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8篇

时间:2023-06-20 17:05: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090

1调研背景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1]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课余活动丰富、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是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到“复旦大学投毒案”再到近期发生的各类大学生暴力行为,让我们看到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困惑。因此,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调研基本情况

2.1项目执行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历时两个月(2015年4月15日―2015年6月20日)。此次调查的范围是东华大学本科学生,被访者不限性别、专业。调查方法为东华大学校内两个校区随机访问。

2.2样本信息统计

经过精准的问卷投放后,发出问卷为300份,有效问卷为2.75份,有效率为917%。对于回收的数据本文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总量为2.75份,其中男性占4.5.1%,女性占5.49%;年级比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2.98%、2.1.1%、2.65%和2.2.5%;专业分为文科类、理科类、商科类和艺术体育类,分别占比3.16%、4.40%、178%和66%

调研主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技巧的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和需求,探索通过一定措施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

3调研结果

3.1人际交往现状

当调查者被问到对自己现有的人际交往状况是否感到满意时,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这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且造成了困扰。选择“非常满意”的大学生仅占8%,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有信心。但仍有9%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的人际交往状况十分不满意,这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危机。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

宿舍是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良好的宿舍关系能够让大学生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在对所处的宿舍关系氛围的评价中,有一半大学生认为“宿舍气氛融洽”,但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宿舍室友相处中出现问题,这表现为寝室内部不团结,部分成员间有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6%的宿舍关系出现较为严重的危机,亟待解决。

对于“大学生对班级或社团集体活动的态度”,有8%的学生对集体活动比较热心,这类学生多为班级干部或学生干部,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此类集体活动持有比较大的热心和积极性,但同时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无所谓”,1.3%表示“不太热心”,这类学生一般会表现为不太擅长集体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3.2人际交往对象

当有心事的时候,有76%的大学生选择向“密友”吐露; “父母”和“兄弟姐妹”占比分别是20%和1.4%,这是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且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能时时刻刻都与家人保持联系;向“班主任或辅导员”吐露心事的比例仅占5%,对于这个现象被调查者表示“在于辅导员沟通时会感到有压力,毕竟不是同龄人”。

调查显示,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渠道较为丰富,其中主要以宿舍、班级、课堂以及课外时间和社团活动为主,处理好这些方面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3.3人际交往认知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交往的态度85%的大学生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考虑对方的意见是否合理”,这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比较理智;有1.1%的学生选择“直接接受对方的观点”,这样的态度表明这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稍显盲目,导致自我的独立性和主见降低;仅有4%的人选择“在交往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让步”,他们在交往时态度较为强硬,原则性较强,比较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

大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大学生与初次见面的人主动聊天的意愿”,64%的学生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愿意”,这部分学生既能够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理智;2.1%的学生选择“非常愿意”,他们待人热情,也很好地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另外,1.4%的人不太愿意与初次见面的人主动聊天,这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时会稍显被动,需要提高交往能力。

3.4人际交往动机和影响因素

在人际交往的目的中,占比最高的是“能使生活愉快”,达74%,可见人际交往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其中选择这项的一、二年级学生占选该项总人数的79%,而选择“促进个人未来事业发展”的三、四年级学生占选择该项总人数的88%。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的动机上,表现出年级的差异,情感性与功利性并存的状态。大一、大二低年级以情感性的获得快乐和缓解压力为主要需求,而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开始逐步关注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注重为自己积累人脉资源。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中,占比最高的是“性格”,同时“个人能力”和“处事作风”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关注的主要因素,这些属于内在的人格特质和魅力;相反,“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外貌”这些外在条件在交往中并不是十分看重。

3.5人际交往技巧

在“容易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调查分析中,“沟通不畅,导致误解”的占比最高,达到64%,证明大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价值观差异”占被调查总数的48%,“性格差异”占被调查总数的5.4%,“心情不好”占37%,“生活习惯差异”占5.1%,“意见不一”占40%。这些选项反映了一个共同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关注自我状态与自我感受,注重个性表达,有时候可能往往会忽略他人感受。面对与自己有异的观点,希望别人接受顺从自己的想法,习惯按照自己意愿行事,没有摆正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

在调查“大学生最需要加强的人际交往技巧”中,大部分人认为需要加强“交谈技巧”“倾听技巧”和“自我情绪管理”这三类技巧,分别占70%、59%和56%,可以发现,这三类技巧是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缺乏的技巧。

4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

4.1缺乏交往技巧,人际交往较为被动

根据之前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容易引发冲突矛盾的情况很多,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个问题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和交谈能力欠佳才造成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沟通交流问题,导致冲突矛盾差生,既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造成他人的困扰。

对策:①学校鼓励成立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学生社团。大学生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主、客体,在学生社团的环境中,他们可相互交流和学习,并利用刊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形成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2]②设置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课程。从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希望大学期间接受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训练,这反映出学生对参与提高交往能力的训练有较高的积极性,学校应当尽快开设有关讲座、选修课,帮助他们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和技巧。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是形成科学的人际交往方式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4.2人际交往范围拓宽,但扩展交往的能力较弱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宿舍、教室等活动场所,同时也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真正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抱有无所谓或是不愿意的心态,不主动参与交友活动,将自己的人际圈子限定在并不是很大的范围,搞小团体、小圈子;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初次见面者主动交流沟通,扩展交往的能力不够强。因此,尽管大学生的交往途径多样,但能够扩展交往的情况并不多。

对策: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以团体合作进行的,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一个团队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是集体的有机部分,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正确地处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提高了未来就业的竞争力。[3]

4.3部分大学生在交往时缺乏深度

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不信任并且不能够敞开内心与他人交往。而且,对于集体活动不会特别热心,助人为乐的观念也不强。这些都与大学生的不良人际交往观及交往能力欠缺有关,这导致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缺乏深度。

根据调查,大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频率较少,而交流内容最多的是关于学习研究以及考试就业方面的信息,涉及个人生活的很少,学生有心事也不会选择向老师或辅导员吐露。由此可见,大学生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交流,缺乏真诚交流,交往缺乏深度。

对策: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化解矛盾,用心沟通。作为集体和组织代表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工作中注意平衡学生之间的关系,化解他们的矛盾。尽力改变辅导员日常工作陷入日常管理的琐碎事务之中,对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不多的局面,应当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有更多平等的沟通交流机会,使他们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辅导更为到位。

5结论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准备跨入现代社会的人的必备条件。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转移和遗忘、放下不快,心理矛盾得到缓解,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需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J].心理与脑科学研究,2009(2).

篇2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79?03

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人际关系技能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学生期望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且渴望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足够的尊重,社交的需求便处于突出的地位。对于未来需要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人际交往素养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给学生今后事业的发展增添砝码,助其实现自我的价值。不管是从个人需求还是从未来发展方向而言,都需要对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技能素养进行培育。

据中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 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人际交往和人际技能提升的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因此,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人际交往素养得不到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最后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当然,作为对人际技能素养要求更高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四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仅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强或是强,而6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属于一般水平;而对于人际交往状况,35%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好或是好,60%的调查对象处于一般水平。可见,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急切需要提高其人际技能素养。

一、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不足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

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3]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 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必要能力。对于工商管理应用人才来说,高水平的人际技能素养是走向社会的基础,是能否在社会上、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使自身得到良性发展的关键能力。而现阶段的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不断强化人际技能素养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斌.当代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36-37.

[2] 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08-110.

[3] 张红宁.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12(12):88-90.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 人际交往 沟通 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交往是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但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一些中职学生往往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一)心理问题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日益发展,感情日益丰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摆脱成人的束缚。心理上的急速变化给他们带来烦躁、孤独,他们需要社交活动。这时,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热情、自信、乐观、宽容、大度的基础上的,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极易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不少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孤傲自负,自私冷漠;有的学生自卑胆怯,悲观失落,对同学和老师的话过于敏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从而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认知偏差

在人际关系认知中,青少年本身接受刺激时的感情状态、动机状态、注意状态,影响了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反应,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这就是认知的偏差性。导致认知偏差的情况大致有四种

(1)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青少年在处于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时,由于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就可能曲解认知对象,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都属予这方面的例子。

(2)好奇状态。当青少年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时,会容易注意到事物的某一特性而忽略了其它特性,导致认知偏差。

(3)自身认知系统简单。

(4)心理定势和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以点概面的作用,从而影响认识的准确性。

一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看待人际关系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拉关系、找门路、相互利用,把交往看作是交易。同时,多数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往往不重视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认为学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为人处世单纯点好。这种心理使一些学生不重视人际关系,不注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能力欠缺

很多中职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交往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很好地掌握学生中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得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意愿,但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当干部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能有效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不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习名列前茅的,却在众人面前却手足无措,在公开场合不敢讲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有甚者,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懂尊老爱幼,不明是非,结交坏朋友,颠倒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此外,一些家长和老师较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内在素质。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一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话动中进行学习、培养、训练,相关知识、技巧的掌握是良好沟通能力的基础。目前,中职生人际交际与沟通的知识来源途径较少,最缺乏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与社会实践,应引起中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四)以自我为中心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协作、谦让、宽容的意识较弱。一些家长对儿女过分“呵护”,在家娇生惯养,使他们进入学校独立生活后,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时不会主动进行交往,暴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一些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例如,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沦、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自己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或是不尊承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五)自我封闭

一些中职生会出现自我封闭的问题。自我封闭一般表现为:一是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建立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二是有的人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导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从中职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将不能进入某种社会角色,无法与他人共同工作,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二、对策

(一)排除心理障碍

学校要对中职生开展挫折心理教育与挫折心理训练,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开设人际交往与沟通课程,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知识的宣传;定期举办与人际交往有关知识的讲座,传授必要的心理调试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

(二)促进合作交流

在校园生活中,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多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多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接触,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积极的交往行为。

(三)学习交往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交往原则基础上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平等、尊重、真诚这三条人际交往原则,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职业化与社会化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者从思想上、观念上对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进行定位,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实践活动相关联,建立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师生关系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定型期,心理发展的困扰期,情感情绪复杂多变,他们消极情绪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均高于积极的情绪,他们表达情感方式由外露逐渐转变为内隐。

加之,中职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学习上曾经受挫而生活上又远离父母,内心容易苦闷、孤独和烦恼。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受生活阅历、交往经验和自身品德修养的限制,许多学生缺乏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偏差,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迫切的交往愿望,乐于与人沟通,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培养与别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意识,为今后的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此,作为一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老师,除了给学生讲授教材中的交往礼仪知识以外,还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交际技巧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学会换位思考,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校园人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由于中职生学习较差,而且个别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一般都不被老师喜欢,甚至被斥责批评。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老师“敬而远之”。因此,教师必须摸清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帮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对学生应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合理的期望值会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密切与教师的关系。反之,可能使学生因期望值过高而丧失信心,或者因期望值过低而自暴自弃,在学习上放弃努力。二者都会导致与教师的关系逐渐疏远。

2.教师要积极表扬,恰当批评

教师应该用发展、公正的眼光评价学生,尤其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当学生犯了错误,如:不认真听讲、不按时交作业、触犯纪律等等,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方法,尽量不要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批评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辞不要过于偏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拓宽交际渠道,促进同学间交流

班级中的交际渠道很多,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增加讨论课、合作探究课、社会实践课等课型,尽量创造同学间沟通交流的机会。课后,教师要多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拓宽交际的渠道,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彼此尊重、和睦相处,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增进彼此了解。如:开展“班级是个大家庭”“我和你”等班会,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中的礼仪。组建各种兴趣活动小组,让他们在玩中学会团结合作;举办演讲赛、篮球赛等,让他们在比赛中建立友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提供了舞台,促进了与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和温暖。

三、树立正确的交往观,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在思想观念上消除模糊和错误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另外,教师要利用课堂活动、交际实践活动等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有:

1.微笑

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剂。真正的微笑应发自内心,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无装饰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是打开社交大门的“通行证”。

2.要欣赏赞美别人

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赞美,这是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有的同学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清高自傲,孤芳自赏,觉得没有人配做自己的朋友。不会真诚赞美别人的人,别人自然也不会喜欢和接纳他。

3.要学会感恩

感恩之心是火,能融化千里冰封;感恩之心是水,能滋润万顷荒漠。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会赢得广泛的好人缘,从而成就自己。

4.互利双赢原则

在人际关系中,无论对方在意与否、计较与否,首先都要主动、周到地考虑对方的利益和需要。只有“双赢”才能共同发展。

5.诚信

诚信是人与人正常相处、平等交流、共同生活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准则。待人以诚,才能人待以诚,才能得到理解、信任、尊重和帮助。

总之,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切实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飞行大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由行行业属于特殊及高危行业,其行业的性质特点和职业要求,要求飞行大学生拥有比普通专业大学生更健康更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事飞行职业的基础之一。基于对行业要求的考虑,每位飞行学员入学前都会进行相应的心理测验,筛选出心理健康达标的同学入学。有资料显示,我国飞行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高于同龄其他大学生群体[1],但是飞行学员在学习期间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同时肩负着沉重的飞机安全压力等。如果心理冲突和矛盾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有效的人际交往会帮助学生舒缓和释放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稳定心理健康水平。

飞行员的飞行操作与人际交往是共同存在的,飞行员需要在飞行的过程中不断了解飞机状态的同时,还要跟地面的空管人员实时沟通飞机及机舱内外的状况,让地面管理人员实时了解飞机的状态,以便飞机能够精准的起飞和降落,准确的在指定的空域里安全的飞行。这些都需要飞行大学生在学习飞行技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与人的协商能力等人际交往的能力。

飞行员在成为机长之后,在必要的情况下要以机长的身份对乘客舱内发生的纠纷进行必要的调解,这需要飞行大学生在兼顾飞行的同时培养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善于察言观色、解读他人的情绪、分析能力等。总的来说,这些能力都是人际交往能力。

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据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同他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

飞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越容易让人接受他并接受他的意见,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更有说服力、影响力,即使自己的判断有一定的偏差,大多也会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来改善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让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强会帮助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与各方面人沟通的过程中更顺利的完成需要达到的目标,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如若一个飞行大学生交际能力较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是无法得到他人的支持和重视,交往过程受挫,直接影响学生的交往信心。尤其在飞行学习过程中交往受挫,很大可能飞行技术也得不到肯定,无法通过人际交往与自己的教员沟通自己的问题所在,解决实际的问题,飞行技术无法达到飞行标准,自信心不断下降,更加不愿意与人交际,孤立自己。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起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剥夺或缺失,必然出现种种异常的心理,心理健康水平会逐渐降低,可能出现心理障碍,最终可能导致停飞。如果在学习飞行技术毕业后进入公司,也可能由于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无法处理飞行过程中飞机机舱内乘务员以及乘客等出现的应急问题,可能激化乘客对航空公司的矛盾,从而导致航空公司或者乘客的经济损失或者精神损失,后果都是不可估量的。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飞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咨询作用,对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学生实施团体咨询,通过实施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训练。团体咨询是在一个轻松、自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的,主要通过各种心理游戏进行实施。在团体的情境下,由咨询员根据飞行学生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帮助团员在游戏中了解自己行为的不足,发现对方的有点,去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当的行为,减轻心理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团体训练提供支持、关心、感情渲泄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改善成员的人格结构, 以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篇6

青少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1、多读书

青少年们应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珍惜每一次晨读与课堂阅读,通过读书来训练自己的发音与呼吸,长期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发音与气息变好了,精气神也更好了。

2、多看书

多看不同类型的书籍,多看有益身心的书籍,你就会从中获取大量知识,这是你一生的财富。多看书,你就会积累更多谈资,与人沟通时,你就永不缺少话题。

3、多沟通

多与你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与老师沟通,既能增进你们的感情,又能让你积累谈话经验,让你领悟出与不同的人交流需要不同的沟通式与技巧,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善于交际。

4、多思考

人说话前都要经过思考与措辞,不经大脑说出口的话往往显得拙劣,难让人喜欢。所以,在你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多思考与反思,考虑自己的说话方式、语气、用词等是否正确,从而不断改善缺失。

5、多模仿

你的口才不好,那你应该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与访谈,向他们学习,观察他们是如何说话的,然后模仿他们的好口才,并思考自己口才的不足,改正缺点。

青少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注意要点

1、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是那种你的东西就是我的,而我的东西是你的!告诉你:错啦。东西绝对要分清楚,不然到最后…东西坏了…要让对方赔,又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自认倒霉,但却因此在心中会自然形成一种排斥感!

2、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好到是不论到哪,就有人会开车或是请客…告诉你:错啦。偶尔1、2次,或许受得了。时间一久了,换成谁都受不了…所以出门玩之前,最好先讲好:油钱大家分摊,花费大家先交钱玩后在清点退还。这样不仅大家玩的快乐,也可以更增加朋友间的感。

3、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熟到那种连他们的厨房、卧室,你都可以自由出入…告诉你:错啦。越是好的朋友,越是要彼此尊重。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你凭什么自由进出别人的地盘?那种行为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对方…否则的话!尽可能避免…。别以为那没什么,对方可以早在心里把你骂到烂透啦!

4、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感情很好了。所以一切都可以比较随和,就算去到对方家,不用去在乎那些礼节。告诉你:错啦。越是好的朋友,礼节越是不能少。今天去拜访他家,绝对绝对不可两串蕉唷!一定要带点礼物,哪怕是一袋水果。所谓礼轻情意重,也就是这种道理,又所谓的礼多人不怪!所以千万别带'两串蕉'!切记

5、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可以到好的连上个厕所都可以形影不离。告诉你:错啦。偶尔给对方自己一点空间,让彼此去看看身边的人、事、物、回头来。彼此的视野会更开阔的!就好比你跟他每天生活在以一起。换句难听的,那跟坐牢有什么差别?再怎么看,就只有我看你,你看我,大眼瞪小眼。给自己及对方有更大的空间,会让彼此成长的速度更快!

青少年的语言交际技巧

听的技巧

聆听他人讲话时要专心,要用心去听,而不是只用耳去听。要暂时忘却自己的想法和成见,与讲话者一起去回顾体验,要通过目光接触、点头、赞许声等给予积极反馈,增强对方表达的自信心,使他乐于讲下去。聆听时要耐心不要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不高兴的神情。聆听时还要虚心,不要轻易打断他,要善于发现对方思想中的闪光点。

目光技巧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际交往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在交往中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沟通。正视表示尊重,斜视表示轻蔑,双目炯炯会使听者精神振奋。柔和、热诚的目光会流露出对别人的热情、赞许、鼓励和喜爱,目光东移西转,会让人感到是心不在焉。交往中,适当的目光接触可以表达彼此的关注。

说的技巧

说是自我表达的最佳手段。说是要给别人听的,所以要使别人对自己说的内容感兴趣,就得做到:一、说得明白,语言要简练、通俗、生动易懂。二、还要善用敬语,对上级,要谦恭有礼,多用亲切友好的词语。三、适当赞扬别人。适时适度、发自内心地赞扬别人,可以造成融洽的交往气氛,强化人际吸引力。但赞扬要真诚适度,不要乱戴高帽。

体态技巧

体态包括身体的动作、手势。在人际交往中,人的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特定的态度和含义。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和感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侧转或背向对方,表示不屑一顾。不同的手势也具有各种含义,比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拍脑袋表示自责或醒悟;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

 

青少年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文章:

1.如何提升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技巧有哪些

篇7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校园心理剧则是结合心理剧方法,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本土化的行动表达演出技术。它是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题,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当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与冲突,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参与者及观众的帮助下,使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让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

在“人际交往”主题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一些中职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个案改编成校园心理剧,再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表演出来。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习基础差、抗“说教”能力强的中职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效地提高他们解决人际问题,运用交往技巧的能力。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应用。

一、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的中职生,年龄范围在15~18岁,处于最敏感且叛逆的青春期阶段。对于中职生来讲,父母、同伴和教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人际关系对自己的影响愈来愈大。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和问卷调查中均反映了一个现象,即绝大多数的中职生都处在人际交往的困扰中。据分析,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信不足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在对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有信心,大部分学生都自信不足,甚至非常自卑。中职生的构成主要是中考成绩差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学习成绩跟不上,自制力较差,不被老师重视等现象,甚至部分学生是让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少年。这些学生在读书以来可能都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致使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也影响了和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越少交流,越没自信,便越不会主动去跟别人交流了。进入职中后,许多学生表示很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中职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如此,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都会受到了不良的连锁影响,他们的心理就更缺乏信心了。

2、缺乏技巧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在“沟通技巧”的调查中,能答出相应技巧的学生不到一半,可见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的技巧很少。目前的中职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是在父母和长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小到大一切都依赖父母的给予,想要获得的东西几乎很少需要通过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才能得到。而在平时或假期中,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选择网络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也极少主动去进行社会上的交往。因此缺乏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机会,难以掌握必需的交往技巧。当他们进入职中,面临着更有挑战性的新环境时,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往往让他们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3、成长环境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中职生总喜欢指责和抱怨。从心理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现象。在给人际交往不良的来访者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喜欢指责和抱怨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中就存在许多指责他们的声音,来自于父母、老师等。父母虽然伴随孩子一起长大,但是很多父母没有学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使双方交流只停留在一种上对下的状态中,家长习惯用权威去命令和指责孩子,影响了青春期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在学校,当成绩出现拖后腿或某些行为导致班级扣分时,老师也会当众给予批评和否定。这些现象对中职生的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于心理防御,他们对一点点不满的事物就抱怨以示反抗,通过指责别人来获得心理平衡。但是,指责和抱怨恰恰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

二、运用校园心理剧改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校园心理剧在“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创新运用,既避免了说教式的理论教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我校中职生的人际交往教育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善效果,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第一环节:准备阶段

教师编制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选取本校学生样本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关注的人际交往问题,收集如宿舍关系、恋爱情感问题、家庭沟通问题、贫困生自卑心理等素材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进行剧本编写。剧本编写要根据3~5种典型的人际关系问题类型来进行,可以师生共同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设计不同情景不同角色。最后将剧本分派给每个小组。

2、第二环节:暖身阶段

这是让每个小组成员为体验做好准备的必要阶段,通过小组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游戏,运用音乐、冥想、肢体活动等方式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氛,让小组成员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互动,培养小组自发性的气氛。通过暖身的活动,小组成员相互发现大家有着同样的体验,从而建立较高的安全感和较低的心理防御。然后小组商量讨论,确定剧本角色的分配和任务如何开展,教师在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3、第三环节:演出阶段

演出阶段是心理剧的主要部分,要求各个小组按照剧本的要求,通过肢体感受与行动表现的方式,将主角的焦点问题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主配角尽情表现,同学观众充分参与。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换位思考”是人际关系主题的重难点,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该阶段利用的“角色转换”技术正好实现了大纲的要求。在这个参演过程中,参与者会从不同的人物角度看待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以产生认知的冲突,引起反思,从而达到改变不合理的人际认知,了解和掌握交往的技巧。

第四阶段:分享阶段

这是校园心理剧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主角、配角或观众,都被鼓励分享他们类似的经验和感受。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是,学生分享的是自己的经历或刚才扮演某个角色的感觉,而不是去诠释、 分析主角的问题、行为和感受。而作为观众的学生积极表达他们此时的心理体验,不必对某个角色的表演效果做评论。分享能够使同学之间更加团结,相互支持,获得心灵的正能量。参与者将会把这种心理体验带到未来人际关系的真实世界,逐渐改善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体验式的心理剧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被大大地激发,创造性和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对人际交往知识及技巧的掌握效果令人满意。课后我们上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92.7%的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84.1%的学生认为收获更多。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总结为三个层面。

1、它为中职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暴露内心的平台。

职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的,同时有特殊性,由于自信不足,缺乏安全感,即使面对心理老师也难以敞开心扉。校园心理剧恰恰贴近中职生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来表现出共有的心理困惑。参与者不必担心被嘲笑“心理有问题”,也不必掩饰自我,他们会在剧中人物身上表现出自己的意愿、 观念、 行为方式。这实际上相当于一次投射测验,心理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出每个人的特点和问题所在。通过内心的暴露和情感的宣泄,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2、它有助于中职生在班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校园心理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每个小组从团队建设到对剧本的理解、修改甚至否定等,最后到合作演出完成,一方面训练了同学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一方面训练了任务合作的能力。群策群力的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有助于他们在班级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体验,自信心得以提升。

3、它促进了中职生的心理成长。

经过相互交流和分享,大家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类似的困惑,了解到别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经历,从而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获得自身的成长。在主动参与和积极反思后,学生更乐于聆听和思考老师的点评和反馈,这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关注别人的需要、聆听他人的讲话、表达内心的想法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交往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

1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

2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问题重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自我中心型

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

2.2自我封闭型

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

2.3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现是,以一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对人缺乏信任,胡乱猜忌,说风就是雨。

2.4人际交往复杂困惑迷茫

大学校园汇集着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学,风俗习惯、观点看法难免不一样,正是这些风俗习惯和观点看法的不同,使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小摩擦,总是不能风平浪静。

3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对在校大学生,就从品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

3.1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3.1.1正直原则

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

3.1.2平等原则

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

3.1.3诚信原则

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

3.1.4宽容原则

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

3.1.5换位原则

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

3.2锻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技巧

加强和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讲有四种:

3.2.1善于结交

在人际交往中,结交的过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亲密接触三个阶段。

3.2.2善于表达

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是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好形势,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

3.2.3善于倾听

学会提高倾听的艺术,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或弄不清谈话的是指就断然下结论。

3.2.4善于处理各类矛盾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摩擦,而善于出力问题,就是要求一个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打破僵局,或者能够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

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努力朝这些方向前进,我们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所欲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深挚互爱;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会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郭丽.大学生人际交往个案解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