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移动网络论文8篇

时间:2023-04-10 15:06:16

移动网络论文

移动网络论文篇1

当前,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主要包含了三种制式,第一种是WCDMA制式,其是GSM升级后形成的;第二种制式是CDMA2000,是CDMA的升级制式;第三种是TD-SCDMA制式。其中,WCDMA制式在移动通信网络当中的应用效果最好,随着其网络的不断优化,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研发的专业优化软件,例如,CDMA、FOR以及FORGSM等,这些软件在运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而且,相关的价值经验数据明显有待完善。目前,4G通信会使我们可以更加自由自在的沟通信息,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4G通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应该是它具有比3G快得多的无线通信速度。3G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而4G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Mbps至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每秒高达100Mbps速度传输无线信息。在需要传送海量数据时,4G通信可以迅速完成,不需要用户长时间等待。为了取得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通信营运商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进通信网络的带宽。

二、移动通信网络更新、完善

当前,国内移动通信网络管理过程当中,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网络的合理规划、数据的有效管理以及专题数据信息分析等。其中,性能分析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关键所在。

23.1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查询速度加强

移动通信网络中,为了能够确保海量信息需求状况下数据导入的高效性,提高同网管数据模板的协调性,查询时间最小的力度为十五分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查询速度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在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对系统中的数据资源汇总时间不断降低,以便于提高系统的查询时间。通过对客户需求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对时间协调内容深入把握,从而找寻相关的优化方法。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可扩展性,在移动通信网络使用过程中,系统的性能分析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严重影响,以至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因此,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优化当中,要不断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度,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周边设备对通信系统的不必要影响。

2.2界面不断优化

在提升软件便捷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要通过优化界面的设置,来实现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要不断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网无线网络性能分析系统里面,出现设备不完整而造成异常问题产生的情况,例如所选取的查询条件顺序存在差异时,查询的结果出现不同。因此,为了优化这一问题,需要在进行软件构架设计的时候,通过严格、科学的检测,对这些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处理,以此来提升移动通信网无线网络的稳定性。

2.3不断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覆盖率

当前,我国进行移动通信网络服务时,小区的覆盖率多少是系统服务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当小区的覆盖率不能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相关单位需要对小区内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进行系统优化,以便于更好的满足小区内用户的应用需要。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过程中,分析人员首先要对小区内的通信系统数据信息以及需求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在确保各个小区能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对系统内分系统的干扰度进行降低。无论是系统的建设时期,还是网络系统的优化时期,蜂窝覆盖预测都是不能够省略地,否则,将会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无法全面掌握,进而影响到运营时段的客户服务质量以及系统的运营成本。如果系统的投入过多,供应的服务量会超出客户需求量,以至于导致系统的运营成本增加。如果投入过少,运营阶段就不能充分满足系统的服务需求,影响到整体的服务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系统配置以及优化过程当中,要对系统的蜂窝覆盖进行全面、高效的预测,以便于更好地实现供需平衡以及系统的战略发展。

2.4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合理设置、使用

在使用移动通信网无线网络的时候,会存在掉话、没有信号等一些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些移动通信网无线网络质量问题,可以使用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来提升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对一些较为特殊的区域,例如:超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可以使用微蜂窝等技术,来加大对移动通信网无线网络的覆盖和优化质量。

三、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

3.1目标实现全面化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过程中,确保网络的高性价比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其更是3G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的最终发展目标。所以,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前提就是要满足覆盖率以及容量需求,并且,在这些前提条件实现的基础上,对建设成本进行优化,以便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商的实际效益。尽管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在不断地优化中,但是,网络业务类型不统一以及网络技术要求偏高等问题仍是存在。因此,在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将系统的运营质量作为优化的重要方向。

3.2执行日常化

网络规划工作在网络发展高峰时段的发展重点是网络建设。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对网络的运营质量提高了更多、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更优质地满足运营商以及客户的服务需求,需要对网络进行不断优化,而且,优化工作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展现。其实,日常的优化工作主要体现于:网络日常维护工作的改进以及完善等。其中,提高用户的投诉处理效率以及提高性能指标的实用效果等都是日常优化的重要内容。网络优化的时间一定要做到及时,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掌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优化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产生。

四、结论

移动网络论文篇2

电话自19世纪下半叶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话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也已经百年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交流的时段不再局限于工作和生产时间,交流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交流的地点也具有更强的私密性,因而产生了对安装家庭私人电话的大量需求。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固定电话,在人类社会通信史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人们最为重要的通信工具之一,甚至可以说曾经一度是人们通信的主要载体。即使在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固定电话仍然在人们的通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固定网面临的挑战

固定电话与移动通信设备相比,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首先,从其性能方面讲,是辐射低,通话质量好,语音清晰,且不用充电。其次,从其附带功能上讲,安装ADSL宽带必须有固定电话捆绑。第三,从使用费用上讲,在拨打的长途电话区号前,加拨一些数字,通话费用最经济实惠。第四,容易识别电话使用者的位置及身份。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固定电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移动电话使用者数量的迅速增加,其在通信设备使用者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就世界范围而言,法国成为第一个移动电话从数量超过固定电话数量的国家;就中国而言,深圳成为第一个移动电话拥有量超过固定电话拥有量的城市。在近十多年的博弈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共同推进了通信市场的发展,通讯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移动电话不仅在新增的通信市场份额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抢占了固定电话原有的部分市场份额。根据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2009年到2013年的5年时间中,电信用户从106094万户增长到149610万户,平均每年增长8700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74721万户增长到122911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600多万户,而固定电话用户则从31373万户减少到26699万户,平均每年减少900多万户。可见固定电话称雄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

3固定电话生存空间

固定电话称雄天下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它还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之所以认为固定电话人有生存空间,源于如下因素:首先,固定电话用户数量虽然自2007年开始负增长,但下滑趋缓。据有关资料显示,固定电话下滑最快的2008年(减少固定电话用户2464万)和2009年(减少固定电话用户2712万),每年减少的固定电话用户都在2000万户以上,下降比例都在2%以上,以后逐渐趋缓,而到2012年,固定电话用户下降数量为696万户,下降比例为0.6%,下滑趋势逐渐趋于平缓。其次,从固定电话用户性质方面来看,不同的用户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增有减。2012年住宅电话减少了951万户,公用电话减少了121万户,而政企电话则增加了377万户。第三,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中国网民数量增长虽有起伏,且从2009年增长幅度开始趋缓,但仍处于增长过程中。即使2012年新增网民是近几年最少的,也有5090万人之众。当然,其中不乏移动电话用户成为新的网民。但随着4G时代的到来,不少手机用户止步于移动通信高昂的费用,转而更多的使用固定网。伴随着宽带提速、光纤入户等举措的实施,与固定电话捆绑的互联网新用户则与日俱增。固定电话用户下滑趋势的放缓,政企类固定电话用户的增加,以及固定网络用户的增长,都为固定网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尤其是政企类固定电话用户和固定网络用户的增长,更值得引起通信企业的关注。

4政企类用户应成为固定网发展的重点

所谓政企类用户基本属于集团客户。其特点是以单位为需求客体,包括政府机关和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以及金融、保险、商业等企业机构,还有宾馆、写字楼、文化娱乐设施等领域。这一群体实际上就是业内常说的VIP客户,其特点是对固定电话的依赖程度较高,消费比较稳定。现在的通信企业都有专门的集团客户部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和拓展工作。现在最重要的是对这些客户要配置专人进行个性化管理。管理人员应对不同单位的性质、下设机构的数量、人员结构、基本业务等信息了如指掌,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最适合相应机构的通信产品。虽然固定电话和互联网是这些机构的必选产品,但是否对光纤和数字电路有需求,就要根据用户的业务性质和特点,以及其资金的承受能力分别对待,最好能主动为用户设计一套性价比较高的服务方案,从而得到用户的信任,愿意成为企业的服务对象。在政企类用户中,不应忽视小型商户和个体经营商户。他们的特点是以固定电话和宽带等低端产品的需求为主,一个用户的需求量不大,整个群体数量却也不少。虽然一个用户并不能为通信企业带来丰厚的汇报,但通信企业的员工应该懂得集腋成裘,积水成渊的道理,庞大的数量所能积聚的利润亦不可小觑。

5光纤接入给宽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材料科学探索的新发现,光导纤维以其更快的传输速度被应用在宽带传输领域。与传输速度为10兆、100兆的光纤相比,原有的传输速度为1兆、2兆、4兆的铜线接入已经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通信市场的需求,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铜线接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宽带的发展。随着光纤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通信市场已经得到了应用并逐渐开始普及,原有的铜线接入正逐步被光纤代替。光纤接入与铜线接入相比,不仅传输速度更快,而且由于其制作材料的性质所决定,不导电、不受磁场作用影响,信号保真度高,具有更强的抗电磁干扰和工业干扰,且不易被窃听,因而更加安全。铜线接入的互联网,因受接入技术的制约,大面积线路故障经常会在雨季出现,影响固话和宽带的正常使用。在给客户带来极大不便的同时,也给通信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经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修。光纤接入宽带网以后,减少了通信企业在维护、抢修方面的人力、物力负担,通信企业由此节省了大量开支。高效、安全、俭省的光纤接入给固定网带来了勃勃生机。

6驻地网仍是固网业务生存发展的重要领域

本文所说的驻地网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土建项目(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商务写字楼、商住楼、酒店、宾馆、文化娱乐设施、民用商品住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竣工后用铜缆或光纤连接形成的网络。对于一个电信企业而言,政企类用户和民用住宅用户是固定网用户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驻地网的固网业务发展上,尤其如是。针对固定网用户量逐年下滑的情况下,政企类用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的这一现象,尤其值得通信企业予以关注。在驻地网覆盖地地域内,无论是政府机关、各种事业单位,以及商业、企业用户,对固定电话和固定网的需求是刚性的。无论其办公还是经营,固定电话和固定网是其须臾也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仅就其经费开支而言,政府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其通信费用基本上是由公务经费中支出的,作为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支出项目,其经费是有保障的。而工商企业用户必要的通信费用支出,则可以纳入生产或经营的成本,这笔费用一般也会得到保障。当然,在经费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究竟是选用普通宽带还是选择光纤,则可根据具体用户的不同需求而定。通信企业的职责就是为这些用户提供性价比最优越的产品,并做好网络的维护工作。通信企业能否为这类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关乎该企业能不能保持政企类用户数量稳步增长的关键环节。驻地网内民用住宅的固定网分为旧有的驻地网和新建的驻地网两种情形。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拥有122911万户,与全国总人口136072万人相比,手机普及率高达9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固定电话用户为26699万户,与中国家庭总数43000万相比,固定电话普及率只有6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形之下,旧有驻地网的固定网用户中,由于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人手一部手机的家庭,部分固定电话的拆机是不可避免的。驻地网中的固定网用户虽然只占电话用户总数的22%左右,仍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播电视几大电信运营商,目前都拥有经营固定网的执照。虽然目前在中国北方地区,中国联通在固定网业务方面,仍旧拥有最大的优势。但今后的格局如何,还要看各大电信运营商理念和所将采取的举措。

7固网与移动结合的探索

移动网络论文篇3

网络教学的概念网络和教学,将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网络和教学相结合,将深刻的改变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网络教学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并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对多种媒体教学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以此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法,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2)网络教学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判别,网络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自由,还对当今高校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形式和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3G技术在网络教学应用中的特点移动网络教学是结合移动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实时交互性

3G技术将有线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集成于一体形成移动互联网。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通过移动网络终端接入互联网,查找当中大量的资源。交互的方式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服务器教学信息,学生就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意愿随时随地进行移动网络学习。有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角色转变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教学中心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和书本上,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和监督。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指路人”。学生学习的步调、进度、内容的数量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3.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教学,一学期下来授课的都是那么几位教师,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变得狭隘。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一弊端。利用3G技术提供的语音视频服务,学生能够观看全国教师的实时在线课堂讲座,教师可以进行在线授课,并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任意观看教学节目。

4.多媒体信息的多样性

多媒体网络集多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于一体,学生可以充分利用3G业务优势,如多媒体短信业务、邮件业务、视频对话、无线点播业务、WAP浏览、互动游戏业务等,为学生提供使用无线移动设备的同时访问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的无线通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现有移动网络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移动网络教学之所以受到各大高校的青睐,跟其本身具有的先天优势是分不开的。虽然移动网络教学在近几年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校软件设施问题

实现移动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但是现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不统一,而且出于网络安全、维护成本和内容版权等的考虑,并没有给访问者足够的使用权限,或者仅仅局限在校园网内使用,极大的限制了网络资源的使用。

2.教师认知与观念问题

不少教师对移动网络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幻灯片阶段,拿电子白板当黑板用,把幻灯片当板书。台上依旧满堂灌,台下学生依旧埋头记,不仅学习兴趣没有提高,教学效果更是得不到改善。有些教师还会觉得移动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会替代自己或降低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对新科技的不适应的心理。

3.大学生的适应性与自觉性问题

高校学生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习惯了灌输式、听从式的教育方式,所有面对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他们显得无所适从,无法把握。另一方面,网络资源丰富精彩,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分散注意力,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无意识的浏览信息上,这样的学习反而使得网络成为教学的绊脚石。

4.学习模式问题

现有的移动网络教学虽然在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学生可以在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但是学习内容还是紧紧围绕着课程本身,学习目标还是局限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教学本身来说,还是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掌握知识固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学会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学习资源来自主地学习知识。

三、构建基于3G时代的移动网络教学新模式

3G技术提供的高速率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为移动网络学习的开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3G的数据传输率将使得3G手机与3GISP、3G用户之间的大容量信息交换变得可能和可行。高校移动网络教学必将会有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鉴于高校现有移动网络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以下几种移动网络教学新模式:在线类移动网络教学模式在线类移动网络教学模式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移动通信的速度大大提高。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连接3G网络,通信网络经过网关进入互联网,然后通过网络协议访问学习资源。

1.基于3G多媒体邮件服务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

3G提供的多媒体邮件业务是一种基于数据网络的非实时业务,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的Internet上常见的电子邮件业务。邮件的内容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邮件系统还可以实现与因特网系统的互联通讯,提供移动终端与Internet之间的多媒体邮件互发功能。借助3G提供的多媒体邮件业务,教师能实现辅助教学;学生可以随时与因特网用户或3G网内其他用户通过邮件建立联系。多媒体邮件校短信息而言,其包含的容量更大,保密性更高。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远距离教学,如寒暑假期间、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等。

2.基于3G视频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

3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视频电话、视频点播、视频传输等都已成现实。通过3G网络,教师可以随时录制并上传自己的教学视频,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轻松实现视频点播,观看全国各地教学名师的教学课程及讲座。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全新的随时上网、随时观看、随意学习的新理念。它将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巨大冲击,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加适用于21世纪的快节奏的学者们。

3.基于WAP移动网络教学模式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它为手机用户创造了访问因特网的途径。通过WAP这种技术,就可以将Internet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PALM等无线终端之中。无论你在何地、何时只要你需要信息,你就可以打开你的WAP手机,享受无穷无尽的信息。与传统的无线通信相比,3G采用了WAP2.0,提高了系统与个人电脑的兼容性。移动网络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手机对校园网中手机课件资源点的浏览,实现多媒体资源的传输和显示。学生在校园内通过WAP形式访问移动网络平台或进入移动课堂站点,实时参与课堂学习。这种开放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便利,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只要是需要信息,就可以随时上网查找、浏览。可以说这是一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模式。脱机类移动网络教学模式脱机类移动教学模式主要借助于移动设备储存设计进行的移动教学。目前,主要的移动设备有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学生从移动设备通过传输设备上获取学习资源,就可以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的关键是移动设备,移动设备的存储容量和便携性决定着学习效果。

主要包括短信和网络异步下载等。

1.基于3G多媒体短消息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

3G提供的多媒体业务(MMS)可分为3种情况:即MMS终端和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多媒体消息;MMS终端和InternetE-mail服务器之间的发送与接收多媒体消息;MMS终端与Internet增值业务平台之间发送和接收多媒体消息。基于3G多媒体短消息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实现辅助作业管理、电子答疑等,通过群发短信可以对所有学生或对某一门课程的所有学生提供激励支持和常规的管理支持服务;学生既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学活动内容、教学通知,又可以访问相关短信服务站点实现电子资料和电子答疑的查询。这种模式一般应用于通信数据少、学生分散、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是目前普遍的一种移动网络教学途径,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费用较低,用户数量也最多的。

2.基于3G的网络异步下载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异步下载的移动网络教学模式是教师将教学资源共享到网络服务器中,学生可以在有3G网络的情况下将电子书、多媒体课件、图文课件、题库等数字化内容下载存储在便携式移动设备上,即便在3G流量用完或者没有3G网络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学习,既减少了对网络的依赖,同时也减轻了上网的经济负担。这种学习模式依赖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用户数量也是最多的。

四、总结与展望

移动网络论文篇4

移动互联网不仅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教育文化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给高校网络创业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现阶段,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辟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和技能竞赛,在展示高校网络创业文化魅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之路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如目前很多莘莘学子利用自己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开发新产品或在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中开办店铺,进行创业。

2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2.1监管不到位,网络信息质量受质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校网络文化中不良信息变得手段多样、形式复杂,其中不乏很多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犯罪等技能教唆信息;、违禁药品、刀具枪械、监听器、假证件等管制品买卖信息;虚假股票、信用卡、等诈骗信息,以及网络销赃等多方面内容。在国内很多大学的贴吧中,充斥着有害的、虚假的信息,而上述信息大多通过学生的智能手机。2013年11月份,百度贴吧曾做过一项《关于高校贴吧平台信息质量》的调查,数据显示:54.33%的高校贴吧信息都是“我今天做了什么”、“我好无聊,求交友”之类的无意义、无利用价值的信息,学生个人的琐事占据了贴吧信息的80%以上。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让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上的信息变得更为有价值,成为了当前高校管理者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2.2学生沉迷网络,校园学习风气养成受影响。相较于传统互联网应用软件,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智能手机客户端具有更强的便携性、即时性,这也给了大学生实现“无缝化”信息交流的空间,而这种交流甚至被引入了课堂之中。目前,在国内众多的高校中,大学生上课扎堆玩微博、看小说、玩游戏,已不再是新闻,而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性,这给教师的监管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沉迷移动互联网络,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质量,不利于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也给高校移动互联网络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3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3.1加强信息质量把关,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品质。为使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的信息质量得到优化,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品质,各级高校应加大对高校网络贴吧、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宣传平台信息质量的过滤,不断净化高校移动互联网平台空间,确保正能量信息得到有效传播。

3.1.1加强监管。各级高校应组建专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信息监管机构,通过革新技术手段,实施网络信息过滤等措施,加强对校园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虚假信息、无聊信息的管控和删选,一旦发现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虚假的信息,应予以及时删除。如信息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及时辟谣,使师生的舆论导向朝正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恶意制造、宣传虚假网络信息的人应给予一定的处罚,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可信性。

3.1.2提升素养。广大师生也提升自身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不在校园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散布、传播、转发虚假网络信息,对于未经确实的信息不予关注、不予转载。此外,高校领导层人物也应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引导效应,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也不要转发,避免以讹传讹。

3.2实施正确引导,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正面效应。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个人手机实现了智能化、便携化,这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虚拟、高效。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对国内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学习风气和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小学生上课费嘴,初中生上课费笔、高中生上课费脑、大学生上课费流量”,虽属调侃,但也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大学生上课的普遍状况,为使上述现状得到根本改善,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各级高校管理者应本着“正确引导,严格管理”的思想,采取一些措施。

3.2.1正确引导。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正确引导,告诫他们“移动互联网虽好,使用应看场合”,从思想上扭转他们沉迷网络、上课上网等不良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同时,教师应多传授学生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技能,让他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思想认识从“娱乐”转向“学习”,如此一来,发挥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的正向促进效应。

3.2.2严格管理。为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特别是教育文化的正面构建,各级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移动互联网的管理,构建“无手机课堂”“、无游戏课堂”。

4结束语

移动网络论文篇5

当前,由于西方的依旧此消彼长,并持续对中国渗透着各种思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很多社会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西方的推动力量,在其对中国较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中,会加以大肆渲染与夸张,从而误导国人的思想,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负面压力,也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并不是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而是各种言论自由的存在都是相对的,要以不危害到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获得言论自由的空间,否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网络环境当前已成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广泛,致使监管的难度较大,但是,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势在必行,而其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将管与疏相结合,并以疏为主来开展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2]

(1)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充分利用。由于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使当前监管部门“谈虎色变”,以至于在监管工作上无法摆正心态。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首要前提便是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论,做到管与疏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舆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网络舆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受网络舆情,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移动网络媒介具备方便、快捷且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此,积极地利用网络舆情,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从而集中民意,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好。

(2)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的先机。党和政府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关注当前网络舆论的焦点,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以最及时的速度将有效信息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内占领网络舆论受众的视野与思想,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导舆论指向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尽量避免官话形式的沟通方式,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要以诚恳的方式获得网民的支持与理解,确保在出现网民关注焦点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进而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言论,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的思想,使其明辨是非,理智且客观地参与到互动中。[3]针对网络突发性的重大事件,一定要准确且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相关信息,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避免群众受到谣言的误导,从而以事实真相制止谣言惑众,占领网络舆论上的主动权,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方向。

(3)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加强对舆论的疏导。按照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监管的要求,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在党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能够在加强与网民互动的基础上,使网民可以畅通无阻且及时地将个人意愿反映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民意,并能够针对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中,以确保有效化解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总结

移动网络论文篇6

“L+C+W”网络中的3张网络因工作制式、工作频段、设备发射功率及接收灵敏度等诸多不同,其表现出来的覆盖半径、接入带宽、数据传输安全性等各不相同。LTE网络主要使用2.6GHz频段或1.8GHz,EV⁃DO网络工作在800MHz频段,Wi-Fi网络工作在2.4GHz(11b/g/n)或5GHz(11a/n)频段;EVDO网络自由空间传输能力及绕射能力均最强,LTE网络次之,Wi-Fi网络最弱;且LTE网络、EVDO网络BTS或MS发射功率及接收机灵敏度均明显高于Wi-Fi网络AP及其STA,抗干扰能力也远高于Wi-Fi网络。故正常情况下,LTE网络、EVDO网络单扇区的覆盖半径远大于Wi-Fi网络单AP的覆盖半径,但因LTE工作频段远高于EVDO网络,其覆盖半径要略小于EVDO网络。从下行空口速率看,EVDO网络下行空口速率理论值为3.1Mbit/s,小于LTE理论空口速率150Mbit/s,远小于Wi-Fi网络300Mbit/s理论空口速率。三网络覆盖半径及理论空口速率关系如图2所示。这些因素决定了LTE网络、EVDO网络主要解决“面”、“线”连续覆盖问题。LTE网络主要为高移动和高速率数据业务用户提供服务,EVDO网络主要为高移动性、中低数据业务速率数据业务用户提供服务,Wi-Fi网络主要解决“点”覆盖问题,主要为分布集中、数据业务量需求大、移动性较小的数据业务用户提供服务。三者互相补充,可满足不同用户对无线数据业务带宽的需求。

2“L+C+W”网络空口资源调配方法

“L+C+W”网络是否能实现智能、高效融合,与其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a)“L+C+W”三网络覆盖区域的重规划与割接,规划区域大小与统一资源与数据管理服务器处理能力、区域内eNode数量、BTS数量、AP数量及L+C+W用户数量、用户移动性分布均有密切关系,实现区域内三网络统一成为移动通信用户的无线接入媒介。

b)实现用户终端、网络接入设备与网间切换相关的参数统一上报、管理(网内切换的数据保留现网的处理方式)。

c)“L+C+W”网络综合的无线空口资源调度算法,通过该算法使得区域内“L+C+W”网络空口资源、传输资源得到统一调配,提高利用率,是实现“L+C+W”网络智能、高效融合、提升用户感知、增加用户黏性、提升企业运营效益的关键,也是三网融合的核心。鉴于此,下文简要介绍“L+C+W”网络空口资源调度算法。为了方便,本文提到的网络空口无线资源调度算法主要指的是“L+C+W”网络之间的空口资源调度算法。参照图1,执行“L+C+W”网络空口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的核心设备为统一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器(下文简称服务器),算法可以分3个步骤。

a)第一步。移动用户、数据业务、接入网络、带宽需求综合识别,该步骤是实现“L+C+W”网络空口资源灵活调度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5个子步骤。

(a)用户识别:服务器通过深度报文检测(DPI)技术获取用户的IP地址,再结合用户所在区域的IP地址池分配信息库、AAA认证信息等获得用户的服务质量等级,如金牌、银牌、铜牌等。

(b)业务识别:服务器通过DPI技术获得用户正在从事的数据业务类型,如移动支付业务、银行支付业务、网站账号登陆、E-Mail业务、普通Web浏览业务、WAP业务、视频业务、FTP业务、QQ业务、易信、微信等。

(c)网络识别:服务器通过用户数据来源识别该用户所接入的网络类型,即判断用户来自LTE网络、EVDO网络还是Wi-Fi网络。

(d)业务安全等级分析:服务器根据业务识别结果,判断该用户从事数据业务的安全性等级,结合其使用的网络判断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一般来说,安全性高的数据业务通过LTE网络、EVDO网络接入,安全性等级低的数据业务可通过Wi-Fi网络接入。

(e)业务带宽需求分析:服务器根据用户识别、业务识别结果,结合用户服务QoS等级、数据业务类型不同感知等级的带宽要求等因素,判断该用户从事该类数据业务的不同等级带宽要求。用户服务QoS等级越高,感知等级越高的同类数据业务要求的带宽越高。

b)第二步。“L+C+W”网络切换相关的参数上报到服务器。即移动用户及网络接入设备定期或不定期将用户所在位置的“L+C+W”网络测量空口参数、时隙繁忙程度等与空口资源相关的参数上报到统一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器。

c)第三步。“L+C+W”网间切换算法,该算法是完成用户空口资源指配的核心,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

(a)数据安全考虑:根据用户业务识别结果,如果用户使用的是与用户注册、账号登陆、网购、银行查询、转账等相关的业务,建议用户优先使用LTE网络、3G网络接入,即若用户当前使用的是Wi-Fi网络,则需指配到LTE网络或3G网络;若用户使用的是公共资源下载、普通网页浏览等安全级别低的数据业务,则可以优先考虑用户使用Wi-Fi网络。

(b)移动性考虑:根据用户当前业务过程中的切换记录信息或测量到三网络空口信号稳定性等信息,大致判断用户当前的移动性强弱,若用户属于高移动性用户,则建议向该用户优先指配LTE网络或3G网络;若用户所在位置有Wi-Fi网络,且测量到的三网络信号相对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切换记录,则用户不具有明显移动性,则优先考虑用户使用Wi-Fi网络接入。

(c)空口带宽需求:根据用户QoS等级、用户业务最小感知带宽需求分析结果,结合该用户测量到的LTE网络、3G网络、Wi-Fi网络空口无线质量参数(如接收信号强度、信噪比、上下行协商速率等)及其相关接入设备繁忙程度参数(如时隙利用率、数据缓冲区可用空间大小等),判断三网络各自为当前用户提供数据业务的能力。一般来说,接收到的信号越强、信噪比越高、占用的带宽越大,用户与该网络接入设备协商的数据传输速率越高;网络接入设备时隙利用率越低,设备可用数据缓冲区空间越大,则该用户可从该网络获得数据传输时隙越长。综合以上两因素,用户从三网络获得的数据传输能力为协商速率与数据传输时隙的乘积。乘积越大,则可为该用户提供的空口传输能力越大,反之越小。

(d)网络空闲资源调度:网络建设初期,在满足用户业务感知带宽需求后,通常会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统一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器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在满足数据安全、不掉线的前提下,为每个用户提供满足各类业务感知服务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充分利用网络空闲资源,提升同类数据业务感知服务等级,用来提升用户感知,增强用户黏性,实现企业运营效益最大化。

移动网络论文篇7

1.广告营销的商业模式。

广告是利用媒体的传播让大众对产品和商家的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诱导人们的消费。目前我国的移动广告传播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他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并且能够向全世界进行有效的传播。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使更多的人了解,增加消费群体。移动广告的传播还具有非强迫性的特点,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广告进行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移动终端背景下广告的传播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包含的信息体裁较多。传统的广告主要靠收视率来了解广告的效果但是网络广告是可以看到用户的查阅次数和时间,更好的让商家对自己的广告产品进行受众方面的把握。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商家自己进行代言也可以是朋友圈等的广泛传播。因此说广告的多种多样是现代移动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方法。

2.手机电子邮件的营销模式。

手机电子邮件是企业利用电子邮件把产品的信息文本或者多媒体信息发送到客户的邮箱的一种营销模式。这样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营销模式成本要比广告模式低并且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方便快捷。电子邮件的营销方式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可以将产品的信息制作成动态的带有祝福语或者卡通形象鲜明的动画发送给客户,这样更易于让客户接受。还能挖掘潜在的客户群体。电子邮件的形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它能够不需要人工每一件的发送,它可以进行自动的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也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的成本。减少成本的投入也是经济增加的一种体现。

3.网络社区的电子营销方法。

网络上各种社区的出现给商业的营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社区包括论坛、聊天室、讨论组等。这些是网友们在网上进行上所欲言的地方,群体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社区里的网友多是兴趣爱好基本相似的一种群体,这样就产品的传播有较好的效果,一人喜欢即多人喜欢。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稳定,基本互相信任。自己人传播自己人购买从而达到营销的速度和营销的广泛性。

4.博客的营销模式。

企业建立博客,为消费者与企业的沟通开展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售前售后问题,解答消费者的疑惑。博客营销的方式有三种。第一,企业自己建立自己的博客来进行有效的网络营销宣传。增加企业同客户的沟通。博客的内容都是与自己产品相关的展示。使客户能够从侧面更好的对产品进行了解。第二,利用其它的博客宣传自己的产品,也就是第三方博客。这是对于没有自己博客的商家提出的对策。这样不用自己投入更多的技术和经历。访问量大的第三方博客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的提升。第三,利用名人博客效应对产品进行宣传。因为名人本身就是广告宣传最好的代言。

二、我国当前网络市场环境的分析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无非就是关系到我国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政治制度和形式以及成文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方针的扶持能够带动企业经济的腾飞发展,还能够利用法律法规制约不规范的企业活动。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我国目前对于网络营销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着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网络的营销创造一个优异的环境。

2.文化环境。

网络站点的形成是基于人们对于网络的热衷,是以自我的意志为导向的。人们在网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值观,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和道德意志都有体现。网络是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尽管人们存在种族的、文化的、语言的、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但是网络对人们的生活的逐步改变却日益突出。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企业面对的受众不同,这就要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己的网络推广进行完善。

3.网络消费的特性。

网络群体的消费具有主动性的特点,一般使用户自己主动对产品进行搜索和了解。在短时间内搜寻到产品的信息,来为消费者购买进行决策的分析。满足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达到省事省力的特点。目前网络市场样式繁多,消费者部分的心理追求个性那么就要求企业丰富自己的产品,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因为差异性的增大导致网络销售的滞后。网络营销的互动性要强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借助网络手段跟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为用户答疑解惑还能够使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以此来增加消费者对于网络营销的满意度。

三、移动终端背景下网络营销新的形式以及如何调动消费者购买力

1.网络营销的新的手段。

首先,微信的出现时人们对于智能化时代最直接的体验。微信的出现不仅仅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节省了传统电话的支出费用,更加简洁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因此商家也不例外,利用微信营销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各种商业微信平台的出现,为客户对产品的了解和企业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微信是集了语音、文字和图片为一体的智能软件,因此微信营销更能够符合商家和大众的需求。微信传播的受众群体关系更加的密切,是一种全面的社交软件这样有利于产品的营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移动终端支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的兴起使网络营销成为营销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这就要求商家积攒口碑,口碑的完善是销售量增加的重要条件,口碑好的产品更容易被客户所接受。商家还可以利用随手拍的模式进行自己产品的宣传。走到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与区域进行匹配。完善购物者的购物体验,使更多的买家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产品的用途及其代表意义。也能使新手很顺利的完成电子购物。

2.如何调动消费者的购买力。

首先,引导消费动机,激励购买行为。那么就要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网络消费者都是对网络有很大兴趣的群体,好奇心的驱使和自然感觉的力量。这就要求企业在网络营销中设置能够引起消费者好奇心的东西。让消费者顺着自己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其次,网络受众多数是聚集体。群体是销售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能够使购买力上升,聚集体的沟通交流蕴涵这大量的信息就是产品丰富的建议和意见。这就让企业在销售中思考自己的销售行为形成群体性的购买力。第三,优惠活动。优惠活动能够引起,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冲动。企业还应该对自己的营销做周期性的调查,查看群众的满意度及其不满意度。形成消费者为导向的销售行为。

四、结语

移动网络论文篇8

论文摘要:集群通信从模拟升级到数字、数字集群产业的国产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无线集群通信领域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希望享受到更加融合的集群通信业务和更丰富的集群服务。文章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网络运行体制。

引言

集群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二十多年,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二十多年足足是一个新的技术起步,成熟,甚至被取代的周期。近几年来针对集群通信方面进行多个专题的讨论,从模拟到数字,从共用专网到专用专网,从体制标准到技术创新,从企业研发到市场应用,从社会需求到应急联动通信等,本论文拟对于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体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集群通信网络的概念

集群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向用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而又廉价的先进无线调度指挥系统。对于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工矿、油田、农场、公安、武警以及军队等部门都十分适用,集群通信采用单工或半双工方式,要求接续时间小于500毫秒,具有调度级别控制等。同时对于集群通信还提出了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和信息集群的定义。

随着集群通信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集群通信也从原来的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过渡。但这种过度并不是简单的将原来的模拟话音转换为数字话音和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就可以称为数字集群了。其实,综观国际上提出的数字集群来看,数字集群的标准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和提出的。

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

数字集群通信是继手机、小灵通之后的第三大战场,正在成为电信领域开发的新重点,运营商、设备商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逐。在设计中针对了专业无线用户的需求,特别适合在政府和商业领域的专网使用。

2.1数字集群通信的标准

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在指挥调度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可完成话音、电路数据、短数据消息、分组数据业务的通信及以上业务的直通模式,并可支持多种附加业务。在大区制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56公里。TETRA扩容可以逐步增加模块化,适用于小、中、大型调度系统;设计组网灵活,既适应于专用调度网,也适应于共用调度网。TETRA话音编码方式采用代数结构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具有良好的话音质量,即使在强背景噪声干扰下也可听清,话音质量并不像调频系统那样随场强减弱而降低。大量实验证明,TETRA系统的话音质量比GSM系统好。因此,大量应用于应急、调度、指挥等专网应用系统。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系统是基于TDMA多址方式的调度通信/蜂窝双工电话组合系统。它在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基础上,大量吸收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如采用双模手机方式,增强了电话互联功能;采用小区复用蜂窝结构,提高了网络覆盖能力。选用这种编码是先进的,但技术公开性不好,价格较贵。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都较好。

2.2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安全

设备是网络的基础,设备的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只有保证网络的物理可靠性,才能保证网络功能、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基础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对于交换机,硬件上应实现关键部件的热备份。软件上,关键的用户数据、配置数据应当及时、定期进行备份。对于基站系统要考虑其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如射频干扰、雷击、抗震性能等。基站系统的备用电源应根据基站覆盖区的重要程度适当配备,以应变突发事件。系统主备用倒换能力是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倒换时间、倒换过程对正在进行的业务的影响等。完善的监控告警机制可大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如系统部件可自我诊断和修复、系统可隔离故障模块、及时产生告警信息。此外,调度台、终端存储了用户的重要信息,这些设备由用户控制,应由专人维护,以保证相关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专用通信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要求要大大高于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所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运营者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如何增强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如何使系统更安全可靠的传递信息。只有全面的重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才能使数字集群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未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3.1高安全性

数字集群在基站与手机之间,信息完全依靠无线电波的传输,很容易被人们从空中拦截,在通话状态、待机状态都会泄密,即使关闭电台,利用现代高科技,仍可遥控打开,继续窃听,从中截取、破坏、调换、假冒和盗用通信信息。

3.2高抗毁性

专业移动通信在使用过程可能遇到恶意破坏的人为因素或雨雪灾害的自然因素等影响,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未来PPDT系统要求可靠、准确地提供业务,具有高的抗毁性和可用性。通常情况下,系统以集群方式工作;在遭遇危害的极端情况下,系统以故障弱化方式或直通方式工作,保证系统能满足基本的集群业务需求。

3.3高环境适应性

专业移动通信由于它是用于全球的表层和空间,会遇到各种恶劣的气候、地形和环境;因此,要求通信装备必须能抗拒酷暑、严寒、狂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必须适应山岳、丛林、沙漠、河海、高空等三维空间的不同地形环境条件;既可车载船装,又能背负手持,要经得起各种移动体的安装机械条件;在嘈杂的噪声环境,要具有背景噪声滤除功能,使通话对方听不见噪声干扰,话音清晰;在高速行驶时,通信不能中断,质量不能下降,可支持500km/h的高速运行。

四、结论

集群共网毕竟具有它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这些共网往往是调度功能要相对弱一些,即使是利用与专网相同的系统来组建的共网,也同样会相对使得调度功能减弱。那些在公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调度系统由于是在原来的系统协议和结构上增加了调度功能,由于原来的体制、协议和系统结构是以公网的电话业务为主而建立的,要想完全能够符合专业用户对专网的需求,应该讲目前还是达不到的。

参考文献:

[1]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漫谈[J].电子世界,2003,(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