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区域经济史论文8篇

时间:2023-04-25 14:58:09

区域经济史论文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1

【关 键 词】区域经济史/方法论/学科体系/现实意义

近20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史研究异军突起,日益受到史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区域经济个案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区域经济史理论规范的探索,还显得比较薄弱。本文拟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对区域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求教学术界。

一、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史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中心南移问题。所谓经济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来全国经济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这个论题最初由张家驹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进一步扩充(注:张家驹:1942年,《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一定发展,郑学檬的著作可为代表(注:郑学檬:1995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近来有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诸如经济中心南移的阶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问题。(2)地区性的个案综合研究。地区性个案研究自80年代起进入高潮,选题范围多集中在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杨德泉、荀西平对北宋关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专门论述(注:杨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关中社会经济试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义信对宋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对高技术与高生产、高技术的传播对生产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注:斯波义信:1988年,《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以及对不同经济部门的个案研究,如关履权的《宋代广州香药贸易史述》,指出宋代广州的香药贸易作为中国上一种贩运性的商业活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是变态的繁荣(注:关履权:1982年,《宋代广州香药贸易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认为在宋代两浙区域市场,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商品生产比重小,区域内的专业分工,更多地以地理为基础,与外地市场的联系稀疏,缺乏全国性市场的配合(注:龙登高:1988年,《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吴旭霞的《宋代江西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宋代江西农村中农作物大量投入市场,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注:吴旭霞:《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韩茂莉的《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通过对宋代川峡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垦殖率两项指标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峡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论著数量不少。(3)对全国经济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80年代,漆侠最早通过对宋代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的结论(注:漆侠:1987、1988年,《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经济研究》具体阐述了漆侠的这一论述。包伟民的《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则从宋代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注:包伟民:2000年,《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张其凡编等《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学者都对宋代区域经济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大大超迈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史识上的独具慧眼,但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经济史领域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供拓展。在新世纪之初,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内容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必要的,尽可能地拓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如何划分区域经济史的“区域”,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是从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此,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分别立足于自己的学科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各自的划分标准。归纳而言,经济史学界曾提出了三种不同意见:(1)传统上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理由主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得到发挥。”(2)按自然经济条件划分,“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区域硬性划分所能割裂开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施坚雅在《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按分水岭将中国划分为八大地区,颇有见地,但此说的着眼点是市场系统理论(市场系统与河川流域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市场系统相对成熟的清代中国来说,比较适宜,但对于处在10至13世纪的宋代而言,情况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元标准,既可以按行政区划,也可以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和人文风俗的不同来确定(注:以上参见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页。关于冀朝鼎的论述,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关于施坚雅的论述,参见李伯重《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页。)。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注: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陈伟民的《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注:陈伟民:《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注:雷家宏:《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另外,80年代末,斯波义信在施坚雅“地文地域”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文—生态地域”新说,即将生态环境的概念纳入中国古代经济区域划分工作之中,使之更为全面。当然,区域的划分也是与不同社会的不同背景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以山川自然的形势进行划分:夏商周时期,总体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区域进行划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时期,在中原以郡县(后为州县)划分,并逐渐地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划分的内容越来越充实。

区域经济史研究应关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问题。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都应予吸收。这种跨学科的新史学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法国史学家H·贝尔在1900年创办的《综合历史评论》。但使这一方法赢得学术声望的是L·费弗尔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和由此得名的“年鉴”学派。他们反对西方传统史学专注于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反对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发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考察区域经济。

检讨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区域经济史研究,本文以为一个显著的弱点是缺少概念的创新。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倾向明显。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化”色彩过于强烈,大量的相关社科词汇的借用,似乎给人以流行的感觉。但新概念的提出极有可能标志着一次方法论转换的完成,并为下一步的转换积累了讨论的前提,尽管这种转换和积累的幅度不尽相同(注:参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历史学》,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须时刻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它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同时还需要信心和勇气。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学中用以描述区域间的经济扩散和极化效应问题的“发展极理论”(注:参见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区域专业化问题的“禀赋优势理论”(注:参见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像“专业化产业区”、“集聚效应”(注:“专业化产业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区域。“集聚效应”指由于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而产生的联合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中介组织的兴起。)等一系列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逻辑性地分析区域经济变化进程。当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时可以带来深入探讨之效,有时却未必,只是产生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现,决非易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区域经济史研究基本上以对大量史实的考察作为依据,就不同经济类型的个案研究结论而言,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大多数学者或是仅仅停留在个案结论的阶段,或是在试图将其上升为普遍性时往往出现一个逻辑断档,即在由个别到普遍的扩展过程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如施坚雅根据中心地理论,在其对长江上游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业竞争、运输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商业中心互相间处于相对均衡的距离中,因而形成一个近似六角形的市场结构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六角形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们展示了理论模式与历史实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注:包伟民:1998年,《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第44页。)。

要切实把握区域特征,勾勒区域经济发展概貌,需要进行不同区域间广泛的互比,即通过横的观照与纵的比较两条线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气候、物产资源、条件等差异,造成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对地方经济的区域性显著特点有相互比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义信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注:斯波义信:1968年,《宋代商业史研究》,(日)风间书房。),通过对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市场的经济的详细比较,说明两宋商业发展的层次性。后者是由于时段不同,区域经济具体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时段愈短,区域经济变化就愈小:时段愈长,区域经济变化愈大,所呈现的“历史学”的特征更为浓厚。如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上限,远者上溯至秦汉,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则近者及于明代,远者延至民国,在这样的时间范围里,宋代的特点才显现得比较清楚(注:参见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页。)。当然比较研究要注意客观与辩证性的统一,防止扬此抑彼。

目前,对区域特征动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难点、热点。它包括经济的,也包括超经济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而且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因为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运动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义信的论文《宁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钱塘江河口航道恶化对于宁波港所起的影响,并指出这是在地理环境上宁波港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注:参见斯波又信:2000年,《宁波及其腹地》,《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第470页。)。后者包括家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地理空间内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的总体认识。另外,区域经济特别是小区域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最多只能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认识”。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描述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因。但是,这种尝试可否用来体现分化鲜明、类型多样的社会经济,引人深思。

二、关于论

任何的都涉及方法论,可惜在区域史的框架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学术积累显然不够丰富。

看来,至少就宋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而言,虽然其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学的框架里面,主要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叙事与论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白描,试图复原历史,创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谓的“理论”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现象陈述之后的归纳与,缺少逻辑的检验。如漆侠的《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生产力的不平衡表现在精耕细作的地区几乎达到封建的最高水平,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与陕西两地经济顽强的发展为例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现象,试图说明该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南方,因此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这些都只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某一侧面的叙述,从而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却缺乏整体的逻辑检验。例如对应该如何界定封建时代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见有理论性的讨论:又程民生的论说,显然只是就北方而论北方,未能从南北方整体比较出发来看问题。(2)具体与一般。没有抽象就没有科学,任何历史首先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历史科学,在力图描述历史的具体性的同时,必须要有一般的抽象含义,否则,历史分析将永远沉沦于叙述过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区域经济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现实启示以及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解释能力。(3)假设与实证。历史学的研究传统一直排斥假设,直至20世纪初,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开始青睐于实用主义。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构建逻辑自洽的理论,再从历史中寻找实证,比起在没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对历史时间的复原性描述而言更显理论的魅力。在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实的具体性而无法一般化阐述比较的困境。

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近年来由于受新经济史学的,为摆脱旧史学模式的束缚,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主张用科学主义来规范史学的分析。如区域人口消长、生产增减、税赋变化等许多问题,可采用数理统计,抛弃举例式研究,以提高历史结论的科学性、说服力。然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这种计量史学的方法并不能包罗一切,尽管在形式上由于数理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摆脱历史分析中的过分主观的判断,但事实上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统计通常很难达到高度精确的水平,只能对历史运动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过分依赖统计数字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本身演进逻辑的思考,以至认识上有失偏颇。新经济史家要想尽可能掌握历史复杂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过份依赖他们的几何学。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实际上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法学、学和史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引导人们将制度因素作为考察经济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如新经济史学家R·托玛斯和D·诺斯在研究欧洲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四百多年兴盛史时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为典型的是当面对战争所需的财政问题时,英国、荷兰采取了不同于法国、西班牙的制度而导致了后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兴盛。制度经济学的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发展根源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研究区域经济史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较好的结合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具体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这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同时也是历史学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释“真实世界”的时候,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检验的理论来(注:参见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的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在历史的“真实世界”中寻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事实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检验的理论来。

三、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史的学科性质,涉及到区域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学、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应具有区域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特征,即把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共时态”与历史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历时态”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应是机械地拼凑,必须根据学科的根本属性有所侧重,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区域经济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历史学,着眼于从历史看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史与单纯的地方经济史研究不同。地方经济史一般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区域经济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特色,而是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因为即使在前近代时期,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织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画地为牢”,就地方谈地方经济,视野集中于一处,围绕该区域的内部发展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区域经济史研究类似于科学,只是寻找一个实验室(区域),据此去研究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体到宋代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较成功的典范,如张熙惟的《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对唐宋间山东经济发展概述及水平评估基础上,指出学界提出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经济全面超过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观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注:参见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页。)。这种通过区域“小经济”窥视社会“大经济”的研究方法,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所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小到何种程度,它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在空间上永远存在中心地和区的差异。他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宣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研究,可以推翻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观点,在史学界一度引起巨大反响。当然,一个区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区域反复运用,进而推广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认真推敲。

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未形成多数史学家认可的一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首先,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国内史学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内,不少人习惯于把马克思从西欧经济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奉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歪曲历史和把马克思理论庸俗化的主观主义倾向,曾使区域经济史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以宋代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就有许多学者按照马克思描述的西欧社会演变历程,坚持“资本主义萌芽”的传统理论框架,并殚精竭虑地阐述我国古代经济“典型”如何在宋生“变态”。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工场手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几乎出现于中国每一王朝的商业繁荣时期。

其次,学科渗透的困境。不同学科理论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场变革,但是由于理论来源复杂多样,也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理论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与传统理论不能相互衔接等。因为在相关学科尚没有很好沟通的情况下,对问题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阐释语言,都往往难以提供很好的可对话的渠道。经济学家热衷于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历史学家则沉迷于对史料考证的精雕细啄。目前,离跨学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远。

再次,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研究得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得少;乡村经济研究得多,城镇经济研究得少;自然经济研究得多,交换经济研究得少;生产领域研究得多,流通领域研究得少;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得多,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经济研究得少等等,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对区域经济作出科学的理论归纳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区域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应承担一般历史学所具有的为后人提供资政经验的功能。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经济问题的描述,而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总结历史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史研究者而言,有意义的论题不是历史上经济区域社会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经济区域实际社会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如朱瑞熙、徐建华的《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对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个地理区的开发水平作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并客观地指出:“与全国发达经济区相比,这一时期湖南的开发程度还不可过高估计,但毕竟为十三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注:朱瑞熙、徐建华:1995年,《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类似的着眼点,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四、现实意义

作为学趋向的一种重大变化,区域史的兴起决不是学者在史学探寻之路上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学绝路上的刻意追求。区域经济史源于的需求,源于史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史的,虽然纯粹是一个历史课题,但在当前却富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已成为史学发展的必然,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根据“后主义”的看法,当现代人用自己所处的和意识形态状况去“写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种困境,即理性解释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使得我们研究历史十分注意典型学,避免追求普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多数历史工作者重视的原因。一个自称普遍性的模式,如无法在一个简单的个案中得以证实,便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区域经济虽不能称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且是现实关怀的投影。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2

一、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史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中心南移问题。所谓经济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来全国经济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这个论题最初由张家驹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进一步扩充(注:张家驹:1942年,《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一定发展,郑学檬的著作可为代表(注:郑学檬:1995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近来有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诸如经济中心南移的阶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问题。(2)地区性的个案综合研究。地区性个案研究自80年代起进入高潮,选题范围多集中在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杨德泉、荀西平对北宋关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专门论述(注:杨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关中社会经济试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义信对宋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对高技术与高生产、高技术的传播对生产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注:斯波义信:1988年,《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以及对不同经济部门的个案研究,如关履权的《宋代广州香药贸易史述》,指出宋代广州的香药贸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贩运性的商业活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是变态的繁荣(注:关履权:1982年,《宋代广州香药贸易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认为在宋代两浙区域市场,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商品生产比重小,区域内的专业分工,更多地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与外地市场的联系稀疏,缺乏全国性市场的配合(注:龙登高:1988年,《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旭霞的《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宋代江西农村中农作物大量投入市场,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注:吴旭霞:《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韩茂莉的《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通过对宋代川峡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垦殖率两项指标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峡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论著数量不少。(3)对全国经济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分析。80年代,漆侠最早通过对宋代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的结论(注:漆侠:1987、1988年,《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经济研究》具体阐述了漆侠的这一论述。包伟民的《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则从宋代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注:包伟民:2000年,《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张其凡编等《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学者都对宋代区域经济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大大超迈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史识上的独具慧眼,但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经济史领域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供拓展。在新世纪之初,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内容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必要的,尽可能地拓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如何划分区域经济史的“区域”,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是从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此,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分别立足于自己的学科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各自的划分标准。归纳而言,经济史学界曾提出了三种不同意见:(1)传统上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理由主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得到发挥。”(2)按自然经济条件划分,“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区域硬性划分所能割裂开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施坚雅在《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按分水岭将中国划分为地区,颇有见地,但此说的着眼点是市场系统理论(市场系统与河川流域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市场系统相对成熟的清代中国来说,比较适宜,但对于处在10至13世纪的宋代而言,情况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元标准,既可以按行政区划,也可以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网络和人文风俗的不同来确定(注:以上参见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页。关于冀朝鼎的论述,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关于施竖雅的论述,参见李伯重《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页。)。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注: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陈伟民的《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注:陈伟民:《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注:雷家宏:《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另外,80年代末,斯波义信在施坚雅“地文地域”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文—生态地域”新说,即将生态环境的概念纳入中国古代经济区域划分工作之中,使之更为全面。当然,区域的划分也是与不同社会 的不同背景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以山川自然的形势进行划分:夏商周时期,总体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区域进行划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时期,在中原以郡县(后为州县)划分,并逐渐地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划分的内容越来越充实。

区域经济史研究应关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问题。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都应予吸收。这种跨学科的新史学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法国史学家H·贝尔在1900年创办的《综合历史评论》。但使这一方法赢得学术声望的是L·费弗尔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和由此得名的“年鉴”学派。他们反对西方传统史学专注于政治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反对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发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考察区域经济。

检讨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区域经济史研究,本文以为一个显著的弱点是缺少概念的创新。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倾向明显。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化”色彩过于强烈,大量的相关社科词汇的借用,似乎给人以流行时尚的感觉。但新概念的提出极有可能标志着一次方法论转换的完成,并为下一步的转换积累了讨论的前提,尽管这种转换和积累的幅度不尽相同(注:参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历史学》,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须时刻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它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同时还需要信心和勇气。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学中用以描述区域间的经济扩散和极化效应问题的“发展极理论”(注:参见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区域专业化问题的“禀赋优势理论”(注:参见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像“专业化产业区”、“集聚效应”(注:“专业化产业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区域。“集聚效应”指由于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而产生的联合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中介组织的兴起。)等一系列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逻辑性地分析区域经济变化进程。当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时可以带来深入探讨之效,有时却未必,只是产生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现,决非易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区域经济史研究基本上以对大量史实的考察作为依据,就不同经济类型的个案研究结论而言,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大多数学者或是仅仅停留在个案结论的阶段,或是在试图将其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时往往出现一个逻辑断档,即在由个别到普遍的扩展过程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如施坚雅根据中心地理论,在其对长江上游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业竞争、运输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商业中心互相间处于相对均衡的距离中,因而形成一个近似六角形的市场结构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六角形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们展示了理论模式与历史实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注:包伟民:1998年,《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第44页。)。

要切实把握区域特征,勾勒区域经济发展概貌,需要进行不同区域间广泛的互比,即通过横的观照与纵的比较两条线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气候、物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差异,造成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对地方经济的区域性显著特点有相互比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义信的《末代商业史研究》(注:斯波义信:1968年,《宋代商业史研究》,(日)风间书房。),通过对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市场的经济的详细比较,说明两宋商业发展的层次性。后者是由于时段不同,区域经济具体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时段愈短,区域经济变化就愈小:时段愈长,区域经济变化愈大,所呈现的“历史学”的特征更为浓厚。如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上限,远者上溯至秦汉,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则近者及于明代,远者延至民国,在这样的时间范围里,宋代的特点才显现得比较清楚(注:参见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页。)。当然比较研究要注意客观与辩证性的统一,防止扬此抑彼。

目前,对区域特征动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难点、热点。它包括经济的,也包括超经济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而且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因为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运动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义信的论文《宁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钱塘江河口航道恶化对于宁波港所起的影响,并指出这是在地理环境上宁波港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注:参见斯波又信:2000年,《宁波及其腹地》,《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第470页。)。后者包括家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地理空间内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的总体认识。另外,区域经济特别是小区域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最多只能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认识”。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描述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因。但是,这种尝试可否用来体现分化鲜明、类型多样的社会经济,引人深思。

二、关于方法论

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涉及方法论问题,可惜在区域经济史的分析框架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学术积累显然不够丰富。

目前看来,至少就宋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而言,虽然其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历史学的框架里面,主要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叙事与论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白描,试图复原历史,理论创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谓的“理论”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现象陈述之后的归纳与总结,缺少逻辑的检验。如漆侠的《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在精耕细作的地区几乎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与陕西两地经济顽强的发展为例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现象,试图说明该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南方,因此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这些都只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某一侧面的叙述,从而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却缺乏整体的逻辑检验。例如对应该如何界定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见有理论性的讨论:又程民生的论说,显然只是就北方而论北方,未能从南北方整体比较出发来看问题。(2)具体与一般。没有抽象就没有科学,任何历史首先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历史科学,在力图描述历史的具体性的同时,必须要有一般的抽象含义,否则,历史分析将永远沉沦于叙述过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区域经济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现实启示以及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解释能力。(3)假设与实证。历史学的研究传统一直排斥假设,直至20世纪初,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开始青睐于实用主义。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构建逻辑自洽的理论,再从历史中寻找实证,比起在没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对历史时间的复 原性描述而言更显理论的魅力。在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实的具体性而无法一般化阐述比较的困境。

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近年来由于受新经济史学的影响,为摆脱旧史学模式的束缚,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主张用科学主义来规范史学的分析。如区域人口消长、生产增减、税赋变化等许多问题,可采用数理统计,抛弃举例式研究,以提高历史结论的科学性、说服力。然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这种计量史学的方法并不能包罗一切,尽管在形式上由于数理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摆脱历史分析中的过分主观的判断,但事实上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统计通常很难达到高度精确的水平,只能对历史运动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过分依赖统计数字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本身演进逻辑的思考,以至认识上有失偏颇。新经济史家要想尽可能掌握历史复杂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过份依赖他们的几何学。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实际上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法学、政治学和史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引导人们将制度因素作为考察经济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如新经济史学家R·托玛斯和D·诺斯在研究欧洲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四百多年兴盛史时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为典型的是当面对战争所需的财政问题时,英国、荷兰采取了不同于法国、西班牙的制度而导致了后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兴盛。制度经济学的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发展根源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研究区域经济史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较好的结合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具体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这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同时也是历史学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释“真实世界”的时候,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检验的理论来(注:参见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在历史的“真实世界”中寻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事实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检验的理论来。

三、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史的学科性质,涉及到区域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学、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应具有区域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特征,即把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共时态”与历史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历时态”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应是机械地拼凑,必须根据学科的根本属性有所侧重,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区域经济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历史学,着眼于从历史看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史与单纯的地方经济史研究不同。地方经济史一般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区域经济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特色,而是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因为即使在前近代时期,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织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画地为牢”,就地方谈地方经济,视野集中于一处,围绕该区域的内部发展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区域经济史研究类似于自然科学,只是寻找一个实验室(区域),据此去研究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体到宋代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较成功的典范,如张熙惟的《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对唐宋间山东经济发展概述及水平评估基础上,指出学界提出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经济全面超过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观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注:参见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页。)。这种通过区域“小经济”窥视社会“大经济”的研究方法,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所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小到何种程度,它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在空间上永远存在中心地和区的差异。他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宣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研究,可以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观点,在史学界一度引起巨大反响。当然,一个区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区域反复运用,进而推广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认真推敲。

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未形成多数史学家认可的一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首先,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国内史学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内,不少人习惯于把马克思从西欧经济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奉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歪曲历史和把马克思理论庸俗化的主观主义倾向,曾使区域经济史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以宋代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就有许多学者按照马克思描述的西欧社会演变历程,坚持“资本主义萌芽”的传统理论框架,并殚精竭虑地阐述我国古代经济“典型”如何在宋生“变态”。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工场手工业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几乎出现于中国每一王朝的商业繁荣时期。

其次,学科渗透的困境。不同学科理论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场变革,但是由于理论来源复杂多样,也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理论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与传统理论不能相互衔接等。因为在相关学科尚没有很好沟通的情况下,对问题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阐释语言,都往往难以提供很好的可对话的渠道。经济学家热衷于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历史学家则沉迷于对史料考证的精雕细啄。目前,离跨学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远。

再次,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研究得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得少;乡村经济研究得多,城镇经济研究得少;自然经济研究得多,交换经济研究得少;生产领域研究得多,流通领域研究得少;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得多,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现代经济研究得少等等,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对区域经济作出科学的理论归纳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区域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应承担一般历史学所具有的为后人提供资政经验的功能。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经济问题的描述,而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总结历史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史研究者而言,有意义的论题不是历史上经济区域社会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经济区域实际社会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如朱瑞熙、徐建华的《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对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个地理区的开发水平作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并客观地指出:“与全国发达经济区相比,这一时期湖南的开发程度还不可过高估计,但毕竟为十三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注:朱瑞熙、徐建华:1995年,《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类似的着眼点,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四、现实意义

作为历史学发展趋向的一种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史的兴起决不是学者在史学探寻之路上 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学绝路上的刻意追求。区域经济史源于时代的需求,源于史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虽然纯粹是一个历史课题,但在当前却富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已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根据“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现代人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状况去“写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种困境,即理性解释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使得我们研究历史十分注意典型学方法,避免追求普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多数历史工作者重视的原因。一个自称普遍性的模式,如无法在一个简单的个案中得以证实,便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区域经济虽不能称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且是现实关怀的投影。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3

一、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史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中心南移问题。所谓经济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来全国经济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这个论题最初由张家驹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进一步扩充(注:张家驹:1942年,《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一定发展,郑学檬的著作可为代表(注:郑学檬:1995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近来有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诸如经济中心南移的阶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问题。(2)地区性的个案综合研究。地区性个案研究自80年代起进入高潮,选题范围多集中在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杨德泉、荀西平对北宋关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专门论述(注:杨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关中社会经济试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义信对宋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对高技术与高生产、高技术的传播对生产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注:斯波义信:1988年,《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以及对不同经济部门的个案研究,如关履权的《宋代广州香药贸易史述》,指出宋代广州的香药贸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贩运性的商业活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是变态的繁荣(注:关履权:1982年,《宋代广州香药贸易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认为在宋代两浙区域市场,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商品生产比重小,区域内的专业分工,更多地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与外地市场的联系稀疏,缺乏全国性市场的配合(注:龙登高:1988年,《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旭霞的《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宋代江西农村中农作物大量投入市场,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注:吴旭霞:《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韩茂莉的《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通过对宋代川峡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垦殖率两项指标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峡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论著数量不少。(3)对全国经济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分析。80年代,漆侠最早通过对宋代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的结论(注:漆侠:1987、1988年,《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经济研究》具体阐述了漆侠的这一论述。包伟民的《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则从宋代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注:包伟民:2000年,《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张其凡编等《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学者都对宋代区域经济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大大超迈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史识上的独具慧眼,但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经济史领域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供拓展。在新世纪之初,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内容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必要的,尽可能地拓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如何划分区域经济史的“区域”,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是从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此,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分别立足于自己的学科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各自的划分标准。归纳而言,经济史学界曾提出了三种不同意见:(1)传统上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理由主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得到发挥。”(2)按自然经济条件划分,“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区域硬性划分所能割裂开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施坚雅在《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按分水岭将中国划分为地区,颇有见地,但此说的着眼点是市场系统理论(市场系统与河川流域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市场系统相对成熟的清代中国来说,比较适宜,但对于处在10至13世纪的宋代而言,情况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元标准,既可以按行政区划,也可以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网络和人文风俗的不同来确定(注:以上参见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页。关于冀朝鼎的论述,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关于施竖雅的论述,参见李伯重《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页。)。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注: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陈伟民的《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注:陈伟民:《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注:雷家宏:《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另外,80年代末,斯波义信在施坚雅“地文地域”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文—生态地域”新说,即将生态环境的概念纳入中国古代经济区域划分工作之中,使之更为全面。当然,区域的划分也是与不同社会的不同背景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以山川自然的形势进行划分:夏商周时期,总体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区域进行划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时期,在中原以郡县(后为州县)划分,并逐渐地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划分的内容越来越充实。

区域经济史研究应关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问题。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都应予吸收。这种跨学科的新史学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法国史学家H·贝尔在1900年创办的《综合历史评论》。但使这一方法赢得学术声望的是L·费弗尔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和由此得名的“年鉴”学派。他们反对西方传统史学专注于政治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反对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发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考察区域经济。

检讨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区域经济史研究,本文以为一个显著的弱点是缺少概念的创新。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倾向明显。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化”色彩过于强烈,大量的相关社科词汇的借用,似乎给人以流行时尚的感觉。但新概念的提出极有可能标志着一次方法论转换的完成,并为下一步的转换积累了讨论的前提,尽管这种转换和积累的幅度不尽相同(注:参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历史学》,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须时刻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它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同时还需要信心和勇气。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学中用以描述区域间的经济扩散和极化效应问题的“发展极理论”(注:参见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区域专业化问题的“禀赋优势理论”(注:参见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像“专业化产业区”、“集聚效应”(注:“专业化产业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区域。“集聚效应”指由于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而产生的联合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中介组织的兴起。)等一系列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逻辑性地分析区域经济变化进程。当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时可以带来深入探讨之效,有时却未必,只是产生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现,决非易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区域经济史研究基本上以对大量史实的考察作为依据,就不同经济类型的个案研究结论而言,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大多数学者或是仅仅停留在个案结论的阶段,或是在试图将其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时往往出现一个逻辑断档,即在由个别到普遍的扩展过程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如施坚雅根据中心地理论,在其对长江上游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业竞争、运输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商业中心互相间处于相对均衡的距离中,因而形成一个近似六角形的市场结构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六角形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们展示了理论模式与历史实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注:包伟民:1998年,《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第44页。)。

要切实把握区域特征,勾勒区域经济发展概貌,需要进行不同区域间广泛的互比,即通过横的观照与纵的比较两条线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气候、物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差异,造成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对地方经济的区域性显著特点有相互比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义信的《末代商业史研究》(注:斯波义信:1968年,《宋代商业史研究》,(日)风间书房。),通过对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市场的经济的详细比较,说明两宋商业发展的层次性。后者是由于时段不同,区域经济具体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时段愈短,区域经济变化就愈小:时段愈长,区域经济变化愈大,所呈现的“历史学”的特征更为浓厚。如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上限,远者上溯至秦汉,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则近者及于明代,远者延至民国,在这样的时间范围里,宋代的特点才显现得比较清楚(注:参见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页。)。当然比较研究要注意客观与辩证性的统一,防止扬此抑彼。

目前,对区域特征动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难点、热点。它包括经济的,也包括超经济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而且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因为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运动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义信的论文《宁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钱塘江河口航道恶化对于宁波港所起的影响,并指出这是在地理环境上宁波港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注:参见斯波又信:2000年,《宁波及其腹地》,《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第470页。)。后者包括家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地理空间内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的总体认识。另外,区域经济特别是小区域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最多只能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认识”。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描述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因。但是,这种尝试可否用来体现分化鲜明、类型多样的社会经济,引人深思。

二、关于方法论

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涉及方法论问题,可惜在区域经济史的分析框架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学术积累显然不够丰富。

目前看来,至少就宋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而言,虽然其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历史学的框架里面,主要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叙事与论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白描,试图复原历史,理论创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谓的“理论”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现象陈述之后的归纳与总结,缺少逻辑的检验。如漆侠的《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在精耕细作的地区几乎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与陕西两地经济顽强的发展为例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现象,试图说明该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南方,因此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这些都只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某一侧面的叙述,从而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却缺乏整体的逻辑检验。例如对应该如何界定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见有理论性的讨论:又程民生的论说,显然只是就北方而论北方,未能从南北方整体比较出发来看问题。(2)具体与一般。没有抽象就没有科学,任何历史首先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历史科学,在力图描述历史的具体性的同时,必须要有一般的抽象含义,否则,历史分析将永远沉沦于叙述过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区域经济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现实启示以及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解释能力。(3)假设与实证。历史学的研究传统一直排斥假设,直至20世纪初,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开始青睐于实用主义。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构建逻辑自洽的理论,再从历史中寻找实证,比起在没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对历史时间的复原性描述而言更显理论的魅力。在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实的具体性而无法一般化阐述比较的困境。

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近年来由于受新经济史学的影响,为摆脱旧史学模式的束缚,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主张用科学主义来规范史学的分析。如区域人口消长、生产增减、税赋变化等许多问题,可采用数理统计,抛弃举例式研究,以提高历史结论的科学性、说服力。然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这种计量史学的方法并不能包罗一切,尽管在形式上由于数理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摆脱历史分析中的过分主观的判断,但事实上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统计通常很难达到高度精确的水平,只能对历史运动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过分依赖统计数字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本身演进逻辑的思考,以至认识上有失偏颇。新经济史家要想尽可能掌握历史复杂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过份依赖他们的几何学。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实际上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法学、政治学和史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引导人们将制度因素作为考察经济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如新经济史学家R·托玛斯和D·诺斯在研究欧洲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四百多年兴盛史时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为典型的是当面对战争所需的财政问题时,英国、荷兰采取了不同于法国、西班牙的制度而导致了后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兴盛。制度经济学的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发展根源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研究区域经济史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较好的结合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具体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这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同时也是历史学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释“真实世界”的时候,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检验的理论来(注:参见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在历史的“真实世界”中寻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事实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检验的理论来。

三、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史的学科性质,涉及到区域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学、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应具有区域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特征,即把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共时态”与历史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历时态”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应是机械地拼凑,必须根据学科的根本属性有所侧重,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区域经济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历史学,着眼于从历史看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史与单纯的地方经济史研究不同。地方经济史一般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区域经济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特色,而是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因为即使在前近代时期,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织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画地为牢”,就地方谈地方经济,视野集中于一处,围绕该区域的内部发展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区域经济史研究类似于自然科学,只是寻找一个实验室(区域),据此去研究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体到宋代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较成功的典范,如张熙惟的《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对唐宋间山东经济发展概述及水平评估基础上,指出学界提出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经济全面超过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观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注:参见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页。)。这种通过区域“小经济”窥视社会“大经济”的研究方法,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所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小到何种程度,它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在空间上永远存在中心地和区的差异。他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宣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研究,可以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观点,在史学界一度引起巨大反响。当然,一个区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区域反复运用,进而推广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认真推敲。

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未形成多数史学家认可的一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首先,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国内史学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内,不少人习惯于把马克思从西欧经济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奉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歪曲历史和把马克思理论庸俗化的主观主义倾向,曾使区域经济史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以宋代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就有许多学者按照马克思描述的西欧社会演变历程,坚持“资本主义萌芽”的传统理论框架,并殚精竭虑地阐述我国古代经济“典型”如何在宋生“变态”。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工场手工业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几乎出现于中国每一王朝的商业繁荣时期。

其次,学科渗透的困境。不同学科理论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场变革,但是由于理论来源复杂多样,也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理论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与传统理论不能相互衔接等。因为在相关学科尚没有很好沟通的情况下,对问题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阐释语言,都往往难以提供很好的可对话的渠道。经济学家热衷于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历史学家则沉迷于对史料考证的精雕细啄。目前,离跨学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远。

再次,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研究得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得少;乡村经济研究得多,城镇经济研究得少;自然经济研究得多,交换经济研究得少;生产领域研究得多,流通领域研究得少;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得多,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现代经济研究得少等等,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对区域经济作出科学的理论归纳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区域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应承担一般历史学所具有的为后人提供资政经验的功能。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经济问题的描述,而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总结历史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史研究者而言,有意义的论题不是历史上经济区域社会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经济区域实际社会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如朱瑞熙、徐建华的《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对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个地理区的开发水平作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并客观地指出:“与全国发达经济区相比,这一时期湖南的开发程度还不可过高估计,但毕竟为十三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注:朱瑞熙、徐建华:1995年,《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类似的着眼点,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四、现实意义

作为历史学发展趋向的一种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史的兴起决不是学者在史学探寻之路上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学绝路上的刻意追求。区域经济史源于时代的需求,源于史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虽然纯粹是一个历史课题,但在当前却富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已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根据“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现代人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状况去“写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种困境,即理性解释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使得我们研究历史十分注意典型学方法,避免追求普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多数历史工作者重视的原因。一个自称普遍性的模式,如无法在一个简单的个案中得以证实,便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区域经济虽不能称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且是现实关怀的投影。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4

【关 键 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 正 文 】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 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 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 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 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 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 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 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 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 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 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 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 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 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 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 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 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 、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 区 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 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 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 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 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 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 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 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 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 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 ,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 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 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 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 (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 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 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 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 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 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 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 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 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 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 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 这 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 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 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 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一 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 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 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 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 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 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 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 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 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 》:“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 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 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 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 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 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 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 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 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 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 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 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 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 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 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 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 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 ;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 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 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 、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 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 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 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 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 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 ,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 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 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 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 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 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 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 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 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 ,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 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 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 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 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 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 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 ,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 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 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 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 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 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 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 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 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 几 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 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 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 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 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 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 ”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 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 ,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 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 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 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 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 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 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 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 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 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 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 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 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 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 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 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 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 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 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 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 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 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 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 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 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 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 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 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 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 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 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 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 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 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 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 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 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 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 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 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 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 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 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 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 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 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 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 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 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 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 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 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 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 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 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 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 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 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 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 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 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 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 、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 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 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 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 ,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 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 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 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 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 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 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 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 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 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 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 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 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 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 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 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 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 (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 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 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 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 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 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 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 “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 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 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 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 “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 ,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 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 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 。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 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 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 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 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 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 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 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 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 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 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 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 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 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 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 , 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 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 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 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 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 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5

徽学,也称徽州学,一开始以徽州地区社会经济史为主要研究对象,逐渐地发展为包含政治、法学、文化、艺术、医学、农学、建筑等广泛内容的专门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成立了徽商研究中心,今年(2000年5月)国家教育部又在安徽大学成立了徽学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从基础工作开始,取得了很大进展。

徽学研究通过对徽州契约文书、宗族家谱、方志文集、地方建筑遗存等大量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对徽州这一具有典型性的区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徽州商帮》、《中国十大商帮》、《徽商研究》等研究成果,运用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并尝试着应用计量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张海鹏《徽商研究·前言》)获得了徽州史学研究的新成就。这是旧史学和其它史学无法代替的。《徽商研究》,“透过徽商兴衰演变之迹可以从一个侧面窥探当时整个社会的全貌。”(张海鹏《徽商研究·前言》)而在旧史学中,则很难找到某一个区域某一个商帮的活动的具体记载。从徽州商帮的形成与发展,徽商的资本积累,以及徽商在全国各地的经营,徽商在粮、盐、茶、木、棉纺、典当等各种行业中的活动,徽商资本的出路,徽商与宗教势力及各种政治势力的勾结,徽商与徽州教育、徽州美术、徽州建筑、徽州医学、徽州刻书等徽州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可以看到时代和全社会政治经济的脉搏。这些都补充了旧史的大片空白。

在唐史研究中,敦煌吐鲁番学的兴起对于推动唐史和中国通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敦煌学的研究,高昌国的历史有了具体展现,唐前期的历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唐五代时期河西地区的历史也不再空白。正因为诸多方面的意义,全国成立了敦煌吐鲁番学会和研究中心,集中全国力量,不断在敦煌学研究中取得新的成就。

随着敦煌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史学现代化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指导,从经济关系揭示历史规律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例如,唐代的租佃制,带来了唐后期的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租佃农民与田主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关系,租佃者对田主人的人身依附关系极小。而这种经济关系并非突然发生,早在唐前期,租佃现象即已存在。正是这种租佃制的存在,使均田制下破产的农民有了重新获得土地的出路,也使土地兼并出现的大土地私有制赖以存活。但是这种认识一直停留在理论演绎的困惑中,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文书的课题研究,为此作出了雄辩有力的论证。大量出土的租佃契约文书,证明了建国以来唐史研究中的这一结论。

许多年轻学者,如李锦绣撰写的《唐代财政史稿》、陈明光的《唐代财政史新编》等,正是得力于新时期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的成果,才把自胡钧《中国财政史》(1920年),日本池田温《中国古代籍账研究》以来的中外学者的唐史研究又推进了一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区域史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邓小平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引自江泽民《中共十五大报告》)邓小平之所以提出“地区”理论,就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差距。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6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7

关键词:历史商业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理学方法;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4-0028-07

一、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特点

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从学科从属关系看,它属于地理学中经济地理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它的发展历程看,它又远远早于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古代地理学中最早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之一。

商业地理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公元15世纪左右,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环境因素。15世纪以后,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及重商主义的刺激下,欧洲许多国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商品的对外输出量增大,商业活动遍及世界各地区,有关世界各地商品生产、销售以及运输路线和贸易市场等情况的了解,对欧洲各国的经济繁荣和对外扩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在一些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较快的海洋型国家中,商业地理的研究逐渐兴起。当时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各国、各地区的物产及资源分布、集散中心、贸易关系、城市港口以及运输线路等与商品生产有关的地理因素的描述。在当时它丰富了世界商业地理的知识,同时也标志着古代地理学的分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为1889年英国G.G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被称为经济地理第一书,然而,就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其回答的是何地可以廉价购进和高价售出何种物品,严格来讲,它是商品地理,而非商业地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方面的推广与应用,使许多国家的农业与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含量增高,其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伴随着经济地理学的产生,综合的经济地理学研究逐渐取代了商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并扩展到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消费、贸易、运输等一系列经济现象的综合研究,商业地理学成为部门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有所削弱。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的“计量革命”,它成为20世纪地理学的头等大事,将数理计量方法与学科理论相结合,并带入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当中去,产生出各种以模型分析为基础的空间行为理论模式。如农业地理学中的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地理学中的工业区位理论,而3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中心地学说,则进一步奠定了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心地学说主要阐述了聚落与市场分布的关系,通过市场的空间分析,强调人类活动与空间组织内在的关系,这就使商业企业空间分析方法得到强化,市场空间分析理论在商业地理学中加以运用。商业地理学逐渐走出对商品产销关系的简单描述,进而转向对市场空间关系的分析,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商业地理学再次复兴,并由近代商业地理学开始转变为现代商业地理学,领域不断拓展,理论不断加强,形成独特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行为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地理学进一步出炉,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使得地理学研究形成多元结构,商业地理学首当其冲,随着二战以后,尤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商业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日趋显著,对于城市零售区位结构的研究,如贝里(Berry B.J.L)对于商品流、市场中心和零售商业的研究;墨菲(Murphy R.E)对中心商业区的研究;对新商业中心的规划,分析区际商品流及市场网络系统等等,新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注入到市场的空间分析当中去,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形成今天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也不断熔入区位论、数量方法以及经济学、行为科学乃至社会学的方法,出现了大量有关商业、服务业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商业地理学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它曾经历过从商品地理到商业地理的发展过程,中间也几经周折,至今仍有人强调可以用“商业活动的地理学”或“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地理学”或“市场地理学”等名词来代替商业地理之名词。但从整个学科研究对象与范畴来讲,我们可以说商业地理学是地理学中比较成熟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基本得到地理学者的普遍认同,这对于规范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历史商业地理学的概念、理论与研究内容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脱胎于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类的商业活动不仅具有地域性,同时还具有显著的历史承袭性。商业市场分布与商品流通格局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特征,往往具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地理要素的空间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探求历史时期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网络的空间组合与地域分异,阐释当代商业景观与区域分布的历史成因,尤为必要,也是历史商业地理学所应回答的问题。中国的文明历史悠久,各地区商业活动的历史变迁影响深远,而在中国传统史籍中又从来不缺乏有关上述商业活动的历史记载,这对我们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名著,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已对中国主要商品的产销区域和运输路线作了记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人口、经济、物产、交通、商业和城市的分布及地区差异,也有详实的记载和评论。司马迁十分注重人类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强调国富民强,农、工、商三者缺一不可,“农不出则乏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而地理环境往往又是经商致富的源泉,范蠡为越王句践的谋士,助句践雪会稽之耻,以后“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这里司马迁明确强调朱公经商对地理环境的选择,强调朱公之所以能够19年之中三致千金,以“天下之中”的陶为贸易基点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以后历朝历代,大到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小到地方层面上的州县方志,对于地方物产与市镇结构也多有详细的记录,不论商业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亦或偏远落后的西部省份,可见历代统治阶层对于地区商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那么,我们说历史商业地理学究竟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又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

(一)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及其变迁

商业地理紧紧围绕着市场与流通的空间特征而展开,而商业市场与商品流通都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基础——商品。商品生产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商品生产,由此构成劳动的地域分工,是商品流通的前提与保障。马克思在1857年论述交换与流通时指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反之,“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历史商业地理虽然研究的是以往时代的商业活动,但所要回答的同样是市场结构与流通体系之关系这样的命题,因此,要研究历史时期的商业地理问题,首先就要阐述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

从商业地理的产生,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最早的商业地理学主要就是关于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地理,如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重点即在告诉人们何地有什么样的商品生产,又流通到哪些地区。在今天来讲,人们对于各地商品性生产的重视程度更有过之,大到全球尺度,中到国家尺度,小到地方尺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有人以为,经济地理的产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各地生产的配置与地域分异,完全可以取代商业地理学中的商品生产。其实不然,无论从农业地理还是工业地理的角度来研究地区生产布局,都无法取代商业地理学中商品生产的地域格局,因为三者在地域生产中所关注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商业地理学所关心的生产是商品性生产,换言之,与商品无关的生产并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这也是商业地理学研究的生产与农业、工业地理学相关研究存在的最大区别。在农业与工业地理学中,我们只需区分各地的地理条件与资源分布作用下的生产,而商业地理学则需进一步区分各种生产的商品性与自给性问题。

历史时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及其变迁受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与地区的发展进程相一致。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地区差异很大,它为历史商业地理学中商品生产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商路与商品运输条件研究

商路是沟通商品流通的渠道,商路与商品运输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区商品生产的畅旺与商业市场的兴衰。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讲,由商业交通网所联系起来的港、站、码头、枢纽的分布走向,是形成商业网点、商品集散中心、贸易中心的前提与条件,它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构成区域市场分布格局的骨架。就商品流通来看,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成本价格和交易路线。商品经过运输,不会增加使用价值,还会产生损耗,又要支付运费,但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商品的地区流通必须通过交通运输才能实现和完成。尤其历史时期,传统交通工具简单,车拉马驮,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区商品流通的畅旺。据李吉托·尤恩《日记》第1卷中说:“中国的陆路交通费用高于水上交通的二十至三十倍。”从今天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明清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要远远高于北方地区,优越的水上运输条件是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明代陕西的陕北与关中两区来看,仅在棉布差价上即有数倍之差,也是由于交通道路追加的运费所造成的结果。因此,区域道路交通是商品流通的前提与保障,是商业地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商路同驿路的分离与商业地理区划问题

驿路在中国古代出现较早,多由官方开辟或加修,为官方信息往来的交通主干道,从秦始皇修筑“驰道”与“五尺道”,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驿路交通的维护,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与研究也极为丰富。但商路与驿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吻合的,这样,根据商人经营贸易的需要,有关各地商路的记述也不断见诸史籍以及民间文集。诸如《天下水路驿程》《通商便览》,民间商书有关内容也不断增多,而商路往往是联系市镇间往来的桥梁与纽带,研究驿路与商路的分离对于我们理解历史时期商品交流的地区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以之窥测古代社会政区区划与商业地理区划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 商路改变与市场结构性变迁

由于商路对于市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路改变经常会引起市场的变动。中国古代商路包括陆路交通、水路联系等多重纽带,水、陆交通的开辟直接会促进一个地区商业市场的繁荣与商业市镇的兴起。明清京杭运河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传统时期地方经济开发与经济重心转移直接与交通相联系,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三)商业市场的地域分布格局

商业市场是商品流通的载体与承担者,“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现代商业地理学在分析研究商业地理过程中往往以市场研究为起点,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同样要抓住此点。

市场往往包括城镇市场与农村市场两个方面。城镇市场依托商业城镇,是各经济区主要的商业中心,是在区域内担负区内外商品交换中心作用的大市场。它辐射性强,具有商品集聚性、服务开放性等特点。同时,它又分层级布设,有区际的、省际的乃至各经济小区的,不同层级的商业中心影响范围不同,吸引的门槛值有别,然而往往都是大的商业中心城市依托中小商业城镇,实现和扩大自己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在现代社会,商业中心城市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区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历史时期商业城镇都经历过一个成长、演替的发展过程,与区域间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相一致,中国古代商业城镇在时间上有从北方向南方集中、过渡的发展趋势,在空间上也表现出这种分布形态。商业城镇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平衡,受到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双重作用,考察区域商业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分布规律是了解一定区域内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杠杆,因此,对历史时期一定区域内商业城镇分布的研究是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研究过程中,大体应注重两个方面的研究。城镇市场的空间发展与演变过程是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城镇市场空间结构的分析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市场是中国传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体系中最基层单元之一,也是联系城乡之间、市镇之间以及农村本体的经济中心地。中国传统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广大的农村市场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商品交换、社会联络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大,因此研究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考察农村市场的发展与作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1 商业中心的地域格局

商业中心是担负一定区域商业活动中心职能的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是由经济条件、交通网络、城市腹地等等众多因素促成的。商业中心的地域格局是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的分析,来深入理解商业中心的成长经过及其影响因素,商业中心可以是一个单体商业都会,但在许多地区也会出现复杂复合的商业实体,这些结构组成各异的商业中心往往受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多重作用。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心往往随着地域经济的开发而成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都会,贯穿北方,雒邑位于秦、齐、楚、赵之间,被称为“天下之市朝也”。陶(今山东定陶)地处中原主要水运航道济、泗二水的交会处,为诸国“货物所交易”的“天下之中”。濮阳(今河南濮阳)为战国时卫国的首都,也是地处水运要冲,是可与陶相媲美的商业都会,史书常称“富比陶、卫”。齐国都城临淄更是战国第一大商业都会,“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韩国旧都阳翟、燕都蓟城等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组成与结构虽与当时诸侯王国的地域结构有一定关系,但其发展与北方经济区的开发程度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商业中心一般与行政中心相一致,但在许多时期、许多地区,商业中心又常与行政中心相背离,这种商业中心的分布格局组成一定经济区内特殊的经济景观。唐都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谓国际大都市。中唐以后,伴随南北运河的开发,长江下游以及南方经济的繁荣,大大促进了这些地区城市的成长与商业繁荣。尤其扬州,作为运河水运交通的枢纽城市,政治与经济地位空前提高,逐渐成长为全国第一商业都市,所谓“扬一益二”成为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崛起的重要标志,因此,唐代后期,中国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是南北分离的。明清以后,随着全国性工商市镇兴起,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各地区、各省区均出现一定数量的发达的商业市镇,经济发展程度超越其所在府县,如明代的“四大聚”,佛山、北京、苏州、汉口,其中除首都北京外,均不是地区行政中心,佛山与广州,苏州与南京,汉口与武昌,构成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分离。当然,除此之外,有些地区还出现几个商业市镇共同构成大的地域商业中心,如明清时期的西安、泾阳与三原县就是一例。这些均是历史商业地理学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

另外,历史时期城镇市场的布局具有一定规律性,尤其是作为区域商业中心城市,商业街区布局、专业市场兴衰往往受区位选择规律的制约,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矛盾统一。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城市市场分布格局,可以充分理解封建时代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两者的互动关系。历史时期区域商业中心的研究与现代不同,历史时段变换,社会形态差异,以及交通道路改变均会影响到商业中心的成长,也会造成商业中心位置的递嬗。因此,研究历史时期商业中心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就成为历史商业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城市内部商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内部商业区位的选择问题在今天的商业地理研究中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无论从带状环形布局、扇形结构、楔形结构还是多中心结构,无不围绕着商业中心而展开。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内部的市场区位选择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今天我们所能够了解到汉长安城存在“九市”;唐长安坊市结构的中规中矩的“东、西两市”结构;北宋东京城市场结构突破坊巷限制,进一步发展为沿街、沿河的市场景观;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市场由点状分布到具有中心地结构的市场与庙市分布等等;虽为都城,但却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结构性变化。而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仅只体现在都城一个层面,大到府、州,小到县、镇无处不在,尤其明清以后,由于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场突破城墙、突破关墙,关城面积的扩大、关外沿河市场的崛起以及由市场扩大进而加筑城墙而引起的城套城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城镇发展的外在表象,实际上无不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与制度发展变迁的内涵,有些甚至与特定时代的文化与风俗相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空间发展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

3 边疆区、边缘区与过渡地带的市场结构研究

边疆区的市场发展往往受外在因素影响更多,市场的兴衰起伏剧烈,市场结构也较为复杂,受国家政策与制度性因素影响较大。明代长城沿线市场的空前繁荣,完全受军事驻屯的影响,形成长期的军事供给与军事消费市场,市场出现超前发展的状况,这种军事消费所带来的影响是一时的,经常会随着军事防卫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的历时性不高,但是有些时候它的作用与影响又会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甚至远及当代。边缘区的市场研究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的话题,可以是农牧交错地带,可以是两种地貌的过渡带,其市场的结构均呈现出与中心地带极大的差异性。这些研究都会丰富我们对传统市场结构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地貌条件是如何影响市场发展的。

4 商业中心与城市腹地关系研究

城市腹地研究是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称商圈,商圈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结构、人口规模、地貌特征,交通道路、文化背景等等。城市腹地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各地间的商贸联系,大到全球尺度,近代以来世界主要海港与贸易中心及其腹地结构;中到国家尺度,古代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贸易与空间扩张,陆路与海上交通线的开拓与区域商业空间的拓展,贸易与国家间的空间控制等等;小到地方尺度,从一定地域,一定省域,乃至某个县域出发,研究其腹地的结构。商圈不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跨县域、跨省域、跨地区的现象时常存在,历史时期这样的现象也很突出。明清时期,陕北地区与山西省的商业联系远比省会所在的关中地区紧密得多。陕南地区的商贸联系则主要针对湖北与四川,这些受自然条件与地理因素影响的商业区的形成,及其与中心商业城市的结构关系往往也有一定的历史承袭性。

5 市镇兴衰的诸要素分析

中国古代市镇的兴盛多是由市场主导发展起来的,而市场在一定区位的设置与选择又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背景,并受各种要素综合作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地方市镇普遍发展的历史时期。明清江南市镇的兴起过去一直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案例来分析。近年来,随着各方研究力度的加大,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与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的引入,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学术视野,从区域开发的角度人手,对市镇兴衰起伏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各市镇发展的阶段性与空间转换,更提醒我们对各市镇的兴衰条件进行微观分析,近年来许多学者沿此方向做过诸多有益的尝试。制度因素影响市镇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话题,一些市镇成长过程中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粮长制与明代市镇成长的关系等等课题均值得我们思考。另外,随着历史地图学与GIS的应用,更加方便了我们对区域市镇发展作长时段与空间模拟,突破县界、府界乃至省界进行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分析成为可能,这些都为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开拓了新的探索空间与学术视野。

6 农村市场形态研究

农村市场网络结构分析是历史商业地理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中国封建社会往往强调以农为本,在广大的农村中,农民成为封建国家最主要的支柱。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结构为小农经济,这也就决定了封建时代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是封建社会市场中商品的主要生产者,也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分布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商品市场就是广大的农村市场。农村市扬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商品交换、社会联络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它是市场体系中最基层单元之一。因此研究商品经济发展的地域特征,考察农村市场的发展与区域分布规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传统农村市场大体包括农村集市与庙会市场两种形态,两者均作为定期市担负起农村商贸往来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两者的作用与影响截然不同,在市场层级中所处地位又有所不同。在施坚雅的市场体系中,庙会市场是被完全排除在市场层级之外的,那么对于中国传统庙会市场的历史定位又是怎样,在边疆地区、边缘地带庙会市场的作用又非它类市场可以替代,中国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民族格局差别非常大,多元市场格局表现明显,影响农村市场空间发展的要素研究是商业地理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区域商品流通格局与商贸区研究

区域商品流通格局分析是对整个区域商品的流向与流通格局的分析考察,是在地域商品生产的基础之上所作的商品流通地理分异的研究,是研究商品产地与销地联系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地方志物产卷中大都保存有对各地“货属”的记载,它们既包括流通于本区内的产品,同时也包括售出境外的商品,这种商品的流通古来即有,且各地区间的差别也非常明显,这些内容都为区域商品流通格局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也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商品流通格局,进一步划定商贸区提供了可能。商品流通格局受地区自然条件限制,交通与市场结构影响了商贸区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地区的商贸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制度与经济条件的制约都会影响到商贸区的转变,研究一定历史时期商贸区地域格局及其与行政区划划定、文化区的形成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三、历史商业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历史商业地理学与商业经济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中要面对历史时期各种商业经济现象。商业活动的空间差异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基础以及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性表现出来的,对于这些指标的衡量,需要以商业经济学的方法为依据。商业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同样适用于商业地理学,如区位论、空间价格、区域成长理论等,时常被商业地理学所采用。但是,商业经济学与商业地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商业经济学是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中以商业为媒介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其中包括商业结构、商品流通形式、商品同市场相统一的运行机制等。两者均研究市场,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共性。但商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侧重于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商业地理学则研究市场的网络结构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分析商品市场的同时总是结合地区条件,并且是以地区流通为中心,联系商品生产的地区分布。因此,两门学科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历史商业地理与商业史的研究同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历史时期商业发展问题为总的研究对象,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是两者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从时间角度说,历史商业地理不以研究历史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是主要研究商业活动在历史时期中的空间过程。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围绕着商业活动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区域分布同环境的关系这个中心,这样一来,历史商业地理研究所要面对的就是各种地理条件下商业活动运行的机制与发展规律问题,发达地区商业活动的运行机制、欠发达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制约机制,均属它的研究范畴。而商业史的研究则与此明显不同,是以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出发点,研究其逐渐发展、发达的过程。在研究方法上,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内容的限制,它在许多时候需采用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这与商业史的研究方法比较是不相同的。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和商业地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商业地理学的发展,使之迷失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更缺乏基本的理论支撑,这使前些年商业地理学研究走入一个瓶颈期。而历史商业地理学同样如此,历史地理工作者在进行较为具体的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与历史时期手工业与工业布局的研究同时,对于主要集中于流通领域的历史商业地理学如何定位并形成体系,一直表现出认识上的模糊与学科领域的不明确,对于它的学科内涵亦少有人问津,理论规范与方法总结非常欠缺,这些都阻碍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讲,加强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是促进历史地理学学科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今天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商业空间网络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之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加强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研究地域商业格局形成的历史成因,就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基础,与商业史研究的最大不同是其重视商业经济的空间发展进程。以区域研究为主体,关注历史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长波基础之上,突出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有史以来,商业发展的地区性规律与发展特征以及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亦可提供多元的分析方法,因此,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补商业史研究之不足。

区域经济史论文篇8

一、关于学科理论的探讨

对于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应包括哪些分支学科,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以往学术界对历 史农业地理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所以这一学科的归属问题也鲜有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史念海教授由于承担国家大地图集中的历史农牧图组的编绘工作,对历史农业地理领 域 的研究逐渐深入,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动议。他认为:"在绘制农牧地图时 还应先撰写出相应的论文,再根据论文绘制相应的图幅。或者不至出现任何纰缪。特别是有 关农业部分更是如此,这样的论文按理说就应该属于历史农业地理,如果编印成册,就称之 为历史农业地理,也是无可非议的。"[1]至于历史农业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的关系,史先 生也作了相应的探讨:"若是要撰著以中国历史地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以历史农业地理与历 史民族地理、历史经济地理等相提并论,使之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却似乎还要再作斟酌, 因为就不免和历史经济地理有所重复。既讲历史经济地理,就不能不涉及农业的发展和凋敝 。不论其为发展或凋敝,都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布局。在历史经济地理部分涉及到农业,又 另辟历史农业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并列,是难免叠床架屋之讥的。"[1]在史先生看来,历 史农业地理学应当是历史经济地理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现代农业地理学是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布局的学科,而历史农业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历史时期 农业生产布局研究。史念海教授认为,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不应仅局限于"狭义"的 农业,应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诸多方面,就以种植农业而言,除了粮食作物而外,还 应兼顾蚕桑、麻类、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研究。探讨"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 任务,历史农业地理也不例外,不仅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发展演变的自然、社会、 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还要探讨农业生产布局发展演变对自然环境及社会政治的影响。

由于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剧烈,仅凭历史文献的考证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 农业生产布局的变迁情况。有鉴于此,史念海教授积极提倡在研究中开展野外实地考察工作 ,这在他的有关黄河流域历史农业地理、黄土高原历史农业地理等方面的论著中表现得尤为 突出,为以后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关于北方农牧分界线变迁

历史时期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变化频繁,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间 究竟有什么样的规律?搞清农牧分界线的变迁情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关于战国时 期农牧地区的分布格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有过"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 筋角"的说法,但对农牧分界线在龙门碣石间的具体记载则不甚清楚。史念海教授在20世纪 50年代即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这一农牧分界线进行了初步复原工作,认为"如由碣 石 向西南作一曲线,沿今燕山南麓,至于恒山之下,再西至于汾水之源,循吕梁山而至龙门, 其西其北,当为当时的畜牧区域,或农牧相杂的区域"[2]。后来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史 先生的《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一文又对战国时期龙门以西的农牧分界线作了确 定:"龙门山以西还应继续向南引伸,达到陇山之下,再越过陇山,经嘉陵江上游西侧趋向 西南,经今四川省平武、茂汶诸县之南,西南过岷江,再经天全县西,荥经、汉源诸县之东 ,又经冕宁、西昌诸县市之西,而达到今云南省剑川县及其以西的地方。"[3]战国时期的 农牧分界线是由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发展而来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北方地区族类众 多,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且由于史料简约,各族类的居地范围也多有含糊之处。在这篇论文 中,史念海教授又"钩稽史籍,参证野外考察所得",对西周、春秋时期的农牧分界线也分 别进行了研究,清楚地勾画了两周时期800余年间农牧分界线的变化情况。自秦汉以来,不 断移民实边,战国时期形成的农牧分界线逐渐向北推移,南北朝时期曾有所反复,但隋唐以 来又重新呈现不断北移的趋势。大体而言,农牧分界线的西段变化较东段变化更为明显和 剧烈。史念海教授曾以黄土高原地区为对象,详细地探讨过历史时期农牧分界线西段的南北 变化规律及其给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4]。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史念海教授 对历 史时期北方地区农牧分界线变迁问题的重视。

三、关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农业区兴衰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文明的两大重要发源地,从古至今我国的重要农业经济区 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和人类开发程度的差异, 这两大农业地区生产布局的变化各具特色。大致在唐中叶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经济较 长江中下游发达;唐中叶以后,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经济水平则赶上并进而超过了黄河中下游 地区,全国经济重心也随之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由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历史农业地 理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史念海教授对这两大农业地区的研究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他已发表的历史农业地理方面的论著中,多半是有关这两大区域的内容。在《由地理的因 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一文中[5],史念海教授最早揭示出,关中 渭河中下游平原,晋西南汾河下游平原,豫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冀西南、豫北、鲁西北的 河济平原等地及其附近地区,是黄河流域远古时期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原始 农业最为发达的所在。在《古代的关中》、《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 、《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发展》、《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开元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6]、《黄土高原及 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化》、《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 其变迁》、《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论唐代扬州和长 江下游的经济地区》[5]、《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7]、《唐代河北道北部农 牧地区的分布》[8]等一系列文章中,分别对秦汉、隋唐等重要历史阶段黄河流域及长江流 域主要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及其地区差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论文不仅解决了许多相关问题,也成为这门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奠基之作。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受着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条件的制约,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史念海教授对这一问题日益关切,所撰《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化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一文就阐发了这方面的思想[9]。文中,史先生以都城长安为中心,将隋唐的版图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是富庶的农耕地区,是粮食的主要来源地;西半部是半农半牧地区,为军马的主要来源地。在史念海教授看来,这东西两半部"犹如左右两臂",在内 政清明、指挥裕如的前提下,就可保证国富兵强、郅治太平。唐朝前期,由于控制着这两个 地区,所以国势颇为强盛。及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威胁粮道,政府对左臂的控制实际上已 经瘫痪;加之吐蕃伺机东侵,半农半牧地区沦于敌手,国家失去右臂,马匹的来源也几至断 绝 。"左右两臂,一边瘫痪,一边断绝,不仅指挥不灵,甚至无以指挥,所谓郅治太平,就都 无由谈起了。"这样形象生动的论述,对政治史的研究当有一定的启迪。

四、对黄河流域蚕桑事业变迁的研究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是相当兴盛的,这里发达的丝织业不仅 解决了人们的衣着问题,丝织品还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在世界贸易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 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渐趋衰落,甚至要仰赖外地的供给。种桑养蚕 在今天仍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的大事,所以探讨历史时期黄河流域蚕桑事业变迁的过程和原 因,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史念海先生就撰写了《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一文[6],依 据大量的文献史料并结合当时考古发掘的成果,系统地论述了两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 及其以后诸时期黄河流域蚕桑事业兴盛、衰落的过程和原因。史先生在这篇论文里阐明,北 宋以前,蚕桑事业除了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一度衰敝外,基本上都是相当繁荣的。北宋 以后,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就有了较大的变迁,"无论就它的地区而论,或者就丝织品的质 量和数量而论,都在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原因,史先生认为除了金元之际人口锐减、纺织 技术逐渐外传以外,也与棉花的传入和植棉地区的逐渐推广有重要关系。史先生还以陕西米 脂县和河南密县的事例,驳斥了气候变迁论者的错误说法,积极倡导恢复黄河流域的蚕桑事 业,可惜当时有关部门囿于陈说,未能接受史先生的建议。后来又逢十年动乱,百业俱废, 史先生谋求恢复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的宏愿自然更是无以实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结合新形势的要求,史念海先生踵继前业 ,发表了《陕西地区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一文[5]。在这篇7万余字的长篇论文中,史先生 博采文献,并参证以最新考古成果和野外考察所得,详尽地论述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陕西地 区蚕桑事业兴衰变迁的历程。他认为陕西地区虽然不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蚕桑地区,但这一 地区蚕桑事业的兴衰却有其独特的方面。金元时期这一地区的蚕桑事业有所衰落,但明代又 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只是到了清中期才完全走向了衰落。通过大量的实例,史念海先生批 驳了一些旧方志中所提出的"风土不宜"的观点,同时也否定了有些人把陕西蚕桑事业衰落 的原因归结为当地妇女懒惰的荒谬说法。在这篇文章中,史先生对如何解决桑业和棉业的矛 盾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解放后安康地区荒山沙滩育桑的成果,史先生认为:"种 棉和种桑在土地利用方面并不像从元朝以后数百年来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二者是不会冲突的 。如果到处都能利用闲田空地,大量种植桑树,解决了衣服原料的问题,甚至棉花都可以少 种 ,腾出土地,改种粮食或者其他作物,土地利用率不仅不受到影响,相反还要更为扩大。" 陕西和黄河流域其它地方一样,只养春蚕而不养原蚕,也就是说所养的只是一岁一化的蚕。 这时棉花下种不久,还不需要多费人力。根据这一特点,史念海先生还建议,"乘此农闲的 时候",积极养蚕,"发展农家副业,提高农村的生活,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科学 的论证和积极的建议,对陕西地区乃至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的复兴当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转贴于 五、关于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地区变迁

史念海先生研究历史农业地理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布局本身,还探讨土地利用与自然环境演 变的相互影响。这是对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大贡献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 的环境变迁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推究其中的缘由,史念海先生对这一地区农林牧 分布格局的变迁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两 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两文便是有关这一方面的 代表性论文[5]。

黄土高原是一个农牧兼宜的地区,由于历史时期国内各民族的矛盾和冲突,这个农牧兼宜 的 地区为农为牧,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改变。在《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一文里 ,史念海先生认为,黄土高原由牧转农先后共有三次:"第一次是战国后期至于秦汉时期, 第二次是隋唐时期,第三次则是明清以来。在一、二两次之间,这里又恢复到游牧地区,当 时游牧地区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扩大,远远超出于黄土高原之外。在二、三两次之间, 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参差并存。虽是并存,游牧地区仍稍逊于农业地区。"这篇文章中,史 先生还探讨了黄土高原农林牧布局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本身和黄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的影响 ,他认为:"黄土高原在作为畜牧地区时,侵蚀就不甚显著,在作为农业地区时,侵蚀就较 为严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又进而影响到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历史时期的黄河 曾经有过两次相对安流的时期,一次是由商周至于秦代,一次是由东汉初年至唐代后期;也 有 两次频繁泛滥的时期,一次是西汉时,一次则是唐代后期到解放之前。"正是由于这两个长 期相对安流时期黄河中游植被相当良好,侵蚀不甚显著,随河水下流的泥沙不多,黄河下游 的河床不致因泥沙堆积而迅速抬高,所以能够长期相对安流。而黄河频繁泛滥的时期,正是 黄河中游到处开垦,破坏草原,农业地区代替了畜牧地区,而森林又相继受到严重摧毁,林 区相应地大幅度缩小。植被既已破坏,侵蚀就趋于严重,泥沙也随水流下",基于这样的认 识,史念海先生提出了两条治理黄土高原的原则,一是"应立足于保原治沟",二是"调整 农林牧分布的地区"。至于如何搞好农林牧的合理布局,他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农业地区 的问题,甚至于在某些地方实行退耕还牧",调整后的农林牧分布格局,大致是犬牙交错的 景象,"利用河谷川道以及其他一些平坦地方经营农业,较高的缓坡地方则经营牧业,再高 的陡坡地方就可以植树造林,使之成为林区",如此精心的论证和设计,对当前黄土高原的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与黄土高原比邻,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与黄土高原有相似 之处,属于广义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范围,史念海先生《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 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一文,对这两个地区农林牧布局的演变情况进行了专门 研究。自秦汉以来,这两个地区或农或牧,曾有过几次大的转变,但自清中、后期以来,垦 辟日盛,明长城"这条长期存在的人为的分界线终究被冲毁了",使两个地区,尤其是河套 平原,遂完全演变为农业地区。农牧格局的变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沙漠化和盐碱化。关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和河套平原西部乌兰布和沙漠扩大的原因,侯 仁之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曾进行过研究,认为与人类的垦殖活动有一定的关系[10]。史念海 先生在上引文章里进一步肯定了侯先生的论断。他还通过野外考察并结合有关文献,对鄂尔 多斯高原北部的库布齐沙漠的形成过程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杭锦旗西北的库布齐沙 漠的形成时代晚于清代的结论,并认为"在沙漠未形成之前,当地本来是有森林的,只是由 于森林受到破坏,才引起沙漠的"。通过对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历史的研究,史先生认定," 由于多年来大水浸灌的不当,也是由于黄河在河套平原这一河段河床的抬高,使灌溉的水流 排泄不畅,引起地下水位的高起",是这一地区产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史先生还指 出,河套地区的"黄河自来是无须修筑堤防的。可是近年为了防洪,也不能不加修堤岸,这 是几千年来罕见的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河套农业的发展"。这些现象都应当引起人们的充分 重视。

六、培养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人才

史念海先生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人才。自1985年以来,史先生所招 收的20多名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大多以历史农业地理作为研究方向设计博士论文或硕士论 文,现已出版的即有郭声波的《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韩茂莉 的《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99)、吴宏岐的《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龚胜生的《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耿占军的《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 997)、陈国生的《明代云贵川农业地理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马雪芹的《明代河南农业地理》(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周宏伟的《清代两广农业地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萧正洪的《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 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王社教的《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李心纯的《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 境》(人民出版社,1999)、李令福的《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吕卓民的《明代西北农牧业地理》(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等14部。即将出版 的《国家大地图集·历史地图集》中的农牧图组分册亦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研究人 员承担。这一系列成果,在学术界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农业地理这一 分支学科的成熟,同时也说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科在历史农业地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 领先水平。1998年史念海主持申请、由陕西师大年轻一代历史地理学者具体承担的课题《中 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获得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目前已基本完成,这为陕西 师大历史地理学科若干年内在历史农业地理研究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创造 了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史念海先生除了亲自授课外,还多次组织小型学术研讨会,让 大家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史先生还鼓励大学生进行野外 考察,以印证室内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倡导在科研中采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在这方面,已有 学者给予了中肯的总结[11]。在史念海先生的精心培养下,陕西师大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已 凝聚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年轻学者,他们以继承史念海先生的扎实勤奋的 学术风格和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赞誉。

参考文献

[1]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序[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

[2]史念海.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J].西安师范学院教学与研究,195 6,(1).

[3]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1).

[4]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上、下)[J].中国 历史地理论丛,1999,(1),(2).

[5]史念海.河山集·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史念海.河山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7]史念海.唐史论丛:第2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8]史念海.唐史论丛:第3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9]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化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 ,(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