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7:55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1

戴尔1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可见,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切磋学问,探讨人生。大学生的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和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的学习成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与教师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前提;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业缘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老师充满尊敬与敬仰,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人际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普遍,也是最微妙和复杂的。一方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且自我空间狭小,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一旦得不到满足,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1]。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大学生交往呈多元与开放交往。大学生渴望友谊,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新思想。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1)交往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缘、朋友交往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而逐渐发展到同级、同院系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同学;不仅包括同往,异往也是交往的重要方式。(2)交往频率提高和交往手段多元化。大学生交往由偶尔的相聚发展到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娱乐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往空间,交往手段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3)从交往方式看,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大学生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在校园,中心是学生的寝室和教室,新型的社交方式BBS和QQ等发挥着重要作用。(4)交往目的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由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交往动机变得很复杂,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2]。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

1猜疑心理,缺少知心朋友猜疑心是在交往中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这类大学生对别人总是持不信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态度,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一些人由怀疑他人到怀疑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和被动,人际交往陷入困境。因为找不到交心的知己,所以,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自我中心,不能深入沟通这类大学生虽然能与其他人交往,但是关系非常一般,沟通质量不高,与多数人的关系仅是“点头之交”,没有知心朋友,既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希望周围的人以他为中心,服从于他。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懂得尊重别人。只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和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3自卑心理,交往困难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感体验。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大多较为敏感,缺乏自信,他们处事过分谨慎,为减少挫折,尽力避开人群,因而丧失许多发展机会。还有一部分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表现为凡事对自己要求很高,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完美,以免于遭到他人的耻笑常以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来掩饰自己自卑而脆弱的心理,这使他们将自己的社交圈子限制得非常狭小。

4恐惧心理,社交恐惧症有些大学生与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导致社交恐惧症。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的社交活动以对抗日益增大的精神紧张情绪,而忽略了真实的人际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的社会技巧。

5孤僻心理,不想交往孤僻心理的大学生总是不愿和他人交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就会出现寡言少语、感情冷淡、不善交际等表现。他们认为人际关系不重要,甚至瞧不起所有的人,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性情内向,少言寡语,有些人可能还存在某些怪癖[3]。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认知因素对自己、他人和人际交往过程本身的认知偏差,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交往障碍的关键原因。比如:过高评价自己会引起自负,导致交往中的盛气凌人并不屑交往;而过低评价自己会引起自卑,羞于与他人平等交往,导致交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往中的恐惧感。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心理上也不成熟,人际交往中常常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就会产生交往障碍[4]。

2个性因素个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有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来源于其不良的个性品质,如不尊重人、缺乏责任感、情绪无常、放纵自己、过分苛求他人、行为怪异、虚伪、冷淡、自私等。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欠妥当,有的人说话夹枪带棒,或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等,常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

3交往能力和技巧不足有些大学生不能与人成功交往,往往与其交往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这些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所谓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人,他们一贯作风是只顾埋头读书,很少注意与他人沟通和交往。但是大学生活的多样化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和他人交往,他们也意识到了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其内心渴望交往,但又因为以前没有类似的经历不知从何做起,缺乏正确的交往技能导致他们在交往中屡次碰壁。

4社会环境的影响价值多元化对正在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大学生在交往中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其中,拜金主义和价值主义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单纯,不少大学生为了当选班干部而请客吃饭等;游戏主义让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些大学生追求过程,不在乎结果,这在异往中尤为突出;互联网的普及让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在网络上寻找人际安慰,完全忽略了或者不重视现实环境中的人际交往。社会上的这些负面因素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

5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和经济状况差的学生交往。经济状况差一些的大学生对于生活和前途关注较多而对人际关系关注不多。特别对于一些贫困大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从而很容易带着自卑的情绪与人交往,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比较敏感[5]。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遵循的原则

1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平等和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你的学业成绩多好,相貌多英俊,父母的地位多高,家庭多富有,只有与他人平等相处,尊重对方,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来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自以为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就居高临下,看不起别人,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遭到大家的反对而被孤立。

2真诚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只有抱着真诚的动机和态度,双方才能互相理解、接纳和信任,思想和感情上才能产生共鸣,交往关系才能得到发展和深化。如果一方虚情假意,言行不一,甚至欺骗对方,就不可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交往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3理解原则互相理解是人际沟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促进交往的条件。理解不等于知道和了解。就大学生人际交往而言,大学生不仅要细心了解他人的处境、心情、特性、需求,还要根据彼此的情况,主动调整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给他人以关心、帮助和方便,多为他人着想。在交往中,善解人意,处处理解和关心他人[6]。4宽容与谦逊的原则社会是多元的,每个人由于出身、经历、文化、观念、习惯和性格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个性差异。差异的存在容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矛盾,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大学生在交往中应遵循宽容和谦逊的原则,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宽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对方,从而消除矛盾和误会。同时,大学生应虚怀若谷,谦逊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向别人学习,谦虚待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超级秘书网

六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正确的看待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有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悦纳自己。具体来说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要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满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顺心感和愉;能确定适度的奋斗目标,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憧憬;能够冷静地、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充满信心地认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既不“夜郎自大”,也不盲目自卑,在人际交往中,确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

2发展为动力,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是每一位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有着独特的交往原则和技能技巧。只要有可能,就要努力提高自己,改进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大学生要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点,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不论是水平比自己高的,还是水平比自己低的,我们都能够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品质[8]。

3客观地了解别人大学生在与别人接触时,对别人的印象不完全是直接获得的,而往往是间接推断的结果,间接推断往往会带有不少客观因素,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首先要尽量避免人际交往中认识偏差的影响,充分认识它们的规律;其次积极对待他人的情绪,用心去倾听他人的心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最后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避免自己对他人产生绝对化要求,不要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来要求别人。

4积极的自我暗示在交往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不良交往情绪时,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不过是这么多同学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谁也不会对我特别留意;或者告诉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用这种自我暗示,不断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醒自己,逐步摆脱过于关注他人评价的思维方式[9]。

5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有益的交往空间。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容,增加交流机会,扩大交往的范围,让学生有广泛地与人交往的机会,既在交往的实践中锻炼自己,又在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开设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形式,掌握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找到问题症结,增强调适人际关系的能力[10]。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2

1.1 概念界定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在编织人际关系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既是走进别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又是与人和谐融通的纽带。可是,民族文化的高认同又会导致文化壁垒的出现,这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1.2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西方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①一是人际交往理论;二是人际特质理论;三是人际激励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T组理论等。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往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语言中所含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载体。这一理论关乎族群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因素错综复杂,但在这诸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无疑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抑或是一种文明的形成。而文化群体一旦形成了就又通过族群的认同去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人际关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联系。

2 人际关系建构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溯源

人类的文明演化近万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走上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是多人积聚在一起,进行共同的生产和生活,遵守由习惯形成的生产和生活规则。人际关系中有几对重要的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面对这诸多关系,我们要应用不同的心理战术,但他们有着诸多的共性,绝对有规律可探寻。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征远不同于西方,这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质。众多的学者在这方面均做了相应的研究,也发现了众多有价值的理论问题。黄光国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②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用以满足关心、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性关系是强调物质利益的关系;混合性关系主要是由亲戚、邻居、同学、师生等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历史上的人际关系建构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就源于他们族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磨合,最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符号。而随着这种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认同,又会在这个族群的内部促成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融通。而民族高等院校是一个民族文化光彩夺目的地方。虽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校园内部有着广泛的交流;但在各个民族的内部,依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这种人际关系的高度集聚就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感的指引下,各个民族被困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小圈子。这样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广度,反而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

3 人际关系建构与民族高等院校的文化认同的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但文化认同也是必然涉及其中的知识。现在由于社会关系趋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建构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一,在民族高等院校,构建人际关系首(下转第149页)(上接第84页)先分析对方乃至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均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按号入座。然后为自己向对方发出交往信号找一个兴奋点。在深交往的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对方族群的性格。我们还要学着去尊重民族文化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既存的生存机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③所以我们要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捉摸不透的,故我们在人际关系建构中对民族性格的深入研究,尊重主体性。

其二,在民族高等院校内,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理应合理定位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社会运行有其自身的逻辑,那就是社会地位,个人背景相近的才有交往的可能性和预期性。故与人交往过程中,理应运用这社会心理现象。

4 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过程合理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至关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发生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人类学文化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人际关系的构建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感情的研究有助于寻觅到人际交往的剂。生活是务实的,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发展过程。④人是感情的动物。要想交上知己,建立真正的友情,就需要用真情换真心。需要我们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次,民族人格特征的研究更加有助于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完全可以细心地观察对方或者一个群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映射了一个人由于民族成长和个人教育背景不同而形成的因子。在民族高等院校,通晓了某一个人的民族人格特质,也就打通了通向其他不同民族内心世界的脉络。

再次,民族文化特质的探索同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那它自然也包括环境的影响。⑤那么,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双方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5 如何在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中更好地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3

(一)多元智能理论:确证人际交往领域的独立性   

对人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的理解,即对人类智能结构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对培养何种人的价值取向。传统对智能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智力=学业能力=语言和数学能力”这样一个隐含的等式中。而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智能构成的侄桔。他指出人类的智能分成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七个范畴,后续增添了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两个范畴。其中,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话语、肢体语言的敏感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能够觉察并分辨其他个体差异、了解他人并与他人沟通。这种能力可表现为能够体察识别他人情绪、情感,并对他人观点进行倾听、理解和反馈,乐于他人形成建立和维持各种社会关系,并能够力求影响他人等。加德纳通过大量的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力证分析出人际交往智能具有和语言、逻辑、空间等智能同等的独立性,也指出人际交往智能是人们解决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产品所需要的重要社会能力之一。多元智能理论触动人们思考如何突破对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所代表的理性霸权的局限性,而更多地关注如人际交往、内省智能等对解决未来生活中的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的智能的开发。因此,将人际交往领域纳人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充分发展人的认知结构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交往一发展”的心理机能规律:确证人际交往的内源需求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握学生的心理机能发展规律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保障。众多学者在研究人的心理机能发展时发现:人际交往在人的心理机能的成熟发展中发挥着手段和方法的作用。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有机体与环境的作用的外部感性活动(或可理解为交往活动)是人类心理发生的起点,并指出语言、规则、价值、道德和符号系统等社会经验知识,只能够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习得。维果茨基(L.S. Vygotsky)在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基本规律时,提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他认为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由交往而实现了两次“登台”,从第一次作为集体活动到第二次作为个体活动的出现,实现了由从外部的人际交往活动内化到个体内部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同样,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中,也体现着人的  “交往一发展”的规律。儿童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所对应的现有发展水平,向在有成年人指导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对应的潜在发展水平中过渡。因此,与同伴的交往活动和成年人的指导成为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维果茨基之后的一些前苏联心理学家,如鲁宾斯坦提出人的心理发展应从意识(内部活动)与活动的统一来进行研究。列昂节夫(A.N. Leontyev)构建了活动理论,强调基于心理反映中介下的外部感性实践活动对于人的心理机能发展的价值。在这里,交往是作为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其既可以是活动本身,也可以是活动的构成部分。后续有些心理学家进一步区分了活动和交往的区别,强调了以交往作为人的心理发展机制的重要作用。以B.中·洛莫夫为代表,他认为在考虑人的心理发展时,需要分析人的社会存在。因为,活动的模式是“主体一客体”,包含任何对象的关系,而交往的模式是“主体一主体(们)”,包含任何人的关系,二者均是人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活动对学生发展尤其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很重要,正是这些以交往为中介的共同活动,提供了学生理解和建构认知的机会,并形成了个人后续的思维工具,因而人际交往作为学生发展的源泉,理应成为教育目标分类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三)学习发生的社会机制:突出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习的重要价值   

理解学习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探究学习发生的过程、条件和机制,对于开展有效果、有效率、吸引人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也为教学目标的分类确立提供指向。在20世纪,随着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乃至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发展过程,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社会学习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使得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的重要地位被彰显出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关注知识建构的社会文化机制,提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其中知识的建构虽然有个体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在这个构建过程中社会情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者在一定先前经验支持下进人由一定文化和社会情境组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参与真实情境的任务,并在其中与学习共同体成员开展会话、协商、共享等一系列的互动,来不断地建构知识。。此外,班杜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R.H. Walters)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以“刺激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是一个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逐步习得的过程,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有助于迅速地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因此,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之中,不仅发生在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更多地发生在学习者与他人、与社会群体之间,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人际互动、交流、交往进行协商,从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为此,学习者与他人、与社会群体的交往能力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和学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四)交往行为范式下的教育:追问人际交往目标于教育的本体意义   

教育目标必然承载着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教育核心价值的追问以及对教育需彰显的价值取向的把握。从教学产生的时候,交往就发生于师生之间,并随着时间以及技术的发展,人际交往发生在学生之间、团队、社会,甚至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之中。因而在追问教育本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究人际交往对于教育的意义何在?即人际交往是处于“教学之外的交往、为了教学的交往、作为教学成分的交往亦或是教学就是交往”四个水平中的哪个层级?有的学者认为人际交往是教学的手段,如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提倡教学目标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Full FunctionPerson),而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真诚理解、充分沟通的师生关系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保证。也有学者认为交往是教学的过程,如70年代,德国的“批判一交往教学论”学派对教学交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一种交往过程,交往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他们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尝试提出交往和交往能力的获得是学生参与改造社会的保障,应使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与互动转变。还有的学者认为人际交往对教育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认为交往就是教学存在本身。如教育学家季亚琴科在分析教育的本质时指出:“教学就是交往,教学是以特殊方式有组织的交往,或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叶澜从交往的角度论述了教育起源的问题,“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金生钱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也强调教育离不开交往,提出“没有交往,教育关系就不能成立,教育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   

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们对于人际在教育的价值上的认识,已逐步由教学的工具性存在上升为本体性存在。这实际上伴随着哲学界对主体性问题讨论的深人反思,以及人类行为范式的转变。哈贝马斯指出人的行为有两种范式,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人的工具行为,主要指人与物的关系,内含着“主体一客体”的结构,交往行为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内含着“主体一主体(们)”结构。随着人们通过开始反思科技主义和理性主义对人主体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的剥夺,人们逐步从工具性教育中追求工具化的人,转向以“交往一合理性”为行为范式的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具备主体间性的人。虽然教育活动包含对学习对象的反思操作,比如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内化和顺应等行为,也即是工具行为,但这只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教育更有价值的环节在于让学生主动与外部,包括教师、同伴等的交往行为来认识客观世界,从发展自身的规范、观念、能力、情感和需要,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主动的生存方式,也即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说在交往行为范式下的教育,其旨趣在于可以给封闭的主体打开一扇“窗”,在交往中生成具备合作、共享、共生、共存的一种视野开阔的人。因此,与其他交往活动不同,人际交往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它还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体现,有自身存在的本体价值。所以,在三大领域之外,增添“人际交往”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应然选择。   

(五)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社会参与:回应时代对人际交往目标的终极诉求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和思考

 

1.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个体,需要具有丰富的人际交往关系,包括校内与教职员工,同学间的交往关系和校外与社会成员、群体间的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85%靠人际交往和相互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与归属的需要,纳入其需要层次理论并放在重要位置,突显的便是人际交往与和谐的关系。2008年,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做了1500份问卷调查,显示出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代亚洲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成功公式“成功=知识(30%)+人脉(70%)”中,人际关系(即人脉)也占了7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2.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现状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策略和思考,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孤独,脆弱,竞争,烦恼,奋争,责任似乎成了90后大学生的代言词,他们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他们运用网络沟通信息,但是内心较为空虚。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渴望通过人际交往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身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但一些大学生并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正如一些报道指出的那样,近年来大学生因不会人际交往和沟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走向自杀的人数逐年上升,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犯罪现象也逐年增加。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一项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对找工作有特别的帮助;有高达34.8%的人通过择业,感到人际交往能力是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上述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将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作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势在必行!

3.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愿望、讨好与敬畏心理,反抗与嫉妒心理、怀有偏见、过分自卑、过分期待、性情孤僻、敌对与猜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包括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等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另外,应试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以及高校管理上的疏忽等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1)正确认识自己策略和思考,改善不足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的人际交往(基本的社交礼仪等)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多处于学生的交际范围之内,与社会上其他人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代的他们并没有完全的认识自己,或者说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并不改正。他们过分自信,总觉得自己想法多,理想大,孤傲、自尊心强,不愿意去理解接受别人。有些人的想法过于偏激,缺乏坦诚,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而且网络化程度的加强也影响着他们,虚拟世界中的交际也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网络化的交流为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竖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网络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规避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过于扩大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却被忽视了。所以,不管作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鼓励他们多在现实世界中交流,让其在现实交流中去更多的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只有摆正了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积极给予,用真诚、坦诚和赤诚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适当的人际交往策略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他们处在信息交通发达的时代,网络、电视等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想法颇多,但是部分与现实差距相当大。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抓住现在,更好的把握将来。要在大学阶段策略和思考,自由时间更多的时间里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建立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充分的自信,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如果把人际交往比喻为运动的齿轮,那么良好人文素养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多的懂得宽容、理解,懂得去付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他们去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散发更多的人格魅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和吸引力!

(3)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视度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不仅需要学生本人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已不容忽视,可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多数学生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建立人际关系,他们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教育,不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林林总总的问题。作为高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他们事业的成功率,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和压力的舒缓。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并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作为学生要把人际关系作为大学里的必修课,主动去了解、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目的的去培养自己人际关系素质,敞开心扉,取长补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己长,用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策略和思考,从而能更好的建立起牢靠的人际关系网。作为家庭,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也应该担起大学生人及往的重要角色,有目的的去培养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懂得牺牲的品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也应该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氛围,让真诚、互助、友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总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时代性,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展望未来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将从更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EB/OL].(2008-12-22).百度网.

[2]陈龙图.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策略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

[3]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

[4]安洪鹏.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调查[J]. 法制与社会,2009,3.

[5]莫兴文.浅谈人际关系的建立[J]. 科技信息,2007,11.

[6]钟维悦.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J].中国商界,2010,7.

[7]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

[8]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机械出版社,2004.

[9]黄乾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教书育人,2007.

[10]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2004,4.

[11]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1989.

[12]卜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5,6.

[13]樊富抿,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王宏维.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2003,6.

[15]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6]全国十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5

关健词 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其自信心,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周围的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仅指与交往主体具有互动并产生了某种实际联系的人,如同学、亲友、老师等,只有互动才能满足双方的心理需要,才属于通常意义的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一、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传统心理学上人际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发展历史只有不到百年的学科,关于其研究的范围莫衷一是。如果将有代表性的西方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加以归纳整理,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为四类:一是社会互动或曰社会交互作用;二人际关系;三社会影响;四社会化。从而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人际交往的主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其与交往对象的互动入手的。社会心理学就其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分析研究而言,它自然无法脱离社会科学的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绝大多数大学里,都将心理学置于自然科学的领域,而不是社会科学领域。传统的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个体本身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的。社会心理学与其相比更加关注群体和社会情境,更多的从“另一个人或另几个人施以的刺激”来看待人际关系的,或是更强调不同群体中的人际互动,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它反而忽略了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社会心理学视人的行为为社会行为,即一切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作出判断,进而调整相应的后续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特定情境。可见,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社会心理学更强调互动和情境的因素,而互动与情境更加适合人际交往的外在形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对人际关系的改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人际关系改善的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沟通和互动、人际吸引、群体动力等理论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在人际沟通及社会学习理论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是人际交往的最初形式,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基础,没有沟通则无人际关系的开始,亦无人际关系的改善。沟通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沟通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可以多种形式开设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课程,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等传递给大学新生,改变其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结构,影响其社会态度,最终达到改善其人际关系的目的。

研究表明,社会交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期望以及人的移情能力等,对于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在这方面,传统心理学一直比较关注。社会心理学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或社交能力,并通过这种途径使人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得到改善。

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方法,可以同时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这类方法主要有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第二类方法主要有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这类方法的通常作用,是专门改善人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技能。相对于后一种方法而言,综合性的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重点。在这种方法中,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即对正常人在群体中的人际技能及其有效性获得反馈的方法,它有各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角色扮演通过一种直接摆脱既定角色关系束缚或设定某种特别的角色要求的个体训练技术,使参与者体会到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从而达到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它通过让别人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二)社会心理学从情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

影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被称为主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难以选择和避免的原因,称为客观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交往的频率。2.态度相似性。3.时空接近性。

依据上述理论,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可采取一些能够增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性,提高交往的频率的活动,大学生亦可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从而能与周围的人有更多的相似性,最终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体育课为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提供了必要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与交往;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文化氛围及各项活动,它对大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认知、行为方式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使学生逐步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逐步发展人际网络。

(三)在群体动力研究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人失去自我知觉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在相关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中,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人际交往焦虑,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方面,影响效果明显较好。团体辅导效果较好的原因在于参与的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会按照辅导者的要求,或遵循其它参与者的行为,积极沟通和互动,改善了沟通技巧,在活动中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性、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促进了活动参与者的相互交往,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6页。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274页。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6

关健词 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其自信心,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周围的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仅指与交往主体具有互动并产生了某种实际联系的人,如同学、亲友、老师等,只有互动才能满足双方的心理需要,才属于通常意义的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一、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传统心理学上人际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发展历史只有不到百年的学科,关于其研究的范围莫衷一是。如果将有代表性的西方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加以归纳整理,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为四类:一是社会互动或曰社会交互作用;二人际关系;三社会影响;四社会化。从而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人际交往的主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其与交往对象的互动入手的。社会心理学就其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分析研究而言,它自然无法脱离社会科学的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绝大多数大学里,都将心理学置于自然科学的领域,而不是社会科学领域。传统的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个体本身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的。社会心理学与其相比更加关注群体和社会情境,更多的从“另一个人或另几个人施以的刺激”来看待人际关系的,或是更强调不同群体中的人际互动,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它反而忽略了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社会心理学视人的行为为社会行为,即一切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作出判断,进而调整相应的后续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特定情境。可见,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社会心理学更强调互动和情境的因素,而互动与情境更加适合人际交往的外在形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对人际关系的改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人际关系改善的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沟通和互动、人际吸引、群体动力等理论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在人际沟通及社会学习理论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是人际交往的最初形式,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基础,没有沟通则无人际关系的开始,亦无人际关系的改善。沟通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沟通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可以多种形式开设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课程,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等传递给大学新生,改变其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结构,影响其社会态度,最终达到改善其人际关系的目的。

研究表明,社会交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期望以及人的移情能力等,对于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在这方面,传统心理学一直比较关注。社会心理学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或社交能力,并通过这种途径使人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得到改善。

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方法,可以同时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这类方法主要有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第二类方法主要有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这类方法的通常作用,是专门改善人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技能。相对于后一种方法而言,综合性的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重点。在这种方法中,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即对正常人在群体中的人际技能及其有效性获得反馈的方法,它有各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角色扮演通过一种直接摆脱既定角色关系束缚或设定某种特别的角色要求的个体训练技术,使参与者体会到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从而达到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它通过让别人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二)社会心理学从情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

影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被称为主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难以选择和避免的原因,称为客观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交往的频率。2.态度相似性。3.时空接近性。

依据上述理论,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可采取一些能够增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性,提高交往的频率的活动,大学生亦可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从而能与周围的人有更多的相似性,最终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体育课为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提供了必要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与交往;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文化氛围及各项活动,它对大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认知、行为方式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使学生逐步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逐步发展人际网络。

(三)在群体动力研究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人失去自我知觉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在相关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中,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人际交往焦虑,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方面,影响效果明显较好。团体辅导效果较好的原因在于参与的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会按照辅导者的要求,或遵循其它参与者的行为,积极沟通和互动,改善了沟通技巧,在活动中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性、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促进了活动参与者的相互交往,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6页。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274页。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低语境理论 跨文化交际 中俄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62-02

一、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交际、语言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从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理清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各个领域的研究重心也许不同,但语言、交际与文化的不可脱离性观点却是相同的。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某种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各种语言是无法脱离文化而被认知的,只有交织蕴藏在各自语言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并且不同文化背景及教育背景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较为复杂。作为文化的传承与流动,交际受文化的影响,其以文化为背景,以文化为纽带。文化塑造个人的人格以及人际交往形式,影响个人的认知程序以及认知结构,决定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和交往过程。

总而言之,个人人际交往的行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既能够影响个人的交际行为,也能够制约和控制个人的社会交往,语言在文化的引导之下得以继承和弘扬,在不断的社会化以及人际交往中,民族文化得以繁荣与发展。交际方式、交际风格、交际过程以及交际的编码和译码都会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语言与交际两者相辅相成。

二、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一)高语境文化的具体概念

在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低语境和高语境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他指出不同的地域环境会塑造不同的文化,不管是低语境文化还是高语境文化,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会影响个人的交际行为。

高语境文化中,在产生交往活动之前每个人会根据交际活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方式。每一种交际活动方式都会传达出不同的信息,相比之下,在低语境文化中个人的交际行为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主动性。

通过对低语境以及高语境文化下人们交际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在高语境文化交际中,个人的行为与语境联系较为紧密。在产生各类行为之前,人们会对各种行为的交际方式进行预先设计,尽量选择能够获得普遍公众认可的行为模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各种传统习俗以及习惯对个人的人际交往影响较大。与此相反,在低语境文化交际中,个人的交际行为十分直接且坦率,严格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来与他人进行交往,保障表达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学者普遍认为,像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拉丁文化都属于高语境文化。相比之下,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以及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属于低语境文化。

(二)中国与俄罗斯高低语境文化产生的因素

中国高语境文化的成因受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中国农耕文明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明显的时间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束缚了人们的自由,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日益牢固,大家彼此之间互帮互助,于是就形成了以他人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每一个人都与他人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整个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与他人交际以及社会化的^程中,个人必须了解与他人的相关性并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继承,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地理和经济因素来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人们习惯于群居、混居。在漫长的集体生活中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高语境的文化意识。

低语境文化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和相对独立性,美国以及英国是低语境文化的代表,在这些地区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分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交往方式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较强,不会受外部交际环境的影响,个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外部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行为。因此大部分的信息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外部环境中所包含的信息较少,只有保障交际的完整性和清晰度,才能够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

三、从高低语境解读中俄交际差异

(一)中俄言语风格差异

低语境文化的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方式通常简单而直接,不惯于根据语境去揣测对方的想法。俄罗斯文化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在这种文化模式之下,每一个人的相对独立性较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进行交谈和社会化交往,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建立交谈关系,并从中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因此话题的转化速度较快,如果无法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就会产生沉默,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交际各方会积极地寻找各种交往话题,这是由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直线型思维决定的。

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其思维模式是螺旋形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一般采用归纳式的语言。并且在这种语言环境之下,人们会采取十分委婉含蓄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注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表达,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来尽量避免双方陷入交往的尴尬。高语境文化背景下的会话方式与低语境截然不同,他们遵循一定的次序,一个一个地轮流进行,被人打断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与俄罗斯人不同,有时在会话中中国人往往会通过沉默聆听来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谨慎,更多时候沉默是一种委婉的表达以保全双方的面子避免双方陷入会话尴尬。

(二)中俄思维方式差异

除了最明显的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不同语境的文化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语言结构、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在高语境以及低语境文化交往中,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截然不同。首先,中国文化注重整体而俄罗斯文化注重个体,不管是社会化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交往方式的不同,比如在书写姓名时,中国会将个人的名字放在后面,家族的姓氏放在前面,相比之下俄罗斯则先说个体,然后再说整体。

另外,中国人在与人交往以及沟通表达的过程中会带有趋同性以及群体取向的特点,这些都是整体思维观念的反映。中国人会十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极易出现从众现象,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就是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中国在日本疯狂抢购的新闻频频爆出,越难以购买的商品反而能引起大众的购买欲,这都证实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观念。而俄罗斯注重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关注个人意见的表达,严格遵循个人的内心想法。其次,俄罗斯人关注逻辑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之下,更注重个体作用的发挥,并以个体作为价值单位和逻辑单位,在为人处事以及社会化交往中,这种个体取向会直接导致不同人的思维以及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个体观念并非是指个人在社会化交往过程中直接忽略集体的取向和集体价值,个体观念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在个体观念的影响之下个人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其次会关注集体的价值和需求,因此趋同行为以及系统思维的产生概率较小。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不是独立的,都要视情境而定。这种高语境文化中的社会交往会更加关注人情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极易产生系统性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通过对这种交往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语境文化缺乏变通性,相反,美国注重个体主义,关注个人意见和情绪的表达,因此美国人能够树立规则意识,各种人情因素对美国人的影响较小,美国人会在各种规则以及制度的引导之下与他人进行交往,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国家会以已经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来要求自己。

(三)中俄交际礼仪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注重交际时的礼貌,而且交际礼节视交际的人和场合也会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例,中国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更注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因此难以避免会存在许多客套话以及不真实的信息,比如中国人非常谦虚,在各种公共场合中十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相比之下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的交往十分直接和坦率,因此许多俄罗斯人无法理解中国人的交往方式,甚至会反感。

四、中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俄罗斯属于低语境文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之下,中国和俄罗斯的交际模式和交际方式截然相反,最终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效率较低。但是两种不同的语境文化并非是完全矛盾的,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就能够尽量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提高交际效率。

在不同语境文化下交流时,交际双方必须注重对交际方式、语言风格以及交流理念的分析,了解在不同交际环境中双方交际方式的差异,注重包容理解和求同存异。不管是高语境文化还是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都需要注重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尽量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双方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采取合理的交际方式,从而更好地消除单一文化观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交际双方要善于表达自己,让对方可以获得足够的语言信息,以便进行更好的交流。

五、结语

虽然学术界一直质疑霍尔理论,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文化趋于一致性,差异已经日益模糊。但爱德华・霍尔提出高低语境理论的意义和贡献不容忽视。这一理论能够揭示不同文化语境中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加深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下交际方式的研究,帮助人们采取正确的交际方式与他人进行顺畅沟通,了解在不同语境交际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正确认识交际模式的差异,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不同语境下的交际双方,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并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了解中国和俄罗斯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司彩玲.从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理论看中美交际模式差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74-77.

[2]杨慧.高低语境影响下中西方交际差异[J].文学界:理论版,2012(03):79-80.

[3]吴泽琼.中美高低Z境文化的对比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6):73-75.

[4]赵子然.高低语境交际的对比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03):243-243.

[5]杨家云.中国高语境文化之我见[J].语文学刊,2016

(24).

[6]马风书.比较文化语境中的中俄关系[J].外交评论,2008

(02):32-41.

[7]毛京京,周长雨.从霍夫斯蒂德文化维度理论浅析中俄文化差异[J].华章,2014(06).

[8]何明霞.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的文化差异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9]贺琳.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61-162.

[10][美]爱德华・T・霍尔.超越文化[M].居延安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其导火索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性鲜明的“90后”一代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会人际交往是他们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来帮助“90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对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1%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39.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46.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多数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状况堪忧。

1.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

1.2.1 年级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差,二三年级学生居中,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4]。

1.2.2 性别差异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表现出许多优势。一方面女生在利他、自我价值、沟通方面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即人际交往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更容易体验到肯定自我的积极情感,遇到沟通障碍会更主动地采取疏通措施[4]。另一方面女生的异往能力高于男生,男生在异往中的困扰高于女生[3]。

1.2.3 城乡差异

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低于城市的学生。研究表明,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异往中存在较高困扰[5]。城市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农村学生[4]。

1.3 自我中心现象普遍

自我中心是“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最典型的个性特征。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看问题。他们很少关心他人,固执己见,自尊心很强[6]。研究表明,自我中心是导致“90后”大学生人际冲突、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7]。

1.4 人际交往趋于功利化

功利化趋势是“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8]。据调查,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不如中学阶段的单纯,拥有纯真的友谊是“90后”大学生普遍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和需要[9]。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将实用主义价值观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在发展人际关系时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交往对象,表现出“有用的人才交,无用的人不交,用处大的深交,用处小的浅交”的交往观念。

2 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2.1 在新生教育中普及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由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心都还处于初级水平,高校应当在新生教育中就开始普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首先,开展以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为主题的讲座。请心理学老师和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传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让新生们认识到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与身边的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性。

其次,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个体人际适应、人际交往就有很好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社交焦虑显著下降[9]。在模拟的社交情境下,大学生个体能够亲身体验和观摩大学生活中的各种社交难题,采用各种人际交往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从而主动改变适应不良的人际交往习惯,学习健康的适应良好的人际交往方法。

最后,对少数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应当采取个别咨询和辅导的方式。一些内向、被动的大一新生不能从团体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帮助,辅导员应当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不良的交往模式,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2.2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异往能力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异往问题。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异往困扰[3][5]。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在心理上对异性感到好奇、神秘、喜爱,但在行为上却往往不能够做到举止大方、自然、得体。健康的异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异往能力。

首先,应当营造和谐、健康、宽容的校园氛围,通过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为男女大学生搭建自然、和谐的交往平台,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异性社交礼仪的培养。在异往中社交礼仪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同性之间随意开的玩笑在异性之间是不适用的。男性与女往时应给予对方更多地尊重和照顾。应广泛开展社交礼仪的讲座和课程,教授大学生在异往中的礼仪,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爱的导前教育。从异往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区分友谊和爱情、如何理智地选择恋爱时机,理智地选择终身伴侣,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应对恋爱受挫的调试方式等等。

2.3 培养共情的能力,去自我中心化

共情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要求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来访者的思维和情绪,并将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传达给对方,表现出关注、理解和尊重。如果将共情应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交往中的个体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感受对方的思维和情绪,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将会有效地拉近个体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人际关系[10]。

培养“90后”大学生的共情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他们身上自我中心的毛病。培养共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自顾自地表达,却不注意对方的情绪反应,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应当通过讲座、展板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在沟通过程中人的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动作的变化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督促他们在交往实践中自我训练。

其次,要学会倾听。倾听并不是单纯的听,而是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的观点而不妄加评论,耐心地听而不轻易打断,积极地反馈而不让对方唱独角戏。

最后,要学会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因而在交往中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应当引导他们学会替别人着想,想象如果自己是对方的话在当时当地的情形下会有怎样的思想和情绪,这样才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对方,实现有效的沟通。

2.4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拒绝功利化

鉴于人际交往功利化现象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既要追求社会价值,又要尊重和满足个人正当的利益和需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将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优化教育内容,让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人生选择的“参照坐标”。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普及人际交往原则和人际吸引规律的知识。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的首要原则是真诚,交往的双方以诚相待,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对朋友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格,交往的双方深为对方所拥有的优秀的人格品质所吸引,即一个人愿意和另一个人建立友谊是因为其善良、宽容、热情、智慧、勇敢等内在品质而非其它外在因素。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让90后大学生通过向别人无偿提供自己的服务,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豪感,感受到助人的意义和快乐。通过利他行为的实践,大学生能够反思功利化价值观的负面作用,自觉摒弃它,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2.5 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以积极的角度挖掘“90后”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潜力。“90后”大学生亲身体验着大学校园里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他们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本身就具有不拘泥于传统,喜欢创新的心理特点,因而可以创造性地妥善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教育者应当发现大学生自己成功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优秀案例,以他们为榜样在学生中内加以推广。

高校管理者可制定鼓励性政策。例如每年举办文明宿舍和文明班集体的评比活动,对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和班级体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宣传示范优秀寝室和班级体在人际相处中的良好经验。用展板展示代表他们友谊关系的照片和人际相处的小故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交流座谈活动,让优秀寝室和班级的代表分享他们处理舍友关系、同学关系的成功经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90后”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研究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出更多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景庆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7-99.

[2]鲁小华,柏晓利,姜海.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0-1223.

[3]盛洁.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研究,2009,1(2):40-45.

[4]蔡玲丽,宋茜,赵春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1,(5):73-78.

[5]闫春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53-755.

[6]彭贤.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9-90.

[7]包福存,李辉山.“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66-167.

[8]田守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问题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96-97.

[9]吴琦.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教育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8-232.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
  • 无人机
    刊号:10-1426/V
    级别:部级期刊
  • 名人传记
    刊号:41-1050/K
    级别:省级期刊
  • 经纪人
    刊号:11-4444/C
    级别:部级期刊
  • 机械工人
    刊号:11-1852/TH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