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8篇

时间:2023-04-28 08:57:01

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

篇1

一、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概述

计算机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它是一门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它是以《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Excel)建立相关的财务模型,系统地介绍了Excel建立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分析、财务计划、销售预测及利润规划的设计方法,并运用计算机财务管理模型,如:单变量求解工具、规划求解工具、方案管理器等)进行定量分析和图表分析。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工具建立各种财务管理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发挥管理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本人担任《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任务已经有4年,四年的教学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反思。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减少课程的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

目前《计算机财务管理》课时一般为40—50学时,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课时,另一部分是实践课时,很多学校的学时分配是理论课时和实践学时各占一半。我校《计算机财务管理》有56个学时,理论是28个学时,实践时28个学时。理论课安排在教室里,主要是讲解《计算机财务管理》理论方面的知识,因为理论知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是Excel操作的方法。关于Excel,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系统地介绍过Excel知识,并且《统计学》中进一步巩固了其应用;而《财务管理》则是上个学期刚刚学习的知识。而关于实验方面,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运用Excel工具建立财务管理模型,是这门课程的核心,笔者认为实验部分要增加课时,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理论课教学地点改为实验室

现在《计算机财务管理》的理论课上课的地点大都在教室,笔者认为应该把上课地点改为实验室。因为该课程主要的内容是用Excel工具建立财务管理的投资、筹资、营运资金管理等模型。单纯依靠老师在上面讲操作的方法,学生在下面听效果不好。如果改为老师讲解每种模型的操作方法,学生每人手里有一台电脑,和老师一起操作,会提高上课的效率。基于这种考虑,《计算机财务管理》理论课的上课地点也应该安排在机房里。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

(1)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在该课程的理论与模型的建立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形成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2)加强课堂讨论。要加强课堂讨论,以便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种不断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讨论式教学,易于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协同互补,思想共振,产生知识的“结合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推动创造性思维活动。

(3)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有课堂讲授方式和课堂讨论方式两种,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并鼓励学生去积极思维,对他们的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给予重视,从而引导学生愿意上这门课,对课程内容感兴趣。

2、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的“黑板 + 粉笔”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内容的变化过程,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交互性。

(四)教学内容安排

计算财务管理主要的内容有:建立财务管理工作表的基本方法、财务管理分析图的绘制方法、财务分析、投资决策、运营资本最优规划管理、筹资分析与决策、销售和利润管理、财务计划及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

1、基本操作。基本操作主要包括:特殊字符录入、快捷键使用、行列及单元格格式设置等。这类操作学生在以前的课程中都有接触,在《计算机财务管理》中应加强练习,使学生更加熟练。

2、公式和函数的运用。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公式和函数,为以后的建立财务模型及处理财务数据打下深厚的基础。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很多,但《计算机财务管理》涉及到的公式主要是财务类公式及函数,如:现值、终值、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因为他们正是运用Excel作为财务管理利器的体现,可以在筹资、投资等财务模型的建立中直接使用。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时分配时占用的课时不宜太多。

3、图形图表。图形图表能够将抽象数据快速传达为形象信息,能更清晰地显示各数据要素间的关系,使信息的表达生动且美观。在这一部分讲授图形图表的绘制思路、根据不同需要选取不同类型图表的一般规律、绘制成表及美化等。

4、建立模型。《计算机财务管理》涉及的模型有:投资决策模型、运营资本最优规划管理模型、筹资分析与决策模型、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这些模型该课程的重点知识,分配课时时,应增加这部分的课时量。要求学生在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建模方法,同时应会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期末成绩的评定

《计算机财务管理》是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中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所以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简单地根据期末一张试卷。期末的成绩应由三个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试验报告,每项成绩各占三分之一,加总以后就是总成绩。

平时成绩按学生当堂所做的作业打分。每次实验学生都要针对本章所讲的知识进行一次练习,主要是做与之相关的模型或者是熟悉相关的函数的计算,并且把最终的结果作为作业传上来,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打分,作为平时分,构成期末成绩的一个部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考勤,对夯实学生的基础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部分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学期最后一次课,根据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出相关的题目由学生当堂完成。期末时,进行一次测试,检验学生一个学期掌握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的掌握情况。

第三部分是试验报告成绩。根据所做的实验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主要是实验所用的方法、试验过程和结果。期末对实验报告进行打分,作为总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唐.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期初教学安排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4):159.

[2]张瑞君.计算机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徐晓鹏.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3):230-231.

篇2

【关键字】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教学模式;实践能力

中国分类号:G642.41

一、课程群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以强化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施工员、造价员和二级建造师岗位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全力创建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课程群。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奠定专业知识,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本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施工员、造价员和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来综合对学生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1.根据教学需要,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施工技术与组织》现有学时为32课时,经2012年教学计划调整之后,该课程变为48课时,需对课程体系进行仔细研究,争取将现有章节全部纳入到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用中;同时,优化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任务书、教学进度表和PPT制作等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现有课时64课时,安排了相关的课程设计实训周,优化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任务书、教学进度表和PPT制作等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

《施工技术与组织》通过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多数学生反映该课程极为实用,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和原理,以整个项目的施工流程为导向,用一个项目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即引入上海市某项工程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

《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多数学生反映该课程极为实用,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

3.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施工员和二级建造师岗位为核心,以编制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文件为主体,按照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学习情境引导教学进行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群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本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施工员和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4.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在讲解法、案例法、情景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和视频教学的基础上,为给学生出校后的实际工作打基础,我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后,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以前在施工单位做过工程管理和监理施工的实际经验,将曾经做过的工程案例现身说法的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和交流,给学生们创造如同在实际工作中的环境,让其有一种切身的体验。通过试验,相信此方法能非常明显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应该是极为成功的教学方式;

5.考核方式改革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在今年的课程考核中采用了平时成绩占30%(作业+考勤+平时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占70%的考核方式。在2012年教学计划中已经将该课程由考查修订为考试课,同时增加了期中考核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建议进行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建议成绩评定标准:

期末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成绩(50%)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建议进行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建议成绩评定标准:

期末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成绩(50%)

三、课程群建设的成效

1.本课程群全程使用多媒体配合黑板板书教学,主要内容贯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概述、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网络计划技术和优化,编制双代号和单代号网络图、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知识等;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

2.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在课程教学各个模块补充施工现场技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增进学生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了解,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现场项目管理等实践的能力,为考取施工员、二级建造师证书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让部分学生扮演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文件,其余学生扮演业主或者甲方,对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文件进行审核是否批准用于工程项目。

篇3

关键词:考评方式;基础课程;激励约束

一、考评的难点与传统考评方式的弊端

公共基础课程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不同于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纯公共课”,也不同于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纯专业课”,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公共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它和“纯公共课”不一样,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不选修这类课程,但都必须修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不过相同的是,一般都采取大班教学,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一百五六十人。另一方面,它和“纯专业课”不同,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没有专业课程那样具有“操作性”。有学生认为,学英语课可以和外国人交流,学计算机课可以使用电脑,学证券投资学可以炒股,学国际贸易实务会跟单做外贸,学经济学原理能干什么呀?简直“百无一用”。事实上,专业基础课程很重要,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当下不少急功近利的学生往往忽略“磨刀”的重要性。加上专业基础课抽象度较高,理论性较强,操作性较差,如果不系统学习和训练,要学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专业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置公共基础课程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对于诸如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和证券投资、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即便考评方式有一些小缺陷,可能也不那么重要,因为学生有积极性自主学习,即便没有考试,也可能会去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但是,对于诸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可能不了解其重要性,或者因为如上所述感觉“没用”而忽略其重要性,如果没有一套有效激励和约束学生学习的考评机制,不少学生可能就失去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为逃课、“逃学”或简单应付。

学生考评机制很重要,但是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并非易事,突出的困难和“纯公共课”的大班教学一样,在于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考评方式主要是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如每次上课的时候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30%),然后是统一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70%),最后综合这两个指标,给出总成绩,对学生的总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于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种考评方式约束效率低,激励效果差,且非常不公平。

二、考评机制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良好的考评机制就是这种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主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感觉学习很快乐,有劲头。负向激励主要是约束学生偷懒,使得他如果平时不学习则无法通过考评进而不能获得学分甚至不能正常毕业。

从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课程组在两个班进行了考评方式的改革探索,采取30%+20%+ 40%+10%的考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每次课布置课后练习,但不需要交作业,不过要进行两次开卷测验和一次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统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学完“消费者理论”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30%,学完“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再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20%,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为40%。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调研,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将其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小型调研报告和课堂讨论的结论进行整理,在公共教学博客平台上撰写经济学思考的小论文,依据数量和质量而定成绩,成绩权重为10%。

1. 以约束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

许多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已经不再实行平时测验了,但是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令人意外。在改革尝试中尽管每次课还是布置课后作业,但不需要上交,而是在下一次课对作业进行简单的讲解。代替上交作业的做法,是两次集中的课堂测验,即在课程内容进行1/3和2/3进度的时间点,分别拿出一堂课时间随堂开卷测验,规定50分钟做完上交,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但是不可以抄袭,否则视为0分。以往考评的情况,是平时作业成绩权重为30%,期末成绩权重为70%,如前所述,这一考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少数平时很努力的学生,可能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没有拿到奖学金,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投机取巧”反而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很高。二是布置的平时作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抄作业的,浪费助教和老师的时间。通过考评机制改革尝试,课程组采取了30%+20%+40%的测验和期末考试权重,一方面因为有平时测验,学生平时不学习的话,即便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当然这不太可能),平时测验成绩低,总评成绩也不会很高。从实施情况来看,90%以上的学生赞同这一考评方式,认为“阶段性测验很好,可以避免大部分学生期末抱佛脚,减轻期末复习负担”,“平时考试的时候忙一点,期末就轻松一些,促使平时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没有放松”。只有不到10%的学生持不赞成意见,不赞成的原因是,平时测验是随堂开卷考试,不可能像期末分开坐,而且监考也不够严,难于杜绝抄袭情况。与此同时,有将近90%的学生认为这种考评是公平的,认为“不公平”的学生的理由是在平时测验中难于杜绝少数相互抄袭的“水分”,而不是这一制度本身。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该学期学生的成绩创历史新高,特别说明的是,这是在期末考试难度也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下取得的。有意思的是,第一次测验的成绩明显比第二次测验的成绩普遍要低,这可能与在第8周进行第一次测验、许多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原因有关。

2. 以激励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博客运用及其效果

在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课程组首先在两个班做了一个尝试,开通了一个公共的教学博客平台(happyeconomics.163.blog),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撰写小文章,根据小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总评成绩的考核,权重为10%。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变体,但是以往要求学生交课程论文质量较差,应付抄袭较多,学生之间也无法分享各自的思考。而以公共博客的形式出现,字数不限,大多在300~500字左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从已经撰写的文章主题来看,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来分析观察到的各类经济现象,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或模型,三是对经济学教学或课本学习的质疑和求教,四是阅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读书笔记或者听讲座的心得体会。

学生在博客上撰写文章的热情很高,短短4个月下来,总计短文约350篇。平均每位学生撰写1.5篇,平均浏览次数为3次以上。75%~83%的学生都很热爱或喜欢这个公共博客。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公共交流经济学思想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激励大家用经济学原理思考现实问题,学以致用;而且从经济学视角看世界非常有趣,生活中的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用经济学来分析,把课堂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其经济学含义,感觉微观经济学不再空泛,而是贴近生活,就在身边,有现实意义;而且从博客中看到身边人的思维和身边的故事,看到自己平时未留意、从未想到的一些观点、想法、思路和研究方法,引发自己的思考,开拓思维和拓宽知识面;博客上大家“各抒己见、自由开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灵活新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生动实际,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第二课堂”,很好地调动大家平时积极观察和思考经济现象的积极性。

总体上看,开设经济学公共博客,并计入总评成绩,成效显著。从撰写文章的质量来看整体不错,大都是原创的文章,“抄袭”的很少,原因之一是实名制撰写博客,如果抄袭,学生和老师有目共睹。而且在学期后期文章的质量比开学之初有明显的提高。在学期结束第二次问卷中,问“学习微观经济学,你会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各类经济现象吗?”在要求运用博客撰写经济学小文章的另一个班90%以上的学生平常有经济学思考的习惯,只有不到7.5%的学生没有这样做。而平时没有运用博客写小文章要求的丙班有14.5%的学生不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

从改革试验结果来看,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进行小型的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将读书笔记或者综述、调查报告、讨论结论撰写到博客平台上,并根据在博客上撰写帖子的数量和质量计入平时成绩,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运用经济学解释现象的兴趣,慢慢地引导学生开始走上自主地、研究式地课程学习的道路。

三、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考评机制创新的总结与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课程组探索考评机制创新的初步尝试可以总结如下图所示:

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大班教学有效考评机制的核心理念在于以考评体系为引领,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就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评机制改革尝试来看,不应该忽略传统考评即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的做法,这是约束学生进行平时学习,进行基本的课程训练,进而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需要。因而,在改革尝试过程中给予了近90%的权重。此外,增加了创新的尝试,就是开通网上教学博客平台,鼓励学生对课程学习进行必要的扩展学习,如课后阅读参考资料,或从事必要的课程调研,进行自主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评论,并把这些思考写在博客上,和同学们分享,并计入平时成绩,这是激励性的考评措施,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效果很好,通过这一举措的引导,事实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忘记了这10分的考评,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成绩成为副产品,不再是“逼我学”,而是“我爱学”。

篇4

依据调研结果,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试行)》。即在保证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理论基础知识(主要是岗位所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国家等级2级考试的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实施自主学习、自我测试、期末考核。主要改革内容如下。改革方案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三部分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

民办院校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做到既尊重和保留传统的教学内容,又要增加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新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接轨。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理论内容增加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数据库基础、数据结构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等教学内容,从广度上拓展了计算机的知识面,涵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实践内容加强了网络应用和Office软件的应用,并且与时俱进,操作系统更新为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软件更新为Office2010,保证学生学习的内容跟上计算机的主流。

2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鼓励各专业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获得岗位所需的资格证书,扩充了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算法等新的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又不给学校的教学带来过重的负担,我们创新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增加理论学时,将理论课时由原来的14学时增加到28学时。这样可以缓解新增理论内容带来的教学负担。根据实际情况,理论可以合班上也可以单班上。同时在理论课让讲解理论内容时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由浅入深。如在讲软件工程基础时,如果不拿具体的软件来讲,只讲理论概念,学生会感觉很乏味,可以拿学生正在使用的学生管理系统软件为例讲解其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而引出软件工程的一些相关概念。如果条件允许,理论内容也可以在机房结合具体相关的软件讲解。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教师指导实践与学生自主实践两部分。教师指导实践14学时,学生自主实践25学时。这样不仅缓解了实践教学任务,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实践全部以案例为主线,包括课上教师指导案例、课后自主实践案例、网络学习案例、自主评测案例和综合考试案例。整个实践过程以案例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为了达到实践教学效果,考虑部分学生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学校机房全部开放,并给第个学生分配免费学习机时25小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实践。

3改革考试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采用传统的笔试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引入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可以实现无纸化,考试内容全面覆盖理论与实践内容,而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能体现其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实施

二、改革方案

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是由北京百科园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自主学习自主测评软件。主要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试题管理、学生管理、方案管理和方案控制。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教师的权限设置,通过试题管理模块实现试题库的建设、编辑、修改、删除等操作,通过学生管理实现学生的导入、个别学生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通过方案管理实现自主学习任务的设置、自主评测方案、期末考试方案等。教师通过方案控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结果等。学生在自主测评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测评结果,并能看到错误所在进行改正错误操作。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设多校的试题库,建立多种自主学习方案、自主测评方案及期末考试方案,可以实现前面提出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试行)》。

1建设多样化的试题库

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服务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和实践,首要任务是建设多样化的试题库,对于理论内容的试题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于实践内容的试题库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出现,案例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如Word案例有校报的制作与排版、邀请函的制作、企业年终报告的排版、海报的制作与排版、节省水资源的宣传报告的制作与排版等。通过案例涵盖Word的大部分知识点,如字体格式化设置、段落格式化设置、图文混排、目录生成、链接、查找与替换、页眉与页脚、样式使用、页面设置、脚注尾注封面、插入表格、图片、图表和SmartArtl图等。丰富的案例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职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以满足自主学习、自主评测和期末考试的需要。为了顺利完成试题库的建设,根据教学大纲分模块分配了相应的教师,并制定了试题库建设进度表。

2建立多种方案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专业特点,教师建立多种学习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四种:一种是教师指导实践课上的实践方案,一种是学生自主实践的实践方案,一种是自主测试方案,一种是期末考试方案。2012年9月我校引入了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后。2012年10对我校2012级的本科新生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并按班级、专业及系进行了汇总。从摸底考试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新入学的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还停留在单纯机械的软件学习,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的架构和整合不够完整和系统。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实际情况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制定了相应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立多种学习测试方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不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进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学习方案。教师指导实践课上的实践方案,教师要讲解案例,分析案例方法,介绍所用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建构案例情境,组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成案例,并进行评价。学生自主实践的实践方案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案可以进行自动评测,学生可以看到评测结果,并根据评测结果查找操作错误或不足,并进行改正,直到完全正确。期末考试方案要对教学大纲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这种方案学生操作完成后一旦提交,考试就结束,不像自主实践方案那样可以反复查找错误,不断更正直到完全正确。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立练习方案。可以设置对课程进行细化的练习方案,按照不同的模块和知识点进行分阶段教学,建立了Windows、Word、Excel、PPT、网络等模块的自主实践任务,自我测评任务,也可根据专业进行模块组合,单独设置考试时间,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练习方案中增加了课程所有理论知识部分的内容,包括算法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和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的基本概述和软件测试方法。同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课后自主完成系统中的模拟习题,准确把握算法、数据结构、数据库以及软件工程所包含的知识点。拓宽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也为学生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好准备。经过两年的应用,使用效果良好而显著。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建立考试方案。根据教学大纲及考试命题计划建立考试方案,通过考试方案抽取200套考试试卷,根据考试时间、考场分配和试卷分配使同一班级的学生试卷基础不同。这样的考试方式可以综合考试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掌握情况,同时避免了学生作弊,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对2012级和2013级学生进行了入学后的计算机摸底考试与计算机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方案与刚入学的摸底考试方案一样。对摸底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按班级、专业及系进行了汇总,并期末成绩与摸底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即将学生的期末计算机成绩与入学时的计算机成绩进行比较,从两次考试成绩可以看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课程大纲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这一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革效果

基于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后,效果主要有几点: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生自主实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可以反复操作,并可以及时掌握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发现操作的错误所在,根据提示正确完成学习任务。

(2)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百科园“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实现集体备课,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集体设置实践方案,每个模块由专职老师负责,精选案例,到自主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学习网络资源,自主实践,自主评测,教师通过方案控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考试内容覆盖整个教学大纲内容,并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计算机操作占到了60%,理论占40%。根据入学摸底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整体成绩大大提高,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学生普遍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满意。

四、小结

篇5

关键词:绩效;末位淘汰;劳动合同

1.引言

末位淘汰机制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手段,以KPI和二八定律为理论基础,在员工激励和提高绩效节约成本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管理学角度深受职业经理人青睐。但是由于其在现实贯彻落实中可能损害员工的法律权益,被采用之后一直备受非议。2007年12月12日在深圳视察的国务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巡视员董平指出,当下许多企事业单位所规定的末位淘汰机制是违法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2010年五月哈尔滨市仲裁委在一项劳动争议仲裁中裁定单位方“末位淘汰”系违法。但在实践中,出于该机制在管理学上的突出价值,众多职业经理人依然为其寻求合法性存在的空间。2007年8月23日,湖南某市人民法院在审理谢燕诉中国建设银行株洲分行劳动诉讼中,也认可了末位淘汰机制在某些情形下是合法的。那么,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末位淘汰制呢?本文将结合管理学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理论来展开分析探讨。

2.管理学角度评析

2.1理论基础

基于二八定律,企业管理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的效益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出来的。而对于那百分之八十的人存留在企业无疑是对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管理者或者职业经理人或许已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尽管诸多观点认为“末尾淘汰机制”抛弃了人本管理思想但是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压力下经营者依然雷厉风行的采纳了该制度,为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绩效。另一个理论基础就是KPI,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那些拖后腿的末位员工,予以淘汰。仅仅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末尾淘汰机制是有较充分的管理学意义的。

2.2管理学价值

2.2.1有效激励员工,避免在其位不谋其职。任何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激励是不可或缺的。缺乏激励必然导致效率低下,而末位淘汰机制为企业员工创造了一个竞争和相互监督的氛围,目的就是给员工一些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通过有力的竞争使整个组织一个积极上进的环境中,摆脱了人浮于世的束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

2.2.2精简机构,开源节流。企业在在二八定律的理论基础下难免会有人“混日子”。工资支出作为一项大费用,加上资源被低效益的占用着,企业往往难以在严峻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下脱颖而出。通过末位淘汰机制的有效落实,经过KPI关键绩效指标对员工进行贡献价值评估,淘汰掉那些出于“末位”的拖沓员工。这样既节约了资本,又有效激励了员工,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可见,在单位人员过剩的状况下,实施末位淘汰机制是节约资本、精简企业的有力杠杆。

2.2.3有利于领导队伍建设。在企业中贯彻落实末位淘汰机制,在KPI体系中加入员工评价这一因素,使员工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使领导干部行使职权透明化,使其被迫规范行事。这样可以使管理成效突出,能力卓越的领导得到应有的职位晋升。综上,末位淘汰制在促进企业领导队伍建设方面功不可没。末位淘汰制在管理学范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的。

3.劳动法角度评析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给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留下了一定空间,规定如下: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赋予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上述几种情形,不能根据劳动者绩效居于末位就断言起违反了其中任意一条,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其中的2,3,4,5,6条主观上是一种故意状态,而末位淘汰机制强调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绝对不能将绩效居末与主观故意违法划上等号。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是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表现表示试用期不合格而不予录用则是合法的,但是此时双方并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由此可见,在正式劳动合同的前提下,末尾淘汰机制是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关于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的。

同时根据第四十条规定,还存在三种情形,用人单位在以书面形式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径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二种情形: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关于该规定中的“工作胜任力”这一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系统评估中的“末位”与“不能胜任工作”是两个差异很大的概念,切忌相互混淆。要知道判定能否胜任工作的标准不是绩效,而是是否有能力完成同级别同岗位职工的基本工作任务,这也是国务院劳动部的规章精神所支持的。而处在“末位”则完全有可能是能够胜任工作但是处在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集体中,相形见绌,从而显得不那么突出,如果在其它组织中则完全有可能成为佼佼者,虽然有些偏颇但这种情形也屡见不鲜。这种情形下,企业如果要采用“末位淘汰制”将起淘汰则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因此,用人单位必须区别对待不同情形下的“末位”。如果劳动者处于末位而且的确“不能胜任工作”,“末位”在实质上成为“不能胜任工作”,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淘汰”掉末位员工是合法的。

4.总结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末位淘汰制在管理学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位,体现着它对于价值创造,效率提升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任何社会行为都离不开法律的规制,法律是社会活动的最低要求。法具有约束力,也具有强制力,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活动。当然末位淘汰制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挑战,我想如何探求末位淘汰制的法律与道德出口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点。如果无视法律,企图突破法律的底线,往往是不理智的。(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磊珊.如何规避末位淘汰制的法律风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2).

[2]庄建平:关于末位淘汰的若干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9).

篇6

关键词: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考试改革

课程考试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同时又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和反馈与激励的作用。因此,考试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确定考试的内容与方法,正确发挥考试的功能,既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又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数学目标,既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又不同于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它要求在兼顾学生理论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我们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探索。

通过《工程流体力学》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水力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工作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该课程对学生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这不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乃至日后工作都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使期末考试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且需要对课程考试进行改革,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一、传统考试存在的问题

1.考试方法单一

该课程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主要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单一的笔试试卷的弊端是机械死板,强调对基本概念与原理记忆的考核,忽视了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学生习惯了教师考前划重点,突击复习的备考模式,基本靠死记硬背获得高分,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根本没有理解,更不可能有综合应用的能力。

2.考试内容单薄

教材是教师命题的主要范围,教材以外的知识往往被排斥在命题范围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在考试内容上仍依赖教材,不出学生没见过的题目,必然会使学考分离,也扼杀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试形式固定

期末的考试形式无非闭卷与开卷两种,但《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果只以一种形式进行考试,必然会缺失对课程某种能力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考查得不全面。

二、改革考试方式的研究

1.增加实践环节考核

考试不应只局限于教师对学生传授的基本知识理论,可根据课程与专业特点,增设课程实践动手环节,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将部分章节留给学生自学,查阅资料,撰写报告,比如孔口与管嘴的出流问题,教师适当引入研究方法,提出某工程应用要求,由同学自学完成各种管嘴的分析、计算,提出应用策略。

2.丰富期末考试内容

对于期末试题的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例如问答题中有这样的题目: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试用伯努利定律解释其中的道理。再如选择题:当陨星在天空中下坠时,其划过的白线是什么?备选答案有流线、迹线、等势线、等流函数线。以上两道题新颖生动,比单纯地考查伯努利定律和流线与迹线的概念更具有创造性,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内容上也应适当体现油气储运的专业性,比如可以在拱顶罐模型上考查静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在输油管线上考查水头损失的计算,等等。

3.完善期末成绩评定

考核总成绩中适当比例计入期末试卷成绩、小测试成绩、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课后作业、课前提问、平时出勤成绩,综合评定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只占50%,其他五部分各占10%。对于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期末考试,可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闭卷形式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题型可以是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和简单计算。通过开卷形式考核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可为一些综合性的计算题和分析题,如:简单管网的计算、简单管网系统运行工况的分析等。对学生容易不认真对待的作业和出勤两项,做出详细的规定。在课后作业方面,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次作业。如果发现作业雷同,此次成绩记为0分。每缺交1次作业,直接扣3分;缺交3次作业,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在出勤方面,缺席1次,直接扣3分;缺席3次以上,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多元化全方位地评定学习成绩,不但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保证公平公正性,降低考试的功利性。

三、考试改革的实施与探索

新的考试方式在油气储运09级与10级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上课无人缺席,同时杜绝了不交作业及抄袭作业的现象。(2)学习热情高,效果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善于思考,与教师的知识探讨增加。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流体力学知识的掌握扎实全面,在日后专业课的学习中受益匪浅。(3)整体成绩与08级对比有所提高,及格率升高,优秀率升高。

新的考试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增大教师的工作量,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考试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所以在已尝试的考核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充实完善,使《工程流体力学》的考试更能促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优与劣,并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程远鹏,白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08,210.

篇7

关键词:东北移民;行政管理体制;变迁

清代集历代王朝统治经验之大成,在社会控制、民族关系、边疆开拓与治理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其行政管理体制具有显著特点,适应了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及人口发展的状况。清代旗民双轨并行制度是在移民不断涌入的前提下逐步建立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清末州县行省制的确立,又体现了行政体制的发展性与适应性。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强调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清代东北地区行政管理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1国内研究现状

1.1建国前的研究状况

建国以前,由于资料等诸多条件不足,对于东北移民及行政管理制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也不乏相关成果的出现,主要侧重于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有:中国学者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依据大量数据资料对奉天、吉林、黑龙江之垦务与移民做了详细分析。除此之外,王成敬在《东北移民问题》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东北移民的原因、移民的路径及移民的经济状况,具有直观性和很强的说服力,为进一步研究清代移民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打下了基础和开拓了空间。这一时期对于东北行政制度研究只是在相关著作中略有提及,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具体,具有“通史”的特点,主要论著有:罗志渊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1]、程幸超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等。

1.2建国后的研究状况

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翻译影印及地方志、家谱资料的挖掘运用,对于移民及行政体制变迁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高度。一些学者立足于清代移民进而分析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张士尊的《清代盛京移民与二元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从盛京移民的角度出发,对清代盛京不同时期二元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调整与改革做了深入分析。同时张士尊在其著书《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2]中对吉、黑、蒙古地区移民和二元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做了详细的分析。范立君对于清代移民与东北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也颇有成效,特别是在研究资料方面,有关满铁的调查统计和论著对于研究东北移民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其文章《清代流民与东北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清代流民与东北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终结》,从清廷对汉族流民的态度及管理角度,详细阐述了东北州县的置废变迁。同时论证了清末以来,由于流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使旗民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最终导致双重管理体制的终结。在其专著《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3]中将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发展,在充分研究清代东北移民的基础上,对东北双重体制解体的原因加以详细论述。任玉雪的《清代东北行政制度研究》[4]以清代东北的社会流动为切入点,讨论社会流动与地方行政制度的相互作用,是研究东北行政制度的一部力作。这一时期,一些研究成果在史料运用方面,也是成就斐然。台湾学者林士铉的《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运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东北移民实边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析,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刁书仁的《论清代吉林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5]一文,立足于实录、档案,从清初雍正朝以前八旗一元化体制、清中叶后流民涌入与旗民双重体制并行、清末旗民双重体制向行省制转变三个阶段,对清代吉林行政机构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进行了探讨。在研究方法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与社会研究》[6]一书,该书运用了生态环境学、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清代东北人口的社会形成、变迁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将清代人口社会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在研究领域方面,一些学者力求拓宽研究领域,着眼于近代化发展趋势及体制发展特点进行研究。赵爱伦的《东北地区行政机构近代化轨迹》论证了八旗军府制度的终结及州县民治体制的确定,促进了东北地区行政机构的一体化;张龙的《论清代以来东北地区行政沿革及其变化》论述了清代以来东北的行政沿革[7]。对于体制发展特点研究,姜守鹏的《清代东北建制的特点》[8]将东北建制分为三个时期,并对每一时期的建制特点进行了分析。还有一些研究成果着重于清末新政及官制改革的研究,主要有高月的《清末东北新政研究》、姜艳的《清末东三省行政设置与社会变迁》[9]、李泽昊的《徐世昌与东北新政研究》等。

2国外研究现状

2.1日本、前苏联学者研究概况

日本学者对我国东北移民及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也突显一定的成就。其中涉及清初驻防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间宫林藏的《东鞑纪行》,该著作具体记录了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地理、风俗及见闻,客观上反映了吉林将军对该地区的管理[10]。稻叶岩吉的《满洲发达史》一书,重点涉及了清朝封禁政策的演变,为从事东北移民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前苏联学者麦利霍夫著《满洲人在东北》对清代历史做了论述,其中涉及清初一元管理体制三将军设置的问题。而川久保悌郎的《清末吉林省西部的开发》则论述了清末汉人移民对吉林地区开发,为研究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及清末一元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料[11]。

2.2西方学者研究概况

西方学者对于东北移民及行政制度研究,较之日本则稍逊一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移民过程,缺少深入研究与具体探讨,但也有一定的成果。如1928年美国学者WalterY-oung在《东方杂志》第25卷发表的《美报之华人满洲移民运动观》就东北移民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以往研究呈现的特点分析

纵观以往研究,清代移民及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成果呈现以下特点:其一:建国前,对于东北移民及行政体制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相关专著及期刊论文达近百余篇。其二:在研究内容方面,以往研究注重线索式的挖掘,缺少深度研究。如:清代移民在数量上、规模上对二元管理体制调整的影响及清末东北建省的推动作用,并未做具体研究分析。研究内容偏重于清末行省建制,对于整个清代时期移民对行政管理体制变迁的作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至今也未形成专门的著作。其三:研究范畴方面:以往对于移民及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一方面夹杂于移民史研究著作中,侧重方向为移民。另一方面夹杂于制度史研究领域中,偏重于政治体制探讨。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则少有涉及。

4未来研究展望及拓展方向

4.1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随着移民的不断进入关内,相较民属的建立,旗属的职能由清初的统治地位到清末逐渐萎缩。说明随着移民的进入,民属的社会职能逐渐增强,旗属的职能逐渐衰弱,因而人口的变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要符合社会与人口发展的形势,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人口是行政治理中的基层因素,这一因素的变化对行政机构的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清代移民的数量、规模、安置的研究是进一步分析清代东北地区行政管理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梳理不同时期旗属及民属机构在数量、范围上的变化,能有效论证二者在职能上主导地位的变化及矛盾的显现,为进一步论证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提供有力的证据。

4.2研究时空的整合化

变迁主要是反映不同时期群体特征的变化,对于以往清代移民与行政管理制度变迁的研究成果中,大多数学者主要将时间限定为康雍乾时期或是清末新政时期,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从清入关(1644年)确立三将军驻防体制至清朝灭亡(1912年)行省制确立的整体变迁研究。从空间上,随着清朝移民的不断涌入对行政体制所产生的影响,以往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于黑龙江及盛京地区的研究,吉林地区研究相对较少。总而言之,缺乏对整个东北地区及整个清朝的移民及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分析。只有时间空间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才能更明了地展现出变迁的过程及特点。

4.3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在研究方法上,应立足于原始文献等第一手资料,结合东北地方志及档案文献资料,还可以从相关族谱、宗谱中挖掘移民线索或相关旗、民属设立的线索;在研究过程中,加强对史料的挖掘与整合,注意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运用,保证其准确性;重视历史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整合。清代移民与东北行政管理体制变迁这一研究领域,涉及到历史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单一的研究方法,做不到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有建立在社会科学和历史科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更深入更广阔的研究。综上所述,对于清代移民及东北行政管理体制变迁的研究,在建国前已有学者略微涉及,20世纪80年代研究进入高峰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及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区域政治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要立足本国的国情,还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及历史文化特点。因此,对清代东北地区移民及行政管理体制变迁的研究,对于东北地区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志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M].北平:独立出版社,1943.

[2]张世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任玉雪.清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5]刁书仁.论清代吉林地区行政体制及其变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4,(3).

[6]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论清代以来东北地区行政沿革及其变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2).

[8]姜守鹏.清代东北建制的特点[J].东北史地,2004,(3).

[9]姜艳.清末东三省行政设置与社会变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10][日]间宫林藏.东鞑纪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篇8

一、概述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性学科,是人类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1\]。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目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管理学这一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管理学教学应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够用、实践为主”教育原则指导下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而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方式是很难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因此需要管理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二、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还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能熟练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但是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是盲目地沿袭本科教育,教学中大量讲授国内外的管理学理论,混淆了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差别\[2\],内容上成为了本科管理学教育的“压缩饼干”。

2.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教学还是传统的单纯课堂讲授,停留在理论知识灌输的层面,即“填鸭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很难真正理解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学懂学会,更谈不运用。并且单一而枯燥的讲授模式会严重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3.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多数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往往是理论的讲授多过于实际操作方法介绍和运用,课程的实训环节很少、甚至没有。并且很多校企之间的合作无法真正地实现,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时也只是作为普通工人工作,而无法接受管理技能的训练。这与“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这一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严重偏离。

4.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性差

师生互动性差是目前管理学课堂上一个典型的问题。管理学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听。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只能在课后实现。这种缺乏互动的课堂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枯燥的听讲会丧失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对于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很多高职院校目前还是沿用总结性考核的方式,即期末时采用闭卷笔试考核,且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70%或80%,平时成绩仅占很少一部分,而对实践性的考察在总成绩里根本得不到反映。这种“一卷定乾坤”的课程考核方式只能检测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改进高职管理学教学的措施

1.明确高职管理学教学目标

高职管理学以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高职管理学课程设置应以掌握基本管理理论和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注重技能培养的统一,达到理论与技能的深度融合\[3\]。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搜集、分析信息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制定计划能力,组织设计能力,招聘、应聘能力,指挥能力,激励能力,沟通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等作为高职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28卷第1期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无法收到完美的效果。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融合,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笔者认为管理学课程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尝试以下几种互动式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将典型案例、与行业有关案例和社会热点案例等进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展开探析、讨论和总结。(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掌握,并且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充分运用在管理实践中。如“举棍子”的游戏可运用于总结管理职能时让学生对抽象的四大职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4\]。(3)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管理情景中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任务、掌握特定管理技能、感受管理内涵。这些教学方式在管理学课堂的运用,既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的体会掌握相应的管理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3.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管理实践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分小组设立“模拟公司”、组建管理团队就是实践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例如讲到计划职能时,要求学生小组拟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计划,讲到组织职能时,要求学生小组设计出公司的组织结构、内部职权分配、人员的配备和公司的企业文化等,课程结束时学生对整个的管理职能活动就有了亲身的体会。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请进来”指的是邀请校外专家和管理者到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聆听真实的管理经历,感受管理的真谛。“走出去”可以是组织学生到校外知名企业进行组织调查、参观工作现场(生产流程)或者在企业短期的生产实习。

4.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

既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和培养其实践能力,那在课程的考核上就不能仅是采用“期末闭卷笔试”,而应建立起与教学目标匹配的多环节、全方位的考核体系。笔者认为,可以将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技能成绩。平时成绩占30%左右,具体包括平时作业、出勤率、课堂提问表现和案例讨论等;期末成绩占40%左右,可以开卷的方式进行着重考察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技能测试占30%左右,以小论文或企业实习报告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 方桂萍.管理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2\] 李鑫.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4(6):281.

\[3\] 尹文秋.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187.

\[4\] 华中生,张斌,李四杰.在管理学科教学中游戏教学方式尝试\[J\].教育与现代化,2004(2):36-39.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U Yi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Finance,Yunyang Teachers' College,Shiyan 442000,China)

推荐期刊