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钟表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6:17

钟表文化论文

钟表文化论文篇1

一、奖项设置合理、涵盖面广

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政府主办,由广州市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联承办。调整后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共设四大子项:作品奖、表演奖、理论评论奖和终身成就奖。其中理论评论奖为新增设子项。第六届“金钟奖”各奖项设置如下:

(一)作品奖包括:全国民乐室内乐作品评奖(包括独奏、重奏和小型民族管弦乐曲)和全国歌曲作品评奖(包括独唱和重唱作品)。

(二)表演奖的赛事包括:全国钢琴比赛、全国小提琴比赛、全国声乐比赛(美声、民族)、全国二胡比赛、全国古筝比赛、全国合唱和全国流行音乐大赛。其中,全国合唱比赛和全国流行音乐大赛为新增设分项。

(三)理论评论奖按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和音乐评论四个类别进行评审。为了对参评作品有更准确的评价,本届理论评论奖参评作品范围仅限上述四个类别的论著和音乐评论文章,下届“金钟奖”的理论评论奖参评范围为上述四个类别的论文和音乐评论文章。参评作品均须为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作品。

(四)终身成就奖由“金钟奖”组委会根据批复名额和符合条件人选的具体情况,提出候选名单,由该奖项评委会评选,组委会最终确认,产生获此殊荣的老音乐家。

二、报送方式因地制宜、操作性强

为了扩大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本届“金钟奖”在各奖项、赛事的报送方式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表演奖的各项赛事原则上采取由报送单位举办选拔赛的方式产生报送选手或团队。对于暂不具备举办选拔赛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按分配名额,以报送录像的方式推荐优秀选手或团队参加复审。其中,全国流行音乐大赛采取大区选拔赛的方式产生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各地选手可自行选择分赛区报名。理论评论奖则需各报送单位按类别和分配名额进行推荐,不接受个人报送。非指定报送单位可将经初选后的参评作品直接报送到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

三、整合地区资源优势、特色显著

中国音乐“金钟奖”落户广州后已举办了三届,得到了音乐界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金钟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品牌。在“金钟奖”落户广州的前提下,立足广州,向全国辐射,与更多的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文化资源的优势,是“金钟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第六届“金钟奖”的另一大特色。经过积极筹划、缜密论证和定向联系,“金钟奖”表演奖各项赛事的举办地已经确定。在广州举办的赛事包括全国钢琴比赛、全国小提琴比赛和全国声乐(民族、美声)演唱比赛,定于2007年12月13-20日举办;与长沙市政府合作,拟于2007年7月27―31日在长沙共同主办第六届“金钟奖”全国合唱比赛暨纪念建军8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与宁波市政府合作,拟于2007年11月中下旬在宁波共同主办第六届“金钟奖”全国流行音乐大赛总决赛;与江苏省合作,拟于10月下旬在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和全国古筝比赛。作品奖、理论评论奖和终身成就奖的评选将于9、10月间在北京进行。其中,广州以外举办的赛事,将组成单项赛事组委会,接受“金钟奖”组委会的统一领导。

四、常设奖项保持不变,强化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扩大“金钟奖”在全国的影响,确保“金钟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金钟奖”中重要的常设奖项,作品奖、终身成就奖和表演奖中的全国声乐比赛(美声、民族)、全国钢琴比赛和全国小提琴比赛,将继续在广州举办。

广州方面将围绕“金钟奖”赛事,认真总结经验,精心策划组织,扎实做好比赛的组织工作,并举办一系列配套文化活动。

(一)从往届的免费凭票观摩比赛改为购票观摩,更加科学有序地组织比赛观摩,实行低票价运作。

(二)进一步扩大志愿者家庭接待选手的范围,以接待参赛的院校学生为主,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同时,广州市正与各接待宾馆、演出场馆洽谈,为“金钟奖”提供更加优质的接待条件。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上海音乐学院承办本届“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展示名校风采;闭幕式与颁奖典礼分开举行,精心策划举办一台由评委、嘉宾和获奖选手同台展示的高水准音乐会,进一步扩大“金钟奖”的社会影响;继续举办多场“金钟奖”专题音乐讲座;举办“金钟奖”公众论坛;举办第七届羊城音乐花会,整合广州市各类音乐文化活动,包括纪念音乐家马思聪系列活动(马思聪全集八卷首发式、马思聪作品CD唱片首发式、马思聪骨灰安放在马思聪艺术博物馆附近并立雕塑三项活动)、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第四届羊城新秀歌手大奖赛等,营造“金钟奖”的节日氛围。

钟表文化论文篇2

现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经济更加迅猛地发展,信息传递异常快疾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都在加快。我们生活再这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工作需要效率,都讲求速效,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胜利。时代需要我们控制最优化时量快速作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要求"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原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大纲》要求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与能力培养缺乏完整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处于疲软状态,学生常常"谈作色变"。而快速作文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快速作文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那种混乱的、拖沓的思维已不能适应社会、紧张、快节奏的严峻现实要求必须清晰、流畅地表达。而快速作文开发了学生地内在潜能,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为适应学习、工作、生活、社交,需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作文质量,除了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控制最优化时量,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方法。

二、第四学段(7--9年级)快速作文目标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志趣,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六百到八百左右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三、作文过程最优化的时量控制--六环节

快速作文要求对作文过程有时间观念,必须严密控制时量,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下面时量控制表是教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经验。具体操作时因人而宜,灵活掌握。大致安排如下:

形式

字数总时量

作文过程

命题作文

600

800字左右

40分钟

审题

(拟题)

构思

行文

修改

半命题作文

3--5

分钟

左右

5

分钟

左右

起笔

重点

结尾

3

5

分钟

3

分钟25

分钟2

分钟

材料作文

30分钟左右

话题作文

最优写作程序:

快速作文实行了最优化时量控制,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要有最优的写作程序。根据写作的程序,将作文全过程确定为六个环节:1、细审题(快拟题);2、速运思;3、妙起笔;4、攻重点;5、巧结尾;6、快修改。

学生快速理清思路,立定格局后,立即行文。在行文过程中要求按三个环节一挥而就,中途不停、不改、不念。文学大师鲁迅在《给叶紫》中曾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应该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成文后,再集中精力,手脑并用,对文章做准确、有效地增、删、改,完成整个作文过程。

四、作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时量控制--七步双课时

在课堂操作中,加快节奏,增大作文教学密度,实行最优化时量控制,缩短训练周期,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大体这样控制:

总时量口头作文理论指导出示题目组织教学写作过程教师浏览下座讨论

分组研讨学生评改教师指导学生范读师生评议总结

90

分钟4分钟1分钟40分钟5--10

分钟15-20分钟10分钟5分钟

快速作文课堂教学七步骤:

1、口头作文,理论指导

此步骤主要进行快速作文的准备工作。上课学生起立后进行2分钟左右的命题作文。所命题目要精心确定,尽可能与本次作文相关相连,然后针对学生的作文,有的放失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2、出示题目,组织教学

即命题,所命题目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文训练计划。

3、写作过程,教师浏览

出示题目后,学生写作,技术巡视、检查,当堂备课(亦可下水作文),交卷后,迅速对试卷浏览,做到胸中有数。

4、下座讨论,分组研讨

交卷后,要求学生谈自己的作文过程,然后讨论,教师做一定的"终判",使学生明确该写些什么和怎样写。

5、学生评改,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合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这一步骤由学生互改或自批,要求学生按评改的方法和层次不同的量化标准分项评估(附快速作文评改反馈卡),最后对所评改的作文做150字左右的总评语。这样就把讨论研讨时获得的理论和自己写作中的体验反馈出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6、学生范读,师生评议

选出较为典型的作文,由学生自读,师生进行评议。

7、师生总结

由教师或学生分析本次作文的优劣点与得失,教师可对文章各个环节的处理在方法上作翔实的指导,指示指导学生尚未挖掘到的方面,解答学生作文、讨论、评议、修改中发现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快速作文法。

当然,这种"七步双课时"的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型,亦可据此上成指导课、评改课、讲评课等。根据计划和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以上具体讲的是写作实践课型,常用的还有理论指导课型,其基本结构是:一、实例导向;二、方法指导;三、写作实践;四、检查小结。这种课型理论联系实际,讲理论不空洞说教,讲实例不就事论事,把典型范例、理论指导和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授快速写作方法技巧及训练适应用这种课型,

五、培养最优作文法

快速作文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神奇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米之炊"是不可能进行快速作文的。要逐步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建立材料库

"情动而辞法"(刘勰《文心雕龙》)。提高写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感而作,有情而发。

"快速作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建立起丰富的直接材料库;通过上网,阅读书籍、报刊等,积累典型、新颖、准确的间接材料库;语言是写作的媒体,所以必须学习群众语言,积累丰富词汇,掌握语法、修辞技能、丰富写作语言,建立语言材料库。

钟表文化论文篇3

现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经济更加迅猛地发展,信息传递异常快疾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都在加快。我们生活再这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工作需要效率,都讲求速效,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胜利。时代需要我们控制最优化时量快速作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要求"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原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大纲》要求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与能力培养缺乏完整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处于疲软状态,学生常常"谈作色变"。而快速作文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快速作文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那种混乱的、拖沓的思维已不能适应社会、紧张、快节奏的严峻现实要求必须清晰、流畅地表达。而快速作文开发了学生地内在潜能,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为适应学习、工作、生活、社交,需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作文质量,除了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控制最优化时量,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方法。

二、第四学段(7--9年级)快速作文目标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志趣,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六百到八百左右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三、作文过程最优化的时量控制--六环节

快速作文要求对作文过程有时间观念,必须严密控制时量,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下面时量控制表是教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经验。具体操作时因人而宜,灵活掌握。大致安排如下:

形式

字数总时量

作文过程

命题作文

600

800字左右

40分钟

审题

(拟题)

构思

行文

修改

半命题作文

3--5

分钟

左右

5

分钟

左右

起笔

重点

结尾

3

5

分钟

3

分钟25

分钟2

分钟

材料作文

30分钟左右

话题作文

最优写作程序:

快速作文实行了最优化时量控制,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要有最优的写作程序。根据写作的程序,将作文全过程确定为六个环节:1、细审题(快拟题);2、速运思;3、妙起笔;4、攻重点;5、巧结尾;6、快修改。

学生快速理清思路,立定格局后,立即行文。在行文过程中要求按三个环节一挥而就,中途不停、不改、不念。文学大师鲁迅在《给叶紫》中曾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应该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成文后,再集中精力,手脑并用,对文章做准确、有效地增、删、改,完成整个作文过程。

四、作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时量控制--七步双课时

在课堂操作中,加快节奏,增大作文教学密度,实行最优化时量控制,缩短训练周期,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大体这样控制:

总时量口头作文理论指导出示题目组织教学写作过程教师浏览下座讨论

分组研讨学生评改教师指导学生范读师生评议总结

90

分钟4分钟1分钟40分钟5--10

分钟15-20分钟10分钟5分钟

快速作文课堂教学七步骤:

1、口头作文,理论指导

此步骤主要进行快速作文的准备工作。上课学生起立后进行2分钟左右的命题作文。所命题目要精心确定,尽可能与本次作文相关相连,然后针对学生的作文,有的放失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2、出示题目,组织教学

即命题,所命题目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文训练计划。

3、写作过程,教师浏览

出示题目后,学生写作,技术巡视、检查,当堂备课(亦可下水作文),交卷后,迅速对试卷浏览,做到胸中有数。

4、下座讨论,分组研讨

交卷后,要求学生谈自己的作文过程,然后讨论,教师做一定的"终判",使学生明确该写些什么和怎样写。

5、学生评改,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合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这一步骤由学生互改或自批,要求学生按评改的方法和层次不同的量化标准分项评估(附快速作文评改反馈卡),最后对所评改的作文做150字左右的总评语。这样就把讨论研讨时获得的理论和自己写作中的体验反馈出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6、学生范读,师生评议

选出较为典型的作文,由学生自读,师生进行评议。

7、师生总结

由教师或学生分析本次作文的优劣点与得失,教师可对文章各个环节的处理在方法上作翔实的指导,指示指导学生尚未挖掘到的方面,解答学生作文、讨论、评议、修改中发现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快速作文法。

当然,这种"七步双课时"的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型,亦可据此上成指导课、评改课、讲评课等。根据计划和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以上具体讲的是写作实践课型,常用的还有理论指导课型,其基本结构是:一、实例导向;二、方法指导;三、写作实践;四、检查小结。这种课型理论联系实际,讲理论不空洞说教,讲实例不就事论事,把典型范例、理论指导和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授快速写作方法技巧及训练适应用这种课型,

五、培养最优作文法

快速作文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神奇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米之炊"是不可能进行快速作文的。要逐步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建立材料库

"情动而辞法"(刘勰《文心雕龙》)。提高写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感而作,有情而发。

"快速作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建立起丰富的直接材料库;通过上网,阅读书籍、报刊等,积累典型、新颖、准确的间接材料库;语言是写作的媒体,所以必须学习群众语言,积累丰富词汇,掌握语法、修辞技能、丰富写作语言,建立语言材料库。

钟表文化论文篇4

唐代孙过庭所著的《书谱》,开宗的第一句是:“夫自古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语句中的“张”,是指东汉末年的书法家张芝,张芝为东汉时期隶书体向行书、草书体转变阶段的代表性书家,有“草圣”之称,而“钟”则指钟繇。

张芝出生年月不祥,死于东汉献帝时期的公元192年,钟繇则出生于东汉桓帝时期的公元151年。张芝死时,钟繇也已经41岁了,可以说,两人基本是同时代人,只是钟繇自东汉末进入了三国时代,当了魏的朝官。

张芝是以草书出色而成草圣。钟繇呢?其在书法史中的地位也很不低,论魏晋之书,必提钟繇。书法史中提及他的书法,都是说他的行书与章草之妙。其墨迹真品几乎没有,后世所刻的法帖《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都是后人临摹之作,但这些作品,如果是钟繇所书,虽是后人临摹,也是当时的神妙之书。从中亦可窥见钟繇的书法成就是相当出色的。正因为书法成就的出色,也构成了钟繇相当出色的书法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中反映出来的书法艺术观点,体现着魏晋时期的书法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继承了东汉时期的代表性书法家如曹喜、刘德升、蔡邕、张芝等人的书法美学思想。

东汉末年和三国、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局面最混乱,社会生活最痛苦、最悲剧的战乱时期。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正是这个时期,成为了划时代的时期,正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所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对于处于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中国,这样的一个时期,虽然处在血腥和混乱之中,但却能使长期被禁锢着的中国文化和文化人,迎来了或者说自己造就了一个不断解放自身和使自己的思想能够自由驰骋于自然美之中的精神享受期。就这一段有限的思想自由文化史,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中一段最辉煌,也最值得称就的“魏晋风流”的鲜艳标帜。

(二)

钟繇,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前端的代表性人物,其在书法史上究竟是以何种出色的表现,来奠定其书法史的地位呢?而构成他这种出色表现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史书上都说钟繇的书法出色,但都是一些抽象的语言为多,真正能说明问题的史料却不多。宋代人陈思在其写的《书苑菁华》中记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魏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座上,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乃活。诞苦求之不与。及诞死,繇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始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

这个故事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不真实,但又很多史料都引而用之。这是为何呢?这只能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去说明。这个故事虽有点玄,但生动地描述了钟繇对学书笔法的重视,重视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不择手段也要将蔡邕高明的用笔之法拿到手。求之不得,负气到捶胸至发青,伤了内脏至呕血,待韦诞死,又暗中叫人去掘人家的坟墓,这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而韦诞呢,亦相当精彩,其对蔡邕笔法的看重并不亚于钟繇,生前死抱不放,死后也要带进坟墓中。这真是一幅相当精彩的官僚书法家斗胜图,为了书法,尊严、体面,都可以不顾,完全是一对浪漫的小顽童。可见,当时代对书法的重视程度,书法在艺术享受上的迷人,书法家间争强斗胜,渴望高人一筹的荣耀感是多么地强烈。

宋人陈思记述这个故事时,与三国时代已相距八百年时间。这很可能是根据民间传说收录而来,传说中的以讹传讹当然不会少。但其故事的根本点应该是存在的。展开作为今人的想象力,我试图以自己拙劣的秃笔来对这个故事扩而大之的描述,从中看一看钟繇书学成就形成的朦胧轮廓。

故事说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说明钟繇年轻时十分喜爱书法,并跟随老师进山中专心学习。这里不知刘胜是何种人物,但不是书法高手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钟繇跟他学了三年,还是不得书学的真谛。

钟繇年轻时,绝不会是归顺曹操后,因钟繇在东汉末年时已是东汉王朝的朝官,任黄门侍郎之职,而曹操执政后,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苟或的推荐,钟繇才归顺了曹操,并为曹操所重用。而曹操主政的年限,最早也应该在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回到洛阳,曹操抢先在各诸候之前将汉献帝和朝廷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这时已经是汉献帝建安年,即公元196年,据史料记载,也是在这一年,钟繇才归顺了曹操。但这时的钟繇,已经是45岁的年纪了。所以故事中说的少时进抱犊山中学习,归来与曹操等人论笔法,应该是钟繇45岁后的事情了。

与曹操等人论笔法的钟繇,可以推测,作为探讨书法从篆隶向章草及行草书转变时期的钟繇,在东汉末很长的时间中,都沉浸于书法的研究和学习,这时的钟繇虽然传统的篆隶字体写得已经很不错了,也可以称为时代的大书家了,但要向新的字体转变,钟繇还在苦苦地摸索,而且正苦于没有找到一条突破的路子。

蔡邕,是钟繇的老师,蔡邕在董卓之乱后被暂时当政者之一的王允下狱至死,其时是公元192年,这一年钟繇是41岁,而钟繇的另一个老师刘德升早在189年就去世。所以,正在探索新形字体,热情又十分高涨的壮年,钟繇没有了老师们的指导,其迷惘与痛苦可想而知。

在对书法的探索之中,钟繇遇上了曹操,并在政治上成为其手下能臣。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曹操由镇压农民黄巾大起义起家,占据挟天子以令诸侯和网罗人才两方面的优势,迅速发展了其军事力量,逐次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黄河流域。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成了最有势力的政治统治集团。

政治上的强大,促使曹操作为封建士大夫文人本性的激发,由于其对文学的爱好、倡导而又才华出众,在其身边形成了一个以邺都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一群时代的著名文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文学上有名的“建安风骨”。建安时期,从曹操挟持汉献帝到达许昌的公元196年算起,延续了24年,这段时期,著名的文士们大约有数百之众,在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倡导下,大兴文学创作之风,其中形成了孔融、王粲、刘桢、阮璃、徐干、陈琳、应埸以作文赋出名的“建安七子”,这个时期的诗赋骈文创作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文学高峰的叠起,同时也带动了附属于文学的其它艺术的发展,而书法作为文学表现的基础载体,在这个时期出现飞速的发展是完全不奇怪的。

钟繇作为大书法家,其壮年时期刚好就是建安时期,在这样的思维和文学发展环境中,也令钟繇的书法才艺得以充分发挥,并成为书法从隶书向楷法、章草、行草转轨的代表和倡导人物。

按照历史阶段书法家的划分,曹氏父子三人都是作为三国时的书法家而被公认的。以曹操来说,他的书法出色的是章草,唐代张怀写的《书断》一书评其

章草书法为:“雄逸绝伦。”在今陕西褒城中有“衮雪”二字,传说是曹操所书。曹操作为诗文、书法都出色的文学家,平时对待文士们就很宽容,能与他们平等相处,讨论一些文学、书法上的问题。文士们在他的面前也都敢于放胆直言,有时甚至有点放肆,而曹操都能容忍。

我们回到故事传递出来的信息中。

也许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曹操又召集了钟繇、韦诞、邯郸淳、孙子荆、关枇杷等书法家在他的官邸中讨论书法的问题。这一次讨论的是用笔法,大家都想在曹操面前有所表现,讨论得十分热烈。邯郸淳与钟繇都师法曹喜,而钟繇与韦诞亦同时师法蔡邕。大家都以各家的笔法提出来交流。钟繇和韦诞作为蔡邕的学生,都各自提出了对于老师笔法的看法和领悟。两人各抒己见,争到激烈处,韦诞激动地从座位上拿出蔡邕的有关笔法记载来,以示自己的意见正确。这一下,钟繇哑口无言了。他太熟悉老师关于笔法的理论了,老师去世时,他已经是40岁的中年,曾得到老师的亲传,但笔法理论却看不到其整理成文字理论的书籍。而韦诞虽然也师法过蔡邕,但老师去世时韦诞只是一个10多岁的孩子,而如今,其手中却拿到了老师笔法的理论书籍。

钟繇意识到韦诞手中的本子,对于自己正在参悟和师法老师的笔法而进行书写字体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他十分希望能得到这本书籍。而韦诞呢,看到钟繇对于这本书渴求的样子,忽然有点后悔了,后悔不该将此本示人,因他幼时即投在蔡邕门下学习书法,长大后也一直研究老师笔法,得到这本笔法理论书后,自己的书艺大有长进,故其一直将此书视为奇货可居之法宝,作为传世之珍而不愿借阅于人。

由是于此,当日的讨论笔法的聚会过程中,钟繇一直盯着韦诞手中的本子,一付神不守舍的样子。曹操和众人见状,都只是大笑而已。

这次聚会后,钟繇回到家中,想起韦诞手中的本子,心中就憋得慌,托了很多人去要求借阅,但韦诞就是不给。这可急坏了钟繇,以至使他茶饭不思,整日唉声叹气,想到迫切处,不由得狠狠地捶打自己的心胸,不数日,将心胸也捶成了青淤色,终于急火攻心,咳嗽以至呕血,一病不起。

有人将此信息报与曹操,曹操也不由得为其对书法的执着而怜惜,赶快遣人送去府中良药五灵丹。钟繇服了五灵丹后,病情得以缓解,但仍然解不开对蔡邕笔法的思渴。

故事想象至此,按照陈思的记载,说是钟繇一直等到韦诞去世,知道韦诞将笔法随葬了。后来才偷偷使人挖开韦诞的坟墓,将笔法拿到了手中。

但这记载不成立。因为按史料记,钟繇比韦诞死早了23年。至于钟繇怎么得到了蔡邕的笔法而研究之,那是待考之事。

(三)

依我之见,蔡邕既然是钟繇的老师,何会不传授笔法之理。韦诞手中的本子,很可能是后世整理出来的蔡邕的书学理论。因为自东汉至三国建安时期,隶体已派生出章草、今草、正书、行书等书体,而且书法成就极高,书法美学思想也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蔡邕作为东汉大书家,在书学中形成了《篆势》、《笔论》、《九势》、《隶势》等理论。并在继承先秦老庄自然观的过程中,首开先河的提出了“夫书,幸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立,形势出矣。”的自然美学思想。其思想的主旨,主要是说明书法之美,与宇宙万物的自然存在之形、运动之势是紧密联系的,即所谓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自然形势之美。这条书法美学思想的基本规律,是一直沿用至今的。

钟繇作为蔡邕的学生,所沉醉和竭力研究的就是蔡邕这种书法美学思想。

我们还回到故事的延续中,不管是哪一条途径Ⅱ巴,钟繇终于得到了蔡邕的笔法理论。得到理论书籍的钟繇如饥似渴地进行着研究,得出了“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领悟,在笔法上进行了改造和校正,书法更加美妙。唐张怀璀在《书断》中说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这“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幽深无际”之说,正是自然构成的妙趣。

钟繇继承了蔡邕的书学观点,将章草书法写活写妙,渐渐地产生了行草书法的雏形和用笔的法则。而作为三国魏时的大官,更带动了时风的发展,形成了东汉末和三国时期行草书风的风行,并得出了:“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

钟繇继蔡邕之后,在书法美学的自然观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观。所谓的天与地之美,亦即阴阳乾坤自然形成之美,这种天与地间的结合,是阴阳乾坤元气化呈的万物之美,书法美构成的最高境界是物质元气化呈的自然之美才最妙。要达到这种境界也是要花工夫的。钟繇临死时与书法也很出色的儿子钟会说:“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学书到如此痴迷的程度,数十年不易,坐下画地,睡在床上画被至洞穿,上厕所也在思索笔法,看到自然的景物都和学书联系起来,才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书法灵感。学书之难矣,难于上青天。像钟繇这样的大官,要付出的代价要比专业书家还要大,还要艰辛,这是无疑的,后世书家评其书法“天然第一”并非浪得虚名,亦非易得也。

(四)

作为大官的钟繇,是否每日间拿了俸禄只是写地画被地练字呢?据史料载,亦非如此,当时苟或推荐钟繇给曹操时,是作为政治之才推荐的,曹操任命其为侍中守司隶校尉的官职,按照朝廷的命令去督领陕西一带的关中诸军,经营治理关中,使关中一带的生产得到恢复,社会稳定,曹丕废汉立魏后,又加封钟繇为廷尉,魏明帝曹睿时代又封为太傅之职。可以说钟繇在东汉末至曹魏时代都一直是朝廷任用的重臣,为曹魏集团的壮大发展立下了汗马的功劳,而正是这样的重臣,却能在书法领域中取得这样出色的成就,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着,这也是中国书法史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官与书法之间,互促互成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诠释能说得清楚的。

钟繇的书法,《书苑菁华》中说:“点如山摧陷,摘如雨聚,纤动如丝,轻重如云雾,去若呜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灿灿分明,遥遥远映者矣。”这种抽象的美丽,当然只有用抽象的思维才能体会。从存世的传为钟繇书迹中去体会,也需要一定的书学水平才能领会。

钟表文化论文篇5

BQ与王府井携手 传承钟表文化

这夜,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上演了一场仿佛时空穿越的钟表饕餮盛宴,城楼美景,夜色醉人。由《北京青年》周刊主办的“第三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之 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于此完美落幕。活动当晚,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淼,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电视剧《北京青年》著名演员张俪、任重等政界、体育界、文化界人士,以及众多国际钟表品牌代表,与三百余位贵宾共同出席了颁奖盛典,并见证了钟表文化贡献大奖的揭晓。

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是《北京青年》周刊与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的第二次携手合作。2011年,BQ与“世界名片”王府井倾力合作,将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打造为第二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的重要一环,联手奉献了一场表坛最辉煌的盛事。今年,作为第三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致力于全方位展示钟表文化的时间之美与钟表品牌的传承之美,不仅能全方位展示钟表文化魅力,也能进一步展现王府井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作为中国钟表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周刊媒体,《北京青年》周刊自 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多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以及多项钟表文化活动。今年,第五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BQ延续以“钟表文化贡献大奖”的形式,表彰为钟表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秉承“中国第一品牌周刊”的办刊理念,做好“高品质生活方式全媒体提供者”。BQ期望这项活动能展现最具代表性的钟表文化人物和事件,不但可以给钟表业界、媒体及腕表爱好收藏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向大众提供一个了解钟表文化的平台。

钟表大奖花落名家 荣誉实至名归

在活动当晚的颁奖环节中,文物钟表修复技术第三代传人——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副研究馆员王津先生以其在钟表修复方面的精湛技艺赢得了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工艺大奖;享誉世界的资深钟表学专家——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先生(Jonathan Betts)以其在钟表领域的深入研究荣获传承大奖;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以其在推动中国钟表行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传播大奖。

钟表文化论文篇6

公元2001年,进入中国的高级钟表品牌屈指可数,人们对于名牌钟表的范围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已经过时的几类几等的排行榜上。其中,不仅许多传统的高级品牌榜上无名,而且千禧年后出现的新锐更是无从谈起。10年过去了,伴随着高级钟表全球化的消费热潮,中国市场也担当了弄潮儿的重要角色,同时呈现出持续高涨的消费份额;10年过去了,人们对于名表品牌的认识增加了,接触到更多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表款;10年过去了,本土钟表杂志、专业网站不断出现,人们了解各类钟表知识的渠道丰富了……

通过以上种种变化的铺垫,公元2011年,钟表消费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了摆在面前的两个现实:名表是可量化的资产、名表是可鉴赏的文化。而去年底发生在中国一北一南的重要钟表事件,无疑令这两个现实再次放大,并且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事件之一是,北京上演了两场钟表拍卖会,由嘉德和保利先后举办,结果都以上千万人民币的成交金额落槌,外行在唏嘘多只拍价几百万的腕表在保利竞相被拍走的时候,坐在会场中的钟表买家、行家和藏家早已心中有数,而收藏、投资甚至投机的不同价值取向也弥漫在其中。钟表商业知识的积累,已经使中国人意识到计时器也是艺术品,钟表不仅指示时间,而且能够转为资产,“价高者得”是拍卖会的规则,而不菲的成交价再次印证可量化的名表价值。

钟表拍卖会是一个最生动、最互动、最激动的平台,在拍卖场中不仅呈现出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钟表,而且可以把它们拿出封闭的柜台,让参与者尽情地把玩欣赏,最终在拍卖的那一瞬间喊出各自的价码,即使竞价如火如荼,各方也不愿轻易罢手。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两次较大规模的钟表拍卖,确实改写了之前大陆地区钟表拍卖的历史,它使纯粹的购藏行为发生了变化。如果说爱好者是从消费观出发,将多余的钱用来拍卖心爱表款的话,那么此次的拍卖结果却告诉我们,一些人已经开始从投资观出发,只要有投资收益就不怕竞价,因为钟表是一种艺术品,这种内涵一直存在,如今被大陆的拍卖行演绎的淋漓尽致。

事件之二是,DFS公司在澳门举办了第二届“旷世藏表”鉴赏会,将钟表业内的孤品、精品以及藏品纷纷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放在10年前人们看到其中的表款肯定惊叹于价格,但现场的宾客则多在谈论机心的功能、内在的工艺,与财富共同增长的鉴赏力令钟表文化品位能够得以呈现。当全世界都惊叹于中国人购买名表的实力时,我们则要更关注有多少中国人真正了解、懂得自己的腕表。

钟表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生理指标,命中率,两分钟往返跑,3分投篮

 

一.实验对象和方法

实验方法:首先进行最大吸氧量的测试,次日进行各项体质测试,获得各项身体指标;第三天,准备活动后采用篮球投篮常用的训练方法进行两分钟往返跑投三分测试,运动结束后测取1分钟和10分钟心率,而后对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1.1 实验对象

篮球队员,身体健康,年龄(20±2),身高(185±3)。

1.2 实验方法

首先进行最大吸氧量的测试,次日进行各项体质测试,获得各项身体指标;第三天,准备活动后进行两分钟往返跑投篮测试,运动结束后测取1分钟和10分钟心率,而后,而后对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体育统计中因子分析,所得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进行处理。

二. 结果:

从此次实验所测得的数据来看,各项指标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为:握力(42.39±8.47)kg,背肌力(112.56±24.48)kg,柔韧性(-1.11±5.33)cm,弹跳力(63.1±7.48)cm,身高(178.89±3.44)cm,体重(67.87±5.75)kg,安静时收缩压(113.44±5.55)mmHg,安静时舒张压(76.67±6.5)mmHg,安静时体温(37.1±0.47)oC,跑篮后1分钟心率(122.78±16.95)time/min,跑篮后1分钟收缩压(135.89±10.11)mmHg,跑篮后1分钟舒张压(87.78±9.72)mmHg,跑篮后10分钟心率(84.33±10.51)time/min,跑篮后10分钟收缩压(118.11±8.64)mmHg,跑篮后10分钟舒张压(77.44±6.02)mmHg,跑篮后20分钟心率(76.89±12.02)time/min,跑篮后20分钟收缩压(109±6.44)mmHg,跑篮后20分钟舒张压(73.56±7.06)mmHg,投篮命中率(0.25±0.07),最大吸氧量(4048.22±636.52)ml/min。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其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寻找疲劳恢复能力与两分钟往返跑投篮命中率相关的因素。

三.讨论:

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四个高载荷因子。,两分钟往返跑。其中与两分钟往返跑投篮后的疲劳恢复能力相关性最高的是因子F1,为身体形态因子。因子F1与身高、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和0.918。在篮球比赛中,身高和体重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身高越高的人,体重也就越大。身高越高,体重越大,打篮球越有优势。可是,身高越高,体重越大,对心脏负荷的承受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两分钟往返跑。这个时候,机体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血液,更多的氧气等给细胞。因此,他们相对于那些身材较矮小,体重更小的人来说,更加容易产生疲劳,并且,疲劳恢复的时间也会相应地加长。

与两分钟往返跑投篮的疲劳恢复能力次为重要的是心率因子。心率的高低,心率上升的快慢,回复正常心率所需要的时间,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一般而言,人在安静时的心率越低,说明他的心肺功能越好。,两分钟往返跑。相对的,在长跑等耐力性运动中,他保持较低心率的时间越长,也说明了他的耐力素质越好。心率因子的高载荷变量中,变量跑篮后1分钟,10分钟,20分钟的心率都与心率紧密相关。这说明了跑篮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心率变化与身体的恢复能力紧密相关。,两分钟往返跑。心率变化的快慢,变化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人的疲劳恢复能力。

因子F3,即舒张压因子对于疲劳恢复能力的影响也很重要。一个人舒张压的高低,反映了他的心脏的泵血功能。一般而言,心脏的舒张压越低,心脏的泵血功能越好。在舒张压因子中,高载荷变量跑篮后1分钟舒张压、跑篮后10分钟舒张压和跑篮后20分钟舒张压都与舒张压因子紧密相关,说明舒张压在跑篮后的20分钟内的变化与身体的疲劳恢复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从20分钟内的舒张压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谁的疲劳恢复能力较好。

收缩压因子对于2分钟三分球的疲劳恢复能力虽然比不上以上三个因子,可是,也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收缩压的大小,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好坏。一般而言,在跑篮后的一段时间内,谁能够较快地回复正常的收缩压,谁的心脏泵血功能就较好。,两分钟往返跑。高载荷变量跑篮后1分钟、10分钟的收缩压均与因子F4相关,说明跑篮后1分钟、10分钟的收缩压的变化与疲劳恢复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四.小结与建议

4.1 通过以上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身高越高体重越大,对于机体的负荷也就越大,因此,疲劳恢复所需时间就会相应地加长。,两分钟往返跑。

2、投篮前和投篮后一段时间内的心率呈现有规律变化的趋性,它的变化能体现机体疲劳恢复的能力。

3、投篮前和投篮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并且,谁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能够最快地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谁的疲劳恢复能力就越好,也相应地影响其投篮命中率。

4.2 本人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训练过程中,应该强调耐力素质的训练,提高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

2、对于不同的运动员应该区别对待,特别是些身材比较高大、体重较大的运动员,他们的耐力素质相对较差,平时训练的时候应该多注重耐力训练;

3、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控,以达到辅助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英波. 体能训练丛书[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G820.2/Z361-2

[2]李鸿江. 学校体能教程[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G807.4/L323

[3]刘玉林. 现代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M].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10 G841.2/L764

钟表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翻译 化境

一、引言

当代一位资深翻译家在谈论翻译时指出:“翻译中的理论争论始终没完没了。因为任何语言中的任何一词,都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同义的一个词;而且,每一种语言都以一种特殊的语法表达一种视界。翻译就是选择,而选择时,各人又有各人的标准。”《林纾的翻译》是钱钟书先生在20 世纪60 年就的著名论作,是体现钱钟书先生翻译理论的代表性作品,对学术界和翻译界产生过极大的启发作用。

二、“化境”论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

在《林纾的翻译》中,钱钟书通篇就是围绕“诱”、“媒”、“讹”、“化”展开对林纾译作的分析和评价的。在文中,钱先生对翻译的作用,使用了“诱”、“媒”两字,非常生动形象:一是具体地说明读者可能会因为翻译的原因而对原作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勾起想读原著的冲动;另外这个“诱”和“媒”字就是从广义上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译文中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就是讹”。由于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而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故“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可避免的毛病。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钱先生列举了在林译作品中存在的“讹”,并作出标定,如某些“讹”是译者的不细心造成,如“排印之误不会没有,但有时一定由于原稿的字迹潦草”。某些“讹”则是译者主观为之,其原因有对原作的理解不彻底而产生误解,也有的是为了能理顺译文,使之更顺应译语文化和阅读习惯强而改之的。如文中说到“他(林纾) 一定觉得狄更斯的描写不够淋漓尽致,所以要浓浓地渲染一下,增添了人物和情景的可笑”,这显然是林纾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原著的“讹”化的处理。

三、“化境”论的渊源与释义

“钱氏说的“化”,指出了翻译艺术的极致;然而,似乎不能将此“化”字作为翻译的标准或原则(钱氏本意也非如此)。钱先生的“化”,是从《说文解字》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来的。在《林纾的翻译》的开头,他写道,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化’”,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化’,读若‘言为’。”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诱”,“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infold meaning ) ,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 、难以避免的毛病(“讹”)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 ,仿佛一一透视出来了。

“诱”即翻译的作用。“诱”有正负之分。正“诱”体现在“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负“诱”在“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连原作也不想看了”。

“讹”即翻译中难以避免的毛病。钱钟书指出,“译文总有失真或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很不贴合原文即是讹”。他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指出“讹”源于三种“距离”:“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译者的体会和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因此“ 讹”在所难免。显然,钱钟书肯定“化”之“讹”,认为这是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改造,具有审美意义。

“化”,翻译的理想境界“化境”的核心是“化”。第一,“化”可认作是“背出分训”,是一种得失兼备、得意忘言的量变过程,是没有改变原作“质”的渐化过程。第二,“化”与“讹”的对立统一。钱钟书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化”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概念,当译者迫不得已做出某些改变时,其译作仍然可以达到“化”的境地,而“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 换言之,有“化”必有“讹”,“讹”包含在“化”中,而某些创造性的“讹”是更高境界之“化”,二者统一于具体的翻译实践过程。第三,“ 化”≠“信”。郑海凌尝言:“‘求美’的翻译概念,生发于以‘信’为本的翻译传统,渐渐游离于主流之外,正在形成一股引人瞩目的诗学潮流。而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则在这种诗学潮流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化境”论的意义

钱钟书的“化境说”在翻译界如雷贯耳,无人不知,并且在提及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时,每每会被人引述。此外,钱钟书作为翻译界所推崇的老一辈,为《中国翻译词典》进行题词,还作为翻译家被收入于《中国翻译家词典》中,这些事实不能不说明钱钟书在翻译中所做的真正贡献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与传统的“信、达、雅”说相比,“化境”论更为严谨、含义更为深远,“化境”论辞微而旨远,更切中要领。“神韵”、“神似”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非得神笔妙手不可,不是凡夫俗子力所能及的。而“化境”论并无高下之分,无非是为译者指明了译作的努力方向。

五、结束语

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打住,然而又感到意犹未尽,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并不能穷尽“化境”理论的全部内涵,钱钟书的翻译理论思想是一座有待开采的宝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我们深知,研究钱钟书并非易事,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行文风格又独具一格,语言表达言在此而意在彼,很容易产生误解。因此,要想全面把握钱钟书,就不能断章取义,要运用“阐释循环”的方法,深入阅读钱钟书的相关著作,做到钱钟书所说的“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也。”

参考文献: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