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车辆工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8:38

车辆工程论文

车辆工程论文篇1

目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时比重偏低,缺乏对新概念、新技术的介绍;

(2)设备陈旧,缺乏实用性实验的开设;

(3)科研活动参与率低,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培养体系;因此,在培养体系、课程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进行全新的探讨,既可以作为对“机电结合,特色分流”交叉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可以通过车辆工程专业“以点带面,见贤思齐”,带动其他专业学生对网络通信类课程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体系的改革

现有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教学以车载CAN和LIN网络理论的认识为主,实验教学则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内容为主。但是,传统的车载网络已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针对“以车为本兼顾网络”的原则,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通信类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立足本专业课程,学科交叉,勇于探索。通过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和认知实习,重点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建立学生对车载网络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展示本专业前期积累的各项成果,如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等,为后续知识体系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在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车辆相对独立、功能简单,但系统结构较为完整的网络通信类实验项目,力求学生能在课程实验中能加深对车载网络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车载网络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课程设计、竞赛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课题展开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的综合训练。围绕汽车行业生产、研发过程中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问题进行选择,力求实现能正常运行的实验室样机,提高学生在车载网络通信及优化方面的综合能力。

3课程平台的改革

围绕培养体系的三个层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规划,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网络通信类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成“大机械类基础课程平台”,并配合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适当增设专业特色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方向和车载网络通信方向的分流。在先修机械类、通信类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主要依据,搭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平台”。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增设网络通信类课程,还要兼顾原有机电类课程的设置。相互支撑,构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群,通过车辆机械与电子信息学科体系的交叉,实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1基础平台

通过增设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结合相应的课程实习,将通信网络类课程融入到基础课程平台中。以主题会议、专家报告等方式向低年级学生介绍行业前沿技术以及网络在汽车中具体应用,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于总课时的限制,通信网络类基础课程以小课时、重实践、多交叉的形式进行调整。由于机械类课程在车辆工程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根据“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原则进行压缩。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压缩课时量,以增设相关网络通信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不进行专业分流,势必会造成机械类课程与电子信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发生冲突。面向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形成车辆与通信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格局。创新性的将部分学生引导到车载网络通信方向,有效缓解机械与通信类课时冲突的问题。

3.2特色平台

围绕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选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创新平台的课程覆盖了车辆、机械、通信等领域,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和通信网络等多个方向,满足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兴趣要求。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对部分优秀本科生,仿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指导的培养制度,进入实验室协助配合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实现导师负责、研究生协助的双导师培养制度。

4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课程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通信类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车辆工程和网络通信的知识,既能将教学内容从机械知识结构拓展到网络通信领域,也能够将网络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到车辆工程中。但我国高校中在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鼓励学生将新想法、新创意,以发明专利、科技创新竞赛的形式实现。对构思新颖的选题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指导,同时设定创新学分,进一步推动创新研究。

5结语

车辆工程论文篇2

目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时比重偏低,缺乏对新概念、新技术的介绍;

(2)设备陈旧,缺乏实用性实验的开设;

(3)科研活动参与率低,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培养体系;因此,在培养体系、课程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进行全新的探讨,既可以作为对“机电结合,特色分流”交叉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可以通过车辆工程专业“以点带面,见贤思齐”,带动其他专业学生对网络通信类课程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体系的改革

现有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教学以车载CAN和LIN网络理论的认识为主,实验教学则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内容为主。但是,传统的车载网络已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针对“以车为本兼顾网络”的原则,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通信类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立足本专业课程,学科交叉,勇于探索。通过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和认知实习,重点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建立学生对车载网络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展示本专业前期积累的各项成果,如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等,为后续知识体系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在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车辆相对独立、功能简单,但系统结构较为完整的网络通信类实验项目,力求学生能在课程实验中能加深对车载网络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车载网络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课程设计、竞赛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课题展开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的综合训练。围绕汽车行业生产、研发过程中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问题进行选择,力求实现能正常运行的实验室样机,提高学生在车载网络通信及优化方面的综合能力。

3课程平台的改革

围绕培养体系的三个层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规划,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网络通信类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成“大机械类基础课程平台”,并配合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适当增设专业特色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方向和车载网络通信方向的分流。在先修机械类、通信类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主要依据,搭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平台”。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增设网络通信类课程,还要兼顾原有机电类课程的设置。相互支撑,构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群,通过车辆机械与电子信息学科体系的交叉,实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1基础平台

通过增设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结合相应的课程实习,将通信网络类课程融入到基础课程平台中。以主题会议、专家报告等方式向低年级学生介绍行业前沿技术以及网络在汽车中具体应用,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于总课时的限制,通信网络类基础课程以小课时、重实践、多交叉的形式进行调整。由于机械类课程在车辆工程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根据“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原则进行压缩。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压缩课时量,以增设相关网络通信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不进行专业分流,势必会造成机械类课程与电子信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发生冲突。面向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形成车辆与通信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格局。创新性的将部分学生引导到车载网络通信方向,有效缓解机械与通信类课时冲突的问题。

3.2特色平台

围绕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选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创新平台的课程覆盖了车辆、机械、通信等领域,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和通信网络等多个方向,满足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兴趣要求。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对部分优秀本科生,仿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指导的培养制度,进入实验室协助配合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实现导师负责、研究生协助的双导师培养制度。

4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课程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通信类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车辆工程和网络通信的知识,既能将教学内容从机械知识结构拓展到网络通信领域,也能够将网络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到车辆工程中。但我国高校中在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鼓励学生将新想法、新创意,以发明专利、科技创新竞赛的形式实现。对构思新颖的选题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指导,同时设定创新学分,进一步推动创新研究。

车辆工程论文篇3

目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时比重偏低,缺乏对新概念、新技术的介绍;

(2)设备陈旧,缺乏实用性实验的开设;

(3)科研活动参与率低,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培养体系;因此,在培养体系、课程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进行全新的探讨,既可以作为对“机电结合,特色分流”交叉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可以通过车辆工程专业“以点带面,见贤思齐”,带动其他专业学生对网络通信类课程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体系的改革

现有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教学以车载CAN和LIN网络理论的认识为主,实验教学则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内容为主。但是,传统的车载网络已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针对“以车为本兼顾网络”的原则,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通信类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立足本专业课程,学科交叉,勇于探索。通过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和认知实习,重点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建立学生对车载网络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展示本专业前期积累的各项成果,如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等,为后续知识体系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在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车辆相对独立、功能简单,但系统结构较为完整的网络通信类实验项目,力求学生能在课程实验中能加深对车载网络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车载网络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课程设计、竞赛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课题展开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的综合训练。围绕汽车行业生产、研发过程中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问题进行选择,力求实现能正常运行的实验室样机,提高学生在车载网络通信及优化方面的综合能力。

3课程平台的改革

围绕培养体系的三个层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规划,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网络通信类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成“大机械类基础课程平台”,并配合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适当增设专业特色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方向和车载网络通信方向的分流。在先修机械类、通信类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主要依据,搭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平台”。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增设网络通信类课程,还要兼顾原有机电类课程的设置。相互支撑,构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群,通过车辆机械与电子信息学科体系的交叉,实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1基础平台

通过增设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结合相应的课程实习,将通信网络类课程融入到基础课程平台中。以主题会议、专家报告等方式向低年级学生介绍行业前沿技术以及网络在汽车中具体应用,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于总课时的限制,通信网络类基础课程以小课时、重实践、多交叉的形式进行调整。由于机械类课程在车辆工程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根据“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原则进行压缩。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压缩课时量,以增设相关网络通信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不进行专业分流,势必会造成机械类课程与电子信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发生冲突。面向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形成车辆与通信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格局。创新性的将部分学生引导到车载网络通信方向,有效缓解机械与通信类课时冲突的问题。

3.2特色平台

围绕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选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创新平台的课程覆盖了车辆、机械、通信等领域,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和通信网络等多个方向,满足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兴趣要求。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对部分优秀本科生,仿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指导的培养制度,进入实验室协助配合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实现导师负责、研究生协助的双导师培养制度。

4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课程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通信类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车辆工程和网络通信的知识,既能将教学内容从机械知识结构拓展到网络通信领域,也能够将网络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到车辆工程中。但我国高校中在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鼓励学生将新想法、新创意,以发明专利、科技创新竞赛的形式实现。对构思新颖的选题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指导,同时设定创新学分,进一步推动创新研究。

5结语

车辆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油田;施工车辆;安全管理;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TE4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国家的能源战略也在加快部署,近年来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规模逐渐增大,油田施工车辆的数目也越来越多,对车辆的管理存在着点多面广、施工车辆的运输环境复杂等诸多问题,所以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越加频繁。油田企业对此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车辆的管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施工车辆的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一、提高油田施工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保障施工车辆的安全首先依靠的就是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传统观点认为驾驶员只要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水平就能很大程度保障安全,这远远不够,一定要把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选择驾驶员的过程上要严格把关,不但要求驾驶员具备相应的驾驶证,还要经过油田企业的考核,包括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通过油田企业的考核后才能驾驶施工车辆。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但保证了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合格,也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对行车安全是一道有力的保障。

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强化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清楚法律法规的内容,还要组织驾驶员和他们的家属参加宣传教育,以帮助提醒驾驶员安全行车。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定期组织驾驶人员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学习油田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等,还要在事故多发的环境、气候条件下,做好安全行车的宣传教育和行车注意事项的告知,避免在恶劣的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发生事故。

第二,定期组织驾驶人员报告行车情况,进行交流,观看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视频资料等,从思想上提高其注意安全的意识,使驾驶人员深刻认识安全行车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三,对发现违反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的驾驶人员进行严厉的查处,给违纪人员和他人提高警惕,减少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保护驾驶人员本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加强对车辆本身的管理措施

(一)对施工车辆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技术已经在诸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在对油田施工车辆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上也可以应用这一高科技手段,对车辆进行跟踪管理。传统的车辆管理只是在车辆使用和派遣时做好登记工作,但是车辆在外施工运输中却难以控制,引入GPS系统就可以利用该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查看车辆的行驶情况和具置等。现代GPS系统可以再一屏幕上实现多画面的同时监测,掌握所有车辆的运行状况。所以根据GPS系统可以制定出每个车辆在不同的路段的行车速度和线路规划,起到更加显著的管理效果。

(二)对油田施工车辆落实严格的各类检查

检查时针对制度所不能包含的内容的管理手段,对施工车辆安全方面的检查要做好定期的安排,从不同的级别分类执行周检、月检、季度检和半年检等,对发现有问题的车辆及时及逆行那个检修,降低安全隐患。各类检查是保障车辆性能完好的重要手段,是对车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的手段。

在长庆油田的建设工程处的交通服务队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安全检查标准和制度,结合实际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活动。在实施中,对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实、车辆性能、驾驶员安全意识等都进行检查,还通过路检和路查对驾驶员的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违章违纪情况进行查处。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在车辆管理中不到位的情况,也给驾驶员提高了安全行车意识,是实现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多项内容,如环境文化、物质文化、意识文化等。文化是实施管理的有效促进剂,文化也只有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展现其促进作用;管理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保障,在文化的促进下管理才能发挥实效。总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促进安全管理实现的促进剂,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安全文化并不是空洞的概念,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措施主要有:

第一,将员工参与到对车辆的安全管理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有利于员工发挥能动性作用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彻;

第二,营造不断学习的文化氛围。车辆的安全运输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不断的学习有关车辆和运输方面的知识,才能在管理中和应用中得心应手,也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驾驶员的技能素质,更好的担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促进团队协作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油田车辆担负着不同的运输任务,所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好员工之间一定要加强协作,驾驶人员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整个施工车辆队伍队伍的能力,达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第四,建设开放式的安全管理文化。油田企业的施工车辆在完成运输任务时是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的,所以要加强与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联系和交流,以避免与社会脱节。

结语

油田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建设、驾驶员安全技能和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文化的共同保障,还需要与时展紧密联系,引入高科技手段来强化安全管理。长庆油田经过采取文中论述的各种措施,大大提高了车辆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车辆行车安全得到了保障,对车辆的安全管理关乎油田企业的生产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车辆工程论文篇5

车辆工程专业属于工学类的。全国本科专业分为12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车辆工程论文篇6

学科门类:理学,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系统分析与现代设计方法、车辆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车辆电子技术、车辆电液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车体结构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车身设计、车辆自动变速理论、车辆故障诊断技术、车辆安全性、车辆行业发展概论、汽车动力总成、车辆技术经济分析与环境保护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车辆工程论文篇7

摘 要:新能源技术、轻量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汽车材料的创新和应用是推动我国由世界汽车工业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为了培养具有源头创新能力、车辆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的高端人才,该文介绍了同济大学“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立,为我国学科交叉和创新型汽车工业人才培养探索新路。

关键词: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交叉 源头创新 未来汽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50-03

Subject Crossing Talent Cultivation for Source Innovation of Future Automotive Industry

Lin Ji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China)

Abstract:New energy, lightweight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re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automobile revolution.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otive materials is the one route to chang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from industrial giant to the power.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sourc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ubject crossing in vehicle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the Materials-Automobile-New energy innovation experimentation area for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in Tongji Universit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 new kind subject crossing and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for automotive industry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Vehicle engineering;Materil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ubject crossing;Source innovation;Future automotive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发生了深切的变化。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工业大国的支柱产业。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自主建设汽车工业,并于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大规模引进和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我国的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世界汽车大国,产量占全球第一,不过在汽车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1]。

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消耗的大幅增加,化石能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建立在大规模资源消耗的汽车工业则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能源技术、轻量化、智能化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诸如:锂电池、轻量化材料、传感器材料等一大批汽车新材料不断涌现,成为新一轮汽车工业革命的源头动力[2]。

1 我国汽车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

为了培养我国汽车工业研发、技术与管理人才,国内一些高校相继建设了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一批汽车类专业,成效显著。但目前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相近,即偏重于汽车生产制造和汽车服务保障,各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3,4],在汽车技术源头开发创新人才培养上则有所欠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已逐渐认识到,单纯偏重于车辆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模式已不完全适应汽车产业的高端人才培养所需,因此,相继开展了跨学科培养试点。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近年来除了在车辆工程专业中新增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外,还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建立了汽车造型专业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江苏理工学院将车辆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相结合开展了跨学科人才培养试点。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一些汽车材料类课程,为车辆工程或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一些跨学科元素。[5-7]

自古以来,材料科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推动现代工程技术创新的源头动力。未来汽车技术的变革离不开在汽车材料领域的源头创新[8-11]。在目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偏重于机械、汽车技术方面的知识点教学,而对于汽车生产所用材料科学领域的知识点则多局限在应用范围,汽车工业人才的培养缺乏汽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发领域的积淀。

因此,为了适应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培养兼具汽车材料源头创新和汽车设计制造创新的高端研发和工程技术人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结合各自优势,强势联合,在国内首创“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将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汽车技术有机结合,重点培养服务于新一代汽车工程技术与汽车材料创新、具有源头创新思维的汽车产业领域高端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之急需。

2 创新实验区建设理念及思路

从现有的本科培养体系来看,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等各类车辆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培养从事上述领域高级研发和工程技术人才的本科专业,目前我国数十个高校开设了此类专业。该专业除了要求掌握必需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备扎实的力学、电工、电子、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工科基础知识。其主干课程包括车辆工程、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内燃机理论、汽车设计等。

材料类专业则是全国综合性高校大都拥有的本科专业,是一类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知识的宽口径专业,其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重点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材料类专业又可细分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随着新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入,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等一些新的本科专业也都有招生。

2014年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就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汽车的发展必定围绕着新能源技术、轻量化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汽车材料上的进行不断创新,才能进而实现汽车技术上的变革。

为了培养服务于未来汽车工业领域源头创新、能够从事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汽车相关材料、装备及整车开发的综合性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同济大学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入研讨汽车、材料、新能源技术领域学科交叉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于2016年设立了“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正式对外招生,以培养兼具物理、化学、力学、机械、设计等工科基础知识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等必备专业知识的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定位于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时与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学科交叉密切合作,在未来汽车产业紧缺人才培养上协同创新,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新一轮变革提供源头推动力。

3 创新实验区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分别开设了物理、化学类基础课程、电工、设计等工科基础课程以及大量材料类专业课程,专业总学分为175。而车辆工程为5年制本科专业,除了大量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力学、机械、电子、电工等工程基础课程,5年总学分达211.5,即使在扣除其第二外语课程设置后,总学分也高达179.5学分。由于国家及学校对本科教育的总学分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创新实验区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能简单合并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需保证学生有适宜的课堂学习强度和足够的课外学习时间。

因此,在设定实验区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时,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遵循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融合汽车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强化新能源技术、轻量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特色交叉课程教学的培养模式,开展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与培养工作。创新实验区课程体系在保证完整的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和必要的物理、化学类、电工、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车辆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必要的力学、机械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大规模开展材料-汽车-新能源技术学科交叉课程建设,在保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须的专业课程总学分和毕业要求基础上,同时满足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要求。

因此,在创新实验区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大化学、电工学等理工科基础课程外,还增设了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制图、制造技术基础等力学、机械类基础课程。在材料类课程中则保持了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等全部材料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功能材料学、功能材料制备工艺基础等重要专业课程。对于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来说,则根据创新实验区培养目标开设了车辆工程导论、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车用新能源及动力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实验区通过深入研讨开设了诸如汽车工程材料、新能源材料、轻量化汽车技术与材料、车用传感器技术与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论等学科交叉课程,同时两院合作设立了材料专业与车辆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车用新能源技术及材料综合实验、汽车构造实习等一批学科交叉型实验实践类课程。这些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立不仅使创新实验区学分分布可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在车辆工程专业继续深造和就业的要求。同时创新实验区的总学分控制在17分,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在4年本科阶段学习。(如图1)

为了进一步加强材料-汽车-新能源技术学科交叉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采用本-硕-博贯通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通过本科阶段学习训练,完全具备同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专业继续学习深造、工作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选拔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或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同时也提供赴美、英、法国等知名高校进行国际联合学位培养的机会,以培养在汽车工业领域国家急需之才。学生也可以经过本科学习直接进入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行业工作。

4 结语

创新实验区的学生经过创新实验区的跨学科模式人才培养,将兼具材料学科和车辆工程的专业知识,材料研究和汽车工程开发相结合,在车用材料开发时直接掌握汽车应用之需,而在汽车研发和生产、维护时则明晰各类车用材料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材为车用,车以材先,对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未来汽车技术源头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济大学将在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中不断探索,优化并健全实验区课程体系,并由学科交叉型本科教学逐渐向教学、科研并重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延伸,并希望在不久将来建设成一个汽车材料相关学科交叉新专业,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同时为高等教育跨学科融合式人才培养树立典范。

参考文献

[1] 吴斯.追逐数十载 中国汽车工业落后之痛缘何还在[N].现代物流报,2016-5-13(C3).

[2] 唐科祥.浅谈汽车未来发展趋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4):148-151.

[3] 王旭飞,康芹,施绍宁,等.地方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4):50-52.

[4] 陈茹雯,张雨.车辆工程专业同质化现象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156.

[5] 张兰春,赵景波,刘晓杰.车辆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20(6):112-114.

[6] 王天国,罗成,李建.面向汽车工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5(18):5.

[7] 常颖,李晓东,魏志勇.汽车材料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6):190-192.

[8] 牟宁博.关于汽车新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探讨[J].化工管理,2016(4):89.

[9] 周贺祥.汽车用新材料的应用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6,44(2):41-42,45.

车辆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地铁车辆、检修模式、模块化、均衡修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天津地铁自2006年投入运营,截至2012年10月15日,已成功开通1、2、3号线并与津滨轻轨9号线联网运营,这标志着天津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与车辆的维修保障工作息息相关,如何总结地铁车辆运用与维修的宝贵经验,开拓思路,优化检修模式和资源配置,强化数据与信息管理,提高车辆检修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开创网络化运营新时期下车辆运营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天津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现状及对比

我国地铁车辆大部分采用的是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检修修程可分为厂修、架修、定修、月检和列检5个等级。其中厂修、架修和定修为定期检修,月修和列检为日常维修。天津地铁自运营以来,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检修制度,即:日检、月修、定修、架修、厂修,并增加了临修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按照车辆运营时间和公里数进行划分,表1是天津地铁目前采用的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但是这样不论车辆的实际使用时间、质量状况如何,都按统一检修修程的内容进行全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车辆、材料、人工的浪费。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新的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就地铁车辆的运用来讲,过去单一的预防性计划性维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创新检修模式是车辆运营管理的必由之路。香港地铁要求在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基地采用的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是基于均衡修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确定的,与日本采用的相似。表2、表3是港铁要求在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基地采用的以及日本采用的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

表1 天津地铁车辆采用的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

表2 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采用的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

表3 日本地铁车辆采用的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

3、车辆维修模式优化探讨

(1)检修模块化管理

传统的预防性计划性维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部件欠修、过度修的问题和车辆停扣时间长的弊端。要提高修程的针对性,则有必要将整车维修分解至系统级和部件级维修,将维修与清洁保养加以区分,将原有的月修、定修改为模块化维修,将模块化维修与故障修、替换修相结合。对系统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的模块(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钩)采用故障修,可考虑每年进行一次整体检查和功能测试。对以清洁保养为主的部件(如空调系统、电气柜)可制定相应的周期进行作业。对长期影响车辆运营的部件(如车轮),一方面应做好部件状态监控和维修计划,抓住维修时机,一方面应准备相应的备件进行替换修。原有的日检修程,可安排对影响运营服务质量的模块进行定期检查(如列广系统、车门和内装系统);另外应增加重点部件(如空压机、齿轮箱)的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定部件状态后制订相应的检修策略。

(2)检修时机的合理安排

车辆部件故障的发生主要分为3个阶段(见图1):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早期故障主要表现为车辆投入运营初期,部件磨合阶段的故障高发期,此阶段车辆检修应以专项整改和检查为主;偶发故障期即车辆运行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车辆检修由计划维修与故障维修相结合;耗损故障期表现为由车辆部件磨损严重或到达额定寿命造成的部件故障高发期,此阶段车辆检修以重点部件的深度检修和更换为主。要准确把握检修时机,需要建立车辆部件的全寿命周期档案,对部件使用寿命、运行数据、故障情况等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把握故障趋势并合理安排修程计划,在故障高发期前消除隐患,降低车辆正线发生故障的概率。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因计划不利造成的故障集中带来的被动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3)均衡修理论的应用

均衡修是利用列车运行停运窗口时间将其检查内容分散在几个时段及不同场合进行,通常用于运用维修,如港铁模式中的A、B列检。其较高修程的架修等采用定期检修,实现大部件完全互换修,将不同大部件检修根据其大部件个体的检修周期安排在A、B列检或架修时分解,这样可以实现不同部件不同步作业,避免车辆、材料、人工的浪费。在此基础上,香港地铁采用了三线维修的模式。 第一线维修:低级修程(A、B列检),主要是功能检查,包括设备状况检查、安全关键项目的检修,重点项目的检修、测试,小零件的更换、静动态调试和保洁工作等。

第二线维修:高级修程(架修及厂修),主要检修范围包括车顶、驾驶室各部设备,车内装外饰,制动及风源系统,车载的主要设备的检修和测试,拆卸和安装需要大修的部件及列车大修后的验收和测试。 第三线维修:车辆部件的维修。对由第二线维修工作人员拆下来的部件进行维护和修理。部件主要包括车钩、贯通道、转向架装置、轮对、制动系统、空调机组、牵引电机、蓄电池、气动和电子元件等。

这种在架修期根据车辆各组成部件的寿命和使用状况不同,分时段安排维修,采用完全的互换修,同时运用维修采用均衡修的模式,大大缩短车辆检修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4)检修模式优化对车辆维修的影响

在地铁规划和运营筹备中,决定配属车数的主要因素是运用车数,一般占配属车数的90%左右,虽然备用车与检修车所占比例有限,合理地安排好备用和检修车数,对车辆的运营保障工作至关重要。

以天津地铁1号线为例:

配属车数(25列)=运用车数(18列)+备用车数(2列)+检修车数(3列);

其中运用车中包含少数高峰回段可维修车辆,具体数量视车辆运行图而定。检修车中通常安排月修、定修、架修、临修车辆,在车辆进入架修期后,如果运用车辆出现临时故障,将会出现检修车数量不能满足实际车辆停扣需求的现象。而检修模块化与均衡修相结合的理论可以避免车辆长时间停扣的现象,有效缓解车辆运用的压力。

4、结束语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地铁车辆运营和检修经验的逐步积累,车辆维修理论和制度也日益革新。天津地铁在积累1号线车辆检修和运用经验的同时,应顺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发展的趋势,借鉴行业内先进的检修模式和理论,采用模块化、均衡修与互换修相结合的模式,最终实现状态修,为网络化运营环境下的车辆运营保障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何宗华,汪松滋,何其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于维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