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青年亚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4-06 18:35:26

青年亚文化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媒体特征;话语权;新媒体;多义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05-02

和国外的青年亚文化一样,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也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而生成的,它的存在与媒介文化息息相关,与大众传媒的变化与沿革保持着紧密的关系,青年亚文化生命体中保留着大量的媒体特征。这些媒体特征,有大众文化生成的共性内容,也有青年亚文化发展变异产生的特质。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当前媒介文化本身也经历着多重变化,媒体的存在方式不断推新,媒介的存在方式的生成,影响着青年亚文化人群的塑形。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影响下的受众和新媒体影响下的受众,有着不仅仅是审美方式上的差异,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及反馈方式上都有巨大的不同。同时,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和信息方式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从“他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的把关至上的媒体流程到当下随手拍随手的新流程,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权力革命。

也正因为媒体本身的变化转向,才深刻影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初步探讨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最早提出青年文化的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而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文化紧紧依托经济学和政治学、人类学。它从阶级和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待青年工人阶级和青年无产者的生活形态和阶级意识。因而,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文化批判时,这些青年文化人群被学院精英认定为“反文化”、“幻觉文化”、“堕落文化”,是“垮掉的一代”[1]。这种20世纪60年代生成的新型文化被认为是“相对普遍的富足,大众文化的发展,战前与战后两代人之间的裂痕,延伸的中等教育以及以青年为中心的文化形式的出现”[2]。在人们心目中,青年亚文化人群“群魔乱舞”,是“享乐主义扩展的结果,是上层阶级早已实践了的放荡行为的民主化过程”[3]。这段表述可谓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角色,边缘化的角色。二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具有裂痕。三是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群魔乱舞”式的享乐和行为上的放逐。四是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作用,是解构文化和文化幻觉的温床。

这是早期对青年亚文化的认识,这一时段,青年亚文化成为西方主流社会话语的“他者”,完全可以随意妖魔化的对象。

但随着大众文化的成熟,尤其是进入新的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似乎也在发生角色的变化。“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于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它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应”[4]。青年亚文化不再作为一个捣蛋鬼的角色出现,而是问题的反映者出现,它的存在就是复杂性、矛盾性、暧昧性文化问题的本身,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文化认知上的进步。“亚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独特方面,建立在对普通文化认同中包含的价值多样化的接受上。”[5]同时,亚文化的潜在功能是揭示母文化中隐藏的或未决的矛盾。

从“裂痕”到“协商”,从“文化垮掉”到“文化母体问题的揭示和解决”,青年亚文化的身份变化正是这样发生了重大转向。

众传媒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充当一种核心角色。因为不同的亚文化和社会阶级过着非常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大众媒体为不同群体理解其他群体的生活提供了手段”[6],在纸媒时代,纸媒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把关的产物,更属于主流意识根植的文化场域。所以,纸媒尤其是大众报纸和大众杂志,对待青年亚文化的态度是“他者”的认知。在这个认知框架里,青年亚文化人群,是接近被污名的边缘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人群相对立。被边缘化的亚文化人群,少有自己的话语权,难以掌握属于自己的大众媒介。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除了自己身体符号之外,就是不会被大众文化直接接纳的“符号体系”。在这个纸媒当道的时代,文字是权力的重要工具,而青年亚文化人群既不能完全运用文字,也不能完全主导话语。所以,纸媒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排斥和规训的关系。

进入以音画符号为载体的电影电视时代,对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无疑是文化上的福音。音画符号是直观的符号体系,而且更能直接为青年亚文化运用。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都市的神话叙事离不开亚文化的“起笔”和“奇观”,这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价值探索和艺术塑形。正因为如此,亚文化与城市音像发生了广泛的交集,“都市是这种过分促进所有个人生活的真正场所”[7],都市是亚文化展示的空间,亚文化又是都市文化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推演,让青年亚文化人群看到了实现自我的可能。电视电影无疑放大了这种可能性,甚至将这种可能性转换成合理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是文化上的一次重要转型。

1.青年亚文化人群从恶名走向了化名

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真正属于人的延伸的新媒体,被青年亚文化人群掌握了。他们来到网络世界,抛掉了大众传媒给予的一切命名,他们首先是自我命名。我们称之为“网名”,很多传媒学者称这样的行为叫“匿名”,有学者认为“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与面对面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交流也是差异甚大”[8]。对于绝大多数的主流社会人群而言,隐匿自我的真名实姓,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身份转移。而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这不能称之为匿名,而应该是“化名”。化名是强调个体审美和文化诉求的表达手段之一,主要不是保护自我,青年亚文化人群更强调自我炫耀和自我满足。所以,他们的化名,总能体现这个人群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些亚文化群体被诸多权力机构以各种方式所认定、确认、污名化、边缘化或者‘对待’”[9]。所以,无论是匿名,还是化名,都是去污名化的一种努力,这是新媒体带给亚文化的福利。去污名化,就是利用自命名的方式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表达自己文化要求和审美意愿的网名,从而以这个身份在虚拟世界获得文化身份,这就是亚文化人群的文化选择。“身份不明的社区”成为扮演他人者的天堂”[10]。

2.青年亚文化人群获得话语权

如果说新媒体以媒体形式的“天然”合理性赋予青年亚文化人群自我命名的权力,那么,这一权力并不是所有文化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文化话语权力最重要的权力是三类,首先是文化话语生产权,其次是文化话语作用权,最后是文化话语解释权。传统媒体正是以传播权、把关权、解释权的权威身份作用于我们这个社会。新媒体的不断翻新,导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这三方面不断掌握着一部分自。

首先,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是由专业的生产者来完成,专业的生产者并不掌握所有话语权,却掌握着优先话语权,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更是如此。亚文化人群介入新媒体的文化生产,呈现井喷态势。博客、微博、微信、跟帖等等,都能看到带有明显亚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文化符号。从数量到质量,从宏观影响到微观影响,都显示出亚文化人群的符号生产能力和愿望[11]。

其次,传统媒体得以支撑,依靠追求平衡而展开的文化把关[12]。很多文化传媒研究者对新媒体出现的担忧,就是认为新媒体的监管难度大,而且从电子邮件到微信,似乎解决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双剑合一,监管难度不断提升[13]。青年亚文化的芜杂性和多元性,在传统媒体的把关体系中,会多层过滤,而新媒体弱化了把关,敞开式的话语生产机制,几乎是即时性的呈现。把关作为传媒生产流程的一环,固定了一整套文化机制,而这对于亚文化个体而言,从自律到自觉地遵循外在于个体的把关机制,无疑是难事。也故如此,把关对亚文化的弱性制约,导致了亚文化的影响力事实上的蔓延。如果说,亚文化以往阶段面临的危机是无话语权的危机,在新媒体时代就是泛话语权的危机。

同时,对文化的解释,也明显有了多义性。理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本来就是受众或读者的个体完成的事情。“公众成员没有被概念化为文化的傀儡,而是被概念化为能够重新阐释主导意识形态话语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主体”[6]。然而,对一则新闻、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符号、一个电影的解释,主流媒体往往要事先给出一个定义。这对接受美学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更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一旦掌握了可以发言的媒体,那么,如何解读、如何阐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权威的主流媒体解读体系和非权威的亚文化人群解读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和隔阂。

3.青年亚文化人群开始再次分解

如果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新媒体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亚文化人群内部再次分解。这是很奇特的文化现象。“亚文化一词原本意指的与媒体和消费工业产品的那种约定方式,已经变得更加宽泛了,并导致了日常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和碎片化。”[9]青年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更迭,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分解,它的内部发生着以年龄、性别、兴趣、文化立场、实际利益、符号价值为界限的区隔,最终,形成了不是以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为区隔标准的文化类型,这就是粉丝文化,“由于粉丝是所有媒介技术的先行实践者,他们的美学和文化政治在很大程度上送达了公众对主导媒介和草根媒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14]。通过媒介的引导,通过粉丝文化的生成,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在大众传媒不断更新的趋势下,青年亚文化产生的三个方面的转向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均质化。也就是说,因为新媒体的存在,主流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一,青年亚文化人群和主流人群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呈现混名状态。我们知道,传统大众媒体把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用一整套评判标准划分得非常清晰,主流大众文化的特征和亚文化特征也是迥然有别。也故如此,主流文化的命名机制和亚文化的命名机制更是截然不同。然而,新媒体让大众具备了传播流程的重要身份,其中也包括掌握了新的命名文化机制。在这个新机制面前,主流大众的命名和亚文化的命名都具有化名性,都具备个体的特征,甚至都能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掌握自我命名的。从网络世界里,一切命名,都是化名,即便是实名,也和化名等量齐观。所以,命名文化的内在合一导致主流大众与亚文化人群之间不但难以区别,甚至界限模糊。

第二,青年亚文化人群不再是文盲或者不学无术者,截至2013年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初中占36.0%,高中、中专、技校占31.2%,大专占10.1%[5],大学本科占10.8%。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在新媒体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不同,已经慢慢被大众接受,被大众媒体认同。也故如此,亚文化人群的文化创意和时尚先锋性,总能被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所借用,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品。尤其在文化创意方面,亚文化总能形成文化奇观。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激发了话语的热情。当下的文化人群,首先不是考虑话语权的获取,话语权可以通过购买通信工具、电脑或手机,就能掌握一种新的话语权。网民的意见,包括大众人群和亚文化人群的意见,在同一个平台上呈现,你会发现,话语走向了新的样态、新的修辞、新的语法、新的接受互动习惯、新的语义形成、新的话语权博弈格局。网络改变了社会的话语态势,从而也改变了亚文化人群的话语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4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2.

[4][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

[7]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G]//汪民安,陈永国,马海靓.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陶东风.网络主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M]//王文虹,高维钫网络文化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9]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0][美]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1]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M]//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保罗・B・斯尼德.回访“把关人”:1966年对1949年案例的再研究[M]//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3]国外互联网管理:强化网络监管已成趋势[N].经济日报,2012-06-07.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青少年;亚文化;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9-03

媒介与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媒介与族群的互动关系,可以获知该族群的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移动终端的方便快捷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提供了便利,自媒体迅速成为该群体的主要媒介使用方式。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一次颠覆,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者―受传者”的二元结构,将传者与受传者集于一身。并且由于自媒体把关人角色的缺失,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极大的传播自由度。自媒体的这种传播方式契合了青少年的激情、奔放、自由、敏捷的青春特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自我展示的主要平台。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既以商品、建筑、艺术品等物化成果存在,又以道德、法律、风俗、价值等思维形式而延续。[1]”在青少年出入这些自媒体空间的过程中,持续的信息释放使得该族群的一些亚文化及群体思潮浮出地表:消费文化及由此而形成的享乐主义,自拍文化及与此关联的泛性主义,丝文化及与此勾连的颓废主义,窥私、泄愤文化及由此带来的语言暴力主义。这几种文化与思潮成为青少年自媒体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精神文化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深入了解中国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一个视角,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四川外国语大学50位同学的微博、微信空间进行了调查统计与文本研究。样本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抽取样本的时间段从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

一、青少年自媒体空间的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

微博是彻底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匿名阅读、转发、评论他人的微博,微博呈现的是病毒的裂变式传播,这种方式具有发散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微信是闭环式传播,要阅读微信用户的信息,必须获得该用户的验证才能进入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通过对50位在校大学生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进行检视,我们发现最突出的就是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呈现的视觉影像文化,即大量的自拍照与微视频成为传播的重要内容。“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似乎有了一个身体的‘解放’,不但身体成为种种理论思考的对象,而且身体也成为最重要的视觉符号。[2]”样本中,最少的一个学生的自拍照有1张,最多的一个同学达到了57张。这些自拍照的共同点在于:多以头部或胸部以上为镜头取像范围,取像角度以手机镜头与人眼平视视角或略高于头部的视角,表情多样,但以搞怪表情居多。自拍照数量的多少与性别有很大的关系,女生的自拍照平均每人为近8.4张,男生平均为1.8张,相差悬殊。微视频一般时间较短,为8至10秒钟,主要是简短的脸部表情或身材与服饰的展示等。微视频平均每位女生2.1段,男生0.2段。

自媒体空间中的自拍体现了青少年自由奔放、勇于自我推销的族群个性,但过量的自拍也带来一些问题。“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撰文称:‘自拍经常引发自我放纵或对寻求关注的社会依赖,导致自恋或极度自卑’。[3]”我们无法实证青少年的迷恋自拍是否会导致自恋或自卑,但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散发着的气息,带来一种泛性主义的思潮。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一旦有用户自拍照或微视频,无一例外的,相较于该用户的其他信息,本条信息的阅读量与信息互动量会大幅增加。50位同学的自拍信息,其阅读量与普通文字信息的阅读量相比,平均阅读量会增加34.9%,留言跟帖数会增加67.2%。在这些互动中,要么用好色的表情进行回复,要么话语具有性暗示的气息,有时甚至是裸的色情对话和性。如其中一个女生的运动自拍,下面的跟帖不乏“妹纸(网络用语,妹子的意思),好乖”、“快到我碗里来”、“香汗淋漓呀”、“看得哥整个人都醉了”等话语。而照片者也一一用类似语言进行回复。男生的自拍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交流中不乏“搞基”(网络用语,同性恋的意思)、“撸”(网络用语,的意思)、“”(网络用语,的意思)等性色彩强烈的字眼,呈现一种鲍德里亚名之为“交流的狂喜”状态。遍览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及由此带来的泛性主义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泛性主义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突出人的原欲,认为“力比多”是所有本能的力量。我们认为,自媒体空间的泛性主义,和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及其性压抑有关。

二、青少年自媒体中的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

在微博微信中,很多青少年乐于向人展示其衣食住行等消费活动。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有分享的欲望和冲动,都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美好生活。在传统媒介时代,这种交流和分享仅限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难有较大的受众群。在自媒体时代,大范围的分享式传播成为可能。个性张扬的青少年得以及时地向受众传播其生活细节,尤其是衣食住行的具体信息,形成了一种消费展示的亚文化。在我们调查的50个样本中,100%的自媒体使用者都曾展示自己的消费信息。在半年的调查区间中,最少的同学了三条消费信息,最多的发了74条。内容以购物(尤其是衣服居多)、餐饮、娱乐、旅行等为主要素材。这些信息的共同点就是展示其消费的成果,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或表达对一些目前很难实现的奢侈品的消费向往和欲望。由于微信的闭环式传播模式,受众的亲近性与可接近性使得青少年微信使用者的消费文化展示异常突出。在50个同学半年的微信中,最少的了19条消费信息,最多的达到237条,平均每天超过1.3条。50个同学消费信息的平均数达到了22.1条。可见,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消费展示在自媒体空间蔚然成风。

适当的消费展示可以扩大人际圈,增强彼此的交流,获得精神的愉悦感。但过分的消费文化的展示,使得自媒体空间的消费文化越过了某种边界,呈现出了浓重的享乐主义气息。在消费行为的展示过程中,不少青少年流露出一种炫耀的气息。在50位同学共1105条消费行为展示的微信中,纯粹记录生活点滴的信息比例为11.3%,超过74.8%的内容带有炫耀的性质,语气中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透过这些语句,能探究到这种满足感的背后是对物质生活裸的欲望与追寻。不少留言发表了对于“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的消费生活的迷恋与向往,有的甚至直陈自己的失落感与对家庭和父母的怨怼情绪,形成了一种享乐主义思潮。

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奉行享乐为人类最重要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奉行享乐主义的人“在消费上,永远感到饥饿。购买最新发明的玩意儿、市场上最新式的任何东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4]”极端的例子就是对于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倾慕与富二代生活的向往。当王思聪的每一条微博发出后,瞬间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评论与点赞,无数的微博用户直呼其“老公”,其中虽然有调侃与揶揄的成分,但其所折射出的享乐主义的文化生态让人震惊。此外,自媒体空间的享乐主义还体现在对奢侈品的极大关注。不少青少年关注名车豪宅、奢侈服饰,在我们所调查的50位学生中,关注名车或表达对名车向往的男生达到14人,关注奢侈服饰的女生达到21人。此外,流布较广的物质关注还包括各种酒类、香烟、电影、体育装备等。这些奢侈品对于学生目前的角色与地位来说具有超越性,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远在其本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外。或许,面对青少年的享乐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者应该思考“在深刻变革期,易受诱惑的人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5]”

三、青少年自媒体中的丝文化及颓废主义

“丝”一词是典型的网络用语,百度百科对其做了如下定义:“常指一个人符合矮、穷、丑、矬、撸、呆、胖这些特征,也指生活中一些比较逼仄的人物。”“丝”没有俊朗的外形,最显著的特征是匮乏,包括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匮乏。物质的匮乏表现为经济能力的低下,精神的匮乏表现为人生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许值较低。有的曾经有过梦想与理性的追求,但结局惨淡,于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将自我推入社会底层之列,生活郁郁寡欢。“丝”一词的诞生,是部分人生事业不如意者的自我讽嘲,是他们缓解社会压力的一种方式;也与社会青年自身的精神脆弱,抗打击力与耐挫力较弱有关。

当今,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丝”一词成为人人争相领受的一个“社会身份”。对50位大学生自媒体空间的取样显示,自嘲为“丝”的人数达到39人,占总人数的78%。我们根据其家庭背景与经济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年收入在5万到42万元人民币之间)来进行划分,在这些自称“丝”的学生中,父母收入能够达到中产水平的人有29人,占总样本的58%。也就是说,是否自称“丝”,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具有必然联系。

那么为什么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中,“丝”一词的使用率偏高?笔者认为原因首先在于社会大环境与社会精神大气候对青少年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土壤与气候,并且会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最终落实为一种时代风格。从时代与社会的视角观之,“丝”一词的本质是当代激烈社会变动下很多人对未来无所适从继而对人生失去信心的表现。社会阶层固化,缺乏流动性,底层社会青年被堵死向上的通道,这些都成为 “丝”一词背后挥之不去的暗影。这种时代风格影响到现在的青少年,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一种高远的人生情怀与阔大的未来视界,在自我心中设置一道精神藩篱。这道藩篱往往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刃剑。遭受挫折的时候,可以达到精神减压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往往成为青少年不思进取,没有自信的代名词,形成一种颓废主义的气息。

颓废主义最初是一种文艺思潮,来源于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资产阶级对社会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一种苦闷彷徨心绪的时代反应,滥觞于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先锋诗人。颓废主义表现了一种无奈又痛苦的精神状态。青少年自称“丝”,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设障”,他们中多数人是有意识地主动将自己归类为“丝”,这种主置的矮化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自尊,也失去为新生活奋斗的耐心与动力。所谓主置,“是对我们期望成为所是的理想化表述。[6]”自媒体空间中呈现出的这种颓废气息,从直接原因上来说,可能来自学生逼仄的经济条件,或窘迫的学业状况。但主要还是精神与心理上对自我要求的降格。很多自称“丝”的青少年缺乏一种蓬勃的朝气,有的甚至迷失于网络游戏的精神世界而失去自我,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也懒于行动。“‘丝’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丝’文化是一种解构的文化”[7],随这种解构文化而来的颓废主义气息笼罩了整个自媒体空间。

四、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的窥私、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

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那就是窥私、泄愤文化。对于他人隐私的好奇、打探、讨论、传播,成了自媒体空间一道刺目的“风景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有窥私欲,都有打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但过度的窥私欲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轻则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重则以讹传讹,甚至中伤他人,造成极大的心理与精神伤害。对于隐私被窥探的人来说,其被于他者眼光与口舌之中,造成一种焦虑感,有时甚至被置于某种舆论风暴之中。而对于窥私者来说,严重的会造成病态的心理。窥私欲太强的人,一般缺乏自律意识,也缺乏对他人人格起码的尊重。为了满足一己的窥私欲望而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窥私的行为往往又和对隐私的传播相联。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的过程,往往和语言的夸张描述密不可分。

在自媒体空间,具有极端窥私欲的微博账号有“Happy张江”和“最佳厕所读物”、“留几手”、“我的前任是个极品”等。其中,“我的前任是个极品”和“Happy张江”粉丝都超过500万,“留几手”超过850万,“最佳厕所读物”近万人。这些账号中,“Happy张江”打着正义的旗号,经常曝光婚恋失败的人之间彼此的揭私,“留几手”以恶毒的语言“点评”他人,尤其是女士的容貌与身材,“我的前任是个极品”专以讽刺揭露前任恋人不为人知的短处,“最佳厕所读物”则将民间最不为外人道的“家丑”进行大肆张扬。这些账号无一不是以极端的隐私披露为获得围观与点赞的砝码,共同点就是语言的粗鄙与恶毒,极具攻击性,具有语言暴力倾向。就笔者取样的调查样本来看,50位学生中,至少关注了其中一个账号的人数有41人,达到了82%。这些账号所的信息很快在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成为热门微博。由于关注了类似的微博或微信账号,不少的青少年乐于在自媒体空间打探并传播他人的隐私,从明星八卦到身边师生亲友,不一而足。他们津津乐道于他人的隐私,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的时候获得精神的自我满足。

除了窥探他人隐私的不良网络习惯外,自媒体空间还常成为青少年泄愤的场所。他们的空间充满着“负能量”。学业的不良,生活的不顺,情绪的低落,师生的相处,同学的情谊,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诱因。泄愤的方式包括散布谣言、语言攻击、谩骂、恶搞等,导致自媒体空间充满了怨气与戾气。网络语“吐槽”一词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自媒体的这种精神气候。不少青少年在自媒体空间发泄对各种人事的不满,吐槽成了常态,有时吐槽甚至升格为谩骂与叫嚣。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或言语都有可能引发彼此激烈的网络争吵甚至谩骂。在自媒体空间,这种窥私、泄愤文化及如影随形的语言暴力主义具有湮没一切的特征,理性、冷静、宽容、平和等几乎没有任何立足之地。窥私与泄愤文化是自媒体空间中一种具有破坏作用的青少年亚文化,对自我而言,这种亚文化破坏了自我主体的人格建构,也破坏了人际交往的理性之根。泄愤文化虽然能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但过多的负面情绪可能会把人带入充满负能量的场域之中,从而打破心境的平衡状态。心理学表明,长期拥有过多负能量的人,可能更偏激,更不容易与人相处。

五、结 语

传媒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代际性特征。每一个时代的传媒都深深地烙有当时社会的印记。每一个族群的亚文化都是通过某种介质而表现出来,当代青少年亚文化透过自媒体空间的放大效应更显鲜明与突出。笔者认为,自媒体空间的青少年亚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后现代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去中心、反本质、反权威的文化。这种文化又是一种草根文化,具有反智倾向与反道德色彩,应和了广大青年生理与心理的冲动式存在。自媒体空间形成的自拍文化、消费文化、丝文化、窥私泄愤文化,及尾随这些文化而来的泛性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及语言暴力主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人格修养及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阻力。这些亚文化的存在向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蚕食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媒体空间的这些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信息中的数码焦虑、知识河流中的智能荒芜、观念多元中的价值迷失、角色扮演中的人格异化和人机交往中的社会化障碍等主体性迷失所带来的认识迷茫、行为失范现象。[8]”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五辑[C].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冲,杨甜子.爱好自拍晒照片可能是种精神疾病[N].扬子晚报,2014-04-16.

[4]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利奥・洛文塔尔著.甘锋译.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3

足了青年人自我表达个性的需要。亚文化风格的关键所在建立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包括自我身份、群体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认同。

关键词:hip-hop;青年亚文化;自我表达;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 青年亚文化及hip-hop的含义

(一)青年亚文化

所谓青年亚文化是指流行在青年人中间的,将他们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的种种方法。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现在更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存在于青年

群体中俨然成为他们书写个性的符号和群体身份的象征。

(二)Hip-Hop文化

产生于美国黑人中间的Hip-Hop,最初是一种表达反抗情绪的文化载体。广义的Hip-Hop文化包括涂鸦(Graffiti或Writing)、街舞( Street Dance或Streetdancing)、打碟(DJing)、 说唱(MCing)四大元

素,以及后来融入的Hip-Hop服饰、刺青、街头篮球、滑板和各种极限运动,其中涂鸦是发展最早的。在中国,Hip- Hop文化被翻译为嘻哈文化。Hip- Hop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hip-hop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

今天,嘻哈已在中国大陆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青年亚文化。Hip-Hop文化是个体艺术风格的高度自觉,展示了当代青年独特的艺术追求,呈现为一种后现代式的叛逆文化。它是以反主流文化开始的,再加

上其多元的风格,很容易激起青年人的热情。“这一青年亚文化的引进与传播不仅体现了中国青年人对世界青年文化的努力引进、吸收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

环境的一脉相承。”①社会政治环境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八十年代的青年文化思潮是对传统文化的偏离,进入九十年代,青年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相

比于八十年代青年的参与精神和独立意识,把推动改革开放和文化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在文化选择中表现出的强烈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九十年代青年的政治积极性锐减,自我表现和个性追求却更为明

显和强烈。青年人倾向于通过提倡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来参与社会变革。

三、青年亚文化的特质――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

(一)自我表达

青少年对非洲裔美国人嘻哈文化认同的意识以及他们同时对嘻哈音乐实际上为新的本土表达形式提供了可能性的认识的这两者的共同产物。抛开技巧性的东西不谈,饶舌本身其实是一种相当简单的音乐

形式。而他所以如此吸引青少年,就是因为青年们能够通过rap进行表达和创作。在创作性方面,街舞和说唱都体现了很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意识。街舞是一种自我创造性、挑战性很强的舞种,每一个街

舞团队都讲究自己的Style。作为一种独特的插图艺术形式,从“地下”走向“地上”,从非法走向合法,涂鸦进而被作为一种艺术创作、 一种生活态度来看待,成为社会下层青年发泄心灵不满的途径

和追求精神满足的方式而涂鸦艺术本身也因他们自我的创造而绽放出魅力。

(二)身份认同

1.自我身份认同

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身份认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斯图亚特.霍尔指出,“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主体问题,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定额日和自我确认,一种有关自我主体性

的建构与追问。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开始思索自己的文化活动空间,寻找身份建构的途径。简言之就是人对自我身份的确定回答,“我是谁”、“立于何处、何去何从”等问题。“狄克.赫布迪格也认

为风格传递一种重要意义的差异并建立身份认同,这是所有引人注目的亚文化风格的关键所在。”②我国家庭模式的变化给青年成长带来了结构性矛盾,独生子女早早地被寄予父辈设计好的厚望,过多

地负载着父辈期待的青年。在相对优裕的物质条件中逐渐感到了精神家园的失落,青年亚文化风格中载入了这种客观现实的记录。从青年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属性来讲他们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想象力、颠

覆性、不满于现状。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流社会的反抗主要表现为制造出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由此来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

2.群体身份认同

当代涂鸦插图中的一个重要的亚文化特征就是对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颠覆。这是由年青一代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所导致的,来源于草根阶层。当代涂鸦插图,包含着深刻的质的变化的因素。

初期涂鸦的精神内核―― 挑衅、反抗、草根等世界观,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涂鸦范式的变迁发生着变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实践不仅体现在建构自我身份和性别气质方面,还体现在社群成员通过文化资

本生产在社会结构中建立的群体身份认同之上。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个体通过实现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由于文化的独特性,群

体成员明显感受其与其他文化群体的差异。通过风格表征,张扬了自身对自我、身份、性别等问题的独特表达,使其群体与成人群体的差异愈加明显,从而与主流文化和父辈文化反抗其权力,并积极建

构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与环境。

3.民族认同:文化表达的一种本土化方式

民族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文化群体,所谓民族,此处主要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共同心理情感的人群共同体,亦即ethni。意义上的民族。有民族,就有民族认同所谓民族认同就是社会成员自

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它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而所谓民族亚文化,此处主要是指其成员忠于本群体的传统与思想体系,抵制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文化对其民族文化进行同化的群体。例如,在法兰克福

,嘻哈文化被当成一种用来表达有关种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等问题的手段。很多音乐团的作品加强了rap作为一个政治化的东西和由德国少数民族体会到的不安全感。德国的这些少数种族主义者把说唱之间

的联系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表达和少数民族体会到的不安全感。但是少数名族的一些成员不能接受这种rap(因为里面蕴含着希望被当做德国人的感情),因而本土化才有真正的活力。

结语:hip-hop体现了的强烈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意识满足了青年人自我表达个性的需要。亚文化风格的关键所在建立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3]马中红,邱天娇.《身份认同:cosplay亚文化的实践意义》[J].青年研究,2011(5);

[4]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J] .青年研究,2007(12);

[5]吴 艳.《 嘻哈饶舌文化对美国黑人的价值及影响》[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8);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4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发明一些集合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定的范式去把握和阐释各种社会现象。“青年亚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概念,它在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那里,是因应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境,观察年轻人的文化实践,并对之进行阐释时运用的概念。也因此,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发生变化。当我们将这一概念引入学术研究时,所面临的一个危险便是,无视自身的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搬用现成的教条,犯下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错误。《表征与透视》对此显然高度警惕,著者特别费心地在导论和第一章都强调了我们今天谈论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语境,并据此界定“青年亚文化”。

人看成一个整体,并过度强调了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该著作者与主张“青年消失论”的学者们,都敏锐地注意到中国当下文化的结构性变化,但是面对这一变化展开文化批判时所持的价值立场和观察视角殊为有别。其间的差异或在于,“消失论”者是以曾经的精英文化为标准,表达对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批判,而该著作者则站在相对温和的平民立场,在对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表示理解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解析和批判,并探讨青年亚文化与其发生的关系。同为“大众文化”,但是在两者心目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持温和立场的《表征与透视》,以严谨的态度剖析复杂、多元、深含矛盾与冲突的青年文化构成,而并非追求痛快淋漓的言说,发表居高临下的论断。

通览全书后回头来看著者对青年亚文化的界定过程,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是将青年亚文化置于中国当代整体的文化形态和格局之中加以考察,尤其是参照主导文化对青年的期待来厘定青年文化的存在,从而区分出青年认同文化、青年亚文化、青年反文化、青年负文化。也就是说不是依据年龄,而是依据其与主导文化的距离来区分青年文化,这就凸现了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状态,也表明著者意欲以此来把握青年文化。在这个序列中,“青年认同文化”与“青年负文化”分别位于正负两极,前者以“认同”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这个概念在文化研究中固有的含义,即以“我是谁”发问的身份辨识和自我定位,而更接近于一种承认和趋同的意味。而“负文化”的“负”具有相反、背离、抛弃等含义,以之命名的青年文化便意味着对整个序列的颠覆。因此可以说,这个序列是包含着著者的立场预设和价值评判的“结构化”结果,它承认了主导文化的霸权地位。从逻辑上看,这意味着放弃对主导文化的省察和质询,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更是一种在中国当下特殊语境中进行言说的策略,即在两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更为充分地谈论中间状态的青年亚文化和青年反文化。

其二,与上一点相关联,著者不仅在与主导文化的关系中,而且在对青年文化总体的把握中来界定青年亚文化。著者指出,青年亚文化是“通^风格化、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和支配文化进行挑战的一种附属性文化方式,具有抵抗性、风格化、边缘性”。这一界定本身基本上承袭了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观念,但由于著者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而赋予这一界定更多的文化比较的内涵。首先,它避免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文化的例外状态,另一个是以青年亚文化取代青年文化。其次,著者以青年亚文化为论说的中心,但并不意味将它从青年文化的整体中抽离出来,而是在与其他青年文化类型的比较中展开言说。再次,著者注意到青年亚文化存在的流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并非对经典亚文化理论中所指出的抵抗/收编模式的简单套用,而是充分关注青年亚文化与其他青年文化,与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主导文化的混杂、互动、互渗、融汇的具体情况。

上述两方面不仅反映了著者所强调的“结构论”旨趣,反对以年龄来界定、衡量和评价青年文化的“世代论”,而且更意味着他以青年亚文化的言说勾连起复杂的文化关系,形成视野开阔的文化批评的场域。

于是,我们看到,著者在指出恶搞亚文化不乏智慧和创新,并可疏导郁闷情绪的同时,也注意到其中越出底线者对重要精神资源、民族传统的冲击与破坏。他在仔细剖析恶搞的典型案例《Q版语文》的戏仿与狂欢化之后,特别指出它与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的区别,并揭示它与商业炒作、资本运行、利益争夺的密切关联。著者还从网络文学对各种民族主义和国家问题的想象与思考中,解析出网络亚文化的“象征性解决”与现实困境及历史上的民族意识之间的密切关联,并甄别和批判了其间狭隘、激进、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土主义等。在对流行歌曲的谱系进行全面的描摹中,著者则解析出其间的怀疑者、出走者和破坏者这类“非角色青年”创造的亚文化,认为“他们的寻找、实践、建设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他们的浮躁、偏颇和失败也引起人们的深思”。他在谈论青春题材的电影时,批评中国的“怀旧经济”庸俗化,有意无意地遮蔽过去的那些庸俗、阴暗、琐屑,镜头多聚焦于个体成长中的经历,而很少深入触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与生存环境;与此同时,他又从中洞见了青年亚文化的认同焦虑和危机。由此可见,这些论述不仅指认了青年亚文化的确切存在及其意义,而且也揭示了其所产生的文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主导文化所宰制的文化整体的裂隙。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著者将青年亚文化置于青年文化序列之中,呈现为一种“在……之间”的状态,待看完全书对具体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论述,我们则可以感受到,与对青年亚文化的定位相适应,关于它的言说形成了一种中介的力量,贯通起不同的文化形态,并将价值评判蕴含其间。这样的论述表明,著者力图从广阔的文化批评领域中提取和淬炼青年亚文化的因素、质地和内涵,并在与文化、政治、经济、传媒、教育等领域复杂的联系中辨析其价值,评价其功能。这就显示出著者强调青年文化的“结构性”的意义。当然,对“结构性”的强调带来的“空间感”,也可能会冲淡对青年文化思考的“时间感”,即历史意识。著者对此颇为警惕,我们看到他对网络文学的民族主义问题的探讨,就深入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但在对其他现象的思考和评析中,历史感则相对淡薄一些。

斯图亚特・霍尔在谈到对美国嬉皮士现象的研究方法时指出,分析者要“尽可能地使尽浑身解数,设身处地地从嬉皮士的主观愿望出发来解释这一现象”,他将此称为分析中的“现象学”运动。这或许在根本上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对研究者来说,只有努力将作为事实的世界从与主观感受和意识的相联中分离出来,才能把握事实的确切存在。对此,《表征与透视》显示出自觉的意识,强调对青年文化实践的“参与式观察”,主张多一些代入感,认为“这样才能注意到其中的复杂因素”。因此,虽然该书并没有网罗(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有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甚至对更为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也或有遗漏,但它所谈论的恶搞、网络文学、流行歌曲、青春电影几种类型,都建立在深入详尽的观察基础之上,让我们与青年文化实践的一个个细节相遇,在那些词语,那些画面,那些笔触,那些人物的命名,那些回荡的旋律中捕捉到关于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贴近的、理解的途径。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矛盾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88-01

青年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文明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催生出大量的青年亚文化。如近几年的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胡戈的“馒头血案”、山寨文化、“潘俊蔽幕等等,这些亚文化都表达了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抵抗和颠覆。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民主的政治、繁荣的经济、高度的物质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健康上进的文化。因此,在网络时代怎样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统一,成为学界及社会颇为关注的课题。[1]

一、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分析

(一)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青年亚文化的一大特点是追求前卫怪异、个性潮流。而因特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的交往环境进一步为青年获取信息与个性化的言行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服饰、网络流行语、电子产品等都成为青年亚文化惯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在追求另类的同时,还存在着偶像化的倾向,他们喜爱、追逐明星。如青年亚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粉丝文化”,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

当追星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个性化与偶像化便互相矛盾。另外,许多青年追星仅仅是为了不被“落伍”、“孤立”,他们把追星看做一件没有道理但时髦的事。由此看来,追求偶像、时尚本身就有一种去个性化、从众的特点。

(二)参与性与局限性的矛盾。网络意见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大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意见的集聚,取决于年轻人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近年来,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先在网络上引起年轻网民们的注意,随着围观和聚集的人数增多,之后才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注意。通过网络,青年人的关注能够对社会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青年亚文化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整体文化。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参与也表现出极大地局限性。对于大部分网络事件,年轻网民关注的主要是事件的道德层面和真相,在网络讨论中也容易出现情绪化、语言暴力、谩骂等无所顾忌的现象,使网络参与呈现对策问题简单化、理想化,以至于激进化的倾向,无法提出具体的实质问题或决策方案。

(三)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存在的稳定程度和凝聚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价值观的统合力。由青年群体创造的亚文化也因其对主流文化颠覆的态度以及享乐、离经叛道等价值观而具有边缘性、批判性的特点。

然而,价值观的离散性也成为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价值认同弱化致使青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性,“信仰危机”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一个严峻问题。再加上青年文化形态本身具有松散性的特征,又使青年亚文化要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统合力的价值观十分困难。[2]

二、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依旧存在。抵抗性是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其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表达了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和经典权威的反抗与批判。他们通过亚文化的实践获得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亚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怀疑、排挤亚文化。[3]

另一方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力量的干预下,亚文化内在“抵抗”意义也逐渐淡化。主流文化吸收融合亚文化的资本,发展壮大主流文化领域。这种既抵抗又不得不合作的姿态,让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内部与外部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我国青年亚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张力。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针对青年的亚文化消费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青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社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符文品.引导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J].社会科学,2000,(10):60-63.

[2]黄禧祯.网络时代青年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J].思想・理论・教育,2006,(01):13-16.

[3]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04):88.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本文为辽宁省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WSZ201106)研究阶段成果。

青年亚文化一词和相关的研究在我国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在高校里,其对大学生思想有着重要的的影响,但并未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本文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做出理论上的阐释,使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能够正视青年亚文化问题,并深入研究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问题。同时积极寻求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接点,从而制定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应对策略,来减轻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的内涵

亚文化(subculture,也译作 “次文化”)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鼻祖芝加哥学派提出,对于亚文化以及青年亚文化,不同的学者和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青年亚文化的界定,可以这样来理解“青年亚文化”的含义: “是指青年群体由于受个体青春期的影响,产生与主流文化有一定差距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因此在解决社会结构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过程中,表现在话语方式、行为方式、想象方式等方面的标新立异,形成了偏离甚至排斥主流文化的青年亚文化。”由于这种文化代表的是青年群体的利益,被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一种处于边缘、次要与支流地位的亚文化。

作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青年亚文化必然具有亚文化所共有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但是,除了这些共性特征之外,青年亚文化还具有与青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突出特点,如动态性(不稳定性)、多元性、相对独立性等。

二、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从内容上,青年亚文化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

亚文化的影响下,使得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具有弹性,青年亚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青年亚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打上青年亚文化的烙印。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对抗,青年亚文化甚至出现反叛的意识形态。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主流价值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力量下降,青年亚文化中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等价值观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比如他们中的部分青年为达到快速成名的目的,通过在网上上传自拍照,甚至来换取网友的关注,可以说是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尊严。故青年亚文化中物质化,享乐化等消极方面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他人等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十中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和学习传统文化,是对当前形势科学的判断,具有高瞻远瞩的远大战略意义。

(二)从形式上,青年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青年亚文化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像封杀“超女”那样将其直接消除。当代社会网络发达讯息传播迅速,全球发生的一件事,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后世界各地全都知道了。网络时代的发展促进了青年亚文化的成长和形成。青年亚文化正是通过网络,通过社会繁多的媒介不断的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青年亚文化的客观存在,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判断,他更加相信自己看的到听到的,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传统的说教及大道理的阐述已经与时代不相适应。这些道理的说教传授在网络多元影响面前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所以,青年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办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与时俱进,探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三)从工作目标上,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青年亚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是青年文化的一种,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社会负面,肮脏破烂,非要把它消除不可。它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青年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加速了青年社会化的进程,实现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增强了大学生的群体归属和认同感,拓展了大学生创新的平台和空间。它的消极作用体现在:社会角色重合错位,价值取向引导紊乱,催动大学生信仰失落,影响大学生性格完善。

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辨识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并正确引导其充分发挥积极意义,采取积极措施,消解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消极作用。

四、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一)抓好“两课”教育,发挥课堂主导作用

“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的三观教育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青年亚文化下,“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使命更加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进行三观教育的主课堂。高校必须抓好“两课”教育,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尊重当代大学生特点,避免枯燥的内容讲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

(二)抓好高校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机制

高校承担着大学生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责,高校必须要抓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要培养和配备一支道德品质高尚,知识和业务水平过硬的专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要引导教师一改常态的理论灌输和思想灌输的教育方法,积极提倡生活化教育,要避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然而大学生的成长教育,并不单是学校的责任,同时它还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努力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机制。保证大学生走出校园后,依然受到正面的引导,免受青年亚文化消极作用的影响。

(三)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展相吻合,不断改进其内容和形式。青年亚文化本身就是在与时俱进,而且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很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摒除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可开办学生论坛,发放调查问卷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调查大学生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和指导。学校从而更好地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

大学生思想受青年亚文化影响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网络等社会媒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在学校教育工作方面下工夫,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必须追踪溯源,从源头上下功夫,那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或者其他手段帮助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媒介的本质,不断增强辨识媒介信息和正确使用媒介的技能,特别是要加强网络道德的自律能力,不断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帮助青年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媒介,批判性看待青年亚文化,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认识并抵制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中不健康文化,将会使青年亚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青年亚文化,应该引起国内学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青年亚文化的实质,改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和创新工作方法,来消解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只要思政教育工作者,端正立场,做好正确引导,即使青年亚文化客观存在,也能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孟琳琦.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黄志梅.浅论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及应对策略(A).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22,(4).

[3] 张晓刚.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7).

[4] 李海峰,赖雄麟.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2009,(1).

[5] 张平功.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及表现[J].青年探索,2007(4).

[6] 周围.青午亚文化对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5).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社会现实;抵抗性;娱乐性

亚文化是隶属于少数群体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仅仅为少数群体接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亚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亚”字在字典中有“次一等”的解释,显然已带有阶层意味和结构意味,与社会所宣扬的主流区别开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每一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亚文化其实就是处于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即只是属于少数边缘群体,代表着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处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又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与主导地位的文化相对抗的意味。依照美国学者波普诺在《社会学》中对亚文化做出的界定:“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广泛的文化的一个亚群体,这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亚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1]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群体创造,与其他群体与众不同,为青年群体所认同,形成独特的青年生活方式以及态度,并与成人社会相反抗的文化现象。

一、我国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原因

纵观我国当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从嘻哈文化到恶搞文化,从杀马特到小清新,从潘课幕到二次元再到宅文化,以及网络文学、同性恋文化等,种种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显著多样。我国青年亚文化之所以出现,则与青年所处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艾伯特・科恩在著作《越轨男孩・帮伙文化》提出了“问题解决”假设来探讨青少年的亚文化现象。他从亚文化产生的根源入手,认为每种行为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换言之,出身低的青少年面临着身份地位低下、嘲弄、被社会抛弃等等现实问题,因而产生了各种亚文化现象与行为,形成非主流,与主流区分开来。艾伯特・科恩的这一“问题解决”理论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依然有借鉴意义。洞悉青少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式,盛行的消费主义以及自身潜在的学业压力,无法获得解决的现实问题,无疑给青年的生存套上了金刚罩,牢牢地被拖住却又无法挣脱,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去逃避以及缓解社会带给自身的压力,因而形成一种潜在意识的想象性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亚文化的风格表达自己,表达对压力的宣泄,希望社会现实获得关注的微弱呼唤。

二、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与西方青年亚文化发展历史所不同的是,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大多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之下,因而呈现出与伯明翰学派研究下青年亚文化相比显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抵抗性逐渐弱化。英国伯明翰学派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无赖青年和摩登族等青年亚文化群体作了详尽讨论,将青年群体所表现出的风格视为一个符号的集合,一个战场,对主流文化宣战以及抵抗。“微不足道的物品”能够神奇地被挪用,被从属群体“盗用”,承载着“隐秘的”意义:这些意义以代码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抵抗形式,抵抗着使他们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的秩序。[2]在伯明翰学派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之中,“阶级”、“抵抗”是重要的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就是青年阶级的意识形态,青年的风格就是青年得以表达自己与主流社会对抗的手段。但在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与西方青年相较而言,已明显的弱化,简言之,即是“微抵抗”。一方面与当前我国的社会阶级不复存在密切相关,尽管青年间存在一些阶层,但阶层间并无对立性。另一方面,源于主流文化的相对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年亚文化具有的抵抗性和反叛性,转而变成了一种戏谑,一种恶搞,以及一种态度的宣告,如杀马特亚文化。位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青年是社会转型中的乡村失落者,另类甚至怪诞的形象只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一种尝试,其风格也只不过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而已,颇少了些强烈的抵抗性。此外,青年亚文化的微抵抗与其最终不可改变的被收编宿命也密切相关。商品化和媒体的贴标签和重新界定无疑使得亚文化的内涵变得如此单一和平淡无奇,青年亚文化的表达变得如此“低廉”,丧失了浓厚的抵抗性,只是沦为一种景观、一种奇观的存在。

(二)娱乐性增强。我国青年亚文化的表现风格更多的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解构是后现代评论家喜欢的一个词语。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巨型文本,对其叙事、氛围及表现手法等解构,并实现建构,改变了原有意义上的能指和所指,意义因而实现了由严肃化变为平常化、戏谑化。如恶搞文化,《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式的调侃、“杜甫很忙”以及“人生若只如初见,社会主义天天见”等类似的戏仿,故意曲解原有的意义,实现了网络式的狂欢。恶搞文化是对作品的重新审视与解读,通过夸张、拼贴、模仿等手法对经典的作品、权威的人物或严肃的事件进行解构、重组和颠覆原有的所指,消解了原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实现搞笑、戏谑及滑稽等目的的文化现象。亚文化青年借用恶搞手法对社会事件进行解读,用嘲讽的态度对待严肃话题,其最终目的在于娱乐自己,娱乐大众,充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赫伯迪格在著作《亚文化 风格的意义》中曾经提到过一个问题:就算亚文化是文化,但它算艺术吗?赫伯迪格的这一问题无疑表现出了他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态度以及思考。纵观亚文化的形成与过程,其中都伴随着亚文化群体对于流行的指向。如2007年出现的小清新,LOMO相机、白色帆布鞋、棉麻连衣裙的标配,掀起了一股流行的清新风。此外,即使亚文化是属于少部分群体的文化,纵然社会强调的是主流文化,但与社会主流对立的小众文化也属于文化的范畴之内。文明开放的社会是兼容并蓄,是多元并存的。青年亚文化就像是存在于主流文化中的一条鲶鱼,为主流文化带来生机和活力。每一个亚文化群体的产生都与社会的状况息息相关,当一种亚文化出现时,主流媒体首先做的是秉持尊重的态度,对青年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注青年亚文化背后折射出的现实意义才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冲击;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各类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兜售自己的内容体系和价值主张。在这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场域中,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喜恶、当前生活的需要或者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选取某个文化片段,以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内容,彰显青年群体的个性和观念,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年亚文化。

一、青年亚文化时代表征

要准确理解青年亚文化,首先就得明确亚文化的基本内涵。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亚文化主要是指与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主张、生活方式相对比,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文化,有时候也被称为次文化。狭义的亚文化在使用的时候就已经附带了价值判断的色彩,专指不良的亚文化,用以描述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相背离的文化观念、价值主张以及行为方式。本文所使用的亚文化,是指狭义上的亚文化概念。

亚文化根据思想主张、传播受众、产生地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的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的主张和利益。这些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与成人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两者之间直接发生对抗。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青少年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被迫孤立和边缘化,而青年亚文化则是在这种场景中悄然崛起的。因此毫无疑问,于主流文化、权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具有颠覆性、批判性和破坏性的。青年亚文化自兴起以来,所主张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更迭,承载内容的媒介也在更新换代。就思想主张来看,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体现为当初的纯粹张扬个性,背叛主流文化,而更多地体现在“哈韩”、“哈日”的外国文化崇拜,“杜甫很忙”的文化恶搞。而从传播媒介来看,青年亚文化近年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从以前的服饰、流行歌曲等可触表现形式向虚拟的社会空间“进军”,在网络、手机、微博等平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成长的桎梏

(一)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

青年亚文化很重要的主张就是不同国家流行文化之间的相互效仿和学习,从鸟叔的“江南Style”再到越南的“痒痒舞”,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流在大学生群体中川流不息。青年亚文化在带领大学生接触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观念、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不承载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当大学生在“享用”青年亚文化,模仿别国生活方式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支撑这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大学生民族身份意识的确立和巩固的阻滞因素。

一方面,青年亚文化不断抹煞大学生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鼓吹“文化无国界,潮流就行”的理念,着力削弱大学生的民族身份归属感。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辨析、评价、选择文化的时候,更加注重是否流行、是否刺激等因素,而不会去洞察青年亚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源流。换言之,青年亚文化虽然缩短了大学生与各种文化潮流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淡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疏远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身份建构的首要前提。大学生没有对民族文化培养起情感,大学生关于民族身份的意识建构也就无从说起。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剧烈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挤压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青年群体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痴迷于追寻事物表面上的不断翻新。”流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比较,流行文化更加新奇与直观,更能抢夺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这股潮流中去。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无孔不入,致使民族文化很难去推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血脉进行仔细地回溯审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被青年亚文化所“侵略”,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瞬时性、表面化的文化信息,自然很少会去思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本源性命题。换言之,民族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遮蔽,导致他们很难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民族身份的荣誉感。

(二)淡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归属感和自觉行动力。而青年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正动摇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情感。

青年亚文化倡导大学生与潮流文化“为伍”,尽可能地张扬个性,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漠不关心”,政治淡化的色彩相当明显。这样一来,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在文化观念认同、生活方式选择上以及政治制度认知上只关注个人感受和流行程度,而不会去理会其中深层的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当面对外国接踵而来的文化攻势,他们不会去思考其中是否深藏着除文化交流之外的意识形态渗透,也不会去思考这种文化模式与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而仅仅是以“我的感觉”和“是否流行”作为追随与否的标准。这种“不问政治,只谈风月”的做法往往导致大学生被外国的意识形态渗透而不自知,进而疏远甚至排斥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这种情况可以从当前大学生盲目追求留学,高呼“哈韩”、“哈日”、“哈美”的口号,甚至在政治观念、国家制度、文化价值等评判上唯西方马首是瞻,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更圆”等现象中便可见一斑。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打着“政治无涉”的青年亚文化的冲击下,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淡化对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和认可,而这种情况无论对大学生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大学生不了解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就谈不上认同或者践行。在杂错的观念面前,他们就无法准确地判断什么价值观念是科学准确的,什么生活方式是应该积极拒斥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认同的现象相当明显。

(三)助长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

青年亚文化强调大学生追随自我的感受,专注当前的享乐,最大限度标榜自我的个性,释放当前的欲望。“我的感觉最重要,我的享乐最关键”的信条既是青年亚文化理论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青年亚文化能够如此广范围、深层次地将大学生吸纳到自己旗下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快速生长和生活方式系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总是努力寻找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努力标榜可以将自己与成人世界区分开来的行为或者特征。因此,青年亚文化这种关注自我感受与需求的观点与大学生渴望独立、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心理特征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亚文化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快速地蔓延。

青年亚文化鼓励大学生要关注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要敢于表达自己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青年亚文化的过度发展导致大学生只是专注自己,忽视他人,不关注社会等极端个人主义的精神状态却是相当有害的。青年亚文化的过度扩散或者说泛滥,导致了大学生习惯遗忘自身肩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人生价值、社会奉献等与他人密切关联的命题抛之脑后。当面对社会为大学生设定的各种责任,面对社会主流的崇高价值观,大学生想到的不是如何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起来,而是产生与我无关的心理,对这些社会责任加以排斥。其实,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亚文化的不断“冲洗”下,他们只看见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只考虑如何发展自己,而不会或者说不愿意去关注别人的想法以及需求。在面对各种行为选择或者各类社会责任承担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高呼“只要能享受快乐,哪管他洪水滔天”,个人主义的味道相当浓烈。

三、校园文化建设:消解青年亚文化的利器

(一)坚持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主要场所,也是青年亚文化“进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有力有效地回应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干扰,就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便能够感受到先进文化和科学价值观念的引导。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水”厚实校园文化的底蕴,筑牢抵制青年亚文化的“城墙”。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体现校园文化的风格,突显校园文化较之青年亚文化的优势,不可能是在空中楼阁中进行的,必须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统一起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民族文化中教育资源的挖掘,让大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强化自身民族身份的自豪感。就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例,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站到底”历史知识竞赛、“我读传统”征文比赛,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理解热爱民族文化,尊重珍视自我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高校还必须将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有机融汇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之中,用时代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高校要注重以时代精神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富有活力就能很好地转移大学生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的视线,弱化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主旋律与尊重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如此为青年亚文化“痴狂”,究其原因就在于青年亚文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新奇直观的心理需求。高校应认清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又要强调尊重多样性,积极与青年亚文化“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首先,高校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高校必须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理论武装人,提升大学生抵抗青年亚文化的“免疫力”;以健康科学的舆论引导人,铲除青年亚文化在高校蔓延传播的“土壤”;以积极正面的文化产品鼓舞人,激发大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的持续动力。其次,高校应该在多样性的指引下注入校园文化的活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新鲜生动的活动方式强化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信念。大学生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了健康积极的的价值旨向,青年亚文化的生存空间也自然被挤压。要让大学生更好地关注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中明确科学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校园文化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就不可或缺。

(三)坚持理论引导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