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导向教学法论文8篇

时间:2023-04-17 17:22:26

导向教学法论文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1

一、“模拟公司”的发展概况

1.“模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80年代后期,“模拟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4月,世界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其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详见下表)。此外,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模拟公司”协调中心,负责本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业务交往和人员培训,及从事国际商务和交流协调活动。为促进各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交往,1993年11月,欧共体和德国北威州政府支助建立了“欧洲模拟公司”网络,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EUROPEN”协会。德、法、英、奥地利等12个欧洲国家为正式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久也将成为正式会员,亚洲、南美的一些国家也在积极申请入会。该协会还组织一年一度的“模拟公司国际博览会”,为促进世界范围内“模拟公司”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做出了贡献。

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在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相继建立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商务模拟办公室等。从1994年起,上海、北京、浙江、山东、辽宁、河南、内蒙等地的一些学校,在丹麦和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引入了“模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国家内贸总局和教育部通过开展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实践证明,“模拟公司”能够有效地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模拟公司”这一概念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教学机构的重视。

二、“模拟公司”的教育哲学与理论基础

“模拟公司”的雏型诞生于50年代,但何以在80年代后期迅猛发展起来呢?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是特定教育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体现。而“模拟公司”正是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1.80年代以来,“行为导向”一词频频出现在职教文献,特别是欧美职教教学论著作中,一时成为追求和提高职教教学质量、改革教学的代名词。它与其说是一种概念,毋宁说是一种新的职教教学理论更为确切。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其作了的明确界定:“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模拟公司”的建立正是为了创造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2.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过去,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而今人们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在此,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

柏林工大的教育专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学习比作“呼吸”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不仅要“吸进”还要“呼出”。他指出:“学习的核心是‘呼吸’,伴随着思考和分析,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问题和任务,然后去解决问题。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践,通常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而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这样的学习场所。因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员工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企业、学校乃至学习者本人都畏惧此类情况的发生。建立“模拟公司”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

3.“模拟公司”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采用的正是行为导向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上述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教学组织形式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定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培训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则要求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这样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

4.“模拟公司”的教学环境。从60、70年代开始的教学环境研究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劳动现场等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模拟公司”就是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来达到其教学目的的。

建立“模拟公司”首先要考虑环境布置问题,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模拟食品公司”摆放有相应的食品样品;“模拟旅行社”的办公室挂有地图、招贴画……例如,加拿大的许多“模拟公司”就建在正式的办公大楼里,学员培训时,就像楼里其它公司的职员在这里上班一样。学员之间谈话时,常讲“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多采用实际商务活动中惯用的称谓“您”,甚至着装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商人……这种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对于学员从学习场所向劳动现场过渡是大有裨益的。

三、国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2

一、“模拟公司”的发展概况

1.“模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80年代后期,“模拟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4月,世界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其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详见下表)。此外,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模拟公司”协调中心,负责本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业务交往和人员培训,及从事国际商务和交流协调活动。为促进各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交往,1993年11月,欧共体和德国北威州政府支助建立了“欧洲模拟公司”网络,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EUROPEN”协会。德、法、英、奥地利等12个欧洲国家为正式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久也将成为正式会员,亚洲、南美的一些国家也在积极申请入会。该协会还组织一年一度的“模拟公司国际博览会”,为促进世界范围内“模拟公司”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做出了贡献。

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在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相继建立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商务模拟办公室等。从1994年起,上海、北京、浙江、山东、辽宁、河南、内蒙等地的一些学校,在丹麦和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引入了“模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国家内贸总局和教育部通过开展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实践证明,“模拟公司”能够有效地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模拟公司”这一概念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教学机构的重视。

二、“模拟公司”的教育哲学与理论基础

“模拟公司”的雏型诞生于50年代,但何以在80年代后期迅猛发展起来呢?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是特定教育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体现。而“模拟公司”正是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1.80年代以来,“行为导向”一词频频出现在职教文献,特别是欧美职教教学论著作中,一时成为追求和提高职教教学质量、改革教学的代名词。它与其说是一种概念,毋宁说是一种新的职教教学理论更为确切。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其作了的明确界定:“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模拟公司”的建立正是为了创造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2.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过去,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而今人们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在此,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

柏林工大的教育专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学习比作“呼吸”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不仅要“吸进”还要“呼出”。他指出:“学习的核心是‘呼吸’,伴随着思考和分析,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问题和任务,然后去解决问题。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践,通常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而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这样的学习场所。因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员工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企业、学校乃至学习者本人都畏惧此类情况的发生。建立“模拟公司”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

3.“模拟公司”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采用的正是行为导向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上述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教学组织形式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定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培训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则要求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这样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

4.“模拟公司”的教学环境。从60、70年代开始的教学环境研究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劳动现场等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模拟公司”就是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来达到其教学目的的。

建立“模拟公司”首先要考虑环境布置问题,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模拟食品公司”摆放有相应的食品样品;“模拟旅行社”的办公室挂有地图、招贴画……例如,加拿大的许多“模拟公司”就建在正式的办公大楼里,学员培训时,就像楼里其它公司的职员在这里上班一样。学员之间谈话时,常讲“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多采用实际商务活动中惯用的称谓“您”,甚至着装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商人……这种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对于学员从学习场所向劳动现场过渡是大有裨益的。

三、国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今天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新型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职业教育需要得到新的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目标就是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

本文立足于提升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内涵的阐述,结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情况,提出中职语文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初也是源于职业教育,德国作为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开始讨论行动导向发在职业教育的运用策略。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因为行动到想法并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个教学方法的集合,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卡片展示法、文本引导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而运用,我们统称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的过程别突出学生手、脑、心并用。这些方法对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具体的能力培养。

二、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从目前笔者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考察后发现,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1.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对于自身的理解和实际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少的。新课改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早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是我们今天教育体系中比较常见的教育方法,但是笔者通过对现阶段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观察后发现,在职业教育的领域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变,从教学方法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的。

2.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

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的理论化或者是知识化,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职业教育的学生需要的是具体的知识和能力,以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语言文字写作的能力,这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学校就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这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技能,从而能够在社会中更好的立足和工作。

3.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从笔者对于教学评价机制的考察中发现,目前的教学评价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还是局限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常规作业。笔者认为对于职业技术学生而言,这种评价方式不合的,因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需要的是更扎实的技能和实际的能力,而学校教学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风向标,现在来看,这个风向标是有问题的,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的。笔者认为对于职业院校的评价方式应该结合我们的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来设置,特别是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办学目的。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行动导向法实施的方法

从上述对于职业教育当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内容的阐述后,笔者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1.改变教育理念,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奠定思想基础

笔者认为要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最基础的是教育理念,只有我们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理念向现阶段促进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能力的发展转变,我们的实际教学才能够有效果。行为导向教学法才会有更好的实施效果。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从学校层面开始,学校必须首先对职业教育语文呢教育的理念发生变化,教师才能够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实际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才有更好的效果,基础才能够更稳固。

2.创新教育评价,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创新教育评价这是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外部条件,因为现阶段的教学评价过于单一,而且最终关键的是现有的教育评价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对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现有的评价模式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做出阐述,这里不再赘述,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语文教育的评价机制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到评价当中,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身实力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实际能力才会有更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3.教师自身加强学习,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教师自身的条件对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从笔者对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阐述中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素质,尤其是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积累,对于基本的文化知识的掌握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要求,但是有时非常重要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彩云.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3]黄春鹊.初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11:61-63+72.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4

通过对企业和往届毕业生的职业调查及在校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所得数据确定发动机课的教学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根据汽修专业需要培养的作为生产、服务、管理、技术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发动机课本的内容设置,实现课本知识与工作实际进行无缝对接,将课本运用项目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构建为八个项目。针对项目教师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授课。

二、教学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发动机课的课堂实施过程大致分为设计教学任务、制定项目分析案例、组建学习小组、行动学习、总结反思和形成评价六个阶段。其中,行动学习由制定小组行动方案、实施小组行动方案、课堂展示、经验交流、评估改进(反思)五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在这个行动学习循环过程中,教师要参与研究并适当指导。

(一)设计教学任务

这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成功设计教学任务,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1.该任务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从而主动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如何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并能适应团队工作?2.认真研究任务内容和过程,充分准备在任务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3.布置任务时,如何使任务的介绍具有吸引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如项目《汽缸体检修》一课中,设计教学任务:一分析排气管排气的颜色;二分析故障原因;三汽缸体检修使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四量缸的步骤;五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汽缸体的磨损形式;六确定维修方法。先从观察视频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撰写教案和任务指导手册,准备工具:桑塔纳轿车发动机、工具箱、量缸表、螺旋千分尺。

(二)制订项目分析案例

这是行动学习课堂实施的基础阶段,教师制订项目要贴切,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的。如要学习汽缸体的结构、各部分作用及故障现象和检修方法,则制订项目《汽缸体检修》,采取视频“排气管冒蓝烟”激发学生兴趣,再采取情景案例法引出任务:一客户将车开到修理厂说:自己的车油耗增大,动力不足,加速无力,排气管还开始冒蓝烟,请维修师傅帮忙给检查修理一下。经初步诊断是汽缸体发生故障,从而引出项目———汽缸体的检修。如要学习活塞环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故障现象和检修方法,则制订项目《活塞环选配》,采取视频“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提出问题:活塞环的工作环境、活塞环的可能作用、活塞环可能发生的故障。再采取情景案例法引出任务:一辆轿车发动机着车时,伴随有“啪、啪”的钝哑金属敲击声,加速时,响声加大,单缸断火后响声减弱但不消失。经初步诊断是活塞环响,从而引出项目———活塞环的选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分析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和故障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借助资料和网络完成。

(三)组建学习小组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团队协作完成任务,达到任务目标。

(四)行动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是行动导向学习实施过程的核心阶段,行动学习由制定小组行动方案、实施小组行动方案、课堂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以及评估改进(反思)五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1.制定小组行动方案。在明确学习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后,小组成员便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详细分析学习问题,研究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分工。小组行动方案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学习目标等。如在项目《气门间隙的调整》中,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完成气门间隙的理论知识的整理、故障原因和分析的工作。学生进行首次分工完成资料查询和工单填写。2.课堂实施。包括课堂展示、经验交流、评估改进环节。如在项目《空气流量计的检修》中,学生在课堂上要动手完成项目要求,并验证自己的方案。①教师指导,学生演练。教师让学生找出自认为方案最佳的一组来进行实车操作,其他学生观摩,同时找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可适当提示。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对这组学生的操作过程给予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再由操作的同学总结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教师对本次操作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最后学生对故障诊断计划进行整理修订。②虚拟练习,攻克难点。空气流量计的故障原因较多,可采用虚拟软件练习。教师设置的故障由易到难,让学生系统学习空气流量计的相关故障,尽快熟悉故障诊断流程,攻克难点。③实车练习,技能提升。学生熟悉了故障诊断流程后就可进行实车练习。实车练习由各组组长负责,按培训要求组织。教师只负责监督。④检查:考查学习效果。技能比武,检查效果。教师在车辆上设置故障,进行比赛,组内学生确定好分工,不同组进行监督并作详细记录。给学生发放评估单,让学生根据评估单的内容对操作的同学进行检查打分。教师巡视时予以详细记录,以便后期点评。

(五)总结反思

找出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找出他人存在的优点和长处。(六)形成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中取得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或让学生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展示或汇报,通过展示和汇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价学生的工作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型的学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用方法去维修操作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后的教学效果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5

由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理解度、知识记忆力、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2)。

二、比较分析

(一)教学目标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以掌握书本知识为主,学生难免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索,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学生处于被灌输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无法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查找、去探索。同时课堂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想法和思维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让学生在问题—查找—思考—讨论—解决疑难—强化巩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启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说,问题导向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合作、质疑、探索、提高的学习平台。

(三)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在讲授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传授者的角色,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问题导向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推动者和协助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质疑,促进学生对事物的发现与探索,“唤醒”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的角色与任务在讲授教学法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动受灌输者,其任务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而在问题导向教学法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学生为解决问题主动去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能动性极大地发挥出来。所以,学生不再是机械、教条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依靠自己的主动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结论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6

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自主性更明显;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从传统教学中围绕教师的讲授开展思维活动转变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学习、思考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这种自主性更突出。当教师确定了相关的实验项目和任务后,学生通过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看教师演示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在无法完成实验任务的情况下,就会自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减少了讲授的时间,多观察,多让学生动手。在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侧重于做好以下工作。

1.实验项目和实验任务的设计。这主要是强调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认真设计实验,实验项目的开展必须依据公安实践中刑事科学技术员所必须的技能进行,实验内容和任务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实验要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合学生开展研究,但也不能让学生无法完成实验,应让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规定的所有实验项目。实验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开展的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则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为后续的实验教学带来便利。

2.注意在实验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刑事科学技术的大部分实验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小组合作是任务导向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本着互补、协调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整合,组织学生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在解决问题的心理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在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与时俱进的对学习方案进行调整,随时根据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状况进行微调;在学习价值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

3.及时进行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无论是对知识本身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都具有巨大的作用。学习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可选性,也可使同学能够真正从评价中获得收获。

二、任务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

应该说,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完全固定的,但从一般的教学规律出发,根据刑事科学技术实验课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步骤实施:课前准备—下达任务—完成任务—作品展示—总结回顾和学生提问。

1.课前设计和准备。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若干任务,并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纪律情况、学生特点进行全面地了解。从已经设计好的众多任务中挑出适合教学对象的学习任务,根据任务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分组设计、教学设备、教学材料等;学生在任务导向教学法中,也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相关知识的准备、协助教师分组、协助教师准备教学器材和材料等,学生参与准备工作,可以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学习过程。

2.布置实验任务。学生进行正式实验前,教师要把设计好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讲解实验的内容、原理、具体任务。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实验,教师要先演示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的方法,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提问,引起学生思考;也可以教师演示后,让个别学生再次演示实验过程,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研究欲望。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基本掌握了完成实验任务的思路与方法后,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完成教师下达的实验任务。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无论是取得好的实验结果的同学,还是实验有一定问题的,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识与实验的联系,对原理、方法融会贯通,使学生真正从实验中受益。

4.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完成实验任务以后,要每组选派一名成员将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其他小组可以就不同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讨论甚至申辩,在思维火花的碰撞过程中,丰富学习的体验。而后,教师对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把个别的、零散的观点整合、归纳,把对实验的理解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教会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便对下一次的学习设计进行优化、改进。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7

1.“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度普及,中职的生源多是在初中时期成绩相对低等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差,大多数学生往往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但他们思想活跃,动手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既能避免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对不足,又能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这种教学方法把实践直接应用于教学,把深奥驳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确实有用,更能让他们在动手过程有体会、有思考、有感悟、有提高。总之,行动导向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2.“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老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重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单纯记忆,是所谓“填鸭式”教学,往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心,以学生本身为主体,强调主体能动性的最大发挥。行动导向教学中,利用项目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教学实践中班级可能会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理论、动手实践,在所有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目标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意识、交流交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能更好的适应实际的需要。

3.“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评价基本以老师命题为主,笔试是考核的唯一方法。成绩的高低是知识掌握好坏的标准。学生们为了取得高分死记硬背,但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张试卷考不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行动导向不单纯重视学生分数,而是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

根据笔者多年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的经历,现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教学应适当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他们平常主要是作为两种角色而存在,在学校他们是学生,在家庭他们是孩子。教学实践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试着去担当不同的角色,尤其是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主动思考所扮演角色的内涵,思考作为不同角色自己该怎么做,体验和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例如,讲《人员推销》学习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推销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扮演营业员,顾客,竞争者。角色扮演法实施程序如下:

(1)布置场景,模拟公司环境;

(2)作好周密计划,设计每个模拟推销环节;

(3)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营销人员,竞争对手等,角色分配按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设置;

(4)编制评分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

(5)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演;

(6)评价反馈。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不同于自身的角色,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的实践经验,扮演角色中不懂不会的地方还通过可以查看书籍、请教老师,从而强化记忆,真正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这样也才能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由老师选择和指定一个项目,交给学生单独操作和完成,项目信息的收集研读,项目方案、目标、计划的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教学法实践中,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可能对同一项目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项目完成结果可能也会千差万别,可能会有好有坏,但项目教学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注重的是项目实施过程,而不是完成结果,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得要求每个项目实施都得需要达成一定的结果。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照目标任务,对照每一个环节,会自然而然地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完成,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讲,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确定项目;

(2)制定项目计划;

(3)实施项目计划;

(4)检查和评估;

(5)归纳或成果应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仅是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案例,利用案例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教师最后做总结指导,通过具体事例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品牌策略”章节学习,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准备与“品牌策略”相关的小案例。如“宝洁”、“可口可乐”、“李宁”、“索尼”等公司案例。进而帮助学生阅读案例为学生分组讨论准备。

(2)采用分组式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四个案例分别采用了什么品牌策略。

(3)全班进行讨论,各个组发表自己组意见。为什么采用这种品牌策略,优点、缺点等问题。

导向教学法论文篇8

对“网页设计”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进行传统课程的全面改革[3]。根据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之一———网页设计与制作员岗位,通过校企合作为途径,以职业导向、应用导向、行动导向为原则,以课程教学目标服从、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以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为原则,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和学习内容,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新的理论框架,按照项目任务实施的需要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形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实施方案、实训、教学环节设计等环节的系统化内容体系。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网页设计”课程的应用

(一)课程的总体设计对于“网页设计”这类面向应用的前沿课程,应该结合该课程自身实践性强的特色和通过查阅相关行业企业资料、咨询行业企业专家等手段对与网页设计制作员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据此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比如,要达到的专业能力如下:收集、处理信息、规划网站的能力,设计开发静态与动态网页的能力,设计开发网站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要达到的方法能力如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感悟能力;要达到的社会能力如下: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及责任感和效率观念。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按照知识的逻辑联系构建教学过程的思路,而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完全按照项目真实的工作程序,以完成具体网站项目所进行的活动为主线,对传统课程进行了解构与重构。首先,为达到教学目标,抽取出“网页设计”课程中应包含的包括网站规划规范、网站效果图设计、网页色彩与布局设计、网页动画设计、HTML语言基础等12个知识单元。然后以实际项目为引领,将知识单元融合到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学习情境的载体,将总任务划分成若干子任务,采用教师按步骤演示、学生动手模仿的形式,通过共同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现以项目企业宣传类网站建设为例,将课程内容分解为5个任务,分别为任务1:企业宣传网站设计规划,子任务;任务2:创建数据库表;任务3:制作静态页面;任务4:制作商品展示后台管理系统;任务5:网站的测试。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要达到的能力如下:表格布局网页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规划网站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

(二)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全部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进行,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以真实的项目操作为基础,着重把握网页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建站流程、策划、设计与制作、动画制作与动态网页制作等关键性技术的讲解与指导。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整个课程的教学以项目总任务的导入为起点,逐个完成总任务划分而成的子任务,其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所要完成的子任务进行分析,给出子任务的完成样本[4]。制订出任务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程序和内容。然后,以学生为中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完成任务。项目结束后,学生提交学习成果,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估,其结果可以记录到总成绩。现以项目企业宣传类网站的建设为例,说明其中任务3———制作静态页面的教学实施过程。将教学安排划分成以下五个工作步骤:步骤1:明确任务(15分钟)。结合真实企业案例,通过教师讲解和启发学生共同分析,请学生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现步骤。步骤2:任务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步骤3:演示指导(3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演示实际操作,学生跟随教师,构建新的内容。步骤4: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网站的静态页面的制作,教师辅助指导。步骤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归纳总结。

(三)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证的无形指挥棒,目前高校的评价机制有很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必须对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积累”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应关注评价的多元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30%。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课堂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以及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并易产生反复的指标(比如责任感、协作精神、判断及处理能力等)。项目完成情况考核主要包括课内项目和课外实训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根据项目实施的各阶段,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实际开发设计的能力给予评价。期末考核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根据站点设计是否规范合理、作品是否实现主要功能、界面是否美观、布局是否合理、所用技术的全面性和最后设计报告的撰写情况给予评价。

三、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