具有湖区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鱼趣,如搭建舞台表演富有渔民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节目。

d.库湾水面休闲度假项目

我县木底箐中型水库距泸沽湖旅游景区仅30公里,且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水库水源为四季长流的山泉水,保持了较好的水质;水库四周原始森林丛生,山水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水库上游聚居有我国特有少数民族---普米族,普米族文化中的韩规文化及民间风俗独具特色,开展库区水面休闲度假与风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原来建设的项目主要以休闲垂钓为主,今后要重点打造出以木底箐水库为代表的具有集休闲度假、垂钓、观光、风情游、餐饮等一体化的休闲渔业基地,打造库区休闲渔业新招牌、新优势。

2.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休闲渔业健康发展

a.要规范休闲渔业的有关市场行为

如出台相关条例,规范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其它在治安、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方面也应规范,为湖库区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b.要加强对从业者相关知识的培训

由于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c.要大力加强休闲渔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休闲游乐、享受渔业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垂钓、猎奇、玩水等方面的需求。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