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生论文8篇

时间:2023-04-21 18:25:53

艺术生论文

艺术生论文篇1

关键词:扩招;艺术专业学生;特点;艺术实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扩招,许多院校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080所本科院校中,已有632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专业学生在非艺术专业院校的出现,既给这些传统上学风比较严谨的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对其原来相对单一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已设有艺术专业的高校,由于大规模的扩招。比如我校。扩招前,每年招收艺术专业学生百把人,扩招后,每年招收300~500人。2004年,艺术学院有学生376人;2007年,艺术学院学生数增至1426人。人数的大量增加,其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为此,认识和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艺术专业学生自身特点的教育与管理方法,对于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但遇事不够理智,表现为行为散漫、情感偏激

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可使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艺术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有特别要求,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情感体验等,这使得学生情感丰富,理想化成分多,思维浪漫,情绪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追求新奇和怪异。在考虑问题时容易脱离现实基础,过于情绪化,遇事不冷静,偏激,不能辨证地认识和理性地看待人和事,对政治时事缺乏关注,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也不热心参与。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这一特点,在教育与管理方式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以情动人”、“以感化人”。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情感的基础上,教育人、培养人,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但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不够

应该说,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烈是时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般的独生子女们普遍性的特点,但艺术专业学生体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是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方面都比较注重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学艺术的学生大多家境比较殷实,家长平时比较溺爱。自我意识过强,具体行为上表现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懒于打扫卫生,经常迟到旷课,人际关系紧张,不服教育管理。如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要求配置电脑,但不少学生不是用电脑来学专业,而是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影碟,且大开音响,无视旁人,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恶化了人际关系。对此,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在各类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和体会相互配合的重要,学会与人交流沟通,掌握团结协作的技巧,潜移默化地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重专业掌握、轻文化学习,缺乏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有些学校录取本科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不足200分,专科不足120分,这与居高不下的文理科考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一些学习平平的考生在报考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转入或突击学习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能进入大学学习,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既缺乏艺术天赋又缺少学习兴趣,其教育与管理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由于文化基础差,又缺乏认真塌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听不懂、没用处”便成为其经常逃课或不听讲的理由。其实。文化素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得一个资深教师说过这么一段话:“学文化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对此并不理解。

另外,由于艺术专业学生过多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其很多业余时间甚至课堂学习被专业技能训练或参展、演出、比赛等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这也影响了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四、重艺术实践、轻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

虽说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但这种重视也仅仅表现在重视艺术实践上,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声乐、器乐等专业术课和文艺演出;设计专业的学生则过分依赖电脑。而对专业理论学习普遍轻视,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所以理论功底差,知识不系统,表演或创作的作品只求“形似”,难达“神肖”,更别说“形神兼备”,抑或创新。有的学生自己不会画,就临摹老师或同学的画作,甚至还有“拿”同学的作品去“交差”,既缺乏艺术素质,又缺乏艺术修养。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首先,要解决他们对专业和文化、实践和理论等关系的认识问题,告诫他们眼光应放远一些,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赚钱或就业。要知道,在当今社会,仅有专业技能而无专业理论修养,尤其是人文修养是不可能出色地做好工作的,更谈不上有创造和成大“家”了,就连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青年歌手大赛,也还有文化素质考核项目。其次,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特点,修订教学大纲,适当增加人文素质必修课或选修课,如影视文学、现代科技常识、唐诗宋词欣赏、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文化素养。再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或收看学校举办的“濂溪讲坛”、九江市政府举办的“白鹿讲坛”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等各种高雅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品位。

五、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见多识广”,但由于缺乏理性判断,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和不良现象影响而沾染不良习气

艺术生论文篇2

关键字:艺术教育艺术素质措施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公选课,与此同时,学校为了提高艺术公选课的质量开设了艺术公选课教研室。很明显,现在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很深远作用,将有很重大的意义。

所谓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比如从事舞蹈、音乐、绘画、文学创作等艺术行为的人他们所具备的和艺术相关的能力,就可以称之为艺术素质。艺术素质教育即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内容,来改变艺术素质水平的教育。推行艺术素质教育,一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解决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二是要全面深刻领会、贯彻全国教育会的精神,尤其是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进一步提高认识,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理解;三是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四是学习国内外艺术素质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五是推广应用各种优秀的艺术素质教育科研成果。

一、高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高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其学科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在教学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考试和考核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各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和做法。为掌握高校院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某地的7所高校院校艺术教育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质不容乐观。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非艺术类学生入学前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仅占20%;在问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无信心时,只有34.8%的学生认为有自信;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71.9%的学生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了解很少。基于此,一些高校院校已陆续开始对非艺术类学生进行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教育。

另外,调查中发现,高校实施艺术素质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存在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的现象;(2)教学机构方面,多数高校院校设有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活动中心等机构;(3)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4)资金投入方面,大多数学校经费紧张,教学设备短缺;(5)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艺术类课程抱有较大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学习兴趣不大。

二、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2.1对品德的培养

首先艺术素质教育与“德”有紧密联系。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内容是广泛而富有联系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素质教育归结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等技巧性的训练,显然达不到正确理解艺术的目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艺术教育从形式上不能仅限于一些技巧性的训练,而且从内容上看也不只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狭窄的门类。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产生的艺术也必将表现出各自的特质。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将其纳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不仅使艺术教育更为宽泛.同时对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形象以及培养爱家乡、爱本上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价值,从艺术教育的实施、传授及提高方面也有便利的条件。如何使民间艺术落实到正常的人文艺术教育内容中,使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能熟悉了解并珍爱自己的传统民间艺术,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2.2对审美观念的培养

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雕塑、建筑、陶艺等艺术学科,各艺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艺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它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对世界、对现实、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反映。对现实生活感受越深,艺术情感的表现就越深刻、越真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对生活深刻实践才完成,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作用就越大,因此,人们说优秀的艺术作品能陶冶影响人的性情。在艺术的类型中,最主要的、人类感觉最敏锐的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它又称造型艺术,因它以可视的图型为基础,占有一定的空间,故属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作用于人的是形状和色彩这两个因素。

听觉艺术也称为时间的艺术,它只能听而看不到,主要是指音乐这一艺术,它影响人的因素是声音、音响。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与所要表现的对象不可能有本质上的联系,因而它不可能象视觉艺术一样描绘出具体的事物形象出来,只能表达一些不确切的情感含义。但音响是一种物理运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的存在,它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因此,任何有感觉的人都会对音乐的音响而有所反应、有所感知,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最细致的一种艺术。

可见,艺术作品影响人、感染人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2.3对思维的培养

艺术素质的教育除了审美功能作用外,形象性思维的培养是另一主要功能。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以语言、计算、逻辑等功能为主,右脑以记忆、形象、情感等功能为主,左右脑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调节,互相辅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发展,才能达到增进智商的目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当中,显然将人的思维方法、方式孤立地区分开来了,认为:逻辑思维是科学家的方法、形象思维是艺术家的方法,其结果是教育单一的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艺术创作是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家通过非具象的手段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由于是非具象性的艺术,因此,他的创作必须以想象力为心理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充分发挥,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而作为艺术的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地对感知力的培养,对艺术欣赏的二度创作,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个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过程,是受艺术情感激发的过程,是艺术不断给大脑思维提供丰富给养的过程。苏联巴甫洛夫学说:人类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有其节奏规律。大脑思维时,注意的对象越是处多变的运动状态,注意力就越集中,越有深度,注意对象转换的本身,就是给注意力的一种给养。就是不断给脑力形成新的刺激,不断导致神经兴奋的再现。因此,对促进全面思维创造了条件。“艺术能够激起幻想,开拓思想,形成道德原则,扩大眼界,皆因思想立场,给人以理想”,这是前苏联对艺术教育的阐述。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

3.1.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采取多种办法。以音乐教学为例,通过讲解音乐背景、情节等,通过画面展示、播放幻灯或电影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强烈兴趣。例如,根据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美妙的旋律令人无限神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但是,如今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尤其他们欣赏是该曲时,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若在欣赏此曲前,教师将故事的梗概以及“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里相送”“婚变投坟”“化蝶”等情节向学生讲述清楚,便能激发学生欣赏该曲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和实践者的注意。有论者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和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通过在不同的班级分别进行听磁带录音和通过多媒体欣赏乐曲,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加强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各类、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类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抓学生心理特点及艺术教学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纯真的艺术感受、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把建立艺术教育评估体系与标准提到日程上来,艺术教育教学考核、评估是检查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考核评估学校艺术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①学校开设艺术选修课的种类、开设门数及课时;

②课堂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情况;

③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和创新能力);

艺术教育不能一瞰而就,不能心浮气躁,不能做样子打快拳,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

3.3艺术教师要扮演好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

艺术教师是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艺术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改变传统的单一备课、授课方式。综合艺术课程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其教学任务是一名授课教师难以完成的,只有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艺术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个师生同乐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师生在一个同思索、共发展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做到蹲下身来和学生讲话,耐下心来听学生做事,全身心地参与学生的活动。

再次,教师应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创作、表现时,教师并不清闲,教师要积极地听,认真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随时掌握艺术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学习。积极地“旁观”是申时度势、适时有度地进行干预,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艺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艺术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敢于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知己和支持者。师生之间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便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教与学的气氛的形成。

3.4学生应从心理上接受艺术教学

在高校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抱着一种混混而已的心理,并没有从认识上接受艺术教育,他们觉得这些课好过,而且成绩好坏无关,学与不学都是一样。针对这样的思想,作为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同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艺术教育,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总之,艺术素质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大学生更应该尽可能地接受人文教育,找回丢掉的另一半,走出或超越自己狭窄的专业范围。它将成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倍受重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有益的探索当中,寻找自我,表达自我。同时,高校艺术素质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广大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时刻注意时展的新动向,以代表广大人民先进的文化方向为宗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高校艺术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人学出版1993

[2]宋德玉,姬英涛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论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与时代,2004,(9)

[3]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艺术生论文篇3

从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以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就逐渐被教育工作者们所熟悉。音乐艺术是美育的范畴,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自我意识发展和人生观形成的特殊阶段,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审美的欣赏音乐,培养我们自己的音乐艺术特长学生,主动的学习音乐,走进音乐艺术,真正热爱音乐,树立起较强的音乐理想观(比如考入知名的艺术高校,进入专业的艺术团体等),为以后的艺术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高中艺术部门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也是高中音乐教育美的体现。

二、高中艺术部门的教育意义———塑造音乐艺术学生美好未来

高中是学生发展阶段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三观与自我意识的加强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并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素质教育中提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能都按照一个路子、一种模式去成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属性是不同,所以教育教学中出现文理分科,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方面的同样的教育关注,使有音乐艺术细胞和才华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专业,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艺术部的职责。

三、我校高中艺术部建设与发展展望

(一)学生的招收意义———艺术特长生不是差生。只要是优秀的人才我们就要好好培养。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不同发展方向的顶尖人才,发展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丰富校园文化,以择优录取的原则,面向普通初级中学招收音乐艺术方面有造诣、有天赋,基本科学文化素质合格的艺术优秀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有艺术部统一管理,系统地进行专项方向教育与培养,为我国各著名高校培养输送出更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

(二)特长学生文化课成绩的保障———艺术特长学生进入正常文化课班级进行基本科学文化的学习。因为我校为省级普通示范性高级中学,拥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招收学生的文化科成绩平均水平较高,文化学习氛围较浓,特长学生往往在文化课方面处于劣势,但在自己专业方面表现突出,让这些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融入普通班集体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督促鞭策这些学生努力认真学习,保持较稳定的文化学习成绩。确保我校音乐艺术学生在全国艺术高考的比拼中文化课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三)艺术部音乐艺术学生音乐专业培养———文化课不掉队。音乐专业培养与音乐素质培养共同发展。在校的音乐特长生,除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以外,学校艺术部还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安排,选择固定时间组织音乐艺术学生进行自己本专业的练习。提供练习的琴房与教室,发挥艺术部音乐教师的艺术才能,在专业课程与高考所需要的音乐理论公共课程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教育与培养。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美术校园艺术活动,参加各级各类的艺术展演比赛活动,以音乐社团形式为基础,成规模发展与排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艺术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艺术特长得到直接的锻炼,在艺术发展与升学方面,发展公共课程教学,迎合现代音乐艺术高考趋势与内容,有侧重点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锻炼,学校根据学生优势和特点,主动出击,联系有音乐艺术人才需要的优秀高校,实现升学对接。真正做到自我招收,自我培养,自我输送。

艺术生论文篇4

国外阿尔比研究主要针对阿尔比戏剧中的主题、人物、语言、戏剧形式及表演等方面,从荒诞派戏剧、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存在主义等视角进行探讨。马丁•艾瑟林考察了《动物园的故事》和《美国梦》中的荒诞性,把阿尔比归为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而克里斯托芬•比格斯比则认为,尽管阿尔比采用了许多荒诞派手法,但他却超越了荒诞派,赋予了剧中人物一种自由主义的人文关怀;麦克•鲁腾伯格认为阿尔比是社会革命家,他的戏剧是对动荡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的回应和抗议。当代的评论家则将阿尔比置于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去审视阿尔比戏剧中的宗教、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国内阿尔比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散见于美国文学史、美国戏剧史或文集的部分介绍性的章节之中。除此之外,有十几篇硕博论文和期刊文章详细探讨了《动物园的故事》和《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的荒诞派手法和存在主义主题。至今,国内尚未有专著对阿尔比及其剧作,尤其是中、后期剧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和阿瑟•米勒相比,国内学者确实怠慢了阿尔比,并未对其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阿尔比的戏剧艺术

阿尔比对戏剧创作并没有发表过系统的理论和观点,他的理念散见于评论和采访之中。他曾经在《箱子和主席语录》的序言中澄明了他的戏剧创作理念:“一个剧作家……有两种责任:一是探讨‘人’的生存状态;二是探讨他所从事的艺术形式的本质。在这两方面,他都必须尝试着改变。在第一个方面,很少有严肃的戏剧会赞美人的生存现状,因而剧作家应努力去改变现状;而在第二个方面,艺术必须向前进,否则就会枯萎、凋谢,因而剧作家应努力革新先驱们早已付诸实践的艺术形式。”阿尔比的戏剧创作实践正是围绕着人和艺术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探讨人的另类向度在探讨人的方面,阿尔比与贝克特不同,前者强调人的生存状态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打破幻想、勇敢面对现实就有获得救赎的希望,而后者强调人的生存境况的荒诞和无意义,人处于一种无从选择的绝望境地。如果说贝克特想要唤醒的是人的痛苦意识,那么阿尔比则是想要唤醒人的生存意识,这也是贝克特戏剧与阿尔比戏剧的不同之处。阿尔比戏剧关注的多是美国后工业时代中缺乏生存意识的人,这与赫伯特•马尔库塞所描写的“单向度的人”不谋而合,这种“单向度的人”,即“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与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动物园的故事》中的彼得、《谁害怕弗吉尼亚?》中的乔治等都体现了在社会中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阿尔比认为,现代人应打破后工业社会强加的意识形态,直面现实、寻求沟通、拒绝单向度的意识形态,提倡否定性思维,这样人才算有意识地活着,才有获得救赎的可能。阿尔比用他冷静的思考,书写了乐观的生存哲学,即通过戏剧人物的生存境况来激发人的生存意识。敢于打破幻想,直面现实,创造联系,寻求沟通,既体现了人的尊严和能动性,也体现了人的生存状态的另类向度或可能性。

(二)探讨戏剧艺术的另类向度在艺术方面,阿尔比对戏剧的发展和革新负有强烈的使命感,他竭力通过各种实验戏剧撼醒沉睡中的美国戏剧,为美国戏剧舞台注入活力。阿尔比的戏剧创作在挑衅人的生存意识的同时,也在挑衅弥漫于美另类向度———论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艺术及其在中国舞台上的改编袁家丽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题。古往今来,千百个爱情故事诉说着恋人间的寸断衷肠,千百段悠扬旋律吟唱着爱情的痴迷。如上文提到的《旗袍》,主人公恋着那穿旗袍的女子,愿生生世世与之相会,朝朝暮暮。《蜀绣》中,绣娘将对丈夫的思恋融在那一针一线中,将千千万万“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埋藏在华丽的蜀绣中,期待锦帕能成为夫妻间的鸿雁。流行歌曲中蕴涵的“家国”“怀旧”“爱情”情感继承了器物文化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歌曲的传唱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艺术表现:乐器•唱腔•服饰

艺术生论文篇5

高校艺术教育,就是按照大学生不同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开展艺术教育。开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精神,挖掘其潜能,启迪其心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当前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当前高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究竟如何呢?在一个什么水平上?笔者任教于理工科院校,对他们的思维习惯、艺术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了解。就笔者看来,理工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一)接受艺术教育机会较少多年以来,由于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学校教育长期陷入“智育第一”的误区,形成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尤其是在理工学科为主的大学里,“重理轻文”的观念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后,受培养体系、师资、办学经费的限制,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基本无法接触艺术领域。他们除了看过几部电影和听过一些歌曲之外,对艺术的感受机会是很少的。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活动。

(二)形象思维能力较差,艺术感受力有限理工科大学生习惯于进行逻辑思维,这使得他们的艺术思维方式也趋于逻辑性,即较为注重艺术的变化性和叙事的逻辑性,如描述电影电视的故事情节,音乐的叙事性,舞蹈、摄影、美术中的构图、黄金分割计算等,而对其中蕴含的美缺乏欣赏和感受,久而久之便导致艺术审美的接受力较为迟钝。也就是说,理工科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较差,艺术感受力受到一定限制。

(三)纯理工科大学生对艺术同样有强烈的追求虽然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普遍较低,但是他们的爱美之心却丝毫不减。笔者所在的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对艺术美有着强烈的追求,只是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造成他们对于艺术的“入门”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想而不得”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应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完善培养体系,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教育。

三、艺术教育对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启迪作用

艺术教育对人格培养具有强烈的渗透功能。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一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进行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造就一种健全、完美的人格。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品德情操有所缺失,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综合人才。艺术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品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它教育门类的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艺术教育有利于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人的思维方式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非艺术专业学生在借助专业学习强化逻辑思维的同时,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从而发展形象思维,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使创造力和感悟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接受艺术教育的大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都比较强烈,笔者所在的理工科院校中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活跃,自信心、协调能力都普遍较强,他们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较为完善。

(二)艺术教育有利于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完善身心健康,增强人才竞争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当代中国学生多成长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是极少经过细腻的艺术教育,同时又面对着来自家庭、社会、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个人定位等多方面的压力,或者长期受挫感较强,很容易产生一系列思想与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对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艺术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主动发掘生活之美,培养对生命的热情,进而增强受挫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积极的情感心态、热爱生命的思想信念,激发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战胜逆境,乐观面对挫折,主动迎难而上,才能使他们在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等方面都能具有一定优势。这样的人才进入社会后才更具竞争力。

(三)艺术教育有利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艺术之花永开不败,它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格魅力,延续灿烂辉煌。艺术教育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很广,涉及到学生思想意识、爱国爱党、遵规守纪观念、认真学习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伦理意识等,与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密切相关。将富有净化心灵的艺术精神融入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通过开展更为直观、更为贴近生活、更易接受、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充实、主题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教育,可以拓展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思维,完善心智,提高大学生品格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促使完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自觉抵制消极庸俗的思潮,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养。

四、加强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教育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艺术教育理念艺术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在艺术教育中要以大学生为本,引导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制定和完善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尊重和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艺术类课程建设,规范高校艺术教育内容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要同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区别开来。首先,要将艺术教育纳入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体系。其次,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高质量的艺术类教材。再次,创新教师授课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明确艺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尚情操、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和谐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素质从事艺术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是实施艺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艺术教育的开展,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直接决定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到位,并把全面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素质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其次还要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再次,要结合时展及不同层次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精神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艺术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艺术教育是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活跃因素,尤其对于理工科院校,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不能离开艺术教育。高校要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动员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施展才华、展现个性,体现大学生精神风貌。同时要针对学生特点不断改进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途径,保证校园艺术活动的参与性、思想性和实效性。让大学生在美的环境和氛围中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使艺术教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艺术生论文篇6

一、艺术教育的概念

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我们所讨论的艺术教育本质应是与素质教育本质相吻合的,是以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二、高职艺术教育现状

当今社会,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学生数量也普遍上升,使得学生毕业后就要面临来自社会、家人、朋友、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加之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便开始研究有利于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素质教育就是顺应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提出的主要的教育方针,而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艺术教育,也可以说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艺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也是素质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教育也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加强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的模式,它是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来构建大学生理想的审美心理结构,以此达到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系统。普通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普通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课统称为公共艺术课,是普通高校实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次,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实施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非专业化的艺术教育。再次,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实施的途径主要通过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指选课和艺术类课外活动来实现的教育方式。本人大量翻阅有关书籍以及研究资料,以我所在学校现状进行思考,把我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建设情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永城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在高职教学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对于学生的培养从注重技能方面,到技能与知识相结合,再到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永城职业学院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地成长起来。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也在慢慢地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技、艺相兼的教育模式作为本学校的教育目标。具体的施教内容及措施,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艺术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学生入学以后,学校会以专业特点安排相应的基础课程,而艺术课程作为每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主要是书法和音乐。因为学生刚从忙碌而紧张的学习生活解放出来,对于大学的向往和憧憬是美好的,但也是盲目的,所以容易走向极端。因此,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放松需要一个过渡的时期。而音乐和书法,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品质,对学生的心理也有个疏导和调理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和锻炼书法的过程中,慢慢解放自己,也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甩掉以前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压力和浮躁,逐渐找到自己心灵的最终需求。

(二)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学业生涯的导航者,是学生在校期间影响最大的因素。但目前高职学院的教师还是沿用以前的刻板应试教育的教授模式,没有突出高职灵活的教学特色,教学人物和要求都还是以教材为主,教学过程也比较形式化。而这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大学生来说,并没有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受到了限制,没有达到高职教学的目标。根据这种情况,我校积极开展教师讲课技能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开动创新思维,改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不断地改革创新,创造出具有自己的风格,专业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接受快,又喜欢的课程。同时,还开展了课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活动。这样的沟通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去评价老师上课的内容及方式,并提出一些意见,供老师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对两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另外,高职学生课堂大部分以专业课为主,但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的培养,也可以在其专业课上体现出来,例如在讲课时可以穿插一些人文的关怀,讲一些相关的历史或者小故事,增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营造校园良好的艺术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在这个大环境里,学生要度过自己的高职生活,而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带给学生一些感情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学校是我们加强艺术教育建设,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我们利用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一些团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外时间,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每年我们学校会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把学生的一些好的作品在校园内布置展出,不仅可以让参与的学生有一些成就感,还可以让其他非专业的学生感受到校园的艺术氛围,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教育和人文素质修养。另外,还有一些社团学生组织相关的小活动,可以找相同爱好的学生来参与,也为学校的文化氛围增添许多色彩。学校还把校内广播,网站、宣传栏以及报纸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主要渠道,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主流,潜移默化地来引导学生的艺术教育,促进人文素质修养的提高。在课间及课外时间利用广播进行一些美文朗诵欣赏,播报时事新闻,让学生对当前的社会局势有一定的了解,利用网站上传学生活动内容及学校的实时报道,并且在资源平台里上传一些艺术及文学视频,供学生观看和学习。最后我校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展现出来,在生产中能够学以致用,进而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总结

艺术生论文篇7

1为人生的艺术

万一战争爆发,罗兰和他的同辈青年一样,势必应征入伍,被送上火线。青年罗兰氶于在文艺上留下一点成绩,便开始了他的创作,其创作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个人名利;他追求的是“光明”,是“真理”,他说:“我在地底下盲目地、长期地摸索,竭力设法达到光明之路。光明在那儿,我知道,如果我不是中途而死,我一定能达到光明。”后来《约翰•克利斯朵夫》被他写下。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写下了被众多有识之士赞誉的《超乎混乱之上》,它能凌驾于国家边界,种族矛盾等问题之上。他无视当时的法国当局对他嗤之以鼻,仍然相信自己是正义且正确的观点。在《贝多芬.序言》中有几句曾经脍炙人口的名言,说得非常动人:“欧洲的空气污浊,令人窒息,快打开窗子吧,让英雄的气息吹进来!”几乎同时,他给友人索菲亚的信中又说:“我们需要找到给人以清新之感的灵魂。这种灵魂是不多见的,我们必须创作它。1916年,罗曼•罗兰被瑞典文学院宣布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他,获奖后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胸襟博大,正如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所写,“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西方的评论家把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类是“为人生而艺术”。罗曼•罗兰的艺术属于后者。罗曼•罗兰的艺术以表现“和谐”为最高境界。他的主要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都是用最后若干页表现主人公临终前的心情时,突出“和谐”的意境。这正是作者的画龙点睛之处。他既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又强调艺术的个人主义特点;既强调艺术的现实性和斗争性,又强调艺术的“纯洁性”,甚至提倡“纯诗”。“纯诗”的说法是他在1934年5月给苏联作家协会写信时提出的:“必须为诗歌保留‘纯诗的沉思’的自由场所和精神的广阔天地”。他在日记中写道:“谁也没有像我这样提倡艺术家和具体现实的活生生的结合任何不以行动为归结的思想,不是流产,便是叛卖。我一贯努力使我的著作成为行动。”他认为必须“抢救”人的灵魂:“现在我觉得我的第一责任在于将人从虚无中抢救出来,在于不惜代价地给人灌输魅力、信念与英雄主义。”以上各观点,都体现在罗曼•罗兰早期创作的剧本当中。戏剧代表他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一阶段。到了第二阶段,这种艺术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类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和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丑和恶。”代表这一阶段的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从“人类爱”转变为具体行动拥护无产阶级革命,代表作品是《母与子》。罗曼•罗兰认为艺术应当为人生服务,应当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的最高使命在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互相团结,因为艺术的灵魂是一种博爱。

2豪爽质朴的文风

风格是灵魂的镜子,罗曼•罗兰的豪爽质朴的文笔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刻画了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追求光明、正义识分子形象,他无愧于“人”这个称号。他成功地塑造了知识分子典型,几个从个人奋斗、个人反击出发,在时代的风浪中受到教育,在艰苦的生活中受到磨练,逐步提高觉悟走上进步道路。他能够把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分析和表现出来,也能够在反映这类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将处于剧烈动荡与深刻变革中的社会生活的一些横断图展示给大家。罗曼•罗兰的文章,常常掩卷沉思,觉得这个作家豁达的气度,宽广的襟怀,和他的经常面向未来和全人类的激情,确实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也被引向无限开朗的地平线上,瞩目于辽阔和光辉的愿景。罗曼•罗兰认为在艺术风格上的优点只希望别人用诚恳二字来评价,他一生的最高奢望和抱负,就是能够做到始终如一的诚恳、真诚。罗曼•罗兰生平最憎恨文学艺术上的谎言。1959年增订重版的《内心旅程》中,有一段从1912年的日记中摘下来的话:“从全部文学中,经常出现谎话,像一团腐臭的烟雾,冉冉升起。谎话等于死亡。这些作家,如果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生活要表达,何至于这么说谎一切风格上的花花草草,都是发臭的有病的躯体上掩盖的衣服。艺术的第一条规矩是: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干脆闭上嘴;如果有话要说,直截痛快地说,别扯谎。”他对自己也是这样严格要求的。“真诚”分为两方面:一是提笔来写作品的原因是有话要说,而且非说不可;二是不要口是心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言必由衷。这两条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都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必须付出代价,下苦功,要正确地用最清晰、最准确、最直接和最简练的方法,正确地表达你要说得真实情况。“真诚”的先决条件,是言之有勿。罗曼•罗兰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个艺术创作的大前提。在小说《比哀和吕丝》中,他写道:“你不应当去搞艺术,除非你所感觉的东西实在太多,绝对不能将它们闷在心中而不加以发泄”。创作是什么?创作是艺术家内心火山的喷爆。喷射出来的是光和热。不能设想,一个艺术家心中冷冰冰的,根本没有火山,却偏要假轰隆轰隆的爆发和喷射。不幸的是,这样的“艺术家”,世界上确实是有的。而罗曼•罗兰绝对不是这样的艺术家,也绝不欣赏这样的艺术家。罗曼•罗兰心中充满了非发泄不可,非表达不可的激情。往往他一个作品尚未完成,已经忙于构思第二个,第三个了。创作是他唯一的乐趣:“我所有的一点快乐,几乎全部从创作中得来。”总而言之,如果艺术家内心充实,不必借助于华丽的外衣,也能产生好作品。如果艺术家内心空虚,华丽的外衣,是足以证明他在说谎。罗曼•罗兰说:“一句漂亮的句子不是艺术。一处漂亮的笔触不是艺术。这都是物质标志,通过它们,眼睛瞧不见的艺术得以表现。艺术存在于艺术家的内心。”因此,在20世纪初,西方文坛正面形象聊聊无几,颓废派作家们塑造的那些意志消沉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战胜了,感情反常的有气无力的人物,在英雄消解的时代屹立不倒,并且与作品所描绘的强烈的具有正面价值的光辉图景一起向读者展示了向上的生命力量和不息的奋斗精神。罗曼•罗兰的一生是处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重要的交叉路口。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他来说,选择了正确的方向,罗曼•罗兰认为,人们精神的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生命力强烈,对于浮华表面下虚假的艺术他给予无情的批判,尖利的嘲讽和苛刻地指摘,他认为,应摒除所有缺乏生命力的艺术,他要创作乐曲要震撼欧洲,他要把响彻世界的英雄交响乐建立在艺术废墟之上。在世纪末的欧洲,他恰似一盏指路明灯,探索拯救人类精神的方略,一生追求人类生存的真理,照亮了处于迷茫、颓废的人们前进的道路。在罗曼•罗兰的一生中,塑造了许许多多为其所定义的英雄,始终关注的就是—人,他有崇高理想,为传承西方人文精神做出了卓越贡献。莎士比亚的脂汁,伏尔泰的沃土,瓦格纳壮士们所饮的蜜酒,托尔斯泰纯净饱满的谷粒,还有斯宾诺莎那美妙的葴言为年轻的罗曼。通过罗曼•罗兰自己的融会贯通,化成他独特的生命泉流,罗兰提供了精神世纪的一切甘露,既有传承,又有发展,融欧洲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的人文精神及自己人生感悟于一身,使濒临衰败断裂的艺术精神得到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作者:兰铁梅 单位:辽宁省辽阳灯塔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艺术生论文篇8

艺术院校的学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思想积极向上、吸收新生事物快,自我意识强等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观察力强,感性思维强,但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停留在表面。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受专业学习的熏陶,在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往往表现出观察力强、情感丰富、富于想象力、喜欢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崇尚艺术个性的积累等特点。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感性思维强.对事情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不容易透过现象抓本质。第二,生活独立性较强,社会化程度较高,但自我约束意识较弱,自律性较差。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性格往往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更为活泼,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再加上艺术院校的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在人际沟通方面要强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家教、外出演出、设计产品包装等形式已经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更能适应社会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功利性较强,自我约束意识薄弱、自律性较差等问题。第三,对专业课的学习吃得苦、毅力强,但对文化课的学习却常常忽略。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热爱专业学习,他们普遍认识到专业水平的高低对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课。但另一方面,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从小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课,大多文化基础较差,进校后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关系,常常忽视文化课的学习。第四,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有部分文化基础较差的艺术院校学生,并不是喜欢艺术专业,而是由于艺术院校文化分数要求低,容易考上,为了一张学位证而选择了艺术院校,这些学生进校后,往往学习动机不明确,过一天算一天,缺乏学习动力。

二、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学生管理观念落后。不少学生管理工作者,认为学生管理就是对学生行为纪律的管理,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管理理念应为服务型管理。第二,缺乏良好的学生管理队伍。目前,我国艺术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大多是从本校本科生、研究生中选留产生,知识结构单一,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工作人员留校后,把学生工作岗位当作一个短暂的存身之处,并没有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一个终身岗位,存在着学生工作队伍人心不稳的现象。第三,管理方式僵化。学生一届一届的送走,迎来一届届的新生,这些新生与往届学生有很多的不同,但学生管理工作仍然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新生的需求,从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发展策略

针对目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须通过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来改善现状,使学生管理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1.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转变狭隘的学生管理理念,向人性化、形象化和情感化管理理念转变。第一,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尊重学生,学生不再是被管理的角色,学生和管理人员间是平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人性化管理把学生看作是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管理人员指导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第二,实行形象化管理。形象化管理要求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引用学生管理制度,还要把这些管理制度形象化。如通过开展学生管理主题班会,学生交流会、学生小组会议等具体渠道对学生自我管理先进事迹进行学习和讨论,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榜样形象。此外还要求管理人员自身要塑造好自身的形象,以在学生管理中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第三,实行情感化管理。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质,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更应耐心指导,让学生明白学生管理工作的真正用意。对于个性特别张扬和怪异的学生应该及时予以交心指导,让学生感觉到管理人员的良苦用心,从而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另外,可以通过开展班级之间,系、院间的联谊会,文艺晚会等方式对好的榜样进行宣传,鼓励和激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2.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的出现,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应注重以下原则的运用。第一,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应坚持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基本原则,在制度的制定中应多运用激励原则。激励原则的运用还应注重与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激励目标的高低要适当,避免目标过高挫伤学生积极性,或目标过低学生毫无兴趣,这两种状况的出现,便失去了激励原则的意义。第二,坚持导向鲜明和标准明确的原则。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当把艺术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目标,给艺术院校的学生成才指明正确的方法、途径和方向,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学生管理制度的标准要明晰,要明确艺术院校的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告诉他们拥有什么权利、担什么责任、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应当怎样做;要使艺术院校的学生清楚地知道,如果做了某事或做出了某种行为就会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学生管理制度地制定要重在明理和引导,注重“柔”与“刚”的结合,使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自觉得遵守规章制度,发展和约束自己,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三,坚持民主原则。民主管理理念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艺术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要求。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坚持用公开透明、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决定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让制度真正深入人心,让人们认同该项制度,自觉遵守。第四,坚持操作步骤简单化的原则。学生管理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在表述上要尽可能简洁流畅,而且要充分考虑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理解能力等因素,操作步骤要简单化和流程化,并通过宣传、解释,便于学生理解、遵守和执行。第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是法治社会的要求,是依法治校的具体化体现,是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这就要求制度中的所有规定,都应“合情、合理、合法”。具体可理解为:在保障国家、学校、家庭、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根本利益,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下,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当体现权利、义务、责任的合理分配与承担,遵守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应当在制度中得到肯定或认可,而违背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应当在制度中得到否定或追究。

3.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