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7:49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1

炼油、化工工厂的规模、产能、技术先进性和经济适用性取决于其工艺路线的选择,石化项目建设中一旦确定了全厂工艺路线,就可以着手选择各装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随着我国石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部分炼油、化工装置可采用国内技术工艺,但同发达国家相比,部分关键装置的工艺技术尚不成熟,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先进技术往往以专利形式掌握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专业技术公司,即专利商手中。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石化工厂,需从专利商手中获得技术的使用许可,即专利实施许可。因此,引进专利技术采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石化项目引进专利技术采购通常是指专利实施许可的采购,主要包括装置工艺包专利技术的使用许可权、工艺包设计、现场服务和技术培训四项内容。通过采购获得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在取得的工艺包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同时获得装置现场服务和技术培训。同实体物资采购一样,引进专利技术采购也要执行采购程序,通常要经过专利商资格审查、技术附件签署、发出询价、接收报价、技术、商务和价格评审、条款和报价澄清、确定专利商、合同谈判及签署等环节。其中,合同文本是许可方(指中标的专利商)和被许可方(指专利技术采购方)就专利使用许可授予等相关事项达成一致的内容,是各采购环节工作内容的体现,是双方履行义务达成合同目的的法律依据。因此,合同谈判是引进专利技术采购的关键环节。

本文首先概述引进专利技术合同文本的主要构成条款,接着对专利商的条款偏离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谈判应对思路,最后形成具体谈判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引进专利技术合同条款内容

专利技术合同文本由主体条款、商务附件和技术附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技术附件是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就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磋商所达成的技术协议,是采购方询价、专利商报价和双方签订合同的基础。主要由工艺描述、设计基础、设计原则规范和标准、许可方工作范围、设计和技术资料、仪表控制系统、性能保证、许可方人员现场服务和培训范围等几部分内容组成。主体条款和商务附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合同范围及授权约定

合同范围包括专利使用许可权、工艺设计包、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许可方对其专有和/或强制推荐的设备和/或催化剂的质量保障承诺。授权约定是指许可方向被许可方授予的专利许可使用权为非专有、不可撤销和永久的使用许可。

2.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许可方按照技术附件要求进行设计并负责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资料审核,协助许可方进行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审查,派遣工艺专家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对于工艺包延迟交付和技术服务人员延迟派遣需承担违约责任。

3.保密

合同生效后10年内,被许可方对其从许可方处所获得的信息承担保密义务,一些特殊情况除外。

4.财务税务约定

与合同范围相对应,合同价格由专利许可使用费、工艺包费、技术服务费和培训费四部分组成,其中工艺包费包括资料审查费,培训费包括国内培训费和国外培训费。专利许可使用费、工艺包费和培训费为Lump Sum价格,技术服务费为人工日费率,实际费用按照发生情况据实结算。

付款节点、比例和方式:专利许可使用费和工艺包费分别按照总费用的10%、50%、30%和10%分四笔支付。第一笔为预付款,在合同生效后被许可方收到所要求的请款文件后支付;第二笔款在许可方完成工艺包资料递交后支付;第三笔款在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审查完成后支付;最后一笔款在合同装置验收后支付。技术服务费按照实际发生的人工日,每两个月支付一次。技术培训费在培训完成后一次性支付。付款方式为电汇。

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各自承担中国政府向其征收的相关税费。对于中国政府向许可方征收的预提所得税,由被许可方在每一笔付款中代扣代缴。

5.性能考核

许可方对其所提供的工艺技术的新颖性和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做出保证。在满足性能考核条件的前提下,对已完工装置实施性能考核,考核合格,签发合格证书;考核不合格,酌情要求其整改或给予补偿。对于因许可方原因导致的装置开车不成功或装置性能值无法达到技术附件中所规定的限定值等极端情况,实施整改或赔偿。如催化剂寿命测试无法满足要求,被许可方需承担违约责任。

6.专利侵权、赔偿责任、适用法律等法律条款

许可方应保证其所授予的专利使用权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如发生侵权,许可方应对被许可方所蒙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因许可方疏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损坏等导致提出的任何索赔、赔偿责任等,许可方应向被许可方做出赔偿。合同适用中国法律,如发生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实施仲裁。不可抗力指缔结合同时无法预见、且其发生及结果均无法避免或克服的任何事件,缺乏资金、劳动力不足、物资存在缺陷或不足、人员不作为和不造成妨碍的战争等不构成不可抗力。

二、专利商合同文本偏离分析及应对思路

专利商大多为国际知名的技术公司,很重视合同文本的签署,有严格的合同条款审核和签署程序,风险防范意识极强,往往会对采购方的合同文本提出偏离。具体应对思路分析如下:

1.合同范围及授权约定

对于合同范围,专利商提出可保留对许可方专有设备及催化剂的质量责任,但排除对其强制推荐设备的责任。考虑强制推荐设备采购难度大,如到货质量出现问题,将出现现场安装协调困难以致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应坚持许可方对其强制推荐设备的质量负责。作为让步,可适当调整措词,将许可方如何参与其推荐制造厂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表述在合同中。

关于授权约定,有的专利商缩小授权范围,将未来专利排除在外;有的专利商缩短授权期限,如将许可方应向被许可方授予的信息及许可方目前开发的专利的使用权的限定词“永久的”替换为“直到装置终止运行为止”;有的专利商提出在工艺改进条款中添加被许可方应当在取得改进时,向许可方及其关联方及其他被许可方进行回授。本着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双方可互享技术改进,但应坚持专利技术使用权是永久的。对于技术改进回授,应明确规定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被许可方;同时应明确回授的截止日期为“截至日前”或“合同失效日前”,视情况具体约定。

2.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对于设计分包,如许可方委托第三方履行设计和现场服务义务,应事先经被许可方同意。关于工艺包交付,有专利商提出资料发出日即为实际交付日,同实际收到日为交付日存在偏离。由于实际交付日是考量工艺包是否延迟交付的基础,将涉及违约罚金的计算,故应坚持以实际收到日为交付日期。

对于现场服务,为便于比价,统一要求专利商在报价时按照现场服务假期为圣诞节两日和周日考虑,加班时间的费率和正常工时费率一致。可提示专利商依据此条件调整服务费率报价。关于培训,可分为国内、国外两项内容进行表述。

3.保密

专利商往往要求较长的保密期限:15年、20年不等,有的甚至要求永久保密。由于合同有效期为合同生效日后10年,保密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合同有效期限。如确因特殊情况需超过合同有效期限,应在合同中明确理由,以便办理审批手续。

有的专利商不接受保密例外情况,如:并非由“对方”提供的信息不在保密之列;再如,有专利商提出,被许可方在项目建设中向第三方做必要的信息披露时,应事先和这些第三方达成保密协议,且保密措施应当遵照本合同的条款和条件。在被许可方保密义务期内,如由于被许可方以外原因技术被公开,保密义务即行终止。谈判过程中可与专利商协商将可能发生的第三方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罗列,必要时可考虑事先同第三方达成保密协议。

4.财税方面

付款方式:有专利商要求采用信用证付款。由于技术引进不同于实体物资,不存在货权凭证,不适合采用信用证支付;另外,信用证付款方式不方便办理预提税等税费支付。所以,只考虑采用电汇的付款方式。付款期限:专利商大多要求付款期限为被许可方收到合格的付款单据后30天内付款,如不按期完成付款,则要求支付延期付款利息或停工等。由于付款审批流程和环节繁琐,无法实现30天付款,尽量说服专利商接受45天的付款期限。预付款保函实质上是履约保函和质保函,在专利技术采购中,采购方其实处于弱势,签约时应注意自我保护,要求许可方所提供的保函有效期至装置验收合格。对于专利商提出的技术服务费率的有效期调整,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可设定为装置验收后或合同生效后42个月。

税费问题:中国政府征收的代扣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专利商提出,如税率调整,则双方应修订合同调整价格,以确保许可方仍会收到被许可方支付的同样金额的税后合同款。由于费率调整是由政府决定,调增还是调减对双方都是风险,所以不在文本中明确具体税率。对于营业税,专利商提出,需在合同中明确合同金额不包括5%营业税,如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额外征收的情况,则须修订合同以确保许可方收到原定合同金额。买方同意上述要求,但为避免合同中出现包税条款,此项内容不体现在合同文本内,可考虑另外签署备忘协议。

5.性能考核

关于考核的前提条件,有专利商增加了“合同装置应根据工艺设计包建设,且按照许可方的指导进行操作”作为考核的条件。可以考虑接受。关于原料改变对性能考核的影响,有专利商删除了在收到新的料表后在两周内提供最新的考核指标的时间限制;同时,如许可方提出重新计算会涉及实质性的工作,则双方需要就费用事先达成一致。如原料与设计基础不一致且无法消除时,应要求专利商调整保证值,考虑工程建设进度要求,许可方应在被许可方所要求的期限内提高最新的考核指标。如由于许可方原因致使初次性能考核失败,许可方只有一次机会重复进行性能考核,多次重复性能考核将不被接受。关于Make-good条款,有专利商提出部分或全部删除。考虑合同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为规避风险,对于因许可方原因导致的装置开车不成功或装置性能值无法达到技术附件中所规定的限定值等极端情况,实施整改或赔偿是必要的。关于性能保证责任免除,如支付了赔偿金,可考虑解除许可方的责任;但有专利商提出,如因非许可方方面的原因在合同生效后一段时间无法进行性能考核,则认为装置自动验收合格,这是无法接受的。对于考核指标的描述,采用表格方式列出比较直观,便于合同执行。

6.专利侵权、赔偿责任、适用法律等法律条款

关于专利侵权,有专利商提出由于侵权责任导致的许可方应支付给被许可方的赔偿费用不得超过许可方已取专利费用的一定比例;还有专利商提出将确保可以使用的权力的范围限定在现有专利和技术诀窍,而排除了技术文件和技术服务;还有专利商不接受对专利侵权除法庭以外所蒙受的损失承担责任和赔偿。专利许可方应对其所授予的全部专利技术使用权实施侵权保护,无论是现有专利还是未来改进专利;同时,专利侵权赔偿不应设置上限。

除专利侵权外,赔偿责任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技术指导失误、设计文件错误、性能考核失败、工艺包迟交及工艺专家延派、催化剂寿命考核不合格等。专利商往往提出对失误进行修改,对于对被许可造成的损失的赔偿,通常要求有一个限额,往往是一定比例的相关费用,如有专利商提出,性能考核违约金不超过许可方已经收到的工艺包费用的一定比例;性能测试违约金责任及为装置达到性能考核而对装置进行修复而需采购的物资设备金额的总和不超过专利费的一定比例。考虑未报价先澄清合同条款的特殊情况,要求专利商统一将赔偿基数设置为许可方与工艺包费之和,可分项考虑比例,最终可设置合同总赔偿上限。如催化剂性能考核不合格,可考虑用现金或补剂的方式接受赔偿,不能接受任何单纯的补剂或抵扣券方式。

专利商对合同适用法律提出较多偏离,经与法律人员确认,适用中国法最好,可接受适用英国法。关于仲裁地,可接受新加坡和香港这些中西人文比较融通的地方。

关于不可抗力,对于对前往工程实施地点不造成妨碍的战争、政府行为和罢工不能构成不可抗力。

大部分美国专利商提出增加出口控制条款,为规避风险,采购方可通过由法律人员起草此项内容,请专利商确认是否接受的方式来达成双方共识。

三、谈判策略及实施方法

谈判前与各专利商沟通,制定详细的谈判计划。组织技术、法律、财务等相关人员组成谈判小组并确定主谈。谈判过程包括谈判前准备、谈判实施和谈判后总结。

谈判前的准备至关重要,主要包括分析研究专利商偏离、制定应对策略、熟悉技术附件、与专利商的沟通、英语语言和会议资料准备等。由于合同各条款之间密切相关,牵一发则动全身,为提高谈判效率,可在谈判之初提出对方纠结之处并向其进行澄清解释,这样可以解决一类问题。这就要求谈判前认真分析专利商所提出的偏离,找出双方理解上的偏差,谈判一开始便把这些问题拿出来重点讨论,说清楚了、思路清晰了,再具体修改语言,很快可把文本内相关内容都确定好。例如,通过对偏离的分析,可看出专利商对被许可方的性能考核的要求和思路的理解存在偏差,谈判时将整个考核过程进行详细介绍,提出考核思路,双方很快在理解上即可达成一致,形成文本。再如,分析专利商偏离过程中可发现有的专利商的法律人员在合同文本编制上处于主导地位,而有的专利商财务人员在文本编制上处于主导地位,那么在谈判准备和谈判进行时就应协调相对应的法律或财务人员给予重点关注,采取重点突破的策略。

谈判过程中,对于双方文字差异较大的条款,采取先统一认识,再整理文字的方式,可取得比较好的谈判效果。边谈判边修改合同文本,用不同颜色标注内容,便于后续核查。边谈判边形成会议纪要。

每日谈判完毕进行小结,组织人员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后再开始第二天的谈判。同每一家谈判完成后,汇总谈判情况,及时编制谈判总结,归类整理合同条款。谈判后的条款可分为达成一致项、无法达成一致项、专利商确认项、采购方确认项、本次不必达成一致项五类。前一家谈判所积累的经验可用于下一家谈判,前一家谈判所出现的问题,可在下次谈判时避免。

四、结语

石化项目引进专利技术采购涉及合同金额较大、采购风险较高,其中合同条款谈判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只要认真计划、仔细分析、研究借鉴、实施把控、善于总结,一定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马晓甲.国际技术贸易风险与风险控制.物资采购优秀论文集:2008-2010/中国石油物资公司.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

[2]王玉清、赵承璧.国际技术贸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2

然而,最近几个月,一场官司,让一对本应“在一边笑逐颜开”的收藏家和画家变得弩拔弓张起来,起因则是这位收藏家在某媒体上公开指责该画家“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有辱艺术”,而画家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愤,一纸诉状以500万元的高价要求对方及媒体名誉赔偿。

此画家不是别人,正是大师级人物范曾,而收藏家则是中国收藏界大腕郭庆祥。

显然,以500万元人民币为落脚点的这场诉讼案,实质是画家范曾的一场名誉保卫战。因为是名人官司,更因为是关乎“艺术批评”触碰“名誉侵权”高压线问题,这场诉讼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

收藏200幅范曾的画,郭庆祥“有话直说”

但凡名人,都是爱足面子的,甚至视名誉如生命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名气如日中天的书画家范曾为了名誉,不惜放下儒雅,打起官司,似乎是他不得不选择的维权路径,虽然,这在很多人看来并非高明。因为,在将藏家郭庆祥、艺术评论家谢春彦及《文汇报》一并告上法庭的那一刻,他让自己也陷入舆论争议的旋涡里。

“梁子”结下,缘于郭庆祥在媒体上公开其“不得不说”的话。

早在2010年3月,郭庆祥受邀央视《艺术品市场热点对话》栏目,与主持人王小丫及著名书画家石奇、龙瑞议论当前书画界问题。节目中,郭庆祥谈了自己近年来收藏心得,说受刺激也要搞学术性研究,不能盲目收藏,重点要收藏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精品。郭庆祥直言:“现在,画家、美术评论家包括搞艺术品真伪研究的专家中,普遍存在一种浮躁心理,一些知识分子,面对金钱诱惑失去了良知,很多艺术品的艺术性不高。艺术家追求的不是艺术创作,见了面就比谁住的房子大,谁开的车好,谁的画卖得价高。有些画家画了几十年的人物,总是几个人物变换着组合,一个形式,一种模式,流水作业了三四十年成了画匠,而画匠绝不是艺术家,这些人上了电视,出口必称唐诗宋词,靠传统装点门面,最多不过算个好教师,绝算不上好艺术家。”在这期节目中,郭庆祥虽说只是泛指,但他对当今艺术创作领域某些问题的直言不讳,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两个月后,自称“也要搞学术性研究”的郭庆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署名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谈到当下“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郭庆祥这样写道:“这位名家其实才能平平,他的中国画人物画,不过是连环画的放大。他画来画去的老子、屈原、谢灵运、坡、钟馗、李时珍等几个古人,都有如复印式的东西,人物造型大同小异。他的人物画虽然是写实的,但其中不少连人体比例、结构都有毛病。他的书法是有书无法,不足为式,装腔作势,颇为俗气。他的诗不但韵律平仄有毛病,而且,在内容上,不少是为了自我吹嘘而故作姿态,不足挂齿。”这次,郭庆祥有些单刀直入了。

文中,郭庆祥还提及自己当年收购“这位名家”画作的经历:

当年,有朋友找到他,希望他收购200张这位画家的作品。那时候,这个画家境遇不顺,希望卖掉些画渡过难关。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尺4000元,他觉得不那么离谱,便随即打了200多万元过去。很快他拿到了第一批画,展开一看,发现这批画题材与技法严重雷同,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是任伯年的,花鸟是李苦禅的,七拼八凑当做自己的了。”二次交货前,郭庆祥跑到该画家的画室去看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看到该画家将十来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每张纸上先画人头,再添衣服,最后草草收拾一番写款,由他的学生盖章。

“这哪是画画?分明是在画人民币嘛。所以我认为这个人的作品不值得收藏,他对艺术不真诚,对社会不负责任。他多年来一直在重复自己,没有一点创业精神。后来这批画都被我抛出或送人了。”

郭庆祥文章发表一个多月后,即6月24日,上海《文汇报》又在鉴藏专刊同版上刊发了美术评论家、画家谢春彦的署名文章《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和署名孙逊的文章《画家最终还是要拿作品说话》。

谢文称:“以卖得火、吹的火、势得牛的范三官人为例,那种涨势霸气、硬而实软、华而不实、稀缺内养、呆板的笔致,貌似清雅的俗绿恶青,掺了些墨抑或石绿的肤色,瘦与足的结构亦并不合理协调的搭配,哪里还有什么好灵魂在耶?”

孙文称:“画家频频亮相媒体,高调热炒自己,甚至不惜动用著名学者和国学等名目来为自己造势,这种做法确实太过了点。想想今天画史留名的一些画家,何曾自封过自己乃‘五百年出一位’的巨匠”?……一个画家,如果也忙于在屏幕上夸夸其谈,也绝不可能画出大作品。”

对于上述三篇文章,也许普通读者看过了也就过去了,但有人却看不过去,那人就是大画家范曾。

“贬损名誉,侮辱人格”,范曾怒讼

看不过去是因为范曾对号入座了,事实上,《文汇报》上接二连三的“发难”,业内人都能看出几分真相:指的就是范曾。

2010年9月,范曾委托其人向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提讼,状告郭庆祥、谢春彦及刊登三篇文章的上海《文汇报》。

在三份格式一致,内容近似的诉状中,原告范曾称,《文汇报》上发表的这三篇文章主观武断,捕风捉影,随意攀比,不负责任,横加指责,使用侮辱、诋毁、刻薄的语言,直接攻击原告的人品、艺术才能、作画方法、创作意图、作品价格。

原告范曾认为,《文汇报》是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其刊登的三篇文章先后被谷歌、百度等主流媒体转载,被告的行为导致了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已构成对原告方名誉权的严重侵害,并给原告造成极大精神痛苦。故请求法院依法作出支持原告诉讼请求之判决。要求《文汇报》登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要求郭庆祥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要求谢春彦和孙逊各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20万元。

2011年4月22日,该案开庭。

庭上,第一被告郭庆祥出庭作了答辩,称自己的文章想表达的观点是: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能热衷沉湎于各种媒体的高谈阔论,更不能把谈论国学经典等热门话题作为抬高自己作品商业价格的促销手段。

“我在文章中描述的在美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在范曾就主动跳出来,认为说的就是他自己,更加能说明我在文中所指出的艺术创作乱象是完全有事实依据的。范曾以此把我告上法庭,那么我就可以明确指出范曾就是“流水线作画”现象的典型代表。这种流水线下来的成批产品,比模式化和程式化的东西还不如。那种把自己当成了复印机批量复制、生产的美术产品,根本就不是艺术创造作品,这些‘伪艺术品’侵害了包括艺术品收藏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利益。”

为了证明确实存在如自己文章所说的“流水线作画”行为,郭庆祥庭上出示了范曾“流水”作画的相关照片,并请证人收藏家赵刚出庭对此作证。

文汇新民集团辩称“艺术批评和争鸣应受法律保护”

对于范曾的诉求,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人在庭上答辩称,该报刊登的文章是正常的文艺批评,并未侵害原告范曾的名誉权。

第一,艺术批评和艺术争鸣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文汇报》“鉴藏”专刊,其宗旨就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在艺术收藏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需求,争鸣栏目是《鉴藏》的知名栏目,旨在让不同的观点有发表和争鸣的平台。原告若有不同意文汇报任何文章的观点,完全可以向《文汇报》投稿,只要达到发表水平,《文汇报》必然会予以刊登。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发表其个人学术观点的行为,属于言论自由尤其是学术言论自由的范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甚至受到鼓励,而不是动辄受到法律的追究。

第二,涉案文章没有诽谤、侮辱原告人格。《郭文》表达的观点是: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能热衷沉湎于各种媒体的高谈阔论,更不能把谈论国学经典等热门话题作为抬高自己作品商业价值的促销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呼吁回归艺术家的本质属性,按照艺术规律规范艺术行业,保证我国艺术事业的正确方向。

第三,公正评论的标准。涉案文章所评论的内容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客观存在,涉案文章评论亦系出于善意。

第四,原告的社会评价并未降低。涉案文章发表后,原告的社会评价不但未降低,反而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和评价。因为,在学术领域,2010年12月,范曾受聘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在艺术市场,2010年11月范曾作品在2010嘉德秋季拍卖会上连创佳绩,其中一幅《竹林七贤图》更以超出评估价1000万元的价格拍出,其余画作也无一流拍、皆以高价成交。

第五,公众人物应有容忍义务。原告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应当对新闻报道和公众评论负有容忍义务,即便涉案文章可能对原告造成轻微损害,原告也应当容忍。

而对于这点,同为被告方的美术评论家谢春彦也深有同感,认为文艺批评,百家争鸣,没有谁是批评不得的。即使如吴冠中这样的大师,近年来也有许多批评吴老的言论在社会、网络上大热,陈传席先生公开称“他(指吴冠中)的绘画在西方是毫无影响的”、“他不懂中国文化”、“吴冠中的字只能成为笑柄”……也没见吴老如何暴跳如雷,对簿公堂。而作为知名艺术家、作为公众人物,原告也应当容忍社会公众对他的不利评价,更何况,答辩人所撰写的文章没有超出文艺评论的范畴。

“这让我很尴尬”,画家崔自默力挺恩师

如果说,范曾是低调的愤怒,因为,自从将一纸诉状递交法院后,他再没为此事公开露面过,更不要说主动配合媒体来“掺和”一下,那么,一不小心当了被告的郭庆祥则是义无反顾地高调,不仅频频接受记者采访,还在案件尚未正式审理期间,即通过媒体刊出了一组“范曾流水线作画”的照片。

此举,让范曾的学生崔自默坐不住了。原来,郭庆祥通过媒体发表的这些照片是崔自默六年前拍摄的,当时是作为研究资料发表在自己的网站上的,意在赞扬范曾绘画技巧的精湛,没想到竟然被郭庆祥作为攻击范曾的证据。

为了表明自己坚决站在老师范曾一边的立场,崔自默于2010年底至2011年初,在网上先后发表了《“流水作业”不好吗?――替范曾先生辩护并驳斥郭庆祥等》、《为什么不能“流水作业”?》、《关于“流水作业”答报社记者问》三篇文章,反驳郭庆祥。

崔自默说,“郭庆祥歪曲我的文字意思,断章取义,在伤害我老师的同时,也伤害我,伤害我们的师生关系。”

对于郭庆祥指责范曾“流水线作画”的说法,崔自默表示反对,他说:“早年我拍下范曾先生画老子和钟馗系列的照片,其意思是想说,先生可以在瞬息之间创作十来张不同面貌特征的老子,虽然他们形貌各异,但精神内质是惊人地相似,‘技进乎道’,就像庄子的《庖丁解牛》里阐述的游刃有余的境界。‘无他,惟手熟尔’,是卖油翁的名言,也是大家形成个人风格和绘画符号的必由之路。”

崔自默介绍,范增作画是向壁挥毫,所以是站立纸前,其间需要的悬笔功力和悬臂辛苦可想而知。每张画上逐个画上钟馗的脑袋,然后再逐个画上身子,人物形象大致相同。“我觉得有必要披露一点范增先生绘画的微妙之处。他画人物,不打底稿,此非一般画家所能为。他画头部、画衣纹,用的是不同粗细的毛笔,墨色也不一样,所以,必须‘逐个’画出,以节省时间。节省时间干什么?读书、写作!”

然而,崔自默的这番解释,立刻引起郭庆祥的助理奚耀艺的反击,认为如果按照崔自默的说法,过分强调“惟手熟尔”,那么,范曾最多也只是个画匠或者画插画的熟练工。

显然,在法院判决前,“战火”在不断升级。

“学术批评和名誉侵权的界线

在哪儿”,一审判决引出争议

2011年6月7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对这一广受外界关注的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

法院认为,郭庆祥文中通篇对范曾的诗、画、书法、作画方式及人格分别做出了贬损,如“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其行为已构成对范曾名誉的侵害。同时,因郭庆祥曾收藏范曾作品,二人的交易行为中存在商业利益,故郭庆祥称其文章为纯粹的文艺评论的观点,法院不予采信。对于范曾的诉讼请求,合理的部分,法院予以支持,不合理的部分,法院予以驳回。依据相关法规,判郭庆祥向范曾书面道歉,并赔偿7万元。

法院认为,虽然《文汇报》对刊载的文章未严格审查,存在一定过失,但其行为尚不足以构成对范曾的名誉侵权,故对于范曾要求文汇集团承担侵权责任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这似乎是个权衡之后的折中判决,原被告双方谁也没输,谁也没真正赢。从500万下探到7万,范曾赢了官司,但诉求只得到了部分主张。

但对于这个不好但也绝非太差的结果,郭庆祥却非常不满,认为一审法院有失公正,欲将官司打到底。面对记者采访,情绪激动的他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一审法院将正常的甚至是不点名的文艺批评判定为侵权,那么公民还有没有言论的自由?批评家还有没有文艺批评的权利?文艺批评界中,又还有谁敢站出来说真话?

担任过诸多名人明星官司律师的新文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富敏荣,这次接受了郭庆祥上诉的委托,他对本刊记者说,此案涉及两个关键问题,即公众人物有没有接受舆论监督的义务以及言论自由、文艺批评与名誉侵权的界限在哪里,此前并没有画家状告批评家的先例,范曾此案等于将这些问题挑明了,这也是本案的意义所在。

据悉,早在2002年,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名誉权一案中,法院即确立了“公众人物对正当舆论监督可能造成的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的原则。此案后被收入最高法院公报,对其他判案有借鉴意义。这一原则意味着公众人物有义务接受舆论监督,意味着对于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是应当被特殊对待的。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文化底蕴;创新能力;内在修养;处事方式

一、社会需要怎样的设计师

当今,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市场竞争的尖锐利器,设计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设计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策的竞争,是设计师内在修养的竞争。那么,社会需要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一下几点:

(一)掌握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

这是所有设计师必要的首要条件,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及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艺术与设计理论包括美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

(二)设计师应掌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

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等。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修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

(三)设计师应对社会市场需求有所了解

设计师应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心理,理解消费的文化,预测消费的趋势,从而使设计适应消费,进而引导消费,实现设计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设计不止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行为。设计是设计师的实践行为,不能停留在空间的理论上,也不能一个人闭门造车。设计师除了要有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和科技应用实践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

(四)设计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设计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即设计的职业道德,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设计师在着手每一个设计之前,都要对其面对的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判断它的设计将会有利于社会利益,还是有损于社会利益。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设计与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师不止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们的真实需要,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真心实意地为满足这些需要设计,为社会设计,为人类利益设计。

二、设计师个人修养与专业能力

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师只有练好“精、气、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谓“精、气、神”,来源于道家养身修炼之道―“精”,原指精微之物;“气”,指原指无形相可见而具活力者;“神”,原指心识、精神作用。精、气、神三者相互为用,是保持和恢复人体健康、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和功能,为养身长寿之根本。我们可以把艺术设计师的内在修养比拟成道家养生的“精、气、神”:“精“――专业技能与理论;“气”――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神”――创新能力。

(一)练好“精”

设计师建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与理论实践,“精”是心性、意念。养生学者认为,意念就是某种要达到的境界所具备的精神力量。

(二)养好“气”

设计师的文养化底蕴决定了设计作品的品位优劣。我国设计师从建国到结束,经历了30多年的民族文化传统断层,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和遗弃。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片空白,虽经补救和恢复,但已元气大伤。这就造成了现代设计师传统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面对现实,我国设计师应该借鉴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了解其流派、研究其内涵、吸取其精华。

(三)抓住“神”

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有是设计师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原动力。怎样设计、为谁设计、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设计理念的具体内容。只有将这些了解清楚,设计师才会有思想指导和精神原动力。“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设计”是现代设计的思想主线。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人,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

三、设计师的内在修养与处事方式

任何一位设计师都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被人接受,都希望与客户的交易谈判获得成功,并为此苦苦探求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成功秘诀。正所谓商场如战场,商业行为就如同一场战役。

首先,设计师的自身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其良好优雅的仪表并不是为了炫耀和显示。

其次,所有的设计师都要学会自我推荐,大多数的设计师在谈判中会从公司的情况谈起,但有一点必须慎记:在介绍公司的同时必须进行自我推销,在 实际谈判中客户最关心的是价格,工程质量和后期服务。所以我们要让客户 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设计师自身的能力及公司的运作方针。另外,语言运用是很重要的,在与客户的交谈中,运用热情和充满自信的语言,这就需要你必须精神饱满地去对待每一个客户。抑扬顿挫的表达方式会增加你所表达内容的说服力,因此在与客户交谈中需 要声音洪亮,避免口头禅,避免语速过慢,避免口齿不清。中国有句老话“ 礼多人不怪”。一个设计师的形象除了应注意服饰和语气,更应注意自身的修养,礼貌的行为会促成你的成功。

(一)设计师应培养的处事方式

1.积极的人生态度

2.持久力

3.智力

4.圆滑的态度

5.可信性

6.善解人意

7.想象力

(二)设计师应克服的缺点

一次成功的交易,实际上是一系列谈判技巧,经验和政策支持的结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的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从而导致失败或不完全成功,所以设计师一定要避免任何一点纰漏。

1.言谈侧重道理

2.语气蛮横

3.喜欢随时反驳

4.谈话无重点

5.言不由衷的恭维

四、结语

设计师的自我修养提升是及其必要的。自我提升是一种来自灵魂的升华。当设计师做到这一点,不但更加充实了自己的内在,开阔了视野,更能得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可以抵御一切外界干扰,让设计师始终处于一种平和安定的状态。这种内心的平和看似平静,实则气象万千。泉涌般的灵感也就随之而来。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泰纳;艺术哲学;文学思想

在文学批评的领域里。法国批评家希波里特·泰纳(nipplm adolphetable,1828—1893)以其大名鼎鼎的文学演变受制于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而闻名于世。他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且不说l9世纪后期的许多批评家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就是在当今我国的很多文学读物和教科书里,依然可见泰纳那种社会学文学理论的影子。虽然泰纳的这种从外部进行文学研究的理论的弊端早已为西方的学者所批判,但是它毕竟是社会学文学理论的先声,因此时至今日仍不乏其追随者。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泰纳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均有造诣,仅就文学批评的领域而言,除了“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理论。泰纳关于文学问题的讨论还有很多,其中很多不常被人论及。这些论述散见于他的《拉封丹及其寓言》(e.,m/suar脚delafonm/ne1854)、《英国文学史》(h/sto/rede/af妇盘鹏ang/a/se,l一4vol1864一l869)、《艺术哲学》(p^del’art1865—1869)等有关文学批评的著作里。其中,《艺术哲学》一书虽不是专论文学的理论著作,但是它将文学置于“艺术”的总体范围之下,并从这个角度对文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样的一些讨论,对于说明泰纳的文学思想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仅就《艺术哲学》一书,谈谈较为显著的几个问题。

一、文学艺术耍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泰纳抓住了艺术要表现事物的普遍性这个问题,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讨论。既然是一部“艺术哲学”,必然要从艺术的总体概念出发,去探讨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去说明各个艺术形式。泰纳从对艺术作品的定义这一角度去考察艺术的本质,并对艺术形式做了分类。他认为,一切“艺术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这五大艺术形式中,泰纳将前三者界定为“模仿的”艺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总体”与实物相符;后两者界定为非模仿的艺术,他们表现的是“各个部分”间的数学关系。泰纳强调“模仿的”艺术,并非照搬现实,而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模仿。他认为一切上乘的艺术品都不拘囿于现实,因为现实不能充分表现特征,必须由艺术家来补足。相反,艺术家如果缺少这种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的天赋,也就与临摹的工匠毫无二致了。因此对现实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歪曲,以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艺术作品,特别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是十分必要的。泰纳这里所谈的“诗歌”即文学,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关于文学究竟是“模仿的艺术”还是“表现的艺术”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而论,但是泰纳提出模仿并非照搬现实,至少肯定了文学作品中那些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因素。当然,泰纳所举的文学方面的例子都紧紧围绕他的“艺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这一论点,并没有深入到文学的虚构性问题,可是这种讨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说明“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不同奠定了基础。而反对艺术创作单纯地摹仿自然,要求艺术抓住事物的普遍性,这也正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历史角度看待文学问题

在《艺术哲学》中,关于艺术以及文学诸问题的讨论始终是放在历史的具体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的。泰纳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影响(认识论问题另当别论)体现于……泰纳的历史观念,这样一种历史的眼光和角度与他的“时代”这一术语相类似,也正是其历史观念的体现。简单地讲,这种历史眼光就是:认为文学作品产生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学批评也由于经历了历史的积淀才得以确定和趋于合理,因此只有将具体的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批评,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才能对文学问题得出比较科学、公允的结论。正是对泰纳关于艺术作品的产生、评判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他文学观上所反映的历史意识。

艺术品的产生受到当时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这是泰纳在《艺术哲学》中着重论述的一个问题。而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自然也是如此。泰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笔力去说明意大利画派和尼德兰画派,古希腊雕塑等艺术形式是如何在他们那独特的“气候”下产生的。这“气候”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历史环境。

从分析绘画艺术的产生人手,泰纳总结了艺术的产生规律,继而将这一规律推广到各个艺术形式中去。因此对艺术的产生问题的讨论,同时就包括了对文学作品如何产生的认识。泰纳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及其作用都与历史的具体形势密切相关。泰纳说:“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uj他认为,首先有一个“总体形势”,其次是总体形势产生的特殊倾向于特殊才能;然后这些才能与倾向造就一个中心人物;最后,声音、形式、色彩或语言这些艺术材料,把中心人物变成形象,或对中心人物的倾向与才能进行肯定。

关于“总体形势”,泰纳描述为:在古希腊是好战与畜养奴隶的自由城邦;在中世纪是蛮族的入侵,政治上的压迫,封建主的劫掠,狂热的基督教信仰;在l7世纪是宫廷生活;在l9世纪是工业发达,学术昌明的民主制度……而“特殊倾向”和“特殊才能”则表现为爱好体育或耽予梦想,粗暴或温和,战争的本能,说话的口才,追求享受等错综复杂的倾向,具体来说:在希腊是肉体的完美与机能的平衡,不曾受到太多的脑力活动或太多的体力活动扰乱;在中世纪是幻想过于活跃,漫无节制,感觉像女性一般敏锐;在17世纪是专讲上流人士的礼法和贵族社会的尊严;到近代是一发不可收拾的野心和欲望不得满足的苦闷。

所谓的中心人物,就是表现了“特殊才能”或“特殊倾向”的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在希腊是血统优良、擅长各种运动的青年;在中世纪是出神人定的僧侣和多情的骑士;在l7世纪是修养完美的侍臣;在我们的时代是不知厌足和忧郁成性的浮士德和维特。按照泰纳给艺术的分类,艺术作品或是表现中心人物或是诉之于中心人物。而文学和雕塑艺术一样,被他划分为模仿的艺术,它们表现中心人物。他认为,古代雕像中的《梅莱阿格尔》和《尼奥勃及其子女》和拉辛悲剧中的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一样,都是表现中心人物的。同样,文学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样,其产生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因为从泰纳对予“总体形势”、“特殊倾向”和“才能”,以及“中心人物”这些术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无非都是特定的历史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而按照他的推论,正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才产生了表现不同的典型形象的文学作品。

从艺术品的产生来看,文学作品的出现受到了历史环境、特定社会风貌的影响,同样,从艺术批评的角度来看,关于文学作品的合理评价也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而文学批评也应回到历史中去,参考特定的历史背景,从而对文学作品作出一个合理的理解和评判。泰纳在谈到如何形成对艺术品的公允判断时谈到: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然后,开始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之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丽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中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么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也就是说,在历史积累中形成的价值判断是一个趋于真理的结论,正如我们“今日每个人都承认,有些诗人如但丁与莎士比亚,有些作曲家如莫扎尔德与贝多芬,在他们的艺术中占着最高的位置。”这样的一个结论正是在数百年来众多意见和判断的不断修正、不断积累中所产生的。因而也是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那么当代的批评家又如何去考察判断一件艺术品呢,泰纳认为,艺术品产生于历史环境之下,因此批评家对待历史的第一件工作是为受他判断的人设身处地,深入到他们的本能与习惯中去,使自己和他们有同样的感情,同样的思想,体会他们的心境,又细致又具体地设想他们的环境;凡是加在他们天生的性格之上,决定他们的行动,指导他们生活的形势与印象,都应当加以考察。这样一件工作使我们和艺术家观点相同之后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又因为这工作是用许多分析做成的,所以和一切科学活动一样可以复按,可以进行改进。根据这个方法,我们才能赞成或不赞成某个艺术家,才能在同一件作品中指责某一部分和称赞另一部分,规定各种价值,指出进步或偏向,认出哪是昌盛、哪是衰落。

虽然这种历史主义的口吻有滑向相对主义的危险,但是毕竟道出了批评工作的_丌一分真意。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所说的:“实际上,我们是从自己认识中的一个部分建立一个更高标准出发去批评自己认识的另一部分”。从当代的批评视角出发,回到历史中去体察作品的原生态,继而在一个动态的价值尺度中综合考察和重新认识作品本身,这正是泰纳在19世纪对批评工作所作的概括,也是与韦勒克等人所倡导的“透视主义”(pempcctmsm)相类似的地方。

不仅文学的产生和文学批评受制于历史环境,泰纳认为,文学的作用也体现在对于时代精神与风俗的反映上。而对于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得越充分、越生动、越深刻,作品所占的地位就越高,泰纳将这样的作品称为“历史的摘要”。他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可以补足历史研究的文献缺漏,可以提供各个时代的思想感情、重大事件和民族特性。,虽然我们不能同意将文学作品当成历史研究中的文献资料,但是,承认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世纪的掠影,它更具代表性地体现了历史进程中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认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历史环境,则是不无道理的见解。既然越是伟大的文学越是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这种本质特征无疑是历史性地存在的,因此艺术所表现的真理也必然是历史的真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泰纳的历史主义眼光的确渗透在文学研究的每个基本层面,无论是文学的产生、评价,还是对于其作用概括和价值的判断,虽然其中有些观点未免极端,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有很多合理成分的,这些观点也的确道出了文学的特点,为我们更好地研究文学本身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价值强调对历史相对主义的克服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泰纳的历史主义贯穿于《艺术哲学》,也渗透在他的文学观念之中。然而历史主义很容易导致彻底的相对主义,但是在《艺术哲学》中,泰纳却避免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他并没有过分注重作品的历史价值而忽视其艺术价值,相反,他致力于对文学价值判断标准进行界定,强调即便是同一时期的相同题材的作品,由于艺术家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使艺术品分出高低等级。他将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规定为,对于“显著特征”的表现,以及对特征的效果集中程度的表达。“显著特征”分为“重要的特征”和“有益的特征”。“重要特征”主要指更接近事物本质的特征,泰纳认为,文学价值的每一等级都相当于精神生活的等级,别的方面都相等的话,作品的精彩程度则取决于它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而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一个民族、种族的主要特征。“有益的特征”则与人的道德等级相关,泰纳认为,文学价值的每一等级都相当于道德价值的等级。因此,作品所表现的道德等级越高则其艺术成就越大。但是泰纳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往往将作品中人物的道德等级等同于作品的道德等级,这种逻辑上的谬误不仅在例证上损害了他理论的合理性,更成为其理论的一大硬伤。当然,作品具有显著特征也并不一定就会成为伟大的作品,还要看如何去表现这些特征,这就涉及到效果的集中程度的问题。要达到作品效果的集中,泰纳认为要做到三个方面:在塑造人物性格时要表现他的“精神地层”,也就是人物性格的典型与集中;构思情节要与人物的性格相符,要能够表现人物;最后,作品的风格要与人物性格以及情节相配合,做到人物、情节、风格的统一。虽然泰纳的论述并不算深入,所持观点也并不新颖,但是却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自身规律及其价值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_izeji~y他理论上单一的历史标准,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弊端。

四、文学艺术研究中的“科学”方法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批量生产” 助手捉刀 本人签名 商业明星 “院士”

“炒当代艺术品跟炒股、炒兰花没什么区别,都是投机者在逐利。”当代艺术策展人朱其谈到在一次和朋友对市场和艺术的交谈中,刚从宋庄回来的他感慨“市场毁了艺术,北京就是个成就理想的地方;当代艺术越来越虚伪,离公众越来越远”。其实市场毁不了艺术,毁的是艺术家最终是艺术家自毁;市场的卖与买全凭艺术家自己是卖还是不卖。正如享受和反抗的过程都有。以下就当代艺术的公众性和市场现状作一分析。

艺术馆承担了艺术交流、公众美育的职能,而当代艺术的传播,则更需要专业艺术馆的介入。市面上主要的商品有古玩字画、奇石玉器、花卉根雕、工艺瓷器等12大类8万多个品种,但当代艺术却未作为一个独立的种类出现。当代艺术在本地市场的境遇,主要是由于大众的当代艺术消费观念尚未形成,需要一个理解当代艺术、欣赏当代艺术品的公众基础。

在中国,具有独立学术精神和价值评价体系的专业性美术展馆缺位,成为限制当代艺术在本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更难以推动当代艺术大众艺术消费市场的理性发展。

其一,文化市场所营造的环境,除了在空间上具有对普通民众的开放性之外,还在于它具有吸引普通公民参与和关注共同问题的可能性。它提供了一个艺术交流空间,所以,它反映了一种接纳所有普通公民的理念,以及超越社会偏见和阶层界限的艺术理想。其二,由于当代艺术具有批判性和多元性,当代艺术展馆也因此担负起愉悦、启迪或警示大众的公共职责。独辟蹊径的文化观念同样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从而造福民众的文化生活。

2007年,中国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首次超过了法国,位列世界第三。在2007年全球100位当代艺术家成交量排行榜上,中国当代艺术家竟然占据了36席。2008年,曾梵志的油画作品《面具系列1996 No.6》最终以7536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成交纪录。

“炒当代艺术品跟炒股、炒兰花没什么区别,都是投机者在逐利。”当代艺术策展人朱其谈到,2004年以后当代艺术蹿红,原先收藏古董的投资者纷纷转战当代艺术市场,“古代书画假货太多,没什么道行的投机客想要捡漏,却往往会吃亏。”2007、2008年股市波动,从股市、楼市溢出的资金,也流向了当代艺术市场。肥皂水备齐,泡沫应运而生。

闻着商机跟风涌入的投资者,出没于各种拍卖会,鲸吞着良莠不齐的当代艺术品。“炒房团”跟“炒艺团”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砸钱的场所从房展会转到拍卖行。天价迭起,一时间各种“唱空”与“唱多”的声音打起了擂台。

一个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市场,就像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几乎没有自卫能力,致使资本长驱直入。利益铺路,道德让路,对艺术的热情暂且搁置。资本退潮后,当代艺术其实在裸奔。安迪•沃霍尔在有生之年大声发表预言:“最好的艺术就是一门好生意。”这句话一如巫师的魔咒,开启了之后20年世界范畴内当代艺术家们的行为典范与标准。

在国内,在这个当下发展不健全,体制不完善的当代艺术市场体系中,许多当代艺术家游离于多种角色之间,在对艺术的执着与市场的“洗礼”中挣扎。

一、请称呼当代艺术家――商业明星

不管是什么潮流的艺术,艺术的批判性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核心价值,艺术的批判性,一方面是指语言上的批判性,即现当代艺术的语言要有对上一时期语言的批判和超越;另一方面是指艺术所指向的政治立场和社会态度,及其对这一立场和态度所持的一贯性。一些前卫艺术家近些年逐渐演变为商业明星,这意味着什么呢?

二、请称呼当代艺术家――“院士”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而言,顶着玩世不恭,标榜着反叛的“前卫艺术”的光环成为商业明星是过去10年的收获,那么向体制内靠拢,成为其中一员就是2009年底的另一次“转型”,从商业艺术到官方艺术,左右逢源,脚踩多头船。

在“当代艺术”的旗号下,艺术的批判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当代艺术“官方化”在中国的名正言顺。在“院士”代表们的网络访谈中,五位“院士”一致认为在体制里应该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独立性,认为尽管换了旗号和身份,但自己的独立性、艺术追求和人格都不会受影响,似乎除了换个旗号多个身份,其他一切照旧。然而,一个立场性很强的旗号和身份的改换,对艺术而言,就是本质的改变。

这次的转型是给西方评论界的一个莫大讽刺,他们所推崇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原来并不像他们自己解释的那样是为了对抗国家意识形态,在金融资本和官方权力的共同作用下,或许不过是一种“坏孩子要糖吃”的巧妙手法。

孰料,2008年底第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直接影响到市场销售价格以及拍卖行情,画不好卖了;随后,房地产开发带来的“GDP效应”波及到艺术区。即使著名艺术家隋建国、潘公凯、刘小东、肖鲁的工作室也无法逃脱被强行拆迁,限令几天内搬离的命运。

盛极而衰,经过一轮资本洗礼,当代艺术市场元气大伤,只留下一群荷包丰厚的投机客,一堆流水线上生产的“艺术品”,以及一连串对行业道德规范的拷问。不论是古董收藏,兰花奇石,当代艺术,真不希望当作门生意来做,正如身边刚发生的盐巴没得问题,抢盐巴就是个问题。

参考文献: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6

摘 要:凡从事商业贸易或商业合作的人士,对商业谈判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商业贸易和商业合作大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谈判来实现的。随着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务谈判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取得谈判的成功,企业的决策层不仅要掌握与谈判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运用语言艺术的结果。通过对商务谈判语言艺术的分析,阐述了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和特性。 论文关键词:商务谈判;对外贸易;语言技巧 1 商务谈判概论 1.1 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 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2)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 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 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 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 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 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 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 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 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 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2)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 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 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 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 3.1 针对性强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各自的语言,都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因此谈判语言的针对性要强,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带。模糊、罗唆的语言,会使对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信,成为谈判的障碍。每次在谈判内容确定后,要认真准备,反复研究。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谈判内容、不同的谈判场合、不同的谈判对手,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例如,对脾气急躁、性格直爽的谈判对手,运用简短明快的语言可能受欢迎。慢条斯理的谈判对手,则采用春风化雨的倾心长谈可能效果更好。在谈判中,要充分考虑谈判对手的性格、情绪、习惯、文化以及需求状况的差异,恰当地使用有针对性的语言。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7

关键词:商务谈判;对外贸易;语言技巧

1商务谈判概论

1.1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2)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2)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

公关谈判艺术论文篇8

摘要:凡从事商业贸易或商业合作的人士,对商业谈判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商业贸易和商业合作大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谈判来实现的。随着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务谈判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取得谈判的成功,企业的决策层不仅要掌握与谈判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运用语言艺术的结果。通过对商务谈判语言艺术的分析,阐述了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和特性。 关键词:商务谈判;对外贸易;语言技巧 1 商务谈判概论 1.1 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 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 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 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 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 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 。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 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 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 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 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 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 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 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 3.1 针对性强 在商务谈判中, 双方各自的语言,都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因此谈判语言的针对性要强,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带。模糊、罗唆的语言,会使对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信,成为谈判的障碍。每次在谈判内容确定后,要认真准备,反复研究。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谈判内容、不同的谈判场合、不同的谈判对手,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才能保证谈判 的成功。例如,对脾气急躁、性格直爽的谈判对手,运用简短明快的语言可能受欢迎。慢条斯理的谈判对手,则采用春风化雨的倾心长谈可能效果更好。在谈判中,要充分考虑谈判对手的性格、情绪、习惯、文化以及需求状况的差异,恰当地使用有针对性的语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