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育体制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7:57

教育体制论文

教育体制论文篇1

1.行政干预性。因为我国政治形势的独特发展情况,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曾一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高等教育领域诸多不合理的矛盾也就越发尖锐,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其管理思想上的陈旧落后,及体制方面的僵硬、缺少柔性变通,都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前进过程中的障碍,而固有的管理层级观念,又要求高校应以政府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具体行事准则来做事,因此,这其中就不免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作风。“高校围着政府转,教育围着领导转”,这类现象的产生,绝非偶然,因为重要的事项,都需由政府来审批,才能进行具体的实施,所以教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与行政权力发生交集,尤其是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作为一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学者,在教书之余,如果还需经常考虑如何与行政人员搞好关系及处理好繁杂的人情世故,那他在教学过程中就难免不会分心,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里用一些,那里分一点,也就没剩下什么了,况且人际关系的处理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可以想见,这位学者会一定因这些琐事而影响其治学的成就,而后者,才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紧缺的东西,以至于当代社会,能称之为大师的学者,已寥寥可数。

2.办学自主性。由于政府仍旧是高校的实际领导者,所以众多高校目前也多是照章办事,按令办学,缺少自己的东西与思想,缺乏办学的自主性。这就令我想到了北大,北京大学的治学与管理之所以令人称道,并不是因为其成立之久,而在于其办学之初的独立与个性,自主办学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理念,在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已经初现雏形,并得以在其继任者身上传承发扬。当时的北大对于教育局的态度是:所拨经费,留下;所发文书,退回。完全以一帮学者的思想、学者的态度来治理学校,让教育不被权利所裹胁,百家思想皆可争鸣于三尺讲堂。其办学的理念更倾向于“做教育之教育,而不是行政之教育”。从曾经的北大着眼,回看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全无当年的凌气,国家办学且由国家领导,呼吁高校自主办学的声音虽是此起彼伏,但这一理念却一直都没能真正有效地贯彻执行,其核心控制力依然集中在教育管理部门手中。但近几年,我们也看到高校在自主办学的道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说自主招生考试、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予以考试时的特别照顾,以及一批优秀的私立院校的创办等,都为高校自主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成为其能最终走上自主发展道路的踏脚石。

3.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无论是治学还是管理,其主体和核心都是人,因此,教育的实施者与管理者都应当被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两类人在承担高校给予他们的角色时,“水准”的发挥都不是很理想。

二、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而更深入地了解为的是更妥善地解决,这其中,有些属于历史遗留,有些又具有时代特色,这就要求教育改革的设计者在制定相关改良方案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全面考量每一类问题的特性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抓住主要矛盾,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以更加科学健康的状态发展下去。

1.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以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管理成功与否的衡量指标,才是最合理的。而传统高校管理模式相较于这一点就显得过于僵化,用教条式的程序规则压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一些极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敌视情绪,厌恶老师、厌恶学校,不利于学生良好心性的培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作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人,就更不可能不犯错误,而一些高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给予任何解释的机会,一些小的错误也毫无回旋的余地,由此而受到留级、留校观察甚至劝退处分的学子多不胜数。而这也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所以,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应当引入高等教育,让高校以更为灵活也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培养国家未来的人才。教育应给予学生的是肯定、包容及个性的释放。一次豁达的原谅,有时会比取消学位证书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教育的可贵与伟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或温顺、或桀骜,而教育本就应该给予二者差异化的引导,对于桀骜者,给予更大的宽容,一味地惩罚,很多时候都显得苍白无力。也许就是因为那一次不经意的或是简单的原谅,就挽救了一个处在生活边缘孩子的人生。

2.弱化行政干预。政府介入教育一直都是各国极力避免的现象,而我国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使得这类现象从那段计划体制时期遗留到了现在,即使在当今社会,行政权力干涉教育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若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实现教育从行政强权下的“解套”,使学术真正成为独立的部门,而不是政府教育职能机构的附属组织。引入“治理”的概念,政府行政权力应当以领路人的角色重新为自己定位,在教育这座大厦的建设过程中,行政权力应是设计图纸的起草者,是高层次理念的提出者和方向性、前瞻性战略的设计师,而这时,高校则以工程施工者的身份,进行具体的大楼建设。教育与行政权力应建立一种相互合作、共赢的关系,建立健全双向的沟通交流机制,而不是传统的类似行政审批程序的单方向的命令与执行机制,双方从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每所高校具体情况特点,协商一致,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制定出真正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真正对学生负责的策略,从而切实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

3.强化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秉承着北大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的理念,一代教育人共同的目标,就是能够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上的真正独立,真正做到教育人自主办学,政府权力下放,行政部门更多地去为教育的发展铺路,让政府的作用更多地发挥在努力解决教育工作者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方面,而不是干涉其能力才华的施展。同时,作为办学主体的高校,要加强对自身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办一所有特色的大学。

教育体制论文篇2

一、泰国中文教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泰国的每一届政府都实行不同的政策,使得泰国的汉语教学大起大伏。但在曲折的道路中形成了两种汉语教学类型:华人兴办的私立学校和政府办的公立学校。

(一)华人兴办的私立学校

从14世纪开始,中泰两国就有了往来,并随着华人的到来,出现了中文的教学,私塾为中文和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场所。后来随着大量的华人移居到泰国,直到1998年为止,私立学校的中文教学经历了5个时期,即:萌芽与初步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衰落与复苏时期、再次遭受打击、第二次复苏和发展时期。

1.萌芽与初步发展初期

2.继续发展时期

1932年以后,虽然中文学校的规模达到了两百所,但在当年的6月泰国发生政变后,新的政府又重新制定了教育政策,规定:在这些中文学校中不能仅仅学习中文,每周还必须学习大量的泰语,并把中文作为外来语学习。由此可见,当时的中文教学是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着,所以称这一个时期为继续发展时期。

3.衰落与复苏时期

从1938年开始,华人开办的私立学校进入了衰落时期,原因是1938年开始是反华反共的銮披汶政府执政期。这个政府严厉打击华人,使得中文教育又一次受到了打击。在这一时期他们关闭了300所华文学校,让所有华人的小孩都要到泰文学校上课。1946年中泰签署了《中暹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华人在国内享有设立学校的权利。从条约生效开始,一些曾经被关闭的学校又纷纷重新开启,另外又有一批华人学校新建起来。因此,从1946年开始,泰国的中文教育得以复苏。

4.再次受到打击时期

经历了衰落与复苏,本以为中文教育迎来了春天,但在1947年,銮披汶政府的再次执政使得中文教育再一次遭受打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减少中文教育,这些政策使得中文教育举步维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国实行的是反共反华政策,不仅严格控制每所学校教授中文的教师数量,还对每周中文课的课时加以严格限制,到1958年,泰国的华文学校仅剩185所。

5.第二次复苏和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中泰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加强,汉语人才的需求快速上升,因此,当时的政府取消了一些不合理和阻碍发展的措施,使得汉语教育出现了第二次复苏和发展。从1991年开始,泰国的华文学校已恢复到100多所,另外,各个高校还相继开始开设汉语专业。

(二)官办或半官办的华文教育

综上所述,自华人迁徙到泰国后,不仅成为泰国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推动泰国中文教育的主要力量,许多移民到泰国生活和工作的华人,也促成了中文学校在泰国的建立和发展。但是随着移民和华文学校的不断增多,泰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语言文化而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中泰两国处于对立的情况,泰国政府对中文教育采取了一些比较严厉的政策,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使正规的中文学校一度在泰国消失,这也严重打击了泰国的中文教育。之后政府所采取的严厉政策,造成了泰国中文教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风采。这种政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泰开放交流、合作、往来的情况下,汉语人才及其紧缺,泰国的中文教育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也是因为有这些原因,泰国政府才又重新开始重视和鼓励中文教育的发展。

二、当今泰国教育体制外的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为了满足中泰贸易的需求,现在在泰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中文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也没有对学生成绩考核的规定;他们不像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那样规定每周中文课的课时、科目等,所以,这些机构在对学员进行中文培训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主要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并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例如:OCA、MA_ED、OKLS等培训机构。

这些中文培训机构办学方式灵活,受到泰国人的喜爱,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第二,机构工作人员的问题;第三,资金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现在的泰国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这样使得大部分的学员没有得到系统有效地培训。

(一)教材的选择

现今,泰国教育部强调说:在中文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可以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可以选择简体字版本的或是繁体字版本的。教材教授的知识从简单到难、从少到多的生词和句型,以练习和记忆为主,但这样的教材存在的不足是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当越来越多的东西需要记忆时,学习者就会觉得很难而放弃了学习,而由于培训机构没有任何条约来约束学习者一定要学完某一课程,所以大部分的学习者由于内容的加深而放弃了学习。

现在,泰国的各个中文培训机构所选择的教材都不一致,国家也没有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导致所使用的教材不是太简单,就是让学习者觉得很难。因为一些教材当中还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当中泰两种不一样的文化相碰撞时,使得泰国学习者很难理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各种词汇,造成了学习上的阻碍。

(二)课时的设计

培训机构的课时主要是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求来制定,例如:可以分成商务汉语、汉语会话、汉语写作、旅游汉语等模块来上课,每一个模块的平均课时是30-80小时,上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老师亲自教授、看DVD和网络自学,教授的地点也根据学习者而定。

这些课时的设计虽然灵活多样,但要求学习者有很高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再灵活的方法也不能使学习者学好中文。

(三)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育机构进行中文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市场的需求、服务态度等,教师的业务素质也起到了决定作用。一个好的培训机构不仅选对使用的教材,制定有效地教学计划,还要具备的条件是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招聘一些专业知识扎实且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很难的,是由学校的经济因素决定的,能出高薪,自然能吸引哪些能力强的教师为自己的培训机构工作。所以,经济实力雄厚的培训机构不仅能招聘到好老师,还能多开设几种培训课程,收入自然随着增加,在市场中也较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现在泰国各种中文培训机构面临着各种不同的苟待解决的问题,泰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并找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更好地推进泰国的中文培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三、政府的促进策略

为解决教育体制外的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泰国教育部助理办公室和技能教育服务办公室召开了“支持中文教学教育策略”的会议,为了教育体制外的人们都响应教育部的政策而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个政策让许多人们拥有应用各国语言的能力,并推进和提高了商业、旅游业、投资业和工业的效率。

第一,发展目标。技能教育服务办公室带头为促进中文教学而制定出的相关政策,不仅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竞争力,也是教育部在对泰国的中文校外教育研究后做出的一些策略性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是:最终在全国各行业的劳动者中要有十万人学习中文或从事与中文有关的工作。

第二,执行的可行性。首先,政府有明确的政策扶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其次,具备了实施这项工作的硬件,如:工作人员、地点等;最后,每个府都有相应的预算支持。

教育体制论文篇3

1.1生源质量较差

生源质量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先天因素,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又是高校所办专业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考考生总数开始逐年下降,高校录取比率持续提高,到2012年我国高校的平均录取比率已达到75%,从而造成高校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而这一问题在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中显现的尤为突出。由上表可以看出,该校在2014年录取的80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专生中,入学前训练时间仅为半年以内的学生频数为49人,比率高达61%,而高考体育成绩在65-69分,专项技能成绩在24-27分的生源比率也分别高达53%与56%。说明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存在着,训练时间短、身体素质较差、专项技能不突出等问题。这一现状严重束缚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该专业的办学难度。

1.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培养方向模糊

教育部于1980年第一次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在以后三十多年时间里对该课程方案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修订,从而使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而教育部对于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却没有清楚说明。使得各高校在制定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时,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造成专业课程设置过分雷同本科体系、毕业生专业技术不强,综合能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较为模糊,部分高校往往会将体育教育专业的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培养成相同的就业方向,更加剧了该专业的就业难度。综上所述,就业环境的恶化、办学困难的日益增加,严重制约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其影响全国各体育学院及师范类高校纷纷减少甚至停止招收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使得该专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局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国内许多方面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体育师资,国家依然需要大批优秀的专科体育人才。因此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远未到被时代淘汰的境地,为该专业寻找到一个适宜于当代的新型培养模式,使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重新焕发青春显得尤为急迫。

2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2.1新型培养目标的树立

以往高校对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参考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然而受制于生源质量较差及入学时间较短等现状的影响,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专业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根据培养任务、学情现状与社会需要,确立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显得尤为关键。首先为学校提供合格的体育师资,是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培养任务。该专业培养目标应重点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适应现实教学的需要。其次针对学生基础差、入学时间短的学情现实,不苛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一专多能”技术实践能力。而应结合社会的不同需要,多方向、多层次培养各类体育师资人才,保证学生在所选方向上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最后还应考虑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使其具备适当的教育与综合知识。由此可见对于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多方向的,具有相应专业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实践型体育人才。

2.2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就业环境日益恶化,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就业渠道的单一与就业需求的相对饱和,是造成这一恶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寻找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是使该专业起死回生的关键。

2.2.1重视学前体育师资需求自2010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兴起了培养学前师资与兴办幼教机构的浪潮。且随着“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幼儿园对于引进专职体育师资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大。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应当把握住这一巨大的机遇,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与课程方案,为我国提供优秀的学前体育师资人才。

2.2.2着眼于社会非传统的体育师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各类公共机构也逐渐出现对不同体育师资的需要,这无疑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了良好条件。首先是敬老院与老年学校对于体育师资的大量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众多老年人选择进入敬老院或者老年学校来度过晚年。然而由于身体的衰老与生活的枯燥,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与心理问题时常发生。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与锻炼项目,适当提高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敬老院与老年学校等公共机构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日益增加。结合这一需求适量培养相应的体育人才,无疑是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条途径。其次是特殊教育学校对体育师资需求增加。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残障儿童的特殊体育教育受到了国家重视。该专业如能顺应国家政策,结合特体教育特点培养一批适宜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将有力地支持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2.2.3不放弃传统就业市场的拓展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的轻视,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对体育师资缺乏需求力的重要原因。然而自全国学校体育座谈会的召开及《中小学体育评估工作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与课时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中小学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为此高校必须结合中小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提高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大对中小学体育师资这一传统就业市场的拓展,以争取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就业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2.3构建模块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教育体制论文篇4

论文摘要:以全国高校即将全面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为背景,对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分制的特点,提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新课程模式的设置,实施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同时探索出“培优补差课外俱乐部”这一相配套的教学模式和运作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始实施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就体育而言,尚未完全形成相配套的课程模式。为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本文就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作一探讨。

1实施学分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学分制的实质是选课制,即“三选制”(选课程、选教材、选上课时间)。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特点去选择符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同一项目的不同评价标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形式。同时,学分制着重强调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1.2师资队伍得到优化,教师聘任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实施学分制使教师结构更加合理,使专项教师能更好地从事专项教学,同时促使一部分没有学生选课和不能胜任当前教学的教师想办法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重新找到自己教学的岗位,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使聘任制成为现实。

2体育课程项目的选择

根据高校学生运动水平普遍较低,体育课较少的特点,首先,要选择一些以健身、娱乐为主的项目。根据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综合表明,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依次为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旱冰、远足。女生喜欢的项目依次为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游泳、篮球。因此,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男女生喜欢的项目作为活动课程,同时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难度和精确度加以简化,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去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体育传统,也可根据地方特色,选择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运动项目。例如多山的地带,选择爬山运动,东北地区天气寒冷,选择滑冰运动,使学校体育冲破学校的束缚,与野外自然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统一,进而建立有规律的运动行为习惯,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而且使体育更加乐趣化、生活化、人文化。同时,开设体育理论课程,主要传授体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运动处方和身体素质练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鉴赏能力以及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体育课课时的安排

当前有些高校体育课实施课外单项俱乐部的方式,但有些条件有待改善。例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负担有待减轻,高校扩招后,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条件有待增加和改善。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有待提高。因此,根据我国高校的校情,我们尝试走教育行政干预和课外俱乐部相结合的道路。即学生进行定时上课和课外辅导相结合。根据学分制的特点,规定修完体育课程的时间最长为四年,开设课程时间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周两学时。

2.2体育课的上课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一直沿用培养竞技运动员的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在动作的规范上下功夫,使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认为体育课是一种负担,从而逐渐丧失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建立体育课各项分级教学,将每个项目分为两个等级,即一个初级班和一个中级班。初级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同时兼顾学习基本的技术和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以后更高技术的学习打好全面的身体基础。中级班以学习一般的技战术为主,建立较高的体育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储备知识、技能和方法。每一个级别根据学生的学习多少分别选一名或一名以上的教师(标明级别和上课的内容)上课,学生在上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实行分班教学,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学生的出勤率,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使学生活动开身体。到基本部分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及不同项目的不同级别。一堂课的时间学生可以参加开设的各项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学生有权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而是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更富有情感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运动中去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2.3体育课的评价标准以及“培优补差课外俱乐部”的实施

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也有它的评价标准。过去教学中实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差异。为此,笔者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了三个级别,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每一个级别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兼顾“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不但包括体能和技能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一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在四个学期末的四次规定的评价时间内,如果达到一个高级、一个中级,可以提前一年修完两学分,如果达到三个中级的就可以提高半年两学分,如果在开设体育课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两个中级、两个初级的基础要求,则开设“培优补差课外俱乐部”,在课外俱乐部内继续学习。此俱乐部在课外时间开设各项中级班和高级班,提前修完体育课的同学,可以自愿参加俱乐部高级班的学习,使这一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两年内没有完成两学分的同学,可以在课外参加俱乐部的学习,学期末再参加考核,共达到上面三种情况之一者,为修完学分。这样使基础差的同学有较长的体育锻炼时间,为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差生”通过在俱乐部的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继续到高级班学习。这样不但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

3学分制下体育课程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2)加大体育设施的投人,形成较合理较集中的运动区域。(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教育体制论文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调查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正式推出并开始实施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并组织全国部分院校的专家、学者就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问题进行研讨,明确了改革方向。2001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全面启动,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都将进人新课程。此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不仅仅课程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体育课程的全新内涵全新理念。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的重要途,尤其在当今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最大的市场是中小学体育师资,他(她)们是承担体育教学、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与功能的直接参与者,也关系到全国数十万所中小学2亿多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面对新课程如何适应未来体育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程体系设置是影响人才培养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为此,笔者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在校学生,结合专家、学者、一线体育教师的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拟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作以现状调查,为进一步深化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延安大学体育学院06级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与回收率都为100%。并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经检验表明学生对于各题目的回答具有一致性。

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受前苏联的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太死,教学方法单一,体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实用性,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形成了一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1998年教育部新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各体育院校(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调整与修订。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院在课程设置上内容较为丰富,学科广泛。但是一些学科在第七学期或者是第八学期开设,这或许稍显有悖教学常规。大四这一年开学后,要进行教育实习,而后要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等事宜。如果回来还有大量的课程去学习,为了修够学分而整日在校,可能就失去了找工作的机会,且这个时候上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好。笔者电话访谈了一些专业体育学院的学生与教师并从中得知,大四开课的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课。所以应将这些学科尽可能提前,即为学生提供空间,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就业。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认为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需的能力与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学生对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四门学科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访谈中得知,中小学生体育教材是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标准,需要通过学校体育学了解当前学校体育的整体构架,而新课程标准中对健康的定义不在是没有疾病,进而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三门学科能够满足现阶段教学的实际需要,且能够在教学中通过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服务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中得知,极少一部分教师还不知道现在中小学正在使用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还认为是传统的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托。可见,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势必将会与实践需要相脱节。故而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理念和内涵,进而贯穿到实际教学中去,为中小学培养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生对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的认识程度高于其他运动技术。第十届中运会竞赛委员会副处长文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的健美操普及形势很不错。作为一项体育健身运动,健美操用其优美的肢体表演、健康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很多中学生的喜爱。”武术,一个是强身健体,另外可以锻炼手、脑、脚的协调,手、眼力的反应,脑的思维,带动手脚这种全身运动。这符合中小学生锻炼的需求,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体育课程要更加关注社会需要的、学生喜欢的、学科实用价值大的运动项目或领域,对学生生活、学习和以后工作起到娱乐、身心健康、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终身锻炼身心等实际价值。

学生对任选课的认识程度整体不高。在对学生进行访谈中得知,多数学生认为任选课就是为了凑足学分,而无真正的实际意义。由表1可以看出这些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在大四进行教学,由于学生要忙于找工作、考研等事情的出现,潜意识里就不重视这些学科,学生身在课堂,心却不在了。也可以从表4中看出体育卫生与健康类课程设置较少,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传播有关体育卫生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二者兼顾才能使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所以,在任选课中应加大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满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任选课认识调查时,从上表4-5可以看出我院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多,内容较为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人才市场的需要,也尽可能满足学生选择的范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师资结构并不是很合理等原因,虽然开设门类较多,但可供学生真正选择的只是少数几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名不符实,实际教学中也就是走走过场。在对学生进行走访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例如水球、游泳、拳击等,可能师资能够满足,但却没有场地;有场地满足,师资不能满足。例如健美运动、柔道、网球、举重等。选上该门课程也只是为了学分,实质并没有学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技能。所以,任选课要结合师资、场地器材的实际予以安排教学。

大多数学生对以上所列8项能力都予以认可,即都认为作为一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这些能力;较为看重的是教学、组织、科研创新、社会交往能力,表明它们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属于比较实用的能力,符合中小学教学实际。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新型体育教师的基本生存和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力、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教育创新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根据我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区域特点的不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体育教师,以满足社会对体育师资多样性的需求。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学生对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的认识程度高于其他运动技术课。学生对任选课的认识程度整体不高。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丰富,内容较广泛。但是学院因师资、场地设施等原因,设置的选修课名不符实,有些课程很难进行有效开展。

3.1.2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都表示了认可,较为看重的是教学、组织、科研创新、社会交往能力,表明它们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属于比较实用的能力,符合中小学教学实际。学生对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四门学科理论课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

3.2建议

3.2.1要围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也是我院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进行课程整合,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功效。不是单纯地将若干门课程进行堆积,平铺直叙地设置于教学计划之中而难以实施。

3.2.2对选修课的门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与学院自身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尤其增设一些社会需要的、大众娱乐性、非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和课程。适当删减课程,调整选修课的门数、教学时数和学分数。增加反映现代社会的新兴学科的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与加强学生动脑、动手、动笔等实践环节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黄汉升.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703

[2]胡庆山.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3]刘正武.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教育体制论文篇6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教育体制改革 文化阻力 传统文化 功利主义文化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呼唤已久的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然而,教育体制改革并非万能,也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杰出人才的培养,固然依赖于教育体制等外部制度的革新,更需要教育体制背后的文化心理的支撑,以及先进的文化理念作为后盾。我们要改革的不仅是外在的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将教育体制改革重点落实在人心的改造上,特别是文化性格的重塑上,最终造就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今天整个文化面临艰巨的现代化转型,多种文化样态并存,文化转型也日趋复杂和多变,这些都意味着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体制改革与文化转型的关系辨析

与前几次教育改革不同,此次教育体制改革一个最直接的突破口,便是席卷全社会的关于“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的讨论。虽然人们提供的方案各不相同,但是学界无一例外认为,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已经发生深刻转型,教育体制却严重滞后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因此,改革教育中与先进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体制,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是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便是一个文化问题。当一个社会出现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文化诉求,并要求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时,会最先反映在教育层面,要求教育通过不断调整和变革自身,以培养出符合新的文化需要的人才。今天,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的方向,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要培养现代意识的公民,更要培养出能够具有创新意识的杰出人才。

当然,教育体制改革并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的封闭的改革,它是在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互动中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特别是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支持。教育体制改革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制度自身,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运作,教育问题的凸显,所呈现出来的恰恰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困境。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受制于新旧文化力量的制衡。新文化为教育变革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而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传统,以及建基于其上的日趋固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起着规定、制约甚至延缓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为文化转型提供动力。自从人类开展教育活动以来,教育对保存和传承文化起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既保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并不是消极地继承文化。教育往往会甄别、遴选出优秀的文化,并加以传承。教育者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而且受教育者本身会发挥创新才能,对既有的文化加以创造和革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这种文化选择,教育体制不断改变着现实社会的文化基础,引导社会进步。正如樊浩所说,“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和引导人们建构超越于世俗之上的崇高而神圣的意义世界,意义世界造就真正的人,也造就人的精神和社会文明的平衡、健全和合理。教育对于意义世界构建的效力及其合理性,就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内在表征。教育应该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教育应该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并充当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自觉承荷者和时代精神的代言人”。[1]这正显示出教育体制改革对文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文化状况

今天的中国,文化领域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传统精英文化、现代世俗文化、商业文化、后现代文化多元文化并存的宽容的、开放的文化生态。认清我们时代的文化状况,对于更好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今天的中国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文化状况呢?大致而言,今天的中国正面临三重文化形态的建构。

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处于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作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依然是我国的主导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

[1] [2] [3] 

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培养出具有“四有”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当然,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一统天下。随着政治的开明以及社会的进步,除了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之外,各种亚文化也在兴起和发展,使得文化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是传统文化热方兴未艾。虽然经过近代以来的历次文化批判,传统文化日益式微,但是传统文化的因子依然流淌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里,并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世纪以来,为了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一些人士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的典籍中,试图寻找根治精神创伤的文化药方。以复兴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借助百家讲坛、孔子学院、拜祭黄帝陵等或民间或官方的行为,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今人们心理需求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思想资源被人们汲取出来,有利于疗治失范的社会文化秩序。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政治层面的等级观念、长官意志、特权意识;经济社会层面的小农意识、保守意识;文化层面的人格依附意识、缺乏创新意识——依然缺乏足够的反思和警醒。

三是商业文化和世俗文化肆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动荡之后社会普遍的虚无心态,以及商品经济重利文化的冲击,世俗功利主义文化乘虚而入,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文化的世俗化与商品经济同步而行,商品经济所奉行的互惠、实用、重利的原则深深地影响了世俗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的人性基础,是人性恶的物质利益驱动论——支配人们活动的动机,归根到底是谋取实物的利益;其核心是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原则;其价值取向是绝对的市场化价值取向。[]世俗文化将关注的焦点投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物质世界中,随着人们对性、欲望、金钱等物质、生理层面的渴求迅速膨胀,以及对现世幸福的关注超过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人文精神日益衰退,理想、价值被放逐,整个社会生活在尘世里,缺乏超越精神和理想情怀。以功利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世俗化运动,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

不可否认,商业文化和世俗文化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因素,它肯定人的世俗价值,强调个体的利益诉求,张扬人的生存欲望。世俗文化的崛起,对唤醒被传统文化压抑已久的人的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约教育体制改革成败的双重文化阻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世纪的教育体制改革“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说到底,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培养适合时展的具有新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公民。这种现代公民,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土壤中,又具有开阔、开放的国际视野;既需要一定的文化守成意识,又具有深刻的怀疑精神、创新意识;既具有独立的个体人格精神和文化自觉,又遵守现代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

鉴于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的现实,要切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制约教育体制改革的双重文化难题。

    一方面,警惕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带给教育体制改革的阻力。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占主流地位,但是传统文化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守成式的、控制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主张的是集体的力量,个体应该置身于集体之中。传统文化贬低个人权利,无视人的个性和自主性,扼杀个体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种保守主义的、中庸式的群体文化观突出表现在要求学生唯书本、 唯标准答案是从,忽视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教育专制主义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的,不仅扼杀了个体的好奇心,也培育不出杰出人才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怀疑精神。因此,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教育改革必须要以新的个体本位文化形态来引导,充分尊重和呵护人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教育体制论文篇7

教师的“红与专”内涵及其意义

“专”: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业务水平,即渊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以及精湛的技能;“红”:指教师能否敬业、恪尽职守,是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效果,是对教师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红与专、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师德高尚,方能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否则即使学识高、专业强,也会迷失方向。师德师风,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培养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师德成为潜在的、长期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力量作用于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师德建设,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建设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特点和教师“红与专”“德与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历过一定历练的老教师接近退休或已退休。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自身骄纵,依赖性强,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很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率先垂范,而且给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红”“德”削弱现象严重。由于市场经济中某些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使得部分教师的思想信念逐渐淡薄,重索取,轻奉献,缺乏敬业爱岗精神,对教育工作敷衍了事,虽然是手持学士、硕士文凭,但是教学中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或随意找个PPT照屏宣科,很少或不与学生交流;有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教师主要精力在外揽私活、赚外快上,而对教学得过且过,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的班主任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缺乏细致、耐心的教育与引导,甚至自身素质不高,对学生没有感召力,导致班级管理差、班级风气不正、违纪现象屡有发生。还有的教师收受学生或家长财物,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有的良好形象。

加强师德建设转变“师德”削弱现象的对策

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意义。加强师德建设的认识与组织领导。一所学校可以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也可以没有良好的办学环境,甚至可以没有优秀的学苗。但是唯独不能没有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被动为主动,化平凡为卓越。比如,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等几所大学为躲避战乱迁往大西南联合办学,史称“西南联大”。办学条件非但不能和当下的中国末流大学相比,而且连现在的一所县城中学都不如,但是学校教师阵容却令人瞠目结舌,朱光潜、闻一多、钱钟书、吴晗、费孝通、沈从文、华罗庚、周培源等,这些老师既有广搏精深的学识修养,更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个个可称得上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了他们,西南联大在艰苦的八年抗战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培养了7位两弹元勋,171位两院院士,更值得骄傲的是,培养了杨振宁、李正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践证明:学校办得好,靠的是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根本’坏了,纵然是你有学问和能力,又有何用?”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高素质,便没有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铸造不朽师魂。创新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师德实践,树立正确师德导向,施以科学手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提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3]遵循文件精神,坚持对教师全面建设的原则,既要强化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师德建设。师德修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学校要及时根据上级的文件和精神常抓不懈,制定相应的措施(他律)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懈努力(自律),学习师德相关理论,学习身边师德楷模,不断提高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把个人修养与学校的培训及师德制度相统一,使他律与自律密切结合。正确处理好师德、教学和科研三者的关系,做人、做事、做学问并举,做到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创新师德教育形式、内容、途径。采取丰富多彩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如报告会、座谈会、谈心式,充分运用广播、校园网等校园媒体加强师德宣传,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入耳、入脑,内容要联系实际,以感人事例、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使教师能够且愿意接受。要采取多种途径,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师德教育。比如,领导对教师层面的、教师对教师层面的,采取有计划、有目标地让德高望重的教师进行谈心、沟通等形式进行师德教育,还应挖掘在校生、毕业生及家长、毕业生所去企业反馈信息等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通过学习多形式、多途径和与时俱进的内容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使师德建设不但成为教师的思想意识,更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营造上进、创新、奉献、有追求的良好教风、校风。加强师德实践活动。行之有效的师德实践活动能够营造一种讲师德、重师德、塑师德的校园氛围。首先,校领导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带头讲师德,热心诚恳对群众,求真奉献对学校,严于利己,以身作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体教师会因此而感动,对师德建设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其次,以模范事例树立师德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就事论事,某一方面事情做得好,有表率作用,就可以给予表扬和宣传,使教师明确,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教师道德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在身边有师德高尚的教师,学校提倡和重视师德修养;教师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热爱学生、立足本职、教书育人等师德素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p#分页标题#e#

教育体制论文篇8

对于学校来说,其要时常聘请专业老师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如有关国家最新颁发法律的详解、最新新闻的观点畅谈等,这样一系列有关政治方面专题讲座的开展,可以给学生枯燥乏味的高中学习中增添灿烂的色彩,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所提高。同时对于文科生而言,热爱政治课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政治课程中,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组织专题讲座进校园,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全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政治材料在政治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政治材料的正确运用在政治教学中是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学目的达成的良好途径,但是如何才能正确运用,成了教学成功的关键。下面就来详细说明合理运用政治材料于政治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治教师在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时,要从教材和学生接受能力两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自己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一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政治课程的学习中,而不是自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把指导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对政治时事热点的热爱。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不能代表整个教学的成功,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老师讲好课程的基础,开朗乐观的心态、成熟稳重的思维方式是老师内在修养的体现,老师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3.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来说,其要紧跟时代潮流,因为现今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彻底激发综合能力的教育,这就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抛弃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探究自主性质,关注身边的事情,不仅因为高考而学习,更是因为成才而学习。

三、采取合理的辅助手段,发挥现代教育功能

在教学方法的确定上,政治老师要把带领学生到社会中感受最新民生民情,以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让学生对活动进行研讨、分析、调查、结论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完成。这就说明现代教育功能的合理发挥和辅助手段的合理采取共同保障课堂的顺利完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